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4气旋和反气旋-陈帅-教案

4气旋和反气旋-陈帅-教案

4气旋和反气旋-陈帅-教案
4气旋和反气旋-陈帅-教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实习教案

(注:须于上课前二日写好)

院/系: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年级:2012级

实习生姓名:陈帅学号:201222170008

院系导师:王民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卢春梅原任课教师:卢春梅2013年11 月 1 日(星期五) 第8节课

(本人本次实习第 4 个教案)

实习学校

北航附中

实习班级

高一5

实习科目

地理

教学课题

气旋和反气旋

所用教材

教材名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第1册,

第二章第一节43-45页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

2.使学生掌握气旋与反气旋的形式、特点以及天气状况

3.使学生学会判断气旋与反气旋在不同部位的风向

教学重点

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

1.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

2.天气图的判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实习教案

1.导入环节讲解最近浙江余姚“菲特”台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菲特”台风与本节课关系比较紧密。

2 大气的水平运动是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导致的。在近地面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复习旧知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的认知由已有知识向前推进,为下一步探求未知奠定基础。展示近地面风向的形成示意图

3 (过渡)实际中的等压线是复杂的,等压线是弯曲的,甚至是闭合的,那风向又是如何呢?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创设情境,引领他们发现问题并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展示教材P35页图“世界海平面气压分布”

4 在黑板上画简易的等压线分布图,指导同学进行风向分析。并讲解高压脊和低压槽。画风向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5 播放FLASH影片,带领同学进行新知识的探究。观察思考原理逐步引导学生把教学内容转

化为有潜在意义的问题FLASH影片“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

6 引导学生观察,低压与北半球河流中漩涡一致,称为气旋,高压则为反气旋思维有静态向动态转化,启动新的思维。自然的把知识过渡到新的内容。展示气旋和反气旋的图片。

7 在黑板上画北半球的气旋的水平运动跟随教师在学案上作图。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破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问题。

8 引导同学对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进行作图探究,并走下讲台指导同学作图。作图探究

巩固知识,并能够上讲台讲述理。由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教学目标,让学生体会主导探究成果的愉悦。

9 小结气旋和反气旋是怎样进行的? 通过手势把握大气的运动完成表格在归纳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展示气旋和反气旋的漫画

10 (转折)引导同学来尝试进行天气预报。在同学探究基础上说明气旋的实例——台风尝试常州的天气预报提供给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促进他们掌握地理技能。并且,对同学作品进行积极评价,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学生的认识得到飞跃,同时也掀起课堂的高潮!观察云图展示台风的卫星云图

11 (过渡) 夏季如果没有台风,大家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阅读有关伏旱的材料,思考这是跟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激发学生的思维从经验型向逻辑型发展,引导他们探求地理问题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因果联系。展示伏旱的材料

12 (拓展能力)引导同学读图2.21,“世界海平面气压分布”,准确报道北京的天气? 根据北京的经度、纬度以及气压形势判断天气? 读图思考强化教学目标,让学生体会主导探究成果的愉悦

13 课堂练习完成练习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实习教案

自我分析:

整体课程设计比较完整,但是问题提得不是很直接确切,从而导致学生不知道重点该怎么把握,讲解南半球反气旋时用的时间较少,只是让学生在学案上画出示意图,老师适当地给予指导和强调,到那时没有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掌握地不好,所以再遇到类似内容要给该环节分配更多的时间,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吸收。

同学分析:

本节课设计基本合理,而且案例的选择比贴近生活,从而使得学生上课比较有意思,但是有一些细节问题还得把握。

填写说明:

1.本表一式一份,由实习生填写。每一节新课(或连堂课)填写一份。

2.打印填写后由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我校导师签字,交院系存档。

气旋和反气旋学案2

2.3 常见天气系统 ——气旋和反气旋(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海平面等压线图,了解低压、高压、高压脊、低压槽等基本气压类型的概念。 2.掌握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的气压特征、水平气流和垂直气流运动的规律性。 3.掌握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自主梳理】 一、基本气压类型: 1.高气压: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中心气压于四周; 2.低气压: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中心气压于四周; 3.高压脊:从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4.低压槽:从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山谷; 5.鞍形气压区:两个或两个的中间区域。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概念:在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级以上的,称为台风。在其他海域,如西印度群岛、澳大利亚东海岸、印度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 2.形成条件:(1)温度超过℃以上海洋;(2)空气,使近洋面气压,外围空气不断流入;(3)受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使近洋面气压更低,空气旋转猛烈。

(1):云层逐渐增多增厚,湿度加大,气温升高,气压 降低,风力加强。 3.结构及天气:(2):强烈的上升气流,产生狂风暴雨。 (3):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无风、干暖。 4.多发季节:夏秋 5.对我国的影响: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我国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6.危害: 【要点突破】 知识点一:气旋与天气 合作探究1:阅读闭合等压线图,(1)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指向;(2)画出近地面水 平气流的运动方向;(3)垂直气流运动方向。(用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 方向, 用表示气流方向) 北半球南半球 规律总结:气旋在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垂直气流的运动特点是怎样的?(填写“自主梳理二”表格) 合作探究2: (1)描述气旋不同部位的气流运动状况及控制下的天气特点各是怎样的? 气旋中部:盛行气流,多天气; 气旋西侧:北半球吹风,南半球吹风;形成、天气。 气旋东侧:北半球吹风,南半球吹风;形成、天气。 (2)列举受气旋影响下我国的天气实例有哪些? 【知识点二】反气旋与天气 风暴潮 台 风 灾 害 掀翻巨轮,损坏地面建筑和通信设施 破坏海堤,淹没岛屿 河堤决口,水坝崩溃,洪水泛滥,淹 没农田、村镇 生 命 伤 亡 , 经 济 损 失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气旋反气旋》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气旋反气旋》教学设计 课程模块及章节: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的理解与把握 相关课标: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低压、高压天气系统的特点。 课标理解: 知识与能力:明确高压和低压、气旋与反气旋是分别从气压和气流状态描述同一个天气系统。要能在简易图上分析低压、高压天气系统的特点,对这些系统的结构和运动特征以及天气现象作列表分析。 过程方法:通过观察示意图和分析对比,结合天气变化现象,归纳低压与高压天气系统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生活中的天气现象,树立认真把握自然规律,提高观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各种天气现象的产生与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本课是在综合前两课内容的基础上,阐述常见的天气现象的成因。在实际生活中,天气系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本课所讲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最基本因素,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于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本课采用对比和图示的方法,介绍了它们不同的天气特点。低气压和高气压系统的气压和气流状况,本单元第1课中已经讲过,教师可以稍作复习,重点是它们各自的天气特点。讲天气状况,离不开分析气流运动的特征,而气流运动的表现形式是气旋和反气旋。理解气旋与反气旋天气特点的关键,是气流的垂直运动与气温的关系:空气上升,温度降低,水汽容易凝结,成云致雨;空气下沉,温度增高,水汽不易凝结。由此可知,不论是热力原因,还是动力原因,只要气流上升,大气就不稳定,会出现云雨天气。 (三)学情分析: 收听天气预报是学生在日常生产中了解天气的主要途径,他们对于天气的成因很感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本节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因而可以充分利用之一现象,设计一些学生活动。同时,高中学生思维活跃,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但推理能力较差,对复杂问题,认识上还存在着局限性,还不能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学生在初中学过简易天气图的识图,但由于对天气现象的成因及天气形势的发展了解不多,因此,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难度。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是解释现实生活中天气现象(如:台风、伏旱等)的主要原因,这些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解决。 教学目标 1.运用简易天气图或天气系统结构图,简要分析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特点。2.结合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气旋反气旋的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理解锋面气旋系统的形成与天气特点,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现象形成和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锋面气旋系统的形成和天气特点。 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课标要求】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三种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 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锚式问题: 播放【诸葛亮火烧上方谷】的视频,提问:“为什么有人说上方谷的这场火引来了这场雨?我们将学习另一种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用这一知识来解决我们这一问题。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链式问题:请大家看教材43页内容和图2.21思考一下问题。 1)什么是低气压、高气压? 2)什么是低压槽、高压脊? 3)什么是槽线、脊线? 4)低压、高压与气旋、反气旋的区别是什么? 1.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就是低气压。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就是高气压。 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等压线上弯曲最大的各点连线叫脊线;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等压线上弯曲最大的各点连线叫槽线。 区别:低气压、高气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合作探究: 气旋与天气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气旋、反气旋和天气》教案

《气旋、反气旋和天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本节课标的要求是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中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内容是气旋、反气旋和天气,主要分析了气旋和反气旋这一天气系统的示意图和特点,并且结合实例,以台风和寒潮为例,说明了气旋和反气旋所造成的天气,以及其对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在实际生活中,天气系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本课所讲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最基本因素,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3、课时安排 本节课是一个课时,主要解释了气旋和反气旋以及其作用下形成的天气,并以台风和寒潮为例讲解了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和危害。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低压、高压和气旋、反气旋的概念,指出他们描述天气系统的角度; 2、能够在图中找出高压和低压,并能画出高压脊和低压槽; 3、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并能够画出示意图,判断出气旋和反气旋; 4、明确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和原因; 5、描述台风和寒潮对我国天气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画出气旋和反气旋的示意图,并能够运用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 2、从运动的角度出发,根据气流的运动状况,分析气旋和反气旋控制条件下的天气状况; 3、通过案例分析,自主探究,了解台风和寒潮对我国的影响和危害; 4、通过表格,对比分析气旋和反气旋之间的差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正确理解天气现象的发生、变化,树立物质世界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明确科学监测预报的重要性。.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区分低压高压和气旋反气旋的概念,确定其描述天气系统的角度; 2、绘制简易的气旋和反气旋示意图 难点 1、理解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天气特点的关键是气流的垂直运动与气温的关系; 2、探究台风和寒潮对我国的影响和危害。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案例分析法

高三一轮复习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的判读导学案

课题:气旋和反气旋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气旋、反气旋及形成的天气。 2.能够学会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天气特征的描述。 学习重点:气旋、反气旋及形成的天气。 学习难点: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天气特征。 探究一: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特征比较 探究二:锋面气旋的判读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解读锋面气旋结构图,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 确定低压中心:如图中甲处,等压线闭合且中心气压低。 2. 确定低压槽:图中AB 处和CD 处低气压延伸出来的 狭长区域,为低压槽。 3. 确定锋面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AB 处和CD 处)。 4. 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和锋面类型:根据风向的画法,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然后可确定AB 为冷锋,CD 为暖锋。 5. 分析天气特征:图中气旋的前方CD 为暖锋控制,故锋前G 处等地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阴雨天气;气旋的后方AB 为冷锋控制,故锋线及锋后F 处等地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自我检测 读某地天气系统图,回答1~2题。

1.该天气系统是( )。 A.南半球气旋 B.北半球气旋 C.北半球反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处为暖锋 B.M处雨后气温上升 C.N处为冷锋 D.N处出现连续性降水 读亚洲东部某时刻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3~4题。 3.若图中P气压中心的势力逐渐减弱,则此时可能是( )。 A.春末 B.盛夏 C.初秋 D.严冬 4.P天气系统的名称及受其影响可能出现的天气分别是( )。 A.高压脊沙尘暴 B.冷锋干旱 C.反气旋伏旱 D.气旋台风 自2012年1月份开始,日本暴雪、中国持续低温等极端天气连续出现。读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回答5~6 题 5.导致日本出现暴雪、中国出现持续低温等极端天气的 天气系统是上图中的( )。 A.a B.b C.c D.a、b、c 6.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地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并可能出现降水 ②乙地风力大于丙地 ③丙地此时吹西南风 ④丁地气温日较差比丙地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 堂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教案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气旋与反气旋是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常见的气流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难以理解。本课主要是给学生讲解气旋与反气旋的知识,高压脊、低压槽及锋面气旋在本课暂不作补充。 二、【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主要形式──气旋反气旋的基本概念————初建轮廓。 2.使学生掌握气旋与反气旋的形式、特点以及天气状况————基本探究。 3.使学生学会判断气旋与反气旋在不同部位的风向————学以致用。 三、【教学重点】 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天气特点。 四、【教学难点】 1.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 2.天气图的判读与绘制。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图探究、案例探究 六、【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旧课 (1)、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地表水平运动着的物体发生偏转的规律是: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转。 (2)、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气压梯度力是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的; 若三个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都考虑,风向斜穿等压线。 (3)【活动】让学生阅读课本43页第三段,思考: 1.什么是气旋? 2.气旋的气流流动状况如何? (2分钟时间) 并在黑板上给出气压分布图。让学生动手绘制出各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 3、画出以下各点的风向: (板书)

逆时针(辐合) 北半球得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后,按照北半球向右偏转的原则,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绘制出北半球气旋的风向。 【思考】 对于北半球的气旋而言,四周气流流向中心,那么中心气流又如何变化呢?(多媒体动画演示) 【板书】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辐合上升 (4)【活动】让学生阅读课本43页第四段,思考: 1.什么是反气旋? 2.反气旋的气流流动状况如何? (2分钟时间) 顺时针(辐散) 北半球得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后,按照北半球向右偏转的原则,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绘制出北半球反气旋的风向。 【思考】 对于北半球的反气旋而言,中心气流流向四周,那么中心气流又如何变化呢?(多媒体动画演示) 【板书】北半球反气旋呈顺时针辐散下沉 (转承)刚刚我们所涉及到的均是以北半球而言,那么南半球的状况又如何呢?【活动】 让学生自己探究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的情况 南半球 注:(让学生上讲台上来绘制南半球的气旋语反气旋的情况,教师作简单讲解)

常见的天气系统 1课时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能力目标 1.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2.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注意主持人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2.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 ●教具准备 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

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讲授新课]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板书) 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一、锋面系统(板书) 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那什么是锋面呢? 1锋面的定义(板书) 锋面示意图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亦称锋区,其水平范围可由几百米到几千千米。 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因为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锋面一般可分为冷锋和暖锋。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冷锋。2.冷锋(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图2.19“冷锋与天气”,注意观察冷锋的表示方法。

气旋与反气旋练习题

气旋与反气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两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 ) A.②④和ab B.②③和cd C.①④和ad D.①④和cd 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①地气温最高B.乙图中的城市天气晴朗 C.甲图中④地未来受暖气团控制D.乙图中的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 《齐民要术》中有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yun),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回答3-5题。 3.下列各点可能符合“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放火作温”使“必有霜”到“免于霜”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辐射增强 B.大气反射作用增强 C.大气逆辐射增强D.大气散射作用增强 5.能够反映乙和甲的的风向的符号是 读下面甲、乙两图,完成6~8题。 6.此时,台北的风向是( )

A.东南风B.偏北风C.偏东风 D.西南风7.若A天气系统向西移动经过福州,乙图中四条曲线最能反映福州气压变化过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若A天气系统向西移动,福建山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 A.台风 B.地震 C.风暴潮D.滑坡 读“我国不同时期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图”(单位:百帕),回答9~11题。 9.此时,甲图中上海盛行( ) A.西南风 B.南风C.偏北风 D.不确定10.此时,甲图中上海至日本九州岛一线海域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阴雨连绵 B.晴朗 C.大风 D.降温 11.乙图中,南疆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近,却比同一纬度的北京风力小,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距海远近D.地形 12.下图为某一区域500百帕等压面高程(单位:米)分布状况图,图中的M、N对应的地面上的点分别是甲、乙。下面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可能有锋面气旋B.乙地为反气旋,昼夜温差大 C.甲为城市,乙为郊区 D.甲地气压低,气温高 读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A处吹西北风,B处吹东北风,C处吹东南风,D处吹西南风。据此回答13~14题。

气旋与反气旋教案

2.3常见的天气系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气流运动特点,掌握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规律性 3.使学生掌握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二、能力目标 1.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2.能够说明这些天气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能够结合当地情况分析学校所在地曾经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系统 3.通过研究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初步具备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4.通过对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的对比分析来实现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通过对锋面气旋的分析来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习惯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 2.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分析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 【教学重点】 1.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具准备】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海平面气压场分布挂图、板图、纸箭头。【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2.3 常见的天气系统 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板书】一、锋面系统 【指导看书】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请大家阅读教材P44,思考: 1、什么是气团? 2、什么是锋面?锋线?锋?

《气旋和反气旋》教学设计

《气旋和反气旋》导学案 临沧市一中赵珍 学习目标 1、识记气旋和反气旋的气压性质; 2、通过画气旋和反气旋水平方向的示意图,复习和巩固风向的画法; 3、通过画气旋和反气旋水平方向的示意图,理解和总结出气旋和反气旋水平方向上的气流的运动状况; 4、通过画气旋和反气旋垂直方向的示意图,理解和总结出气旋和反气旋的天气特点; 5、通过以上2、3目标,理解和总结出气旋和反气旋过境前后的气压和气温变化情况,并画出示意图。 学习重点 1、通过画图,理解气旋和反气旋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气流运动状况; 2、理解气旋和反气旋过境时的天气特点; 3、会在气温和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坐标图中判断出气旋和反气旋过境前后的示意图。 学习难点 会在气温和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坐标图中判断出气旋和反气旋过境前后的示意图。 教学流程 1、以传统的方式口述上节课的内容和这节课的新内容导入新课时间是1分钟; 2、学习目标的展示和解读,时间是3分钟; 3、以画图和观看动画示意的方式进行预习检查,时间是10分钟; 4、合作学习:用探究案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的实施,时间是12分钟; 5、随堂检测:用训练案进行检测,时间是13分钟; 6、课堂评价:由课代表总结本节所学的知识点并公布表现得较好的小组和相对落后的小组,时间是5分钟。 教学评价 小组课堂评价表

【预习案】 1、温馨提示: ①低气压-中心气压值低于四周; ①高气压-中心气压值高于四周; ③气旋-像江河中的旋涡,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旋转运动; ④反气旋-与气旋相反,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转流出。 2、思考:低气压、高气压与气旋、反气旋的区别? ①低气压、高气压:; ①气旋、反气旋:。 3、列表比较

常见天气系统之一-气旋与反气旋系统的教学设计.doc

常见天气系统之一-气旋与反气旋系统的教 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气旋与反气旋,高压与低压天气系统的特点和概念辨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简易天气图的阅读,分析气旋与反气旋,高压与低压天气系统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绘制简易气旋与反气旋,高压与低压天气系统图,并分析其特点。 学习者特征: 高一新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开展自主学习。 教学方法及策略: 自学辅导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媒体: 版图 教学实施: 情景创设:投影图片 小组观察交流:

①台风发生的季节和区域 ②台风四周的气流如何运动的?为什么?台风眼处的天气特征如何? 为什么? ③联系已有知识,思考台风会带来什么影响? ④阅读课本,把上图中的台风卫星图绘制成简易的示意图。(让2位学生上台绘制) 教师精讲: 评析学生绘制在黑板上的示意图(展示分析思路和角度,起到示范作用),主要讲清楚: ①等压线的的闭合与中心气压是低压特征,故命名低压 ②回顾旧知识,标注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四周的气流向中心旋转,中心的气流向上旋转,故命名气旋。 ③气旋与天气关系 ④此天气系统与我国的天气关系。 典型例子,夏秋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天气和梅雨伏旱天气,特别要讲清副高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联系,这是疑难点。 突破难点步骤: 1. 学生阅读课本p46的文字 2. 指导学生看地理地图册p5中国地形图,了解有关地理名词位置,如北回归线,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华北与东北等。 3. 指导学生看课本p41页,复习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规律。 4. 指导学生看课本p42七月海平面气压图,找出夏威夷高压位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和天气教案完整版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和 天气教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主讲:班级:高一(2)班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已有知识,绘制简易的气旋、反气旋示意图。 (2)能依据示意图,归纳气旋和反气旋气流运动特征和天气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制气旋、反气旋形成示意图,推断气流水平、垂直运动方向和形成的天气,获取气旋、反气旋的基础知识,巩固热力环流知识,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气旋和反气旋等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学习,认识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注意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及及特征的比较。

2.教学难点:应用热力环流知识图示讲解气旋和反气旋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启发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提问] 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 点名学生回答:锋、气旋与反气旋 [过渡] 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气压和高气压是指同一天气系统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的。 新课: 一.气压分布状况 1.探究一:阅读第二段并看图回答:什么是高气压什么是低气压图上标了哪些高气压与低气压? [学生] 阅读、看图后举手回答: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是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是低气压;字母H代表的是高气压,字母L代表的是低气压。

[教师] 评价并进一步提示:图上的几条虚线是什么? [学生] 看图并结合第二段齐声回答:高压脊和低压槽 [教师] 由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相当于地形中的山脊,所以叫“高压脊”;由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相当于地形中的山谷,所以叫“低压槽”。 [小结] 综上所述,低气压与高气压是对同一天气系统气流水平方向上静态的描述。[过渡] 气旋和反气旋则是指同一天气系统气流状况而言的。 二.气流状况 2.探究二:阅读最后两段话并回答:什么是气旋什么是反气旋 [学生] 阅读后举手回答:气旋是水平方向上大气中气流呈逆时针旋转形成的涡旋;反气旋是水平方向上大气中气流呈顺时针旋转形成的涡旋。 [教师] 画图并运用热力环流知识讲解气旋形成过程 [小结] 在垂直方向上由上升气流连接的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是气旋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教师] 画图并运用热力环流知识讲解反气旋形成过程 [小结] 在垂直方向上由下降气流连接的低空辐散高空辐合的环流系统是反气旋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反气旋与天气》课堂设计

2.3.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 通过学习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理解并掌握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2)过程和方法 1.阅读图 2.23,理解低压、高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通过绘制低气压和高气压在近地面的气流运动状况,进而分析其在垂直方 向上的气流运动方向,从而掌握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及气流运动特征 2.气旋和反气旋影响下的天气 (2)教学难点 南北半球的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三、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法、探究式学习、多媒体动画辅助教学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常见的天气系统中的其中一种——锋面系统。知道锋分为3种类型——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冷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降水在锋前。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大风、降温等天气;暖锋过境时,多为连续性降水或雾。 承接: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另外一种天气系统——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新课教学】 一、基本概念的理解 【读图指导】 1、指导学生读图2.21,结合教材找出并理解以下几个基本概念:低气压、高气压、高压脊、低压槽

师:这里有几个基本概念,要求同学们能够理解。现在请大家读图2.21,结合教材找出这些概念并加以理解。(2min ) 【讲解】这是某时世界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局部图,从图中看出等压线是弯曲的,有些地方等压线是闭合的,我们就把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方,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叫做低气压;而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闭合地方叫做高气压;高压脊是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下场区域,低压槽是从低压槽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两个高气压或低气压交错相对的中间区域,我们把它称作鞍部气压场,简称鞍。 【温故知新,知识迁移】 2、通过温习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风向的指向,指导学生画出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在近地面的运动方向,实现知识迁移。 作图:以北半球为例,画出ABCD四处空气质点的运动方向。 步骤:1、标出两闭合等压线图中心气压的性质 2、画出两图中A 、B 、C 、D 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用虚线箭头) 3、画出两图中A 、B 、C 、D 的近地面风向(用实线箭头) 【指导讲解】1、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2、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向右偏转。如下图: 二、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 承接:低气压和高气压在近地面的气流状况画出来以后,其实我们已经把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给画出来了。那么,什么是气旋?什么是反气旋呢? 1006 1010 1008 C B A D 低 高 1006 1010 1008 A B C D 1006 1010 1008 A B C D 1006 1010 1008 C B A D 低 高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和天气教案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主讲:班级:高一(2)班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已有知识,绘制简易的气旋、反气旋示意图。 (2)能依据示意图,归纳气旋和反气旋气流运动特征和天气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制气旋、反气旋形成示意图,推断气流水平、垂直运动方向和形成的天气,获取气旋、反气旋的基础知识,巩固热力环流知识,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气旋和反气旋等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学习,认识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注意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及及特征的比较。

2.教学难点:应用热力环流知识图示讲解气旋和反气旋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启发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提问] 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 点名学生回答:锋、气旋与反气旋 [过渡] 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气压和高气压是指同一天气系统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的。 新课: 一.气压分布状况 1.探究一:阅读第二段并看图回答:什么是高气压?什么是低气压?图上标了哪些高气压与低气压? [学生] 阅读、看图后举手回答: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是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是低气压;字母H代表的是高气压,字母L代表的是低气压。 [教师] 评价并进一步提示:图上的几条虚线是什么? [学生] 看图并结合第二段齐声回答:高压脊和低压槽

[教师] 由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相当于地形中的山脊,所以叫“高压脊”;由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相当于地形中的山谷,所以叫“低压槽”。 [小结] 综上所述,低气压与高气压是对同一天气系统气流水平方向上静态的描述。[过渡] 气旋和反气旋则是指同一天气系统气流状况而言的。 二.气流状况 2.探究二:阅读最后两段话并回答:什么是气旋?什么是反气旋? [学生] 阅读后举手回答:气旋是水平方向上大气中气流呈逆时针旋转形成的涡旋;反气旋是水平方向上大气中气流呈顺时针旋转形成的涡旋。 [教师] 画图并运用热力环流知识讲解气旋形成过程 [小结] 在垂直方向上由上升气流连接的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是气旋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教师] 画图并运用热力环流知识讲解反气旋形成过程 [小结] 在垂直方向上由下降气流连接的低空辐散高空辐合的环流系统是反气旋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教师] 气旋中心区域为低气压,反气旋中心区域为高气压,则气旋与反气旋区域会形成什么天气?为什么?请根据“热力环流四句话”回答 [学生] 回忆、思考后举手回答:气旋区域易形成阴雨、大风天气;反气旋区域易形成

气旋与反气旋说课稿

气旋和反气旋 说课稿 从教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主要介绍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这节课的气旋与反气旋与上节课的气团和锋是并列的关系,共同组成影响我国的重要天气系统。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的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理解它们天气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低压、高压等各类气压图,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理及相应的天气特征。 确定它们为本课的重点是因为: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表现,而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广大的北方地区的秋季“秋高气爽”的天气又是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形成的 2、教学难点:南北半球的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确定它们为教学难点是因为:气旋和反气旋的知识本身比较抽象而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旋转方向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容易搞错。 二.说教学方法 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施教之初,在于得法”。所以要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教学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相结合:读图分析法和对比法、多媒体动画辅助教学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例如:气旋与反气旋的概念、气流运动方向以及形成的天气等。通过分析和比较,可以让学生认识更加深刻。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又很抽象,所以我会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因为使用多媒体动画,将静态信息转化成动态信息,变抽象为具体,用生动直观的画面给学生鲜明、深刻的印象。同时,还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攻破难点打下基础。 三.说学法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力求“授之以渔”,重点注意教给学生以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专题十四 气旋和反气旋学案

气旋与反气旋 编号:10 编制:高占军审核:夏风军时间:2019-09-15 一、学习素养及目标 1.掌握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的运动特点和天气特点。 二、自主学习 1.基本气压场 (1)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B为高压脊。 (2)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A为低压槽。 2.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以北半球为例) 低气压(气旋) 高气压(反气旋) 等压线状况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值低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值高 示意图 气流 运动 水平 气流 逆时针方向旋转顺时针方向旋转 垂直 气流 辐合上升下沉辐散 过境前后 气压变化 曲线 天气现象常出现阴雨天气多为晴朗天气 我国典型 天气现象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长江流域7、8月份的伏旱,北方“秋 高气爽”的天气 3. 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 如下图所示,为北半球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45°,即为风向,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北风,

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 4.锋面气旋的理解 三、自主检测 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读下图,回答以下两题。 3.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场分布状况看,它属于( )

气旋与反气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气团运动向冷气团 天气赛,芦1 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 单F气邑控制 天PW朗 单一冷艺团控 制夭临晴朗 窗连气温升尿气底第二章第三节气旋与反气旋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台风、寒潮的相关知识 (2)理解锋面系统的形成、分类、特征,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3)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特点,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4)初步学会天气形势图的判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复习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运用之前学习的相关知识,学会判断锋面气旋中得天气状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重难点】 锋面气旋的形成原理及其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习完锋和气旋、反气旋等相关知识之后的综合应用,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在锋面气旋图中判断天气状况,加深对前面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之前已经学习了锋和气旋、反气旋这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掌握了基本的概念和不同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本课时是将锋面和气旋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对台风、寒潮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课型】 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复习 内容为:锋与(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①冷锋、暖锋概念②冷锋、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 ③(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及其东西部的风向 师:上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同学们还记得有哪些吗?生:有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等。 师: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在锋面气旋中判断天气状况。首先我们来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台风、寒潮的相关知识。2、理解锋面气旋的形成原理,掌握有关锋面气旋的基础应用题。下面先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老师播放动画,同学们根据PPT表格回忆并填写。 请学生展示回忆内容。包括①冷锋、暖锋概念②冷锋、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 冷气团主型醪向 暖气团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教案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气旋与反气旋,高压与低压天气系统的特点和概念辨析。 结合锋面与气旋的知识进阶掌握锋面气旋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图表和多媒体展示等方法,掌握天气系统的一般特点;能够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天气现象联系起来能够把前后知识进行有效整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天气特点;锋面气旋相关知识的补充。 三、【教学难点】 1.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及各自的天气特点 2.锋面气旋的形成及特点。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图探究、案例探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复习旧课 (1)、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地表水平运动着的物体发生偏转的规律是: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转。 (2)、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气压梯度力是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的; 若三个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都考虑,风向斜穿等压线。 (3)【活动】让学生阅读课本43页第三段,思考: 什么是气旋? 气旋的气流流动状况如何? (2分钟时间) 并在黑板上给出气压分布图。让学生动手绘制出各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4)画出以下各点的风向:

逆时针(辐合) 北半球得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后,按照北半球向右偏转的原则,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绘制出北半球气旋的风向。 【思考】 对于北半球的气旋而言,四周气流流向中心,那么中心气流又如何变化呢?(多媒体动画演示) 【板书】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辐合上升 (5)【活动】让学生阅读课本43页第四段,思考: A.什么是反气旋? B.反气旋的气流流动状况如何? (2分钟时间) 顺时针(辐散) 北半球得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后,按照北半球向右偏转的原则,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绘制出北半球反气旋的风向。 【思考】 对于北半球的反气旋而言,中心气流流向四周,那么中心气流又如何变化呢?(多媒体动画演示) 【板书】北半球反气旋呈顺时针辐散下沉 (转承)刚刚我们所涉及到的均是以北半球而言,那么南半球的状况又如何呢?【活动】 让学生自己探究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的情况 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 注:(让学生上讲台上来绘制南半球的气旋与反气旋的情况,教师作简单讲解)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设计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设计Cyclone, anticyclone and weather teaching de sign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 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 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内容分析 “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 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 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 际生活当中。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天气图及分析对应的天气情况。 2.判读、绘制气旋和反气旋的示意图及其天气图; 3.学会识读简易天气图,听懂天气形势预报。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课件、尝试运用空间模式和对比分析法,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析气旋、气流与天气的关系,使学生懂得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三、学习重点 1.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天气特点。 2.锋面气旋的形成原因。 四、认知难点 1.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 2.天气图的判读。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图探究、案例探究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