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际关系心理学(郑金金 俞国良著) 学习资料

人际关系心理学(郑金金 俞国良著) 学习资料

人际关系心理学(郑金金 俞国良著) 学习资料
人际关系心理学(郑金金 俞国良著) 学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心理学之父”冯特

“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

第一节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界定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

(一)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关系,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

2.“人际关系”作为专有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的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

1.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探讨人际关系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莱维特等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纽科姆等对人际关系结构的研究、梅奥等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研究。

3.人际关系的心理方面表现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在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心理成分中,(情感因素)最为重要。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

三、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理论任务:尽快中国化,适合中国国情,经过“选择—摄取—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林崇德,俞国良)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将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社会现实生活服务,为目前的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最终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

1.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2.有效调整人际关系;

3.不断改善人际关系;

4.发展和谐人际关系。

第二节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一、社会关系:

1.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亦即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关系。

2.社会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广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二是狭义上的,社会生产关系。

3.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

二、社会关系网络层次

1.生产关系;

2.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3.心理关系。

三、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关系

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

2.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和产物;

人际关系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1)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制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2)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

3.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4.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四、研究人际关系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3.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心理环境;

4.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第三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

1.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注意—接触—融合

2.人际关系的恶化:冷漠—疏远—终止

二、不同年龄段人际关系的特点:

1.童年期人际关系特点:(0-12岁)母婴关系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儿童的人际关系以垂直型为主。与学前期儿童关系最密切的是父母。班集体和少先队组织对发展平行型人际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2.少年期人际关系特点:(12-15岁)少年“成人感”出现。(1)获得权利和尊重的需要;(2)强烈的独立和自主需要;(3)与同龄人建立亲密友谊的需要。

3.青年早期人际关系的特点:(15-18岁)广泛性、自主性、异变性和异性敏感性的特点。

3.成年期人际关系的特点:(18岁以后)表现在家庭和职业中,表现形式是代际关系和夫妻关系。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日本学者古烟和孝把“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作为社会心理学专著的书名。

第一节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

美国心理学史专家墨菲在《实验心理学》一书中引用艾宾浩斯的一名言:“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来说明实验心理学的历史,这同样适用于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一、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心理学研究

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相互接触、交往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一般的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规律是:一方面积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积极行为;反之,一方的消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消极行为。

2.莱维特为了探讨人际关系中个体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于1951年对正式群体中各个成员的沟通网络进行了实验研究,他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沟通网络模式。

(1)圆形传递。没有核心,信息传递过程中群体各成员间处于平等距离。优点是能够全体成员的士气,调动积极性,产生满意感,群策群力解决问题。缺点是解决问题的速度慢,正确性差,领导者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2)轮式传递。以一个成员为中心,解决问题速度快,领导能发挥作用,正确性高。成员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群体士气低。

(3)链式传递。信息一个接着一个传递。解决问题速度快,领导效能显著,正确性高,成员士气低,成员反应是被动作出的。

(4)Y式传递。链式传递,工作效率高,速度快,抑制了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应采取轮式传递的交往模式;要发挥个性创造性,提高积极性,应采取圆形传递的交往模式。

3.戴维斯,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进行了研究。存在四种模式:

(1)单纯型;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递给最终的接受者。传递速度快,容量大,容易发生信息失真。

(2)集中型。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给朋友或有关的人,这是一种藤式的沟通传递。信息大、渠道宽、速度快,受个人情绪影响大,容易产生消极影响。

(3)偶然型。按偶然的机会传递信息,传递面积广,信息量大,受机遇影响大,交往的主体不能发挥作用。影响积极性发挥。

(4)流言型。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递给所有与他接触的人。传递速度快,面积广,不可靠,谣言就是这样产生的。

4.美国,戴尔,研究表明: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结合效果最好,口头交往效果次之,书面交际效果最差。

二、人际关系结构的心理学研究。

1.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至于人际关系的基本形态,认为人类最小、最稳定的群体是两个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有三种形态:相互正关系、相互负关系、混和关系。

2.苏联心理学家什瓦列娃对人际选择进行了研究,认为在群体形成的最初阶段,人际选择是以直接的情绪色彩为特征的。

3.我们认为,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活动型。

三、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

(一)霍桑实验概述

20世纪20年代,侧重分析人们生产活动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以便调节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个体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代表人物是原籍澳大利来,后移居美国的梅奥。1927-1932在美国霍桑工厂做的系列实验,也叫霍桑实验。

1.照明实验。电话交换机厂,一组改善照明条件,一组条件不变。结果产量仍在提高。说明劳动条件没有人际关系重要。

2.福利实验。先增加福利条件,后双取消福利条件,结果劳动生产率没有下降反而上升。说明,人际关系的好坏比福利改善更加重要。

3.群体实验。工人内部不成文的规定,使群体成员心情愉悦,可以放弃物质利益的诱惑。说明良好人际关系比物质利益重要。

4.态度调查。管理者良好的人际关系比人为的措施更为有力。

(二)霍桑实验结论:

表明:人们在工作中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的是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来讲:

1.人是社会的人。影响人际积极性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

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

3.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

4.除了正式群体外,企业中还存在非正式群体。

(三)笔者的看法:对实验理论假设不全面、不完整。实验方法上缺乏客观性和一致性。在实验过程中有政治偏见,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霍桑实验开辟了人际关系研究的新领域,奠定了行为科学的基础。又影响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节西方的人际关系理论

一、人际交往理论

(一)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高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美国学者米德是这个理论的奠基人。这个理论是以交往者在人际关系中所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的反应。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符号。受行为主义启,米德提出了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显然,反应是以理解语言符号的意义为前提的。

象征:就是用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所展现出现的活生生的具体人来衬托交往另一方的形象,使交往双方的关系明朗和清晰起来,并且明确意识到自己在交往中所担任的角色。

(二)场合交往论:建立在康波和斯尼格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

(三)自我呈现论:又称自我表现论,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管理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自我呈现也可叫做印象管理。自我呈现论是在戈夫曼以及其他研究者广泛研究的基础上的观点。主要阐述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暴露问题。

(四)社会交换理论:是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提出者是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是( 互动理

论)取向的一种观点。社会交换理论中选择比较水平的值取决于交往关系中(所获得的结果)。

(五)T组理论

二、人际反应特质理论

人际反应物质:心理学家在个体人格形成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1.代表人物之一是心理学家舒茨。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感情的需要。

2.心理学家霍妮,根据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把人们相互作用形成的人际关系分为三种类型:

(1)逊顺型。其特征是“朝向他人”。这种类型的人无论在什么场合,总想的是你喜欢我吗?得到肯定回答后再采取行动。被动的。

(2)进取型。其特征是“对抗他人”。交往中总想窥探对方力量大小,或有什么用处,从面采取对策。自我中心主义表现。

(3)分离型。特征是“疏离他人”。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自命清高,易造成内心空虚,孤独的心境。

逊顺型的人多从事与人接触类型的职业。进取型的人多从事商业、金融、法律、科研工作。分离型的人多从事艺术方面工作。

三、人际激励理论。

需要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归因理论:海德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理论

期望理论:弗罗姆激励水平=期望值*效价M=EV

公平理论:亚当斯探讨个人贡献与报酬如何平衡的理论

(一)需要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在1945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分为五个层次:生活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1950年出版的《激励与个性》专著中,又分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主要观点如下:(1)人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人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2)当低层次需要满足后就会出现较高层次需要;(3)需要的满足次序是由低级到高级;(4)每个人都有七种需要,不同时期不同年龄表现出来的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

2.ERG理论。奥德弗ERG需要分三个层次:生理需要(E);相互关系需要(R);成员发展需要(G).

3.成就需要理论。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家麦克莱兰。认为人的生理需要满足后,还有权力需要、友谊需要和成就需要。

(二)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海德在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先提到了归因理论。归因理论主要涉及社会认知和人际关系的有关内容。

归因:是通过观察外部行为来推断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的过程,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1)关于人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2)根据行为对人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作出合理推论;(3)根据过去某一行为预测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的行为。

这三点归纳为一点,就是研究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的协调性。

1.海德的通俗心理学。

2.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

(三)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来的。要点如下:

1.当个休内心有某种需要,现实也有这种需要的可能性时,个体的积极性最高。

2.激励水平取决于行为的期望与效价的乘积。激励水平M=期望值E*效价V M=EV

3.影响激励的因素除个体的期望与效价外,还有关联性、报酬、能力、个人选择的特定行为。

(四)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5年提出来的。这个理论旨在探讨个人所作的贡献与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

第三节苏联的人际关系理论

一、群体人际关系层次理论。

群体活动中的人际关系理论是彼得罗夫斯基首先提出来的。为了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剖析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实质。人际关系就其结构分为三层:

1.第一层,(表层)表现为个人在人际活动中情绪上的好感与反感,群体的相容性与协调性;

2.第二层,(中层)人际关系是通过共同的交往活动实现的。

3.第三层,(内层)个体的集体观念,群体成员在情绪情感上的一致性,群体使每个成员得到全面发展。这一层次是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核心。

二、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它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群体中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把活动看作人际关系得以形成的中介手段,把交往看作人际关系的工具。

第四节人际关系的研究方法与测量

一、人际关系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问卷法和谈话法。

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应用较多的是心理测验——性格测验和投射测验。

二、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

人际关系的测量是改善人际关系的基础。

1.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方法。

2.参照测量法。彼得罗夫斯基创立,这是一种测量群体内最能发挥作用和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方法。

3.贝尔斯测量法。美国心理学家贝尔斯创立。分析群体内人际关系的方法。

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

第一节态度的概念

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1.态度只是一种心理倾向,并非行为本身。

2.态度具有对象性。

3.态度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4.态度具有组织性和结构性。

二、态度的结构

1.态度结构的三要素: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第一,认知成分。个体对某一对象的笼统认识。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

第二,情感成分。个体对某一事物的情感反应。尊重、同情、喜欢、轻视、冷漠、仇视等。情感成为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态度的赞成与反对的情感成为是关键。

第三,行为成分。是个体对某一事物的外显反应或行为倾向。

2.态度分类:

按认知评价划分态度,肯定的态度和否定的态度。

按情感体验划分态度,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

按行为倾向划分态度,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

三、态度的本质。

(一)态度的功能

1.顺应功能:态度能促进个体指向有助于达到自己目的的事物,以保持与环境的平衡关系。

2.认知功能:态度能给个体待人接物方式提供信念,使自己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行为的定向

3.防御功能:能促进个体心理冲突的解决,增加忍耐力,以实现预期目标。

4.调节功能:能帮助个体调节内心的紧张状态,调节行为。

(二)态度的特性:

1.态度具有社会性、

2.态度具有具体性。例如“我的妻子真善良”

3.态度具有协调性。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态度形成和发展的理论。

(一)学习理论

心理学家斯蒂斯和克莱尔等首先把学习理论应用在态度的研究中。他们认为:

第一,多次环境刺激引起情绪反应。例如,触景生情。

第二,由奖赏奖励对个体的态度行为是一种积极强化,惩罚批评对个体的态度会形成消极影响。

第三,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模仿其他人的行为。例如孩子模仿父母的态度和行为。

第四,一种态度的发展可能间接来自于同其他态度的情绪联系。

(二)认知理论

研究表明,认知对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大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态度的平衡性;一个是关于态度的一致性。

1.平衡理论。海德等人提出来的。”P-O-X”形成的三角形关系。平衡理论涉及一个人和两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

2.一致性理论。由奥斯古德和坦嫩鲍姆提出的。实际上是对海德理论的发展。态度的一致性是导致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这个理论认为,一致性原则支配所有人的思维。例如,相似导致人际喜欢和吸引。就是这个原则发生作用的例子。

(三)功能主义理论。认为,人们选择的是符合特殊心理需要的态度。人的态度是为心理功能服务的。

二、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条件。

1.个性的需要;

2.个体的经验;

3.交往的对象和性质;

4.个性的自我意识。

三、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

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心理过程。我们把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看做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即个体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通过两步实现

首先是内化:人们接受社会的行为规范并把它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内在尺度。

其次是同化: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总是以其他社会角色的态度、行为作为参照系数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凯尔曼认为任何态度的形成经历着服从—同化—内化三个阶段。

四、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人际影响。

2.个性心理特征。

3.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五、态度的测量。

(一)直接测量

1.瑟斯顿量表。这是一种精确的态度测量方法。一般以25题左右,对每题进行11个等级的评定。用于对战争、死刑、宗教、少数民族的态度测量。

2.利克特量表。通常是5点或7点量表,量表的题在20个左右。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态度量表。

3.语义区分量表。奥斯古德。用成对的两极性的形容词,如好-坏,强-弱等评价态度对象。按7个等级评定,记录被试得分并累加。

(二)间接测量。

1.投射测验。最有代表性的是主题统觉测验(TAT)或墨迹测验。

2.生理指标测量。

3.内隐联想测验(IAT).

第三节态度的转变。

处理人际关系实际上就是做态度转变的工作。

一、态度转变的研究历史。

现代态度转变的研究中,存在着两种研究传统:

一种是唯物主义的传统。如,1989,我国的吴秀娟对中小学校长在教育改革中的认识及态度的调查和心理分析;

另一种是唯心主义的研究传统。

二、态度转变的理论。

态度转变是态度研究的核心。

(一)强化理论。

耶鲁大学霍夫兰、贾尼斯在1953年提出,强调联想、强化、和模仿在态度改变中的作用。

(二)认知失调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来的。主要研究认知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认知是态度的一部分。

三、态度转变的方法。

(一)参与活动法。

(二)登门槛技术。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这种方法最早应用于产品推销,后来逐步发展为一种改变态度的技术。

(三)群体规定论。

(四)全面宣传法。要求个体改变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

(五)沟通信息法。

四、态度转变中的沟通。

(一)沟通者。

1.沟通者的可信性:一是专长和权威;二是动机和意图。

2.睡眠者效应:由低可信性的沟通者所传递的信息并没有马上发挥作用,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有较大的影响。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就称为睡眠者效应。

3.类似性。

(二)沟通的内容。

1.利用情绪:好感;恐惧;

2.组织沟通:

(1)理解材料:说服中的理解。

(2)论证:呈几方面的材料。

(3)引出结论。

(三)沟通对象。

1.听众的态度。

2.与听众态度的差距及可信性因素的影响。

3.让听承诺。

4.个性因素:可说服性、智力、自尊、个性和社会情境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第一节认知失调概述

认知失调理论首先由费斯廷格提出。

认知元素:是人对于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它是态度的一部分,即关于态度对象的任何思想、信念和知识等。

一、认知之间的关系。

1.认知无关。一个认知同另一个认知没有关系。例如,纽约到北京有4800公里,北京今天下雨。没有直接的关系。一个认知对另一个认知没有意义。

2.认知协同。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认知。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是认知协同。例如,今天下雨,我有一把雨伞。

3.认知失调。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是认知失调。例如,你不喜欢看武打片,但见许多人排着队买票,你不问清楚匆忙买了一张票,结果买得是一张武打片的票。这种情况下,买票的行为就属于认知失调。

二、认知失调的程度。

1.随着认知之间差异性程度的加大而加大。

2.随着差异性认知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3.失调性程度与个体所有的协调性认知数目成反比。

4.失调程度还必须考虑各个认知的重要性。

总之,失调程度=失调认知数*重要性/协调认知数*重要性

三、减少失调。

1.改变认知;

2.增加认知;

3.改变重要性。

第二节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

一、诱导服从研究

1.失调研究的经典实验是由费斯廷格和卡尔史密斯做的。

2.诱导服从的一些前提因素:自愿选择;承诺;责任感;预期的消极后果。

二、努力理由研究。

三、不足阻碍研究。

四、决策后失调研究。布雷姆首先对这个问题作了研究。

五、认知失调的激起性质。

第三节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

一、心理治疗:是心理学家帮助个体克服范围广泛的个人问题的一种方法。

二、儿童教育:不能采取粗暴的,严厉的甚至打骂的方法,不利于转变儿童消极的态度,循循善诱,耐心说服的方法更为有效。

三、消费行为。

四、决策。承诺升级现象的原因是决策后的认知失调。

第五章印象形成

第一节印象形成概述

一、人际印象的定义

印象:是指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人际印象形成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三个成分。

1.认知的对象(行动者):被形成印象的人。性别、种族、外貌、衣着、头发颜色、体态、行走姿势、

行为等

2.认知的主体(知觉者):

3.交往的情境。

第二节印象形成的特点和建议

一、印象形成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一致性、评估性、中心物质的作用、隐含的个性理论。

1.一致性。例如评价一个人时,他是冷酷的又是善良的,是诚实的又是虚伪的,我们总是对他形成一个一致协调的形象。

2.评估性。例如,我们根据初次见面的影像会对他人的形象做出猜测,随着接触的深入和交往的频繁,会从多角度,多方面的作出评判。

3.中心特质的作用。例如我们说一个人是大方的和心肠好的,聪明的和慈善的等,我们会对大方的、聪明的特征留下深刻的影响,对心肠好的、慈善的形象较为淡薄。因为前面那个特征对形成一个人的印象更为重要,后面那个特征不那么重要。

阿施首先发现,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某些特质起着中心作用,另一些特质只起着边缘作用,前者称为中心特质,后者称为边缘特质。

4.隐含的个性理论。例如,如果我们听说某人是悲观的,我们就会认为他缺乏幽默感、易激怒和不喜欢交往,即使我们没有有关这些个性特质的证据。再比如,我们知道某人是热心肠的,变会认为他中活跃的,交友广泛的,好心肠的等。

二、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

1.累加模式。知觉者对他人印象形成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对那个人某些特质及其总体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估。

2.平均模式。安德森提出,知觉者是通过把所有单个特质的评估值平均起来形成一个总的印象的。

3.加权平均模式。知觉者在形成印象时给予某些特质更多的权重,而给予另一些特质较少的权重,每个特质乘上它的权重,再加以平均,就形成了整体印象。例如,某个陌生人是“英俊的、爱说话的、熟练的、报复性强的、凶恶的”,我们对他印象的形成中,后两个特质的影响更大,我们会赋它们更大的权重。

第三节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差

一、对他知觉的顺序效应。

1.优先效应;也称首应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信息在印象中有更大的权得。

2.新近效应。在印象形成中不会产生优生效应或优先效应不起作用,相反会产生产近效应,也称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例如,因为朋友最近的冷淡,而否认他以前的热情。

二、晕轮效应。

一旦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大体上的印象后,往往我们会以这种印象一致的方式去评估他所有的特质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例如,有两个人招聘,对一个人印象较好,另一个印象中等。招聘者往往会对印象好的人认为有更多的技能和发展的可能性。再比如,对亲戚,对朋友会区别对待。

三、定型

定型是认为某个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

例如,德国人一丝不苟,有科学头脑;美国人积极进取,讲究物质享受;日本人工作勤奋,彬彬有礼;犹太人聪明机智,贪婪吝啬;英国人有绅士风度,因循守旧等。

四、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

当我们对他人形成了一个印象之后,我们常常会依据这个印象行动。所谓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

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

第四节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

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例如参加会议,做报告,都要衣着得体。年轻姑娘和小伙子约会,都要梳妆打扮一番。

二、印象管理的理论

1.符号相互作用论。传统的理论家像库利和米德提出的符号作用论。

2.自我表现论。印象管理也是戈夫曼的自我表现论的核心。戈夫曼把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交往看成是类似于舞台表演。

3.情境认同论。亚历山大提出情境认同论来解释印象管理。

三、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地言语和行为向他人展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的目的。自我表现是一种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在他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印象。

四、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1.情境因素。

2.参照群体的认同。

3.其他人的影响。

五、印象管理的作用。

有些人认为,印象管理是“墙头草”、“变色龙”、“伪君子”所惯用的伎俩

印象管理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1.印象管理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事实;

2.印象管理有助于维护我们的真面目,真实意图、心理特性和个性。

3.印象管理能够使们在现代社会里更快、更富有弹性的适应不同的角色要求,并作出恰如其分的表现和行为。

第六章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在社会交往中,任何人之间都会有相互影响,我们努力去了解他人的性格、爱好、心情、动机等,并决定最佳的交往方式,这个心理过程就是人际知觉。人际知觉就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

第一节人际的非言语沟通

非言语沟通是人们并不借助有声语言的内容而是凭借像脸部表情等无声的语言所进行的沟通。

非言语沟通分三类:

第一类,动态无声的。像点头、微笑、皱眉、摇晃手脚等。

第二类,静止无声的。像站、蹲、坐、倚等。

第三类,副语言。非言语性的各种动作,如打嘻喷嚏、咳嗽等。

一、非言语线索的种类

(一)脸部表情。有关他人的情绪状态最明显的信息来源之一就是脸部表情。

(二)目光接触

(三)身体语言。能暴露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姿势可以表示某些含义,身体的活动和姿势还能反映人的生理状态和年龄等。

二、非言语线索的意义

1.引起他人的有利反应。自我表现。

2.可以辨别说谎话的人。依靠细微的表情;说话的音调;双方的目光接触。

第二节对人的归因理论

归因:指根据一个人的外在行为,对他的内部状态作出推论。

一、海德的通俗心理学

最早的归因理论是海德提出的。海德认为每个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是通俗心理学。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确定他人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归因于内在状态,称为内在归因。内在状态是指行动者的人格、动机、情绪、心境、态度能力等。

归因于外在力量,称为外在归因。外在力量指对于行动者来说是外在的东西,如周围环境,其他人的行为,提供的奖惩,运气,任务难度等。

海德认为,行动是由人的力和环境的力互相作用而成的。如果个人的因素强于环境的因素,会作出内在归因;如果环境因素强于个人因素,会作出外在归因。

二、相应推论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于1956年提出的。

社会期望和非共同的效果这两个概念可综合为一个一般的归因原则,称为折扣原则。该原则是说,特定的原因产生特定的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

三、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

第一个维度称为实体的特异性。

第二个维度是一致性反应。

第三个维度是一贯性。

四、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

五、控制源理论。罗特对心理控制源进行研究并发展起来的归因理论。

第三节对人的归因偏差

一、行为中心偏差——“行为”吞没“场”

海德指出,对他人的知觉常常考虑行为,而不考虑生的环境,他把这种现象称为“行为”吞没“场”。也有人把这种偏差称作基本的归因错误。

二、显著性偏差。

三、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差。

第四节归因理论的应用

一、心理健康

二、绩效评价

三、人际冲突

第七章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我们除了试图理解他人之外,也试图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态度、情绪和内在的特质。这一过程就称为自我知觉。

第一节自我知觉理论和自我归因。

一、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1972年。

二、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

三、情绪比较和情绪归因。

第二节自我知觉中的偏差

一、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

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存在着区别。行动者倾向于外部归因,观察者倾向于内部归因。

我们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情境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存因素。

二、自我服务偏差

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看待自己,当取得成功时,容易归因于自己,做了错误事后,归因于外在因素。“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这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归因偏差。

自我服务偏差产生的原因:一是有助于保护或提高我们的自尊;二是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公开形象。

第三节自我障碍和习得无助

一、自我障碍

自我障碍指的是行动者制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行动者在作出成绩时必须会遇到的,如果行动者失败了,人们就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归因于外在因素或行动者不可控的因素。即归因于障碍的存在。

二、习得无助

习得无助指的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由于个体对自己行动的结果重复性失去了控制而表现出麻木状态,即使以后事件完全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时,也不努力去控制,觉得希望渺茫而无所作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学习和归因。

习得无助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动机上的,无助的人不再努力改变这种结果;

第二个问题是认知上的,无助的人不去学习摆脱不良结果的反应;

第三个问题是情绪上的,习得无助能产生忧郁症。

第四节自我归因的运用

一、痛苦归因。

二、错误归因治疗。

心理治疗专家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病人的焦虑问题。治疗的方法:

一是心理分析治疗;试图找出焦虑的隐藏根源。

二是学习治疗;主张采用放松手段,使病人重新学习;

三是心理治疗方法,主张使病人对激起原因作出错误的归因。

三、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

第八章自我导向

第一节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界定。

1.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即个体对自己以身状态的察觉和认识。自我意识是自我导向的基础,也是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实现的载体。

2.自我意识可表现为认识、情感、意志三种形式,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

3.自我概念则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的意识,属于自我意识的认识范畴,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图式、自我评价等。

二、自我意识的特征。

1.社会性。

2.能动性。

3.同一性,

4.统一性。

三、自我意识的结构。

(一)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

詹姆斯,把自我区分为客体我和主体我。客体我是指作为经验客体的自我。主体我指的是作为在情境中活动着的我。

詹姆斯分析了客体我的结构。他认为客体我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

物质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征的意识。

社会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如何被他人看待和承认的意识。

精神自我是个体对内部自我或心理自我的意识。

(二)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罗杰斯把自我意识区分为现实自我和理念自我。

现实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看法。

理想自我指个体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形象,也就是个体想要达到的完善的自我形象。

(三)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

希金斯把自我界定为三个成分。即实现自我、理想自我、应该自我。

实际自我即个体或他人认为该个体实际特质,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自我概念。

理想自我即他人希望该个体具备的特性。

应该自我即个体或他人认为该个体在有关承担责任与义务方面应该具有的特质。

(四)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时蓉华等人认为,自我意识是知、情、意三方面统一构成的高级心理活动反映形式。因此自我意识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组成。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一我关系的认知,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等。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它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包括自我感受、自尊、自信、自爱、自豪感、责任感等。

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自觉而有目的的调节。

第二节自我控制

一、自我控制的概念

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思想观念、行为的调节或控制。简言之,就是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它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高级心理活动。

二、作为学习行为的自我控制。

三、改变行为的线索和结果。

第三节寻找目标

一、确定目标

二、选择目标

三、记录行为

记录行为的方式有很多样,其中最容易、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记录方式是计数法。

第四节自我实现

一、对自我实现的理解

马斯洛自我实现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丰满人性的实现;其二是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二、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

三、为一个好的行为结果作准备

强化是能够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

积极的强化就是对一个已经给定的动作直接强化。

消极的强化就是指减轻或消除某种不愉快的刺激,如痛苦,批评和焦虑等。

第九章人际影响

人际影响是社会中个体或由个体组成的群体对其他人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第一节从众的概念或范式

一、从众的概念

从众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二、从众行为的分类

1.群体中个人行为的分类:从众和非从众

2.群体中从众行为的分类

迈尔斯认为,同一种从众行为从心理上可以划分为简单服从和内心接受两种形式。

凯尔曼提出了第三个范畴,称为认同。当个体为了维持与一个他认为是重要的人或群体的关系而模仿这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时,便会发生认同。

三、从众的理论

一种是个性理论,另一种是群体压力理论。

第三节从众的影响因素

有三大因素影响了从众:个体的特点、群体的特点和具体的任务或情境。

第三节服从、偏离和独立

一、服从

服从是指在他人和群体的直接命令下产生某种行为的倾向。

二、偏离和独立

(一)研究偏离和独立的理论

1.对抗理论。布雷姆在1966年提出来的

2.去个性化理论。

去个性化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隐匿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性的一种状态。

3.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

第四节感染、模仿和时尚

一、感染

二、模仿

模仿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简单的模仿是一种本能的倾向,儿童最初的知识往往是从模仿中获得的。儿童的模仿对象总是由近及远,由小及大,最初模仿的对象是父母,兄妹,之后是教师,同学,最后再发展到社会英雄,先进人物。模仿的基本趋势是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从游戏模仿到生活实践的模仿,从对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对内部实质性内容的模仿。

一般地说,年龄越小,地位较低的以及与榜样具有相似要人格特质或生理特点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模仿。

三、时尚

(一)研究时尚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时尚现象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乃是群体新思想、新价值观和新行为方式的形成过程。

第二,研究时尚现象,对于弄清时尚概念、特点、机制和规律,丰富人际关系心理学和群体心理学的理论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第三,时尚现象的特点和规律的掌握,对发展商品生产,调节市场需求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二)时尚现象的表现形式

时尚现象具体表现有文化态度、风度礼议、服饰打扮和生活行为方式等方面。

(三)时尚的心理机制

第一、求新欲望。第二,模仿与从众心理。第三,自我防御与自我展示。

第五节舆论和社会风气

一、舆论

舆论又称社会舆论,它实质上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者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舆论的形成是由一个潜在状态到显现状态的过程。舆论形成的最终标志是社会的公认,它具有权威性,能够逐渐被社会公众接受,服从,采纳,并对公众产生导向,约束,压力等心理效应。

二、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简称风气,指社会上或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竞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

社会风气是推动或阻碍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社会安危、国家存亡与民族兴衰。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社会风气,应该结合时代的特点进行分析。当前开拓创新已成为潮流,追求发展,追求知识,追求富裕生活,追求成长等蔚然成风。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时代精神,表现了一代人的新风尚,但另一方面,传统观念的裂变和否定与新观念的理解之间的矛盾,使一些文化水平较低和缺乏批判能力的人染上了不良

的风气,如超前消费风,结婚摆阔风等,应该特别指出的是,社会风气是整个社会环境的折射,要把人们身心健康,人际融洽,社会和谐,必须优化整个社会环境。

第十章利他行为

第一节利他行为的概述

一、利他行为的定义

利他行为的定义: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告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是一种纯粹的、高尚的、无私的为他人的行为。实质是一种对处在需要帮助境地的人的一种反应。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会感觉到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这种现象称为_自我奖赏的感受。

二、利他行为的决策过程:助人行为的决策过程理论是由(拉塔内)提出来的。

1.对紧急事态的注意;

2.正确的解释情境;

3.对个人责任的决定;

4.对恰当介入方式的决定;

5.执行助人行为。

第二节影响利他行为的情境因素

一、旁观者效应

1.旁观者效应指的是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紧急事态发生时,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的现象。

2.哪些因素会阻碍个体不去及时帮助他人呢?

其中一个解释是责任扩散;另一个解释是对举止失措的害怕。

二、情境的模糊性

三、榜样人物的作用

四、求助者的特点

1.依赖性。如智力落后儿童或患截瘫的人几乎可以得到所有人的帮助。

2.亲密关系和吸引力。例如,人们往往会先帮助熟悉的人,这是由于求助者的亲密关系导致。

3.类似性

4.责任。

第三节影响利他行为的肋人者个体因素

一、助人者的心境。一般来说,与心境相比,一个人的心境好的时候更可能帮助人。

二、同怀和内疚

三、责任和承诺

四、个性

有两种个性特点与利他行为有关。这两种特点是赞同的需要和公正世界的假设。

第四节利他行为的理论

一、生物学理论: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威尔逊(E.O.Wilson))

自我奖赏是指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会感觉到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的现象。

二、社会规范理论

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

1.社会责任规范:指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没有外来奖赏的情况下,看到别人有困难时我们仍然会主动地对他人进行帮助,这种现象是受到( 社会责任规范)的影响。社会责任规范对个体的影响是( 潜移默化),是人们内化了这种规范。

2.回报规范:也称互惠规范。就利他行为而言,回报规范是指人们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应该伤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例如,知恩图报,善有善报,就是回报规范的表现。

三、学习和模仿理论

模仿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家( 班杜拉)提出来的。

“榜样作用”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是由于人们的(B模仿)行为在发挥作用。

第十一章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他人所持的积极态度。这种情感占优势的特殊人际关系形式就是人际吸引。心理学上人际吸引属于( 人际知觉)的研究领域。

第一节人际吸引理论

人结吸引理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强化的,另一类是认知的。

包括:(1)强化理论。(2)相互作用论。(3)得失理论。(4)相等理论。

一、强化理论

1.强化是指行为与影响行为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通过不断地改变环境刺激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产生频率的过程。

2.强化理论经强化概念为核心,试图揭示情感强化和人际吸引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拜恩和克洛拉的情感强化理论加经说明。人们喜欢给他们奖励、酬赏的人,而不喜欢导致他们情感不愉快、给他们带来惩罚的人。人际吸引理论中的强化观点强调我们对周围世界评价时的( 情绪)反应。

二、相互用作论。

这是西方社会心理学互动理论的一种,是一种“真相倚”情形。“真相倚”情形是指两个个体在相互交往中经常感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安定,感情心情愉悦,并且非常乐意继续与对方交往的情形,他们之间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得失理论。

人际吸引中的得失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提出来的。例如,双方关系先差后好,比一直都好,更有吸引力。

四、相等理论。

相等理论属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变式。这个理论认为,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一般人所孜孜以求的行为目标。

第二节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1)情景因素。(2)个人特质因素。(3)类似和互补。

一、情境因素:人际间的距离、交往频率、交往中的集群性、个体的情绪体验等。

交往频率在人际关系形成的(初期)起着重要作用。

二、个人特质因素:外貌、能力、个性品质。

例如,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这是个人特质因素。

(一)外貌

为什么漂亮的人会受人喜欢?理由如下:

1.生活批验告诉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只有漂亮的人才值得爱。“情人眼里出西施”

2.同漂亮的人在一起,人们常常会感到荣耀光彩,仿佛自己身价也提高了。为了满足虚荣心。

3.传统上,人们认为漂亮的人具有一些优秀品质,产生晕轮效应和光环效应。

4.爱美是人的天性。漂亮的人看上去使人舒服,但忽视了其他缺陷。人们经常把好的个性品质与美貌相对应起来,这属于一种( 习惯性)的思维。

(二)能力

一个人在交际活动中拥有的资本越多,就越能产生吸引力,使人喜欢他。

(三)个性品质

最有吸引力的是真诚,最富排斥力的是虚伪。

三、相似与互补因素:相似性、互补性。

1.相似性:“志同道合”体现了人际吸引中的( 类似性)。人际交往中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人的(个性)的互补。

简述相似性能导致吸引的理由:

(1)类似与相符本身具有一种增强作用。(2)类似与相符能保证态度正确的基准。(3)类似与相符能

得到预期的报偿。

(4)类似与相符被作为一个同一体而感受。(5)类似与相符验证了自身的能力和才干。

2.互补性:互补性是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

第三节人际吸引的其他现象

一、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就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达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人际交往中的信任关系建立的重要标志是( 自我暴露)的出现。简述影响自我暴露的相关因素?

(1)回报与自我暴露(2)喜欢和自我暴露(3)社会赞同与自我暴露(4)非语言行为和自我暴露(5)自我暴露的速度

二、喜欢的回报与得失现象。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反映了回报规范。

第十二章人际合作与冲突

第一节人际合作与冲突的理论和研究情境

一、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互动理论取向中的一种观点。

所谓互动是指一方或多方的反映取决于或依赖于另一方所说所做的程度。

霍曼斯等人的社会交换理论以用来分析人际相互作用的原因。

二、合作与冲突的研究情境

(一)社会两难情境

社会两难情境指的是自私的行为导致个体获益,但可能导致集体损失这样一种情境。

(二)囚徒两难情境。

第二节合作的形成

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休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组成联盟,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这个现象就是合作。

一、合作的理论。

1.权力理论。由卡普洛提出。

2.合作的协商理论。科默利达和切科夫1973年提出。

二、影响合作的因素。

1.回报;

2.对他人动机的知觉;

3.沟通;

4.威胁;

5.群体规模;

6.个人倾向性。

社会交换情境中有四类人:

(1)竞争者。主要动机是为了取胜。

(2)合作者。主要动机是使社会交换情境中涉及的所有人获得最大奖励。

(3)个人主义者。不仅使自己获胜,还要使个人的利益最大。

(4)平衡者。主要动机是在特定情境中缩小人们所获奖励的差距。

第三节人际冲突

一、冲突的定义

1.琼斯下的定义,冲突是一个人被驱动去作出两个或两个互不相容的反应时所处的状态。

2.雷文等人的定义,冲突是由于实际或希望的反应互不相容而产生的两个或更多个社会成员之间的紧张状态。

琼斯的定义和雷文的定义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同意冲突来自于(互不相容性)。

3.冲突分两大类:个人内部冲突和人际冲突。

4.人际竞争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常常在使他方遭受损害的基础上使自身的成果达到最大化的一种社会行为。

5.人际冲突是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来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行为。

二、冲突的形式

(一)个人内部冲突。

1.接近—接近型。例如,鱼与熊掌想兼得引起的冲突。

2.回避—回避型;例如,前怕狼,后怕虎。

3.接近—回避型。例如,想吃肉,又怕发胖。想摘玫瑰又怕刺。

4.双重接近—回避型。

(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1.“零—总和”冲突。完全是竟争的。

2.“非零—总和”冲突。

三、冲突的原因。

1.对稀有资源的竞争。

2.归因。

3.报复。报复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恶意伤害和侵犯的行为,往往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回报。

4.信息沟通不良。

四、冲突的管理和解决。

建设性冲突:凡是利于人际关系、群体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称为建设性冲突。

(一)威胁的作用。

影响使用威胁的因素:个性;挽回面子;冲突的强度。

(二)协商。

协商是指当单位行动难以达到目标时,人与人之间进行的必不可少的决策过程。

什么因素决定了产生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呢?

1.最初的立场;

2.让步;

3.通过代表解决冲突;

4.减少紧张的逐渐回报策略。

奥斯古德提出的减少紧张的逐渐回报策略。(1)获得公众或他人舆论的支持;(2)建立起真诚和信任的形象。

(三)仲裁。仲裁的一种特殊形式就是权威解决法。

(四)建立超越冲突双方的共同目标。

第十三章人际侵犯

第一节侵犯行为的概述

一、侵犯的定义。

侵犯行为是以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伤害的生命个体为目的的任何行为。

1.侵犯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情绪,需要或动机。

2.理清侵犯行为和意向之间的关系。

3.侵犯行为是直接指向有生命个体的行为。

4.侵犯行为涉及具有避免动机的受害者。

二、侵犯行为的分类:仇视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

第二节侵犯的理论

一、把侵犯行为作为一种内在倾向。

1.本能理论。伊洛弗德把人类侵犯性看作是本能的心理学家之一。

2.生物理论。

3.社会生物学理论。

二、把侵犯作为引发的驱力。

三、把侵犯作为一种对厌恶事件的反应。

四、把侵犯作为一种社会学习行为。

第三节影响侵犯的因素

一、影响侵犯的社会因素

1.挫折;

2.直接的挑衅;

3.大众媒体的影响;

4.侵犯诱因;

5.激起。

二、影响侵犯的个人因素。

1.侵犯的个性

2.A型性格。

3.对他人仇视意向的知觉。

第四节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一、惩罚

二、宣泄

三、认知的干预

四、非侵犯性榜样

五、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

六、利用积极情绪

七、为儿童社会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十四章群体行为

第一节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定义

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相交往的个体所组成,他们有共同的目标、稳定的联系,在某程度上是互相依赖的,并知觉到自己属于该系统的一部分。

二、群体的共同特征:

第一,共同的目标。

第二,存在沟通;

第三,一组规范性的期望。

第四,群体成员之间有意识的认同。

三、为什么个体要加入群体?

1.群体有助于满足我们的需要。

2.群体帮助我们达到各种目标,这些目标个人是不可能达到的。

3.参加群体有助于我们获得某些知识或信息。

4.群体的成员资格有助于建立积极的社会认同。

四、群体的发展

第一阶段,形成阶段。

第二阶段,动荡阶段。

第三阶段,规范形成阶段。

第四阶段,操作阶段。

第五阶段,终止或瓦解阶段。

五、群体的分类。

(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二)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三)成员群众和参照群体。

第二节群体的目标和规范

一、群体目标

1.群体目标指的是群体成员共同努力所要完成或希望达到的结果。

2.个体目标是个体本身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二、群体目标的追求。

群体目标有价值,群体成员会有更大的努力。如果导向目标途径模糊,就会消弱成员完成任务的动机,会减少热情,效率变差。群体领导者提供给成员的有关目标的反馈信息对于维持其成员的动是十分关键的。

三、群体的规范

群体规范指的是群体所确立的表明在特定环境中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标准。

第三节群体的沟通

一、人际信息沟通的特点

1.人际信息沟通由六个要素组成:发信者、编码、通道、译码、接信者、信息反馈。

2.人际信息沟通的特点:通过言语进行、还包括思想、观点、情感的交流;心理因素有重要意义。

二、群体沟通的特点

1.群体沟通的人数并不多。

2.群体沟通的方向是可预测的。

3.谈话者所坐位置不同,沟通有所差异。

4.群体的沟通对人际关系和人际吸引有影响。

三、沟通的分类

(一)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二)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等沟通。

(三)单身沟通和双向沟通。

(四)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四、群体的沟通网络

链式、轮式、圆形、Y式

集中化网络对于简单的任务较为有效,而分散化网络对于复杂任务较为有效,信息超载的程度越高,群体解决问题的效率就越低。

第十五章群体与领导

第一节群体的凝聚力

一、群体内聚力的定义

1.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成员认为群体对他们具有吸引力的程度和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

二、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

(一)群众特征对成员的吸引力

1.其他成员所具有的吸引力和喜欢其他成员的程度;

2.各其他成员的类似程度;

3.群体任务目标和他价值观和利益是否一致。

4.群体为其他成员提供的奖励,如尊重、报酬等。

(二)其他因素

群体的领导方式、情境因素、该群体是否与其他群体竞争。

三、群体内聚力的结果。

(一)对成员人际交往的影响。

较高内聚力的群体,成员人际沟通更多,交往更友好、更具有合作精神、达成一致意见和增强成员之间协调的愿望。更多地遵从群体规范和期望。

(二)群体内聚力与生产率

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的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不那么明显。

第二节群体的绩效

一、群体绩效的定义

群体绩效指的是通过群体的活动,群体所能达到目标的最终状态。

二、群体的任务

(一)群体的整体性任务:联合任务;分离任务;相加任务。

(二)群体的分工性任务。

三、影响群体绩效的因素。

(一)群体的规模。

智慧树知道网课《人际关系心理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分) 拉森(https://www.sodocs.net/doc/dd14735159.html,rson)等人对人们时间利用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将近____的非睡眠时间中都是与他人在一起的。() A. 四分之三 B. 三分之二 C. 四分之二 D. 四分之一 2 【判断题】(2分) 从衣食住行,到对他人风度、行为方式、工作方法,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风俗、习惯、礼仪等,都存在着模仿。() A. 错 B. 对

3 【判断题】(2分) 在暗示中,刺激是被控制的,对暗示者来说,虽然通常是以含蓄的和间接的方式,但一般都是无意识的。() A. 对 B. 错 4 【判断题】(2分) 个体处于困难情境且缺乏社会支持时,往往不太容易受暗示。() A. 错 B. 对 5 【判断题】(2分) 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那么暗示效果就明显;被暗示者的年龄、性别与暗示的效果也有关系,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男性比女性易受暗示。() A. 对

B. 错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印度狼孩卡玛拉的故事说明,人是___,人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离开了人类社会,人就无法正常生活,人的思维、语言和行为能力就会受到限制。() A. 自然人 B. 生物人 C. 动物人 D. 社会人 2 【单选题】(10分)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如果一个人学会了___,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不管你的职务是什么,你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完了85%左右的行程,而在取得自己的幸福方面,已经有了99%的把握。() A.

一项专业技能 B. 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C. 广博的知识 D. 如何与他人打交道 3 【单选题】(10分) 心理学大师荣格认为,想要获得幸福感(Happiness),人类的头脑里需要5种必备的基本要素,分别是: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健康;______;从艺术与自然中感知美的能力;一定的生活水准和令人满意的工作。一种能够成功地用来应对世事变迁的哲学或宗教的视角。() A. 良好的人际和亲密关系 B. 良好的道德品质 C.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D.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4 【单选题】(10分)

人际交往心理学1

第一章 1、人际交往的概念: 指人与他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互动,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在内心、情感方面的全部交往。它是以研究人际交往为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际交往的发生、发展、构成及表现的规律。 2.人际交往的心理结构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分为知、情、意三层结构 (1)人际认知,是指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相互认知,即通过彼此相互感知、识别、理解而建立的一种心理联系。包括自我认知、对他人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三个方面(2)人际情感,是指人际交往中各自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3)人际行为,是指双方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的外在行为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人们的仪容仪表、服饰打扮、言谈举止、礼仪礼节等。 3.人际交往的类型 人际交往类型归纳为八种: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主从-竞争型、主从—合作型、竞争-合作型、主从—合作型、无规则型。 按人际交往的心理倾向性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 按人际交往的目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情感型、功利型、混合性交往 按人际交往的联结纽带来分,可分为血缘、地缘型、业缘、趣缘型 4.马斯洛五种血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级别最低 安全需要。同样属于低级的需求 爱和归属的需要。属於较高层次的需求。 尊重的需要。属於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 自我实现需要。 5.人际交往的功能 一、身心保健功能。 二、知识信息功能。 三、自我认知功能。 四、社会化功能。 第二章 1.人际沟通概念 沟通,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如眉目传情表达爱意)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

达感情和需要等信息交流的过程,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沟通能使群体内部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彼此协调,相互统一。 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也叫信息交流,指的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和知识等信息的过程。 2.人际沟通的类型 一、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根据沟通的组织渠道,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1.正式沟通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和渠道所进行的有明确目的的人际沟通。 2.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意见、情感沟通。 二、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根据是否借助一定的中介进行沟通,分为直接和间接沟通。 1.直接沟通是指双方面对面地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传递信息、交流意见、交流思想感情。 2.间接沟通是需要经过中介环节(如中间人、中介物等)才能实现的人际沟通。 三、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根据沟通使用符号媒介划分 (一)语言沟通。 1.口语沟通。 2.书面沟通(人际交往的书面表达,写作能力写作技巧) 二)非语言沟通(解读沟通对象的身体语言)。 1、定义。非语言沟通即除语言沟通之外的各种人际沟通方式,包括形体语言、空间距离、衣着打扮等,又叫身体语言沟通。在人际沟通中,人们大量应用非语言符号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态度兴趣和思想观念。 2、非语言沟通的类型 (1)目光:(2)表情:(3)动作:(4)姿势:(5)空间距离:(6)修饰: 【非语言沟通的类型】 简述题: ◆1.倾听的艺术 人际沟通是一种双向的行为,我们在说的同时,必须去倾听别人的说。但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善于高谈阔论、侃侃而谈,却忽视了倾听的生要性。听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哈尔·博伊尔指出,现在没有一个人愿意听别人讲话,好的听众拥有广阔的市场。那么什么是倾听?如何倾听呢? 倾听:是指用耳听、用眼观察、用嘴提问、用脑思考、用心灵感受。它是收集和筛选信息的关键,直接影响所获得信息数量和性质 1.专注地倾听。 (1)在沟通过程中,学会排除干扰。 (2)关注说话内容。 (3)听清全部内容。人在说话时每分钟说多少个字,播音员语速是多少?耳及脑对语言反应速度与语速的关系? (4)捕捉要点。 2.移情地倾听。 3.公正地倾听。 (1)要区别话语中的观点与事实。 (2)要控制自己的感情,以免曲解对方的话语。

人际关系心理学 第六章 1社交态度

社交态度 第一节社交态度概述 第二节社交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第三节社交偏见 第一节社交态度概述 一、社交态度的概念 社交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稳定的评价性心理倾向。它是人在后天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形成和学到的,并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它影响着人们对事物、对别人及对各种活动的定向选择,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1.社交态度与日常用语中的态度 日常用语中的态度通常指一个人的体态和口气等物理准备状态,往往可以直接观察到。 而社交态度是一种心理倾向性,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推测。 2.社交态度与情感 社交态度与情感都具有心理倾向性,其区别主要有: (1)社会评价性不同 (2)自身稳定性不同 (3)对象指向性不同 (4)内在驱动性不同 (5)自我意识性不同 3.社交态度与意见

意见是人们对事物客观状况的认识或概念,是人们从独特视角看事物时获得的印象。 4.社交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按照自己所理解的重要性,对事物进行评价与抉择的标准。 它对行为的作用是通过影响态度实现的;态度是在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针对具体对象的评价性心理倾向。 二、社交态度的构成成分 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构成: 1.认知成分 认知成分是构成态度的基础,指人们对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认知、观念、意向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认知往往带有评价的意味,表达着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好与恶、赞成或反对等。 2.情感成分 情感成分是构成态度的动力,指人们对一定态度对象的情感评定和内心体验。 态度的情感反应往往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因此以情感反应表现出的态度反应是兼具认知与情感因素的综合性反应。 3.意向成分 意向成分是构成态度的内隐行为,或者说是行为的准备状态。指人们对一定态度对象的行为倾向。这种行为倾向可以通过“意动效应”证实。 三、社交态度的特征 态度是个体的一种内在的、有组织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37)

. 浙江省2008年4月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联系最为密切的相关学科是( ) A.心理学 B.行为科学 C.社会学 D.社会心理学 2.如果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应该采用的交往模式是( )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 C.链式传递 D.Y式传递 3.按照人际反应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修茨的观点,个人的感情需求得到满足后产生的行为特征应该是( ) A.相容 B.超越 C.同情 D.冷漠 4.从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态度改变的方法是( ) A.登门拜访法 B.全面宣传法 C.参与活动法 D.沟通信息法 5.人们对自己的亲友予以特别对待并且自以为是公道的、不偏不倚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首因效应 B.新近效应 C.定型 D.晕轮效应 6.我们热情洋溢是为了避免对方冷淡,这种强化方式是( ) A.积极的强化 B.消极的强化 C.厌恶形式的强化 D.惩罚 7.想当班委,但又不敢参加竞选,这种冲突属于( ) A.接近—接近型 B.回避—回避型 C.接近—回避型 D.双重接近—回避型 8.在管理和解决冲突过程中效果最差的做法是( ) A.威胁 B.让步 C.仲裁 D.协商 9.根据海德的平衡理论,如果甲的好友乙喜欢踢足球,而甲不喜欢踢足球,为达认知平衡,甲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

A.不让乙踢足球 B.改变对乙的亲密关系 C.鼓励乙踢足球 D.顺其自然,什么也不做 10.对人先贬后扬要比一成不变地讲好话更吸引人、讨人喜欢,这一观点来自( ) A.强化理论 B.相等理论 C.得失理论 D.相互作用论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 2.自我呈现就是印象管理。( ) 3.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作出小小的让步。( ) 4.决策之后,没有被选中的项目会被看得更有吸引力。( ) 5.行为的线索比行为的结果对人们施加的影响更大。( ) 6.无论是遵从者还是反遵从者,都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 ) 7.按情感体验划分态度,可以把态度分为外显的态度和内隐的态度。( ) 8.一般地说,年龄较小、地位较低的以及具有相似人格特质或生理特点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模仿。( ) 9.人际吸引中的互补因素,其作用多发生在交情较深的朋友、恋人、夫妻间。( ) 10.出于互惠规范,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儿童、老人、残疾人或病人。(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一般说来,人际关系恶化是由于人际冲突、________和________的结果。 2.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人的影响。 3.人际吸引又称________,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________。 4.人际冲突的主要形式包括________冲突和________冲突。 5.时尚现象往往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生活行为和风度礼仪方面。 6.影响遵从的群体特点有________和________。 7.霍桑实验主要包括照明实验、福利实验、________和________。 8.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________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________策略。 9.个体寻找目标的过程主要包括确定目标、________和________。 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级的需要是________需要,最高级的需要是________需要。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睡眠者效应 2.自我实现

人际交往心理学

第一章 1>人际交往得概念: 指人与她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得互动,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在内心、情感方面得全部交往。它就是以研究人际交往为对象,从心理学得角度探讨人际交往得发生、发展、构成及表现得规律. 2、人际交往得心理结构 一般来说,人得心理分为知、情、意三层结构 (1)人际认知,就是指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得相互认知,即通过彼此粕互感知、识别.理解而建立得一种心理联系.包括自我认知.对她人得认知.对人际关系得认知三个方面 (2)人际情感,就是指人际交往中各自得需要就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得情绪、情感体脸。⑶人际行为,就是指双方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得外在行为得综合体现,它包括人们得仪容仪表、服饰打扮.言谈举止、礼仪礼节等。 3、人际交往得类型 人际交往类型归纳为八种: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主从一竞争型.主从一合作型、竞争一合作型、主从一合作型.无规则型。 按人际支往得心理倾向性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 按人际交往得目得性质来划分,可分为情感型、功利型、混合性交往 按人际交往得联结纽带来分,可分为血缘、地缘型、业缘、趣缘型 4、马斯洛五种血需要层次理论 ' 淳我实现需埶 /尊重需要\ " 社交需要\ / 安全需要\ / 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级别最低 安全需要。同样属于低级得需求 爱与归属得需要。属於较离层次得需求。尊重得需要。属於较高层次得需求,如:成就。自我实现需要。 5.人际交往得功能 一、身心保健功能。 二、知识信息功能。 三、自我认知功能。 四、社会化功能。第二章 1.人际沟通概念 沟通,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如眉目传情表达爱意)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与需要等信息交流得过程,包括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沟通能使群体内部个体之间与群体之间在认知.情感与行为上披此协调,相互统一. 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 muni cat ion)也叫信息交流,指得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在共同

第八章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第八章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在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就受到损害。为了健康、愉快,为了事业成功,为了个性完善,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为了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成长进步,当代大学生要学会与他人相处,建立并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必须了解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含义、特点及类型,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并克服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学习一些优化人际关系的技巧。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这是人们彼此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人际关系是静态表述,人际交往是动态表述。人际关系有哪些特点和类型,当代大学生中的人际关系状况如何,我们为什么要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我们学会与他人相处首先要了解的问题。 1.人际关系的特点及类型 人际关系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际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一切方面,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显然,我们的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中所指的人际关系不是这种从社会学角度进行概括的广义概念,而是从心理学角度概括的狭义定义。狭义的人际关系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人际关系是对这种心理关系的静态描述,而人际交往则是对这种心理关系的动态描述。人们只有通过人际交往才能建立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好坏反映着人们心理差距的大小,它又是从人际交往过程中反映出来的。 人际关系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认知是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基础。大学生相互交往是双方作为信息对象的相互作用,并引起相互间的感知、理解、判断和评价,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果。情感因素在这种认知结果的基础上发生的主体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状态和体验、情绪的敏感性、对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等。在人际关系中,认知起到了唤起情感、控制和改变情感的作用,对人际关系起着调节作用。情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调节因素。行为成分是交往双方外显的行为表现,如语言、眼神、手势、举止、风度、表情等表现个性和传达信息的行为要素,它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交往手段与形式。认知、情感和行为是人际关系中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心理因素。一般来说,由于人际关系不同,对人的认知和理解、情绪体验以及各种行为会有所不同,而它们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彼此的人际关系。而且在不同的人际关系形成中,它们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例如,在家庭关系中情感的成分特别突出,在工作群体中认识成分较为主要,而在各项服务性行业中的人际关系中动作成分则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人际关系的三种心理成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而其中情绪的成分即对人的亲近、喜爱、相互间的吸引力的大小是人际关系的突出特征。 人际关系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需要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动力,人际关系主要反映了人

2020智慧树,知到《图说人际关系心理》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 智慧树,知到《图说人际关系心理》 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图说人际关系心理》章节测试答案见 面课:你的世界因我而精彩:激励篇 1 、问题:在第3次见面课中,PPT呈现的文字中,是否有以下陈述?人生之幸,莫过于被人信任。 选项: A: 对 B: 错 答案: 【对】 2 、问题:在第3次见面课中,PPT呈现的文字中,是否有以下陈述?现实生活中不能成为大侠,但在游戏里却可以通过时间、次数的积累和他人的帮助成为绝世英雄。这一点将很多人推进沉迷网游的深渊。 选项: A: 对 B: 错 答案: 【对】 3 、问题:在第3次见面课中,PPT呈现的文字中,是否有以下陈述?如果你跟一个人聊天,那个人一直喋喋不休地说自己的事

情,不在乎别人的感受,这是很让人反感的。 选项: A: 对 B: 错 答案: 【对】 4 、问题:在第3次见面课中,PPT呈现的文字中,是否有以下陈述?世上只有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 选项: A: 对 B: 错 答案: 【对】 5 、问题:在第3次见面课中,PPT呈现的文字中,是否有以下陈述?碰见美女都会毕恭毕敬,即使不知道是妲己还是昭君。 选项: A: 对 B: 错 答案: 【对】 见面课:招聘:言行藏大道 1 、问题:在第2次见面课中,PPT呈现的文字中,是否有以下陈述?教火鸡爬树,不如请松鼠。 选项:

A: 对 B: 错 答案: 【错】 2 、问题:在第2次见面课中,PPT呈现的文字中,是否有以下陈述?面试官最喜欢怎么样的求职者? 选项: A: 对 B: 错 答案: 【对】 3 、问题:在第2次见面课中,PPT呈现的文字中,是否有以下陈述?自我介绍如何才能更加有吸引力? 选项: A: 对 B: 错 答案: 【对】 4 、问题:在第2次见面课中,PPT呈现的文字中,是否有以下陈述?新颖的回答和诚实质朴的回答,哪个更受考官青睐? 选项: A: 对

人际交往心理学试题

人际交往心理学选修课课后练习,第一部分,自己搜集的,不标准,请斟酌下载! 1、特点: 1、交往对象的广泛性与多样性。人际交往的具体对象可以是任何事物,即一方可以“出售”所有形式的事物,另一方可以用所有形式的事物进行“支付”,只要这些事物含有对方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特殊情况下,如果人“出售”的是含有负使用价值的事物,那么他将得到“回报”的也是含有负使用价值的事物。 2、交往内容的模糊性和多变性。人际交往的内容一般比较模糊而且复杂多变。例如,人与人在生活上的相互关心与体贴,在精神上的相互鼓励与安慰,在工作上的相互支持与帮助等。 3、交往程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人际交往活动一般没有严格的规定程序,都是根据双方的具体需要来灵活确定,主要以便利、快捷、高效为原则。军事战争、外交活动、政治渗透、文化交流、思想沟通等都是人际交往的具体形式,有着复杂多样的运行程序。 4、交往时间的异步性和持久性。人际交往可以跨越较大的的时间距离,即一方在做出“贡献”后,往往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回报”。 5、交往约束力的宽泛性。规范人际交往行为的约束力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力量,既有强度大、启动快、作用时间短的军事暴力,也有强度小、启动慢、作用时间长的文化感染力和道德规范约束力。 6、交往主体的宽泛性。人际交往可以发生在亲戚、邻居、同事、朋友(或敌人)、家庭成员甚至陌生人之间,其交往规模往往取决于两者关系的亲疏远近、信任程度以及两者利益互补性的强弱。人类最基本、最显著、最深刻、最广泛、最重要的人际交往是夫妻交往,其次就是父母子女交往。 功能: 1.获得信息功能 一个人直接从书本上学得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是皓首穷经、学富五车,与浩瀚的知识海洋相比,也只能是沧海一粟而已。但是通过社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后,人就能以各种方式迅速地获得信息。人际交往比之于书本获得信息有内容更广泛、渠道更直接、速度更迅速等特点。 2.自知、知人功能 自知之明,即有成熟的自我意识。人的自我意识并不是自然地成熟的,而是通过交往,在与别人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成熟起来的。首先,人是以他人为镜,在与别人的比较中认识自己的。其次,人还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来认识自己的形象。 除了要“自知”外,还要“知人”。人际交往范围越大,接触的人越多,也就越能了解更多人的品行。人生的许多经验,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 3.自我表现功能 人总是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理解自己、信任自己。只有扩大交往范围,在更大的范围内表现自己,别人才可以了解你的为人、你的性格、你的学识、你的才能。 4.人际协调功能 作为一个现代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调动各方面的智慧。要想做到这一点,就不能离开人际交往。 5.社会化功能 青少年在与家人、同伴的交往中,积累社会生活经验,学到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伦理道德规范等,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意识到集体和社会的存在,意识到自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学会与人平等相处和竞争,养成遵守法律及道德规范的习惯,从而自立于社会,取得社会认可,成为

第一篇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

人际关系心理学讲授提纲(部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的理解: 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结论: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解释: 第一,人际关系主要注意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第二,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它既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也有行为成分。 第三,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2、人际关系包含成分: 一是认知成分,反映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和理解,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理性条件; 二是情感成分,是对交往的评价态度,是关系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的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三是行为成分,是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即能表现个性的一切外在行为。 (二)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科学分支。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与人关系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包括魅力、遵从、侵犯和亲社会行为、社会交换、社会比较、社会纠葛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协作和竞争、公平和公正等。 研究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关于行为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是社会现实需要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社会变化加剧对心理学提出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既包括正向的发展(人际关系的优化),也包括负向的发展(人际关系的恶化)。 一、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智慧树知到《图说人际关系心理》2020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由于处于当事人或傍观者位置的不同,人们往往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有比较大的差异。答案:√ 2、我们的行为应该在自己内在的态度和别人对自己的期望之间取得平衡 答案:√ 3、作弊者倾向于高估作弊行为的发生率。 答案:√ 4、一般来说,了解越少,偏见越多。 答案:√ 5、人不可能完全公正、客观地反应客观世界。 答案:√ 6、人的行为的原因,既可能是基于内在的动力,也可能是因为外在环境的压力。 答案:√ 7、由于处于当事人或傍观者位置的不同,人们往往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有比较大的差异。答案:√ 8、在“基本归因错误”中,当事人通常更多进行内归因,旁观者常常更多做外归因。 答案:X 9、心理学研究发现,个性比环境对个体行为的预测效度更好。 答案:√ 10、《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 A、人与人行为的个体差异 B、人如何解读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

C、人与人如何相互影响 D、人的认知特点是如何误导我们的 答案:BCD 第一章测试 1、每个人的观点、偏好和心境都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答案:√ 2、公开表达反对态度后,“从”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答案:√ 3、从众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信息性影响和规范性影响。 答案:√ 4、好人有时候也会干坏事。 答案:√ 5、心理学研究表明,集体决策总是优于个人决策。 答案:X 6、不通过奖惩或竞争,就不可能影响对方。 答案:X 7、群体中的个体与单独的个体,行为表现往往有较大的差异答案:√ 8、群体成员间相互接触,往往会极化已有的观点和行为。答案:√ 9、当个体绩效容易识别时,就会发生社会懈怠现象。 答案:X

10、在团队工作情景下,如果个人业绩难以被清晰地辨别出来,就可能产生社会懈怠现象。答案:√ 第二章测试 1、人的行为总是建立在自己的态度的基础上。 答案:X 2、人倾向于喜欢在愉悦时见到的人或物,不喜欢在难受时见到的人或物。 答案:√ 3、一般父母对最小的孩子关照更多,往往导致产生“百姓爱幺儿”的现象。 答案:√ 4、“越来之不易越珍惜”,心理学理论认同这种说法。 答案:√ 5、随着视频材料的增多,我们越来越不需要阅读文字了。 答案:X 6、在现实生活或工作中,给别人洗脑是不可能的。 答案:X 7、洗脑的基本方法有: A、晓之以理 B、动之以情 C、导之以行 D、胡搅蛮缠 答案:ABC 8、人的判断和决策,会受到自己情绪的强烈影响。

人际关系心理学 第六章 2社交技巧

社交技巧 第一节建立交往关系的技巧 一、善于观察别人 通过“口头语”推断 通过“笑式”推断 通过衣着色彩推断 通过体态姿势推断 通过“涂鸦”推断 通过“吃相”推断 二、展现自身魅力 加强心理修养 扩展兴趣爱好 提高社交能力 重视第一印象 三、创造交往机会 1.乐观对待人生 2.表现真实自我 3.扩大活动范围 4.留意观察他人 四、主动与人交往 1.学会对人微笑 2.注视对方眼晴 3.有意求助他人 4.增强自身信心 第二节加深情感联系的技巧

一、诚以待人 1.关注对方的兴趣 2.倾听对方的谈话 3.称赞对方的长处 4.记挂对方的好处 二、严于律己 1.不要指责别人 2.不要隐瞒过失 3.不要以己度人 4.不要人云亦云 三、双向交流 1.经常互致问候 2.适当表达亲昵 3.主动暴露隐秘 4.保守对方秘密 四、共同维护 1.以真诚去播种 2.以热情去浇灌 3.以原则去培养 4.以谅解去护理 第三节弥补情感裂痕的技巧 一、人际关系破裂的过程 1.分歧阶段 2.收敛阶段 3.冷漠阶段 4.逃避阶段 5.终止阶段

二、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一)按内容属性分类 1.生理因素 2.社会因素 3.心理因素 4.文化因素 (二)按主客观性 1.客观因素 年龄差别 社会制约 职业局限 阶层差异 2.主观因素 (1)认识分歧 (2)消极情感 (3)不良性格 三、人际关系调适原则 1.平等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事业性原则 4.情感性原则 四、人际关系调适方法 1.感受性训练 2.角色扮演 3.人际沟通 沟通的主动性 沟通的注意水平

沟通信息的充分水平 心理自测 社交能力测量 下列各题是否符合你的情况,请按很符合、符合、不符合、很不符合评价,并分别在A、B、C、D上划勾。 1.我很容易交上新朋友ABCD 2.我在与陌生人谈话时,常不知如何开头。 ABCD 3.我交朋友常常由别人引见ABCD 4.我喜欢参加群体活动ABCD 5.我能很好地体会别人的心情ABCD 6.我常能准确猜出别人为什么高兴或不高兴。ABCD 7.我不轻易评论别人。ABCD 8.好多人都不讨人喜欢。ABCD 9.初次打交道不应信任别人ABCD 10.人只应与对自己有利的人交友ABCD 11.我很容易同别人见面熟ABCD 12.在社交场合,我可以很投入地与大家快乐。 ABCD 13.一个人外出时,我常不知如何排解孤 独。ABCD 14.我不喜欢常有人打扰ABCD 15.我常忘记答应别人要做的事情ABCD 计分方法 1 2-3 4-7 8-10 11-1 2 13-15 A 4 1 4 1 4 1 B 3 2 3 2 3 2 C 2 3 2 3 2 3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1)

. 浙江省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符号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其思想由他学生整理成 一书。 2.人际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修茨认为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即包容的需要、 和。 3.态度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有功能理论、和。 4.影响自我表现的主要因素有情景因素,和。 5.相应推论理论由和于1956年提出的。 6.贝姆于年提出了理论。 7.群体理论注重于群体施加于个人身上的压力,代表人物是和 等人。 8.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和。 9.相等理论属于的变式,该理论认为人们往往是以代价和 的相等来衡量人际关系的。 10.研究合作与冲突的情景类型有二种,即和。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 题1分,共10分) 1.需要层次论属人际关系理论中的( )。 A.人际特质理论 B.人际激励理论 C.人际交往理论 D.期望理论 2.“睡眠者效应”是指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 )。 A.增强 B.减弱 C.不变 D.波动 3.教师期望导致学生行为的改变,这是印象形成中( )所致的结果。 A.晕轮效应 B.定型 C.新近效应 D.自我实现预言 4.在实体的特异性和一致性低,而一贯性高这种条件下,我们更可能把一个人的行为归于( )。 A.外在原因 B.偶然环境 C.内在原因 D.情景因素 5.在沙赫特和辛格的实验中,最为愤怒存在于( )条件中。 A.肾上腺素—告知—愤怒 B.肾上腺素—忽略—愤怒 C.安慰剂—愤怒 D.肾上腺素—忽略—欣快 6.自我控制属于自我结构中的( )成份。 A.认知 B.情感 C.评价 D.意志 7.智力较差,较多自卑感的人容易遵从,这是( )的观点。

人际交往心理学

从心理学角度浅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摘要:我们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必然的,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新兴力量,处理好人际交往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心理学上,人际交往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从动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从静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起来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提升大学生校园生活学习的幸福感,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为进一步社会化作必要的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作用 1、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理论,他把人类的需要想阶梯一样由低级到高级按序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其中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所独有的。交往需要就是指一个人想要和他人接触、交流,最终成为伙伴的需要,它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交往需要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尤为强烈。善长交往的人,能够通过人际交往收获更多。只有在交往中,我们才能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会生活范围,接触更多的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合理定位自己,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从而发展、完善自己。一个人与人交往越多,生活经验越丰富,接触的方面越广泛,对自己的了解和评价就会更客观、全面。同时,人只有不断的参与社会实践,才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思考能力。现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善交往,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如果长期缺乏交往,过于自我封闭,或常有不正常的交往,都会产生心理问题,严重的会导致个性变态,极不利于个体自身发展。 2、人际交往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人是处在社会大环境中的人,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每个人的生活都与他人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人际交往是不可或缺的。人要想在社会中生活,就必须适应社会环境,学习社会

人际关系心理学_名词解释

第1章——第12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 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 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第二章: 1、人际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 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 论观。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3、自我呈现论: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自我呈现也可称为 印象管理。是在戈夫曼以及其他人广泛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观点。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中的一种,主要阐述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暴露问题。 4、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这种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作的 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它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这个理论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5、归因:是一个观察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6、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 系进行分析。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7、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 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8、社会测量法:又称为社交测量法。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 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提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第三章: 1、态度:是人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该理论主要研究认知各元素之间的 关系。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失调。该理论认为人们会由于认知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各个认知元素之间的失调程序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不一致的认知数、协调的认知数、重要性。 3、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 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4、登门拜访:是一种转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 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5、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 效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委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

《人际关系心理学》选择题 已看

《人际关系心理学》选择题 第一章绪论 1、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之父”是(A)。 A、冯特 B、梅奥 C、莱维特 D、勒温 2、下列不属于人际关系心理成分的是(D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意志成分 3、人际关系的分类按照需求的性质,可以分为哪两类?(B ) A、支配性关系和平等性关系 B、情感关系和工具性关系 C、吸引性关系和排斥性关系 D、长期性关系和临时性关系 4、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B ) A、19世纪末 B、20世纪20年代 C、1933 D、20世纪60年代 5、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D ) A、骊斯洛 B、弗罗德 C、亚当斯 D、费斯汀格 6、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人际关系心理学流派是(D ) A、象征性交往理论 B、群体动力学 C、社会互动理论 D、公平理论 7、在诸多学科中。人际关系心理学和哪门学科的联系最密切?(C ) A、社会学 B、行为科学 C、社会心理学 D、人类学 8、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中最根本的任务是(D )。 A、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B、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C、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D、发展新型有人际关系 9、在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中,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的阶段是( B )。 A、注意阶段 B、接触阶段 C、融入阶段 D、终止阶段 10、零接触状态是指人际关系恶化的(B ) A、冷漠阶段 B、疏远阶段 C、终止阶段 D、分离阶段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1、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最好就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是(B )。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C链式传递D、Y式传递 2、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的人际沟通模式是( B )。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C链式传递D、Y式传递 3、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的藤式沟通模式是( B )。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4、在非正式群体中,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的人际交往模式是(D)。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5、谣言的产生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通常是(D )。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6、参加比赛中的对手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是属于( C )的人际关系。 A、生活型 B、劳动型 C、活动型 D、学习型 7、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 A、马斯洛 B、弗罗德 C、亚当斯 D、费斯汀格

人际交往心理学汇总精选

●第一章 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 relation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社会中,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发展的多种需要,几乎每天都要与 他人交往,建立各种联系。 ●人际关系是多门学科关注的研究领域。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一) ●广义含义: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及社会关系。具体包括: 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心理关系等等。 ●狭义含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或称心 理距离。 ●本课所说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狭义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 ●人际关系渗透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 ● 人际关系与公共关系 ●主体不同、对象不同、运作不同、作用不同 ●两者相互交融、相互渗透 人际关系的特性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实质是人与人的心理距离 ●亲疏主要取决于人际心理距离的远近 ●在人与人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人的心理的三层结构 ●知:认知系统 ●情:动力系统 ●意:控制系统 ●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人际认知、人际情感、人际行为 人际认知 ●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的相互认知。即彼此相互感知、识别、理解而建立的一种 心理联系。 ●“自我暴露”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知之深,爱之切” 人际情感 ●指人际交往中各自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 ●人际情感是人际关系的核心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人际行为 ●指双方在相互交谈过程中的外在行为的综合体现。 ●包括:仪容仪表、服饰打扮、言谈举止、礼仪礼节 ●人际行为是人际关系的调节杠杆 二、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指影响人际关系亲疏远近的决定因素 ●需要说(马克思) ●交换说(霍斯曼·莱维特) ●需要的分类(马斯洛)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感情过程 ●意志过程 关系金字塔 杰尔·厄卡夫,维利·伍德(美) (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行程和发展过程 ●一、奥尔特曼和泰勒: ●认知定向 ●情感探索 ●感情交流 ●稳定交往 (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行程和发展过程 ●莱温格和斯诺克 ●注意时期: ●确认时期: ●融合时期: ●稳固时期: ●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 (二)人际关系恶化的心理过程 ●人际关系的的负向发展 ●朱迪·C ·皮尔逊:连我名字也不知道的人知道我名字的人 喜欢我的人 对我友好的人 尊重我的人 看重与我关系的人

最新发展心理学第八章《青少年大的发展和人际关系发展》教案

发展心理学第八章《青少年大的发展和人际关系发展》教案

发展心理学 第八章《青少年道德发展和人际交往发展》教案 10心理 20101105996 魏洋指导老师:牡丹 第一讲 教学课题:青少年道德发展 教学要求: 1)学生掌握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基础理论; 2)了解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阶段; 3)了解青少年道德推理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理解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阶段特点,并掌握青少年道德推理的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 (一)、首先,为大家播放了事先准备好的PPT《内心深处的震撼》。内容为一些“社会热点画面”,目的在于唤起大家的思考,引发大家情感的泄露。(二)、复习: 提问:在学习幼儿、小学儿童道德发展时,他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理论?(三)、故事导入 以一个简短的小故事开头,以对话的形式为大家呈现出属于青少年时期两个不同阶段的青少年的道德观。 (四)讲授新课 1 学习有关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理论(只选取其中重要理论):

2 1. 服从与惩罚定向 2. 利己主义定向(“对我有何益处?”) 水平二(习俗) 3. 人际和谐与一致 (好孩子定向) 4. 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定向(法律与秩序定向)水平三(后习俗) 5. 社会契约定向 6. 普遍伦理原则(原则与良心定向)】; 3)对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中提到的“对偶故事法”和科尔伯格道德理论的中蕴含的“两难故事法”进行简单(案例)的讲解。 2 理解有关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理论(提出其理论的优点和不足) 外在的道德法则主观动机 他律道德自律道德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特征 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主观价值 这与人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吻合 不足:低估了个体道德能力忽视了个体的差异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阶段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