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蛋白质和核酸教案

蛋白质和核酸教案

蛋白质和核酸教案
蛋白质和核酸教案

蛋白质和核酸

【本节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了解肽键及多肽;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盐析、变性、水解、颜色反应等);

3、认识蛋白质、酶、核酸等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体会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

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学习难点:

蛋白质的组成;

【知识要点梳理】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1、氨基酸的概念:

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

说明:

①-NH2叫氨基,可以看成NH3失一个H原子后得到的,是个碱性基。氨基的电子式:

②α-氨基酸:离羧基最近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叫α氢原子,次近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叫β氢原子。

羧酸分子里的α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生成物叫α-氨基酸。

③α-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天然蛋白质水解得到的氨基酸绝大部分是α-氨基酸。

如:甘氨酸(α-氨基乙酸)的结构简式为:

2、氨基酸的结构:

α-氨基酸通式:

特点:既含有氨基(-NH2),又含有羧基(-COOH)

注意:与同碳原子数的硝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如与CH3CH2NO2互为同分异构体。

3、几种常见的氨基酸:

4、氨基酸的物理性质:

氨基酸都是白色晶体,熔点高,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5、氨基酸的性质:

(氨基酸结构中含有官能团-COOH和-NH2,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①氨基酸的两性: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

说明:

a、所学过的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的物质:

Al、Al2O3、Al(OH)3、(NH4)2CO3、NH4HCO3、NaHCO3等。

b、分子内部中和,生成内盐:

由于该性质使氨基酸具有较高的熔沸点,易溶于水,难溶于非极性溶剂,具有类似离子晶体的某些性质。

②成肽反应:

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羧基可以跟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反应,按羧基脱羟基、氨基

脱氢的反应原理,脱去一个水分子而形成酰胺基(),即肽键,此反应称为成肽反应。

如:甘氨酸缩合成二肽:

a、两分子氨基酸缩水形成二肽

b、分子间或分子内缩水成环

说明: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多个肽键的化合物称为多肽)。

多肽:

小结: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二、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结合而成的含氮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1、存在:

动物的肌肉、皮肤、血液、乳汁及毛、发、蹄、角等,或存在于植物的种子里。

2、蛋白质组成和结构:

①蛋白质的成分里含有碳、氢、氧、氮、硫等元素;

②蛋白质是由不同氨基酸按不同排列顺序相互结合而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③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未缩合的羧基(-COOH)和氨基(-NH2);

④蛋白质溶液是一种胶体;

⑤酶是一种蛋白质。

蛋白质的结构:

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

说明:

a、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

b、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骨架盘绕折叠所形成的有规律性的结构;

c、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整个多肽链的三维构象,它是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多肽链进一步折叠卷曲形成复杂的球状分子结构;

d、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亚基的立体排布、亚基间相互作用与布局。

3、蛋白质的性质:

①蛋白质的胶体性质:蛋白质是大分子化合物,其分子大小一般在1-100 nm之间,其水溶液具有胶体溶液的一般特性。例如具有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不能透过半透膜以及较强的吸附作用等。

②两性:因为有-NH2和-COOH

形成蛋白质的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脱水形成的,在多肽链的两端必然存在着自由的氨基与羧基。而且,侧链中也有酸性或碱性基团。因此,蛋白质与氨基酸一样也是两性分子,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

③水解:在酸、碱或酶作用下天然蛋白质水解产物为多种α-氨基酸。分子中,叫酰胺键(肽键)。当蛋白质水解时,多肽链的肽键中的C—N键处断裂。这是识别蛋白质水解产物的关键。

④盐析:少量的某些盐能促进蛋白质溶解,大量的浓盐溶液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在溶液中使之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盐析。盐析属物理过程,是可逆的,它只是使蛋白质暂时失去溶解性或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但并未改变蛋白质的性质。利用盐析可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实验4-2] 取20mL鸡蛋白溶液放入试管;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

结论:向蛋白质溶液中加(NH4)2SO4、Na2SO4等盐浓溶液时,会使蛋白质从溶液沉淀出来,此现象叫蛋白质的盐析。盐析是可逆的。

蛋白质的盐析:

⑤变性:在加热、紫外线、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以及一些有机物如甲醛、酒精、苯甲酸等作用下,均能使蛋白质变性。变性属化学过程,不可逆。蛋白质变性后不仅丧失了原有的可溶性,同时也失去了生理活性。利用变性可进行消毒,但也能引起中毒。

应用:

a、在临床上解救误服Cu2+、Pb2+、Hg2+等重金属盐中毒时,要求病人立即服用大量含蛋白质丰富的生鸡蛋、牛奶或豆浆;医院一般使用酒精、苯酚溶液、蒸煮、高压和紫外线等方法进行消毒杀菌;用福尔马林浸制动物标本;农业上用波尔多液杀灭病虫害。都是使蛋白质变性(凝固)从而使细菌死亡,起到杀菌、防腐作用。

b、目前生命科学工作者积极展开如何防治衰老保持青春活力,也就是防止蛋白质变性过程的研究。各种各样的化妆品,防衰老保健品应运而生,如大宝SOD蜜等。

⑥颜色反应:具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HNO3变性,产生黄色不溶物。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检验蛋白质的方法之一,反应的实质就是硝酸作用于含有苯环的蛋白质使它变成黄色的硝基化合物。

⑦灼烧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常用此性质鉴别丝、毛织物等。

4、蛋白质的用途:

蛋白质不仅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用于纺织工业、制革等。白明胶用于照相业,阿胶是一种药材。酪素是从牛奶中凝结出来的蛋白质,除用作食品外,还能跟甲醛合成酪素塑料,制生活用品。由蛋白质组成的酶也有广泛的用途。

三、酶:

(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具有蛋白质的性质)

1、酶的定义:

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对于许多有机化学反应和生物体内进行的复杂的新陈代谢反应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

2、酶的催化作用的特点:

①条件温和、不需加热:在接近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酶就可以起作用。在30℃~

50℃之间酶的活性最强,超过适宜的温度时,酶将失去活性;

②具有高度专一性: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淀粉酶只对淀粉起催化作用;

③具有高效催化作用: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比普通催化剂高107~1013倍。

3、酶的种类及应用:

目前,人们已经知道的酶有数千种。工业上大量使用的酶多数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并且有许多种酶已制成了晶体。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淀粉酶用于食品、发酵、纺织、制药等工业;蛋白酶用于医药、制革等工业;脂肪酶用于使脂肪水解、羊毛脱脂等。酶还用于疾病的诊断。

四、核酸:

(核酸化学是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基础。现在已知某些核酸也有酶的作用)

1、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量可达十几万至几百万。

2、核酸在生物体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生命现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分类:

①脱氧核糖核酸(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决定生物体的繁殖、遗传及变异。

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还指挥着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的分裂和制造新的细胞。

②核糖核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控制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规律方法指导】

一、关于氨基和羧基的缩聚反应:

氨基酸分子中氨基上H原子能与另一氨基酸分子羧基上的羟基结合成水脱去,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如:

①同种氨基酸缩聚成高分子化合物:

②胺与羧酸缩聚成高分子化合物

nNH2—(CH2)6—NH2+nHOOC(CH2)4COOH

二、蛋白质的盐析、变性与胶体的凝聚的比较

三、蛋白质的分离与提纯:

常用盐析来分离提纯蛋白质,因为盐析是可逆的。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盐溶液,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析出的蛋白质又能溶于水中,并不影响它原来的性质。应该注意将盐析与蛋白质的变性凝结相区别,当蛋白质在热、酸、碱、重金属盐、乙醇、甲醛、紫外线等作用下发生性质改变而凝结起来,这种凝结叫变性,不可逆,不能再使它们恢复为原来的蛋白质。

四、蛋白质的鉴别方法:

鉴别蛋白质的依据主要有:

①有些蛋白质分子中有苯环存在,这样的蛋白质跟浓HNO3作用时呈黄色;

②蛋白质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常以此来区别毛纺物和棉纺物);

③一般多肽与蛋白质在分子量上有区别,当分子量小于10000时是多肽;当分子量大于10000时是蛋白质。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题1、据最近的美国《农业研究》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半胱氨酸能增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力,对控制艾滋病病毒的蔓延有奇效。已知半胱氨酸的结构简式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半胱氨酸属于α—氨基酸

B、半胱氨酸是一种两性化合物

C、两分子半胱氨酸脱水形成的二肽结构简式为

D、可与NaOH溶液加热反应放出一种碱性气体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氨基酸的性质,氨基酸本身含有两种官能团,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

解析:由所给结构知,—NH2在—COOH的α位,A正确。—NH2为碱性基团,而—COOH为酸性基团,B正确。两分子半胱氨酸脱水的反应为

C不正确。因

可电离产生NH 4+,而+OH-NH3↑+H2O,故该分子与碱加热时会放出NH3。

【答案】C

总结升华: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的总结:一般既能与稀H2SO4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有:

①单质:如Al,Zn;②两性氧化物:如A12O3,ZnO;③两性氢氧化物:如Al(OH)3,Zn(OH)2;

④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O3,NaHS;⑤弱酸的铵盐:如(NH4)2CO3,(NH4)2SO3,NH4HS;

⑥具有双官能团的有机物:如氨基酸,蛋白质,

题2、(2011 北京高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B.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已二烯和甲苯

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

D.用甘氨酸(H2N-CH2-COOH)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

解析:麦芽糖属于还原性糖可发生银镜反应,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也属于还原性糖可发生银镜反应,A正确;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2,4-已二烯可以使溴水褪色,甲苯和溴水不反应,但甲苯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甲苯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下层是水层,上层是橙红色的有机层,因此可以鉴别,B正确;酯类水解时,酯基中的碳氧单键断键,水中的羟基与碳氧双键结合形成羧基,所以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 和C2H518OH,因此选项C不正确;两个氨基酸分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氨基与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有肽键

的化合物,成为成肽反应。因此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缩合是既可以是自身缩合

(共有2种),也可是甘氨酸提供氨基,丙氨酸提供羧基,或者甘氨酸提供羧基,丙氨酸提供氨基,所以一共有4种二肽,即选项D正确。

【答案】C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化合物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反应的是

A、氨基乙酸

B、碳酸氢钠

C、氯化铝

D、苯酚钠

【答案】AB

解析:A1Cl3只能与碱反应而苯酚钠只能与酸反应。

【变式2】某期刊封面上有如右图所示的一个分子的球棍模

型图,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

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

A、卤代羧酸

B、酯

C、氨基酸

D、醇钠

解析:球棍模型是中学应该熟悉的分子空间结构。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而“棍”表示连接,可能是单键、双键或三键,根据不同原子所连价键数目不同确定原子。观察模型可知,绿球和绿球相连,而且绿球还连接了其他球,可以初步推断,绿球代表碳原子或氮原子。再由5个白球都处于末端,它们分别都只跟一个球相连,可以推断,白球代表氢原子。红球既可只连绿球,又可一端连绿球一端连白球(氢原子),可以推断为氧原子。蓝球连了两个氢原子后再连在绿球上,而这个绿球已经连了3个球(至少4价),由此排除绿球是氮原子,确定是碳原子,可得蓝球是氮原子。该模型代表甘氨酸(氨基乙酸)

【答案】C

类型二: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题3、(2010 山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既有对烃及其衍生物性质的考查,又有对生活中常见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性质的考查。

解析:A项,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而苯不与溴水反应;B项,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C项,石油分馏可以得到石油气、汽油、柴油、煤油、重油等,其中石油气、汽油、柴油和煤油常用作燃料,钠与煤油不反应,且密度比煤油大,把钠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D项,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都是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与饱和Na2CO3溶液分层,乙酸与Na2CO3反应生成乙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A

总结升华: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着氨基和羧基,因此跟氨基酸相似,蛋白质也是两性物质。另外蛋白质本身还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如可发生水解反应、具有胶体的性质、加入电解质可产生盐析作用、蛋白质的变性、颜色反应、灼烧时可以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举一反三:

【变式3】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

A、甲醛溶液

B、饱和Na2SO4溶液

C、CuSO4溶液

D、浓硫酸

【答案】B

【学习成果测评】

基础达标:

1、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

A、纤维素、脂肪

B、淀粉、油脂

C、蛋白质、高级烃

D、蛋白质、硬化油

2、下列关于氨基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氨基酸是羧酸的取代酸,氨基取代了羧酸烃基上的氢。

B、天然的氨基酸均为无色晶体,且多为α-氨基酸

C、氨基酸不能溶解于水、乙醇、乙醚等溶剂中

D、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能够溶解与强酸和强碱中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橡胶的老化②油脂的硬化③石油的裂化④蛋白质的盐析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4、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以选用的方法是()

A、滴加浓硝酸

B、滴加浓硫酸

C、滴加酒精

D、灼烧

5、(2010 北京延庆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属于酸性食物

B.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被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于河水

C.蚕丝、羊毛和淀粉分别属于纤维素、蛋白质和多糖

D.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6、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

A、甲醛溶液

B、CuSO4溶液

C、饱和Na2SO4溶液

D、浓硫酸

7、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

B、甘氨酸和硝基乙烷

C、醋酸和硬脂酸

D、甲醇和甲醚

8、(2010 广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9、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反应,就酿造成酒

B、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不可用作消毒饮用水

C、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份都是纤维素

D、室内装饰材料中缓慢放出的甲醛、甲苯等有机物会污染空气

10、下列有关核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酸是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B、根据组成,核酸分为DNA和RNA

C、DNA大量存在于细胞质中

D、1981年,我国用人工方法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11、酶对许多化学反应及生物体内的复杂的反应具有很强的催化效果。下列不是酶催化所具有的特点的是()

A、条件温和、不需加热

B、不受溶液酸碱度(pH)的影响

C、高度的专一性

D、高效的催化性

12、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该图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

________。

(2)该图示为________肽化合物,有________个肽

键。

(3)该化合物由____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______分子水而成,这种反应叫______。

(4)图中R、R'、R''表示氨基酸种类不同,是因为R基的________不同。

13、有①NH2-CH2-COOH ②CH2OH(CHOH)4CHO③(C6H10O5)n(纤维素)④HCOOC2H5

⑤苯酚⑥HCHO等物质,其中(用数字序号填空)。

(1)难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易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常温下微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4)能跟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__,能在一定条件下跟水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5)能跟盐酸反应的是____________,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1、(2011 广东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C、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2、百服宁口服液为解热镇痛药,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发烧.其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该有机物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8H10NO2

B、该有机物属于氨基酸

C、其属于氨基酸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D、该有机物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3、正常人的血红蛋白由两条α链(各有141个氨基酸)和两条β链(各有146个氨基酸)构成,问在血红蛋白中有多少个肽键()

A、140

B、145

C、574

D、570

4、酶是蛋白质,因而具有蛋白质的特性,酶又是生物制造出来的催化剂,能在许多有机反应中发挥作用,下图表示温度t与反应速率v的关系曲线,其中有酶参加的是()

5、L-多巴是一种有机物,它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

其结构简式为:

这种药物的研制是基于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

奖和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下列关于L-多巴

酸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由该氨基酸参与形成的蛋白质中滴加浓硝酸、加热,能够产生黄色沉淀

B、既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

C、只有酸性,没有碱性

D、只有碱性,没有酸性

6、(2011 山东高考)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7、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晴纶织品④蚕丝织品⑤涤纶织品⑥绵纶织品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8、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相当一段时间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加热)和浓HNO3(微热)作用,其现象分别是()

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

B、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

C、无现象、变黑色、显黄色

D、无现象、红色沉淀、无现象

9、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二肽化合物共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0、在四种化合物①NaHCO3②Al(OH)3③(NH4)2S④中跟盐酸和氢

氧化钠溶液都能反应的是()

A、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3H7O2N,有机物B的分子式为C3H9O2N,其分子结构中都有一个甲基,它们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也能与硫酸溶液反应,且B与NaOH反应时可以放出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B的名称是什么?A、B的结构简式是什么?

12、为了测定某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现采用“盖尔达

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其原理是把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

成氨气,再用稀硫酸吸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H2SO4=(NH4)2SO4。现取该牛奶样品30mL用“盖尔达法”

分解其中的蛋白质,产生的氨气用9.5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

稀硫酸恰好完全吸收。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产生氨气的质量是多少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g,下

同)

⑵30mL牛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⑶下图是该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内容。已知牛奶的蛋白质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请你通过计算确定,该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否达到了包装标签所标示的蛋白质的质量标准。

13、2003年3月,中科院蒋锡夔院士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计国桢研究员因在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而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据悉,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曾涉及到如下一种有机物。请根据所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回答问题:

该化合物中,官能团①的名称是_________;官能团⑦的名称是__________;

该化合物是由______个氨基酸分子脱水形成的;

写出该化合物水解生成的氨基酸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写出此氨基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氨基酸分子中有9个氢原子,相对分子质量是147。该氨基酸0.318 g溶于水后,加入40.5 mL 0.107 mol/L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求该氨基酸的结构简式。

答案与提示:

基础达标:

1、C

解析:蚕丝是蛋白质,蜡烛是烃类化合物(石油工业产品)。

2、C

解析:氨基酸的溶解性特点是: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3、D

解析:盐析属于物理过程,是可逆的,它只是使蛋白质暂时失去溶解性或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但并未改变蛋白质的性质,利用盐析可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4、AD

解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人造丝是人造纤维。有些蛋白质分子中有苯环存在,这样的蛋白质跟浓HNO3作用时呈黄色;蛋白质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以此来区别毛纺物和棉纺物。

5、A

解析:B项钢铁在海水中腐蚀较快是因为海水中含有氯化钠等电解质,钢铁在海水中构成原电池,会加快钢铁的腐蚀;C项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D项食品添加剂只要不超标对人体就无危害。

6、C

解析:盐的浓溶液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在溶液中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盐析。盐析属物理过程,不改变蛋白质的性质;其他三种物质都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7、B

解析:理解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A项两种物质都是混合物;C项两种物质分子式不同;D项两种物质分子式不同(甲醚有2个C原子)。

8、C

解析:A项,烷烃不能发生加聚反应;B项,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C项,米酒变酸是醇氧化为酸的过程;D项,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9、AC

解析:A项,淀粉本身是多糖,淀粉被淀粉酶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是二糖,麦芽糖在麦芽糖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是单糖;C项,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而人造丝是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经碱化、老化、黄化等工序制成可溶性纤维素黄酸酯,再溶于稀碱液制成粘胶,经湿法纺丝而制成。

10、C

解析: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控制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决定生物体的繁殖、遗传及变异。

11、B

解析: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具有蛋白质的性质,在强酸、强碱环境下会发生变性,失去原来的生理活性,即失去催化效果。

12、

【思路分析】

(1)考查对常见官能团的认识;

(2)(3)根据所给的结构式可以看出是由3份氨基酸脱水生成的(含有2个肽键),因此称为三肽。

【答案】

(1)氨基肽键羧基(2)三两(3)三两个脱水缩合(4)结构

13、

【思路分析】

(1)考查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注意物质具有的官能团,如含羟基、醛基、羧基的物质易溶于水,而含酯基的物质难溶于水;

(2)含有醛基的物质易溶于水;

(3)具有羧基或羟基的物质能发生酯化反应;

(4)含有不饱和键的物质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5)氨基能与盐酸反应,羧基能与碱反应、酯基能在碱性环境下发生水解,其产物并能与碱反应。

【答案】

⑴③④⑤;②⑥;①⑵②④⑥⑶①②③⑷②⑥;④⑸①;①④⑤

能力提升:

1、C

解析:本题考察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只有淀粉遇碘水才显蓝色,A错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而葡萄糖属于非电解质,只有乙酸才属于电解质,B不正确;溴乙烷属于卤代烃,在NaOH乙醇溶液中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C正确;食用植物油属于油脂,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水解生成的醇是丙三醇即甘油,D不正确。

2、D

解析:可通过所给结构简式判断分子式是否正确;该有机物无氨基和羧基,不是氨基酸;属于氨基酸的同分异构体只有1种;因该有机物含有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羟基,所以可与FeCl3溶液显紫色。

3、D

解析:141个氨基酸可形成140个肽键,146个氨基酸可形成145个肽键,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共有570个肽键。

4、D

解析:要从两个方面把握酶的催化作用:一是在室温下酶就能对某些有机反应充分发挥催化作用;二是酶作为蛋白质在稍高温度下会发生变性而失去催化作用。A图表示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持续加大;B图表示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减小,常温下反应速率没有出现最佳状态;C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下反应速率最小;D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下反应速率最大,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减慢,符合酶的性质。

5、AB

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判断,该有机物含有羧基和氨基,既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且该氨基酸含有苯环,因此该氨基酸参与形成的蛋白质中滴加浓硝酸会产生黄色沉淀;

6、B

解析:乙酸属于一元羧酸,酸性强于碳酸的,所以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A 正确;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B不正确;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以及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C正确;只有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就可以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之褪色,D 正确。

7、B

解析:题目信息: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因此含有蛋白质的衣料不能用该洗衣粉。

8、C

解析:淀粉浆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流动的温水中扩散,即袋内最终还有淀粉酶(属于蛋白质);分别加入碘水(无淀粉)、新制Cu(OH)2(分解生成CuO)、浓HNO3(遇淀粉酶)的现象分别是无现象、变黑色、显黄色。

9、C

解析:甘氨酸与甘氨酸、丙氨酸与丙氨酸、甘氨酸与丙氨酸(注意:甘氨酸的羧基与丙氨酸的氨基、丙氨酸的羧基与甘氨酸的氨基2种情况)。

10、D

解析:考查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11、

【思路分析】由分子组成,可知弱酸的铵盐和氨基酸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答案】A、氨基丙酸,CH3CH(NH2)COOH;B、丙酸铵,CH3CH2COONH4

12、

【思路分析】利用关系式法,找出有关物质的关系。根据硫酸的质量求出氨气的质量、依次求出N的质量、蛋白质的质量、100g蛋白质的质量。

【答案】解:

⑴设产生氨气的质量为X

2NH3+H2SO4=(NH4)2SO4

2×1798

X9.5g×4.9%

X≈0.16 g

⑵氨气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2.4%

30 mL牛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7×82.4%≈0.13 g

⑶30 mL牛奶中含蛋白质的质量为0.13÷16%≈0.81 g

100 mL牛奶中含蛋白质的质量为2.70 g

因为2.70 g<2.90 g,所以蛋白质的含量没有达到质量标准

答:氨气的质量为0.16 g,氮元素的质量为0.13g,该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没有达到质量标准。

13、

【思路分析】

①常见官能团名称的考查;②氨基酸的个数比肽键多一个;③氨基酸与碱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答案】氨基;羧基;4;H2NCH2COOH;H2NCH2COOH+NaOH →H2NCH2COONa+H2O。

(或另外三种氨基酸及对应的反应式)

14、

【思路分析】由题给数据先求出某氨基酸的物质的量,据此与中和它的NaOH的物质的量来求出含有羧基的数目,再推导其结构简式。氨基酸的物质的量为:0.318 g/147 g·mol -1=0.00216 mol,耗用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0.107 mol·L-1×0.0405 L=0.00432 mol。因为0.00216∶0.00432=1∶2,

所以氨基酸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可能的分子式为,

所以147=2×45+14n+13+16,n=2。

【答案】

(完整版)蛋白质和核酸教案

蛋白质和核酸 【本节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了解肽键及多肽;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盐析、变性、水解、颜色反应等); 3、认识蛋白质、酶、核酸等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体会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 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学习难点: 蛋白质的组成; 【知识要点梳理】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1、氨基酸的概念: 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 说明: ①-NH2叫氨基,可以看成NH3失一个H原子后得到的,是个碱性基。氨基的电子式: ②α-氨基酸:离羧基最近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叫α氢原子,次近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叫β氢原子。 羧酸分子里的α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生成物叫α-氨基酸。 ③α-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天然蛋白质水解得到的氨基酸绝大部分是α-氨基酸。 如:甘氨酸(α-氨基乙酸)的结构简式为: 2、氨基酸的结构: α-氨基酸通式: 特点:既含有氨基(-NH2),又含有羧基(-COOH)

注意:与同碳原子数的硝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如与CH3CH2NO2互为同分异构体。 3、几种常见的氨基酸: 4、氨基酸的物理性质: 氨基酸都是白色晶体,熔点高,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5、氨基酸的性质: (氨基酸结构中含有官能团-COOH和-NH2,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①氨基酸的两性: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 说明: a、所学过的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的物质: Al、Al2O3、Al(OH)3、(NH4)2CO3、NH4HCO3、NaHCO3等。 b、分子内部中和,生成内盐: 由于该性质使氨基酸具有较高的熔沸点,易溶于水,难溶于非极性溶剂,具有类似离子晶体的某些性质。 ②成肽反应: 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羧基可以跟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反应,按羧基脱羟基、氨基

选修5化学教案第4章第3节蛋白质和核酸教学设计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 一、教材分析: 本节书是在学生对有机物知识有较全面认识的基础上要认真了解的一部分重要知识。同时,在必修2教材中,有“基本营养物质”一节,已经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物质。所以学生对蛋白 质是既感到熟悉又感到神奇物质。这一节的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大胆探索新的知 识,做到乐学和主动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2)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盐析、变性、水解、颜色反应等)。 (3)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4)了解酶的作用和用途。 (5)了解核酸的作用。 2.能力和方法目标 通过蛋白质的学习,提高对“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的认识。调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蛋白质、酶等重要物质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加强唯物主义教育。 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首先合成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事例,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蛋白质的性质。 难点:氨基酸的性质和肽的形成 四、学情分析: 教材中,主要突出蛋白质的性质,还有是氨基酸的性质和成肽反应。本节先从学生已经了解过的蛋白质的性 质入手,必修2讲蛋白质的性质时,简单介绍了灼烧蛋白质的现象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先让学生回忆总结,引 入蛋白质的变性,盐析,水解。再着重介绍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氨基酸,羧基的性质学生已熟悉,氨基的性质 是新知识,但氨的性质也是较熟悉的。利用学生已学内容,让学生充分思考探索氨基酸的性质。同时还复习相关 知识。然后简介结构完全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引导进行探索。以问题为桥梁,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实验-解决问题这一模式进行螺旋教学,以突破教学重点,并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五、教学方法:对比、分类、归纳、总结等方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实验,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高三生物总复习教案第3讲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

2012高三生物总复习教案第3讲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 教学案 【考纲要求】 【考点分析】 【考点预测】 本节是生物学习的一个基础知识,对与本节单独考察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对于氨基 酸的结构特点及蛋白质的结构特点以及有关氨基酸数目的计算仍然是考察的主要对象,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知识梳理】 一、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特点 二、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1.元素组成 2. 基本单位 3. 肽链 三、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四、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五、试验探究: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重点解析】 一、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中,必须确定中心碳原子,然后确定与中心碳原子相连的四部分:氨 基、羧基、R基、H原子。不同的氨基酸就是由它的R基确定的。在书写相关的化学基团时,其一端总是保留半个化学键,如--COOH —NH2、一R、一H= 2.在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至少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以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是判断构成蛋白质氨基酸的一个重要特点。由于R基的不确定 性,因此在一个氨基酸中氨基和羧基的总数也就不确定。如天门冬氨酸有两个羧基,赖氨酸有两个氨基。 例1.某氨基酸分子含有 2 个氨基,其中一个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则另一个氨基的部位就是() A. 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B. 一定连在羧基上 C .在R基上 D ?与氨基端相连 解析:考察的是氨基酸的结构,氨基酸的结构是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共同连在同一个C原子 上,还有一个R 基和一个H。 答案:C 二、蛋白质的结构层 1.元素组成 一定含有 C H、O N,由于R基中组成元素的不同,多数含有P、S,有的还含有Fe、Zn、Cu、B、Mn、I 等元素。

化学教案——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第十五章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第一节氨基酸第二节蛋白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性质,了解肽键及多肽;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初步掌握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检验方法;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能正确进行实验分析,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进而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辅以习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通过中国合成胰岛素这一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民族自豪感。由1931年我国学者吴宪提出蛋白质变性学说,激发学生积极进取,追求真理的热情和献身护理事业的责任感。 激发兴趣和科学情感;培养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难点:肽键的形成和科学抽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2学时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实验、讨论 【教学用具】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胶头滴管。 (NH4)2SO4饱和溶液、鸡蛋白溶液、蒸馏水、乙酸铅溶液、CuSO4溶液、浓硝酸。【教学过程设计】 第1学时

CH2-COOH+NaOH CH2-COONa+H2O NH2 NH2 形成内盐 R-CH-COOH R-CH-COO- NH2 NH3+ 两性离子(内盐) 氨基酸在不同PH的溶液中的变化及存在形 式R-CH-COOH NH2 【讲解】若将某种氨基酸溶液的PH调至 一特定值,使酸式电离的程度恰好等于碱 式电离程度,氨基酸则全部以两性离子存 在,净电荷为零,氨基酸分子呈电中性, 在电场作用下,既不向正极移动,也不向 负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 的等电点。有“PI”表示。 【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溶液的PH 小于PI,氨基酸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是 阳离子?两性离子?还是阴离子? 【追问】溶液PH等于PI呢?溶液PH大 于PI呢? 【指导学生归纳】请看表15-1,请归纳酸 性、中性、碱性氨基酸的等电点数值范围。 【讲述】氨基酸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时,溶 解度最小,最易从溶液中析出,利用这一性 质,可以分离、提纯氨基酸。 回答:阳离子 回答:两性离子 阴离子 回答: 酸性AA的PI在 2.7- 3.2 中性AA的PI略 小于7,一般在 5-6.5之间 碱性AA的PI在 9.5-10.7之间 氨基酸的等电点:PI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板书内容设计意图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根据氨基酸、蛋白质的官能团及官能团的转化,认识不同氨基酸、蛋白质及性质上的差异。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认识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需要的必需营养物质,但是蛋白质的摄入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要合理安排饮食,注意营养搭配。 一、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 1.氨基酸的分子结构 (1)从结构上看,氨基酸可以看作是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产物。分子中既含有羧基又含有氨基。 (2)天然氨基酸几乎都是α-氨基酸,其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 2.常见的氨基酸 俗名结构简式系统命名 甘氨酸H2N—CH2COOH 氨基乙酸 丙氨酸α-氨基丙酸 谷氨酸2-氨基-1,5-戊二酸 苯丙氨酸α-氨基苯丙酸

3.氨基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天然氨基酸均为无色晶体,熔点较高,能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中,大部分能溶于水,难溶于乙醇、乙醚。 (2)化学性质 ①两性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酸性基团—COOH ,碱性基团—NH 2。 甘氨酸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甘氨酸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成肽反应 氨基酸分子间通过一分子的氨基与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如: ――→催化剂 △

(1)氨基酸的缩合机理 氨基酸的成肽反应原理是由氨基提供的氢原子与羧基提供的羟基结合生成水。即 ,脱去一分子水后形成肽键()。肽键可简写为“—CONH—”,不能写成“—CNHO—”,两者的连接方式不同。 (2)多肽分子中肽键个数的判断 由n个氨基酸分子发生成肽反应,生成一个肽链时,会生成(n-1)个水分子和(n-1)个肽键。 例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蛋白质和核酸》教案一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蛋白质和核酸》教案一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 2、年级:高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四章第三节 5、教学时间:40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来自人教版选修 5 《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含氮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这节内容从蛋白质在生物界的广泛存在引入,教材先介绍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在此基础上结合插图常识性地介绍了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然后重点讨论了蛋白质的水解、盐析、变性、颜色反应等性质。教材最后对酶和核酸作了介绍。氨基酸的教学,应抓住氨基酸是多官能团化合物,在教学中应用迁移、替代、延伸的方法来突破难点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2教材中,有“基本营养物质”一节,已经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的性质,学生已经学习羧基的有关性质,在生物课中已学习酶和核酸的知识,本节教学可在这些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生活问题进行解释的能力。 3、设计思路: 本节的教学设计总的思想是从身边事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然后引导学生在探询相关问题的答案中学习新知识。具体来讲就是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学习,蛋白质的性质的学习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来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 ②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 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氨基酸的性质

(高三生物核心素养教案) 蛋白质和核酸

第3讲蛋白质和核酸 一、考纲要求: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Ⅱ)。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 实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二、教学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掌握和蛋白质相关的计算方法。 4.简述核酸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5.学会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2.教学难点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题。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过程: 考点一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相关计算(一)知识梳理: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及其种类 巧记“8种”必需氨基酸

甲(甲硫氨酸)来(赖氨酸)写(缬氨酸)一(异亮氨酸)本(苯丙氨酸)亮(亮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 2.蛋白质的合成及其结构、功能多样性 (1)二肽的形成过程 ①过程a :脱水缩合,物质b :二肽,结构c :肽键。 ②H 2O 中H 来源于氨基和羧基;O 来源于羧基。 (2)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氨基酸――→脱水缩合多肽――→盘曲、折叠 蛋白质 小贴士 蛋白质的盐析、变性和水解 (1)盐析:是由溶解度的变化引起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2)变性:是由于高温、过酸、过碱、重金属盐等因素导致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肽链变得松散,丧失了生物活性,但是肽键一般不断裂。 (3)水解:在蛋白酶作用下,肽键断裂,蛋白质分解为短肽和氨基酸。水解和脱水缩合的过程相反。 3.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 (1)氨基酸???? ? ①种类不同②数目成百上千③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2)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4.蛋白质的功能(连线) 拓展: 下图表示蛋白质的结构层次示意图,据图分析: (1)组成蛋白质的化学元素中通常含有S ,S 元素在b 中存在于哪部分?

高中生物《蛋白质和核酸》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对于课堂导入环节:温故知新导入,回顾细胞里面的元素和化合物,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基本元素,最重要的元素。细胞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分别包括什么,引 出蛋白质,核酸。 对于课程讲授环节:因为是复习课,先请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 羧基的写法,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然后,利用课件,讲授氨基酸的相关知识,包含的元素,结构通式,结构特点,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 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种类。重点 讲解脱水缩合过程。脱水缩合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的过程。同时,引出蛋白质计算的相关公式。 (1)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和脱去水分子数的关系 ①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各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 (2)蛋白质中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的计算 ①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 ②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 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各氨基酸中氨基或羧基 的总数-肽键数。 (3)蛋白质中各原子数的计算 ①碳原子数=氨基酸数×2+R 基上的碳原子数。 ②氢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氢原子的总数-脱去水分子数×2。 ③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的总数-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 基上 的氧原子数。 ④氮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R 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的总数。 (4)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由n 个氨基酸分别形成1 条肽链或m 条肽 链: 请学生回答出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 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蛋 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具有催化、运输、运动、结构、免疫、调节等许多功能。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讲授完后,做练习题,PPT 上展示出来。15 个判断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蛋白质和核酸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蛋白质和核酸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麦芽糖均能与银氨溶液反应 B.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以形成四种二肽 C.富含蛋白质的豆浆煮沸后即可得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D.油脂在氢氧化钾溶液中水解可制得汽车洗涤用的液体肥皂 解析:选C葡萄糖、麦芽糖结构中均含有醛基,故均可与银氨溶液反应,A项正确;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形成二肽可为①两甘氨酸缩合、②两丙氨酸缩合、③甘氨酸羧基与丙氨酸氨基缩合、④丙氨酸羧基与甘氨酸氨基缩合,故最多形成四种二肽,B项正确;富含蛋白质的豆浆煮沸后只是蛋白质的变性,并不会水解为氨基酸,C项错误;油脂在氢氧化钾溶液中水解可得高级脂肪酸钾,为液体肥皂的有效成分,故油脂在氢氧化钾溶液中水解可制得汽车洗涤用的液体肥皂,D项正确。 2.甘氨酸在NaOH溶液中存在的形式是() < 解析:选D在NaOH溶液中甘氨酸分子中的羧基与氢氧根离子发生中和反应。 3.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 B.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而呈现黄色 C.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析出 D.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植物种子 解析:选A A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是盐析过程,析出的蛋白质性质并无变化,即没有新物质生成,加水后,析出的蛋白质仍能溶解,A项不是化学变化;B 项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显黄色属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化学变化;C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析出沉淀是因为蛋白质变性,是化学变化;D项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杀死种子上的细菌和微生物,即使这些生物体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反应,是化学变化。 4.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发生变性 B.在豆浆中加少量石膏,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 |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4.3 蛋白质和核酸(含解析)(选修5)

专题03 蛋白质和核酸 一.蛋白质 1.组成及结构特点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有C 、H 、O 、N 、S 、P 等,其分子是由多个氨基酸缩水连接而成的高分子。 2.化学性质 (1)两性 蛋白质的多肽由氨基酸脱水形成,在多肽链的两端存在着自由的氨基和羧基,侧链中也有酸性或碱性基团,因此,蛋白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2)水解 ①水解原理 ②水解过程 蛋白质――→水解酸、碱或酶多肽――→水解 氨基酸。 (3)盐析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某些盐[如Na 2SO 4、(NH 4)2SO 4、NaCl 等]溶液,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盐析是一个可逆过程。 (4)变性 概念 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 影响 因素 物理因素 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 化学因素 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乙醇、福尔马林、丙酮等 特点 变性会使蛋白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使其失去生理活性,在水中不能重新溶解,是不可逆过程 (5)颜色反应:分子中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6)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7)胶体的性质:用一束光照射蛋白质溶液,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典例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蚕丝、羊毛、病毒等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 4)2SO 4溶液,蛋白质析出,虽再加水,也不溶解 C .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结 D .浓硝酸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答案】B 【解析】蛋白质中加入(NH 4)2SO 4溶液后产生盐析,加水后,蛋白质又继续溶解。 3.用途 (1)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成年人每天大约要摄取60~80 g 蛋白质。 (2) 动物胶可用于制造照相胶卷和感光纸等。 (3) 酶——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一般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在酶作催化剂的反应中,酶是一种蛋白质,温度过高会发生变性而失去活性。 【拓展提升】 1. 蛋白质的存在及组成 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基础物质,约占人体除水分外剩余质量的一半。 蛋白质含有C 、H 、O 、N 、S 、P 等元素,结构非常复杂,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千万,是天然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 蛋白质的性质 ⑴ 水解:蛋白质+H 2O ―――――→酸或碱或酶 氨基酸。 ⑵ 颜色反应:蛋白质遇浓HNO 3变为黄色。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才能发生颜色反应。 ⑶ 燃烧:点燃蛋白质,则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⑷ 变性:蛋白质(如鸡蛋白溶液)受热达到一定温度时就会凝结,这种凝结是不可逆的,即凝结后不能在水中重新溶解,蛋白质的这种变化叫做变性。除加热外,在紫外线、X 射线,强酸、强碱,铅、铜、汞等重金属的盐类,以及一些有机化合物如酒精、甲醛、苯、甲酸等作用下,蛋白质均会发生变性。蛋白质变性后,不仅丧失了原有的可溶性,同时也失去了生理活性。 ① 当人误食重金属盐类时,可以喝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解毒。原因是上述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高中生物蛋白质知识点

高中生物蛋白质知识点 高中生物蛋白质基础知识点 一、相关概念: 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 NH2 R-C-COOH H 三、氨基酸结构的特点: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

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页 1 第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酶; ③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六、有关计算: ①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②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肽链数 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蛋白质和核酸教案新人教版选修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 一、教学内容 1、课标中的内容 《有机化学基础》主题3 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第 2点:能说出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查阅资料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第3点: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的意义,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活动与探究建议②实验:酶的催化作用。 ③阅读与讨论:蛋白质结构的复杂性。 ④实验:蛋白质的性质。 2、教材中的内容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含氮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这节内容从蛋白质在生物界的广泛存在引入,教材先介绍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在此基础上结合插图常识性地介绍了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然后重点讨论了蛋白质的水解、盐析、变性、颜色反应等性质。教材最后对酶和核酸作了介绍。 本节教学应注重学生动手实验及与对生活现象的解释,通过这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氨基酸的教学,应抓住氨基酸是多官能团化合物,在教学中应用迁移、替代、延伸的方法来突破难点。蛋白质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可考虑用边讲边学生实验的方法进行,并注意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加深学生对蛋白质性质的理解。酶和核酸是现代生物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可以结合我国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在必修2教材中,有“基本营养物质”一节,已经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的性质,学生已经学习羧基的有关性质,在生物课中已学习酶和核酸的知识,本节教学可在这些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 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生活问题进行解释的能力。 三、设计思想 本节的教学设计总的思想是从身边事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然后引导学生在探询相关问题的答案中学习新知识。具体来讲就是将酶与核酸的知识先通过回忆、阅读的方式讲授,然后提出课本P90相类似的问题引入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学习,蛋白质的性质的学习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来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节内容拟用两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酶、核酸、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 第二课时:蛋白质的结构及性质的学生分组实验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盐析、变性、水解、颜色反应等)。 (3)认识蛋白质、酶、核酸等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体会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实验完成蛋白质性质知识的形成,强化“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的认识。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高中化学 4.3 蛋白质和核酸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第三节蛋白质与核酸 一、教学内容 1、课标中得内容 《有机化学基础》主题3 糖类、氨基酸与蛋白质,第 2点:能说出氨基酸得组成、结构特点与主要化学性质,查阅资料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得关系、 第3点:了解蛋白质得组成、结构与性质,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得意义,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得重要作用。 活动与探究建议②实验:酶得催化作用、 ③阅读与讨论:蛋白质结构得复杂性、?④实验:蛋白质得性质。 2、教材中得内容 蛋白质就是生命得基础,就是一类非常重要得含氮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它水解得最终产物就是氨基酸。这节内容从蛋白质在生物界得广泛存在引入,教材先介绍氨基酸得结构与性质,在此基础上结合插图常识性地介绍了蛋白质得四级结构,然后重点讨论了蛋白质得水解、盐析、变性、颜色反应等性质。教材最后对酶与核酸作了介绍、 本节教学应注重学生动手实验及与对生活现象得解释,通过这节知识得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氨基酸得教学,应抓住氨基酸就是多官能团化合物,在教学中应用迁移、替代、延伸得方法来突破难点、蛋白质得性质就是本节得重点,可考虑用边讲边学生实验得方法进行,并注意结合生活中得一些事例来加深学生对蛋白质性质得理解、酶与核酸就是现代生物工程研究得一个重要内容,它得作用与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可以结合我国在这一领域所取得得成就对学生进行生动得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在必修2教材中,有“基本营养物质"一节,已经简单介绍了蛋白质得性质,学生已经学习羧基得有关性质,在生物课中已学习酶与核酸得知识,本节教学可在这些学生已有知识得基础上展开、 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得实验探究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生活问题进行解释得能力、 三、设计思想 本节得教学设计总得思想就是从身边事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然后引导学生在探询相关问题得答案中学习新知识。具体来讲就就是将酶与核酸得知识先通过回忆、阅读得方式讲授,然后提出课本P90相类似得问题引入对氨基酸与蛋白质得学习,蛋白质得性质得学习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来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得实验探究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本节内容拟用两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酶、核酸、氨基酸得结构与性质 第二课时:蛋白质得结构及性质得学生分组实验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氨基酸得组成、结构特点与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蛋白质得组成、结构与性质(盐析、变性、水解、颜色反应等)。 (3)认识蛋白质、酶、核酸等物质与人体健康得关系,体会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得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实验完成蛋白质性质知识得形成,强化“蛋白质就是生命得基础,没有蛋白质就

高中化学选修选修五知识点整理详细讲解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 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 ...2.F.2.,沸点为 ....CCl .....). ....-.29.8℃ .....CH..3.Cl..,.沸点为 ...-.24.2℃ .....).氟里昂( 氯乙烯( ...HCHO ....,沸点为 ....-.21℃ ...). .....).甲醛( ....CH..2.==CHCl ......,沸点为 ....-.13.9℃ 氯乙烷( ....℃.).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 ....12.3 ....CH..3.CH..2.C.l.,沸点为 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 甲乙醚(CH 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CH3(CH2)4CH3环己烷 甲醇CH3OH 甲酸HCOOH 溴乙烷C2H5Br 乙醛CH3CHO 溴苯C6H5Br 硝基苯C6H5NO2 ★特殊: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 (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 石蜡C12以上的烃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特殊:苯酚(C6H5OH)、苯甲酸(C6H5COOH)、氨基酸等在常温下亦为固态 4.有机物的颜色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常见的如下所示: ☆三硝基甲苯(俗称梯恩梯TNT)为淡黄色晶体; ☆部分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变质的苯酚为粉红色; ☆ 2,4,6—三溴苯酚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但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 ☆苯酚溶液与Fe3+(aq)作用形成紫色[H3Fe(OC6H5)6]溶液;

蛋白质和核酸 说课稿 教案

蛋白质和核酸 教学目标 (1)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2)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盐析、变性、水解、颜色反应等)。 (3)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4)了解酶的作用和用途。 (5)了解核酸的作用。 重点难点:蛋白质的性质。 第一课时重点难点:氨基酸的性质和肽的形成 第二课时重点难点:蛋白质的性质。 第一课时 [板书]一、氨基酸: [板书] 1、氨基酸概念: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 [讲述] 注意 (1) 氨基:氨气分子(NH3)去掉一个氢原子后的部分。氨基的电子式: (2) α—氨基酸:羧酸分子里的α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生成物。 (3) α—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 [板书] 2、氨基酸的结构:α—氨基酸通式R—CH—COOH, NH2 既含有氨基(—NH2)又含有羧基(—COOH)。 [板书] 3、几种常见的氨基酸: 名称俗称结构简式 氨基乙酸甘氨酸CH2—COOH NH2 α—氨基丙酸丙氨酸CH3—CH—COOH NH2 α—氨基—β—苯基丙酸苯丙氨酸—CH2—CH—COOH NH2

α—氨基戊二酸谷氨酸HOOC—CH2—CH2—CH—COOH NH2 [板书] 4、氨基酸的性质: (1)与酸反应:R—CH—COOH+HCl →R—CH—COOH NH2NH3Cl (2)与碱反应:R—CH—COOH + NaOH →R—CH—COONa+H2O NH2NH2 结论:氨基酸具有两性。 思考:①写出:R—CH—COOH与过量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H3Cl 答:R—CH—COOH+2NaOH →R—CH—COONa+NaCl+2H2O NH3Cl NH2 ②在所学过的物质中有哪些物质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 答:Al、Al2O3、Al(OH)3、(NH4)2CO3NH4HCO3、NaHCO3等。 [板书] (3)成肽反应: 二肽 氨基酸氨基酸二肽 [板书] 肽键 思考:1.将甘氨酸和丙氨酸放在同一容器内发生成肽反应,有几种二肽生成?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答案:四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四章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I)卷(考试)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I)卷(考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 1. (2分)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向蛋白质溶液里加浓(NH4)2SO4溶液可提纯蛋白质 ②蛋白质的分子能透过半透膜 ③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④温度越高,酶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越高 ⑤任何结构的蛋白质遇到浓HNO3都会变黄色.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⑤ C . ③④⑤ D . ②④⑤ 2. (2分) (2017高二上·澄海期中) 蛋白质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的反应属于() A . 消去反应 B . 水解反应 C . 取代反应 D . 聚合反应 3.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酯化反应、硝化反应以及酯的水解均属于取代反应类型 B . 乙醇生成溴乙烷和乙烯生成溴乙烷的反应类型相同 C . 可能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 D . 蛋白质、淀粉、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4. (2分)下列有关常见洗涤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肥皂在任何水质的水中使用,效果相同 B . 不同性质的化学洗涤剂不宜混合使用 C . 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水温越高效果越好 D . 洗涤剂洗涤过程中产生的泡沫越多,去污效果肯定越好 5. (2分) (2017高二上·长春期末) 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A . 用浓硫酸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鉴别部分蛋白质 B . 用食醋浸泡有水垢的水壶清除其中的水垢 C . 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蛋白质和核酸、蛋白质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介绍

蛋白质和核酸、蛋白质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介绍蛋白质和核酸是组成生命的主要生物大分子,研究蛋白质和核酸的相互作用、蛋白质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后基因组时代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目前,研究蛋白质和核酸、蛋白质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很多,今天,小编帮您来梳理下。 一、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 凝胶迁移或电泳迁移率检测(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是一种检测蛋白质和DNA序列相互结合的技术,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目前已用于研究RNA结合蛋白和特定的RNA序列的相互作用,是转录因子研究的经典方法。EMSA可检测DNA结合蛋白、RNA结合蛋白、特定的蛋白质,并可进行未知蛋白的鉴定。 二、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ChIP)是将样品中同抗体靶蛋白相互作用的DNA随免疫复合物沉淀,是研究体内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利用该技术不仅可以检测体内反式因子与DNA的动态作用,还可以用来研究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以及转录因子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三、RNA Pull Down / DNA Pull Down 蛋白质与RNA的相互作用是许多细胞功能的核心,如蛋白质合成、mRNA组装、病毒复制、细胞发育调控等。RNA Pull Down使用体外转录法标记生物素RNA探针,然后与胞浆蛋白提取液孵育,形成RNA-蛋白质复合物。该复合物可与链霉亲和素标记的磁珠结合,从而与孵育液中的其他成分分离。复合物洗脱后,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特定的RNA结合蛋白是否与RNA相互作用。 四、RIP RIP 技术(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RNA 结合蛋白免疫沉淀)主要是运用针对目标蛋白的抗体把相应的RNA-蛋白复合物沉淀下来,经过分离纯化就可以对结合在复合物上的RNA 进行q-PCR验证或者测序分析。RIP 是研究细胞内RNA 与蛋白结合情况的技术,是了解转录后调控网络动态过程的有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发现miRNA 的调节靶点。 五、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双报告基因用于实验系统中作相关的或成比例的检测,通常一个报告基因作为内对照,使另一个报告基因的检测均一化。理想的双报告基因方法应该使用户能够以萤火虫荧光素酶所具有的速度,灵敏和线性范围对同一样品中的两个报告基因同时测定。 六、酵母单杂交 酵母单杂交技术最由酵母双杂交技术发展而来的,通过对报告基因的表型检测,分析DNA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研究真核细胞内的基因表达调控。由于酵母单杂交方法检测特定转录因子与顺式作用元件专一性相互作用的敏感性和可靠性,现已被广泛用于克隆细胞中含量微弱的、用生化手段难以纯化的特定转录因子。 蛋白-蛋白互作研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教案-蛋白质和核酸

节蛋白质和核酸 一、教学内容 1、课标中的内容 《有机化学基础》主题3 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第 2点:能说出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查阅资料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第3点: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的意义,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活动与探究建议②实验:酶的催化作用。 ③阅读与讨论:蛋白质结构的复杂性。 ④实验:蛋白质的性质。 2、教材中的内容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含氮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这节内容从蛋白质在生物界的广泛存在引入,教材先介绍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在此基础上结合插图常识性地介绍了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然后重点讨论了蛋白质的水解、盐析、变性、颜色反应等性质。教材最后对酶和核酸作了介绍。 本节教学应注重学生动手实验及与对生活现象的解释,通过这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氨基酸的教学,应抓住氨基酸是多官能团化合物,在教学中应用迁移、替代、延伸的方法来突破难点。蛋白质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可考虑用边讲边学生实验的方法进行,并注意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加深学生对蛋白质性质的理解。酶和核酸是现代生物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可以结合我国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在必修2教材中,有“基本营养物质”一节,已经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的性质,学生已经学习羧基的有关性质,在生物课中已学习酶和核酸的知识,本节教学可在这些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 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生活问题进行解释的能力。 三、设计思想 本节的教学设计总的思想是从身边事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然后引导学生在探询相关问题的答案中学习新知识。具体来讲就是将酶与核酸的知识先通过回忆、阅读的方式讲授,然

蛋白质和核酸

第十九章 蛋白质和核酸 §19—1氨基酸 一、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蛋白质完全水解后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已有200余种,绝大多数为α—氨基酸,绝大多数为L —氨基酸。 R C 2 H COOH 天然产的各种不同的α-由氨基酸只R 不同而已。 1.分类 ① 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杂环氨基酸。 ② 据氨基和羧基的相对位置分为:α—氨基酸、β—氨基酸和γ—氨基酸。 ③ 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可分为:中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 2.命名:根据氨基酸的来源或性质命名。 见表20-1。生物体内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只有二十种。这二十种氨基酸都有国际通用的符号,但熟记比较困难,暂用它的中文名的第一个字,如甘氨酸用“甘”。 二、氨基酸的构型 D/L 标记法:距羧基最近的手性碳原子为标准。 注意和糖中讲的D/L 构型区别,糖中是以距醛基最远的手性碳原子为 HO COOH H CH 3H 2N COOH H CH 3H 2N COOH H R L- 乳酸 L- 丙氨酸 L- 型氨基酸

标准。 三、化学性质 具有氨基和羧基的典型反应。还表现出特性。 1.两性 ①形成内盐 氨基酸在一般情况下不是以游离的羧基或氨基存在的,而是两性电离,在固态或水溶液中形成内盐。 如果把测得甘氨酸的K a 值看成是代表甘氨酸中铵离子的酸度。 H 3 NCHRCOO + - +H 2 O H 3O + +H 2NCHRCOO -K a = H 3O +H 2NCHRCOO -H 3 NCHRCOO + - 如果把测得甘氨酸的K b 值看成是代表甘氨酸中羧酸根离子的碱度。 H 3 NCHRCOO + - +H 2O +HO - H 3 NCHRCOOH + HO -K b = H 3 NCHRCOO + -H 3 NCHRCOOH + 测得甘氨酸的K a =1.6×10-10,甘氨酸的K b =2.5×10-12。而大多数羧酸K a 约为10-5,大多数脂肪胺的K b 约为10-4。 因为在水溶液中,一个共轭酸和它的共轭碱的酸碱度的关系式是 L- 苏氨酸 H 2N COOH H CH 3H OH D- 苏阿糖 HO CHO H CH 3H OH R CH COOH NH 2 R CH COO 3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