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数列与不等式

数列与不等式

数列与不等式
数列与不等式

泗洪中学二轮复习课堂微专题 --------

数列与不等式综合问题

1.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0(123)n S n n n =-= ,,,,则数列{}n na 中数值最小的项 是第 项.

2.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4510,15S S ≥≤,则4a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

3. 已知在等差数列{}n a 中,,4,1201-==d a 若)2(≥≤n a S n n ,则n 的最小值为

4. 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21a =,则其前3项的和3S 的取值范围是

例题1 已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S n ,a 3=7,S 4=24.

(Ⅰ)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Ⅱ)设p 、q 都是正整数,且p ≠q ,证明:S p+q <12

(S 2p +S 2q ).

5. 正项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满足:S 2n -(n 2+n -1)S n -(n 2+n )=0.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

(2)令b n =n +1(n +2)2a 2n

,数列{b n }的前n 项和为T n .证明:对于任意的n ∈N *,都有T n <564.

巩固练习

1.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公差10,1d a ≠=,且127,,a a a 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公式n S ;

(2)设221

n n S b n =-,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n T ,求证:11642918(1)(9)n n n n b T b n n b -+-+>

>+.

高考数列与不等式压轴题(难题)

高考数列与不等式压轴题 1. 已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且满足211n n n a a na +=-+,*n N ∈。 1)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 求证: 12321 1111 ...ln 2n n n n a a a a ++++++++<. 3) 当01λ<<时,设1 ()2n n b a λ=-,(1)n n c a λ=-,数列1n n b c ?????? 的前n 项和为n T ,求证: 91 43 n n T n -> +。 2. (2013?蓟县一模)已知数列{}n a 中,11a =,*12311 23()2 n n n a a a na a n N +++++???+= ∈ 1) 求数列{}n a 的通项n a ; 2) 求数列2 {}n n a 的前n 项和n T ; 3) 若存在* n N ∈,使得(1)n a n λ≥+成立,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3. (2010?无锡模拟)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1) 证明:数列{}n a 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13a =; 2) 设*5(1)()n n n b n a n N =--∈,若1n n b b +<对*n N ∈恒成立,求1a 的取值范围. 4. 已知数列{}n a 中,2 2(a a a =+为常数),n S 是{}n a 的前n 项和,且n S 是n na 与na 的等差中项. 1)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 设数列{}n b 是首项为1,公比为2 3 - 的等比数列,n T 是{}n b 的前n 项和,问是否存在常数a ,使1012n a T ?<恒成立?若存在,求出a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5. 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2*123()1 n n n n a a m a n N a +++=∈+。 1) 若恒有1n n a a +≥,求m 的取值范围. 2) 在31m -≤<时,证明: 121111 11112 n n a a a ++???+≥-+++ 3) 设正项数列{}n a 的通项n a 满足条件:*() 10()n n n a na n N +-=∈,求证:1 02 n a ≤≤ 。

高中数学归纳法大全数列不等式精华版

§数学归纳法 1.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及基本步骤 数学归纳法是用来证明某些与正整数n有关的数学命题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步骤是: (1)验证:n=n0 时,命题成立; (2)在假设当n=k(k≥n0)时命题成立的前提下,推出当n=k+1时,命题成立. 根据(1)(2)可以断定命题对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 2.归纳推理与数学归纳法的关系 数学上,在归纳出结论后,还需给出严格证明.在学习和使用数学归纳法时, 需要特别注意: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对象是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 (2)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中,两个基本步骤缺一不可.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第一步时,是验证使命题成立的最小正整数n,注意n不一定是1. 2.当证明从k到k+1时,所证明的式子不一定只增加一项;其次,在证明命题对n=k+1成立时,必须运用命题对n=k成立的归纳假设.步骤二中,在 由k到k+1的递推过程中,突出两个“凑”:一“凑”假设,二“凑”结论.关键是明确n=k+1时证明的目标,充分考虑由n=k到n=k+1时命题 形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若实在凑不出结论,特别是不等式的证明,还可以应用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放缩法等来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这也是证题的常用方法. 3.用数学归纳法证命题的两个步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尽管部分与正整数 有关的命题用其他方法也可以解决,但题目若要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则必须 依题目的要求严格按照数学归纳法的步骤进行,否则不正确. 4.要注意“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思维模式,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的应用,加强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结合的数学应用能力.

5.数学归纳法与归纳推理不同.(1)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事物具有某种属性,推断该类事物中每一个都有这种属性.结果不一定正确,需要进行严格的证明.(2)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结果一定正确. 6.在学习和使用数学归纳法时,需要特别注意: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对象是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要求这个命题对所有的正整数n 都成立; (2)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中,两个基本步骤缺一不可. 数学归纳法是推理逻辑,它的第一步称为奠基步骤,是论证的基础保证,即通过验证落实传递的起点,这个基础必须真实可靠;它的第二步称为递推步骤,是命题具有后继传递的保证,即只要命题对某个正整数成立,就能保证该命题对后继正整数都成立,两步合在一起为完全归纳步骤,称为数学归纳法,这两步各司其职,缺一不可.特别指出的是,第二步不是判断命题的真伪,而是证明命题是否具有传递性.如果没有第一步,而仅有第二步成立,命题也可能是假命题. 证明:12+122+123+…+12 n -1+12n =1-1 2n (其中n ∈N +). [证明] (1)当n =1时,左边=12,右边=1-12=1 2,等式成立. (2)假设当n =k (k ≥1)时,等式成立,即 12+122+123+…+12k -1+12k =1-12k , 那么当n =k +1时, 左边=12+122+123+…+12k -1+12k +1 2k +1 =1-12k +12k +1=1-2-12k +1=1-1 2k +1=右边. 这就是说,当n =k +1时,等式也成立. 根据(1)和(2),可知等式对任何n ∈N +都成立.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2+13-14+…+12n -1- 1 2n

不等式数列

七不等式基本知识点 1.三个“二次型”的关系 判别式△>0 △=0 △<0 .二次函数y=ax2+bx+c (a>0)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解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ax2+bx+c>0 (a>0) ax2+bx+c<0 (a>0) 2.不等式性质:①对称性a>b?________; ②传递性a>b,b>c?________; ③加法性质a>b,c∈R?____________,a>b,c>d?_____________; ④乘法性质a>b,c>0?_________,a>b,c<0?_________,a>b>0,c>d>0?_____________; ⑤正数乘方a>b>0?____________; ⑥正数开方a>b>0?____________. 3.已知a,b∈(0,+∞),有四个数:a2+b2 2, a+b 2,ab, 2 1 a+ 1 b ,用“≤”连接这几个数.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基 本不等式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 4.a>0,b>0,a,b的乘积为定值,那么当且仅当________时,a+b有最值是_______;a,b的和为定值,那么当且仅当______时,ab有最_____值是_____.所谓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 5.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x+By+C=0(A,B不同时为0)将平面分成三个部分,直线上的点满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线一边为________ ___________,另一边为________________,如何判断不等式只需取一个_______代入即可. 6.线性规划问题一般用图解法,其步骤如下:⑴根据题意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找出________________;⑶确定____________;⑷画出_________________;⑸利用线性目标函数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函数图形,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出答案.

数列与不等式知识点及练习唐

数列与不等式 一、看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2(1为常数d n d a a n n ≥=--②211-++=n n n a a a (2≥n )③b kn a n +=(k n ,为常数). 二、看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0,,2(1≠≥=-且为常数q n q a a n n ②112 -+?=n n n a a a (2≥n ,011≠-+n n n a a a ) (2)在等差数列{n a }中,有关S n 的最值问题:(1)当1a >0,d<0时,满足?? ? ≤≥+0 01m m a a 的项数m 使得m s 取最大值. (2)当1a <0,d>0时,满足?? ?≥≤+0 1m m a a 的项数m 使得m s 取最小值.在解含绝对 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 四.数列通项的常用方法: (1)利用观察法求数列的通项.(2)利用公式法求数列的通项:①?? ?≥-==-) 2()111n S S n S a n n n (;② {}n a 等差、等比数列{}n a 公式.(3)应用迭加(迭乘、迭代)法求数列的通项:① )(1n f a a n n +=+;②).(1n f a a n n =+(4)造等差、等比数列求通项:q pa a n n +=+1;②n n n q pa a +=+1;③)(1n f pa a n n +=+;④n n n a q a p a ?+?=++12.第一节通项公式 常用方法题型1 利用公式法求通项 例1:1.已知{a n }满足a n+1=a n +2,而且a 1=1。求a n 。 2.已知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求下列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⑴ 1322 -+=n n S n ; ⑵12+=n n S .总结:任何一个数列,它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都存在关系: ???≥-==-)2()1(11n S S n S a n n n 若1a 适合n a ,则把它们统一起来,否则就用分段函数表示. 题型2 应用迭加(迭乘、迭代)法求通项 例2:⑴已知数列{}n a 中,)2(12,211≥-+==-n n a a a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⑵已知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1=a ,n n a n S ?=2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总结:⑴迭加法适用于求递推关系形如“)(1n f a a n n +=+”; 迭乘法适用于求递推关系形如 “ ) (1n f a a n n ?=+“;⑵迭加法、迭乘法公式:① 1 1232211)()()()(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

证明数列不等式之放缩技巧及缩放在数列中的应用大全[精选.]

证明数列不等式之放缩技巧以及不等式缩放在数列中应用 大全 证明数列型不等式,其思维跨度大、构造性强,需要有较高的放缩技巧,充满思考性和挑战性。这类问题的求解策略往往是:通过多角度观察所给数列通项的结构,深入剖析其特征,抓住其规律进行恰当地放缩. 一、利用数列的单调性 例1.证明:当Z n n ∈≥,6时, (2) 12 n n n +<. 证法一:令)6(2) 2(≥+=n n n c n n , 则0232)2(2)3)(1(1211<-=+-++=-+++n n n n n n n n n n c c , 所以当6n ≥时,1n n c c +<.因此当6n ≥时,6683 1.644 n c c ?≤==< 于是当6n ≥时, 2 (2) 1.2n n +< 证法二:可用数学归纳法证.(1)当n = 6时, 66(62)483 12644 ?+==<成立. (2)假设当(6)n k k =≥时不等式成立,即(2) 1.2 k k k +< 则当n =k +1时, 1(1)(3)(2)(1)(3)(1)(3) 1.222(2)(2)2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g 由(1)、(2)所述,当n ≥6时,2 (1) 12 n n +<. 二、借助数列递推关系 例2.已知12-=n n a .证明: ()23111123 n n N a a a *++++<∈L . 证明:n n n n n a a 1 21121212211211111?=-?=-<-=+++Θ , ∴3 2])21(1[321)21(...12111112122132<-?=?++?+<+++= -+n n n a a a a a a S Λ. 例3. 已知函数f(x)=52168x x +-,设正项数列{}n a 满足1a =l ,()1n n a f a +=. (1) 试比较n a 与 5 4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 设数列{}n b 满足n b =54-n a ,记S n =1 n i i b =∑.证明:当n ≥2时,S n <14(2n -1). 分析:比较大小常用的办法是作差法,而求和式的不等式常用的办法是放缩法。 解:(1) 因为10,0,n n a a +>>所以1680,0 2.n n a a -><<

数列与不等式复习题

数列与不等式复习题(一) 1.数列 ,8,5,2,1-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 ) A .43-=n a n B .43+-=n a n C .()43)1(--=n a n n D .()43) 1(1 --=-n a n n 2、在数列{}n a 中,122,211=-=+n n a a a ,则101a 的值为( ) A .49 B .50 C .51 D .52 3、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2, 前4项的和是1, 则前8项的和为( ) A .15. B .17. C .19. D .21 4.不等式01 31 2>+-x x 的解集是 ( ) A .}21 31|{>-x x D .}3 1 |{->x x 5.已知某等差数列共有10项,其奇数项之和为15,偶数项之和为30,则其公差为( ) A.5 B.4 C. 3 D. 2 6.数列 ,16 1 4 ,813,412,21 1前n 项的和为( ) A .2212n n n ++ B .122 12+++-n n n C .22 12n n n ++- D . 2 2121 n n n -+- + 7.f x ax ax ()=+-2 1在R 上满足f x ()<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0 B .a <-4 C .-<<40a D .-<≤40a 8.在等比数列{}n a 中,12a =,前n 项和为n S ,若数列{}1n a +也是等比数列,则n S 等于( ) (A)1 2 2n +- (B) 3n (C) 2n (D)31n - 9.已知在等比数列{}n a 中,各项均为正数,且,7,13211=++=a a a a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_________=n a . 10.若方程x x a a 2 2 220-+-=lg()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

数列中的不等式的证明

数列中的不等式的证明 证明数列中的不等式的一般方法: 1.数学归纳法: ①直接应用数学归纳法:这是由于数学归纳法可以用来证明与正整数相关的命题,当然也包括与正整数 相关的不等式(即数列不等式); ②加强命题后应用数学归纳法:直接应用数学归纳法并不能证明所有数列不等式,有些数列不等式必须 经加强后才能应用数学归纳法证出. 2.放缩法: ①单项放缩:将数列中的每一项(通项)进行相同的放缩; ②裂项放缩:将数列中的每一项裂开放缩成某两项之差; ③并项放缩:将数列中的两项合并放缩成一项; ④舍(添)项放缩:将数列中的某些项舍去或添加; ⑤排项放缩:将数列中的项进行排序(即确定数列的单调性),从而求出数列中项的最值,达到证明不 等式的目的,能用排项放缩证明的数列不等式必能直接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反之亦然; ⑥利用基本不等式放缩:例如平均数不等式也可在数列不等式的证明中起作用. 一、直接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已知函数ax x x f +-=3 )(在)1,0(上是增函数. )1(求实数a 的取值集合A (2)当a 中取A 中最小值时,定义数列}{n a 满足:)(21n n a f a =+且)1,0(1∈=b a ,b 为常数,试比较n n a a 与1+的大小 (3)在(2)的条件下,问是否存在正实数c 使10<-n n a a (3)}{12-n a 递增. 4.(2004.辽宁理科高考第21题) 已知函数223)(x ax x f -=的最大值不大于6 1,又当.8 1)(,]21,41[≥∈x f x 时 (1)求a 的值; (2)设.1 1.),(,21011+<∈=<<++n a N n a f a a n n n 证明 5.(2005.重庆理科高考第22题)数列{a n }满足)1(21)11(1211≥+++==+n a n n a a n n n 且.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2≥≥n a n ; (2) 已知不等式)1(:,0)1ln(2≥<><+n e a x x x n 证明成立对,其中无理数e=2.71828….

数列与不等式专题练习[1]

数列与不等式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等差数列9}{,27,39,}{963741前则数列中n n a a a a a a a a =++=++项的和9S 等于( ) A .66 B .99 C .144 D .297 2.等比数列{}n a 中, ,243,952==a a 则{}n a 的前4项和为( ) A .81 B .120 C .168 D .192 3.12+与12-,两数的等比中项是( ) A .1 B .1- C .1± D .2 1 4.已知一等比数列的前三项依次为33,22,++x x x ,那么2113 -是此数列的第( )项 A .2 B .4 C .6 D .8 5.在公比为整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如果,12,183241=+=+a a a a 那么该数列的前8项之和为( ) A .513 B .512 C .510 D .8 225 6.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2,若431,,a a a 成等比数列, 则2a =( ) A .4- B .6- C .8- D .10- 7.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5 935,95S S a a 则( ) A .1 B .1- C .2 D . 21 8.若)32lg(),12lg(,2lg +-x x 成等差数列,则x 的值等于( ) A .1 B .0或32 C .32 D .5log 2 9.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构成等比数列,它们的公比为q ,则q 的取值范围是( ) A .15(0,)2+ B .15(,1]2- C .15[1,)2+ D .)2 51,251(++- 10.在ABC ?中,tan A 是以4-为第三项, 4为第七项的等差数列的公差,tan B 是以 13为第三项, 9为第六项的等比数列的公比,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以上都不对 11.在等差数列{}n a 中,设n a a a S +++=...211,n n n a a a S 2212...+++=++,n n n a a a S 322123...+++=++,则,,,321S S S 关系为( ) A .等差数列 B .等比数列 C .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D .都不对 12.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564718a a a a +=,则3132310log log ...log a a a +++=( ) A .12 B .10 C .31log 5+ D .32log 5+

2017高考数列与不等式

2017高考数列与不等式 1.【2017课标1,文7】设x,y满足约束条件 33, 1, 0, x y x y y +≤ ? ? -≥ ? ?≥ ? 则z=x+y的最大值为 A.0 B.1 C.2 D.3 2.【2017课标II,文7】设,x y满足约束条件 2+330 2330 30 x y x y y -≤ ? ? -+≥ ? ?+≥ ? ,则2 z x y =+的最小值是 A.15 - B.9- C.1 D 9 3.【2017课标3,文5】设x,y满足约束条件 3260 x y x y +-≤ ? ? ≥ ? ?≥ ? ,则z x y =-的取值范围是() A.[–3,0] B.[–3,2] C.[0,2] D.[0,3] 4.【2017北京,文4】若,x y满足 3, 2, , x x y y x ≤ ? ? +≥ ? ?≤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2 x y +的最大值为 (A)1(B)3 (C)5 (D)9 5.【2017山东,文3】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 250 30 2 x y x y -+≤ ? ? +≥ ? ?≤ ? ,则z=x+2y的最大值是 A.-3 B.-1 C.1 D.3 6.【2017浙江,4】若x,y满足约束条件 30 20 x x y x y ≥ ? ? +-≥ ? ?-≤ ? ,则y x z2 + =的取值范围是 A.[0,6] B.[0,4] C.[6,)∞ +D.[4,)∞ + 7.【2017浙江,6】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S n,则“d>0”是“S4 + S6>2S5”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经典例题

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 主要放缩技能: 1.211111111(1)(n 1)1n n n n n n n n -=<<=-++-- 2221144112()141(21)(21)21214 n n n n n n n <===--+--+- ==>= ==<= =<= == =< = = 5. 121122211(21)(21)(22)(21)(21)2121 n n n n n n n n n n ---<==-------- 6. 111 22(1)11(1)2(1)22(1)2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

例1.设函数2*2()1x x n y n N x -+=∈+的最小值为n a ,最大值为n b , 且n c =(1)求n c ;(2)证明: 4444123111174n c c c c ++++ < 例2.证明:1611780<+ ++< 例3.已知正项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为n s ,且12n n n a s a + =,*n N ∈; (1)求证:数列{} 2n s 是等差数列; (2)解关于数列n 的不等式:11()48n n n a s s n ++?+>- (3)记312311112,n n n n b s T b b b b = = ++++,证明:312n T <<

例4. 已知数列{}n a 满足:n a n ?????? 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且121n n n a a n ++=+; (1) 求n a ;(2 12n na +++< 例5.在数列{}n a 中,已知1112,2n n n n a a a a a ++==-; (1)求n a ;(2)证明:112233(1)(1)(1)(1)3n n a a a a a a a a -+-+-++-< 例6. 数列{}n a 满足:11122,1()22 n n n n n a a a n a ++==++; (1)设2n n n b a =,求n b ;(2)记11(1)n n c n n a +=+,求证:12351162 n c c c c ≤++++<

2019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三数列与不等式第1讲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学案

第1讲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考情考向分析] 1.等差、等比数列基本量和性质的考查是高考热点,经常以小题形式出现.2.等差、等比数列的判定及综合应用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注意基本量及定义的使用,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热点一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运算 1.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a n =a 1+(n -1)d ; 等比数列:a n =a 1·q n -1 . 2.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S n = n (a 1+a n ) 2 =na 1+ n (n -1) 2 d ; 等比数列:S n =????? a 1(1-q n )1-q =a 1-a n q 1-q (q ≠1),na 1(q =1). 3.性质 若m +n =p +q , 在等差数列中a m +a n =a p +a q ; 在等比数列中a m ·a n =a p ·a q . 例1 (1)(2018·全国Ⅰ)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3S 3=S 2+S 4,a 1=2,则a 5等于( ) A .-12 B .-10 C .10 D .12 答案 B 解析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由3S 3=S 2+S 4, 得3???? ??3a 1+3×(3-1)2×d =2a 1+2×(2-1)2×d +4a 1+4×(4-1)2×d ,将a 1=2代入上式,解得d =-3, 故a 5=a 1+(5-1)d =2+4×(-3)=-10.故选B. (2)(2018·杭州质检)设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若S 4=80,S 2=8,则公比q =________,a 5=________. 答案 3 162

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

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

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 测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 分 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15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2016·银川一模](本小题满分15分)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3,其前n 项和为S n ,等比数列{b n }的各项均为正数,b 1=1,公比为 q (q ≠1),且b 2+S 2=12,q =S 2 b 2 . (1)求a n 与b n ; (2)证明:13≤1S 1+1S 2+…+1S n <2 3 . 解 (1)设{a n }的公差为d ,因为 ???? ? b 2+S 2=12,q =S 2 b 2 ,

所以? ???? q +6+d =12,q =6+d q .解得q =3或q = -4(舍),d =3.(4分) 故a n =3+3(n -1)=3n ,b n =3n -1 .(6分) (2)证明:因为S n = n 3+3n 2 ,(8分) 所以1 S n =2n 3+3n =23? ?? ??1 n - 1n +1.(10分) 故1 S 1+1 S 2+…+1 S n = 23???? ??? ????1-12+? ????12-13+? ???? 13-14+…+? ????1n -1n +1 =23? ? ???1- 1n +1.(12分) 因为n ≥1,所以0<1n +1≤12,于是1 2≤1- 1 n +1 <1,

所以13≤23? ? ???1- 1n +1<23, 即13≤1S 1+1S 2+…+1S n <2 3 .(15分) 2.[2017·黄冈质检](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数列{a n }的首项a 1=35,a n +1=3a n 2a n +1 ,n ∈N *. (1)求证:数列???? ?? 1a n -1为等比数列; (2)记S n =1a 1+1a 2+…+1 a n ,若S n <100,求最 大正整数n . 解 (1)证明:因为1 a n +1=23+1 3a n , 所以1 a n +1-1=13a n -13=13? ?? ??1 a n -1. 又因为1a 1-1≠0,所以1 a n -1≠0(n ∈N * ), 所以数列???? ?? 1a n -1为等比数列.(7分)

导数与数列型不等式

关于导数与数列型不等式的解法 导数与数列型不等式的交汇问题,体现了导数的工具性,凸显了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一些题构思精巧、新颖,加强对能力的考察,逐渐成为高考的新亮点。本文就2014年高考陕西理数第21题谈起,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例1 (2014年高考陕西卷 理21)设函数()ln(1)f x x =+,()'()g x xf x =,0x ≥,其中'()f x 是()f x 的导函数. (1)11()(),()(()),n n g x g x g x g g x n N ++==∈,求()n g x 的表达式; (2)若()()f x ag 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3)设n N +∈,比较(1)(2)()g g g n +++ 与()n f n -的大小,并加以证明. 解:(1))1ln( )(x x f += ,)(')(x xf x g =,0≥x ,x x f +=∴11)(',x x x g +=1)(, )()(1x g x g = ,))(()(1x g g x g n n =+,x x x g +=1)(∴1,x x x x x x x g 21111)(2+=+++=, 假设当1≥k n =时,kx x x g k +=1)(,则x k x kx x kx x x g k )1(1111)(1++=+++=+ ∴当1+=k n 时,x k x x g k )1(1)(1++=+也成立.综上,nx x x g n +=1)(,+N n ∈ (2))(≥)(x ag x f ,x x x g += 1)(,0≥1)1ln(∴x ax x +-+,0≥x . 令x ax x x h +-+=1)1ln()(,0≥x ,易知0)0(=h ,则22) 1(1)1()1(11)('x a x x x x a x x h +-+=+-+-+=,0≥x . 当1≤a 时,0)('≥x h 在0≥x 上恒成立,∴)(x h 在),0[+∞上单调递增,0)0()(=≥h x h ,满足条件; 当1>a 时,令0)('>x h ,解得1->a x ,令0)('+++ ,证明如下: 要证)1ln()113121(13221)()2()1(+->++++-=++++= +++x n n n n n n g g g , 只需证)1ln()1 1312 1(+<++++n n . 在(2)中取1=a ,可得x x x +>+1)1ln(,0>x , 令n x 1=,*N n ∈,则n n n +>+11)1ln(,

高考数学复习专题14数列与不等式理

专题1.4 数列与不等式 总分 _______ 时间 _______ 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选择题(12*5=60分) 一、单选题 1.【2018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1 月月考】已知全集为R ,集合 2{|0.51},{|680}x A x B x x x =≤=-+≤,则C A B ?=R A. (],0∞- B. []2,4 C. [)()0,24,∞?+ D. ][() 0,24,∞?+ 【答案】C 2.在等比数列{}n a 中,151,4a a =-=-,则3a = A. 2± B. 2± C. 2 D. 2- 【答案】D 【解析】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2 3154a a a ==,因为151,4a a =-=-,所以3 2.a =-选D. 3.【2018届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第一中学高三上期中】若a 、b 、c∈R,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ac>bc ,则a>b B. 若a 2 >b 2 ,则a>b C. 若 11 a b <,则a>b D. 若a b >,则a>b 【答案】D 【解析】若ac>bc ,则c>0时 a>b ;若2 a >2 b ,则|a|>|b|;若11 a b <,则a>b 或a<0,则a>b ,所以选D.

4.【2018届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三一调】已知均为正实数,且,则 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 C 5.【2018届北京丰台二中高三上期中】若n S 是数列{} 2n 的前n 项和,则83S S -=(). A. 504 B. 500 C. 498 D. 496 【答案】D 【解析】83S S - 45678a a a a a =++++ 458222=+++L 163264128256=++++ 496=. 故选D . 6.关于x y 、的不等式组360, {20, 40, x y x y x y +-≥--≤+-≤则2z x y =+的最大值是( ) A. 3 B. 5 C. 7 D. 9 【答案】C 【解析】作可行域,如图,则直线2z x y =+过点A (1,3)取最大值7,选C.

专题五 数列不等式专题

专题五 数列不等式专题 【命题趋向】在历年高考中,往往把数列当作重要的内容来考查.在以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求和等基础知识为主的试题中,关注概念辨析以及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量法”;在考查数列的综合问题时,对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和综合性,常与单调性、最值、不等式、导数、数学归纳法等知识交织在一起,涉及化归与转化、分类与整合等数学思想.在考查相关知识内容的基础上,高考把对数列的考查重点放在对数学思想方法、推理论证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上.使用选择题、填空题形式考查数列的试题,往往突出考查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特殊与一般、有限与无限等数学思想方法.使用解答题形式考查数列的试题,其内容往往是一般数列的内容,其方法是研究数列通项及前n 项和的一般方法,并且往往不单一考查数列知识,而是与其他内容相结合,体现对解决综合问题的考查力度.数列综合题有一定的难度,对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对合理区分出较高能力的考生起到重要作用.在高考试卷中一般有一个小题有针对性地考查数列的知识和方法,有一道综合解答题重点对数列、数列和函数导数、不等式进行综合考查考查. 由于新课标的考试大纲在必考部分删除了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分式不等式、带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三角不等式等内容,高考对不等式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其和其他知识的交汇考查上,重点是不等式和导数的结合、不等式和数列的结合、不等式和实际问题的结合,不等式与线性规划.高考试卷中一般有1-2个小题考查基本不等式的运用、简单的线性规划,在解答题中与其他知识交汇考查. 【考点透析】数列的主要考点有:数列的概念及其表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数列的简单应用等.不等式的主要考点有:不等关系与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简单的线性规划,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例题解析】 题型1 数列的一般问题 例1.(2009江苏泰州期末6)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0(123)n S n n n =-=,,,,则 数列{}n na 中数值最小的项是第 项. 分析:根据数列中n a 与n S 的关系求出n a 后解决. 解析:当1n =时,119a S ==-;当2n ≥时,22110(1)10(1)211n n n a S S n n n n n -=-=---+-=-.可以统一为211n a n =-,故2211n na n n =-,该关于n 的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114 n =,考虑到n 为正整数,且对称轴离3n =较近,故数列{}n na 中数值最小的项是第3项.答案3. 点评:数列问题中其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都是关于正整数n 的函数,要善于从函数的观点认识和理解数列问题.数列的一般问题中通项n a 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是重点,要注意把1n =和2n ≥分开讨论,再看能不能统一. 例2.(江苏扬州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未调研测试第13题)数列{}n a 的

数列与不等式压轴大题练习题和详细分析解答(1)

数列与不等式压轴大题练习题和详细分析解答(1) 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积为n T ,{}n T 为等差数列,且1324a T ==,. (1)求n a ; (2)证明: 112233 1111 ln(1)n n n a T a T a T a T ++++ <+. 2.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点()11,1n n a a +++在直线2y x =上.数列{}n c 满足11c a =, 121 111n n n c a a a a -=++???+(2n ≥且n *∈N ). (1)求{}n a 的通项公式; (2)(i )求证:11 1n n n n c a c a +++=(2n ≥且n N ∈); (ii )求证:231115 1113 n c c c ??????+ +???+< ? ? ???????.

3.已知{}n a 是无穷数列.给出两个性质: ①对于{}n a 中任意两项,()i j a a i j >,在{}n a 中都存在一项m a ,使2 i m j a a a =; ②对于{}n a 中任意项(3)n a n ,在{}n a 中都存在两项,()k l a a k l >.使得2k n l a a a =. (Ⅰ)若(1,2, )n a n n ==,判断数列{}n a 是否满足性质①,说明理由; (Ⅱ)若1 2(1,2, )n n a n -==,判断数列{}n a 是否同时满足性质①和性质②,说明理由; (Ⅲ)若{}n a 是递增数列,且同时满足性质①和性质②,证明:{}n a 为等比数列. 4.设数列{}n a 的前n 项的积为n T ,满足1n n T a =-,*N n ∈,记222 12n n S T T T =++???+ (1)证明:数列11n a ?? ??-? ?是等差数列; (2)记1n n n d a S +=-,证明:11 32 n d <<

数列与不等式综合习题

数列与不等式的题型分类.解题策略 题型一 求有数列参与的不等式恒成立条件下参数问题 求得数列与不等式绫结合恒成立条件下的参数问题主要两种策略:(1)若函数f(x)在定义域为D ,则当x∈D 时,有f(x)≥M 恒成立f(x)min ≥M;f(x)≤M 恒成立f(x)max ≤M;(2)利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数列知识化简不等式,再通过解不等式解得. 【例1】 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q >1,第17项的平方等于第24项,求使a 1+a 2+…+a n >1a 1+1a 2+…+1 a n 恒成立的正整数n 的取值范围. 【分析】 利用条件中两项间的关系,寻求数列首项a 1与公比q 之间的关系,再利用等比数列前n 项公式和及所得的关系化简不等式,进而通过估算求得正整数n 的取值范围. 【解】 由题意得:(a 1q 16)2 =a 1q 23 ,∴a 1q 9 =1. 由等比数列的性质知:数列{1a n }是以1a 1为首项,以1q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要使不等式成立, 则须a 1(q n -1)q -1>1a 1[1-(1q )n ]1-1q ,把a 21=q 18代入上式并整理,得q 18(q n -1)>q(1-1q n ), q n >q 19 ,∵q>1,∴n>19,故所求正整数n 的取值范围是n≥20. 【点评】 本题解答数列与不等式两方面的知识都用到了,主要体现为用数列知识化简,用不等式知识求得最后的结果.本题解答体现了转化思想、方程思想及估算思想的应用. 【例2】 (08·全国Ⅱ)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a 1=a ,a n+1=S n +3n ,n∈N*.(Ⅰ) 设b n =S n -3n ,求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Ⅱ)若a n+1≥a n ,n∈N*,求a 的取值范围. 【分析】 第(Ⅰ)小题利用S n 与a n 的关系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第(Ⅱ)小题将条件a n+1≥a n 转化为关于n 与a 的关系,再利用a≤f(n)恒成立等价于a≤f(n)min 求解. 【解】 (Ⅰ)依题意,S n+1-S n =a n+1=S n +3n ,即S n+1=2S n +3n ,

数列不等式证明的几种方法

数列不等式证明的几种方法 一、巧妙构造,利用数列的单调性 例1. 对任意自然数n,求证:。 证明:构造数列 。 所以,即为单调递增数列。 所以,即 。 点评:某些问题所给条件隐含数列因素或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不等式问题,均可构造数列,通过数列的单调性解决。 二、放缩自然,顺理成章 例2. 已知函数,数列的首项,以后每项按如下方式取定:曲线处的切线与经过(0,0)和两点的直线平行。 求证:当时: (1);

(2)。 证明:(1)因为,所以曲线处的切线斜率为。 又因为过点(0,0)和两点的斜率为,所以结论成立。(2)因为函数 , 所以,即,因此 ; 又因为。 令,且。 所以 因此, 所以

三、导数引入 例3. 求证: 证明:令,且当时,,所以 。要证明原不等式,只须证 。 设, 所以。 令, 所以。 设, 所以上为增函数 所以,即

所以 同理可证 所以。对上式中的n分别取1,2,3,…,,得。 四、裂项求和 例4. 设是数列的前n项和,且 (1)求数列的首项,及通项; (2)设,证明。 解:(1)首项(过程略)。 (2)证明:将, 得,

则 点评:本题通过对的变形,利用裂项求和法化为“连续相差”形式,从而达到证题目的 五、独辟蹊径,灵活变通 独辟蹊径指处事有独创的新方法,对问题不局限于一种思路和方法,而是善于灵活变通,独自开辟新思路、新方法。 例5. 已知函数。设数列,数列满 足 (1)求证:; (2)求证:。 证明:(1)证法1:由 令,则只须证;易知,只须证。 由分析法:

。 因为,, 所以,得证。 证法2:由于的两个不动点为。又,所以 所以 所以 , 由上可求得, 因此只需证,

数列与不等式公式

一、【等差数列定义与性质】 (1)定义: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为常数),(2)通项公式:d n a a n )1(1-+=, (3)推广的通项公式:d m n a a m n )(-+= (4)等差中项:b A a ,,成等差数列A b a 2=+? 二、【等差数列前n 项和Sn 及其性质】 (1)前项和 (2)若,则 (3)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 n 2; (4)若是等差数列,且前项和分别为,则 三、【等比数列定义与性质】 (1)定义:q a a n n =+1或者q a a n n =1-(为常数,),(2)通项公式 (3)推广的通项公式:m n m n q a a -?= (4)等比中项:b G a ,,成等比数列ab G =?2 四、【等比数列前n 项和Sn 及其性质】 (1)前项和: (2)若,则 (3)仍为等比数列,公比为n q . 五、【a n 与S n 的关系式】 1=n 时,; 时,. 六、【不等式】 (1):基本不等式 ab b a 2≥+, (2)重要不等式 ab b a 222≥+ d n ()()11122n n a a n n n S na d +-==+m n p q +=+m n p q a a a a +=+;232n n n n n S S S S S --,,……n n a b ,n n n S T ,2121 m m m m a S b T --=q 0q ≠11n n a a q -=n ()11(1)1(1)1n n na q S a q q q =??=-?≠?-?m n p q +=+m n p q a a a a =··232n n n n n S S S S S --,,……11a S =2n ≥1n n n a S S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