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标准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标准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标准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标准

《市场调查与预测》

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市场调查与预测学分:

课程代码:学时:

先修课程:后续课程:市场营销、营销策划

适用专业:编制人:

审核人:

二、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能力与认证必修课;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该课程立足于企业市场调查工作岗位职责,以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方法,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市场调查与预测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按市场调研工作流程,正确制定市场调查方案,选择市场调查方法,实施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从而培养学生的市场研究意识、市场意识、科学决策意识、服务意识等,从而具备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及业务的处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课程能力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本能力。具体包括:

①能够根据企业需要确定市场调查项目;

②能够根据市场调查项目建立或选择市场调查机构;

③能够进行市场调查策划,制定市场调查方案;

④能够根据市场调查问卷的有关知识,编制市场调查问卷;

⑤能够选择市场调查方法,进行实地市场调查;

⑥能够利用计算机软件整理统计调查资料并进行分析;

⑦能够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写成市场调查报告;

⑧能够运用市场预测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市场预测。

2.课程知识目标

①熟悉市场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②掌握市场调查的原则和流程;

③掌握抽样技术及样本数量的确定原理;

④掌握调查资料整理与分析的内涵及内容,理解多问题和多因素的综合;

⑤掌握调查问卷设计的类型、原则和程序;

⑥了解市场调查报告的作用及种类;

⑦了解市场预测的涵义及作用、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的概念;

⑧掌握市场预测的内容、种类、对比类推法、集体意见法、德尔菲法、时间序列预

测法的涵义。

3.素质目标

①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②具有团队精神和初步具有创新能力;

③市场调研的综合素质;

④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教学内容

(二)教学安排

1子项目1:市场调查前的准备(2学时)

1.1任务:

总结广州城建职院市场营销实训超市”消费者购买行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市场调研需求。明确市场调查的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拟定实训超市消费者市场调查的内容。

1.2能力目标

1.2.1根据市场调查的原则,能够设计超市消费者购买行为市场调查的类型和流程;列出实训超市消费者市场调查的具体内容。

1.2.2能够根据实训超市的现实情况和有限资源,选择急于解决的突出问题,从而明确需要调查的具体内容。

1.3知识目标

1.3.1熟悉市场调查的类型。

1.3.2掌握市场调查的流程。

1.3.3重点掌握市场调查的原则。

1.4教学方法建议

对于市场调查的理论知识可以采用教师讲解的方式,其它市场调查的准备工作采取实训方法。

1.5实训成果

1.5.1实训超市资源分析和需解决的问题分析结果。

1.5.2实训超市消费者市场调查的具体内容。

1.6子项目一考核

1.6.1主要考核点包括问题分析的准确度、市场调查的具体内容的准确性。

1.6.2考核方式采用等级评分制。

1.6.3考核结果点总分的5%。

2子项目二:确定市场调查项目,选择市场调查机构(4学时)

2.1任务:

调查和了解当地专业市场研究机构的类型;熟悉市场调查机构的岗位及其职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机构并与之合作。

2.2能力目标:

能够寻找到当地合适的市场研究机构并与之合作。

2.3知识目标

2.3.1掌握市场调查机构的类型。

2.3.2熟悉市场调查机构的岗位职能。

2.3.3掌握合作合同的制定。

2.4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演示结合讲解,学生模拟洽谈合作事宜。

2.5实训成果

与市场研究机构合作的合同一份

2.6子项目二考核

2.6.1主要考核点是合作合同各主要条款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2.6.2考核方式采用等级制评分。

2.6.3考核结果占总分的10%

3子项目三:设计市场调查抽样(4学时)

3.1任务

完成选择消费者市场调查的抽样方法;准确确定样本容量。

3.2能力目标

根据实训超市消费者情况,能够正确设计抽样方案、抽样方法,确定样本容量。

3.3知识目标

3.3.1了解抽样调查的含义、程序。

3.3.2掌握随机抽样。

3.3.3掌握非随机抽样。

3.3.4掌握样本容量的计算方法。

3.4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演示结合讲解,学生操作实训。

3.5实训成果

根据确定的样本容量随机抽样

3.6子项目三考核

3.6.1随机抽样操作的正确性;样本容量计算的准确性。

3.6.2考核方式采用等级制评分。

3.6.3考核结果点总分的10%。

4子项目四:选择市场调查方法,设计市场调查问卷(8学时)

4.1任务

实训超市消费者市场调查要求,选择合适的市场调查方法,设计相应的市场调查问卷。

4.2能力目标

根据实训超市消费者市场调查要求,能够选择合适的市场调查方法,设计相应的市场调查问卷。

4.3知识目标

4.3.1掌握几种市场调查方法。

4.3.2掌握市场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和常见错误。

4.3.3了解市场调查提纲。

4.4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演示结合讲解,学生设计问卷实训。

4.5实训成果

市场调查问卷

4.6子项目四考核

4.6.1主要考核点是市场调查问卷的正确性。

4.6.2考核方式采用等级制评分。

4.6.3考核结果点总分的16%。

5子项目五:制定市场调查方案(2学时)

5.1任务

制定具体市场调查方案。

5.2能力目标:

5.2.1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市场调查方案。

5.2.2能够修改和完善市场调查方案。

5.3知识目标

5.3.1掌握市场调查方案的要素。

5.3.2重点掌握市场调查方案的结构和内容。

5.4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进行案例分析,学生操作实训。

5.5实训成果

5.5.1市场调查方案一份

5.6子项目五考核

5.6.1主要考核点是市场调查方案的正确性。

5.6.2考核方式采用等级制评分。

5.6.3考核结果点总分的5%。

6子项目六:组织实施市场调查(8学时)

6.1任务

按要求组织实施“广州城建职院市场营销实训超市”市场调查。

6.2能力目标

6.2.1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人员实施市场调查。

6.2.2具有良好的岗位责任感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综合应用能力;

6.2.3能够正确运用市场调查方法

6.3知识目标

6.3.1掌握市场调查人员培训方法。

6.3.2掌握几种市场调查方法。

6.3.3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6.3.4掌握调查所得数据质量标准。

6.4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进行案例分析,学生模拟实训。

6.5实训成果

取得正确完整的市场数据资料

6.6子项目六考核

6.6.1主要考核点是市场数据资料的正确性。

6.6.2考核方式采用等级制评分。

6.6.3考核结果点总分的15%。

7子项目七:调查所得资料的整理和统计(4学时)

7.1任务

完成实训超市消费者市场调查所得资料的整理和统计。

7.2能力目标

7.2.1能够正确整理市场调查资料。

7.2.2能够正确统计市场调查资料。

7.3知识目标

7.3.1掌握市场调查资料整理的方法。

7.3.2重点掌握资料的编辑和验收。

7.3.3掌握资料的分组和编码。

7.4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进行案例分析,学生操作实训。

7.5实训成果

将市场调查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

7.6子项目七考核

7.6.1主要考核点是将市场调查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的正确性。

7.6.2考核方式采用等级制评分。

7.6.3考核结果点总分的8%。

8子项目八:分析市场调查资料(4学时)

8.1任务

完成实训超市消费者市场调查所得资料的分析。

8.2能力目标:

8.2.1能够运用频率分步分析、平均值分析经过整理统计的调查资料。

8.2.2能够运用多问题多因素综合分析经过整理统计的调查资料。

8.3知识目标

8.3.1掌握频率分步分析资料方法。

8.3.2掌握平均值分析资料方法。

8.3.3掌握多因素综合分析资料方法。

8.4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进行案例分析,学生操作实训。

8.5实训成果

8.5.1学生资料分析结果展示

8.6子项目八考核

8.6.1主要考核点是调查资料分析的正确性。

8.6.2考核方式采用等级制评分。

8.6.3考核结果点总分的8%。

9子项目九:编制市场调查报告(4学时)

9.1任务

学生动手完成编制“广州城建职院市场营销实训超市”市场调查报告。

9.2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正确完成“广州城建职院市场营销实训超市”市场调查报告。

9.3知识目标

9.3.1掌握市场调查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

9.3.2重点掌握市场调查报告的结构。

9.3.3掌握常见市场调查报告的格式。

9.4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案例分析,学生操作实训。

9.5实训成果

“广州城建职院市场营销实训超市”市场调查报告

展示。

9.6子项目四考核

9.6.1主要考核点是市场调查报告的正确性。

9.6.2考核方式采用等级制评分。

9.6.3考核结果点总分的8%。

10子项目十:预测市场发展趋势(8学时)

10.1任务

完成“广州城建职院市场营销实训超市”发展预测报告。

10.2能力目标

10.2.1能够正确运用定性预测方法完成本项目预测。

10.2.2能够正确运用定量市场预测方法完成本项目预测。

10.3知识目标

10.3.1掌握定性预测方法。

10.3.2重点掌握定量市场预测方法。

10.4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进行案例分析,学生操作实训。

10.5实训成果

10.5.1“广州城建职院市场营销实训超市”

市场预测报告展示

10.6子项目十考核

10.6.1主要考核点是市场预测方法运用的正确性。

10.6.2考核方式采用等级制评分。

10.6.3考核结果点总分的20%。

五、教学组织形式

本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有两个结合。第一是个人跟随练习与小组协同练习相结合,学生

4-6人一组,每个学生既有小组任务又有个人任务,个人任务用于课堂教学时跟随老师的教学进度,小组任务用于课后练习巩固。第二是采用理论教学与校内案例教学相结合,实现“讲、演、练”一体。本课程的教学方式有:讲授式、讨论式、直观演示式、练习式、任务驱动式、训练与实践式等。

六、课程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

__ __%平时实训成绩,__ __%综合实训成绩。

小组作业占50%,由组长进行分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老师根据完成实训、作业完成能力、实施调查能力、综合评分、团队出勤、课堂答问等综合指标,给出综合实训成绩。

七、教材的选用

(一)教材或讲义编写建议

该教材是针对高职的培养目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结合编者多年企业一线营销调研经验和多年高职教学经验,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突出技能培养”为原则,坚持“教学内容项目化,项目内容任务化,任务内容过程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高职教学改革方向编写而成的。

该教材以市场调研的实践工作过程为依据,用项目、任务的形式重构了市场调研教学内容体系;坚持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构建,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以突出能力培养;每个项目由案例导入,然后引出任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营销理论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以任务驱动统领教学过程的实施,可极大诱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由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行为变为学生的主动完成某项工作,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养成职业能力。中间设置适当的案例、小资料、小问题,引起问题思考,通过教师的引导推出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原理和理论知识。每项目后安排了案例分析和实训操作,以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技能培养。本书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市场调研理论及实践体系,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及相关专业选用。

(二)教学参考资料

八、主要教学资源要求

(一)教师要求

为了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相吻合,专业核心课程应由校内专任专业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其中,实践实训部分应以行业兼职教师指导为主。应加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行业兼职教师数占比应不低于50%。在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任课教师应当具备行业相关工作经验,具备双师素质。

(二)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安排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开展教学。其中,校外实践部分应以行业兼职教师指导为主,校内实训部分应以营销实训室及电话营销实训室为主。特别是在校外实践环节不太容易操作的情形下,要运用好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目标,在学生培养期间实现工作与学习的有机衔接,就为实现工作与学习的无缝过渡创造了条件。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依据项目课程体系进行的建设。实训基地设计要打破过去单项技能训练格局,尽量模拟企业工作环境,努力引进真实的开发项目,营造实际工作氛围,可以使学生熟悉进出口业务操作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全部安排在校内实训室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实现教学与操作同步化。学生在机房进行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操作,真正理解并运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从而获得更加真实的职业能力训练,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市场调查与预测

市场调查与预测的主要考点 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内涵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以市场为对象,以科学的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对市场变化趋势做出推断的活动 市场调查 个人和组织为了给市场营销决策提供依据,针对某一特定的市场营销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判断、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市场的各种资料,反映市场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趋势的活动。 市场调查的特征 1、系统性; 2、科学性; 3、不确定性; 4、时效性; 5、应用性。 市场调查的作用 1、有利于为企业决策或者调整策略提供客观依据 2、有利于企业发现市场机会,开拓新市场 3、有利于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增强竞争力 4、有利于企业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市场调查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 3、时效性原则 4、经济性原则 5、保密性原则 市场预测概念 市场预测是指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对未来一定时期影响市场营销活动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推测和估计,从而为企业的营销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活动 市场预测对市场营销的作用 1、能够帮助企业科学地确定营销目标和制定市场营销发展战略 2、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3、有利于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竞争力 4、有助于企业选择营销方案,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市场预测的基本步骤 1、确定预测目标 2、收集与整理资料 3、选择预测方法 4、建立预测模型 5、评估预测效果 6、编写预测报告 市场调查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1)确定问题和调查目标

(2)制定调查计划 (3)收集计划 (4)分析计划 (5)提交调查报告 (6)跟踪研究 市场调查策划书的基本格式 1、前言 2、调查目的 3、研究方法 4、调查设计 5、资料分析 6、成果提交 7、经费预算 8、调查时间及进度安排 9、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10、附录 市场调查策划书撰写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完整性 2、尽量简洁朴实 3、遵守可操作原则 二手资料 二手资料是经过他人收集、记录、整理所积累的各种数据和资料 外部资料 (1)公共机构 (2)新闻出版部门 (3)调查公司特别是辛迪加组织或者其他企业 (4)因特网 (5)数据库 内部资料 1、业务资料 2、统计资料 3、财务资料 4、企业积累的其他资料 文案调查的概念 文案调查法是指调研人员对现成的信息资料进行搜集、分析、研究和利用的调研活动 文案调查的作用 1、文案调查可以发现问题并为市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文化生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文化生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文化生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订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 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五)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本课程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

(完整版)2019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版)

2019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修订稿)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3.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和形成过程的要求与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 4.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水平、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高中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2020年九月整理).doc

高中化学2017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2018年8月28到29日,两天时间,我们连州市第二中学化学科全体老师在清远市清城中学进行新课标学习。这次来进行培训的老师是来自广东省的一些学校、教育局教研室的老师,如刘永红、戴光宏、陈金锋。他们研究新课标间长,经验丰富,成果显著,很值得我们学习。 这一次新课标培训,重点是学习如何在新课标条件下进行有效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我们聆听了来自教学第一线老师讲解在复习过程中要重点注意的和关注的知识点,同时还就如何进行有效复习进行了指导。 1、课标变化 2、郑长龙总结10个方面变化:(1)对化学学科的本体特征进行了提炼;(2)从化学课程目标、结构、内容、教学和评价等5个方面,概括了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理念;(3)构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体系及其发展水平体系;(4)构建了由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的“三层次”课程结构;(5)构建了基于主题的课程内容体系,并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增减;(6)明确了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必做实验;(7)构建了学业质量水平体系;(8)注重“教、学、评”一体化,提供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的基本途径和策略;(9)注重教、学、考一致性,提供了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原则和策略;(10)提供了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案

例。 2、聚焦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 提出了“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的课程理念。本次课程修订提出了“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的课程理念,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了整合与提升,使素养内涵更加具体明确,更有学科性,更具功能性,能更好地体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2、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学化学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提高以及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由实验推导和验证的。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实验,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化学概念、原理和物质性质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的实验能力也会为许多考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3、阅读课标,了解课标对课本内容的要求。备课、根据课标要求,找出重难点,研究突破重难点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布置配套课后作业。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当中,对已经删除的内容不要再讲,对练习册上面出现的相应题目,要告诉学生,不要做。 4、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网络,重视主干知识,加强训练。

市场调查与预测

市场调查与预测

课程名称:市场调查与预测学生姓名:施建春 一、单选题 1、应用观察法时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 ) A.深入性 B.全面性 C.客观性 D.持久性 2、观察法和访问法共有的优点是( ) A.灵活性大 B.适用性强 C.可控性好 D.可靠性高 3、实验调查成功的关键是( ) A.研究假设的提出 B.实验设计 C.实验对象的选择 D.实验检测 4、市场实验调查法的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科学性 B.实践性 C.动态性

D.综合性 5、问卷回收率比较高的调查类型是( ) A.邮政问卷 B.报刊问卷 C.自填问卷 D.送发问卷 6、市场预测的核心内容是( ) A.生产发展及变化趋势 B.市场供应量和需求量 C.市场商品价格 D.市场占有率 7、市场观察法最突出的优点是( ) A.适用性强 B.灵活性大 C.简便易行 D.直接性和可靠性明显 8、对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离差的绝对数计算的平均数被称为( ) A.平均误差 B.平均绝对误差 C.均方误差 D.标准误差

9、市场实验调查的活动主体是( ) A.实验者 B.实验对象 C.实验活动 D.实验检测 10、预测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判断分析能力,对某种事件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的估计数值被称作( ) A.主观概率 B.客观概率 C.长期趋势 D.扩散指数 二、多选题 1、问卷的基本结构一般可以分为( ) A.封面信 B.指导语 C.问题和答案 D.开放式问题 E.结束语 2、下列预测方法中,属于调查研究预测法的有( ) A.专家会议法 B.专家小组法 C.指标判断法

D.主观概率法 E.管理人员意见调查法 3、德尔菲法的优点是( ) A.比较节省费用 B.应用面广 C.不受心理干扰 D.能够发挥集体智慧 E.预测结果客观准确 4、市场预测精确度存在提高的可能性,是由( )而决定的。 A.市场预测资料的多样性 B.预测方法的选择性 C.市场现象存在连续性 D.市场现象与其他事物的关联性 E.市场现象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5、对访问过程的控制可以采用( ) A.引导 B.动作 C.追询 D.表情 E.提问 6、问卷调查法的缺点包括( )

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文化生活》教材分析及处理建议 桂东一中政治组胡建新 提纲: 一、《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1、《文化生活》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1)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文化生活》是一门什么课程? (2)为什么要设置为什么要增设《文化生活》课程? 2、《文化生活》课标解读 (1)课标呈现方式解读 (2)《文化生活》教学容分析 1)《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2)《文化生活》教材的呈现方式及主要容 3)《文化生活》教材的特点 二、《文化生活》处理建议 1、课程性质与理念 2、《文化生活》基本的教学原则 3、《文化生活》处理策略 4、教学案例分析 5、如何应对《文化生活》对教师的挑战 《文化生活》教材分析及处理建议 一、《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1、《文化生活》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P24 P27

(1)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文化生活》是一门什么课程? 《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增设的必修模块,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共同构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容。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一起,共同承担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文化生活》以学生置身其中的文化生活为依托,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如何进行文化赏析、提高文化修养,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道理;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促使学生在当前的文化生活中,努力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信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把握这一思路的要点是:课程所使用的文化概念,以十六大有关文化建设的提法和要求为基本依据;课程所强调的文化的力量,实质上是精神的力量。“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要求,这是课程全部目标设置与实施的核心容。 (2)为什么要增设《文化生活》课程? 《文化生活》容的设置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完整word)(完整word版)2018年《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第三章课程作业高中化学课程的编写理念作业

2018年《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第三章课程作业 1、请谈谈你对高中化学课程编写宗旨的理解。 【答】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认为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请分析必修一的教材编写,举例说明课程编写宗旨的体现。 【答】必修一的教材里科学探究和资料卡片的相关部分都体现了化学课程编写的宗旨,阅读资料卡片的内容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到更多更多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体现的化学知识和化学理念,科学探究的相关部分学生可以动手做实验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且自主探究,这样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且培养了学生爱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使学生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必修一教材第48页的科学探究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同学们都有观察铝箔加热现象的经历,但是不能解释熔化的铝箔并不滴落的原因,那么通过此节课的讲解和学习,学生就能来解释这一现象了,这也是从生活走进化学的实例之一。 3、在我国学校通常采用的是班级教育模式,有的班级人数可能高达五六十人,请问在班级人数纵多的情况下,如何为多样化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 【答】抓住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课堂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智力特点来进行,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以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和掌握教学材料,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和兴趣爱好,分别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内容筛选,学习内容的安排要遵循以下原则:提供套餐,各得其所;提炼问题,加深理解;注重实践,培养技能。要精心设计练习与作业,题目设计要注重基础性、层次性、开放性、趣味性、创新性、发展性、人文性,做到有形作业与无形作业相结合,动脑作业与动手作业相结合,解答作业与探究作业相结合,技能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4、高中化学采用必修与选修模块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现螺旋递进的方式向学生呈现课程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做好两者的衔接? 【答】对教材知识进行全局梳理,分类规划,区分新旧。必修和选修教材的知识并不是完全没

高中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

高中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 新一轮课改正是从适应时代的需要出发,对化学教材大幅地进行改编,要求教师必须以一个全新的观念去审视新教材,在新课标、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也有过思考,通过学习,实践和研究,加深了对新教材的认识和理解,现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对新教材的认识: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就是课程结构的变化。因为课程结构的变化而带来了课程内容、教学要求以及考试评价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所有的学生都要学化学,而不同的学生可以学不同的化学。所有的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都要有最基本的发展,但是在进入高中之后,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个性、特长、潜质在科学素养发展方面获得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课程结构强调领域和模块,层次性和选择性。领域是构建人的整体素质,模块具有选择性,为具有不同能力和个性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新课程必修共有两个模块,选修有六个模块。必修的内容比较少,学生的心里负担较轻,对培养孩子的兴趣有好处。除此之外,必修课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学完必修课以后对化学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这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选择。选修有六个模块,内容非常丰富,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打下基础,很有好处。

具体从教材结构形式上看:增设了许多插图,编入了趣味性小故事,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生动活泼。从内容上讲:新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了学科教学与日常生活、现代科技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联系,注重反映学科发展及新的科技成果,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阅读性内容和选学资料。“家庭小实验”更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观念上说:新教材融进了大量的新知识,甚至有些知识对教师和学生来讲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像: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氨前景展望等。设置了较多的讨论和生活观察题目,从中折射出新的知识、学习观和教学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切实承担起引导、启发、点拔、评价的责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树立良好的学习观。 新课程必修共有两个模块,选修有六个模块。必修的内容比较少,学生的心里负担较轻,对培养孩子的兴趣有好处。除此之外,必修课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学完必修课以后对化学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这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选择。选修有六个模块,内容非常丰富,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打下基础,很有好处。 二.学生学习方式将多样化 问题讨论: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思考、解疑

江苏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地理一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地理一) 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重要任务。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 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所组成。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由“地理 1 ”“地理2”“地理3”三个模块所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和融合。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 “环境保护” “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七个模块组成,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等各个层面,选择的内容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出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自2005 年9 月开始,江苏省进入了新一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面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其中,一个突出的困难表现为教师使用课程标准时普遍感到教学深度、广度难以把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高中地理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强化教师的课标意识,充分发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教学和评价的指导作用。为了贯彻落实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帮助教师科学地把握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推进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特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称为《高中地理教学要求》)。《高中地理教学要求》主要是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 进行梳理和细化,针对其中的具体内容提出较为明确的教学要求,帮助教师恰当地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教师提供具有针对性且操作性强的教学建议。 《高中地理教学要求》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内容标准” ,涵盖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当中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地理3”)。二是“学习要求”,主要是依据各项内容标准提出的具体学习要求。学习要求涉及三个必修模块和四个选修模块中应掌握的地理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并进一步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版)解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 作者:陈晓晔 来源:《文理导航》2018年第20期 【摘要】本文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2017年版”在“实验稿”的基础上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实施建议等方面都做出了一些新的修正和调整,既体现了对十几年课程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反思,也适应了新时期化学教育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探究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就必需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全面提高国民的学科核心素养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化学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之中,教育部对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加以修订和完善,形成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修订的重点在于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新课标》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它是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和评价的航标灯。《新课标》要求教师继续推进化学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以“用课标教”来取代“用教材教”和“为考而教”的教学习惯。所以,教师的化学教学和评价都要遵从《新课标》,确保学生提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新课标》的内容概述 《新课标》由前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基本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附录8个部分组成。 《新课标》增加并强调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它包括:宏观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课程目标就是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5个方面对高中学生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新增加的学业质量也是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5个方面为主要维度,进一步划分出4级水平,便于在教学和评价中具体实施。 }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电子教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 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于2018年1月出版。新课标进一步强化了学科的育人功能,体现了鲜明的育人导向,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整体性等明显增强。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新课标对于“化学”的定义上,补充了它的特征,即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的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对于“高中化学课程”的定义,进一步补充了它的地位作用,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同时提出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并强调了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基本理念将原有的八条整合更新为五条,并为每一条进行了命名。将原有“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体现化学学科的人文内涵”“引导教师反思”等删除;将原有“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整合为“选择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化学课程内容”;将原有的“评价方式”进行优化,变为“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新增“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的基本理念。 二、学科核心素养 为更好的体现化学学科育人的价值,适应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目标部分做了较大的修改,新增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仅通过内涵、目标来描述,而且对5个方面的素养进一步划分出4级水平。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不再细分三维教学目标,而是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

市场调查与预测 (5)

200 ——200 学年第学期 考试科目市场调查与分析适用班级: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直接资料与间接资料相比,()。 A.直接资料可以节省费用 B.直接资料可信程度高 C.间接资料适用性更强 2.一般说来,下述几种调查方式中,()对市场的调查更深入。 A.探索性调查 B.描述性调查 C.因果性调查 3.市场调查工作中,()阶段是现场实施阶段。 A.搜集资料阶段 B.研究阶段 C.总结阶段 4.观察法的局限性表现在()。 A.可靠性低 B.适应性不强 C.明显受时空限制 5.非标准化访问一般不宜用于()。 A.重点调查 B.全面调查 6.问卷法的特点表现在()。 A.问卷法一般是直接调查 B.问卷法是非标准化调查 C.问卷法是标准化调查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市场预测的资料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 2.直接资料由预测者自己组织市场调查取得,因此其强,高。 3.观察时间序列变动规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取,一种是计算。 4.根据市场调查目的和深度不同,市场调查可分为、、、几种类型。 5.根据购买商品目的不同,市场调查可分为、。 6.典型调查是一种,它对市场总体的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7.根据经济发展指标对市场需求影响的关系,可以把经济发展指标分为三类, 即、、。 8.个案调查在选择调查单位时并不注重它对总体是否。 9.商品需求调查,是市场调查的。调查可从影响因素着手,主要包 括、、、等。 10.一元相关回归分析市场预测法,是根据一个去预测一个的市场预测方法。 . 11.采用自相关回归分析法进行市场预测,首先必须决定将因变量序列多少期作为自变量序列。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00007 课程性质:公共课 学分:2.0 计划学时:32 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 1.前言 1.1课程定位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院各高职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一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 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本课程以 高等职业教育为切入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 相统一。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 文素养。 通过学习本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 力,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生通过初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该课程开设 于第一学期,为后续课程《沟通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实用美学》的学习,打下坚 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旨,以各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围绕“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 社会能力,成为有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2.1课程设置的依据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 新的重要途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 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 .

高中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里程碑。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为指导编写的各种版本的高中化学教科书正在不断推出。江苏省丰县中学选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王祖浩主编)的化学教材。2004年秋,我和几位同事一起第一次使用了苏教版化学必修1,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至今还历历在目:和以往教材相比,必修教材内容广泛而浅显,许多知识蜻蜓点水、一带即过。该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每周三课时根本无法应对这么多的知识点!几位同事集体备课,把旧教材中相联系的内容补充拓宽。一学期下来,教材内容不系统、不连贯,老师喊累、学生喊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虽然有了前车之鉴,但在必修2的教学中,仍

然增加了一些内容,高一结束,传授的知识已经基本满足高考的需求!结果直接导致学生选文科的比例比以往大幅增加!这样直到系统学完选修课程的内容,才明白必修课内容安排的用心。 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课《化学1》《化学2》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以教材内容精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重点,既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尤为继续学习选修课程的学生打下必要的基础。教材内容广泛,更加强调和突出了基础性,突出了基础知识的作用,并且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化学新课程为重视教学内容及要求方面的选择性,拓展学生的选择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在化学必修内容的基础上,设置选修模块,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选择性。在一轮多的教学中,摸着石头过河,总算积累了一些实战经验,对教材的内容设置和教材的使用有了自己的理解:一、教材设置特

市场调查与预测作业及答案(1)

《市场调查与预测》复习重点 一、多选题 1、市场调查的基本步骤 A、确定调查问题和提出假设 B、确定调查方案和撰写计划书 C、实施调查和收集数据 D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 E、撰写调查报告 2、文案调查的特点 A、第一,文案调查是收集已经加工过的文案,而不是对原始材料的收集。 B、第二,文案调查以收集文献性信息为主,它具体表现为各种文献资料。 C、第三,文案调查收集的资料包括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尤其偏重于动态角度,收集各种反应市场变化的历史与现实资料。 3、企业内部资料的收集的种类 A、业务资料 B、统计资料、C财务资料 D企业积累的其它材料 4、文案调查资料的评估时应提出的问题 A、资料是由谁收集的? B、为何目的收集资料? C、如何收集资料?D资料有什么内容?E、资料时何时收集的?F、资料的一致性如何。 5、深层访谈法的优缺点 优点第一,能比小组座谈法更深入地了解被调查者的内心想法和态度。 第二,能更自由地交换信息,常能取得一些意外资料。 第三,便于对一些保密、敏感问题进行调查。 第四,能将被调查者的反应与其自身联系。 缺点第一,调查的无结构性使这种方法比小组座谈法更受调查者自身素质高低的影响。 第二,深层访谈结果的数据常难以解释和分析。 第三,由于调查时间长,故所需经费比较多,使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一定限制。 6、德尔菲法的优点 A 匿名性 B 反馈性 C 具有调查结果定量处理的特性。 7、投影技法的种类 A联想技法 B 完成技法 C 结构技法 D 表现技法 8、入户面访调查对于访问员的特别要求 A 认真负责 B诚实可靠 C 不怕困难 D善于交流 9、邮寄调查的缺点 A 回收率低 B 花费的时间长 C填答问卷的质量难以控制 D调查对象的限制 10、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定量调查主要收集数据的方法 A、网站/网页问卷调查 B电子邮件调查 C弹出式调查 D网上固定样本调查。 11、网络调查的优点 A方便 B快速 C成本相对较低 D 数据质量相对较高 12、外来变量的分类 A选择偏差 B时间效应 C测试效应 D回应效应 E丢失效应 13、实验法的主要缺点 A 费时 B费用高 C管理、控制困难D保密性差 14、抽样调查的特点 A 经济 B高效 C准确 15、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 A掷硬币 B掷筛子 C抽签 D查随机数表 16、抽样方方式的确定问题时应考虑的因素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建立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注重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1.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2.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

高中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 ——刘仪军新一轮课改是从适应时代的需要出发,对化学教材大幅地进行改编,要求教师必须以一个全新的观念去审视新教材,通过学习,加深了对新教材的认识和理解,现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对新教材的认识: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就是课程结构的变化。因为课程结构的变化而带来了课程内容、教学要求以及考试评价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所有的学生都要学化学,而不同的学生可以学不同的化学。所有的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都要有最基本的发展,但是在进入高中之后,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个性、特长、潜质在科学素养发展方面获得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课程结构强调领域和模块,层次性和选择性。从观念上说:新教材融进了大量的新知识,甚至有些知识对教师和学生来讲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像: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氨前景展望等。设置了较多的讨论和生活观察题目,从中折射出新的知识、学习观和教学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切实承担起引导、启发、点拔、评价的责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树立良好的学习观。新课程必修共有两个模块,选修有六个模块。必修的内容比较少,学生的心里负担较轻,对培养孩子的兴趣有好处。除此之外,必修课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学完必修课以后对化学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这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选择。选修有六个模块,内容非常丰富,为

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打下基础,很有好处。 二、对新理念的认识。 正确树立高中化学新理念建立有共同基础而又能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可选择的化学课程体系;强调化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能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现状,帮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了解学习需要和发展方向和可能性,予以指导、帮助;创设学习情景,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工具,参与学习过程给予帮助、指导。师生要共同创造美好的有生命力、有创造力的教学生活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工作中不断自我充实自我完善新课程改革后教师不再是教书的匠人,而应肩负起了解人,培养人的工作。教师不是学生的主宰,学生也不再教师的工作成绩与效果的表征,新课程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激励人,引导者,

关于2017地理课程标准与2003年比较的变化整

2017地理课程标准与2003年比较的变化整 一、前言 2003实验稿: 第一段:解释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与要求。 第二段:阐述地理课程改革方向和目标。高中地理课程应该承担的使命,发展的功能和价值。 2016修订版:省略了背景这一部分,将一些内容融入课程性质中。 二、地理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1、课程性质——课程作用更明显,育人价值凸显 (1)重新定义学科作用 2003实验稿:对地理学作用的定位,侧重于服务现在 2016修订版:对地理学作用的定位,除了服务现在,还强调了解释过去和预测未来。 (2)修正学科性质的表现 2003实验稿:地理学的两个显著特点:综合性和地域性,并解释了内涵。 2016修订版:修正为:综合性和区域性,省略了内涵解释。 (3)中心定位课程作用 2016修订版:地理学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具备地理学科特有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学会用地理的眼光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的公民奠定基础。 2、基本理念——改动较大,主要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展开2003实验稿: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究。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 2016修订稿: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 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 创设适于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 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 二、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 1、学科核心素养 2003实验稿:“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16修订版: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四个要素,三个维度”——基本思想和方法(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基本活动经验(地理实践力)、基本价值观念(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 综合思维:人们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区域认知:指人们对区域的特征、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意识和能力。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地理实践力: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2、课程目标——要点精简、维度变化2003实验稿:课程目标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2016修订版:课程目标体现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人地协调是地理课程的总目标,也是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 三、课程结构2003实验稿: 设计思路列述了4点,前两点属于课程的设计依据,后两点属于课程结构和学分分配与选课要求。 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课程结构由必修和选修组成,必修分3个模块,选修7个模块。 选修课程学习不作具体规定。 2016年修订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