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五章 文化与心理卫生(心理治疗师中级)

第五章 文化与心理卫生(心理治疗师中级)

第五章 文化与心理卫生(心理治疗师中级)
第五章 文化与心理卫生(心理治疗师中级)

第五章文化与心理卫生

第一节文化的概念

一、定义

文化是在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出现的,与自然存在和自然现象相对的人文性存在和现象,包括作为群体的人的活动方式,以及为这种活动所创造,并又为这种活动方式所凭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包括一个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包括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价值,以及它们在物质工具和制造物中的体现。

人类精神活动和行为是在文化中展开的,遵循文化规则,以文化为加工材料,以生产文化为其结果和目的。

文化与心理:文化世界与自然界不同,自然界是自在之物,它并不含有人赋予的意义。而文化世界是人的创造物,它是人的创造性劳动的存在形式,因此,它包含着人的劳动、人的创造力、人的精神和人的意志。文化只对人而存在,只对人有价值和意义,为人所理解,为人所利用。任何文化都必须从人创造的需要、目的、动机等方面给予理解,然后才能认识它的意义和价值。由于文化存在着这种特殊的价值和功能,于是文化又能反过来在人的心理生物机制上发挥特殊的作用,建构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观念。

可见,文化与心理密不可分,文化由人的观念、激情与意志创造,文化反映人的价值意识;文化又塑造人的价值意识,塑造人的心理与行为。由此,文化与心理这两个词可以自然地联结起来,构成反映文化与心理不可分的文化心理的概念。由文化心理概念的构成出发,文化心理有两重含义:一是文化中蕴涵、折射出的社会集团或民族的心理特征,二是人的内心世界中明显受到特定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心理特质与行为模式。

二、心理卫生中的文化意识及其认识论价值

研究文化与心理卫生的关系,是借助文化科学的眼光,考察心理卫生问题;根据世界上不

同民族、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由于长期演化而形成的差异,比较研究精神病理现象的形式、内容、分布和演变规律,了解不同文化群体的心理卫生观念和实践活动;探讨文化与生物学过程、心理学过程之间的互动影响。与此有关的学科是:文化精神病学、文化人类学(含医学人类学)、文化心理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哲学等。在这些学科中,文化是核心的概念。

在心理卫生领域引入文化范畴,不仅在澄清心理卫生问题的原因、机制,提出合理的处理策略等具体研究内容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而且还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认识论是指关于知识的获取和组织的学问,涉及人们如何观察、描述现象并建构知识体系。在精神病学的发展史中,基于各个时期、各个地域不同观察者的经验,已经有许多解释精神病理现象的“模式”(model),体现不同的认识论旨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社会”维度包括对于文化的关注。

文化与心理治疗的关系:心理治疗学作为一套知识和技术体系,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反过来说,其研究内容当然包括文化在内,否则就没有“心理”可言。然而,一些专业人员只注意被研究的物质对象,误以为心理治疗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生物医学分支毫无二致;即使有时注意文化问题,也多采取观察者身份,忽略自己实际亦属于被观察的系统。实际上,每个人都受文化的制约,生活经历、价值观会影响个体愿意看什么、能够看到什么,影响他如何行动,如何在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评判和体验好与坏、正常与异常。

因此,有必要从文化的高度审视心理治疗领域的文化性特征和功能。文化意识能够变换视角、扩展视野,使我们不仅观察、研究对象,也能够观察我们与对象之间、与环境的关系;不仅用实证方法关注对于精神现象的物质基础和因果关系的解释,而且能够借鉴社会人文科学的诠释学方法,加深对于精神现象的意义,以及精神过程内部因果关系的投入的理解。

“两种心理学”:卡尔·雅斯培尔斯认为,对理解的心理学(psychologyofunderstanding)和解释的心理学(psychologyofexplanation)须作出细致区分。理解的心理学探讨的是精神内部有意义的关系,如研究动机“为了什么而产生”和“如何产生”,研究情绪与意志、认知与外显行为的关系。心理治疗主要就是在理解的心理学领域里进行,需要用诠释学的方法理解心理事件的意义,并通过人际互动,为患者寻找、固化、重新赋予或扩展意义,甚至构建、创造意义。这与生物医学的方法是有区别的。药物等躯体治疗不能取代个体对于生命意义的追求。

一些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由于盲目地追求科学理性,以为心理问题的根源完全可以用分析-还原主义的科学实验加以澄清,很大程度上放弃了理解的心理学的方法,发展了不重视整体、不重视患者意义系统的临床思维模式,相信单纯躯体治疗就可以解决包括神经症在内的临床问题,轻视对患者千差万别的社会处境、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理解和个别化的处理。这是一种降低心理卫生服务质量的现象。

三、文化意识与心理治疗实践的关系

在实践层面,增强文化意识的价值在于扩展心理卫生服务的范围与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益。

治疗关系与文化屏障:在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方面,强调文化意识有实际价值。心理治疗师必须设法与患者建立较持久而有效的治疗关系,在对方生活的多种方面引起持久的变化。而实现治疗变化的过程取决于来访者和治疗师双方原本所持立场之间的互动。在国际交往频繁,社会文化变迁迅速的现代社会,来访者和治疗师之间的交流沟通障碍常起因于未把握好交流的背景性因素。

心理治疗师必须了解自己与来访者之间在知识、信仰、美学、道德、法律、风俗、习惯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社会文化差别和相似性,知己知彼;在保持本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同时,对异族文化采取文化相对主义态度和多元化观念,心态宽容,尊重对方的生活方式、经历、自我意识和价值,尤其要注意这些因素与来访者目前症状、处境和预后的关系。

欲克服文化屏障,提高心理卫生服务的文化亲和性,心理治疗师要借鉴文化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本族、本地文化和异族文化的根源、优势与缺陷;了解与患者相关的语言、性别角色、邻里关系、宗教、家庭背景,对于人性、自然秩序、社会关系和心身健康的信念系统,还有对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看法。做到这些,可以克服本族、本地及自我中心思想,摒弃偏见与刻板(stereotype)印象,改善交流质量,减少误解、冲突,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干预效能。

第二节人类心理行为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一、心理科学中的共识与差异

心理治疗学要以对全人类有普适性价值的生物学知识为基础,建立有跨文化普适性的心理学和社会文化知识体系,用以解释正常和异常心理过程的一般规律,提出心身关系和人与

环境关系的一般模型。完成这些任务的方法之一是进行比较,在差异中寻找共性。

人们对于精神活动的物质性基础,以及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较易取得共识;对人格发展,对个体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甚至对于行为的正常与否,人们较难取得共识。在涉及后面这些问题时,不仅被研究的对象,而且研究者之间也有巨大文化差异。正是在这里,研究文化与心理卫生的关系尤为重要,但同时又面临方法上的重重困难——难于做实验,难于进行定量分析,而必须更多地使用描述、思辨甚或体验、隐喻的方法,使人对文化科学这样的难于形成共识的学术领域易于产生“不科学”的误解。这种看法影响了不少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以致发展了“见林不见树”的临床思维,即倾向于将人笼统地看成完全同一、千人一面,而对人群之间、个体之间的差异所具有的意义视而不见。

二、人格发展与文化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大致相同的基本情绪体验和相应表情,如得意、欣快、满足时的笑,

经历丧失时的悲哀、哭泣。但是,用来调节、控制、修饰这些基本表情的规则却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例如,旧时中国的妇女应该“笑不露齿”,愤怒情绪的表达更是受到压抑;巴厘岛上的妇女在听到自己爱人亡故的噩耗时适宜的反应仅仅是表现出淡淡的悲哀,但不流泪或放声大哭。

站在本民族的立场上观察外族,因不了解相关的文化规范,很可能误解其他人表情的意义。传统精神分析的研究,用心理动力学解释文化。20世纪中叶,精神分析的假说认为,各民族文化的特点是由养育儿童的模式决定的,因此可以找到各个民族的“民族性格”。例如,哺乳时间长,母子身体接触时间长,如时常背、抱,同床睡觉至学龄期以上年龄,加上过分强调饮食文化,也许对养成所谓口欲期特征的民族性格有利。有人还认为,汉族育婴的民俗似乎过于重视在童年早期(肛门期)控制骨骼肌运动,却放纵括约肌,正好与西方民俗不同。这与成年中国人在维持人际关系方面有长处,但在守时、守公共秩序方面却具弱点有关。但随后引入更加科学的方法,如投射测验、直接行为观察,配合精细的访谈,并未在文化群体或国家中确认“基本人格”或“民族特性”的存在。不论在何种文化中,人格的个体差异都很大,至多只是存在一定的“模范人格”。

与精神分析的方法相反,所谓“新进化论文化学”的许多研究却倾向于说明,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并非是由人类的机体和心理所决定的,而是由人类创造和运用符号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构建的文化系统决定的。这一学说强调文化对心理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心理学意义上的“普遍人性’’是不存在的;人的意识的许多要素和属性不能简单地以器质性机制或本能来解释,相反,却更多地与非身心性的、超机体的文化因素有关;机体的因素对全人类而言可以看成是一个恒量,但人的精神活动显然是变动不定的,其内容及变化只能是由文化因素,而不是由恒定而无内容的一套普遍机制决定。

与追求共性、普遍性的研究取向相比,持“文化相对主义”观点的人类学家更加重视研究人类行为的差异,认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所具有的文化现象,无论对观察者而言显得多么不可思议,都是有适应价值、有合理性、有功能的,都应该受到尊重。

其实,上述两种看似相反的学术努力各有所长,求同与存异都不可偏废。如果用系统论的循环因果思想辩证地看心理机制的普遍性和心理内容的特殊性,它们的论据实际上可以互相补充,引导出折中的理论。

三、分离式抽象与综合式抽象

根据上述认识,排除差异寻找共性的还原式思维是有缺陷的。在实践层面,如果完全依靠这样一种“分离式的抽象”(isolatedabstraction)进行临床思维是不够的。这种思维可以让我们马上在一群人中迅速识别出一组有共同症状的患者,也可以引导为他们开出一致的药方来。但是,如果想理解症状对于具体患者及其亲属的意义,理解诊断、治疗程序对他们的意义,理解并开发对康复有利的资源,尤其是在欲对他们做心理治疗的时候,我们必须使用另外一种“综合式抽象’’(gencralizingabstraction)。这就是说,在运用一般性结论时,要考虑那些

被排除的“无关因素”,并且借用社会人文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探讨这些因素的作用模式。因为个体在其生命历程中与环境之间发生的所有互动作用,没有任何一种可以被外在的观察者认为是无关的。相对恒定不变的特征、模式,是在其他变动不居的因素作用下才积淀、固定下来,并且在它们构成的背景上才得得以呈现出来的。现代的系统思维提示,甚至观察者对对象的观察过程本身,都会作为干预而影响被观察的过程。

如果说,前一种分离式抽象思维主要是服务于“化繁为简”的目的,那么系统思维提供的后一种综合式抽象就不仅仅是为了减少认知活动的复杂性,而是还结合了演绎性思维,要求“化简为繁”。在实践层面,排除差异寻找共性的还原式思维必须翻转过来,也即在运用一般性结论时应该考虑那些被排除的“无关因素”或“偶然、例外事件”;在寻找一般性规律同时,须关心每一种文化群体、每一个个体生活经验的独特性,以及每一个事件发生的条件性。

刻板(stereobre)印象(或定型观念)指对一个群体的心理特点的一套总的看法,不过常常是相对固定的、简单化的、过分普遍的看法。比如,在外国人看来,“中国人’’这个词既是高度抽象,又是有特指的。它所具有的内涵反映了使用这个词的人对于中国人的刻板印象。有时刻板印象可以是积极的,但在很多情况下,与太多的例外不相符合,因而常常被所指称者——真正的,具体的十多亿中国人一感受、理解为无知、误解或偏见。

同样,精神疾病的诊断词汇“精神分裂症”对于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家庭,含义大不相同。再比如,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症状,其基本形式在各种民族的患者中都是相同的,但其复杂程度、组合规律、内容,以及精神症状影响下的行为等,却呈现出文化方面的差异。

概而言之,迄今为止的研究相对偏重总结精神活动的一般性机制和形式,而对于其中加工和运行着的意义和内容有所忽略。然而,精神活动的意义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所在的文化或亚文化特殊性影响。因此,心理治疗师对于患者的较全面理解,应该包括关于人类心理的普遍性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扩展的对于具体群体、个体的文化特殊性的知识。

第三节文化变迁与适应

一、文化变迁及其类型

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除了文化的内容发挥着作用以外,文化的变迁过程本身也会对人的心理卫生产生影响。文化变迁依其原因和剧烈的程度有文化革新、传播、涵化(accultura-tion)等几种形式。

1.涵化过程较缓慢、温和,不同族群之间经由持久的直接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发展出兼容彼此特性的新文化成分。

2.文化传播引起的变迁更为间接。异族的文化要素,如宗教、哲学思想、政治理念、科技、器具等等,首先得经由少数人或媒体的接触和播散,所以一般不易迅速、均匀地被多数人共享。但有时文化传播的作用也可以非常巨大,能够在适宜的条件下引发急剧的变迁。

3.文化革新指的是,来自本族内部的文化创新,成为文化变迁的主要动力。

由于近现代科技和工商活动的迅猛发展,交通、通讯的日趋便利,国际、族际间的交往十分密切和频繁,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再可能像以前那样进行封闭、缓慢的自然演化,而是都在经历迅猛的变迁。在形式上,在目前的所谓“全球化”趋势中,以上几种类型有时难于区分清楚,常常呈现混合的情况。一般来讲,具有强大经济、科技和政治实力的民族,在这样的过程中容易将自己的文化强加于别的民族,而且还力图使人认为它们的文化更具有普遍性;而处于相对弱势的民族则有巨大的学习、调适压力,经常有失去自我特性和自我认同的危险,面临许多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

二、与文化变迁相关的适应问题

1.文化冲击或“文化休克”势单力薄的族群或个体在优势文化中接受同化的过程中,由于新文化与母体文化的巨大差异,人们面临进行重大调整、适应的压力,容易产生困惑、紧张、焦虑、过分敏感、情感不稳定、“思乡病”等消极体验,并且常伴发心身性障碍。

2.“边际人”现象边际人是在社会文化变迁或地理迁徙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过渡人格状态,是在新旧文化或本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选择、冲突下人格的不定型乃至呈分裂多重的状态。边际人的心理处在一种矛盾状态,或者一种失范状态。边际人的矛盾状态表现为,一方面他们还抱有已积淀于他们的人格中的旧观念,旧时的价值准则,他们不知不觉遵循着以往的行为模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开始接受新的价值规范,觉得新的观念更合时宜,他们不知不觉要向那些新潮人物看齐。新旧观念在头脑中交织、碰撞,两股力量在支配、左右着他,他感到矛盾重重,不能自主。边际人的失范状态则表现为,一方面他们认为旧的规范已经过时了,但新的规范他们还不能适应,不习惯;旧有的文化价值精神他们不屑一顾,而新的文化价值精神他们还远没有“吃透”,从而造成信仰上的迷惘,情感上的失重,行为上偏颇。在上述两种边际人的心灵困惑中,有的人完成了内心的不同观念的整合,从而在人生的舞台上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有的人成了“垮掉的一代”,如文学中描写的“荒诞派”即是属于这一类,他们在社会文化的急剧变革中失掉了内心的价值准则,内心苦闷彷徨,行为荒诞不羁。

边际人的类型从时空上还可以分为两种具体形态:历时态边际人和共时态边际人。历时态边际人通常处在社会动荡或社会变革时期,新旧思想的交替、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文化的变迁等往往在他们的内心产生茫然、失范、冲突、生疏等感觉,但其中一部分人,终会成为时代浪尖上的弄潮儿、推动历史前进的先驱者。共时态边际人则是指那些同时跨两种不同文化的人,由于国际联姻、出访、留学、迁徙等原因,使他们同时受到两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制约,在一定的时期内,他们对不同的文化价值规范难以作很好的把握与适应,从而成为边际人。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他们基本上可摆脱或超越本土文化,适应新地域的文化规范,并能够客观、理智、清楚的认识自己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正是这一点,使得在文化人类学家眼里,边际人成为跨文化研究的理想人格。

3.“代沟”现象所谓代沟,是指年轻一代和年长一代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对立乃至冲突。哪怕是在文化变迁比较缓慢的社会也存在代际之间的隔阂与冲突,在社会发生急剧变动的时代就更是这样。在今天的社会文化的急剧变迁中,代沟现象是更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今天文化的急剧变迁,使人们不断地把熟知的东西抛在身后,而生活于一个不断创新的世界中。对于新的东西,年轻一代敏感、倾慕、易于接受,并把它纳入蓬勃的生命跃动之中;年长的一代则往往试图将新东西纳入到旧有的框架中来衡量,对新东西的不成熟之处难免有所挑剔。加上生活阅历上的差异,自我意识上的差异,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两代人身上所造成的种种差异,两代人之间在较广阔的范围内铺垫着心理冲突的土

壤。要解决代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年长的一代需要在新的条件下进行新的学习,继续进行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并看到“文化反哺”的必要,看到年轻一代更能吸收在他们眼前所发生的如此迅猛的社会变革,而年轻一代更要善于向年长的一代学习。同时双方都以一种开放的心理来倾听对方的呼声,达到一种相互的理解,这样即使差异不能消除,但却可在“代沟”之上建立起一座相互容纳的桥梁。

三、全球化与文化-心理适应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会感受到新生事物的涌现、挑战与冲击,新的潮流、新的环境、新的风尚、新的生活方式扑面而来。电视的出现与普及极大地提高了大众传播媒介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世界开始变得越来越小,社会文化的变迁越来越快,亘古未有的变革冲击着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然也会使人的心理生活和行为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和强烈的震撼,每个心灵都是一个激荡着的世界。

发展常常是各个民族主动追求的方向。不可否认,当前的全球化越来越呈现以美国模式为主的西方文化的扩张。现代文化变迁是世界性的,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所引起的整个社会文化结构的变化,也是整个价值体系的转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上可能发生过大大小小的社会文化变迁,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变迁,它虽然也改变着文化

价值体系,但毕竟是局部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范围内的。现代社会文化变迁则不同,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所引起的整个社会文化结构及其价值体系的变迁和转换。其最明显的标志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和全球信息系统的建设,因此必然会引起更大的社会震荡,引起整个社会文化意识的分化、整合和重构。

国外研究显示,为了经济、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社会正在失去原有的社会结构、信念体系和仪式等文化特性,变迁的副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不同的发展模式有不同的副作用。

积极适应变迁的机制大致有三类——第一,动员或强化原有的保护性文化因素;第二,将

外来文化消化、整合于本族文化之中,洋为我用;第三,发展新的文化。凸显民族特性,维持民族认同,是处于相对弱势的民族使用这些适应机制的核心目的。有人提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样一种口号,表明这些民族欲通过发扬民族文化,保护自己的人民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态度。不过,民族文化的武器也要运用得当,因为有些因素可以缓冲,而另一些则可能增加变迁对人们的冲击。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我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大体可以归纳为三个基本点:即以土地为基础的人生本位、以家庭为基础的群体本位和以伦理为基础的道德本位。这个价值模式也可以简略地概括为“安土地、尊祖宗、崇人伦、尚道德、重礼仪”。

中国传统文化一贯有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几千年中从容应对了无数的变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基本做到了“以渐变应万变”。但在近现代的急剧变迁中,由于科技、经济力量对比悬殊,西方文化对中国人的冲击是十分激烈的。这些冲击在个体和群体水平引起的适应反应并不总是积极和有效的。少数民族则有双重的适应问题,一方面要调适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另一方面须像汉族一样,面对西方人所谓的“全球性文化”的挑战。

国内学者发现:第一,以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消费取向和世俗化为特征的现代生活方式,与神经症和心身疾病有关;第二,强大而僵化的传统社会支持系统本身可成为应激原。原因是,传统社群中面临适应任务的成员一方面竭力追求过完美生活,另一方面又害怕受到所属群体的排斥或放逐,还担心失去民族认同,而须经受剧烈的动机冲突。

第四节宗教信仰、民间疗病健身术对心理卫生的影响

一、暗示与“流行疗法”的社会文化基础

大约200年前,欧洲曾流行由麦斯默(Mesmer)发明的“动物磁性疗法’’。是时,成千上万患者对此疗法的“奇迹”深信不疑,对施术者顶礼膜拜。后来,动物磁性未被证实,但布拉德(Braid)、沙可(Charcot)等人却通过亲自观摩、体验和对患者实施相同的操作技术,证明“动物磁性”这种概念实际上充当了诱导催眠现象的心理媒介的角色,起到暗示的作用;那种疗法的奇迹般疗效实际上是集体性催眠现象。这一发现,成为近现代心理治疗的先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但是,在医学、心理学的范围之外,包括在科技发达的欧美国家的民间,这样一些阐述心理学机制的学说并未被广泛采纳;对与健康和精神现象相关的一些现象仍然充斥着神秘主义、超自然或伪科学的解释,而且世界各地迄今仍可见以此为基础的,种类可观的民间疗病术、健身术。民间健身术、巫术和其他宗教活动在我国一些地区和人群中重新活跃的现象,应该放在文化及其变迁的背景中考察,才能得到较全面的解释。

任何一个文化群体,不论其发展水平高低、复杂程度如何,都有对于健康和疾病现象的观察和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较为系统的健康信念和相应的健身疗病方法;在一个群体内部,每个成员对自己或别人的疾病既有符合主流的信念和随大流的求助行为,但也会有其独特的看法和做法。这些群体性和个人性的信念与实践对需要心理卫生服务的人群有极大的影响力,信念或信仰可以借助“安慰剂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心理紊乱的康复。在不少地区,绝大多数有心理问题的来访者或精神疾病的患者,并不情愿接受现代的各种助人、疗病方式,而是往往耗费比就医高得多的代价,接受那些古老的或是打着现代旗号实则为伪科学骗术的

疗法。

这种情况在我国也是比较突出的:巫术活动由隐秘变为公开;除了原有的宗教再度兴盛外,一些地方外来宗教也迅速传播;各种流行疗法招摇过市,此起彼伏,其中以“气功热”的规模为最大。此处“气功”不含由受过正规中医训练者所实施的养身健身术,而主要指借用气功之名,但以盈利、传教、结社或其他目的而实施的各种暗示一催眠性人际影响、操纵和控制。这些疗病、健身术,每每能致千万人群起而追随、实践,待到流行若干年后效力渐渐消退,许多人开始认识到身受其害、惊呼上当受骗时,新的一轮花样又在酝酿、扩散之中,而且常常通过现代高效的传媒技术放大其效应,报纸、广播、电视里充斥着各种声称药品或器具有奇效、治百病的广告。这些现象看上去五花八门,其实有共同的社会文化与心理学机制;不管推行者包装如何,许多方法中多少均含有巫术的成分。

二、巫术与原始思维

巫术是最古老的疗病方法,源自于原始的宗教观念,如万物有灵、人与万物及人与神交感等观念,主要使用人类处于童年时期时占优势的初级思维方式,通过仪式性行为向神灵和邪魔力量表示驯顺、膜拜、巴结、“贿赂”或示威、驱逐等意向,以图消灾弭祸、健身祛病。在现代中国社会,以行巫为业者有两类:①“传统”巫医:主要是年龄大、教育水平低的农民,活动于农村,多数在过去因心身不适而受过巫师帮助,有些本人即是精神病或癔症患者;

②“现代”巫医:多是三十多岁中青年,有意避开国家法规,喜以“气功大师’’身份活动于大中城市和社会经济情况较好的人群中,最具欺骗性、危害性。巫医不仅常常贻误病情,

哄骗钱财,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死亡,引发严重刑事案件。

研究巫术的文化人类学者和心理学家提出,巫术涉及的初级思维过程包括以下几种:①魔幻思维:思维的主体与对象在虚幻的关系中合而为一、含混不清,人与万物交感,万物与人同

灵。②象征-隐喻思维:借助抽象程度低,但具有直观性、具体性的集体表象或类化意象进行思维。这些表象或意象承载、浓缩了群体性的投射,所以,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或是改变了原有的部分形态及某些共同特征,或是增添了原来没有的型貌、特征,被赋予了’事物本身所不具有的象征含义。③类比思维:类比推理是在比较一个事物与另一个已知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描述、论证或者解释,对于揭示事物间的一致性有用,但逻辑效度较低。

三、非常意识状态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

从认知特征看,上面提到的流行疗法,与原始的初级思维及由此引起的生理心理后果不无关系。在病理心理学机制方面,存在带有普遍性的非常意识状态或意识改变状态(altered stateofconsciousness)(non-ordinarystateofconsciousness,NOSC),只是在程度和具体内容上有些差别。这类状态是与正常的、理性的清醒意识状态不同,具有短时性和自愿性特征的意识状态。所谓“自愿”,是指实践者由于受到特定信念或动机的驱使,主动追求,或心甘情愿跟随他人进入这种境界.一般能适时终止,回到清醒状态。它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世界各民族都有包括心理、药物等在内的诱导非常意识状态的方法。

非常意识状态下的生理和心理变化:A.M.Ludwig(1966年)提出,非常意识状态或意识改变状态有下列10个共同特征:

(1)思维改变:原始思维占优势;不能进行有指向性的注意。

(2)时间知觉改变:加速、减慢或停滞(无时间感)。

(3)丧失自我控制感。

(4)随着(3)的出现,出现强烈情绪,可从幸福、极乐、狂喜、销魂直至恐惧或深度忧郁。

(5)躯体感觉、形体感改变:身体与外界的界限消失,身体的各部分变形、消融,身体提升、移位、化解,可引起强烈恐惧。

(6)感知觉变化:视觉系统较明显,如幻觉、错觉、假性幻觉、联觉现象。

(7)“意义”体验改变:正常清醒状态下很少或根本不会察觉的事物或关系,会被赋予重大的意义;“顿悟”体验。

(8)对各种强烈体验有“不可言说”、“不可名状”感。

(9)再生或脱胎换骨体验。

(10)高度暗示性:由于失去习惯了的恒常性,出现不确定感。建构性的,似乎能起支撑、稳定作用的体验或信息特别容易乘虚而人。

国外的研究者将上述变化进一步归纳为三大类心理现象,以及由于精神与躯体的紧密联系而出现的相应生理反应。正是它们使人们切身体会到各种神奇疗法对身体和心理状态的强烈影响作用,强化了对于超常境界或所谓“特异功能’’的坚信和追求,也正是它们将一部分人领入了精神障碍的苦难境地。

(1)海洋般无边无际感:大致等同于所谓“修成正果”、“得气”、“成仙升天”后的愉快通泰的“神秘体验”。代表性的描述如:“我和环境之间的界限好像消失了’’;“周围的世界仿佛和我自己融为一体”;“过去、现在和未来合而为一”;“不知为什么,我感到非常幸福、心满意足”。生理方面可以伴随肌肉松弛、呼吸减慢、心率减慢、血压降低、代谢率降低等与紧张焦虑状态相反的反应。

(2)自我消融恐惧:似乎与第一方面相反,但却常常与之相辅相成的一类消极情感体验。

在吸毒者用药物造成的心理体验中,这类现象被称之为“坏把戏”,与欣快的“好把戏”相对典型表述为:“感到自己被孤立于一切事物、一切人之外”;“头脑空空,不听使唤,分不清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好像我没有了感觉和感情,自己活像个机器人”;“莫名其妙地害怕,感到受威胁、受折磨”。生理反应可能是与惊恐、绝望、抑郁的情绪相应的各种状态,如心率和呼吸增快,小血管收缩,心肌缺血,心脏有效搏出量下降,肌肉紧张、震颤、无力,血压升高或下降,大量泌汗,内脏及皮肤缺血,胃肠痉挛,血糖升高,等等。

(3)幻象重建:主要包括幻觉性体验:“黑暗中或闭着眼睛就能看见光亮闪烁,或规则的图案、模型,或像放电影似的,什么事情都呈现在脑海中”;“听见不在跟前的人说话”;“有一股‘气’在身体里乱窜”。有人出现联觉现象:“声音好像会影响我所看见的东西”。这几种现象似乎提示“内部信息”输入增多而且紊乱,认知与情感的关系发生变化,想象力被大大激活。很多气功偏差者报告:“太多的念头和感觉涌到脑里来,我都糊涂了”;“看到、想到、听到这么多东西,我分不清它们到底是在梦里还是真的存在”。

简而言之,以上三方面可被分别喻为“天堂、地狱和幻象”。关键的问题是,三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追求“上天堂”的努力很可能导致“下地狱”的后果。

中国的部分民间疗病术、健身术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催眠-暗示现象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滥用问题和神秘主义倾向。方法是通过传习宗教思想和不断重复仪式,诱导、强化了练习者的原始思维过程,继而发生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

“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近十多年来,国内对宗教、迷信巫术、气功偏差所致精神障碍有大量的临床和流行学研究。这类障碍的症状多为时短暂,但有的练功者出现了持续的认知障碍、神经症性症状等严重问题。多数研究者同意将其归入“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

此类障碍的基本形式并无新异之处,在世界各地均可见,但其起病条件、诱导方式、症状内容却与患者群的亚文化特征密切有关。我国的CCMD-2暂时保留“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的分类学地位,客观上引导了专业人员在临床和研究工作中对文化因素和心理机制的关注。心理治疗工作者要从各种流行疗法的流行规律中看到,无论出自何种动机,滥用心理影响技术会产生严重后果;应该从文化和心理学两种角度,重视巫术、健身术与暗示和现代催眠术的关系,认识并合理利用催眠技术。

四、与迷信巫术、气功等疗病健身术流行相关的文化因素

以下五个文化因素与迷信巫术、气功等疗病健身术流行相关:

1.一些流行健身术名为“健身术”,实为“健心术”。它们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说明大众对心理卫生有巨大的需求。现代化进程给个体、家庭和群体带来的压力需要疏解。相比之下,按现代科学范式发展、操作的心理治疗技术却只在较小范围内起着作用。

2.民间健身术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民间的宗教情感,在个性化(individuation)程度低下的追随者中激起了对“超人”和超自然力的崇拜。众所周知,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主流文化是无神论的文化,但这种文化强调家族主义、群体主义,忽视发展个性一因而在价值体系急剧转变的年代,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信仰困惑与信仰真空,以及对于替代性价值观的渴求。声称握有神力,能给人以引导的“大师”们,提供了准宗教性的偶像。3.气功等健身术利用了大众在适应现代化过程中的困惑、失落感,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情怀,通过形成新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了建立人际接触,体验传统伦理、哲学精神的机会与条件。有的流派以建立“某某文化体系”为旗号,在提供心理慰藉的同时,也提供振奋和团结精神的体验,以此抗衡主流文化及其变迁。例如,在许多情况况下,练功者以及因各种原因而处于不利的社会、经济或心理生理境况之中的人们,以功会友,自发形成了亲情融融的社交圈子;在少数情况下,这样的松散群体,却发展成为有帮会或宗教色彩的严密组织,甚至与主主流文化产生摩

擦、冲突,被视为“邪教”(cults)。

4.民间健身术利用了大众对科学的盲目崇拜。在科学技术普及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受教育少的人群深知科学技术的威力,却缺乏对伪科学的鉴别能力,崇拜与愚昧之间的反差导致了对科学的敬畏和迷信。一些伪气功师乘虚而人,在声称握有科学依据的同时,以强大的暗示力和改变意识状态的方法,让信徒从感性体验中,而非通过理性的选择,接受了他们的说法和做法。

5.民间疗病术、健身术的周期性流行提示,传统养生信念系统(healthbeliefsystem)有不可忽视的顽强生命力。对大多数追随者而言,上述几个层面的背景因素是意识不到的。他们更多的是在中国人的“实用理性”精神影响下,用“神药两解”、修练气功等方法增进躯体的键康。在这方面,为中华民族繁衍生存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医学说,继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来,中医的养身之道,包括其医疗气功,根本不可与流行泛滥的民间健身术同日而语,但在一波又一波的热潮中,医术与迷信泥沙俱下,修练者无法辨别真伪,均以对祖国医学的虔诚信仰而无批判地接受。对于传统医疗文化的崇拜并相信达到这种程度,对我国发展现代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是有启发意义的。

研究迷信、巫术、流行疗法及气功现象,不能忽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可对现实的社会文化变迁背景视而不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这些现象的回潮或兴起,不仅仅是疔病、健身的问题,而且也是对文化变迁产生的一种群体性适应反应。管理、引导得不好,健身术会沦为巫术、魔术和骗术的杂烩,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甚至社会问题。

心理卫生工作者更应以整体论观点,以过硬的有效技术,结合社会人文和心理科学的“软科学”知识,做好溯本清源、因势利导、去伪存真的工作。

第五节心理治疗的跨文化融合

一、心理卫生服务的文化屏障

与其他医学分支相比,源自西方的现代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由于在很大程度上涉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在非西方社会中的运用经常碰到障碍;尤其是心理治疗的运用困难最大,因为如前所述,心理治疗除了处理人类普遍的、符合一般心理学规律的现象外,还要考虑复杂的文化现象,遵循文化性的规则。

心理治疗是心理卫生服务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在这个方面的工作一直比较薄弱。传统上,中医体系未发生如西医那样的专业分化,虽然典籍里有丰富的心理治疗思想和案例,但始终没有系统的理论。在西医内部,心理治疗学出现较晚,它是作为对单纯生物医学缺陷的补救而正式形成的,直至现在也还没有统一的理论和完全具有普遍实用性的技术,数百种方法迄今还处在发展变化、互相竞争而又互相融合的过程中。但尽管如此,心理治疗的价值却已经受到普遍的认同。

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心理治疗开展情况落后于生物精神病学,滞后于世界潮流,跟不上社会的需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下面重点讨论来自专业人员内部,与他们的信念系统有关的屏障。

当前,我国心理治疗领域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忽略文化背景的影响,或有意回避较多涉及文化因素的理论和技术,对西方方法进行生搬硬套。这可以精神分析在20世纪80年代的流行和成为时髦为例。当时,有大量精神分析的书籍上市,但翻译者和读者中少见精神科医师、心理学家而多见外行,因此这股热潮对临床影响不大,更多地成为对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的思潮。专业人员参与少,一是因为力量单薄,二是对精神分析既往在中国的处境仍存记忆,对其可用性抱怀疑态度。尽管如此,

还是有一些专业人员认真实践了精神分析,但只有极少数在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上有突破,大规模的推广一直未能实现。文化上的一个原因可能在于,精神分析大量借用西方神话的象征性隐喻(metaphor),理解困难,操作时在语义学(semantics)、语用学(pragmatics)层面激起抵抗,不易建立治疗关系。

与精神分析相反,行为治疗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恰恰又是因为大家认为这一流派“文化无涉”,只关心基本的条件反射和单纯的学习机制,符合生物医学范式。但这种还原论的态度和境界,可以应付简单的临床问题,却不能处理复杂的现象,所以疗效是有限的。新近的行为治疗家已经开始放弃这种将人的精神现象进行低俗化处理的偏向,重视意识、认知、情绪与外显行为之间的关系,认为与文化无关的治疗是不存在的。

(2)生物学取向过强,否定心理治疗的价值,或者过分强调文化差异,盲目拒斥西方心理治疗技术。一部分精神科医师乐于标榜自己属于“生物学派”,对心理治疗的功用嗤之以鼻。这种认识和态度是极其盲目和有害的。此处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后一种看法:有些同道深谙心理治疗的用处,但因资料匮乏,交流稀少,对东西方心理治疗尚未做到知已知彼,看到有些人实践西方技术困难重重,便仓促判断,认为西方疗法一定不能用于国人,或对中国同事发展适宜技术的能力失去信心。

(3)由于上面的原因,我国出现了一些较纯粹的本土性心理治疗理论和操作技术。但总体而言,这些工作显得零星、分散,缺乏对治疗对象及过程的动态描述,不能形成理论,不能理性交流、客观评估,离形成完整的体系尚远。

(4)由于迄今为止尚无国家规范的培训一执照制度,没有督导制度,很多人尽管富有热情,但不得不“无师自通”,不仅理论素养欠缺,而且养成了不良临床风格,亦不自知。

(5)在实践层面,对神经症,对儿童情绪及品行障碍的心理治疗已经有较多的尝试,但对精神病的社会心理康复治疗缺乏信心,研究与实践不多。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心理治疗在我国发展的条件已经大有改善,出自专业人员的明显误解和阻抗大为减少,重要的专业期刊已刊登体现心理治疗特殊研究范式的文章,如长篇的个案分析和讨论治疗过程和治疗关系的思辨性论文。这些变化表明,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完全可以用“拿来主义”的态度加以改善。西方心理治疗发展了100年,只要克服来自心理卫生领域内部的文化屏障,可以在注重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借鉴、使用,并逐步发展出适合我国文化的治疗方法。

二、跨文化融合工程的关键

在将西方心理治疗移植入我国的工作中,在理论和操作层面上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平衡关系:

1.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评估对于一种心理治疗的理论构架,特别是其对于心理过程、人格发展和心理障碍的描述、解释和相应的干预策略,要考察是否对东西方人皆有用。如果在抽象的理论层次(如对研究对象规则、规律、模式的论述)上与中国的情况相似,即可试用其操作性描述体系和干预原理。但是,由于临床情景不同——病理问题的内容、表达不同,尤其治疗关系不同,操作者本身的作用很重要,应主动适应、调整、发展,把自已变成为跨文化融合的有效接点。不然,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从总体上说,系统家庭治疗的理论是对于中国家庭也具有描述价值的一种参照系。它所针对的人类困境、难题、矛盾有跨文化相似性,东西方的功能不良家庭大同小异,更有甚者,它还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东方思想。因此,描述性概念及干预措施有普遍性,基本可用于中国。不过,中国人家庭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典型的如“独生子女”问题,“虐待父母”问题(parentabuse)——是独特的,需要专门注意。

2.群体与个体的平衡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直接体现在心理治疗重要目标的确定上。如精神分析,容易在强调群体主义的中国文化中引起误解和阻抗。有些人习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以为个性发展一定会损害他人和集体。其实,个性发展应与自私的个人主义区别。系统治疗重视整体,但又促进有“关联的个性化”(relatedindividuation),强调个人和群体“双赢”,强调发展新能力、新体验,拓展新生存空间,平衡个体与群体的需要,既避免了极端个人主义,又避免让治疗师成为简单化的、偏执的说教者。

3.和谐与扰动的把握依据对于心理病理和健康状态的理解和定义来设计,实施干预措施,心理治疗不外引起两种反应:负反馈——控制制性、缩小性效应,消除暴力、愤怒、焦虑;正反馈——促进性、放大性效应,增强同情、投情、希望、幽默、宽容与爱心。这些反应应该服务于心理干预的最终目标——个体、人际系统的和谐与平衡。然而,持久和深刻的改变常常不是快速的方法可以引起和维持的,而是要改变人际系统规则、模式,引起系统本身的变化(第二级变化),才能改变个体行为。所以,对一些较严重或顽固的问题,可能反过来需要有创造性的冲击,不一定要竭力去控制,有时反而故意放大之,以震撼功能不良系统,达到动态平衡。

4.处理好“本土”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的关系关于心理学本土化的一些理论性看法,对心理治疗的跨文化融合有启发意义。本土化并非排外,也不是复古,而更多地是心理学工作者的一种观念和态度,以目前从学科建设角度看最有希望发展为人类普遍心理学的“西方”心理学为蓝本,既研究人类共有的基本特征,又研究中国人的心理行为特质,如孝道、面子、关系、人情、家族主义等问题;既研究本土,又要研究“本时’’,即着眼于现代环境中的中国人,在“洋为中用”的过程中,既要避免“食洋不化”,又要避免盲目的民族文化本位意识。有时,对于外来的理论概念方法,我们有“似曾相识”之感,甚至会产生“我们祖先早已有之”的念头。不过,细看下来,我们得认识到,中国临床工作者除了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直觉以外,确实还需要学习西方心理学中贯穿着的严谨的理性思维。对于任何一种心理治疗流派,都不能仓促下结论。得先学会(tolearn),先体验(toexperience),然后再研究(todoresearch,tostudy)。只有如此,才能发展有文化亲和性的现代心理治疗。

武侠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 武侠小说是中国的国粹,它立足于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和中华武功,它最能体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武侠小说以其通俗的语言,精彩的格斗场面,深刻的哲理性,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更主要的是,它与中国文化有着—脉相承的关系。能从各方面解读武侠小说,能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提起武侠小说,人们大多认为那只不过是一些虚构的故事罢了,娱乐尚可,没有什么深层的意义。但人们也不会否认,一些经典之作不但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而且将主人公的人生轨迹与基本真实的历史大背景融合,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宣扬正义与光明。在让人读完之后,不禁畅想:历史中是否真的会有这类人呢?小说的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构建了一个看似极为真实的虚幻世界。通过对大量武侠著作的阅读,我想谈一下小说中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人的思维方式。 说武侠,当然不能不说其中的武功。所有的武侠著作中,都有一个共同点:掌门人的功夫总高于手下所有徒弟,而且以被徒弟超越为耻。当然,这一点对小说主人公往往不成立。古代的老师总认为被学生超越是一种耻辱,在教授武功时,都下意识地留了一手。其实从武侠上看来,那些最神奇的武功的精髓往往并不是表面的一招一式,而是对武学的理解。师父在教徒弟武功时,往往有意识地保留了自己通过江湖经验得来的这些精髓,而只传授招式。这样就造成只有那些天

生的武学奇才才能达到很高的高度,以常人的智力与悟性,这一生恐怕都难窥武学之奥妙。虽然大家都深知这一点,但从来没有人著书立说,讲出习武者应当具备的思维方式。这其实和中国古代逻辑学的缺失是相同的。人们总是依靠非凡的天赋才能达到很高的高度,而这武学上的进步速度,似乎就是人类最高智力进化的速度。几乎所有人都墨守成规,遵照师父的教导,苦练招式。人们的教育成了复制前人的行动。这样就导致人类对那些精髓的理解长时间地停留在一个层次。推到高处,这或许就是国人在科技或者思想方面进步缓慢的缘由。 读过武侠的人几乎都有这样一个感觉,小说中很少有提及普通百姓。我们并不是在讨论小说用多大的篇幅来描述百姓,而是说在这些书中反映出的百姓的地位。封建社会是一个极不平等的社会,百姓几乎成了被鱼肉的对象。武侠之中,某些江湖豪客往往在酒家客栈里大打出手,使得房屋家具等被严重毁坏,但小说描述的重点总是集中于这大打出手的江湖客身上。我想,这一次争斗对店家人生的影响应该远远超过那江湖人士吧。但是小说不会理会这些,因为百姓只是道具,酒家客栈也只是提供一个打架的场所而已。记得读过蒲松龄写的《促织》,一家人只因向皇帝进贡了一直强壮的促织,便从此良田百亩,牛羊成群了。这其实同武侠一样,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极度不平等,人权的严重缺失。但是,更为惊人的是,几千年中,几乎没有人为此而奋起抗争。儒家思想中提倡的中庸、遵古训真是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也就难怪在中国封建制度能够维持两千多年了。 武侠著作里宣扬惩恶扬善、光明磊落和诚实守信。很多著作中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稿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稿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由中国科技协会主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挂靠单位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是心理卫生和精神卫生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临床、科研、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以促进心理卫生各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发展、促进心理卫生领域学术理论的创新、促进心理健康应用性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促进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反映我国心理卫生和精神健康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各种形式的论文,报道国际前沿信息,传播心理卫生新知识。 心理卫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领域。本刊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在选稿时特别欢迎以各种人群为研究对象的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方法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论文。设置的栏目有心身医学、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临床精神病学、社会精神病学、社区精神卫生、精神卫生政策、应激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心理卫生评估、神经心理生物学研究,以及编读往来,并刊登书评和书讯、学术活动预告、会议纪要等消息。论文形式包括论著、短篇论著、综述、述评、论坛、临床案例报道等。 1 重要声明 1.1 关于版权 作者投稿本刊,表示同意如下协议内容:论文(含各种图片等)一经刊用,该论文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即转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Publisher),包括汇编权(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网络传播权及代理许可国内外文献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权等,未经《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书面许可,作者不得授权其他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出版本文的任何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并征得认可。 1.2 关于文责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科学研究实践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应遵从学术道德、学术伦理规范的要求。作者应对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抄袭、剽窃、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承担完全法律责任。本刊不承担因作者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连带法律责任,并保留必要时追偿损失的权利。对经查证有抄袭、剽窃、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的作者,本刊将在此后的2年或以上时间里拒绝其任何来稿,必要时刊登撤销发表等有关声明,向作者所在单位及有关期刊通报。对本刊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作者,允许其提出书面申诉。 2 投稿方式 本刊实行互联网在线投稿,采用同行评议、三审制度刊用符合条件的学术文章。请作者登录本刊主页(https://www.sodocs.net/doc/d017845444.html,),按照提示要求注册后(一次注册,可重复投稿)进行文章电子版投稿,作者此后可随时登录投稿系统查询稿件的处理情况。 (1)投稿前请查阅本刊稿约(在“下载专区”)、投稿须知(含稿件处理流程及时间说明)、征稿启事等信息,以便您更有针对性地选择稿件投稿。 (2)来稿须交纳审稿费,每篇50元。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者每篇30元(需附会员证复印件)。应邀撰写的各类稿件(以正式约稿函为准)免收审稿费。 (3)稿件通过初审后,作者应尽快按要求填写和提交投稿介绍信(在本刊主页“下载中心”下载投稿介绍信模板)。 (4)稿件确定刊载后须按通知金额交纳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须另交纳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出后,本刊向作者支付一次性稿酬,并赠送当期杂志。 3 来稿要求 (1)来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和逻辑性,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对论著类论文篇幅(字数)不作限制,但务求文字精炼通顺、数据准确无误。综述(一般只接受随同论著提交的研究背景性综述,或本刊约稿)应在6000字以内,述评5000字以内,短篇论著2000字以内。 (2)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作者应说明是否取得受试对象或其监护人的书面知情同意,研究程序和内容是否符合有关伦理委员会(单位、地区或国家)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

北京大学网络医学教育学院心理卫生与精神疾病护理 B卷

单项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计20分) 1.心理卫生学科最重要的特点,其是一门( D ) A.应用学科 B.临床学科 C.基理学科 D.理论学科 2.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一次解放后恢复成立于( C ) A.1983年 B.1931年 C.1987年 D.1985年 3.在完全自然或不加控制的条件下,对人的行为进行观测和记录的方法,称为( B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4.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的提出者是( A ) A.法国的冯特 B.美国的冯特 C.法国的马斯洛 D.美国的马斯洛 5.1998年对北京市23所高校调查的数字表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达( B ) A.25% B.20% C.16% D.10% 6.心理健康的主要研究角度包括( C ) A.统计学 B.经济学 C.社会学 D.人类学 7.常见的心理防御反应有( B ) A.否认 B.焦虑 C.抑郁 D.冷漠 8.“既想抽烟,又怕损害健康”属于(D ) A.双避冲突 B.避趋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趋冲突 9.以下属于生理性需要的是( C ) A.食物 B.交往 C.艺术 D.知识 10.一般说来,生活事件在一年内累计到达150---300分 的人,第二年患病的可能性为( D ) A.50% B.40% C.30% D.20% 11.儿童期最快发育的系统是( C ) A.运动系统 B.消化系统 C.淋巴系统 D.神经系统 12.儿童青少年最晚发育的系统为( D ) A.生殖系统 B.血管系统 C.神经系统 D.淋巴系统 13.青少年不常见的心理问题为( D ) A.学习问题 B.恋爱和性的问题 C.事业成就问题 D.人际关系问题 14.生殖系统在青春期发育( A ) A.中等 B.不发育 C.最快 D.最慢 15.中年人不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C ) A.学习与工作的矛盾 B.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 C.家庭与事业的双趋冲突 D.渴望健康与追求成就的矛盾 16.中年人常见的心理冲突为( B ) A.理财与投资 B.性与健康 C.家庭与事业 D.学习与困难 17.老年人不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A ) A.对死亡的恐惧 B.变化环境造成的心理压力 C.对躯体不适过分敏感 D.主观健康评价差 18.生态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B ) A.噪音 B.污染 C.拥挤

心理卫生 M.I.N.I.中文版

目录 译者著 (1) 免责声明 (1) 记录表 指导语 M.I.N.I. 中文版正文 附录: M.I.N.I. 中文版信效度研究报告 记录表

译者注 《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是由Sheehan和Lecrubier开发的一个简单、有效和可靠的定式访谈工具,主要用于筛查、诊断《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和《国际精神障碍统计分类手册(ICD-10)》中16种轴I精神疾病和一种人格障碍,包括130个问题。与《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P)》和《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CIDI)》一样,M.I.N.I.中每种诊断为一题组,大部分诊断都有排除诊断的筛查问题。已经有研究进行了M.I.N.I.与SCID-P和CIDI的信度和效度比较,结果显示M.I.N.I.具有非常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评分。目前M.I.N.I.已经被翻译为多种文字,广泛应用于临床试验和临床实践。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性临床研究,基于此,在征得原作者同意后,我们将M.I.N.I.英文版5.0.0(2004)翻译为中文版,并进行了信效度评价,结果显示M.I.N.I.中文版对抑郁发作、焦虑障碍、物质依赖、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与用SCID-P作出的诊断有很高的一致性(司天梅,等. 2009)。M.I.N.I.中文版对躁狂发作、进食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诊断的信度、效度还有待研究。 M.I.N.I.的使用确保了诊断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且可以发现潜在的精神科共病,由于访谈过程简短,问题简洁,易于被患者接受,可用在临床实践中。衷心希望该工具能为医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帮助。 由于水平有限,翻译中可能还有不足,希望在将来的使用中接受检验和修正,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和咨询师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分会注册督导师及咨询师 D 督导师,X咨询师(https://www.sodocs.net/doc/d017845444.html,/_d271571539.htm) (2013年3月21日) 北京 D-06-001 安芹女副教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D-06-004 陈祉妍女副研北京中科院心理所 D-06-007 崔方女讲师北京北京工业大学系统式治疗,创伤治疗 D-06-010 樊富珉女教授北京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D-06-013 方晓义男教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婚姻家庭治疗 D-06-014 方新女副主任心理治疗师北京大学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 D-06-017 高天男教授,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中心主任北京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精神创伤治疗D-06-018 洪炜男副院长北京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研究院精神分析 D-06-019 侯志瑾女副教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整合 D-06-022 胡佩诚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人本、行为 D-06-024 霍莉钦女教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研究院系统家庭治疗 D-06-027 贾晓明女教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 D-06-031 李林英女教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认知行为治疗 D-06-037 李子勋男北京原中日友好医院整合、家庭治疗、后现代治疗 D-06-040 蔺桂瑞女教授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人本主义治疗 D-06-041 刘芳女副研究员北京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D-06-042 刘丹女副主任北京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家庭治疗,精神分析 D-06-043 刘军男主治医师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四病区精神分析、家庭治疗、催眠治疗 D-06-045 刘天君男教授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行为 D-06-051 龙迪女副研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结构派家庭治疗 D-06-052 陆晓娅女总干事北京北京歌路营教育咨询中心叙事治疗,人本主义 D-06-053 吕秋云女主任医师北京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 D-06-059 孟莉女副教授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社会工作系人本/认知 D-06-061 钱铭怡女教授北京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D-06-069 唐登华男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个体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 D-06-072 童长江男教授北京北京市教育学院崇文分院 D-06-073 王建平女教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以认知行为治疗为主的综合取向 D-06-077 吴任钢男教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心理研究中心 D-06-083 徐凯文男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主治医师,注册督导师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整合治疗,创伤治疗,危机干预 D-06-086 杨凤池男主任/教授北京首都医科大学精神分析 D-06-087 杨眉女教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存在--人本主义取向,认知取向 D-06-089 杨渝川女副教授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叙事治疗取向 D-06-090 杨蕴萍女教授,主任医师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分析取向 D-06-091 姚萍女讲师北京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练习试题及答案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练习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 )1.对心理现象的评估要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和侧面予以分析,这体现了心理评估的哪个基本原则? A.客观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动态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 )2.生活在父母离异、父母不和等家庭环境中的中小学生比生活在双亲健全的家庭环境中的中小学生在成长中会遇到更多麻烦,这主要表明下列哪个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A.父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 B.亲子关系 C.父母亲的文化修养及个性 D.父母的教养方式 ( )3.辅导人员对来访者谈话内容中的个别字、词进行强调,用较短的语句以强调性的声音说出,引导来访者注意其忽略或未说清的部分,对此再做出详细的说明,这是倾听技术中的 A.重复 B.重读 C.询问 D.摘要 ( )4.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结构中遵循"理想原则"的部分是下列哪个选项? A.自我 B.无意识 C.超我 D.意识 ( )5.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开始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 A.进行分析诊断 B.制定辅导目标 C.实施指导帮助 D.确定辅导方案 ( )6.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是行为转变法的主要代表人物? A.阿德勒 B.斯金纳 C.艾里斯 D.马斯洛 ( )7.按照心理测验的应用,可以把心理测验分为 A.文字测验与非文字测验 B.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与临床测验 C.能力测验、人格测验和学绩测验 D.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 )8.精神功能受损程度已达到自知力严重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或保持对现实的恰当接触,以上表现属于下列哪种心理障碍? A.心理障碍 B.精神病 C.神经症 D.人格障碍 ( )9.下列关于行为转变法的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它的理论基础是行为学习理论 B.它的主要目标是消除不良行为,代之以更有效能的能力 C.重视辅导员与来访者的个人关系 D.操作性强 ( )10.贝克是下列哪种心理辅导方法的人要代表人物? A.精神分析法 B.行为转变法 C.个人中心法 D.认知重建法 ( )11.系统脱敏法是下列哪种心理辅导方法常用的技术? A.精神分析法 B.行为转变法 C.个人中心法 D.认知重建法 ( )1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常用的价值观辨析法? A.小组讨论法 B.两难问题法 C.参观访问 D.脑力激荡法 ( )13.个人中心法的主要辅导目标是下列哪一项? A.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冲突 B.消除不良行为,代之以更有效能的行为 C.提供一个安全和信任的辅导气氛,使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 D.帮助来访者找出他头脑中不合理的、扭曲的观念,并建立较为现实的认知问题的思维方法 ( )14.狭义的学校心理辅导是指 A.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的面向学校中各类成员的心理辅导 B.个别心理辅导 C.学校内的心理辅导人员对于前来求助的学生从心理上进行指导和帮助的活动 D.心理辅导课 ( )15.小品表演属于下列哪种心理辅导课程教学方法? A.角色扮演法 B.价值观辨析法 C.榜样引导法 D.行为强化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6.下列哪些选项是心理冲突的表现? A.个人同时存在着相互对立或排斥的动机冲突 B.实现某种目标应采取的途径与方法的取舍冲突 C.产生攻击行为及冷漠、焦虑等消极情绪 D.行为动机与内心标准的冲突 ( )17.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常常采用以下哪些具体的技术来提高会谈效果? A.倾听技术 B.影响技术 C.观察技术 D.评估技术 ( )18.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包括 A.自我意识良好 B.社会功能良好 C.良好的人际关系 D.积极劳动实践

关于精神卫生的知识

关于精神卫生的知识 1、精神健康是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精神疾病不代表精神健康。每个人不仅需要身体健康,也需要精神健康。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又称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一种良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特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自我意识良好;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力良好。 精神卫生问题(mental health problems),又称心理卫生问题。精神卫生问题的存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人都会存在精神卫生问题,自己可能意识不到。 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又称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组疾病的总称。可分为两大类,即重性精神病和轻性精神障碍。重性精神病指患者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

状,如幻觉、妄想、行为异常,并对自身疾病缺乏正确的判断力,这类病包括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轻性精神障碍则是指患者无严重持久的精神异常,尚能适应社会生活,对病态体验有一定的认识、有求治欲望,如神经症,失眠症和某些心理障碍。 现行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icd-10)将精神疾病分为 10大类72小类近400种。10大类为: 1. 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老年期痴呆。 2.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如酒精依赖综合征。 3.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4. 心境(情感)障碍。如抑郁症和躁狂症。 5. 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如焦虑症。 6. 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如失眠症。 7. 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如偏执型人格障碍。 8. 精神发育迟滞。即通常所说的智力低下。 9. 心理发育障碍。如儿童孤独症。 10. 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2、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与躯体健康和躯体疾病一样,

中国传统文化武术的作文3篇

中国传统文化武术的作文 3 篇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中国传统文化 武术作文 ,欢迎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武术作文篇一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其中,武术是我 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而中国武术又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 核心,几千年来代代相传,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瑰宝之一。 我从小就开始练武术,虽然学武术很苦很累,但我一直在坚持,并且乐在其 中。寒冷的冬天也要早早起来,我却在练功房里练得满头大汗,夏天就更不用说 了。但在武术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养成了勇于拼搏、不怕吃苦 的武德精神。 记得有一次,我食物过敏扁桃体肿大,还发了烧,妈妈在头天晚上问我,第 二天去不去练武术,我毫不犹豫地说要去。那天在课上我仍然练得很认真,喊得 很起劲,徐老师说我很棒,我真高兴! 还有一次,我早上起来,看到外面雨下得很大,风也很大,我怕路上时间长 迟到了,着急地叫妈妈快走快走。我们一到外面风夹着雨扑面而来,我两只手紧 紧地握着伞, 可还是被吹得东倒西歪, 等我到教室时全身又冷又湿, 都打哆嗦了。 可我换好练功服后, 很快就练得满头大汗, 一点也不觉得冷了, 你说神奇不神奇? 不过, 练武术可不是用来打架的哦!你看!这个“武”字就是结合了“止”与 “戈”的会意字,它的意思是以止戈为目的,才是真正的武。 以后,我不光要自己好好练武术,强身健体,还要将中国的武术发扬光大, 让它走向世界,让世界知道中国很强大! 中国传统文化武术作文篇二 中华武术是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它可以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培养品 德,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 最先接触武术是在 20XX 年漯河电视台会展中心举办春节联欢会上,一群少 林寺的僧人表演的节目。只见他们有的前空翻,有的后空翻,有的舞枪,有的耍 剑……最引人注目的是四个僧手持长矛, 把一个高僧挑起来, 然后高僧腾空而起, 用脚一踢,把四根长矛踢成八段,真是武艺超群! 从此我就喜欢上了武术,暑假里,我报了一个武术班,教练教我们练武术,
1/6

心理卫生协会学期总结

心理卫生协会学期总结 回顾本学期,我心理卫生协会本着“丰富会员课余生活,提高会员心理素质”的宗旨,将我协会更好的发展起来,特此组织了一系列以大力宣传“用心呵护心的健康”为核心的拓展活动。 一以下为本学期心理卫生协会主要工作列表: 1. 3月中旬心理小组活动开始 2. 3月27日到嘉禾园小区的中国科学院幼儿园联谊 3. 4月24日组织全体会员观看了影片——《美丽人生》。 4. 4月末开展了2020心愿征集活动——心愿箱 5. 5月10日---11日到中国地质大学参加第六届“江城之星”心理健康大赛 6. 5 月15日到6月5日成功举办了第一届”5.25”心理健康活动宣传周 活动概况: 时间 地点 内容 参赛人数 5月15日(周一)下午 2:30---4:30 足球场

“江城之星校内赛” 70 5 月24日(周六) 华中师范大学 心理剧大赛 剧组人员 5 月26日(周一)晚上6:00---9:00 :学术报告厅 电影《阿甘正传》欣赏与讲解 98 5 月28日(周三)晚上 6:00---8:30 学术报告厅 心理讲座《恋爱心理学》 135 6 月 5 日(周四)下午 2:30—4:30 二楼阶级教室 心理竞赛决赛 145 5 月26日---30日 行政楼门前

心灵展板展览 全院学生 二活动得失 本学期协会工作从整体而言达到了预期标准,但在局部上仍待改进,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得失: 优点: 1.密集的大型活动提高了协会工作人员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提升了协会的凝聚力,加强协会协会与领导、老师、会员和同学之间的沟通。w 2.会员从中学到很多心理学知识,并在快乐的协会活动中得袄成长。 3.心协的价值得到了全院同学们的认可,并赢得了更多优秀大学生的心声。 4.在活动中,协会绝大部分工作人员用心负责,积极性高。 缺点: 1.各部门沟通虽比上学期有所增多,但还是没有达到信息畅通,一些工作没法得到落实。 2.外联部需加强外联力度 3.组织部需提高全体干事的现场组织 4.忽视了一些活动中细节 5. 小组活动需要创新

社区精神疾病与心理卫生(一)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d017845444.html, 社区精神疾病与心理卫生(一) 作者:夏益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第09期 社区常见精神疾病概述 心理健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社区常见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持久性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情感)障碍、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药物引起的精神(行为)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及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人格障碍。 社区精神疾病的防治 社区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即预防疾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一级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已经明确的疾病, 可以采取控制病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加以预防。在精神疾患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是由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等各种病原体侵犯脑组织所致,如病毒性脑炎、流行性脑炎、结核性脑炎和神经梅毒等。因病因明确,故可通过预防接种、给药、加强改善环境措施、防止交叉感染等方法加以预防。在工业生产及建筑业,有效地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可预防颅脑损伤所致的精神障碍及中毒性精神障碍的发生。 二级预防通过缩短病程来降低精神疾病的现患病率。措施是对已经发现有精神疾患的病 人要使他们能及时就医,经过有效治疗后,使病情尽快得到控制,争取达到精神症状完全消失,自知力恢复正常,社会能力也恢复到病前水平,即达到临床痊愈的目的。因此,对精神分裂症等发病机制迄今未明的精神疾病,在一级预防尚未能实施前,预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争取达到较好的疗效,及预防疾病复发等几个环节上。目前要做好精神疾病的二级预防,就应在社区建立精神疾病的防治机构,在人群中普及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识,使病人能及早发现和早期得到治疗。

中国功夫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与中国传统文化 ――再论中国功夫的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综述 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发端于战国的儒、道两大传统。中国功夫的理论也离不开于此。 儒家学说主张“济世”,倡刚健有为,以实现和谐、有序的政治理想。在维持现有秩序上,重德治与教化。到汉朝时尊儒,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铸造了中国的伦理类型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不无现实意义。 道家主张追求与“道”的冥合,介乎“出世”与“入世”之间,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并注重人与天道自然的和谐。其“天人合一” 的整体观,对于今天的生态、人口问题,不无启发意义。并形成了中国人的注重内心的体悟的思维模式,讲求智圆行方。 儒家虽为正统,但并不排斥道家,仍注意与道家相融合,在儒家, 创始人孔子就曾问礼于道家创始人老子,老子以“唇齿为喻”,说明以柔胜刚的道理。唇舌虽然不如牙齿坚硬,但唇舌要比牙齿持久。中国功夫以此演化拳术,虽不能胜人,但却可自保。刚则缺乏变化,反易被人所乘。显然道家要比儒家高一筹。用于其它方面也是如此。 到汉唐时,佛教传入我国。佛教主张“出世”否定现实,后逐步与儒、道相融合,被我国人民所接受,开始了佛教的中国化。也讲尊师重道,倡导大乘佛教。并以渡己渡众生为己任,注重清净寂定的“禅” 的心境的修炼。 宋朝时,理学家完成了儒、释、道的合流工作。建立了以儒为首,兼及

佛、道三位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结构。其实中国文化的根底仍在道家。 中国的人生哲学非常发达。 可总括为:“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情”。既有苏子“唯江上清风,水中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成色”。“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陈抟的“于羲皇心地上驰骋,而不于周孔脚迹下盘桓。”的佛家的达观、超然。以离世的心境俯视人寰。又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以天下为己任”。“敢为天下先”的儒家的积极入世。 即道家的“庖丁解牛”,居于世,事虽杂而不累其心的高深修养。 修身上要求:“不为浮誉所惑,则养其力者厚;不为流俗相竟,则所以制其气者重。”的厚德载物,是要君子宽厚的品德修养可以承载天地万物。有“将军额头跑开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之谓,“天为盖,地为床,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当澡盆。”的胸襟与气度的修养。 重操守、气节,坚持自己的志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做到“贫,气不改,达,志不改”。于是有周敦颐的《爱莲说》:“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隐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而种豆南山。有“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陋室铭》。即使是“盗,亦有道。”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并能自觉肩负起社会的历史的责任与使命,而不废世。有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陆游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心理学期刊汇总

心理学、教育学期刊相关信息 学术论文分为五类: 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 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下同,见附录)。 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见附录)。 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发表的论文。

CSSCI 来源期刊及其影响因子(各学科门类排序前10名) 心理学: 精神卫生: 刊名 影响因子 主办 投稿方式 版面费 中华精神科杂志 0.924 中华医学会 中华神经科杂志 0.835 中华医学会 书面稿和网投 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732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书面稿 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0.728 中山医科大学 网投 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335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书面稿 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0.32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刊名 影响因子 主办 投稿方式 版面费 心理学报 0.343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网投 有 心理学科学进展 0.207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网投 有 心理科学 0.2056 中国心理学会 书面稿和网投 有 心理发展与教育 0.1765 北京师范大学 不详 有 心理学探新 0.1188 江西师范大学 书面稿和网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0842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书面稿 无 应用心理学 0.0833 浙江省心理学会;浙江大学 书面稿和网投 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0.0075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书面稿 不详 大众心理学 0.0055 华东师范大学 不详 不详

谈谈我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卫生的认识

谈谈我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卫生的认识通过培训,我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有着新的认识,对健康观有着新的理解,下面就谈谈自己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卫生的一些认识。 一、心理健康认识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且自我内部以及自我和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横向上,心理健康是一种既自我快乐又适应环境的心理状态,两者相统一。纵向上,两者相统一的结果有着不同层次:一是没有心理疾病;二是良好的适应状态,即感到精神愉快,能有效地对付各种心理压力;三是高心理效能的理想状态,即人们在智力、道德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潜能。心理健康与个人的身体健康、工作绩效、生活质量与幸福感密切相关,关乎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而个体心理卫生目标是维护与增进心理健康。对于个体一生发展的心理卫生我们可采取基本策略: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心身发展规律和特征;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以每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发展课题为工作重心;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 二、心理卫生认识 心理卫生是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学问和工作,或指心理健康的状态,是与生理卫生相辅相成的。心理卫生工作的重心应从防治心理疾病转到增进心理健康,从服务于少数人转到服务于全体人。 心理卫生价值核心就在于它的完美心理调节和发展健全个体和社会的功能。我们对心理异常与心理问题的正常态度应包括:心理异常与心理问题是常见现象,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往往是成长中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其基本上可随成长而康复。心理问题是可以预防的。心理问题是可以治疗的,尽管康复是缓慢的。心理问题并非是令人羞耻的。心理问题其实质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所以我们应关爱精神病人。 教师心理卫生的重大意义:现代教师充当着多种角色,教师集学习的指导者、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保健者和教育科研人员;教师职业的艰苦性也要求教师意志坚强,不怕困难;教师职业的崇高性也要求教师正确对待各种冲突;教师职业的示范性也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楷模;教师职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单元作业题

JC04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单元作业题(2019年11月考生适 用) 一、单选题(第1-100小题,每题0.5分,共计50分。) 1. 变态心理学侧重说明异常心理的:[分值:0.5] 您的回答:D. 特点(得分:0.5) 2.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的活动原则是:[分值:0.5] 您的回答:C. 快乐原则(得分:0.5) 3. 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是:[分值:0.5] 您的回答:C. 性的冲突(得分:0.5) 4. 弗洛伊德将人们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分值:0.5] 您的回答:A. 防御机制(得分:0.5) 5.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分值:0.5] 您的回答:C. 顺利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得分:0.5) 6. 在人本主义看来,“存在焦虑”是:[分值:0.5] 您的回答:A. 存在与责任的冲突(得分:0.5) 7. 根据统计学标准,心理异常是:[分值:0.5] 您的回答:A. 由个体行为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决定的(得分:0.5) 8. 区分心理正常的心理学原则中,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认为:[分值:0.5] 您的回答:A. 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得分:0.5) 9. 病理性错觉的特点是:[分值:0.5] 您的回答:C. 不能接受现实检验(得分:0.5) 10. 感觉减退多见于:[分值:0.5] 您的回答:A. 抑郁状态(得分:0.5) 11. 无对象性的知觉是:[分值:0.5] 您的回答:A. 幻觉(得分:0.5) 12. 体内有性质明确、部位具体的异常知觉,属于:[分值:0.5] 您的回答:C. 内脏性幻觉(得分:0.5) 13. 产生于主观空间内的幻觉是:[分值:0.5] 您的回答:B. 假性幻觉(得分:0.5) 14. 思维鸣响属于:[分值:0.5] 您的回答:D. 感知障碍(得分:0.5)

中国功夫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与中国传统文化 --再论中国功夫的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综述 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发端于战国的儒、道两大传统。中国功夫的理论也离不开于此。 儒家学说主张“济世”,倡刚健有为,以实现和谐、有序的政治理想。在维持现有秩序上,重德治与教化。到汉朝时尊儒,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铸造了中国的伦理类型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不无现实意义。 道家主张追求与“道”的冥合,介乎“出世”与“入世”之间,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并注重人与天道自然的和谐。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对于今天的生态、人口问题,不无启发意义。并形成了中国人的注重内心的体悟的思维模式,讲求智圆行方。 儒家虽为正统,但并不排斥道家,仍注意与道家相融合,在儒家,创始人孔子就曾问礼于道家创始人老子,老子以“唇齿为喻”,说明以柔胜刚的道理。唇舌虽然不如牙齿坚硬,但唇舌要比牙齿持久。中国功夫以此演化拳术,虽不能胜人,但却可自保。刚则缺乏变化,反易被人所乘。显然道家要比儒家高一筹。用于其它方面也是如此。 到汉唐时,佛教传入我国。佛教主张“出世”否定现实,后逐步与儒、道相融合,被我国人民所接受,开始了佛教的中国化。也讲尊师重道,倡导大乘佛教。并以渡己渡众生为己任,注重清净寂定的“禅”

的心境的修炼。 宋朝时,理学家完成了儒、释、道的合流工作。建立了以儒为首,兼及佛、道三位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结构。其实中国文化的根底仍在道家。 中国的人生哲学非常发达。 可总括为:“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情”。既有苏子“唯江上清风,水中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成色”。“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陈抟的“于羲皇心地上驰骋,而不于周孔脚迹下盘桓。”的佛家的达观、超然。以离世的心境俯视人寰。又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以天下为己任”。“敢为天下先”的儒家的积极入世。 即道家的“庖丁解牛”,居于世,事虽杂而不累其心的高深修养。 修身上要求:“不为浮誉所惑,则养其力者厚;不为流俗相竟,则所以制其气者重。”的厚德载物,是要君子宽厚的品德修养可以承载天地万物。有“将军额头跑开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之谓,“天为盖,地为床,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当澡盆。”的胸襟与气度的修养。 重操守、气节,坚持自己的志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做到“贫,气不改,达,志不改”。于是有周敦颐的《爱莲说》:“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隐居》,“采菊东篱

心理学期刊汇总

心理学、教育学期刊投稿相关信息(不断更新中。。。。) 前言:时间有限,知识甚少,很多漏洞,俺抛个砖头,亲们的玉抓紧一起砸起来啊!!!! 学术论文分为五类: 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 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下同,见附录)。 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见附录)。 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发表的论文。

CSSCI来源期刊及其影响因子(各学科门类排序前10名) 心理学: 精神卫生: 刊名影响因子主办投稿方式版面费中华精神科杂志 0.924 中华医学会 中华神经科杂志 0.835 中华医学会书面稿和网投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732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书面稿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0.728 中山医科大学网投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335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书面稿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0.32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刊名影响因子主办投稿方式版面费 心理学报 0.343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网投有 心理学科学进展 0.207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网投有 心理科学 0.2056 中国心理学会书面稿和网投有 心理发展与教育 0.1765 北京师范大学不详有 心理学探新 0.1188 江西师范大学书面稿和网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0842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书面稿无 应用心理学 0.0833 浙江省心理学会;浙江大学书面稿和网投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0.0075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书面稿不详 大众心理学 0.0055 华东师范大学不详不详

心理卫生协会学期总结

心理卫生协会学期总结 心理卫生协会学期总结 回顾本学期,我心理卫生协会本着“丰富会员课余生活,提高会员心理素质”的宗旨,将我协会更好的发展起来,特此组织了一系列以大力宣传“用心呵护心的健康”为核心的拓展活动。 一以下为本学期心理卫生协会主要工作列表: 1. 3月中旬心理小组活动开始 2. 3月27日到嘉禾园小区的中国科学院幼儿园联谊 3. 4月24日组织全体会员观看了影片——《美丽人生》。 4. 4月末开展了2021心愿征集活动——心愿箱 5. 5月10日---11日到中国地质大学参加第六届“江城之星”心理健康大赛 6. 5 月15日到6月5日成功举办了第一届”5.25”心理健康活动宣传周活动概况: 时间 地点 内容 参赛人数 5月15日(周一)下午 2:30---4:30

足球场 “江城之星校内赛” 70 5 月24日(周六) 华中师范大学 心理剧大赛 剧组人员 5 月26日(周一)晚上6:00---9:00 :学术报告厅 电影《阿甘正传》欣赏与讲解 98 5 月28日(周三)晚上 6:00---8:30 学术报告厅 心理讲座《恋爱心理学》 135 6 月 5 日(周四)下午 2:30—4:30 二楼阶级教室 心理竞赛决赛 145 5 月26日---30日

行政楼门前 心灵展板展览 全院学生 二活动得失 本学期协会工作从整体而言达到了预期标准,但在局部上仍待改进,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得失: 优点: 1.密集的大型活动提高了协会工作人员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提升了协会的凝聚力,加强协会协会与领导、老师、会员和同学之间的沟通。 2.会员从中学到很多心理学知识,并在快乐的协会活动中得袄成长。 3.心协的价值得到了全院同学们的认可,并赢得了更多优秀大学生的心声。 4.在活动中,协会绝大部分工作人员用心负责,积极性高。 缺点: 1.各部门沟通虽比上学期有所增多,但还是没有达到信息畅通,一些工作没法得到落实。 2.外联部需加强外联力度 3.组织部需提高全体干事的现场组织 4.忽视了一些活动中细节 5. 小组活动需要创新 以上是活动得失,本学期活动繁多,充分考验了我协会的能力,能取得圆满成功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结合实际谈谈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的认识

结合实际谈谈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的认识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其特征是: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与愉快;行为协调统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有助于增强人们的心理保健意识,增强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有助于改善家庭、单位人际间关系,缓解冲突,增强团体内部的凝聚力,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有助于提高承受能力和耐受挫折能力,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能和创造性,从而适应环境甚至改变环境,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确保心理健康,最为重要的不是要依靠心理医生,而是要依靠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 而心理卫生又称为精神卫生,是指维护和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保持个人对社会生活,包括工作和学习环境的良好适应,预防心理疾病或心理缺陷等的综合性学问。可见,心理卫生是心理健康的前提。人的一生中,难免遭受种种矛盾与挫折,因而社会、心理因素也同样危害人的健康,这就是经常所说的心理卫生。所以每一个人从其出生到整个个体的发展过程中,都不能不讲心理卫生,德国心理卫生学家卡尔·赫希特这样说过:讲究心理卫生就是要注意加强脑力和创造能力的系统锻炼,注意社会条件的最佳化,消除劳动和空闲时的单调无味,防止提出过高或偏低的要求,避免神经系统的超负荷,其目的在于教会人们处理好和适应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与挫折,才会无损于健康,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可见,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讲究心理卫生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心理健康。因而,讲究心理卫生的人,就是心理健康的人;不注意心理卫生,

不仅人格异常,而且容易患种种心理疾病。所以,为了健康,人人应当注意讲究心理卫生。 班里的学生小楠,他是家中三代单传。长得虎头虎脑,挺可爱的。家里上上下下都视他为掌上珠。用“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点也不夸张。每天上放学,是爷爷奶奶一起来接送,爸爸妈妈也经常来加盟,真有兴师动众、浩浩荡荡之势。但在学校里的小楠,常常是独处的,有时候还很郁郁寡欢,好像有什么心事,特别是每天上放学时,他更表现出与其他学生迥异不同。察觉到了他的异常之后,本人更细心地留意他。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碰巧在学校门口撞见小楠的“亲友团”正站在学校门口焦急地等待接送。他们一见到小楠正跨出校门就蜂拥而上,有的递上新鲜牛奶,有的慌忙用湿毛巾帮他擦擦汗,有的立即撑开遮晒伞……我本想小楠一定会像个小皇帝似的被簇拥着上了“宝马”。但奇怪的是小楠满脸写满无奈,在很不情愿地钻进车里的同时,还猛地用力把车门使劲地碰上,那“砰”的一声巨响,分明是在宣泄着某种不满。 次日,本人利用下课之余请来小楠。在与小楠触膝相谈中,我了解到了他平日里烦恼的症结居然是家里家外对他的高度关心与关注。他说正是由于亲人们对他的太在乎,使他在同学面前颜容丧尽。同学们都笑话他都上六年级了,家里人还像对待幼儿园小朋友那样接送他,他们因此取笑他,离开他,于是,他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本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B证的学习内容并联系实际,对“小楠事件”做出了如下分析:“小楠事件”不就是治疗心理卫生的终极目标所在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