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和而不同与契约精神_中西方和谐社会理念比较_吴世彩

和而不同与契约精神_中西方和谐社会理念比较_吴世彩

和而不同与契约精神_中西方和谐社会理念比较_吴世彩
和而不同与契约精神_中西方和谐社会理念比较_吴世彩

收稿日期:2008-01-11

作者简介:吴世彩(1966-),山东高密人,宁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第30卷 第3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 o l .30 N o .3

 2008年5月

J o u r n a l o f N i n g x i a U n i v e r s i t y (H u m a n i t i e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M a y 2008

“和而不同”与“契约精神”

———中西方和谐社会理念比较

吴世彩,刘家俊

(宁夏大学党委办公室,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宁夏银川 750002)

摘要:和谐社会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和追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理念指导。“和而不同”和“契约精神”作为中西方的和谐社会理念,在求和的深层意义上有内在的契合点,即具有共同的哲学基础:承认差异、统筹兼顾和系统优化。但它们属于两种异质文化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同社会的和谐理念,在众多层面上又存在着差异。比较分析中西方和谐理念,目的是观同察异并期于会通,实现两种和谐理念的融会契合,丰富和完善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思

想资源。中西方和谐社会理念对立、对话下的契合是将它们的优势结合起来,即我们在实践中应该坚持和平和竞争的辩证统一、群体和个体的共同发展、自律和他律的充分结合。关键词:“和而不同”;“契约精神”;中西方和谐社会理念

中图分类号:B 0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744(2008)03-0001-07

人类以群体为生存和实现的条件,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保持社会的永续发展,协调与和谐就成为任何社会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我们知道行为模式是受制于价值理念的,那么,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和谐理念作为指导。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还是现代,无数仁人志士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中西方在不同的文化积淀、具体历史环境中形成了相异相通、各有千秋的和谐社会理念,即“和而不同”和“契约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通过对中西方和谐理念的具体分析,目的是观同察异,期于会通,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积极的理论启发和思考。

一 中西方和谐社会理念的“契合”

“和而不同”是孔子对君子品性和为人原则的高度理论概括,它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同”思想的演化;而契约精神是指在西方社会蕴涵于契约关系和社会契约论中的平等、自由、权利等的规则和意识所凝聚而成的精神。在对这两种和谐社会理念分析之前,我们先对它们的形成和历史渊源进行简单的介绍。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和”是指不同性质、不同方面的事物通过相互补充而同时共存达致统一;而“同”是指相同事物的堆积,本质上排斥了不

同和差异的存在,反映的是无差别的同一或抽象简

单的同一。早在西周末年,郑国太史史伯就提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

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1]

。这里,史伯把“和”与“同”区别开来,认为“和”是“以他平他”,是不同的事物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均衡状态。而“以同裨同”,则是把相同的事物简单叠加,这只有量的增加,而无法产生新质即新事物。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婴进一步论述了“和”与“同”的区别,强调了和的互补、共济与对立面的相反相成作用。他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

,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

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2]

。晏婴认为,“和”好比做汤,只有将油酱醋盐梅各种作料与鱼肉放在一起,加上适量的水,用适当的火候去烧,这样才能做出美味的汤来。即“和”是多种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因素“相济”、“相成”做到“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实现各种因素相互补充转化。“同”好比是一锅水再加水,还是一锅水,做不出汤来,没有人会喜欢喝。所谓“若以水济之”、“琴瑟专一”,就是简单因素重复的“同”。晏婴还将“和同之辩”运用于君臣关系,强调“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

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3]

。指正确的认识是不同意见的相互争论和补充而形成

1—

的综合平衡,认为只有善于听取各方意见的君主,才能造就和谐的局面。

孔子继承了上述思想,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4]。意思是指,有德行的人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但他们善于协调,能与人和睦相处,内心所见保持略同。而小人为人处世是一味苟同,盲从附和,实而“不和”。这里的“和”是指保持矛盾对立面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君子所具有的品德;“同”则是否认这种对立面的差异和斗争,取同一性而舍斗争性,采取无原则斗争的迁就态度,是小人的特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是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人与人之间固然有矛盾意见,但能够在一定的原则之下而达到统一与和谐,不是那种没有差别的雷同、无视矛盾的苟同。

西方的契约理念最早源于古希腊哲学和罗马法,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属于经济关系的范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16至18世纪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思想家又将契约观念由经济观念阐发为一种社会和政治的观念。契约的思想和逻辑远远超出经济关系的范畴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成了整个社会生活的转变,西方社会实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变化。理解社会契约思想是把握契约精神内涵和实质的关键,社会契约思想首先由古希腊的伊壁鸠鲁提出,而后经霍布斯、洛克发展,由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推向顶峰,最后罗尔斯提出的公平正义论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契约思想。社会契约论者认为,在国家建立以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有着自由而平等的天赋的自然权利,可以追求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但这种自然状态缺乏法律的约束和公共权威的管理,人们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时,难免会发生冲突和争斗。这样,人们通过缔结契约将自己全部或部分自然权利让渡出去,交给一个公共机构,形成公共权力,并且服从于它,于是国家就诞生了。但是,如果公共权力不能保护或侵害了人们的权力,人们有权终止契约,重新缔结新的契约。那么,契约精神就是指蕴涵在契约关系和这种社会契约论中的反映平等、权利等等的一系列规则,这种规则最大限度地反映了人们的自由意志和利益需要,符合人们的精神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契约精神逐渐内化成为西方人的一种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指导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政治和其他活动。

“和而不同”是旨在实现人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尊崇和谐、和睦、和平,坚持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使人与人之间、社会的各部分和各要素相互兼容、稳定有序地共同发展,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它既是君子人格修养的重要方面,又是社会协调的价值尺度,构成我国和谐社会的深层理念。江泽民曾精辟地指出:“`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5]。契约精神是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政府的价值基础,也是公民互利共赢、社会协调秩序的价值准则,成为西方缔结和谐有序社会所应该遵循的理念。“没有哪一种思想工具较之契约思想更能深刻、合理地揭示现代民主政治秩序的要义与精髓……根据罗尔斯的看法,契约方式是现代民主社会达至社会和谐的基本方式。”[6]“和而不同”与“契约精神”虽是中西方不同社会的和谐理念,但因均为和谐理念,所以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面对各种各样的事物、丰富多彩的社会,这两种理念的价值追求内化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是为了形成和谐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氛围,建构一种协调、有序的社会体系和结构,达致事物协调统一,社会安定祥和。一语概之,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和谐”。这一点决定了这两种不同的和谐理念在深层意义上具有“契合点”,这种契合就表现于它们在求和意义上具有相同的哲学基础,具备相融相通的理论前提条件,即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承认差异。差异是指事物的差别和不同,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众多事物共同构成的,事物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别,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树叶。所以,差异性、多样性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原生态,绝对相同一致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过“差异就是矛盾”[7],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又有特殊性,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所以,每一事物都有特点,这种差异性、矛盾性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和而不同”首先承认了“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即承认了事物间存在着差异,事物是矛盾的。“和”是不同事物的相辅相成、共生共长。如果一味追求“同”,忽视或不尊重“不同”,这样事物不会得到发展,而成为“同而不和”;西方的契约精神同时也坚持了“不同”的客观性的观点。在契约关系中,缔结契约的双方或多方(不论指公民与公民间还是公民与国家间)是不同的实体,缔结者因为不同的利益要求而形成约定订下契约,这众多的“不同”,表明契约精神内在地承认差异意识,承认矛盾,允许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价值存在。差异性事物的统一才构成和谐,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差异性、多样性是社会要素的基本组成和社会资源多样性、丰富性的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利益群体、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等等诸多“不同”会随时存在和不断涌现。所以,和谐社会的理念首先要承认社会元素“不同”的客观性,坚持矛盾的

2—

观点。

第二,统筹兼顾。事物的矛盾是普遍的,但矛盾有两种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即是矛盾双方的对立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即是矛盾双方的同一属性,它们是事物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属性。”[8]不同事物构成的对立面(差异),双方必有其一致和共同的东西,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统筹这些“不同”中的共同性,既看到矛盾的斗争性,又看到矛盾的同一性,即对立面相成相宜的一面。这种兼顾性的统筹“不同”的共同性,即是“和而不同”和“契约精神”的关键所在。

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是人、社会和自然各种要素及关系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反映矛盾统一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对立面的统筹性、兼顾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和而不同”的实质就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要求君子善于协调差异和个性,在平等的条件下相互吸收融合,统筹相成相济的一面,兼顾整体利益,形成和谐统一的局面;契约的签订意味着契约关系中的缔结者就自身和其他利益要求达成一致,这种一致性是以利益体系的整体目标、长远利益和内部互益机制为前提,并维护着契约关系体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和共有的价值信念。所以,契约精神内在地蕴涵着协调兼顾意识。

第三,系统优化。系统“一般被规定为`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或`以规则的相互作用又相互依存的形式结合着的对象的集合',实质上是泛指由一定数量相互联系的因素所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统一体”[9]。系统具有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特征,“即系统的分系统或要素之间的结合趋向于强化整体功能的特征……由于系统在环境中参与竞争和选择,以及要素结合的凝聚力的作用,使得这种结合总是朝着优化的方向调整,否则系统的存在和发展便难以持续”[10]。不相同的事物共处于一个系统之内,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整个系统也因此而获得变化和创新。系统的上述特性,为我们研究中西方和谐社会理念提供了理论依据。

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要使社会内部各个要素和子系统之间达到一种有序、协调、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状态,整体社会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即系统要素功能的总和。“和而不同”和“契约精神”中的和谐理念就是系统功能的发挥,通过社会各系统要素之间相互性质及功能的渗透和融合、弥补和凝聚,实现彼此利益的最大化,达到社会良性运作,使社会的功能处于最优化状态。

二 “和而不同”与“契约精神”的差异比较

同是和谐社会理念,从和谐的哲学层面来分析,“和而不同”思想与“契约精神”具有内在的契合点,但由于它们根植于性质不同的社会,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及两种和谐理念应用于社会现实的功效存在着一些差异,所以,它们又蕴涵着不同的价值理念和实质内容,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1.从文化来说,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时,中西方文化所侧重的面不一样。中国侧重矛盾的同一性,重在消解矛盾,崇尚和谐,产生了悠久灿烂的“和合”文化精神;而西方偏向矛盾的斗争性,重在突出矛盾,崇尚斗争,形成了颇具个性色彩的竞争文化精神。

“和”的思想在中国历史悠久,“`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11]。在古代,人们就崇尚和谐,认为和谐是君王统治国家的关键所在,是先人留下的美德,“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12]。天地和而万物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3]。和谐是宇宙间的最高真理,也是一种最高的善。孔子把“和”视为天下大道,认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14],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倡导“群居合一”,张载提出“民胞物与”的思想。在近代,康有为于《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孙中山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为他毕生的理想和追求。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就是“和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把社会稳定与发展视为建立各项体制的依据。在当代,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思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以上可以看出,由古到今,中国人崇尚和谐,爱好和平,以和为贵,都把和谐作为社会规范和凝聚的价值目标。这种和谐意味着人对世界没有任何非分的想法和抗争,在融合的过程中求平衡、自由、和谐,主张“和而不同”。正如张岱年所说:“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与统一”[15]。由此,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对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予以高度的评价,把它看做是中国文明的精髓。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孔子高扬了“和”的重要性,真正有德行的君子是善于协调的,并以和睦相处为目标。“和”是包容了“异”的“和”,强调要多元共处,以和为贵,协调融洽地统一于共同体中。

3

在西方哲学史上,毕达哥拉斯学派第一次提出了“和谐”范畴,认为作为本原的数之间的关系和比例产生了和谐。赫拉克利特指出,不同的东西是自身同一的,“相反的力量造成和谐”[16],强调斗争在和谐中的地位和作用,“战争是万物之父,亦是万物之王”[17]。和谐正是通过人的主动争取和斗争而实现的。黑格尔认为,在一切关系中最普遍的就是对立,世界上所有观念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对立面然后与对立面统一,形成更高级的整体。只有斗争和邪恶存在,才能通往成就和至善。康德哲学的重要结论是人为自然立法,规定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中心地位,认为抗争是进步的必由之路。人与人之间过于和睦,人类社会就会处于停滞状态,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某种程度的竞争。由此可见,西方哲学在追求和谐时总是把问题或者说矛盾凸现出来。这种重视“对立”环节和“对立统一”的“和”的思想,使得西方人的价值取向为以冲突竞争来求得协调统一,注重在冲突中发展,而形成一种竞争文化精神。

“对西方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社会契约论的提出和演变,这是西方化解冲突、达致和谐的基本理路。”[18]霍布斯是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奠基人,他致力于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结束人与人间的斗争,结束无政府状态与统一的对立,人民自愿订立契约,把权力“付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能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的多人组成的集体”[19],这个集体就是在契约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国家享有绝对的权力来解决社会冲突。洛克建立的社会契约理论,更加重视自然平等、独立和道德理性,为免于人们在自然法状态下侵犯他人权力和相互伤害,人们自愿缔结契约而建立国家。但政府是签约的一方,国家必须根据公众意志来治理社会,当一个政府不能满足公民的合法条件时,抵抗和革命就可以得到辩护即人们有权推翻它。卢梭所设想的理想社会是在“公共善”的契约基础上,通过普遍意志把公共利益和个人意志结合起来,每个公民拥有立法权,“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而罗尔斯是在批判功利主义肯定公平正义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契约理论,更确切地说,他“希望利用社会契约作为一种假设的理论设施来`推出'他的正义原则,并进一步利用那个社会正义的观念作为评价基本的社会结构在分配上的标准”[21]。人们的利益是有共性和差别的,西方在社会契约理论基础上设置政治权威和建立公民社会,最终用蕴涵在其中的“契约精神”来维护、促进和调解人们的合法利益,保持社会的和谐统一。

2.从思维方式来说,中国人强调整体的和谐统一,由整体的需要决定个体的性质和面貌,为使得大局和平协调发展,而追求一种以群体为本位的“中庸”思想,这种思维方式重整体、重直觉,表现出模糊笼统性;而西方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主张个性张扬,个人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在不损害任何个体的实体性的前提下达到整体的和谐,形成一种以个体为本位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重个体、重理性,有清晰的目的性。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中心,儒家十分强调群体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只有群体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任何个体离开群体的力量都无法自给自存,只有把个体完全融入群体之中,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孔子主张“泛爱众”,荀子讲“群道”,都是倡导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伦序礼让,形成一种和睦相处的群体关系。中国人为追求群体和睦融合,自古以来把适中作为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关系的总则,形成一种“执两用中”的“中庸”思想。孔子把“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2],并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23]。荀子也认为,“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24]。这种“中庸”思想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指对于事物,要分析把握和权衡矛盾双方,了解其方方面面,尤其是最极端的两种情况(如最好与最坏),寻找一种恰到好处而整体和谐统一的应对方法。它反映到行为准则上来说,就是要求做到“无过无不及”,即一个人的行为不能走极端,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25]。反映到社会实践中,意指正确对待矛盾,坚持适度原则,强调整体的依存和统一,最终完成社会的和谐运行。但这种以群体为本位的中庸思想,在追求整体秩序的过程中,模糊了人我、群己、公私之间的界限和规约,表现出笼统性。

“和而不同”充分体现了以群体为本位的“中庸”思想。“和”是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协调,利用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特性进行相互补充,以充分发挥不同事物结合的整体功用。“和而不同”是通过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结、平衡、调和与渗透等关系,寻找出事物的最佳状况,注重整体和谐的意义,强调个体的价值从属于普遍秩序的安排与决定。

而西方近代以来,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有学者说:“西方文明的价值取向是以承认个人价值为基点的”[26]。亚当·斯密主张人是经济的动物,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自己,并认为,“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27]。康德提出了“人是目的本身而不是手段”的著名论断。黑格尔认为人

4—

具有无限的价值,是在进行“有目的行动”。由此可以看出,西方人强调个人的独立、个人潜力的发挥和个人目标的实现,重视个人权利的维护。另外,西方和谐观始于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和哲学思考,重视分析和实证,善于借助逻辑在论证和推演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样,西方人形成一种重理性、重科学、有清晰的目的性的以个体为本位的思维方式。

契约关系和社会契约论中所内含的契约精神充分反映了这一思维方式,表现在契约精神中所包含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自由意识、权利意识等。

主体意识:公民是契约最主要的主体,公民主体意识则是契约精神的集中体现。根据社会契约理论,国家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个人的权利,如果国家消极应付或不能代表公众利益,公民有权收回让渡的权利,推翻国家的统治。契约理念强调个人自主意识,使个人利益最大化,但以整个契约关系中所有人的合理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前提,即契约所尊重和强调的是一种健全的、理智的、秩序化的自主意识。

平等意识:契约的双方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契约天然是平等的”[28],而且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一种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一致的自由的合意。

自由意识:社会契约论认为,地位平等的个体之间缔结契约是一种自由的行为,谁都没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的权力,“契约基本上是一个自由主义的制度”[29]。

权利意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基础是“天赋人权”,在洛克和卢梭看来,每一个人生来就具有平等和自由的权利,并且这一权利是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不受文化、种族、性别、阶级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人们结成“社会契约”。通俗地说,只有有了明确的权利,比如对某物的所有权或某项政治权利,才谈得上与别人进行交换或让渡这种权利。

3.两者的性质和内容不同。“和而不同”是修身理论,实质是一种入世思想,重仁义,强调自律,表现为内在的价值追求;“契约精神”是西方社会进行社会和国家管理的一种有效调节的价值反映,重功利,以法律为基础,表现为外在的社会管理形式。

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它十分强调道德修行主体自身的示范作用,要求修行主体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论语·颜渊》记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30]还对学生子路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1]。认为道德修行主体如果只是口头上强调别人应讲道德,自己却随心所欲,不注意自己的德行修炼,是不行的。所以,他提出了“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的观点,并主张用“仁”、“礼”调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克己复礼为仁”[32],“道之以德,齐之以礼”[33],“礼之用,和为贵”[34]。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儒家入世观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表明个人自律和社会统治采取德治的方略。

“和而不同”实则是一种君子的修身理论,体现了儒家的入世精神。这种入世精神充分重视外在道德规范的内化和个体道德的自觉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肯定人的精神生活和道德情操的价值,强调个人通过自身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道德修养,即可以达到“善”的境界,实现身心和人与社会的和谐。

而“契约精神”是西方社会进行社会和国家管理的一种有效调节的价值反映。它对西方社会的管理主要表现在它所内含的利益至上意识、权责对等意识和法治意识对处理社会矛盾和规范社会生活所起到的作用。

利益至上意识:黑格尔曾经指出,“就人的意志说,导致人去缔结契约的是一般需要、表示好感、有利可图等等”[35]。契约这种形式,不仅能够体现经济活动主体的求利需要,而且能够满足矛盾双方的需要,它使“很多各自推进他们自己利益的人相互让步,以便他们能最好地以其让步得到他们最想要的回报”[36],从而维持了市场交换活动的健康有序运行。

权责对等意识:契约实际上就是权利的互相让渡,参与缔约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洛克认为:“当每个人和其他人同意建立一个由一个政府统辖的国家的时候,他使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每一成员负有服从大多数的决定和取决于大多数的义务;否则他和其他人为结合成一个社会而订立的那个原始契约便毫无意义”[37]。

法治意识:人们缔结契约是以取得一定的利益或权利为目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使得缔约各方以平等的身份联结在一起,互相协作,共同维护契约的顺利履行,这就需要一个至高无上的原则或秩序来约束它。这种规则和秩序就体现为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这是对缔约各方的约束前提和实现其利益的保障。洛克也认为,政府是人类自由状态进入社会状态的产物,政府的行为始终应受社会契约的作用而规范其行事。“政府所有的一切权力,既然是为社会谋幸福,因而不应该是专断的和凭一时高兴的,而是应该根据既定的和公布的法律来行使;这样,一方面使人民可以知道他们的责任并在法律范围内得到安全和保障,另一方面,也使统治者被限制在他们的适当范围之内,不致为他们所拥有的权力所诱惑”[38]。

5

三 一种启示:对立、对话、融合下的契合及现实意义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孕育和发展的和谐社会理念,存在差异是必然的。再加之当今世界科技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纷繁复杂,不同的社会文明紧密接触而相互激荡,不同的利益相互摩擦,会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所以,中西方和谐社会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的对立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并不能也不应该构成“和谐共处,携手进步”的障碍。江泽民在2002年访美期间曾说“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事物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和差别是正常的,也可以说是必然的。我们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39]。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大力推进“文明对话”,无疑对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中西方和谐社会理念各有优劣,在平等的交流、对话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独创性的同时,经常地、自觉地学习其他民族国家的先进文化理念,从中吸取营养,实现社会的良性互补。“人类社会的进化、文化的共融,其最终不是某一种文化的单边的胜利,而应当是双赢的结局”[40]。中西方文化在这种双向交流、文明对话中取长补短,达到一种质的提升,实现两种文化理念的有机契合。从而通过这种契合,增强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再生机制,将社会和谐推向一种新境界。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如何充分发扬本民族的精华,如何深入西法之堂奥,而规其缺漏,如何将中西方文化优势结合起来,充实完善我国的和谐社会理念,成为我们分析中西方和谐理念异同的最终目的。那么,针对以上分析的“和而不同”和“契约精神”的几点差异,我们提出实现中西方和谐理念的契合应做到:和平和竞争的辩证统一、群体和个体的共同发展、自律和他律的充分结合。

第一,和平和竞争的辩证统一。我们对和谐的研究不能仅仅只是限定在矛盾的同一性的范畴之内,我国的文化精神侧重于从矛盾的同一性去诠释。和谐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一种事物发展的规律,要深化对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认识与理解,吸取西方文化长于竞争一面的优点。我国文化追求平和、力求稳定,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容易和睦相处,一团和气,但容易使人产生惰性、清静无为、知足忍让、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因循守旧,缺乏开拓创新探索的能力。而西方文化精神善于竞争,对待任何事情保持积极激情的态度,有一种向上进取、向外拓展的冲动,但这种勇猛好斗容易激化矛盾,导致冲突。所以,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应综合二者之长,达到两种文化精神的辩证统一,充分发挥和平和竞争各自的长处,既能在竞争中获得进取和活力,又能在和平中得到稳定和抚慰。这样有张有弛,能在相兼相容的环境中找到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最佳状态。

第二,群体和个体的共同发展。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个人与社会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应该创造条件来满足个人需求。另一方面,人具有社会属性,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个人的生存需要。个人都具有自身的利益和价值,但社会和群体利益是个体利益实现的前提和保证,个人有义务为社会作出贡献,社会有义务为其成员服务。辩证地看待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中西思维方式的契合。我国重群体的“中庸”的思维方式,强调由己及人,孝慈友悌,注重人事,兼济天下,有利于形成互敬互爱的人际关系,增强民族的群体意识和凝聚力,并能把握适度原则,防止“过往”或“不及”,在现代社会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思维方式容易压抑个体的创造性,不利于社会进步。而西方以个体为本位的思维方式,强调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个人的独立性,推崇勇力和个人出人头地,易激发个人的生存和创造能力,有明显的优越性。但这种思维方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重视个人对群体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容易导致个人主义,人情淡漠,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在当代社会,要实现一种社会与个体的融合,必须坚持这两种思维方式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发扬以群体为本位的中庸之道的积极作用,抵制西方以个体为本位的思想所带来的消极因素,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适时地改造和褒扬其中的积极成分,获得个体和群体的共同发展。

第三,自律和他律的充分结合。人类调节社会矛盾,规范人们行为,一方面需要一种内在方式即自律,个人道德修养“修身”理论的实践,另一方面需要一种外在方式即他律,法治的强制和约束。我国传统文化重仁义、讲道德,强调修己内省,在调节人和社会之间矛盾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一种情感方式。它从改变自身内心做起,通过个体人格的塑造,提升自身素养,以人的自主和自愿为前提,避免了矛盾的激化。但这种内在方式的道德教化,缺乏统一性和严格规范性,过分期望人的道德性和自律性,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仅仅依靠“修身”从修行主体的言行举止上一以贯之解决社会问题,并非容易之事。所以,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是相当复杂的,我们不能寄希望于道德、修己和

6—

内省来解决一切的社会问题,它只能是一种辅助形式。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宣传道德教化的作用,继承修身自省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要凭借国家社会强制力量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加强法制建设。把强制方式和情感方式结合起来,民主与法制一齐抓,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一齐抓,制定出严密的道德与法律的双重约束机制。社会在自律和他律共同作用下,能把人们的主动和被动,权利和义务,自愿和服从统一起来,从而更加符合人类追求社会公正和个人自由的本性,达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现实的统一和谐。

“和而不同”与“契约精神”作为中西方的和谐社会理念,是存在差异的,我们不能无视其区别。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这两种和谐社会理念,存在“和”的共同理论基础,是可以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互融互补的。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尤其在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的和谐社会更需要融入“和合”精神,构建一种整合过的全新的和谐理念。这种和谐理念在发扬“和而不同”中的精华的同时,借鉴和吸收“契约精神”中的精髓,在中西方和谐文化理念的共融契合、兼容并蓄中实现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41]。参考文献:

[1]国语[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19.

[2]春秋·左传:二[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310-311.

[3]春秋·左传:二[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310.

[4]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187.

[5]许宏治,刘爱成.江泽民主席发表重要演讲[N].人民日

报,2002-10-25(1).

[6]高兆明.社会和谐:契约精神与历史精神[J].哲学动态,

2005(6):13-16.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307.

[8]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1994:237.

[9]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1994:144.

[10]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1994:146.

[11]林治波.“君子和而不同”的解读[J].理论探讨,2005

(4):78-79.

[12]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6.

[13]礼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62.

[14]礼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62.

[15]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90.[16]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40.

[17]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41.

[18]王卫.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探讨[J].教学与研究,2005

(7):85-89.

[19]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

书馆,1995:131.

[20]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24-25.

[21]徐向东.自由主义、社会契约与政治辩护[M].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5:75.

[22]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32.

[23]礼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62.

[24]荀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96.

[25]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152.

[26]陈秀萍.契约的伦理内核———西方契约精神的伦理解

析[J].哲学研究,2006(8):47-53.

[27]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

[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7. [28]万斌,张涛.论和谐社会中契约秩序的实现[J].社会科

学战线,2005(4):242-246.

[29]安东尼·德·雅赛.重申自由主义[M].陈茅,徐力源,

刘春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10. [30]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171.

[31]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179.

[32]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162.

[33]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11.

[34]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6.

[3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1961:80.

[36]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14.

[37]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1961:60.

[38]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1964:86.

[39]许宏治,刘爱成.江泽民主席发表重要演讲[N].人民日

报,2002-10-25(1).

[40]马平.“和而不同”与文明对话[J].回族研究,2002(4):

31-33.

[4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1).

【责任编校 蒋 宇】

7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社会发展趋势比较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历 史发展趋势比较 学院:历史学院 班级:世界史班 学号:1313030135 姓名:侯壮丽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历史发展趋势比较 摘要 16世纪左右,中国与西方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且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绝不低于西方。但到了18世纪中叶,中国最终在社会发展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中国逐渐走向衰落;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却长足发展。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的社会发展为何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17-18世纪;中国;西方;发展变化 正文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朝和唐朝的封建帝国曾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文明之邦。但是,到了明清两朝,当中国仍然在封建的传统制度下蹒跚踱步的时候,世界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成长起来,西方随即用剑与火叩开了中国的大门,腐朽愚昧的中国封建统治者面对新时代的浪潮和殖民主义者的侵略, 企图用与世隔绝的闭关锁国政策保住自己的天朝。然而,历史无情地证明:闭关并不能阻止外来侵略,落后只能导致挨打的命运。 一、中国的“皇权”与西方的“王权”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皇权至上,到了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皇权更是达到了顶峰。明朝朱元璋废丞相,皇帝直接控制中枢机构;此外,为加强皇权,明朝还设置了东厂、西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至此,中国君主专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其腐朽性也日益显露。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这是不无道理的。宦官专权就是明代腐朽统治的一个重要表现。宦官专权的根本原因在于明代君主专制的高度发展,废丞相,建内阁,一切大权集中于皇帝手中。一旦皇帝年幼或昏庸无能,就会把处理政务的权力交给朝夕伴随身边的宦官,从而导致宦官掌权。中国明朝的封建专制政权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基础之上,统治者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对不受明朝政权控制的私营工商业严加控制,对有损于封建专制政权统治的任何新的因素都无情扼杀,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而西方王权并不像中国皇权那样达到权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西欧封建社会形成了由教会贵族、世欲贵族和市民阶层这几个等级为代表组成的等级代表会议(封建国会)来决定国家大事。在等级代表会议中,市民阶层代表有时支持王权压制封建贵族势力,有时又同封建贵族等级的代表一起抑制国王滥用个人权力,最终形成了代表会议同王权并存的政体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说:“…(西欧)君主专制发生在一个过渡时期,那时旧封建等级趋于衰亡,中世纪市民等级正在形成现代资产阶级,斗争的任何一方尚未压倒另一方。” 西欧专制王权是在市民(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相互斗争中充当“表面上的调停人”角色。为取得市民阶层的支持,一般都采取扶植市民阶层,削弱和打击封建贵族的措施。这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长,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而当市民阶层(资产阶级)在君王专制政权下卵翼羽毛渐丰时,就要从根本上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这时,西欧专制君主们就用专制权力来维护封建制度和贵族的特权,可是为时已晚。资产阶级已有足够力量把封建专制制度送进历史的坟墓,17世纪…………………………………………………………………………………………脚注: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0页

社会分层和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分层和和谐社会建 设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社会分层和和谐社会建设 作为社会主体——人,人与人之前的和谐也是“和谐”问题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应该包括社会主体自身的自主与和谐发展,社会各阶段和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的合理实现。可以说,和谐社会的主要基础就是社会各阶层的和谐。 概括而言,目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呈现“金字塔”形,它是一种底层大、中层小的分层结构模式,它的出现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过去,我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人口基数大,所以一直以来社会下层人士占总人口的多数,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形成,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动后富“等一系列国家政策,我国经济状况由来极大的改善。但是由于过去政策倾向与注重效率,进而导致我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但是,像这样的大量农村人口的社会分层结构不利于社会的繁荣发展,与和谐社会的理念也背道而驰。参考西方社会分层结构,可以说“橄榄”形或“纺锤”形是当前最理想的社会分层结构。按照马克思关于阶级和阶层的理论而言,以资本私有化为核心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各阶级具有敌对的一面,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采取阶级斗争的形式。现在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相比,西方阶段状况发生明显变化,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教育普及化给予下层成员向上流动的机会,“新中层阶层”的出现和发展构成了稳定社会的重要平衡机制,这一系列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对立。可以说“橄榄”形的社会分层结构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大环境。对于“橄榄”形或“纺锤”形的社会分层结构,我们应该仔细研究,对照我国实际情况,去粗取精,改变我国“金字塔”形分层结构,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稳定环境。 虽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中间阶层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不难看出我国中间阶层发展非常具有潜力,新中间阶层的崛起正说明了这个问题,为了能形成更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建立健全顺畅。公平的社会流动机制。2、通过发展教育和科技来壮大中间阶层。3、加快城市化进程,打破城乡“二元”体制。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对我国中间阶层的扩大起决定性作用,是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创造稳定环境。 阶层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各阶层之间的稳定、和谐对于这个社会的和谐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社会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只是初具雏形且相当脆弱。这就要求党和政府正确引导,缩小贫富差距扩大中间阶层,建立健全社会流通机制,大力兴办教育,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快又好的发展,使得社会阶层得以和谐共生,整个社会稳定、繁荣、和谐的前进。

西方社会学理论自考试卷含答案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卷 (课程代码00280)。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孔德认为形而上学阶段所对应的是B A.虚构阶段 B.抽象阶段 C.非实证阶段 D.实证阶段 2.墨顿认为:接受某些目标与手段,但又拒绝某些目标与手段的行为是D A.创新 B.仪式主义 C.隐退主义 D.反叛 3.将戏剧引入社会学分析的是B A.伯克 B.戈夫曼 C.布卢默 D.米德 4.单位招人时会招一些能力好的人,以掩盖走后门进来的入,这种现象反映的是D A.误解表演 B.补救表演 C.神秘化表演 D.理想化表演 5.强调社会科学要研究生活世界的主观意义的是B A.戈夫曼 B.舒茨 C.加芬克尔 D.达伦多夫 6.下列属于米尔斯观点的是A A.疯人现实主义 B.行动理论 C.价值合理 D.角色扮演 7.我们所买的东西确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这反映的是A A.商品化社会 B.现代主义阶段 C.消费社会 D.风险社会 8.下列不属于后现代理论代表人物的是C A.哈贝马斯 B.布希亚 C.利奥塔 D.詹姆逊 9.“打字员与她雇主的女儿打扮得一样漂亮”,这种现象说明的是劳动阶级的C A.职业分层 B.异化 C.同化 D.革命性 10.与米切尔斯的“寡头政治铁律”一样的是米尔斯的B A.巨型理论 B.权力精英论 C.社会学的想象力 D.疯人现实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l分,共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11.孔德的整体性方法论的内容有ABCD A.社会是一个整体 B.社会是一个有机体 C.社会学要从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人手展开自己的研究 D.人类历史也是一个整体 E.社会秩序论 12.帕森斯提出的“功能体系”包括的功能子系统有ABCD A.适应 B.目标获取 C.整合 D.模式维护 E.有机体 13.布劳认为,对权力的反抗有ABCDE

第二章 西周的法律制度

第二章西周的法律制度

第二章西周的法律制度 【学习建议】:本章是学习中国早期法律制度的重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明晰西周法制指导思想的沿革、发展,以及在此指导思想影响下,对西周法律制度的确定所产生作用。要结合西周分封制与西周礼制两方面的因素,考察西周家国一体的国家政治模式。对西周的法制指导原则和司法制度要做重点学习,这些内容通过以后儒家的改造之后,对中国整个封建王朝的法制都产生过影响。 【本章知识点】: 1.西周法制指导思想形成的原因以及主要指导原则。 2.西周宗法制度的结构。 3.《周礼》与《吕刑》所代表的西周时期礼与刑间的关系。 4.西周刑事法律的主要内容。 5.西周民事法律的主要内容。 6.西周在婚姻、家庭、继承方面的主要特点。 7.西周司法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周初法制的指导思想 【基本内容】: 一、本节内容主要涉及周王朝建立时,在借鉴商王朝覆灭的教训下,就王朝政治与法律思想所做出的调整与发展。其所确立的原则是“敬天保民”、“明德神罚”及“亲亲”、“尊尊”。 二、西周在全面借鉴、吸收商代文化的基础上,将西周部落有特色的宗法家族原则上升到国家指导原则上,即将维系宗法家族血缘、亲缘关系的尊卑等级扩展至整个国家范围,将体现这种关系的“亲亲”、“尊尊”原则作为国家法制的指导原则。 【概念辨析】: “亲亲”与“尊尊”原则间的关系? 【难点分析】:如何理解西周法制指导思想形成的原因? 1.历史原因:西周代商而取天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向本部落、和西周联盟的部落、被打败的商部落做出周取代商的合理解释,既要解决王朝权利、权威来源合法性的问题。 2.对商重神权的反思:比较商代重神权的指导思想,西周将“人”的地位提高。在“天命在王”的基础上,西周要求王要敬重天,以天命来保民;王要有德行,将德落实在国家的各种活动中。 4.周自身在宗族关系上确立的原则:将“亲亲”、“尊尊”上升到国家政治、法制原则的高度。 第二节宗法制、礼与刑 【基本内容】: 一、宗法制 宗法制是指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以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 二、礼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对比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对比: 一、我国高考之类的选拔型考试,以其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表达了特定的人才偏好:脑子快,思维敏捷,语言机巧,对细微之处的觉察度高。与中国更注重人才的精细性所不同的是,西方人对人才更多地讲究眼光、视野、对事物的综合把握、思考角度新颖、有创意等等。 二、中国教育所推崇的聪明更多地体现在猜度他人的思绪,揭开层层谜团,西方教育更推崇于自我潜力的开掘,以产生有别他人思路的创意。西方人比较注重人的发展潜质,中国人判断人的聪明与否,是当场显示的机智,而不是以后的发展潜力。中西方对智力的判断,前者更接近于小聪明,后者可属于大智慧。 三、西方人认为人类最高的智慧体现在对宇宙自然的理解和控制,中国人则认为人类最高的智慧体现在对人的理解和控制。 四、西方的智慧标准更注重从无到有的发明创造,中国的智慧标准则是赞赏从直到曲的机智谋略。 五、西方所推崇的聪明人多是深刻揭示自然法则的理论家和巧妙利用自然力量的发明家,中国所推崇的聪明人多是精于处世且深谋远虑并随机应变的精明者。 六、西方人的智慧更多的是体现在理性思维上,而中国人的智慧多体现在感性思维上。 七、西方人更注重把文字作为思想情感交流的工具,而中国人更注重把文字作为文采学识展示的门面。“表达思想情感”自然是越简单越清晰越好,而“展示文采学识”却是越曲折越绕弯越显得精深。 八、中国的考试历来注重知识的复述、背诵、记忆,能够在大脑中大量储备书本知识,并在被提问时快速提取的人就被视作是高智力水平的聪明人。我国的学校教育总是鼓励学生饱读书本,并将熟悉书本知识视作学识渊博,而西方的价值观是,知识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体现其价值,所以学校教育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边思考边学习边创造。 九、长期以来,我国学校的教学内容都集中在书本知识的灌输,以及系统学科知识的传授,而科技实验和社会实践方面的课程即使在大学也很少,更不用说中小学。相比较,美国的中小学就已开设大量贴近生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园艺、电脑、缝纫、烹饪、木工、机械、摄影、绘画、乐器等丰富多彩的实用专业课程。这些课程通过对学生实行各种基础的技术培训,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了职业、行业与谋生,并使他们从中积累和发展了隐性知识。 中西方大学课堂教学比较 一、授课形式上。中国的大学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课堂是教师为主导;西方大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课堂是学生为主导。这样概括也许有以偏概全之嫌,因为中国大学的课堂教学同样也要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不是所有的老师都一味“把持”讲台而无师生互动,但就总体情况而言,中西方大学的教学确实存在上述区别。毫无疑问,除了实验课、实践课,中国大学的课堂教师讲授占了相当的份量,尤其是理论教学;而西方大学教师的讲授占课堂的比重十分有限,有的仅三分之一。在欧美大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种多样,除通常意义的讲授外,还有专题讨论会、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个人陈述、实验、讲座、实地调查、案例分析、辩论、个别辅导等,其中以课堂讨论为最,也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形式。学生们认为最精彩的课不是教授的讲授课,而是师生共同的讨论课。 二、在教学方法上。西方大学论辩占据主导地位。在对研习作品进行分析、拆解、揭示关系的基础上,教师从书中抽取出所有富于争议的命题,让学生进行直接考察, 然后展开辩论,使真理

台大社会学(孙中兴)讲义--单元-1.课程及参考书籍简介复习过程

国立台湾大学 开放式课程 《社会学》 第一讲课程及参考书籍简介 授课教师: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孙中兴教授 教室:博雅教学馆201室 时间:2012年09月10日(一) 上午9点10分~12点10分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因版权缘故,此开放式课程讲义经过页码重新编码及内容删减, 与上课影片所讲述的页码和内容不尽相同,恳请了解。 社会学(丁) 孙中兴 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 授课老师:孙中兴教授 授课时间:周一上午09:10~12:10 授课地点:台大校总区博雅馆201教室 会谈时间:周一下午或另约﹝请务必事先约定﹞ 会谈地点:台大校总区社会学系系馆417室 联络电话:(02)33661251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联络地址: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台北市罗斯福路四段一号 传真机:(02)2368-3531 电子邮件信箱:catsun@https://www.sodocs.net/doc/d018206595.html,.tw 个人网页:如果有,您就找得到 课程简介 这门课是社会学的导论课程,虽然是以社会工作学系、物理治疗学系,以及公共卫生学院三个单位的学生为主要考量对象,但是内容设计并不排斥其他科系的学生。任何有兴趣了解社会学入门课程而且愿意配合本人教学的人都适合修习本课程。前提当然是要教室可以容纳得下修课人数。 本人对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总目标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 ,并可以区分如下: 一、要让同学了解国内外社会学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训练同学发问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养成学生摆脱教科书的束缚,进而可以批判教科书的基本学术能力 四、让同学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 五、培养同学能反省并关怀学校、当地社会以及全球人类状况

《现代西方社会学》读书笔记

《现代西方社会学》读书笔记 西方社会学发展迄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恰当理解这150余年的历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粗略地 划分成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这三大发展阶段上的演化逻辑及各 阶段之间的传承流变都具有内在联系。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呈现出 一种分化(分歧、分 西方社会学发展迄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恰当理解这150余年的历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粗略地 划分成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这三大发展阶段上的演化逻辑及各 阶段之间的传承流变都具有内在联系。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呈现出 一种分化(分歧、分裂)与整合(统合、综合)两种态势交互更替的演变模式。 西方的社会学理论是植根于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 之中的。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十大发展趋势:(1)经典依然处于核心地位;(2)宏观与微观的理论整合;(3)社会理论与历史的融合;(4)全球化成为重要理论议题;(5)社会理论中心的转移;(6)后现代思潮的冲击;(7)社会建构主义的勃兴;(8)女性主义的挑战;(9)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10)将身体带入社会学理论。文章的最后部分讨论了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对 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的意义。 自社会学创立以来,西方社会学家就试图以不同的理论视角

去观察社会。孔德、斯宾塞这两位早期的社会学创立者持论迥异,“三圣”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理论立场相差甚远。在帕森斯之后,社会学更是流派纷呈,成为一门多范式的学科。国内学者对 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介绍多数以社会学家个人的思想体系或者各 个理论流派为主,缺乏对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的整体认识。 笔者曾试图厘清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并总结出六个主要的 发展方向,但近年来若干新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尤其是社会建 构主义、女性主义、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全球化与身体纬度的 引人。 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历史发展来看,有三点值得注意并可能 对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具有启示意义:第一,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直没有全然背弃其理论传统与思想渊源,总是在传统的基础上 有所继承、有所扬弃。第二,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突破性进展是在 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完成的。以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为核心的 经典社会学理论是兴起于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资本主义的兴起 导致社会秩序的改变,有必要提出新的理论架构进行解释。以多 元化发展、理论趋于整合为特点的当代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土壤是 西方社会进人后工业社会,对现代性的反思、社会的多元化与复 杂化推动了社会学的理论创新。第三,社会学理论的切入点不断 扩展,身体、时间与空间等以前没有被关注的纬度都逐步进人社 会学的理论视野,从而增加社会学视角的立体感。 实际上,中国的社会学家亦正在见证中国社会变迁最为急剧

第二章 西周的法律

第二章西周的法律 (前11世纪——前771年) o西周的法律是我国奴隶制法律的完善形态,也是中国封建法律的源流所在; o在法律思想上,“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是中国传统社会“仁政”和“德主刑辅”思想的直接渊源。 o宗法制度、礼与刑的关系等,都奠定了中华法系的基础,《吕刑》、《周礼》等是中国法文化的源头。o西周的刑法、婚姻制度和司法诉讼制度,在后世的中国封建法制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 o西周法律代表了中国奴隶制社会法律的最高成就。 第一节西周的法律思想 一、西周法律的指导思想 (一)“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 1、提出背景 (1)为谋求长治久安,继承了夏商以来的天命 神权思想。“恭行天之罚”《尚书?牧誓》 (2)为确定新的统治策略,对“天”进行了新的 认识: “天命靡常”(天命可以转移)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只保佑有德之人) 2、“德”的主要内容 (1)“德”的思想的产生 “得”——战争中抓到的战俘 “德”——对战俘(奴隶)人心的收买 (2)“德”的主要内容 * 三方面:“敬天”、“孝祖”、“保民” “保民”——周人加入的新观念, 也是“德”的核心内容。 “以德配天”(敬天首先有德) “敬德保民”(敬德须先保民) 3、如何“保民” ——“明德慎罚” (1)在“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基本政治观之下,周初统治者提出的具体法律主张。 (2)要点:彰明德治,慎重刑罚, 要求以教化为主,先教后刑。 “德教”的具体内容是“礼治”。 (二)“刑兹无赦”思想 1、“敬德保民”与“明德慎罚”的适用条件: ——服从西周统治 2、“刑兹无赦”: 对于危及西周奴隶主贵族统治的行为必须严惩不赦。 二、西周法律思想的影响 1、解决了为什么商汤可以伐桀、武王可以代商的理论问题,为西周社会的发展确定了基本的方向; 2、西周注重教化,德刑并用法律指导思想的提出及具体落实,标志着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法律制度日趋成 熟; 3、为后世“德主刑辅”、“明刑弼教”法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西周法律的主要形式 一、周公制礼 (一)周礼

中西方教育理念有何差异

中西方教育理念有何差异 我国的教育使学生在不停地努力学习、努力提高。从小时候起,中国学生就被很浓的学习气氛包围。在压力的推动下,没有人会在激烈的竞争面前选择安逸。因为考试题目的答案是唯一的,如果你不按老师说的、书本上写的答,就一定是错的,这样就使学生不去研究为什么,就成了一种学习习惯。而西方国家的一个理念就是去研究为什么要学,这是一个习惯,这样才会创新。 一、我国学校教育理念与西方相比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知识观念陈旧,重知识积累轻知识应用 美国学校一星期的课程,我们只用十分钟就可以完成。正是由于进度快,所以课程内讲授的知识点多,但我们的快进度是有代价的,即我们省略了动手制作的全过程,因而我们的学生不会像美国学生那样尝到成功,也不会体验到失败;不会知道照着书上的程序做仍会遇到很多困难,包括材料的性质是否符合试验要求,也包括具体的操作细节是否有误差。在这样一个自己动手的全过程中,学生必然要思考、选择、寻找失败的原因,要克服各种困难。这样学到的原理,就不只是书本上的抽象定义,而是混杂着自己亲身经历和真实体验的生活道理。2.重共性而轻个性 创新能力的核心特征是独特性,而独特性基于个体的差异性。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重共性而轻个性,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灌输个人服从集体的社会观念。要求个体时时处处与大家保持一致。班级和学校都是集体的实物载体,个人在班级和学校的管理制度制约下,学会了压抑自我。而在以集体主义消灭个人主义的同时,也消灭了一些个性色彩浓厚的创造型人格特质。反映在教学上,学校规定了统一的教学进度,学生们被动地适应老师。学得快、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只好“等”,还要强迫自己继续听已经明白的课堂内容。与此同时,学得慢、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在统一的教学进度要求下不得不“赶”,而“赶”得很吃力的学生往往失去了娱乐乃至休息的时间。总之,我们的学校教育忽视个体差异的存在,用一个尺码的鞋让所有的学生去穿。其结果必然是有的人要小脚穿大鞋,有的人却要削足适履。反映在考试上,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区、一个市采取一个标准、一个模式、一张试卷。在考试形式上比较单一,即闭卷笔试的考试方法。在学校统一的尺度下,学生被剥夺了合理、有效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同时对知识的好奇心、新奇感、自发的学习动力也会荡然无存。所以,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学生,最薄弱之处是缺乏创新意识。 3.在教育管理理念上缺乏宽容精神和民主精神 缺乏宽容精神的学校教育和教学管理是扼杀个体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这种制约不仅从外在的角度以社会控制的形式压抑个体创新思维的发展,而且从内在的角度以思维习惯的形式压制个体创新思维的生成。我国中小学在教育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权威型管理。东方教育在处理师生关系上,崇尚教师的绝对权威,忽视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在班级管理上,以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教育学生的出发点,忽视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在教育学生的方式上,习惯于道德说教和批评训斥,不习惯坦诚协商;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上以教师的单一讲授为主,师生双方均不习惯共同讨论与答疑。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严师出高徒”。“严格”是我国教师管理学生的突出特征,而教师的强权威性和学生的强服从性,则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师生关系的突出特征。权威型管理因适用于应试教育而满足了现行教育的现实需要。应试教育需要的是挖掘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的潜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积累或记忆尽可能多的信息,而来自权威的强权式的压力能够迫使学生在短时间集中精力,排除一切杂念,靠爆发力取得短时记忆的最佳效果。但也导致了学生不仅难以形成民主精神、平等意识,而且也难以形成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及责任意识,并有依赖性强、选择能力低以及缺乏客观的判断力的发展趋势,致使个体既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也不能正确认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47

福建自考心理学“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47) 这是科塞重点分析的第二种冲突类型。科塞注意到:“关系越紧密,感情越投入,就越倾向于压抑敌对的情感。而不是把这种敌对的情感表达出来。 在次级关系中,比如企业合伙人的关系,敌对情感往往能相对自由地表达出来;相反,在初级关系中,参与者全部投入使得这种情感的发泄对他们的关系形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敌对情感趋于积累起来,并得到进一步强化。这就是说,在初级关系中,冲突不易爆发,但是不等于没有矛盾。如果不注意敌对情感的释放,让敌对情绪积累起来,一旦冲突爆发,就可能非常激烈。例如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冲突就是这样。 同时,科塞也注意到紧密关系中,当不牵涉到参与者的整个个性,也就是说,参与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是一种片面的关系时,冲突并不一定带有敌意和攻击性。例如老同学关系、老同志关系、朋友关系便是如此。 (三)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 这是科塞重点分析的第三类社会冲突类型。它是依据冲突发生在群体内部还是外部而划分的。内群体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外群体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之间酌冲突。科塞分析了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酌一些重要特征。 在分析内群体冲突时科塞指出,R群体冲突的激烈程度与其成员的人格投人程度相关。“在只是涉及其成员人格表面部分的群体中,或用帕森斯的术语来说,在其关系是专门性的和非情感性的群体中。其冲突的程度要比在其关系是扩展性的、情感性的,其成员用整个人格从事其活动的群体中的冲突程度低,也较少是最烈的。” 因为,前者成员之间关系的强度远低于后者。前者的成员以部分人格投入群体,那么情感性因素进入现实性冲突的可能性也就较小,所以冲突的程度便相对的低些。 此外,在内群体中,那些积极热情参与群体生活的成员,对群体中的“叛徒”会采取更多的暴烈式反应。因为那些积极的成员是与群体的生存联系在一起的,而叛徒即便不是在实际上也是在象征的意义上威胁到群体的生存。再加上叛徒离开群体后往往对原来群体的精神进行一系列的清算,这就更使得原来的群体把其视为危险的象征而激烈地反对。 再有,群体对于内部异端分子的反应有时要比对变革者更充满敌意。因为叛徒离开这个群体只是到敌人那里去。而异端分子虽然拥护群体的核心价值和目标,但是主张达到同一目标的不同手段。从而使群体分裂成不同的派别,严重威胁了群体内现存领导人的政治地位。

中西方的社会文化差异——参考资料

中西方的社会文化差异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与世界越来越近,在不断的对外交流中,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西方的差异性,有不同才会特别。 文化差异,首先表现在风俗习惯上。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往往也因风俗习惯不同而成。 一、饮食习俗差异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1、美国人喜欢一日多餐,每餐适量;而中国人传统习惯一日三餐,每餐食量都较大,且现已开始有不食早餐的风气。无疑少食多餐会比一日三餐、二餐科学,特别是不食早餐更易患胆石症。 2、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美国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为中国人的八倍和六倍,要知道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均对身体不利,这值得生活日趋简单化的都市白领一族注意的。 3、中国许多家庭逢年过节时菜肴特别多,应酬也特别多。而美国人宴客或过节,从不铺张,连总统宴请外国元首也是五菜一羹,更不劝酒。 4、中国人烹调时喜欢用植物油,美国人则喜欢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植物油为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因此美国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特别高。 二、价值观念与思维的差异 传统的值观念是各国文化的核心。与西方离散性相反,中国人崇尚聚拢性。多少年来,汉民族形成一种崇尚集体反对个人主义为主的强烈意识。个人主义,即一切从个人出发,“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而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提出的“人本”、“人本”则强调人的价值。它的核心是个人奋斗和独立精神。 具体来说,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是立体性的,是一种阴阳互补的,内向性,是

精选-《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单选题: 1.自1838年(D)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 B.斯宾塞 C.迪尔凯姆 D.孔德 2.1838年孔德提出(D)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社会形式 B.工具理性 C.有机团结 D.社会学 3.孔德将(B)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 B.秩序与进步 C.效率与公平 D.个人与社会 4.从客观的个人主义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B)。 A.社会主义 B.自然主义 C.主观主义 D.唯物主义 5.从客观的(B)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自然主义。 A.社会主义 B.个人主义 C.集体主义 D.唯物主义 6.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D)→工业社会。 A.游牧社会 B.农业社会 C.封建社会 D.军事社会 7.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现象 B.社会规律 C.社会组织 D.社会事实 8.齐美尔提出要建立关于社会形式的社会(B)。 A.物理学 B.几何学 C.心理学 D.动力学 9.齐美尔曾提出要建立正确研究社会的社会(C)。 A.物理学 B.生物学 C.几何学 D.动力学 10.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事实 B.社会形式 C.社会规律 D.社会行动 二、填空 1、帕累托将人类行为分为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 2、孔德人道宗教基本教义是爱是原则,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的。 3、涂尔干社会团结的类型是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4、斯宾塞社会学理论两大支柱是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 5、斯宾塞将社会分为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两种类型。 6、韦伯关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7、个人与社会关系上存在两种对立观点社会唯识论和社会唯名论。 8、托克维尔的主要代表作是《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 9、米德将人类心智分为和两种类型。 10、西方社会学理论三大流派马克思主义学派、韦伯学派、孔德学派。 11、戈夫曼分析框架的两种类型喜剧分析和印象管理。 12、齐美尔纯粹社会学基本认为是纯粹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互动和交往的纯粹形式,社会形式是由活生生的纯粹总和构建起来的,形式社会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将这种纯粹形式进行归纳,并在心理学上与非社会学的内容和目的区分开来。 三、不定项选择 1、孔德认为人类智力发展的阶段是什么? 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2、帕累托对政治精英的分类是什么? 狐狸,狮子 3、古典社会学理论有哪三大传统?

浅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一、中西方教育的主要区别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自古以来就存在。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运动的兴起和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后.国人开始瞩目西方教育的另一种景观。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王国维等,对中西方文化、教育上的差异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严复首先从宏观方面分析了两种文化体系的根本区别,指出:?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教化之极则。?其次在?为学?方面,严复也意识到,?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的确,国人勤学苦读、博闻强记,可谓满腹经纶,但探索新知的勇气和精神却不足。他还进一步指出:?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日: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也就是说,自由的原则是西方教育中的一条重要准则,但在我国避讳很深,强调的是?顺从?。可以说,严复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恰恰表现在他始终着眼于两种文化体系的宏观对比分析上。清末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王国维,则站在思

想的更高处。在具体分析了西方教育学的发展与西方哲学演变的关系后,得出结论道:?近世教育变迁之次第,无不本于哲学的思想之影响者。?进而提出了?夫哲学者,教育学之母也?的命题。国学大师梁漱溟也谈到东西方教育侧重点的不同,?大约可以说,中国人的教育偏重情意一边,例如?孝弟?之教;西洋人的教育偏重知的一边,例如诸自然科学之教。?将中西方教育内容方面各有倚重的情况看得非常真切。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对中西方教育差别的讨论更为深刻。著名美藉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指出,中国传统的教法是,一步步地教、一步步地学,这与中国的整个社会都强调?守规矩?有关。这种教学方法有好处也有坏处,最大的一点好处是,比较有耐心,比较了解要学好一样东西,需要努力,有个过程,不能一下子学到手。传统教育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可以深入地学到许多东西,这对于他进大学、考试有许多帮助。但是,对做研究工作来说则有妨碍。由于过去的学习方法是由人家指出来的路你去走,做研究所需的方法则要自己去找。这里有个习惯问题,忽然一下于要自己去找路.就有点觉得茫然。曾任中国复旦大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教授,也在其讲学、著作中多次提到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他认为,?中国传统的基础教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比较系统地给学生以知识。遗憾的是,大部分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传授知识。?然而,学生真正要掌握知识,并把知识变成

厦门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14)

厦门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14) 机械团结是指彼此间无差异的个体或群体的结合形式,它以一种强烈的共同的集体意识为基础的社会团结类型。阿隆认为,迪尔凯姆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同一社会一般公民共同的信仰和情操的总和。”迪尔凯姆认为,机械团结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以及社会同质性基础之上的,它主要体现在古代社会以及不发达社会,也就是原始的或乡村社会。在这种社会里,人的行动受群体意志支配,个体淹没在集体意识中,维系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的基础是惩罚性法律。他认为,当这种团结类型主宰社会时,个人之间还没有分化,“由于他们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准则和宗教仿佛,人与人之间彼此相近或相似。”由于分工不发达,社会各部分的相互领带程度低。 迪尔凯姆认为,在现代发达社会,由于社会交往的扩大以及社会分工的形成,个人的独立性日益增强,因此,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社会也由原来的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型。所以,他认为,如果说集体意识是机械团结型社会的精神基础,那么,分工则是现代高度发达社会的重要特征与标志,也就成了有机团结社会的物质基础。迪尔凯姆还认为,在传统社会里也有社会分工形式,只不过那时候的分工还很不发达,集体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社会行动,只有到了现代社会,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不断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我是人”、“我就是我自己”、“我是凡人,我应当追求凡人的生活”、人们甚至喊出“上帝已经死了”这个口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促进了物质生产力的解放与提高,也促进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也就进入了如迪尔凯姆所认为的有机团结型社会之中。 在迪尔凯姆看来,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整合方式,其标志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合作性法律的出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迪尔凯姆认为,有机团结型社会是随着社会分工发展而出现的,分工导致了职业的专业化、专门化以及标准化,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因职业的不同而发挥着独特的能力。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无法代替其他人的经济社会行动。所以,在这样的社会里,分工也就产生了了相互依赖、相互协作。 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便是:究竟是什么力量的存在导致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迪尔凯姆认为,造成社会分工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的增加,这是产生社会分工的最根本因素。他认为,人口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生存危机,为此,只有提高生产效率,于是,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进行社会分工,把每个人安排得井井有条;二是科学的普世化,使得普通的群体都可以运用科学技术成果为自己的生活所服务;三是老年人的权威开始下降,掌握科学技术与现代生产知识、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年轻人的权威不断提高。所有这些,必然导致社会发展转型与变迁。所以,他说,社会分工不是个人寻找乐趣、追求幸福、不是个人的原因,而是社会因素造成的,反过来,分工又能促进社会的转型与发展。 三、社会分工与集体意识 1、动态密度的改变

中西方社会交往文化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社会交往文化方面的差异 (1)打电话。打电话的对话,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规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用以下常用语:“This is ××× speaking.”,而不是“I am ×××.”;要说:“Is that ××× speaking?”而不说:“Are you ××× speaking?”。谈话结束时,英美人大多会说“Thank you for calling.”因为在他们看来,给人打电话一是要花钱,二是要花时间。中国人没有说“谢谢你打电话来”的习惯,所以有时候会给英美人留下“无礼”的印 象哦。 (2)社交礼节。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社交礼节方面,英语国家和中国也有着许多的差异。如中国人见面经常说“你吃了没有?”或者“到哪去啊?”等之类的问候语和客套话,而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常用“Hello”,“Hi。”如果不清楚英汉文化的差异,在见到外国朋友时用“Have you eaten?”(你吃了么?),“Where are you going? (你要去哪里?)。“ 打招呼就会带来很多不便和尴尬。 (3)习俗。英国有句俚语,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在习俗方面差异也很大。如,当外国人向你赠送礼物时,你不当面打开,他会认为你不喜欢他的礼物;到外国人家做客,如太注重中国的餐桌礼仪,别人会认为你不喜欢他的食物。饮食习俗方面,到英美人家做客,菜要太多,吃不完留在碟子里是不礼貌的,所以宁可第一次少要一些,吃不饱,可大大方方地跟主人说“Oh,it’s delicious!”并再要些刚才吃过的菜。另外,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喝什么时,你若过于客气,就可能吃不饱,因为在英美两国,一再问人家要不要食物,或是强塞食物给客人也是不礼貌的,在英美国家里,主人请客人吃喝什么,客人从来都很干脆,想要就说要,不想要,就说:“No,thank you.”在这方面,中国人往往是“言不由衷”的,明明肚子饿,嘴上却说不饿;直到主人一请再请,客人才慢条斯理地“恭敬不如从命”。这也是很大的差异。

社会分层和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分层和和谐社会建 设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社会分层和和谐社会建设 作为社会主体——人,人与人之前的和谐也是“和谐”问题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应该包括社会主体自身的自主与和谐发展,社会各阶段和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的合理实现。可以说,和谐社会的主要基础就是社会各阶层的和谐。 概括而言,目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呈现“金字塔”形,它是一种底层大、中层小的分层结构模式,它的出现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过去,我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人口基数大,所以一直以来社会下层人士占总人口的多数,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形成,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动后富“等一系列国家政策,我国经济状况由来极大的改善。但是由于过去政策倾向与注重效率,进而导致我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但是,像这样的大量农村人口的社会分层结构不利于社会的繁荣发展,与和谐社会的理念也背道而驰。参考西方社会分层结构,可以说“橄榄”形或“纺锤”形是当前最理想的社会分层结构。按照马克思关于阶级和阶层的理论而言,以资本私有化为核心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各阶级具有敌对的一面,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采取阶级斗争的形式。现在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相比,西方阶段状况发生明显变化,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教育普及化给予下层成员向上流动的机会,“新中层阶层”的出现和发展构成了稳定社会的重要平衡机制,这一系列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对立。可以说“橄榄”形的社会分层结构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大环境。对于“橄榄”形或“纺锤”形的社会分层结

迪尔凯姆自杀论读后感

-“涂尔干提出了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阐述了社会事实之间存在的结构、功能和因果的关系,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学研究的实证规则,充实了由A.孔德开启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构想,使社会学方法论具有实质性的内容。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用人类学资料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宗教研究,是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从而结束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涂尔干丰富、精深的社会学思想,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引言 凡是当事人自己采取的或间接、积极的或消极的行动,达到了预期死亡结果的情形都算作自杀。迪尔凯姆在书中驳斥了当时流行的关于自杀的自然主义和生物学主义的特点,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造成欧洲各国各地区以及各个时期不同自杀率耳朵原因是社会潮流。他又根据社会潮流的不同,划分了四中自杀类型: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失范性自杀以及宿命性自杀。 (1)、利已型的自杀。 理论假设一:群体整合程度不足是导致利已型自杀率上升的原因。家庭生活领域和政治生活领域的实证材料也支持上述假设。整合性强的社会群体通过共同的规范和强有力的权威控制着成员的思想行为,使成员完全归属于群体。在个人遇到挫折时,可以得到群体的保护和支持。因此群体的整合是遏制成员自杀倾向的社会因素。相反,个人主义的兴起增强了个人的独立性,削弱了群体对个人的约束和控制,降低了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松弛了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很容易陷入沮丧、绝望而难以自拨,进而采取自杀以求解脱。 、利他型的自杀。 社会整合过于强烈之时。高度的社会整合使得个性受到相当程度的压抑,个人的权利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他们被期待完全服从群体的需要和利益。利他型自杀的两种表现形式:义务性自杀,群体强加给个人的义务。第二种表现是负疚性自杀。执行者对群体和任务的认同十分强烈,完全献身于群体,服从群体,为了群体利益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说利已型自杀的原因是社会整合程度不足,那么利他型自杀的原因是社会过度整合。 失范性自杀

西周法律思想述要及其地位

一、西周法律思想述要 (一)“以德配天”、“明德慎罚” 周灭商后,西周统治者继承并改造了夏商时期的神权法思想,形成了复杂的天命观,认为上天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神,而是所有民族共同的神,但是能享有天命的人只有一个,这个人必须拥有至上的德,这就是“以德配天”。可是,“天命靡常”,统治者享有的天命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德者得天下,失德者失天下。“以德配天”突破了夏商的神权法思想,提出了君权神授的概念,实际上是周武王为了能够合理地取代商纣王而找的理由。进而,有德者在获得统治地位之后,不能够高枕无忧,必须继续修德,只有做到“敬天保民”,才能永享天命,否则终将失去政权。 “明德慎罚”是“以德配天”、“敬天保民”在法制方面的延伸。“德”包含了“敬天、孝祖、保民”三个层次。“明德”就是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治。对统治者本身来说,要严于律己、勤于政事、力戒荒淫,成为众人的表率。再者,统治者要“重人事”,关怀民众、宽以待民,使得人民自愿归附于自己。“慎罚”则指出应当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反对不教而杀,立法、司法都必须宽缓、审慎,执行刑罚更要慎重:在立法上,西周人强调“中罚”,要设置宽严适中的刑罚,重罪重罚、轻罪轻罚。在司法时,裁判者力求不偏不倚、不轻不重。 (二)“周礼”与“礼治” 周礼是在夏礼、商礼的基础上发展成的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周礼中最基本的两个原则是“亲亲”和“尊尊”,“亲亲”即亲爱自己的亲属,尤其是直系尊亲属;“尊尊”即尊敬服从上级,尤其是一国之君。“亲亲”和“尊尊”的出发点是分别维护家长制和君主制,它们共同构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制,并且由此衍生出既是伦理道德,又是法律规范的“孝”和“忠”。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礼治”的基本特征。礼是对行为的正面性要求,刑是针对违反了正面性要求的惩罚性规范。礼的出发点是为了约束贵族的行为,而刑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奴隶,这是法律不平等的表现。所谓“礼治”就是少数贵族统治阶级用一套规范体系来控制人民、维护统治,可以说西周的礼就等同于法律。 二、西周法律思想的地位 西周的法律思想,将人们从宗教迷信的侄桔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我国法律文化的第一次转型,并成为以人本主义为基础、以家族伦理为本位的中华法系之思想滥觞。中华法系虽然是指封建法律制度,但这种法律制度是由奴隶制法律发展而来的。中华法系从奴隶制法律到封建法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某些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礼法结合。 西周法律思想在中华法系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西周“以德配天”的法律思想将“天命”与“德治”联系起来,是封建正统“德主刑辅”思想的基础。西周以后,德治思想经过春秋末期孔子,战国孟子、荀子的发展逐步充实起来,到汉武帝“独尊儒术”、倡导德治、引经决狱,到唐代统治者以“礼法并用,德主刑辅”为立法指导思想,再到明朝“重典治国”指导下的“明刑弼教”。封建社会历朝历代,虽然在“德”与“法”两者谁主谁辅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但是却一直很重视德教与法律的结合,这点与西周“明德慎罚”法律指导思想一脉相承。 另一方面,自秦汉以后,儒法合流、全国统一和儒家思想的正统化,周礼的“亲亲”“尊尊”等原则逐渐演变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并逐步经典化、官方化、法律化。封建法制中的“八议”“十恶”“官当”、依服制定罪量刑、亲属相隐、犯罪存留养亲、子孙不得违反教令和不得别籍异财等,都是“礼治”思想的体现。“礼治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成为整个封建法制的一个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