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质生产实习报告

地质生产实习报告

地质生产实习报告
地质生产实习报告

地质生产实习报告

实习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地质生产实习报告。于是今年暑假学我来到了平煤地质工程勘探处勘探一队二号机进行了为期一月的实习。在钻探队实习了一月,其中可以说是苦中有甜,累中有乐,对自己的地质知识有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系统积累与考验,粗略的把握了地质钻探重要性和基本任务,钻孔的设计和结构以及钻孔的布置原则等等,自己也从一个纸上谈兵的阶段稍微上前跨了一步,感谢老工人老师傅的不厌其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指导和教诲,钻探队领导的人文关怀,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变聪明。这些知识和实习过程,足以使我受益终身了。就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感想与心得汇报如下。

一、安全生产。都说安全是天,可以前也并没有怎么在意,在实习期间才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意义。在这里领导和工人都严格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新工人来的第一课就是安全教育,我来的时候就首先的让我学习了安全生产的法规。使我明白了什么叫“三不伤害”;同时也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在实习期间没有发生以外的事故,做到了安全生产。

二、业务和技能。这次我们打的是水文观测孔,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结合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老工人师傅的指导帮助。学会了判断岩层、操作机器、测量水位以及书写纪录,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了一个质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自己动手操作水平。期间主要对平砂岩做了一些细致调查研究: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和长石是组成地壳最常见的成分。砂岩的颜色和沙子一样,可以是任何颜色,最常见的是棕色、黄色、红色、灰色和白色。地球上常见由砂岩相成的悬崖峭壁。有的砂岩可以抵御风化,但又容易切割,所以经常被用于做建筑材料和铺路材料。砂岩中的颗粒比较均匀坚硬,所以砂岩也被经常用来做磨削工具。砂岩由于透水性较好,表面含水层可以过滤掉污染物,比其他石材如石灰石更能抵御污染。我们这里钻探时主要遇到的困难是打平顶山砂岩,平顶山砂岩硬度高容易破碎在钻进过程中不容易钻进又容易掉块卡钻,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多注意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三、日长生活。我们一般在野外作业,比较枯燥乏味,许多配套设施也不到位。不过在这一个月的实习中让我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的东西,也学会了在劳动中寻找快乐。同时了增强了自己独立生活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我想这将会成为让我一生都收益的财富。在这为期一月的实习生活中,我受益匪浅。短短的30多天内,我不仅向老工人师傅学习了钻探基本方法和技巧,体会到应该如何跟和同事交流和相处,更被队里同志们的无私敬业精神所感动。这不仅为我今后的理论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使我今后从事钻探行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最后,更加感谢学校和队领导给了我实习学习的机会,也多谢同

事们多日来无私的照顾和关心,使我开心顺利的完成在队里的实习生活。报告章节第一章绪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第二章地层首先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第三章岩石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第四章构造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褶皱:褶皱名称,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证据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根据地层的顺序、岩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后记,说明实习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12 内容。

煤矿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 二〇一八年一月

项目名称: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编制单位: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 项目负责:苏臣 技术负责:叶吉庆 报告主编:张礼军 参编人员:王照程侯磊杜佳雄 提交时间: 2018年1月

目录 一、矿井概况 ................................................... - 3 - (一)、井田地质概况 ............................................. - 3 - (二)、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 - 4 - 二、采掘工作面概况 ............................................. - 5 - 三、采掘工作面其它地质情况 ..................................... - 5 - (一)、瓦斯 ................................................... - 5 - (二)、煤尘 ................................................... - 6 - (三)、煤的自燃 ............................................... - 6 - (四)、地温、地压 ............................................. - 6 - (五)、涌水量 ................................................. - 6 - 四、采掘工作面的地质预报基本情况 ............................... - 6 - (一)、采掘工作面地理情况 ..................................... - 6 - (二)、采掘工作面位置 ......................................... - 7 - (三)、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 ..................................... - 7 - (四)、采掘工作面煤层顶板的厚度、岩性和发育情况 ............... - 7 - 五、推测采掘工作面烧变岩、碎屑岩裂隙水对正常采掘的影响 ......... - 8 - 六、本次地质预报对采掘工作面的建议及注意事项 ................... - 8 - 七、采掘工作面水患威胁程度 ..................................... - 8 -

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D)代替 DZ/T0033-199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性质和用途、编写基本准则和编写要求,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DZ/T 0078一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T 0079—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3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的性质和用途 3.1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是综合描述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论述其控制程度和可靠程度,并评价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是对勘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地质勘查报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或对矿区进一步勘查的依据,也可作为以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资或融资时、以及探矿权或采矿权转让时有关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依据。 3.3 上述报告也是政府部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有关单位科研、教学的重要技术资料。

4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基本准则 4.1 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勘查投资人确定各阶段连续工作,不编写中间报告的,应在该勘查项目结束时以全部勘查资料编写报告。勘查期间所放弃的勘查区块,应以放弃区块内已取得的资料为基础编写该放弃区块的报告。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4.2 地质勘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勘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其编写的基础是:地质勘查工作符合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有关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已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并经过了综合研究。 4.3 地质勘查工作与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中应包括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的,由勘查单位直接编入报告;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应在勘查报告中引述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4.4 地质勘查报告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研究分析简明扼要,结论依据可靠。要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资源/储量的估算应采用计算机技术,提倡针对勘查工作的实际和适用条件,采用成熟的并经审定的新估算方法。提倡采用计算机技术编写报告。 4.5 地质勘查工作应按照有关地质勘查规范对各勘查阶段的要求(或勘查合同的约定)部署工作,并取得相应阶段的各项勘查数据资料。本标准所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适用于勘探阶段,在勘查程度达不到勘探阶段的情况下使用该编写提纲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所列项目进行增减、取舍,但所取得的勘查数据资料及有关文件必须全部进入报告,不应遗漏。 5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求 5.1 地质勘查野外工作结束前,应按照有关规范和勘查设计的要求,由勘查投资人或勘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勘查工作区的工作程度和第一性资料的质量进行野外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责成勘查单位在报告编写前解决。未经野外验收,不应进行报告编写。 5.2 在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前,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应结合矿种特点、勘查工作区实际情况以及勘查投资人的具体要求(供矿山建设设计的报告还应听取矿山设计单位意见),以本标准附录A为基础进行增减、

地质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要求

地质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要求

附件一: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为规范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依照《矿井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等有关规定及标准要求,制订了《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并提出有关要求: 一、适用范围 按《矿井地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每隔8~10年,对原地质报告进行修编并按规定报批。涉及开采煤层、矿界变更和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矿井,应及时进行修编并按规定报批。 二、技术要求 1、《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是以原井田精查或详终勘探地质报告或上一次《生产矿井地质报告》为基础,通过对以往全部地质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研究编制而成的。报告由文字、附图、附表、附件四部分组成。 2、报告的范围、对象原则上应与采矿许可证范围保持一致。 3、报告应客观、准确、全面反映地质工作成果,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及资料的继承性,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4、报告中的所有分析测试项目指标,应统一使用(换算到)现行法定计量单位。 5、第一次提交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属编制性质,再提交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属修编性质。 三、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文字部分编写具体要求 (一)封面

(1)报告名称统一为:四川省+煤田名称+矿山名称+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其中矿山名称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矿山名称相一致。不是第一次提交的生产矿井地质报告,需在名称后面加注提交年份。 (2)报告提交单位:报告提交单位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采矿权人相一致。 (二)封二 按报告名称、编制单位名称、技术负责人、报告编写人,提交单位名称、负责人、总工程师、参与报告编写人、提交报告日期的次序编排。 正式报告的封二必须加盖编制单位和提交单位的印章;编制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提交单位的总工程师、双方参编人员应在打印的名字后亲自签名(盖章),不得只打印或复印代之。 (三)正文目录 第一章绪论………………………………………………………………页码第一节目的、任务及依据……………………………………………页码第二节井田位置、范围及交通条件…………………………………页码第三节自然地理………………………………………………………页码第四节矿权设置及生产建设情况……………………………………页码第五节周边矿井开采情况…………………………………………页码第二章矿井地质工作………………………………………………页码第一节以往地质勘探工作…………………………………………页码第二节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工作……………………………………页码第三节对原矿井地质报告的评价……………………………………页码第三章矿井地质…………………………………………………………页码第一节地层……………………………………………………………页码第二节含煤地

煤矿地质总结报告.doc

煤矿地质总结报告 煤矿地质总结报告地质报告目录第一章概况..............................................1第一节目的和任务.....................................1第二节位置及自然地理.................................1第三节以往地质工作..................................2第二章勘探工作..........................................2第一节勘探方法......................................2第二节勘探工程及质量评述............................3第三章井田地质...........................................5第一节地层...........................................5第二节构造...........................................5第四章煤层.............................................5第一节含煤性........................................6第二节可采煤层......................................6第五章水文地质..........................................6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6第二节井田水文地质条件..............................7第三节供水水源......................................7第六章储量计算.........................................8第一节储量计算范围及指标...........................8第二节储量计算结果...................................8第七章其它有益矿

矿产资源预查、普查及详查勘探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矿产资源预查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1 前言 1.1目的任务 说明上级主管部门下达项目任务书中规定的目的任务及其文号、内容、要求。 1.2位置、范围 简要说明预查区位置、地理座标、范围、面积。 1.3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简要说明预查区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概况、交通条件及社会经济概况。 1.4以往工作评述 简要说明预查区以往所进行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各项工作情况,主要成果与结论意见。 1.5矿权登记情况 说明各地质勘查单位及矿山等在预查区内的矿权登记项目、面积、范围及地理座标。 2 区域地质及成矿特征 2.1区域地质背景 重点阐明大地构造位置及区域构造单元划分,并较详细叙述各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含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等),有条件时(能收集到资料)应阐述区域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和遥感信息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环境的关系(本节要避免泛泛罗列地质资料,力求文字精练,紧扣主题)。 2.2预查区成矿地质条件 若调查区内有几个找矿区,应分别叙述。

2.2.1简要叙述区内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与成矿的关系。

2.2.2叙述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重砂等异常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2.2.3根据区内已知矿床(点)、矿化点等成矿信息,阐述区域矿产分布、矿化类型及矿化特征,分析重要矿化类型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及相关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阐明区内已知矿床(点)的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空间关系、分布特征、矿石共生组合特征,矿石矿物组成、含矿围岩蚀变特征等。 3 工作部署和工作方法 3.1总体思路和总体工作部署 根据目的任务和区域矿产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如区域展开、重点突破,综合找矿综合评价,广泛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对不同层次及各类地区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包括各地区矿产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区域地质调查、面积性物化探扫面、各类矿点检查和异常查证,成矿条件研究等。 3.2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3.2.1路线地质调查 说明路线地质调查方法选择的依据、技术要求以及侧重解决的地质问题。 3.2.2地质填图(或遥感地质填图) 说明地质填图方法的选择及依据、范围、面积、比例尺、剖面地点的确定、填图精度的要求等方面技术要求以及侧重解决的地质问题。 3.2.3槽井探工作 说明种类槽井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及质量要求。 3.2.4物化探工作 参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矿井地质报告

矿井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刘燕 班级:地质工程2010-2 学号:001101825 实习地点:盘城岭井田 实习时间:2011.7.10-7.20 2010年 7 月 10 日

目录 第一章概况 (2) 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2) 第二节位置和交通 (2) 第三节自然地理 (2) 第二章勘查与矿井地质工作 (3) 第三章矿井地质 (3) 第一节区域地质情况 (3) 第二节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 (4) 第三节构造 (5) 第四章煤层煤质 (6) 第五章矿井充水 (6) 第六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 (7) 第七章实习心得 (7)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认识实习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 1、学习实习矿井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培养学生为祖国的煤炭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精神。 2、建立学生对煤矿整体及一通三防系统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任务: 1、了解矿井地面生产及辅助系统的布局及其功能。 2、了解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包括: 1)矿井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地形特征、气候条件等; 2)矿井煤系地层特征,主采煤层赋存情况,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 3)矿井水文地质情况、矿井瓦斯等级、煤层自燃倾向。 3、了解矿井开拓开采概况。包括: 1)矿井开拓:井筒位置及数目、水平划分、大巷布置、采区划分; 2)矿井开采:采区巷道布置、阶段划分、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法等; 3)巷道掘进方法及生产工艺。 第二节位置和交通 盘城岭井田位于左权县辽阳镇后窑峪村,距县城1.5KM,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015~1132227,北纬370508~370720。井田南北长约km,东西宽约km。面积为8.042km.井田北东部为鑫顺煤业(原殷家庄煤矿),西部为神火集团高家庄探矿区,东部、南部均无矿井。 盘城岭井田位于左权县城北1.5km处,其间有公路相通。距井田南界约2km 有阳(泉)—黎(城)公路,在井田南界1km外有太(谷)—邢(台)公路。阳(泉)—涉(县)铁路在井田以东通过。北距阳泉130km,东距邢台120km,南东距邯郸155km,西距榆社45km,区内交通较为方便。 第三节自然地理 井田位于太行山西麓,属中低山侵蚀区,基岩大片裸露,切割较强烈,沟底发育,地形复杂。地势总体趋势是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北山顶,海拔1342.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角的王家河河床,海拔1125.0m,最大相对高差为216.90m。 本区属海河流域清漳河水系,距井田南界约1km为清漳河西源,由北西向南东流经左权县城南。在左权县南东约40km处与从北往南留的清漳河东源流入清漳河主流。清漳河平均流量1970m3/s,井田东部有后窑峪河由北向南流过,雨季水量较大,平时水量微小,属季节性河流。其它河沟,如井田西部的七里河、王家河只在雨季才有水由北向南流入清漳河西源。

采空区积水积气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采空区积水积气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1概况 1.1矿井基本情况 简述矿井的位置、交通、范围、自然地理、四邻关系、煤层、水文地质简况、排水系统、简要概况(如建井时间,矿井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年产量等)。 1.2矿井以往开采情况 叙述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开采情况,包括已采煤层、范围、采煤方法等。 1.3矿井生产现状 简述矿井开拓方式,开采水平,主采煤层,现采煤层、现采采区。 1.4以往地质勘查简述 简述历次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时间、勘查单位、主要工作量,成果;对采空积水的专门物探要说明物探异常区的范围及其可靠程度以及生产过程中钻探及开采的验证情况。 2本次采空积水专项普查情况 详细说明本次勘查设计及施工情况。按照工作任务要求,确定本次普查的主要内容、采用的方法及手段、完成的工作量。 具体列出调查时间、调查及被调查人姓名、职务、调查成果。。 3采空积水及相关因素评价分析 3.1采空积水评价分析 叙述矿井兼并重组前开采形成的采空区情况、矿井兼并重组后开采形成的采空区情况和周边矿井老空、采空区积水情况,均应说明采空区分布、形成时间、范围、积水状况等,积水量大于5000m3的积水区实际工程验证情况。 3.2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评价分析 应列表说明废弃老窑(井筒)位置、闭坑时间、开采煤层、范围,是否开采煤柱和充填情况等资料。 井田内及周边施工的所有钻孔都要标注在图上,分析每个钻孔封孔的质量。 井筒和钻孔是否受采动影响,尤其是靠近沟谷附近的。 3.3断层、裂隙带等构造和陷落柱对采空积水的影响 查明是否存在沟通采空积水区、地表水体、含水层的断层、裂隙带等构造和陷落柱等。3.4计算导水裂缝带与上覆采空积水及地表水的关系。圈定危险区。

梁家煤矿地质报告

第一章地质报告 一,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条件,梁家煤矿是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建成投产的现代化海滨矿井,设计年产煤炭1800千吨,一九九七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根据煤炭工业部制定的《矿井地质规程》(试行)和《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的有关要求,梁家煤矿组织进行本次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的修编工作,资料截止时间为二OOO年十二月。梁家井田位于黄县煤田的西北部,龙口市境内。井田范围由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矿通字(2000)130号文批复复,由1~41号矿界坐标点顺序圈定。西至龙口渤海海岸,北以1~10号矿界坐标点与北皂煤矿相邻,东北以10~17号矿界坐标点与桑园井田分界,东至20号勘探线,南以F13、F14、F40、F43、F59断层及煤2-800m底板等高线垂切为界,井田面积:?东西长约9~9.5km,南北宽约3~6.1km,面积约48km2。井口座标见表1-2-1。 井口座标表 单位:m 表1-2-1 烟(台)潍(坊)公路横贯井田中部,西南至潍坊167km,东至烟台114.5km,分别与胶济铁路、蓝烟铁路相接,可通达全国各地,井田西端为龙口港,龙口至大连117海里、龙口至天津150海里,水陆交通尚属便利。 二、井田地形、地貌特征和水系 井田内为山前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面标高0~+27m,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高,地形的自然坡度一般为千分之三左右,区内有城镇、村庄、果园、农田等。 井田内水系不甚发育,主要河流有中村河、恒河。中村河自东南向西北注入渤海,?全长45km,汇水面积120km2,区内流经长度6km,河床宽100~150m,属季节性河流,与第四系潜水有水力联系。 三,生产建设概况,1982年12月由济南煤矿设计研究院完成梁家煤矿初步设计,?1983年1月煤炭部以(83)煤基字第90号文批准,1983年12月破土开工。1992年11月28日建成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1800千吨,?设计服务年限88.8年。1997年达到设计年生产能力。 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开拓,主、副井分设,主采煤层为煤2和 煤4,现生产水平为-450m水平,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陷落法,开采方式为综采。

矿产资源详查、勘探设计题纲

矿产资源详查、勘探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一、前言 (一)目的任务: 1.说明上级机关下达的任务以及生产建设对工作地区或矿区的具体要求。 2.说明设计的目的并具体地提出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化探等各种技术方法予期完成的主要地质成果和专题研究成果。勘探矿区,还需说明以往探明的各级矿产储量及本次设计增长和累计达到的储量。可供矿山建设设计的勘探矿区,必须说明矿产工业指标的依据。 3.规定各项工作(野外和室内)完成的期限及提交地质报告的名称和日期。 (二)地理、经济条件: 1.工作地区的名称、行政区划、地理座标、图幅、范围和面积。 2.工作地区的主要交通情况、距最近主要城镇及工矿企业的距离。 3.工作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类型、水系、切割程度、覆盖情况、绝对高度及相对高度、地震情况以及对工作有影响的气候条件(气温变化、封冻情况、雨季、风力和其它特殊情况)。 4.工作区内的工矿企业、电源、饮用水及工业用水、生活用品的供应及劳动力情况。 上述内容中,与工作无关系或关系不大者,可不写或少写。 (三)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1.按时间先后简要叙述以往所进行的各种主要地质工作和矿山开采情况以及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2.综合评述以往地质工作成果的质量,指出工作地区已经达到的工作程度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矿权登记情况 说明勘查区内矿权登记项目、地理坐标、面积、范围。 二、地质特征

本节是从地质矿产方面说明布置工作的依据。着重说明与设计的目的任务密切相关的 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等特征。避免泛泛罗列资料和叙述 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如系普查设计,应着重说明区域地质矿产的分布、区域成矿地质 条件和找矿标志;勘探设计则着重说明矿床地质特征。一般要阐明的内容是: (一)工作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沉积作用、火成作用、变质作用、风化淋滤及次生富集作用等。 需要时还应叙述地质发展史。 (二)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空间位置、分布和埋藏情况。 (三)矿体的围岩特征:如岩石类型、物质成分、含矿性及围岩蚀变等。 (四)矿石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类型、品级及其分布规律。 (五)矿石的主要有益组份、伴生有益组份和有害组份的赋存状态、含量及变化规律。 共生矿产的形态、规模、分布规律和矿物物质组份、含量及其变化规律。 必要时还要叙述矿石的物理性质和加工技术特性。 (六)矿床成因及远景。 (七)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和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三、工作部署及工作方法 根据设计的目的、任务、要求与工作地区的具体条件,确定总体工作部署。详细说明 各项工作的具体布置、工作方法(其中包括航空地质、遥感技术等)、技术要求、技 术措施,工作量及施工顺序。 (一)说明设计的总体工作部署、布置原则、工作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各项工作的基 本任务。勘探设计还应说明矿区(矿床或井田)边界的划定、勘探工程的布置原则与 间距的确定、控制程度与研究程度、勘探深度和储量计算深度以及予期提交的各级储 量的分布范围。列表说明予期新增、升级的储量和各项工作的总工作量及年度、季度 计划完成的工作量。 对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或工作量很大的矿区的工作部署应进行不同方案的研究和比较, 从中选择最佳的工作方案。简要说明不同方案的特点及最佳方案的选择依据。 (二)地质填图:

建井地质报告编写要求

附件二: 建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建井地质报告是对矿井建井全过程地质工作的总结,是地质勘探报告的延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由于它对原勘探地质报告作了验证和补充,因而其文字和图纸必须全面,凡原报告已有交待,而建井期间又没有新发现和新进展的部分,也应做详细交待说明,对新获得的资料必须认真综合分析,全面充分予以总结。凡与原报告的内容和结论有不同的部分,以及与今后生产或矿井补充勘探有重要关系的地方,则必须交待清楚。编写内容可分为文字说明和附图两大部分。其报告编制的章节、内容可参照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一、文字说明(提纲) 一章概论 一节编制建井地质报告的依据、目的和任务 叙述建井地质报告编制的依据、目的、基本任务、资料来源、资料截止日期等。 报告所依据的现行主要法规、所依据的主要地质资料名称及审批情况。 编制建井地质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依据生产积累的地质资料,对井田地层、构造、煤层、煤质、水文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归纳和总结,重新核定井田资源储量,为今后煤矿安全生产,制定生产计划、发展规划和进行技术改造提供更充分更可靠的地质资料。主要任务是对建井期间揭露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修改和编制相关图件及表格;核算矿井资源储量,并阐明增

减原因;编制系统的建井地质报告。 二节矿井位置、范围、交通条件及四邻关系 叙述矿井所在的行政区划位置,井田的范围(批准范围及文号、拐点坐标),批准开采煤层,交通条件(公路、铁路);相邻矿井名称及建设情况。 附图:井田位置交通图;井田范围及相邻矿井分布图。 三节自然地理 地形与河流(地表形态、地面标高,井口标高,河流名称,流量,洪水位,最高洪水位等),气候(气候特征、气温、降水等)等自然条件,自然地震(地震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 四节井田地质勘探工作 叙述井田地质勘探简史、地质报告(或补充勘探报告)提交审批的情况;建井期间补充地质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巷探)的情况。 五节矿井设计概况 叙述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以及其它有关设计参数等; 附图:井田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 六节矿井建设情况 叙述矿井基建施工单位,开、竣工日期,实际完成的井巷工程量,以及采区和工作面的准备情况等。 七节建井地质工作 叙述建井期间的地质工作及水文地质工作,主要包括地质观测、地质素描、地质资料的编录与整理,地质台账建立;矿井涌水量观测、矿井水文动态,水文地质资料的整理与台账等。 注:在建井过程中进行过正式补充勘探或补做地质工作量较大时,应

矿井地质报告

xxxxxxxx xx沟煤矿矿井地质报告 xx地质科学研究所 一九九八年九月 第一章矿井地质 第一节矿区地层 西庙沟煤矿位于东山背斜西翼,观家峪精查区的中部,区内梁上有红黄土覆盖,大部分地区岩石出露,根据勘探资料及矿井揭露的岩层,综合描述如下: 1.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b2) 钻孔中揭露该组厚度12.37-36.28m,主要岩性为泥岩、砂岩及1-4层石灰岩,底部可见一层黄铁矿,不整合于奥陶系侵蚀面上。 2.石炭系上统xx组(C3t) 连续沉积于本溪组之上,矿区内仅见其上部岩层出露,该组厚度为 99.45-119.57m,平均厚度为106.71m,根据岩性组合可分为三段: 一段(C3t2): 从K1砂岩至15#煤层顶。K1砂岩为中料石英砂岩,底部为含砾粗砂岩,厚度变化较大,由1.20-18.76m,平均5.30m。向上为灰、深灰色砂质泥岩,其顶部为15#煤层,发育稳定,是区内只要可采煤层,厚度5.98-6.03m,矿区内平均进度6.0m。 二段(C3t2): 主要由南窑沟灰岩(L1)、关门沟灰岩(L2)、石齐凹灰岩(L3)组成。

L1灰岩为15#煤层直接顶板,为生物碎屑灰岩,富含腕足类化石,厚1.50-3.50m,平均2.5m,向上为砂质泥岩。L3灰岩为13#煤层顶板,含大量生物碎屑,厚度为1.30-3.60m,平均厚度为2.5m,13#煤层厚 0.9-1.2m,平均厚度1.00m。 本段以海相沉积为主,三层灰岩发育稳定,是良好的标志层。三段 (C3t3): 自L3灰岩顶至L4灰顶。L3灰岩之上为窑头砂岩。 系中粗料石英砂岩,厚10米左右。L4灰岩为12#煤层之顶板,富含贝类化石,厚度为4.5m左右,局部有冲蚀现象。12#煤层厚度1.90-2.40m,平均厚2.10m。 1.二迭系下统xx组(P1t) 该组总厚度34.29-86.0m,平均厚度68.0m,连续沉积干太原组之上。 根据岩性组合,分三段描述如下: (1)下部含煤带: 从K3砂石岩底至8#煤层顶,其底部K3砂岩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厚度15.0m左右,向上为灰黑色泥岩及灰白色砂岩,中夹8#、9#煤层厚0-4.42m,平均1.49m,8#煤层厚0-2.50m,平均0.79m,井田内不稳定,但区域上为可采煤层。 (2)中部含煤带: 包括6#、5#、4#煤层,底部为一厚层长石石英砂岩,较稳定,向上为灰黑色泥岩夹煤层。其中6#煤层平均厚0.52m,5#煤层平均厚0.40m,4#煤层平均厚0.38m,均不可采,该段上部有一层火山凝灰岩,厚4.50m左右。 (3)上部含煤带:

建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建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建井地质报告是对矿井建井全过程地质工作的总结,是地质勘探报告的延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由于它对原勘探地质报告作了补充,因而其文字和图纸必须精炼,凡原报告已有交代,而建井期间又没有新发现的新进展的部分,应一律从略,但对新获得的资料必须认真综合分析,充分予以总结。凡与报告的观点和结论有不同的部分,以及今后生产矿井补充勘探有重要关系的地方,则必须交代清楚。编写内容可分为文字说明和附图两大部分。 一、文字说明 第一章概论 1、矿井交通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 2、井田勘探简史、地质报告(或补充勘探报告)提交审批的情况; 3、老窑、火区、岩溶陷落范围及分布情况; 4、建井期间补充地质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巷探)的

情况。 5、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以及其它有关设计参数等; 6、矿井基建施工单位,开、竣工日期,实际完成的井巷施工量,以及采区和工作面的准备情况等。 第二章井田地质构造特征 1、井田总的构造特征; 2、开拓区范围内影响断层、褶皱(褶曲)煤层的产状要素,各主要构造的控制程度及其对煤(岩)层的破坏情况。 3、井田内已控制地质构造的可靠程度; 4、井田内中小型构造的特征、规律及其对煤层开采的影响程度; 5、岩浆侵入体的分布、产状、对煤层与煤质的影响情况; 6、岩溶陷落柱的分布及其对煤层的影响。 第三章煤系、煤层及煤质特征 1、煤系断层:煤系断层的地质年代、厚度、岩性、含煤层数、可采层数、煤层总厚度以及煤系变化情况。

2、煤层:煤层特征,分层叙述煤层的最小、最大厚度和一般厚度,层间距,结构,顶(底)板岩性及稳定性。 3、煤质特征。 4、瓦斯情况。 第四章井田水文地质特征 1、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各含水层(组)分布规律和特征。 2、井巷实见涌(突)水点位置、涌(突)水量及处理情况。 3、井巷涌水量与巷道长度的关系。 4、矿井充水因素,矿井涌水量大小,变化趋势及防治措施。 第五章储量与三量计算 1、储量计算或核算的依据和方法; 2、矿井储量和可采储量(未经个性的快段,按原储量统计); 3、储量的增减情况及其原因。 第六章结论 1、对建井过程中基本地质问题的结论。

古城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山东东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古城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山东东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古城煤矿 二○○七年十月

报告名称:山东东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古城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报告编制单位: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 报告主编:李振谭效林 报告编制人员:李振谭效林卢忠良王明山潘发旺 华夏张晓坤王孝臣 审核人:谭效林 总工程师:卢忠良 队长:张正修

正文目次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1) 第二节位置、范围和交通 (2) 第三节自然地理 (3) 第四节生产建设情况 (4) 第五节对原地质报告的评价 (6) 第二章矿井地质工作 (8) 第一节以往勘探工作简况 (8) 第二节矿井补充勘探 (9) 第三章矿井地质 (11) 第一节地层 (11) 第二节含煤地层 (14) 第三节构造 (16) 第四章煤层煤质及其它有益矿产 (34) 第一节煤层 (34) 第二节煤质 (42) 第三节其它有益矿产 (46) 第五章水文地质 (49)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49) 第二节矿井充水条件 (50) 第三节矿井涌水规律及涌水量预计 (59) 第四节矿井主要水害及其防治措施 (63) 第五节供水 (65) 第六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66)

第六章开采技术条件 (67) 第一节开采方法与顶底板条件 (67) 第二节特殊开采 (69) 第三节瓦斯、煤尘和煤自燃 (71) 第四节地温和地压 (74) 第五节环境地质 (75) 第七章资源储量估算 (77) 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的范围、工业指标 (77) 第二节资源储量类别的划分 (77) 第三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参数的确定 (78) 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81) 第五节资源储量变化及原因 (89) 第六节矿井服务年限 (92) 第八章结论及建议 (93)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提纲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提纲 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对煤矿安全生产影响很大,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水害事故,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煤矿安全生产,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煤矿防治水规定》第12条规定所有煤矿都必须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煤矿企业、矿井根据确定的水文地质类型制订防治水规划、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和类型确定,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应在系统整理、综合分析矿床勘探、矿井建设生产各阶段所获得的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编写。至少应当包括本规定的七项内容。 一、矿井及井田概况 (一)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概述煤矿开发情况,包括矿井投产年限、设计年生产能力、现今实际产量;矿井开拓方式、生产水平及主要开采煤层。 (二)位置、交通。概述井田位置、行政隶属关系,地理坐标、长、宽、面积、边界及四邻关系。通过矿区或临近城镇的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干线,以及距矿区最近的车站、码头和机场的距离。附矿区交通位置图。 (三)地形地貌。概述井田地形地貌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总体地形和有代表性地点,如井口、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等标高。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 (四)气象、水文。概述矿区及其临近地区地表水体发育状况,包括江、河、湖、水库、沟渠、坑塘池沼等。河流应指出其所属水系,并根据水文站资料分别说明其平均、最大、最小流量及历史最高洪水位等。湖泊、水库等则应指出其分布范围和面积。 说明矿区所属气候区。根据区内和相邻地区气象站资料,给出区内降水分布,包括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和最小降水量以及降水集中的月份。还应指出年平均、年最大蒸发量;最高、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冻土深度;年平均气压等。资料齐全时应附气象资料汇总表或月平均降水量、蒸气量、相对湿度、温度曲线图(插表和插图)。 (五)地震。概述历史上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大震级及地震烈度等。 (六)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概述井下各水平排水设施,包括水仓容积,排水泵型号、台数;排水管路直径、趟数;井下最大排水能力;是否具有抗灾能力;是否满足疏水降压的要求等。

煤矿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煤矿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第一章:概况 一:勘探工作目的,本次野外实习,勘探工作目的是: (1)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奥陶统、晚奥陶统、中石炭统和晚奥陶统的岩层构造、岩性、岩层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以及各个地层中所伴随的矿产、褶皱类型、断层情况以及从晚奥陶统到中石炭统的过渡岩层各种性质等;(2)了解煤矿的基本情况、基本地形。了解煤矿生产中各种机械的用途及注意事项、煤的分类及运输方式、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标准等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初期可以尽快的熟悉各种情况避免各种错误; 二:勘探任务,本次野外实习的任务是: (1)观察各实习地点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和地表水体等其他情况; (2)观察奥陶纪石灰岩的颜色、光泽、解理、化石的种类及其含量、断层等其他情况;

(3)对断层做素描图、描述其擦痕的状况; (4)观察晚奥陶统与中石炭统的假整和面及其过渡岩层的风化程度、颜色、岩性、化石种类及其数量等其他情况; (5)观察中石炭统本溪组泥岩层的岩层特点、砂岩的颜色、解理及砂岩岩层中所包含的矿产、石灰岩的颜色、解理、裂隙的发育情况、化石的种类及其数量等; (6)观察上石炭统的黏土层、石灰岩层的特点、岩层厚度、其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岩层的裂隙发育程度、含水情况、矿产种类及其数量;(7)观察上石炭统的砂岩、泥岩、黏土层的特点、及其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 (8)观察煤矿的地形、了解煤矿的各种设施的用途、观察各种机器的特点,了解其工作方式及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9)了解煤矿的开采情况、煤的种类、煤的储存和运输等。 三:交通状况 缝山针公园位于太行山系南麓,焦作市中心北部,交通便利,公园西边是村庄,公园前是东西走向的公路,公园内是海相沉积的中、

露天煤矿生产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露天煤矿生产地质报告编写提纲 1绪论 1.1目的、任务及要求,报告编写依据 简述煤矿隶属关系、经济类型及发展变更情况。 叙述编制该报告的主要依据、目的及任务。 说明本次工作的技术路线和工作经过。 1.2煤矿位置、自然地理、与四邻关系 简述矿田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所在行政辖区。叙述矿田边界坐标、长宽、面积,批采煤层号,批米标高。 简述主要铁路、公路交通线、矿田至邻近主要城镇或交通枢纽的方位及距离(附交通位置图)。 简述矿田地形地貌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 说明矿田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水量、暴雨(雪)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雨季、冰冻期和冻土层深度等。 说明区内历史上地震发生次数、最大震级等情况。 叙述矿田内及周边煤矿的基本情况(附矿田内及周边煤矿分布示意图)。 1.3煤矿及周边老窑、老空区分布及相邻煤矿生产情况 叙述矿田内及周边煤矿的基本情况。对各煤矿要叙述其经济类型、面积、采剥方式、实际生产能力、批采煤层、开采煤层、开采范围、有无越层越界开采现象、采空区范围及其积水、关闭年月及原因、煤的自燃及矿田排水量等情况。

对本矿的安全生产影响程度作出评价。 1.4煤矿建设概况 简述采矿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的编号、发证机构、有效期等相关内容。叙述矿田的设计单位、日期、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叙述矿田建设和投产时间、改扩建历史、己采和现采煤层。现核定生产能力、采剥方式、开采标高,列表统计近五年的产量等内容。 简述矿田的供配电系统及排水设备、最大排水能力等。 2以往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2.1煤田勘查及补充地质勘探工作 叙述以往与本矿田有关的地质勘查工作情况(重点是与本矿田有关的勘探情况),提交的地质报告名称、时间、完成的实物工作量、编制单位、审批情况,本矿田可以利用的成果资料及其质量情况,并简述验收评价使用的标准及存在问题(可插入地质工作程度图)。 叙述最近一次矿田地质报告的编制情况、取得的成果、主要存在问题、审批情况。 对矿田地质勘查工作及研究程度进行评价。 2.2煤矿采掘揭露及井下地质探测工作 简述煤矿日常开展生产矿田地质工作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任务。 叙述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矿田地质与矿田水文地质工作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手段的使用、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包括矿田测量、样品采集、观察记录、描述分析、各种台帐建立等)。 叙述本次工作开展的矿田地质工作与矿田水文地质工作采用的方法、完成的工作量。 叙述报告所采用的采掘工程平面图施测单位、施测方法、资料真实的确认情况,地形地质图、水文地质图来源,报告中所附其它主要图件的资料来源、编制方法,并进行质量评述。 2.3煤矿地质工作质量评述

某某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XX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修编地质报告的依据、目的和任务XX煤矿隶属于XX煤矿集团XX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58年7月,1966年10月投产,其前身为XX矿务局XX煤矿。依据晋煤规发[2005]256号文件“关于2005年省属煤炭集团及地方国有煤炭企业部分生产矿井生产能力核定的批复”,XX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150万t/a。 自建矿以来,XX煤矿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能源,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矿井地质工作者在以往煤田地质勘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井下地质情况,为开拓、掘进、回采等各个环节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这些资料是今后矿井生产的重要依据。由于地质资料具有分散性,地质认识具有阶段性,所以,全面收集、适时整理和分析地质资料,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矿井地质报告是生产矿井地质工作的全面总结,是保证煤矿正常生产,制订矿井发展规划,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的地质依据。按照《矿井地质规程》和《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要求,矿井地质报告一般每8~10年修改一次,并报省煤炭厅(局、公司)批准。XX煤矿原矿井地质报告编制于1992年,经过十几年矿井生产又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在地质

构造和矿井储量等方面,与原地质报告均有相当大的变化。随着煤矿深部开采地质环境的变化,对矿井地质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原矿井地质报告已不能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所以,必须修改原有的各种基本图件和文字结论,进行井田地质的重新评价。 2006年9月,XX煤矿委托XX理工大学修编矿井地质报告,双方签订了修编合同并明确了技术要求。本次报告修编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综合分析矿井地质特征,包括井田内煤系地层的发育特点、地质构造特征、煤层厚度及变化、矿井水文地质特征等;二是估算和核实矿井储量,掌握储量动态,为煤炭资源合理开采和利用提供依据。 本次报告修编的主要依据包括: (1)《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山西省煤炭工业局,2003。 (2)《矿井地质规程》(试行)。煤炭工业部,1984。 (3)《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煤炭工业部,1984。 (4)《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国土资源部,2002。 (5)《XX矿井地质报告》。XX矿务局地测处,1992。 (6)《XX矿区XX扩大勘探区地质报告书》。山西省煤田地质勘探三队、XX矿务局,1979。 (7)《山西XX矿务局刘家梁矿防治奥灰水专门水文地质勘探报告》。XX矿务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1992。 编者在客观评价XX井田勘探报告和原矿井地质报告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矿井开采过程中积累的全部地质资料,结合现代煤田地质学理论,采用计算机制图技术,修编完成了《XX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