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就业质量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就业质量报告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2017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1)

(一)、毕业生基本数据 (1)

(二)、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和毕业去向统计 (3)

(三)、毕业生出国(境)情况 (6)

(四)、毕业生国内升学情况 (7)

(五)、毕业生直接就业情况 (8)

(六)、毕业生直接就业地域流向分布 (11)

(七)、毕业生重点就业单位 (13)

第三章2017年毕业生就业市场情况 (14)

(一)、来校招聘用人单位情况 (14)

(二)、发布就业信息情况 (16)

第四章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问卷调查情况 (19)

(一)、毕业生问卷调查分析 (19)

(二)、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分析 (24)

第五章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做法 (25)

(一)、强化引导功能,拓宽重点就业市场 (26)

(二)、完善工作机制,提供优质精细服务 (26)

(三)、丰富媒介手段,打造多维信息平台 (27)

(四)、多种举措并施,推进特色创新创业 (28)

第一章前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秉承“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办学理念、“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办学特色,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科大时强调:“中国科技大学作为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大学,这些年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值得肯定。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中国科技大学要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力争一流,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领域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7年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就业创业工作相关政策和要求,积极推进工作创新,不断提高就业工作水平,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毕业生就业工作紧密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着眼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要,以为国家培养输送高层次优秀人才为主导,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多元化就业。积极拓宽就业市场,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强化管理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鼓励毕业生创新创业,保持了高质量就业和充分就业。

第二章2017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毕业生基本数据

我校2017届毕业生共5490人。其中本科生180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2.9%;研究生3684人(硕士生2835人,博士生84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67.1%。2017届毕业生学历层次、性别情况见图1。

图12017届毕业生学历层次性别情况

我校2017届毕业生生源分布在全国共32个省份。位居前五位的依次是:安徽省、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和湖北省,占生源总数的60.6%。安徽省生源占生源总数的33.5%,其余各省份在10%以下。毕业生生源分布情况见图2。

图22017届毕业生生源分布图

(二)、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和毕业去向统计

截至2017年10月底统计,我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6.6%,与2016届同期基本持平。其中,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就业率分别为93.4%、98.2%和98.1%。

图32017届毕业生分性别就业率图

按学历层次统计,本科、硕士、博士的就业去向分类统计情况见图4和图5。

图42017届毕业生各学历层次就业去向

图5本科、硕士、博士的就业去向分类统计图

我校毕业生分布在21个学院(单位),按学院统计,各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分类统计情况见表1。

表1各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分类统计情况表

把学科按理学、工学、经管法、文史哲四大类进行分类,按学科分类统计,各学科毕业生就业去向分类统计情况见图6。

图62017届毕业生学科分类就业率统计表

(三)、毕业生出国(境)情况

我校2017届毕业生出国(境)深造人数为70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2.8%。其中,本科出国(境)519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28.7%,绝大多数获国外高校全额奖学金资助。根据2017THE世界大学排名,毕业生进入全球综合排名前100位高校深造的人数为407人,占全部出国(境)总人数的58.1%,其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数分别是347人和60人。本科毕业生进入全球综合排名前20和前100位高校深造的比例分别为16.8%和66.9%。

我校2017届毕业生出国(境)去向分布在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部分去美国留学,占66.8%,其次是中国香港,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日本,新加波,加拿大等。毕业生出国(境)的国家和地区分布见图7。

图72017届毕业生出国(境)国家和地区分布统计图

(四)、毕业生国内升学情况

毕业生国内升学的范畴包括:本科读研、硕士读博、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届毕业生中,国内升学人数为182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6.4%。其中,本科读研815人,硕士读博972人,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212人。毕业生国内升学主要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其他“985”高校及中国科学院系统等科研院所。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主要单位分布见图8。

图82017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主要单位统计表

(五)、毕业生直接就业情况

我校2017届毕业生直接就业人数为260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7.4%。其中,本科352人,硕士1700人,博士551人。从学历层次上看,直接就业的本科和硕士主要去向是各类企业,博士以科研设计单位和高校为主。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类见图9。

图92017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类统计图

注:直接就业比例=(签就业协议就业+灵活就业)/毕业生总数*100%

按学院统计,各学院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类统计情况见表2。

表22017届各学院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类统计表

把学科按理学、工学、经管法、文史哲四大类进行分类。按学科统计,各学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类统计情况见表3。

表32017届各学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类统计表

从单位行业来看,我校毕业生去向最多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比例达40%以上,其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和制造业,比例都超过10%。具体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见表4及图10。

表42017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类统计表

图102017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类统计图

(六)、毕业生直接就业地域流向分布

把毕业生直接就业的地域按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块区域进行划分,我校2017届毕业生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比例最高,为62.1%,中部地区的为32.2%。从毕业生就业地域的省市看,在安徽省就业的人数最多,为702人,占27%。其次是去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北京等一线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相对集中在四川。毕业生直接就业地域分布见表5和图11、12。

表52017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分类统计表

图112017届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分布统计图

注:东部地区包括: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江苏、天津、山东、福建、辽宁、河北和海南;

中部地区包括:安徽、黑龙江、吉林、河南、江西、山西、湖北和湖南;

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陕西、甘肃、广西、新疆、云南、贵州、青海、内蒙古、西藏、宁夏。

图122017届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分布统计图

(七)、毕业生重点就业单位

2017年招聘录用我校毕业生在10人以上的单位为41家,录用毕业生数为1184人,占直接就业毕业生总数的45.5%。招聘录用我校毕业生在20人以上的单位为16家,录用毕业生数为873人,占直接就业毕业生总数的33.5%。其具体接收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情况见表6。

表6录用我校2017届毕业生在20人以上的单位统计表

第三章2017年毕业生就业市场情况校园招聘是毕业生求职的主要渠道之一,主要包括举办校园招聘会和发布就业信息等。2016-2017学年,来我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情况和就业信息发布情况统计如下(统计时间从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

(一)、来校招聘用人单位情况

2016-2017学年,来我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总数为1372家。该学年中,第一学期来校招聘的单位数量明显较多,占全年的78.5%,第二学期的占21.5%。按月份统计来看,2016年的9、10、11月和2017年的3月是4个峰值月份。具体来学校招聘用人单位数按月份统计情况见图13。

图132016-2017学年来校招聘单位数按月份分布图按来校招聘单位性质统计,其他企业、高校科研、国有企业单位的比例较高,分别为59.2%、14.1%、9.3%。具体来校招聘单位按单位性质统计见表7和图14。

表72016-2017学年来校招聘单位按单位性质分布统计表

图142016-2017学年来校招聘单位按单位性质统计图

按来校招聘单位的所属行业统计,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居前三位,分别占来校招聘单位总数的31.9%、17.7%和15.5%。具体来校招聘单位按所属行业分布见表8。

表82016-2017学年来校招聘单位按所属行业分布统计表

按来校招聘单位所在的地域统计,位于全国各省和直辖市前六位的分别是: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和广东省,占来校招聘单位总数的81.4%。具体来校招聘单位所在地域分布见表9。

表92017年来校招聘单位所在地域分布统计表

(二)、发布就业信息情况

2016-2017学年,通过我校就业信息网发布的就业信息共计2750条,比去年同期增加25.6%。其中,共发布实习信息207条。第一学期9月、10月、11月和第二学期的3月是招聘信息发布的高峰时间段,4个月发布的招聘信息1727条占全年信息量的62.8%。发布就业信息按月份统计情况见图15。

图152016-2017学年就业信息按月统计分布图

按发布就业信息的单位性质统计,其他企业、国有企业、高等教育单位、三资企业和科研设计单位比例较高,具体发布就业信息按单位性质统计见表10和图16。

表102017年就业信息按单位性质分布统计表

图162016-2017学年就业信息按单位性质统计图

按发布就业信息的所属行业统计,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金融业位居前五位,合计占发布就业信息总数的82.9%。具体发布就业信息按所属行业分布见表11。

表112016-2017学年就业信息按所属行业分布统计表

按发布就业信息的单位所在地域统计,位于全国各省和直辖市前六位的分别是:北京市、上海市、安徽省、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占发布就业信息总数的72.0%。具体来校发布就业信息的单位所在地域分布见表12及图17。

表122016-2017学年就业信息按单位地域分布统计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