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金融风险的

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金融风险的

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金融风险的
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金融风险的

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金融风险的分析

赵婉辰

(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迅猛发展的同时,

使我国国际收支存在潜在风险。这是因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不均衡给未来国际收支增加风险,对外投资和FDI 收益率差距导致经常项目逆差风险,投资收益可能的集中汇出给未来国际收支造成巨大压力。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风险的建议是:合理利用外资,防止外商过度投资;缩减政策差异,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尽快完善外商投资的动态监管。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国际收支;金融风险[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

B

[收稿日期]2011-12-29

一、

引言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外商直接投资从资本形成、技术扩散和促进竞争等途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有效弥补东道国国内资本不足,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民收入提高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我国。截至2009年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达到68.3万家,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9454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中就己有400多家来华投资。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早在2002年,我国已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

与此同时,随着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开始显现,一方面每年流入的巨额外商直接投资,为我国资本项目带来大量的顺差,外资企业的出口也带动了我国出口的发展;另一方面,在FDI 为我国国际收支带来巨大顺差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其必然的副产品——

—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汇出对经常项目的影响。理论上,一国的国际收支账户主要包括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两个方面。因此,任何一方出现失衡都会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不利影响。国际经验表明,由于引资政策的不慎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往往是一国金融危机爆发的诱导因素。因此,有必要对这种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减少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的潜在风险,防范国际收支危机。

现有的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和金融风险的研究中,大多认为其对于国际收支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负面影响。许多研究者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各种因素的胶着会使FDI 不稳定性增加,更严重者会引发金融危机。Paul Krugman(保罗.克鲁格曼)的“火线出卖论”(firesale)认为:金融危机期间或者危机发生之后的一段时间,经常会是FDI 大规模流动的时间。以产业投资基金为代表的国际资本利用东道国企业的财务危机对企

业大举进行收购。这种收购活动虽然符合资本跨境流动和企业控制权转移这两个FDI 的基本要件而被看作为FDI 流入,但这种FDI 以垄断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为基础的国际直接投资有着很大差别,应当认为是投机型的。这种FDI 的基础既非竞争优势,也非管理技能,实质上已经脱离了产业层面,具有一定的投机性。这种FDI 是不稳定的,一旦经济形势好转,资产价格上升,外国投资者很可能会将被收购企业溢价出售,

因此,这种外国并购可能不利于东道国的金融稳定。虽然我国金融服务业开放度不高,但投机性资本完全可以假货物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渠道改头换面出入我国市场。Hausmann 和Fern-ndez-Arias(200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如果按照主权债信用评级及其它相关指标评价国别风险,

则越是风险较高、国内金融机构资质较差的国家,直接投资占总资本流入的比重也越高;随着国家信用级别的提高和风险的降低,FDI 占整个资本流入量的比重也不断降低。工业发达国家的信用级别通常较高,风险较低,总体上Aaa 信用级别国家的FDI 占整个资本流量的比重仅为Baa 信用级别国家的1/5。从这一角度看,FDI 在国际资本流入中所占的比重高,一方面表明东道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弱点,另一方面也会使这些弱点不断累计和强化。Kalecki(1966)认为随着新增外资和原来利润的再投资所产生的利润不断的汇出,会使经常项目的顺差缩小,甚至转为逆差,从而使国际收支情况恶化,进而发生危机。多里等(Dooleyet.al ,1994)认为,在危机发生的时候,更高比重的FDI 意味着更大的波动性,而不是更小的波动,这可能反映了跨国公司通过子公司和母公司的内部通道比外部交易市场更容易便捷地实现资金的流进和流出东道国。Woodward(2003)认为FDI 与其他形式流入资本的本质是一样的———获得利润,而这些资本产生的利润的汇出会对东道国的国际收支带来不利的影响,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考虑国际直接投资收益对我国国际收支风险的分析,正视我

第2012年第2期(总第392期)

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

No.2,2012Total No.392

[文章编号]1009-6043(2012)02-0072-03

7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