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推荐]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精品教案汇总

[推荐]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精品教案汇总

[推荐]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精品教案汇总
[推荐]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精品教案汇总

[推荐]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精品教案汇总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本章规划

本章内容包括:“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两节内容。其中第1节可用1课时教学, 第2节可用2课时教学(其中实验1课时)。

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

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 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血浆的基本成分等,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这些知识, 有了一定的认识。手、脚等部位有时会磨出“水泡”, 部分学生有过这样的体验。体内细胞脱离了适合生存的环境就会死亡, 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及其重要性, 人体需要摄入营养物质、氧和水, 排出废物, 学生也有一定的认识。这些已有知识和经验, 尽管比较浅显, 与之相联系却有利于学生建构“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人体内几大系统的功能, 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也有了基本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 总结出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并不太难。此外, 有关细胞生活的环境, 和必修1中“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与其他章的联系:

从个体层次看, 本章内容与第2章的内容联系紧密。本章内容是理解第2章所阐述的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 本章仅仅作简要交代, 有关内容将在第2章作深入探讨。本章内容又不仅与第2章有联系, 稳态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 因此, 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 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从容说课

“细胞生活的环境”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这些内容, 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本章的导入利用教材提供的章题图来完成。通过启发学生观察章题图, 思考图中内容与本章内容的关系, 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同时通过图片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边防战士、炼钢工人、抗洪抢险战士工作环境的恶劣, 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苦, 认识他们工作的重要性, 这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渗透。本节的引入可以利用草履虫取食、排遗过程的视频和人体血细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动态演示, 可以启发学生比较两者生活环境的异同, 引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包含体液和内环境两个概念。内环境是核心概念, 既包括了内环境的定义, 也包括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细胞外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形成统一整体, 还包括本章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的组成、为什么要维持内环境稳态等。在教材第2章还要继续阐释内环境为什么能维持稳态。组织教学时先从简单的体液的概念入手, 再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揭示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而逐步深入使学生理解内环境的概念。最后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这样的问题, 过渡到细胞外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的内容。

“细胞外液的成分”是学习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等内容的基础。这部分的教学过程以血浆的化学成分为例进行探讨。多媒体显示血浆的化学组成, 围绕这一演示提出3个逐步深入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适当引导, 让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知识要点。这部分内容最后总结“细胞外液是一种盐溶液, 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这样, 就在“内环境”和“生物进化”这两个核心概念之间建立了联系。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的概念比较难理解, 用多媒体演示红细胞在清水中吸水胀破, 在较高浓度食盐水中失水皱缩、死亡, 通过在必修模块1中学习过的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的原理, 联系到渗透作用, 并且用旁栏思考题的形式, 引导学生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 再引出渗透压的概念。pH 的概念, 在化学必修中学生已经学过, 这里简要提示一下计算公式就可以了, 然后明确一个知识要点, 正常人体血浆的pH 为

7.35~7.45, 血浆的pH 之所以能够 保持稳定, 与它含有-3HCO 、-4HPO 等离子

有关, 具体机制021将在第二节中进一步学习。内环境的温度特点在这里只简单提到, 在第二章进一步学习。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要理解细胞与内环境、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也就是内环境在物质交换中的作用, 这一部分的知识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比较好理解, 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 则比较复杂。教学过程在此处安排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活动, 引导学生联系初中所学过的知识, 任选一细胞外液中的成分(通常是二氧化碳、氧气或水等), 分析它的来源和去路, 并说明这与人体的哪些系统有关。最后安排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相关技能训练, 让学生通过这个活动, 既练习、领悟构建模型的方法, 又进一步理解有关知识内容。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 因此, 教学时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例如, 问题探讨、调查、思考与讨论等栏目安排的内容都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具准备 1.显微投影仪:示草履虫、血液涂片。

2.视频—1:播放边防战士爬雪山片段、炼钢工人高温作业片段、抗洪战士在恶劣环境中生活片段。

3.视频—2:播放演示草履虫的取食过程、食物泡及消化过程、排遗、伸缩泡的

排泄过程。

4.多媒体CAI —1:动态显示血细胞直接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

5.多媒体CAI —2:动态显示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4.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

请大家认真观看这一段视频, 并思考下面问题:

课件展示:

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

(播放视频—1)

(学生观看并思考)

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1 过雪山的战士生活环境寒冷, 炼钢工人生活环境炎热, 抗洪战士生活环境——也炎热。

师很好。大家应注意的是抗洪战士生活环境并不单纯是炎热, 还有呢?

生2 缺干净水。

生3 蚊虫多。

生4 细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

……

师很好!前面所看到的恶劣环境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人体是如何维持体温的?大量出汗时, 应该及时补充淡盐水, 这又是为什么呢?——人体必须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什么是内环境?什么是稳态?如何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这就是我们在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本章分为两节, 分别阐述内环境和稳态的知识。

推进新课

板书: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师我们再看两段视频, 思考并讨论。

课件展示:

讨论1:我们看到的都是什么细胞?

讨论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播放视频2、多媒体CAI—1)

(学生观看、思考、讨论)

生第一段播放的是草履虫。第二段播放的是血液中的血细胞。

生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 生活在水中。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师草履虫和血细胞的生活环境, 有相似的地方吗?

生有, 都是液体环境。

师二者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 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而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 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师很好。哪种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

生血浆。

师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 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如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液体环境中。

课件展示: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人体内的细胞。

人体内的细胞, 绝大多数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 不能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这些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呢?

课件展示:

师细胞内液指什么?

生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细胞液等。

师对。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相比, 谁多谁少呢?

生细胞内液多, 占2/3。

师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是什么呢?

生细胞外液。

师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我们观看下面一段动画, 阅读教材P3, 思考并讨论:

课件展示:

讨论1: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异同?

讨论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内在联系?能不能说全身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讨论3: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主要包括哪些?

(演示CAI—2)

(学生观看、阅读、思考、讨论)

师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异同?

生1 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 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基本化学组成相同。生2 不同点: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 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 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

生3 不同点: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 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 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

师不同点:三者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 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师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生血浆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组织液可渗入毛细血管形成血浆。组织液也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循环汇入血浆。

师 对。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渗透, 组织液又可以渗透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 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 形成血浆。这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课件展示:

师 由此可见, 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师 注意三者相互转化的位点:

1.血浆→组织液:毛细血管动脉端。

2.组织液→血浆:毛细血管静脉端。

3.组织液→淋巴:毛细淋巴管

4.淋巴→血浆:左右锁骨下静脉。

师 我们概括地说, 人体的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具体到某一个细胞, 它的直接生活环境是什么呢?

1.绝大多数细胞——组织液。

2.血细胞——血浆。

3.淋巴细胞——淋巴。

4.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液和血浆。

5.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液和淋巴。

师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 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 人们把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课件展示:

师 内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这个概念:

1.内环境的“内”是相对于个体外环境的“外”而言的。细胞外液的“外”是相对于细胞的“内”而言的。两个“内”“外”, 着眼点不同。

2.注意从内环境的内涵和外延上把握内环境的概念。

师 那么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呢?细胞外液有哪些化学成分呢? 讨论:

1.如何将表中物质按化学性质进行归类?

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 血浆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3.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 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它们可能起什么作用?

4.-3HCO 、-4HPO 可能起什么作用?

5.任选其中一种成分, 分析它的来源和去路, 并说明它与人体的哪些系统有关。 (学生阅读讨论)

生1 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

Na +、K +、Ca 2+、Mg 2+、Fe 2+、Cl —、-4HPO 、-24SO 、-3HCO )等, 有机物包括糖类

(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生2 还含有气体分子(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如维生素)等。

生3 Na +、C1—含量较多。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渗透压。

课件展示: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图111)

图1-1-1 血浆的主要成分

1.细胞外液中含量最多的是水, 约占90%。其次是蛋白质, 约占7~9%。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 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 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

起源于海洋。

师 -3HCO 、-24HCO 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课件展示:

红细胞在清水中吸水胀破, 在较高浓度食盐水中失水皱缩、死亡。

思考:

1.为什么红细胞在清水中吸水胀破、在较高浓度食盐水中失水皱缩、死亡?

2.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师 我们在必修1中学习过植物细胞对水分吸收的原理。谁来说一下?

生1 渗透作用。

生2 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时, 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 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师 为什么红细胞在清水中吸水胀破, 在较高浓度食盐水中失水皱缩、死亡? 生1 在清水中,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内液浓度, 红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生2 在较高浓度的食盐水中, 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液, 红细胞通过渗透失水出现皱缩。

师 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生 生理盐水是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因为其浓度与细胞外液相当, 所以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使用生理盐水。

师是的。所谓渗透作用, 是指通过半透膜, 水分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的扩散。也就是说, 水分的净渗透方向与浓度有关。这时我们学习一个新的概念——溶液渗透压。

1.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 即溶液浓度越高, 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即溶液渗透压越高。反之亦然。

3.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前面的资料分析(讨论题3), 提示了细胞外液中的各种无机盐离子, 含量上占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Na+和Cl-。

师(讨论题4)HCO-3、HPO-4可能起什么作用?

生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师化学上学过, 什么是pH?

生pH即溶液酸碱度, 是指溶液中自由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即pH=-lg[H+]。师(总结)血浆的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 与它含有HCO-3、HPO-4等离子有关。

师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板书: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师(讨论题5)任选其中一种成分, 分析它的来源和去路, 并说明它与人体的哪些系统有关。

生如血浆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系统消化后, 分解为葡萄糖, 经小肠绒毛吸收后进入血液, 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进入组织细胞后, 葡萄糖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放能, 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并排入内环境中。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肺, 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而多余的水主要在肾脏通过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生…

课堂小结

结合初中学过的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知识, 和同学讨论以下问题:1.维持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是经过哪些途径进入内环境的?

2.参与维持pH的

HCO是怎样形成的?这与体内哪些系统的活动有关?

3

3.细胞外液的温度能够保持稳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试推测哪些器官和系统参与了体温的维持。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 如尿素和CO2是怎样从内环境排到体外的?

5.通过以上讨论, 是否增进了你对本章首页题诗的理解?

生1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 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 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 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 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 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巴。

生2 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与H2O结合, 在碳酸酐酶作用下, 发生下列反应:

HCO-3通过与细胞外的阴离子交换到达细胞外液, 即组织液、血浆或淋巴中, 主要与呼吸系统有关。

生3 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以保持细胞外液温度的恒定。详细内容可参考教材第2章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内容。参与体温调节的器官和系统有皮肤、肝脏、骨骼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

生4 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皮肤分泌汗液, 泌尿系统形成、排出尿液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来排出, 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为主。例如, 血浆中的尿素主要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血浆中的CO2通过肺动脉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由于血液中的CO2分压大于肺泡中CO2的分压, CO2就从血液中向肺泡扩散, 再通过呼气运动将其排出体外。

板书: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完成, 并且要依赖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直接参与。具体过程可用图1-1-2表示:

图1-1-2

板书设计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图1-1-3)

图1-1-3 血浆的主要成分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完成, 并且要依赖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直接参与。具体过程可用图1-1-4表示:

图1-1-4

活动与探究

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联系必修1所学过的细胞内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的内容, 以及初中所学过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知识, 尝试以图解或计算机制作演示文稿、flash动画等不同形式, 用模式化的方法模拟和展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大致过程。

布置学生课后完成, 课外活动进行展示和评比。

习题详解

一、基础题(课本P6)

1.解析:本题考查体液的概念及其外延。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答案:C

2.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故A、C、D的含义相当。故本题选B。

答案:B

3.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判断的依据是这种成分是否存在于血浆中(因为组织液、淋巴与血浆成分相似)。显然A、C、D存在于血浆中, 而呼吸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属于细胞内液。故本题选B。

答案:B

4.解析:一般来说, 细胞赖以生存的直接环境是细胞外液, 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绝大多数细胞——组织液, 血细胞——血浆, 淋巴细胞——淋巴, 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液和血浆,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液和淋巴。记住一些特例, 在思维方法上, 明确这些细胞的生活环境。如毛细血管壁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 这些管壁细胞在管腔内面是血浆, 上面浸于组织液中。

答案: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二、拓展题(课本P6)

解析:(1)A表示的器官是肺, 从结构上看, 肺泡壁由单层扁平细胞构成, 外面缠绕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壁也是单层上皮细胞。这样的结构有利于气体交换。所以与内环境之间间隔了一层肺泡壁和一层毛细血管壁。(2)B表示消化器官,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和吸收进入血液或淋巴。(3)C与内环境的双向箭头, 经C排出体外, 说明C是肾脏。血浆中的主要成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 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 一些有用的成分经重吸收返回血浆。

(4)D是单向排出的, 代表器官是皮肤。

答案:(1)肺泡壁、毛细血管壁(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3)肾小管的重吸收

(4)皮肤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本章规划

本章内容在本模块中是相对独立的, 应该以植物体是一个生命系统的思路来理解本章教学。本章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其他植物激素”3节, 每节都可用1课时教学。其中第2节含探究实验的组织、准备, 实验所需时间较长, 因此应主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理作用及评价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内容是本章重点。它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作用、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的过程, 品味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方法和乐趣。

本章内容分为三节,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部分内容。包括两方面内容:①通过观察现象总结向性运动的概念;②其次通过探究活动弄清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其作用。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包括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两部分内容。本节“问题探讨”中的材料, 与上一节所学内容似乎有些“矛盾”:上一节的内容显示, 植物生长素起促进生长的作用, 而“问题探讨”中的材料却表明,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它竟然起抑制作用。由此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发起学习本节的兴趣。关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材首先介绍生长素作为信息分子起作用这一特点, 再详细说明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器官的种类等有关, 最后再简要介绍有关科学道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尝试运用生

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内容, 主要是“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该探究活动侧重于科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问题, 即解决究竟是“多少”的量的问题。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两部分内容。“问题探讨”选取的材料, 既与本节内容有关, 又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文明成果, 在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的同时, 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

关于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教材用以图代文的形式作大致的介绍。之后, 教材还介绍了植物激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共同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这样, 就突出了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以适应环境这一主题, 而不是仅仅介绍几类植物激素。教材编写时, 没有局限于介绍植物激素, 而是将植物激素调节放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背景中去认识。教材在这部分内容最后安排了关于植物体内基因组、激素、环境因子关系的内容作为选学, 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激素的作用, 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是本节的重点。教材着意突出STS教育的内涵, 既安排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促进生产力提高的内容, 也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不恰当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材第1章至第3章, 都是关于个体层次生命系统的内容。学完本章后, 学生将学习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生命系统。因此, 在本章小结的最后, 教材简要阐述了个体和群体的关系, 以做好与后续学习内容的衔接。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从容说课

本节是“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的首开篇, 教材从生活现象入手, 引导学生总结向性运动的概念, 进而探究引起向性运动的原因——植物激素;生长素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历时十几年科学探究方法的智慧结晶, 通过本节的学习, 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思维方法, 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方法上, 通过多媒体结合探究式教学, 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探讨的热情。

教学重点生长素发现、向光性的原因。

教学难点 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挂图、幻灯片、含羞草。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向性运动的概念。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生长素发现、向光性的原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问题:通过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的理解, 灵活地应用于生活实际, 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4.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生命现象把握生命本质, 运用生长素作用原理分析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学会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

6.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表达、识图的能力。

7.通过本节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继承、修正、补充、创新的过程, 从而使学生学会一整套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最近胡锦涛主席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 因而我想人和植物也应该和谐共处, 那么植物与人(动物)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回答。

生1 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都有应激性。

生2 都能遗传和变异, 都具有新陈代谢作用, 都能生长。

师哪位同学能总结一下?

生都是生命, 所以都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师想一下, 人为什么会生长?

生因为人体内的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

师既然植物体、动物体都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都可以生长, 请同学们讨论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生植物体极有可能可以分泌促进生长的激素, 进而引起生长。

师如果同学们的推断有道理的话, 让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其作用。

板书:

第1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及其作用

推进新课

师观察下列现象, 说明问题。

课件展示:

①放在窗台上的花盆中的植物, 朝向光照的地方生长;②向日葵幼嫩的花盘会随着太阳转;③玉米胚芽鞘会弯向单侧光方向生长;④向日葵、玉米胚芽鞘受到均匀光照时的生长状况。

生植物体会弯向光源方向生长。

师刺激是什么?

生光照。

师方向怎样?

生单侧光照下, 才表现向光弯曲生长现象。

师生物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向性运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 什么叫向性运动?学生讨论回答。

课件展示:

展示植物根的向地性。

生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叫向性运动。

师体验下列现象是否是向性运动?找学生代表从不同方向刺激含羞草叶片, 叶片闭合。请同学们思考回答:含羞草叶片受到刺激, 产生闭合现象, 是否是向性运动?为什么?

生不是, 因为不管从什么方向刺激, 都引起闭合。不是单一方向刺激引起的定向运动。

师答得好。

师请同学们讨论植物还有哪些向性运动的例子?学生讨论, 老师简单总结:向性运动:单一, 定向。

师同学们了解清楚了向性运动, 下面我们来探讨植物为什么会产生向性运动?

板书:

一、玉米幼苗是否具有向光性

师1880年, 达尔文用NFDC0草为材料对植物的向光性进行了研究。

思考:如何设计实验验证植物具有向光性?

学生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汇集如下实验注意到的问题:

1.必须得有单侧光刺激为实验组。

2.必须设计对照实验, 即黑暗情况或均匀光照为对照组。

3.其余的条件在相同并适宜条件下进行。

师请看达尔文所做的实验并分析现象, 得出结论。

课件展示:

A.暗箱中的胚芽鞘生长弯曲情况。

B.留有小孔的暗箱中的胚芽鞘在单侧光作用下生长弯曲状况。

观察玉米胚芽实验时的现象并说明结论。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 A.现象:向上直立生长;B.现象:向光弯曲生长;A、B对照说明:单侧光刺激使其弯向光源生长。NFDC0草的胚芽鞘具有向光性;胚芽鞘的生长与光无关。

板书:

二、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师请以燕麦胚芽鞘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

学生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汇集内容如下:

课件展示:

1.可能是整个胚芽鞘都可以接受单侧光刺激。

2.可能是胚芽鞘的某个部位能接受单侧光刺激。

解决的方法:

1.整个遮光处理、局部遮光处理分组实验。

2.刺激必须是单侧光, 否则不会弯曲生长。

3.采用相互对照为对照实验。

师给予肯定的评价, 并总结焦点问题是采用遮光的方法研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课件展示:

A.暗箱中用锡箔或黑纸遮住燕麦胚芽鞘尖端, 单侧光作用下生长弯曲状况。

B.暗箱中用锡箔或黑纸遮住燕麦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单侧光作用下生长弯曲状况。

观察燕麦胚芽实验时生长弯曲状况并说明结论。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 A.现象:向上直立生长;B.现象:向光弯曲生长;A、B对照说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 而不是尖端下部;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师综合实验一、二, 你认为燕麦幼苗的生长弯曲与哪个部位有关?为什么会生长?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推测可能与尖端有关, 可能尖端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板书:

三、胚芽鞘产生促进生长物质的部位

师1910年, 丹麦的生物学家詹森设计了如下实验:

课件展示:

A.暗箱中切去胚芽鞘尖端, 单侧光照射, 现象是不生长不弯曲;

B.胚芽鞘切去尖端, 放一明胶薄片, 再放上尖端, 单侧光照射, 现象是向光弯曲生长。

请同学们评价该实验是否有缺陷?如果有, 如何纠正?学生讨论后回答。生有缺陷。①未设对照实验。应该设计一组相同情况下切去尖端, 只放一明胶薄片实验作对照, 以排除明胶薄片中含有促进生长物质的可能。②未设计无单侧光的实验,以排除单侧光作用的可能。

师回答得好!

课件展示:

C.胚芽鞘切去尖端, 放一明胶薄片, 单侧光照射, 现象是不生长不弯曲。

D.去除单侧光刺激,其他条件都相同对照实验, 结果都不变。

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整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师请同学们讨论有没有其他更好的验证方法?

(学生讨论)

师、生共同对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予评价。

师再来看, 科学家是如何做的?

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耳从另一个思路进行了研究。

课件展示:

切去尖端, 放在胚芽鞘的一侧, 无单侧光条件进行实验。现象:向放胚芽鞘相对的一侧弯曲生长。

请同学们思考:该实验有无缺陷, 如果有, 如何纠正?

生缺少对照实验, 应加两组, 一组为切去尖端, 无单侧光;一组为切去尖端, 放在胚芽鞘的另一侧, 无单侧光。

师很好, 那么你加的两组现象是什么呢?

生切去尖端的一组不生长, 另外一组向放尖端的另一侧弯曲生长。

师很好, 这个实验也能证明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师除了上述方法, 还有没有其他的验证方法呢?科学家温特想到了更聪明的方法。

课件展示:

展示温特实验的过程。

师你认为温特实验是否有缺陷?如果有, 如何纠正?

生缺乏对照实验, 应该设计一组, 除了未放过尖端以外, 其余的均完全相同的实验作对照。

师回答得好!

师有人设计了更好的实验, 请同学们欣赏!

课件展示:

(注:已知云母片可以完全阻断物质的运输)

图3-1-1

师既然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促进了生长, 那么它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这得感谢科学家郭葛。

板书:

四、促进生长物质成分的确定

师1934年, 科学家郭葛提纯分离出了该物质, 并证明它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

那么吲哚乙酸是不是真的能促进胚芽鞘生长呢?现在假设给你吲哚乙酸,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吲哚乙酸能促进胚芽鞘生长?

师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吲哚乙酸能促进胚芽鞘生长?

课件展示:

问题:

1.吲哚乙酸要作用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 必须要借助于一种承载物。这种承载物应为什么?

2.如何排除承载物的干扰?

解决的方法:

1.借助于温特实验的启示:承载物选琼脂块。

2.要排除承载物的干扰, 必然要设计对照实验。

师对学生实验进行评价。

课件展示:

展示郭葛实验过程, 并让学生进行对比评价。

师因为吲哚乙酸确实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所以我们就可以确定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就是吲哚乙酸。而因为它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 所以就把它命名为生长素。

师通过一、二、三、四的学习, 我们都得到了哪些结果?请同学们讨论汇总。师、生共同总结:

①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②胚芽鞘的生长与光无关, 与尖端有关;

③胚芽鞘的向光生长与单侧光的刺激有关;

④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⑤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⑥尖端产生了促进生长的物质——吲哚乙酸。

板书:

1.在植物体内的生长素, 是如何运输的?

课件展示:

观察图3-1-2, 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向。

图3-1-2

生生长素总是从形态学的上端运向下端, 不能从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到上端。

师我们把生长素的这种运输方式叫极性运输。

板书:

2.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课件展示:

图3-1-3是燕麦胚芽鞘尖端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 经过一定时间后, 定量测定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 就测定结果进行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图3-1-3

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课件展示:

1.光照情况下, 生长素的合成量是98。

2.单侧光照情况下, 背光侧生长素的含量是70, 而向光侧生长素的含量是28, 且与正常量98相同。

3.如果将尖端在正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则向光侧与背光侧生长素的含量相同, 都是49, 且与正常量98相同。

4.将2与3对照, 单侧光作用使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横向运输到背光侧, 使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大于向光侧。

生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具体说:在单侧光作用下, 向光侧生长素横向运输到背光侧, 使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大于向光侧。

师结合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式, 请同学们解释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生

长的原因。

生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具体来说:单侧光作用下, 向光侧生长素横向运输到背光侧, 使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大于向光侧。尖端部位的生长素再向下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 使尖端下部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大于向光侧, 从而使背光侧细胞伸长的速率大于向光侧, 因而弯向光源生长。

师请同学们总结生长素在植物体内是如何运输的。

生在茎中:极性运输;在尖端:单侧光引起横向运输。

师(总结)生长素运输:极性运输、横向运输。

板书:

3.光对生长素产生的影响

课件展示:

将玉米胚芽鞘尖端切下, 选取相同的尖端随机分为两等份, 放到两块相同的琼脂块上, 一块置于光下, 一块放在暗处, 其余条件相同。最终产生生长素的量如图3-1-4所示。观察图示, 说明光对生长素的产生有何影响?

图3-1-4

光对生长素产生量的影响

课件展示:

1.黑暗情况下, 生长素的合成量是100。

2.光照情况下, 生长素的合成量是99。

3.对照1、2说明光对植物胚芽鞘生长素产量几乎没有影响。

师光对植物胚芽鞘生长素产生的量几乎没有影响。

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主要以科学家对生长素的探究过程为背景, 介绍了生长素的发现历程, 要求我们青年学生既要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同时又必须掌握一整套科学的研究方法。

板书设计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植物的向性运动向性运动的概念:单一、定向运动

二、

三、

活动与探究

根据所给的用具和材料, 设计一个实验测定玉米幼苗胚芽鞘对光的敏感部位。

用具和材料:

一个空纸盒、6株约两厘米高的生长健壮的玉米幼苗、黑纸一张、60 W的台灯一盏。

实验步骤: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正确的实验结果:

正确的结论:

解析:本题为一般验证性实验设计, 题干中给了材料和用具, 实际上是给了有关提示。按照一般验证性实验的方法步骤:分组编号、相同的材料施以不同的处理、其余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记录现象、结果分析(注意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则、等量性原则)进行设计。

答案:实验步骤:(1)将6株幼苗随机平分为两组, 分别为甲、乙组, 将甲组幼苗的尖端分别用黑纸帽套上, 乙组幼苗分别用黑纸环套在尖端下部

(2)将两组幼苗放在打有一个孔的空纸盒内, 孔的高度略高于幼苗的高度, 孔外放置点亮60 W的台灯, 其余在相同并适宜的条件下, 放置于实验室内进行培养(3)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正确的实验结果:甲组幼苗将直立生长, 乙组幼苗弯向光源生长。

正确的结论:玉米幼苗的胚芽鞘对光最敏感的部位是尖端。

习题详解

一、基础题(课本P49)

提示:可以使植株接受比较均匀的阳光照射, 以避免因植物的向光性生长而引起

植株弯曲。

二、拓展题(课本P49)

解析:利用植物的向光性。

提示:如图3-1-5所示:

图3-1-5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上堂课主要了解了种群的特征, 先请一位同学来回忆一下种群的特征包括哪些?

生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还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师很好, 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什么?

生种群密度。

师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哪些?

生对于植物主要用的是样方法;对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来讲, 主要采用标志重捕法。

师很好。这堂课我们要通过实地调查草地上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来更好地掌握样方法。我们调查的地点就在我们学校的草地上进行, 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

而且, 现在每位同学的桌子上都有了一张绘制好的平面图, 上面还标明了各种双子叶植物及它们的大致分布情况。在实地调查之前, 大家考虑一下, 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生确定样方。

师对。在确定样方之前, 我们还得确定调查的对象。现在在同一个小组的同学可以先确定一下本小组调查的对象。

(学生讨论, 开始确定调查对象)

推进新课

师现在大家都确定好调查对象了, 下面我们要确定有关样方的问题。首先, 你准备采用哪种取样方法, 还得确定样方的多少和样方的大小。同小组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调查对象和它们的大致分布一起讨论确定, 确定好以后请同学在平

面图上定好样方。

(学生开始讨论, 在平面上画上大致的样方)

师大致的准备工作我们做得差不多了, 现在要同学们想想在实地调查中可能

出现的问题。

生我在画样方的时候, 发现有些调查对象正好在我所画的线上, 这样的个体应该怎么来统计呢?

师这一位同学提得非常好, 这种现象我们称为边缘效应。一般有一个规则:样方顶边、左边及左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 其他边缘不作统计。

生我们要带哪些工具呢?

师这儿我给大家准备好了绳子和木棒, 每一组还要准备好纸和笔, 现在, 先在纸上设计好一表格, 便于统计, 表格的形式可以参考黑板上的表格形式。

(板书表格形式)

师为了提高效率, 我们一个小组的同学之间可以分工合作, 按照图上所确定好的样方, 小组内再分小小组, 这样可以同时进行测定多个样方, 每小小组可以先有一位同学进行计数。测量完以后一小组的同学把数据整理到一起, 每人都抄一份数据, 进行计算种群密度。最后, 我们再回到教室来, 进行讨论。分组测量15分钟内完成, 数据汇总、计算种群密度5分钟, 还有剩余的时间我们再一起来完成课本第61页上的讨论。下面开始有秩序地离开教室到学校的草地进行测量。(学生实验, 教师予以指导)

师大家在测量过程中都积极动手了, 也都开动脑筋解决了实际操作中出现的

一些问题。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讨论”的问题, 第一个, 实地调查中, 和上节课的模拟调查有什么异同?

生1 模拟调查中, 调查的对象是随机分布的, 调查区域是规则的, 而实地调查中不是。

生2 实地调查比模拟调查要难得多, 因为有很多因素影响我们的计数, 比如有些个体被其他的植物遮住, 有些由于践踏而很难数清。

师大家都能在实地调查中体会到真正完成一项工作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正是考验我们的时候。下面来看一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生随机取样后, 统计到的数据才真正具有代表性。

师样方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生会的, 样方数相对多一些时, 调查的结果准确些。

师调查过程中, 有没有发现其他的一些问题?

生我们两小组调查的是同一种植物, 但结果相差还是蛮大的。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教案

第3节群落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2.教学难点 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课时安排 1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的生物组成及其有序性,讨论池塘中的种群组成(群落结构),具体有多少个种群并不重要。可以从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方面举例。 2.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 〖板书〗第三节群落的的结构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P71。 〖板书〗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三、种间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P72倒数第一段到P73,完成资料分析的“讨论”。 〖提示〗1.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 2.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高中生物必修三学案2:2.4 免疫调节(Ⅱ)

第4节免疫调节(Ⅱ)

三、根据前面所学知识总结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四、免疫学应用有哪些?(阅读教材P38-39以及39页资料分析,进行归纳)。 反馈练习 1.科学家斯坦曼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DC细胞),该细胞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下图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C细胞中“突起”的存在增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 B.具有摄取、处理及传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树突细胞外还有吞噬细胞 C.DC细胞处理后的抗原,能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DC细胞能激发T细胞增殖并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 2.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的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3.下页表为我国初生幼儿计划免疫的部分列表,通过下表可以发现多数疫苗要多次接种,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幼儿 年龄 应接种的疫苗接种方式预防疾病出生时卡介苗皮内注射结核病 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肌肉注射乙型肝炎1个月时乙肝疫苗第二次肌肉注射乙型肝炎2个月时 脊髓灰质炎三价 混合疫苗第一次 口服脊髓灰质炎3个月时 脊髓灰质炎三价 混合疫苗第二次 口服脊髓灰质炎 3个月时 百白破混合 制剂第一次肌肉注射 百日咳、白 喉、破伤风 A.病原体会发生变异,使得接种的疫苗失去效果 B.多次接种疫苗能够提高人体中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水平 C.疫苗在人体中诱发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存在时间是有限的 D.因为人的体质不同,一次接种不一定能够产生有效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4.科学研究表明: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下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下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T细胞可为HIV的增殖提供原料、酶和场所等条件 B.HIV通过攻击红细胞可使人的免疫功能全部丧失 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和成分有关 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在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5.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1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能力目标: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理解不到位,需要教师深入分析。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利用课间时间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章引入: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引入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的学习。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组织液 淋巴等 〔思考与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提示。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内环境——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探究二:细胞外液的成分(PPT展示血浆成分的图片) 〔资料分析〕由学生分析并回答,老师提示。 1.提示: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

生物必修三步步高导学案第1章第1节(含答案)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2.概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3.结合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说明内环境所起的媒介作用。 方式一观察下图,草履虫和血细胞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答案相同之处:都是液体环境。 不同之处: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血细胞生活在生物体内的血浆中。 导入多细胞生物与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直接环境不同,我们将血浆等多细胞生物生活的直接环境称为内环境。 方式二联系实际导入 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入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开始了为期30天的太空驻留生活。航天员的航天服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具有防止微流星体撞击,保暖隔热,保压供氧等多种功能,以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那么,你知道人体细胞需要怎样的环境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吗?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组成及比例 特别提醒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尿道等有孔道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外界环境,故其中的液体如消化液、泪液、尿液等不是体液,不属于细胞外液。 2.内环境 (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2)内环境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3)适用范畴:内环境是针对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或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3.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连接起来 ①组织细胞a.组织液、血浆 ②毛细血管壁细胞b.组织液、淋巴 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c.淋巴、血浆 ④血细胞d.组织液 ⑤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e.血浆 答案①—d②—a③—b④—e⑤—c 归纳总结内环境各组分的不同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教案 一、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 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以外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的杀灭作用。 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 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异性免疫是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而泪液、胃液、唾液属于第一道防线的分泌物,故也属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屏障,是指机体体表的皮肤和所有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的黏膜,是机体与外界直接接触的结构,微生物只有通过皮肤和黏膜才能侵入体内,因此皮肤和黏膜构成了动物体防御外部入侵者的第一道防线。正常健康的皮肤黏膜,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是不能通过的。皮肤和黏膜的机械阻挡和排除是主要作用,如呼吸道纤毛上皮的摆动,尿液、泪液、唾液的冲洗。 此外,皮下和黏膜下腺体的分泌液中含有多种抑菌和杀菌物质,如汗腺分泌的汗液中含有的乳酸、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泪液和唾液中的溶菌酶等,都具有抑制或杀灭局部病原菌的作用。再者,皮肤黏膜上存在着正常菌群,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拮抗作用。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免疫物质: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 2、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3、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总结

名称来源功能 具有特异性 识别功能 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和抗体复 合物 B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 成熟)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效应细胞、记忆 细胞 √ 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 成熟)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为效应细胞、 记忆细胞 √ 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 疫效应 √ 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 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相应的效应细胞 √ 三、体液免疫(主要是B细胞起作用) 抗原进入机体后,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将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一段时间后,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就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抗体与抗原结合,抑制细菌的繁殖或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抗体与病毒结合,可以使病毒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消化。 四、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 刚开始与体液免疫的开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同时,效应T细胞还释放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来加强免疫效应。 五、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2)识记、应用碳循环的过程; (3)比较得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 (2)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培养学生的推理,联想,思维迁移的能力; (3)利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以及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积累生态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碳循环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四. 教法与学法 教法:课前导学、启发式讲解、分析与归纳学法:课前预习、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 五 . 课时安排 : 1 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 (4)能量流动的特点?

2.引入新课 生态系统依靠太阳不断提供能量,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却都是由地球提供的。讨论:生物为维持生命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物质,如氧、水、氮、碳和许多其他物质,为什么这些物质亿万年来没有被生命活动所耗尽?(因为这些物质可以 被循环利用) 碳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没有碳就没有生命。一一碳循环 3.碳循环 出示“碳循环模式图”投影片。 光合作用 (1)知识背景:光合作用CO2 (CH2O) 呼吸作用(CH2O)有氧呼吸CO2 (2)分析碳循环模式图,思考如下问题: ①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CO2和碳酸盐 ②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化 能合成作用 ③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CO2 ④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含碳有机物;传递渠道?食物链(网) ⑤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a.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⑥碳由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形式?CO2 ⑦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 循环的主要形式?CO2 [师生归纳] _____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无机环境(CO)生物群落(有机物) 动物、植物、微生物呼吸作用 4.物质循环 (1)提问:①我们所讲的碳循环是指在什么之间进行循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学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必修3导学案汇编 第一课时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标点击】 1、描述不同细胞生活的环境,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认识到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也 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更好的理解这些细胞的生活环境,并加深对生命世 界的认识。 2、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学习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自主探究】 1、学海导航 知识点观察与思考归纳与结论 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__________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动脉中的血观察课本P2中的两图,思考两 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许多物质会种细胞生活的环境有何不 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__________。组织液是存在于 体内细胞生活在同?何为体液?体液与血液 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__________。细胞外液中是否是一个概念?仔细观察 __________是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少部分课本P3中的图1-1,思考组 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 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何为内环境?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 直接环境,叫做__________。 血浆中90%是__________,其余10%分别是认真分析课本P4的血浆的化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 学组成表及图1-2,总结血浆 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细胞外液的成分的主要成分,进而思考细胞外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的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 液的成分。思考血浆与组织 有较多的__________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液、淋巴的成分有何不同? __________含量很少。 1.为什么医院给病人输血时 所谓溶液渗透压,简单地说,是指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 2.为什么红细胞放在清水或决于溶液中__________。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者浓度较高的以及过酸过碱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 细胞外液的渗透或温度过高过低的情况都无 透压的稳定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压和酸碱度法正常生存?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源于_________和 3.为什么细胞外液适宜于细_________。正常人的血浆pH为__________,其稳 胞的生存?何为渗透压?为 定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人体细胞

最新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 第二章 第一节(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水分和无机盐的调节。 了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理解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保持人体稳态的生理意义。 [教学重点]下丘脑对水分平衡的调节。 [教学难点] 醛固酮对无机盐的调节。 [板书设计] 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的稳态 三、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1、饮水 来源食物 物质代谢 水的平衡肾脏排尿动态平衡 排出皮肤排汗 肺呼气排出水汽 大肠排便 2、无机盐的平衡摄入:饮食 排出:尿液、汗液、粪便 3、水分的调节 4、无机盐的调节 [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预习,教师精讲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人体产热的原因? 2、人体产热的器官?人体散热的器官? 3、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那里? 4、人体体温过高时,酶的活性,甚至。 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出答案 新课引入: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吃的东西过咸,会感到口渴;夏天尿少,而冬天尿多;“以饮料代水”的做法会适得其反,越喝越渴。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学生看书,预习,完成导学大课堂中的知识预览部分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精讲: 1、饮水 来源食物 物质代谢 水的平衡肾脏排尿动态平衡 排出皮肤排汗 肺呼气排出水汽 大肠排便 2、无机盐的平衡摄入:饮食 排出:尿液、汗液、粪便 3、水分的调节 4、无机盐的调节 水、无机盐平衡的调节,受神经系统和某些激素的调节。如水的摄入量主要由大脑皮层渴觉中枢控制,水的排出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当机体失水时,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同时渴觉中枢兴奋,引起口渴,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相反,当机体含水量增加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就是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对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基本平衡的原因。此外有效血容量的减少也可以引起渴感。5.水和无机盐在维持细胞渗透压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水能够调节体温、促进物质代谢(如溶解代谢废物、排出代谢废物)、起润滑作用(如关节腔的滑液,能减少关节活动时的摩擦;唾液中的水分使食团润滑而易吞咽。);无机

高中生物必修三学案6:2.4 免疫调节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免疫调节 【学习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预习、研习案】 活动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任务】阅读课本P35概念图,完成下题。 【训练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活动二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任务1】阅读P36第2、3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书中标注】 【训练2】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面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 B )A.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皮肤再生【任务2】阅读P37第2段,回答下列问题。【书中标注】 1.特异性免疫在发挥作用时分成和两种类型,主要“作战部队”是。 2.特异性免疫中的抗体具有什么特点?它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3.举例说明免疫反应中哪些物质可以作为抗原?它具有什么特点? 【任务3】阅读P37第4段及图2-15体液免疫示意图,填写下面流程图。 思考:在什么情况下B细胞会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训练3】下列关于人体体液免疫中相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C.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D.记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合成分泌抗体 【任务4】阅读P37-38最后一段及图2-16细胞免疫示意图,填写下面流程图。 思考:致病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寄生到宿主细胞内,该怎样消灭这些病原体?【书中标注】 【任务5】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细胞参与,都可发生二次免疫。 2.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细胞;除浆细胞外,、、、 等免疫细胞都能识别抗原,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此外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训练4】(多选)某种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相关免疫细胞所起作用,正确的是( AB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暴露其特有的抗原 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 C.病毒侵入细胞后,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 D.同种感冒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全集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能力方面: 1.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内环境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方法: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用具:幻灯片 五、课前准备: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 图 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章引言并体会内环境的重要性阅读思考引入新 课 〖板书〗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问题探讨 〔生答师提示〕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 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 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 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填空式提问〗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与 思考回答创造问 题情境, 引入新 课

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也是如此。 〖问〗单细胞生物是怎样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呢?多细胞生物呢?阅读思考回答 〔板书〕一、体细胞生在细胞外液 〖问〗什么是体液? 〖引导提示〗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 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1.体液的成分和组成呢?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阅读思考 回答 〔思考与讨论1〕 〖师提示〗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 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 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 血浆组织液淋巴 同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 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学生讨论 后回答

高中生物必修三学案2:3.3 其他植物激素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学海导航】 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3.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预习探究】 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赤霉素 (1)合成部位: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主要作用: 促进________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验证赤霉菌产生赤霉素的实验步骤 ①用_________感染水稻;结果:恶苗病。 ②用___________________感染水稻;结果:恶苗病。 ③从___________________中分离出物质,称为赤霉素。 2.细胞分裂素 (1)合成部位: 主要是_____________。 (2)主要作用: 促进_______________。 3.脱落酸 (1)合成部位:_____、______的叶片等。 (2)分布: 将要_______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3)主要作用: 抑制________,促进叶和果实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乙烯 (1)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2)主要作用: 促进果实______________。 5.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过程中,多种激素___________共同调节,如_______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______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使其含量_________,反过来又________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的伸长作用。 6.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控制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概念: _________的对植物的__________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 容易____、_____广泛、________稳定。 3.具体应用 (1)用______催熟。 (2)用________溶液处理芦苇可增加纤维长度。 (3)用_________处理大麦可简化酿酒工艺、降低成本。 4.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1)在农业生产中,要综合考虑________、药物效果、药物毒性、_________、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2)还要考虑施用时间、_________、施用方式、_________和施用次数等问题。 【跟踪训练】 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B.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任何部位 C.乙烯是一种气体 D.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 2.恶苗病是由下列哪种植物激素引起的植物疯长现象() A.赤霉素B.细胞分裂素C.脱落酸D.乙烯 3.为使休眠状态的马铃薯块茎早发芽,以便早栽种早收获,用以处理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B.脱落酸C.赤霉素D.细胞分裂素

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

第四节免疫调节教案(文科班第一课时) 教案背景: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生命科学与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综合渗透的高科技领域,,而且成为21世纪高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但在中学教育中,由于种种原因,高中文科班的生物一直在被大家忽视。作为教师,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应对会考的情况下,让我们的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扩大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和了解。本节课从以下方面改进: (一)利用教师的亲和力,拉近师生距离,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二)多联系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兴趣,语言尽量通俗易懂; (三)教学内容难度适中 教材的分析 “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体液免疫;第2课时,细胞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学习完免疫调节可以形成稳态调节机制的整体网络。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教学对象分析 文科班的学生普遍表现出对理科的不重视,所以对于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他们基本无视。所以课堂45分钟显得尤为重要。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为“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1知识目标 ①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B细胞、T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③概述免疫的类型; ④阐明抗原和抗体的概念; ⑤说出体液免疫的过程(为本节重点及难点)。 2能力目标 进行观察、分析、识图和归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学业水平测试具体内容与要求 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了解水平) 概述体液免疫的过程(理解水平) 教具准备

(共287页)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精品学案汇总(打包下载)

超级资源(共19套287页)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 精品学案汇总(打包下载)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不同(如下图) (1)作用的两重性: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生理效应不同, 低浓度促进生长(图中A→C, 不包括C点), 高浓度抑制生长(图中C→D, 不包括C点)。“低浓度”与“高浓度”的分界点是C点, “低浓度”“高浓度”不是具体值, 而是浓度范围。 (2)四个关键点的含义:A点为较低浓度促进生长, B点促进作用最强, C点既不促进, 也不抑制, D点为较高浓度抑制生长。 (3)曲线含义:AB段表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 促进作用增强;BC段(不包括C点)表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 促进作用减弱;CD段(不包括C点)表示超过一定的浓度范围, 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 抑制作用增强。 2.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影响不同(如下图)

(1)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 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 例如生长素浓度为10-6 mol·L-1时, 对根是抑制作用, 对芽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对茎则是起促进作用。 (2)图中A、B、C三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说明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 (3)图中A′、B′、C′三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表示对根、芽、茎的生长既不促进, 也不抑制。 3.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如下图) (1)图示说明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敏感。 (2)应用:农田中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教案总结

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科目生物(必修1)课型传统授课教学对象高二学生课题第4章种群与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设计人李晶 教学需要分析 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掌握种群和群落的概念;理解种群的特征及各个特征的关系;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种群密度调查法调查某一种群的密度;利用种群的特征来分析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计划生育、物种保护等社会现状有自己的见解和正确的态度。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必修3第4章第1节的内容,从本节课开始学生将从宏观上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教材着重介绍了种群的4个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其中样方的选择和确定是本节课的难点。学好本节课不仅为后面探讨种群数量的变化做好铺垫,也为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学生在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及必修3前三章生物个体生命活动调节部分对生物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物种保护等内容,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和生活常识,对学习本章有一定的铺垫作用。 教学准备 教学策略 结合已学知识将学生引入所设计的教学情景,每一部分内容都有问题引领,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锻炼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让学生先自主探究,然后教师引导分析讨论出现的问题,师生一起总结出样方法的注意事项。标志重捕法的教学设计一个数豆子的小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板书设计 第4章种群与群落 1.种群:一定区域、同种生物、全部个体 2.群落:同一时间、区域、各种生物、集合 3.个体、种群、物种的关系:(图) 种群A 物种群B 个体种个体 第1节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密度 1.概念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样方法: 取样方法:五点取样、等距取样 (2)标志重捕法 计算公式: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图)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出生率>死亡率♀>♂ ①出生率≈死亡率②♀≈♂ 出生率<死亡率♀<♂ 五、种群特征间的关系:(图) 年龄组成 预测 出生率种群数量死亡率 迁入率种群密度迁出率 影响 性别比例 六、种群的空间特征:(图) 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 - + -

高中生物必修三学案3:4.2 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4章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预习导航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____________。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种群增长的J 型曲线 1.概念: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__________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如果以________为横坐标,_____________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 2.曲线: 3.模型假设:在__________充裕、气候适宜、没有__________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数量的________倍。 4.建立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模型中各个参数的意义:N 0代表____________;Nt 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λ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 1.概念:种群经过一段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____________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 2. 曲线: 3.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_____________数量,称为环 【学习目标】 1.说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学习重点】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学习难点】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3 第三章第2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科学史可以展现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究活动的本质特征,使人感受科学发展是一个线性累积、不断壮大的过程,领会“变化”才是科学本身具有的惟一不变特性。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正是这样一个很好地展现科学在本质上是相对的、可变的、处在不断修正和发展过程中的素材。因此,本文基于以下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问题为主线、探究为主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问题引导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 二、教学分析 ^ 1、教材分析与处理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编入了“达尔文、詹森、拜耳、温特等科学家的实验、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等内容。教材以科学探索过程为脉络来安排教学内容,具有探究性的特点;文本呈现图文并茂,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为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基于以上设计理念,对教材知识作了适当调整(含顺序调整),本节课只学习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分析、评价实验设计的技能训练。 2、学情分析 曾学习过“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等,有一定的思考方法基础,且学生的观察、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都较强,对植物向光性现象又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实验设计的各种能力(语言表达、实验分析、深入思考等)都有待提高,所以教学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学习任务分析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学难点:科学实验设计的过程及严谨性分析。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生长素发现的过程,更要掌握对简单实验的设计、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感悟科学发现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辨证过程,需要实事求是和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目标 《 对于以上的教学分析,需达到的教学三维目标(见表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本章规划 本章内容包括:“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两节内容。其中第1节可用1课时教学,第2节可用2课时教学(其中实验1课时)。 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 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血浆的基本成分等,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这些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手、脚等部位有时会磨出“水泡”,部分学生有过这样的体验。体内细胞脱离了适合生存的环境就会死亡,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及其重要性,人体需要摄入营养物质、氧和水,排出废物,学生也有一定的认识。这些已有知识和经验,尽管比较浅显,与之相联系却有利于学生建构“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人体内几大系统的功能,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也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并不太难。此外,有关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必修1中“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与其他章的联系: 从个体层次看,本章内容与第2章的内容联系紧密。本章内容是理解第2章所阐述的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本章仅仅作简要交代,有关内容将在第2章作深入探讨。本章内容又不仅与第2章有联系,稳态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从容说课 “细胞生活的环境”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本章的导入利用教材提供的章题图来完成。通过启发学生观察章题图,思考图中内容与本章内容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同时通过图片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边防战士、炼钢工人、抗洪抢险战士工作环境的恶劣,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苦,认识他们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渗透。本节的引入可以利用草履虫取食、排遗过程的视频和人体血细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动态演示,可以启发学生比较两者生活环境的异同,引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包含体液和内环境两个概念。内环境是核心概念,既包括了内环境的定义,也包括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细胞外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形成统一整体,还包括本章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的组成、为什么要维持内环境稳态等。在教材第2章还要继续阐释内环境为什么能维持稳态。组织教学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教材分析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包括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本节内容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内环境这一核心概念,而教材并没有一开始就阐述什么是“人体内环境”,而先放眼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这样的广阔视角。这样,既可以和《分子与细胞》衔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环境这一概念,包括本节主要内容以及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等。该核心概念的构建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从个体层次看,本章内容与第2章的内容联系紧密。本章内容是理解第2章所阐述的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本章仅仅作简要交代,有关内容将在第2章作深入探讨。本章内容又不仅与第2章有联系:稳态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⑴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决方法] ⑴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图片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帮助学生对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感性认识。 ⑵通过资料分析讲解内环境理化性质。 ⑶将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决方法] ⑴同上。⑵结合图解讲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问题探究法。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模型教具 六、学生活动 1、启发学生观察相关图片,帮助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2、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等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环境及其理化性质的知识。 七、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导入:利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来完成。 我们知道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可以直接从水里获取生存必需的养料,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那么人体的体内细胞,是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呢?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学生阅读教材P2—3相关内容,教师设问: 1、什么叫体液? 2、血液全是体液吗? 3、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什么? 4、什么叫细胞内液? 5、什么叫细胞外液? 6、内环境是指什么?“内”的含义是什么?(“内”与“外”是相对的,从细胞来看,细胞外液属于其生活的外界环境,其内环境为细胞内液;而从人体来看,细胞外液是内环境) 7、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如何? 8、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9、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