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分析化学复习详细版

分析化学复习详细版

分析化学复习详细版
分析化学复习详细版

详细版,认真复习必过,我靠的就是他

分析化学复习

第2章 电位分析法 一、能斯特公式

E = E0 + 2.303RT/n

F lg(aO/aR) = E0’ + 0.059lg([Cox]/[CRd]) E = K ± slgci

式中, R — 气体常数,8.3145 J/mol.K; F — 法拉第常数,96487 T — 绝对温度 n — 电子转移数

aox, ard — 反应物质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活度 电极电位的计算

例2.1 求Cd|Cd2+(0.01000 M)的电极电位. 已知: Cd2+ + 2e Cd E0 = -0.403 V 解: 根据能斯特公式:

)(462.0]

l g[2

059

.0403.0][]

[l g

059.020V Cd

Rd Ox n E E -=+-=+

=+

例2.2 计算以氯化银饱和的和氯离子活度为1的溶液中银电极的电极电位 已知: Ag+ + e Ag E0Ag+/Ag = 0.799 V 根据能斯特公式:E=0.799+0.059lg[Ag+] 由AgCl 的溶度积Ksp(AgCl)求[Ag+]:

]

[][)(-+=

Cl K Ag AgCl sp

带入上式,得

]

lg[059.0lg 059.0799.0]

[lg

059.0799.0)()(---+=+=Cl K Cl K E AgCl sp AgCl sp

当[Cl-] = 1, Ksp(AgCl)=1.82×10-10 则 E = + 0.222伏 二、电化学电池

(1) 原电池与电解池

(2) 阴极与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阴极。 1 原电池

Zn 极为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又称它为阳极; Cu 极为正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又称它为阴极。

Zn+C u2+Zn2++C u

2 电解池

Zn极为负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Cu极为正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电解池的总反应为:

Zn+C u2+

Zn2++C u

三、电池的写法:

A.组成电池的物质均以化学符号表示。在详细书写时还应表明物质状态,并注明电池中的溶液浓(活)度。如有气体,则应注明压力、温度。

B.左边的电极上进行氧化反应,右边的电极上进行还原反应;

C.电极的两相界面和不相混的两种溶液之间的界面,用单竖线“∣”表示。盐桥用双竖线“ || ”表示;

D.电解质位于两电极之间;

E.气体或均相的电极反应,反应物质本身不能直接作为电极,要用惰性材料(如铂、金和碳等)作电极,以传导电流。

按上述规则,Cu-Zn原电池或电解池可分别表示为:

原电池:

Zn│ZnSO4(xmol·l-1) || CuSO4(ymol·l-1)│Cu

电解池:

Cu│CuSO4(ymol·l-1) || ZnSO4(xmol·l-1)│ Zn

四、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E池= E正– E负

例2.3: 计算下列电池的理论电动势,并说明该电池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

Zn|Zn2+ (5.0x10-4 M||Fe(CN)64-(2.0x10-2 M),

Fe(CN)63-(8.0x10-2 M)|Pt

已知: Fe(CN)63- + e Fe(CN)64- E0 = +0.36 V

Zn2+ + 2e Zn E0 = -0.763 V

解:

)

(867.0)100.5lg(2059

.0763.0)(396.010

0.2100.8lg 059.036.042

2

V E V E -=?+-==??+=---阳极

阴极

E 电动势=0.396-(-0.867)=+1.263(V)

电池为原电池.

例 2.4 已知下列电池体系的标准电极电位:

Ag2CrO4 + 2e 2 Ag + CrO4 2 - E0 = 0.446 V

Ag+ + e Ag E0 = 0.799 V 求Ag2CrO4的溶度积. 解:

2

/124)

(024)

()

(242)]

[lg(

059.0]

[][][][424242-

-

+

-

++==

=CrO K E E CrO K Ag K CrO Ag CrO Ag sp CrO Ag sp CrO AG SP

当[CrO42-] = 1 时

12

(0

/0/((0

/101.1966

.11059

.02

)799.0446.0(059

.02)()lg()lg(2

059

.04

24

2424242-?=-=?-=?-=++CrO Ag sp Ag Ag Ag CrO Ag CrO Ag sp CrO Ag sp Ag

CrO Ag K E E K K E

五、参比电极与指示电极 参比电极:

所谓参比电极即是测量时用来做参照的标准电极,在一定的条件下(T 、 P ),电极电位不随试液中待测离子浓度变化而变化。

1 对参比电极的要求 (1) 可逆性

有微小的电流经过,电极的方向改变 (2)重现性

① 有能斯特响应,无T 、C 滞后反应

② 能建立可靠的制备电 极标准方法,一批或多批,△E ,±2mV 。 (3) 稳定性 常用参比电极: (1) 氢电极

此电极制作及使用的要求都较苛刻,寿命不长,7~~20天后反应迟缓。主要用作标准,以检验其他参比电极的程度。少用

(2)甘汞电极

半电池表达式:

Hg,Hg2Cl2(固)|KCl(xM) 电极反应:

Hg2Cl2 + 2e→2Hg + 2Cl - a Hg E E 2lg 2

059

.00+

=

2

22

-

+?=Cl Hg sp a a K

2

lg 2059.0-

+=Cl sp a K E E

-

-=Cl Hg

Cl Hg a E E lg 059.0'

0/22

Cl-浓度不同,甘汞电极电位不同,它的一个特点是电极易于制作,也易维护,但是当测量体系温度达到80℃以上时,甘汞电极电位将变得不稳定。 (3) Ag∕AgCl 电极 Ag,AgCl| Cl-(xM) 电极反应: AgCl + e→Ag+ Cl -

-

-=Cl Ag AgCl a E E lg 059.0'

0/

Ag/AgCl 电极在离子选择性电极中用得最多,主要用做内参比电极。 指示电极:

电位随试液中某种特定离子活(浓)度变化而变化的电极称为指示电极。 干扰离子干扰程度:用电位选择系数表示 六、离子选择性电极

pH 玻璃电极膜电位的产生 1 pH 玻璃电极

(1)pH 玻璃电极的构造

(2)pH 玻璃电极的响应机理 (离子交换理论) ① 玻璃膜是由硅酸盐骨架构成的

O

Si(IV)O -Na +

O

O

简写为: SiO-Na+

② 形成水胶层,进行离子交换反应

≡SiO -Na+(m )+H+(s )? ≡SiO -H+(m )+Na+ (s) ③ 由于离子交换的结果,形成相间电位

1

1

1log 303

.2+

+

+=H H I a a nF RT

K E

2

22log 303.2+

++=H H II

a a nF RT

K E

④玻璃膜电位等于内外相间电位之差

离子交换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玻璃电极测定前要用去离子水浸泡。

(3) pH 玻璃电极的电极电位

+

+=+=H a K E E E m lg 059.0内参比电极

2 试液pH 测量

Ag,AgCl| pH 缓冲液|玻璃膜| 试液,H+(yM) || Cl-(x M)| Hg, Hg2Cl2

例:当下述电池中的溶液是pH 等于4.00的缓冲溶液时,测得的电动势为0.209 V: 玻璃电极|H+(a = x)||饱和甘汞电极

当缓冲溶液用未知试样溶液代替时,测得电动势为0.312V ,计算未知试样溶液的pH 值。 解:E 池= E 甘汞 – E 玻璃 = K ’ + 0.059pH

由已知条件:0.209 = K ’ + 0.059*4.00 得到:K ’ = - 0.027 未知溶液:pH = (0.312 +0.027)/0.059 = 5.74 pH 玻璃电极的优缺点: 1. 简便、快捷、灵敏

2. 可用于有色溶液、氧化还原体系

3. 不能用于含氟溶液

4. 电极的内阻高,需要专门的离子计

5. 玻璃膜很薄,电极容易损坏。

● 离子选择性电极性能的基本参数:

能斯特响应、线性范围及检测限、电位选择性系数、响应时间和膜内阻 电位响应

当斜率符合或接近2.303RT/ZiF 时,则称电极在给定活度范围内具有能斯特响应。 E = K +(-) 0.059/n lgci

阳离子取正号,阴离子取负号. 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电极的检测限是指可进行有效测量的最低活度(浓度)。在实际应用中检测限定义为DC 与AB 两外推线交叉点M 所对应的离子活度(浓度)。

电极选择性系数

pot j

i K ,

1 定义

提供相同电位时,待测离子与干扰离子的活度比:

j

i

Z Z j i pot j

i a a K

/,=

式中,Zi 、Zj 分别为待测i 离子和干扰离子电荷。

考虑了干扰离子存在下的扩展能斯特公式:

∑+±

=j

Z

Z j j i i i j i a K a F Z RT k E )lg(303.2/,

2 利用选择性系数估计测定误差

%

100%/,??

=i

Z Z j pot j i a a K j

i

误差

例: 硝酸根离子电极对硫酸根的选择性系数为 4.2×10-5,当在有1.0 mol.L-1 SO42-存在的溶液中测定8.2 × 10-4 mol.L-1 NO3-时,由硫酸根所引起的误差为

%

5%100102.8)0.1(102.4%42/15=????=--误差

3 选择性系数的测定方法

(1) 分别溶液法 (2)混合溶液法

首先配制一系列含有相同活度干扰离子的响应离子标准溶液,再用离子电极测定相应溶液的电位值,作图. 响应时间和膜内阻 1 响应时间

指电极达到平衡、电位呈现稳定所需要的时间。 2 膜内阻

● 影响直接电位法的因素:

温度、电动势测量、干扰离子、溶液pH 值、被测离子浓度等。 ● 等离子强度缓冲剂(TISAB)的作用:

维持溶液离子强度、控制溶液pH 值、掩蔽干扰离子。 七、定量方法:

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公式的推导)

八、电位滴定

指示电极的选择:如酸碱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络合滴定 1.酸碱滴定

常用pH 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对弱酸、弱碱及多元酸(碱)或混合酸(碱)的分析更为有用。 2.氧化还原滴定

滴定时溶液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比值发生变化,因此可用惰性金属电极(即零类电极)作指示电极,一般用铂电极。参比电极一般也是饱和甘汞电极。 3.沉淀滴定

应根据不同的沉淀反应选用不同的指示电极。例如,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卤素离子时,可以用银电极或相应的卤素离子选择性电极作指示电极,以饱和硫酸亚汞电极作参比电极。4.配位滴定

利用配位滴定进行电位滴定时,应根据不同的配位反应选择不同的指示电极。例如用EDTA 滴定Fe3+时,可用铂电极(溶液中加入Fe2+)作指示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也可作指示电极。

例:取NO3- 试液中50.00 ml,用NO3--离子电极测得电位75.0 mV,加0.50 ml 0.001 mol.L-1,的NO3-标准溶液后,电位为45.0 mV,加50.00 ml 空白试剂后,电位为63.0 mV,忽略加入标准溶液的体积不计,计算试液中NO3-的浓度。

九、计算

第3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何谓原子吸收光谱法?

它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基态原子对特定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一、共振线:使电子从基态(ground state)跃迁至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谱线

二、波尔兹曼(Boltzmann)方程:

公式不用记,要知道说明什么

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的比可用Boltzmann分布表示

三、谱线的宽度

(1)自然变宽:10-6~10-5 nm。

(2)多普勒变宽:原子在空间作无规则热运动所引起的变宽,称为热变宽或多普勒变宽。

(3)压力变宽:是指吸收原子与原子或分子相互碰撞而引起的谱线变宽,又叫碰撞变宽。

四、积分吸收法和峰值吸收法、锐线光源

测量峰值吸收系数K0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A.通过吸收介质的发射线的中心频率v0,e与吸收线中心频率v0,a严格一致;

B.发射线的半宽度?ve远远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va。

五、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仪器

(1)光源:空心阴极灯

(2)原子化器

①火焰原子化器

②无火焰原子化器

电热高温石墨管、石墨坩埚、石墨棒、镍环等。

石墨炉工作程序:干燥: 在低温下蒸发除去试样的溶剂

灰化: 进一步除去有机化合物和低沸点无机物

原子化: 使样品组分原子化

净化: 将温度升至最大允许值,去除残余物,消除记忆效应。

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灵敏度与检测限

为什么有了灵敏度还要检测限?

检测限比灵敏度有更明确的意义,它考虑了噪音的影响,并明确指出了测定的可靠程度。第4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分子吸收光谱的形成

紫外可见光谱是一种电子光谱

二、分子吸收光谱的表示方法:

吸收曲线:A ~ λ;

*三、光吸收定律及其成立的条件(一定考)

A = logIo/I =εbc = log1/T

式中,

A:吸光度,表示物质吸收单色光的程度吸收率:Ar=(1-T)x100%

T:透光率(透光度),表示透过光强与入射光强的比率

ε:摩尔吸收系数,表示物质的浓度为1摩尔/升,液层厚度为1厘米时溶液的吸光度。

浓度拉到0.2-0.8:改变浓度、改变吸收介质的厚度、示差法

四、吸光度的加和性

当溶液中有两种以上吸光物质时,则溶液的吸光度为各组分吸光度之和,各组分的吸收度由各自的浓度和吸收系数决定。设溶液中有n0处,各种物质的摩尔吸收系

对多组分的同时测定极为有用。

五、偏离比尔定律的原因

(1)非单色光引起的误差

严格说,比尔定律只有在入射光为单色光的情况下才成立,但在实际测定中,为了保证足够的光强,光度计的狭缝必须保持一定的宽度,即入射光是包括所需波长两侧一段范围的光,这一范围用半波宽表示,称为谱

(2) 化学因素引起的偏差

在比尔定律的推导中,认为吸光物质的分析浓度即单位体积中的吸光物质质点数。如果溶液中发生吸光物质发生离解、缔合、络合或络合物组成发生改变等等时,会使吸光物质的浓度与有色质点的数目发生不成比例的变化,从而使吸光度发生变化。

例如:Cr(VI)有两种离子:Cr2O72-(橙色)、CrO42-(黄色),在水溶液中有如下平衡:Cr2O72-+H2O=====2 CrO42-+ 2H+

这两种型体,有不同的吸收光谱,吸收系数差别很大

六、分析条件的选择

(1)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A)显色反应和显色剂M+ R = MR(有色)

(B) 显色反应的影响因素:显色剂的用量、酸度、显色时间、温度和介质的影响

(2) 吸光度最佳测量范围:0.2 ~ 0.8

七、几个常用术语

(1) 生色团和助色团

由于含有π键的不饱和基团的引入,使得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最大吸收峰波长移至紫外及可见光范围内,这种基团称为生色团,如 C == C;C≡C等

能使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的杂原子基团称之为助色团,如–NH2、—OH. (2) 红移和蓝移

吸收波长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之为红移;向短波长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之为紫移(3)浓色效应和浅色效应、吸收带

增强效应或浓色效应——吸收强度增加的现象

减弱效应或淡色效应——吸收强度减弱的现象

吸收带——吸收峰在可见紫外吸收光谱中的位置

八、示差法:

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较高含量的组分时,可用示差法进行测定,以比待测试样浓度稍低的标准液作参比溶液。

九、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分析的重要参数及其定性分析方法

最大吸收波长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决定于分子的结构,分子轨道上电子的性质。一个有机化合物分子对紫外光的特征吸收,可用最大吸收波长来表示,决

定于分子的激发态与基态之间的能量差。

摩尔吸收系数

意义:是定性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参数之一

是选择显色反应的重要依据

决定于物质的性质、入射单色光波长、仪器的测量精度。故:不同的物质,摩尔吸收系数不同;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波长下摩尔吸收系数不同;书写时,应标明波长和有效数字。测量:不可能用1mol/L 这么高的浓度去进行测定。配制适宜浓度某物质的标准溶液,测定其吸光度,再计算得到摩尔吸收系数。

例2.1:双硫腙法测定Pb2+,浓度为0.080mg/50ml 的Pb2+溶液,用2cm的比色皿于520nm 处测得A = 0.28。求摩尔吸收系数。

[Pb2+]= 0.080×10-3g / 50×10-3 ×207 = 7.7 ×10-6mol /L

= 1.8×104L/mol. Cm

十、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有机化合物鉴定中的作用

PPT第四章28页开始

十一、计算

浓度测定计算、吸光度与透光度之间的换算

第5章红外吸收光谱法

1 红外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 分子振动方程式和振动形式

(1)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①辐射应具有刚好能满足物质跃迁时所需的能量;换句话说,辐射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发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跃迁能量相等。

②辐射与物质之间有偶合作用(相互作用),即有偶极矩的净变化。

(2) 分子振动形式

①伸缩振动:伸缩振动是指原子沿着价键方向来回运动,即振动时键长发生变化,键角不变。它又分为对称伸缩振动(υs)和不对称伸缩振动(υas)。

②变形振动

以二氧化碳为例

(3) 红外活性和红外非活性振动

2 红外吸收峰的位置和影响基团频峰位移的因素

1 红外吸收峰的强度

红外吸收光谱法中,一般按摩尔吸光系数ε的大小来划分吸收峰的强弱等级,具体界限:

ε>100 L·mol-1·cm-1非常强峰(vs)

20 L·mol-1·cm-1< ε<100 L·mol-1·cm-1强峰(s)

10 L·mol-1·cm-1< ε<20 L·mol-1·cm-1中强峰(m)

1 L·mol-1·cm-1< ε<10 L·mol-1·cm-1弱峰(w)

内部因素:主要是结构因素,如邻近基团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等都会使吸收峰发生移动。

①电效应②氢键③振动耦合④空间效应

外部因素

①试样的状态

②溶剂的极性

③测定条件

一般C=O伸缩振动频率:

v气态> v非极性溶剂> v液态、固态

因此,在红外光谱测定时,尽量选用非极性溶剂。在查阅标准谱图时要注意样品的状态及制备方法。

3. 红外光谱法中定性分析步骤:

(1)准备工作: 解析前,必须对样品有透彻的了解,如样品的来源、外观,样品存在的形态、颜色、气味等;

(2)确定未知物的不饱和度;

(3)官能团分析: 根据官能团的初步分析可以排除一部分结构的可能性,肯定某些可能存在的结构,初步推测化合物的类别。

(4)图谱解析

4.红外光谱制样方法

1)气态样品

气态样品一般灌入气体槽内测定。槽体一般由带有进口管和出口管的玻璃筒组成,两端粘有透红外光的盐窗片。分析前,先抽真空,然后通入经干燥的气体样品。

2)液体样品

(1)液体吸收池液体样品可注入液体吸收池内测定。吸收池的两侧是用NaCl 或KBr等晶片作成的窗片。常用的有两种:固定式吸收池和可拆式吸收池。

所用溶剂应在较大范围内无吸收,不侵蚀盐窗,对试样无强烈的溶剂化效应等。常用的有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氯仿等。

(2)液膜法 液膜法是定性分析中常用的简便方法。尤其对沸点较高,不易清洗的液体样品更为方便。在可拆池两窗之间,滴上1~2滴液体样品,形成一薄膜。液膜厚度可通过池架上的固紧螺丝作微小调节。 3) 固体样品

(1)溶液法 配成5%左右的溶液,然后注入液体池内测量。

(2)压片法 将研成 为2 m 的粉末样品1~2 mg 与100~200 mg KBr 粉末混合均匀后,放入压模内,在压片机上边抽真空边加压,制成厚约1 mm 、直径约10 mm 的透明薄片进行测定。

(3)薄膜法 将样品研成2 m 左右的粉末,将其溶解在低沸点易挥发的溶剂中,然后滴在盐片上,待溶剂挥发后,再进行测量。

(4)糊状法 将固体样品研成细末,与糊剂(如液体石蜡油)混合成糊状,然后夹在二窗片之间进行测量。

第6章 色谱气相法 1.有关术语

流出曲线:分离后的各组分经检测器转换成电信号而记录下来,即得到一条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色谱流出曲线或色谱图。

基线:当没有待测组分进入检测器时,在实验操作条件下,反映检测器噪声随时

间变化的曲线称为基线。如图6-2 中的OC

半峰宽ω1/2 : 峰高一半处的峰宽度,如图6-2 中的GH 。 半峰宽容易测量,使用方便。

ω1/2=2.354σ

峰底宽度ωb :在色谱峰两边的转折点所画的切线与基线相交的截距,如图6-2 中的IJ 。 如图6-2 中的点E 和F 。峰底宽ωb =4σ

峰高:从色谱峰顶点到基线的距离叫峰高,以h 表示:如图7-2 中的AB’ 半峰宽:峰高一半处的峰宽度,如图6-2中的GH 。半峰宽容易测量,使用方便。ω1/2=2.354σ

死时间tM:不被固定相保留的组分,从进样到出现峰极大值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死

时间。

式中L 为柱长(cm ); 为流动相平均线速度(cm/s )。

保留时间tR: 从进样开始到色谱峰最大值出现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指组分的保留时间与死时间之差值 t ’R = tR – tM

实际上就是组分被固定相滞留的总时间。反映了组分与固定相之间的作用,tM

μ

L

t M

=

反映了柱内流动相所占体积大小,而与组分性质无关。

2. 掌握有关气相色谱的基本理论公式 n = 5.54·(tR/Y1/2)^2 = 16·(tR/Y)^2

n 有效= 5.54·(t`R/Y1/2)^2 = H 有效=L / n 有效

3. 气相色谱对固定液的要求

①挥发性小,在操作温度下有较低蒸气压,以免流失。 ②在使用温度下为液体,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好。

③在操作温度下粘度要低,以保证固定液能均匀地分布在载体上形成均匀的液膜。

④能溶解被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使各组分有足够的分离能力。 对担体的要求?

为多孔性固体颗粒,起支持固定液的作用。 ①表面应是化学惰性的(化学稳定性好); ②比表面积大; ③热稳定性好;

④粒度均匀,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什么是程序升温?

程序升温色谱法,是指色谱柱的温度按照组分沸程设置的程序连续地随时间线性或非线性逐渐升高,使柱温与组分的沸点相互对应,以使低沸点组分和高沸点组分在色谱柱中都有适宜的保留、色谱峰分布均匀且峰形对称。各组分的保留值可用色谱峰最高处的相应温度即保留温度表示。

4.气相色谱检测器

热导池:用氢气或氦气做载气。为什么?

J

图6.3 色谱图

A′

信号

O′

tM

O 0 1/2h

0.607h

Y1/2

空气峰

G

E B′ B

I

C A

F H

W 进样

2 tR t’R

热导检测器是根据载气与样品蒸气热导系数的差异进行检测的。二者差异越大,灵敏度越高。由于待测组分的热导系数一般很小,故选热导系数大的载气。常用的载气热导系数大小顺序为:H2>He>N2,因此,在使用热导检测器时,为了提高灵敏度,一般选用H2为载气。 氢火焰

a.离子化机理:

(1)氢和氧燃烧所生成的火焰为有机物分子提供燃烧和发生电离作用的条件; (2)有机物分子在氢-氧焰中进行化学电离;

(3)化学电离产生的离子,在置于火焰附近的静电场中定向移动而形成离子流。

图11-4 氢焰检测器离子室示意图

火线圈

H 2

放空

+

-

从色谱柱来

空气

收集极

b.操作条件的选择: (1)载气种类和气体流量

A. 用氮作载气比用其它气体(如H2、He 、Ar )作载气时的灵敏度要高

B. 载气流量的选择主要根据分离效能来考虑。 燃气: 氢气

助燃气: 空气,且为离子化过程提供氧 氢气流量:空气流量: 1:10~1:20。 氢气流量:氮气流量: 1:1~1:1.5 (2)使用温度

对氢焰检测器灵敏度影响不大,但应高于100℃,最好高于柱温50℃,以免水蒸汽和样品蒸气冷凝。 (3)管路应保持干净。

(4)极化电压:氢火焰中生成的离子只有在电场作用下向两极定向移动,才能产生电流。因此极化电压的大小直接影响响应值。 一般选±100V 到±300V 之间

5.定性分析:

不同的物质在色谱柱有不同的保留时间,主要有根据利用纯物质对照定性、保留值定性方法、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法、与质谱、红外光谱联用、与化学方法配合定性及利用检测器的选择性进行定性等方法。

6.定量分析方法

(1) 归一化法:所有的组分要出峰,最大优点:进样量要求不苛刻。

(2)内标法:

(3) 外标法

例2: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析乙苯和二甲苯异构体测得以下数据。计算各组分含量。

100100%1

'

'

?=?=∑=n

i i

i i

i i i A f A f m m C %100%100%??''=?=m m f A f A m m C s

s

s i i i i

∑=?+?+?+?=7.42898.010596.014000.17597.0120i

i f

A

%5.17%1007

.42800.175%

2.27%1007

.42897

.0120%=??==??=对二甲苯

乙苯w w

同理可得: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1.4%和24.0%。

例3: 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某混合物中二甲苯含量,称取样品0.2500g ,加入内标物100 mg 正壬烷, 用环己烷溶解,混合均匀进样,得如下数据:

测量参数 二甲苯 内标物 峰面积Ai/(mm)2 12 20 相对校正因子fi 1.5 1.0

计算乙苯和二甲苯的百分含量。 解:对于二甲苯而言:

%36%100250

0.120100

5.112%100%=?????=?=

w f A w f A w s s s i i i

答:二甲苯和乙苯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6%

内标法中内标物必须符合条件:

A. 内标物应是试样中原来不存在的纯物质,性质与被测物相近,能完全溶解于样品中,但不能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

B. 内标物的峰位置应尽量靠近被测组分的峰,或位于几个被测物之峰的中间并与这些色谱峰完全分离。

C. 内标物的质量应与被测物质质量接近,能保持色谱峰大小差不多。

组分 乙苯 对二甲苯 间二甲苯 邻二甲苯 峰面积,mm 2 120 75 140 105 校正因子 0.97 1.00 0.96 0.98

分析化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期末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15分,每小题1分) 1、在以EDTA 为滴定剂的络合滴定中,都能降低主反应能力的一组副反应系数为( A )。 A 、αY(H), αY(N),αM(L); B 、αY(H), αY(N),αMY ; C 、α Y(N), αM(L),αMY ; D 、αY(H),αM(L),αMY 。 2、在EDTA 络合滴定中,使滴定突跃增大的一组因素是( B )。 A 、C M 大,αY(H)小,αM(L)大,K MY 小; B 、C M 大,αM(L)小,K MY 大,αY(H) 小; C 、C M 大,αY(H)大, K MY 小,αM(L)小; D 、α Y(H)小,αM(L)大,K MY 大,C M 小; 3、以EDTA 为滴定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 、在酸度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MHY 络合物。 B 、在碱性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MOHY 络合物。 C 、不论形成MHY 或MOHY ,滴定反应进行的程度都将增大。 D 、不论溶液pH 值的大小,只形成MY 一种形式络合物。 4、在络合滴定中,有时出现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其原因为( D )。 (M :待测离子;N :干扰离子;In :指示剂) A 、''NY MY K K >; B 、' 'NY MY K K <; C 、''MY MIn K K >; D 、''MY NIn K K >。 5、在用EDTA 测定Ca 2+、Mg 2+的含量时,消除少量Fe 3+、Al 3+干扰的下述方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C )。 A 、于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直接加入三乙醇胺;

分析化学上册总答案

分析化学上册总答案

第2章 2、为了了解磷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若果从某稻田中取一小铲泥样进行测定,试问由此试样所得分析结果有无意义?为什么? 答:无意义,这样的分析结果没有代表性。了解磷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因素需要对土壤进行分析,土壤的分析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成分分析,肥力分析和污染物分析等。土壤的组成具有不均匀性,且影响因素十分复杂,为了采得具有代表性的试样,必须多方面考虑。比如: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时间,采样深度,采样量等。 5、已知铝锌矿的K=0.1,a=2。 (1)采取的原始试样最大颗粒直径为30mm,问最少应采取多少千克试样才具有代表性?(2)将原始试样破碎并通过直径为3.36mm的筛孔,再用四分法进行缩分,最多应缩分几次?(3)如果要求最后所得分析试样不超过100克,问试样通过筛孔的直径应为多少毫米? 解:(1)K=0.1 a=2 m =Kd a=0.1×(30)2=0.1×900=90kg (2) K=0.1 a=2 m= Kd a=0.1×(3.36)2=1.13kg (90/2n)<1.13 n=6.33 故最少缩分6次。 (3) Kd2≧0.1 d=1mm 第4章 2.指出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减免? (1)电子天平未经校准;(2)容量瓶何以业管部配套; (3)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4)天平的零点有微小波动; (5)滴定时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 。 (6)标定HCl溶液用的NaOH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 2 答:(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2)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的方法:校准仪器或更换仪器。 (3)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4)随机误差。(5)过失误差。 (6)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 8.下列数据中包括极为有效数字? =4.74 (6)pH=10.00 (1)0.0083 (2)27.160 (3)700.0 (4)7.80 (5) pK a 答:(1)2 (2)5 (3)4 (4)3 (5)2 (6)2 10两位分析者同时测定某一合金中铬的质量分数,每次称取试样均为2.00g,分别报告结果如下:甲:1.02%,1.03%;乙:1.018%,1.024%。问哪一份报告是和合理的,为什么?

分析化学(上册)-课外习题

1.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四位的是( ) (A)0.2500 (B)0.0025 (C) 2.005 (D)20.50 2.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0.2g 试样,正确的记录应是( ) (A)0.2g (B)0.20g (C) 0.200g (D)0.2000g 3. 欲配制pH=5的缓冲溶液,下列物质的共轭酸碱对中最好选择( ) A. 一氯乙酸(K a = 1.4×10-3) B. 甲酸(K a = 1.8×10-4) C. 乙酸(K a = 1.8×10-5) D. 氨水(K b = 1.8×10-5) 4. 在pH= 5.0的醋酸缓冲液中用0.02 mol·L -1的 EDTA 滴定同浓度的Pb 2+。已知:lg K PbY =18.0,lg Y(H) =6.6,lg Pb(Ac) =2.0,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pPb’应为( ) A. 10. B. 9.0 C. 6.7 D. 5.7 5. 某HCl 溶液中c Fe(III)=c Fe(Ⅱ)=1mol ?L -1,则此溶液中铁电对的条件电位'θ?为( ) A. ' θFe /Fe 23+ + ?= θFe /Fe 23++? B. ' θFe /Fe 23++?= θFe /Fe 23++?) () (II Fe III Fe lg 059.0αα+ C. ' θFe /Fe 23++?= θFe /Fe 23++?) () (II Fe Fe III Fe Fe 32lg 059.0αγαγ+ + + D. ' θFe /Fe 23++?= θFe /Fe 23++?) () (III Fe Fe II Fe Fe 23lg 059.0αγαγ+ + + 6.反应 2A ++ 3B 4+ → 2A 4++3B 2+到达化学计量点时电位是( ) A. 2 θB θA ??+ B. 5 6 )2(θ B θA ?+?? C. 5 32θ B θA ??+ D. 523θB θA ??+ 7. 在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 A. HOAc-NaOAc B. H 3PO 4-H 2PO 4- C. +NH 3CH 2COOH-NH 2CH 2COO - D. H 2CO 3-HCO 3- 8. 莫尔法测定Cl -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6.5~10.0范围内,若pH 过高,则

分析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08 –2009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分析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定量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代表的是-----------------------------(C )。 A.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B.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C.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D. 平均值的绝对误差 2.下列哪种情况应采用返滴定法-------------------------------------(C )。 A. 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NaCl试样含量 B. 用HCl标准溶液测定Na2CO3试样含量 C. 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Al3+试样含量 D. 用Na2S2O3标准溶液测定K2Cr2O7试样含量 3.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D )。 A. 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B. 反应必须完全 C. 反应速度要快 D. 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大 4. 下列四个数据中为四位有效数字的-------------------------------- ( C ) (1)0.0056 (2)0.5600 (3)0.5006 (4)0.0506 A. 1, 2 B. 3, 4 C. 2, 3 D. 1, 4 5. 以下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正确的是------------------------------( C ) A. 正误差出现概率大于负误差 B. 负误差出现概率大于正误差 C. 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D. 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6. 在用K2Cr2O7法测定Fe 时, 加入H3PO4的主要目的是--( B ) A. 提高酸度, 使滴定反应趋于完全 B. 降低化学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在突跃范围内变 色 C. 提高化学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 使二苯胺磺酸钠不致提前变色 D. 有利于形成Hg2Cl2白色丝状沉淀 7. 用Fe3+滴定Sn2+在化学计量点的电位是--------------------------( D ) [ ?' (Sn4+/Sn2+)=0.14V] ?' (Fe3+/Fe2+)=0.68V, A. 0.75V B. 0.68V C. 0.41V D. 0.32V 8. 测定试样中CaO 的质量分数, 称取试样0.9080 g,滴定耗去EDTA 标准溶液20.50 mL, 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C ) A. 10% B. 10.1% C. 10.08% D. 10.077% 9. 下列滴定分析操作中会产生系统误差的是-----------------------( C ) A. 指示剂选择不当 B. 试样溶解不完全 C. 所用蒸馏水质量不高 D. 称样时天平平衡点有±0.1mg的波动 10. 某溶液含Ca2+、Mg2+及少量Al3+、Fe3+,今加入三乙醇胺, 调至pH=10, 以铬 黑T为指示剂, 用EDTA滴定, 此时测定的是---------( A )

最新分析化学第五版题库试题选编(第五章酸碱滴定法)

某三元酸H3A的p K a1= 3.96、p K a2= 6.00、p K a3= 10.02,则0.10 mol/L Na3A溶液的pH是-----------------------------------------------------------------------------------------------------------( ) (A) 8.01 (B) 10.02 (C) 11.51 (D) 12.51 (C) 2分(0302) HPO42-的共轭碱是---------------------------------------------------------------------------------( ) (A) H2PO4-(B) H3PO4(C) PO43-(D) OH- 2 分(0302) (C) 1分(0307) 0307 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最高的是----------------------------------------------( ) (A) NaCl (B) NaHCO3 (C) NH4Cl (D) Na2CO3 1分(0307) 0307 (D) 2 分(0309) 水溶液呈中性是指--------------------------------------------------------------------------------( ) (A) pH = 7 (B) [H+] = [OH-] (C) pH+pOH = 14 (D) pOH = 7 2 分(0309) (B) 2分(0314) 0314 某MA2型(M2+、A-)电解质溶液,其浓度c(MA2) = 0.10mol/L,则该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0.10 mol/L (B) 0.30 mol/L (C) 0.40 mol/L (D) 0.60 mol/L 2分(0314) 0314 (B) 2分(0321) 0321 在磷酸盐溶液中,HPO42-浓度最大时的pH是-----------------------------------------------( ) (已知H3PO4的解离常数p K a1 = 2.12, p K a2= 7.20, p K a3 = 12.36) (A) 4.66 (B) 7.20 (C) 9.78 (D) 12.36 2分(0321) 0321 (C) 2分(0339)

武大版分析化学上册答案

第一章概论 1—3 分析全过程: 取样、处理与分解;试样的分离与富集;分析方法的选择;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1-4 标定碱标准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 M=204。23g.mol—1)和二水合草酸(H2C2O4. 2H2O, M=126。07g.mol—1)都可以作为基准物质,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答:选择邻苯二甲酸氢钾更好。因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1—5.基准物Na2CO3和Na2B4O7·10H2O都可用于标定HCl溶液的浓度.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答:选择Na2B4O7·10H2O更好.因为Na2B4O7·10H2O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1—6 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对HCl的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 a。滴定时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的HCl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 b. 称取Na2CO3时,实际质量为0.0834g,记录时误记为0。1824g c. 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溶液荡洗滴定管 d。锥瓶中的Na2CO3用蒸馏水溶解时,多加了50mL蒸馏水 e。滴定开始之前,忘记调节零点,HCl溶液的液面高于零点 f。滴定管活塞漏出HCl溶液 g. 称取Na2CO3时,撇在天平盘上 h. 配制HCl溶液时没有混匀 答:使用Na2CO3标定HCl的浓度时,HCl的浓度计算公式为:c HCl=2m Na2CO3/(M Na2CO3V HCl)。 a。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 b. 由于m Na2CO3偏低,c HCl偏低; c. 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 d. 无影响; e。因为V HCl偏低,c HCl偏高; f. 因为V HCl偏高,c HCl偏低; g. 由于Na2CO3易吸湿,应用减量法称量。称取Na2CO3时,在天平盘上,Na2CO3会吸湿,使m Na2CO3偏低,最终导致c HCl偏低; h. 溶液没有混匀时,很可能的情况是上层较稀,因此c HCl偏低的可能性较大. 1—7. 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质不密封,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 答:若将未密封H2C2O4·2H2O基准物质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会使其失去结晶水。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偏高。根据,最终使结果偏低。 1—8. 假设用HCl标准溶液滴定不纯的Na2CO3试样,若出现7题中所述的情况,将会对分析结果产生何

分析化学第5版期末试题汇总

判断题 1. 对随机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是无法彻底消除的。 2. 对分析结果的精密度高低,表示多次平行实验数据的重现程度。 3. 错若某物质溶液的浓度为c=1.00×10-4mol·L-1,则其有效数字的位数是2位。 4. 错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对照实验进行校正。 5.对系统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是恒定的。 6. 错分析结果精密度越高,说明其准确度就越好。 7.对在合格的去离子水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应显无色。 8. 错随机误差可以通过空白试验进行扣除。 9. 对多次平行试验的进行可有效降低随机误差的影响。 10. 对随机误差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11. 对系统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12. 错由于KMnO4的分子量较大,所以可用直接配制法配制其标准溶液。 13. 错滴定度表示每毫升待测物溶液所对应的基准物的毫克数。 14. 对HCl标准溶液常用间接法配制,而K2Cr2O7则用直接法配制。 15. 对系统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是恒定的,可通过空白实验进行校正。 16.对在合格的去离子水中,滴加几滴甲基橙,溶液应显橙色。 17. 错由于种种原因,系统误差的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一般是不能确定的。 18. 对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好,并不能说明其准确性就一定高。 19. 错某同学根据置信度为95%对其分析数据的表征结果(25.25±0.1348%)是合理的。 20. 错化学分析法对高含量组分的结构分析比仪器分析更准确。 1. 对不同指示剂变色围的不同,是因为它们各自的K HIn不一样。 2. 错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浓度相同的NaOH和NH3·H2O时,它们化学计量点的pH均为7。 3. 错甲醛法测定铵盐中的氮时,通常用NaOH滴定甲醛与铵盐定量反应所生成的酸(H+)来间接测定,其物质的量的关系为n(NaOH):n(N)=1:3。 4. 错只要溶液的H+浓度发生变化,指示剂就会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 5. 错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混合碱时(“酚酞-甲基橙”双指示剂法),若V1

分析化学第五版题库试题选编(分析化学实验)

2分(1301) 1301 下表中的各种试剂按其纯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代号 1 2 3 4 规格分析纯化学纯实验纯优级纯 (A) 1 , 2 , 3 , 4 (B) 4 , 1 , 2 , 3 (C) 4 , 3 , 2 , 1 (D) 4 , 2 , 1 , 3 2分(1301) 1301 (B) 2分(1302) 1302 重量法测定铁时,过滤Fe(OH)3沉淀应选用--------------------------------------------------( ) (A)快速定量滤纸(B)中速定量滤纸 (C)慢速定量滤纸(D)玻璃砂芯坩埚 2分(1302) 1302 (A) 2分(1303) 1303 重量法测定氯时,过滤AgCl沉淀选用-------------------------------------------------------( ) (A)快速定量滤纸(B)中速定量滤纸 (C)慢速定量滤纸(D)玻璃砂芯坩埚 2分(1303) 1303 (D) 2分(1304) 1304 体积比为1:1的HCl溶液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mol/L , 体积比为1:2的H2SO4溶液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mol/L。 2分(1304) 1304 6 , 6 2 分(1305) 各级试剂所用标签的颜色为(填A,B,C,D) (1) 优级纯_____________ (A)红色 (2) 分析纯_____________ (B)黄色 (3) 化学纯_____________ (C)蓝色 (4) 实验试剂____________ (D)绿色 2 分(1305) 1. D 2. A 3. C 4. B

分析化学第五版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课后答案

分析化学第五版第四章酸碱滴定法课后答 案 https://www.sodocs.net/doc/d01615454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 思考题 1. 从质子理论来看下面各物质对分别是什么哪个是最强酸哪个是最强碱试按强弱顺序把他们排列起来 答:HAc(Ac-)Ka=1.75×10-5; H3PO4(H2PO4-)Ka1=7.52×10-3; NH3(NH4+)Ka=5.7×10-10; HCN(CN-)Ka=6.2×10-10 HF(F-)Ka=6.8×10-4;(CH2)6N((CH2)6NH+)Ka=1.4×10-9 HCO3-(CO3-)Ka2=5.61×10-11 酸的强弱顺序: H3PO4 > HF > HAc> (CH2)6N4H+ > HCN > NH4+ > HCO3- 碱的强弱顺序: CO3- > NH3 > CN- >(CH2)6N4 >Ac- > F- > H2PO4- 2. 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式 答:(1)NH4CN [HCN] + [H3O+] = [NH3] + [OH-] (2)Na2CO3 2[H2CO3] + [HCO3-] + [H3O+] = [OH-] (3)(NH4)2HPO4 2[H3PO4] + [H2PO4-] + [H3O+] = [NH3] + [OH-]+[PO43-] (4) (NH4)3PO4 3[H3PO4] + 2[H2PO4-] +[HPO42-]+[H3O+] = [NH3] + [OH-] (5) NH4H2PO4 [H3PO4] + [H3O+] = [NH3] + [HPO42-] +2[PO43-]+[OH-] 3. 欲配制pH为3的缓冲溶液,应选下列何种酸及其共轭碱 二氯乙酸(1.30)二氯乙酸(2.86)甲酸(3.74)乙酸(4.76)苯酚(9.95)答:选二氯乙酸(缓冲溶液pH≈pKa=2.86) 5. NaOH标准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当用于滴定(1)强酸;(2)弱酸时,对滴定的准确度各有何影响? 答:滴定强酸时:(1) 若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终点pH≈4,消耗2mol强酸,即2molNaOH与CO2反应生成1molNaCO3仍消耗2mol强酸,基本无影响;(2)若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pH≈9,生成NaHCO3,即2molNaOH与CO2反应生成1molNaCO3只消耗1mol强酸,有显著影响。滴定弱酸时:只能用酚酞

分析化学第四版 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光、电、热、磁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一般需要特殊的仪器,又称为仪器分析法;、 化学分析是以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标准曲线是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 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 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称为方法的灵敏度; 精密度是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 试样含量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 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第三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1、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由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原子光谱; 由分子的各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分子光谱。 2、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 当原子受到外界能量(如热能、电能等)的作用时,激发到较高能级上处于激发态。但激发态的原子很不稳定,一般约在10-8 s内返回到基态或较低能态而发射出的特征谱线形成的光谱称为原子发射光谱; 当基态原子蒸气选择性地吸收一定频率的光辐射后跃迁到较高能态,这种选择性地吸收产生的原子特征的光谱称为原子吸收光谱。 3、线光谱和带光谱: 4、光谱项和光谱支项; 用n、L、S、J四个量子数来表示的能量状态称为光谱项,符号为n 2S + 1 L; 把J值不同的光谱项称为光谱支项,表示为n 2S + 1 L J。 5、统计权重和简并度; 由能级简并引起的概率权重称为统计权重; 在磁场作用下,同一光谱支项会分裂成2J+1个不同的支能级,2J+1称为能级的简并度。 6、禁戒跃迁和亚稳态; 不符合光谱选择定则的跃迁叫禁戒跃迁; 若两光谱项之间为禁戒跃迁,处于较高能级的原子具有较长的寿命,原子的这种状态称为亚稳态。 7、 8、 9、分子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 荧光和磷光都是光致发光,是物质的基态分子吸收一定波长范围的光辐射激发至单重激发态,再由激发态回到基态而产生的二次辐射。 荧光是由单重激发态向基态跃迁产生的光辐射, 磷光是单重激发态先过渡到三重激发态,再由三重激发态向基态跃迁而产生的光辐射。 化学发光是化学反应物或反应产物受反应释放的化学能激发而产生的光辐射。 10、拉曼光谱。 拉曼光谱是入射光子与溶液中试样分子间的非弹性碰撞引起能量交换而产生的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散射光形成的光谱。 第四章原子发射光谱法

分析化学第五版题库试题选编(第九章重量分析法)

2 分(1001)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 将钙沉淀为草酸钙, 高温(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算因数为------------------------------------------------------------------------------------------------( ) A r(Ca) A r(Ca) (A) ─────(B) ────── M r(CaC2O4) M r(CaCO3) A r(Ca) M r(CaC2O4) (C) ────(D) ───── M r(CaO ) A r(Ca ) 2 分(1001) (C) 2分(1002) 1002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的砷,首先使其形成Ag3AsO4沉淀,然后转化为AgCl,并以此为称量形式,则用As2O3表示的换算因数是-------------------------------------------------------------( ) (A) M r(As2O3)/M r(AgCl) (B) 2M r(As2O3)/3M r(AgCl) (C) 3M r(AgCl)/M r(As2O3) (D) M r(As2O3)/6M r(AgCl) 2分(1002) 1002 (D) 2 分(1003) 用重量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质量分数,欲使10.0mg AgCl沉淀相当于1.00%的氯,应称取试样的质量(g)------------------------------------------------------------------------------------ ( ) (A r(Cl) = 35. 5, M r(AgCl) = 143.3) (A) 0.1237 (B) 0.2477 (C) 0.3711 (D) 0.4948 2 分(1003) (B) 2分(1004) 1004 某石灰石试样含CaO约30%,用重量法测定其含量时,Fe3+将共沉淀。设Fe3+共沉淀的量为溶液中Fe3+含量的1%,则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应不超过下列何数值时,所产生的误差才能≤0.1%---------------------------------------------------------------------------------------( ) (A) 3%(B) 1% (C) 0.1%(D) 0.03% 2分(1004) 1004 (A) 2分(1005) 1005 用重量法测定As2O3的含量时,将As2O3溶于NaOH溶液,处理为AsO43-,然后形成Ag3AsO4沉淀,过滤,洗涤,将沉淀溶于HNO3后,再以AgCl形式沉淀和称重,则换算因数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2分(1005) 1005 M r(As2O3)/6M r(AgCl)

分析化学第五版思考题及答案

第二章思考题 1 为了探讨某江河地段底泥中工业污染的聚集情况,某单位于不同地段采集足够量的原始平均试样,混匀后,取部分试样送交分析部门。分析人员称取一定量试样,经处理后,用不同方法测定其中有害化学成分的含量。试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按该法测出的结果是整个河道有害化学成分的含量,不能反映污染物聚集情况,即分布情况,应将试样分河段进行分析。 2分解无机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在哪些? 答:分解无机试样通常采用溶解法和熔融法,将试样的组分溶解到溶剂中。对于有机试样来说,通常采用干式灰化法或湿式消化法。前者是将试样置于马弗炉中加高温分解,有机物燃烧后留下的机残渣以酸提取后制备成分析试液。湿式消化法使用硝酸和硫酸混合物作为溶剂与试样一同加热煮解,对于含有易形成挥发性化合物(如氮、砷、汞等)的试样,一般采用蒸馏法分解。 3欲测定锌合金中Fe,Ni,Mg的含量,应采用什么溶剂溶解试样? 答:用HCl或NaOH溶解。后者可将Fe, Ni, Mg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可与锌基体分离,但溶解速度较慢。 4欲测定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硅酸盐中Fe,Al,Ca,Mg,Ti的含量。应分别选用什么方法分解试样? 答:测定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用KOH熔融分解试样;测定硅酸盐中Fe, Al, Ca, Mg, Ti的含量,用HF-HClO4-H2SO2混酸作溶剂分解试样。 5镍币中含有少量铜、银。欲测定其中铜、银的含量,有人将镍币的表层擦洁后,直接用稀HNO3溶解部分镍币制备试液。根据称量镍币在溶解前后的质量之差,确定试样的质量。然后用不同的方法测定试液中铜、银的含量。试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镍币表层和内层的铜和银含量不同。只溶解表层部分镍币制备试液,测其含量,所得结果不能代表整个镍币中的铜和银含量。 6 微波辅助消化法否那些优点? 第三章 1.准确度和精确度有何区别和联系 2.1-12 下列情况各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a. 砝码腐蚀 b. 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c. 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d.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测不准 e. 以含量为98%的金属锌作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溶液的浓度 f. 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 g. 重量法测定SiO2时,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 h. 天平两臂不等长 答: a. 会引起仪器误差,是系统误差,应校正法码。 b. 会引起操作误差,应重新测定,注意防止试样吸湿。 c. 可引起偶然误差,适当增加测定次数以减小误差。 d. 可引起偶然误差,适当增加测定次数以减小误差。 e. 会引起试剂误差,是系统误差,应做对照实验。 f. 会引起试剂误差,是系统误差,应做空白实验。 g. 会引起方法误差,是系统误差,用其它方法做对照实验。 h. 会引起仪器误差,是系统误差,应校正天平。 3. 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 0.72, 36.080, 4.4×10-3, 6.023×1023, 100,998,1000.00, 1.0×103, pH=5.2时的[H+]。 答:有效数字的位数分别是:0.072——2位;36.080——5位;6.023×1023——4位;100——有效数字位数不确定;998——3位;1000.00——6位;1.0×103——2位; pH=5.2时的[H+]——1位。 4.某人以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某药物中主要成分含量时,秤取试样0.0600g,相对误差多少?如果称样为1.0000g,相对误差又是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5.某人用差示光度分析法分析药物含量,称取此药物试样0.0520g,最后计算此药物质量分数为9 6.24%。问该结果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该结果不合理。因为试样质量只有3位有效数字,而结果却报出4位有效数字,结果的第3位数字已是可疑数字。最后计算此药物的质量分数应改为96.2%。 6.u分布曲线和t分布曲线有何不同? 7.说明双侧检验和单侧检验的区别,什么情况用前者或者后者? 8. 用加热法驱除水分以测定CaSO41/2H2O中结晶水的含量。称取试样0.2000g,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试问分析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答:通过计算可知,0.2000g试样中含水0.0124g,只能取3位有效数字,故结果应以3位有效数字报出. 第四章 1.什么叫做不确定度,典型的不确定度源包括哪些方面?误差和不确定度有什么关系?怎样提高分析测试的准确度,减少不确定度? 2.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技术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3.怎样来进行实验室外部质量测定? 4.质量控制图分为哪几类?怎样来绘制质量控制图? 5.实验室认可有哪些作用,其程序是什么?计量认证的目的是什么? 6.什么是qa和qc? 7.再现行和重复性的差别是什么? 8.耐变性和耐久性的定义和重要性是什么? 9.什么是标准物质?标准物质的特点,性质和主要应用是什么? 10.如何检验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11.有证标准物质的作用和定意是什么? 12.分析结果的渊源性是什么? 13.如何达到溯源性和溯源是什么?如何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如何保证分析方法的可靠度? 14.什么是实验室认可,计算认证和审查认可?三者的异同点如何? 第五章思考题 1. 在硫酸溶液中,离子活度系数的大小次序为:γH+>γHSO4->γSO42-,试加以说明。 答:可由德拜-休克尔公式解释。 H+,HSO4-,SO42-的水化离子的有效半径a0值分别为:900,400,400,H+和HSO4-的电荷相同,故γH+>γHSO4-;SO42-与HSO4-的a0值相同,但SO42-的电荷比HSO4-高,故γHSO4->γSO42-。 2. 于苹果酸溶液中加入大量强电解质,草酸的浓度常数K a1c和K a2c之间的差别是增大还是减少?对其活度常数K a10和K a20的影响又是怎样? 答:浓度常数K a c受溶液的离子强度的影响,而活度常数K a0不受离子强度的影响。对于苹果酸来说,末页图A 3. 在下列各组酸碱物质中,哪些属于共轭酸碱对? a. H3PO4-Na2HPO4 b. H2SO4-SO42- c. H2CO3-CO32- d. NH3+CH2COOH-NH2CH2COO- e. H2Ac+-Ac- f. (CH2)6N4H+-(CH2)6N4 答:只有f是共轭酸碱对,其余的都不是。 4. 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武大分析化学思考题答案(第五版)

第一章定量分析概论 思考题 1、为了探讨某江河地段底泥中工业污染物的聚集情况,某单位于不同地段采集足够量的原始平均试样,混匀后,取部分试样送交分析部门。分析人员称取一定量试样,经处理后,用不同方法测定其中有害化学成分的含量。试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应将原始试样全部送交分析部门,再由分析人员对原始试样采用四分法进行缩分,依据经验公式取样,再分解、测定等。 2、镍币中含有少量铜、银。欲测定其中铜、银的含量,有人将镍币的表层擦洁后,直接用稀HNO3溶解部分镍币制备试液。根据称量镍币在溶解前后的质量差,确定试样的质量。然后用不同的方法测定试液中铜、银的含量。试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应将镍币全部溶解,因为镍币中铜银分布不一定均匀,这样做取样无代表性。 3、怎样溶解下列试样:锡青铜、高钨钢、纯铝、镍币、玻璃 答:锡青铜:HNO3 ;高钨钢:H3PO4;纯铝:HCl;镍币:HNO3 ;玻璃:HF。 4、下列试样宜采用什么熔剂和坩埚进行熔融:铬铁矿、金红石、锡石、陶瓷 答:铬铁矿:Na2O2熔剂,铁、银、刚玉坩埚 金红石:酸性熔剂,石英或铂坩埚 锡石:酸性熔剂,石英或铂坩埚 陶瓷:碱性熔剂,铁、银、刚玉坩埚 5、欲测定锌合金中Fe、Ni、Mg的含量,应采用什么溶剂溶解试样? 答:用NaOH溶解试样,Fe,Ni,Mg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与Zn基体分离。 6、欲测定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硅酸盐中Fe,Al,Ca,Mg,Ti的含量。应分别选择什么方法分解试样? 答:测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时采用碱熔法,用KOH熔融,是硅酸盐中的硅转化为可溶性的K2SiO3,再用容量法测定:测定硅酸盐中Fe,Al,Ca,Mg,Ti的含量时,用HF酸溶解试样,使Si以SiF4的形式溢出,再测试液中Fe,Al,Ca,Mg,Ti的含量。 7、分解物及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答:分解无机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试样的分解时将待测物转化为离子,而有机试样的分解主要是破坏有机物,将其中的卤素,硫,磷及金属元素等元素转化为离子。 8、误差的正确定义是(选择一个正确答案)(C) a、某一测量使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 b、含有误差之值与真值之差 c、测量值与其真值之差 d、错误值与其真值之差

(完整版)分析化学课后答案--武汉大学--第五版-上册-完整版

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 1. 称取纯金属锌0.3250g ,溶于HCl 后,定量转移并稀释到250mL 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计算Zn 2+溶液的浓度。 解:213 0.325065.39 0.0198825010 Zn c mol L +--= =?g 2. 有0.0982mol/L 的H 2SO 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问应加入0.5000mol/L H 2SO 4的溶液多少毫升? 解:112212()c V c V c V V +=+ 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 ?+?=?+ 2 2.16V mL = 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NaOH 溶液25~30mL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多少克?如果改用 22422H C O H O ?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 解: 844:1:1NaOH KHC H O n n = 1110.2/0.025204.22/ 1.0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2220.2/0.030204.22/ 1.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 22422:2:1 NaOH H C O H O n n ?= 1111 2 1 0.2/0.025126.07/0.3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

2221 2 1 0.2/0.030126.07/0.4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22422H C O H O ?0.3~0.4g 6.含S 有机试样0.471g ,在氧气中燃烧,使S 氧化为SO 2,用预中和过的H 2O 2将SO 2吸收,全部转化为H 2SO 4,以0.108mol/LK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mL 。求试样中S 的质量分数。 解: 2242S SO H SO KOH ::: 100%1 0.108/0.028232.066/2100% 0.47110.3%nM w m mol L L g mol g = ????=?= 8.0.2500g 不纯CaCO 3试样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组分。加入25.00mL0.2600mol/LHCl 溶解,煮沸除去CO 2,用0.2450mol/LNaOH 溶液反滴定过量酸,消耗6.50mL ,计算试样中CaCO 3的质量分数。 解: 32CaCO HCl : NaOH HCl : 00 1 ()2100%100%1 (0.2600/0.0250.2450/0.0065)100.09/2100% 0.250098.24%cV cV M nM w m m mol L L mol L L g mol g -=?=??-??=?= 9 今含有 MgSO 4·7H 2O 纯试剂一瓶,设不含其他杂质,但 有部分失水变为MgSO 4·6H 2O ,测定其中Mg 含量后,全部按MgSO 4·7H 2O 计算,得质量分数为100.96%。试计算试剂

武大版分析化学上册答案(供参考)

第一章概论 1-3 分析全过程: 取样、处理与分解;试样的分离与富集;分析方法的选择;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1-4 标定碱标准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 M= 2H2O, M=,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答:选择邻苯二甲酸氢钾更好。因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1-5.基准物Na2CO3和Na2B4O7·10H2O都可用于标定HCl溶液的浓度.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答:选择Na2B4O7·10H2O更好.因为Na2B4O7·10H2O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1-6 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对HCl的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 a. 滴定时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的HCl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 b. 称取Na2CO3时,实际质量为0.0834g,记录时误记为0.1824g c. 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溶液荡洗滴定管 d. 锥瓶中的Na2CO3用蒸馏水溶解时,多加了50mL蒸馏水 e. 滴定开始之前,忘记调节零点,HCl溶液的液面高于零点 f. 滴定管活塞漏出HCl溶液 g. 称取Na2CO3时,撇在天平盘上 h. 配制HCl溶液时没有混匀 答:使用Na2CO3标定HCl的浓度时,HCl的浓度计算公式为:c HCl=2m Na2CO3/(M Na2CO3V HCl)。 a. 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 b. 由于m Na2CO3偏低,c HCl偏低; c. 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 d. 无影响; e. 因为V HCl偏低,c HCl偏高; f. 因为V HCl偏高,c HCl偏低; g. 由于Na2CO3易吸湿,应用减量法称量。称取Na2CO3时,在天平盘上,Na2CO3会吸湿,使m Na2CO3偏低,最终导致c HCl偏低; h. 溶液没有混匀时,很可能的情况是上层较稀,因此c HCl偏低的可能性较大。 1-7. 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质不密封,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 答: 若将未密封H2C2O4·2H2O基准物质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会使其失去结晶水.用它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偏高.根据,最终使结果偏低. 1-8. 假设用HCl标准溶液滴定不纯的Na2CO3试样,若出现7题中所述的情况,将会对分析结果产生何种影响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答案

分析化学

第5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1.写出下列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a .c 1 mol·L -l NH 3 + c 2 mol·L -l NH 4Cl ; c .c 1 mol·L -l )H 3PO 4 + c 2 mol·L -l HCOOH ; 解: a. 对于共轭体系,由于构成了缓冲溶液,所以可以将其视为由强酸(HCl 和弱碱(NH 3)反应而来,所以参考水准选为HCl, NH 3和H 2O 质子条件式为:[ H + ] + [NH 4+ ] = [Cl -] + [OH -] 或[ H + ] + [NH 4+ ] = c 2 + [OH -] c. 直接取参考水平:H 3PO 4 , HCOOH , H 2O 质子条件式:[H + ] = [H 2PO 4-] + 2[HPO 42-] + 3[PO 43-] + [HCOO -]+[OH -] 3.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 。 a .0.050 mol·L -l NaAc ; c .0.10 mol·L -l NH 4CN ; e .0.050 mol·L -l 氨基乙酸; g .0.010 mol·L -l H 2O 2液; i .0.060 mol·L -l HCI 和0.050 mol·L -l 氯乙酸钠(ClCH 2COONa)混合溶液。 解: a.对于醋酸而言,K b = K w / K a = 5.6 ? 10-10 应为cK b = 5.6 ? 10 -10 ? 5 ?10-2 = 2.8 ? 10-11 > 10K w c/K b > 100 故使用最简式; [OH - ] = 105.6100.05-?? = 5.29? 10 -6 pH = 14 – pOH = 8.72 c. NH 4+ K a ’ = 5.6 ? 10-10 HCN K a = 6.2. ? 10-10 cK a ’ > 10K w c > 10 K a 由近似公式可以得到: [H + ] = 'a a K K = 20 6.2 5.610-?? = 5.89? 10-10 pH = 10 – 0.77 = 9.23 e. 氨基乙酸一端羧基显酸性,一端氨基显碱性,K a1 = 4.5? 10-3 , K a2 = 2.5 ? 10-10 c/K a2> 100 且c > 10 K a1 所以[H + ] = 12a a K K = 134.2 2.510-?? = 1.06 ? 10-6 pH = 6-0.03 = 5.97 g. 对于双氧水而言,K a = 1.8 ? 10-12 cK a < 10K w c/K a > 100 所以可以计算氢离子浓度 [H + ] = a w cK K + = 1414 1.810110--?+? = 1.67 ? 10-7 pH = 7 – 0.22 = 6.78 i. 由于ClCH 2COONa + HCl = ClCH 2COOH + NaCl 所以原溶液可以看成0.050mol/L 的ClCH 2COOH 和0.010mo/LHCl 的混合溶液设有x mol/L 的ClCH 2COOH 发生离解,则 ClCH 2 COOH ClCH 2COO - + H + 0.05-x x 0.01+x 所以有(0.01)0.05x x x +- = K a = 1.4 ? 10-3 解得x = 4.4 ? 10-3 mol/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