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科技发展概论内容介绍

科技发展概论内容介绍

科技发展概论内容介绍
科技发展概论内容介绍

第一编科学的源头

第一章文明古国的科学萌芽

一、古埃及

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农神俄赛里斯

在古埃及,农业已非常发达,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农耕文化的国家之一。

最早的太阳历——天文学和宇宙观

埃及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几何学的开山鼻祖

木乃伊千年不腐的奥秘——古埃及的医药学

千年不腐的木乃伊正说明了古埃及的医药学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金宇塔:未解的历史之谜

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它们设计精密,工程浩大,反映了古代埃及发达的科学技术和高超的建筑才能,是世界著名的古迹。在古希腊时即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二、古美索不达米亚

古“美索不达米亚”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如分圆周为360度,分—小时为60分,1分为60秒,以7天为一星期,分黄道带为12个星座等。

楔形文字和泥板书

约公元前3500年,居住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用楔形文字刻写在泥板上的书叫泥板书,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之一。

空中花园: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在古美索不达米亚,最著名的是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空中花园”又称“悬苑”。是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取悦他的米提亚族王妃阿密斯提而建造的,从“空中花园”等几个著名建筑,人们能看到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建筑水平已相当高。

占星术中的宇宙观

三、古印度

阿拉伯记数法——古印度人的贡献

五大元素的世界——自然观

古印度的宇宙形成说,都建立在五种物质元素的基础上。认为是水、地、火、风、空五大元素构成世界。古印度的这种元素说产生的年代在希腊四元素说形成之前,是人类朴素自然观的发端。

四、上古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过严重文化断层的文明。有据可考的历史已连绵5000多年。主要成就在农学、医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是中国农作物种植和医药学的源头。

天圆地方——上古中国的宇宙猜想

中国古代宇宙论最主要的是盖浑两家。盖天说主张“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浑天说提出“天体如弹丸”。

二十四节气——天文学和历法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到战国秦汉时期形成了以历法和天象观测为中心的完整的体系。

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战国时期已有天文学的专门著作《甘石星经》。

到春秋后期,采用了一年为365.25日,19年7闰的古四分历。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还逐步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平均15天设置一个节气,几千年来对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

重要作用。

阴阳、五行、八卦——《易经》中的科学思想

对世界本原的思考是自然科学的最初发端。上古中国人就曾对此问题提出过自己独特的猜测。主要是阴阳说、五行说、八卦说。

《易经》是当时阴阳、八卦说思想的集中总结体现。

《黄帝内经》——数千年承传的医学的源头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医疗保健知识的积累和医学水平的提高,中医对人体的解剖、病因病理、疾病的诊治等方面的认识已有长足的发展,中医开始建立自己独特的基础理论体系,其标志就是成书于战国晚期的《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全书18卷,包括《素问》和《灵枢》各9卷。它以论述中医基础理论为重点,同时也涉及到卫生保健、临床病症、方药、针灸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部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医学专著。

《黄帝内经》分析病症和治疗的思想方法是以当时的阴阳学说为基础的。提出在诊治的时候,必须结合患者的特点及其他临床表现进行具体分析,辩证施治。这就是中医学根本的指导思想。

《黄帝内经》中已完全系统化的经络学说,是早期的经脉知识与阴阳五行说、脏腑学说相结合的产物。借用阴阳五行而建立起来的脏腑经络学说成为后世中医理论的核心。

《黄帝内经》还结合医疗实际,提出了“天人相应”的整体医疗观,是中医理论的基本特点。

《黄帝内经》还对人体生理和病理进行了研究。其中有些结论与现代医学惊人地吻合。

在诊断上,《黄帝内经》归纳总结了运用切脉和望诊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并有所补充和发展,为后世提供了极富参考价值的临床资料。

在治疗上,《黄帝内经》介绍了多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如内服、外治、针灸、导引等等。

《黄帝内经》引进了哲学中的某些概念,用以贯穿医学多方面的进展,构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哲学理论高度明显超越了当时的临床实践水平,因而此后它充分地在理论上指导着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

秦越人——神医扁鹊

秦越人是中医脉学创导者,他总结了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的方法,归纳成“四诊法”——“望、闻、问、切”,至今仍是中医基本诊法。

墨家的物理学思想

墨家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其创始人是墨子。墨家学派著有《墨子》,其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6篇,一般称为《墨辩》,其中记载了丰富的力学、物理学和几何学的研究成果。

墨家成员在农业、手工业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力学知识,还讨论了机械运动的一些形式。

墨家已经认识到重量对于物体的普遍性。

《墨辩》十分重视平衡问题的讨论。

《墨辩》明确地叙述了力学的杠杆原理。

墨家也在阿基米德之前叙述了浮力原理

墨家对光学也做了研究,并且做了一些光学实验。

墨家还提出了类似原子论的思想。他们提出了“端”的概念。

《墨辩》中包含有朴素的物体不灭思想。

《墨辩》的科学思想十分丰富。它的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是“力”,静力学的基本概念是“衡”,光学的基本概念是“射”,而关于物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则是“端”。

此外,墨家还研究了哲学、政治学、逻辑学、几何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知识的集大成者。他们兼有欧几里得式的逻辑与阿基米德式的实验,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们的成就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科学的一度领先地位。

墨家的实验方法、敏锐观察和科学思维,在中国古科技史上是非常珍贵的财富。但令人遗憾的是,像墨家这样的学术团体在中国没有继续下去,墨家的科学传统在中国封建社会未能生根开花。其中的原因自然非常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重视科学的墨家学说,两千年来湮没无闻,竟成为“绝学”,墨家思想的遭遇是发人深省的。

第二章古希腊:科学思想的摇篮

一、科学史上的“希腊奇迹”

从现代的眼光来看,古希腊并不能算一个很大的国家,但古希腊人在科学史上却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希腊民族也因此赢得了世界的尊敬。学者称之为“希腊奇迹”。

古希腊人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不是在于给后人留下了伟大的工程或宏伟的建筑之类的物质文明,他们最伟大的贡献在人类精神方面,是他们给后人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以及后来作为近代科学思想源泉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思想。我们只要看一下这张古希腊大思想家和科学巨匠的名单,我们就会对古希腊人肃然起敬:泰勒斯、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芝诺、恩培多克勒、德谟克利特、希波克拉底、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阿利斯塔克、阿基米德、盖伦、托勒密……这张名单上还可以列出很多名字。在近代科学的几乎所有学科,我们都能在古希腊那里寻找到思想的源头。

二、古典希腊时代的科学

世界是什么——科学之父泰勒斯

泰勒斯在几何学上很有建树。他曾运用几何学中相似三角形的原理,为埃及测量过胡夫金字塔的高度:146米。

作为第一个自然哲学家,在说明自然界的本原时,泰勒斯提出了“万物源于水”的思想。泰勒斯关于水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它是希腊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命题,哲学是从这个命题开始的。其实,近代科学意义上的科学思想也是从这个命题开始的。也是因为这个命题,泰勒斯才被尊为科学之父。

泰勒斯是古希腊科学史上著名的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

数即万物——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最大贡献在数学方面。最著名的就是“毕达哥拉斯定理”。

毕达哥拉斯提出了“数即万物”的名言,认为万物都是由数产生的,一切都由数所构成。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芝诺的运动悖论

两分法;阿基里斯与乌龟;飞矢不动;一半等于一倍。

原子论:古希腊最伟大的科学猜想

恩培多克勒是希腊原子论思想的先驱,阿那克萨克拉是古希腊原子论的奠基人之一,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原子论的创立者。

“哲学王”的“理想国”——柏拉图学园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学园”在科学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后来学园所在地阿加德米成了学院、研究院、学会的代名词。

柏拉图最核心的哲学理论是“理念”说。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百科全书式学者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希腊。他在总结前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他创立了内容丰富独树一帜的哲学体系。亚里士多德主要著作有:《范畴篇》、《解释篇》、《论辩篇》、《动物志》、《形而上学》、《大伦理学》、《政治学》、《修辞学》、《诗学》等等。这些著作中,包括了哲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美学等几乎所有的学术领域。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式学者,为人类创造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在自然科学上的成就是他之前的任何

人无法比拟的。

三、亚历山大时期的科学

这段时间是古希腊科学发展最富生命力的时期。它不仅是古希腊科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且在整个人类科学发展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间产生了著名的欧几里得几何学,阿波罗尼的《圆锥曲线》、阿基米德力学、托勒密的天文学以及盖伦医学。

科学演绎法的丰碑——欧几里得和《几何原本》

在科学史上,没有哪一本学术著作会像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那样人人皆知了。而它诞生2000多年来对人类的思想所产生的影响,那是无论如何估计都不会过分的。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本引导人进人数学殿堂的教科书,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公理化的数学体系,它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演绎系统和公理化方法。

科学史家称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古代科学的最高峰,是科学演绎法的一座丰碑。

撬动地球的支点——阿基米德和静力学的确立

阿基米德对科学的贡献主要集中在数学和力学两个领域。后人对阿基米德评价极高,科学史上把他、欧几里得和阿波罗尼(发现圆锥曲线)并称古希腊三大数学家;也有人称他、牛顿和高斯为人类有史以来三个贡献最大的数学家;他还被人称为“力学之父”。著名的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赞誉阿基米德是“古代世界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近代型物理学家”,因为他是科学史上最早把观察、实验同数学方法融为一体的科学家。这种结合体现了“真正的时代精神”。阿基米德的著作主要有:《抛物线面积的求法》、《论球和圆柱》、《论螺线》、《论浮体》等等。

他确立了力学的杠杆原理,曾发出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对力学的另一大贡献是发现浮力定律。

错误但不失伟大的托勒密地心体系

名医盖伦

盖伦是古代希腊医学的集大成者。从科学史角度来看,盖伦为西方医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正是他为西方医学奠定了基础。

四、古罗马时期的科学技术

儒略历法;卢克莱修和《物性论》,普里尼的《博物志》。

第二编中世纪的东西方科学

第一章中世纪的欧洲科学

中世纪科学史一般是指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结束到欧洲文艺复兴这1000多年的时期。在这期间,欧洲的科学技术成就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黑暗的中世纪”。欧洲的科学文明从古希腊的辉煌高峰跌落下来,走进这个长达千年的低谷,这样巨大的反差自然是发人深思的。

一、基督教在欧洲的兴起

11—14世纪天主教势力发展达到鼎盛。经济上,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1/3的土地,教皇的收入比欧洲各国国王的收入的总和还多。政治上,教会拥有自己的法庭、监狱和武装力量。思想上,教会建立了镇压人民和控制教徒的“宗教裁判所”,从此,宗教裁判所就成了压制科学思想、迫害科学家的反动工具。教会把哲学、政治、法律都统统并人宗教神学的体系,迫使自然科学成为神学的恭顺奴仆。任何揭示自然奥秘的科学思想,只要不符合宗教的教义,都会被斥为“异端邪说”,持有这种思想的人轻则被革教籍,流放异地;重则被监禁,甚至被判以绞刑或火刑。

二、欧洲的“焚书坑儒”

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烧毁和柏拉图学园被封闭,标志着古典科学文化的彻底衰落和科学史意义上的欧洲“黑暗的中世纪”的开始。

三、主宰精神的上帝

教父学

教父学的代表人物有德尔图良(约160—220年)和奥古斯丁(354—430年)。

德尔图良被后世称为“拉丁教父的创始人”。奥古斯丁是教父学的集大成者。

教父学把信仰当科学,反对研究自然和自然规律,从而严重地阻碍了自然科学和人类整个认识的发展,使欧洲曾有的古希腊时代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遭到抛弃,人们陷入了愚昧无知的深渊。欧洲的科学之光渐渐暗淡了下来。

经院哲学——阿奎那

四、黑暗中的微弱光明

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

大学的创立

1158年创立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波仑亚大学。

罗吉尔·培根:实验科学的先驱

“奥康姆剃刀”——经院哲学的衰落

唯名论者司各脱“二元论”思想;“奥康姆剃刀”;尼古拉“泛神论”

第二章中世纪的阿拉伯

一、东西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技术方面,阿拉伯人从中国学会了造纸术,从印度学会了农业技术。通过这些学习,阿拉伯人对人类做出了一个重大贡献,这就是阿拉伯在各文明地区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世界各地特别是东西方的科学文化得到融合。这是世界科学文明的第一次大的交流和融合。

二、古代阿拉伯的科学

花拉子密和阿拉伯数学

“医学之王”阿维森纳

著有百科全书式的《医典》。

点石成金的“哲人石”——阿拉伯炼金术中的化学

第三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在200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科学技术是领先于西方的。当欧洲处于黑暗的中世纪时,中国的科技却走向了唐、宋的繁荣,颇有风景这边独好的味道。不过,中国的科学技术走的是一条注重实践经验的道路,因而在科学成果上也是实用型多,理论型少,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科学文化的影响,因而发展了一套独立的科技体系,主要有数学、农学、医学、天文学这四大学科。

一、算之术——数学

世界数学名著——《九章算术》

遥遥领先的割圆术——刘徽。

父子同辉:祖冲之和祖徖

宋、元四大家——中国古代数学的高峰

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李冶的《测圆海镜》,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朱世杰的《算学启蒙》。

二、国计民生——农学

最早的农书:《汜胜之书》

百科全书式的农书——《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是中国现今完整保留下来的最古的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意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

该书作者贾思勰,该书共分10卷,92篇,约11万字。全书的要旨在于提倡奖励农耕,改良土壤,采用合理的耕作制度和方法,强调选种和改良品种以及掌握好天时地利等因素的重要性,不尚

空谈,注重实践。在农业生产方面,它总结了按照不同的季节、气候和土壤特性来进行各类作物的布局、栽培和管理的经验;阐述了当时黄河流域的耕作方法、轮作制度、间套及混作措施;主张开辟肥源、栽植绿肥、旱地实行井灌设施,以及采取防治病虫害与霜冻等的技术措施;对植物的驯化、遗传变异与人工选择、杂交和定向培育等也有一定的论述。在果树和用材木方面,它总结了播种、扦插、压条、分株、嫁接等多种繁育方法。

该书对大家畜的外形鉴定,禽畜的选种、育种和饲养管理,对农副产品加工,特别是酿造,也都有重要的论述。书中还重视介绍野生植物和南方植物的利用,其中第10卷可以说是现存最早的南方植物志。

《齐民要术》对后来的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世界农学史的光辉一页。它奠定了中国农学发展的基础。

《农政全书》——徐光启

三、观天测地——天文学

“东方的亚里士多德”——张衡

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张衡,他在科学、哲学、文学、绘画等多个领域做出过杰出的成就。如果就全面发展这方面而言,也许只有l000多年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级人物达·芬奇可与之相提并论。不过西方称张衡为“东方的亚里士多德”。

僧一行——人类第一次实测地球子午线

“中国的第谷”还是“西方的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年)是元代杰出的科学家,在天文学、数学、水利工程等方面均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主持编制《授时历》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一部历法。

郭守敬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受到了国际天文学界的高度评价。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将月亮背面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山”,以纪念这位杰出的天文学家。

四、自成体系的中医药学

“医圣”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麻沸散”:最早的麻醉剂

“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

东方医药巨典——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全书52卷,190多万字,把药物分成16部、62类,收载药物1892种,载人药方11096个,并且附有药物图1110幅。

《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药物学巨著,还是一部详明的植物学、动物学和矿物学专著。其中不仅记载了植物性药物,还记载了大量的动物性和矿物性药物。李时珍在书中采用“纲目”的方式,建立了足以与生物学上双名法类似的分类体系,尤其是对植物的分类方法,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本草纲目》内容博大精深,把中国古代药物学发展推向高峰,对中国和世界的医药学及多种学科的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李约瑟称李时珍为“中国博物学中的无冕之王”。称《本草纲目》是“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

《本草纲目》首先传入日本、朝鲜,以后又陆续被译成拉丁、法、俄、德、英等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地。西方把《本草纲目》书名译为《东方医学巨典》。1955年,李时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首批“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五、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四大发明

把欧洲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的火药

指南针和全球航行

造纸、印刷术与文明的传播

六、一点思考: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

零散、没有理论系统的经验知识

实用取向的科技价值观

过于稳固的传统文化

第三编科学革命

第一章科学革命前夜的社会大变革

一、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指14—16世纪反映西欧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活动。起始于意大利,最后扩散到德国、英国、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等地。该词的原意为“再生”的意思。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当然它并非单纯的古典复兴,实际上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是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人文主义”思潮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文艺复兴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的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代表欧洲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最初发展阶段。恩格斯评价文艺复兴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欧洲人重新发现古希腊——十字军东征

人文主义

代表人物: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蓬波纳齐、爱拉斯莫、塞万提斯、拉伯雷、莎士比亚、、、文艺复兴巨人——达·芬奇

“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一位“旷世奇才”。

二、地理大发现

在这段航海冒险中,最终的伟业基本上由以下四个人完成并成为重大历史事件:1486年,迪亚斯发现非洲南端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及其航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第二章哥白尼革命

一、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

“推动地球”的巨人——哥白尼

“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天体运行论》

现代科学史家一般把《天体运行论》出版的1543年作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年。

二、哥白尼日心说的传播

献身科学的勇士——布鲁诺

日心、地心混合的折衷宇宙体系——第谷

“星学之王”。

“天空立法者”——开普勒和行星运动三定律

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伽利略对日心说的贡献

第三章近代生命科学对宗教神学的冲击

男人的肋骨并不比女人少——维萨里和他的《人体结构》

血液肺循环的发现——塞尔维特

血液循环理论的确立——哈维和《心血运动论》

第四章科学革命时期的哲学

一、经验论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霍布斯的机械唯物主义

心灵白板——洛克

二、理性主义——笛卡儿

笛卡儿和解析几何的创立

哲学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

近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

第四编牛顿时代

第一章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

一、托起牛顿的巨人们

近代力学之父——伽利略

是什么牵着行星跑?——开普勒对天体间引力的研究

向心力——惠更斯

最接近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人——胡克

二、牛顿对力学的综合

牛顿的苹果如何落地——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的三次首创权之争

经典力学的圣经——《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牛顿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其不朽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该书被认为是经典力学的圣经,在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结构和写法上仿照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定义和注释”和“运动的基本定理或定律”。这部分虽然篇幅不大,却极为重要。第二部分是这些基本定律的作用,包括三篇:第一篇是研究万有引力的;第二篇是讨论介质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三篇是“论宇宙系统”。《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建立了完美的力学理论体系,说明了当时人们所能理解的一切力学现象,解决了行星运动、落体运动,振子运动、微粒运动、声音和波、潮涨潮落以及地球的扁圆形状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它的出版,不仅第一次把地面力学和天体力学统一起来,建立起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科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促进了自然科学领域各门学科的发展,而且在哲学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人们对宗教神学进一步产生了怀疑,奠定了机械唯物自然观的基础。

第二章近代化学革命

一、、近代化学的奠基人——玻意耳

玻意耳是化学史上的第一位伟人,分析化学的奠基人,他第一次为化学元素下了明确的定义,使化学发展有了新的起点。恩格斯曾对此评价道:“玻意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二、揭开燃烧的秘密——拉瓦锡革命

1777年9月5日,拉瓦锡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划时代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论文《燃烧概论》,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拉瓦锡的氧化学说是化学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化学理论。

第三章近代物理学的早期研究

一、磁的研究——吉伯

吉伯的研究成果记载在1600年出版的《论磁》一书中。该书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关于磁的性质的论著之一,被伽利略誉为一部“伟大到令人妒忌”的巨著。他关于磁学的研究为电磁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打开奇妙的电世界

第一个储电装置:莱顿瓶

人类的第一个储电装置——莱顿瓶是由荷兰物理学家马森布洛克在1745年发明的,因马森布洛克是莱顿人而得名。

解开雷电之谜——富兰克林和风筝实验

富兰克林最著名的电学成就是把天电和地电统一了起来,破除了人们对雷电的迷信和恐惧。

富兰克林作为第一个在纯科学领域中享有国际声誉的美国科学家,其对美国后来科学家的示范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也第一次向欧洲科学界显示了北美科学家的实力。

电的定量研究——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是电学的第一个定量定律,它的发表标志着电学从定性观察到定量分析的转折,从此电学的研究开始进入科学行列。

电流的发现——伏打电池

伏打发明的第一个原电池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对后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物理学家丹聂于1836年首次制成了稳定的电池。1859年,普朗忒发明了反过来利用极化而能够反复充电多次使用的蓄电池。

三、光的本质——持续300年的波动和散粒之争

牛顿的光的色散理论,为一个半世纪后夫琅和费创立光谱学奠定丁基础。

牛顿光的微粒说的提出引起了一场持续300年的大论战,即科学史上著名的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之争。波动说以笛卡儿、胡克、惠更斯为代表,而微粒说以牛顿为代表。

现代量子力学认为光是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具有波粒二象性,至此人们才获得了对光本质的正确认识。

第四章牛顿时代的科学思想

机械自然观是牛顿时代的标志,它在17、18世纪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是机器——拉美特利

机械决定论——霍尔巴赫

第五编科学·技术·社会

第一章原子一分子时代的化学

进入19世纪,自然科学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与第一次高潮时牛顿力学一枝独秀不同,这次是自然科学的全面繁荣。

一、道尔顿的原子学说

1808年,道尔顿出版《化学哲学的新体系》一书。该书是化学史上的奠基之作,在科学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该书中,道尔顿系统阐述了他的化学原子论。

道尔顿的原子论,从微观原子的层次把各种化学现象和化学定律统一起来了,从而也说明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二、分子论——阿伏伽德罗

三、门捷列夫的排扑克游戏——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门捷列夫的周期律,是人类对化学元素认识的一次大的总结。同时,也为人类进一步认识化学元素奠定了科学基础。许多化学元素是在周期律发现以后才被发现或制取出来的。

四、梦中取得的科学发现——有机化学的兴起

尿素的合成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次证明了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开创了人工合成有机物的新纪元。

1832年,维勒和李比希首先提出了“基因论”。1843年,日拉尔提出了“类型论”。1858年,德国著名化学家凯库勒提出了碳的四价学说,这一学说成了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基础。他还因发现了苯的分子结构而著名于世。

碳原子四价学说和苯分子结构发现后,有机结构理论的研究驶上了快车道。不久,俄国化学家布特列洛夫系统地提出了有机结构理论。这样,有机化学的最基本理论已经确立,从而为后来有机化工以及高分子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电磁历程

一、电流的磁效应——奥斯忒和安培

1820年7月21日,奥斯忒发表了题为《关于磁针上电流碰撞的实验》的论文,向科学界宣布了电流的磁效应。这一天作为一个划时代的日子载人史册,它揭开了电磁学的序幕,标志着电磁时代的到来。

安培运用高度的数学技巧总结出电流元之间作用力的定律,描述两电流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同两电流元的大小、间距以及相对取向之间的关系。后来人们把这个定律称为安培定律。

二、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法拉第

1831年,法拉第经过10年无数次的失败,终于获得了成功。发现了“伏打电感应”和“磁电感应”。

“伏打电感应”孕育了变压器的诞生,“磁电感应”预告了发电机的出现。这两类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电在未来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丁基础。后来有人就把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的1831年定为电气时代的纪元元年。

法拉第提出了“力线”和“场”的概念,对电磁学乃至整个物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电磁理论大厦的奠定——麦克斯韦

麦克斯韦是电磁学的集大成者,麦克斯韦总结法拉第等人的科学成果,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是物理学的又一次大综合。他的电磁理论是经典物理学的最高峰。在科学史上,人们能清晰地看到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这样的思想历程。麦克斯韦是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不可逾越的阶段。

1864年,麦克斯韦的论文《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发表,该文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运用场论的观点,以演绎法建立了系统的电磁理论。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就是在该文中提出的,该方程组成为科学史上用数学语言叙述科学理论的和谐、完美的象征,甚至是代名词。

1873年,麦克斯韦出版《电学和磁学论》一书,这是一本集电磁学大成的划时代著作,全面地总结了19世纪以来的电磁学成就,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这是一部可以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相媲美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除了电磁学领域的巨大贡献外,麦克斯韦还在气体分子运动论、统计物理学、热力学、天体物理学等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麦克斯韦负责建立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在他和以后几任主任的领导下,发展成为名闻全世界的学术中心之一,这里先后培养出了2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创造了科学界的一个奇迹。

第三章进化论

一、进化论的早期研究

老鼠为猫而生——神创生命和物种不变论

进化思想的先驱:布丰

代表作是《自然史》,共44卷,前后历时55年。此书图文并茂,再版多次,并有几国文字的译本,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各部门的知识。布丰是进化论的先驱者之一,在《自然史》中,发表了不少的进化论观点。

拉马克的进化论

灾变论——居维叶

二、进化论的确立——达尔文

随“贝格尔”号的环球考察

5年的航行考察对达尔文的一生及其事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如他自己后来所说:“贝格尔舰航行是我一生中极为重要的事件,它决定了我的事业。”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启示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给了达尔文很大启示。自然环境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生物不断进化着,达尔文把这叫作自然选择。

进化论的优先权——达尔文与华莱士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859年底,凝结着达尔文20多年心血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

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用大量而丰富的资料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他的进化论思想,其基本点是:第一,生物是进化来的,既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二,变异是生物普遍存在的现象,变异的基本原因是生活条件的改变。第三,通过人工培育可以产生新种。第四,相似的生物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一切生物的最终起源是单一的。第五,在自然界中,生物物种是通过自然选择而产生的;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生存斗争的结果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第六,生物不仅有变异,而且有遗传,它不仅保证种的繁衍,而且保证把有利的变异传给后代。有利的变异在世代的传递中逐渐积累,最终可以产生出新种。

第四章热力学和能量守恒定律

一、热力学的早期研究——卡诺

1824年,卡诺发表了《关于火的动力的考察》一书,提出了“卡诺循环”理论,明确了热效率的界限,从而奠定了热力学的理论基础。

二、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焦耳1840年发表了《论伏打电池所产生的热》一文,提出著名的焦耳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生动地证明了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具有统一性。打破了过去人们把热、光、电、磁、化学等运动形式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形而上学观念,为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三、美国理论科学第一人——吉布斯

在统计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美国科学家吉布斯起了巨大的作用。他的科学成就是美国自然科学崛起的重要标志,被誉为美国理论科学第一人。

从富兰克林到吉布斯,美国的科学也从实验科学上初露锋芒到理论科学上与欧洲分庭抗礼,“二战”之后,世界的科学技术中心就转到了美国。而这次中心转移的先兆就是吉布斯在理论科学上的崛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吉布斯代表着一个时代。

第五章技术革命

一、第一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8世纪30年代至18世纪末,它以纺织机的改革为起点,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而这些机器的使用直接导致了产业革命,从而开创了人类的工业文明时代。

纺织机的改革

1764年,英国织布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珍妮机”,

随着18世纪下半叶棉纺和棉织工业的机械化,就引起纺织机器的改良与发明,出现了各种各样

的机器,带来了纺织工业的繁荣。纺织工业成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带头工业。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瓦特

蒸汽机把火转化为动力,发生了动力革命,给人们增添无穷的力量。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

产业革命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是一项划时代的技术成就,首先在英国引起了一场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在英国完成后,迅速向欧洲大陆扩展,至19世纪末,整个欧洲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近代工业体系已建立起来。它的意义决不仅仅是在于技术上的,最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工业文明。

二、电气时代——第二次技术革命

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18世纪以来,人们对电有了初步的认识,特别是奥斯忒发现的电流磁效应和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原理,为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制造奠定了理论和实验的基础。

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大批东西被发明出来,许多东西在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仍然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如发电机和电动机、电灯、变压器和远距离输电、无线电技术,以及内燃机等等。

这一次技术革命的影响比第一次更为深远,其中渗透的科技知识也更为广泛。它是各门科学技术知识综合的结果,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和科技知识研究的巨大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

第二次技术革命期间,涌现了一大批发明家,如德国的西门子、美国的爱迪生等,他们都是融科学家、工程师和商人于一身的人物。他们亲手创建的企业,到今天,许多仍然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如西门子公司、爱迪生的GE(通用电气)公司、福特公司等等。德国和美国也正是由于培养出了这些人才,才使它们的科学技术后来居上,成为世界新的科技中心。

第六编爱因斯坦时代

第一章现代物理学革命

1900年元旦,全世界都在欢庆新世纪的来临。在英国皇家学会的新年庆祝会上,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做了展望新世纪的发言。在回顾过去的岁月后,他充满自信地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未来的物理学家只需要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就行了。只是明朗的天空中还有两朵乌云,一朵与迈克耳实验有关,另一朵与黑体辐射有关。

开尔文尽管看到了两朵乌云,但他却未曾料到正是这两朵乌云的飘动,带来了一场物理学革命,在这场革命中诞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而自然科学也从此进入爱因斯坦时代。

一、开尔文的两朵“乌云”——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迈克耳孙——莫利的“以太”漂移实验

“紫外灾难”

二、打开原子的大门——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

“我看见了我的骨头”——X射线的发现

伦琴的发现震惊了全世界。X射线很快就被应用于医学和冶金学,从而创立了X射线学。X射线的发现,也为后来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X射线的发现给伦琴带来了十分巨大的荣誉。1901年,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伦琴就由于这一发现而获得了这一年的物理学奖。

放射性的研究——贝克勒耳、居里夫妇

铀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放射性物质。人们把这种天然放射线叫做“贝克勒耳射线”。

科学史上著名的夫妇科学家——居里夫妇,先后发现了钋、镭等新的放射性元素,使放射性研究工作取得一次大的飞跃,为物理学开辟了新的天地。

为了表彰贝克勒耳和居里夫妇在发现放射性方面的贡献,1903年,他们三人分享了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瑞典科学院再度授予居里夫人诺贝尔化学奖,表彰她为放射性元素化学做出新贡献。她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人。

居里夫人的女儿伊雷娜和女婿约里奥·居里继承了居里夫人的事业,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于1935年夫妇两人一起荣获诺贝尔奖。居里一家先后三次五人获得诺贝尔奖,这在诺贝尔奖史上一直传为佳话。

电子的发现——汤姆孙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在19世纪末发现了电子。

电子的发现再一次否定了原子不可分的观念。电子的发现,在物理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X射线、放射性、电子三大发现后,原子不可分的古老信念被打破了,加上开尔文所称的两朵乌云:迈克耳孙——莫利以太漂移实验的零结果和“紫外灾难”,整个经典物理学的大厦开始动摇了。建立新的物理学理论体系的条件已经成熟。

三、相对论——爱因斯坦

假如你能赶上光速——狭义相对论

1905年,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创造了一个无先例的奇迹。完成题为《论运动媒质的电动力学》的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基础之上的。第一个假设是相对性原理,即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选择任何一个参照系无关;第二个假设是光速不变原理,即对任何一个参照系而言,光速都是相同的。

爱因斯坦从这两个基本假设出发,并由此得出如下新的结论:(1)运动物体在运动方向上长度缩短。(2)运动着的时钟要变慢。(3)任何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4)同时性是相对的,在一个惯性系中同时发生的事情,在另一个运动着的惯性系中测量便不是同时发生的。(5)如果物质速度比光速小得多,相对论力学就变为牛顿力学,比起牛顿力学来,相对论力学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6)物体的能量等于物体的惯性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弯曲的时空——广义相对论

1916年爱因斯坦写成总结性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这篇论文的发表宣告了广义相对论的诞生。

广义相对论实际上是关于空间、时间与万有引力关系的理论,它指出空间——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的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狭义相对论已指出时间、空间是一个整体,即四维时空。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指出,物质的存在会使四维时空发生弯曲,万有引力并不是真正的力,而是时空弯曲的表现。如果物质消失,时空就回到平直状态。

广义相对论认为,质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如地球上的自由落体,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等,是弯曲时空中的自由运动——惯性运动。它们在时空中描出的曲线,虽然不是直线,却是直线在弯曲时空中的推广——短程线,即两点之间的最短线。当时空恢复平直时,短程线就成为通常的直线。

广义相对论指出,在引力场的区域,空间的性质不再服从欧几里得几何,而是遵循非欧几何,并得出结论:现实的物质空间不是平直的欧几里得空间,而是弯曲的黎曼空间(即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大180。、曲率为正的空间),它的弯曲度取决于物质在空间的分布情况。物质密度大的地方,引力场的强度也大,空间弯得也厉害,时间也要相应地变慢。

为了证明广义相对论的思想,他根据这一理论做出了三个预言。

第一,水星近日点的运动。太阳引力使空间弯曲,水星近日点的进动每百年就应有43秒的剩余值。

第二,光谱线的引力红移,即在强引力场中,光谱应向红端移动。

第三,引力场使光线偏转。

四、量子历程

量子论的诞生——普朗克

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向德国物理学会宣读了题为《关于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理论》的论文,提出了后来所称的“量子假说”。从此,量子论就正式诞生了。

爱因斯坦闯入量子世界

普朗克的量子论,得到了目光敏锐的科学家们的支持。第一个对量子概念加以发展并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是爱因斯坦。

1905年3月,爱因斯坦写了一篇论文,题为《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推测性的观点》,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扩充到光在空间中的传播,提出“光量子”假说。爱因斯坦指出:对于统计的平均现象,光表现为波动;对于瞬时的涨落现象,光则表现为粒子。从而结束了从惠更斯和牛顿以来关于光的本质的长期争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观客体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即波粒二象性。

1912年,他把光量子概念用于光化学现象,建立了光化学定律。1916年,他发表了一篇综合了量子论发展成就的论文《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提出关于辐射的吸收和发射过程的统计理论。

“爱因斯坦不仅是量子论的三元老(指普朗克、爱因斯坦和玻尔)之一,而且是波动力学唯一的教父。”“在征服量子现象这片荒原的斗争中,他是先驱”,也是“我们的领袖和旗手”。

玻尔的原子殿堂——哥本哈根学派

在爱因斯坦之后,对量子论进一步进行推广和发展的是被称为量子论三元老之一的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

在玻尔的倡议和主持下,1920年在哥本哈根大学创设了理论物理研究所,玻尔亲自担任该所所长长达40年之久。所以这个研究所被人称为玻尔研究所。长期以来,这个所成了量子力学的大本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派——哥本哈根学派。

物质波——德布罗意

1923年9月至10月,德布罗意连续发表了三篇论文,提出了他的“物质波”思想。他指出,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能量公式,不仅适合于光,也适合于像电子这样的实物粒子,这些实物粒子不仅有粒子性,也有波动性。

海森伯的大量子蛋——矩阵力学

量子力学的创立是沿着两条路线完成的,一条是玻尔——海森伯路线;另一条是爱因斯坦——德布罗意——薛定谔路线。两条路线殊途同归,结论相同。

量子力学的第一种有效形式是由海森伯提出的,被称为矩阵力学。

薛定谔方程——波动力学

矩阵形式的量子力学问世不久,沿着另一条路线完成的另一种量子力学形式也出现了,被称为“波动力学”,其核心是由薛定谔创立的波动方程,故称薛定谔方程。

上帝真的在掷骰子吗?——测不准原理

1927年,海森伯提出“测不准原理”。他认为,任何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可能同时准确测量,要准确测量位置,动量就完全测不准,反之亦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由于测量中不可避免的仪器对测量对象的干扰以及粒子本身所具有的波动性。这样,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和玻恩的波函数几率解释一起,奠定了量子力学诠释的物理基础。同年,玻尔把玻恩、海森伯的观点提高到哲学高度,提出了“互补原理”。这样,经典的决定论的因果律在量子系统中不再成立,我们只能了解粒子出现的概率,不能确定某个粒子在某时某处是否一定出现。这就是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或几率解释。

五、原子弹横空出世

现代物理学给20世纪带来最直接、最巨大冲击的是原子弹的横空出世。它是现代物理学各分支

学科综合应用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改变了人类几千年形成的思维方式。

1945年7月16日负责试验的奥本海默和费米等人,宣布原子弹爆炸获得成功。

“二战”后,苏、英、法、中先后自行研制成功了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世界进入了核威慑时代。人类几千年来形成的凡战争总有输赢的观念被打破了,核大国间的战争,最后的拼死一搏将是“同归于尽”。由于这种心理上的震慑,从某种意义上说,原子弹成了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其实,科学历来就是一柄双刃剑,发展使用不当反弹回来就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样的例子在科学发展史上比比皆是:农药、抗生素、塑料等的发明和使用。当前正热门的“克隆”技术,一旦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第二章探索生命的奥秘

一、探索生命界的原子——细胞学说

在科学史上,首先把生命界统一起来,并提出了科学的生命定义的是19世纪30年代末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万。他们创立了细胞学说,从而揭开了生命科学的新纪元。细胞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相当于无机界的原子,细胞学说则相当于化学中的原子论。

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命遗传的奥秘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遗传学的诞生

提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被公认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染色体——基因理论

1915年,摩尔根出版《孟德尔遗传机制》一书。在这本书中,他用大量确凿的实验资料证明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并且借助数学方法,精确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具体排列位置,给染色体——基因理论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从此,遗传学中的定性描述逐渐附属于定量实验的方法。

1916年,摩尔根发表了《进化论评论》。他认为孟德尔的遗传理论是解释达尔文自然选择的根据,孟德尔的遗传变异比达尔文所提的缓变要明显和不连续,孟德尔的变异用确定形式被遗传。摩尔根发展和充实了孟德尔的理论,用这个理论补充了达尔文进化论中留下的空白。

1928年,摩尔根出版《基因论》一书,系统阐明了他的基因理论。他提出,基因是以直线排列在染色体上,像一串珍珠链。他把代表某一特定性状的特定基因与某一特定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联系起来。从此,基因被看作是染色体上占有一定空间的遗传单位实体。

摩尔根的《基因论》开创了细胞遗传学的新时期,并为日后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为遗传学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遗传信息载体的发现

1869年,瑞士生物化学家米歇尔在实验中发现“核酸”。

1911年,俄国出生的美国生物化学家莱文在实验中发现有两种不同的核酸:“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格里菲斯证明,在正常的肺炎双球菌中含有一个“转化因子”。

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等人研究证明,这种“转化因子”就是DNA。

美国生物学家德尔布吕克用放射性同位素标志技术来追踪噬菌体内DNA和蛋白质的行踪,终于清楚地表明了,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沃森和克里克

《生命是什么》:1944年出版。作者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薛定谔,该书的副标题是:“活细胞的物理观”。该书用量子力学的观点论证基因的稳定性和突变发生的可能性。书中提出必定有一种由同分异构的连续体构成非周期性的晶体,其中含有巨大数量的排列组合,编排成遗传密码。薛定谔在这本书中还明确指出,生命物质的运动必然服从于已知的物理学定律。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本来是想从复杂的生命物质运动中发现未知的物理学定律,但却启发了人们用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去探讨生命物质的运动。其中对生命问题提出的一些发人深思的见解,吸引了不少生物学家,同时还吸

引了当时一大批有才华的年轻物理学家转向生物学研究,这本书誉为“从思想上唤起生物学革命的小册子”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沃森和克里克把他们的研究结果和威尔金斯小组提供的DNA照片,一起发表在1953年4月号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由于这个成就,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三人共同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物学奖。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分子生物学中划时代的事件,是突破性的进展,从此开始了从分子角度来研究生命科学,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

遗传密码的破译

1969年,64种遗传密码的含义全部得到了解答,所谓遗传密码,不过是四种不同的碱基不同的排列组合而已,这种不同的排列组合表达出不同的氨基酸,各种不同排列组合的碱基按预定方式在核酸长链上编排起来,就表达不同氨基酸以肽链连接的顺序。

克里克提出,用U、C、A、G代表核苷酸的碱基,可以列成一个排列组合并与氨基酸对应起来的表,这就是著名的遗传密码表。

中心法则

1958年,克里克提出了遗传过程的“中心法则”:DNA把遗传信息传递给RNA,RNA通过中间的“受体”,用遗传信息指导氨基酸合成蛋白质。这一过程是不可逆转的。

明天,你能活到2000岁——遗传工程

三、第一个鸡蛋从哪里来——生命起源探索

20世纪前的生命起源猜想

自然发生说、生源论、宇宙胚种论

生命起源学说——奥巴林

1924年苏联科学家奥巴林、综合当时许多相关学科成果的生命起源学说,出版了著作《生命的起源》。在该书中,奥巴林对生命演进过程的化学问题进行了基本阐述。

生命的手性之谜

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

四、“新灾变论”的兴起

新灾变论与居维叶的老灾变论一样,都承认地质历史曾出现过一系列大的灾变事件。但是,二者又有原则的区别:居维叶的灾变论把引起灾变的原因归之于神;新灾变论则归之于自然界本身。新灾变论认为,引起生物大规模灭绝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地内因素,一类是地外因素。地内因素是指气候的变化,海水盐度的改变,地球磁场的倒转,等等。地外因素为超新星爆发,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太阳爆发等。

新灾变论并不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否定,而是对它的补充和发展。生物界的进化是在渐变和激变中交替进行的,渐变和灾变是统一的。

第三章第二次天文学革命

一、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在近代科学史上,最早提出宇宙演化概念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他们的思想对20世纪的宇宙演化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膨胀的宇宙——哈勃定律

1929年哈勃发现星系的红移量与它们离地球的距离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

由于哈勃在现代天文学,特别是星系天文学方面的杰出贡献,他被后人称为“星系天文学之父”。现代天文学的许多用语和名称与哈勃的名字连在一起,最为公众熟悉是“哈勃望远镜”,因为各类媒体经常会报道它的消息。它是美国在1990年发射到太空的,其实就是一座太空天文台。

三、大爆炸宇宙理论

1948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等人提出了“大爆炸宇宙模型”,因为它能较多地说明现时所观测到的事实,所以成为目前影响最大的宇宙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宇宙始于约200亿年前爆炸的一个高温、高密度的“原始火球”,它由光子和其他基本粒子所组成,它的起始温度高达1032K,爆炸1分钟后它的温度降至约1010K,基本粒子开始结合成原子核,温度缓慢下降,几十万年后降至约109K,形成了氢、氮等原子,继续降至约l06K后核反应逐渐停止,宇宙则继续膨胀,至温度为几千度时辐射减退,这时宇宙间的物质主要为气态物质,其后弥散于空间中的物质慢慢聚集成星云,进一步演化成为各种各样的天体。

四、太阳也会老——恒星的演化

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太阳已有约50亿年的年龄,正处壮年期,它的寿命大约为100亿年左右,也就是说它还将停留在主星序阶段照耀地球50亿年。然后,它的半径将增加100倍或更多,成为一颗红巨星,吞没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内行星。最后,太阳将变成一颗白矮星。那是它的归宿。

应该说,现代天文学的研究结果对人类的最终前途是悲观的。因为,人类即使“无病无灾”地一代一代繁衍下去,再过50亿年,也会与太阳、地球一起毁灭。不过,50亿年毕竟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在这50亿年里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或许人类早已移民到别的星球去了。总之,这50亿年的“大限”不应该成为人类悲观的理由,不然,那可是真正的杞人忧天了。

五、探索地外文明

1755年,康德在《宇宙发展史概论》中,除了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外,还提出了另一个假说——外星人假说。康德是科学史上以理论形式提出外星人问题的第一人。

第四章现代大陆构造学说

一、20世纪前的大陆构造假说

在20世纪以前,人们也曾提出过许多大陆构造假说,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槽台说”,它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曾牢牢占据着统治地位。

二、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

1912年1月6日,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魏格纳作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讲演,首次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设。1915年,他的不朽著作《海陆起源》问世了。在这部著作中,魏格纳系统地论述了大陆漂移的理论。

三、海底扩张说

60年代初,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海底扩张说。

四、板块构造学说

1968年勒皮雄、摩根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又称“全球构造学说”,它的确立,是20世纪以来地球科学所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有的科学家认为它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可以与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比。因此,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被称之为“地球科学的革命”,它将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的认识带来深刻的影响。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设计概论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的涵义、理解设计的本质,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认识设计的规律与基本特征。使学生能够“从设计中来,到设计中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指导学生学习现代设计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升艺术设计思维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介绍艺术设计的发展脉络。 2、介绍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特征、传达理念及制作方法等。 3、介绍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功能及区域影响等。 4、介绍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适用功能及技术流程等。 5、介绍艺术设计的图形创意、材料选择、功能与形态等。 6、介绍批评意识对艺术设计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 (三)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设计形态论 本章重点、难点: 1、艺术设计的基本含义,艺术设计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知识范围; 2、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 3、对以上三种艺术设计类型的制作方法及流程的把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家 生存价值、知识范围、个人行为等。 第二节视觉传达设计 基本特征、传达理念、制作方法等。 第三节公共艺术设计 基本特征、功能、区域影响等。 第四节工业产品设计 基本特征、适用功能、技术流程等 第二章设计创意论 本章重点、难点: 1、艺术设计的图形创意方法的掌握; 2、图形确定、符号运用、形式构成的掌握; 3、对艺术设计制作材料和人体工程学相关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和掌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图形与创造 题材、主题、符号运用、构图、节奏、色调等。 第二节古材料与美感 天然材料、符合材料、声光材料、物化意义、视觉审美等。 第三节功能与生态 人体工程学、人的生理、人的心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第四节精神与道德 造物观念、知识产权、道德价值等。 第三章设计文化论 本章重点、难点: 1、对艺术设计文化发展脉络的掌握; 2、“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的正确处理; 3、艺术设计批评方法和手段的掌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历史与文明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

二、教学时数分配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导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以及现状。【重点难点】重点是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和设计学的现状。 【教学内容】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1)设计史 2)设计理论 3)设计批评 第二节设计学的现状 1)对当代西方设计的思潮的一般看法 2)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初步研究 第一章“看”的意义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的多重特征。 【重点难点】重点是设计的科技特征设计的经济性质。 【教学内容】2、设计的多重特征 第一节设计的艺术特征 1)设计与艺术的渊源 2)设计的艺术含量 3)设计的艺术手法 4)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 5)艺术推动设计 第二节设计的科技特征 1)设计与科技进步 2)设计与科学理论 3)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 第三节设计的经济性质 1)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 2)设计作为价值方法 3)设计作为经济体的管理手段 4)设计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第二章艺术是什么

第三章西方设计史 【教学目的】了解西方古代设计设计与工业革命西方19世纪设计,现代设计运动以及西方当代设计发展现状及展望。 【重点难点】重点是西方当代设计发展现状及展望。 【教学内容】 第一节西方古代设计 1)原始时期和古典时期的设计 2)中世纪时期的设计 3)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 第二节设计与工业革命 1)作为历史转折时期的18世纪 2)早期的设计师和工业家 第三节西方19世纪设计 1)19世纪设计发展的背景 2)19世纪的设计教育和设计改革 第四节现代设计运动 1)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2)大战后的设计 3)60年代的波普审美观 第五节西方当代设计发展现状及展望 1)60年代设计文化的复杂性 2)设计和后现代主义 3)新时代设计的方向 第四章设计的类型 【教学目的】了解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重点难点】重点是针对不同的专业掌握与之专业相谋合的重点范畴。 【教学内容】4、设计的类型 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 1)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 2)视觉传达设计的构成要素 3)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 第二节产品设计 1)什么是产品设计 2)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 3)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4)产品设计的分类 第三节环境设计 1)什么是环境设计 2)环境设计的类型 第六章设计批评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批评者、设计批评的标准、设计批评的方式、设计批评的理论。 【重点难点】重点是设计批评的标准。

健康管理师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知识汇总

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 22个常用概念 第一节概述 1:目前,对健康管理的含义,存在着不同视角的理解(第1页): 1)、从公共卫生角度认为:健康管理就是找出健康的危险因素,然后进行连续监测和有效控制; 从预防保健角度认为:健康管理就是通过体检早期发现疾病,并做到早诊断及早治疗;2)、从健康体检角度认为:健康管理是健康体检的延伸与扩展,健康体检加检后服务就等于健康管理; 3)、从疾病管理角度认为:健康管理说到底就是更加积极主动的筛查与及时诊治疾病。健康管理概念内涵的要索与重点:健康管理是在健康管理医学理论指导下的医学服务。 健康管理的宗旨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其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客体是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亚临床人群)、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 健康管理的具体做法是: 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重点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风险因素控制。 健康管理服务的两大支撑点是:信息技术和金融保险。 健来管理的公众理念是:”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 健康管理的任务是: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 2:健康管理的目标与特点(第2页):

按照以上对于健康管理的概念,健康管理的目标包括: 1.完善健康和福利。 2.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3.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 4.易化疾病的早期诊断。 5.增加临床效用效率。 6.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7.消除或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8.对疾病结局作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3:时间点 1978年WHO在国际卫生保健大会上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重申健康概念的内涵,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的完好状态。《渥太华闲章》中提出:“良好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重要资源” 1984 年,在《保健大宪章》中进一步将健康概念表述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1989 年,WHO又进一步完善了健康概念,指出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良好状态”。 健康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 健康管理的特点是: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系统化。 4: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第5页):

《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标准

《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业设计概论/ Introduction to Industrial Design 课程编号: 1303070014 适用专业: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课程学时/学分:24课时/1.5学分 实验(创作、制作、上机)学时/学分: 审定人 开课部门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业设计专业必修课。 课程目的:设计概论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理论课程,主要介绍设计的概念、分类、各设计领域的基本知识以及设计的历史和发展,使学生对工业设计学科的性质和历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和专业学习思想。 二、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1章工业设计概述 第2章工业设计的本质及原理 第3章工业设计的范畴及相关学科 第4章工业设计的原则 第5章工业设计与文化、市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6章工业设计展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设计的概念、范畴和分类,理解工业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设计师及设计工作范畴、性质以及素质和技能要求。 3、了解工业设计在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等领域的应用以及研究内容。 4、理解人机工程学、心理学、工业工程的研究内容、范围及其与设计之间的关系。 5、探讨文化因素对设计的影响关系以及设计文化的生成机制;理解设计与产品附加价值、市场导向和设计管理的关系;探讨设计与环境的关系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 6、了解生态设计,探讨商品化、生态化、本土化等未来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之路。 四、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1.总学时分配

2.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课程 六、实验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工具、器具名称 无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式 最终成绩以考试和命题设计形式作为全部作业为依据进行综合的评价考核(作业数量、质量、专业实践能力、学习态度、出勤等)。 评价参考标准:期末成绩100%; 八、参考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1.程能林编著:《工业设计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柳冠中编著:《工业设计概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2第三版 3.李砚祖著:《造物之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赵江洪编著:《设计艺术的含义》,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9 5.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1 执笔人: 编写或修订日期:2019年12月5日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0504041524)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 设计概论 课程代码:0504041524 学分与学时:2学分 36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对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的多重特征以及东西方设计源流的分析,明确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的关系。以设计学的涵盖范围为主体,探讨设计的特征、源流和研究方法。配合多媒体教学方式,以生动直观的图片资料强化教学效果。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和现状。 基本要求: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和现状。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学的研究现状 难点:设计学的研究现状 教学方法:讲授 主要内容: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征 教学目的:掌握设计的多重特征 基本要求:掌握设计的多重特征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的多重性 难点:设计的艺术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设计的艺术特征 第二节设计的科技特征 第三章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教学目的:了解中国的设计源流 基本要求:掌握中国设计的发展历史 重点与难点: 难点:中国的设计源流 重点;中国古代设计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 第二节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 第四章设计源流之二(西方部分)教学目的:了解外国的设计源流 基本要求:掌握外国设计的发展历史 重点与难点: 重点;西方的设计源流 难点;西方现代设计的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西方古代设计 第二节设计与工业革命 第五章设计的类型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的类型 基本要求:掌握设计的类型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的各种类型 难点:视觉传达、产品设计的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 第二节产品设计 第六章设计师

语言学概论之一语言功能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的功能与语言学的功用要区分开来。 向外看:交际工具 向内看:思维工具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和说话(言语) 句子的数目可以无限。 句子的长度可以无限。(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 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学话就是掌握这套材料和规则。 说话的单位是句子,语言的单位是从音位到句子的各级单位。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社会: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没有社会,语言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基础。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是辅助性的。 旗语,一些代码或标志是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交际工具,具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如红绿灯之于交通。 表情、身体姿势以及身体距离等也能传达一定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不以语言为基础,在交际中也有重要作用,可以补充语言的不足。 当人在谈话时,如果他把双臂抱在胸前,就说明他想要在自己和对方之间设立“障碍”,是一种抗拒的表示。动物式的领地观念仍然存在于人类头脑中,在公共场合人们都会尽量保持“安全距离”。在两个人说话时,如果一个人一只脚前伸,另一个人两脚平放,说明前者处于支配地位,因为他侵入了后者的“地盘”。在饭馆里,人们喜欢背靠墙壁,而面对开阔的位子,是因为他们喜欢“背后被保护”,同时视野开阔,“利于逃跑”。 手语分两种,如果是作为第一语言来使用,比如聋哑人,属于语言;如果只是暂时的方便使用,仍有自己的第一语言,属于辅助语。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决定思维,但现在一般认为语言与思维是互相独立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且是最主要的工具。要注意区分工具和行为本身。作为工具,语言对思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思维离不开语言 一般认为,东亚国家(中日韩)的小孩数学水平要高于欧洲国家,许多人从家庭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找原因。有实验显示这与这些语言的不同的组织数字方式有关:

艺术设计概论课程标准

艺术设计概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为图形图像制作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何谓设计、设计的本质与特征、设计形态、设计思维、设计美学、设计风格学、设计与科学技术、设计心理学、设计的历史、设计与教育等。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的概念与意义,较系统地了解设计历史发展的过程,熟练掌握各历史阶段出现的代表作品,设计现象和设计流派,并能在实践中吸收前人成果,拓展设计思路。较全面地认识设计文化和各种特征。理解并掌握设计的本质特征、设计的物化、设计文化的继承方式,装饰的意义和特点、视觉在设计中的意义和特性,美感的特征及材料和技术的重要性等重要问题。 二、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主要围绕艺术设计类基础理论进行编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充分了解何谓设计、设计的本质与特征、设计形态、设计思维、设计美学、设计风格学、设计与科学技术、设

计心理学、设计的历史、设计与教育等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的概念与意义,较系统地了解设计历史发展的过程,熟练掌握各历史阶段出现的代表作品,设计现象和设计流派,并能在实践中吸收前人成果,拓展设计思路。 三、课程目标 (一)专业能力: 了解设计设计的基本涵义,设计的本质与特征; 掌握设计形态,设计思维,设计美学,设计风格学,设计与科学技术,设计心理学,设计的历史,设计与教育。 (二)方法能力: (1)使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的概念与意义,较系统地了解设计历史发展的过程,熟练掌握各历史阶段出现的代表作品,设计现象和设计流派; (2)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在实践中吸收前人成果,拓展设计思路,发散思维。 (三)社会能力: 独立工作的技能; 学业能力; 自我认知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团结就是力量。 四、学习情境设计 (一)学习情境设计与时间安排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xxxxxxxxxx 编写日期:2010年9月 一、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二、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设计的地位及本质、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演变的基本规律以及设计与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并在此基础 上,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及早树立正确的设计观。 四、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设计概论》,使学生比较广泛和深入了解有关设计的理论,认识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方法论。 2、在了解各设计流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理解设计与设计美学、科学工艺、地域文化、生态环境、上层建筑等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 3、从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材料等各个角度,了解工业设计的本质意义和发展趋势。 4、教学中应坚持整体的原则,并针对当代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讲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加深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理解。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64学时 六、考核: 考核形式——期末考试; 试卷结构——试题分为四大类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分值分配:平时(30%)+期末(70%)=总评成绩(100%);

题量——90分钟 七、教材: 《设计概论》赵平勇主编,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八、主要参考书目: 1、(美)梅格斯,《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年 2、(日)大治浩,佐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出版社,1991年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5、柳冠中,《工业设计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7、尹定邦,《设计目标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8、约翰. 沙克拉,卢杰、朱国勤译,《设计—现代主义之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9、李砚祖,《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 10、李妲莉、何人可、刘景华,《美国工业设计》,上海科技出版社 九、讲授提纲 设计概论 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初步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艺术设计的特征 3、掌握艺术设计的方法 4、了解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定义 一、设计在世界上的定义 二、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艺术设计的原理 一、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原理 二、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原理 三、艺术设计的技术性原理 第三节艺术设计的特征 一、设计的创意性特征 二、设计的图形性特征 三、设计的产品型特征 四、设计的科学性特征 五、设计的工艺性特征 六、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第四节艺术设计的方法 一、对比设计的方法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5385209 课程性质:学科核心课程开课单位:美术学院 总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专业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设计概论》是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对设计史、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等相关问题作知识性介绍、理论性探索。讲授设计的发生及设计发展历史,掌握设计的目的与原则、设计的形态与特征。通过学习,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扩展设计思路,提高学生的设计文化修养。 二、教学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 1.了解艺术设计的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设计基本规律。 2.理解设计的发生及相关设计历史。 3.熟练掌握设计的目的与原则、设计的形态与特征。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色彩、平面构成 后续课程:本专业方向模块其它课程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导论:设计学概述(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掌握设计学的三个分支: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 2.本章重点:了解设计批评发展概况,掌握设计史论的代表人物。难点:掌握设计批评的四个标准。 3.本章教学方法:讲授式

教学内容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设计学的三个分支: 一、设计史 1.重点掌握设计史论著的代表人物。 2.掌握对设计史作出贡献的两位美术家。 3.掌握设计史的历史分期。 二、设计理论 1.了解西方设计理论发展概况。 2.掌握我国古代经营一词的概念。 三、设计批评 1.了解设计批评发展概况。 2.掌握设计批评的四个标准。 第一章设计的概念与内涵(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设计概念的由来,设计概念的内涵 2.本章重点: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难点:理解不同历史阶段设计的服务对象的差异。 3.本章教学方法:讲授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设计的概念 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一、为手工业生产而设计 二、为机器生产而设计 三、人工智能设计 第二节设计的定义及其范围 第三节设计的内涵、原则及依据 第二章中西方古代设计的发展(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西方古代设计发展的轨迹,掌握中西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状况。 2.本章重点:古代工艺美术重要门类 3.本章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 教学内容

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

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 单项选择 1.关于健康管理的定义,下列哪项不确切 A.指导思想是现代健康概念和中医治未病 B.理论、技术和方法是运用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 C.服务项目是针对个体或群体的疾病状况及流行趋势 D.服务内容主要是全面、连续的检测、评估和干预 正确答案:C 2.下列哪项不是健康管理的三部曲 A.了解和掌握你的健康 B.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 C.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 D.总结和评估健康管理的效果 正确答案:D 3.下列哪项不是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 A.健康风险评估 B.需求管理 C.疾病管理 D.灾难性病伤管理 正确答案:A 4.以下不属于生活方式管理的项目是 A.饮食合理 B.环境卫生 C.不吸烟 D.适当运动 正确答案:B 5.为患癌症病人提供各种服务,属于下列哪项健康管理基本策略 A.需求管理 B.灾难性病伤管理 C.疾病管理 D.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 正确答案:B 6.在美国,一般来说,雇主对员工的健康管理多采取下列哪种策略 A.生活方式管理 B.需求管理 C.疾病管理 D.残疾管理 正确答案:B 7.在美国一般来说,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需要采取下列哪种策略 A.生活方式管理 B.需求管理 C.疾病管理 D.灾难性病伤管理 正确答案:C8.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在健康需求方面的人口学特征A.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 B.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发生的 C.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但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背景下发生的 D.我国人口老龄化起步晚、速度快、数量大 正确答案:C 9.2012 年调査资料显示,我国不同类型血脂异常现患率最高的是 A.高胆固醇血症 B.高甘油三酯血症 C.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D.血胆固醇边缘升高 正确答案:B 10.造成多种慢性病的最主要的三大危险因素 A.膳食不合理、吸烟、酗酒 B.精神压力过大、膳食不合理、吸烟 C.身体活动不足、膳食不合理、精神压力过大 D.膳食不合理、吸烟、身体活动不足 正确答案:D 11.健康管理师三级应具备多少种能力 A.17 种 B.21 种 C.25 种 D.37 种 正确答案:B 12.关于健康管理的描述,错误的是 A.健康管理是在健康管理医学理论指导下的医学服务 B.健康管理的宗旨是有效地利用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C.健康管理的公众理念是“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 D.健康管理的主体是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 正确答案:D 文字解析:健康管理的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客体 是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 13.下列哪项不是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 A.进行临床检查和诊断 B.收集服务对象的个人健康信息 C.进行健康及疾病风险性评估 D.进行健康干预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医生的工作,不是健康管理师的工作。 14.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和工作流程必须依据 A.预防医学的标准

设计概论课程标准[详]

《设计概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设计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Design introduction 课程代码: 适合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研究和概述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相关问题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设计文化修养以及对前人、他人的设计成果的吸收能力,扩展艺术思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对设计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课程学时:32 课程学分:2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风格,开发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培养学生创造独立艺术创作的能力。通过学习设计概论,掌握设计理论研究的一般方法,学会运用非文字形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设计的基本概念、形成自己对设计的认识。 1、能力目标 (1)逻辑思维能力 (2)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 (3)对设计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 2、知识目标 (1)了解何谓设计; (2)设计的本质与特征; (3)设计的形态、思维与美学; (4)设计风格学; (5)设计与科学技术; (6)设计心理学; (7)设计的历史; (8)设计与教育 3、素质目标

(1)培养审美能力; (2)具备独立创作的能力; (3)具备设计的系统理论知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 1、优化课堂目标要求 在每一节课授课前,要客观、准确地确定出本节课知识点掌握上的要求,能力培养上的要求以思想方法上的要求等,并在每一个知识点的讲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标准。这种优化了教学目标要求有明确的表达,一定的衡量标准,具有较强的控制性可操作性。通过一系列的阶段性具体要求,能够引导学生很快地整体把握设计课题类型特征及设计要点,早日进入设计状态,并注意及时按进度要求转换角色,保证按时间要求完成作业。 3 、优化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容、自身特点及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和个性发展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吸收、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例将设计作业容同实际工程相结合,让学生真题真做,以达到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强化其设计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4 、优化导学关系。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不能有计划地提供学习容,恰当点拨和诱导,就不能保证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量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教师把所授知识转换成更贴近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容,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好“ 教” 与“ 学” ,即“ 主导” 与“ 主体” 之间的辨证关系,确立起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明确“ 学” 是教学的中心。“ 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窃” ,教师的职责在于“ 引路” ,而不是“ 包办”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善于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去理解、分析、加工所授教材容,把学生看做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习本身的执行者。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收集、加工在学习过程中发出的每一个信息,及时教育引导,使他们不仅能够主动学习,而且学会学习,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自主地观摩事物,自主地发展思维,进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艺术离不开创新,设计离不开创意,在共性基础上个性创造实际上是建筑装饰设计师最为重要的素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处在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其个性必须受到压抑。为此,对一些叙述性较强的课堂教学容,坚决摒弃那种“ 教师疯讲,学生傻记” 的填鸦式、满堂

第一章 健康管理概论 答案

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 一、多选题 1按照新定义,健康管理的目标包括(BCDE )P3 A.制定健康计划 B.完善健康和福利 C.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 D.增加临床效用效率 E.消除或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2.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包括(BD )P4 A.健康管理来源于实践 B.疾病发生前或发生发展过程中提供预防干预可阻断、延缓或逆转其进程 C.遗传因素可以导致慢性病 D.引起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大部分是可以人为干预的 E.健康管理效果显著 2.健康管理的三大基本步骤包括(ABD )P5 A.收集健康信息 B.进行健康及疾病风险性评估 C.制定健康管理计划 D.进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 E.评估健康管理效果 4.健康管理常用的服务流程包括(ABCDE )P5-6 A.健康体检 B.健康评估 C.个人健康管理咨询 D.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E.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5.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包括(ABCD )P7 A.生活方式管理 B.需求管理

C.疾病管理 D.灾难性病伤管理 E.亚健康管理 6.目前对国人进行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包括(ABCDE )P8 A.膳食 B.体力活动 C.吸烟 D.适度饮酒 E.精神压力 7.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包括(BCE )P8 A.以群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负责和作用 B.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负责和作用 C.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 D.由健康管理师为目标顾客作出生活方式选择 E.通常与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联合进行 8.健康行为改变的主要技术包括(BCDE )P8 A.宣传 B.教育 C.激励 D.训练 E.营销 9.需求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BE )P9 A.环境支持 B.自我保健服务 C.社区医疗服务 D.心理支持 E.人群就诊分流服务 10.需求管理的目的包括(AC )P9 A.帮助人们维护自身健康,寻求适当的卫生服务 B.改善生活环境 C.控制费用,更有效地利用医疗保健服务

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标准

《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 适用专业[ ] 课程承担单位[ ] 学时[ ] 制定人[ ] 制定日期[ ] 审核人[ ] 审核日期[ ] 批准人[ ] 批准日期[ ]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专业理论性课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工业设计的概貌,树立正确的设计思维与方法。本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正确全面了解工业设计的概念、特征、学科范围、发展历史,了解工业设计师的业务范围、知识结构,了解工业设计的基本工作过程和思维方法,培养正确的设计观念,并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起指导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就业岗位为工业设计理论研究员、设计师、设计助理等人员,以“概论”为载体,将工业设计要素、工业设计程序、工业设计原则、工业设计师、工业设计管理、工业设计教育等知识融到单元中进行讲解。 本课程需要前期学习《构成基础》课程,完成前导课程是“造型基础”、“色彩基础”,为本课程学习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本课程为后续课程《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提供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核心能力是产品设计与工业设计管理,这就要求学生先掌握美术基础的知识,继而获得岗位所需的审美与表达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调研、管理、设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知识目标 1.工业设计原则与原理; 2.工业设计要素; 3.工业设计程序; 4.工业设计师的种类与职责; 5.工业设计评价; 6.工业设计管理。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按照工业设计的设计程序进行产品设计2.能够掌握工业设计师的划分与职责; 3.能够对设计作品做出专业点评。 (三)素质目标 1.具备设计评价能力; 2.具备工业设计管理能力;

设计概论课程标准

设计概论课程标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设计概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设计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Design introduction 课程代码: 适合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研究和概述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相关问题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设计文化修养以及对前人、他人的设计成果的吸收能力,扩展艺术思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对设计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课程学时:32 课程学分:2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风格,开发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培养学生创造独立艺术创作的能力。通过学习设计概论,掌握设计理论研究的一般方法,学会运用非文字形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设计的基本概念、形成自己对设计的认识。 1、能力目标 (1)逻辑思维能力 (2)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 (3)对设计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 2、知识目标 (1)了解何谓设计;

(2)设计的本质与特征; (3)设计的形态、思维与美学; (4)设计风格学; (5)设计与科学技术; (6)设计心理学; (7)设计的历史; (8)设计与教育 3、素质目标 (1)培养审美能力; (2)具备独立创作的能力; (3)具备设计的系统理论知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 1、优化课堂目标要求 在每一节课授课前,要客观、准确地确定出本节课知识点掌握上的要求,能力培养上的要求以思想方法上的要求等,并在每一个知识点的讲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标准。这种优化了教学目标要求有明确的表达,一定的衡量标准,具有较强的控制性可操作性。通过一系列的阶段性具体要求,能够引导学生很快地整体把握设计课题类型特征及设计要点,早日进入设计状态,并注意及时按进度要求转换角色,保证按时间要求完成作业。 3 、优化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自身特点及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和个性发展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吸收、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例将设计作业内容同实际工程相结合,让学生真题真做,以达到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强化其设计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4 、优化导学关系。

最新完整版健康管理师_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整理).整理版

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整理) 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 1.健康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掌握) 健康管理就是在控制健康风险这个需求的基础上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就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服务4个特点:标准化、量化、个体化、系统化。 3.健康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掌握) ①完善健康和福利②减少健康危险因素③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④易化疾病早期诊断⑤增加临床效用效率⑥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⑦消除和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⑧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4.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熟悉) 健康管理的科学性建立在慢性病的两个特点上。首先,健康和疾病的动态平衡关系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防医学的干预策略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科学基础之一。其次,在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中,大部分是可以干预的,这为健康风险的控制提供了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基础。 5.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掌握) 第一步:了解和掌握你的健康,开展健康状况检测和信息收集。(调查问卷+体检) ①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等;②目前健康状况、疾病既往史、家族史;③生活方式:膳食、体力活动和运动、吸烟、饮酒、睡眠、休息;④体格检查和血、尿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等);⑤健康知识、信念;定性调查;心理状况等 第二步: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评价。对目前的生活习惯行为、生理(体检)指标及未来患病/死亡危险性进行定性或量化评估。 第三步: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进行健康干预。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来帮助个人采取行动、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控制健康危险因素。主要内容有:膳食指导、运动干预、心理疏导、戒烟限酒。 6.健康管理的服务流程(掌握) ①健康体检②健康评估③个人健康管理咨询④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⑤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8.健康管理基本策略的种类(掌握) ①生活方式管理②需求管理③疾病管理④灾难性病伤管理⑤残疾管理⑥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 9.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掌握) 生活方式管理是指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该定义强调个人选择行为方式的重要性。 10.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熟悉) ①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②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预防是生活方式管理的核心。 ③通常与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联合进行。 12.需求管理的概念(熟悉) 需求管理包括自我保健服务和人群就诊分流服务。需求管理实质上是通过帮助健康消费者维护自身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卫生服务,控制卫生成本,促进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需求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昂贵的、临床并非必要的医疗服务,同时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 13.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了解) ①患病率②感知到的需要③患者偏好④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 14.需求预测的主要方法(了解)P12 ①以问卷为基础的健康评估②以医疗卫生花费为基础的评估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设计概论》 课程代码:104115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学时数:36学时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3+2)所有专业 开课单位: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设计概论》是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3+2所有设计艺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研究和概述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设计基本规律,以及对设计范畴的相关问题作知识性介绍、理论上探索。通过学习,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设计文化修养和吸收前人、他人设计成果的能力,拓展专业知识,扩展艺术思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认识到设计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以其前瞻性、超前性与创新思维投入到设计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设计教育的最高目标。通过对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的多重特征以及东西方设计源流的分析,明确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的关系。以设计学的涵盖范围为主体,探讨设计的特征、源流和研究方法。配合多媒体教学方式,以生动直观的图片资料强化教学效果。 二、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设计基础理论

本课程的难点:对于设计思维,设计心理等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自身认识的提升。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导论 讲授内容: 第一节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1、设计的概念 (1)设计在汉语语义中的解释 (2)Design在英文中的语义解释 (3)“设计”概念的发展 (4)关于“设计”概念的不同说法 2、设计的意义 (1)设计是人类潜藏的天性 (2)设计是财富创造的重要标志 (3)设计是国际竞争的有力支撑点 3、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1)社会学 (2)民俗学 (3)心理学 (4)材料学 (5)数学 4、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第二节设计的多重特征 1、设计的艺术特征 (1)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 (2)设计的艺术手法 ①借用、②解构、③装饰、④参照、⑤创造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立体构成》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7133205 (二)课程英文名称:Design Theory (三)开课对象: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本科) (四)课程性质: 艺术设计(环艺、工造)专业基础教学课程 (五)教学目的:通过大量解读平面、广告、包装、展示、产品、家俱、环境、建筑、新媒体等设计作品的图片及影像,让同学从中了解设计的基本理论,为进一步进行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六)教学内容:课程主要讲述五方面内容: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内涵、设计的范畴与特征、艺术设计的思维、艺术设计的形态构成、设计师职业结构与价值观。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 学时数:72学时 分数: 4学分 (八)教学方式:讲述基本概念的同时,配合展示大量影像和设计案例,避免陷入理论的空泛,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感;提倡课堂讨论、要求写课程小论文,鼓励立论创新。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 ,期末成绩占8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导论艺术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现状 教学要点:讲授原始生命力、先秦伦理、创新精神、非物质社会。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艺术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现状 考核要求:识记艺术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现状 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要点:了解艺术设计的概念及意义。

语言学概论 总结

Part One ★Definition of language ★ ★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 ★Functions of language Part Two ★ Definition of linguistics ★ ★The scope of linguistics ★ ★ ★ Important distinctions in linguistics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human language ? (2005) A. arbitrariness 任意性 B. productivity C. cultural transmission D. finiteness 有限性 2)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arole 言语and langue 语言was made by _____. (2006) A. Halliday C. Saussure 索绪尔(瑞士语言学家) B. Chomsky 乔姆斯基(美国语言学家,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 D. Bloomfield 布洛姆菲尔德(美国语言学家教育家) 考点:语言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四对概念的区分。 3)Language is a tool of communication. The symbol “high way closed ” on a high way serves _____. (2010) A. an expressive function 表达功能 B. an informative function 信息功能 C. a performative function 行事/施为功能 D. a persuasive function 劝说功能 考点:语言的基本功能。信息功能、人际功能、施为功能、感情功能、寒暄功能、娱乐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功能。 4)The function of the sentence "A nice day, isn't it?" is ___. A. informative B. phatic 寒暄功能 C. directive 指示功能 D. performative P7-8 Language can be generally defined a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任意性的有声符号体系。 1) Language is a system. Systematic ---- rule-governed 受规则制约的, elements in it are arranged according to certain rules ; can ’t be combined at will. E.g. *bkli , *I apple eat. 2)Language is arbitrary. Arbitrary ---- no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word and the thing it denotes 表示. E.g . “pen ” by any other name is the thing we use to write with. 3)Language is symbolic 符号的in nature. Symbolic ---- words are associated with objects, actions, ideas by convention 惯例.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by Shakespeare 4)Language is primarily vocal. Vocal ---- the primary medium 基本媒介is sound for all languages; writing system came much later than spoken form. 5)Language is human-specific.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 Human-specific ---- different from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s other forms of life possess. E.g. bird songs, bee dance, animal cries. 1) Arbitrariness 任意性 2) Productivity/Creativity 创造性 3) Duality 二重性 4) Displacement 移位性 5) Cultural transmission 文化传递性 1) Arbitrariness ◎----No logical (motivated 有积极性的or intrinsic 固有的) connection between sounds and meanings. ◎Some compound words are not entirely arbitrary , e.g. type-writer, shoe-maker, air-conditioner, photocopy … ? Apes [e ?p] gibber ['d ??b ?].猴子唧唧叫 ? Roosters crow. 公鸡喔喔叫 ? Hens cluck. 母鸡咯咯嗒 ? Chicks peep. 小鸡唧唧唧 ? Bulls bellow. Cows moo.老牛哞哞哞 ? Ducks quack [kw ?k].鸭子嘎嘎嘎 ? Cats mew. 小猫喵喵叫 ? Frogs croak.青蛙呱呱呱 ? Goats bleat.小羊咩咩咩 ? Pigs grunt. 小猪呼噜噜 ? Mice squeak [skwik]. 老鼠吱吱叫 ? Dogs bark. 小狗汪汪叫 ◎Animals make much the same sounds around the world, but each language expresses them differently. English and Chinese cows sound the same, but not in English an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