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讲义及习题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讲义及习题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讲义及习题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讲义及习题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一、晶体常识

1、晶体与非晶体比较

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

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

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晶胞在晶体中的排列呈“无隙并置”。

4、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

某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1/n属于这个晶胞。中学常见的晶胞为立方晶胞。

立方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①晶胞顶角粒子为8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8

②晶胞棱上粒子为4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4

③晶胞面上粒子为2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2

④晶胞内部粒子为1个晶胞独自占有,即为1

注意: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粒子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

二、构成物质的四种晶体

1、四种晶体的比较

晶体类型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熔沸点很低很高一般较高,少部分低较高

溶解性相似相溶难溶于任何溶剂难溶于常见溶剂(Na等

与水反应)

大多易溶于水等

极性溶剂

导电传热性一般不导电,溶于水

后有的导电

一般不具有导电

性(除硅)

电和热的良导体

晶体不导电,水溶

液或熔融态导电

延展性无无良好无

物质类别及实例气态氢化物、酸(如

HCl、H2SO4)、大多数

非金属单质(如P4、

Cl2)、非金属氧化物

(如SO2、CO2,SiO2

除外)、绝大多数有机

物(有机盐除外)

一部分非金属单

质(如金刚石、硅、

晶体硼),一部分

非金属化合物(如

SiC、SiO2)

金属单质与合金(Na、

Mg、Al、青铜等)

金属氧化物(如

Na2O),强碱(如

NaOH),绝大部分

盐(如NaCl、CaCO3

等)

(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

(2)原子晶体

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小的键长短,键能大,晶体的熔、沸点高。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硅

(3)离子晶体

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相应的晶格能大,其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

(4)分子晶体

①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熔、沸点越高;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的高。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③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

④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5)金属晶体

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

三、几种典型的晶体模型

晶体晶体结构示意图晶体中粒子分布详解

CsCl 晶体每8个Cs+、8个Cl-各自构成立方体,在每个立方体的中心有一个异种粒子(Cs+或Cl-)。在每个Cs+周围最近的等距离(设为a/2)的Cl-有8个,在每个Cs+周围最近的等距离(必为a)的Cs+有6个(上下左右前后),在每个Cl-周围最近的等距离的Cl-也有6个

NaCl 晶体每个Na+紧邻6个Cl-,每个Cl-紧邻6个Na+(上、下、左、右、前、后)这6个离子构成一个正八面体。设紧邻的Na+与Cl-间的距离为a,每个Na+与12个Na+等距离紧邻(同层4个、上层4个、下层4个),距离为√2a。由均摊法可得,该晶胞中所拥有的

Na

+数为4

Cl-

数为4,

晶体中Na+数与Cl-数之比为1:1,此晶胞中含有4个NaCl结构单元。CO2

晶体

每8个CO

2构成立方体且再在6个面的中心又各占据1个

CO

2。在每个

CO

2

周围等距离(a,a为立方体棱长)最近的CO

2有12

个(同层4个、

上层4个、下层4个)

金刚

石晶

每个C与另四个C以共价键结合,采取SP3杂化,前者位于正四面体

中心,后者位于正四面体顶点。晶体中均为C-C,键长相等、键角相

等(109°28’);晶体中最小碳环由6个C组成且六者不在同一平面

内;晶体中每个C参与的4条C-C键的形成,而在每个键中心的贡献

只有一半,故C原子数与C-C键数之比为1:2

SiO2

晶体

每个Si与4个O结合,前者在正四面体的中心,后四者在正四面体

的顶点;通式每个O被两个正四面体所共用。正四面体键角为109°

28’。每个正四面体占有一个完整的Si和四个“半O”,故晶体中Si

原子与O原子个数比为1:(4*0.5)=1:2

石墨

晶体

层内存在共价键、金属键,层间以范德华力结合,兼具有原子晶体、

金属晶体、分子晶体的特征。在层内,每个C与3个C形成C-C键,

采取SP2杂化构成正六边形,键长相等,键角均为120°;在晶体中,

每个C参与了3条C-C键的形成,而在每条键中的贡献只有一半,每

个正六边形平均只占6*1/3=2个C,C原子个数与C-C键数之比为2:3

【分章节习题】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基础训练]

1.晶体与非晶体的严格判别可采用 ( )

A. 有否自范性

B.有否各向同性

C.有否固定熔点

D.有否周期性结构

2.某物质的晶体中含A、B、C三种元素,其排列方式如图1所示(其中前后两面心上的B原子未

能画出),晶体中A、B、C的中原子个数之比依次为( )

A.1:3:1

B.2:3:1

C.2:2:1

D.1:3:3

图1 图2 图3

3.1987年2月,未经武(Paul Chu)教授等发现钛钡铜氧化合物在90K温度下即具有超导性。若该化合物的结构如图2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YBa2CuO7-x

B.YBa2Cu2O7-x

C.YBa2Cu3O7-x

D.YBa2Cu4O7-x

4.白磷分子如图3所示:则31 g白磷分子中存在的共价键数目为()

A.4N A B.N A C.1.5N A D.0.25N A

5.某离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4所示立体结构,晶胞是整个晶体中最基本的重复单位。阳离子位于此晶胞的中心,阴离子位于8个顶点,该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是()

A、1∶8

B、1∶4

C、1∶2

D、1∶1

图4 图5 图6

6.如图5,石墨晶体结构的每一层里平均每个最小的正六边形占有碳原子数目为()

A、2

B、3

C、4

D、6

7.许多物质在通常条件下是以晶体的形式存在,而一种晶体又可视作若干相同的基本结构单元构成,这些基本结构单元在结构化学中被称作晶胞。已知某化合物是由钙、钛、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晶体,其晶胞结构如图6所示,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A.Ca4TiO3 B.Ca4TiO6 C.CaTiO3 D.Ca8TiO12

8.下列有关晶体的特征及结构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单晶一般都有各向异性

B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C 所有晶体都有一定的规整外形

D 多晶一般不表现各向异性

9.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晶胞,则

①凡处于立方体顶点的微粒,同时为个晶胞共有;

②凡处于立方体棱上的微粒,同时为个晶胞共有;

③凡处于立方体面上的微粒,同时为个晶胞共有;

④凡处于立方体体心的微粒,同时为个晶胞共有。

10.现有甲、乙、丙(如下图》三种晶体的晶胞:(甲中x处于晶胞的中心,乙中a处于晶胞的中心),可推知:甲晶体中x与y的个数比是_____,乙中a与b的个数比是____,丙晶胞中有____c 离子,有____个d离子。

11.右图是超导化合物----钙钛矿晶体的晶胞结构。请回答:

(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在该化合物晶体中,与某个钛离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其他钛离子共有个。

图7 图8

12.图8是石英晶体平面示意图,它实际上是立体的网状结构,其中硅、氧原子数之比为。原硅酸根离子SiO44-的结构可表示为;二聚硅酸根离子Si2O76-中,只有硅氧键,它的结构可表示为。

13.在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的 CO2分子有______个,在晶体中截取一个最小的正方形;使正方形的四个顶点部落到CO2分子的中心,则在这个正方形的平面上有_____个C02分子。

[拓展提高]

1996年,诺贝化学奖授予对发现C60有重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C60分子是形如球状的多面体(如图),该结构的建立基于以下考虑:

①C60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碳原子形成化学键;

②C60分子只含有五边形和六边形;

③多面体的顶点数、面数和棱边数的关系,遵循欧拉定理:顶点数+

面数-棱边数=2

据上所述,可推知C60分子有12个五边形和20个六边形,C60分子所

含的双键数为3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5.固体C60与金刚石相比较,熔点较高者应是_________,理由是:.

16.试估计C60跟F2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反应生成C60F60(填“可能”或“不可能”)__________,并简述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通过计算,确定C60分子所含单键数。C60分子所含单键数为。

18. C70分子也已经制得,它的分子结构模型可以与C60同样考虑面推知。通过计算确定C70分子中

五边形和六边形的数目。

第二节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

[基础训练]

1.下列晶体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

A. 氖 B.食盐 C.干冰 D.金刚石

2.下列晶体由原子直接构成,且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

A.固态氢 B.固态氖 C.磷 D.三氧化硫

3.下列晶体中不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 )

A.干冰

B.金刚砂

C.金刚石

D.水晶

4.在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含有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其中最小的环上,碳原子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6个

5.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构成物质粒子间的不同作用方式,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上述一种作用的是 ( )

A.干冰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碘

6.在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键能无关的变化规律是( )

A.HF、HCI、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减低

C.F2、C1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D.H2S的熔沸点小于H2O的熔、沸点

7.在金刚石的晶体中,含有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其中最小的环上所需碳原子数及每个碳原子上任意两个C-C键间的夹角是( )

A.6个120° B.5个108° C.4个109°28′ D.6个109°28′

8.结合课本上干冰晶体图分析每个CO2分子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O2分子数目为( )

A.6 B.8 C.10 D.12

9.干冰和二氧化硅晶体同属Ⅳ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它们的熔沸点差别很大的原因是( ) A.二氧化硅分子量大于二氧化碳分子量 B.C、O键键能比Si、O键键能小

C.干冰为分子晶体,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 D.干冰易升华,二氧化硅不能

10.最近发现了一种新分子,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的结构,分子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60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C.C60中虽然没有离子键,但固体为离子晶体

D.C60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11.支持固态氨是分子晶体的事实是( )

A.氮原子不能形成阳离子

B.铵离子不能单独存在

C.常温下,氨是气态物质

D.氨极易溶于水

12.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一个碳原于都跟其他3个

碳原子相结合,如右图是其晶体结构的俯视图,则图中7个六元环完

全占有的碳原子数是( )

A.10个

B.18个

C.24个

D.14个

13.将SiCl4与过量的液氨反应可生成化合物Si(NH2)4。将该化合物在无氧条件下高温灼烧,可得到氮化硅(Si3N4)固体,氧化硅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耐磨材料,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则氮化硅所属的晶体类型是( )

A.原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离子晶体

D.金属晶体

14.2003年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在超高压下,科学家用激光器将CO2加热到1800K,成功制得了类似石英的CO2原子晶体。下列关于CO2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晶体中C、O原子个数比为1∶2

B. 该晶体的熔点、沸点高、硬度大

C. 晶体中C—O—C键角为180°

D. 晶体中C、O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15、氮化硅是一种新合成的结构材料,它是一种超硬、耐磨、耐高温的物质。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与氮化硅熔化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都相同的是( )

A、硝石和金刚石

B、晶体硅和水晶

C、冰和干冰

D、萘和蒽

16.碳化硅(SiC)的一种晶体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在下列三种晶体①金刚石②晶体硅③碳化硅中,它们的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A. ①③②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②①③

[拓展提高]

图1 图2

17.图1为金刚石的晶体结构。每个C原子、每条C—C键被多少个六元环共用?

18.图2为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已知它为正二十面体(有二十个等边三角形和一定数目的顶角),每一个顶点各有一个硼原子,通过观察,此基本结构单元由多少硼原子构成?

19.氮化硅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曾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13000℃反应获得。

(1)氮化硅晶体属于______________晶体。

(2)已知氮化硅的晶体结构中,原子间都以单键相连,且N原子和N原子,Si原子与Si原子不直接相连,同时每个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请写出氮化硅的化学式_______。

(3)现用四氯化硅和氮气在氢气气氛保护下,加强热发生反应,可得到较高纯度的氮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金属晶体

[基础训练]

1.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具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相同

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金属晶体

2.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同

D.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金属晶体

3.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的电子气理论加以解释的是 ( )

A.易导电 B.易导热 C.有延展性 D.易锈蚀

4.下列晶体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有 ( )

A.白磷 B.氦 C.金刚石 D.金属镁

5.金属具有延展性的原因是( )

A.金属原子半径都较大,价电子较少

B.金属受外力作用变形时,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仍保持较强烈作用

C.金属中大量自由电子受外力作用时,运动速度加快

D.自由电子受外力作用时能迅速传递能量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单质的熔点一定比非金属单质高

B.离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在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中,一定含有阴离子

D.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

7.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 )

A.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B.金属原子间产生相互作用

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D.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8.关于金属元素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②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③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越弱④金属元素只有金属性,没有非金属性⑤价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的金属性越强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⑤ D.全部

9.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与自由电子无关的是 ( )

A.密度大小B.容易导电 C.延展性好 D.易导热

10.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具有还原性,其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般表现为正价

C.熔化状态能导电的物质—定是金属的化合物

D .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金属晶体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原子晶体中可能存在离子键

B .分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氢键

C .在晶体中可能只存在阳离子不存在阴离子

D .金属晶体导电是金属离子所致 12.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

A.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 B .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C .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D .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也一定含有阴离子 B .原子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

C.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

D .分子晶体中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含有其他化学键

14.在核电荷数1~18的元素中,其单质属于金属晶体的有 ,属于分子晶体的有 ,属于原子晶体的有 . 15. 简要填空:

(1)金属导电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金属导热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金属抽成丝或压成薄板是金属受到外力作用,紧密堆积的原子(离子)层发生了____________,而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改变.

16. 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顺序为Li >Na >K >Rb >Cs ,试用金属晶体结构的知识加以解释.

17.在金属晶体中存在的粒子是_____和______.通过______形成的单质晶体叫做金属晶体. 18.(1)请描述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的存在状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明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所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金属导电靠________,电解质溶液导电靠_____________;金属导电能力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溶液导电能力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

20.有一种金属结构单元是一个“面心立方体”(注:八个顶点和六个面分别有一个金属原子)。该单元平均是由__________个金属原子组成的。 [拓展提高]

21.晶胞是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已知铁为面心立方晶体,其结构如下图甲所示,面心立方的结构特征如下图乙所示.若铁原子的半径为m 101027.1-?,试求铁金属晶体中的晶胞长度,即下图丙中AB 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m .

22. 某些金属晶体(Cu、Ag、Au)的原子按面心立方的形式紧密堆积,即在晶体结构中可以划出一块正立方体的结构单元,金属原子处于正立方体的八个顶点和六个侧面上,试计算这类金属晶体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

第四节离子晶体

[基础训练]

1.由钾和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中含钾的质量分数为78/126,其阴离子只有过氧离子(O22-)和超氧离子(O2-)两种。在此晶体中,过氧离子和超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2︰1

B. 1︰1

C. 1︰2

D. 1︰3

2.食盐晶体如右图所示。在晶体中,?表示Na+,ο表示Cl-。已知食盐的密度为ρ g/cm3,NaCl 摩尔质量M 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则在食盐晶体里Na+和Cl-的间距大约是()

A.32

N

M

ρ

cm B.3

2N

M

ρ

cm

C.32

M

N

ρ

cm D.3

8N

M

ρ

cm

3.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 ( )

A.NaCl B.NaOH C.NH4Cl D.I2

4.实现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

A.石墨和干冰的熔化B.食盐和冰醋酸的熔化

C.液溴和水的汽化D.纯碱和烧碱的熔化

5.下列性质中,能较充分说明某晶体是离子晶体的是( )

A.具有高的熔点B.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C.可溶于水D.固态不导电,熔化状态能导电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离子晶体中肯定不含非极性共价键

B.原子晶体的熔点肯定高于其他晶体

C.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其熔点一定较低

D.原子晶体中除去极性共价键外不可能存在其他类型的化学键

7.某物质的晶体中,含A、B、C三种元素,其排列方式如图1所示(其中前后两面心上的B原子不能画出),晶体中A、B、C的原子个数比依次为 ( )

A .1:3:1

B .2:3:1

C .2:2:1

D .1:3:3

8.实现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 .碘和干冰升华 B .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熔化

C .氯化钠和铁熔化

D .苯和乙烷蒸发

9.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A .SO 2和SiO 2 B .CO 2和H 2O C .NaCl 和HCl D .CCl 4和KCl

图1 图2 图3 图4

10.如图2所示,是一种晶体的晶胞,该离子晶体的化学式为( ) A .ABC B .ABC 3 C .AB 2C 3 D .AB 3C 3

11.实现下列变化时,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 .水晶和干冰的熔化 B .食盐和冰醋酸的熔化 C .液溴和液汞的汽化 D .纯碱和烧碱的熔化

12.2001年,日本科学家发现了便于应用、可把阻抗降为零的由硼和镁两种元素组成的超导材料。这是27年来首次更新了金属超导体的记录,是目前金属化合物超导体的最高温度。该化合物也因此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2001年十大科技突破之一。图为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示意图: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一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 A.MgB B.MgB 2 CMg 2B D.Mg 3B 2

13.如图3为高温超导领域里的一种化合物——钙钛矿晶体结构,该结构是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元。

(1)在该物质的晶体中,每个钛离子周围与它最接近的且等距离的钛离子共有 个. (2)该晶体中,元素氧、钛、钙的个数比是 .

14.1mol 气态钠离子和1mol 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mol 氯化钠晶体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下列热化学方程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钠晶体格能的是。 A .Na +

(g)+Cl -

(g)NaCl(s); △H B .Na(s)+

2

1

Cl 2(g)NaCl(s); △H 1 C .Na(s)Na(g); △H 2 D .Na(g)-e -

Na +

(g); △H 3 E .

2

1

Cl 2(g)Cl(g); △H 4 F .Cl(g)+e -Cl -

(g); △H 5

15. NaCl 晶体中Na +

与Cl -都是等距离交错排列,若食盐密度是2.2g/cm 3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

mol -1

,食盐的摩尔质量为58.5g/mol 。求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

[拓展提高]

16.晶态氯化钠是 晶体,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有 个氯离子,每个氯离子周围有 个钠离子,钠离子半径比氯离子半径 。在氯化物MCl 中,M 在第六周期,是钠的同族元素,该晶体中,每个阳离子周期有 氯离子。钠的金属性比M 。氯化钠的电子式是 ,熔融后 导电(填“能”或“不能”)。Na +

(或Cl -)周围的6个Cl - (或Na +

)相邻的连线构成的面是什么样的多面体?

每个Na +

(或Cl -)周围与之距离最近且距离相等的Na +

(或Cl -)有几个?

17.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晶体中最基本的重复单位称为晶胞。 NaCl 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已知Fe x O 晶体晶胞结构为NaCl 型,由于晶体缺陷,x 值小于1。测知Fe x O 晶体密度为ρg/cm 3

,晶胞边长为4.28×10-10

m 。 ⑴Fe x O 中x 值(精确至0.01)为___________。

⑵晶体中的Fe 分别为Fe 2+

、Fe 3+

,在Fe 2+

和Fe 3+

的总数中,Fe 2+

所占分数(用小数表示,精确至0.001)为___________。

⑶此晶体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⑷与某个Fe 2+

(或Fe 3+

)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O 2-围成的空间几何构型形状是__________。 ⑸在晶体中,铁元素的离子间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m 。

18.某离子晶体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X 位于立方体的顶点,Y 位于立方体的中心,试回答: (1)晶体中每个Y 同时吸引着个X ,每个X 同时吸引着个Y ,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2)晶体中在每个X 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X 共有 个。

(3)晶体中距离最近的2个X 与一个Y 形成的夹角(∠XYX )为 (填角的度数)。 (4)设该晶体的摩尔质量为M g ·mol -1

,晶体密度为ρg ·cm -3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X 中心间的距离为 cm 。

19.如图,直线交点处的圆圈为NaCl 晶体中+Na 离子或-Cl 离子所处的位置.这两种离子在空间3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排列的。

(1)请将其中代表+Na 离子的圆圈涂黑(不必考虑体积大小),以完成NaCl 晶体结构示意图。 (2)晶体中,在每个+Na 离子的周围与它最接近的且距离相等的+Na 共有_________个。 (3)在NaCl 晶胞中正六面体的顶点上、面上、棱上的+Na 或Cl -

为该晶胞与其相邻的晶胞所共有,

一个晶胞中Cl -

离子的个数等于___,即(填计算式)______;+Na 离子的个数等于___,即______。

(4)设NaCl 的摩尔质量为1-?mol Mg ,食盐晶体的密度为3-?cm g 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N .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cm 。

第一节参考答案

1.D

2.A

3.C

4.C

5.D

6.A

7.C

8.D

9.8、4、2、1

10.解析:x:y=4:3 a:b=1:1 4个c 4个d 处于晶胞中心的x或a为该晶胞单独占有,位于立方体顶点的微粒为8个立方体共有,位于立方体棱边的微粒为四个立方体共有,位于立方体面的微粒为两个立方体共有,所以x:y=l:6×1/8=4:3;a:b=1:8×1/8=1:1;丙晶胞中c离子为12×1/4+1=4(个);d离子为8×1/8+6×1/2=4(个)

11.这个晶胞对位于顶点上的每个钛原子占有的份额为1/8,所以,它单独占有的钛原子个数为8×1/8=1个;对位于棱上的每个氧原子占有的份额为1/4,所以,它单独占有的氧原子个数为12×1/4=3个;全部拥有体内的那一个钙原子,所以,该晶胞中单独占有的钛原子、氧原子和钙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3、1.钛位于立方体的顶点上,与一个钛离子距离最近的钛离子是与它共棱的,与它共棱的离子都是二个,所以,共6个。

答案:(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TiO3 (2) 6个

12.1∶2

Si

Si

O O

O

O

O

O

O

13.12个 4个

15. 金刚石金刚石属原子晶体,而固体C60不是,故金刚石熔点较高.

16. 可能因C60分子含30个双键,与极活泼的F2发生加成反应即可生成C60F60

17.依题意,C60分子形成的化学键数为:1/2(3*60)=90

也可由欧拉定理计算键数(即棱边数):60+(12+20)-2=90

C60分子中单键为:90-30=60

18.设C70分子中五边形数为x,六边形数为y.依题意可得方程组:

解得:五边形数x=12,六边形数y=25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答案

1.D

2.B

3.A

4.D

5.D

6.CD

7.D

8.D

9.C 10.BD 11.C 12.D 13.A 14.C 15.B 16.A

5.[解析]干冰是分子晶体,分于内存在共价键,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NaCl是离子晶体只存在离子键。 NaOH 是离子晶体,不仅存在离子键,还存在H—O间共价键。碘也是分子晶体,分子内存在共价键,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故只有B符合题意。

6.HF、HCl、HBr、HI热稳定性依次减弱是它们的共价键键能逐渐减小的原因,与键能有关。NaF、 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减低是它们的离子键能随离子半径增大逐渐减小的原因。F2、C12、Br2、I2为分子晶体。熔、沸点逐渐降低由分子间作用力决定。H2S与H2O的熔沸点高低由分子间作用力及分子的极性决定。故选C、D。

7.D 根据金刚石的棱型结构特点可知最小环上碳原子数为6个,任意两个C—C键间夹角为109°28 8.D 根据干冰结构特点,干冰晶体是一种立方面心结构,每个CO2周围等距离最近的CO2有12个(同层4

个,上层4个,下层4个)

15.本题考查由物理性质特征推知晶体类型以及如何区别不同晶体的微粒间作用力。由氮化硅的性质(超硬、耐磨、耐高温),可推知是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熔化时,要克服共价键。然后分析比较各选项。答案B。

16.[解析]给出的新情景。是碳化硅的一种晶体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此题的考查内容,是化学键与晶体结构。所列三种晶体均是原子晶体,结构相似,晶体内的结合力是呈空间网状的共价键: 共价键键长:C-C 键< C-S 键 < S-S 键 共价键键能:C-C 键> C-S 键 > S-S 键

共价键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则原子晶体的熔点越高。所以三者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答案] A 。

17解析:任意两条相邻的C —C 键参加了2个六元环的形成,每个C 原子可形成4条C —C 键,两面相邻的组合有C 2

4=6种,故每个C 原子被6×2=12个六元环共用。而每条C —C 键可以与相邻的3条C —C 键两两相邻,故每条C —C 键被3×2=6个六元环共用。

18解析:该晶体的晶胞由二十个等边三角形构成,而每个等边三角形有3个顶点,这样共有20×3=60个顶点,但每个顶点又被相邻的5个等边三角形所共有,所以该晶胞实际拥有的顶点数应为: 20×3×

5

1

=12个。 19.(1)从题给信息知氮化硅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应是原子晶体。 (2)氮化硅的晶体结构中,原子间都以单键相连,且N 原子和N 原子, Si 原子和Si 原子不直接相连,同时每个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因此氮化硅的化学式为Si 3N 4。 强热

(3)3SiCl 4 + 2N 2 +6H 2=== Si 3N 4 + 12HCl 。 第三节 金属晶体 [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1.B 2.B 3.D 4.BC 5.B 6.AC 7.C 8.B 9.A 10.B 11. C

12. B 13. B 14.答案: Li 、Be 、Na 、Mg 、Al ; H 2、He 、N 2、O 2、F 2、Ne 、P 4、S 、Cl 2、Ar ; C 、Si 、B 15.(1)自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

(2)自由电子碰撞金属离子而将能量传给金属离子 (3)相对滑动 较强烈的相互作用(金属键)

16.金属晶体的熔点高低取决于晶体中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由库仑定律221r q q k F =可知,

作用力的大小又取决于金属离子的半径和自由电子的数量,显然,半径越小,作用力越强,熔点越高.而离子的半径顺序为+++

+

+

<<<

17.金属离子;自由电子;金属键

18..(1)自由电子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晶体中,被许多金属离子所共有.

(2)使金属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形成晶体; 使金属晶体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19. 自由电子;自由离子;减弱;增强 20.4 21.10

10

59.3-?

提示: 22

2AC BC

AB =+

21021027.142

1)(-???=

AB 101059.3-?=AB

22. .依题意画出侧面图,设正立方体边长为a ,则体积为a 3

。 原子半径4

2a r =

,每个正立方体包括金属原子 8×1/8+6×1/2=4(个),球体体积共 4×,74.0)42(

3433a a =?π空间利用率为:%74%10074.033

=?a

a . 第四节 参考答案

1. C

2. B

3. B C

4. C D

5.D

6. D

7.A

8. A D

9.B 10.B 11. D 12. B

13.解析:从所给模型图中可看出每个钛离子的上下前后和左右各有一个最接近且等距离的钛离子.又可看出钙原子位于立方体体心,为该立方体单独占有,钛原子位于立方体顶点属于8个立方体共有,所以每个立方体拥有Ti 原子为8×8

1

=1个,氧原子位于立方体的棱边为四个立方体所共有,所以每个立方体拥有O 原子为12×4

1

=3个. 答案:(1)6 (2)3∶1∶1

14.(1)A 或△H

15.[解析]从上述NaCl 晶体结构模型中分割出一个小立方体,入图所示,其中a 代表其边长,b 代表两个Na +

中心间的距离。由此小立方体不难想象出顶点上的每个离子均为8个小立方体所共有。因此小立方体含Na +

:4×1/8=1/2,含 Cl -:4×1/8=1/2,即每个小立方体含有1/2个(Na +

——Cl -)离子对,故:每个小立方体的质量

m=

12315.85.6.0210g mol mol --?×12

, ρ=m V =12313

58.5.16.02102g mol mol a --??=2.2g/cm 3

,

解得a=2.81×10-8

cm.

两个距离最近的Na +

中心间的距离d=2a=4.0×10-8

cm 。 16.离子6 6 小 8 弱 -?

??

?+:]Cl [:Na 能 八面体12个

17.⑴0.92 ⑵0.826 ⑶O

Fe Fe 316.0276.0+

+ ⑷正八面体 ⑸3.03×10-10

18.(1)4;8;XY 2或Y 2X ;(2)12;(3)109°28′(提示:4个X 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Y 原

子位于该正四面体的中心)(4)

(提示:每个晶体中含个X 和1个Y ,则1mol XY 2中含有2N A 个晶

胞,故每个晶胞的边长为

,距离最近的两个X 位于面对角线上,据勾股定理可求出其距离)。

19.(1)略(提示:+

Na 与Cl -

交替排列) (2)12 (3)4,216818?+?

;4,14

1

12+? (4)A

N M ρ2223

?

提示:根据V m =ρ,其中m 即为4个+Na ,-Cl 的质量:A N M m 4=,V 为所示晶体

的体积,可设其边长为a ,则3

a V =.可求出a ,进而求出题设所问.即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为

a 2.

3

A ρ

N M

221

3

A ρ

2N M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测试题(经典含解析)

人教版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题(A 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6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7-10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50分。) 1. 用水稀释0.1mol/L 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 .) O H NH () OH (23?-c c B . ) OH ()O H NH (23-?c c C .c (H +)和c (OH -)的乘积 D .OH -的物质的量 2.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 .用10mL 量筒量取7.13mL 稀盐酸 B .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 C .用广泛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 为2.3 D .用25mL 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 3. 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A .AlCl 3 B .KHCO 3 C .Fe 2(SO 4)3 D .NH 4HCO 3 4.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①NaOH 固体 ②H 2O ③NH 4Cl 固体 ④CH 3COONa 固体 ⑤NaNO 3固体 ⑥KCl 溶液 A .②④⑥ B .①② C .②③⑤ D .②④⑤⑥ 5. 在25℃时,100mL 0.4mol/L 的盐酸与等体积0.6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值为 A .6 B .5 C .12 D .13 6.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CO 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CO 3-+H 2O H 3O ++CO 32- B.H 2SO 3的电离方程式H 2SO 32H ++SO 32- C .CO 32-的水解方程式:CO 32-+2H 2O H 2CO 3+2OH - D.CaCO 3的电离方程式:CaCO 3 Ca 2++CO 32- 7. 氢氰酸(HCN )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 A .1mol/L 该酸溶液的pH 约为3 B .HCN 易溶于水 C .10mL 1mol/L HCN 恰好与10mL 1mol/L NaOH 溶液完全反应 D .在相同条件下,HCN 溶液的导电性比一元强酸溶液的弱 8..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pH=2的HA 溶液与pH=12的MOH 溶液任意比混合: c (H +) + c (M +) == c (OH -) + c (A -) B .pH 相等的CH 3COONa 、NaOH 和Na 2CO 3三种溶液: c (NaOH)<c (CH 3COONa)<c (Na 2CO 3) C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 3COOH 和CH 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 c (CH 3COO -) +2c (OH -) == 2c (H +) + c (CH 3COOH) D .0.1mol ·L -1的NaHA 溶液,其pH=4:c (HA -)>c (H +)>c (H 2A)>c (A 2-) 9. 盐酸、醋酸、纯碱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NaHCO 3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NaOH ,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O - 23和OH -

高中化学选修五(人教版检测)第三章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第三章检测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海南卷)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烃的是( ) A.汽油B.甘油 C.煤油 D.柴油 解析:考查烃的概念及常见有机物的结构。甘油为丙三醇,是醇类,不是烃,其余各项 都为烃类。 答案:B 2.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球棍模拟: B.(CH3)3COH的名称:2,2-二甲基乙醇 C.乙醛的结构式:CH3CHO D.羟基的电子式: 解析:甲烷的球棍模型中碳原子的半径应大于氢原子,A项错;(CH3)3COH的正确名称为2-甲基-2-丙醇,B项错;CH3CHO是乙醛的结构简式,不是结构式,C项错。 答案:D 3.(2016·海南卷)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 2∶1的有( ) A.乙酸甲酯 B.对苯二酚 C.2甲基丙烷 D.甘油 解析:A.乙酸甲酯(CH3COOCH3)中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 峰面积之比为1∶1,错误;B.对苯二酚中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1,正确;C.2甲基丙烷含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9∶1,错误;D.甘油中含有4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四 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4∶2∶1∶1。 答案:B 4.(2016·全国Ⅱ卷)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和乙醇 B.苯和氯乙烯 C.乙酸和溴乙烷 D.丙烯和丙烷

解析:苯和氯乙烯中均含有不饱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乙醇、溴乙烷和丙烷分 子中均是饱和键,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B 5.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苯酚和水 B.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C.甘油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 D.油酸和水、甲苯和水、己烷和苯 解析: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物质应该是互不相溶的物质。酒精和水、甘油和水、乙醛和 水、乙酸和乙醇、己烷和苯都互溶。 答案:B 6.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B. 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 解析:溴丙烷水解制丙醇属于取代反应,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属于加成反应,A错误; 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属于取代反应,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属于氧化反应,B错误;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属于消去反应,而丙烯与溴制1,2-二溴丙烷属于加成反应,C错误;选 项D中的两个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 答案:D 7.(2016·全国Ⅲ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 D.乙酸在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A.乙烷和浓盐酸不反应,故说法错误;B.乙烯可以制成聚乙烯,聚乙烯用于食品 包装,故说法正确;C.乙醇含有亲水基羟基,能溶于水,而溴乙烷不溶于水,故说法正确; D.乙酸和甲酸甲酯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故说法正确。 答案:A 8.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 )

(完整)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测试题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共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S 32 K 39 Ag 108 I 127 Ba 137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Mg2+、SO42-、Cl- B.Ba2+、K+、OH-、NO3- C. Al3+、Cu2+、SO42-、Cl- D.Na+、Ca2+、Cl-、AlO2- 2、纯水在20℃和80℃时的pH A.前者大B.后者大C.相等D.无法确定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铁跟盐酸反应:2Fe + 6H+=2Fe3+ + 3H2↑ B.磷酸二氢钙溶液跟氢氧化钙反应:H2PO4—+ 2OH—=PO43—+ 2H2O C.碳酸钙跟醋酸反应:CaCO3 + 2CH3COOH=Ca2+ + 2CH3COO—+ H2O + CO2↑ D.铜片跟稀硝酸反应:Cu + NO3-+ 4H+=Cu2++ NO↑+ 2H2O 4、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待测浓度的盐酸(盐酸置于锥形瓶中),以下操作会造成所测盐酸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C.锥形瓶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D.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H2COOH B.Cl2 C.NH4HCO3 D.SO2 6、将0.l 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溶液的pH增大 7、从下列现象可以判断某酸是强酸的是 A.加热该酸至沸腾也不分解 B.该酸可以与石灰石反应放出CO2 C.该酸可以把Al(OH)3沉淀溶解 D.该酸浓度为0.1 mol·L-1时的pH为1 8、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1×10-5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值为5 B.一定是酸溶液 C.可能是强酸的酸式盐溶液D.PH值可能为9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2、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3、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4、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3)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6、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7、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 ns2np6的周期性变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二节.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收集整理 第二节醛 目标要求 1.了解醛类的结构特点和饱和一元醛的通式。2.从官能团的角度理解乙醛的化学性质,能类比学习醛类的性质。3.知道甲醛的特殊结构和性质。 一、醛类 1.官能团:______(—CHO) 2.通式:饱和一元醛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3.常见的醛 甲醛(蚁醛) 乙醛分子式CH2O C2H4O 结构简式HCHO CH3CHO 物理性质 颜色无色无色 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状态气态液态 溶解性 易溶于水,35%~40%的甲醛水溶液又称 ____________ 能跟水、乙醇等互溶 二、乙醛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银镜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讨论 乙醛可与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试写出甲醛与它们反应的方程式。 (3)催化氧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知识点归纳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三章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1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 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混和物、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2物质单质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如HCl、NaOH、NaCl、BaSO 4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纯净物电解质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极少数盐,水。如HClO、NH·HO、Cu(OH)、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 质都是化合物②SO、NH、CO等属于非电解质232化合物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 232HO (2) BaSO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全部电离,……HO、CCl、CH=CH 非金属氧化物,大部 分有机物。如SO、CO、C 非电解质:44123622462故BaSO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4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 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 5、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 +- +-]/[AB] +B][ B Ki=[ A表示方法:ABA6、影响因素: 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如: H SO>H PO>HF>CHCOOH>HCO>H S>HClO 23233432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水电离平衡:: +-]c[OH]·水的离子积:K = c[H W+--7+--14 ] = 1*10· mol/L ; K = [H[OH25℃时, [H]]=[OH] =10W注意: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值一定 WW K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W2、水电离特点:(1)可 逆(2)吸热(3)极弱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14 =1*10 K:抑制水的电离①酸、碱W②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 离是吸热的)

高中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知识点及典型例题解析教案

高中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知识点及典型例题解析教 案 篇一: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经典习题(有详解)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B.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钠解析:答案:D 2.有机物X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作为香料、麻醉剂、食品添加剂,曾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工业。该有机物具有下列性质:①与FeCl3溶液作用发生显色反应; ②能发生加成反应;③能与溴水发生反应。依据以上信息,一定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A.有机物X是一种芳香烃B.有机物X可能不含双键结构C.有机物X可以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D.有机物X一定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解析:有机物X与FeCl3溶液作用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所以不可能是芳香烃;因含有苯环与酚羟基,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X是否含双键结构,有没有其他官能团,无法确定。答案:B 3.鉴别苯酚溶液、己烷、己烯、乙酸溶液和乙醇5种无色液体,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 ) A.溴水、新制的Cu(OH)2悬浊液B.FeCl3溶液、金属钠、溴水、石蕊试液C.石蕊试液、溴水D.酸性KMnO4溶液、石蕊溶液解析:A、B、C选项中试剂均可鉴别上述5种物质,A项中新制Cu(OH)2需现用现配,操作步骤复杂;用B选项中试剂来鉴别,其操作步骤较繁琐:用石蕊试液可鉴别出乙酸溶液,用FeCl3溶液可鉴别出苯酚溶液,用溴水可鉴别出己烯,余下的乙醇和己烷可用金属钠鉴别。而C选项中试剂则操作简捷,现象明显:用石蕊试液可鉴别出乙酸溶液;再在余下的4种溶液中分别加入溴水振荡,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使溴水褪色的是己烯,发生萃取现象的是己烷,和溴水互溶的是乙醇。答案:C 4.从葡萄籽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二、复习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2)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ns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n p能级各有3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用p x、p y、p z表示);n d能级各有5个原子轨道;n f能级各有7个原子轨道。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2)泡利原理: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 (3)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各个轨道时,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4)洪特规则的特例:电子排布在p、d、f等能级时,当其处于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即p0、d0、f0、p3、d5、f7、p6、d10、f14,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最稳定。 能量最低原理表述的是“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而不是说电子填充到能量最低的轨道中去,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都使“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电子数 (5)(n-1)d能级上电子数等于10时,副族元素的族序数=n s能级电子数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的能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原子的价电子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 (1)原子的电子层构型和周期的划分 周期是指能层(电子层)相同,按照最高能级组电子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的一行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除稀有气体外),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原子的电子构型和族的划分 族是指价电子数相同(外围电子排布相同),按照电子层数依次增加的顺序排列的一列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列为一个族(第Ⅷ族除外)。共有十八个列,十六个族。同主族周期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分别为s区、p区、d区、f区和ds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2、元素周期律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测试题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共48分) 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水分子中只有1个水分子发生了电离,则n的值是()A.1×10-14B.55.6×107C.107D.55.6 2.下列溶液一定是碱性的是()A.pH=8的某电解质的溶液 B.c(OH-)>1×10-7mol/L C.溶液中含有OH-D.溶液中c(OH-)>c(H+) 3.已知某温度下,四种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a(HCN)=6.2×10-10mol/L、K a(HF)=6.8×10-4 mol/L、K a(CH3COOH)=1.8×10-5mol/L、K a(HNO2)=6.4×10-6mol/L。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 mol/L 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A.HCN B.CH3COOH C.HF D.HNO2 4.0.1 mol/L K2CO3溶液中,若使c(CO32-)更接近0.1 mol/L,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少量盐酸B.加KOH固体C.加水D.加热 5.在已达到电离平衡的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pH 降低,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盐酸B.加热C.加少量醋酸钠晶体D.加少量水6.将足量的BaCO3粉末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充分溶解至溶液饱和。各溶液中Ba2+的浓度最小的为()A.10 mL 0.2 mol/LNa2CO3溶液B.40 mL水 C.50 mL 0.01 mol/L 氯化钡溶液D.100 mL 0.01 mol/L盐酸 7.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②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③用标准溶液润洗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 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④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⑤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⑥滴定操作 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①④⑤⑥D.④⑤①②③⑥ 8.要使K2S溶液中[K+]/[S2-]的比值变小,可加入的物质是()A.适量盐酸B.适量NaOH溶液C.适量KOH溶液D.适量KHS溶液 9.在Ca(OH)2(K sp=5.5×10-6)、Mg(OH)2(K sp=1.2×10-11)、AgCl(K sp=1.56×10-10)三种物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OH)2的溶解度最小B.Ca(OH)2的溶解度最小 C.AgCl的溶解度最小D.同下Ksp越大的溶解度也越大 10.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一定少于7的是()A.pH=3的HNO3跟pH=11的KOH B.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 C.pH=3硫酸跟pH=11的NaOH D.pH=3的醋酸跟pH=11的Ba(OH)2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章教学设计

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章教学设计 东莞市第一中学刘国强 一、本章教材体现的课标内容 1、主题: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了解晶胞的概念,会计算晶胞中原子占有个数,并由此推导出晶体的化学式。 2、主题: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知道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主题:第三节金属晶体 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能列举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 知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区别。 4、主题:第四节离子晶体 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知道离子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的区别。 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二、本章教材整体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单元知识是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以及化学键等知识的基础上介绍的,是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知识的延伸和提高;本单元知识围绕晶体作了详尽的介绍,晶体与玻璃体的不同,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从构成晶体的微粒、晶胞、微粒间的作用力,熔沸点比较等物理性质做了比较,结合许多彩图及详尽的事例,对四大晶体做了阐述;同时,本单元结合数学立体几何知识,充分认识和挖掘典型晶胞的结构,去形象、直观地认识四种晶体,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应多联系生活中的晶体化学,去感受生活中的晶体美,去感受环境生命科学、材料中的晶体知识。 “本章比较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晶体结构和性质,作为本书的结尾章,与前两章一起构成“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三位一体的“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基本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结合前两章已学过的有关物质结构知识,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物质的结构及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体系 本单元知识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节简单介绍晶体的常识,区别晶体与非晶体,认识什么是晶胞:第二部分分为三节内容,第二节“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分别介绍了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特征及晶体特性,在陈述分子晶体的结构特征时,以干冰为例,介绍了如果分子晶体中分子问作用力只是范德华力时,分子晶体具有分子密堆积特征;同时,教科书以冰为例,介绍了冰晶体里由于存在氢键而使冰晶体的结构具有其特殊性。在第三节“金属晶体”中,首先从“电子气理论”介绍了金属键及金属晶体的特性,然后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描述了金属晶体的四种基本堆积模式。在第四节“离子晶体”中,由于学生已学过离子键的概念,教科书直接给出了NaCl和CsCl两种典型离子晶体的晶胞,然后通过“科学探究”讨论了NaCl和CsCl两种晶体的结构;教科书还通过例子重点讨论了影响离子晶体结构的几何因素和电荷因素,而对键性因素不作要求。晶格能是反映离子晶体中离子键强弱的重要数据,教科书通过表格形式列举了某些离子晶体的晶格能,以及晶格能的大小与离子晶体的性质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知识点(附练习) 烃的含氧衍生物 核心内容: 1.认识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2.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3.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 4.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一、; 二、醇和酚 1.醇 1)定义:醇是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根据醇分子中含有羟基的数目, 可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 n H 2n+1 OH或C n H 2n+2 O,简写为R-OH。C原 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一元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2)命名: a)选主链:含有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最长链作为主链,根据主链碳原子数称为某醇;(羟基 不是链端,只是充当取代基,与醛、羧酸的命名不同,后面会介绍) b)编号定位:从距离羟基最近的一端给主链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c)命名:羟基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羟基的个数用“一、二、三”表示。如2-丙醇: 3)重要的一元醇有甲醇、乙醇等,重要的二元醇和多元醇有乙二醇、丙三醇等。 a)饱和一元醇同系物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i.熔沸点随C原子数增大而升高,密度逐渐增大,与烷烃变化规律相似。 ii.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原因在于醇分子中羟基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着氢键。 iii.! iv.甲醇、乙醇和丙醇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因为它们与水形成了氢键。 b)饱和二元醇和多元醇: 乙二醇的结构简式为:丙三醇的结构简式为: CH 2 —OH ! CH 2—OH CH 2 —OH CH—OH CH—OH H 3C—CH—CH 3 ) OH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1、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 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 层.原子由里向 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 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 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 .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 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Ar]3d54s1、29Cu[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ns<(n-2)f<(n-1)d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检测题及答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 B.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 C.硫酸是强电解质,故纯硫酸能导电 D.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导电能力相同 2.在下列实验方法中,不能证明醋酸是弱酸的是() A.25 ℃时,醋酸钠溶液呈碱性 B.25 ℃时,0.1mol·L-1的醋酸的pH约为3 C.25 ℃时,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前者比后者的导电能力强 D.25 ℃时,将pH=3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4的溶液,醋酸所需加入的水多 3.将①H+②Cl-③Al3+④K+⑤S2-⑥OH-⑦NO-3⑧NH+4分别加入H2O中,基本上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①③⑤⑦⑧B.②④⑦ C.①⑥D.②④⑥⑧ 4.pH相同的氨水、NaOH和Ba(OH)2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Y、Z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X、Y、Z的关系是() A.X=Y=Z B.X>Y=Z C.X

高中化学选修三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第3章常见晶体结构晶胞分析归纳整理总结

1 1. 金刚石晶体结构(硅单质相同) 1mol 金刚石中含有 mol C —C 键, 最小环是 元环,(是、否) 共平面。 每个C-C 键被___个六元环共有,每个C 被_____ 个六元环共有。每个六元环实际拥有的碳原子数为 ______个。C-C 键夹角:_______。C 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 SiO 2晶体中,每个Si 原子与 个O 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每个O 原子与 个Si 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晶体中Si 原子与 O 原子个数比为 。 晶体中Si 原子与Si —O 键数目之比 为 。最小环由 个原子构成,即有 个O , 个Si ,含有 个Si-O 键,每个Si 原子被 个十二元环,每 个O 被 个十二元环共有,每个Si-O 键被__个十二元环共 有;所以每个十二元环实际拥有的Si 原子数为_____个,O 原子数为____个,Si-O 键为____个。硅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氧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 2 . 在NaCl 晶体中,与每个Na +等距离且最近的Cl -有 个, 这些Cl -围成的几何构型是 ;与每个Na +等距离且最近的 Na +有 个。由均摊法可知该晶胞中实际拥有的Na +数为____个 Cl -数为______个,则次晶胞中含有_______个NaCl 结构单元。 3. CaF 2型晶胞中,含:___个Ca 2+和____个F - Ca 2+的配位数: F -的配位数: Ca 2+周围有______个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a 2+ F - 周围有_______个距离最近且相等的F ——。

2 4.如图为干冰晶胞(面心立方堆积),CO 2分子在晶胞 中的位置为 ;每个晶胞含二氧化碳分子的 个数为 ;与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等距离且最 近的二氧化碳分子有 个。 5.如图为石墨晶体结构示意图, 每层内C 原子以 键与周围的 个C 原子结合,层间作用力为 ; 层内最小环有 _____个C 原子组成;每个C 原子被 个最小环所共用;每个 最小环含有 个C 原子, 个C —C 键;所以C 原子数和C-C 键数之比是_________。C 原子的杂化方式 是__________. 6. 冰晶体结构示意如图 ,冰晶体中位于中心的一个水分子 周围有______个位于四面体顶角方向的水分子,每个水分子通过 ______条氢键与四面体顶点上的水分子相连。每个氢键被_____个 水分子共有,所以平均每个水分子有______条氢键。 7. 金属的简单立方堆积是_________层通过_________对 _________堆积方式形成的,晶胞如图所示:每个金属阳离子的 配位数是_____,代表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金属的体心立方堆积是__________层通过 ________对________堆积方式形成的,晶胞如图: 每个阳离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代表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测试题(经典含解析)

c (NH ? H O) B . 人教版选修 4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题( A 卷) (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1--6 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7-10 有 2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 1. 用水稀释 0.1mol/L 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 . c (OH - ) 3 2 c (NH ? H O) 3 2 c (OH - ) C .c (H +)和 c (OH -)的乘积 D .OH -的物质的量 2.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 .用 10mL 量筒量取 7.13mL 稀盐酸 B .用托盘天平称量 25.20g NaCl C .用广泛 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 pH 为 2.3 D .用 25mL 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 21.70mL 3. 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A .AlCl 3 B .KHCO 3 C .Fe 2(SO 4)3 D .NH 4HCO 3 4.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 适量的 ①NaOH 固体 ②H 2O ③NH 4Cl 固体 ④CH 3COONa 固体 ⑤NaNO 3 固体 ⑥KCl 溶液 A .②④⑥ B .①② C .②③⑤ D .②④⑤⑥ 5. 在 25℃时,100mL 0.4mol/L 的盐酸与等体积 0.6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pH 值为 A .6 B .5 C .12 D .13 6.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CO 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CO 3-+H 2O H 3O ++CO 32- B.H 2SO 3 的电离方程式 H 2SO 3 2H ++SO 32- C .CO 32-的水解方程式:CO 32-+2H 2O H 2CO 3+2OH - D.CaCO 3 的电离方程式:CaCO 3 Ca 2++CO 32- 7. 氢氰酸(HCN )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 A .1mol/L 该酸溶液的 pH 约为 3 B .HCN 易溶于水 C .10mL 1mol/L HCN 恰好与 10mL 1mol/L NaOH 溶液完全反应 D .在相同条件下,HCN 溶液的导电性比一元强酸溶液的弱 8..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pH=2 的 HA 溶液与 pH=12 的 MOH 溶液任意比混合: c (H +) + c (M +) == c (OH -) + c (A -) B .pH 相等的 CH 3COONa 、NaOH 和 Na 2CO 3 三种溶液: c (NaOH)<c (CH 3COONa)<c (Na 2CO 3) C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H 3COOH 和 CH 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 c (CH 3COO -) +2c (OH -) == 2c (H +) + c (CH 3COOH) D .0.1mol ·L -1 的 NaHA 溶液,其 pH=4:c (HA -)>c (H +)>c (H 2A)>c (A 2-) 9. 盐酸、醋酸、纯碱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课标要求 1.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键和键,能用键长、键能和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2.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4.了解化学键合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5.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氢键的物质。 要点精讲 一.共价键 1.共价键的本质及特征 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共价键的类型 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 3.键参数 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 1 mol 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过 2 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4.等电子原理[来源:学§科§网] 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二.分子的立体构型 1.分子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的要点 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形状不同。

2 分子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对电子。 (1)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 (2)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3.配位化合物 (1)配位键与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比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