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目录

内容摘要..........................................................................................I Abstract..........................................................................................II 引言 (1)

第一章生活化作文教学阐释 (2)

1.1 生活化作文教学提出的背景 (1)

1.2 生活对于作文与作文教学的意义 (9)

1.3 生活化作文的理论界定 (10)

第二章生活化作文的多角度透视 (13)

2.1生活与个体体悟 (13)

2.2 生活与积累 (15)

2.3 生活与表达 (16)

2.4生活与建构 (18)

第三章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特点 (20)

3.1 主体性 (20)

3.2 亲历性 (21)

3.3 个性化 (22)

3.4 实用性 (23)

第四章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实施建议 (24)

4.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生活体验 (24)

4.2 强化言语表达技能的科学训练 (30)

注释 (35)

参考文献 (37)

附一攻读教育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教学论文和参与的编著 (39)

附二感谢 (40)

内容摘要

作文是个人生活积累和言语能力的综合表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语文教育界人士的普遍重视。近年来,“创新性作文教学”、“个性化作文教学”和“网络作文教学”等的研究轰轰烈烈。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却未见取得明显成效。本文通过分析反思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得出结论:脱离现实生活是当前作文教学难以取得实效的重要原因。因此,立足于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提出进行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生活化作文教学阐释

本章主要分析了生活化作文提出的背景,揭示了当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作文教学与生活的背离,二是作文教学对学生主体的忽视,三是作文教学存在许多不科学的做法。阐述了生活对于作文与作文教学的意义,最后对生活化作文作了理论界定。

第二章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多角度透视

搞好生活化作文教学就必须弄清楚生活与个体体验、生活与积累、生活与表达、生活与建构的关系。弄清楚这四组关系,对于提高对生活化作文的本质认识、实践好生活化作文教学无疑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特点

生活化作文教学作为一种“回归现实生活”的作文教学理念,体现出与传统应试作文教学全然不同的特点。首先,生活化作文教学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真诚性,弘扬了学生的个性。第二,生活化作文教学与传统应试作文教学的伪事件、伪主体、伪情感相比,要求学生参与到作文所要表达的生活中去,从自身的生存状态和切身感受出发,呈现出亲历性的特点。第三,生活化作文教学强调的是个体的生活体验,具有个性化的特点。第四,强调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为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第四章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实施建议

本章分两步阐述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实施,是因为两个阶段分别对应作文的“二次转化”的两个阶段。不同的阶段任务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第一阶段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体验。从“立足现实生活,积累生活体验”和“强化文本阅读,关注网络生活,诱发生活体验”两个方面组织实施。第二阶段是强化言语表达技能的科学训练。从“建立生活化的言语表达技能训练序列”、“强化模仿训练”、“强化言语运用实践”、“加大实用类文章写作训练”和“强化作文修改训练”等五个方面提高学生作文的“第二次转化”能力。

关键词:中学作文教学生活

Abstract

The composition is the integrative embodiment of the individual life accumulation and the language ability.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rule to judge the student’Chinese level. 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eaching, 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has got common recognition of people who teaches or studies Chinese. Recently, the study of “the creative composition teaching”, “the internet composition teaching ”and “the individual composition teaching ”has developed warmly, but it can’t get effective dur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is article is established in the basic goal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and mainly studies “the living composition teaching ”by analyzing and thinking about the composition situation. It has 4 parts:

Part one: The explain of the living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this part, it analys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living composition teaching, and shows up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first, the devia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life; second, the neglect to the students; third, some unscientific ways. It tells how lif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position teaching and what is the living composition.

Part two: The clairvoyance of the living composition teaching

If you want to improve the living composition, you must make it clear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life and accumulation, life and expression and life and building. With those four relationships to be clear, there will be important meanings for improving the recognition of composition and practicing the living composition teaching well.

Part thre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living composition teaching

As a new composition teaching idea about “coming back the life ”, it shows the complet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composition teaching and the new composition teaching. First, the living composition teaching carries out the main body of students, brings up the student’s honesty, encourage the student’s personality. Second, comparing with the wrong things, the wrong subjects, the wrong feelings of the traditional composition teaching, the living composition asks the students to take part in the life that is expressed in the composition, it starts with the real survive situation and real feelings, and shows the traits experienced by oneself. Third, the living composition emphasizes the individual’s life experience, and it has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Forth, it emphasizes that the composition is a part of the life, and it is useful for life.

Part four: The actualizing of the living composition teaching

It is divided two parts to talk about the actualizing, just because there are “two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development. Different period has different task, it also has different ways to solve. The first period leads the students to attend life, to accumulate experience, and it divides two parts: one is “standing in the realistic life, accumulate the life experience ”, the other is “strengthen the reading, notice the life of internet, play a premium on the life experience”; the second period strengthens the scientific practice of language expression skill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cond change ”ability of the student, it is written with 5 points: “imitating practice”, “language using practice”, “more practice about practicability composition writing ”, “building up the list of language skills ”, and “amending practice ”.

Key words:middle school , composition teaching , li

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引言

中国教育历史漫长,作文教学历史悠久,作文教学研究成果也汗牛充栋。

从孔子的“有德者必有言”、“述而不作”[1]的读本位言语教育观,到“今之学者之病,最是先学作文千禄”[2]的科举教育,从梁启超的“能予人规矩,不能使人巧”[3]的新文本主义写作教育观,到朱光潜的“养成纯正的趣味,克服心理的懒怠”[4]的人本主义写作教育观,以及叶圣陶的“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5]的主体性写作教育观,他们或从立德,或从功名,或从文章文本,或从人本的角度,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从当前的基础教育现实看,作文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当前,理论界虽对“个性化作文教学”,“创造性作文教学”和“网络作文教学”等的研究轰轰烈烈,但在教学实践中尚未见取得明显成效。作文教学费力不小,研究作文教学的论著积案盈箱,但作文水平仍难整体提高,原因何在?人教社研究员周正逵先生认为中学(也包括小学)作文教学主要存在着“认识上的模糊”[6]的问题。所谓“认识上的模糊”,指的是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中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认识不清,把握不准,具体的作文指导中把中学的作文训练与一般的文学创作混同起来。经常用文学创作的某些步骤和方法去指导中学作文教学,忽略了“中学生”和中学生作文这个实际,结果是无的放矢,劳而少功。

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就是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因此,在我看来,要解决目前中学作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要提高中学作文教学的水平,要培养中学生写作的能力,除了在言语表达技能训练上下功夫外,还必须将作文教学生活化当作一个重要课题放在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的议事日程上来。

第一章生活化作文教学阐述

1.1 生活化作文教学提出的背景

1.1.1作文教学与生活相背离

写作过程研究表明,写作行为的本质规律是“双重转化”[7]。但生活毕竟是作文的前提,离开生活的作文教学像无源之水一样,注定会枯竭的,无论是思想、情感还是方法。

朱昌元在1995年做了一次关于作文题材的调查[8],调查结果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作文取材于虚构的内容,并且高中生人数明显超过初中生。“作假”成了中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我们看到作文教学中有一个怪现象:一方面是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异化,作文撒谎成风,他们经常炮制雷同的故事,批发虚情假意;另一方面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衰减。作文教学与生活相脱离,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日本的野村芳兵卫说:“没有生活要他们说、写,如同卡着鸬鹚的脖子要其吐鱼那样专暴。”即使吐出来,也永远不可能是鱼。语文教师在为学生作文的“千人一面”而痛惜时,应该反省一下,你是否曾经“卡着鸬鹚的脖子”?

(1)封闭的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过分的“实验室化”,把作文训练看成纯粹的学业要求而不是学生的发展需要。由此,作文便发生了异化,作“文”成了作“难”与作“假”。尽管近年来的话题作文取代了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而成为更具开放性的主流命题形式,但像“诚信”之类的假话题仍大量存在,作文与生活相背离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它像包办婚姻一样已明显指示观点,造成了学生思想的惰性,牺牲了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探究问题的品质。于是作文成了“纸和笔的故事”,写作素材的不足逼出了学生“虚构”的习惯,其结果只能是为作文而作文。中学生普遍不会利用图书馆,不会利用工具书或文献资料来为作文服务,教师也缺乏必要的积极性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采风、搞研究、做调查等活动。

(2)作文选材、构思上对“平凡”的鄙视

由于科举时代以文取仕,文章便负载着读书人“经世济用”的理想。就像魏

文帝曹丕说的“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代表了整个封建社会对写作的态度。于是写作是“代圣人立言”,遂形成了以抒发“治国平天下”的策论为内容,以立言传世而不朽为追求的带有英雄主义色彩的文风。在今天的作文教学中还常能见到这种文风的影响。

对学生作文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是教学中英雄主义思想的表现之一。如教育部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求并不高:中学生“……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作文一课,我谓宜认定标的,师生全力以赴之。标的为何?文理通顺而已。……至于思想之高深,境界之超妙,皆系于学养,习作课所不克任也。”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文理通顺”的目标却难以得到落实。我们可以从语文教师的作文评语中逆推出实际操作中的作文教学目的,即“语言优美”、“构思新颖”、“立意深刻”、“内容丰富”等。实际上教师对作文的要求还有隐性的诸如风格、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等等。有的甚至把作文训练等同于作家创作。这些错误的导向和做法使教师不能心平气和地对待教学结果,对大多数学生的作文能力持怀疑的态度。而学生受的影响更大,多数学生在学校里长期无法获得写作的成功感和愉悦感。

坚持作文的典型性原则是作文教学中英雄主义的又一表现。选材要选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构思上要以小见大,立意要高深。在这“高、大、全、深”的有色眼镜下,学生看到蜡烛就联想到奉献,看到青松就缅怀英烈,钢铁象征意志,一棵草表示平凡而伟大,狂风暴雨代表恶势力……总之,挖不尽的深刻含义。在这种写作模式的训练之下,何为的《第二次考试》中的“避实就虚”的写法被奉为一个极高明的技巧。文以载道变成了作文中的“中心思想问题情结”,作文要讴歌光明而不要揭露黑暗,片面的强调“审美”却无法接受“审丑”,只能说明我们的审美能力有缺陷。比如写《人生》就得赞美人生是一首歌却不该说“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张爱玲语)之类的语言。崇高、伟大、神圣、健康、有意义,这些东西确实应该提倡,但生活远不止这些!作文的“典型性原则”明显地违背作文求实求真的原则,使作文与生活相冲突,相背离,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作文造假之风。实质上,这种作文是让学生在思想的统率下拼凑材料,

而不是在生活现实的基础上形成观点。

(3)作文教学中的“伪生活现象”

应试教育下沉重的学业负担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成了一种“奢侈”,但作文教学改革不断地呼唤向生活回归,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大势所趋。在两难处境中,“模拟生活”的所谓作文活动课就成了作文回归生活的救命稻草。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游览了某一风景名胜,回来就布置学生写一篇游记;带领学生参观了一家国有企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国企改革漫谈》。诸如此类的先活动后作文的模拟生活作文,暴露出的问题很多。首先是活动安排随意性太大;其次,学生不明白观察目的,不懂观察的方法与手段,活动前也没有做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资料查找、提出问题、确定重点、准备工具等等;这些都使活动易于流于形式,变成走马观花式的玩耍,起不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的教育作用。第三,重视活动,但并不重视活动的质量。不问学生有没有生活体会,也不问体会深不深,更不去理会活动组织得成功与否,就硬性摊派作文任务。实质上是为作文而生活,把生活作文简单化、公式化。只把活动和作文单独栓在一起,忽视学生在活动中的生活体验,忽视活动可连通生活、传递文化、影响观念等巨大的桥梁纽带作用。实际上,真正的生活作文,第一是生活,第二才是作文。

其次,为作文而生活,生活之后必写作文,造成了学生对模拟生活的反感与恐惧。一位教师曾说:“有一次,我在路上听到两个女生很有兴致地谈明日去春游,忽然提到语文老师要求游后作文,两人很扫兴,春游也不愿去了。”对作文的害怕盖过对活动的憧憬,这并不是个别现象。同时,这种作文课还产生一种误导:只要有生活,就必然能写出作文,把生活看成是作文的决定因素,把写作过程的“双重转化”规律简化成从生活到作文的直线飞跃。如果生活仅仅是促进学生作文的一贴兴奋剂,那么,这是一种“伪生活”式的作文教学。它并不能使作文与生活联姻,反而变相地脱离了生活。

1.1.2 作文教学对学生主体的忽视

当前,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观念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可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传统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学生并非真正的主体,仍然是教师为主。教师操纵着教和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作文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对学生的感受不闻不问,最直接的后果是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甚至害怕和厌倦作文。

中学生对作文的懈怠、厌烦和恐惧是一个严重而普遍的现象。笔者曾在所任教的高一两个班学生中做过调查,发现在110名学生中,喜欢作文的仅有20人,无所谓喜欢不喜欢的有38人,害怕作文的竟有52人,学生中存在较严重的“作文恐惧症”。学生作文兴趣的缺乏,表现为:排斥作文课,对教师命题的忧虑与紧张;基本上不对作文进行修改与完善,作文自信心的丧失;课外练笔懒散,有的几乎不动笔;上交作文拖拉,作文态度不够认真等。作文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倾吐,是一种基于表达需要的极具诱惑力的创造性活动。学生作文兴趣的缺乏,主要是由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忽视造成的。具体表现为:

(1)命题中的“无我”现象普遍存在

老师命题往往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题目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对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焦点等生活题材进行深挖掘,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很多题目学生往往从小学一直写到高中,如《暑假见闻》、《新学期的第一天》、《我的老师》等等,这样的题目,学生怎么会不反感呢?作文课是教师命题,学生“遵命”而写,这种命令式的命题作文方式普遍让学生反感。作文命题如果不好好研究学生,如果不能激起学生主动表达的强烈愿望,那么,任何的指导都是无意义的。

教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要求学生作文要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时为事为国为民,把“利他”放在第一位,这也是我国作文教学的传统,本无可厚非但是,过分强调“利他”,作文中就看不到自我,文中无我,个性得不到张扬,自我得不得宣泄,远离学生生活,学生的兴趣自然就消减了。在作文教学中,充斥的是判断句式或陈述句式的作文题,如《毁树容易种树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近墨者黑》和话题作文“诚信”等(以上为高考题)、《坚持就是胜利》、《逆境出人才》、《当代青年是大有希望的》、《严于解剖自我》、《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些题目本身就规定了写作内容、是非标准和价值取向,带有明显的观念灌输和思想教育的色彩,根本没有给学生留下驰骋想象的空间,没有各抒己见的余地。学生这类题目写得越多,就越是成了别人思想的“堆砌中心”,作文也就成了“没有人、没有心”的“非我”作品。近几年,高考命题者已经注意到这

个问题,题型上已经以开放性更强的话题作文为主,并努力把学生自我摆到作文中去,如2004年高考作文话题“忙”、“包容”、“自己的认识与别人的期待”等,都力图使命题中有“我”。这些尝试,无疑是对传统作文命题的颠覆。作文命题,不仅仅是如何贴近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实际,更是如何解放学生思想的问题。近年来,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心灵开放不足这一命题作文的痼疾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治疗。

(2)课堂教学形式的单一,方法古板单调

传统的作文课基本上只有两种形态:写练课和讲评课。两种课型都只重视写的结果,对于学生写前的经验、感受与想法不作了解,对写作过程中如何启发、鼓励和帮助困难学生不予重视,对写后学生的情绪及作文的效果等更是不闻不问。试以一节命题作文课为例。教师命题,教师提出作文的限制性的要求,时间5-10分钟,然后学生独立写,教师巡视或干脆离开教室,直至下课铃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讨论,课堂气氛严肃。而且作文课教师的指导仅限于写前或写后(讲评),写前的指导往往以提要求的方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展开,而写后的指导又由于修改一环的缺失而变成纸上谈兵。在真正需要指导和讨论的困惑、焦虑、举棋不定的写的过程中,“主体”学生是失去“主导”后的孤立无援的“主体”。这种孤独的可怕而又痛苦的作文过程极大地加深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

(3)重视作文尖子生的培养,忽视一般学生。

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丧失迫使我们对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教学制进行反思。“班级教学制以其整体性和系统性的优点,代替了原始的个别教学形式,适应了现代社会大规模人才培养的需要。其历史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9]但是,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班级教学制又渐露弊端,它的同一化和同步化限制着学生的发展,强调个体服从整体,着眼全体忽视个别,导致求同趋众的心理。这些,对需要倡导真我张扬个性的作文教学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在强调人的主体性教育的今天,作文教学向小班化的形式过渡,势在必然。再者,由于作文不是作为一门独立的科目进行考查,作文教学实效的测量和评价比较困难。近来引起广泛关注的“作文考级”虽力图建立对作文教学的评价体系,但由于评价的信度和效度问题,其科学性仍被普遍怀疑。因此,学生竞赛获奖、作品发表等就成了实际意义上的作文教学实效的见证。这也导致了教师对尖子生的爱护与培养。

作文教学失去了对被教育者的公平,教师不能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适应差异的关系。把对尖子生的标准与要求加诸一般学生身上,对作文有困难的学生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

1.1.3.作文教学中的“伪科学”现象

“科学主义”教育曾给语文教育带来一系列的变革,但在摸索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走向“科学主义”的极端的做法,“一方面是知识、能力的训练陷入了繁琐哲学,另一方面又忽略、排除了作为教育的根本的对人的心灵、智慧的开发,对人的性情的陶冶,人格与个性的教育,独立、自主精神的养成,甚至有可能走向窒息与控制受教育者的心灵的反面”。[10]于是语文教育的“科学主义”一时成为从矢之的。但是,就像北京教师顾德希所说的:“从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来看,严重的问题并不是什么‘科学主义’,而是科学化水平太低”。[11]作文教学现状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在探索教学科学化的方向上,广大教师一直在努力,比如对教学目的争论,教学体系的创建,作文评价标准的研究等。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操作层面上,却存在着许多不科学的“模糊”,在貌似科学的幌子下,伪科学的东西在阻碍作文教学的改革。

(1)“量”的模糊

作文教学中最大的量的问题是中学生到底该写多少篇作文以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关于作文量的裁定都是教师本人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凭感觉作的决断,谁也不能给出科学的依据。“真正的量化不是为不同的对象硬性作出统一的规定,而是借助数学方法来探求事物内部的各种关系。”[12]可以说,作文量的问题,关键不是量的统一裁定,而是要弄清定量的科学依据。一个具体的量并不适合所有教师采纳,但所有的教师却可以根据科学的方法制定出具体的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写作量方面的简单要求是导致教学实施过程中量化随意的一个原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作了量化:高中生“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高中阶段“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明显回避每学期写作量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起来自然是“各唱各的调”了。

除了课堂作文训练量的问题,还有课内与课外作文量的协调问题,读写结合中读多少写多少以保证结合有效的问题,尖子生与写作困难学生训练量的区别对

待问题,各年级量的分配问题等等。

另外,这些“量”中还有一个“质”的问题。对于学生的生活(哪怕是学习生活)来说,到底又有多少是有意义的写作呢?

(2)言语表达技能训练的不科学不系统

训练过程的不完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没有建构初、高中一条龙式的作文训练序列。目前的初、高中作文教学体系不是一个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整体。初中作文与高中作文在训练内容上有许多重复之处,教材的编写缺乏明显的层次感。如三大文体的训练,初高中基本相同,高中阶段的训练也让人看不出“复杂”和“高”在哪里。训练内容如审题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观察力、想象力等和训练形式如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读写结合等初高中都存在雷同与重复。在考虑建构训练序列时,有许多教师又往往只考虑到言语形式忽略精神建构,这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止步不前。

第二,教学中忽视修改。一是修改环节的缺失。作文教学包括作前指导、学生习作、作中指导、讲评赏析、学生修改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在实际教学中被简化成“指导—习作—批改讲评”三个环节,甚至是更简单的“习作—批改”两个环节。修改环节的遗漏会造成学生写作能力的欠缺,尤其是自学能力得不到提高。二是如何进行科学的修改指导。修改如果仍然抱着作文“英雄主义”、“典型主义”观念,修改的效果可想而知。对于修改这一教学的薄弱环节,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3)作文评价存在严重缺陷

从客观原因来说,由于作文评分没有绝对的是非正误与标准化的规格,优和劣的评估是相对的,作文评价标准一直是教育研究的难题。但在主观上教师的评价标准混乱也严重影响着作文教学。到底以怎样的标准来评价学生作文才是科学的呢?面对这个问题,相信许多语文老师回答都没有了底气。

在检讨中学作文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时候,我们很自然的会去探讨问题背后的根源。应试教育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责有最直接的责任。为应付高考而进行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教学活动使中学生学习负但过重,造成学生生活积累不足:生活枯燥、情绪紧张、知识面狭窄、爱好不广、阅读量不足,这些问题堆成了学生作文一个最大的难题——写什么?作文教学中急功近利的思想又使

得模式教学和灌输写作知识成风,忽视生活的积累、文风的端正、文品的提升和写作主体人格的熏陶等所谓的慢功夫。这在作文中突出表现为文章思想的贫乏与苍白无力。学生的文章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属于自己的感悟与发现,这也是部分学生抄袭别人思想的一个原因。然而,更严重的影响还是在于将来。对学生来说,在未来生活中,做作家多半是不可能的,而现实生活需要的起码的“文理通顺”却竟然做不到。

1.2 生活对于作文与作文教学的意义

1.2.1生活化作文教学是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指导思想

中学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它的基本要求是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我以我手写我心。只要能用文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如实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这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现实生活,从事各项工作所必要的一种基本技能。作文教学一定要考虑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把中学生所在的现实生活、年龄、情感、思维、知识、语言和表达能力当作作文教学出发点和参照系。必须十分清楚地认识到中学生的作文写作既不能等同于文学创作,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文本教学。立足学生现实生活上,关注学生在生活中写作能力的需要,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就是作文教学的“以人为本”。

我们总说“文如其人”,“要作文先做人”。可见人是本,是根,这是我们应该着重考虑的。从文章的生成过程来看,任何一篇文章的诞生都要经过“双重转化”,中学生作文也不例外。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写作者)的转化。然后是作者的观念、感情向文字表现转化,将头脑中的意识、情感转化为书面语言,这是由认识到表现的第二转化。但无论是第一转化,还是第二转化,其“中心”毫无疑问是写作主体,而写作主体—学生又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主体”。所以,写作教学应该立足学生现实生活。

因此,生活化作文教学的从人本出发就是在作文教学中重视作文写作主体的作用,尊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体验。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使他们面对作文感到有话可说,有文可写,提高他们写作文的积极性。同时,又注意培养他们的写

作技能。作文教学从人本出发,还有另一个含义,这就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要求、方法、写作实践都要结合中学生的生活的实际,为生活服务。

1.2.2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意义

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是生活积累。思维在文章生成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主要作用。说到底,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文章是思维的果实。所谓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事物的认识活动,从感觉、知觉到表象,是对事物的直观反映,即对事物个别属性、事物整体的外部程序的反映,这种反映是认识的感性阶段。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则必须通过一定的间接的途径,以一定的知识为中介去反映去认识,这就是认识的理性阶段—思维。

文章是以文字符号为媒介,或叙事论理,或表情达意的有一定篇章组织的信息载体。以现代信息观点看,写作过程实际上是信息处理的流程。从起始阶段在生活中对于客体自然信息的反应与选择,到大脑的转换加工成为主体的自为信息,然后编码组合为新的人工再生信息,这整个流动过程中起点无疑是现实生活。因此,有了生活积累作文就有了深厚的现实基础。从另一角度看,作文是为了生活,是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将学生看作是作文的工具,为作文而作文。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1.3 生活化作文的理论界定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我的教育信念》中写道:“我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13]至于生活的含义,他认为“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14]学习需要生活化,只有生活化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和生长,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主旨所在。他将注重儿童天性的教育和生活化的学习称为“教育上的天国”。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强调了教育的生活意义,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则强调了生活的教育意义。他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与尊重。学习与生活是有机的整体,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自然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是生活,生活即作

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写照,作文的过程本身就是生活的过程。生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作文的过程,是学生言语实践的过程,也是情感和思维发展的过程,更是人发展生长和自我建构的结果。由此看来,生活具有动词和名词两方面的特性。

作为动词特性的含义:①生活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②生活是感性的、活跃的、动态的。③生活是生命的发展。

作为名词特性的含义:①生活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②生活是个体的独特的。③生活是生命发展的一种状态经历。

作为一种历程和结果,生活具有如下特性:首先,经历的个体性。生活是个体的发展,是以个体的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结构等完整的“自我”去经历、感受、领悟。对每个人来说,生活的经历是个人的、自己的、独特的,是带有鲜明的个人情感和趣味的。其次,生活的动态性。生活是动态地进行着的。生活既是人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那日常生活中时时发生的都在不断更新,它给人带来的心理上的影响也是时时更新的。对每个人来说,生活也是动态的。正是生活的动态性给人带来了精神世界常变常新的鲜活的源泉。再是生活的建构性。即人是在生活中建构自我的,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让人理解到它在个体心目中的独特意义。生活给人带来的与“自我”密切相关的独特领悟或意义的情感反应,都能使个体获得“具有永久意义的铸造”。因此,没有生活,就没有认识、情感、思维的积累丰富和发展。没有对生活的体验,就没有艺术作品的生成。大凡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作家个体对生活体验的冲动、觉醒、发现的激情表达,它流淌的是作家主体情感的血液,涌动的是作家充满生命力的感受和思考。只有在生活中观察、体悟、思考、表达,才有可能情真意切,才有可能感染人。冈察洛夫在《迟做总比不做好》中说:“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和知道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常在一起的东西。”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的有意义学习,是指在成功地习得新知识与新经验的过程中人的情感和认知是相互交融的。因此,要把现实的写作活动与写作者的情感、体验、意志、能力等因素综合起来,鼓励学生写出从生活中提炼的个人的独特感受。

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一方面作文就是写生活,写学生自己的生活,写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感悟。生活是获取感悟的场所,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另一方面作文是生活,即作文是为了生活,为了学生的精神生活、社会生活、他人生活。作文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是应付生活实际需要的一件事情。

总之,生活化作文是强调作文材料来源于生活,训练过程突出生活体验积累,表达方式贴近生活,写作目的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作文教学理论和实践。

第二章生活化作文的多角度透视

生活与个体体验、生活与积累、生活与表达、生活与建构存有多种不同性质的相互渗透和生成性。在作文教学中对其进行多维透视,切实把握生活与体验、积累、表达、建构的关系及其相互渗透生成的特性和规律,对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实践,对于提高生活化作文教学的质量有重要意义。其一,让学生认识生活与体验的关系,认识生活着即是体验着,引领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其二,认识生活是动态的,即时的,作文教学要引领学生及时感受、把握与捕捉生活中的瞬间体验,并随时随地记下它,不断积累,养成作文的习惯。其三,认识生活是个体的生活,总是个体生活的独特体悟,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表达个体的独特体悟。说别人的话,编造的生活不是自己的体悟。其四,认识体悟的人文价值,体悟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主体性生命活动,指向意义的生成。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体验,不断丰富自我情感,提升自我人格,致力于自我的完整性建构。

2.1 生活与个体体悟

美学理论认为,“此在”是艺术体悟的缘故、根由、起点。“此在”,原为海德格尔术语,指个体的、此时此地的、具体的存在。“此在”是表示人的具体的、个体的、感情的生存现实的根本概念、本体论概念,就是指感情存在、尘世存在、有限存在。我们这里只是借用来指个体及个体周围的一切存在。此在即生活。宗白华在《流云小诗·诗》中写道:“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在蓝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诗的踪迹在此在,在生活里。因此,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深入体验生活,是搞好生活化作文教学首要的、也是重要的方面。

2.1.1视生活体验为一种追求

生活体验从来都不是主动撞上学生自己的。不置身于细雨下,微风里,蓝天末寻觅诗的踪迹,学生静坐冥想,是想不出好诗来的。想要获得体验,学生必须

参与生活,必须主动经历,主动体验,把生活体验视为一种追求。只有怀有如此想法的学生,才会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做生活的有心人。正如歌德所说:“世界是那样的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学生的生活的确是那样的五彩斑谰。他们成长过程中接触到许多的人和事:与亲人同生活,衣食住行、谈话聊天、沟通融合、交流感情……;与同学、朋友、亲戚交往,上学、游玩、旅游、投亲访友、读书、欣赏艺术,网上冲浪、从事各种劳动……说学生生活是单调的或者没有生活是不真实的,也是不符合现实的。即便是学生沉入内在的、流动的精神世界,我们也称之为是他的精神生活,而且这种生活是别人感受不到的,具有更浓的情感色彩和个性色彩。生活体验应该根植在学生日常生活的沃土中,对于善于体验的学生来说,一个特殊而具体的生命情境就会变成“诗意的东西”。生活处处充满诗意,学生的本领就是把自己体验到的生活诗意“熔铸成一个优美的生气灌注的整体”。

2.1.2投入生活以浓厚的情感

如果说学生主动体验,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是他们获得生活体验的前提条件,那么,学生投入浓厚的情感,对生活进行“移情别恋”才是他们获得生活体验的关键。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如果不投入情感,那么生活就不会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把外物与学生内在的感情连接起来,触景生情,睹物生情,情景交融,才能产生丰富的内心体验,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指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对生活投入浓浓的情感,使学生对之产生一种强烈的趋近,形成与生活同一的心理倾向,从而揭示和发现生活对自我的意义。在生活化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当学生伴随浓浓的情感去体验生活时,他们可能会对生活形成多种情感体验:一次次小小的打击也会令他万分颓丧;失意后片片落叶也会带来忧伤;甚至常常感到忙碌过后的空虚,欣喜过后的无聊;就是他人的一个微笑也心跳不止,一个幼小的生命的消亡也会令他心碎神伤;面对辽阔的大海、广阔的天空顿生渺小之感;静听时钟滴答、心跳的律动感叹生命有限……

2.1.3直觉感悟生活

“生活就是生命冲动”。【15】柏格森说是“直觉”只有直觉能够照见对象的机构外表,直达生命的内在。“直觉”,即当下的突如其来的、直截了当的理解、觉察。它不仅指感性直观,也可以是某种内在的、深刻的、神秘的领悟、理解,是对对象内部那独特的、不可言传的生命冲动的瞬间体验。直觉具有穿透性、单纯性、瞬间永恒性,三者都是使人从“外面”进入到生命的“里面”。

“生活要生活化,即要直觉化,艺术化。”【16】因此生活化作文教学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应当以直觉的方式,而不是采用理性的分析、归纳、概括、推理的方法。理性把学生隔绝在生活的外面,直觉则使学生深入生活,钻进去、透进去,与生活同一、化一。

如一学生面对黄叶纷落,雪野消失,太阳隐退的景象,他写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如果没有失去,我们就不可能有新的获得。”作者仅仅以直觉,意识到我们有限的视野:如果不肯错过眼前的一些景色,那么就可能错过前方更迷人的风景。只有那些善于舍弃的人,才会欣赏到那真正的美景,由此把握到生活的本质,“我有勇气到世界上去游荡,把人间的苦乐一概承当,不怕和风暴搏斗,便是破釜沉舟也不慌张”。【17】生活体验就是到“世界上去游荡”,把根深植在学生的生活中。它以犹如一双巨手的直觉把对象外部的厚重的帷幕揭开,把潜藏在世界和他人内心的、隐秘的、原初的本质显现出来,同时也激发了自己内心的、深刻的、活生生的体验。

2.2 生活与积累

大诗人里尔克说:“我们应该终生期待和采集……然后或许可以写出十行好诗来。……”【18】因此写作是无数生活积累的表达,生活积累得不够丰富,学生是难以喷薄为文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说,“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也强调了积累生活体验的重要性。学生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有丰富的体验。所以引导学生积累生活,是实践生活化作文教学的重要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