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2021学年初三化学第6章 6.3 物质的溶解性(实验探究题)

2020-2021学年初三化学第6章 6.3 物质的溶解性(实验探究题)

6.3 物质的溶解性(实验探究题)

1.根据如表回答问题.

温度(℃)20 40 5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NaCl 36.0 36.6 37.0 37.3 38.4

NH4Cl 37.2 45.8 50.4 55.2 65.6

KNO3 31.6 63.9 85.5 110 169

①20℃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②5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 g

③量筒的局部示意见图,量取水时应沿视线(选填“a”或“b”)进行读数,视线(选填“a”或“b”)对应的读数较大.

④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gKNO3固体.

Ⅰ.A溶液为(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Ⅱ.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选填编号)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

c.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

d.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g.

2.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②种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写名称或化学式);

(3)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g;

(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3.20℃时,将不同质量的NaCl晶体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NaCl晶体质量的对应关系如表:

组别 A B C D E

物质质量

5 15 20 30 40 NaCl晶体质量

/g

105 115 X 130 136

所得溶液质量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组的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C组X的值为.

(3)如图为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图上a点纵坐标的值为.Ca(OH)2的溶解度温度变化的趋势与NaCl相反,则室温时,向饱和石灰水加入少量生石灰,并恢复到室温,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填“>”、“<”或“=”)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4.如表是NaCl、KNO3的部分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10 20 30 40 50 60 NaCl的溶解度/g 35.8 36.0 36.63 36.6 37.0 37.3 KNO3的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NaCl、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是.

(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取20g氯化钠放入50g水里,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g.

(3)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每步均充分溶解),可得到饱和溶液的有(填字母),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填字母).

5.已知: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10℃20℃30℃40℃50℃60℃70℃80℃温度

溶解度/g

物质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1)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更大的是;T℃时,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T介于之间(从上表温度中选取最近的两个数值).

(2)80℃时,将氯化钠和硝酸钾各100g的混合物,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完全溶解的物质是;将所得溶液冷却到10℃时,溶液的质量是g.

6.硝酸钾常用于配制无土栽培的营养液,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1)T1℃时,称量6.0g KNO3,加入20g水,固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该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上述溶液由T1℃加热至T2℃(忽略水的蒸发),有关溶液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变为饱和溶液b.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质质量分数增大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3)某同学在T1℃时,称量6.0gKNO3,加入20g水,搅拌却发现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不溶,该现象可能是下列哪些操作引起的(填序号).

a.用量筒量取20mL水时俯视读数b.用量筒量取20mL水时仰视读数c.称量KNO3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d.向烧杯中倾倒水时,有水溅出(4)请写出一种能使(3)中固体全部溶解的措施.

7.图1是三种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1可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g.

(2)图1所示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填名称).

(3)若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的方法是(选填“降温结晶”、“蒸发结晶”).

(4)现有4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钠饱和溶液,加热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恢复至40℃,剩余溶液的质量关系大小为硝酸钾氯化钠(选填“>”、“=”或“<”).

(5)若a、b、c分别代表上述三种物质,图2是在室温下,烧杯中a物质的溶液、试管①中b物质的溶液和试管②中c物质的溶液的状态.当从室温升至60℃时,发现烧杯中a物质没有明显变化,试管①中b物质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c物质析出,写出a、b、c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b,c.

8.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的水,在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NaCl、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与NaCl的溶解度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填字母),在5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填字母).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

(3)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填字母)

A.大于40℃B.小于40℃C.无法确定

(4)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 溶液,则所需16%的NaCl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

9.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表实验.

实验

现象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

液固体几乎不溶解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

(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

10.t1℃时,将a、b两种固体各18g,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t2℃时,现象如图乙所示,a、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所示.

请填空:

(1)从t1℃到t2℃的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填“a”或“b”)的溶液.(2)图丙中曲线M表示的是(填“a”或“b”)的溶解度曲线.

(3)若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结晶的方法提纯a.

11.如表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 10 20 30 40 50

NH4Cl溶解度

29.4 33.3 37.2 41.4 45.8 49.6

/g

NaCl溶解度/g 35.4 35.8 36.0 36.3 36.6 37.0 (1)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

(2)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NaCl g;

(3)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49.0g氯化铵配成50℃的溶液,此时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g.

12.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1)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2)下列对P点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填标号).

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3)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

(4)t2℃时,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填“甲”或“乙”)物质饱和溶液.

13.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题.

(1)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2)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②增加溶质③蒸发溶剂

(3)t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水的挥发).

14.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40℃时,物质A的溶解度是g;

(2)20℃时,将10g物质B投入到50g水中,得到物质B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0.1%)

(3)如果物质A中混有少量的物质B,请采用的方法提纯物质A;

(4)使一定质量接近饱和的物质A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取一种)

1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要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溶剂、等.(3)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6.如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2)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

三.解答题

17.t2℃时,向盛有10mL水的A、B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使其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一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1)t2℃时,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二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3)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物质是.

18.利用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测量一定质量大颗粒食盐晶体的体积,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不考虑杂质对实验的影响)

(1)小柯提出,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一定质量的食盐晶体放入,观察液面的变化来测量食盐的体积,但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大家的否定,原因是.

(2)同学们讨论后提出,只要将量筒内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只能利用图中的仪器和药品),实验就能取得成功,该液体是.

19.20℃时,根据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斜线,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

(2)C点所对应的溶液是(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若从D点溶液得到A点溶液,需增加该溶质g.

(4)图中四点所对应的溶液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20.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 c(填“>”、“<”或“=”).

(2)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t2℃时,50g b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4)b中含有少量的a,若要提纯b,可采用结晶的方法.

2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有;

(2)在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3)a点的含义是.

22.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温度为℃;

(2)在t3℃时,将30gA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3)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4)将t3℃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3.如图是某物质甲的溶解度曲线.

求:(1)t1℃,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t2℃,B点对应的溶液是否饱和?

2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3)t2℃,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3℃,析出晶体最多的是.(4)t2℃,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甲物质的(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5.如图是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在图1中,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g.

(2)甲、丙在℃时溶解度相同.

(3)图1中,若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析出晶体都不含结晶水).

(4)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的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而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若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填字母序号).

A.小于40℃B.等于40℃C.大于40℃D.无法确定.

26.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g.

(2)a中混有少量b,要提纯a可采用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3)t3℃时各取15g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此时,将温度降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27.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t2℃时,向100水中加入20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将t3℃时等质量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溶质质量:A>B ②溶剂质量:A<B ③溶质质量分数:A=B.

28.图中A、B、C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固体物质,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种物质的溶液中,适用于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

(2)在t2℃时,将质量均为25g的上述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3)在t2时,将足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蒸发10g水后再冷却到t2,它们析出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A)、m(B)和m(C),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4)将t2℃的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是ω(A)、ω(B)和ω(C),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29.A、B、C 三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3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g,充分溶解后所得现象如图1所示,试回答:

(1)你认为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如图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图分析,10℃时A、C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填“相等”或“不相等”).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30℃时,C烧杯中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②.

30.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如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①室温时,(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②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b”或“c”,下同).

③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答案与解析

一.实验探究题

1.(2016?上海)根据如表回答问题.

温度(℃)20 40 5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NaCl 36.0 36.6 37.0 37.3 38.4

NH4Cl 37.2 45.8 50.4 55.2 65.6

KNO3 31.6 63.9 85.5 110 169

①20℃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氯化铵

②5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37g

③量筒的局部示意见图,量取水时应沿a视线(选填“a”或“b”)进行读数,b视线(选填“a”或“b”)对应的读数较大.

④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gKNO3固体.

Ⅰ.A溶液为不饱和(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Ⅱ.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c(选填编号)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

c.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

d.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g.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表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氯化铵;

②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7g,所以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37g;

③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所以量筒的局部示意见图,量取水时应沿a视线进行读数,b视线对应的读数较大;

④Ⅰ、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gKNO3固体,所以A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31.6g+102g=133.6g,溶剂质量是120g,所以A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Ⅱ、a.蒸发20g水后,溶剂质量变成100g,溶质质量是133.6g,没有晶体析出,所以溶质质量没有改变,故正确;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33.6g:100g=133.6:100,故错误;

c.硝酸钾在80℃时的溶解度是169g,在60℃时的溶解度是110g,所以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故正确;

℃至80℃之间

d.A溶液的质量等于133.6g+120g=253.6g,故错误.

故选:ac.

故答案为:①氯化铵;

②37g;

③a,b;

④Ⅰ、不饱和;

Ⅱ、a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016?武汉)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②种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是(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写名称或化学式);

(3)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50g;

(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所以上层的清液达到饱和状态;

(2)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剩余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3)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5g,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

所以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50g=50g;(4)A、等质量的固体溶解在100g水中,烧杯①中没有固体剩余,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所以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A正确;

B、烧杯①中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不一定有固体析出,故B错误;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不一定还有剩余固体,故C错误

D、t2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升温到t2时,两种物质都完全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液质量都相等,质量分数相等,故D正确.

故选:AD.

故答案为:(1)是;

(2)氯化钾;

(3)50;

(4)A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016?陕西)20℃时,将不同质量的NaCl晶体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NaCl晶体质量的对应关系如表:

A B C D E

物质质量

5 15 20 30 40 NaCl晶体质量

/g

105 115 X 130 136

所得溶液质量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组的溶液为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C组X的值为120.

(3)如图为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图上a点纵坐标的值为36.Ca(OH)2的溶解度温度变化的趋势与NaCl相反,则室温时,向饱和石灰水加入少量生石灰,并恢复到室温,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填“>”、“<”或“=”)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A组中还能继续溶解氯化钠固体进行解答;

(2)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时100g水中能溶解20g氯化钠进行解答;

(3)根据题意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解答.

【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A组中还能继续溶解氯化钠固体,所以为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

(2)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时100g水中能溶解20g氯化钠,所以C 组X的值为100+20=120;故填:120;

(3)根据题意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所以图上a点纵坐标的值为36,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向饱和石灰水加入少量生石灰,水的质量减少,并恢复到室温,此时溶液还是该温度的饱和溶液,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小于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故填:<.

【点评】掌握饱和溶液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4.(2016?郴州)如表是NaCl、KNO3的部分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10 20 30 40 50 60 NaCl的溶解度/g 35.8 36.0 36.63 36.6 37.0 37.3 KNO3的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NaCl、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是KNO3.

(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取20g氯化钠放入50g水里,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68g.

(3)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每步均充分溶解),可得到饱和溶液的有AC(填字母),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填字母).

【分析】(1)根据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分析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物质;

(2)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的含义分析判断;

(3)根据溶液的配制过程和溶解度的含义分析判断.

【解答】解:(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NaCl、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是KNO3;(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取20g氯化钠放入50g水里,充分搅拌,只能溶解18g,可得到溶液的质量是50g+18g=68g;

(3)由表中的数据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在20℃时将40g的硝酸钾加入到100g的水中只能溶解31.6g,形成的溶液A是饱和和溶液.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g,在40℃时将40g+40g的硝酸钾加入到100g的水中只能溶解63.9g,形成的溶液C 是饱和和溶液;由溶液的组成可知,在溶液B中,100g的水中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最多,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故答为:(1)KNO3;(2)36.0g,68;(3)AC,B.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解度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溶解度的概念进行.

5.(2016?泸州)已知: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10℃20℃30℃40℃50℃60℃70℃80℃温

溶解度

/g

物质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1)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更大的是硝酸钾;T℃时,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T介于20℃~30℃之间(从上表温度中选取最近的两个数值).

(2)80℃时,将氯化钠和硝酸钾各100g的混合物,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完全溶解的物质是氯化钠;将所得溶液冷却到10℃时,溶液的质量是156.7g.

【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更大以及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既是判断该段中溶解度的数值是否存在相等的可能进行解答;

(2)根据8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为38.4g和169g进行解答.

【解答】解:(1)根据图示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更大,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既是判断该段中溶解度的数值是否存在相等的可能,所以T介于20℃~30℃之间;故填:硝酸钾;20℃~30℃;

(2)8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为38.4g和169g,所以80℃时,将氯化钠和硝酸钾各100g的混合物,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完全溶解的物质是氯化钠,将所得溶液冷却到10℃时,100g水最多溶解35.8g氯化钠和20.9g硝酸钾,所以溶液的质量是100g+35.8g+20.9g=156.7g.故填:氯化钠;156.7.

【点评】本题较简单,同学们只要牢牢把握住溶解度的概念即可.溶解度是指某温度下,100g 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要注意一下几点:谈论溶解度必须指明温度,没有指明温度的溶解度是没有意义的;溶解度指的是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6.(2016?莱芜)硝酸钾常用于配制无土栽培的营养液,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T1℃时,称量6.0g KNO3,加入20g水,固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3.1%,该溶液为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上述溶液由T1℃加热至T2℃(忽略水的蒸发),有关溶液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bd (填序号).

a.变为饱和溶液b.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质质量分数增大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3)某同学在T1℃时,称量6.0gKNO3,加入20g水,搅拌却发现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不溶,该现象可能是下列哪些操作引起的ad(填序号).

a.用量筒量取20mL水时俯视读数b.用量筒量取20mL水时仰视读数

c.称量KNO3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d.向烧杯中倾倒水时,有水溅出(4)请写出一种能使(3)中固体全部溶解的措施加入少量水.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0g,所以称量6.0gKNO3,加入20g水,固

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3.1%,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2)将上述溶液由T1℃加热至T2℃,溶解度增大,有关溶液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bd;

(3)某同学在T1℃时,称量6.0gKNO3,加入20g水,搅拌却发现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不溶,说明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或向烧杯中倾倒水时,有水溅出,故选:ad;

(4)能使(3)中固体全部溶解的措施加少量水.

故答案为:(1)23.1%,饱和;

(2)bd;

(3)ad;

(4)加入少量水.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2016?东营)图1是三种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1可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g.

(2)图1所示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氢氧化钙(填名称).(3)若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的方法是蒸发结晶(选填“降温结晶”、“蒸发结晶”).

(4)现有4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钠饱和溶液,加热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恢复至40℃,剩余溶液的质量关系大小为硝酸钾<氯化钠(选填“>”、“=”或“<”).

(5)若a、b、c分别代表上述三种物质,图2是在室温下,烧杯中a物质的溶液、试管①中b物质的溶液和试管②中c物质的溶液的状态.当从室温升至60℃时,发现烧杯中a物质没有明显变化,试管①中b物质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c物质析出,写出a、b、c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 NaCl,b KNO3,c Ca(OH)2.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由图1可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g;图1所示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氢氧化钙;若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的方法是蒸发结晶,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现有4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钠饱和溶液,加热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恢复至40℃,剩余溶液的质量关系大小为硝酸钾小于氯化钠,因为硝酸钾析出固体多.若a、b、c分别代表上述三种物质,图2是在室温下,烧杯中a物质的溶液、试管①中b物质的溶液和试管②中c物质的溶液的状态.当从室温升至60℃时,发现烧杯中a物质没有明显变化,试管①中b物质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c物质析出,写出a、b、c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是氯化钠,b是硝酸钾,c是氢氧化钙,因为硝酸钾、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

度升高而增大,硝酸钾变化比较大,氯化钠变化很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解答】解:(1)由图1可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g;故答案为:45;

(2)图1所示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氢氧化钙,故答案为:氢氧化钙;

(3)若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的方法是蒸发结晶,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故答案为:蒸发结晶;

(4)现有4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钠饱和溶液,加热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恢复至40℃,剩余溶液的质量关系大小为硝酸钾小于氯化钠,因为硝酸钾析出固体多;故答案为:<;(5)若a、b、c分别代表上述三种物质,图2是在室温下,烧杯中a物质的溶液、试管①中b物质的溶液和试管②中c物质的溶液的状态.当从室温升至60℃时,发现烧杯中a物质没有明显变化,试管①中b物质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c物质析出,写出a、b、c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是氯化钠,b是硝酸钾,c是氢氧化钙,因为硝酸钾、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硝酸钾变化比较大,氯化钠变化很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答案为:NaCl;KNO3;Ca(OH)2;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结晶的方法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8.(2016?南京)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在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NaCl、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与NaCl的溶解度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C(填字母),在5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D(填字母).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

(3)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A(填字母)

A.大于40℃B.小于40℃C.无法确定

(4)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 溶液,则所需16%的NaCl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5:3.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在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在20℃时,KNO3的溶解度等于NaCl的溶解度,所以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C,在50℃时,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D;

(3)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大于40℃,故选A;

(4)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

溶液,需要所需16%的NaCl溶液质量为:=62.5g,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100g ﹣62.5g=37.5g,所以所需16%的NaCl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62.5g:37.5g=5:3.

故答案为:(1)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煮沸;

(2)C,D;

(3)A;

(4)5:3.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2016?北京)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表实验.

实验

现象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

液固体几乎不溶解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

(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分析】(1)根据实验①、②是高锰酸钾溶解在等体积的水、汽油中,进行分析解答.(2)实验②、③分别是高锰酸钾、碘溶解在等体积的汽油里,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实验①、②是高锰酸钾溶解在等体积的水、汽油中,现象分别是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固体几乎不溶解,说明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2)实验②、③分别是高锰酸钾、碘溶解在等体积的汽油里,现象分别是固体几乎不溶解,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说明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故答案为:(1)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2)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根据实验确定影响常见物质的溶解性的因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推断题

10.(2016?青岛)t1℃时,将a、b两种固体各18g,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t2℃时,现象如图乙所示,a、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所示.

请填空:

(1)从t1℃到t2℃的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b(填“a”或“b”)的溶液.(2)图丙中曲线M表示的是a(填“a”或“b”)的溶解度曲线.

(3)若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分析】(1)根据从t1℃到t2℃的变化过程中,b中始终有未溶解的固体进行解答;

(2)根据M曲线表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行解答;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行解答.

【解答】解:(1)从t1℃到t2℃的变化过程中,b中始终有未溶解的固体,所以从t1℃到t2℃的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b的溶液;故填:b;

(2)M曲线表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从t1℃到t2℃的变化过程中,a 物质的溶解能力逐渐增大,所以图丙中曲线M表示的是a的溶解度曲线;故填:a;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若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填:降温.

【点评】本题首先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变方法,以及物质的溶解和结晶的方法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11.(2016?聊城)如表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 10 20 30 40 50

29.4 33.3 37.2 41.4 45.8 49.6 NH4Cl溶解度

/g

NaCl溶解度/g 35.4 35.8 36.0 36.3 36.6 37.0 (1)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NH4Cl;

(2)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NaCl36.0g;

(3)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49.0g氯化铵配成50℃的溶液,此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11.8g.

【分析】(1)根据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50℃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9.6g,20℃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2g,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NH4Cl,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