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教案(川教版七年级上)(2)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教案(川教版七年级上)(2)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教案(川教版七年级上)(2)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教案(川教版七年级上)(2)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案(川教版七年级上)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所使用的工具的基本特征以及他们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采集和打猎);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二、能力和方法

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劳动和生活的情景,培养再造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劳动在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教育;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点:北京人。

教学难点:北京人身体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原因;山顶洞人所使用的工具的特点。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识图学习法、图表法

教学过程:

同学们,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埃及、古巴比伦、印度、中国)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那远古的时代,我国境内有哪些远古的居民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看看课文告诉我们祖国境内有哪些远古居民?

一、元谋人: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人,他们生活在(地方)。

2、元谋人生活的年代。

1.在图上,除了元谋人外,还有哪些原始居民遗址?读图后你有何感想?

(长江;北京人、山顶洞人;感想: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肥沃的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潭,众多的江河给我们灌溉之利,纵横的山脉,茂密的森林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后,学生的答案中会有分布较多或均匀的说法,教师可作补充指出,我国是世界上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中“已知的”说明了什么?(“已知的”说明我们不排除我国境内有比元谋人更早的人类活动。教师补充巫山人生活在200万年前。)

二、北京人:

1.北京人生活在。(地方)

2、北京人已具备了的基本体质特征。

3、北京人制作的粗糙的打制石器被称为“”。

1.北京人拥有哪些本领?

(1)制造和使用工具:石器和木器(2)使用火

2、使用火的来源和意义

来源:雷电、火山、陨石、物体自燃;

作用:照明、驱赶野兽、烧烤食物、取暖

意义: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用火烧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缩短了消化的过程,减少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三、山顶洞人

1、山顶洞人生活在(地方)。

2、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和技术,能取火,用兽皮等,已有了的意识。

(学生通过此表格的填写,不但加深了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了解,而且对于人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是的发展、进步的有了比较,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通过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使学生明白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逼迫类人猿为生存而斗争,制造简单粗糙的工具去获取食物,这个过程就是劳动。劳动促进了人的发展。如果不是环境险恶,类人猿不需劳动即能获得食物,人类也就不会出现了。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

2、为什么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选择了群居的生活方式?(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的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所以,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几十

生活时代

元谋人地域

地位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生活时代

地域

生产生活情况

山顶洞人生活时代

地域

生产生活情况教学反思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的起源;简要了解元谋人的地位和基本情况;重点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形特征及其生活状况。 难点:理解和掌握从元谋人到山顶洞人早期人类的历史知识;初步认识“氏族”这一社会组织形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历史挂图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是大家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节历史课,对于历史,大家并不陌生,小学的社会课本和日常的电视剧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下面请大家结合自己所接触的历史知识。 世界各国都有关于人类产生的神话传说,中国神话说发娲娘娘用水和黄泥创造了人,西方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历史又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我国的历史最早又是由谁创造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4页,看《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 师问:1、在我国境内有哪些主要的远古人类遗址? 2、其中已知最早的是哪一人类遗址? (一)元谋人(板书) 展示“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颁布图”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历史地图。 教师:古人类遗址的颁布有什么特点? 教师占点拨:古人类遗址大都集中在大河流流域附近(因为大江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地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引导学生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2、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能理解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 的重大意义 引导学生完成目标 【学习内容】 一、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元谋人 1、年代、地点:距今约年,元谋县。 2、生活状况:能够,知道使用。 3、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 (二)北京人的发现 1、发现:在北京西南龙骨山上,发现大量和动物化石。 2、时间:距今约万—20万年。 3、命名:人类学家根据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它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 (三)北京人的特征 1、体质特征: 前额低平,眉骨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 2、生产状况: 会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 使用这种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他们利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 3、生活状况: 学会并保存火种,改善了生存条件,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

4、历史地位: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之一。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遗址。 5、重要意义: 对于研究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 二、团队合作探究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少而禽兽众,人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阅读以上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①依据材料一所述,探究北京人怎样做才能够生活下去?说明理由。 ②材料二证明了什么?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变化? 三、延伸迁移 阅读课文P5“知识拓展——山顶洞人”,说说山顶洞人与北京人有哪些不同? 检测学生反馈目标 1、关于人类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右图表明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得出这一结 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A.传说、遗址 B.化石、遗址 C.遗物、记载 D.传说、记载 2、 国历史教科书的首页。它距今约有() A.170万年 B.70万——20万年 C.100万年 D.1.8万年 3、证明北京人已经是人的主要根据和理由是() A.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B.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C.能够用手制造、使用工具 D.在体质特征上,手足已向人靠近 4、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是() A.直立行走 B.制作工具 C.学会用火 D.懂得审美 5、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分布的共同之处是() A.都分布在黄河流域 B.都分布在长江流域 C.都分布在海河流域 D.都分布在大河流域

初中历史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选择题 1.元谋人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专属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根据考古发现,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 A.300万年 B.170万年 C.70万年 D.20万年 2.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 A.元谋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3.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的遗址位于 (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 4.“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够打制石器,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 ) A.元谋人 B.现代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5.火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它促进了人类的进化。我们获知北京人会使用火是通过 A.大胆想象 B.神话传说 C.遗骨遗迹 D.历史文献 6.《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道:“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①会制造石器②会种植粟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7.韩非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 兽虫蛇。”由此可见早期人类最需要的是 ( ) A.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 D.过群体生活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 (1)在材料一中所述的险恶环境里,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这对北京人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3)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七年级历史上册总结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会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能否制作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2、北京人: 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使用打制石器,群居,会使用火。 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直立行走. 3、山顶洞人: 距今约3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穴中,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磨光和穿孔技术,会人工取火,捕鱼,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1、原始农业的发展: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稻、粟、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原始农业产生。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2、河姆渡人的生活: 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住干栏式建筑,栽培水稻使用骨耜,饲养猪狗和水牛。 3、半坡人的生活:

6000年前,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住半地穴式房屋,制作磨制石器,种植粟,饲养猪狗,制作彩陶,会纺织制衣。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 1、炎黄联盟: 五六千年前,在黄河流活动的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会并,逐渐形成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2、尧舜禹的禅让: 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民主传位的方式叫“禅让制”。 标准:德才兼备 2、大禹治水的故事体现的精神: 创新精神、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1课中国远古人类教案

第1课中国远古人类教案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板书) 你们知道“中华”是什么意思吗? 生:1.中华就是中国。2.中华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请大家把这段文字记在书上。在以后的课堂里,我们要记些东西,可以记在专门的课堂笔记本上,也可以记在书上。我主张大家还是记在自己的书上,免得几天以后,你的笔记本不知跑到那去了。书也会跑掉,不过这个可能性要小一点,希望你们能保存好你们的书,这里有你的,也有我的心血。最重要的将来初三复习时,你就不用到处求人找书了。 中华者,中国也,亲被正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唐律名例疏义释义》 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之远近也;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章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卷一?中华民国解》 师:同学们能看懂这段文字吗? 生:看不懂。 师:历史知识涉及的范围很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医药卫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特别是语言和哲学两项内容与历史的关联很大,同学们语言这一关一定要过,不能看完一段资料后“不知所云”。 “中华”在历史上曾专指汉族,意思是“教化”,说文化高,经济发达。在古代,“华”同“花”、“化”,(板书)“化”就是“教化”之意。在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认为自己的文化高,是世界的中心。周围其他族的人文化低,是“夷”。“亲被正教”接受先进文化的人,自然就是中华,很自信,也很骄傲。当然,还有一层意思,即使你生活在中原地区,奇装异服,不知道孝敬长辈,友爱兄妹,不学无术,没有礼貌,也不能称为“中华”。 但是,大家要注意了。随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中华”逐渐发展为多民族含义。因此,中华民族包括定居于中国领土内的所有中国民族,即包括当代的和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的民族。 现在,我们看导言,这部分概述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这里面我们要记住那些内容呢?大家跟着我看书。找到: 至少距今170万年,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已经有了早期人类的足迹。 约9000多年前,我国远古先民学会了耕种田地,栽培粟和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化的国家之一。 大家用笔把这些内容标出来。同学们都听过“四大文明古国”吗?你知道是那些吗? 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板书) 第1课中国远古从类(板书) 一、人类的起源(板书) 师:同学们知道人类是从那里来的吗? 生:从猿变来的。 师:很好。谁知道在古代,人们认为人类从那里来的? 生:女娲娘娘造的。

四年级音乐下册第1课《彩色的中国》教案湘艺版

《彩色的中国》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歌唱《彩色的中国》 教材分析:这首歌的歌词从环保的角度表达了对祖国山河与中华文化的热爱。曲调生动流畅地表达了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关注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让演唱者真正感受到“神州处处好”,并警醒地告诫祖国儿女,“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学唱这首歌,不仅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开启学生的心智,一举两得。 教学目标: 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并用线条或简单图形在谱中画一画,然后再唱一唱。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 教学重难点: 唱好歌曲《彩色的中国》 细腻地表达歌曲真正的内涵。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为大家演唱《爱我中华》。先给老师来点掌声鼓励鼓励好吗?谢谢!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刚刚老师唱的这首歌《爱我中华》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回答一下! 生:(师引导)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师:嗯,是的,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首歌曲真切的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那么,类似这种情感的歌曲很多很多,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这就是我们彩色的中国。。。) 新授部分: 欣赏视频:(直接播放) 师:好,同学们,歌曲已经欣赏完了,那么这首歌曲的旋律怎么样?歌词描绘的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师引导)……

师:嗯,不错,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首歌曲欢快、旋律优美,好似同学们在边歌边舞,亲切的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那么,这首歌的节拍是什么?它的节拍特点或者说强弱规律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两个问题,让我们再来感受下这首歌曲。同学们,可以边听着歌曲边用手打着节拍. (播放音频) 师:好!刚才啊,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通过大家刚才对这首歌曲的陶醉和投入,大家齐声告诉老师,这首歌的节拍是几几拍啊? 生:3/4拍 师:嗯,对的,那么谁能告诉我3/4拍的节拍特点或者说是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呢? 生:强弱弱 师:嗯,很好!3/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下面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右手,跟着老师一起来打一下3/4拍的节奏(打四小节)。很好,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那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首歌曲。 学唱歌曲: 学唱高声部歌谱 师:首先请同学们端正坐姿,肩颈放松;两眼平视,在演唱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好甜美的微笑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来,同学们,在唱歌之前先给老师一个最最甜美的微笑! 生:(微笑) 师:嗯,很好,希望大家保持好这种状态。下面我们先用“la”一句句的来学唱这首歌。 师:(教唱一遍至B段)这首歌曲共分为两个部分,也就是两大段,刚刚我们唱的是这首歌曲的第一部分也就是A段,A段表达我们青少年的好动、好奇。后面就是第二部分也就是B 段,歌曲在这里形成了高潮。同学们,看一下我们这首歌后面的这部分出现了11:这个记号是什么记号啊? 生:重复记号 师:嗯,是的,所以说这两句是重复乐句,从而巩固了歌曲的主题,所以我们刚刚唱的时候应该从这句重复一遍到第二段的结束句。 好,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大体熟悉了这首歌的旋律,让我们共同用“la”完整的齐唱第一遍。 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教案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教学内容 教材P6~P11,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掌握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特征。 2.初步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 3.认识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增强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传说,神农氏用木、石、骨制成耒耜等农具,教人们翻松土地,采来穗大实多的谷粒埋入土中,待长成结穗后收割,供人食用。他还用同样的方法,种植其他作物。后来,他播种五谷的办法,传遍各个部落,人们尊称他为神农氏。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原始农耕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的原始农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它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归纳导入:我国的原始农耕是从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开始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原始的农耕生活》这一课吧! 二、教材引导自主学习

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 探究一: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活动】同学们,看看教材上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什么工具、住什么样的房子、种植什么作物、还有什么原始居民没有掌握的技巧。 【归纳】从食物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主要靠采集植物果实、渔猎;而河姆渡人已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会挖掘水井,饮水更方便。 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河姆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 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河姆渡人则使用磨制石器,并用耒耜耕地,而且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点拨升华】原始人类从打制石器进步到磨制石器,从采集植物果实到种植农作物,都是人类的进步。 探究二: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有何异同。 【活动】下面我们搞一个小活动,活动的主题是——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远古家园。我们从三个典型的原始农耕遗址中选出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根据大量的考古发现,想象这些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现在大家分成三组,一组扮演半坡人,一组扮演河姆渡人,第三组当评委。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且把你想象中的半坡人、河姆渡人生活的场景用语言、动作、图片等方式展示出来。希望每一组都有精彩的表现。准备15分钟。 (学生分组准备) 老师:好,时间到,大家准备好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远古家园。 掌声有请河姆渡居民扮演者。 (河姆渡居民相继发言和表演) 学生A:我们河姆渡村坐落在美丽的东海之滨,气候温和,有充足的水分,很适合种植水稻。我们大量地种植水稻。同世界其他种植水稻的国家相比,早了3000~5000年。 学生B:我们还发明了蒸饭的蒸笼。(展示图片)蒸笼是陶土烧制的。蒸笼有三层,最底下一层烧火,中间一层装水,最上一层是陶盆,盆底有很多小孔,利用蒸汽把饭蒸熟。这样做出的饭又香、又软,有营养,好消化。 学生C:我们用木头和茅草盖房子,(展示图片)我们的房子有两层楼,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干栏式的结构,又通风又防潮,算得上是小洋楼了。听说六七千年后,江南有些地方还有类似我们这样的干栏式吊楼呢! 学生D:请看我们耕地的工具——耒耜。耜有石头磨制的,也有骨制的,是用动物的肩胛骨装上木柄做成的,骨制的很轻便,再装上脚踏(耒)就更轻便了。(做手握骨耜脚踏耒的动作)用轻便的工具耕地,可以提高效率,增加粮食产量。 学生E:我们会挖掘水井,解决用水问题。我们为水井也盖了一个遮雨棚,不让雨水落到井里。我为我们自己的聪明感到自豪! 学生F:由于有了打井的技术,我们不一定要住在河边。可以搬到离河边更远的地方居住。就算河水泛滥也淹没不了我们的家。 …… (半坡居民相继发言和表演) 学生A:我们半坡人比河姆渡人年轻1000多岁。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我们过着比河姆渡人更进步的生活。就说我们的食物吧,除了主食粟(小米饭)以外,副食还有鱼、肉、白菜、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习题)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七年级的李梦同学暑假参观了我国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参观的是遗址。() A.元谋人 B .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观察下面示意图,判断“元谋人”应在什么位置() A.(a) B.(b) C.(c) D.(d)[ 3.(2017岳阳)岳阳市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想去参观距今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某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浙江河姆渡 D.陕西半坡村 4.黔东南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5. 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2018 南通长江中学月考)在北京人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已开始建造房屋定居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已开始制造工具 7.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关于北京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新石器时代 B.过着群居生活 C.已经会人工取火 D.会建造房屋 8.(2018 河北廊坊十五中模拟)在远古一个晴朗的下午,两个北京人捕获了一头梅花鹿。在分给大家前,他们要采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成若干份() A.石制工具 B.铁制工具 C.棍棒 D.硬质土块 9.下列远古人类,从其进化状况看,排列正确的是() A.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 B.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 C.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 D.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10.小明是个小马虎,在历史课上学习山顶洞人时,他做了如下笔记:“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使用天然火。”你能从小明的笔记中找出几处错误()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四年级音乐下册第1课《彩色的中国》教案1湘艺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 2、能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和连音,用适当的力度处理歌曲。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特点,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1、通过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通过演唱歌曲,了解相关乐理常识与歌唱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准确而巧妙的唱好休止符和连音,切分音。 教材分析: 这首歌的歌词从对祖国山河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曲调生动流畅地表达了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关注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让演唱者真正感受到“神州处处好”,并警醒地告诫祖国儿女“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学唱这首歌,不仅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开启学生的心智。 教学流程: 一、复习口琴 1、练习音阶。 1 2 3 4 5 6 吹吸吹吸吹吸 2、吹练习曲,歌曲《小星星》,抽查个别同学的吹奏。 1 1 ︳5 5 ︳6 6 ︳5﹣︳4 4 ︳3 3 ︳ 2 2 ︳1﹣︳ 5 5 ︳4 4 ︳3 3 ︳2﹣︳5 5 ︳4 4 ︳3 3 ︳2﹣︳ 1 1 ︳5 5 ︳6 6 ︳5﹣︳4 4 ︳3 3 ︳ 2 2 ︳1﹣ 二、学习新的歌曲 1、导入: 师:同学们想到我们的祖国,大家的脑中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对,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形各异,有绿的平原,有金黄的沙漠;有巍峨的高山,也有奔流的江河……接下来让我们通过音乐欣赏《彩色的中国》,来感受祖国的美丽,在听的同时请同学们在休止符的下方表上三角符号。

2、教学生打三拍子的节奏。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生:3/4。 师:3/4表示什么?(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个小节三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下面请同学跟着我一起来学打节奏,第一拍拍手,后面两拍点手心。 3、识谱并学唱歌谱。 ①讲解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音符,减实线,增实线。 ②容易出错的小节:︳7 6. 5 ︳1 2 3﹣︳︳76 5. 1 ︳22 1﹣︳ 让同学们跟着琴学唱第一段歌谱。 4、分段学唱歌词。 ①提醒学生注意:休止符,后半拍出来。向学生讲解反复记号 ②容易出错的句子: 01 ︳43 2 02 ︳7 6. 5 ︳12 3﹣︳ 就看到了彩色的中国 三、总结 现在,同学们都生活在幸福美好的生活之下,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祖国,感谢为今天美好生活做出贡献的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当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七年级历史上册1.1《中国远古人类》教案(1)华东师大版

第一课中国远古人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要求学生掌握人类起源的大致时间,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北京人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状况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 (1)通过对考古动态的介绍,培养学生从互联网及报刊、杂志等媒体上搜集最新考古资料的习惯,提高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明确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水平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提高的,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使学生了解中国不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很可能也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激发他们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自豪感。 (2)使学生明确是“劳动创造了人”,培养他们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3)让学生明白原始先民在改造自然、改造自身的过程中,也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教学要点 1、重点:北京人的生活 2、难点:讲清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观点。 三、教学方法:比较法、观察法、引导法等 四、安排:1 五、课文学习 导入: 这是我们的第二节历史课,我对大家还不是很熟悉,我想利用这会首先认识一下大家。 (请一同学,问)“你叫什么名字?”……“你是从哪来的啊?” (再请一同学,问)“你有叫什么名字啊?”……“你又是从哪来的呢?”……“那你知道你父亲是从哪来的吗?”……“那你爷爷呢?”……“你爷爷的爷爷呢?”……“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呢”…… 如果我们将刚才这个问题深究下去的话,那它就将变成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学生回答,人类是从哪来的。)那人类究竟是从哪来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请大家将书翻到第3页——《中国远古人类》。 正文学习: 关于人类是从哪来的这个问题,人类自古以来都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和想象,于是,也就流传着各种各样的传说。那大家知道的都有那些这类的神话传说呢?有谁愿意讲出来给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 (分别请几位同学讲讲自己知道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他们可能会讲《亚当和夏娃》、《女娲造人》等神话传说,讲的不完整的,教师加以补充。)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课时) 【学习目标】 1.识记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以及氏族生活的特点等。 2.通过探究山顶洞人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等问题,体验独立思考和归纳比较的过程。 3.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 北京人基本概况。 【学习难点】 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要求学生结合课本归纳梳理,识记1到3题的知识点。第3题注意让学生结合前面内容比较归纳。 方法指导二: 结合书本归纳梳理,识记相关的基础知识点。教学生学会使用歌谣的方法记忆重要知识点:一百七十万年前, 云南元谋人出现。 北京人在周口店, 会用工具人形显。 山顶洞人不一般, 磨制石器把空钻。 长相更像现代人, 人工取火能御寒。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歌曲《大中国》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里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吗?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自主阅读课本P2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元谋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2)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3)生活状况:会制作工具和知道用火。 (4)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知识模块二北京人的发现 自主阅读课本P3内容,完成第2题。 2.简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70~20万年。 (2)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3)使用天然火。 (4)靠狩猎、采集为生。 知识模块三北京人的特征 自主阅读课本P4~5内容,完成第3~4题。 3.简述北京人的特征。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2)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3)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过群体生活,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上的里程碑。 4.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1)体质形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2)工具制造: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而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 (3)火的使用: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 (4)社会组织:北京人过群体生活,而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

彩色的中国歌曲教案

七年级第一单元歌曲《彩色的中国》 教学目标: 1.能生动、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多彩的中国》,感受神州处处好,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2.唱准休止符、附点音符、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3.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教育。 重点:准确而有表情的演唱《彩色的中国》 难点:休止符、渐强渐弱。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我中华》伴奏 师: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刚才我们听的是什么歌曲?哪位同学回答一下。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举不胜举,美不胜收。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组祖国各地风光的图片,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放相关图片,背景音乐“古筝曲”) 师:你们看到哪些地方?请你们用带有颜色的语言来描绘一下。 生:(颜色要充分说)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一幅幅精彩纷呈的画面,展示了悠久厚重的中华文化和中国人特有的聪明才智。 师:打开地图册,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彩色的中国。碧绿的草原,金黄的沙漠,长长的长江,黄黄的黄河。此情此景,我真的想高歌一曲。(老师范唱,做做动作,同时PPT文件加滚动的图片) 二、新授部分 师:老师唱的这首歌曲题目是《彩色的中国》(板书),今天我就请同学们来学唱这首歌。 1、听音朗诵歌词;(讲解反复记号) 2、听范唱录音。 师:请同学们注意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三四拍、休止符、反复记号、附点) 3、跟琴模唱用“LA”“LU”(我们来试唱一下) 4、听琴唱词(请同学们把歌词加入歌曲) 5、齐唱 6、分组唱或分男女生唱。(声音的处理,<>) 7、跟伴奏唱 ①先听一遍伴奏 ②跟唱 师:我们可以变换一下演唱的形式,我们同学都知道哪些演唱的形式啊? 8、领唱,齐唱 三、拓展:欣赏《歌唱祖国》 师:我们的祖国人杰地灵,英雄辈出,同学们,2008,对所有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一年。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到今天中国飞天梦的实

初中音乐《彩色的中国》教学设计1

《彩色的中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 2.能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和连音,用适当的力度处理歌曲。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特点,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1.通过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通过演唱歌曲,了解相关乐理常识与歌唱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准确而巧妙的唱好休止符和连音,切分音。 教材分析: 这首歌的歌词从对祖国山河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曲调生动流畅地表达了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关注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让演唱者真正感受到“神州处处好”,并警醒地告诫祖国儿女“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学唱这首歌,不仅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开启学生的心智。 教学流程: 一、复习口琴

1.练习音阶。 1 2 3 4 5 6 吹吸吹吸吹吸 2吹练习曲,歌曲《小星星》,抽查个别同学的吹奏。 1 1 ︳5 5 ︳6 6 ︳5﹣︳4 4 ︳3 3 ︳ 2 2 ︳1﹣︳ 5 5 ︳4 4 ︳3 3 ︳2﹣︳5 5 ︳4 4 ︳3 3 ︳2﹣︳ 1 1 ︳5 5 ︳6 6 ︳5﹣︳4 4 ︳3 3 ︳ 2 2 ︳1﹣ 二、学习新的歌曲 1.导入: 师:同学们想到我们的祖国,大家的脑中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对,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形各异,有绿的平原,有金黄的沙漠;有巍峨的高山,也有奔流的江河……接下来让我们通过音乐欣赏《彩色的中国》,来感受祖国的美丽,在听的同时请同学们在休止符的下方表上三角符号。 2.教学生打三拍子的节奏。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生:3/4 师:3/4表示什么?(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个小节三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下面请同学跟着我一起来学打节奏,第一拍拍手,后面两拍点手心。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案(1)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制特征;了解原始人类使用的工具的基本特征以及他们获得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知道原始人使用火的重要意义;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原始想象原始人类的劳动和生活情境,掌握培养同学再创造能力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劳动在人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北京人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北京人身体各部分的特点与原因;山顶洞人所使用的工具的特点。 教学准备: 动员学生查找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 教学方法: 谈话法,指导发现学习法 教学过程: 导入: (结合前准备活动,鼓励学生说一说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简单列举女娲造人的传说)师:在今天的课堂之前,老师想在班上做一个调查,哪些同学听说过女娲造人的故事?请举手! 生:听过!(大部分举手) 师:那请听说过的同学,哪位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这个故事? 生:~~~~~~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那从这位同学的语句中我们知道,传说中的人类是由神创造的,那我们认真的是由神创造的吗? 生:不是 师:那我们人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生:由猿产生 师:对,由猿到人的科学论断,揭示了人类起源的秘密,同学们非常聪明,那同学们知道我国境内的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叫什么吗?请同学们看到教材第二页,第一自然段,然后告诉我答案。 正课:(一)元谋人 师: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叫什么人? 生:元谋人 师:同学说得非常准确,那可以告诉我元谋人生活在什么时代吗? 生:170万年前 师:同学们注意了是“约”为170万年前,因为这个年代不能准确测定,所以“约”字不能省略,那同学们一起告诉我元谋人被发现的地点好不好?他被发现的地点是? 生:云南省元谋县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请勾画下来。那哪位同学告诉我元谋人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呢?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 彩色的中国教案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彩色的中国教案 《彩色的中国》教案 课型: 歌唱课 教学内容: 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 教材来源: 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七年级第十三册第一单元 教学对象: 初中一年级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理念: 中小学音乐新课标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放在十大理念之首,足以说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本课始终以音乐为主线,通过聆听、学唱、欣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新课程今年开始实施,提出了知识与技能的细化要求,对于歌唱类的课程提出了“歌唱的基本要求,歌唱姿势以及发声练习”等。如何改变以往那种单纯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方式方法呢?本课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不知不觉获得音乐知识与技能。

教材分析: 《彩色的中国》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少年歌曲。曲作者采用了大调式、3|4拍的创作手法,更赋予歌曲欢快、优美之感,好似孩子们在边歌边舞,亲切地表达着热爱祖国河山的幸福情感。歌曲分为两个乐段。A段准确的描绘了孩子们看到地图册时,那种时起时伏的思绪和那种时而外在时而内在的喜悦心情。B段第一乐句旋律写得比较出色,歌曲在这形成高潮。第四、五乐句重复第二、三乐句,丰富了歌曲,也将赞美之情得以进一步强调。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已能聆听、分析、思考音乐,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休止符、附点符号、连音、三拍子)。怎样能够准确的把握歌曲的三拍子节拍特点,能够用声断情不断的方法唱好休止符的乐句,并体会休止符的表现作用呢?本课从歌曲的艺术特点,歌词的文化语境,个性理解进行解读,根本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 2、能够准确的把握歌曲三拍子节拍特点,能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和连音,用适当的力度处理歌曲。 3、能够在演唱和欣赏的基础上,感受、体验神州处处好,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够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教案

《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史实推断、情景体验等方法与过程,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概况,归纳农耕生活的特征。 2.学习识读历史图片、列表归纳的方法,提升分析历史资料、进行合理推理想象的能力,理解农耕产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迈进,体会祖先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认同中华文化。 二、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的农耕生活。 难点:农耕生活(文明)逐步产生的进程和相关历史概念。 重点突破:教学过程中,建议用列表法,比较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农耕生活概况,归纳两个聚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他们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感受远古人类的高超智慧,理解我国南北共同发展,共同构筑了远古中华农耕文明的基础。 难点突破: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中《半坡聚落房屋复原图》《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复原图》以及一些考古发现的图片,通过史实推断、合作探究、情景体验逐步了解农耕生活的形成与特征。 三、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复习+问题”导入。巩固旧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逐渐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复习:人类是从进化而来的。目前我国已确认最早的是万年前的人;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是人。北京人过着和生活;使用石器;懂得使用。 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如果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之处?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先民们为了改变这一被动局面,进行积极创造,逐渐形成了原始农耕生活。这就是当时主要遗址。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他们的生活究竟有什么特点?

——图片出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版,第7页。 进入新课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指导学生带着下列问题,快速阅读教材内容,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和阅读习惯。 或用以下表格 1.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我国________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 2.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位于________流域,距今7000年左右。

2019年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广东)

2019年秋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我国古代人类中,最早使用火的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北京人D.河姆渡人 3.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此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半坡人C.北京人D.河姆渡人 4.人与动物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你知道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会不会使用天然火B.会不会直立行走C.会不会语言交流D.会不会制造工具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有52处世界遗产,北京人遗址被列人中国首批《世界遗产名录》,2018年12月,北京人遗址被评选为“世界遗产青少年

教育基地”。下面对于北京人的评价或意义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B.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C.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 D.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6.如图为根据化石复原的远古人类头像,这种远古人类生活在 A.云南省元谋县 B.陕西蓝田 C.北京周口店 D.浙江河姆渡 7.出土的化石等遗存是研究早期人类的主要证据,下列能够反映北京人原始人类生活状况的是() A.出土的灰烬烧骨炭屑B.出土的装粟的陶罐C.出土的铁器D.出土的骨耜 8.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

彩色的中国教案

《彩色的中国》 课型 :唱歌课 备课教师:曹珊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在演唱,聆听中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爱国主义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对比的方式,学会歌曲中休止符的演唱。 3. 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的把握歌曲的三拍子节拍特点及旋律中的休止,能按照歌唱的基本要求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背唱歌曲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准确而巧妙的唱好休止符.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地大物博,美丽的神州大地上处处洋溢着朝气和希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热爱祖国的一首歌曲《彩色的中国》 二:新授课 1.初次聆听歌曲《彩色的中国》 思考: (1)演唱情绪是怎样的?歌曲中是怎样描述祖国的? (设计意图:初步聆听,学生对旋律有初步印象,体会歌曲中的情感,并了解歌词内容) 生:歌曲情绪欢快、跳跃、优美。歌曲用色彩描绘祖国:碧绿的是平原,金黄的是沙漠,长长的是长江,弯弯的是黄河, 宝岛台湾像小船在东海上漂....... 师:学生边说,教师边用多媒体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并范唱(设计意图: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又一次进行体验) (2)歌曲是几拍子的?强弱规律 生:歌曲是三拍子,强弱弱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所学的音乐知识,对三拍子进行复习) (3)、教师教授节拍、节奏、节奏型相关知识,学生完成连线 连线: 节拍X XX 节奏3/4 节奏型|X XX XX |XX X. X║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掌握节奏、节拍、节奏型) 2.聆听歌曲学生边听边划节拍 (师多媒体展示歌曲中用五角星标注的半拍休止处) 思考:老师标记的地方是在哪一拍的哪个位置演唱的? (设计意图: 学生的音乐知识比较薄弱,如果直接讲述半拍休止,他们很难接受这个知识点,这种通过让学生自己体会,总结的方式,要比老师简直教要省力而且效果好 学生又一次的熟悉了旋律,而且关注了休止符,为下面难点的解决做好铺垫) 3.学唱歌曲 (1)教师弹琴,学生尝试演唱齐唱部分 出现问题: 学生的休止符演唱不到位 前奏后学生进入演唱时出现抢拍现象 师: 示范休止符的演唱,尤其是后半拍起唱,学生感受并练习 教师弹奏前奏部分,让学生认真听,用心去感受,学生就会知道怎么正确进入演唱,不会出现抢拍现象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解决歌唱中的难点,准确把握休止符的演唱。让学生从细节开始,养成良好的用耳朵去听,用心去唱的歌唱习惯) (2)学生跟钢琴演唱齐唱部分:注意演唱姿势,演唱声音 (3)合唱部分第一声部的演唱 、“宝岛台湾像小船在东海上漂”这一乐句的演唱 (有的学生会出现喊唱现象,教师强调歌唱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用气息去推动,让生感受并模仿)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并了解气息对歌唱的作用,并能初步尝试用气推动声音来演唱) 、学生体验重复乐句的不同之处,教师弹奏旋律 、教师弹琴,学生用自豪、激动的心情演唱合唱部分的高声部旋律 (4)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歌曲演唱的情感)师提示:要用真挚感情,自然圆润,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