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A(4)

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A(4)

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A(4)
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A(4)

明德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

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情况一直都是我县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而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而我校就是一所农村学校,一直贯切落实上级部门的方针,同时对于村上的留守儿童我校一直非常重视,建立了一系列措施: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每学期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

3、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政教处。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

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留守儿童关爱制度

城门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随着我乡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留守儿童出现率呈上升趋势,为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根据学校具体实际,特建立本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并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一、建立组织领导制度。 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领导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职能作用,加强对全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管理。不断改善学校的条件,为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二、建立留守儿童基础信息制度。 各班每学期初要对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全面调查掌握留守儿童的动态信息。根据新学期学生变化情况,各年级、各班级的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分人头,通过上门调查、走访群众等形式,逐一做好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统计,汇总后上报到学校。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档案,重点记录“留守儿童”的现居住地、现监护人(或托管人)的姓名、关系及联系方式、父母工作单位及通讯方式等情况。 三、建立“大手拉小手”爱心帮扶结对制度。 各个年级、班级要全面落实“代理家长”制,全体任课教师要积极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对几”管护对子,全面关心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等状况,要求做到:“三知”,即知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知监护人(或托管人)情况、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做到知情;“三多”:即在生活上多细心照顾、学习上多悉心指导、心理上多耐心引导;“三优先”:学习上辅导优先,生活上照顾优先,活动上安排优先;建立责任制和跟踪服务制,确保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一个代理家长,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负责。各代理家长每月至少要与“留守儿童”托管人或监护人联系一次,保持与外出打工的父母孩子经常性沟通,力争做到半月能电话交流一次,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做

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制度

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制度 威远县连界镇中新小学 一、留守儿童档案和登记制度 各班主任对本班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包括:儿童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加强学校与儿童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二、“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队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 1、每名教职工要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2、每周至少要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并要积极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3、帮扶人员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对象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对象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谈心、通话情况要有记录,每周上交政教处备查。 5、帮扶人员有切实负起责任,要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儿童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三、留守儿童谈心制度 1、谈话便于了解儿童的思想动向,掌握儿童的心理状态,便于及时全面了解每位儿童. 2、教师要主动,积极,热情的找每一位儿童,每学期要谈话两次. 3、谈话要重视后进生,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爱,树立”|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的信心. 4、找优生谈话,要使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一定能把班中的学习风气树立起来,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5、代理家长和儿童的谈话面,须100%. 6、学期中,代理家长应及时把握,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行为有偏差等现象的儿童,进行个别谈话. 7、谈话后要求谈话教师做好谈话记录,关注重要信息. 8、谈话记录要求每学期开学后上交教导处,情况分析后存档 四、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 1、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每学期一次,并向监护人汇报学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情况,通报儿童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

《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计划》

《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计划》 【篇一】 一、指导思想 学困生的帮扶工作是提高素质教育必须要做的工作,而对学困生的帮扶,不仅要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外部因素,更要了解影响学困生形成的内部根据。在转化教育中,只有全面地,深刻地认识学困生,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兴趣、爱好、志向、心理变化和生理特点、家庭环境、生活环境以及行为品德德等方面作全面调查,深入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并收到实效。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作业、卷面分析及平时表现本班学困生占有一定的比例。造成他们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础打得不够扎实,记忆力差,家长不够重视其学习等等综合素。这部分学生平时作业不认真,不能及时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并且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认真学习。 三、具体工作目标和措施 1、把学困生失去的自信心找回来。长期以来,以分数论英雄的质量观,导致学困生受到歧视,多数学困生对学习没有信心,没有了方向和动力。针对这一状况,我们教师要改变对他们的看法,尊重他们的人格,鼓励他们抬起头来,大胆地说话和做事,使学困生自然觉醒,充满信心。在活动中多留意,多观察,多关心,多鼓励,努力沟通师生情感。 2、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困生有了自信心,有了挑战

困难的勇气,那么就有了搞好学习的希望。对学困生来说,自身的基础和能力与所学知识之间存在一段距离。因此,我要设法把学困生引入情境,带领他们紧跟教学的节拍,一步步产生共鸣。引导他们动手、动脑,指导他们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之后,带领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由此,学困生随着实践活动一道品尝了感知认识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培养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困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恢复学困生的信心,培养了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据观察,学困生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抓不住重点、思维呆滞、记忆力差等方面。因此,教师也要激励学困生勇敢地面对困难,接着训练他们的思维,促成他们思维的条理性、流畅性和灵活性,进而鼓励他们打破传统的惯常思路,力求创新,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预习方法、自我检查法和复习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步步为营,天天有所进步。 总之,在学困生身上的确具有某些方面的潜在素质优势,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出来,一旦被发现,就会出现亮点,真正是孺子可教而不是朽木不可雕了 【篇二】 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新学年里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我们教师要倾注爱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的培养,运用恰当而有效的方法,因为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困境儿童管理制度汇编

塔石乡中心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管理制度 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为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1、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全面排查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学校(年级)每学期召开(联系)一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 3、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 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

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寄宿优先制度。积极创造条件,优先解决有寄宿需求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寄宿。切实保证在校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中的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中小学毕业生毕业率达100%。 7、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学校、班级积极与乡政府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机制。

关爱留守儿童制度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为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能和正常的未成年人一样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有效开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学校(年级)每学期召开(联系)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学校、班级积极与政府、家庭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7、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王普略 职责:审定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 副组长:张民辉李晓飞 职责:拟订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督促各个部门认真实施并考评。 成员:强建林张清泉及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 (1)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的入学工作。 (2)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4)教育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8、“留守学生”管理制度 针对留守孩子普遍存在的家教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突出问题,学校提出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建立帮扶帮教机制、整合家校教育合力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工作。 (1)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学校要求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起学生的“代管家长”。承担留守学生的在校监护职责,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各显身手,因材施教,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 ②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 ③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 ④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干部、团员、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孩子的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子帮助。 ⑤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2)拓宽育人途径:学校在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途径上,

xx学校教育扶贫总结教学提纲

xx学校教育扶贫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政府关于强化扶贫帮困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 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按照县局的统一安排,我校全面开展精准扶贫 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就我校精准扶贫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及时成立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夯实工作责任。 组长:xxx,副组长xxx,扶贫攻坚办公室主任:xxx,成员为其他班子成员、年级组长。并制定相关工作职责,统一领导、部署、组织 此项工作。落实了专人具体办公,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职责。深入实际,明确工作目标。 1、在扶贫领导小组的部署下,确定了我校精准扶贫的帮扶目标: 帮扶对象思想健康积极,人格健全,言行规范,有竞争意识,上进 心强,学习方法好,学习成绩提升快,有帮助家庭摆脱贫困的意愿,并与人生理想和人生规划理性结合,初中毕业后保证升入高一级学 校就读。巩固率为100%,中考升学率100%。 2、结成帮扶对子,具体落实帮扶计划。我校将119个帮扶对 象分给每一位教师,即“1+N”,责任落实到人,避免疏漏。 二、制定了详实的工作计划,落实了扶贫任务。 根据县、乡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我校确定了帮扶 的具体工作内容: 1、每位教师每周和帮扶学生进行一次谈话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并进行疏导。 2、学校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兴趣小组活动,如绘画,音乐,写作,篮球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情趣,旨在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即使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帮助学困生分析学困原因,并及时进行学习方法辅导,提高其学习能力和水平。

4、每位教师每月都至少进行了一次家访,了解学生生活状况,并向家庭成员宣传资助政策,帮助学生申请相关生活费补助等,形 成家校共育的机制。 5、每位教师每月向学生推荐一本优秀读物,并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交流读后心得,在思想文化的熏陶下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困难,敢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6、学校每学期精心筹备并开展综合素质展示活动,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跃学生的生活,给他们搭建展示自我才能 的平台。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扎实有效的工作方法措施,让帮扶行之有效。 为了保障此项工作的规范性和实质性,我校成立了扶贫攻坚办 公室,xxx任主任,专项负责学校的精准扶贫工作。 建立健全帮扶信息档案,并随着工作的推进不断完善。我校以《陕西省精准资助学生电子信息库》为依据,建立建档立卡贫困生 档案库,确保了建档立卡贫困生不漏一人。我校一共有119个贫困生,,按照“1+N”的方式,分给47位教职工,按照我校的地域特点,建立“教师+学生”结对帮扶信息册。原则上本班级(或年级)教师联系帮扶班级(或年级)学生,帮扶对象学段或帮扶教师发生 变化,及时为贫困学生安排新的结对帮扶老师,并补齐完善档案, 实现“教师+学生”结对帮扶无缝对接,确保了贫困户子女在校全程帮扶无脱节。并及时将《帮扶任务登记册》报镇扶贫办和科教局扶 贫办。与永乐街道办政府精准对接,与中心校缝衔接,确保学校与 学校之间纵向连贯统一。同时每村和外镇确定一名班子成员负总责,做好学校与政府、学校与村组之间的横向协调平衡。 3、加强考核和奖惩 将帮扶工作纳入周、月常规工作管理,予以指导、检查、督促,每季度进行总体安排小结,同时做好问责、树模基础性工作。对下 乡家访的教师实行旅差报销补助制度,重新修订年度考核和评职晋 级实施细则,并将帮扶工作纳入其中进行考核。对帮扶工作设置专 项奖,每学期开学典礼上奖励一批品学兼优的贫困户学生和帮扶工

小学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大全

培蕾小学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为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学校(年级)每学期召开(联系)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寄宿优先制度。积极创造条件,优先解决有寄宿需求的留守儿童寄宿。切实保证在校的留守儿童中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毕业率达100%,辍学率在1%以下,完成率达98%。 7、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学校、班级积极与乡政府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2016年度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大教育扶贫工作力度,认真贯彻有关扶贫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学校的帮扶措施,做到“动真情,真扶贫,见实效”,根据学校的实际,特制定本年度扶贫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扶贫工作组的职能作用,按照上级要求圆满完成本年度扶贫工作任务。 二、工作内容: 1、完成教育扶贫相关信息统计工作 对辖区内非贫困村贫困学生信息的统计。 2、建好教育扶贫工作台账 成立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负责教育扶贫工作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建好教育扶贫工作台账。必须把贫困村贫困学生信息、非贫困村贫困学生信息、本校就读贫困学生信息分册建档,对辖区内学校布局调整、办学条件改善情况、学生资助政策及落实情况、学校帮扶活动等分别建立台账。 3、积极开展教育扶贫活动 对本校、本辖区内贫困村、贫困学生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一是广大教师要加大对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家访力度,保证贫困学生全部入学,保证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二是积极发动师生开展捐款捐物公益活动,对本辖区内(本校)贫困家庭、贫困生进行救助。

三、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学校全体教师把教育扶贫工作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项政治任务,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坚持物资帮扶与精神文化帮扶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不断探索教育扶贫新思路、新形式、新办法,确保教育扶贫经费、物资及人力发挥最大效应。 2、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逐级落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教师要深入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中进行家访,制定具体扶贫计划和措施,并逐一落实。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标语;信息报送;政策宣传等),积极做好教育扶贫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激发社会各界人士扶贫帮困热情,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帮困的传统美德,为搞好教育扶贫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规范管理,加强监督。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阳光操作,要将扶贫帮困款物及时发放到困难学生家长手中去。 XXX小学校 二0一六年三月五日

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制度大全

李家河中心小学 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制度 “留守儿童”档案和登记制度 学校要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包括:儿童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加强学校与儿童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队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 一、每名教职工要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二、每周至少要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并要积极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三、帮扶人员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对象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对象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四、谈心、通话情况要有记录 五、帮扶人员有切实负起责任,要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儿童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留守儿童谈心制度 一、谈话便于了解儿童的思想动向,掌握儿童的心理状态,便于及时全面了解每位儿童. 二、教师要主动,积极,热情的找每一位儿童,每学期要谈话两次. 三、谈话要重视后进生,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爱,树立”|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的信心. 四、找优生谈话,要使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一定能把班中的学习风气树立起来,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五、代理家长和儿童的谈话面,须100%. 六、学期中,代理家长应及时把握,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行为有偏差等现象的儿童,进行个别谈话. 七、谈话后要求谈话教师做好谈话记录,关注重要信息. “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

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汇编

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米村镇米村小学

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制度 1.学校每学期要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逐人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2.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容包括:学生的、性别、出生年月、家长,家庭详细住址,家庭联系,联系,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职业、联系等。 3.通过建立“联系卡”,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

1.学校开通亲情热线,帮助留守儿童每期进行一次与外出务工父母通信、通活动。 2.要求留守儿童家长每月与孩子通一次,每月与孩子互通一封信,每月与孩子的班主任和委托监护人联系一次,每学期与孩子的科任教师联系一次。 3.学校(班级)每学期召开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行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 4.班主任每学期组织一次对每位留守儿童的家访活动,了解并指导监护人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制度

1.学校每学期制定好留守儿童之家活动计划与安排,并抓好落实。 2.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少先队和班委会的作用,开展工作。 3.积极开展结成帮扶对子;通一次亲情,献上一份亲情爱心,写一封亲情家书,每月汇报一次学习情况,举办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特长;读一本好书。 4.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等活动开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法制、安全、心理健康等教育,提高留守儿童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能力。

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 1.根据摸底调查掌握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和措施。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一对一、结对子”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2.帮扶教师每学期至少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1次,了解掌握留守儿童家庭的基本情况和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 3.帮扶教师每学期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1次,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从心理上给予他们慰藉,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人情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4.帮扶教师每学期至少与班主任联系1次,了解他们在学校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5.帮扶教师每学期至少与临时监护人沟通1次,了解掌握他们在家学习和生活情况。 6. 帮帮扶教师要关注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妥善做好心理疏通,以诚相待,倾情相助。引导结对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心态。

学校教育扶贫管理规定

学校教育扶贫管理规定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李安小学教育扶贫工作管理制度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扶贫工作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教育扶贫包保工作职责和任务,确保教育扶贫包保工作组织有力,结合我校扶贫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村扶贫专干为副组长的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2、建立健全教育扶贫各项制度。结合实际认真制度包保、帮扶、宣传、奖惩等制度,搞好包保教师的培养和教育,着力提高我校扶贫工作队伍战斗力。同时,协助搞好扶贫规范化建设。 3、做好建档立卡户政策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定期(及时)培训普及汉滨区教体局教育扶贫的政策,让党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 4、协调搞好所包村干部和贫困对象实用技术培训;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实施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 5、倡新风,树正气。在李安村开展一系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大普法教育力度,积极倡新风,树正气。 6、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好事。结合本单位和所包村实际,为群众排忧解难,帮助改善基础设施及生产生活条件。积极配合村班子,多为群众办些实实在在的事,为村里发展、稳定打好基础。

7、及时健全教育扶贫工作档案,做到资料真实、信息准确、影像清晰、归档科学整齐。 8、严格督查考核。学校将教育扶贫工作纳入重点督查督办事项,实行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工作绩效考核。对帮扶工作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不高的部门和个人,要严肃追究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9、加强宣传报道。定期将开展教育扶贫的工作情况、文字、图片资料,及时报送时村中心校扶贫办进行深入宣传报道。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留守儿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经研究,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解决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平等、和谐地成长创造环境和条件,切实为留守儿童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 二、主题口号:“手拉手传递温暖心连心共促成长” 三、活动对象:莲花镇全体留守儿童 四、目的意义: 此项关爱行动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帮扶“留守儿童”弥补感情缺失、提高道德素养为目标,以动员组织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本着“真诚、真心、真爱、真行动”的原则,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为其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进一步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有效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构建学

校、社会合力共育的模式,激励他们自强不息,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享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 五、活动安排: 1、组建一支“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发动党员、干部、女教师加入志愿者服务队。 2、发放一份“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举行“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启动仪式,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3、召开一次“关爱留守儿童”座谈会。通过交流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成功经验,共同探讨“关爱留守儿童”有效帮扶机制。 4、举办一次“我是留守娃、我快乐、我幸福”主题活动。以学校为单位,具体内容和形式自行安排。 5、以学校为单位,分别成立一个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提供教育管理、权益保护、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服务,增强他们(特别是留守女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六、活动要求: 1、加大宣传教育,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呵护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少年,是构建和谐社会交给我们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利用展示窗、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意义,吸引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阵营中来。

留守儿童工作管理制度

**小学“留守、困境”儿童工作管理制度 一、建立“留守、困境”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学校对“留守、困境”儿童登记备案,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各班主任教师及随时了解“留守、困境”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思想动态等,有针对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引导。 二、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困境”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三、重视“留守、困境”儿童的身心健康,开通家长(监护人)热线,学校老师要经常与家长(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以便及时帮助“留守、困境”儿童。 四、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 五、课程教学中加强“留守、困境”儿童的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困境”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了解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 六、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留守、困境”儿童,学校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专设心理教育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室,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困境”儿童排忧解难,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七、办好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教给他们正确的教育儿童的方法,不要溺爱孩子,当孩子做错了事要及时管教,一般情况下,不要满足孩子正常需要之外的要求,以养成孩子自我克制的习惯。注意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使“留守、困境”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 八、每学期组织“留守、困境”儿童给在外打工的父母打电

学校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学校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下面是整理的相关实施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 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和中央、省、市扶贫攻坚会议精神以及县委相关安排部署,立足当前做好全镇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建设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精准帮扶、扶持到户、资助到生、促进公平的原则,遵循教育规律,把提高贫困学校和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上好学作为我校教育扶贫工作未来几年的核心任务,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促进全镇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 二、总体目标 从2016 年起,实现全镇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的全覆盖,建立全镇已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幼儿、适龄儿童的资助制度和助学制度,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贫困而失 学 ; 确保每个贫困家庭有一个主要劳动力都能学会一至

两门实用技术。 到2016 年底,实现全镇小学教育发展总体均衡和学校办学条件有提高,努力实现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和义 务教育基本均衡,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5%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寄宿生达30%以上。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办学条件持续发展,教师队伍素质有效增强, 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教育管理更加高效,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全镇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到2020 年,办学质量有较大提升,老师队伍更加稳定,实现教育均衡,使教育对精准脱贫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达到教育扶贫的战略目标。 三、基本原则 1、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针对制约贫困村和薄弱学 校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和关键领域,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争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镇域内小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以生为本,精准帮扶。围绕人人受教育、个个有 技能、家家能脱贫的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充分考虑贫困 家庭子女就学的需求实际,按照贫有所需,学有保障的理念,全面覆盖已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读书的实际需求, 让贫困家庭子女真正成为教育扶扶扶贫的受益者。 3、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提高学学校教学质量作

戚姬小学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度

戚姬小学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度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留守儿童安全工作,扎扎实实开展好留守儿童活动,我校建立完善安全教育和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层层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安全工作预案。建立留守儿童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确保留守儿童在校和在家期间如遇突发事件,要依法迅速采取适当的救助处理措施,并立即告知“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和在外务工的家长,同时按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平安校园”的巩固为契机,重点抓好留守儿童在校的活动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预防溺水、电安全教育为重点,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和法律教育,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 二、工作目标: 加大对留守儿童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安全监督、安全隐患治理,特别是是加强对留守儿童在校活动、食品卫生、疾病预防、交通安全、防火、电等意外事故的安全教育。 三、工作内容: (一)加强领导组织建设,实行层层安全包干制和责任追究制,营造人人重视和关心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意识。 (二)抓好安全教育 1、加强对留守儿童管理人员和关爱人员安全法规,安全管理业

务知识为学习和培训。 2、充分发挥校内的有利宣传工具,对留守儿童宣传饭食卫生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电、火,踩踏等系列安全教育活动,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疏导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防止和减少学生因心理障碍而发生的他伤、自伤、自残事故。 (三)开展安全演练 对留守儿童加强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等安全防护教育及演练,增强避险、逃生、自救、自护和互救等能力开展安全演练活动。 (四)加强校园秩序管理 1、完善门卫和值班制度,门卫要对留守儿童高度负责,对留守儿童进入、外出要专门设立登记表,预防外来人员对留守儿童侵害。 2、加强对留守儿童上下楼、集会活动的安全教育,严禁学生在走廊和上下楼梯通道内追逐打闹,翻越护栏,加强学校集会活动,课间操、上下课管理,实行年级主任负责制。 (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从分利用各种有效宣传教育机制,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让学生明确网络对望门学习、生活既有利、也有弊,要明辨是非、丑恶,自觉做一个文明网民,不要沉迷网吧,以免违法犯罪,荒废学业。 (六)加强对留守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教育学生不乘坐超载及安全性能差的车辆,经常加强交通法规教育,要求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章,确保来去学校途中学生的交通安全。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1.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和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机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及各班主任为组员。 2.做好留守儿童基础信息调查工作 各班班主任在每学期初要对本班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正确无误地掌握本班留守儿童的动态信息,并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档案,重点记录“留守儿童”的现居住地、现监护人(或托管人)的姓名、关系及联系方式、父母工作单位及通讯方式等情况。 3.. 班主任要做到“三知、三多和三优”。三知:知道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监护人(或托管人)情况、父母外出务工情况;三多:对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多细心照顾、学习上多悉心指导、心理上多耐心引导;三优先:学习上辅导优先,生活上照顾优先,活动上安排优先。 4.班主任每月至少要与“留守儿童”托管人或监护人联系一次,保持与外出打工的父母孩子经常性沟通,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为家庭、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5 .班主任每两周至少与留守学生谈一次话,与他们进行零距离交心,了解他们近来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6 . 成长导师要坚持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每学期都要走进每一个留守儿童家庭,对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儿童更要特别关注,了解他们

在家生活情况,家中现监护人的教育管理情况,加强与代理监护人联系与沟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成长。 7. 利用政治学习之际,由学校安排大队辅导员或心理辅导老师组织留守学生开展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活动,倾听他们的想法,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每学期活动不少于2次。 8. 建立家校互动机制,每学期召开一次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进行培训,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教育扶贫工作考核办法

教育扶贫工作考核办法 为确保我校教育脱贫工作真实有效推进,特制定如下考核办法: 一、各工作小组在校教育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工作,严 格遵照《绥德县开展“教师结对帮扶贫困户家庭学生”活动实 施方案》执行各项任务,凡因推诿扯皮,造成工作延误者,记 工作失误一次。 二、全体帮扶教师与学校签订“教师结对帮扶贫困户家庭学生”活 动目标责任书,遵照目标责任书要求开展帮扶工作,凡不签订 责任书者,记工作失误一次。 三、全体帮扶教师及时了解贫所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 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认真填写《绥德县贫困户家 庭学生(教师结对帮)登记表》,做到“底数清”,帮扶教师要 找准所帮扶对象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做到“问 题清”帮扶教师要详实了解自己所帮扶对象学习情况,思想状 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做到“对策清”帮扶教师每 天至少找帮扶对象进行一次交流与沟通,及时做好帮扶对象思 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使他们以乐观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 风貌进行学习、生活,做到“责任清”。通过查看帮扶记录和走 访帮扶对象的方式进行检查,凡未进行帮扶或者帮扶次数不够、走过场者,每查实一次,记缺勤一次。 四、全体帮扶教师定期对所帮扶对象进行家访,并通过电话、网络、 书信等形式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家长形成教育

合力,形成老师帮,家长促的家校共育氛围,凡未进行家访者,记工作失误一次。 五、学校将帮扶活动纳入全体教师“两学一做”内容和年度考核中, 在《绥德四小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中进行量化,对在帮扶工作 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师德考核、评优树摸、职称评审等方 面优先推荐。 六、学校对帮扶工作定期进行考核督查,对工作中敷衍了事走过场 的教师除了进行量化考核外。将由校考核领导小组问责,诫勉 谈话。

留守儿童之家各项规章制度

“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 一、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学校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各班主任教师及随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思想动态等,有针对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引导。 二、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1.三、重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开通家长(监护人)热线,学校老师要经常与家长(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以便及时帮助留守学生; 四、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 五、课程教学中加强留守儿童的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了解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 六、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留守儿童,学校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儿

童健康、和谐发展。 七、办好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教给他们正确的教育儿童的方法,不要溺爱孩子,当孩子做错了事要及时管教,一般情况下,不要满足孩子正常需要之外的要求,以养成孩子自我克制的习惯。注意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使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 八、每学期组织留守儿童给在外打工的父母写封信,汇报自己在学校及家中的学习生活情况,及自己要想向父母倾诉自己的情感。 九、留守儿童是社会普遍的问题,学校全体教职工要多关注了解留守儿童,对其进行调查研究,为他们营造健康成长的和谐氛围。

学校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义务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和谐发展,xx小学制订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 一、每学期通过认真的调查和登记,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其基本内容包括: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所在年级、家庭详细住址、父母的通讯地址和电话、当前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以及留守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身体、心理、行为习惯状况等,实行每月一次动态管理。 二、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学校要求各班科老师通过上门家访或电话等形式,每月与每个留守儿童的当前监护人或法定监护人联系一次,及时反馈留守儿童在校情况,提出家庭教育方面的要求和建议。 三、学校实行211重点结对帮扶办法,行政领导、党员、教师分别与2名、1名、1名留守儿童结对。结对帮扶中,学校要求行政领导、党员、教师每月到结对留守儿童家庭中了解情况,注意宣传食品卫生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做好入户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和困难,尽最大可能帮助解决。 四、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制度。为了使家长在外务工放心,学生在校学习安心,学校开通家长热线(8832xxxx),确保留守儿童有特殊情况时,在第一时间和家长取得联系。此外,学校要求外出打工的父母与孩子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情况。 五、学校建立心理疏导制度。学校要求班科老师要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偏爱。针对一些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平时要对留守儿童做到精心观察,及时掌握动态,加强心理疏导,化解心理压力,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六、学校建立为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制度。学校要求各班(队)通过开展手拉手活动、为留留守儿童守学生过集体生日&& 消除留守儿童孤单、悲观的阴影,让他们领悟到集体的温暖、关爱之情,使他们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为了避免留守儿童因厌学而流失,学校要求各班科老师要注意减轻留守儿童的课业负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好和特长,组织他们参加书法、绘画、舞蹈、乐器、球类等课外兴趣活动,努力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 七、学校建立安全教育监管制度。学校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同时,每期至少召集全校留守儿童开展一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以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学校要求班科老师切实加强留守儿童日常行为规范的指导和训练,做好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和监管工作,经常过问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组织留守儿童学习xx小学学生安全常识歌、开展四远离签名活动,了解并检查留守儿童上学和放学路上交通安全、食宿安全、防火、防水、防盗、传染病防控等危及人身安全问题,及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留守儿童在校期间若遇突发事件,学校将依法迅速采取适当的救助措施,并立即告知留守儿童的当前监护人和在外务工的家长,同时按规定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八、为了减轻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留守儿童的家庭负担,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留守儿童上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