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校校办企业冠名的知识产权属性

高校校办企业冠名的知识产权属性

高校校办企业冠名的知识产权属性
高校校办企业冠名的知识产权属性

高校校办企业冠名的知识产权属性

一、高校冠名企业的现状

中国的高校企业据载有80多年的历史,只是各个时期的背景、使命不同。近20年来,高校孵化了北大方正、清华同方、清华紫光、东软股份、华工科技、复旦复华、交大开元等一批著名高科技企业。据初步统计,截至2004年底,高校产业有4563家;年技工贸教综合收入960.30亿元;实现利税48.66亿元;为教育或母校上交资金17.53亿元;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达到29.46万个。

高校冠名企业确实给高校和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而高校冠名企业也确因为冠名而得到了很多好处,它们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品牌。因为中小企业在建立之初很难向客户迅速建立信任感,而高校冠名则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撑点,给他们带来了大量无形资产。如果当初交大昂立口服液当中没有‘交大’字样,它就很难迅速从多如牛毛的保健品当中脱颖而出。

然而,近年来不少高校的牌子已经被严重滥用,这其中,不仅有“北大方正”、“清华紫光”、“复旦复华”、“交大昂立”和“同济科技”等知名上市公司,还有大量的教育咨询公司、管理咨询公司,不少知名高校的冠名企业甚至达数百之多。它们的质量良莠不齐,从而对学校的品牌带来了负面效应,如果不加以管理,这种负面效应还有变大的趋势。

因此,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被提了出来——高校究竟要不要办企业?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对此持否定态度:大学,以科学教育、知识

传播和社会智囊为使命,而绝不是什么都有、什么都管。学校的环境和教师的特点就决定了学校只适合搞教学科研,企业只能交给社会。

没错,学校的宗旨是教书育人,而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两者理念上的根本冲突注定了高校企业“不伦不类”。校企不分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愈发突出。首先,学校对企业过分干预造成企业高层人事地震频繁,给企业长期发展埋下隐患,在不少高校校企当中,校方领导也会挂名任职,而这样操作的干预性很强,往往会影响企业的独立运转,难以真正市场化。其次,学校非经营性资产向企业经营性资产转化,造成学校资产流失。再次,亦师亦商导致学校商气太浓,负面影响大。最后,更不容忽视的是名校宝贵的招牌被某些公司滥用,干挂羊头卖狗肉败坏名校清誉。

二、高校名称权的权利人

名称权是法人及特殊的自然人组合依法决定、使用和改变自己名称的权利,是重要的人格权。高校名称是高校在社会活动中,用以确定和代表自身,并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文字符号和标记。高校名称的基本作用在于确定自身的称呼,以区别于其他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因此,所谓高校名称权是高校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的名称,依照法律规定转让名称,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盗用或冒用的人格权。

高校名称权的性质是人格权,具有人格权的所有基本属性。因此,高校名称权是绝对权、专属权、固有权、必备权。概言之,名称权是高校所以为高校的基本权利之一,不享有名称权,高校不能成立。高校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

高校知识产权治理模式 一、我国高校二级院系知识产权治理的现实困境 当前,我国高校校级层面知识产权治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但 二级院系治理体系尚不完善。 (一)产权保护意识薄弱,配套体系滞后我国高校普遍存有知识产权意 识不强现象,很多二级院系的领导重视不够,未做好关键技术的保密 工作,无意中造成科技成果的流失。此外,治理者自身产权保护意识 不强,缺乏治理者与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的联动机制。权责明确的组织 机构设置是有效治理的保障。当前,院系缺少专人专职实行知识产权 治理工作,机构的设置缺失导致难以有效有序地展开工作;院系缺少与 学校层面配套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导致科研人员和治理者缺乏从事 产权保护与治理的积极性;院系缺乏与校级治理机构(或企业)紧密联动 渠道,独立的科研行为未完全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接轨,影响知识 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校是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具有人员流动频繁的特性。例如,为了提升学术水平,高校教师 经常通过从事博士后研究、去外校做短期访问学者或出国留学等方式 进一步加深对自身学术领域的研究;大量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 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学业完成后离开学校走向工作岗位;还有一些高 校教师以辞职、调离、兼职等方式创办或协办高新技术产业,诸多情 况都可能导致知识产权流失。有研究人员发现,高校知识产权流失中,外单位窃取的为40%,随人员调配的占20%。 (二)高素养知识产权治理队伍缺失当前高校二级院系知识产权治理队 伍的培养是非常急切的。但是,因为此类人才定位尚不够准确明晰, 很难确定知识产权人才相对应的进展方向,严峻影响到知识产权治理 者自身的进展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当下情况是二级院系知识产权治理 人员很少接受过正规的系统培训,很多治理人员是从行政治理职位转 岗来的或身兼数职,没有全面系统的知识产权知识,难以胜任知识产 权保护工作。

(完整版)高校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改制具体操作指引

高校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改制具体操作指南 来源: 第一节组织实施 第二节全面清查 第三节清产核资和财务审计 第四节资产评估 第五节股权资产划转 第六节制定方案 第七节名称核准 第八节主管部门审批 第九节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 第十节评估备案 第十一节产权登记 第十二节公司登记注册 第十三节校企分开 第十四节制度建设 第一节组织实施 一、学校应成立包括校领导在内的高校企业改革改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改制工作 (一)领导小组 高校企业改革改制领导小组必须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挂帅,并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研究确定改革改制方案,制定有关政策,协调解决改革改制中的重大问题,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协调同级财政、国资、劳动保障、工商和税务等部门,支持高校企业改革改制,确保高校企业改革改制和规范化建设有序进行。 (二)工作小组 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具体落实各项工作,配合中介机构,有计划、按步骤地完成改革改制

任务。 二、由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改革改制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是校办企业改革改制的指导性文件,应报学校批准,并同时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做好沟通,确保实施方案的可行性。 实施方案中应明确的主要内容有:关于企业的领导管理体制;关于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经营;关于对企业的规范管理;关于企业职工劳动人事关系的处理原则;关于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政策;关于实施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落实等内容。 第二节全面清查 全面清查是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学校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校办企业的普查,普查的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学校或学校下属单位出资兴办的企业(包括子公司、孙公司和参股企业);二是冠有学校名称或简称的企业。 一、工作目的 1.摸清学校投资企业的现状,为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与改制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以制定有针对性、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改革改制方案。 2.全面清理资产,特别是被校办企业无偿占用的学校资产的情况,明确界定、划分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 3.理顺投资关系,明确校方的对外投资比例及内容;明确其产权归属(学校、企业、个人)。 二、工作步骤 1.全面清理学校财务账面的对外投资数,清理时应包括所属各院系的对外投资。 2.到相关的工商管理部门查询冠有学校名称(含简称)的公司情况。查询时应注意股东中有学校,但学校账面对其没有投资(主要是以无形资产投资)的企业,以及在企业名称中含有学校名称或简称的企业,查询他们的工商登记及变更情况。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主要内容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主要内容 1.规范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条件。企业应当有明确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目标、职责等,做到知识产权管理的五落实,即领导落实、机构落实、制度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 2.规范了知识产权的资源管理。围绕企业的人力、财务、信息等资源管理,对涉及的知识产权事项作出相应的规范。 3.规范了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明确规定了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原辅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对外贸易等重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要求。 4.规范了企业知识产权的运行控制。围绕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四个重点环节,明确规定了企业在知识产权权利的创造和取得、权利管理、权利运用和权利保护等方面的规范性要求。 5.规范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文件管理和合同管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有关知识产权的各类活动,应当有相应的记录并形成档案。 6.规定了企业应建立知识产权的动态管理机制。企业应当对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分析,并对照管理目标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要求 1.总体要求

①观念先行。将企业知识产权作为重要的竞争资源,从战略高度认识和处理知识产权问题,将知识产权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②领导重视。各级领导要统一认识,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要高度重视,并提出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管理水平的有力措施,并对知识产权工作的人、财、物进行保障。 ③全员参与。让每一个与企业发展相关的人都参与其中,认真贯彻标准,人人有责,为企业未来的发展作出努力。 ④体系完善。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及企业相关部门相应的职责和任务明确,与企业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文件档案、工作台账、活动记录齐备。 2.工作要求 ①加请领导、精心组织。要充分开展的重要意义,各部门要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细化责任,落实到具体措施,扎实开展工作。 ②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解决在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活动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工作重点和任务。 ③真抓实干、务求实效。通过实施建立起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使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主要的阶段性工作

浅谈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平台建设意义

浅谈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平台建设意义 摘要: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产权交易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知识产权已成为当前企业乃至一个经济体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需要通过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交易资源,使知识产权的价值最大化,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收益,而不是仅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必须依托市场通过交易来实现。 关键词:知识产权运营;现状;意义 知识产权是人类通过脑力劳动创造的知识财产和智力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技术、版权、商标等不仅是一种法律资源,也是一笔无形的财富。这些财富很多拥有非常高的市场价值,但是因为没有被很好的利用而发挥不了它们的效用。现阶段,众多企业急需专利、商标等来树立自身的品牌,做市场开拓的企业申请不到好专利,注册不到好商标。另外也有许多个人或企业愿意出让闲置专利和商标等。此时,市场就需要一个统一的公平、公正、公开、中立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 1 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背景 1.1 国外背景 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国外的企业高度重视,尤其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各跨国公司和全球大型企业为占领市场和垄断先进技术,纷纷运用多样化的、成熟的知识产权战略手段,采取专利许可贸易与商标组合许可、技术输出等方法,来谋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得最大化的利润。 随着全球技术贸易额的上升,世界贸易形势已发生变化,由货物贸易演变成技术贸易、货物贸易、资本贸易多种形势并存的方式,而技术贸易上升比重最大,增长速度最为明显。德国在2009年全年的技术贸易进出口总额为738.55亿欧元,专利许可出口贸易额98.76亿欧元,专利许可进口贸易额102.33亿欧元。据统计,从20世纪70年代专利技术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为0.67%,已发展到21世纪初期的近5%。世界技术贸易额已远超过普通商品贸易年增长率3.3%,平均增长率已达到15%。20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运作了近70%的国际技术转移。 1.2 国内背景 就我国知识产权运营现状来看,虽然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技术市场,但现阶段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普遍的问题是“买技术难,卖技术难”,产学研结合的还不够紧密,研发出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远远没有发挥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就建立了技术市场体系,经过20年的发展已初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校办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校办产 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文 件 号】京教办[2008]4号 【颁布部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颁布时间】20080319 【实施时间】20080319 【时 效 性】有效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校办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京教办〔2008〕4号) 各区县教委,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市教委直管直属单位: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市校办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切实解决制约校办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使之更好地为首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服务,现就深化本市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校办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发展校办产业 (一)北京校办产业主要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以下简称学校)投资举办的、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主要任务的科技型企业,具有文化教育特色和智力资源优势的企业(含现代服务业企业),为学校提供教育教学和后勤保障服务的企业构成。

(二)校办产业是我市教育事业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服务平台,也是学校融入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支持保障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校办产业在补充学校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劳动实习实践基地,提供后勤服务保障、维护校园稳定,支持和推进学校各项改革以及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新技术改造和调整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税收、促进社会就业、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首都教育事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到2015年本市校办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照“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规范发展校办企业。根据社会与教育发展需求,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以科技产业为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做好各级各类学校后勤服务产业。 二、坚持为首都教育、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 (四)高校校办产业是国家“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最能反映高校最新科研水平的生力军,是科教兴国的重要方面军,是首都建设创新型城市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是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促进力量。 高校校办企业要与学科优势紧密结合,立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市场化体系,建立科学的孵化机制与投入撤出机制,充分利用高校人才与品牌优势。要继续积极支持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已具备现代企业条件的大学科技园和技术转移中心可以登记注册为企业法人,促进大学科技园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快速发展,使大学科技园成为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及标准研究—基于浙江的案例研究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及标准研究 ——基于浙江的案例研究 项目研究报告 项目编号:2013C35065 项目承担单位: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 项目负责人:范理 主要研究人员:徐进;姜胜建;王金生;项珍珍;朱文君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构建研究报告 摘要:随着我国对高校科研投入的逐步加大,高校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沃土。目前,一些高校对知识产权管理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又不利于高校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本报告分析了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国外主要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的机构设置、管理模式、权属收益分配制度、管理过程和人才队伍建设,制定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体系并在咨询高校运行可行性的基础上经过完善,以期对相关政策制度的建立、知识产权组织体系的健全、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利益分配机制的完善及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标准 高校是社会知识产权成果密集之地,据有关统计,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有七成源自于高校[1]。高等院校承担了近20%的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30%的863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和70%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作为知识的辐射源和生长点,高等院校在我国知识产权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科学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由物质资源型经济向知识资源型经济转变。知识产权是科学技术转化为资产、生产力的桥梁,是知识经

济发展的基础,2008年6月我国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3],指出“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是知识产权诞生和成长的摇篮。提高各高等院校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水平,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科技经济竞争力具有巨大现实意义。我国目前有两千余所高等院校,大部分拥有完备的科研、实验机构,其中包括大量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各高校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存量、开发能力和实施转化状况,是衡量自身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够体现各高校对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以专利为代表的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中具有“跑马圈地”的功能,有助于其占领各相关学科和学术领域的制高点,在国内外学术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5];同时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实施、许可等方式,还可使高校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回报。 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6]第五条要求:高等学校要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形成人员、场所、经费三落实和管理人员专业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高校如果建立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与利用,有利于产生新的工商业领域,促进民族创新和国家科技经济的高速蓬勃发展。 二、国内外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与经验

高校校办企业发展模式初探

高校校办企业发展模式初探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顾XX 指导老师沈镝 摘要:高校企业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是,高校企业存在着投资主体单一、经营风险大和管理不够规X等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高校企业健康发展,就必须对高校企业实施改组改制“通过改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规X企业管理,改革高校现行的经营性资产的监督、管理、运营体制”实行学校内部的事企分开,大力发展校办企业,促进高校学科发展和企业结构调整。高校企业改制是大势所趋,实施高校企业改制,必须有相关的政策和组织保证,积极稳妥,规X操作。 关键词:高校企业;体制改革;问题;对策; The BasicResearchon the University-operated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Model Stud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GU HaiDong Tutor SHEN Di Abstract:The university enterprise promoted th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development,But,The university enterprise has the investment main body sole,the management risk big and the management insufficient standard and so on many questions,Must solve these problems,Promotion university enterprise healthy development,Must implement the reorganization remanufacture to the university enterprise “through the remanufacture,establishes the perfect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the standard business management,the reform university present managerial property surveillance,the management,the operation system” implement the school internal matterBusiness separates,develops the high technology and new technology enterprise vigorously,the promotion university discipline development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The university enterprise remanufacture is ultimately,implementation university enterprise remanufacture,Must have the correlation policy and the organization guaranteed,Positive safe,Standard operation. Keywords:University enterprise; Organizational reform; Question; Countermeasure;

现代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

是指企业为获取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手段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策略与手段。即: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利用、实施和管理中,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谋求最佳经济效益,运用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而进行的整体性筹划和采取的一系列的策略与手段。 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的概念及作用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对其内部条件和外部的环境进行把握的基础上,确定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和指导方针并制定有效的知识产权战略,以实现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管理决策、程序和行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是一个系统,包括相互联系的不同方面。 它首先需要根据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对企业自身条件和面临的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的评估、把握和分析,以便制定出与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相吻合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接着,企业需要在对知识产权战略规划进行选择、评估后,制定出具体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计划并予以落实,涉及企业的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制度规范、组织体系、经费保障、人力资源配备、信息网络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中,则存在着动态的监控和评估、反馈,以使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沿着既定的目标进行。实际上,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前后相继、相互联系的运行过程,通常称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过程。 对于企业来说,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1)能够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地提高企业的发展与创新能力;(2)能够完善和规范企业现代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实现企业经济利润的最大化;(3)能够降低潜在的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法律风险,保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4)能够成为企业新的、潜在的利润增长点,通过知识产权交易等策略实现其资本扩张与市场垄断。

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模板】

附件1 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建设 试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高校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加速我省高校自主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试点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参与、自主建设、试点探索”的原则,由高校作为建设主体,重点依托高校负责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管理、转移转化的机构实施,整合政府、高校、企业、服务机构、金融资本等多方资源,探索建设一批“制度、人员、场所、经费、任务”五落实的各具特色的集线上线下于一体的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并探索政策创新,加强绩效考核,切实促进高校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和转移转化。 2018年试点遴选3-5家高校开展试点建设工作,首批试点时间为2018年至2020年。根据试点建设情况,在总

量控制的前提下每年增加试点高校数量。 二、工作内容 各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建立高校知识产权统一管理机制。健全完善高校职务知识产权权属划分及审核管理、权利维持等配套制度,根据中心职责和定位,实施高校知识产权数据统计、集中管理、分类管理、质量管控、风险防范等。 (二)促进高校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包括健全完善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收益分配和奖励激励机制、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服务费用补贴制度等,开展高校与地方政府部门战略合作、高校与企业对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与资本对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孵化、企业孵化等活动,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 (三)提供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结合高校实际,通过聘任、委托、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完善中心运行人才队伍建设,为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等提供知识产权申请代办、高价值专利挖掘培育与战略布局、转移转化服务对接、知识产权创造和创新创业辅导、知识产权事务咨询、宣传培训、维权保护等服务,并提供场地、人员和经费保障。 (四)其他促进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的工作。 三、申报条件 (一)申报主体要求 申报主体应为教育部公布的河南省高等院校(以教育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编制任务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2013年提出,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并纳入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编号20130419-T-424。 (二)背景 高等学校是科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阵地,是生产和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是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的重要主体。高校拥有的知识产权是其重要的无形资产,一方面体现了高校及其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另一方面也是高校服务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职能体现。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是关系到核心科技成果保护、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工作力度,教师及科研人员在更加积极进行科技创新的同时,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成果的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技术转移运行模式、知识产权权属和收益分配等方面,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效果和技术转移成效方面存在着相当差距。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地位、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和运用能力尚需加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必须加强知识产权工作,而制定并推行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标准是切实加强高校知识产权工作的有力抓手,是激发高校创新活力、增强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因应创新型国家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要求的重要手段。 (三)主要工作过程 本标准起草组在结合国内标准体系最新进展及国际上标准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历经预研、立项、起草及初步征求意见等,形成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其主要过程为:预研:重点搜集美、日、德等发达国家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情况,并委托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广泛调研127所高校(包括985高校34所、211非985高校37所、其他高校56所)知识产权工作现状,明确了国家标准的理念和思路。 立项:制定标准编制方案,形成《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标准项目建议书》,向国家标准委提出立项建议,国家标准委批复确定立项,项目编号20130419-T-424。 起草并初步征求意见:组织政府、高校、科研院所、服务机构等单位专家完成标准文本讨论稿,向江苏、重庆、陕西等地区部分高校征求意见,并邀请中国标准院的专家等对标准内容进行了规范和调整,形成《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的编制原则和依据

中国校办企业最强的十大高校

如今的高校也非清静之地啊,并非纯粹是学术交流和研究的场所啊。校内各种商业的活动时有发生,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学生:学校内打些商业广告、组织些商业活动、甚至建商务活动场所都是为学术服务的,北大现在不是正在规划在校内未名湖畔建五星宾馆,招来了好多大学生的非议。 现在的学校是越来越会赚钱了,几乎都有校办企业,以下是十大高校校办企业2005年产值的排名: 1.北京大学。校办企业2005年总产值:330亿元。北大校办企业的建立都是以校内院系的科研成果为发端,以院系的科研力量为依托,能够不断创新,蓬勃发展。同时,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科学研究不断进步,并且能回馈学校、支持学校的教学、科研。北京大学非常重视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通过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已建成以信息产业、精细化工、生物制药和教育等为骨干的支柱产业,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科技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北京大学校办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北大方正集团、北大资源集团、北大未名集团、北大青鸟集团四大支柱产业,创造了北京大学校办产业97%以上的总产值和资产,可谓北京大学校办产业的重中之重,也是这次改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2.清华大学。校办企业2005年总产值:150亿元。以清华同方、

清华紫光两个上市公司为骨干的近二十家校办高科技企业率先座落园区。此外,还吸引了美国宝洁、香港永新等外资企业和北京、江苏、山东、上海等100多家科技企业进驻。园区内的骨干企业发展速度很快,到2000年末,园区企业的经营总额约65亿元,税后利润近6.45亿元,上缴税金2.5亿元。2005年清华企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更为重要的是,校办高新技术产业在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浙江大学。校办企业2005年总产值:72亿元。2004年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额60亿元,境内外主营收入40亿元,位居2004中国软件百强第7名,在2004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中排名第48名,居全国电信行业系统集成商第1名、全国信息产品分销与集成服务前5强,中国电子政务百强第8名,并入选沪深300指数样本股行列。 4.复旦大学。校办企业2005年总产值:34亿元。复旦大学出现了复旦光华、复旦天臣、复旦微电子等一批高科技名企。到"十一五"期末,杨浦区域内复旦科技园建筑面积将由目前的13万平方米拓展到30万平方米,入驻园区企业由目前的389家增加到600家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由目前的71家增加到150家以上,园区企业总销售收入由目前的15亿元增加到40亿元。 5.南京理工大学。校办企业2005年总产值:32亿元。南京理工

知识产权体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GB/T 29490-2013 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起草制定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颁布。这是我国首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将于3月1日起实施。、 目录 1前言 2引言 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 1范围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术语和定义 ? 4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 5管理职责 ? 6资源管理 ?7 基础管理 ? 8实施和运行 ? 9审核和改进 1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维野、雷筱云、马鸿雅、刘海波、徐俊峰、唐恒、常利民、袁 雷峰、张杰军、张艳、杨哲、黄晶、韩奎国、岳高峰。 2引言 0.1概述 本标准提供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指导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0.2 过程方法

利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任何一项或一组活动均可视为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过程,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输入是企业经营发展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一般包括: a)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 b)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 c) 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保障投资安全; d) 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持续实施并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输出一般包括: a)激励创造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 b)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改善市场竞争地位; c)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支撑企业持续发展; d)系统管理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 a)策划:理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求,制定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 b)实施:在企业的业务环节(产品的立项、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中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 c)检查:监控和评审知识产权管理效果; d)改进:根据检查结果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0.3原则 本标准提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指导原则: a) 战略导向 统一部署经营发展、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使三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 b) 领导重视 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参与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关键,最高管理层应全面负责知识产权管理。 C)全员参与 知识产权涉及企业各业务领域和各业务环节,应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0.4 影响因素 企业实施本标准应考虑以下因素: a) 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法律和政策要求; b) 企业的发展需求、竞争策略、所属行业特点; c) 企业的经营规模、组织结构、产品及核心技术。 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要求。

知识产权运营主体有哪些

前面,简要提到知识产权运营主体有两大类六小类,运营方式有产业化实施、贸易化流通、货币化融资、组合化运用和法律维权五种。不管你是何方神仙,也不管你在运营中干什么,首先你需要生存下去,且只有生存,才能谋求发展。运营机构性质类别差别很大,生存之道也就各不相同。对于运营机构的生存与发展,有的称之为盈利模式,有的称之为商业模式(业务模式)。 虽然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新提法,但历史上业务相似的机构还是不少的,如技术市场、技术交易所、产权交易所、文交所、成果转化中心等。无论叫什么名字,运营机构首先需要考虑怎么活下去,就我国的现实情况看,活下去的路至少有以下几种,大家看是不是这样的。 1、靠利息活着。一些国有投资类、基金类、交易类运营机构,开办时得到了一大笔开办经费或运营经费。由于初期业务规模小、人员不多,这笔开办投资通过存款、信托、出借等理财收益就可以得到不菲的收入,风险小,责任不大,这种活法似乎还不错。在问责压力下,就成为机构管理者的理性选择 2、靠租金活着。如果能拿政府的投资建购办公楼,地点也不错,靠出租办公楼获得资金来发工资,或弥补主营业务收入的严重不足,也是过去一些机构多年的生存之道。

3、靠注册或投资本金活着。这种活法的最终结果是,由于没有持续的盈利支撑,注册资本金或投资本金不断被消耗,导致难以维系甚至人财被耗空,成为空壳或被清算。 4、靠母体输血活着。许多大学、科研院所举办的机构,大多为内设机构,其举办方提供运营资金、办公场所,安排工作人员,这类机构特别是内设机构生存压力不大,能否获得利润并不是优先课题,在运营的前期阶段更是如此。 5、靠其他业务输血活着。不少机构并非专一开展知识产权运营的业务,依靠咨询、代理、法律等常规知识产权服务业务获得的收入,甚至于靠非知识产权业务的赢利,来间接支持知识产权运营业务的发展,也是包括许多市场化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的现实,尤其在知识产权运营起步阶段。 6、靠知识产权运营业务自身的造血功能活着。目前,无论哪类业务机构,什么性质的机构,真正靠做知识产权运营业务,并通过知识产权运营自身的造血功能获得生存发展,是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存在的根本理由。总体看,这种类型的机构还不多见。 可见,我国知识产权运营处于起步阶段,可行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并不明晰,多靠政府的资金、物质、项目投入维持基本生存。知识产权运营是个花钱的行当,靠政府扶持难以持续,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逐步走向市场化、企业化,但只需要一个过程。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在校办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在校办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高校校办企业发展对加速科技成果的孵化、产品的产业化,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以及推动高校建设发展、学生创新实习,都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校办企业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只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以资产为纽带组建“事、企”彻底分开的经营性资产经营公司,才能解决校办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关键词:校办企业;资产经营;成果转化;机制 高校校办企业在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师资锻炼培养、学生创新实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高校的发展,高校对校办企业的人才、资金及企业发展方面的投入与研究越来越不足,高校校办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一是校办企业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脱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岌岌可危;二是校办企业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存在“事企不分”问题,导致管理混乱,校办企业的管理执行效率不足;三是产品更新与产品科研队伍建设之间不匹配,导致产品研发能力不足,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而且在解决企业发展与校办企业员工个人发展之间的利益矛盾问题上无法取得突破。 一、制约校办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校办企业自身体制机制的束缚 企业缺乏有效的体制和激励机制,企业定位不清,职责不明。校办企业经营机制不灵活,与正规企业相比灵活性不够,激励机制不明确,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调动,人员存在结构性矛盾,想要的人引不进来,不适合企业岗位的人出不去。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中的企业与事业单位管理的企业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导致企业缺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二)校办企业管理体制不规范,管理模式陈旧落后,企业人才队伍匮乏 高校校办企业隶属学校的行政部门,其管理模式深受学校事业体制管理模式的影响,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背,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校办企业人才队伍严重缺失,尤其是技术人才和管理销售人才。由于高校办学以教学为中心,对高校校办企业的功能定位一直停留在科技成果孵化、师资队伍锻炼等方面,对企业的经营要求不高,因此,专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方面投入不到位是高校校办企业常见的弊端。同时,企业的管理也缺乏专业的企业管理人才。高校校办企业的领导一般都是学校任命的,他们一直在高校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缺乏规模化企业工作管理经历,缺乏产品研发的掌控能力,对企业管理执行力不够,效率难以提高,经营企业比较吃力,企业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 (三)校办企业经营能力不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弱

高校横行科研项目与知识产权的管理探究

高校横行科研项目与知识产权的管理探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科技创新已成为全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在我国,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利用其具备大量专业科研工作者、良好的科研环境和雄厚的科研实力的有利条件,在无形中对于推动社会经济,企业发展,文化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如今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仍有许多弊端,尤其是针对日益横行的科研项目的管理,知识产权的保护表现出明显的不足,而且高校对于政治导向、市场环境等方面认识不足,这都将使科研的有效发展受到阻碍。因而,如何在科研项目过程中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已成为目前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字】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知识产权 1.高校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1.1法律保护 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自1985年建立以来的二十多年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最近几年,我国逐步开始走向创新型国家,而高校知识产保护工作也渐渐的被大家重视。在大学校园里,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将会引发对科技成果所属权的争议和纠纷。对于现如今高校科研项目知识产权的保护的问题,我国教育、科技部门也颁发了一系列相应的规章制度。如:《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制度》、《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这对于平衡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有重大意义。 1.2现状 如今的高校只关注论文,著作的名誉权,却往往忽略了专利的的重要性,这严重违背了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初衷,造成这些高校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问题频繁出现,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将严重阻碍了新旧知识产权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造成了科技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对于科研项目,根据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可将科研项目管理大致分为立项前期准备阶段、立项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验收阶段和后期应用阶段。其中科研管理部门主导立项、验收和后期项目推广阶段。而剩下的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或负责人监控。若想让整个项目合理进行,必须使科研管理部们和承担单位或负责人通体配合,上下一心。本文针对历年各大高校科研项目进行整体分析,对于科研项目进展的各个阶段进行研究总结,进而探索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知识产权保护。

教育部进一步加强直属高校所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进一步加强直属高校所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若干意见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校所办企业国有资 产管理的若干意见 时间:2016-11-25 近几年来,高校所办企业不断改革创新,国有资产规模不断增大,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进步、弥补教育经费不足、服务高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绩显着。同时,所办企业发展中也存在着产权不清晰、管理不规范、经营效益低下等问题,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所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所办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的发展”的任务。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公司法》《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直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规程(暂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校办企业实际,现就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直属高校所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校办企业定位 1.高校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有利于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带动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高校所办企业作为产学研用相结合平台、科技成果产业化运作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定位。 2.高校作为校办企业的直接出资人,要在明确所办企业定位的基础上,制定校办企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之中,与所投资企业建立以资本为纽

带的产权关系,加强和规范对所投资企业的监管。遵循“分级监管、民主决策、服务高校、控制风险、追踪问效”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企业“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程序,民主决策机制和全过程监管制度,不断完善高校监管企业的工作机制,促进高校和校办企业的健康发展。 3.高校应完善投资进入和退出机制,调整企业投资领域,完善监管制度和措施,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缩短管理链条,对于因产权链条过长或经营活动长期停滞等原因难以实施有效监管的企业,应通过解散、产权转让、资产重组、调整投资级次等方式,及时进行处理,化解管理所带来的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4.高校所办企业应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理顺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5.高校应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称国资委),统一领导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讨论国有资产管理重大事项并提出决策建议,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进行考评。委员会主任要由单位主要领导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分管相关工作的领导同志担任,委员会成员包括财务、资产、纪检、审计、设备、科研、后勤、基建、房产、产业等部门负责同志,国资委统一监管单位事业资产与所办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已经成立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下称经资委)的,应当作为学校国资委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国资委的授权对所投资企业国有资产产权,行使直接出资人(股东)权利,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监督管理学校的对外投资。做到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统一,责、权、利相统一。经资委的人员构成应由学校校长、分管校长以及

专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逐步兴起及壮大

专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逐步兴起及壮大创新来源技术研发工作者,创新成果申请知识产权保护一般有专业的知识产权代理工作者,知识产权的权利纠粉与权利保护一般需要律师。知识产权的运营也需要专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与人员。 大的企业和高校可能有上述从科技创新到知识产权运营的各色专业人才,但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只拥有技术研发工作者,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与产品更替,并不具备较强知识产权运营的能力。 但国内绝大部分知识产权的运营是由企业、高校、个人等知识产权权利人自己在运营,运营机构参与较少,整体运营效率并不高。这样导致目前国内专利产业化转化率低下,留在权利人手中的知识产权,无法有效通过流通实现商业价值和提高产业化率。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知识产权商品化流通。 以专利为例,实现专利权人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是如辉瑞公司的伟哥专利一样,中请全球专利保护,独家产业化生产。而对专利技术本身而言,实现技术最快和最大化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是公开技术供全球有能力的市场参与者产业化。

专利法的本质就是公开换保护,所有技术本身在专利公告时已经公开,那么如何供全球有能力的市场参与者产业化该技术?作者认为只有流通,不将专利紧紧握在初始权利人手中,而 是通过不断的流转、交易等各种方式,让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有机会获得该专利。 无论是许可还是购买,当有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有机会产业化该专利时,其技术的价值才能最大化服务于社会。在流通过程中,权利人掌握主动权,专利的权利流转远比让专利沉睡更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收益。 知识产权在流通中更易体现经济价值,这需要专业与深入的运营,权利人本身并不是知识产权运营的最佳选择,因为企业权利人的强项是创造和产业化知识产权,高校、科研院所的强项甚至只是创造知识产权。 专业运营机构能有效填补知识产权运营市场的空白。之前运营知识产权的除了权利人、权利人联盟外,只有代理机构和律所,均不具备专业的知识产权运营能力。 目前,市面出现的少量知识产权省机构(如技术转移机构等)仅具备部分知识产权运营能力,作者认为随着国内知识产权经济迅速发展崛起,未来专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会大量出现。 与现有的产权中介机构相比,做一个合格的知产权运营机构应该具备如下特证: 1.价值评估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