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课改后高中生物课堂沟通的探究

新课改后高中生物课堂沟通的探究

新课改后高中生物课堂沟通的探究
新课改后高中生物课堂沟通的探究

新课改后高中生物课堂沟通的探究

[摘要] 教学工作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种沟通,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知识信息的沟通。有效的沟通交流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积极情绪,有利于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反之,不仅无法完成即定的教学目标,甚至在师生间会产生对立情绪,出现老师厌教,学生怕学的情况。因此,沟通的方法、阶段和沟通的技巧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仅针对师生课堂沟通提出笔者的浅薄看法。

[关键词] 高中生物新课改沟通技巧

一、课堂沟通的方式

在课堂沟通中,语言沟通是课堂上师生沟通的主要方式。常言道:“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一句充满温情的关注往往能缩短师生间的角色距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中自由学习。

除语言沟通外,肢体沟通在教学过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学生表现好,我或是翘起大拇指,或是轻拍肩膀,或是点头微笑;学生出了错,我又可以皱皱眉、摇摇头、摆摆手,以无声的语言来表现我对他的期望和批评,比起同学们已经听惯了的苦口婆心往往得到更好的效果,毕竟“一切尽在不言中”!

二、课堂沟通的阶段

课堂是师生沟通的主要场所,从时间来看可以分为课前、课间和课后三个阶段。

1、课前:课前交流,即教师在上课前通过与学生随意的交谈、游戏、猜谜等活动,与学生达成心灵上的沟通,

在一次异地公开课教学中,我曾提前几分钟到教室与学生进行交流:

师:“同学们,说说看,你们最喜欢怎样的老师?”

生:我喜欢和蔼可亲的老师。

师:看陈老师的样子还算是和蔼可亲的吧!

生1:我喜欢有学问、有知识、对学生比较严格的老师。

生2:我比较喜欢幽默的老师。

师:我也比较喜欢幽默的老师。俗话说“幽默是智慧的化身”嘛!就让我们一起在幽默的交谈中愉悦地度过40分钟,好吗?猜猜看,老师最喜欢怎样的学生?”

生1:我认为老师肯定喜欢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

师:那你们能做到吗?

众生:(声音响亮)能!

恰当的课前交流这样不仅能拉进师生间的距离,同时能使学生提前进入角色,为上课做好准备。

2、课间:课堂是师生沟通的主阵地。上课时,教师态度要亲切随和,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人格平等的朋友和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使学生感觉你像朋友一样尊重他们的看法,他们才愿意融入教学活动中。

在“分离色素”环节中,先是让学生谈谈“要确保分离色素成功,应该注意哪些关键的实验步骤?”学生们的回答都很好,普遍认为较为关键的两点是“画滤液细线要直,而且要让细线上充分地分布有色素。”“将滤纸条放到装有层析液的烧杯时,千万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然后,我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

生物学课程标准

一.模块 1 分子与细胞 本模块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以及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等内容。细胞是 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促使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 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的基础。它还反映了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及相关的 实际应用。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统性细胞生命活动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科学自 然 观的形成。学习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本质的理解。 【内容要求】 概念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1 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 酸等 ,其中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 生物大分子 1.1.1 说出细胞主要由C、 H、 O、N、 P、 S等元素构成 ,它们以碳链为骨架形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2 指中水一然

[附录 ] 附录 2 教学与评价案例 案例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目标的制订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 , 能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平衡观点,认识具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通过对生态系统各种成分功能和营养结构关系的讨论 , 以及运用反馈调节原理 , 能初步判断不同生态系统维持其稳定性的相对能力。 3·能够根据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结构以及数量关系构建稳定性生态系统模型,并制作简易生态瓶。 4,能够为常见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和维持可持续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案例 1 评析 养成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本课程学习的宏观目标。 教师在备课时 ,要根据实际上课具体内容 ,确定每个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习惯了以三维目标来描述教学要求和意 图 ,教师在对应核心素养制订教学目标时或许会感到困惑。本案例旨在示范如何依据核心素养来制订一节课的教学 目标。 案例中的教学目标,是依据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的。目标1 着重体现了“生命观念”的要素 ;目标 2 着重反映了“科学思维”的要素 ;目标 3 和 4 分别着重指向 "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这四个目标之间相互也有交叉 ,每个目标中可能还含有对其他素养 的要求。核心素养几个要素的协调发展是学生品格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表现,是制订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落脚点。 案例 2 筛选分离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能用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提出分离目标菌的思路。 2,能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设计出分离目标菌的方案。 3.能依据方案运用无菌操作技术和分离、培养方法初步分离出目标菌。 二 .教学思路 提出课题讨论思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展示交流 三 .教学过程 活动任务活动目的 利用视频或文本介绍几种分离、筛选!工程菌种的用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动机。 实例 ,认识寻找、分离菌种的应用价值,提出课题。 选取哪种土样筛选分离得到尿素分解菌的概率用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念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较大 ?为什么 ?如果要分离其他微生物 ,应该到哪路。里去寻找 ? 提出分离尿素分解菌 (或其他目标菌 ) 技术路线 , 用科学思维提出、论证合理、可行的的设计思如土样的选取和处理 , 培养基的选择、配制和灭路 菌,培养条件的控制等 分组设计探究方案(可查阅资料 ),展示、交流方案针对具体问题 ,根据现有实验室条件, 设计可操作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教学目标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2、3教学目标 一、新课标高中生物课程总目标 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具体目标 1、知识 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2、能力 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教学目标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教学目标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3-09-06T15:24:42.87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8月总第93期供稿作者:韦长举[导读] 选取思维发展水平高的学生回答太容易的问题与选取思维发展水平低的学生回答太难的问题一样,都不能达到提问的良好效果。韦长举贵州省望谟县民族中学5523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生物课堂教学该怎样组织,如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 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去发动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怎样实施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关键词:提问设计合作学习情景创设 一、关于教学中提问设计的思考 1.问题的设计应有适当的难度。教师应对学生的水平有清楚的了解和正确的估计,提出的问题应适合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即提出的问题最好是介于“已知、已学”和“未知、未学”之间,并且能够使学生意识到“已知”和“未知”之间、“已学”和“未学”之间的连接,产生“已知”和“未知”、“已学”和“未学”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质量高的问题应使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压力,又使学生感到有解决的信心。 2.问题的设计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每一个不同的问题,选择哪些学生进行回答,教师应事先有一个大概的意向。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个适宜度的问题。选取思维发展水平高的学生回答太容易的问题与选取思维发展水平低的学生回答太难的问题一样,都不能达到提问的良好效果。 3.让问题的设计具有可持续性。有价值的问题应该达到这样的目的:提问使问题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提问成为学生继续讨论和不断追问的原动力。在一个提问所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学生的思维要“能够充分地从一点到另一点作连续的活动”。只有这样的提问,才能带领学生进入真正的、深刻的、有效的思维活动中。 4.对学生应答问题之后作必要的反馈。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气氛。在课堂提问中,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教师的评价,大多数心情比较紧张。教师应始终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勇于回答和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给予鼓励,一定要注意避免当众羞辱、嘲讽和挖苦学生。 二、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由于合作学习强调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并藉此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因而这种教学理论较之传统的教学理论更具情感色彩。当然,合作学习在突出达成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其他各类教学目标的达成。结合生物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本人认为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注意以下二个问题: 1.如何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以4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 2.合作学习应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为此,教师可首先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说错了也要说出来;其次,在组内安排他们优先发言,让学困生先说出最容易想的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三,要求他们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意见,听完再动手操作,细致分析一下过程;第四,教师进行指导时,应重点指导学困生学习操作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困难。 三、关于教学情景的创设方法的思考 1.制造悬念,创设疑境。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中,教师可先瞄准目标、把握关键创设悬念,促进学生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出现力图统一矛盾达到心理平衡的内在需要,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然后,再通过教师环环紧扣的启发诱导,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努力解疑、释疑,使未知化为已知。问题的解决伴随产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会使学生品尝到乐趣和成功,从而产生更加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 2.奇中揽胜,创设奇境。经常保持教学过程的新奇和变化,科学、合理地创设新奇境界,能满足学生求新猎奇的心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讲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时,我引用了下面的资料: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材料分别处理培养在37℃条件下的人体细胞和小白鼠细胞,使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着色,然后通过特殊处理进行融合实验,在荧光显微镜下看到两细胞接触处的膜溶解,并逐渐融合成一个异形细胞。在此过程中,发现被标记的膜上的蛋白质逐渐混杂,并均匀分布开来。这个实验将学生引入一个新奇的境界,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运用。 3.联系实际,创设用境。生物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卫生保健、生态保护等方面密切联系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经常启发学生用已有的生物知识、技能去解释各种生命现象,即创设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境界,学生就会感到科学的价值、知识的力量,就会激起探索生命奥秘的极大热情。如学习“植物激素调节”时,我让学生分析以下案例:市场上常可看到一些不均匀的扁头瓜,切开观察凹侧面种子发育不良或未发育,这说明了什么生物学原理?实用境界的引入增加了知识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实用性,学生积极联想、思考,教学效果倍增。

高一生物期末教学总结

高一生物期末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新课改转眼一年过去了,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反思与总结过去一学期的教育教学行为,现将本学期我的教学情况作一总结。 一、针对新课程,认真研究,精心设计。 本学期是我省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第二年,我担任高一3班、7班两个班的生物教学。为了能够胜任新课程的教学任务,早在本学期开始,我们备课组的三位老师,就分别参加了新课程培训。开学后,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了诸如:高一学生新开生物课不适应、原有的教学设计无法适应新课程教学等诸多问题。为了全面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组首先改革了教案模式,增加了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流程。并且,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能够充分考虑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在课堂上,能够在体现教师主体作用的同时,合理、适度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等活动。此外,在月考命题及日常习题训练中,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经过一学期的摸索和实践,我们已经基本适应了新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比较显著,在教研室组织的视导检查中,我们的备课、上课质量均获好评。 二、应对新问题,积极研讨,交流合作。 如前所言,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相当多的问题。从课程层面看,主要有:1、教学时间严重缺乏,课程标准在设置课程开设学时时,未将学校组织的月考等考试考虑在内。而且,也未能给学生的实验安排充裕的时间。2、有些探究性活动在中学无法开展,或者勉强开设困难很大。3、教学内容的结构性不强。4、有些课程内容安排的顺序需要斟酌等等。面对这些新问题,我们利用集体备课和其他课内外时间,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讨论。开学初遂向级部申请,每二周增加一课时,并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力争在课内多解决些相关问题。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们在备课时,都作了相应的调整,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组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为了完善和增强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们专门设计了与课堂教学配套的学案,并有针对、有选择的在实验室开展了多项探究活动。教学上的合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支撑。本学期,我们利用学校组织的听课月等活动,在备课组内外开展了广泛的听课活动,听课共计10余次,开设新课程研讨课3节,利用听课、评课等形式,开展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此外,陈维老师还作为市生物学科的唯一代表在市教学研修基地开设了一节新课程的示范课,广受好评。 三、面对新学生,主动关心,关注全体。 高一年级的生物课对学生来说教材是新的,而对教师来说,学生更是“新”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对蛋白质、核酸等知识的学习

生物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课程的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

图3—3学生摆弄和拼出的积木图形随着正方形面积的增大,面积表达式变化: X2+2X+1=(X+1)(X+1) X2+4X+4=(X+2)(X +2) X2+6X+9=(X+3)(X+3) X2+8X+16=(X+4)(X+4) 教师耐心地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和探究。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琢磨,自己领 悟到了蕴藏于其中的规则。以后,他们不用动手操作,直接用符号就可以推测 更大的正方形的面积。 案例2: 下面是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生物教师严洁用指导发现法进行高中生物 “酶”教学的教案设计: 教师从“佳美”洗衣粉引出问题。“佳美”即加酶。“酶”是什么 物质,又有什么作用呢?接着,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完成以下 实验。 [1]3支试管分别标明1、2、3,并都装入2ml H 20 2 溶液,1做 对照,2、3分别放入铁钉和新鲜猪肝小块。 实验现象:1管无反应,2管有少量气泡,3管有大量气泡。 教师:气泡是什么气体?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定? 学生讨论提出,选择最简单的实验方法:试管上加盖,收集一定的气体后放入即将熄灭的竹片。 结果,竹片重又燃烧。由此学生得到反应式:H 20 2 一-﹥H 2 0+0 2 ↑ 讨论得到:新鲜猪肝和铁钉一样具有催化作用。而且,猪肝催化效率大大高于铁钉。(高效性) 教师指出:新鲜猪肝中的这种催化物质叫做过氧化氢酶。 [2]在过氧化氢溶液的一个试管中加入熟猪肝块。 实验现象:无反应。 讨论得到:酶在高温下会变性,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教师引导:这种生物催化剂与化学催化剂还有什么不同? [3]在盛有H 20 2 溶液的3号管和盛有淀粉溶液的4号试管中分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临高二中生物组冼琼媚515304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解读的过程中,感觉受益颇深。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领会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育价值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实现教学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的转变,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全面实施新课程做好适应性的准备,这是摆在我们每位高中生物教师面前的新课题,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思考、研究和实践。 一、树立新的课程观念 首次出台的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

活的联系”确立的生物课程应遵循的理念。较传统的高中生物的课程观念以传授知识为核心,强调应试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新课标,首先应深刻领会新的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高中生物新课标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核心任价所在。生物科学素养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公民适应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基础,教会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现象、事实、规律,以及生物学原理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运用,科学地解释发生在身边地生物学现

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指导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 2.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标准所遵循的教育价值观。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为各类学生选择今后的学习方向和职业方向提供帮助。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变学生苦学为乐学,厌学为好学,除了教材内容的因素外,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的体会 上杭一中傅海香 读了刘恩山、汪忠主编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一书,使我感到高中生物新课程具有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目标。要教好高中生物新课程,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使整个教学过程适应课改的要求,才能实现新的教学目标。学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一书,本人体会到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教学策略: 一、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的策略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规定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内容。并强调课程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在生物教学中,应当把三维目标进行有机整合,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全部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在教学中发现,教材中的有些内容未能准确表达《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或表达得不够具体明确。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在是参考其他版本教材的相关内容,或参考相关的教学资料,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或修改一些内容,把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讲得到位一些。一定要形成这样的观点:新的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是教《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高考也是考《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二、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 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高中生物新课程规定的能力目标主要有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积累,忽视知识的运用。因此,生物新教材的教学中,在传授受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要认真组织好每一个观察活动,给学生讲清楚观察的目的、任务、方法、步骤,让学生在实际的观察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观察能力。要充分准备好每一个实验,使学生在有序的实验中实验能力得到期发展。合作能力是未来社会人生存与发展必备的能力之一,在教学中应当在注重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探究的能力是

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理念

初中生物新课程的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新课程标准的期望是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物学习要以探索为核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改变了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打破了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新课程的实施是在长时间的课堂教学中总结出的一套新的理念,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这些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是如何体现的。 一、深入研究教材 要想上好一节,首先要了解教材大纲内容,把握教学大纲。因为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的科学基本方法。作为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按照大纲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明确目的,激发学习动机,有的学生认为生物不参加升学考试,所以不怎么重视,教师此时更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新课程的新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的设计上要有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并把握知识点。并能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能力。 二、导入的设计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设计的好,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感觉到生物课的学习乐在其中。对于初一初二的学生,刚开始接触生物这门课,好奇心强,但是自觉性差,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的开端,这一部分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到爱生如子,经常深入到学生中给他们讲解一些生物学领域的趣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理解和信任。导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的,可以是一段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精彩的录像,也可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或者是一些动物的图片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也可以设置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水中生活的动物》时,我可以拿一条鱼让同学们观察,并设置问题,观察鱼的外形结构特征,鱼为什么要生活在水中?鱼离开了水为什么就死亡了?用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了解身边的动物,学生兴趣自然会提高,这样也增强了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细菌和真菌》这一节时,我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生活中常见的菌类有哪些?经常在家看见变质得牛奶、米饭、长“毛”的馒头、长有木耳的树桩、蘑菇等,明确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许多学生是因为做实验才喜欢上生物这门课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应多做实验,满足学生的操作愿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发言,小组间合作探究,在交互合作中获得相关知识,形成合作的理念。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程理念打破了以前教师教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理念,学生上课发言的机会很少,教师只是传授自己的知识,不去理会学生能否接受,是否听懂,所以学得好的学生能跟上教师的节奏,一大部分学生只能滥竽充数了,以至于教学成绩很不理想。新课程提倡的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应做到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不是重点的不讲,过于难的不讲。所以我把课堂分成了两部分,先是预习课,然后是总结课,学生按照不同的层次分成几个小组,按学习成绩的好坏搭配,这样学生之间可以在学习上互相帮助,教师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有针对性的讨论、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提高。形成知识、思维和能力的互补,在集体学习中积极主动与他人合作增

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

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 面对生物的新课标学习,生物教师必须具有坚实而普遍的基础知识,必须了解重要生物学基本事实、理解其基本概念,知晓和弄懂某些辅助性的试验知识和理论知识。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篇1 通过学习新课标,体会到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仍然是:生物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物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课程三维目标,但做了许多的修改。具体心得总结如下。 1、降低部分具体内容要求: “科学探究”主题:在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方面,将“实施计划”中的“评价证据、数据”改为“尝试评价证据、数据”,适当地降低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出于同样的考虑,将“表达交流”中的“撰写探究报告”改为“写出探究报告”。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原“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的要求提的比较高,这意味着不仅要求学生能“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还要能从光学和成像原理的角度加以说明。修订后改为“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显然比较适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水平。 “生物与环境”主题:原“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

物链不断积累”的要求提的比较高,改为“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原要求属于理解水平,要求学生能“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而现要求属于了解水平,只要求学生“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现要求明显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生物多样性”主题:原“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的要求提的比较高,改为“认同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这就使原先要求达到“领悟水平”(具有稳定的态度、一致的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的高级的情感目标要求,变为“反应水平”(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的中级情感目标要求。 2、增加部分具体内容: 《标准》在“生物多样性”主题中的变化包括具体内容增加了“苔藓植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两栖类”、“爬行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内容比较广泛,学生学习后对地球上的生物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课程标准的难度要求,明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目标指向是公民素养而不是专业素养。

新课程高中生物创新教学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高中生物创新教学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14-04-10T13:32:16.387Z 来源:《新疆教育》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王敬宝 [导读] 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 河北省邯郸市釜春中学王敬宝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转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知识要点教师应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生物创新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研究表明,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因此而成为了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切实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中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 一、发掘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学家的精辟论述。心理学认为:思.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宋代张陆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生强烈的释疑解惑的欲望是他们积极思考的潜在动力,由存在疑问到解释疑问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进行认真思考、深入探究、综合分析、严谨推理,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这对增长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重要作用,是教师的分析与讲解所无法替代的。我在教学高中必修模块2第3章第1节“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的时候,就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实验中包括有两个小实验,我只给学生说明了科学家当时的探究思路、欲解决的问题,以及选择使用rI‘2噬菌体的具体因素和相关的背景资料,例如,66岁的艾弗里的实验不令人信服的原因是没有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单独观察其作用,只有在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硫,而磷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我如此做的目的是为学生后面发现问题作好铺垫。然后,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这个实验,并且暗示他们这个实验里面存在有问题。谁能把它找出来,可以讨论。稍后学生提出了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首个实验离心分离后沉淀物的放射性为何很低.而非没有?二是其后的实验离心分离后上清液的放射性为何很低,而非没有?三是为何首个实验得到的沉淀物(DNA)全是蓝色,而其后实验得到的沉淀物(DNA)却蓝红兼备?四是为何离心分离后T2噬菌体颗粒比较轻,而被感染的大肠杆菌却比较重?看到学生能提出这么多的有深度的问题,我大喜过望,因为这充分说明他们认真观察、思考和分析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释疑了。有人认为,教师释疑时要力求讲“全面、透彻、详细”,使学生心知肚明。我以为这对学生学习是无益的。一位优秀的教师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会学,让学生自己去知识的海洋邀游。真所谓“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见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释疑的过程要结合教学的双方实际,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长期坚持这样的以兴趣激发疑问,再巧妙地解释疑问的教学方式和训练,一定会强化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二、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拓展高中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我认为探索就是一种很好的创造性学习。探究的真正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还在于让学生学会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让他们渐渐地形成良好的探究态度、探究方法和思维品质。 高中必修模块2第6章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这一部分知识,教师如果纯粹地按照教材讲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都必定是很表浅的,即使记住了,也只是“囫囵吞枣”。为了使学生认识与理解基因工程技术,我是这样设计处理的:1.首先重温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方法与过程.传统育种方法一般只能在同种生物中进行,而难以将一种生物的优良性状移植到另一种生物上。有何方法能够实现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打破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定向改造生物性状?一连串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思考、讨论,有的学生想出了“植物嫁接”2.嫁接后植物所生长的果实和接穗亲本的性状完全是一样的,然而假如只要物种的某个优点,而非全部的时候又怎么办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他们想出诸如基因杂交、基因嫁接、基因剪接、基因转移等方法。学生想到了这些,至此我的教学目的也就实现了.因为这表明学生己领悟到了科学家们当时为什么要创造基因工程这个技术和他们想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我再要求学生进行假设、设计,怎样来完成这个基因的“嫁接”技术。他们即使讲述得不是很完美,但也会想出很多方法。 当学生急切地想知道正确答案的时候,我再让他们认真阅读课本上的基因工程操作基本步骤示意图,并且与学生共同总结基因工程操作的“四步曲”:剪(剪取目的基因)一拼(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一导(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一检(目的基因和蛋白质的检测),这时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我认为这样处理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大胆假设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知识要点许多的知识点都很抽象,很多的生理过程无法用肉眼观察,这是高中生物的一个特点,学生因此无法形成具体直观的经验。 所以对于很多抽象的知识教师需要将其转化成形象的或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知识来讲解,这就需要运用类比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高中模块一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主动运输”的知识点时,就利用一个学生很常见的事例去进行类比:当我们来到河边要到对岸时,需要船工用船渡过对岸的情境。其中,河相当于膜.船相当于载体,我们必须付钱相当于能量。这样一类比,学生对主动运输的过程及特点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然后进一步分析主动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和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用到类比这种教学方法。效果非常好.学生从中也掌握了当遇到抽象知识运用类比来帮助理解的办法。 总之,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中生物新课标解读感想

高中生物新课标解读感想 一个假期匆匆就过去了,一开学就面临着新的难题----解读新课标。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组齐心协力,对生物必修三的课标做了解读。在解读的过程中,感觉受益颇深。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领会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育价值观,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实现教学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的转变,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全面实施新课程做好适应性的准备,这是摆在我们每位高中生物教师面前的新课题,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思考、研究和实践。 一、树立新的课程观念 首次出台的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确立的生物课程应遵循的理念。较传统的高中生物的课程观念以传授知识为核心,强调应试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新课标,首先应深刻领会新的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高中生物新课标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核心任务和价值所在。生物科学素养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公民适应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基础,教会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现象、事实、规律,以及生物学原理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运用,科学地解释发生在身边地生物学现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指导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 2 。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标准所遵循的教育价值观。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为各类学生选择今后的学习方向和职业方向提供帮助。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变学生苦学为乐学,厌学为好学,除了教材内容的因素外,教师应提倡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学、观察中学、听中学、玩中学、思考中学、做中学、合作中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和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对学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样是学生,他们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行为习惯、学习目标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是不科学的,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层次的提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

高中生物学科课改心得体会

高中生物学科课改心得体会 发布者:薛秀华发布日期:2011-07-25 今年七月份,我参加了海西教育网的初级职务教师岗位网络培训。通过紧张有序的学习,交流、研讨、评论等,解除了我对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从中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和一线老师的教学实录后,不但丰富了我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让我对课改后的高中生物教学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和理解。学习的每一天对于我来说都有触动和收获,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意义非同一般。 通过这一个阶段的高中生物网络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课改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因此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力求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教学行为;另一方面科学认识和处理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实际教学时的矛盾,处理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我们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我们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二、经过专家的解析,让我清晰地认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具体内涵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生物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高中生物新课程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高中生物教学力求克服以往传统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并且极大地融入了现当代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在以思想性为核心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社会实践性。伴随着新课改之后的高中生物走进学生课堂,在新课改模式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140-02 在新的时代下,对高中生物教学有着全新的要求,不仅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生物课程的结构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还要在与其他高中学科追求教育的共同价值的同时,尽可能发扬施展生物对学生的影响力,培养学生发展的在生物方面能力,最好要能让高中学生都具有基本的生物文化素养,让高中学生能在生物课堂的学习中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为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任他们尽情发挥。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性特征就是同时结合了严密的逻辑性与实用的工具性,在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生物学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实用科学,对于人类的进步以及人类的日常

生活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生物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操作生物实验,以及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能够对生物知识活学活用,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以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夯实了基础。 高中生物的新课改在我国大部分学校已经实行了几年的时间,新课改之下的高中生物与以往传统的高中生物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经过新课改的生物是依据我国大部分学生现实的生物学知识水平以及学习能力来编辑出真正适合学生使用的生物教材,经过新课改后的生物与传统生物教学相比较,无疑是一场深刻的改革。作为教学一线的高中生物老师要如何提高生物课程的教学水平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深入了解高中生物新课改的理念 经过新课改的高中生物教学,较之以往,更加有注重对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培养。其实生物素养内涵是非常丰富的,生物素养的核心基础就是生物学学学科能力,同时更是要综合生物理论和动手实验能力、学习方法、思想方式、理性思维、学习习惯等各方面因素。以往传统的高中生物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成体系化的生物理论知识,而经过新课改的生物则是更加注重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具有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树立积极阳光的生

最新高中生物新课改的几个要点

高中生物新课改的几个要点 一、正确认识课程目标 《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生物学课程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物学的生物学科学素养”。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不是唯一目的,而是建立和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精神、形成科学信念与科学习惯、开发学生智慧相统一的过程。尤其要注重观察教师是否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学素养,包括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加工、利用能力,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的习惯、能力和技巧,主动参与、与人合作、汲取不同意见作决策的能力以及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评价、处理和解决个人和社会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科学与技术、社会相互关联的态度和价值观。 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需要,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并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基本理念。同时,新课程目标融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一体。这

些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对生物教育价值的追求。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从目标设计的结构框架来看,纵向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维度,横向是学习、探究和练习。 二、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新课程生物教师及时作好角色的转变,担当引导和参谋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注重揭示知识的发展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建构,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也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学习内容也不再仅仅是教科书,这就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变化。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面对新课改,这就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杈威向平等参与学生的学习转变。从知识的传递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核心特征。

高中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精选.)

高中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去年我省的课改,新的课标也产生了。我有幸成为第一批课改的代课教师,于是我就看了课标,但是没有留有特别深刻的印象。现在由于一年的代课经历,再次看课标内容感受很深,体会如下: 1、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被各种利于学生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所取代。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怎样引导才能调动学生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内容表面,这是一个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的课题。要让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就必须对学生提出问题,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解决新问题的实际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的新理念使所有的学生都加入到课堂中来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过去,每一堂课只针对部分基础、程度好的学生,而不是面向所有的学生。《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因材施教,要适应不同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的学生的需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充分贯彻这个新理念。在每一堂课前,我将会用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展示在上一节生物课上的全部学习成果,或者讲一个生物小故事,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来表现自己,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意在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并希望他们能通过这样的机会获取更多的生物科学知识。在给予评价时,我尽量用鼓励性的话语,以及同学们的掌声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鞭策。对于初中生来说,课前一个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物小故事,一来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二来为整堂课作了一个很好的引入。 3、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理念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科学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也应该体现自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