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9年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知识点网上

2019年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知识点网上

2019年哈尔滨市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学业考试说明

五、考试内容

八上专题一享有权利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 人身自由(了解)

(1)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2)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2. 人格尊严权(理解)

(1)含义: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3)人格尊严权的内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3.住宅不受侵犯(理解)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理解)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5.财产权(理解)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专题二承担责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6. 责任的含义与来源(理解)

(1)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来源: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7. 角色与责任(理解)

(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8. 对自己负责任(理解)

(1)表现:①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②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③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2)意义:①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②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9.对他人负责(理解)

(1)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很难

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2)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

10. 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理解)

(1)代价:承担责任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还可能因为做的不好而受到责备和处罚。

(2)回报:承担责任往往获得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回报。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11. 承担责任的要求(理解)

(1)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我们一旦作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2)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3)我们无法改变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

(4)我们要学习那些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人。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5)树立诚信意识,信守承诺。当我们做错事时,要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

1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运用)

(1)我们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

(2)我们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八下专题一权利义务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公民基本权利(了解)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有:

①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人身自由。

③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④平等权。

⑤宗教信仰自由。

⑥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2)公民权利的广泛性:在我国,不仅公民享有权利的范围极其广泛,而且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极为广泛。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权利的极少数人外,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公民权利的广泛性,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2.依法行使权利(运用)

(1)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3)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3.公民基本义务(理解)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②保守国家秘密。

③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④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⑤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⑥依法纳税等。

4.权利义务相统一(了解)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3)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5.法定义务(理解)

(1)法定义务的含义: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2)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①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②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6.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理解)

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专题二爱我中华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道德与法治》八下册)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我国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8.我国的民族关系(理解)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9.维护民族团结(应用)

(1)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2)要做到: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10.“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了解)

(1)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简称“一国两制”。(2)“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

11.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意义(理解)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神圣职责;

(2)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3)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12.解决台湾问题的必要性(理解)

(1)我国宪法规定,台湾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2)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3)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13.中华文化的产生(理解)

长期以来, 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14.中华文化的内容(了解)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理解)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16.中华文化的影响(理解)

①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②中华文化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优秀的中华文化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7.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延续至今的原因(理解)

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18.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了解)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19.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理解)

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

(2)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3)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4)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20.民族精神的作用(理解)

(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灾难,但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总是百折不挠,知难而进。

(4)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21.民族精神的内容(了解)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2.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了解)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23.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应用)

(1)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2)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3)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4)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专题三国策战略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4.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理解)

(1)成就: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仍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3)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5.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解)

(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2)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3)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6.教育的重要性(理解)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27.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理解)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28.我国的人口现状及其特点(理解)

(1)我国的人口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3)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29.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理解)

(1)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2)我国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30.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利用情况(理解)

(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31.我国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危害(理解)

(1)环境问题表现: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2)环境问题危害:①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②严重破坏生态平衡。③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2.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理解)

(1)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3)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33.坚持对外开放的国策(理解)

(1)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九年级专题一崇尚公平正义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公平的含义(了解)

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2.公平的作用(理解)

(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①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②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①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②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3.理智面对不公平(维护公平)(应用)

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

③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4.正义行为的含义(理解)

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5.守护正义(应用)

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

(1)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2)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6.正义对社会的作用(理解)

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

①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7.正义和制度的关系(了解)

(1)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

(2)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3)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

九年级专题二参与政治生活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下册、九年级上册)

8.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了解)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9.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了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10.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了解)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11.选择法治道路的重要性(理解)

(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2)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让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3)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4)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5)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12. 厉行法治的要求(应用)

(1)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3)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13.宪法的重要性(坚持宪法至上)(了解)

(1)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

14.我国的国家性质(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理解)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1)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16.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理解)

(1)维护国家安全的原因:

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2)怎样维护国家安全:

①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

②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每个公民要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要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专题三关注经济发展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

17.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理解)

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8.我国的公有制经济(理解)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国有经济的作用:

①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②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

(3)集体经济的作用: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

19.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解)

(1)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多种形式。

(2)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理解)

(1)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我国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了解)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2.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理解)

(1)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专题四发展先进文化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3.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理解)

(1)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2)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4.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理解)

进入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25.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①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②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①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4)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②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③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26.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理解)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7. 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理解)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28.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应用)

(1)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义:

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也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参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做到:

①要保持我们精神肌体的健康,就要善于辨别各种消极文化并自觉加以抵制

②洁净、温馨、安全的社区要靠你我他来共同创造

③社会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要行动起来,参与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专题五理想与创新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下册)

29.小康含义(理解)

所谓小康,是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

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3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理解)

(1)梦想贯通历史,中华儿女百年来前仆后继,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

(2)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历经艰苦探索,重新焕发活力,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3)百年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31.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部署(理解)

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2.艰苦创业与时俱进(了解)

(1)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2)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尚的美德。

(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33.理想的含义和作用(理解)

(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标,代表着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望,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人生,就是立足现实,不断追求各种具体理想的历程。

(2)理想的作用:①人生需要理想。理想是指引人生航船的方向;②理想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③理想能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让我们充满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与幸福。34. 通向理想之路(理解)

(1)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做出规划。规划要尽可能长远;还要尽可能具体,可以按照时间远近、重要程度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

(2)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适当进行调整,以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推动理想的实现。

(3)理想可以有很多,但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35.正确认识创新(理解)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36.创新精神的表现(理解)

(1)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2)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3)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4)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37.创新精神的意义(理解)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2)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

推动社会进步。

38.团队精神的重要性(理解)

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具备了团队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的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39.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要求(理解)

(1)必要性:①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

②在当今社会,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③终身学习有助于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劳动者,不断开拓新的发展天地。

(2)要求: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的学习机会。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