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PAN碳纤维讲解

PAN碳纤维讲解

PAN碳纤维讲解
PAN碳纤维讲解

聚丙烯腈(PAN)碳纤维

黄洛玮1103860621

摘要:聚丙烯晴基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耐高温、耐腐蚀、耐摩擦、导电、导热、膨胀系数小、减震等优异性能,是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工程材料,同时在体育用品、交通运输、医疗器械和土木建筑等民用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其结构,制备方法,性能,应用领域及其前景。

关键词:PAN基碳纤维碳纤维结构 PAN基碳纤维制备 PAN基碳纤维性能 PAN基碳纤维应用前景

1.概述

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聚丙烯碳纤维是一种以聚丙烯腈(PAN)、沥青、粘胶纤维等为原料,经预氧化、碳化、石墨化工艺而制得的含碳量大于90%的特种纤维。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耐高温、耐腐蚀、耐摩擦、导电、导热、膨胀系数小、减震等优异性能,是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工程材料,同时在体育用品、交通运输、医疗器械和土木建筑等民用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PAN基碳纤维生产工艺简单、产品综合性能好,因而发展很快,产量占到90%以上,成为最主要的品种。

2.PAN碳纤维结构

碳纤维属于聚合的碳,它是由有机物经固相反应转化为三维碳化合物,碳化历程不同,形成的产物结构也不同。

碳纤维和石墨纤维在强度和弹性模量上有很大差别,这主要是由于其结构不同,碳纤维是由小的乱层石墨晶体所组成的多晶体,含碳量约75%~95%;石墨纤维的结构与石墨相似,含碳量可达98%~99%,杂志少。碳纤维的含碳量与制造纤维过程中碳化和石墨化过程有关。

PAN选用的原因:

1、PAN结构式:

这是迄今发展高性能碳纤维最受人瞩目先驱体

2、选用PAN原因:

a、PAN纤维分子易于沿纤维轴取向;

b、碳化收率(1000℃~1500℃)为50%~55%;

c、在脱除碳以外的杂原子时其骨架结构很少破坏;

d、在180℃附近存在塑性,便于纺丝后的改性处理和经受高温碳化处理。PAN碳纤维原丝微观图:

【1】PAN碳纤维原丝截面图【2】PAN纤维截面SEM照【3】PAN碳纤维表面结构

3.聚丙烯腈碳纤维的制备

1975年,Fitzer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用稳定与差分热分析(DTA)和空气/氮气环境的控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脱氢反应可以之前或之后发生环化反应。

但是,即使在刚刚提到的研究结果,脱氢是在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稳定,并且它倾向于发生在已环化链条。通过研究比较DSC和FTIR的结果,刘等人发现,发生脱氢接近同时与氧化[55]。在一项研究中发现的活化能和各个反应的频率因子,纤维被稳定化,在惰性大气,其中独立地将发生环化反应相对短暂而剧烈的方式。这些环化纤维恢复稳定,在空气它被发现的氧化和脱氢要求显著低活化能并且将发生在一段更广泛的长度相对于反应环化。这些结果表明(至少为?

9.5-11微米直径的均聚物聚丙烯腈原丝用)的脱氢是限制因素,当试图充分稳定纤维的结构。

环化作用是稳定期间的最重要的反应。它发生时,腈键(C≡N)反应形成双键,和稠合的吡啶形成环链结构。这种结构是远远超过前者腈键更热稳定的。不同于脱氢环化反应不需要氧的存在下发生,因此它可以发生在惰性气氛中。此特征被广泛地用于分离环化从热分析的其他稳定的反应。此外,这是的结果环化反应是一种能量依赖的反应,而不是质量依赖性;因此,反应是在受控温度和时间参数,以确保能量(热)扩散到聚合物中。的PAN系前体的分子结构,因为它经历了上述反应可以在下面进行总结。

环化就是稳定的纤维从白色变色发黄的原因褐色至黑色[57-59]。一个旧的和快速的测试,看看是否纤维已经彻底稳定是把他们下一个火焰。如果他们发光,不烧,那是指示该纤维已通过环化了。环化反应的启动已被链接到几个来源。它可以在启动杂质在聚合物中,例如催化剂的片段,残留的聚合产物,或抑制剂。

它也可以在链端基,随机启动氢原子的腈,或者将腈转化到axomethine弗里德兰德认为环化反应被启动由酮,腈的存在下通过聚合中水解,并皮布尔斯等人提出的,这可能是因为腈的聚合反应过程中水解成酸而导致的。环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它有损伤纤维。该纤维可收缩过度,失去了显著质量,并甚至熔化和熔合在一起。相反,如果稳定化过程太保守和纤维仅部分稳定化,稳定化部将挥发碳化和石墨化过程中,显著削弱了最终产品。

聚丙烯腈(PAN)在1961年通过Shindoin首次被认定作为碳纤维合适的先驱体。他现在是碳纤维最总要的开始材料。丙烯腈的聚合反应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因为在CF制作另外的步骤如纺丝,稳定化,碳化和前驱体体的纤维,以及由此产生的CF特性强烈地依赖于所用的前体聚合物的特性。丙烯腈(AN)可以聚合本体聚合,悬浮液聚合,溶液聚合,并在乳液通过将自由自由基,离子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溶液聚合和悬浮聚合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PAN类共聚物的生产CF的,但是,对于连续处理,AN和相关单体的溶液聚合是可能更令人满意。溶液聚合的溶剂,如二甲基乙酰胺酰胺(DMAc),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亚砜(DMSO),水和硫氰酸钠溶液由于共聚物具有较高的分子量,聚合反应通常是在在低浓度溶液中进行。两个重要的限制这种聚合过程中的应用。单体的聚合转化达50-70%,因此,所得到的溶液后,才从纺丝液的剩余的丙烯腈完全恢复可被处理。通常情况下,纺丝液仍含有0.2 -0.3%重量的这种单体。通常情况下,用于CF的制备丙烯腈系共聚物的分子量在70000-260000gmolà1,多分散性指数(PDI)1.5?、。用纺织品PAN与超过一个特定的共聚单体含量得到的CF的机械性能5%(摩尔)由

非优化化学限定。聚丙烯腈 - 基前体纤维在温度为200和3008C处理在氧化气氛

中。一般地,均聚物,聚丙烯腈的过程中该热处理中发生的氧化反应是非常困难的control.The的热量快速演变,因为是硫化物TOF氧化步骤的高度放热的反应动力学,可能导致内部的纤维和表面上的缺陷长丝,特别是在较大的纤维丝束。但是,放热反应可以通过共聚单体的存在对氧化反应过程中的显著作用的特定组合物的影响。存在于该共聚物中的官能团可引起副反应,这取决于共聚单体的性质,共聚单体含量,共聚单体分布,该前体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副产物,并且在化学化合物的任何痕迹,其可以既聚合和纺丝,并在热处理过程中已被引入。

现在工业生产中使用方法:

聚丙烯腈碳纤维是以聚丙烯腈纤维为原料制成的碳纤维,主要作复合材料用增强体。无论均聚或共聚的聚丙烯腈纤维都能制备出碳纤维。为了制造出高性能碳纤维并提高生产率,工业上常采用共聚聚丙烯腈纤维为原料。对原料的要求是:杂质、缺陷少;细度均匀,并越细越好;强度高,毛丝少;纤维中链状分子沿纤维轴取向度越高越好,通常大于80%;热转化性能好。

生产中制取聚丙烯腈纤维的过程是:先由丙烯腈和其他少量第二、第三单体(丙烯酸甲醋、甲叉丁二脂等)共聚生成共聚聚丙烯腈树脂(分子量高于 6~8万),然后树脂经溶剂(硫氰酸钠、二甲基亚矾、硝酸和氯化锌等)溶解,形成粘度适宜的纺丝液,经湿法、干法或干-湿法进行纺丝,再经水洗、牵伸、干燥和热定型即制成聚丙烯腈纤维。若将聚丙烯腈纤维直接加热易熔化,不能保持其原来的纤维状态。因此,制备碳纤维时,首先要将聚丙烯腈纤维放在空气中或其他氧化性气氛中进行低温热处理,即预氧化处理。预氧化处理是纤维碳化的预备阶段。一般将纤维在空气下加热至约270℃,保温0.5h~3h,聚丙烯腈纤维的颜色由白色逐渐变成黄色、棕色,最后形成黑色的预氧化纤维。这是聚丙烯腈线性高分子受热氧化后,发生氧化、热解、交联、环化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耐热梯型高分子的结果。再将预氧化纤维在氮气中进行高温处理(l 600℃),即碳化处理,则纤维进一步产生交联环化、芳构化及缩聚等反应,并脱除氢、氮、氧原子,最后形成二维碳环平面网状结构和层片粗糙平行的乱层石墨结构的碳纤维。

由PAN原丝制备碳纤维的工艺流程如下:PAN原丝→预氧化→碳化→石墨化→表面处理→卷取→碳纤维。

从原料丙烯晴到聚丙烯晴基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可以看出四个关键步骤:PAN的聚合,原丝的制备,原丝的预氧化以及预氧化丝的炭化和石墨化。

PAN的聚合

由于PAN分子结构的特性,纯聚体PAN不适宜作为碳纤维前驱体。工业生产中,往往采用共聚PAN来制备PAN原丝。引入共聚单体可以起到如下作用:减少聚合物原液中凝胶的产生;增加聚合物的溶解性和可纺性;降低原丝环化温度及变宽放热峰。但也可能带来一些负作用:降低原丝的结构规整性和结晶度;增加大分子链结构的不均匀性;引入更多的无机和有机杂质等。

原丝的制备

PAN在熔点(317°C)以下就开始分解,因此形成纤维主要通过湿法或干湿法进行纺丝。

干湿法纺丝由于将挤出膨化与表皮凝固进行了隔离,纤维的成形机理有所改变,因此湿法纺丝凝固过程中皮层破裂或径向大孔及表皮褶皱等现象基本消失,干湿法纺丝的原丝表面及内部的缺陷减少、致密性提高。干湿法纺丝还具有高倍的喷丝头拉伸(3~10mm的空气层是有效拉伸区),纺丝速度高(为湿法纺丝的5~10倍),容易得到高强度、高取向度的纤维等特点,从而保证了碳纤维有足够的强度,是当前碳纤维原丝生产的发展方向。

原丝的预氧化

预氧化过程中原丝的颜色由白色向黄、棕、黑过渡,主要发生的反应为脱氢、环化及氧化反应,其中环化反应是预氧化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环化反应:PAN热处理时,分子间相邻氰基的加成反应,形成稳定性较高的梯形结构。

脱氢反应:为环化的聚合物或环化的杂环均可由于氧的作用发生脱氢反应,产生大量的水。脱氢反应是预氧化过程中主要反应之一,其结果导致主链上双键的形成,赋予主链更高的稳定性,使预氧化丝具有耐燃性。

氧化反应:预氧化开始时,氧化脱氢为氧化反应的主要部分。除此之外,氧同时还直接与预氧化丝结合,主要生成羟基、羰基、羧基等。若PAN原纤被充分预氧化,在预氧化丝中的含氧量甚至课高达16%~23%。

影响PAN原丝预氧化的因素只要有:纤维的张力,热处理温度和介质的影响。预氧化丝的碳化及石墨化

、为避免高温下碳的氧化,碳化必须在惰性气氛的保护下进行。通常采用N

2 Ar

或其他非氧化性介质如HCl等气体。

2

碳化是纤维仍会发生物理收缩和化学收缩,因此要对纤维施加张力进行拉伸以得到优质碳纤维。

碳化阶段以多段式的升温速率进行。低于600°C的温区,需低升温速率,升温速率需严格控制在小于5℃/min的范围内。因为这一温区包含大部分的化学反应及挥发性物质的逸出,提高升温速率的话,纤维表面会形成气孔或不规则的

形态。600℃以上的温区,可以以较快的升温速率进行,此加热段仍有挥发性产物的逸出,同时形成分子链聚合物之间的交联。经600℃左右的低温碳化处理后,碳纤维的强度为1.5~2.0GPa,模量约120GPa。从900℃升温到1350℃,可制取强度为3~4GPa,模量约220GPa的碳纤维;升温到1500℃,可制取强度为4~5GPa,模量约240GPa的碳纤维;升温到1800℃,可制取强度为4GPa,模量约280GPa 的碳纤维。

为了得到更高模量的碳纤维,将碳纤维放入2500~3000℃的高温下进行石墨化处理,可以得到碳含量在99%以上的碳纤维。由此可见,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以获得高强型、高模型或强度与模量相匹配的碳纤维。

4.PAN碳纤维的国际形势

聚丙烯腈纤维被确立为在市售的碳纤维的生产使用的主要前体。最聚丙烯腈纤维,最终走了复合材料领域,在军事和空间应用最初拿来用,其高端的性能已经非常适用于膨胀到汽车和商用航空工业。从2005年的每年19000000磅于1989年近7200000每年,PAN基碳纤维的产量显著增长。

我国PAN基碳纤维的开发研制已有30多年历史。20世纪60年代初,吉林应用化学研究所已着手于PAN基碳纤维的研究,70年代初已完成连续化中试装置。其后,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等单位也开展研制工作,并于80年代中期通过了中试。我国碳纤维生产先后建成了从年产几百千克到年产几吨的小试装置和几十吨的中试生产装置,起步不晚,但发展缓慢,总生产能力还不及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一家公司。

目前我国PAN基碳纤维生产企业计有三家, 其中大连兴科碳纤维有限公司和中石油吉化公司二家为生产企业,另一家华源集团安徽华皖碳纤维有限公司现正处于试生产阶段。而进行碳纤维研究工作的科研院有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上海合纤所、北京化工大学等多家。大连兴科碳纤维有限公司现已形成年产360t碳纤维的生产能力。该公司拥有高强度PAN基碳纤维自主知识产权及生产碳纤维的关键设备碳化炉,已于2002年获得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该公司还编制了我国第一部高强度PAN基碳纤维产品的标准。该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碳纤维生产企业,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日本东丽产品T300)先进水平。中石油吉化公司拥有碳纤维生产能力300t/a,实际年产量不足100t, 且产品质量不稳定,达不到国外T300产品的水平。由安徽蚌埠灯芯绒集团与华源集团合作建设的安徽华皖碳纤维有限公司一期500t/aPAN原丝和200t/a碳纤维工程,总投资超过2亿元,PAN原丝采用亚砜一步法,全套装置和技术从国外引进,由英国艾麦克(AMEC)公司总承包。

目前我国碳纤维工业仍处于小规模生产。至2005年,只有大连兴科和吉林石化两家生产PAN基碳纤维,华源集团安徽华皖碳纤维公司引进的碳纤维装置正处于试生产阶段,两家合计生产能力为660t/a,产量不足200t,还存在着产品质量和价高等问题,而2005年市场需求为3000t以上,市场缺口主要依靠进口。预计到我国碳纤维市场需求2010年达到6000t以上。尽管届时安徽华皖公司碳纤维装置已投产,但市场需求增加远远超过生产能力增加,市场缺口将进一步拉大。

2008年第4季度突如其来的世界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经济不景气,使碳纤维产业受到严重影响,一时间全球碳纤维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价格直线下滑,使国内外PAN基碳纤维(PAN-CF)企业蒙受严重亏损,然而这种局面却推动了下游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并促进该行业的技术进步。 2009年联合国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给碳纤维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的大趋势。以中国为首的一批新兴国家碳纤维产业的崛起,迫使发达国家的碳纤维企业作出战略调整,预期在近 2~3年后我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难得机遇。据国外多家碳纤维厂家预测,2012年世界PAN-CF可望恢复供需平衡,此后其需求量将以近20%的年增长率超速发展。面对这种新形势,我国在“十二五”期间,结合制定“十二五”高新技术纤维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和战略部署。

据报道,东邦Tenax对其PAN原丝和碳纤维生产工艺和技术进行了重大创新,使生产效率提高10~100倍。东丽则通过在丙烯腈(AN)与依糠酸(IA)在DMSO 溶剂中进行溶液聚合时,加入少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z)约为580万的PAN,然后将该聚合液通入氨气制成纺丝原液,并以喷出线速度为 7 m/min、喷头拉伸比为24的条件下进行干喷湿纺,经多段水浴拉伸和高倍临界水蒸气拉伸后,预氧化和碳化,可制得强度高达8~8.2 GPa、模量325 GPa的碳复丝。其中PAN原丝的临界纺丝牵伸比为 52,而凝固后的临界拉伸比为25。若调整工艺参数,还可制得直径为2.1μm、强度为7.2 GPa、模量为470GPa、抗压缩强度为1.6 GPa的超级碳纤维。

美国Hexcel公司选用AN、丙烯酸甲酯(MA)和IA或AN与甲基丙烯酸(MAA)在硫氰酸钠水溶液中聚合,经干喷湿纺、水浴拉伸和高压水蒸气拉伸制得 PAN 原丝后,再经预氧化、碳化,最高可制得直径为3.6μm、强度为8.0GPa、模量为333 GPa的超级碳纤维。

配合PAN原丝和CF厂家的技术改造、设备和生产线,生产厂家也不断创新其装置美国Happer公司原只生产碳化炉,现自行开发了创新型的预氧化炉,使炉内温度均匀性提高了,这样该公司具备为客户提供完整碳化生产线的能力。美国Litzler公司也改进了其预氧化系统,其中包括独有的横向热气流技术及拥有专

利的炉两端出口处的气封系统,预防冷空气渗入炉内,并提供稳定的空气流和均一的温度,减少逸出的排出物。它可加工1 k~350 k的丝束,进口丝束宽度可达4 m。

德国Fleissner公司开发可稳定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PAN原丝线,产能取决于所需要的丝束大小,可从80~5 000 t/a,同时与预氧化和碳化炉生产厂家Eisenmann和Ruhstrat公司,联合开发碳纤维中试线至3 000 t/a的大丝束CF 全套生产线,预氧化炉炉口宽度为4 m。丝束卷绕机厂家也不断创新其设备,继巴马格公司后,日本神津制作所开发了双接辊的高效卷绕机、自动换筒式调速收丝机及适应大丝束碳纤维分成10个小丝束的自动换筒收丝机。

德国Georg Sahm公司开发大型(500 kg)PAN原丝收丝机“ SAHM 840 XE”,有利于延长碳化时间、减少废丝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为提高中、大丝束CF的生产效率,还开发了全自动、设计更为紧凑和经济的“S 800 ECO”CF收丝机。

美国Entec复合材料机械公司也开发了电脑控制的50 k CF收丝机及其软件包,可加快卷绕速度。

5应用前景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为满足航空、航天等军事部门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材料,但因一般工业部门对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要求不及上述部门严格,故开发应用的周期较短,推广应用得很快,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民用工业领域。碳纤维除用于高温绝热材料及除电刷子之外,一般并不单独使用,常加入到树脂(以环氧、酚醛为主)、金属或陶瓷、碳、水泥等基体中,构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极为有用的结构材料。它不仅质轻、耐高温,而且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航空航天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读(比模量)、耐高温、可设计性强等一系列独特优点,是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雷达等结构上不可或缺的战略材料。航空则以客机、直升机、军用机为主要应用对象。

文体和医疗用品

文体休闲用品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的重要领域,高尔夫球杆、网球拍和钓鱼竿是三大支柱产品,其次是自行车、赛车、赛艇、弓箭、滑雪板、撑杆和乐器外壳等。医疗领域包括医学上用的移植物、缝合线、假肢、人造骨骼、韧带、关节以及X光透视机等。

一般工业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用于汽车骨架、活塞、传动轴、刹车装置等;在

能源领域应用于风力发电叶片、新型储能电池、压缩天然气贮罐、采油平台等;碳纤维因其质轻高强和极好的导电性及非磁性而在电子工业中用于制备电子仪器仪表、卫星天线、雷达等;碳纤维增强材料(CFRC)与钢筋混凝土相比,抗张强度与抗弯强度高5到10倍,弯曲韧度和伸长应变能力高20~30倍,重量却只有1/2,已被广泛应用于房屋、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混凝土结构增强工程中。

6.参考文献

CarbonFibers:PrecursorSystems,Processing,Structure,and Properties.----------------------

ErikFrank,LisaM.Steudle,DenisIngildeev,JohannaM.Sp?rl,and MichaelR.Buchmeiser*

CONTROLLED OPTIMIZATION OF STABILIZATION OF POLYACRYLONITRILE PRECURS OR FIBERS.--------------MarkParrTaylor University of Kentucky, markparrtaylor@https://www.sodocs.net/doc/db16304548.html,

Processing of TiNi S MA ?ber reinforced AZ31 Mg alloy matrix composite by pulsed current hot pressing.----------------K. Mizuuchia,?, K. Inoueb, K. Hamadac, M. Sugiokaa, M. Itamia, M. Fukusumia, M. Kawaharad

碳纤维综述

PAN基碳纤维

聚丙烯腈碳纤维的工艺流程

新形势下的全球PAN基碳纤维产业动向---------罗益锋

碳纤维的应用及未来展望---------日本东丽公司Shinji Koyama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