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对城市化认识

我对城市化认识

我对城市化认识
我对城市化认识

2013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班级:

日期:

[城市化认识]

摘要:城市化也被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伴随着国内城市化如火如荼的展开,城市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环境污染、交通堵塞、人口膨胀等。因此了解城市化和分析问题和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对于我们来说是尤为重要,本文从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动力机制、中国现阶段城市化的表征、城市化面临的问题和对策5个方面对城市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解读。

城市化认识

摘要

城市化也被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伴随着国内城市化如火如荼的展开,城市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环境污染、交通堵塞、人口膨胀等。因此了解城市化和分析问题和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对于我们来说是尤为重要,本文从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动力机制、中国现阶段城市化的表征、城市化面临的问题和对策5个方面对城市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解读。

关键词:城市化西安市

1.城市化理论基础

1.1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农业区位论由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代表作是他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又译名《孤立国》)。他根据相关地租、农产品特征和运输成本差异,建立了农业生产的空间圈层布局模式。工业区位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 Weber) ,代表作是他的《工业区位论》。作者通过引入运输、劳动力和聚集三个区位因子,根据对三个区位因子相互作用的分析与计算,确定工业生产的最佳区位及相应的工业布局。城市区位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代表作是《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及德国经济学家勒施,代表作是《经济空间秩序》。中心地理论的核心是城市服务功能地域网络体系规律。该理论认为,中心地是为居住在它周围地域的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地方,其基本地位是区域商品和服务中心。依据中心商品和服务的层次而将中心地划为若干等级,从而使城市之间构成一个有规则的等级体系。总之,区位理论认为, 城市是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它以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要素和物质过程在空间上的集聚为特征。社会经济系统由不同的城镇个体及子系统组成,城镇之间及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城市的集聚性创造出大于分散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是城市化的动力源泉。区位理论的贡献在于,它分析了城市效益的根源,确定了城市的分布状态和分布形式。

1.2空间理论

空间理论主要用于分析城市与农村相互关系及其转变趋势。根据对城乡发展结果的不同认识,空间理论可分为均衡空间理论和极化空间理论。

1.2.1均衡空间理论。

均衡空间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俄林提出。俄林从贸易角度研究了要素流动、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区际贸易、国际贸易与要素自由流动会带来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的平均化。随着分工和贸易的发展,区域差异将归于消失。

1.2.2非均衡增长论。

主要包括增长极理论、中心———边缘理论、循环累积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5年提出。佩鲁将“增长极”定义为由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而形成的经济活动中心,它能够产生吸引或辐射作用,促进自身并推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1.3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也称人口流动理论。最早的人口流动理论见于英国利文斯坦19世纪出版的《迁移规模》。目前,结构理论主要有三种模式,即:

1.3.1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式。

1954年,刘易斯创立了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模型。他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概括为现代工业部门(城市) 与传统农业部门(乡村),指出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低收入的劳动力,劳动力供给具有完全弹性,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而只支付与传统农业维持生存相应的工资。

1.3.2乔根森模型。

同是1961年,美国的乔根森提出了新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他在《剩余农业劳动与二元经济发展》一书中指出:农业剩余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充分与必要条件。这种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

1.3.3托达罗模型。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不承认农业部门中存在剩余劳动,认为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始终为正数。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不仅取决于城市与农村实际收入的差别,同时还决定于城市就业率的高低和由此而做出的城市预期收入差异。只要城镇里还存在较高预期收入,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就不会终止。托达罗模型合理解释了某些发展中国家存在的较高的城市失业,率与较大的乡——城人口迁移率。因此,托达罗指出,解决城镇就业问题还必须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2.城市化动力机制

2.1“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

“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强调的是政府作用在城市化进程中所起的主导地位,其中政府的行政决策及相关的制度安排起了主要作用,包括:生产力的宏观布局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规划、开发区的建设等方面的政府行为,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安排。这一机制在改革开放之前是我国城市化的绝对动力,现在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其经济基础是计划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后,受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建设是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的。为了迅速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制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城市成为工业化建设的主战场,先后建成了一大批资源型城市和工业城市,如包头、鞍山、

攀枝花、兰州等,老的工业基地如上海、北京、天津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我国实行的是渐进式改革方式,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正逐渐由直接转为间接,但其影响仍是不可忽视的。

2.2“自下而上”的动力机制

“自下而上”动力机制凸显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农民自身要求加入城市化进程的强烈需求。其经济基础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国家体改委中国小城镇课题组以我国改革开放后小城镇飞速发展为背景,分析了农村乡镇企业发展的动力。结论是农村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农村非农就业人数的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和社区各种收入的增长直接产生了农村城市化的动力。表现在:农民自身要求加入城市化进程的强烈需求;社区发展的公共需求也是小城镇发展的强烈动力。

2.3外力型和内力型的动力机制

外力型和内力型的动力也叫推、拉动力机制,该机制强调城市化动力产生的内因和外因。陈扬乐认为,制约农村城市化的内因是指区域本身所固有的、对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性质、方向和特征以及城镇的功能、规模等起决定性作用的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主要有区域资源条件、地理位置、生产力水平、社区政府、社区的企业和社区的个人主体等。

2.4.产业结构演进型动力机制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直接结果,工业化又是产业结构不断演进升级的结果,特别是在21世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日趋突出。信息化可以有效地扩大城市的规模,提升城市的质量,将成为继工业化之后城市发展的新一轮动力机制。

2.5.要素推进型动力机制

要素推进型动力机制从比较利益的角度,强调区域要素在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决定了资源、劳动力、资本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主要受市场支配,它们总是流向那些比较效益高的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理所当然比中西部地区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境外资本、技术的转移,国内产品加工、技术的扩散,民间资本的投资以及消费,日益配合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而成为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发展的多元动力。相比较而言,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投资长期依赖财力本来很薄弱的地方政府,城市发展的动力显得十分单一而且力度不够。

2.6.制度变迁形成的动力机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社会的各项制度也处于变革之中。特别是与计划经济直接相关的户籍制度、人口流动制度、各种社会福利保险制度等的变革,以及市镇设置标准的下降和设市设镇模式的变化,对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政府所提供的政策,一方面降低城市化的交易成本,节省组织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推动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3.中国城市化表征。

3.1快速城市化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在1975 年提出了被称为“诺瑟姆曲线”的城市化发展规律,认为城市化阶段可分为“起步——加速——成熟”三个阶段,曲线呈倒“S”型。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为10,6%,到1961 年增加到19.3% ,之后降低到1977 年的17.6%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特别是自1995年以来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进入了“快速城市化”时期。

3.2巨大的区域差异

3.2.1城市化水平存在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

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地区快速工业化的影响,中国城市化水平经历了从“北高南低”( 北部地区城市化率高,而南部地区城市化率低) 向“东高西低”( 东部地区城市化率高,而西部地区城市化率低) 的转变,而现阶段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呈现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

3.2.2大城市( 特大城市) 快速增加

中国的城市规模结构与城市化过程紧密相关,一方面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明显推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城市化政策导向也决定了城市规模结构的态势和空间分布。1949 年以来的中国城市规模结构变动表现出中等城市以上的城市数量和比重都在增加,而20 万以下的小城市呈现减少的趋势。到2008 年市辖区总人口超过100 万人的地级以上城市已经达到了122 个。

3.2.3大都市圈的快速发展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中国发达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形成了不同发展规模和水平的大都市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以及京津冀大都市圈,一般被称为“三大都市圈”。2006 年三大都市圈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 3. 38%,人口占15. 54% ,非农人口占21. 4% ,GDP 则占全国的36. 76%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41576 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2. 37 倍。除此之外,中国各地正在形成十多个地方性的大都市圈。

3.2.4城市化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前已述及的城市化水平的区域间差异; 二是重数量轻质量,出现了“虚高的城市化”现象; 三是城乡差距过大,城乡二元化矛盾尖锐; 四是“准城市化人口”大量存在,城市内部社会二元结构凸现; 五是生态和城市环境问题依然严峻; 六是交通拥堵、房价飞涨等“大城市病”已经显现; 七是普遍存在流动人口、社会治安、“城中村”管理难题; 八是规划体系不完善,相关规划之间缺乏协调。

4.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问题分析

4.1从发展水平看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城市化建设滞后

隐性城市人口是指在城市中生产或生活却不被列入城市人口统计口径之内的那部分人口,包括城市暂住人、城乡间的摆动人口、城市流动人口等,由于我国市镇设置标准和行政管辖范围的多变,我国城市、镇人口的统计口径也频繁变化。建国后进行的五次人口普查皆使用了不同的城乡人口划分标准,第五次人口普查时采用按地域常驻人口登记的原则,在城镇常住时间达半年以上的人均视为城镇,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城镇人口统计数据中已经包含了理论界所谓的隐性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

至于在城乡之间摆动的民工们,尽管他们大部分时间呆在城市,但殊不见他们中

大部分依然是穿着褴褛衣衫,吃着馒头咸菜,玩着扑克麻将。这在城市的建筑工地上最为明显与真正的城市生活城市文明相差甚远,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口,也就不列入隐性城市人的行列。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目前的隐性城市人口并不多,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由于目前我国许多城镇规模小、设施落后,甚至存在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村的现象。其居民虽然已经成为统计意义上的城镇人口,但是并没有脱离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也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所以只能称之为“准城市人口”。若将隐性城市人口与准城市人口相抵,中国目前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城市化水平与真实的城市化水平之间不会有多大差距。

4.2从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结构体系看,存在结构失衡现象

4.2.1城市行政等级结构

1949 年以后按照行政级别中国的城市一般分为四个等级直辖市即省级市

地级市县级市和建制镇1996 年后增加了副省级市成为五个等级1998 年中国城市行政等级结构中直辖市4个,非农人口数2395万人,平均599万人。其中上海市以894 万人居于首位,重庆市则以355万人居于末位。副省级市15 个,非农人口3165万人,平均211万人。地级市211个,非农人口9871万人,平均47万人。县级市434,个非农人口6303万人,平均14.5万人。建制镇19216 个,非农人口7341万人,平均3820人。通过上述数字可以得出与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相类似的结论,即较高行政等级的城市需要发展,较低行政等级的城市需要提高聚集程度和质量。另外,直辖市与超大城市、副省级市与特大城市、地级市与特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主要是中等城市)、县级市与小城市有很大的重叠性是中国城市行政等级结构的另一重要现实情况,这反映了建制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往往通过建制来推进人口要素的聚集,带动城市周围地区的发展。

4.2.2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分布是在环境、资源、人口、经济、政治、社会和历史文化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而我国是一个国土面积辽阔,资源、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区域非均衡性都极为显著的国家。因此,从宏观上看,城市空间分布的地域差异突出,其特征有二;一是呈现出由沿海地带和长江沿岸构成的” T”字型城市宏观空间分布的特征;二是呈现东中西三大地带城市发展梯次递减的特征,这不仅仅体现在城市数量和密度上,更体现在城市质量上。

中观上看,各地的城市发展缺乏整体观念,各自为战,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存在。

逐渐放权让利,地方政府具有较大事权,市场经济初期无为而治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城市,往往一切以本地区为出发点,不同的城市各自为政,没有协调的规划产业结构趋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既浪费土地又不能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不利于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4.3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重数量、速度、形式、轻质量、效益、实质的现象仍较严重

4.3.1过分重视城市化的数量指标和速度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除了各种常规因素的作用外,市镇设置标准的调整和行政性撤县设市、撤乡设镇、调整区划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为追求数字指标,不少地方靠行政区划调整以扩大城市辖区把城市做大,导致城市是聚集的点(中心)还是城乡不分的面(区域) 变得日益模糊。

4.3.2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发展规划缺乏科学性,存在诸多问题

由于在设计过程中过分注重由上而下、以大管小,导致很多规划过分超前,脱离实际,许多中小城市甚至县级市不顾自身的条件,纷纷把大城市作为其规划发展的目标,全国先后有40 多个城市将其性质定义为国际化城市。

这就导致一些现象:一个方圆不足10平方公里的镇搞了“七纵八横”工程,最远的街道延伸到镇周边乡村的农田中,成为“半截子”工程,其他街道都已是油漆马路,而这条街道仅仅在占有农田的基础上拓展成了道路,鉴于上级检查已完毕,本地政府已不准备将其修建成马路,在农闲季节,这样的街道全天几乎没有行人,利用率极低;而在农忙季节,每逢阴雨连绵天,道路泥泞,不仅不能成为农民的运输通道,反而阻碍了运输。

4.3.3重城轻市的现象严重

这主要表现在:规划建设过热,使本来可以用于经济建设的资金减少,妨碍真实的城市化,城市形象建设如果能与经济社会同步前进,有助于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技术和人才,但是近几年在许多地方,城市经济并不景气,政府却多营不急之务靠负债和摊派大搞广场建设、草坪建设,使城市成为有表无实的空壳城市

4.3.4城市生态恶化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环境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历史积累、工业技术的落后,重视程度不够,防污治污成本较高等原因我国城市环境质量状况低下城市绿地少,大气污染严重,水质差,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等。

5.中国城市化问题的解决对策浅谈

5.1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推进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形成了 2.3 亿人的农民工群体,他们长期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但是他们仍是农业户口,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却不能参与城市成果分享,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在居住、医疗、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等方面的同等待遇,难以公平分享工业化与城市化成果,这有悖于城市化的本质。因此首先改革户籍制度及土地管理制度,有序接纳农民工成为城市居民。其次应该稳定农民工就业,增加农民工务工收益。一是要规范用工制度,切实推进劳动合同制,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还应该降低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的生活成本。一是要落实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最后应该进行舆论导向,营造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良好环境。

5.2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首先,促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真正克服、摒弃城乡二元观念加强规划的衔接配套,全面实现城乡空间布局规划、城乡控制性详规、镇村建设规划、产业体系规划、交通、电力、生态环境建设等专业规划全覆盖。

其次,其次,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主要是要实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最为基础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进而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支撑。推进农业现代化主要是做好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工作。

再次,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其能够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最低生活、医疗与养老保障权利;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多层次多类型的医疗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统一城乡社会保障的基本标准,使社会保障制度走向社会化。

第四,促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公共支出,调整教育结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等;不断完善就业培训体系,根据农村劳动力自身特点及不同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开发多层次、多形式培训项目,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

5.3加大对城市综合治理力度,减轻与根治“城市病”

首先,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并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和协调,完善城市布局,避免城市建设的盲目性。

其次,积极进行财税体制改革,加大对市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在修建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时,改善城市环境。

最后,提高城市政府的服务效率,推行政府公开和一站式服务,提高政府政策的透明性。同时,完善政策制定的社会参与机制,鼓励专家、新闻媒体和社会大众对城市发展献计献策,提高社会的监督力度。

总结:21 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经济活动与生产要素的组织形式将发生重大变革,跨越国界的生产体系和市场体系正在形成,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必然加快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即使眼下存在很多城市化问题和弊端,搜们都不能停止城市化的进展,更应该顺应潮流,加快发展:首先,利用大城市和城市群的良好投资环境和经济实,以及完善的功能和较高的利润加速城市化的发展。其次,道路交通管理等方面会有突破性进展,城市在经济、科技、人口素质等方面的实力将有很大提高,多数城市能实现基本现代化,应该抓住契机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再次,信息产业作为新经济部门,在推动城市向前发展上将发挥非常巨大的作用,信息产业和科技城的发展将使城市信息化进程加快。第四,21 世纪将更加注重城市的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额可持续发展。

其次城市化面临的问题不能“先发展,后解决”,需要“在发展中解决”,更应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例,未雨绸缪,“发展前防范”。

参考文献:

[1]刘汉成,程水源.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1(8):3229-3232.

[2]冯云廷<城市聚集经济>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4]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 年

浅谈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对农村的影响

浅谈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的动力 摘要:实现中国的国家富强和人民福祉,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仁人志士的崇高理想。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其间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动力、进程、发展阶段、发展动态、存在问题和推进机制等问题,深刻把握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脉搏,对中国城镇化的现状作出客观的评估,对中国城镇化的未来作出具有前瞻性的预期,为政府、机构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总结,对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实现中国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化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旧观念、新旧道路和新旧模式转换的的关键的十字路口,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加上全面的反思。城镇化的问题正在成为影响我国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数以万计的年城镇投资规模,对全国经济GDP增长贡献率不断攀升,在地方年财政税收中的来源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的确,当代中国的高速城镇化进程使得空间生产进入一个超大规模、超长扩张的时代。 由于受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和集聚、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推动力的三重作用,目前中国正在进入高速城市化的时期。根据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2010年,城镇化率从22%增长到40.7%,我国城镇化人口不到两亿迅速增长到8.3亿,城镇化实际建成区面积扩大了10多倍。城镇化的一步步推进,高速膨胀的城市范围、亿万农民工和流动人口,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为推动城市工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引言】当前,当今,城市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也最有力的发展趋势之一。然而,一个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也作为了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象征,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程。然而,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要得到较好的发展并非易事,所以需要一个较好的指导方针来作指导,不然就会陷入发展不合理的陷阱。但是,在西方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太高,以至于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关键词】:城市化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很长的道路,我国的城市化自1949年10.6%曲折的发展到1978年时为12%。从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的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相应的城市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前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智慧的中国人积极探索、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从84年中国开放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大量扶持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90年代,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推进城市化进程,到20世纪末时中国的城市化已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6.2%。这主要得意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各地普遍呈现出活跃现象,大中型城市迅速发展,形成了城市群、城市带、大城市圈,国家也大力加大了政策的扶持力度,把城市发展摆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8%左右。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到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到现在简直就不值得一比了,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中国的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3)交通拥挤;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范恒山 2009年09月】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大城市膨胀发展,中小城镇发展缓慢。这就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合理,存在很大问题。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首先,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城市环境的污染,道路交通的拥堵,居住环境差等,因此,要建立现代化合理化信息化宜居型城市就得,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分担大城市的功能。其次,应根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发展不 合理等特征,制定合理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化战略,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的进程,而忽略了城市化进程对环境、交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不能盲目的照搬照套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和策略,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和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主要发展创新型特色城市,放宽大城市管理规模,重点建设几个国际型超级大城市。什么叫创新型特色城市呢?创新型特色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好。中国的大小城市估计有成千上万,但大多数城市不出名,城市形象不好,没有影响力,也许别人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个城市的存在,何来出名,何谈城市形象,城市影响力呢?举个列子:一个中型城市,也许你什么卫生、环境等都做得很好,但就是不出名。原因就是没有特色,但如果你一个中型城市,你把他的绿化全部弄成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植物(比如把南昌的全部绿化植物卖了,全部改种成竹子),或者把整个城市重点发展一种产业。水城威尼斯,宗教圣城耶路撒冷,无论它人口多杀,环境有多好,我们大家都知道。但不是说把城市全部建成宗教圣地或是把城市全建在水上。主要说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有所创新。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主讲人:李津逵 王鲁湘: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一方面人们尽情的享受着城市化所带来的文明与舒适,另一方面人们也感到了城市发展过快所带来的切肤之痛。作为世界人口最大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学者把中国城市化列为21世纪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两大因素之一。那么中国的城市化将是中国人民的福音呢还是全世界的祸水?确实有学者提出了这么严肃的问题。那么面对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怎样才能使人口数量、结构分布与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主任研究员李津逵先生。李先生您好! 李津逵:您好! 王鲁湘:欢迎您作客《世纪大讲堂》! 李津逵:谢谢。 王鲁湘:我看了一下李先生的简历,突然发现我们两个之间惊人的相似。我们两个人年龄相仿,李先生比我略微大几个月。我们都是从城市里头在那个时候下乡做知青,然后在知青里面过着一种很艰难生活。所以的话我们这一代人又后来由于1977年恢复高考给了我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我们两个同时在那一年参加了那一次决定历史命运决定个人命运的那一次高考,我们都成了大学生,这样的话我们又回到了城市,并且最后在城市里面工作,在城市里面生活,在城市里面安家成了一个城里人。所以对于城市化我们是有双重理解的,因为我们曾经在农村里面干过。那么您的经历使您对城市有一个什么样的向往? 李津逵:那个时候我记得我在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分子代表大会是在东城区的一个招待所里面开,那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常常在干活的时候,我要能在那个招待所里当一个服务员该多好? 王鲁湘:对。 李津逵:就想这个事。 王鲁湘:对,当时我们知青所有的梦就是回城,想尽一切办法包括不择手段就是要回城。为什么要回城?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城乡二元结构,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社会里面,城市比农村具有太多太多的优越性了。所以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改变自己的身份变成一个城里人,然后到城里面生活。那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突然以我们预料不到这样一种发展的速度突飞猛进发展起了,那么您也见证了这样一个过程。您觉得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间,中国的城市化的发展在这30年中间有阶段性的区分吗?比如说什么时候是一个阶段,什么时候是一个阶段。 李津逵:我感觉是1992年小平南巡之后大量的这种三来一补的工业在沿海地区落户之后,创造了城市中间巨大的就业岗位,这个时候农村中间大量的青年走向城市,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飞跃。 王鲁湘:我们产生了城市化要求的一个推动力。 李津逵:对。 王鲁湘:社会的一个推动力。 李津逵:就是中国的农民几千年来一直是向往城市生活,但是他走不进城市。 王鲁湘:走不进。 李津逵:比如说明清的时候有那个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因为城市里面没有就业岗位,农村又没有余粮供养城市,农村的这个耕织结构又非常的顽固,这种情况下一直就没有突破。但是当我们中国加入了全球的经济分工之后出现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这一天到来了。 王鲁湘:对,这是一个历史机遇。您是学工科的。

城市化论文,城市化问题论文

城市化论文,城市化问题论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城市化论文,城市化问题论文:城市化快速推进下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功能调控创新策略研究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然而,由于当前历史文化街区过度强调其商业价值、旅游开发价值,加之当地居民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意识淡薄,导致许多富有传统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历史街区风貌格局、历史古建筑在城市化进程中消失,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城市历史街区的内涵,也使城市“千城一面”格局严重加剧。 因此,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现实背景下,结合城市自身特色,如何对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有效保护,怎样

才能在保护的同时充分利用其原有资源进行开发更新已经成为了一项亟需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试图以处于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中长沙市中心黄金地段的历史文化街区——太平街为例,探讨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背景下太平街保护与发展策略问题,旨在有效指导古街区的开发与保护。 一、城市化加速推进下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延续城市历史人文文脉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正如南京、洛阳、北京这类城市之所以举世闻名,除开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内涵之外,城市中心现存的各类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物以及传统历史街巷也是重要方面。而如今,这些凝聚着千百年历史文化内涵的历史街区在城市化快速进程中面临被高楼大厦同化的危险,甚至许多历史街区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有效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延续城市历史人文文脉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城市化快速推进进程中,就迫切需要在对其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进行更新,从而使看似与现代化的都市格格不入的历史街区焕发新的荣光。 (二)塑造城市特色历史品牌,加快城市特色精品发展 城市化快速推进背景下,我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众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失灵的问题,逐渐使政府决策者们开始有意识的加强了对包含本地的文化资源和传统特色的历史街区的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多数不仅具有实实在在的历史古建筑,而且具有历史人文环境这个“活灵魂”,从而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火热的古村、古镇游便是有力的见证。同时,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以历史文化街区为载体的城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城市角逐新时期城

中国城市化问题与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中国城市化问题与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摘要:小城镇的道路并非是适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选择,根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提高、完善大城市与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相结合,促进区域城市化的发展,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才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化问题;城市化战略 城市化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而且城市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解决农村劳动力出路的有效办法。至2000年底,我国共有城市668座,城市人口4.56亿,城市化率达到了36.9%。根据世界多数国家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已经进入了从30%到70% 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但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亦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地区性差异明显、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与城镇容量间的矛盾突出等。实践证明:积极发展小城镇并非是适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选择,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应将重点放在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上,放在提高城市质量和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上来。因此,根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提高、完善大城市与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相结合,促进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促进建制镇适当集中,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才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分析 中国城市化进程始于建国,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步伐非常缓慢。1949~1978年近30年的时间里,我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政府发动和包办型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广大农村和众多农民被游离于工业化的进程之外,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不能进入城市化的进程,这就使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仅从建国初的10.6%、136个建制市增加到1978年底的17.9%、193个建制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以市场导向的改革进程中新出现的由民间力量或社区组织发动并得到政府认可或支持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这期间城乡之间的壁垒被逐渐打破,各种生产要素开始在城乡之间跨地区流动。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崛起,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摆脱了土地和农业的束缚,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初步形成了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市为纽带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尽管如此,但是由于中国工业化刚刚起步,城市化水平与世界水准仍有较大的差距。可见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处于由初期起步阶段向中期加速发展阶段转换的时期,伴随着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的发展也必将与世界性潮流接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因此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道路新战略显得至关重要。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的迈进。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地区性差异明显、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与城镇容量间的矛盾突出等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 城市化水平较低 按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到200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36.06%,这个指标,不仅低于世界上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也与自身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

浅谈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

浅谈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 浅谈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 内容摘要:由于要实现现代化,中国城镇化脚步加快,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0%左右,面对如此快的城镇建设,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农民工享受不到同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在住房、就业、社会保障及其子女教育方面都面临严重的不公平。农民工对于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是城镇化推进的动力。可以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住房保障、社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对农民工的利益进行维护,使他们真正能够融入城市。这样有利于中国城市化建设健康进行。 关键词:城市化农民工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1.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指随着工业化而发生的经济和人口重心向城市转移,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强化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后,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开始出现松动,随着我国建设重心的转移,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市的建设速度也空前加快,城镇化率迅速上升到50%,但是由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不平衡,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距离拉大,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工问题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 2.农民工问题产生的原因 农民进入城市打工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由于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结构中户籍的限制,身在城市的农民工很难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地待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住房 住房是居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民进入城市,住房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过热发展,楼价急剧上升,甚至部分城市居民都无法承担如此大费用。农民在农村的收入本来就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 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对中国城市化的认识

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认识摘要:经过改革开放后30年的长足进展,中国城市化已步入中期阶段,步伐加快,质 量显著提高。同时,中国城市化又处于周期转折点上,上一周期行将结束,下一周期将要开始。中国政府目前推行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助于尽快启动新一轮城市化进程。反过来,新一轮城市化也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关键词:城市化趋势周期 一.中国的城市化历史分期 中国城市化分为五个阶段: (1)城市化的起步与正常发展阶段(1949-1957) (2)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1958-1960) (3)城市化的调整阶段(1961-1965) (4)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1966-1976) (5)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 二.中国城市化现状特点 城市化的三大标志: 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化获得了长足的进展,现在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这些新的变化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化动力呈现出公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三足鼎立的动力结构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只有单一的公有经济成分。即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和集体两种经济形式。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非公经济快速崛起,即除公有经济之外其他所有经济形式,包括民营和外资两大类。经济成分趋向于多元化。然而,公有经济的步伐却相对放慢了。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公有经济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 在21世纪之初,民营经济就取代公有经济而上升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主体。民营经济是指 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和管理的经济成分,包括除公有和外资之外所有其他经济形式。同时,外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外资经济是指由境外资本投资和管理的经济成分,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两种形式。

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反思与转变

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反思与转变 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化过程中政府与市场作用关系问题、空间组织问题、城乡关系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对以往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及其问题进行了评述。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下,应尽快实现城市化的推进模式由行政主导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方式转变,城市化的空间组织模式由小城镇为重点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转变,城市化的城乡关系模式由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转变,城市化的建设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关键词:城市化模式;反思;转变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9-0031-05 城市化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而城市化的健康与否,与城市化过程中所采取的途径和方式,即城市化模式有很大关系。虽然各国各地区城市化总的趋势和方向是一致的,但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地理、历史等条件的不同,实现城市化的途径多种多样。同时,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表现形式和所采取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城市化模

式会有所不同。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城市化政策和思路不断调整,推进城市化所采取的途径和方式也随之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下,适时选择合理的城市化模式,对促进城市化乃至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对以往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反思 回顾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往所采取的发展模式是一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也有很大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阶段的演进,原有政府行政主导下的、以城乡二元体制为基础、以小城镇为重点、追求速度的粗放型城市化模式,已明显不能适应城市化发展形势的变化。 (一)行政主导型城市化模式的反思 纵观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以往的城市化进程受到行政力量和政策制度的深刻影响,资源配置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未充分发挥。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化的推进具有浓厚的政府行政主导特征。城市化所需的各种资源要素,如,人口、劳动力、土地、资金等是通过行政手段而非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

城市化发展论文

上海近代城市化发展及城市化问题反应研 究 摘要:当今中国经济中心——上海,它是如何发展的?它是一座富含文化的城市,它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他是最早的工业城市,它是国内重要的交通枢纽,它是一个最能和国外友人交流的城市。上海它到底是怎么发展的,近代的上海是什么因素导致它城市化的程度这么高。它同时是否会反应出城市化的某些问题? 关键词:上海、近代、城市化、城市化问题 一、上海古代发展简述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有黄浦江深水航道而成为天然良港。由于地理位置形成的优越的交通条件,南宋时期这里就已经形成了市镇,在旧城区的东门外延黄浦江一带形成繁盛的商贸区。元朝在这里设立市舶司,管理中外船舶进出及征收税款。1292年设立上海县治,建有县属、文庙等。明朝吴淞江改道于黄浦江处,使江水流量剧增,并通向了长江入海口,大小船舶进出频繁,手工业和商业见见发展发达。 二、上海近代发展过程简述 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于1843年开辟为商埠,帝国主义相继而来,从此使上海,从一个小城市迅速地发展成为中国甚至远东最大的城市。 上海开埠不久后立刻设立租界。上海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世纪上就是租界不断扩张的过程。上海城市的特殊性质,是和租界不可分割的。 1845年11月,英国与清朝关于上海定“地皮章程”中,规定划出一定的地界为英国人居住,这种租地界线,就是后来的租界。1848年美国和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占据虹口一带为美租界。法国在《天津条约》以后,也在上海抢占租界。日本虽然没有租界,但是盘踞虹口、四川北路一带,形成一定的势力范围。 外国可以在租界制定法律,因此政治方面在租界内设立政权机构、巡捕房和监狱,建兵营,停泊军舰。经济方面修筑大量洋行、银行、工厂仓库、码头。宗教方面建了许多的教堂。 在租界外,中国政府管辖的区域也在增大。1847年,清政府在外滩设立江北海关,1865年在南市区建江南制造局和江南造船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闸北和苏州河沿岸兴建不少的工厂,使这两个地区也成为了建筑密集的市区。 1853年,上海口岸对位贸易总量第一次跃居全国第一,并从此成为东亚第一大港。20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城市化发展到达顶峰,被称为当时世界上仅次于纽约、伦敦、柏林和芝加哥的第五大城市。上海的人口也随着工业、商业、对外交通以及贸易的发展迅速地增长起来。1880年已达到100万人,1930年增至300万以上。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租界以外的地区为日本侵占,租界形成孤岛,大批难民涌入城市,房荒更加严重,新建了大量的阁楼等临时性房屋,不少小型工厂迁入租界,人口激增,各种消费大量增加,出现了暂时的繁荣现象。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占领了整个上海。此时,进行了市区规划,在北区建设了军事机构和日本人住宅,但上海许多地区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重返上海,城市人口瞬间增长到600万以上。市区棚户数量急剧增长,但是市区面积没有变化,城市没有进行适当地更新。当时定制的“大上海都市计划”并没有实现。 三、上海近代工业发展与分布 上海之所以可以快速的发展,这个与上海的工业迅速发展和分布高度集中是密不可分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走向经济大国的必经之路,不仅加大了城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农村地域发展,平衡了城乡发展的节奏,拉动了国内消费,也带动了城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但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城市人口拥挤、交通问题、住房紧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公共安全管理问题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健康化、有序化、科学化。 关键词:城市化问题对策 一、城市化概述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都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社会才能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可谓“追梦改革万里春,农民潮涌作工人。荒滩野岭高楼起,立体网联城市群。”但是,正在进行中的城市化也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因此,单纯、刻意、过激地进行城市化,并不适宜中国的国情及稳健发展的需要。当务之急是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总结出来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正确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李善同指出:在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时,应当优先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力。 2.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优先区域布局。 3.有利于资源节约与利用。 4.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李研究员提出的标准将对我们找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坐标,指明方向。 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1.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问题 普遍意义上的城市化主要就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虽然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区域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拥挤的问题。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我国大部分城市还不具有良好接纳包容这么多农村人口的条件,这就使得原本就不算发达的城市,无法解决这部分迁移人口的生活、工作、学习、住房等各种问题,也给原本基础设施条件差、住房条件差的城市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的压力,也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工商业集中,人口密度大,人工设备密度高,活动强度大,人多车多,导致交通拥挤。城市地域不断向四周蔓延,城市功能混杂,建筑密集,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摘要】城镇化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矛盾。本文围绕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 阐述,并提出要通过改革户籍、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建立地区特色产业,推动城乡产业化;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的城镇发展道路等方法来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 所谓城镇化其实质是指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化社会 改造发展的建设过程。它是我国物质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 化进程日益加快,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仍比较滞后,还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开展新

型城镇化道路是当前棘手且刻不容缓的难题。下面笔者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1.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1.1城镇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 健全的城镇体系是促进城镇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 前提。然而,纵观当前的城镇发展可发现我国目前的城镇体系仍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目前大部分地方盲目推进城镇化不能统筹兼顾城乡的协调发展,不能合理扩大规模突出优势,导致一些地方小城镇居多,缺乏大城市的经济支撑,而大城市不能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城市与小城镇的相互发展。②城镇经济结构不合理,不能合理优化产业布局,不能突出地方经济特色,忽视与周边经济的联系,二、三产业发展不足。③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功能不完善。比如在教育设施、园林绿化、用水普及、就业服务等方面仍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 1.2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是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先富带后富政策使得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呈现了飞速的发展,聚集了中国大量的财富,随着其经济及环境的逐步改善,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而在我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年11月13日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始终以两倍于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步伐高速发展。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于《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该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这是继2009年之后专门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第四部年度报告。 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的非同步 投资与消费失衡: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数,尤其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达到9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了8.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消费贡献率只有45.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点数只有4.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40.6%,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也出现了负值。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发展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正常水平为30∶70,正常的下限是35∶65,但是我国的投资消费比接近1∶1。可见,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是我们重建设、轻消费、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原因。 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如果按照三大产业投资水平来看,第二产业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向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倾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始终没有取得突破,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只有43.1%,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主要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不高,发育仍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与观点1.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与观点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发展的现状要求我们不断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单一发展路径,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的一条新型的发展路径。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历史意义 我认为简介一下城镇化的基本涵义有助于对它的理解。所谓城镇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以及城市的数量的地曾加,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简言之,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第二,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第三,农业劳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反映出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 新型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单纯从字面理解的意思不同,城镇化,就是指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科学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多,地域辽阔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中国不能照搬国外模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走自己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在于资源节约和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那城镇化建设是怎么提出的呢?城镇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性潮流。想要了解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要了解它的提出过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我国实施城镇化战略,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国际城市化发展模式与中国城市化进程

2010/4 国际城市化发展模式与中国城市化进程 王 芳 摘 要:城市化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最早研究城市化的是城市区位理论,然后有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乔根森的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舒尔茨的农民学习模型以及钱纳里?塞尔昆的就业结构转换理论等。中国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特别是在加入W T O后又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挑战,这使得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更具复杂性。本文在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化演进特点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结构性偏差作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中国城市化进程有益。 关键词:世界城市化发展模式;逆城市化;结构偏差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10)4-055-03 作 者: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 610064 一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及其特点 城市化(U rbanization)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要而不断拓展并优化城市,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历史进程。根据世界发展的发展,诺瑟姆将城市化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并得出世界城市化的总体趋势是呈S型的:城市化率(城市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在0—25%为城市化发展的初始阶段,此时城市化发展缓慢;城市化率在25%—75%为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此时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化率在75%以上为城市化发展的成熟阶段,此时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减慢且相对稳定。世界各国城市化水平千差万别,但都与其经济水平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一)发达国家城市化特征:“逆城市化(de-urbaniza2 tion)”。“逆城市化”又称“城市中空化(counter-urbaniza2 tion)”,即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和扩散,使郊区无限蔓延,并导致城市中心区和中心城市的衰退。发达国家受工业化与信息化推动,城市化进程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城市聚集阶段(urbanization)。发达国家的城市聚集起步早,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城市人口已经达到了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英国在1921年时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77. 2%。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中心城市二、三产业的全面繁荣,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区域内聚集,主要表现为中心区人口密度提高,房地产价格上涨,工厂、市场、金融机构、文化中心云集。但是城市化也造成了“城市病”,城市的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治安恶化等问题日益显现出来。(2)城市中空化阶段(counter-urbanization)。当城市聚集达到一定程度,人们的各类活动超过了区域应有的承载能力和消化程度,城市中心区的生活与经营成本随之上升。而交通工具和信息交流方式的革命却使得郊区生活成本下降,质量提高,住在郊区因此变得现实可行。在这一阶段,城市中产阶级将住宅向郊区迁移,而区域内的工业,一方面由于政府规划,另一方面由于城区生产成本上升,也开始向郊外发展。此时城市中心区逐渐发展为商业区,而郊外则形成了住宅区,造成主城区白天繁荣,夜晚萧条,出现“中空化”征兆。(3)分散性集聚的后城市化阶段(post-urbanization)。随着人口的大量外流,商贸、金融等服务性行业也开始向区域外地区扩展,“中空化”趋势更为明显。二、三产业进一步向外围区域转移,导致其中心地位被新兴区域所替代,并且区域内低收入的弱势群体由于无法承担转移成本留在区域内,形成贫民窟,最终导致城市中心区域的“空心化”。此时城市的范围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而城市功能却十分分散,出现了分散集聚的局面。以美国纽约城市人口变动为例,纽约在20世纪40年代仍处于城市聚集阶段,人口从1940年的745.5万人增至789.2万人,以后20多年处于高位稳定状态,70年代以后人口下降至707.2万人,此后郊区人口比重还不断上升, 1990年,郊区人口的比重已达到了63% 。 20世纪40-70年代纽约市人口变动情况表 单位:千人 “城市中空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现象,根据经济学中的“报酬递减规律”,当城市集聚达到规模效应后,继续追加城市投资成本,收益将会递减,于是就必然要将城市的某些功能向郊区扩散,以达到发挥城市最佳功能的平衡点。但是,“城市中空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人均收入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即城市经济的发展足够使人口有向郊区扩散的能力,交通、通讯水平必须发达。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是在城市化率达到50%,人均G DP达到3000美元,小轿车拥有量达到160辆/千人时进入中空化阶段的。 (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多数起步于二战以后,但城市化进程发展速度非常快。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人口基数 55

新型城镇化论文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的不断扩大,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在不断摸索和创新城镇化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我们逐步改变原先粗放型的发展道路,结合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城镇化内在质量的提升,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 新型城镇化就是指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镇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推动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中心城区与建制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的本质问题、关键问题、核心问题。因此我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坚持科学发展为统领,以务实作风为保证,以扎实工作为依托,因地制宜、抓住重点、把握要点,把心思精力和本领用到新城镇化建设上。 一、以科学发展为统领,统筹安排。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想要取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胜利,需要首先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在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的基础上,以科学的规划设计指导新型城镇化。把规划作为推进城乡建设的“第一道工序”,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设计,既站位全局、围绕全局、融入全局、服务全局,又立足本地,总结谋划,规划布置。远期、中期规划要充分论证,科学准确,努力做到不留败笔、不留遗憾、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人民的评论;近期规划要切实可行,重点做好三年特别是当年发展规划设计。 坚持城乡统筹原则。以城乡统筹规划为先导,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综合研究,统一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居民生活区、工业园区、商贸区、休闲区、生态涵养区等;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加速推进城乡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国民待遇。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立足实际,充分考虑中心城区、乡镇、村庄发展水平、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等因素,明确优先、重点开发区域,划定限制、禁止开发区域,采取不同的建设类型和建筑档次,凸现特色,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进度,做到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协调推进、有序适度开发,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 二、充分利用资源、克服发展短板。 充分利用政策杠杆作用,从制度层面引导“两化”的推进。结合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走向,进一步深化公共服务、户籍制度、产权制度等改革。从招商引资入手,加大对工业的引进聚集作用;从退城入园入手,形成工业的规模成本效应;从定位功能分区入手,吸附周边人口资源,突出区域特色,从而形成新型城市化社区。改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等,对周边产业产生集聚力和辐射力,加快形成工业体系,为城镇化提供支撑。 短板原理,即一个木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其最短的一块木板。反短板原理,即一个木桶最长的一块木板决定其在一定范围内的特色与优势。这给我们提出了两个层面的主攻方向。在“两化”的演进中,我们要立足现有优势,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反促工业化的聚集、落地和发展;从推进城镇化层面来说,在当前宏观经济整体较为不利的形势下,要进一步加长城市建设短板,在不能满足全面开花的条件下,也要坚持用适度超前理念统筹规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