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中历史课型模式

初中历史课型模式

初中历史课型模式
初中历史课型模式

初中历史课型模式

历史新授课:

一、情境导入;

二、自主探究:学生根据导学案展开自学,自己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寻找答案。

三、小组交流:经过自学,大部分难点可解决,不能解决的,标记下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研究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一步巩固自学内容。

四、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后,把没有解决的问题,则提交全班同学解答,由学生解答,学生不会,由教师点拨,指导学生解答。同时将教师预设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一起释疑。

五、巩固练习:即根据所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题,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形成技能、技巧。同时设计检测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消化自结:根据测试后反馈的信息,让学生自己消化知识,查漏补缺,个别矫正;并回忆总结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学习过程有几个主要环节,知识掌握情况如何。

历史复习课模式

一、出示复习目标,导入本课;

二、构建知识网络: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归纳本节课复习的知识主线,然后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引领完成,同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三、自主梳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根据复习提纲构建的相关知识网络,把握主干知识及规律,明确知识间的联系,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点、易错易漏易混点,并有重点的回扣复习。知识网络内涵力求详实,并尽可能的扩充其外延,加强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四、合作探究、交流展示针对复习学案,学生展示,教师预设一些材料分析题,体现知识层次和内在逻辑关系,适当提升思维含量。引导学生解决,锻炼发散思维,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运用比较、综合等方法进一步明确知识的区别联系形成整体印象,提高知识、技能层次。

三、典题训练:针对所讲的知识框题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典型题目,进行点对点应用训练。(注重一题变式多练)

四、归纳小结:对本节课所复习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由师生共同总结,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回顾复习时所构建

的知识网络。

五、巩固练习:选择合适的题目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发现问题或遗漏的知识点。

初中历史讲评课教学模式

在讲评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自查与互查中感悟考试的得与失,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对知识的把握,获得能力的提高,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一、试卷分析以及成绩分析

1、教师对本次考试表现优秀的同学和进步较大的同学进行表扬,点出哪些同学有待进步。

2、分析试卷的考察范围、难易程度以及成绩分布情况及比较等,对每一道题的得分情况进行细化;

二、教师点拨:

1、选择题、判断题

(1)教师精选考试中错误率较高题型进行点拨,让学生在掌握、理解之后进行选择,然后设计一些相似题检验学生掌握程度,通过举一反三,让学生加深对考试错误的认识和理解,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出现。(2)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将剩余选择题、判断题的答题进行错误纠正,还有不懂的教师给予进一步的释疑。

2、综合能力题:

(1)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材料中的关键句和关键词,学会提取、选择、处理、归纳有效的信息,将考试中出现的主观性试题进行分类,将每一类型的特点归纳出来,将这一类型题的答法进行总结。

(2)在教师的点拨中要加强学生答题方法的训练。注意时间段、知识内容的区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多维思考的综合能力,理论联系现实的能力。

三、激励学生,确定目标。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得失,明确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初中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给教育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 在实施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本身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我们教育改革的成败。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有的改革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攻坚阶段,我们每一名教师,都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从新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工作。为达到这一目标,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利用今年暑期,根据兵团及师市教育局的安排,在石河子大学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活动,深感受益匪浅。现将一些粗浅的体会总结如下:通过这次的学习,我觉得新的课程改革,为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只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催化出出色的教学行为,而新的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师的观念、角色、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都要发生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者,历史教学也不再是过去那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简单相加,它开始向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新型格局迈进。只有形成这种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消除畏惧、释放个性、发展潜能,真正做到“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同时营造出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以此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整堂课的教学能

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一个历史教师而言,有效的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化,创新思维在历史教学中也开始崭露头角 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这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发现历史的本质,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不断深化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甚至得出不同结论。这样,学生从中得到的是思维的启迪,视野的开阔。其次,鼓励、引导、启发学生发问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回答问题是一种能力的表现,那么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因为发问是一个人探索未知领域的外在表现,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教学中,应非常注重激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一般人对某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创新;反之,兴趣越大,问题越多,创新能力就越能发挥出来。因而,历史教学能否得到学生的认可,归结到最后还是在于一个“兴趣”问题。其实,历史的本色是多姿多彩的,既富有民族兴亡的戏剧性,又饱含各种人生哲理。暂且不说古老的用具、服装、艺术、风俗会给我们一种好奇,

初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5篇

通过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5篇,希望大家喜欢!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本人对教材生疏,同时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大学军训小结)

九年级历史课改总结

九年级历史课改总结 针对本学年的教改主要方向:以历史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努力构建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创新教学,本科组老师积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获得了不少的经验: 一、指导思想 教育观:关注每个学生,激励每位学生。 教学观:努力创造适合儿童的教学。 学生观:学生是有潜力的,学生没有差异的,学生是不断发展的。 师生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师生是共同成长的伙伴。 质量观: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二、建立合作学习,创造课堂教学新模式 1、教师角色定位:指导者、组织者、倾听者、参与者、调解者。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自我水平的提高上,他的观念与模式也在变化中。做好前置诊断,弄清学生的认识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征的现状,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编排合作小组,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 2、建立合作学习。 根据前置诊断材料和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将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再考虑到性别、兴趣、现有水平,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因素合理搭配、进行编组、每组人数以4~6名为宜。组员要进行训练,做到既相互合作,又不过分依赖别人。组长定期或不定期轮换,轮换方法可多种多样。教师可参与小组活动,成为孩子学习的伙伴。 3、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传授知识为其主要任务,是从教师的角度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听讲,被动接受,思维受到限制,而在小班化教育中是开放的、拓展的、体现学生自主发展,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结构, 三、一般模式 1.创设情景,启动思考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已有知识结构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提出问题,明确学习任务,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产生为达到目的而勤于学习的心理倾向。 2.猜想假设,设计历史活动方案

初中历史教学模式

糜滩中学历史课教学模式 在农村从教多年,尝试过多种教学方法,但由于农村特殊的地域条件的限制,由于农村学生层次的不同,所以十几年以来,初中历史教学一直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从最初的填鸭式到后来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由最初学生机械地充当课堂活动的主体,到学生真正充当课堂活动的主体,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后来又通过不断的学习其它地方的先进教学经验,尤其是近几年来对“洋思教学”经验的学习,加之本地方本学校的特点,我们逐渐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历史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大致分为五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节课的引入是否恰当,是否巧妙,可以说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合理的导入就像一缕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它可以一下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怀着一种渴望的心情,好奇的心情和积极探索的心情进入新课的学习,这一环节可以说是一节成功新授课的敲门转.新课的导入有许多种形式,有复习导入法,有资料导入法,有问答导入法,也有活动导入法等其他的方法。比如有一次上到合作这一课,怎样去引入呢?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用活动导入法。我设计了两个活动,抢凳子游戏和新抢凳子游戏,让学生们随着音乐的节奏去做这个游戏,当时课堂气氛很是活跃,同学们都争着抢着去做这个游戏,游戏结束后,我出示了两个问题,通过抢凳子游戏,你有什么感受,谈一谈?通过新抢凳子游戏你又有什么感受?当时同学们都在争先恐后的举手谈自己的感受,其中有些同学就谈到新抢凳子游戏没有给自己带来压力,所以觉得很愉快,我紧抓机会,问:“为什么会愉快呢?”学生们谈到是由于合作给他们带来了快乐。然后我就很自然的引出本课学习的重点------合作。其实新课的导入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的班级,我们都可以设计不同的导入,但不管用哪一种方式,我们都要讲求自然,贴切和实效性。

初中历史教学心得体会(通用4篇)

初中历史教学心得体会(通用4篇) 初中历史教学心得体会(通用4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历史教学心得体会(通用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初中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1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艺呢?首先,应该善于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博采众法,广泛吸收,注意储存各种教学方法的信息,仔细研究其中的异同,这样才能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做到信手拈来,亦即教学有法。其次,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因人、因课、因境而异。所谓因人而异,即要因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异。如有的历史教师,演讲能力强,讲课时声情并茂,情境教学法能使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而有一些教师则善于使用图表、幻灯、录相、彩图等多种立体教学手段,结合启发、提问、归纳讲解等教学方法。总之,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注意扬已之长,避己之短。另外,在选择和运用具体教法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差异。对学生可多用一些直观教学法或情境教学法,以激起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其次对学生却要多启发思考,增加思维深度,教会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所谓因课而异即因历史教学内容而异。根据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自然也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主要采用讲述、讲解、讲读、讲演法等;在导入新课和巩固新课、课后练习中则可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为您编辑]对课文中理解和运用部分等重点内容进行精心讲解、分析,而对非重要内容和一般性史实介绍则用讲述法。同样,歌颂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或鞭鞑奸贼等则应慷慨激昂,进行生动的描述和演讲。如遇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理论,我们还可辅以图表法、纲要法、联系对比法、演示法等。所谓因境而异,即因教学情境而异。随着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师也应施以不同的教法。如教师课前准备了电教手段(录音、录像、投影等),但恰巧遭遇停电或机器故障,教师就应随之进行相应调整,或采用激将法,启发读朗好的学生将历史材料继续读下去或结合历史课本中丰富的插图进行讲解,或在小黑板上进行图表法演示。有时,学生也可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教师

初中历史教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初中历史教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在充实、忙碌和愉悦中,不觉已工作几年,现要将这几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相上,严于律已,更新观念,提高思想觉悟 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每一次政治学习并认真做好记录,领悟其精神实质并将之贯彻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学习和工作实践,使自已的思想不断得到升华;在业务上,求真、求实、求善、求美,努力进取,踏实做事;在风格上,谦虚、谨慎、平和、宽容,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在工作中,敬业、乐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皆尽所能,任劳任怨;一直以“公正、无私、真诚、博爱”作为自已的为师准则,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教学上,认真钻研,更新观念,勤下苦功,完成教学任务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1、认真钻研新课程,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教学中,继续运用传统教学中的优良教学方法扎实落实基础知识,同时更注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问题生成的能力,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贴近时代的步伐和精神,体现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本质。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让学生尽快适应课改后的教学,我曾在每节课前给学生准备内容详细并配有知识结构的新课学习提纲,让学生先预习,再学习,这样对于容量很大的教学就容易了许多,学生学习起来也不感觉吃力了。 2、认真解读教材,在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高考仍以成绩高低论英雄,因此,我仍把提高每一名学生的成绩作为我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主要任务。教学中,我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的原则,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多给他们拓展思想的空间,在备课时选择了一些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又能培养他们多种思维能力的开放性习题和思考题,有些学生在课后主动和我探讨这些问题,从中学会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效果非常好;我没有放弃每一名差生,而是因势利导,在批改中和课堂上,我经常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语,并利用中午或是间休时间和他们谈话,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对他们讲学习历史的方法,

初一历史课改教学工作总结

初一历史课改教学工作总结 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历史教学工作。 一年来,本人能认真制定计划,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学校和备课组组织的各项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取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 学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 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 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 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 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认真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使课堂讲解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 深入浅出,我积极借鉴杜郎口先进教法经验,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 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注意精讲精练,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 得轻松,学得愉快,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认真开展课堂教研,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在备课组,经常与其他老师沟通交流。每个章节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先进方法。同时,多学习,多听课,主 动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搜集资料,对各种辅 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认真做好课后辅导,注意分层施教。在课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 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 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 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 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我还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认真细致地做好 查漏补缺工作。

课堂教学模式在历史课堂上的实践完整版

课堂教学模式在历史课 堂上的实践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6+1”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与思考徐业享 “6+1”课堂教学模式是石家庄精英中学现校长、原衡水中学校长李金池首创的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继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之后的第三大课堂教学创举,既有理论依据,又极富推广和使用价值,吸引着全国越来越多的学校竞相模仿与创新,并在实践中取得不俗的成绩。 高效“6+1”课堂模式的流程主要是课堂的 “导”“思”“议”“展”“评”“检”和自习课的“练”七个环节。一是导,教师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实现旧知向新知的导入,以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知识的好奇心(大约5分钟);二是思,教师下发学习提纲,学生按照课堂学习提纲上的路线图读课本,自学深思,勾画圈点,分析归纳,并做好记录(大约18分钟);三是议,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讨论题目,按照小组起立讨论(讨论内容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大约9分钟,特别是起立讨论,比一般课堂的坐下来讨论效果更好);四是展,学生按照既定的规则激情展示,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大约8分钟,展示的形式也很实在,不追求活泼和气氛);五是评,激情展示结束后,教师开始精讲,对本节知识进行整体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大约7分钟,最体现教师功夫和水平的环节);六是检,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方法和规律进行回顾,接受教师的检测(大约3分钟,这

个环节时间很短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还有专门的练的环节);最后是练,通过练习、作业或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夯实双基,最终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他们的课程表上上午第五节课排的都是公共自习课,学生自由练习,主要解决教师下发的“自助餐”,下午三四两节课和晚自习的部分节次排的是学科自习,主要进行限时训练,一般有几节正课,就有几节限时训练课)。 这一课堂模式,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将传统的“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要求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转变,在教学中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强调过程和方法。每节课都要做到环环相扣,让所有学生都紧张、高效,学生要不停地去阅读、思考、质疑、辩论、动手练习等,让学生对当堂内容进行横七竖八的解剖,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最后达到能用多把钥匙开一把锁。 高效“6+1”课堂模式将课堂的主角从老师转变为学生。课堂上能让学生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做结论的,尽量让学生做结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表出自己的见解,让学习的过程由枯燥变得生动,解决了学生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效率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究其根本,我认为是一种生本教育理论和模式的实践,是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是让学生变“学懂”“学会”为“会学”“会用”。

初中历史教学心得体会_1

初中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历史教学心得体会1 通过近几年的新目标教学改革,我觉得新的课程改革,为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只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催化出出色的教学行为,而新的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不断探究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师的观念、角色、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都要发生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者,历史教学也不再是过去那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简单相加,它开始向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新型格局迈进。只有形成这种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消除畏惧、释放个性、发展潜能,真正做到“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同时营造出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以此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整堂课的教学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一个历史教师而言,有效的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化,创新思维在历史教学中也开始崭露头角。 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这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

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发现历史的本质,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不断深化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甚至得出不同结论。这样,学生从中得到的是思维的启迪,视野的开阔。其次,鼓励、引导、启发学生发问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回答问题是一种能力的表现,那么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因为发问是一个人探索未知领域的外在表现,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教学中,应非常注重激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一般人对某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创新;反之,兴趣越大,问题越多,创新能力就越能发挥出来。因而,历史教学能否得到学生的认可,归结到最后还是在于一个“兴趣”问题。 其实,历史的本色是多姿多彩的,既富有民族兴亡的戏剧性,又饱含各种人生哲理。暂且不说古老的用具、服装、艺术、风俗会给我们一种好奇,不同个性、不同利益的人群,共存于同一个时空下,由无数复杂的情感、利益衍生出来的历史事件,不正是一幕幕活的戏剧吗?它跌宕起伏,富有情节又耐人寻味,也包含许多发人深省的悬念。如此生动具体的历史,为何在教学过程中却找寻不到学习的乐趣呢?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教材的“繁、难、多、旧”,而新教材对准上述四种病症,改变了这种格局,化“繁、难、多、旧”为“简、易、少、

初中历史课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历史课教学工作总结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初中历史课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一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历史教学工作。一年来,本人能认真制定计划,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学校和备课组组织的各项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取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认真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使课堂讲解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积极借鉴杜郎口先进教法经验,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注意精讲精练,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认真开展课堂教研,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在备课组,经常与其他老师沟通交流。每个章节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先进方法。同时,多学习,多听课,主动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

高中历史课改工作总结和反思.doc

高中历史课改工作总结和反思 2005年秋,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情走进课改。因为我们深知,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高中新课程体系,更有利于培养一代真正具有时代特点、现代意识的民族脊梁。因此,课改便成了国家意志的一种体现。 三年课改回头看,一路走来的南京高中历史改革,其中不乏坎坷与艰辛,困惑与矛盾,但由于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专家的专业引领,学者的指点迷津,还由于市教研室“基于问题解决,致力行动跟进”的总体方针策略的指引,依靠我们团队的集体力量,依靠我们历史同仁的大胆探索,我们终于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 为了谋求自我进步,也为了将南京高中历史课改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现藉全国课改协作体研讨会召开之际,我们做一总结和反思,以就教于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同仁! 一、锻造教师团队,提升课改的支撑力 三年前,当我们直面新课改时,深深感觉新课程改革的准备工作不足。一方面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政策、制度、资源等滞后,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由理解到接受再到转变,还有个相当长的过程,实施难度较大。 怎么办呢?千头万绪中,深感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教师。因为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实践者,师资队伍是课改成败的关键。为了使队伍适应课改需要,我们把师资培训作为推进课改的一项重点工作,并超前谋划。 1.贯彻课改理念,掌握三维目标 推进课改,理念先行。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我们首先从自己开始,系统地全面地认真学习、反复研读与课改相关的论著、文件等,探究其理念与政策,使自己在思想上认识上真正理解并领悟课改的精神和实质,理解课程改革的深刻内涵和外延。然后,我们就始终不渝地坚持在各种教研活动中、各类培训班上,把课改的理念、精神和实质反复宣传,大力弘扬。并在教学实践中用“三维”目标衡量和检测执行的情况。发现偏差,立即纠正。 2.坚持“先培后上”原则,做到三个“确保” 课改三年来,市教育局师资处和教研室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原则,先后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每年组织各个学科、各个年级进行假期集中研训。历史学科积极响应,在培训的师资队伍、培训的内容形式、考勤、考绩等方面严把质量关。有关教师还被要求反复轮训。 与此同时,我们坚持三个“确保”,即确保培训人员的全员性;确保培训时间的连续性;确保培训内容的实效性。每年还组织南京市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和南京市农村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并选送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省教育厅和高校组织的培训,收到较好效果。 3.健全三大机制,建设三支队伍 健全以三个梯度(青优、学科带头人、名特教师),一个教研网络(以专兼职教研员、学科中心组成员、学科命题组成员为核心的学科骨干教师群体)为核心的长效人才培养机制;以考核、评比、使用、管理为抓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以学科中心组成员专业成长为目的的组织机制。 建设一支有新课程理念,基于行动研究的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适应教研方式变化,立足学科,服务学校的区、县教研员专业引领队伍;建设一支关注课改、服务课改、研究课改的名特教师专家队伍。 4.坚持专业引领,实施三年培训

0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三种基本模式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三种基本模式 教学模式的把握,不仅要知道其结构方式和运行程序,能够“照着做”;而且要掌握其蕴含的教学思想或意向,能充分实现其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根据各教学要素变换或创造出更合适的新教学模式。本着这一指导思想,本文拟对我国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几种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概括,并逐一展开教学示例,以此使人们对现行的历史教学模式有一全面的认识和评价,为建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素材。 当前,我国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讲谈——接受式”、“自觉——辅导式”和“参与——活动式”。 一、讲谈——接受式 讲谈——接受式是在改革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传统历史教学模式是50 年代初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以苏联的教学模式为基础,融合我国的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方式而成的,以“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家庭作业”五个环节为结构程序。它的优点是方便了人们对历史教学活动过程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对历史教学实践的指导也更为明确具体。其教学过程由教师直接控制,通过教师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系统讲述,使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由感知到理解,然后通过总结新课和家庭作业的完成,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它能使学生比较有效地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的历史知识,比较突出地体现了历史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简约的认识过程的特性,使系统性较强的历史知识得以有效地传授,历史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然而,它的局限性和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最主要的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忽视能力培养,造成了“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的被动学习的局面。它所反映的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为授受关系,表现在教学内容上以知识为主,在教学方式上以传授、灌输为主。 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对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巩固了教师系统地讲述历史知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采用师生谈话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自主积极地接受历史知

浅谈初中阶段历史课改中遇到问题与对策

浅谈初中阶段历史课改中遇到问题与对策 摘要:新课程改革使基础教育中的历史教学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践行 课改过程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课程改革 推进的步伐,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障碍。本文对初中阶段历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几点阐述,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和看法,试图寻找到解决问题 的方法、途径,让历史课程改革少走弯路。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改;问题;对策 作为一名一线初中历史老师,在课改教学中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作用,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惑与问题,为此,我进行较长时间的探索、实践,也在历史课堂上采取了一些对策。 一、课改中出现的困惑与问题 1、初中历史在中考所占分数就四川省而言,普遍所占分数不高,和语数外 无法在分数上平等,自然而言学生家长甚至是学校相关教育部门不重视,体现在 课程的安排,课下学生复习时间的管理,更夸张有绩效的等级的体现,致使历史教 师课改的积极性不高。 2、不少地区和学校有这样的现象,尽管教师是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者,但是 身处一线的教师受的制约方方面面,各级教育主管有没有课改意识,有没有建立 与课改相配套的一系列评价机制,某些学校对教师课堂课改的评价过于“教条主义”,过于死板。另外部分地区学校存在单纯以成绩论“英雄”,也很大程度打击了 教师课改的积极性,逼迫很多刚在课改上有所收获的教师,又返回到以前填鸭式 的教学。 3、部分学校课改过程形成了一定的统一的固定模式,比如“三疑三探”“1-2- 1高校模式”,学科特色减少,很多老师反映越来越上不来历史课了,“历史味”少 了似的。 4、在目前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中,有许多学校教师都采用了“自主-探究”模式。这种模式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 面都有很大的优点,但课堂上仍有一些问题。自主式主要是一些学生能够自己解 决的问题由学生自主完成,例如自主预习等,但是有这好习惯的学生有限,对于 他们这肯定是相得益彰,但在实际中许多学校的孩子未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自 主对一部分学生而言等于放任自流,形成恶性循环。小组讨论能使课堂教学有活力、精彩、充满智慧并且有效地完成知识传授,进而开发学生智能,进行创造性 的学习。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课堂讨论中经常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氛沉闷,讨论不出个所以然。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常常以本为本,思路并不能 跳出课本的框框条条。原因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经验中形成思维定式。由于过去 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历史结论的灌输,学生总是试图找到最“正确”最“标准”的答案,到书本上获取结论。学生缺乏多角度思维的能力,更缺乏质疑的精神,小组的合 作学习的目的也没达到。除此之外时常出现一些完不成教学任务,假讨论,论坛 霸主等意想不到的问题。 二、课改遇到的问题的相应对策 1、历史学科在初中是副科,但是每个学科教师教学任务都不简单,不应以 中考各学科所占的分数来安排绩效多少,课改过程中应建立合理的绩效分配原则,

初中历史第一学期上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10

合作探究共同进步 ——20xx年秋季初中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本学期教研工作基本情况: 教研工作究其主旨就是教学研讨工作,其目的在于用集体的智慧高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用集体的智慧打造团结和谐的教研团队,用集体的智慧共同成长起来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历史教研组与学校发展目标相切合,积极推进以自主学习,合作育人,活动育人为主要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原来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以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把课堂变成学生幸福的乐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当然这与全组老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现就本学年的教研工作做一总结。 二、确立本学期工作重心: 根据教育教学规律,以市局教育教学精神为依据,以学校的教学管理理念为依托。 三、改进措施及成绩: (一)积极贯彻上级、学校教育工作精神。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基本做到了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上讲台,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上好每节课。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的世界历史知识。 (二)继续推进课堂改革,积极实践。我校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已初具规模,成效卓著,在此基础上,学校力主继续深化,历史教研组积极响应,本组成员在学校的高效课堂赛课活动中,积极准备,勇于实践。 (三)加强教研组的教学研究,“精”制导学案。有“本”可参,有“案”可寻。一份好的导学案不仅能够引领学生高效自主学习,对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学期,教研组的各备课组员都能以高度负责精神,积极参与集体备课,不限时,不限地,随时随地作研讨,做到自觉、合作、有效。共同制作导学案,做到精备、精练、精讲、精评。认真备好每节课。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拟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及内容进行精心的安排,认真编写好师生共用的讲学稿。在每一课上课前,认真备齐相关的教学资料、地图、教具等,都做到了“有备而来”,课后及时对该课进行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四)加强教研组的教学理论学习,积极参与上级的教学技能比赛,教学设计比赛。 (五)加强备课组的备课研讨工作,以备课组为龙头带动教研组整体教学工作。历史教学容量大,时间紧,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这一直是个值得思考的主题。为此,历史备课组在改革教学模式的前提下,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经常性地讨论,研究阶段性课堂学习重点,做到教学要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才能有目的性。思想要永远走在工作的前面,老师的工作要永远走在学生的前面,考试的准备要永远走在中考的前面,我相信,只要有心,我们都是无愧于老师这一称号! 四、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一年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虽然卓有成效,但仍然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课改还要继续进行,永远没有最好的一节课,只有更好的一节课。 (二)教研组的各位成员之间的默契性还要进一步磨合与加强。 (三)教学教学的各种工作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总结: 群策群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也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教研组建设势在必行。 执笔人:冯上发 时间:20xx年1月25日

历史教学年终工作归纳20XX.doc

历史教学年终工作总结2015 时间飞逝,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本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思想品德方面 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能主动、认真地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与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方面 本学期,本人能够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做好教学工作计划,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即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认知结构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

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方面 本学年,本人围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合作意识”的子课题,积极撰写课题实施方案,撰写教学心得体会,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为课题研究工作积累了资料,并积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积极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在推广目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先进教法的同时,大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四、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其它方面 “书山无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无止境的,活到老,学到老。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题库答案

0-3、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要解决哪些问题32页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历史课程的本质是什么需要探讨历史课程的基本原理,以指导历史课程的编制与历史教学的实践,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学”等问题;需要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转换和应用于历史课程教学实践中,解决怎样研制历史课程和如何组织有效的历史课程教学等技术性问题,所以,历史和教学论应该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0-4如何理解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呢11页 课程与教学既有关联,又是各不相同的两个领域。课程强调每个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探讨的是“教什么”、“为什么教”的问题,而教学强调教师的行为,探讨的是“怎么教”的问题;课程与教学不可能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各自运作。 1-1确定历史课程目标的依据41页 历史课程目标的拟定,需要综合考虑历史学科、社会需求、学生发展等诸多方面的要求,历史课程目标一定要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围绕公民素养的培育这一社会要求,探讨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获得怎样的历史认识,养成我们所希望的公民素养 1-4中学阶段的历史学科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44页 这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能够拥有一定的实践性的历史人文知识,透过历史知识进行反思,形成自我的历史意识,对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思考;透过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评价或情感反应,理解人的内在精神和外在行为是如何作用于人类的文化发展的,形成自信、进取、乐观、不断完善自我、爱憎分明的人文态度,进而形成具有以人为本的观念、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追求完美的个性;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反思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坚持理性、实证、怀疑、民主、奉献等人文精神,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5 历史课程公民教育目标:44页 历史学科的公民教育并不是单纯的政治说教,它使通过具体的历史情境以及所产生的学习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总结前人经验和教训,理解人类社会,反省人类的行为,深化和发展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陶冶学生的公民意识。历史是一门思考的学科,借助于历史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质疑、批判、反省、包容、理解、欣赏、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用平等对话的方式来处理矛盾冲突等个性品格,进而养成责任心。具体包括公民意识教育:爱国主义、尊重本国传统、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自由意识、责任意识、权利意识等;道德教育:崇尚仁德、关心、宽容、尊重差异、尊重他人、理解、坚毅勇敢、刻苦勤奋、立志敬业等;意识形态教育:民族文化意识、自觉践行社会的核心价值、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等。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1)

初中历史研讨会复习心得体会今年9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学业水平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训时间虽不长,但每天的感觉是充实的。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学习,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扩展自己的舒展空间,突破自己。 此次培训中我发现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专业技术知识不足,上哪个年级看哪个年级的教材,现学现卖,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要充实。 历史课堂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给出的答案一定是:历史知识。不错,中学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普及历史知识。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的历史教育仅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其他,这无疑是陷入了误区。任何一种教育,其终极目标都应该指向人的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中心的人的全面发展,历史教育也不应例外。我们传授历史知识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应付考试,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能力。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都有所收获。我作为一名历史教

师,我深刻的感受到来自历史教师身上的压力。每一位历史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很精彩,让自己的每节课都亮起来。然而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有一个衡量教学的标准——学生的成绩。你的课是亮了,而你学生的成绩却暗了,你作为历史教师的前途也迷茫了。有人会不理解,为什么你的课亮了,而学生的成绩会暗呢?这两个不应该成正比吗?非也!因为我们要向学校、要向家长、要向学生有个交代,所以我们的历史课就变得说者无味,听者无趣,考前狂背的现象。这是学生的可悲,更是教师的可怜。我们到底应怎么做? 就要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要把历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同时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延伸"。一是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延伸"。二是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延伸"。三是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延伸"。 通过培训,我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并且有了日后工作的指南: 1、作为一名教师,要让教育具有“亲和力”。我们有责任找到一种方法,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生活。让他们有所期盼、有所憧憬。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以微笑面对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2、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博览群书,不断进取,善于总结反思。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课。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会了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审阅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我会时时警醒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