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教版六年级小学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小学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小学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小学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XXX学校

2017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教师:XXX

2017年9月

2017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的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

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和宇宙”、“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5、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6、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7、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9、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10、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教学进度表

周次时间计划进度实际进度备注

1 9.1 1单元:第1课

2 9.4/9.8 第2课~第4课

3 9.11/9.15 第5课~第6课

4 9.18/9.22 第7课~单元复习

5 9.25/9.31 单元检测

6 10.1/10.8 十·一休息十·一放假

7 10.9/10.13 2单元:第1课~第3课

8 10.16/10.20 第4课~第6课

9 10.23/10.27 第7课~单元复习

10 10.30/11.3 单元检测

11 11.6/11.10 3单元:第1课~第3课

12 11.13/11.17 第4课~第6课

13 11.20/11.24 第7课~单元复习

14 11.27/12.1 单元检测

15 12.4/12.8 4单元:第1课~第3课

16 12.11/12.15 第4课~第6课

17 12.18/12.22 第7课~单元复习

18 12.25/12.29 单元检测

元旦放假

19 1.2/1.6 开始期末复习、迎考

20 开始期末复习、迎考

2017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

内容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 水滴里的生物

预期学习结果1、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做好观察记录。

2、知道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3、了解列文虎克世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教时 1 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放大镜、显微镜、烧杯学生准备:抹布、水样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观察水

引导学生

取出水样,

交流水样的

采集地点,

肉眼观察的

发现和想进

一步了解的

知识。

二、用显微

镜观察水样

三、认识微

生物,了解

列文虎克

四、拓展

了解微生物

的分布情况

1、出示水样,要求学生把采集的水样由瓶子倒

进烧杯,提醒保持桌面整洁。

2、请学生观察水样。

3、教师质疑学生发现:水滴里面除了一些肉眼

可以看见的小颗粒外还有有其他的吗?借助什

么来观察可能会有收获?

4、教师示范用法。强调轻拿轻放。

5、教师强调: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

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6、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

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

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

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

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

,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

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

7、简单介绍列文虎克的故事。

8、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微生物?怎么证明

他们的存在?

1、倒水

2、学生有序观察观察,

然后进行交流。

显微镜:

3、生按顺序进行观察,

并做好记录。

4、小组汇报交流,选取

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5、学生观察投影中的的

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

特点。

6、学生读列文虎克的故

事。

7、请学生小组为单位课

后解决。

教学

内容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2. 做酸奶

预期教学效果1、能尝试自己动手做酸奶或泡菜,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牛奶发酵变成的。

2、知道细菌是一类分布极广地微生物,以及它们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地作用。

3、知道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方法。

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做酸奶的活动。

难点:在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中计算细菌繁殖个数。

教时2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酸奶、存牛奶、保温壶、小盆、白糖学生准备: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

出课题

二、指导学

生制作酸奶

1、同学们是否喜欢喝酸奶?知道

酸奶是怎么做的吗?想动手尝试吗

2、教师示范做酸奶的方法。

提醒学生注意:

①牛奶加热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最

好请家长帮助,加热后一定要冷却

到35~40℃

②加入酸奶后要保温5~6小时。

③酸奶做成后放入冰箱不可太久,

变质的酸奶不可以饮用。

惊喜

学生回去后有条件的尝试制作。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视频资料、学生准备:做好的酸奶

教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学活动设计一、品尝酸

奶。

二、认识酸

奶的制作原

理。

、体验其惊

人的繁殖速

度。

四、认识细

菌的功与过

1、请同学们把自己小组做成的酸

奶拿出来进行品尝,选出每小组一

名评委。

2、教师介绍:细菌体积微小(几

万个合起来只有头发丝那么粗),

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

旋菌),繁殖迅速(几小时内可以

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3、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计算出

细菌的繁殖数量。

4、酸奶是怎么制成的呢?

教师进行小结。

5、引导学生讨论:今天我们认识

了细菌的特点,你能联系生活说说

生活中细菌有着怎样的作用?又有

哪些危害呢?

6、引发我们生病的细菌我们称之

为病菌,你有哪些好的办法帮助我

们预防它们?

1、品尝酸奶,评选出最好的。

2、学生可以就自己对细菌的了解进

行介绍。也可以提出自己想知道的

3、学生阅读资料,学习操作。1-2

―4―8―16―32―64―128―256―5

12-1024-2048-4096-8192-163

84-32768-65536(16代)―13107

2―262144―524288―1048576―209

7152(21代)

4、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5、交流汇报:捂住鼻子打喷嚏、勤

洗手、用热水冲洗筷子等。

教学

内容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3. 馒头发霉了

预期教学效果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2、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地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3、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4、指导霉菌也使微生物的一种。

5、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地作用。

6、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难点:设计有控制变量地探究性实验。

教时2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显微镜、镊子、载玻片、大烧杯、馒头学生准备:发霉的食物(馒头)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用肉眼

和放大镜观

察,了解到

霉有颜色差

异。

二、用显微

镜观察,认

识到霉有形

状差异。

三、探讨发

霉的条件。

设计实验进

行研究。

1、出示发霉的馒头,

请学生观察。

2、请学生借住放大镜

进行观察。

3、分发显微镜,要求

仔细观察,用图画画

下所看到的霉菌样子

4、师给于肯定,提出

质疑:这些霉菌在什

么情况下最容易产生

呢?根据是什么?

5、让学生做出预测,

请各小组根据自己的

预测设计实验。比一

比谁最快发霉,发霉

最多?

1、学生观察带来的发霉食物,比较其颜色,认

识到颜色多样:黄、绿等

2、汇报发现:在放大镜下看到的霉成颗粒状或

则丝状等等。

3、按小组进行观察,边看边画,师给于指导。

然后汇报。

4、引发学生的讨论。

温暖潮湿?温暖干燥?寒冷潮湿?寒冷干燥?

5、学生根据预测,小组讨论如何实验。

6、进行实验。

6、师分发同样对的同

一时间生产的馒头。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显微镜、镊子、载玻片、大烧杯、馒头学生准备:发霉的食物(馒头)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展示霉

菌生长情况

,比较得出

:温暖潮湿

的环境中最

容易发霉。

二、讨论食

物和其他物

品防止发霉

的办法。

三、霉的功

与过。

1、请同学们出示各小组地馒头发霉

情况,比较生霉的多少。

2、师小结:霉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

中最容易滋生与生长。

3、引发讨论:那么我们该怎么来防

止发霉?

4、介绍其他一些防止生霉的方法:

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

曝晒。

5、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6、霉菌在生活中经常可见,我们有

时要运用它,有时要避开它。介绍霉

的功与过。(制酱、做腐乳、生产农

药、发酵饲料、弗莱明-青霉菌-青

霉素,使食物霉变)

1、小组展示并介绍馒头是在什

么环境中。

2、进行记录。

3、讨论得出:寒冷、炎热、干

燥的环境中都不易发霉。

4、黄梅天气后晒衣服,食物的

存放等等。

5、学生自学。

教学

内容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4.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预期教学效果1、能有调试好的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

2、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3、知道细胞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细胞拨并进行比较。难点: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教时1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显微镜、镊子、载玻片学生准备:洋葱、小刀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认识细

胞的形状、

结构和特点

二、借助显

微镜比较洋

葱表皮细胞

和人体表皮

细胞的区别

三、进一步

了解细胞有

着不同的功

能。

1、通过谈话(积木)引出细

胞,请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

认识各种细胞。

2、组织讨论:细胞有些什么

特点?

3、组织学生观察洋葱表皮细

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教师具体

介绍洋葱表皮细胞的切片制作

方法,及观察方法、注意事项

等等。

4、教师到小组中巡视,具体

指导有困难的小组完成实验。

5、组织汇报。

6、提供人体表皮细胞切片给

小组进行观察。

7、引导学生自学资料“胡克发

现了细胞”。

8、了解细胞的特殊作用。

9、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细胞的

简单知识。

1、学生观察,交流发现的特点

2、让学生观图讨论,汇报得出

:细胞很小(除了蛋黄),细

胞各种各样,各不相同,细胞

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

3、学生提出疑问。

4、学生领取材料和仪器。并以

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5、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进行记

录。

6、学生观察人体表皮切片。

7、学生自学资料,并向全班同

学介绍自己查找到的有关细胞

的资料。

8、由学生自学资料“伤口化脓

是怎么回事”。

教学

内容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 地球的形状

预期教学效果1、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难点:比较观察船体在球面上和平面上航行的差异。教时2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地球仪学生准备:玩具小船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二、了解人

1、出示课件:地球

2、谈话:这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

园,我们人类自从在这个星球上诞生起就

在不断的探寻它的真面目,有一首诗写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古

时候的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的呢?

3、教师补充介绍古代中国人对地球形状的

认识。“天圆地方说”和“擎天柱补充说”。

4、张衡有着怎样的大胆认识?他的认识根

据是什么?

1、观察地球

2、阅读资料。说说自己的

想法:古人愚昧。古人落

后,古人充满幻想,古人

也在不断探索。

3、学生质疑

4、进一步阅读资料,张衡

和亚里士多德的大胆推论

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5、教师补充介绍,强调:张衡能够认识到

地如鸡卵是很了不起的。

6、普通百姓对于地球又有着怎样的认识?

7、师做演示实验。

5、普通百姓通过出航与归

航的船只认识到地球的形

状。

6、学生配合实验的完成。

7、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认识地球的大小介绍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总结:麦哲伦经历了重重困难,牺牲了生

命终于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认识,这种勇

于献身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地球是个球体为什么古时候的人们没有认

识到呢?还出现了哪些荒唐的想法呢?

地球到底有多大呢?

生阅读相关材料,并介绍

自己所查找到的资料,全

班交流。

地球很大。

根据资料测量绕地球行走

一圈所需的时间。

教学

内容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2. 地球的表面

预期教学效果1、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形状。

2、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

3、能够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点。

4、能用平面图描绘地表特征。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特征。

难点:制作地表模型。

教时2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塑料盘、大块玻璃、风景图片学生准备:泥沙小草等等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1、出示风景图片。

2、地球上除了这些美丽的风景还有什

么样子的地方?

3、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书中插图。认

识几种典型地貌。师介绍其特点。

4、想不想把这些特别的地貌制作出来

呢?师指导制作方法。要求:明确分工

1、学生观察。

2、学生交流后汇报:沙漠、

高山、河流、海洋、岛屿、绿

洲、峡谷等等。

3、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有

关这些地貌的资料。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准备

二、制作地表模型,注意安全。

5、师巡视并予以指导。

的材料尝试制作。

5、介绍制作中的地貌特征有

哪些。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指导画

二、总体认识地球表面形状要求用大块玻璃把制作的地形画下来,

并试着画到纸上,用各种颜色表示不同

的地貌:绿色是平原,黄色是高原,蓝

色是河流或海洋等等。

师补充:地图由此得来。

我们地球表面的情况十分复杂,前人制

作一份地图非常的不容易。

补充介绍现今人们可以凭借的手段,及

高科技。

学生进行操作。然后展示作品

了解前人制作地图的方式方法

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

内容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3、地球的内部

预期教学效果1、知道地球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出来的。

2、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

3、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

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难点:猜想暗盒里有什么。

教时1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二、讨论地

球内部构造

三、制作地

球内部构造

模型

1、出示暗盒,你们不打开能否知道

里面是什么?

2、每小组分发材料。

3、组织交流汇报:你们小组认识是

什么?根据是什么。

4、师引导,那么我们有什么方法来

认识地球的内部情况呢?

5、引导学生观图,思考:地震、火

山爆发、地热等现象对于我们认识

地球内部有什么帮助?

6、师介绍人类所认识的地球内部情

况。

7、我么来制作一个地球的构造模型

1、学生介绍想到的方法。

2、小组为单位进行尝试。

3、汇报。

4、学生总结实验所得并发言:

摇一摇,闻一闻,听一听,尝一

尝,在对地球的认识有所改变。

5、了解地球内部的成分。了解

地球的深度。

6、学生提出疑问,师生给予解

答。

7、生做地球构造模型。

教学

内容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4、火山和地震

预期教学效果1、知道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部内力作用的结果。

2、会做模拟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实验。

3、知道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

4、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

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难点: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教时2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二、探究火

上喷发的原

1、复习: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地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么?

2、谈话因为地球内部的运动使

得地球表面造成巨大的影响,

比如火山爆发和地震,今天我

们来研究。

3、播放录像—火山爆发。

4、组织谈话:看了刚才的录像

,你对火山又有了哪些了解?

心中还有哪些疑问?

5、教师对于学生的叙述适时给

1、学生:地核、地幔、地壳。

2、生说自己对于火山和地震的认识。

3、生观看录像。

4、火山爆发的原因和火山的结构。

予补充介绍。

6、火山爆发时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指导学生做火山爆发模拟实验。

7、组织汇报交流:火山在即将爆发的时候有些什么征兆?5、生领取材料根据教师要求进行实验。师进行巡视指导。小组交流观察的收获。

6、火山冒烟、地热、鸡犬不宁、火山灰落下等。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四、谈谈安全教育。火山很可怕,地震也很可怕,

而且我国是一个地震很多的国

家。引导观看录像。

师介绍我国1976.7.28发生的唐

山大地震。

地震是如何产生的呢?

师做演示实验。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对于地震的研究也很早。师

介绍张衡和地动仪。

地震来临我们该怎么做呢?

组织全班交流。师做小结:在

室内应该躲在空间狭小的地方

,在室外应该跑到空旷的地带

,远离高大的建筑物。

生看录像。

学生补充对于唐山大地震的了解,或是

其它大地震。

生阅读资料。

师补充介绍。

生观察并描述。

生可以补充介绍有关张衡的资料。

生小组讨论

教学

内容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5、地表的变迁

预期教学效果1、知道地球的表面是不断变化的。

2、知道地表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3、之奥什么叫风化。

4、知道什么叫侵蚀。

5、知道人类的有些行为也会使地表产生变化。

教学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岩石的风化和侵蚀对地表的影响。难点:了解家乡地表的改变情况。

教时2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推

测喜马拉雅

山的过去。

二、初步探

究是什么力

量使地球表

面变迁。

1、出示喜马拉雅山的图片,引

导学生观赏。

2、师质疑:为什么喜马拉雅山

上能找到鱼龙、蚌壳的化石呢?

3、有什么证据证明你们的猜测

4、喜马拉雅山只是地球上的一

个地表现象,还有很多地表形态

,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形成的呢?

5、引导学生观赏书中的插图:

石林、火山口湖、风蚀石、海边

1、生观赏,阅读书中资料。

2、生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这里

很久以前可能是海洋。

3、化石是以前生物留下来的痕迹,

是我们认识过去的重要依据。

4、生小组讨论,并汇报:火山、地

震、风吹日晒雨淋等等自然界的力

量。

5、生小组进行讨论,并形成共识:

石林是因为风、流水、碳酸盐石材

分解形成,风蚀石是强风对岩石的

摩擦作用形成的。

2017年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一年级上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课程”。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二、教材分析 “什么是科学”“怎样做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因此,一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1.内容分析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及进度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热情较高,爱动脑,爱观察,爱实验,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还不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待于教师进一步指导。部分学生好动,不能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而且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从总体来看口头表达和观察能力方面有较好的基础,但还是有些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这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形成良好的氛围。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有一定要求,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它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脑动手、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1、《工具和机械》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要学习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感受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2、《形状和结构》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学生要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和结构,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形状特点,探究怎样用纸做一座能承重的

桥。通过研究认识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不同,能满足不同的需要。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3、《能量》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要制作和研究电磁铁,探究玩具小电机是怎么转动起来的,研究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转化。通过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点可以产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了解太阳能的转换化和储存。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生物的多样性》单元让学生知道生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学生要调查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给动植物分类,研究人的相貌差异,探究不同环境对生物种类和性状的影响。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通过研究知道生物种类和差别是多种多样,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15篇)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15篇)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孩子科学素养为宗旨,进取倡导让孩子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整体感知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热”、“变化的天气”、“振动的声音”、三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孩子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本事。 “热”单元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本单元主要是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入手,经过对一些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安排一系列趣味而又意义的探究活动,让孩子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并进一步激发孩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乐趣。本单元是由“冷和热”、“温度计”、“热往哪里传”“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5部分13个活动组成。 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

和测定、雨量的观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景,观察生物预告天气的行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信息的多种方法。 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经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孩子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一样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这些活动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我在新学期的教学中需要异常关注的是这些活动在科学探究方应对教学提出的新目标。 1、要求孩子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三年级的观察认识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少涉及物质的量。而在四年级的的活动设计中,不仅仅要求孩子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并且在很多情景下,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例如,云量和雨量、气温、天气、声音的高低等。 2、要求孩子不仅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并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孩子科学探究本事方面提出的新要

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科学学习与训练,已经对科学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但是,毕竟是二年级的学生,其认知水平比较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比较薄弱,因此还不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也没有科学的思考习惯,不具备科学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学生之间也没有形成合作探究的活动形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做研究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教材为苏教版教材,一共有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关心天气,本单元由三课组成,《今天天气怎么样》《天气的影响》《四季的天气》。这一单元主要引导同学们学习有关天气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了解恶劣天气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以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介绍一年四个季节天气的不同特点以及人们在不同的季节里面,不同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季节里面不同的植物和动物。? 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本单元由三课组成,《晒太阳》《看月亮》《数星星》。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这三课在内容上呈现并列的关系,从课题上来看,这三课都是观察天体。这三课的能力训练定位在观察与描述上。第一课《晒太阳》

观察描述太阳的光和热,以及太阳一天的位置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第二课《看月亮》,观察描述月亮的形状变化,以及在一天中月亮位置的变化。第三课《数星星》则是观察描述星星的明暗大小。? 第三单元??用力以后,由三课组成,分别是《推和拉》《形状改变了》《动起来停下来》。这一单元是对力认识的启蒙单元,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认识用力的两种主要方式,以及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对于儿童来说,力是不可见的,但可以通过用力以后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变化,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获得感受,获得经验层面的积累。? 第四单元??奇妙的光,由三课组成,分别是《明亮与黑暗》《透明与不透明》《玩玻璃纸》。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光。《明亮与黑暗》这一课告诉同学们过强或过暗的光线,对人的眼睛都会产生伤害。《透明与不透明》这一课引导学生认识透明的物体和不透明的物体,了解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玩玻璃纸》引导学生明白,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外面的景物颜色会发生变化。?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学会阅读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2、知道天气的变化会对动植物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3、明白一年四季天气的不同特点,了解人们在一年四季中不同的活动。? 4、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5、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的有关力的科学现象,自然界物质的变化表现出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制定人:汤竞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四个班的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和宇宙”、“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1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2、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 【教法】讲授法 【学法】小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 4、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简单机械:机械式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子这 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课后反思】 1.2杠杆的科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完整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 学计划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 由“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3、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沉和浮: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3)第三单元热: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教学班4个,学生260多人。我教四个教学班。他们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自然事物有了一些了解,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32课,分四个单元。 1、工具和机械的知识,包括1———8课,使学生知道,怎么样使用工具,杠杆、轮轴、斜面、滑轮等机械的认识及作用的研究。 2、形状与结构知识,包括1———8课,让学生知道怎样建筐架、建高塔、找拱形。探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3、能量知识,包括电和磁的知识。认识电磁铁及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1———8课,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等。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使用工具,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2、指导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事实,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教育学生用联系、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认识和理解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 四、教学重难点 1、学生会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 2、引导学生认识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3、教育学生用变化,运动,联系的眼光去认识事物。 五、教学方法及措施 1、学习做电和磁的实验,观察其有关想象,概括其有关电磁磁力大小的规律。 2、通过学习有关生物的知识,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2 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习,学生已经经历了“家庭-学校-家乡与祖国-地球”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学习“我们居住的星球”这一内容,进一步扩大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视野,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是六年级上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习“地球上的一天”“地面形态的变化”“四季中的变化”等内容。 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知识与技能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滴水里有什么。 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 2.学生汇报。 3.学生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 4.谈话: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 (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4.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5.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想看看水中还有哪些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2)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教师作相应补 充介绍。资料: 列文虎克,A.van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1632年10月24日生, 1723年8月26日卒,生卒地均在荷兰的代尔夫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到代尔夫特自营绸布店。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又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其同时代人。他制造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他一生磨制了 400多个透镜。他的遗物中有一架简单的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 (3)提问:通过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假如现在让你用显微镜去观察,你想观察什么?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5篇精华版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一):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光生理与健康物体的运动和常见的力。本教材在原有任务驱动学习方法的基础之上,又增添了一些特色。例如: 1、教材设置了网上学栏目; 2、教材的呈现形式灵活多样; 3、教材的建设系列化; 本教材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每个主题由若干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若干个课题组成,构成一个按学生知识背景与认知发展为基础,以探究潜力发展为主线的螺旋式前进的多维立体体系结构:知识学习维、潜力培养维、情感体验维、时间发展维。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 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我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个性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我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我的假设。 4、持续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构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 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用心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状况分析 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必须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十分喜欢,并能以自我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潜力,动手潜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潜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校一年级现有四个教学班,由于刚入学,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着好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大学生知识范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一)“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 (二)“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很多植物都有根、茎、叶。 2.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3.植物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需要水分、阳光,每个植物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4.植物会生长和死亡。 5.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 2.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3.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4.能种植一棵植物,并使其存活一段时间。 5.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对植物产生研究兴趣。对植物的生存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一)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热情较高,爱动脑,爱观察,爱实验,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还不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待于教师进一步指导。部分学生好动,不能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而且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从总体来看口头表达和观察能力方面有较好的基础,但还是有些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这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形成良好的氛围。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有一定要求,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它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脑动手、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1、《工具和机械》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要学习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感受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2、《形状和结构》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学生要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和结构,研

究物体不容易倒的形状特点,探究怎样用纸做一座能承重的桥。通过研究认识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不同,能满足不同的需要。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3、《能量》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要制作和研究电磁铁,探究玩具小电机是怎么转动起来的,研究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转化。通过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点可以产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了解太阳能的转换化和储存。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生物的多样性》单元让学生知道生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学生要调查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给动植物分类,研究人的相貌差异,探究不同环境对生物种类和性状的影响。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通过研究知道生物种类和差别是多种多样,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备课人:邱从超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第一课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 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小学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1957-59 小学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小学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 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 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 基础。 二、整体感知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热”、“变化的天气”、“振 动的声音”、三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 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 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 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热”单元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本单元主要

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对一些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安排一系列有趣而又意义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乐趣。本单元是由“冷和热”、“温度计”、“热往哪里传”“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5部分13个活动组成。 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和测定、雨量的观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况,观察生物预告天气的行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信息的多种方法。 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学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7年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一年级上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课程”。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二、教材解读 “什么是科学”“怎样做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因此,一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1.内容分析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2)“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人。大部分学生身体健康,活泼好动、求知欲望强烈,但自我管理能力差,意志力弱,需培养和磨练。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在家过于娇惯的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弱。受基础设施限制的原因,有些探究活动因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无法展开,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探究活动的方法不系统,探究习惯需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以下五单元组成:《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遗传与变异》、《假设与实验》,在探究序列中的水平是:1、探究对象主要是认识系统与平衡;2、过程与方法着重与假设与实验、拓展与应用;3、探究水平是以自主探究为主。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是了解微生物世界,知道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有意识地应用到科学知识指导自己日常生活的主要单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水滴里的生命》、《做酸奶》、《馒头发霉了》、《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的,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火山与地震》、《地表的变迁》。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是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教材从生活中熟悉的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

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是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积极性。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我们周围的变化》《铁钉生锈了》、《变色花》、《洗衣服的学问》。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的教学只要求学生了解一些月球的现象就行了,这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不能讲解的太深奥。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中包括以下内容: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证据为基础;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本单元由以下两课组成:《假设》、《实验》。 三、教学目标 1、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科学的习惯和生活习惯。 2、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以及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学习解释模型,以验证的假设。 3、学会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与价值观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利用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及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人与自然相处的意识。 5、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和表达的见解。 6、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知识。比如,在《做酸奶》一课中对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火山和地震》一课中对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知识与技能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滴水里有什么。 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 2.学生汇报。 3.学生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4.谈话: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 (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4.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5.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想看看水中还有哪些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2)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教师作相应补充介绍。资料: 列文虎克,A.van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1632年10月24日生,1723年8月26日卒,生卒地均在荷兰的代尔夫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到代尔夫特自营绸布店。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又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其同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