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993 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1993 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1993 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1993 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1993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

1994年2月28日

1993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迈出新步伐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1380

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6245亿元增长20.4第

三产业8485亿元增长9.3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市场价格涨幅高固定资产投资在建规模过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还不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农业

农业生产获得好收成农林牧渔业持续发展全年农业增加值6650亿元比上年增长4

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油料产量创历史最好纪录蔬菜水果生产再获丰收但棉花糖料产量下降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1993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 45644 万吨 3.1

其中谷物 40956 万吨 2.0

油料 1761 万吨 7.3

其中花生 801 万吨 34.6

油菜籽 695 万吨 -9.2

棉花 376 万吨 -16.6

黄红麻 65 万吨 4.5

甘蔗 6413 万吨 -12.2

甜菜 1210 万吨 -19.7

烤烟 308 万吨 -1.2

蚕茧 76 万吨 9.6

茶叶 60 万吨 6.8

水果 2988 万吨 22.5

林业建设取得新成就1993年全国完成造林面积8833万亩造林质量提高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进展显著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双增长的目标森林覆盖率继续提高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肉禽蛋奶等畜产品和牲畜存栏数继续增加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头数如下

1993年 比上年增长

肉类 3780 万吨 10.2

其中猪牛羊肉 3224 万吨 9.7

禽肉 516 万吨 13.7

牛奶 498 万吨 - 1.0

绵羊毛 24 万吨 持平

猪年末存栏数 39087 万头 1.7

羊年末存栏数 21832 万只 5.3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 13803 万头 2.4

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1785万吨比上年增长14.6其中

淡水产品产量741万吨增长18.9海水产品产量1044万吨增长11.9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1993年末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3.18亿千瓦比上年末增长4.8大中型拖拉机72万台下降5.3小型和手扶拖拉机784万台增长4.4农用载重汽车68万辆增长6.3排灌动力机械7545万千瓦增长2.8农村用电量1253亿千瓦小时增长13.2农田水利建设

继续加强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87万亩但滥占耕地现象依然突出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4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在全部工业中国有企业增长6.4集体企业增长28.6其中乡办工业

增长41.3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资企业增长46.2大中型企业增长141

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

轻重工业全面发展全年轻工业完成增加值6690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重工业完成增加值7450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受市场需求变动影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1993年 比上年增长

化学纤维 221.5 万吨 3.9

纱 502 万吨 0.1

布 191 亿米 0.2

机制纸及纸板 1820 万吨 5.5

糖 744.6 万吨 -10.4

原盐 2953 万吨 4.1

卷烟 3367 万箱 2.5

合成洗涤剂 176.5 万吨 5.9

彩色电视机 1387 万部 4.1

家用洗衣机 876 3 万台 23.8

家用电冰箱 622 万台 8.0

能源生产总量(折标准燃料)10.61 亿吨 2.2

原煤 1141 亿吨 2.2

原油 1.44 亿吨 1.3

发电量 8200 亿千瓦时 8.8

钢 8868 万吨 9.6

钢 材 7600 万吨 13.5

十种有色金属 3298 万吨 10.2

水泥 3.6 亿吨 16.8

木材 6100 万立方米 -1.2

硫酸 1314 万吨 -6.7

纯碱 530 万吨 16.5

化肥(折100) 2016 万吨 -1.6

化学农药(折100) 24.9 万吨 -11.3

发电设备 1534 万千瓦 18.3

金属切削机床 26.2 万台 14.5

汽车 131 万辆 22.8

拖拉机 3.7 万台 -35.3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1993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上年的89.5提高到96.6其中工业产品销售率由95.5提高到96.4资金利税率由10.1提高到10.6成本费用利润率由4.2提高到4.7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由1.66次加快到1.71次按增加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19.8但工业增加值率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国有企业亏损面由26.4上升到30.3亏损额增加

建筑业生产经营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为2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3.05亿平方米增长178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8.5人均创利税达到900元增长4

地质勘查取得新成果1993年新发现或新证实为工业矿床的主要矿产地166处取得重大新发现的勘查矿区90处有30种矿产新增加了探明储量其中煤矿7.63亿吨铁矿1.45亿吨铜矿258万吨(金属量)铝土矿7586万吨地质勘查行业完成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750万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29亿元比上年增长5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工作量增长22)其中国有单位投资8321

亿元增长57.8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2092亿元增长53.9城乡居民个人投资1416亿元增长15.8在国有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4647亿元增长54.2更新改造投资2192亿元增长50.1商品房建设投资1138亿

元增长124.9其他投资344亿元增长17但固定资产投资在建总规模过大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年末国有单位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项目的计划总投资达2327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1.5扣除已完工程年末未完工程工作量达13200亿元增长60

国有单位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9.6投资比重由2.8下降到2.2第二产业投资3850亿元增长37.1投资比重由589下降到53.6其中能源原材料工业投资比重由39.5下降到35.6第

三产业投资3175亿元增长73.7投资比重由38.3上升为44.2其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增加较多所占比重由14.7上升为202但高消费的楼堂馆所高级别墅度假村游乐场项目上得过多

全年全部建成投产的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133个限额以上更新改造项目

128个建成投产的重大工程主要有发电机组容量100万千瓦的山西神头二电厂发电机组容量70万千瓦的无锡利港电力有限公司兰新铁路复线新增正线铺轨里程309.7公里浙赣铁路复线新增正线铺轨里程143.9公里吞吐能力1500万吨的青岛前湾港区一期工程上海30万吨乙烯工程年加工原油500万吨的洛阳石油化工总厂年产水泥66万吨的长春双阳水泥厂

1993年全国通过基本建设新增加的主要生产能力有煤炭开采800万吨发电机组容量1438万千瓦石油开采1542万吨天然气开采10亿立方米(石油开采和天然气开采含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资增加的能力)炼铁100万吨木材采运235万立方米水泥192万吨新建铁路交付运营里程274公里增建铁路复线交付运营里程553公里电气化铁路交付运营里程192公里新扩建港口吞吐能力3752万吨新建公路355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93公里

四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1661亿元比上年增长75

但铁路运输“瓶颈”制约矛盾依然突出车皮保证率进一步下降

1993年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30405 亿吨公里 4.1

铁路 11936 亿吨公里 3.1

公路 4175 亿吨公里 11.2

水运 13672 亿吨公里 3.1

其中远洋 9324 亿吨公里 3.2

民航 16 亿吨公里 22.4

管道 606 亿吨公里 -1.8

旅客周转量 7807 亿人公里 12.4

铁路 3505 亿人公里 11.2

公路 3582 亿人公里 12.2

水运 205 亿人公里 3.5

民航 515 亿人公里 26.9

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 6.7 亿吨 10.1

邮电通信业迅速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240亿元比上年增长55邮电业务总量461亿元比上年增长58.9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增幅均在1倍以上电话已成为一些居民家庭新的消费对象到1993年末住宅电话用户达782.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67.2万户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国内消费品市场繁荣199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37亿元比上年增长2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其中城市7176亿元增长312

农村5061亿元增长195

各类消费品销量中吃的商品有增有减其中食用植物油增长7.1水产品增长5酒增长4粮食猪肉鲜蛋食糖等销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穿的商品中棉布销量与上年持平各种服装销量增长161呢绒绸缎分别下降36和4.4耐用消费品中除电风扇黑白电视机自行车销量比上年减少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彩色电视机增长174录音机增长89录像机增长6照相机增长6.5洗衣机增长221电冰箱

增长239

生产资料市场活跃1993年全国县及县以上物资供销企业购进生产资料

7423亿元比上年增长34.6销售7796亿元增长323但全年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1356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78

价格改革进一步深化1993年国家加大了价格改革力度放开了大部分钢

材及部分统配煤炭的出厂价格提高了铁路货运价格和电力价格放开了统配水泥的出厂价格提高了原油价格继续放开了粮食购销价格这些价格调整措施对改变基础产品价格和基础设施收费标准长期偏低状况促进市场机制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场价格总水平涨幅高特别是大中城市涨幅更高服务项目价格涨势较猛1993年各类价格比上年上涨幅度():

1居民生活费用价格 14.7

其中城镇 16.1

35个大中城市 19.6

农村 13.7

2零售物价 13.0

其中食品类 14.3

粮食 27.7

食用植物油 16.2

衣着类 6.2

日用品类 7.9

文化娱乐用品类 1.6

书报杂志类 7.1

药及医疗用品类 9.2

建筑装璜材料类 28.8

燃料类 35.0

3服务项目价格 27.9

其中城镇 30.8

35个大中城市 38.6

农村 25.7

4工业品出厂价格 24.0

5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 14.1

6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13.8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规模扩大据海关统计1993年出口总额9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

进口总额1040亿美元增长29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出口中机

电产品比重由上年的23上升到24.7传统初级产品减少较多进口中国内紧缺的原材料及机械运输设备类明显增加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继续大幅度上升全年出口额252.4亿美元增长45.4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20.4提

高到27.5扣除不收付外汇的货物全年出口大于进口46亿美元

利用外资继续高速增长1993年新签利用外资协议金额12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7实际使用外资367.7亿美元增长91.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金额1109亿美元实际投资257.6亿美元分别增长90.7和1.3倍到1993年末已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达16.7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8.31万户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较大发展1993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

同6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完成营业额45.2亿美元增长48.2

国际旅游业取得好成绩1993年来我国旅游访问从事商务以及各项活

动的外国台湾港澳和华侨旅游者达41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旅游外汇收入46.8亿美元增长18.7

七金融和保险业

1993年金融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精神实施稳

健的货币政策及时纠正金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抑制过高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较高的货币投放以及保持币值稳定的基础上大力组织存款及时增加信贷投入调整结构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和工农业生产以及农副产品收购等合理资金需要缓解了一些重点企业的流动资金紧张状况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993年末国家银行各项存款余额为232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339亿元增长2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767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55.9亿元增长12.6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达1476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219亿元增长27.9

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2646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846亿元增长22.4

其中流动资金贷款余额为18689亿元增长19.5固定资产贷款余额为5171亿元增长31.7到1993年末市场现金流通量为5865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当年现金发行量为1529亿元广义货币M2比上年增长24

国家外汇储备增加1993年末国家现汇结存为212亿美元(不包括中国银行外汇存款)比年初增加17.6亿美元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1993年全国财产险承保总额513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全国有77.6万户企业参加了企业财产保险 1.3亿户居民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有 2.5亿人次参加了人身保险保险公司共处理国内财产险赔案

690.3万件支付赔款137亿元为664万人次支付人身保险金91亿元

八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科技队伍扩大1993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55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3全国县级以上国有独立研究开发机构5852个高等院校

办科研机构3000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办科研机构1020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34.5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37.3万人

科技经费投入增加1993年全国科技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

等单位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563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196亿元增长16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0.62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1993年全国共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3.3万项获国家奖励的成果781项其中国家发明奖175项国家自然科学奖5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41项国家星火奖113项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7.7万件授权专利6.2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971993年新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到1993年末我国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2个有高新技术企业1.4万家

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设和天气预报服务进一步完善1993年全国共有产

品质量监测机构1500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233个全年制定修订各类国家标准1411个全国共建立了超短波天气警报服务系统发射台1874个技术市场更加活跃全年全国共签订技术合同24.6万份成交金额207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4和374

各类教育事业取得新的进展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1993年全国招

收研究生4.2万人比上年增加0.9万人在学研究生10.7万人增加1.3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92.4万人增长22.5在校学生253.6万人增加35.1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断发展1993年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762.3万人(含技工学校学生173.9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1419万人的53.7

基础教育稳步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新进展1993年全国初中在校学

生4082万人小学在校学生1.24亿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7小学

毕业生升学率由上年的79.7提高到81.8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

为7.1和2.3

成人学历教育招生迅速增加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蓬勃开展1993年成人

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包括电大函授及夜大招生的普通班学员)86.3万

人比上年增长45.8在校学生186.3万人增长26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206.8万人增加32.4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5342万人次成人中小学在校学生856.3万人全年共扫除文盲548.2万人文化事业稳步发展1993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723个文化馆2897个公共图书馆2585个博物馆1116个档案馆3585个广播电台983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25座电视台683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085座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1.3万个1993年生产电影故事片154部发行各种新片(长片)222部有30部(次)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全国性和省级报纸全年出版199亿份各类杂志出版243亿册图书出版641亿册(张)卫生事业继续发展1993年末全国医院共有病床279.5万张比上年末增长1.9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117万人增长1.1其中医生183.2万人(含中西医师137.3万人)增长1.3护师护士105.6万人增长1.6

体育事业取得优异成绩在1993年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在18个项目中获得103个世界冠军38人7队124次创57项世界纪录81人3队242次创81项亚洲纪录176人16队368次创173项全国纪录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近89的学校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86的学生达到合格标准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1993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18.09‰死亡率为 6.64‰自然增长率为

11.45‰1993年末全国人口为11851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46万人

居民收入继续增加1993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2337元比上年增长2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1无比上

年增长1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2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

差距扩大一部分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劳动领域的改革步伐加快劳动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1993年各级职

业介绍所发展到1.3万个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05万人年末城镇失业率为2.6国家还为12.8万失业职工提供了生活救济劳动合同制有了较大进展

国有单位合同制职工达2330万人占城镇国有单位全部职工的21年末全国职工人数为150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8万人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1116万人增加278万人

职工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1993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4770亿元比上年增长211职工平均工资3236元增长19.4

城乡居住条件继续改善1993年城镇新建住宅2.66亿平方米农村新建住宅5.7亿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1993年全国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95.4万张收养70.6万人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的达4051万人次全国已有31.5的乡镇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城镇社会服务网络也有较快发展已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9.7万个职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面继续扩大环境保护事业进一步加快发展1993年末全国环境保护系统人员共有8.1

万人各级环境监测站2290个环境监测人员3.3万人全国自然保护区中有

10个自然保护区加入了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7个

到1993年末制定的各类环境保护标准已达313项在全国472个城市中建成

了2935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10492平方公里在363个城市中建成了1774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3689平方公里1993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5737个总投资254亿元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未包括台湾省和香港澳门地区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https://www.sodocs.net/doc/df14921610.html, 03/31/2002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中国社会学改革开放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学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 1960年代,除了美国的米尔斯,还有欧洲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等人在1964年召开的纪念韦伯诞辰100周年大会上发动的关于“价值中立”的论战;在1970-1980年代,继古尔德纳之后,曾任美国社会学会会长的m.英格在《论反文化》一书的前言中直截了当地申明,他“不能‘放逐价值’,在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论时,也不佯装骑墙。”到1990年代,对“价值中立”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扩展到相邻学科。一些权威人士,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指出:“研究的客观性不能仅仅通过试图排除价值观念来解决。相反,社会问题的每项研究,无论范围多么有限,都是且一定是由价值观念决定的。‘无偏见的’社会科学从来就不存在将来也不会有。努力逃避价值观念是错误的,并且注定是徒劳的和破坏性的,价值观念和我们在一起,即使把它打入地下,它们仍然指导我们的工作。”社会政策的资深学者蒂特姆斯也指出:“以中立的价值立场讨论社会政策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由于受到持续的批判,“价值中立”的影响在国外受到不小的削弱,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事实上,近20年来,从事社会科学理论或哲学研究的学者,很少会再认同实证论的观点了。社会研究必然会有价值介入这个论点几乎成为他们的共识。”中国社会学在“价值中立“问题上的成熟度的提高,总的来说,与国际社会学界的趋势是一致的。 2、社会学与意识形态性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消极后果是,人们由于厌恶那时的过度政治化和极端意识形态化,而导致较为普遍地对一切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厌烦和远离。

西方社会学的“价值中立”正好给了这种较为普遍的情绪以学理的支撑。这是“价值中立”1980年代在中国社会学界以及其他学界盛行的社会原因。 其结果是人们“有学理根据”地把社会学与政治、与意识形态分离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形成了这样一种影响广泛的“惯性思维定势”:似乎一涉及政治、一涉及意识形态,就不再是社会学,不再是学术。所以,“这不过是政治”,“这不过是意识形态”,成为杀伤力很大的话语,用来否定不合自己口味的观点和理论,用来认同符合自己口味的东西,甚至用来判定谁是真正的社会学家,用来造成一种排他性的不正常学术氛围,名之为“社会认可”。这种惯性思维定势、这种充满贬义的话语,至今还影响着一些教师和青年学子。 但是,事实一再表明,主张价值中立的的人,价值性往往是非常强的,字里行间时时露出他自己坚决反对和深恶痛绝所谓种种价值,给我们提供了提倡价值中立的人价值并不中立、甚至很不中立的例子。 为什么这样?道理并不复杂。这是因为,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不可能摆脱一切价值、一切政治,一切意识形态。因此,结果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选择、奉行符合自己胃口的价值、政治、意识形态。这里选择是一种价值,不选择也是一种价值。声称没有价值似乎显得很“清高”,很有“良心”,实际上,清高就是一种价值,良心同样是一种价值。所以主张摆脱一切价值、一切政治,一切意识形态的人,一定要在逻辑上、在实践上陷入悖论或自相矛盾。逻辑上的矛盾是主张摆脱一切价值,却选择某种价值,结论与前提矛盾;实践上的矛盾是主张价值中立,实际价值并不中立,言行矛盾。 吉登斯20xx年底中国广州讲学之行,应该给那些认为社会学能够摆脱价值、摆脱政治、摆脱意识形态的人一些启发。据网上报道,吉登斯自称经历过学术上的

浅谈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浅谈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崔宝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迎来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三个年头之际,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抱有足够的信心和满心的期待。 下面浅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的个人见解。 我们国家在过去几十年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主要是依靠投资带动。而这种集中于基础设施、机器设备和厂房等方面的资本投入,不仅获得了相应的回报,同时也得到了市场认可。在参与全球贸易分工过程中,随着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劳动力和劳动技能的持续提高,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是资本投入与GDP产出同步增加的现状,而没有出现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的效应。因此我们不需过于担心世界经济放缓和外贸出口的下降会对中国GDP增长产生太大影响。 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GDP总量约6万亿美元,美国约为15万亿,但人均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十一分之一。主要因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延续“黄金发展期”态势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的凸显、各种挑战日趋严峻的态势,社会、经济的整体转轨正在经受历史性的考验的缘故。 尽管如此,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并没有改变。目前正处于调整和改革期,虽然增速出现一定幅度回落,但也只是经济增速的短期回落,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衰退阶段。而且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

经表现出积极向好的变化: 首先,挤出了“泡沫”,缓解了通胀压力。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显示,上游产品价格涨势明显减缓。从目前来看,一些行业产品价格回落到较低水平,影响了企业的正常效益,对此企业要引起自身发展的关注点,不可以盲目扩张的方式获取利益。 其次,结构向优化改善方向发展。从PMI来看,当前第三产业发展好于第二产业。今年以来,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较高水平,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大,发展较为稳健。在第二产业当中,制造业发展势头好于采掘业。而在制造业领域,装备制造业又好于基础原材料加工业。1-5月份,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PMI平均为55.7%,明显高于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这些行业PMI平均为48.9%-52%之间。这些方面反映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在不断优化,不断改善。 第三,就业保持稳定增长。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自3月份以来,一直保持在50%以上,5月份为50.5%;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自年初以来稳定地保持在50%以上。两组数据均显示出就业保持稳定增长,有利于提高公民收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使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增长动力。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由于经济增速回落、结构调整,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增长基础尚需巩固。另一个方面是小企业发展困难增加。小企业受政策利好带动,年初曾出现短暂回升,最近三月持续回落,反映小企业在经济增速回落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

2018雅尔《社会学与中国社会》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认为,解决不稳定问题的治本之道还是要靠()。(1.0分)1.0 分 A、政府 B、社会 C、法治 D、群众 我的答案:C 2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具有的社会群体特征不包括()。(1.0分)1.0 分 A、有将近一半人接受过中高等教育 B、更为彻底地接受了都市生活方式 C、社会关系逐渐由同学同事网络转向亲属老乡网络 D、自身的发展定位主要放置在城市 我的答案:C 3社会学导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严复译介了以下那本书()(1.0分)1.0 分 A、《群学肄言》 B、《社会学导论》 C、《共同体与社会》 D、《社会学研究》 我的答案:D 4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不包括()。(1.0分)1.0 分 A、政治层面的农村治理体制与治理结构的问题 B、经济层面的农村发展问题,包括贫困问题的解决

C、制度层面的以农民为本位的问题 D、社会层面的人口与劳动问题 我的答案:C 5与农村社区相比,都市生活的特点不包括()。(1.0分)1.0 分 A、生活更加丰富和复杂 B、陌生人的社会,事本主义 C、文化更为异质化 D、个人主义、个体自主性更弱 我的答案:D 6泰坦尼克号上,二等舱乘客的幸存率是三等舱乘客的()。(1.0分)1.0 分 A、0.5倍 B、0.8倍 C、1.4倍 D、1.7倍 我的答案:D 7一般来说,公司内部的个体之间的一定具有的关系是()。(1.0分)1.0 分 A、强关系 B、弱关系 C、正式关系 D、非正式关系 我的答案:C 8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认为六个特定条件在特定情况下结合起来或相互作用时才能导致集体行为的产生,这六个特定条件不包括()。(1.0分)1.0 分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期末答案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期末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认为,解决不稳定问题的治本之道还是要靠()。(1.0分)1.0 分 A、政府 B、社会 C、法治 D、群众 我的答案:C 2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具有的社会群体特征不包括()。(1.0分)1.0 分 A、有将近一半人接受过中高等教育 B、更为彻底地接受了都市生活方式 C、社会关系逐渐由同学同事网络转向亲属老乡网络 D、自身的发展定位主要放置在城市 我的答案:C 3社会学导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严复译介了以下那本书()(1.0分)1.0 分 A、《群学肄言》 B、《社会学导论》 C、《共同体与社会》 D、《社会学研究》 我的答案:D 4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不包括()。(1.0分)1.0 分 A、政治层面的农村治理体制与治理结构的问题

B、经济层面的农村发展问题,包括贫困问题的解决 C、制度层面的以农民为本位的问题 D、社会层面的人口与劳动问题 我的答案:C 5与农村社区相比,都市生活的特点不包括()。(1.0分)1.0 分 A、生活更加丰富和复杂 B、陌生人的社会,事本主义 C、文化更为异质化 D、个人主义、个体自主性更弱 我的答案:D 6泰坦尼克号上,二等舱乘客的幸存率是三等舱乘客的()。(1.0分)1.0 分 A、0.5倍 B、0.8倍 C、1.4倍 D、1.7倍 我的答案:D 7一般来说,公司内部的个体之间的一定具有的关系是()。(1.0分)1.0 分 A、强关系 B、弱关系 C、正式关系 D、非正式关系 我的答案:C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来源:宣讲家网站报告发布时间:2011-03-15 03:12 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重新洗牌,中国要集中精力把经济发展好,把社会建设好,进一步在国际舞台上寻找更大的发展机会。 现在我们到美国或欧洲去考察,会发现和30年前大不一样,和10年前都大不一样。我们到法国凡尔赛宫都有中文说明书, 10年前就没有,这说明中国到国外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国的各种文化、政治、经济的交流也在加强,中国到国外去的人越来越多。外国人也要为中国服务,重要的旅游景点、场所都要补上中文说明书,他们欢迎我们去学习、考察,说明中国的力量越来越大。 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提供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际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在调整,中国应该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抓住机会,有所作为。一是2010年我们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虽然人均GDP还很少,撵上美国还要好多年的历史。但是总的GDP能在全世界由过去的几十位上升到世界第二,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大的事件。中国的地位也在上升,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在上升,给我们提供了大的机会。二是西方强势国家现在面临大的挑战,进入缓慢发展时期,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三是亚非拉国家、非洲的发展中国家非常希望跟中国建立友好的关系,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稳定,包括我们和这些国家进行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也创造一个好的条件,为我们争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战略空间。四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深远,整个全球经济出现大调整,围绕着市场、

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

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 21世纪是一个“文明大转换”的世纪。21世纪的中国社会在变革:社会成分日益复杂,社会结构再度调整,社会利益重新分配,社会生活急剧变化。在社会职能不断转变与完善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里涉及到在包括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生活、医疗、教育、服务、调节等广泛领域中去实现人与社会和谐一致,促进社会进步的专业与实践。社会工作研究与实践者,面对社会变革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必须去了解、去适应、去解决。 中国社会未来在社会工作政策研究上的新发展,要在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障、教育、保健、服务、行政等社会工作政策上不断完善和发展。随着社会各层面的深度改革,稳定、和平、公平、效率等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弱势人群追求,这促使社会稳定机制的必然完善,更意味着作为有效机制的社会工作新政策、新制度的必然安排。根据社会工作的鲜明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针对我国社会工作现状远远不能满足客观需求的事实,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模式和政策研究水平,21世纪,中国社会工作在政策上必将有一新发展。 中国社会未来在工作地域研究上的新扩大,一是城市社会工作新生长点、新领域、新天地研究。21世纪,作为城市基本细胞之社区,随着其功能的完善,人们对社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无论采取诸如“新老楼区结合”、“现代化小区”、“高层建筑”、“企业封闭小区”等模式,社区都离不开地域条件,因地理环境(自然的、文化的、经济的)、

人员结构的差异而各不相同,社区工作要正常化、健康化、持久化。这是社会工作新的生长点、新领域、新天地。二是农村(包括海岛、山区、水乡)区域社会工作新生长点、新领域、新天地研究。为大多数人谋求利益的社会活动必须在各地方得以实践,像健全农村保障制度的建立,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者的合法权益,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等农村区域社会工作模式的探究等,都将是社会研究的重要内容。 中国社会未来社会化研究的新趋势,一是加强社会工作对象社会化研究。在人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工作针对上述特点,针对人们在教育、生活、就业、成才、社交等方面的需求,应使“多数人为少数人服务”与“少数人为多数人服务”相结合,遵循个人目标与组织相一致的原则。如社区工作的开展采取联合体、联络站、联谊会等多种形式,不仅仅从管理性、保护性上服务,更从发展性服务着手。二是强调社会工作的社会化工作程度。社会工作主动参与性与社会化工作程度有待提高。如作为21世纪文明标志的环保问题,其关键是建立公众参与的社会环境与社会机制。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不仅是一种有效的社会监督,更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教育与社会教育。社会工作的社会化理论,重要一个方面是意欲寻找社会工作的主动参与的准确契合点,以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中国社会未来国防科技研究趋势,国防科技工业要紧紧抓住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四个坚持”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一生是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连在一起的,其对社会学发展的伟大贡献,奠定了其在学术上不可动摇的地位。费孝通先生虽然如今已离我们远去,但是其留给我们的是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仍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追溯费老的学术历程,理清费老的学术轨迹,深思费老的学术启迪,对我们这些社会学的后辈来讲是非常必要的。 一追溯费老的学术历程 费孝通先生一生的学术努力是与其毕生的社会学中国化的追求分不开的,费孝通从事学术研究70年,学术历程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三四十年代对中国乡村的研究;社会学重建以后到九十年代对中国小城镇的研究和区域发展的研究;九十年代后期对文化自觉的研究,费孝通每一次的学术贡献都是社会学中国化曲折道路上的一次重大进步。 (1)对中国乡村的研究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江村经济》(1939)《禄村农田》(1943)《生育制度》(1947)《乡土中国》(1948)《江村经济》是在吴文藻先生所倡导的实地的社区研究的方向指导下,运用功能学派的研究方法,取得的卓越成果。《江村经济》“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生产、消费、分配和交换等体系的书” 该书“将说明变化着的乡村的经济动力和问题”(注费孝通:《江村经济》前言,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 这本书在社会学中国化上有两个突破:一是打破了模仿或者照搬西洋模式的状态,开始“企图运用西洋传过来的科学方法和已有的理论去观察中国的现实生活,更进一步想对中国会有这样的德问题作出解释”(注费孝通:“中国社会学的成长”载《社会学研究》第七期)二本书在人类学研究领域开拓上亦有重大突破。它离开传统人类学对未开化状态的研究,而首次开创了对世界上为数众多的在经济政治上占有重大地位的民族较先进文化的研究。(注郑杭生李迎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P142) 《禄村农田》是《江村经济》的姊妹篇,同样以村落为单位的社区为研究对象,但是以土地制度为核心,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江村经济》中重描述相比,重解释,更具有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生育制度》一书主要对中国得乡村婚姻家庭、生育、性等各种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作者在此开始转向了微观社会结构的研究。 《乡土中国》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等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社会结构,这是社区学派研究的重大突破。 费孝通在早期的研究中提到:“从乡村研究里,我曾想逐渐踏进更复杂的市镇社区,可是因为种种限制,我没有如愿以偿。我计划的街集调查并没有实行。一直到现在,我还在找机会去实地研究一个市镇。至于比市镇更复杂的的都会,我还不敢做一个具体计划。但是我明白如果不了解乡村以外的各种总不同性质的社区很容易像摸象的瞎子,把象形容成四根大柱子。”(注费孝通:《乡土重建》,上海观察社,1948.p152-p153) 这个愿望终于在社会学恢复以后如愿以偿。从此费孝通开始迎来了第二个学术高峰期,费孝通把研究的重心放到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小城镇。 (2)对小城镇的研究 费孝通形迹踏遍大江南北,写了大量的学术著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小城镇大问题》(1984)《小城镇四记》(1985)《论小城镇及其他》(1985)《行行重行行》(1992)等。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费孝通把小城镇的研究重心放在了江苏,对小城镇作了系统的研究。其研究思路,在《小城镇大问题》中费孝通作了概括“类型、分布、兴衰、发展”。在这一时期,费孝通提出了“苏南、苏中、苏北”的划分。后期,费孝通把研究的视野逐步扩大,踏遍中国,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发展模式,比如温州模式、民权模式、珠江模式等,并在宏观上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战略。 (3)对文化自觉的研究 90年代末。费孝通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文化自觉上。比较能够体现其学术思想的就是《百年北大与文化自觉》,系统地阐述了其文化自觉地思想。

浅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需面对的问题

浅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需面对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等待处理的问题: 1、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 过去我国长期实行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靠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再加上在发展过程中,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时至今日,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问题也接踵而来。很多地方都因为环境问题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当我们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注重社会和环境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制造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没有根本性转变。 3、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改革开放后, 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呈现出不断加剧的局面。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调查显示中国农业从业者的收入增幅一直在下降,粮食产品价格下降,即使收成增产了,但收入却不见增加,地方政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农业的关注。另外,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问题的深化,造成的社会分配不公平现象的剧增,也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有所增加。除此之外,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距也较大。 4、就业和失业问题 中国是个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个人口大国。虽然我国GDP水平已达世界前列,但人均GDP 水平在世界上始终居于落后位置。就业问题也一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受人民币升值,取消出口退税与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影响,沿海地区大量出口企业倒闭,金融危机爆发后情势进一步恶化。企业用工需求急剧下滑、现有就业岗位流失严重,失业数量骤增。再加上近年来高校扩招,大学生数目激增,求职者供过于求的现象,致使我国的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除此之外,我国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以及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这都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这些都是中国发展壮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我国经济才可以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同样存在着不少隐患: 1、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偏大 目前,中国CPI涨幅虽有所回落但仍在上涨,而工业品出厂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价格上涨的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同时,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出现回落,

社会学专业未来发展前景

在职考研的专业很重要,这关系到日后所想从事的就业和发展,社会学专业是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究竟是什么吸引考生报考以及社会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让我们来一一探究。 社会学是一门“时代脉搏”的学科,研究领域涉及到我们身边的家庭、学校、企业到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社会学还自己一套专门的研究方法,比如通过观察、采访、舆论调查来搜集资料,并运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资料分析,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一定的数学、统计学知识和相应的计算机技能。可见,国家开设社会学的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社会学专业人才,能够把社会学的高深理论,运用于社会实践中,为我们的社会解决实践难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与国际社会日益深入的交流,当今我国的社会热点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社会学作为一门紧密联系社会脉搏的学科,也逐渐朝着“微社会”结构发展。种族、社会阶级、性别及家庭、青少年犯罪问题、失业问题、环保问题、同性恋问题等等层出不穷,这也推动着社会学的发展,并以社会学的独特视角予以解答,从而设计到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带来更多的就业方向。譬如城乡经济分析,对发达工业社会的组织运行方式的研究,文化传统、宗教、法律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研究,审视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宗教、法律等层面的互动关系等等。 社会学专业作为在职考研的人们专业,选择具有深厚底蕴的高等学府进行学习是关键。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和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共同完成的2014-2015年中国社会学类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也纷纷上榜。 2014-2015年中国社会学类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

而今,社会学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演变,不仅在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中占据独特的地位,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成为一门包含众多分支、具有独立知识结构的社会科学。社会学跟社会心理学有关系,前者关心社会结构,后者关心社会行为。有人可能有这样的疑惑,社会学专业性不强,没有特别对口的职业,对于有美国留学意愿的人来说,这也就成为觉得这个专业比较“虚”的原因。但既然存在这个专业,那么肯定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以下是社会学专业就业方向分析 1、专业的调查公司。包括媒体调查公司和市场调查公司,例如央视零点调查公司。这类是主流的社会学就业对口渠道。因为社会学专业系统学习了“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及“社会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技术”,和SPSS等课程,可以很好的胜任此类工作。 2、文秘和咨询方面的工作。目前咨询公司很多,需要社会学方面的人才。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完全可以胜任公关策划和公共形象设计等文秘相关职位的。人事或人力资源,和猎头公司职员。因为社会学专业包括“社会心理学”、“劳动社会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和“公共关系”等课程。 3、杂志,电台、电视台等传媒方面的记者、编辑和策划的工作。社会学专业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对社会时事和社会生活有独特视角人才,其写出的新闻报道或社会评论才会有深度。这方面的工作比较适于文笔好、文科功底好的同学。 4、应聘国内外的NPO、NGO组织。目前国外此类组织越来越多地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

2018年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答案

第一节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1.1 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成绩:100.0分 1【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社会具有一种超越其各个部分之和的整体系统性质,这是社会学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的客观依据。 B、社会学是一门从社会结构的视角出发,来研究社会行动、社会生活和社会变化的学科。 C、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个现代公民,为我们自身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提供方法。 D、社会学是资产阶级学科,与社会主义不相容。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2【单选题】下列观点是卡西尔提出的是() A、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将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 B、人应被定义为“社会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C、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 D、人是“有责任的”存在物,是一种道德主体。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3【判断题】社会学概念是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正式提出的。()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判断题】与心理学相比,社会学更侧重于研究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问题。()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2 命运多舛明证其力量所在成绩:100.0分 1【多选题】曾经在清华社会学系任教的社会学家有() A、费孝通 B、潘光旦 C、陈达 D、吴文藻 我的答案:ABC 得分:33.3分 2【判断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于2000年重建,距被取缔的1952年相隔已48年。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判断题】1950年3月,潘光旦在《社会学系怎样改造》一文中提出主动改造的建议,以期社会学系继续存在。()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4【多选题】下有关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不正确的是() A、教会学校对中国设立社会学系贡献巨大。 B、费孝通写《社会学系怎样改造》一文,提议将社会学系的任务明确定位为培养“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所需干部“。 C、1952年6月院系调整后仅存的两个社会学系是北大社会学系和清华社会学系。 D、不少社会学家被划为右派分子 我的答案:BC 【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思想、会选择、能行动的主体,因此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比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更不易研究。 B、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概念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 C、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那样一般的、有力的理论。

当前中国经济现状及未来形势

当前中国经济现状及未来形势 多数中国的经济学家认为,无论是从GDP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工业生产的增长来看,中国经济基本上已经呈现比较明显的回落趋势,宏观调控效果明显。但是,根据谢国忠等人的分析,官方公布的GDP数据似乎与经济的总体表现不一致:三季度固定资产比上季度增长了%;商品贸易余额比上季度增加了104亿美元;M2供应量再次回升;人民币新增贷款加速增长;工业生产减速也很有限.过度投资、盲目建设、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不良反应开始出现,主要是企业拖欠贷款、产成品积压等问题。鉴于此,要说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软着陆还为时过早。 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新一轮的经济过热,宏观调控的力度不能放松。 中国经济减速有限 GDP数据似乎表明今年中国经济会实现软着陆。2004年三季度GDP增长率为%,比预期的略高,但比2004年二季度和2004年一季度的%和%已有所下降。截止到目前,中国GDP年增长率为%,但仍远远高于过去五年平均8%的水平。鉴于上两个季度经济增长减速不明显,在我们看来,紧缩政策的效果有限,明年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增加。由于官方对去年GDP数据进行了向上修正,从%修正为%,我们调低了2004年GDP增长率的预期,从%下调至%。但对2005年的预测保持不变,GDP增长率仍为7%。 从名义值来看,2004年三季度GDP总计为万亿人民币,年增长率达到%,比二季度放慢了个百分点。然而,官方公布的名义增长率似乎与三季度的经济总体表现不一致:1)2004年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季度增长了个百分点,零售业仅下降了个百分点;2)三季度商品贸易余额达到了115亿美元,而二季度时仅为11亿美元,因此,四季度企业收入应会大幅增长。 再来看看三季度的工业情况,第一产业实际增长率为%,大概是自1990年以来增长最强劲的一个季度,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实行了农业改革政策。同时,三季度服务业增长率从二季度的%加速至%。但是,三季度制造业和建筑业总体增长率从二季度的%下降到%。 最新经济数据显示紧缩政策效果有限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内容提要: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不仅面临着世界的巨大问题与挑战也面临着国内和国内各区域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我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幸好我国有着良好的经济前景,因此我国对相应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以保证我国的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发展问题/对策 虽然中国经济改革和制度转型是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农村到城市、由体制外到体制内的改革方式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效率的改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过去20年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近几年来,随着种种原因,已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通货紧缩现象。导致经济低迷既有经济周期和盲目投资造成的生产能力过剩、消费。心理倾向发生变化所引起的需求疲软、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导致的出口下降这些原因,也有经济体制软件落后及经济体制硬件结构的不合理使得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的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民众预期收入信心不足的措施相互配套、刺激广大民众的消费需求的同时,采用各种刺激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的投资热情及扩大外贸出口等措施尽量给予人们经济自主权,尽量减少政府干预经济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解决经济低迷的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经济持续性长久发展。 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问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时间下,起基本作用的因素是不同的。当今中国的经济面临的挑战也是有目共睹的。 第一个挑战就是资源的挑战。我们的各类矿产资源、能源、包括水资源,都是非常紧缺的。我们现在铁矿石基本上进口一半;我们原油进口接近1亿吨,已经超过了日本,居全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要应对资源的挑战,包括水资源的挑战、矿产资源的挑战、能源的挑战,中国将来一定要发展节约型的经济。我们曾经说了很多建立节约型经济的思路,比如我说过中国应该提倡住比较小的公寓,比如三口之家,住100平方米就可以了,因为你的公寓冬天要烧暖气,夏天要用空调,要排放,但现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建筑趋势和老百姓的住房需求是远远超过这个标准的,这是令人担心的。要看看日本人是怎么生活的,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是怎么样的,要舒适,但要比较小。可以建设停车场、电梯,但公寓本身都是比较小的 第二个挑战,中国目前有很多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贫富差距过大,比如中国基尼系数已经非常高了,达到0.45了。我认为对这个问题要重视。但是我觉得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主要是在城乡的差别,而城乡的差别主要在于城市的各个要素已经货币化了,而农村没有。如果你按购买力平价,按照农村生活质量来算,中国实际上的贫富差距没有这么大,实际上我们的基尼系数没有那么高。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已经有的人在大声疾呼,发表一些耸人听闻的言论。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它,但一方面要看到中国基尼系数计算出来比较高,主要是

发展社会学A卷试题与答案

《发展社会学》 A卷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不属于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高速度的是 D A.工业化 B.城市化 C.经济的市场化 D.社会经济化 2、社会发展研究属于奥古斯特·孔德所说的 C 3 A.发展社会学 B.社会发展学 C.社会动力学 D.社会静力学 3、关于世俗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世俗化是推动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力量 B.世俗化是国内学者依据社会发展总结出来的社会发展观点 C.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世俗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日益露出霸权意识 D.世俗化在科学排除道德和伦理价值的同时,整个社会陷入了“理性的铁笼” 4、20世纪60-70年底巴西进入经济飞速增长时期,跻身工业16强国之列,但由于忽视社会其他领域的发 展,到80年代以后,成为一颗“经济彗星”。这被称为 D A.巴西革命 B.巴西问题 C.巴西增长 D.巴西神话 5、社会失序根据其发生的矛盾性质层次不同,可分为结构失序和 D 256 A.政治失序 B.隐性失序 C.建设性失序 D.行为失序 6、二战后经济发展再度成为热门,经济发展研究演进为 C A.制度经济学 B.政治经济学 C.发展经济学 D.发展社会学 7、城市化和科层化的现状表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正经历这样的过程,即 B A.由表及里 B.由名到实 C.由外到内 D.由内到外 8、关于中国二元社会结构走向一元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B 197 A.从二元走向一元有利于农业面貌的改变 B.从二元走向一元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实现 C. 从二元走向一元有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 D. 从二元走向一元有利于城乡环境的改善 9、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由某个社会位置向其他社会位置移动即所谓的 A A.社会流动 B.社会变迁 C.社会转移 D.社会发展 10、社会学创始人是 A 3 A.奥古斯特·孔德 B.马克斯·韦伯 C.卡尔·马克思 二、多项选择(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20世纪以来民主理论演进的主要趋势有 ACDE 117 A.从人民民主论到精英民主论 B.从一元民主论到二元民主论 C.从政治民主论到社会民主论 D.从代议制民主论到参与式民主论 E.从资产阶级民主论到社会主义民主论 2、根据社会失序的状态不同,失序可以划分为 DE 256

浅谈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浅谈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认识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连续放缓,引发国内外观察家的种种关注,其中不乏有人担忧其潜在的长远影响。而沉寂一段时间的中国经济崩溃论、危机论、硬着陆论、滞胀论等种种说法,也开始浮出水面。 这些担忧有没有道理?如何正确看待增速放缓?为何会出现增 速放缓?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怎样? 一、中国经济放缓缘由何故 中国经济现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增长速度迅速回落,连续六个季度的GDP增长速度持续下行,已经从9.7%掉到7.6%。中国经济现在出现增速持续下行,大的原因是两个。 一个是我们出口受阻,整个实业经济衰退。我们没有认识到世界金融危机的长期性,忧患意识不足。中国的出口依存度为25%多一点,也就是说,这么庞大的经济,有四分之一和出口紧密相关。现在整个世界经济萎缩,我们不可能不受影响。今年我们的出口增长目标是10%,但是7月份是1%,我觉得今年的目标确实难以实现。中国这么庞大的经济体,其增长的根本点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到外部需求里,所以我们要扩大内需。过去的增长方式是依赖低成本打天下。我们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有问题,这些才是我们应该下大力气去解决的。只有解决了增长方式问题,中国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增长。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自身的问题。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现在看来,这三驾马车全都遇到了新情况。除了出口这驾马车指望不上了外,消费长期不振,而现在投资这驾马车也出现了新问题。 那么怎么来看经济增速下行?应该把握三点。第一,一定要看到经济增速的适度下行不是坏事。“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时候,讲了这么一句:“中国经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主要问题不是数量问题,还是质量问题、效益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数据还是偏快、偏热。

景天魁-中国社会发展与发展社会学--(社会发展-中国社会学主题)

《中国社会发展与发展社会学》, 第47页 、社会发展:中国 社会学的主题 社会发展是社会整体系统的生成、变化和更新过程。从包括 经济发展在内的社会整体性发展意义上理解的社会发展,始终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白70年代末社会学在中国恢复和重建以来。一些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如现代化、社会结构转型等是我国社会学界研究最多的问题。从即将跨入 2l世纪之际中国社会学面临的新研究课题如社会保障、城乡关系、阶级阶层、pJ持续发展、消除贫困等来看,也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社会发展是中国社会学的主题。而社会学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的研究,更加重视从经济、政治、文化诸多维度综合地看问题,这一特性正适合研究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化浪潮和发展研究的兴起 社会现代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尽管现在人们对现代化有不同的理解,但公认的事实是,它最先是从西欧开始的。白肩蒙运动以来,从西欧社会中产生出一些新的因素,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开始了一个不可逆转的 《中国社会发展与发展社会学》, 第48页 .48.中国社合发展与发展社会学 全球性进程。这一过程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变化浪潮。最初,它导致了18世纪后半期开始的西欧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创 造了全新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全面、深刻的社会质变,实际上是一场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大变动。这场变动,其意义"不亚于从旧石器时代原始的狩猪人向新石器 时代的务农人的转变,工业化(尤其是蒸汽机)的贡献是用非 生物能源取代生物能源,利用机器将热转为动能,因而人类能利用大量新的能源。"'从这场变功中产生的现代社会区别于 发展极为缓慢的传统社会的显著特征,是现代杜会具有动态性,它们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总的来看,这场变动是由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的变革共同推动的。它迅猛地将原先散布在地球各地的人类群体联成一体,共同卷 入了一场世界性的变化浪潮。迄今为止.这场世界性变动呈波浪性前进,它在世界范围的扩展经历厂三次高潮:(])在欧美 兴起时期(18世纪下半D1);(2)在欧美继续快速推进时期 (]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3)在世界范围内全面扩展和 加速推进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70年代初)。80年 代以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一些人认为社会现代化的目标已经达到.后现代因素已经出现,后现代时期即将到来。但也有人认为,作为向某种"文明的形式"的转变,现代化过程现在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它既要实现经济的现代化,达到富强的目标;还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发展高尚的、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达到文明的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的三个重要方面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实现富强,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实现民主和文明的物质基础;实现民主,是为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它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社会条件;实现文明,既为物质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又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提供精神文化条件。 (二)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多选)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以往发展战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台阶式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经过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五年计划的努力,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 (三)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多选)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在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任务的"新三步走"战略。"新三步走"战略步骤是指:从2000年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20年比2010年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03年第27题:"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多选题)。第三步,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本世纪头20年我国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 --经济建设与改革的目标。以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为基础,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具有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扫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