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语义说》及其方法论意义

《论语义说》及其方法论意义

《论语义说》及其方法论意义

□ 俞志慧

经学于我,几成日课,就像一位相处日久的老友,虽情份甚笃,但除了刚面世的一些新材料而外,总缺乏让人眼睛一亮的新鲜和惊喜。新近读钭东星先生的《〈论语〉

义说》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大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一边阅读,一边屡屡感叹叫绝:经学居然还可以开创出这样一片新天地!

顾名思义,《论语义说》重在阐扬《论语》之“义”,但非止于章句训诂之义,而是孔子毕生追求、践履、弘扬的大道之义。作者视《论语》为孔门师徒讨论社会人生各种问题之书。鉴于孔子善于从日常人事中因机说法,因材施教,为弟子指明世事人生的道理,作者遂以孔门这些话题为逻辑起点,联系社会,思考人生,揭示古老儒学的当下意义,充分体现了孔子“为己之学”的精义。故《论语义说》不复依循《论语》一书之本来篇次和章序,而从全书(或者说从元儒整个思想体系)中提纲挈领地概括出一些大纲大目,然后将全书各章以类相从,分为《夫子自道》、《论仁》、《德政》、《立身处世》、《士君子品格》、《论学》六篇。各篇之下又以最能体现元儒思想和行事的精警之语作为小标题,以为第二层次的纲目,再将有关各章节贯串起来,这有助于对孔子其人其学的整体把握。该书所据之何晏集解本《论语》近五百章,说义所取共计四百八十四章,虽不能不有些重复,但正如作者所说:“凡《论语》章旨

可明、至今仍有义可说者,大抵皆已入选矣。”(该书《体例

说明》)故该书不唯说《论语》之义详赡精辟,其所涵盖《论

语》一书之内容亦可谓完备。

开卷的《夫子自道篇》,以《论语?为政》中孔子晚年的自我回顾为纲,集录《论语》中百余章的内容,历述孔子如何为天下求长治久安之道、修君子楷模之德。所以这样处理的依据是:“盖孔子对中国历史无比深刻的影响,固

在道德而非事功也。”(见原书第1页)这是深得孔学要领的。该书认为:“以仁与不仁论人之贤否与事之善恶,是儒家与其它诸子百学最根本的区别,也是孔、孟原儒与后

世君主专制御用之儒的本质差别。”(页158)有了这样的把握,作者在《论语》中选了六十余章进行阐说,辑为《论

仁篇》,这使孔子仁学思想得以系统集中地呈现,为读者理解孔子仁学思想开启了方便门径。鉴于学者们每易将这一实践哲学纯学理化甚至形而上学化,作者指出:“今日看孔子仁学的卓绝智慧,不在其能提出‘仁者爱人’的原则,而在其能站在‘天地之性人为贵’的高度,指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行仁先正身、爱憎以公、和而不同、举直措枉等一套普遍可

行的思想方法。”(页160)这正是儒学的价值所在,也是儒学的当代意义所在,揭出这一点,对那些将儒学形而上学化的学说无疑具有解毒功能。尤为深刻的是作者对仁与礼复杂关系的阐幽发微,作者认为,自荀子以来学者多以礼说仁、以礼代仁,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理上的窒碍和实践上的乖张。作者经过对诸多相关说法的爬梳剔抉、深入剖析之后总结道:“礼的基础是民情习俗,重点为防富贵

骄淫,目的为行仁义崇道德。”(页250)这样的讨论不仅体现出学术上的后出转精,更具有彰显儒学淑世价值的重要意义。

在《德政篇》解读孔子“政者正也”一语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古圣先王之‘政’是合成字,左半之‘正’是

政教实质,造字本义;右半则是行政的辅助手段(右偏旁音“卜”,《说文》:“小击也。”意为对教而不改、邪不肯正者,稍加敲打,纠之使正也)。人事不齐,有正有邪,自需以正

纠不正……可见行政就是行仁民直道。”

(页272)这真正是化艰深为平易,将优秀的政治学说解说得如此亲切平易,举重若轻,正应了一句俗语:“简洁是一种美。”当然,这样的简洁离不开作者厚积薄发、由博返约的功力,还有对清明政治念兹在兹的执着追求。

由该书的《士君子品格篇》和《论学篇》,我又想到了一个比“说了些什么”和“说得如何”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这些读书人“如何说古典”的问题。

如作者所说,在孔子看来,“所谓学,根本上说就是学

为人之道与成人的全面修养”(页614)。《论语》中,与“君子”意义相近的术语还有“成人”、“善人”、“贤者”、“君子儒”。孔子教导说:“君子不器”、“君子上达”、“贤者识其大

8

122005年第1期N o.1,2005

浙 江 社 会 科 学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2005年1月Jan.,2005

者”,又揭出“小人儒”这一概念与“君子儒”相对为言,提醒子夏“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论语?雍也》)。这些都在提醒我们在学习谋生之“术”的同时,在成为这个社会的有用之“器”的同时,在为自己为家人谋稻粱的同时,有必要抬起头来放眼关注社会世道,用高贵的人道精神为社会世事把脉,引导思想文化的潮流向着真善美前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因而“君子儒”与西方启蒙思想家关于“知识分子”(intelligentsia)的概念具有内涵上的同一性,而与我们今天一般理解的以接受过多少年学校教育或者所从事职业为内涵的“知识分子”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论语义说》在涉及元儒的上述概念时,总是努力揭示并阐发知识分子所必须具有的这一份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作者本人显然也在本着这样的精神阅读、思考、写作。正如董治安先生在该书序言中所说的:该书“注重揭示孔子‘人性本真’的方面,经意阐发《论语》‘解决社会疑难’的价值”,“是在一定使命感与责任心的促使下,经过长期斟酌和不断修改,勉力撰成的一部孔子研究的专著。”该书阐扬的君子人格和作者的艰辛述作,促使笔者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所有学科中,人文社科应该最能体现人文精神和社会批判意识,但这并不是说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就先验地具备了这种意识和精神。因此,如果连这些学者都不能有意识地培育这样的意识和精神,那就很难抱怨这种意识和精神在整个社会的匮乏乃至缺失了。在这个意义上,似乎可以说,该书其实在以自己的独特言说呼唤着知识者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还有一个方法论问题。在知识科层化、知识者专家化、学科界限森严壁垒的今天,如何跨越这些界限和壁垒,使经典真正成为全社会最广大人群的精神财富,成为他们文化餐桌上的美味,这同样是从事人文社科研究的学者的重大课题。《论语义说》多次提及古圣先贤的思想与述作并不为今天的学科框框所局限,因而,若是以返本为手段,开新为目的,沟通古今人心又不违学术严谨,多一些学科间交流,少一些学科壁垒,则古典在“现代化中的意义”就可望彰显。这本著作的方法论意义,正是通过这种方法展示出来。作者广泛借鉴前人治小学的成就,同时又不为章句训诂名物典章之学所限,而是以小学说大道,纵览儒学发展的历史,放眼世道人心,张扬儒学的当代意义。古人说“读书明理”,这是个简单得不劳任何注脚的真理,然而,若是有朝一日拿这一简单真理来拷问我辈读书人,我们能否作出肯定的回答,这还真的很难说。从这个意义上说,《论语义说》倒是给出了一个响亮的回答。

毋庸讳言,在阅读过程中,笔者对《论语义说》也有一些不敢苟同处,于此提出与作者和读者诸君商榷。从研究的方法上,仅以书中对于孔学中“礼”的理解为例,一方面,作者指出了原初的礼以民情习俗为基础,具有限制强势保护弱者的作用,这样的理解无疑把握住了孔学中的礼学思想,也因而说明了孔学中礼学思想的重要地位。但由于后世经师对儒家礼学思想的一些错误解释,特别是专制者别有用心的歪曲与利用,遂使先秦元儒宝贵的礼学思想受到严重的遮蔽,甚至呈现出许多不近人情的负面形象———这些当然地要为国人所诟病。作为一部重在弘扬元儒思想的专著,若能祛除这些遮蔽,从文本中重新发掘和阐释元儒的礼学思想,使之重现礼学思想民间性、人本化的庐山真面目,于学术研究、于思想建设都会有甚多裨益。但由于作者对后来的礼教深恶痛绝,恨屋及乌,故而对元儒的礼学礼意也涉及得很少,从章节安排上,有《论仁篇》而无《论礼篇》;在行文中,讨论礼也只是在讨论其他问题时偶尔附带提到而已;在具体分析时,不免有意无意地突出孔子的仁学思想,淡化甚至回避其礼学思想。仁学思想在孔子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礼与仁是相须而行的,礼以仁为体,仁以礼为用,所有的道德建设最后还得有社会风俗、政治制度来保障,仰赖个别模范人物的成贤成圣或者某个统治者的良心发现去治国平天下是非常危险的。若是有一整套为大众奉行如仪的行为习惯(如民俗)或者礼仪制度,即使社会上少数人有些不检点,也不至于天下大乱。从孔子自身的经历看,孔子生活在那个“《经礼》三百、

《曲礼》三千”(《礼记?礼器》)的社会中,从小就“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到晚年与弟子们“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墨子?公孟》),一直到暮年以不复梦见周公为自己衰老的标志(《论语?述而》),这些都与孔子追求礼乐文明的努力有关。周公的形象在孔子心目中如此高大,主要的不是其个人修养(《论语》中就这一方面的评价似乎还不及大禹,也不及泰伯和仲雍),而是制礼作乐,他是作为周王朝政治制度的设计师的形象活跃在孔子心中的。所以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念念不忘“克己复礼”,并以“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自许。再从孔门后学如冉有、子游、曾参反复讨论礼仪制度(如《礼记?檀弓》),以及相传为子游所作的《礼运》中,我们都不难看出元儒对制度文明的念兹在兹。总之,心性儒学只是孔子学说的其中一翼,正如制度儒学也是孔子学说的一翼,只有将各方面有机结合才是完整饱满的先秦儒学。但《论语义说》对元儒在制度建设上所作努力的关注是明显不足的,这在借鉴各种文化成果进行文化重建的当下社会,不免会影响到该书的社会效益,甚至也会影响到后学对元儒思想完整性的认识,故不揣冒昧,提出来求教于作者。

作者单位 浙江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

责任编辑 尹 之

912

 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