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考研数学如何提升计算能力

考研数学如何提升计算能力

考研数学如何提升计算能力
考研数学如何提升计算能力

考研数学如何提升计算能力 考研数学注重对计算能力的考察,这需要大家在平时的练习刷题中去获得。 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数学提升计算能力的技巧,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数学提升计算能力的方法 1、动手做题巩固了基础概念后,就应该把“理论与“实际 结合起来了,也就是做题,做题是最好的检验基础是否扎实的方法。 做题可以掌握做题的方法,积累解题的思路,对所学内容逐步进行练习,最后达到看到题 目就可以将步骤一字不差的解出来。 这个阶段做题主要做课本上的例题还有课后的练习题。 很多考生喜欢看题,对照着答案看了一遍觉得懂了,这样做是不对的。 不实际的做题是肯定不会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哪一步卡住而使题做不下去了。 所以一定要动手做题,“眼高手低是复习中的大忌。 通过做题也可以透彻理解各章节的知识点及其应用,达到相辅相成的理想复习效果。 第一遍复习时,需要认真研究各种题型的求解思路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对自己的 强项和薄弱环节有清楚的认识, 这样在第二遍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自己不擅长的 题型的练习了,经过这样的系统梳理,相信解题能力一定会有飞跃性的提高。 做历年真题在做真题的时候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把每一年的真题当做考试题来做,把握 好时间,将做每份真题的时间控制在两个半小时之内,做完之后按照考研阅卷人给出的评分标 准对自己的试卷进行打分,记录并分析试卷中出错的地方,找出与阅卷人所给答案不符合的地 方,逐渐完善自己的做题思路,逐渐向阅卷人的思路靠拢。 另外除了做真题之外大家还要学会总结归纳历年真题,将历年真题中的考点列成表格,这 样可以有助于大家预测考点。 做全真模拟题与参考书中的基础题其次,要做典型题。 做题时要有这样一种态度:做题是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检验,在做题过程中不能只是为了 做题而做题,要积极、主动的思考,这样才能更深入的理解、掌握知识,所学的知识才能变成 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具有独立的解题能力。 从历年的考研真题来看,线性代数的计算量比较大,但出纯计算的可能性比较少,一般都 是证明中带有计算,抽象中夹带计算。 所以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证明题的逻辑严紧性, 掌握一些知识点在证明一些结论时的基本 使用方法,虽然线性代数的考试可以考的很灵活,但这些基本知识点的使用方法却比较固定, 只要熟练掌握各种拼接方式即可。 模拟题难度一般高于真题,所以做的不好大家也不要灰心,要承受住压力。 除了这些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基础题,真题中大部分考的都是基础题,大家一定要把基础题 的分数拿到。 2、养成认真的做题习惯很多复习了很长的同学都会出现明明题目会做可就是拿不上分, 多数情况是解题不认真。

在试卷上大题还好些,还有步骤分,小题就惨了,一分没有。 所以认真解题要从最开始复习时就引起高度的重视。 出现这样的同学大多数都是在纸上演算潦草,经常画得乱七八糟,不认真,想回过头查找 一下某道题的计算过程,是很难的一件事。 所以在复习初期训练自己合理使用草稿纸,尽量写的规整一些,认真一些,这样会减少错 误率。 平时做题也不要在试卷上演算做答,尽量都在草稿纸上。 以上方法虽然不能说是考研数学制胜法宝,但发现,养成认真习惯能提高考研数学成绩 5-8 分,这只是一个平均分,大家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考生们要从考研数学初期就要注意 这些细节。 3、勤记笔记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准备两个笔记本,一个是整理自己在复习当中遇到的不懂 的知识点、公式、定理;另一个是错题本,把自己在复习中遇到的错题积累起来。 在复习前期时看不出这两个本子有什么重要作用, 但越复习到最后就会发现两个本子的重 要性了,这两个本子就是考研冲刺复习时最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 考研数学复习初期常见的问题答疑 1. 市面或网上的考研数学复习资料很多:考纲、各类 文章、真题、各阶段的模拟题,那么考研数学复习的基本依据是什么?解答:基本依据是考纲 和历年真题。 考试大纲是命题依据,考生可以通过考纲获得考研的最基本也是最权威的信息,如考试范 围和考试要求。 而历年真题在所有试题中含金量最高,可以通过对真题的分析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如试题 难度,核心考点等。 2. 能否简单概括考研数学的要求?解答:我们依据什么来回答这个问题呢?我认为是对考 纲和真题的分析。 从考纲看,考研数学对考生有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从考研真 题看,考研数学的要求如果用三个关键字概括,即:“基础、“方法和“熟练。 3. 您说的“基础、“方法和“熟练具体指什么?解答:考生可任选一道考研真题,该题可 能有一定难度和综合性,但其分解之后的考点都在考纲规定的考点范围内,说明考研数学重基 础。 那么打牢基础是否能轻松应对考试呢?不够,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总结方法。 比如中值定理相关的证明题是令不少考生头痛的一类题。 考生把基础内容(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费马引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柯西 定理)掌握好后(定理内容能完整表述,定理本身会证),直接做真题,很可能没什么思路,不 知道朝哪个方向想。 知识从理解到应用有一个过程:理解了不代表会用,应用还有个方向问题——在哪方面应 用呢?这时真题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真题是很好的素材,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总结,可以 对真题的具体应用有直观认识,对真题的命题思路有全面认识。 换句话说,通过对真题“归纳题型,总结方法可以让考生知道拿到题目往哪个方向想。 以中值定理相关的证明这类题型为例,如果总结到位了,就能达到如下效果:拿到一道此

类型的题目,一般可以从条件出发进行思考,看要证的式子是含一个中值还是两个。 若是一个,再看含不含导数,若含导数,优先考虑罗尔定理,否则考虑闭区间上连续函数 的性质(主要是两个定理——介值定理和零点存在定理);若待证的式子含两个中值,则考虑拉 格朗日定理和柯西定理。 4. 后面的时间如何安排,如何规划?解答: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考研复习周期为近一年 的时间——从 3 月到 12 月(但是现在备考越来越提前, 已经有 2017 考生现在就开始准备了。 ),可以划分为“考研四季:考研之春(准备-6 月),考研之夏(7-8 月),考研之秋(9-10 月)和考研之冬(11-12 月)。 前三季对应考研数学的三个要求——“基础、 “方法和“熟练, 第四季的任务是模拟演练, 查漏补缺。 以上是大的规律性的东西。 每位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 5. 您提到的“基础、“方法我相对完整地过了一遍,那接下来怎么达到“熟练呢?解答: 考生可能对考研没有透彻的理解,但一定对高考有较全面的把握。 而考研数学和高考数学有不少相似之处,那么大家如何达到高考数学的“熟练的要求呢? 多做题是有效的途径。 做什么题?真题和模拟题。 优先选真题,市面上有十几年的真题解析,网上也有一些资料。 此外,假设考生考数学三,那么不光做数三的历年真题,数一数二,只要在数三的考试范 围内的真题,也要做。 最后,想要达到“熟练,分享一句卖油翁的话,“无他,唯手熟尔。 6. 刚做了两套测试卷,感觉不理想,您说的“基础、“方法我好像都没掌握好,受打击 呀。 解答:李开复说过“挫折不是惩罚,而是成长的契机。 测试成绩不理想,感觉受打击也是人之常情。 但更积极的态度是将其看成完善、提升的机会。 暴露出问题不可怕,甚至是必要的。 我们还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完全可以有大幅度的提升。 你这种情况也不少。 那既然发现了自己基础不牢,方法也未完全掌握,那怎么做其实自己也明白了。 数学是很“诚实的学科,有的文科自己没有什么思路,还可以写点自己的认识,但数学没 有思路,真的写不出什么来。 所以从头做起,扎扎实实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也不要忘记“考研之秋的任务。 7. 我基础还可以,下个阶段有没有详细些的建议?只一个“熟练就够了?解答:对于基础 不错,有志于考高分的考生,下个阶段的复习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适当拓展难度,提 升熟练度,提升准确度。 要想在考场上游刃有余,只做与真题难度相当的题目是不够的。

适当做点难度超过真题的模拟题,可以使考生再面对真题是感觉“简单。 也有考生问能否推荐模拟卷。 大家可以上网上查查销量最好的模拟卷,得到市场认可的资料质量不会错。 8. 有时复习状态不好,您有什么好的建议?解答:经验性的文章网上有很多,这里不赘述 了。 我有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可以在心理调节方面给点专业性的建议。 我今年三月的一篇此类文章《考研复试三大专业心理调适方法》被新浪教育采纳,搜狐教 育也有转载。 文章总结的方法适用于复试,初试也可参考。 9. 复习全书要不要过一遍呢?很纠结。 解答:有不少质量不错的数学资料,考生不知如何取舍。 我的看法是这样: 可以按照权威性给资料排个序, 以高数资料为例: “同济六版教材>“复 习全书>各类模拟卷。 这样可以按照资料的权威性来选择复习资料,过完教材过复习全书。 书不在多,而在精。 真正的高手未必用了很多资料,但很可能是把权威性的资料用的很精。 比如教材,包含了考纲要求的基础知识,来龙去脉写得很详细,而且一些方法也蕴含在题 目中,但需要挖掘整理。 所以能把教材用精了的考生水平一定不低。 再比如,“复习全书经过了时间检验,质量不错。 怎么用精?过一遍肯定不行,得过两、三遍。 另外,题目最好自己动手做,而不是仅仅看。 走笔至此,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句子就在嘴边: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10. 我是工作之后再回来考研的,前面没有系统地复习,现在做题很吃力,要不要 从基础的开始看呢?解答:建议打牢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11. 碰到一道题,想了十多分钟想不出来,怎么办?解答:不能一概而论,要视题和自己 两方面的情况而定。 从题的角度,可以看题的难度和重要程度。 如果题目本身确实比较难,而自己目前基础较薄弱,可以先放一放,等后面功底深厚了, 再来个“回马枪;如果题目本身属于核心考点,那确实应该多花一些时间,两个、三个十分钟 也值得。 其他情况,考生可作相应处理。 从自身的情况看,可以看基础和时间。 如果自己基础较薄弱,那挑战难题就不大明智;如果时间充裕,多思考下难题倒是无妨, 但如果时间紧,而还有比较基础的考点没搞定,那还是把难题放一放好。 以上策略适用于备考,也适用于考场答题。 考场上碰到一时想不出来的题目是正常的,建议先放一放,把能搞定的题目做完,再回过

头来琢磨这道题。 这样做的好处是:万一这道题做不出来,因为已经搞定大部分基础题,所以仍能得到一个 可接受的分数;做出来,当然是锦上添花了。 另外,搞定大部分基础题后,考生心理会“有底,而在放松的状态下是有利于做出较难的 题目的。 有的同学做不出某道题,不愿意往下走,做下面的题会不舒服。 我想提醒这类同学:我们毕竟是在考试,而不是做学问。 考试的目的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发挥出最佳水平,取得尽可能高的分数。 所以考试是个“条件最值问题,我们无法取到“无条件最值那种理想解。 而做学问应该花时间搞定每个点。 考试是务实的,而做学问则带有理想主义色彩。 12. 我是“二战考生,老是心里没底怎么办?解答:为什么会心里没底?是担心遗漏考点, 还是担心会的题做错,还是怕搞不定新题?如果担心遗漏考点,那么梳理体系是个不错的方法。 找若干张空白的纸,可以按照章节,可以按照模块,系统梳理该部分的知识点、方法和题 型。 一趟梳理过后,自己心里会“有底一些:考试要求有哪些,自己掌握了哪些,哪些掌握得 不牢固。 如果担心会的题做错,那得分析做错的原因。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多练来解决。 也不排除是心理作用。 其实不只是考试,处理工作以及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自信。 自信的人能充分甚至超水平发挥自己的水平。 自信源自何处?充分准备和多练。 所谓“尽人事而待天命,“改变能改变的事,接受不能改变的事,用智慧分辨二者的不 同以及“积极进取,随意而安,道理都是相通的。 我们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好,就可以把心放下了。 13. 概率中的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常考大题,这部分不大理解,但按照步骤也能做对, 要不要花精力理解呢?解答:这就像练武,内功没有长进,也没有融会贯通,但是记住了招式, 这样行吗?也未必不行。 因为招式也是武功的一部分,遇见水平较低的对手,按照招式走也常常有效。 但这是多数习武者追求的吗?答案显而易见。 对于备考而言,“理解、“融会贯通能提升考生的内功,而排除偶然因素后,内功深厚是 考高分的必要条件。 14. 线性代数向量那部分的定理比较抽象,一定要会证明吗?解答:向量部分有两大部分 内容需要重点把握: 一部分是向量的两个核心概念“线性相关和“线性表出与线性方程组的关 系;另一部分是向量自身有一些定理,需要把握。 前一部分对处理数值型向量组的“线性相关和“线性表出问题很有效——处理“线性相 关问题转化为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问题;处理“线性表出问题转化为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的解的存在性问题。 后一部分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定理内容要熟悉,大部分的定理要会证明。 如“n(n>=2)个向量构成的向量组线性相关的充要条件是存在一个向量能由其余向量线性 表出,该定理有助于理解“线性相关这个概念的含义,另外该定理的证明过程中包含着证明一 个向量由一个向量组线性表出的思路:找一个包含这个向量和向量组的等式,说明该向量的系 数不为 0 即可。 15. 线代既灵活又抽象,怎么把握呢?解答:我问过不少考生这个问题:线性代数的知识 结构是树形结构还是网状结构?不少同学回答网状结构。 考生首先应该把考纲规定的每个考点掌握好, 接下来完成“归纳题型, 总结方法的任务(可 以自己把参考资料总结的方法消化吸收,也可以把老师讲的方法消化吸收),接下来就是形成 体系和强化重难点了。 如何形成体系呢?用核心的概念把相关的知识串起来是个不错的方法。 比如 n 阶矩阵 A 可逆有多少等价条件?从行列式的角度是 A 的行列式不等于 0,从向量的 角度是 A 的列向量组或行向量组线性无关, 从线性方程组的角度是 Ax=0 仅有零解或 Ax=b 有唯 一解,从秩的角度是 r(A)=n,从特征值的角度是 A 的特征值不含 0,从二次型的角度是 A 的转 置乘 A 正定。 还有,要有寻根究底的精神。 比如,我们讨论下秩这个让考生百感交集的概念。 首先要搞清楚秩是什么?线性代数中有两个秩:一个矩阵的秩,一个向量组的秩。 矩阵的秩是矩阵非零子式的最高阶数。 一个矩阵的秩为 k 意味着什么?要会“翻译。 “直接翻译的结论是矩阵非零子式的最高阶数为 k。 只会“直接翻译还不足以应对考题,还得会“间接翻译:该矩阵存在 k 阶非零子式,并且 该矩阵不存在 k+1 阶非零子式。 再进一步思考:前半句话用秩的语言怎么描述?应为 r(A)>=k;后半句话用秩的语言怎么描 述?应为 r(A) 再思考:该矩阵不存在 k+1 阶非零子式包含几种情况?应有两种情况:1)矩 阵存在 k+1 阶子式,但 k+1 阶子式全为 0;2)矩阵不存在 k+1 阶子式(如矩阵是 k 阶方阵)。 这样关于矩阵的秩的概念才理解到位了,但还需多做题才能达到熟练。 类似地,我们可以对“向量组的秩这个概念做层层剖析。 首先,向量组的秩是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所含向量的个数。 什么是极大线性无关组?顾名思义即个数最多的线性无关的子向量组。 但是严格的数学定义必不可少。 这个地方提到一个问题: 有同学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比较头疼, 试图抛开严格的数学表述, 而通过举例子等方式理解,这样可以吗?不行。 举例子确实有助于理解,但代替不了严格的数学表述。 其实,定义理解好了,方法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考生可以思考相关问题:如极大无关组是否唯一?如果不唯一,那它们是什么关系?还可以

继续思考矩阵的秩和向量组的秩的关系。 任给一个矩阵 A,矩阵可以按列分块,也可以按行分块,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三个秩——矩 阵的秩,矩阵的列向量组的秩和矩阵的行向量组的秩。 这三个秩是什么关系?结论是相等。 这个结论不需要证明,会用即可。 16. 总是感觉概率理解不透彻,不好把握。 解答:从考试的角度,大家看看历年真题就发现比较明显的规律:概率的题型相对固定, 哪考大题哪考小题非常清楚。 概率常考大题的地方是: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多维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矩估计 和极大似然估计。 其它知识点考小题,如随机事件与概率,数字特征等。 从学科的角度,概率的知识结构与线性代数不同,不是网状知识结构,而是躺倒的树形结 构。 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是基础知识, 在此基础上可以讨论随机变量, 这就是第二章的内容。 随机变量之于概率正如矩阵之于线性代数。 考生也可以看看考研真题,数一、数三概率考五道题,这五题的第一句话为“设随机变量 X……,“设总体 X……,“设 X1,X2,…,Xn 为来自 X 的简单随机样本,无论“随机变量、 “总体和“样本本质上都是随机变量。 所以随机变量的理解至关重要。 讨论完随机变量之后,讨论其描述方式。 分布即为描述随机变量的方式。 分布包括三种:分布函数、分布律和概率密度。 其中分布函数是通用的描述工具,适用于所有随机变量,分布律只针对离散型随机变量而 概率密度只针对连续型随机变量。 之后讨论常见的离散型和连续性随机变量,考研范围内需要考生掌握七种常见分布。 介绍完一维随机变量之后,推广一下就得到了多维随机变量。 多维分布总体上分成三种:联合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 其中每种分布又细分为分布函数、分布律和概率密度。 只不过条件分布函数我们不考虑。 该章常考大题,常考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和边缘分布、条件分布。 之后讨论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分布包含着随机变量的全部信息,如果只关心部分信息就要考虑数字特征了。 数字特征考小题。 把公式性质记清楚,多练习即可。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是偏理论的内容,考试要求不高。 数理统计是对概率论的应用。 其中考大题的地方是参数估计(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 考小题的点是常用统计量及其数 字特征,三大统计分布,正态总体条件下统计量的特殊性质。

17. 经常看着会,但一动手就会发现问题:要么是哪卡住了,要么是做得慢。 什么原因,怎么解决?解答:这是考生普遍性的问题。 看着会说明考生对基本考点、基本方法有一定认识;但一动手就发现问题多多,说明要么 考生理解不到位(考试要求考生对考点理解到一定深度);做得慢,说明不熟练。 那么如何解决呢?我觉得可以在两方面下功夫:理解和熟练。 如果理解不透彻,不到位,可以通过听课、看书、做题解决;如果已经理解了,但不熟练, 那只有多练,多做题了。 18. 数一、数二、数三,高数都是大头,高数命题有什么规律吗?解答:根据对 2014 年的 真题分析,发现高数命题有如下规律:1) 侧重对数一、数三独有知识的考查。 数一有什么独有知识?大的模块有空间解析几何、多元积分(三重积分、曲线积分和曲面积 分);数三独有的知识包括经济应用和级数(相对数二而言)。 比如 2014 年真题中数一考了切平面方程, 斯托克斯公式还有曲面积分;数三考了边际收益 和幂级数求和展开。 2) 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白了就是应用题。 比方上面提到的数三的经济应用,数二考到了形心质心。 前者是导数的经济应用,后者是定积分的几何应用。 3) 考点覆盖较全。 这提示考生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忽略次要考点,要做全面复习。 这与把握重点是不矛盾的。 这里可以把考研政治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用过来: 全面复习和把握重点的辩证统 一。 19. 为什么做题这么重要?多看不也行吗?解答:我经常问同学两个问题,你也可以试着回 答一下这两个问题。 1) 考研数学是跟高考数学比较像,还是跟奥数比较像?多数同学都认为跟高考数学像。 我也认可这种回答。 因为都是标准化测试,考查的也是通性通法。 2) 大家都是从高考过来的,有没有见过这两种同学:基本不做题,光听光看,结果高考 数学考得非常好;不听课,但自己埋头做题,结果高考数学考得非常理想?多数同学认为没见过 第一种同学,有第二种同学。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道理也不难:考试的形式如果是这样,监考老师坐在那,问:“同学,请你说说中值定理 相关证明这类题的思路,那么做题确实有点多余,我们的备考改成“坐而论道就可以了。 可是现实是考试的形式是笔试,是“双规——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的地点用笔答题。 所以不做题,做题少 就不行了。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一下听课与做题的关系,我觉得是:做题是取得好成绩必要条件,而听 课是非必要条件。 那听课的作用是什么?是帮助考生理解,节省考生自己总结方法的时间。

考研数学考前攻关的注意事项一、11 月查漏补缺篇针对在做模拟试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查缺补漏,以便以最佳的状态进入考研冲刺阶段。 应该注意加强考前的强化训练,做几套模拟试卷是必不可少。 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几套模拟试卷一是可以了解一下自己对所考的知识点究竟掌握到什么 程度,同时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抓紧时间补上。 再者通过平时的练兵可以给应试时提供一些经验。 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经验证明, 如果考生能够通过做题将所遇到的各种题进行延伸或将试 题的变式做到融汇贯通,一定会在考试中运用自如超常发挥,取得好成绩。 在做模拟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答卷时时间的分配。 一定按照实考那样严格限定做题。 只有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考试的时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数学公式必须在做题前就牢记住,这样在使用时才会得心应手。 3、举一反三,不只是为做题而做题,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二、进入 12 月,考前攻关冲刺阶段 1、要站在命题者的高度复习备考。 (1)根据考试大纲掌握详细知识点。 (2)每复习一个知识点,都要从命题者的角度去想一想。 2、分配复习时间以成绩提高最快为原则。 (1)考研数学有三部分,即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其中数学二不考概率统计。 在本阶段, 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去复习能尽快提高成绩的学科及自己尚未完全掌握的重要知 识点,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最大的效益。 (2)自己擅长的科目和题型不应再花太多时间,其它的科目和题型,应多花时间去突击复 习,成绩肯定会快速提高。 3、临阵磨枪与重心后移。 (1)考前两周做两到三套模拟题,对提高解题速度、激活所学知识非常关键,同时也可以 在做题过程中查缺补漏,并探索适合自己的考试答题的时间分配规律。 (2)做模拟题不要斤斤计较分数的高低。 4、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复习综合题的解题策略。 所谓综合题就是考查多个知识点,即把前后章节的知识综合起来进行考核的试题。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要学会分析问题,切实掌握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真正理解基本概念的 实质,融会贯通各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5、挥洒自如,宠辱不惊,调整好应试心理。 考前最后半月,特别是最后几天,记忆力特好,应充分利用。 此时不宜再去复习具体的知识点,而应采取浮光掠影式的复习方式,应以轻松的心态,着 眼于宏观的角度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或快速地浏览一些特殊的题型,加深对其解题技巧的理解; 或从头到尾翻一遍大纲和考研真题,在脑海里对其中每一个知识点留下最后的印象。 同时,对试题的难度和答题的方法要做到心中有数。 而一些比较难一点的题目,特别是一些新面孔的题目,考生最重要的是不能轻言放弃。 因此,以积极的心态和平常心去复习备考,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6、关于模拟题。 在本阶段主要以模拟考试为主要复习方法,应该在半月内作 3 套左右的模拟题,每套题控 制在 3 个小时内,不能查阅公式及参考答案,即以模考形式复习,做到真正的检验自己,达到 模考的效果。 且做完后应该用一定的时间进行总结,把不会的题目弄清楚,对生疏的知识点进一步的掌 握。 猜你感兴趣:1.考研数学如何提升解题能力 2.考研数学如何通过做题提高分数 3.考研数 学提高分析综合及实际问题能力的方法 4.考研数学如何提高解题速率和正确率 5.考研数学如 何培养解题的综合能力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及强化练习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 计算就是一种能力,亦就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数学就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魅力又在于“活”,数学处处都与计算密切相关, 计算不就是枯燥的代名词,充满了观察、推理、判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 以及周密严谨的思维能力等。 中考数学满分120分,与计算相关的题目约占100分,准确、快速地得出计 算结果,能有效提高学生理科成绩,帮助学生直达名校! 学生常见的计算问题有哪些? 学生在分析计算错误时,不知道如何分析,往往归因于“粗心马虎”,告诉 自己“下次注意”就可以,可事实却总就是事与愿违。在计算方面学生容易出现哪 些问题呢? 1. 瞧到题目,不仔细审题,就慌忙答题,要求解周长,仅求出边长,做到一半发现遗漏隐 含条件或有其她简单方法,思路大乱。 2. 在大脑停止思考时,容易疏忽大意,抄错数。 3. 没有严格依据法则与运算律来运算。准确记忆法则与运算律就是前提,关键就是无论何 时何地都能正确地运用。比如两式相减求绝对值,如果前面有负号,容易错;乘法满足分配律,不少学生也误认为除法也满足分配律等。 4. 没有按照计算流程来走,认为一步一步写计算很麻烦,计算时跳步太大。 5. 越就是成功在望,越容易大意,不少同学在倒数计算第二步时放松警惕,结果导致结果错误。 6. 缺乏检查意识,不知道怎么检查。误以为检查就就是把题目再做一遍,对异常结果不敏感,不知道 积累自己的易错点,不善于结合题目背景进行检查,比如价格不可能就是负数等。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目录 <1>()11002510133 ÷-+÷? <2>3021220093026π-????-++-? ? ???? ?<3> cos 45cos 60sin 45cos30?-??-? <4>2cos30sin120tan 45sin 135cos120tan 60?-?-??+?+?

三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提升方案

三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提升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想数学、用数学的习惯、意识和能力。使一些对数学感兴趣,成绩优异的同学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迎接仲恺高新区第二届数学能力竞赛,并能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结合我班实际,特制定一下辅导方案。 一、学生名单 xx xx 二、辅导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训练。 由于该竞赛命题大多以课本为依据,因此在辅导时要紧扣课本,严格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适时联系课本内容。 2、不拘泥于课本,适当扩展深度。 由于该竞赛题目往往比平时考试卷难,教师必须在课本的基础上加以延伸、拓宽,或教给学生新的知识 3、精讲赛题,启迪思维。 竞赛是一种高思维层次、高智力水平的角逐,一种独立的创造性活动。因此,竞赛试题可以多方面地培养人的观察、归纳、类比、知觉的方法,它能给学生施展才华、发展智慧的机会。教师在讲解竞赛题时,应向学生强调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适时联系以前解过的题,用其已掌握的方法或解题思路,以求对竞赛题作出合理的解

答和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并通过解题后的回顾,教会学生总结,研究自己的解题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 4、设计专题训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竞赛题以其难度大、新意浓的特点考查学生的灵活性,解竞赛题虽然没有常规的思维模式可套,但因其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所以它离不开基础知识和特有的思维规律,因而在辅导中需要确定一些专题进行讲授和训练。但指导教师在设计专题时,应注意题目要有一定的梯度和新鲜感,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辅导时间: 2018.11月至比赛前 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午读时间。 五、辅导地点:XXX 六、辅导形式: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七、辅导教师:XXX 八、辅导内容: 小学四年级知识:混合运算、加与减、乘与除等知识。 2018年11月5日 XXX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计算练习能力提升训练

1、解方程。 (1) χ + 3 = 11 (2) 13 - χ= 3 (3) 4χ - 1 =2- 1 3.25+4 1 -χ=5 5 4 12 16 8 3 3 2 18 2、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 (1)3 - 1 - 1 - 3 (2) 7.8×1.17-7.8×0.17(3) 10- 7 - 5 (4) 5 + 4 - 3 + 1 4 3 4 1 2 12 8 5 8 5 1、解方程: χ-1 = 4 1 +χ= 1 2χ-5 = 1 2χ-1 =1- 1 2 5 6 2 6 6 5 5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 +1 +4 1- 5 - 6 2 +1 +5 +5 1 3 -(13 -2 ) 5 3 5 11 11 7 6 6 7 15 15 5 1、解方程: χ+ 5 =1 χ- 3 = 7 χ-( 3 +4 )=1 χ-(4 1 +0.75)=2 9 5 10 14 7 2 2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

3 - 1 - 1 - 3 10- 7 - 5 5 + 4 - 3 + 1 0.25+ 11 + 3 + 4 4 3 4 12 12 8 5 8 5 15 4 15 1、解方程或比例。(9 分) ① 0.3χ= 45 ② 2 χ+ 3 χ=28 ③χ- 4 = 5 5 5 5 12 2、计算,要写出主要计算过程,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18 分) 1 + 1 + 1 1 + 1 - 1 1 + 1 + 4 2- 5 - 7 5 2 3 2 3 4 5 2 5 12 12 1、解方程或比例。 χ- 1 = 4 1 +χ= 1 2χ- 5 = 1 χ-(4 1 +0.75)= 2 2 5 6 2 6 6 2 2、计算下列各题,要写出主要计算过程,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4 +( 3 - 1 ) 2- 3 - 4 5 - 1 + 5 68- 7.5 + 32-2.5 5 8 4 7 7 8 3 12 1、解方程。 2

计算能力在初中数学中重要吗

计算能力在初中数学中重要吗 从孩子本身的心理因素讲:计算问题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初一成绩比较集中,计算马虎丢分很容易拉开档次,特别是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计算占有60%的分数,计算不过关会影响对新知识的学习和信心,形成厌学的恶性循环。 学生遇到的计算问题 一、计算思路误区 很多孩子遇到计算题,遇到多符号的混合运算,往往如同站在了多叉路口,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搞清楚了运算顺序,却忽略了乘法分配律或其他运算律,从头死算到结尾。 我每轮给初一的孩子上课时,遇到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先讲明白计算的三大原则,“从高到低,从左到右,括号从内到外”;再给孩子一个口诀,叫“五凑一拆”,具体讲“五凑”指的是“凑整、凑零、凑分母、凑倒数、凑符号”,“一拆”指的是“拆带分数”。把握这几个基本的计算方法,再针对性的进行强化练习时,孩子不再是盲目的计算训练,而是再训练方法。这个很重要!因为孩子是有目的,而不是在盲无目的的刷题的感觉。 二、计算技巧的缺失 计算题目有一些常用的高端方法,能够简化计算的过程,并

且提高计算的精准度。例如计算等比数列求和的问题上,死记结果公式是没有意义的。一旦提醒变换,不再单纯是等比数列,孩子可能就会丢分。但孩子如果理解深层次推导方法是错位相减,并加以灵活运算,或许思路就通了。对于中考要冲刺满分的学员,这一部分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 三、解题步骤不规范 以孩子初一面临最常见的考试题型:解方程为例进行分析,解方程分五步: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一。每一步都有15%-25%的失误可能性。 为何会频繁出现问题 一、从客观因素分析,中学负号的加入,深化了加减混合运算,高等计算符号比如绝对值和乘方等符号的加入,要求孩子对计算逻辑有更深的理解和运用。计算的严谨性和技巧性也是孩子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从主观上分析,孩子从小学带上来的坏习惯也很多:只注意结果不写过程,所谓的虎头蛇尾; 字迹潦草,-1看起来像7,做完作业一问,自己都支支吾吾看不清楚写的什么,等号不对应写,写着往右歪,空白都没了,就想着跳步赶紧给出答案;辅助线不用铅笔,签字笔画错了用涂改带一抹,结果图看不清了要求换试卷,怎么可能呢?自己的图都看不到了还如何做题呢! 不复习,不预习,概念理解不牢,边做题看看书,甚至不理

(完整版)初中数学计算能力提升训练测试题

1.化简:b b a a 3)43(4---. 2.求比多项式22325b ab a a +--少ab a -25的多项式. 3.先化简、再求值 )432()12(3)34(222a a a a a a --+-+-- (其中2-=a ) 4、先化简、再求值 )]23()5[(42222y xy x y xy x xy -+--+- (其中2 1 ,41-=-=y x ) 5、计算a a a ?+2 433)(2)(3 6、(1)计算1092)2 1(?-= (2)计算5 32)(x x ÷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3 232a a a =+ (B)a a 2121= - (C)6 23)(a a a -=?- (D)a a 221=-

计算: (1))3()3 2 ()23(32232b a ab c b a -?-?-; (2))3)(532(22a a a -+-; (3))8(25.12 3 x x -? ; (4))532()3(2 +-?-x x x ; (5)())2(32y x y x +-; (6)利用乘法公式计算:()()n m n m 234234+--+ (7) ()()x y y x 5225--- (8)已知6,5-==+ab b a ,试求2 2b ab a +-的值 (9)计算:2011200920102 ?- (10)已知多项式3223-++x ax x 能被122 +x 整除,商式为3-x ,试求a 的值

1、 b a c b a 23223 2÷- 2、 )2(23 )2(433y x y x +÷+ 3、22222335121 )43322 1(y x y x y x y x ÷+- 4、当5=x 时,试求整式() ()1315232 2 +--+-x x x x 的值 5、已知4=+y x ,1=xy ,试求代数式)1)(1(2 2++y x 的值 6、计算:)()532(222223m m n n m n m a a b a a -÷-+-++ 7、 一个矩形的面积为ab a 322+,其宽为a ,试求其周长 8、试确定20112010 75?的个位数字

提高计算能力的五种训练方法

提高计算能力的五种训练方法。 一、基础性训练 小学生的年龄不同,口算的基础要求也不同。低中年级主要在一二位数的加法。高年级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具体口算要求是,先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到的三位数立即加上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迅速说出结果。这项口算训练,有数的空间概念的练习,也有数位的比较,又有记忆训练,在小学阶段可以说是一项数的抽象思维的升华训练,对于促进大家思维及智力的发展是很有益的。大家可以把这项练习安排在两段的时间进行。一是早读的时候,一是在家庭作业完成后安排一组。每组是这样划分的:一位数任选一个,对应两位数中个位或十位都含有某一个数的。每组有18道,大家先写出算式,口算几遍后再直接写出得数。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自己口算的速度、正确率都会大大提高。 二、针对性训练 小学高年级数的主要形式已从整数转到了分数。在数的运算中,相信大家非常不喜欢异分母分数加法吧?因为它太容易出错啦。现在请大家自己想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不是只有下面这三种情况? 1.两个分数,分母中大数是小数倍数的。 如“1/12+1/3”,这种情况,口算相对容易些,方法是:

大的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公分母,只要把小的分母扩大倍数,直到与大数相同为止,分母扩大几倍,分子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即可按同分母分数相加进行口算 :1/12+1/3=1/12+4/12=5/12 2.两个分数,分母是互质数的。 这种情况从形式上看较难,相信大家也是最感头痛的,但完全可以化难为易:它通分后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每个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分母的积的和(如果是减法就是这两个积的差),如2/7+3/13,口算过程是:公分母是 7×13=91,分子是26(2×13)+21(7×3)=47,结果是47/91. 如果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则口算更快。如“1/7+1/9”,公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63),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和(16)。 3.两个分数,两个分母既不是互质数,大数又不是小数的倍数的情况。 这种情况通常用短除法来求得公分母,其实也可以在式子中直接口算通分,迅速得出结果。可用分母中大数扩大倍数的方法来求得公分母。具体方法是:把大的分母(大数)一倍一倍地扩大,直到是另一个分母小数的倍数为止。如1/8+3/10把大数10,2 倍、3倍、4倍地扩大,每扩大一次就与小数8比较一下,看是否是8的倍数了,当扩大到4倍是40时,是8的倍数(5倍),则公分母是40,分子就分别扩大相应的倍数后再相加(5+12=17),得数为17/40.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速训练(3年级)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速训练心算速算简算 三年级 目录 一、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加法 2.减法 3.加减法的验算 二、有余数的除法 三、多位数乘一位数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 136

四、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 2.笔算除法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 六、四边形 1.四边形与平行四边行 2.周长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估计 七、面积 1.面积和面积单位 2.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4.公顷、平方千米 136

136 一、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加法 例1:27+31 分析:这是一道不用进位的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计 算的时候数位一定要对齐,从低位加向高位加起。 解答: 高招速递:计算时可以把27看30,也就变成了30+31, 结果是61,因为在刚才我们把27看多了,所以现在我们要减去3,再用61减去3就可以了。 针对练习: (1)43+24= (2)67+21= (3)50+25= (4)12+83= 2 7 + 3 1 5 8

(5)74+23= (6)54+45= (7)25+24= (8)64+32= (9)18+41= (10)71+15= (11)66+23= (12)80+19= 136

136 例2:25+66 分析:这道例题不同与前一道题的是需要向前一位进 位,也就是求25个一加上66个一是多少。 解答: 高招速递:我们可以把66看成65,与25正好能凑成 整十数,然后再加上少加的1。 针对练习: (1)33+28= (2)78+14= (3)55+17= (4)47+46= 2 5 + 61 6 9 1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及强化练习知识分享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 计算是一种能力,亦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魅力又在于“活”,数学处处都与计算密切相关, 计算不是枯燥的代名词,充满了观察、推理、判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 以及周密严谨的思维能力等。 中考数学满分120分,与计算相关的题目约占100分,准确、快速地得出计 算结果,能有效提高学生理科成绩,帮助学生直达名校! 学生常见的计算问题有哪些? 学生在分析计算错误时,不知道如何分析,往往归因于“粗心马虎”,告诉 自己“下次注意”就可以,可事实却总是事与愿违。在计算方面学生容易出现哪 些问题呢? 1. 看到题目,不仔细审题,就慌忙答题,要求解周长,仅求出边长,做到一半发现遗漏隐 含条件或有其他简单方法,思路大乱。 2. 在大脑停止思考时,容易疏忽大意,抄错数。 3. 没有严格依据法则和运算律来运算。准确记忆法则和运算律是前提,关键是无论何时 何地都能正确地运用。比如两式相减求绝对值,如果前面有负号,容易错;乘法满足分配律,不少学生也误认为除法也满足分配律等。 4. 没有按照计算流程来走,认为一步一步写计算很麻烦,计算时跳步太大。 5. 越是成功在望,越容易大意,不少同学在倒数计算第二步时放松警惕,结果导致结果错误。 6. 缺乏检查意识,不知道怎么检查。误以为检查就是把题目再做一遍,对异常结果不敏感,不知道 积累自己的易错点,不善于结合题目背景进行检查,比如价格不可能是负数等。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目录 <1>()11002510133 ÷-+÷? <2>30 21220093026π-????-++-? ? ?????<3>cos 45cos 60sin 45cos30?-??-?

如何提高三年级数学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三年级数学计算能力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计算得是否正确、迅速和灵活,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又对、又快、又巧”。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拙见,请各位老师给予指点: 一、创境激趣,培养品质,让学生说:“我能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的知识,将干巴巴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让学生自己说:“我能行” 学生讲解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以次激发兴趣。例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我首先给学生讲解了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由此,学生审题比以往认真了,对题目的特点分析比以前仔细了,并能灵活利用有关定律、法则,找出解题规律,学习的兴趣增强了。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和某些内部因素的影响的特点,教师在练习的时间和数量上合理安排,采取“短时、少量、多次”的方法,避免学生疲劳、厌烦现象的产生,使学生的注意力能稳定地集中在练习对象上,从而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对小学生一见难题、简算题就产生畏难情绪的特点,我采取“每日一题”、“难题找家”、“谁是常胜将军”、“我的解法最奇特——一题多解”的方法鼓励学生在竞争中征服难题,战胜困难,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上述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我让学生每人设计一个统计图,记录自己的成绩;每组设计一个统计图,记录本组成绩,定期评比,定期表扬。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和团队精神。 二、全方位引导,合理训练,让学生说:“我也行”。 1、全方位引导。 (1)让学生充分地“说”,把操作和语言结合起来。改变过去计算教学就是学生“算”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说”,说自己的思维过程,并给与适当的指导,交给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同时,重视师生演示操作作用 ,并把操作与语言结合起来, 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有效地发展学生思维.例如:在教授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让学生充分地”说”的同时,边动手 ,边思考,让学生体会“凑十”过程. (2)、提倡估算,让学生的直观思维活跃起来,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合理训练 (1)口算天天练。每天利用5分钟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单项的计算要根据学 生掌握的情况重点练,对于学生难掌握之点易错之处要突出练。练习

九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提升训练方案

万泉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学生数学辅导作业完成情况 自查表 姓名: 注:1、因学习进度,本卷没有专列数的计算。 2、有时间的同学应加强二次方程特别是韦达定理使用练习。

数学计算能力提高方案 数学是一门以计算为基础的学科,但很多同学数学成绩都栽在计算题上,有的是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计算跳步、不进行验算造成的,有的则是基本的公式没有掌握熟练,基本知识点没有记住,还有的是书写时不规范,对错位而出错。2015年平凉卷明显加重了对于数学计算的考查力度,如果计算的正确性没有保证的话,数学的高分将不可能实现。那我们就用1个月的时间,把计算强化,为后段学习提供足够的动力吧! 问题是:该如何通过训练减少数学计算题失分呢 一、解决方案 1、心态很重要:树立信心,调整心态,认真仔细,不急不燥,轻松上阵。 2、知识点要记忆准确,例如:分配率、结合律、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平方和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分式、二次根式等常用的计算方法。 3、在做题时不能跳步,每道题求解尽量4步以上,坚决杜绝跳步现象。 4、必须按照要求在演算纸上计算,做完后必须立即检查,可以换一种思路去检验。 5、凡是要列式计算的必须算到底,一定不允许口算和心算,同时特别要注意负号出现的地方一定要谨慎小心。 6、解方程必须要写检验过程,同时分式方程和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做完后,要注意看是否存在增根情况。 二、操作流程 1、认真分析自己过去计算出错的问题,先方向性找原因并在训练中提醒自己。 2、建立计算问题解决规划,每天用15-30分钟专项练习计算。 3、根据群里的参考答案,注意反思自己出错的地方。 4、把每天的成绩记录在表格中,根据成绩的变化趋势分析自己计算能力解决情况。连续5天得满分基本可以保证在考试中计算不丢分。 数学学习没有捷径,“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提高数学计算能力的四个方法

提高数学计算能力的四个方法 在计算上丢分,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作为家长,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孩子丢分的关键原因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理论知识没有掌握好,不知道各种计算题型的要点和步骤是什么。 感觉计算很简单,过于自信之后,反而会因为粗心而丢分。 越简单越怕丢分,对计算题没有自信。 对题型不熟悉,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应对。 对题型不熟练,拿到一道题目,自己对解题方法没有明确定位。 考前没休息好、考试途中过于紧张等因素造成的计算失分。 找准原因,只是家长们帮孩子提高计算能力所做的第一份努力,接下来,我们应该找准方法,才能正确的补救孩子差强人意的计算能力。对此,我有几点建议,或许能够给各位家长一些启发: 第一、熟记各种计算规则 作为家长的我们,做小学生的计算题,当然觉得很简单。但是,对正处于小学时期的孩子来说,各种运算规则对他们可是不小的挑战。 简单的加减计算还好,遇到混合运算的时候,规则就相对复杂一些了,而这时很多孩子就感觉傻傻分不清了。 就拿混合运算来说: (1)没有括号的,只有加减法运算或者只有乘除法运算,只需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就好;(2)遇到有括号的,如果括号里有乘除法也有加减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熟记各种题型的计算规则,是孩子们计算一分不丢的重要保证。如果连这些基本的运算规则都没有掌握好,又拿什么去奢望高分呢?当然,这些规则不宜死记硬背,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二、总结分析计算方法

仅仅只是熟记各种题型的计算规则还远远不够,因为规则只是文字性的概述,同学们需要把这些概念正确的运用到计算题型之中,才能起到增分的作用。 很多孩子在计算的时候丢分,是因为平日里对题型的总结和分析不够,拿到一道陌生的题型之后,老师讲解了答案和步骤就完事了,很少有学生将此做一个重要标记,在复习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殊不知,这些题型的总结和分析都是自己今后从容应对各种运算的重要保证。 当然,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也不要只在意答案的对错,更应该细心一点看孩子出错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孩子第一次接触类似的题型,家长在辅导的时候一定要多些耐心,教会孩子计算的思路和计算的正确步骤是什么。 第三、加强各种题型的练习 只熟背概念是远远不够的,虽然我并不提倡题海战术,但是必要的练习还是必须要去完成的。 在练习的过程中,既能够帮孩子们梳理总结各种题型,也能把文字概念正确的运用到其中,其实绝大部分孩子计算出错,是因为对题型不够熟练或者计算时对计算规则和步骤掌握得不够牢固,而适当的练习就能很快的解决这些问题。 当然,在练习的过程中,题型也不能太过单一。我们可以把孩子学过的所有计算题型,都出一道或者两道,让孩子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巩固学过的知识。 很多孩子在分开练习的时候,总能全部做对,但是遇到考试这种综合性质比较强的汇总时,孩子欠缺的部分马上就会凸显出来。 让孩子在练习过程中总结自己错误的原因以及找到改进的方法,是让孩子快速成长起来的关键。 第四、先注重质量再强调速度 有些家长在孩子计算能力培养方面,首先想到的就是题海战术。短时间里让孩子完成很多道题目,孩子一旦慌张,计算题的准确性就得不到保证。 前期,尤其是年级比较低的小学生,家长在辅导的时候一定不要过分的在意速度而忽视了质量。 给孩子充足的时间,一道题目一道题目的认真计算,必要的时候用其他方法验算一遍,比如,加法竖式计算可以用减法验算等。先把质量保证了,我们再慢慢的去强调孩子做题的速度,这些都有一个过程,家长切勿急功近利。 其实,先注重质量后注重数量还有一个好处——提升孩子的计算信心。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部分家长总是喜欢短时间给孩子布置几百道计算题。当孩子错了一些之后,就开始责备、惩罚,极大的削弱了孩子对计算的信心,甚至变得害怕计算了。

数学计算能力练习题集

( 7 12× 247+526÷54)÷314 1+209÷90%-8 7 (78 -516 )×(59 +23 ) 23 × [(34 +58 )÷5 8 ] (201-1128÷24)×36 25×[(2260-1285)÷75] 54×180÷(300-255) (425÷17+75)×16 72×( 125-83+61) (4+61)÷(121-3 2) [2.1+3.61÷(7.2-5.3)]×30 1.2+36÷[1.44×(0.1-0.05)] 0.38+9.62÷3.7×5.4 8.74 - 8.74÷23+700×0.03 4.38÷(36.94+34.3×0.2 [(5.84-3.9)÷0.4+0.15] ×0.92 3.6÷(1.2+0.5)×5 3.6÷[(1.2+0.5)×5] 0.11×1.8+8.2×0.11 0.8×(3.2-2.99÷2.3) 5.4÷(3.94+0.86)×0.8 (8.1-5.4)÷3.6+85.7 3.4÷[7.8-(3.9+2.2)] [1.4×2-(0.65+0.55)]÷40 2.4×1.5+3.6÷1.5 5.4÷[0.51÷(1.2-1.03)] 1 7 ÷7+7÷ 1 7 6-( 1 7 ÷2+3) 3 4 ×88+ 1 4 ÷ 1 88 [1-( 3 4 + 1 12 )]× 3 2 99%+91×( 2 13 - 1 7 ) 8.6×8 52+8.6÷8 5 ?? ? ?????? ??+-÷41838741 25×12×3 4 89 ×[ 34 —( 716 —14 )] [12 —(34 -35 )]÷7 10 79 ÷ 115 +29 ×5 11 (2.35-1255×5 1)÷0.95 [ 1011 +7÷(1213-851)]×5911 (519-2110×80%)÷(61+21 3) [ 1.3+1031×(4.8-543)]÷(7-5 34) 3163555205÷- 4.78×3.5–1.73 4 3 614311???? ??+÷ ????????? ??-÷?319865125 32÷513 -225÷871×1611 2.25-(31+0.5)×512÷6 5 1 2 41÷[(6 5 -75%)×1.2+0.8] 10.5-[216 +(734-3.25)÷7 5 4]×9 51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及强化练习-初中教育精选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 计算是一种能力,亦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魅力又在于“活”,数学处处都与计算密切相关, 计算不是枯燥的代名词,充满了观察、推理、判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 以及周密严谨的思维能力等。 中考数学满分120分,与计算相关的题目约占100分,准确、快速地得出计 算结果,能有效提高学生理科成绩,帮助学生直达名校! 学生常见的计算问题有哪些? 学生在分析计算错误时,不知道如何分析,往往归因于“粗心马虎”,告诉 自己“下次注意”就可以,可事实却总是事与愿违。在计算方面学生容易出现哪 些问题呢? 1. 看到题目,不仔细审题,就慌忙答题,要求解周长,仅求出边长,做到一半发现遗漏隐 含条件或有其他简单方法,思路大乱。 2. 在大脑停止思考时,容易疏忽大意,抄错数。 3. 没有严格依据法则和运算律来运算。准确记忆法则和运算律是前提,关键是无论何时 何地都能正确地运用。比如两式相减求绝对值,如果前面有负号,容易错;乘法满足分配律,不少学生也误认为除法也满足分配律等。 4. 没有按照计算流程来走,认为一步一步写计算很麻烦,计算时跳步太大。 5. 越是成功在望,越容易大意,不少同学在倒数计算第二步时放松警惕,结果导致结果错误。 6. 缺乏检查意识,不知道怎么检查。误以为检查就是把题目再做一遍,对异常结果不敏感,不知道 积累自己的易错点,不善于结合题目背景进行检查,比如价格不可能是负数等。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目录 <1>()11002510133 ÷-+÷? <2>30 212200926π-????-++-? ? ?????<3>cos 45cos 60sin 45cos30?-??-?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在数学考试中不难发现学生由于计算出错而丢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作为一位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计算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计算教学的顺序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 教学方法也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一年级的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能做100以内比较容易的加、减法。2.依靠实物计算有所减少。3.有些儿童能够部分地或完全摆脱实物计算,进入抽象数的加、减计算。 二、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 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 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看加、减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 三、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小学阶段,学生面临各种各样计算题。要得到计算结果,首先要考虑运用什么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等,因此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恩那个够正确计算的前提。有些学生在考试中计算题做错,并不是真正的不会算,而是由于运算定律或是运算法则没有弄清,导致计算出错。只有把有关的基础知识讲清楚,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学生计算才不会出现差错。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要轻易的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在计算的时候要让学生养成一看、二想、三算、四演的习惯。所谓一看、二想、三算、四演是指:第一先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第二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或有无简便方法以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第三步进行计算;第四步进行演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一些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计算教学,以学生的眼光看待计算,让学生在体验快乐,感受趣味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考,在思考中引导学生去品味数学内在的魅力,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计算能力训练全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计算能力训练 (一) 一、直接写得数 4 36 1? = 4 13 1- = 3-0.51= 137 1÷= 0.53×101= 0.12 = 3- 5 1= 2.4+1.2-2.4+1.2= 二、填空 1、 5 4小时=( )分 100毫升=( )立方分米 4 3立方米=( )立方分米 30分=( )小时 3 2小时的一半是( ) ( )的 3 1是 3 1米 2 1米是( )米的 5 3 6米的32 和8米的()() 相等 ( )比50千克多51 比50千克多51千克是( ) 2、 3 7×( )=( )× 5 4=4÷( )= 7 8× 8 7=( )% 3、一个圆柱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正方形边长是 6.28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高是( ) 4、一个长为3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以宽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 ). 5、圆柱的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3倍,体积扩大( )倍。 三、求未知数x 3 2x÷6= 2 1 x 4.6=0.2 3:4= x 5 四、脱式计算 75%×71+ 4 1÷7 5-?? ? ??+ ÷10314 3 76 15+5÷?? ? ??-4183 6030÷15-2.5×72

小学计算能力训练(二) 一、直接写得数 3+3%= 18÷6%= 1-26.4%= 0.625+8 1 = 0.25×7.6×4= 1-0.01= 6 51 1 - = 2 151132 5?÷ ?= 二、填空: 小数 1、 () () =1:4=2:( )=6÷( )=( )=( )% 2、 ( )的 5 4是20千克 41 比5 1 多( )% 10千克比( )千克多25% 30千克比40千克少( )% 3、如果y= 3 x ,x 和y 成( )比例,y= x 3 ,x 和y 成( )比例。 4、如果3 2 a=b(a 、b ≠0),那么a:b =( ):( ) 5、在比例尺为4:1的图上,8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长度( )厘米。 6、用1,2,6和x 四个数组成比例,x 最小是( ),最大是( ) 7、一种糖水,糖占10%,糖与水的重量比是( ) 三、求未知数x x -20%x =4 2x ÷31 =4 3 x: 4 1=12: 6 1 四、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 5 755 672?+ ÷ 5 1232 32+÷- 9.0%908.1710 9 2.81+?+? 13 1)163939(?+

初一数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初一计算能力专题训练 姓名: 班级: 一、有理数专题 1.若|x|=3,|y|=2,且x>y ,则x+y 的值为 ( ) (A )1或-5 (B )1或5 (C )-1或5 (D )-1或-5 2.若|a|+a=0,则 ( ) (A )a>0 (B )a<0 (C )0≥a (D )0≤a 3.=+++++++8888888888888888 ( ) (A )864 (B )648 (C )98 (D )64 9 4.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为2,则代数式=++-÷+x cd b a x 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2|)4(2 =-+-b a ,则=b a ____________,=-+b a b a 2_____________。 6、计算:(1))60()125()21()51(-???????-+-++.。 (2) 9181799?- (3).)16(94412)81(-÷?÷-。 二、整式计算专题 1 、如果12b x -是一个关于x 的3次单项式,则b=________ 2、已知28m x y -是一个6次单项式,求210m -+的值。 3、多项式3(5)2m x n x +--是关于x 的二次二项式,则m=_____;n=______;

4、、已知关于x ,y 的多项式22(32)(53)(910)26a x b xy a b y x y ++--+-+-不含二次项,求35a b +得值。 5、若|2|3(5)k k x y --是关于,x y 的6次单项式,则k=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减去3x -等于2535x x --的多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23m n -=-,则524m n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2|3|3(1)0x y -+-=,则20092y x ??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9、已知,a b 表示的数在数轴上如图,那么||2||a b a b --++=___________ 10. 一个多项式加上22-+-x x 得12-x ,这个多项式是 。 11、.当b=________时,式子2a+ab-5的值与a 无关. 13.已知:32y x m -与n xy 5是同类项,则代数式n m 2-的值是( ) A 、6- B 、5- C 、2- D 、5 三、一元一次方程专题 1、已知 132 -=+x ,则代数式142-x 的值是_______. 2、若21=x 是方程m mx +=-21的解,则m=________ . 3、关于x 的方程032=-++m mx m 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___. 4、若1,3-==y x 是方程83=-ay x 的一个解,则a=_______ 5、解方程13 321=--x ,下面去分母正确的是( ) (A )1)3(1=--x ;(B )6)3(23=--x ;(C )6)3(32=--x ;(D )1)3(23=--x 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x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y 天完成,两人合做这项工程所需天数 为( ) (A )y x +1 (B )y x 11+ (C )xy 1 (D )y x 111+ 4、某商品进价为150元,销售价为165元,则销售该商品的利润率为( ) (A )10% (B )9% (C )15元 (D )15% 5、a 是一位数,b 是两位数,把a 放在b 的左边,那么所得三位数可表示为( ) (A )b a +100 (B )b a +10 (C )ab (D )b a + 0b a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颍泉区屯小学利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的知识,将干巴巴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关键词】: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经常因为学生“计算错误”而困惑。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的质量。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下面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一些粗浅认识。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拙见,请各位老师给予指点: 一、原因分析 1.不看清楚题目下笔 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感觉上的、孤立的现象,不去仔细观察事物之间的特征和联系。所以在抄写数字、符号的时候,没有看清楚就下笔,抄写的数字就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比如:把“3”写成“5”,将“26”写成“62”;把“+”写成“×”等。在很多时候,脱式计算中上一行的数字到下一行就写错了,或者将不同的数字写成同一个数字。 2.容易被假想迷惑

有些运算顺序尤其是简便运算方法的错误,除上述的原因外,还非常容易出现被假想迷惑的情况,以为能够进行简便计算,将运算顺序搞错。比如在进行小数简算的过程中,32.78-(8.9+2.78)可以变成分别减去后两个数,而类似的32.78-(8.9-2.78)就不能简算,去括号后要变成32.78-8.9+2.78。 二、创境激趣,培养品质,让学生说:“我能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的知识,将干巴巴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让学生自己说:“我能行” 给学生讲解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容有关的小故事,以次激发兴趣。例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我首先给学生讲解了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由此,学生审题比以往认真了,对题目的特点分析比以前仔细了,并能灵活利用有关定律、法则,找出解题规律,学习的兴趣增强了。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和某些部因素的影响的特点,教师在练习的时间和数量上合理安排,采取“短时、少量、多次”的方法,避免学生疲劳、厌烦现象的产生,使学生的注意力能稳定地集中在练习对象上,从而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针对小学生一见难题、简算题就产生畏难情绪的特点,我采取“每日

数学计算能力训练11

中山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数学计算能力训练11 命题人:孙卫强 考试时间:7:00—7:30 分值:每题5分,满分150分 班级: 姓名: 登分号: 成绩: 1.已知{}{}1,2,3,4,2,4,U A ==则U C A = {}1,3 2.已知{}{}{}1,3,5,7,9,11,1,3,9,11,U A B ===则()U C A B ?= {}9,11 3.已知{}{} 23,12,A x x x B x x =<=-<<则A B ?= ()1,3- 4.已知{}{}213,1,A x x B x x =-≤=>则A B ?= (]1,2 5.已知{ }{230,,A x x x B x y =-<==则A B ?= (]0,1 6.若3ln ,0(),2,0x x x f x x x >?=?-≤?则1()f f e ??= ??? 32 7. 若4,0(),10 x x f x x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