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环境政策CGE模型综述

环境政策CGE模型综述

环境政策CGE模型综述
环境政策CGE模型综述

资产定价模型缺陷综述

资产定价模型(CAPM )局限性研究综述 陈豪 吴玉章学院金融工程系0941026017 目录 一、C APM 的模型介绍 .............................................. 2. 1.1模型的发展历史............................................... 2. 1.2 CAPM模型介绍 (3) 二、C APM模型的研究现状 (4) 2.1国外实证研究现状............................................. 4. 2.2国内实证研究现状 (5) 2.3 结论 ........................................................ 7.. 三、理论局限性分析................................................. 7. 3.1文献概述..................................................... 7. 3.2结论.......................................................... & 四、参考文献 (9)

引言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Model,CAPM)最早由Sharpe Lintner、Mossin 分别提出,它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刻画了资产收益与风险的关系,代表了金融学领域重要的进展和突破,是现代金融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石之一。CAPM的核心思想是在一个竞争均衡的资本 市场中,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加以消除,对期望收益产生影响的只能是无法分散的系统风险(用B系数度量),期望收益与B系数线性相关。在金融投资决策中,风险的度量和管理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证界所关注的核心问题。由于CAPM的简洁性和可操作性,在股票收益预测、 投资风险分析等许多问题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实证研究结果不是很理想,有人认同,有人质疑。本文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局限性进行深入研究无疑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CAPM的模型介绍 1.1模型的发展历史 1952年,马柯维茨(Markowitz)在《金融杂志》上发表题为《投资组合的选择》(Portfolio Selectio n)的博士论文是现代金融学的第一个突破,他在该文中确定了最小方差资产组合集合的思想和方法,开创了对投资组合管理的先河,奠定了投资理论发展的基石。其后,在马柯维茨均值一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夏普(Sharpe)、林特纳(Lintener)、莫辛(Mossin)等研究了 竞争均衡市场中金融证券价格的形成,提出了竞争市场中确定资本资产价值的数学模型,称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简称CAPM)。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 1、马克维茨的均值一方差模型(M —v)。尽管在1952年以前已有相关的投资理论,但它们 所缺乏的是当诸多风险相关时,或投资组合无效时,对分散化投资效应如何进行解释。对收益一风险进行权衡,马柯维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认为分散化投资可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但一般不能消除风险,并且在其论文中证券组合的风险用方差来度量。另外,他第一个给出了分散化投资理念的数学形式,即“整体风险不高于各部分风险之和”的金融版本。 2、从均值一方差理论到CAPM。夏普(Sharpe)在马克维茨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建立了

完美主义研究

一、完美主义研究的发展 在心理学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这个词,从对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以来,很多学者对完美主义都下了定义,但是在咨询界或心理学上,“完美主义”却一直没有得到大家认可的、正式一致的定义。 国外对“完美主义”的研究,溯推其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Freud在其人格结构理论中提及的“超我”——驱动个体不顾一切地追求成就目标的满足,Freud认为,超我遵循的原则就是完美主义。在对神经症患者的研究中,Freud将完美主义视为强迫性神经症的常见症状1。 Horney(1950)也把完美主义视为神经症之一,将其与友爱、权利、赞许、成就和社会认可等并列为潜意识的驱动力量2。 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奥地利心理学家Alfred Adler,他对“追求卓越”的诠释是积极意义的“完美主义”研究的开端3。Adler4人生的主导动机就是追求卓越,即人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去不断地、更好地适应其所在的生存环境,而促使人类不断改变自己、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就是追求完美(striving for perfection)。一方面它可能激励人追求更大的成就,促使人格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会使人专注于个人优越而忽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从而产生“自尊情节”,成为一个缺乏社会兴趣,妄自菲薄的人。根据追求完美的动机取向的不同,Adler将个体的生活方式分为四种:统治型、获得型、回避型和社会型,他认为,只有“社会型”是代表着个体追求完美的动机导向有益于社会的健康生活方式,而其他三种生活方式意味着个体心理的失调5。Adler认为在人类众多的动机中,追求完美是最纯净和最本质的动机,但是他也认为,个体追求完美必须以社会兴趣为目的,否则将导致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6。 自Adler以来,各种有关完美主义的理论观点不断涌现,但其后的心理学家 1弗洛伊德著,车文博主编.自我与本我[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2 Horney,K.Neurosis and Human Growth.The Struggle Toward Self - Realization.NewYork:W.W.Norton,1950. 3 A 阿德勒著,黄光国译.自卑与超越[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4Adler,A.Striving for superiority.In H.L.Ansbacher,& R.Ansbacher(Eds.),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A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 [z].NewYork:Harper&Row,1956:101-125. 5 Adler,A.In Ansbacher,H.L.,& Ansbacher,R.(Eds.).Alfred Adler:Superiority and social interest-A collection of later writings[z].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64.

资产定价主要理论及其发展历程综述

资产定价主要理论及其发展历程综述 资产定价理论是金融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金融学研究中最系统、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之一。资产定价与公司财务、金融市场及机构一道构成了现代金融学的三大核心研究领域,其理论价值和实证魅力对众多的研究者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使得无数的研究人员前仆后继,不断推动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从1900年巴舍利耶(Bachelier)开始到现在的一个多世纪中,有关资产定价的文献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据说最早规范研究资产定价的论文可以追溯到伯努利(Bernoulli)于1738年发表的论文,距今已经接近300年了。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前,金融资产价格定价理论没有受到经济学家的重点关注,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凯恩斯(Keynes)的“选美论”;另一种至今依然存在的理论就是股票价格的“内在价值”决定方式,其基本的分析范式是利用会计和法律工具来分析公司财务报表,从而获得不同证券的“内在价值”,这个时代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本杰明·格雷厄姆。 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资产定价理论 关于资产定价理论的起源已经难以考证,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包括1738年丹尼尔·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发表的拉丁论文《关于风险衡量的新理论》和1900年法国数学博士路易丝·巴彻利尔(Louis Bachelier)完成的博士论文。其中,巴彻利尔以当时看来全新的方法对法国股票市场进行了研究,奠定了资产定价理论的基础。《投机理论》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将股票价格变化视为随机过程,并且提出了价格变化服从鞅过程。他试图运用这些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股票价格变化的规律性,因此巴彻利尔的理论不仅在数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后来的B-S期权定价公式有直接的影响。 在巴彻利尔之后,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威廉姆斯证明了股票价格是由其未来股利决定的,提出了重要的股利折现模型。威廉姆斯于1938年出版了《投资价值理论》,详细介绍了股利折现模型,该书对投资学和金融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后来的研究者对股利折现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现金流贴现模型。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_訾非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4,27(4):943-945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訾 非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1) 摘 要 完美主义(perfectionis m)心理是《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 SM-III)的重要的诊断标准之一,被认为参与多种心理障碍的形成与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完美主义心理缺少精确的定义和量化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欧美的心理咨询和资质优异教育领域,这种心理愈来愈被看作是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息息相关的人格特质,并且已普遍承认这种特质是多维度、多侧面的。本文追溯了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渊源,介绍了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关键词: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者 佛洛斯特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FMPS) 1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之渊源 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推源其始,可追溯到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奥地利心理学家Alfred Adler[1]。他认为,人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不断、更好地适应她所在的生存环境,而促使人类不断改变自己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就是追求完美(striving for perfection)。在人类的众多动机中,Adler认为,追求完美是最为纯净和最为本质的动机。但是他也认为[2],个体追求完美必须是以社会兴趣为目的,否则将导致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Adler提出[2],追求完美的动机的不同取向,可以导致四种生活方式:统治型、获得型、回避型和社会型。除了社会型代表着一种将追求完美的动机妥善地导向益于社会的健康生活方式之外,其他三种生活方式则意味着个体心理的失调。 Adler是唯一一位将“追求完美”看作人类天生动机的主要心理学家。其后的心理学家大多用“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一词描述一类负面的心理现象。Horney用“完美主义”指陈神经症者的一个亚型[3]。在她看来,完美主义者是一类力求完成“应该”做的事,尽职尽责,礼貌客套,表面诚实的人。荷妮指出,完美主义者对他人有很强的优越感,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智力上和道德上的标准高于别人。这类个体相信,人类生活是按照绝对可靠的公正和正义的机制运行的。他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非现实的,固化了的自我形象,按照这个理想化了的自我形象生活。当生活中遇到不幸或发现自己并不是完美无缺时,完美主义者将面临心理上的巨大失衡,甚至导致心理崩溃。 Hollender[4]则描述了另一种完美主义者类型,这种完美主义者虽然缺乏创造力,却是一类辛苦工作,务求做事尽善尽美的人,他们的工作对人类的生存是重要的。他们与Horney 指出的那类以努力创造完美的自我形象以体验自恋式的满足的完美主义者是不同的,通常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心理问题,因而不应当被看作神经质类型的完美主义者。由此,Hollen-der[4]认为有两类完美主义者,一类是Horney提出的那些追求外在的评价,追求完美的“形象”的完美主义者,另一类是辛苦工作,务使自己的工作尽善尽美的人。Hollender还提出,个体早年在家庭中的生活经历,其中父母的批评和期望对完美主义心理的形成是至为关键的。 2 测试完美主义心理的量表 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以美国心理学家为主的研究者对完美主义心理现象开始用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Burns[5]设计了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完美主义量表》,并把完美主义定义为:“对自己的所做所为设立过高的标准或期望。”Burns的这个由十个问题组成的采用莱科标度(Likert Scale)的量表开创了对完美主义进行实验研究的先河。但是他把完美主义看成单一维度的心理机制,此假设后来受到广泛质疑。 Hewitt等人[6]经过研究发现,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完美主义心理可以看成一个三维度的结构,即:自我导向的(self -oriented)完美主义,指向他人(other-oriented)的完美主义,和社会决定的(socially prescribed)完美主义。Hewitt等人所设计的《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Multidi mensional Perfectionis m Scale;简称MPS)[6]即用来测量这三个维度。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是指个体努力将所有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指向他人的完美主义则是对他人有很高的期望,期望他人完美无缺,对他人的错误和不尽力完美之处感到不安;社会决定的完美主义指的是个体尽力去满足别人对他的期望,生怕别人对他失望[6]。Hewitt等人[7]的研究还发现,社会决定的完美主义和很多种类的神经症相关,而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仅与一些神经症有微弱的相关[7]。似乎比较明确的是,完美主义者的神经症主要是由个体能力与他们所认定的外在标准之间的冲突产生的。社会决定的完美主义者受外在强加的标准左右,把它们看成非此不可的“必须,”因而在标准不能达到时缺乏灵活性,难接受较底一点的标准,从而容易导致神经症。而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者虽然也给自己设立较高的标准和期望,但当标准和期望不够现实不能实现时,能够及时调整,因而较少发生神经症。 Frost[8]等人则从完美主义心理的产生原因方面归纳出了完美主义心理的六个特征,包括“对错误的在意度”(concern over mistakes)、“行为的迟疑度”(doubt about actions)、“个人标准”(personal standards)、“条理组织度”(organization)、“父母期望度”(parental expectations)、“父母责难度”(parental criticism),并设计出了反应这六个特征的《佛洛斯特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Frost's Multidiment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简称FMPS)[8]。 “对错误的在意度”较高的人过于担心出错,甚至一点小错也会使其认为未能达到规定的标准。这种心态使个体对失败的恐惧压倒了对成就的追求。“行为的迟疑度”反映的是个体在做一件事时,常感到不能满意,犹豫不决,不能真正结束已完成的工作。极高的和不现实的“个人标准”是神经质完美主义者的又一个特征。这种个体遇到不利的环境和条件时,不能根据现实需要调整自己的标准,始终期望完全胜任每一件工作并且超过别人。Frost等人在设计量表时曾认为,个体 943 作者简介:訾非,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博士。E-mail:zi fei@https://www.sodocs.net/doc/dc6057328.html, DOI:10.16719/https://www.sodocs.net/doc/dc6057328.html, ki.1671-6981.2004.04.046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5483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目录 CAPM模型的提出 (2) 一.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公式 (5) 二.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 (6) 三.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优缺点 (7) 四. Beta系数 (9) 五.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之性质 (10) 六. CAPM 的意义 (10) 七. 资本资产订价模式模型之应用——证券定价 (12) 八.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之限制 (13)

CAPM模型的提出 马科维茨(Markowitz,1952)的分散投资与效率组合投资理论第一次以严谨的数理工具为手段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风险厌恶的投资者在众多风险资产中如何构建最优资产组合的方法。应该说,这一理论带有很强的规范(normative)意味,告诉了投资者应该如何进行投资选择。但问题是,在20世纪50年代,即便有了当时刚刚诞生的电脑的帮助,在实践中应用马科维茨的理论仍然是一项烦琐、令人生厌的高难度工作;或者说,与投资的现实世界脱节得过于严重,进而很难完全被投资者采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鲍莫尔(william Baumol)在其1966年一篇探讨马科维茨一托宾体系的论文中就谈到,按照马科维茨的理论,即使以较简化的模式出发,要从1500只证券中挑选出有效率的投资组合,当时每运行一次电脑需要耗费150~300美元,而如果要执行完整的马科维茨运算,所需的成本至少是前述金额的50倍;而且所有这些还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分析师必须能够持续且精确地估计标的证券的预期报酬、风险及相关系数,否则整个运算过程将变得毫无意义。 正是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以夏普(w.Sharpe,1964),林特纳(J.Lintner,1965)和莫辛(J.Mossin,1966)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探索证券投资的现实,即马科维茨的理论在现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摘要: 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是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反映,对其身心健康及其发展都有积极影响,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对主观幸福感念、结构、特点及研究的回顾与发展等进行了梳理,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基础进行了综合述评。通过述评,一方面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进行综合评价,丰富和深化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对各生活领域的满意度,让他们体验到更多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塑造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综述 目录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概述 (2) 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2) 三 (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工具 (3) 五、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3) 六、 (4)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概述 主观幸福感研究大致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这是Diener(1984)提出来的在心理学界得到公认的概念.它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即在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绪体验,包括积极情绪(愉快、轻松等)和消极情绪(抑郁、焦虑、紧张等)两方面.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是SWB有三个特点。 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1.国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国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以Wilson(1967)撰写的第一篇综述《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Diener(1997)在其论文《主观幸福感研究新纪元》中,把西方幸福感研究划分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集中在人口统计学的维度,描述与比较不同人群幸福感;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将研究重点转向内部因素,建构有关的理论框架,探讨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 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将研究方法、途径和主观幸福感测量的理论进行整合,形成了以自陈量表为主体,并结合其他评估技术,以正面评价为主,并兼顾负面指标的新格局。 2.国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国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90年代到本世纪初,研究逐渐由老年群体开始逐渐向其他人群发展.在理论方面,理论综述和有关主观幸福感结构的讨论都取得了很多成果.在测评工具的建设来看,主要是引进和修订国外量表,也有较少研究者自编问卷进行测量。 三、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 国内对大学生人群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在90年代中后期逐渐展开,主要是应用国外研究工具小范围测查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测查样本都在400人以下,目的是引入量表。段建华(1996)在我国部分大学生中试用了Fazio修订了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通过《CNKI全文期刊、专利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从1997-2011年检索到最早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的是1997年景淑华、张积家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对烟台师范学院224名本科生进行的测查。调查工具采用美国国立统计中心制定的总体幸福感量表(1977)和kamlnan和FIett(1983)制定的情感量表,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法。何瑛(2000)应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单项人面量表对重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了调查。2000年后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逐渐出现,集中于郑雪、严标宾等近几年的系列研究,其研究基本一致使用Diener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量表.本世纪初至今是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飞速发展的阶段,研究者们不仅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还开始研究相关变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通过对大量实证研究的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实证研究的变化趋势,即由最初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等外部因素的研究逐步深入到人格、归因方式等内部因

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数学模型和展望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数学模型和展望1 ThemathematicalmodelingandprojectionofChinapopula tionafter1980 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99级王彦 摘要 以LESLIE矩阵构建人口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80年以来中国人口的数学模型,并用人口普查的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及所含假设的合理性。利用该模型可推算82年至98年的逐年的以岁为单位的年龄构成。通过调整模型中有关参数及输入的条件,定量地分析了“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可生两胎”这一政策将在未来15年内对我国人口的影响。 所建模型有很好的移植性,理论上来讲可推测很长一段时期内任一年的年龄结构,并可通过调整参量定量分析一部分人口政策及社会因素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可供有关研究及政策制定部门参考。 abstract BasedontheLESLIEMatrixasthedynamicfunction,webuiltupthemathematicalmodelof thechinapopulationdevelopmentsincetheadoptionof“FamilyPlanningPolicy”.,,wef urtheralculatethepopulationagedistributionin2015withandwithoutadoptionof“asp ousecanhavetwochildrenifthetwopartiesofthespouseareboththeonlychildintheirfam ily”.Thismodelcouldbeused,throughadaptingitsparameters,tocalculateandproject populationdevelopmentundersomedifferentsocialconditions 社会经济的许多领域的规划都必须考虑人口这一重要因素。而人口普查只能为我们提供某几个时间点的横截面数值,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其他时间点的人口总数及其构成。于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就是如何用少数的几个时点的信息比较准确的得到较详尽的其他时点的人口数据。同时我们知道,人口与政策密切相关,这一点对于自80年起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中国更是如此。为了定量分析政策对它的影响,也需要建立一个现实的,可靠的模型。这两方面的原因促使作者从人口发展的动力学机制出发,建立一个含多方面参量包括政策参量的数学模型。 本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介绍人口学中部分专业词汇的定义;第二部分模型的建立和检验。第三.四部分为该模型的两个应用,针对缺乏相关参量的直接统计数据是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第五部分为总结和讨论。 0.数据定义 这部分介绍本文中出现的人口学名词并加以简单分析。 年龄别生育率:某年的某年龄妇女生的孩子数与该年龄妇女总数之比。 总和生育率:某年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的合计数。即 总和生育率=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之和 我们可以把年龄别生育率看作一个妇女在该年龄时平均生的孩子,于是各个不同年龄段的生育率分布可以看成一个妇女处在不同年龄段生育孩子数的分布。我们把这一分布称为生育模式。而总和生育率等于每个妇女一生中一共生育的孩子数。 出生率:某年的出生人数与该年总人数之比。 1“政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No

工作狂现象研究综述

“工作狂”现状研究综述 教科院0705班张瑾2007306020110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愈加模糊,“工作沉迷”(Workaholism)现象由此产生并有加剧的趋势,并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总结有关工作狂的近期研究结果,包括工作狂的定义、类别、成因和测量,为工作狂现象的现状认识做一个概括。 [关键词]工作狂工作沉迷组织 一、“工作狂”现象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愈加模糊,“工作沉迷”(Workaholism)现象由此产生并有加剧的趋势,工作沉迷者(Workaholic)俗称“工作狂”,与工作成瘾(WorkAddiction)、工作成瘾者(Work Addict)等术语一道来形容在工作上投入到沉迷的人。理论上,20 世纪 70 年代起,这类现象逐渐受到关注;实践中,不少企业鼓励工作狂般的工作方式,他们认为工作狂能够为组织带来效益。事实上,工作狂的行为方式往往伴随许多负面影响,这些副作用很可能牵扯到企业本身。例如:高工作压力下的员工会采取更多的破坏性行为对待企业,而更多的副作用则是来自对其身心健康的伤害,同时会损害员工与家庭、社会的关系。例如,经年累月的工作使员工身体经常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导致头痛、高血压、胃溃疡、心脏病、糖尿病以及慢性疲劳综合症等疾病;同时,由于长期处于心理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工作狂的心理空间弹性非常有限,受到微小的刺激都容易发怒,甚至造成精神崩溃、自虐、过劳死、自杀及其他危害他人的非理智行为(石金涛、刘云, 2008)。有报道称,竞争和压力使美国的工作狂在过去 10 年中增加了50%。加班加点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粘在办公椅上,过劳、过胖带来的疾病,每年夺去 30 万美国人的生命(王馨影、刘晓阳等, 2006)。正是由于工作过度的负面影响,许多学者开始逐步关注工作狂。1971 年,美国宗教学教授Wayne E.Oates 在《一名工作狂的忏悔》中开始使用“工作狂”这一术语。书中,他把自己和同伴自嘲为“一班工作狂”,他们对待工作就像酗酒者看到酒精一样兴奋,但他们的人生是悲剧的。由于长期沉浸在工作中,导致他们没有快乐,没有朋友,家庭关系紧张,甚至带来许多疾病。因而,有学者把工作沉迷看作为一种“病态”,视其为一种成瘾症。自此,“工作狂”一词开始流行。当时对工作狂的报道大多只是一些轶事性、非理论性和非实证性的文章,学术性的研究论文相对匮乏。 二、“工作狂”的类型划分 在定义的基础上,不少学者提出工作狂由不同的维度构成,因此存在不同的类型,每种工作狂都有不同的前置因素和后续结果。研究者如Oates、 Rohrlich、 Fassel 等都提出了各自的分类方法,但这些划分大多缺乏理论根据,其产生的过程或不够具体,或不能被实证检验,划分维度比较模糊。对工作狂比较科学的、代表性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四种。 Naughton(1987)以“职业承诺”(CareerCommitment)和“强迫症倾向”(Obsessive-compulsiveTendency)两个维度为基础,提出工作狂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卷入型工作狂”(Job-involvementWorkaholics),他们具有高工作承诺和低强迫症倾向,在过分要求的工作中表现良好,对工作很满意,但是对非工作性的事情则不大感兴趣。另一类是“强迫型工作狂”(Compulsive Workaholics),他们具有高工作承诺和高强迫症倾向,可能会是那些工作表现差劲的人,他们的问题源于缺乏耐心和具有形式主义的工作习惯。 Spence 和 Robbins (1992)根据样本在工作卷入、被强迫工作感和享受工作三个维度

对CAPM模型地详细情况情况总结

关于CAPM模型的总结 资产定价理论是关于金融资产的价格决定理论,这些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有价证券。价格决定理论在金融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定价理论也比较多,以股票定价为例,主要有:1.内在价值决定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股票有其内在价值,也就是具有投资价值。分析股票的内在价值,可以采用静态分析法,从某一时点上分析股票的内在价值。一般可以用市盈率和净资产两个指标来衡量;也可以采取动态分析法。常用的是贴现模型。贴现模型认为股票的投资价值或者价格是股票在未来所产生的所有收益的现值的总和。2.证券组合理论。现代证券组合理论最先由美国经济学者Markowitz教授创立,他于1954年在美国的《金融》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投资组合选择》,提出了分散投资的思想,并用数学方法进行了论证,从而决定了现代投资理论的基础。3.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ital Assets Pricing Model,CAPM模型)。证券组合理论虽然从理论上解决了如何构造投资组合的问题,但是这一过程相当繁杂,需要大量的计算,和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这样就使得这一理论在实际操作上具有一定的困难。投资者需要一种更为简单的方式来进行处理投资事宜。于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就产生了。1964年是由美国学者Sharpe提出的。这个模型仍然以证券组合理论为基础,在分析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时,提出资产定价的方法和理论。目前已经为投资者广泛应用。4.套利定价模型(Arbitrage Pricing Theory,APT)。1976年由Ross提出,与CAPM模型类似,APT也讨论了证券的期望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但所用的假设与方法与CAPM不同。CAPM可看作是APT在某些更严格假设下的特例。APT在形式上是把CAPM的单因子模型变为一个多因子模型。 本文主要就CAPM理论进行一些探讨,从几个方面对这个重要的资产定价模型进行剖析。 一.CAPM模型介绍 Sharpe在一般经济均衡的框架下,假定所有投资者都以自变量为收益和风险的效用函数来决策,导出全市场的证券组合的收益率是有效的以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CAPM的基本假定: ①投资者根据与其收益和收益的方差来选择投资组合; ②投资者为风险回避者; ③投资期为单期; ④证券市场存在着均衡状态;

数学建模幸福感的评价及量化模型完整版

数学建模幸福感的评价 及量化模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1年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本队以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愿意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 参赛组别(研究生或本科或专科): 参赛队员 (签名) : 队员1: 队员2: 队员3: 获奖证书邮寄地址:

2011年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 编号专用页 参赛队伍的参赛号码:(请各个参赛队提前填写好): 2818 竞赛统一编号(由竞赛组委会送至评委团前编号): 竞赛评阅编号(由竞赛评委团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1年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 题目幸福感的评价与量化模型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我们大力发展经济,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温家宝总理近年来多次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幸福感”也成为最热门词语之一。 在处理问题(一)时,本文根据题目已给的相关数据,将诸如“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之类答项并按序排列,分别给予5~1分的分值。建立得分和得票率的函数关系,通过MATLAB进行4次多项式拟合,并算出权重,最后得出幸福指数H具有如下关系, H H=∑H H×H H H=0 在处理问题(二)时,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网上搜寻的大量有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使用主成份分析法建立模型I,讨论各因素对幸福影响程度的大小,由此确定了影响房幸福指数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人际关系、家庭生活、身心健康、个人价值的实现、工作及收入水平。 在处理问题(三)时,本文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权值运算以及结果分析角度论述模型I运用于普遍情况的可能性。通过此种方法虽然计算较为繁琐,但其中的方差和统计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个别指标的变动带来的影响,同时三元链模型中增加了路径可以较好地反应出各个相关量之间的关系,最终通过加权平均法对幸福指数进行总的计算,减少了误差,更能反应出真是情况的幸福指数,具有统计意义。可以推广到更加普遍的人群。 目录 1 问题的背景 (5) 2 问题的提出与重述 (6) 3 基本假设 (6) 4 主要变量符号说明 (6) 5 问题一 (7)

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

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 摘要:一些大学生往往不能对自身做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估,也无法认识到自身过度的完美主义倾向,以至于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为自己设立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标准和目标,而这些标准和目标往往使不少大学生的就业遭受挫折。本文结合一些理论方面的研究,对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规划自己,已取得更大的成就。 关键词:完美主义;成就动机;关系;研究 1前言 1.1研究背景 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中,完美主义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倾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都产生了不少的影响。就就业领域而言,完美主义体现了个人渴求一份完美的职业,是个人就业期望的体现。我们都知道适当的就业期望无可厚非,但过度的完美主义则可能对个人有利无害。一些大学生往往不能对自身做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估,也无法认识到自身过度的完美主义倾向,以至于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为自己设立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标准和目标,而这些标准和目标往往使不少大学生的就业遭受挫折。如果任其发展,甚至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发展造成阻碍。 在中国,这种完美主义的倾向是屡见不鲜的,因为中国的教育一直以追求卓越和成功为目标。我们常常会听到“我一定要比我的同学有更大的成就”、“我一定要在我的兄弟姐妹中成为榜样”等等言论,所有的这些言论,都反映出就业领域的完美主义倾向,而这种倾向往往成为个人做出一定成就决定的阻碍。因此,大学生要想取得应有的成就,就要认清楚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大学生首先最应该做的是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来调整个人对成就的期望,这样取得成就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本文通过对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之间关系的探讨,旨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规划自己,已取得更大的成就。 1.2相关理论研究 1.2.1完美主义的研究 按照Horney (1950 )的定义,完美主义是过分井然有序和一丝不苟的行为倾向,即“苟刻的行为要求”。在他看来,完美主义是一种神经症亚型。Adler (1959 )认为完美主义是对完满性的追求,是人类发展的一种天性,Adler表示:“追求完美是生活意义上的一部分,追求完美是先天的,是一种奋斗,一种内驱力,一种如果没有它生活将变得不可思议的东西”。 Burns (1980 )拓展了完美主义的概念,在他看来,完美主义是一种“认知网络”,包括期望、解析的事件、自我评价、对别人的评价。Frost (1990 )进一步确定了完美主义的行为特质,将其规定为个体对自身过高的成就期望设置,并伴随着严格的自我批评倾向。台湾学者林俊德(1998 )对其研究结果中提出了准咨商员于初次会谈中的几种完美主义类型的定

社交恐怖症研究综述

社交恐怖症研究综述 摘要:社交恐怖症又叫社交焦虑障碍,其已经影响到患者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文章主要介绍其定义,测量,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其治疗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社交恐怖症;影响因素,测量;治疗 一、社交恐怖症影响因素 社交恐怖症也被称为社交焦虑障碍,是指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存在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影响社交恐怖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主要从心理、生理、家庭、社会和性格方面进行分析。 心理原因。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恐怖症又称之为“焦虑性歇斯底里”,是由于儿童早期的恋母情绪冲突所致。到了成人阶段,由于性驱力继续表现出强有力的恋母或恋父色彩,从而激起了一种关于被阉割的恐怖和焦虑,恐惧来自于自我对危险的反应,反应水平的差异是由于最初的归因所致。而行为主义者则认为恐怖情绪的出现是由于形成了不良条件反射或行为学习的结果。具体说来,该理论认为恐怖症是由于某些物体和情境与令人恐怖的刺激多次联合出现而形成了条件反射,因而获得了引起恐惧的性质,使这些物体和情景成为恐怖的对象。社交恐惧症患者害怕被人拒绝,或者自尊心比较强,害怕被人拒绝,从而影响他们在社交场合的行为。管新丽,华洁,马银枝对社交恐怖症患者进行的MMPI结果分析社交恐怖症的发生具有个性基础。与许又新的“决定社交恐怖的另一面是人格特征,如果特别爱面子,或是完美主义倾向强烈,这种人更容易患社交恐怖症”的观点一致。Clark与W ells提出的认知加工模式作为SP产生和维持的认知阐释,得到了较为全面的验证。SP和高社交焦虑个体,其认知偏差对其症状的产生与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少数实验通过调控认知偏差确认了其对社交焦虑产生与维持的作用,却尚未见用于社交恐怖症被试。 生理原因。戴维·西汉认为人体内“5-羟色胺”的失调导致社交恐惧症,信息通过这种物质向大脑细胞传递信息,该物质太多或太少都会引起恐惧情绪。有研究表明:假使父母中有一人曾患恐惧症,则子女可能也有患此症的倾向。尽管关于恐怖症是否具有遗传性的研究较少,但研究结果却都非常一致,恐怖症很有可能具有遗传性,尤其是双生子的研究更加证实了这一点。有人在做双生子调查之后,发现13对单卵双生子中,有4对同患广场恐惧症;而16对双卵双生子中,其

数学建模幸福感的评价与量化模型

2011年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本队以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愿意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 参赛组别(研究生或本科或专科): 参赛队员 (签名) : 队员1: 队员2: 队员3: 获奖证书邮寄地址:

2011年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 编号专用页 参赛队伍的参赛号码:(请各个参赛队提前填写好): 2818 竞赛统一编号(由竞赛组委会送至评委团前编号): 竞赛评阅编号(由竞赛评委团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1年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 题目幸福感的评价与量化模型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我们大力发展经济,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温家宝总理近年来多次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幸福感”也成为最热门词语之一。 在处理问题(一)时,本文根据题目已给的相关数据,将诸如“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之类答项并按序排列,分别给予5~1分的分值。建立得分和得票率的函数关系,通过MATLAB进行4次多项式拟合,并算出权重,最后得出幸福指数H 具有如下关系, 在处理问题(二)时,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网上搜寻的大量有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使用主成份分析法建立模型I,讨论各因素对幸福影响程度的大小,由此确定了影响房幸福指数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人际关系、家庭生活、身心健康、个人价值的实现、工作及收入水平。 在处理问题(三)时,本文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权值运算以及结果分析角度论述模型I运用于普遍情况的可能性。通过此种方法虽然计算较为繁琐,但其中的方差和统计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个别指标的变动带来的影响,同时三元链模型中增加了路径可以较好地反应出各个相关量之间的关系,最终通过加权平均法对幸福指数进行总的计算,减少了误差,更能反应出真是情况的幸福指数,具有统计意义。可以推广到更加普遍的人群。 目录 1 问题的背景 (5) 2 问题的提出与重述 (6) 3 基本假设 (6) 4 主要变量符号说明 (6) 5 问题一 (7) 5.1 建模思路 (7) 5.2 最小二乘法模型建立 (7)

大学生完美主义双重过程模型的验证_张斌

理心研究心理研究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14,7(5):24-28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青年专项(12B095)、福建教育科学规划项目(KJJKCG13-191)、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通讯作者:张斌,男,副教授,博士。Email :zb303@https://www.sodocs.net/doc/dc6057328.html, 大学生完美主义双重过程模型的验证 张 斌1,2 蔡太生2 (1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系,长沙410208; 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学研究所,长沙410011) 摘 要:本研究采用Frost 多维完美主义量表、Hewitt 多维完美主义量表、Slaney 近乎完美主义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对292名大 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不同完美主义结构与正性、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验证完美主义的双重过程理论模型。结果显示,适应不良完美主义显著正向预测负性情绪,显著负向预测正性情绪;适应完美主义能显著正向预测正性情绪;完美主义的双重过程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较好。结构方程的群组分析验证了完美主义的双重过程模型具有跨性别的测量一致性。关键词:完美主义;双重过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测量等值性 1引言 在过去二十几年的研究中,有关完美主义的文献 过于强调完美主义的适应不良方面,而忽视了完美主义的适应方面。近年来,随着完美主义人格结构理论和研究的迅速发展,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完美主义可以分成“适应不良完美主义”(或称“神经质的完美主义”、“消极完美主义”)和“适应完美主义”(或称“正常完美主义”、“积极完美主义”)[1,2]。相应地,对于适应不良完美主义和适应完美主义的本质和特征的研究探讨也随之出现[3]。Slade 和Owens 提出了完美主义的双重过程(dual process )模型,该模型认为适应完美主义(积极完美主义)和适应不良完美主义(消极完美主义)在行为倾向、情绪状态和认知过程上不同[4]。 Slade 和Owens 认为适应和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的行 为有着内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反应了斯金纳提出的积极和消极强化之间的差异。在这个模型中,适应完美主义者受到积极强化,强调追求卓越成功的需要;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受到消极强化,强调努力达到高目标,以避免失败。积极完美主义者经常获得赞扬,取得很好的个人成就,有着高自尊,他们设立现实的标准;而消极完美主义者寻求避免平庸或个人失败,倾向于设立不切实际的高标准。适应完美主义者强调追求成功,对未来的成功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因而在失败时他们也能够保持安全感,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强调避免失败,对未来很担忧,他们坚信失败就围绕在他们周围。Bieling 等研究发现,与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相比,适应完美主义者在评价 性的情境中,有更少的自我挫败行为,有较多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方式,有更少的负性情绪困扰[5]。 Bieling 等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发现,适应不良完 美主义对焦虑、抑郁、应激等心理病理学变量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力,而适应完美主义对心理病理学变量没有显著预测力[5]。Bergman 等研究认为,消极完美主义者和情绪压抑、认知功能障碍、抑郁和后悔相关[6];而积极完美主义则与生活满意度相关,但与认知功能障碍、抑郁和后悔不相关。Mobley 等认为以前的完美主义研究的样本大都来自美国大学生,有必要在不同的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下开展完美主义研究,这样有利于丰富完美主义研究的成果[7]。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中国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正性、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完美主义的双重过程模型进行验证。 2研究方法2.1 被试 整群抽取湖南某高校心理学公共课的大学 生,共发放问卷303份,回收有效问卷292份,回收率96.37%,其中男生137名,女生155名,经检验男女人数无显著差别(χ2(1)=1.11,p =0.29)。被试年龄最大者为23岁,最小者为17岁,平均年龄为 20.04±1.39岁。2.2工具 2.2.1Frost 多维完美主义量表 中文版的Frost 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由訾非等[8]修订,共27个条目,包括关注错误、组织性、父母期望、 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