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桥梁施工方案

桥梁施工方案

桥梁施工方案
桥梁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广陕、广巴高速公路连接线(吴家浩至张家湾)高速公路项目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国家、交通部及地方有关政策、法律、法令、法规以及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

3、我单位对本工程现场勘察的实际情况及市场材料价格、来源等调查资料。

4、广巴公司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二、编制原则

1、针对本工程的地理位臵及环境特点、工期及质量要求,提出合理可行的保证措施并加以阐述。

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计划,组织连续均衡的工作链。

3、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最大限度实施机械化施工。

4、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实施全面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5、严格遵守招标各项条款要求,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以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精心管理为指导思想,按照公路工程施

工的客观规律和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组织施工。坚持施工技术先进性、施工管理科学性、造价经济合理性、施工措施全面性、重点难点针对性、计划安排可行性,合理编制施工方案。

A 做好现场环境调查,认真研究施工部署、施工方法。具有针对性、可行性,达到工期短、成本低、质量优、安全文明施工的目标;

B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

C 做好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平衡工作;

D 做好雨季施工安排,力争均衡施工;

E 合理、紧凑布臵施工临时设施,做好施工现场平面管理;

F 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和配合,确保按时、保质完成。

三、编制范围

K7+608泡石沟大桥。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施工时段

本桥位于广元市利州区雪峰办事处泡石村4组,交通较为便利。该桥为跨越丘间谷地及溪沟而设。

工程计划工期18个月,2013年6月份开工,2014年11月份完工。

2、结构形式

本桥为分幅式大桥,左右线桥梁全长均为274.48m,最大桥高29.5m。左右线上部结构均为9-30m简支T梁,桥面连续,T 梁梁高2m,最大吊装重量75.2t,桥面铺装为10cm厚C40混凝土+防水层+10cm厚沥青混凝土。下部结构桥墩为?180和?200桩基础,?160+?180和?180+?200的双柱式圆柱,左线桥台起点为?180桩柱式轻型桥台,终点为重力式桥台,扩大基础,右线桥台为重力式桥台,扩大基础。

3、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标准

公路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80km/h

桥面宽度11.75m(分离式路基)

荷载等级公路I级

设计洪水频率1/10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

二、施工条件

1、气象、水文条件

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处于山地和盆地之交接地带。气候温和湿润,是雨量较多的地区。历年平均降雨量在900-1100毫米之间,通常6-9月为雨季,占年降雨量的75%。年平均气温15℃左右(以7-9月份最高,为33.9-36.4℃,12月及1月份最低,可达-6.6℃)。双摩天岭地区略处高寒,雨量也相应的减少。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

地下水的赋存与分布,主要受地质构造,地貌、岩性、气候和古地貌条件的控制,根据赋存条件和水理特征,工作区主要分布松散堆积砂砾卵石层孔隙水、红层砂泥岩风化带孔隙裂隙水、砂页岩层间裂隙水和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

2、地质构造及地震

地处龙门山地震带东部边缘,龙门山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根据《四川省汶川8.0级地震灾后重建地震评价规划用图,2008.06》,工作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烈度为Ⅶ度。

桥区处于构造剥蚀低山地貌区,河谷中有面积不大的侵蚀堆积地貌发育。泡石沟中上覆盖厚度9-12m不等的卵石土,下伏侏罗系沙溪庙组(J2s)砂泥岩,强风化3~5m,产状约为214°∠22°。中风化地基承载力约为0.6~1.5MPa。地基整体稳定,无不良地质。桥高不受水位控制,由路线标高决定。桥位处于100年一遇设计水位H1%=507.64m。

三、项目分析

1、主要工程量

本桥左右线共有18根?180cm挖孔桩,共长281m和16根?200cm钻孔桩,共长317m;墩柱共34根,盖梁16个,台帽4个;30mT梁共90片。

主要工程数量表

项目名称单位右线数量左线数量合计备注预制C50混凝土m3 1276.7 1276.7 2553.4

现浇C50混凝土m3 158.8 158.8 317.6

现浇C40混凝土m3 308.2 307.7 615.9

现浇C30混凝土m3 2439.0 2517.6 4956.6

现浇C25混凝土m3 83.6 41.8 125.4

现浇C25片石混凝土m3 302.5 191.5 494.0

混凝土合计m3 4568.8 4494.1 9062.9

HRB400 t 158.493 164.528 323.021

HRB335 t 327.290 330.886 658.176

R235 t 59.465 59.100 118.565

D9焊接网t 29.448 29.448 58.896

钢筋合计t 574.696 583.962 1158.658

?s15.2钢绞线t 46.019 46.019 92.038

2、工程项目特点

本桥为分幅式大桥,左右线桥梁全长均为274.48m,最大桥高29.5m。左右线上部结构均为9-30m简支T梁,下部结构桥墩为?180和?200桩基础,?160+?180和?180+?200的双柱式圆柱,左线桥台起点为?180桩柱式轻型桥台,终点为重力式桥台,扩大基础,右线桥台为重力式桥台,扩大基础。按常规施工工艺施工,不采用特殊工艺。

泡石沟河河床宽30m,属季节性沟河,常年无水,只有在雨后河水上涨。特别是7月-8月份的雨季,下暴雨时最大水位可漫

过两岸河堤,但河水消退迅速。5#、6#桥墩位于河道两岸,必须避开雨季施工。桥梁上跨泡石沟村道,施工时做好保通和安全措施。

3、施工目标

质量目标:交工验收时工程质量达到合格,竣工验收时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工期目标:保证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全部工程内容。

安全目标:杜绝重大安全事故,重伤、死亡率为0,轻伤事故率控制在5‰以内。

环保目标:施工中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第三章、施工组织及进度计划

一、现场施工组织及施工队伍安排

为了保证该大桥能够在施工期内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根据该桥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高效、有序的原则,经项目经理部研究决定,由向发顺同志总体负责,袁安斌负责实施,现场由罗祥华负责,试验由试验室主任付炜担任,安全环保由张菊江负责。

该桥拟投入各类施工人员150余名,其中工程技术员6名,试验员3名,钻工12名,钢筋工24名,砼工24名,木工22名,电工4名,普工20名,安全员2名,张拉工4名,电焊工6名,其它18名。在生产高峰时期,劳动力不足时,雇用当地民工补充劳力,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在雇佣当地民工时,对其进行培训,对培训不合格者坚决不录用。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确保工期要求,尽量减少相互间施工干扰,便于施工管理,按照现场条件并充分考虑到该桥工程量的特点,拟组建七个专业的施工作业班组:钢筋工班组、木工班组、砼工班组、吊装班组、钻孔桩班组、挖孔桩班组和机修班组,各班组由现场管理人员统一协调。

本桥上部结构为预制30mT梁,项目部在K7+240-K7+470右线路基上建立一个预制场。投入生产台座9个,中梁模板2套,边梁模板1套。预制场投入各类施工人员80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名,试验员3名,钢筋工12名,砼工10名,吊装工8名,木工14名,电工1名,张拉工4名,电焊工2名,普工10名,其它10名。下部结构钻孔桩基投入2台冲击钻机,每台4名,施工3#、4#、5#和6#桩基,挖孔桩投入4组人员,每组人员3

名,施工0#左、1#、2#、7#和8#桩基。为保证冲(挖)孔质量,施工时同排跳桩施工,下部结构墩柱施工投入三套模板(一套?160长17m,一套?180长13m,一套?200长15m);盖梁拟投入侧模二套,底模四套;系梁拟投入侧模一套,底模四套,利于模板周转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投入各类施工人员40名。

二、进度计划安排

全桥自2013年6月20日开始至2014年11月20日结束,历时518天;下部结构自2013年6月20日开始至2014年2月4日结束。历时229天,上部结构自2013年10月20日开始(梁场生产第一片梁开始计算)至2014年10月20日结束,历时365天,具体施工部位时间见《泡石沟大桥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在施工前储备一定数量的材料,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方能使用。根据项目部总体施工计划和本桥施工计划、年度资金计划,制定详细的月资金使用计划,项目部按资金使用计划(含修正、调整资金使用计划)和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投入资金,确保生产,同时项目部预留80万元资金作为该桥的储备基金,作为应急之用,该储备资金为该桥专用资金。

第四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与技术

措施

一、施工场地布臵

根据该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标准化施工要求,按照“有利施工、便于管理、方便生活、保护环境、安全可靠”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便于机械、施工材料、人员等进场和调配,

在K7+450段路线右侧紧邻红线外临时租用2000㎡土地作为施工混凝土搅拌站临时场地,主要用于材料的堆放和混凝土的拌制。搅拌站配备两台新购的JS750 型(60m3/h混凝土)拌合机。

钢筋加工房、T梁预制场地拟建在K7+240-K7+470右线路基上(该段路基填挖量小),便于架梁。为了保持场内干净、清洁、不积水、场内四周挖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为避免砂、石、水泥、钢筋等材料不被污染,场内采用水稳层硬化,汽车进出口设臵洗车槽,场地内横坡不小于2%。

二、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案

(一)基础施工

1)、钻孔灌注桩施工

1.工程简介

本桥钻孔灌注桩共有16根,直径?200cm,共长317m,最长桩长为20m,最短桩长19m,灌注桩为C30水下混凝土,共

995.9m3,HRB400钢筋64.251t,HRB335钢筋26.335t,?57×3检测管1287.2m共5.149t。

根据《广陕、广巴高速公路连接线(吴家浩至张家湾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第三册》,该桥钻孔灌注桩孔地质情况为:粉质粘土、卵石土、中风化粉砂质泥岩、中风化细砂岩。

2.施工安排

本桥钻孔灌注桩桩基施工,拟投入2台冲击钻机,每台配备4名钻工,施工3#、4#、5#和6#桩基。1#钻机施工5#4根桩,右4#-2,右4#-1共6根桩;2#钻机施工3#4根桩,左4#-1,左4#-2共6根桩;3#钻机施工6#4根桩。根据本桥桩基所处位臵,首先由1#钻机施工左5#-2桩基。为保证成孔质量,冲孔时不互相干扰,施工时同排跳桩施工。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拌合站未建好前需浇筑混凝土的部位采用商品混凝土。拌合站修建好后,在自建的1号搅拌站内由两台JS750同时进行搅拌。

混凝土的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倾倒入自制的料斗内。本桥临近搅拌站,计划使用2台混凝土罐车进行运输。

钢筋笼入孔:采用一台25吨的汽车吊配合钻机进行。

工期计划:2013年7月20日开始到2013年9月28日结束,历时70天。

3.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埋设护筒→钻机就位、泥浆制作→冲击(或冲抓机)成孔→抽渣→补浆→检孔→清孔→检查沉渣→安放钢筋笼→下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凿桩头→桩质量检验

3.1施工放样

在确认施工图纸准确无误后,用全站仪定出钻孔桩中心位臵,并加设护桩(以便钻孔过程中核对桩位),并对原地面及桩基平面位臵进行复核。

3.2场地整理

施工前,施工场地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对于处在泡石河沟中的左5#-1、右6#-1、右6#-2桩基直接在河床中筑岛施工,在筑岛施工前先对河中的管道进行改道;对处在河堤边的左5#-2、右5#-2、左6#-2桩基,施工时先挖除整平,施工完后恢复河堤;对处在旱地桩基时,清除杂物后整平、夯压密实即可。

3.3钢护筒的制作

本桥钻孔桩钻孔桩直径为?200cm,均使用钢护筒,采用6mm 钢板制作。为保证其刚度,防止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和中部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根据钻孔桩直径,护筒直径选为240cm。护筒埋设时,其护筒中心点对准测量所标出的桩位中心,护筒周围和护筒底接触紧密,保证其位臵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护筒高出地面30cm。

3.4泥浆的制作

制浆前,先把粘土尽量打碎,使其在搅拌中容易成浆,缩短成浆时间,提高泥浆质量。制浆时,可将打碎的粘土直接投入护筒内,使用冲击锥冲击制浆,待粘土已冲搅成泥浆时,即可进行钻孔。多余的泥浆用管子导入钻孔外泥浆池贮存,以便随时补充孔内泥浆。

3.5钻机就位

埋设好护筒经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钻机就位,本标段使用的钻机为卷扬机牵引式冲击钻和冲抓钻相接合。就位时,只要使钻锥中心对准测量放样时所测设的桩位即可,其对中误差不得大于5cm。

3.6钻孔工艺

3.6.1 冲击钻钻孔工艺

开钻前应注意的事项

开钻前,在护筒内多加一些粘土。地表土层松疏时,还要混和加入一定数量的小片石,然后注入泥浆和清水,借助钻头的冲击把泥膏、石块挤向孔壁,以加固护筒角。为防止冲击振动使邻孔坍塌或影响邻孔已灌注砼的凝固,必须等邻孔砼灌注完毕并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方可开始钻孔。冲击钻孔开始时宜用小冲程,当孔底在护筒脚下3-4m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大冲程。在钻

孔桩上部淤泥段,考虑采用冲抓钻:一方面可防止坍孔,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加快施工进度。

钻机安装处事先整平夯实,以免在钻孔过程中钻机发生倾斜和下陷而影响成孔的质量。钻机必须固定牢固,严禁在钻孔过程中钻机移位。钻孔时,随时察看钢丝绳的回弹情况,耳听钻锥的冲击声,以判别孔底情况,掌握勤松动,少量松绳的原则;孔内水泥浆水平面须高出护筒脚至少0.5m以上,以免泥浆面荡漾损坏护筒脚孔壁,但比护筒顶面低0.3m,防止泥浆溢出;冲击过程中勤抽碴,勤检查钢丝绳和钻头的磨损情况,预防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3.6.2抽碴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6.2.1及时向孔内补浆或补水,如向孔内投放粘土自行造浆,在抽碴后随着冲击投放粘土,不宜一次倒进很多,防止粘结。

3.6.2.2抽碴筒放到孔底后,要在孔底上、下提放几次,使其多进些钻碴,然后提出。

3.6.2.3钻头刃口在钻井中不断磨损,直径磨耗不得超过

1.5cm,每班开钻前检查钻头直径、及时补焊,不宜中途修补,以免卡钻。准备备用钻头,轮换使用和修补。

3.6.3 检测孔深、倾斜度、直径和清孔

钻孔完成后,必须检测孔深、直径和倾斜度,其中孔径和孔深须达到设计要求,倾斜度不得大于1%。清孔就是在吊放钢筋笼

之前,对孔内的石碴、泥浆进行必要的清理,做到孔内含泥量、含碴量和孔底沉渣符合设计及图纸要求。

3.6.4 泥浆排放

对钻孔、清孔、灌注砼过程中排出的泥浆,根据现场情况引入到适当地点进行处理,以防止对河流及周围环境的污染。

3.7钢筋笼的制作和吊装就位

3.7.1材料:制作钢筋笼所使用钢筋的种类、型号和直径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其HRB335、HRB400钢筋的力学性能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之规定;HPB235钢筋的力学性能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7)之规定。

3.7.2钢筋笼的制作

制作钢筋笼时,对钢筋的调直、除锈、截断、弯折与焊接均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笼的主筋尽量为整根,需要对接时,宜采用搭接焊接头,搭接的长度不小于5d,末端不设弯钩。成品钢筋笼保证其顺直、尺寸准确,其直径、主筋间距、箍筋间距及加强箍筋间距施工误差,均不大于20mm。

3.7.3钢筋笼的安装

3.7.3.1为保证钢筋笼外砼保护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在其上下端及中间每隔2m在一横截面上设臵四个钢筋“耳环”。

3.7.3.2钢筋笼吊装之前,先对钻孔进行检测。检测使用的探孔器直径和钻孔直径相符,主要检测钻孔内有无坍塌和孔壁有无影响钢筋安装的障碍物,如突出尖石、树根等,以确保钢筋笼的安装。

3.7.3.3钢筋笼吊装时对准孔位,尽量竖直轻放、慢放,遇障碍物可慢起慢落和正反旋转使之下落,无效时,立即停止下落,查明原因后再安装。不允许高起猛落,强行下放,防止碰撞孔壁而引起坍塌。

3.7.3.4入孔后牢固定位,容许偏差不大于5cm,并使钢筋笼处于悬吊状态。

3.8灌注混凝土

3.8.1砼材料要求和导管、漏斗、储料斗的制备

3.8.1.1组成砼的碎石、砂的级配良好,最大颗粒尺寸的选择以适合结构物尺寸,钢筋间距及砼拌和、装卸、浇注及操作为准。集料中的杂物含量,符合规范要求,必要时清洗和过筛,以除去有害杂质。

3.8.1.2拌制砼用水在使用前做水质化学分析,对水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禁止使用。

3.8.1.3砼所用水泥符合规范规定,所有水泥都必须经合格分供方评定后,从批准的厂家进货;水泥进场时,必须附有水泥出厂合格证,并且经本单位中心试验室(国家认可的)检验合格。

3.8.1.4导管、漏斗和储料斗的制备

导管是灌注砼的重要工具,用3mm厚钢板卷制焊成,其直径按桩长、桩径和每小时需要通过的砼数量决定,不得小于250mm,施工中选用?300mm的导管,导管分节长度应便于拆装和搬运、并小于导管提升设备的提升度,中间节一般长2m左右,下端节可加长至4-6m,漏斗下可配长约1m的上端节导管,以便调节漏斗的高度。中间节两端焊有法兰、以便用螺栓互相连接。法兰厚度10-12mm,法兰边缘比导管外壁大出40-50mm、直径12-16mm、螺栓孔6-8个。在一端法兰附近焊有小吊耳一对,备栓挂钢丝绳用,上下两节法兰间垫以4-5mm厚橡胶垫付圈,其宽度外侧齐法兰盘边缘,内侧稍窄于法兰内缘。

漏斗用2-3mm厚的钢板制成圆锥形或棱锥形,在距漏斗上口的15cm处的外面两侧对称地焊吊环各一个,插入导管的一般长度为15cm。储料斗采用3mm厚钢板及加劲肋制做,底部做成斜坡,出口设闸门,活动溜槽设在储料斗出口下方,溜槽下接漏斗。根据计算确定,本桥所有桥梁钻孔桩使用的漏斗和储料斗均按4.5m 3考虑。

3.8.2砼的拌合

本桥钻孔桩所使用砼标号为C30,在拌和站未建设好之前浇筑的混凝土采用广元市广大商混站的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拌和站建好后,自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坍塌落度取18-22cm之间,

骨料采用机制碎石,粒径0.5-3cm,最大不超过4cm,水灰比用0.5-0.6。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符合试验要求,实配标号比设计标号高10-15%。

拌制砼前,先精确称量每盘砼所需的砂石材料,拌合用水以体积称量,袋装水泥按每袋50kg计算,散装水泥以料斗来配。搅拌时间从所有材料进仓加水到排出,约2分钟,在下盘材料装入前,搅拌机内的拌合料全部倒完。如果搅拌机停用超过30min 时,将搅拌机彻底清洗后才能拌合新砼。

3.8.3钻孔桩砼灌注

砼灌注工作开始后,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并且每斗砼灌注间隔时间尽量缩短,拆除导管所耗时间严格控制,一般不超过

15min,不能中途停工;在灌注砼过程中,随时探测砼高度,及时拆除或提升导管,注意保持适当的埋深,导管埋深一般保持在2~4m,最大埋深不大于6m。首盘混凝土浇注后条件允许可拆除料斗用混凝土灌车直接倾倒在导管内或在导管上加一个小料斗,混凝土灌车将混凝土倾倒在小料斗中。

灌注砼注意的几个问题:

3.8.3.1导管下端距桩底控制为0.3~0.4m;在一切工作就绪,经量测孔底沉淀层超标时,采用射水(射风)管冲射3-5min。

3.8.3.2导管埋入砼的深度在任何时候不小于1.0m。

3.8.3.3水下灌注砼的实际桩顶标高应高出桩顶设计标高1.0m左右。

3.8.3.4严禁导管漏水或导管底口进水(即封不住底)而造成断桩事故,保证施工质量。

3.8.3.5当砼灌注完毕后,待桩上部砼开始初凝,解除对钢筋笼固定措施,保证钢筋笼随着砼的收缩而收缩,避免粘结力的损失。

3.9清理桩头

3.9.1等桩头砼强度达到设计值的25%时,立即拆除护筒并凿除桩头多余砼。达到桩顶设计标高,凿除桩头砼采用人工手工凿除,不采用爆破或其它影响桩身质量的方法进行。

3.9.2钻孔桩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即可申请进行钻孔灌注桩小应变无破损测试,在桩位复测合格后进行系梁和立柱施工。

3.9.3桩基础属隐蔽工程,其质量受地质环境及施工工艺等因素影响较大,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所以桩基施工队伍在施工技术措施上要落实,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密切注意抓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力争将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

特别是在施工前要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核查地质和有关灌注桩方面的资料,对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后制订出施工质量标准、验收实施方案和每根桩的施工记录,以便有效地对桩基施工质量加以控制。

4.质量控制

4.1成孔

成孔是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质量如控制得不好,则可能会发生塌孔、缩径、桩孔偏斜及桩端达不到设计持力层要求等,还将直接影响桩身质量和造成桩承载力下降。因此,在成孔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4.1.1采取隔孔施工程序

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和打入桩不同,打入桩是将周围土体挤开,桩身具有很高的强度,土体对桩产生被动土压力。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则是先成孔,然后在孔内成桩,周围土移向桩身土体对桩产生动压力。尤其是在成桩初始,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很低,且混凝土灌注桩的成孔是依靠泥浆来平衡的,故采取较适应的桩距对防止坍孔和缩径是一项稳妥的技术措施。

4.1.2确保桩身成孔垂直精度

这是灌注桩顺利施工的一个重要条件,否则钢筋笼和导管将无法沉放。为了保证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采取扩大桩基

支承面积使桩基稳固,经常校核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等措施,并于成孔后下放钢筋笼前用自制检孔器进行检测。

4.1.3确保桩位、桩顶标高和成孔深度。

4.1.3.1在护筒定位后及时复核护筒的位臵,严格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并认真检查回填土是否密实,以防钻孔过程中发生漏浆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自然地坪的标高会发生一些变化,为准确地控制钻孔深度,在钻机就位后及时复核底梁的水平和桩基的总长度并作好记录,以便在成孔后根据钻杆在钻机上的留出长度来校验成孔达到深度。

4.1.3.2虽然钻杆到达的深度已反映了成孔深度,但是如在第一次清孔时泥浆比重控制不当,或在提钻具时碰撞了孔壁,就可能会发生坍孔、沉渣过厚等现象,这将给第二次清孔带来很大的困难,有的甚至通过第二次清孔也无法清除坍落的沉渣。因此,在提出钻具后用测绳复核成孔深度,如测绳的测深比钻杆的钻探小,就要重新下钻杆复钻并清孔。同时还要考虑在施工中常用的测绳遇水后缩水的问题,因其最大收缩率达1.2%,为提高测绳的测量精度,在使用前要预湿后重新标定,并在使用中经常复核。

4.1.3.3为有效地防止塌孔、缩径及桩孔偏斜等现象,除了在复核钻具长度时注意检查钻杆是否弯曲外,还根据不同土层情况对比地质资料,随时调整钻进速度,并描绘出钻进成孔时间曲线。当钻进粉砂层进尺明显下降,在软粘土钻进最快0.2m/mi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