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余光中散文中的声之美

浅析余光中散文中的声之美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e6889181.html,

浅析余光中散文中的声之美

作者:王岚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18期

摘要:余光中先生写了很多散文,读在这些散文,细细品来,能感受到一种声之美。声之美表现的是一种跟音乐相似的韵律美,这种美主要体现在韵律的和谐美、修辞的运用、长短句的应用之上。

关键词:声之美;韵律和谐;修辞;长短句

余光中先生的散文,读起来细细品味,其散文体现的是一种汉语音韵的美,它是一种声之美。声之美可以是韵律和谐美,也可以是叠词、叠字、排比、比喻、比拟等修辞的运用,长短句的运用,形成一种类似于音乐的韵律美。

《听听那冷雨》一文中,体现出的是一种韵律和谐美。“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1]这些对雨声的描写无论是哪一种,都让读者感受到了韵律和谐美。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等叠词的使用,不仅给文章平添了独特的文采,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音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醉人的韵味。在这雨带来的韵律和谐之美中,也写出了作者的情感。“凄凉”寂寞冷落;“凄清”凄凉悲惨;“凄楚”悲伤惆怅;既写出了景物凄凉而模糊的状态,也写出了感情的更进一步,层层深入,更表达了在凄迷中有一种怀乡之痛蕴含其中。

《德国之声》写到“醒于音乐当然不同于醒于噪音,何况那音乐来自钟声,一波波摇漾着舒缓与恬静,给人中世纪的幻觉。一天就那样开始,总是令人欣喜的。德国许多小城的钟楼,每过一刻钟就铛铛鞳鞳声震四邻地播告光阴之易逝。”[2]它体现的是汉语特有的声韵美,一波波、铛铛鞳鞳等叠词的运用;音乐与噪音、舒缓与恬静等词的对称运用,这些都增强了韵律美。音乐与噪音形成了对比,清晨来自钟声的音乐,让人从一天的开始在舒缓与恬静中度过;那一波波让乐曲循环,其舒缓与恬静慢慢传向远方。钟声来自钟楼,在德国这样的钟楼有很多,每天清晨钟声都会准时响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阴就在这钟声中慢慢流逝。“有树就有鸟。树,是无言的祝福,鸟,百啭千啾,便是有聲的颂词了。绝对的寂静未免单调,若添三两声鸣禽,便脉脉有情起来。”[3]拟人是汉语声韵中的修辞手法之一,树、鸟本身不会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在这里,余光中先生赋予了它们特殊的意义。树成为了无言的祝福,鸟的叫声是颂词;在寂静的时候,鸟的叫声可以成为一种特有的乐曲,为寂静增添情调。

《关山无月》中对水鸭的描写,充分的体现了汉语音韵的美。密密麻麻、幽幽、一丛丛的叠词运用,使水鸭出现的景色在作者脑海中出现,密密麻麻说明水鸭的数量很多;幽幽说明水的波动大,间接说明水鸭的数量多;一丛丛说明水草茂盛,适合水鸭的生存环境。文中对水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