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历史名人励志故事2

中国历史名人励志故事2

中国历史名人励志故事2
中国历史名人励志故事2

中国历史名人励志故事2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既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的人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

除却政治上功过是非的争议不谈,曾国藩有一点却是不论“誉之者”还是“谳之者”都极为推崇的,这就是他的家训智慧。

何为家训

家训,对于今人来说,是个比较专业的说法。但在古时,却是常用词,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的家训智慧,自古及今,源远流长。

所谓家训,王勃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说过一句名言:“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说的正是早期的家训。

《论语·季氏》篇记载:“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虽然这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孔鲤的教育,但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所以这段记载也被视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典范之一,而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和“不学礼无以立”则成了古代早期家训的典型内容。

家训其实也很简单,不过就是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教育子弟或晚辈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十分宽泛,包括家庭生活、言行举止、个体修身、交友处世,乃至出仕从政、建功立业等各个方面。这些内容中的精华被行之于文、传乎后世,便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家训文化。

家训文化的作用

先秦以后,由于儒家学说渐成社会主流。在“家天下”的文明模式中,家训遂一跃成为社会教育的主流。这集中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家训所代表的家庭教育形式成为当时教育的主流形式。我们一般以为古代教育的主要渠道和现在一样,是课堂,也就是学校教育。然而不论哪个时期,能进入这些学校学习的学生在整个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中都是寥寥可数的。古代私塾、族塾俱属家庭教育形式,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校。事实上,因为儒家对“修齐治平”“家国天下”信仰的推崇,“修身齐家”的行为模式最终决定了家庭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教育形式。

中国人最重家,从来都把家庭教育当作人生安身立命的根本。《三字经》里说:“养

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对子女,长辈对晚辈,具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这就是中国人所笃信的教育理念,也是家训在中国古代得以昌盛的最关键原因。

二是家训所涵括的教育内容成为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

秦汉以后,大量有关家训的文本文献开始出现。虽然一直到南北朝时期,自颜之推写

作《颜氏家训》开始,“家训”才开始正式得名,但在这之前,大量的“家诫”“家范”

与“诫子书”其实都是标准的家训文献。就算颜之推后“家训”之说盛行于世,但像著名

的司马光《家范》、唐太宗李世民所作的《帝范》等,尽管不以“家训”为名,却也都是

标准的家训作品。甚至像成册成卷的家书、家信,只要有教育的内容与意义,在古时也一

概被称之为“家训”。

这样一来,古代家训典籍中所包含的教育内容一下子变得极其丰富起来。狭义地看,

囊括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治家,如何共处,如何规范,如何发展;广义地看,则囊

括人生智慧的方方面面:如何启智,如何成就人生,如何忠孝两全。学习之道、立身之道、家庭之道、事业之道,都成为中国古代家训的关注点,这正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核心所在。

曾国藩的家训

有人称《曾国藩家训》为“千古家训之首”,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的。因为若从狭义

的角度看,《曾国藩家训》于家规礼法所涉并不为深,甚至《曾国藩家训》一书的成书也

尚存不为人知的悬疑。

作为一代大儒、理学传人的曾国藩,被钱穆先生称为“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教育家”,他一生重视教育,不论在京为官,还是在外带兵,总是作有大量教育子弟的书信、文章。

在他生前,《曾国藩家书》就已结集出版,并在当时就极受世人瞩目。

除家书之外,曾国藩还曾想专做家训一部。他在家书中谈到这种想法时曾说:“前立

志作曾氏家训一部,曾与九弟详细道及。”也就是说,他想写本《曾国藩家训》,这种想

法还跟他的九弟曾国荃探讨过。

然而非常遗憾,直到曾国藩1872年去世,这部他立志想作的《曾国藩家训》也没写

出来。

原因有两个:一是曾国藩认为要遍览经史子集,尽可能多地掌握历史、文化、政治、

经济、教育及学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后,才可以写这本他命名为《曾氏家训》的大成之作:

二是即使读尽了经史子集,掌握了那么多的材料,自己也要做到烂熟于心,可以融会贯通后,才可以写这本大成之作,这就叫“胸中道理愈多,议论愈贯穿,仍当为之。”

说起来是两个原因,其实就一个,也就是曾国藩认为火候还不到,要待自己阅历极丰富,知识极丰富,自己的功夫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后,才可以写这本《曾国藩家训》。

虽然曾国藩自己未能亲自写出家训,但他数百万字留存作品中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很多。在曾国藩去世后,李瀚章、李鸿章兄弟为曾国藩整理、编撰并出版全集,就特意搜集曾国

藩家训思想中的精华之语,在全集中单列“曾氏家训”一章。其后,又有人将其单独成册

发行。在后,更有人不断重新为之编选、出版。随后,梁启超为其专门编定《曾文正公嘉

言钞》,其间的主体其实也还是曾国藩的家训名言与警句。

至此,《曾国藩家训》声誉日隆,同名图书大行其道,成为百多年来坊间不断流传的

家训名作。

事实上,也正因为曾国藩没有像古代的颜之推写《颜氏家训》那样写本很规范化的家

庭教育教材,而他自己一生中又处处贯彻着他的家训教育理念,这样一来,他的家训思想

内涵反而不受一本书的限制,显得更加丰富。

葛亮的家乡阳都,也就是现在的沂南县。这里有沂、汶、蒙三河纵贯全境。其中沂河

盛产一种黑鱼,这种鱼又叫“孝鱼”。它浑身呈青褐色,圆筒形,营养丰富,有滋补强身

的作用。

这天,小诸葛亮正在沂河岸边戏水玩耍,忽然发现一条大鱼大张着嘴正在河中逆水而立,有许多小鱼正顺着水流的方向朝它的嘴里游去,等小鱼多了,大鱼就将嘴巴一闭,那

些自投罗网的小鱼全被它吃掉了。这些小鱼为什么不绕过大鱼逃生呢?好奇的诸葛亮边想

边猫腰探手,一把将大鱼捉住了。

小伙伴见他捉了这样一条大鱼,高兴地将他围住了,正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忽然一阵

哭声传来。诸葛亮和小伙伴们顺着笑声很快找到了哭泣的女孩。这个小女孩叫小燕,四川人,随母寻亲而来,母亲却身染重病,因为听客栈的厨师说,沂河里的孝鱼熬汤能治愈母亲,于是就借了张渔网来捕鱼,谁知忙活了一天,也没收获。说到这儿,眼泪汪汪的小燕

直拿眼睛斜瞟诸葛亮手中的大鱼。

见状,诸葛亮很爽气地举起手中的鱼说:“要是这条鱼是你所说的孝鱼,就送给你

了!”听了这话,小燕破涕为笑。

说来也巧,经过辨认,诸葛亮逮着的正是小燕要寻找的孝鱼。可当他们兴高采烈地找

厨师加工时,厨师却为难地摇着头说:“不是我不给你们做,而是这孝鱼一般人吃不得

啊!”“为什么不能吃?”诸葛亮和小伙伴们奇怪极了。厨师不答反问:“你们知道孝鱼为

什么这么容易被你们捉到吗?”不待他们回答,厨师就叹息着说,“孝鱼因为甩子导致体

力消耗严重,累得几乎失明,同时也失去了自行寻找食物的能力。小孝鱼因为要舍身回报

母亲的生养之恩,才争相游到老孝鱼的嘴里。据说,老孝鱼每七天才张一次口,一共张开

四次,四七二十八天之后,它就复原了。不过由于舍身报恩,小孝鱼也已经所剩无多,为

此咱们阳都人就流传出一种说法,说是杀了孝鱼会遭报应……”

看着为难的厨师,小燕再次哭起来。见状,诸葛亮连忙冲小伙伴们使了个眼色,齐刷

刷地给厨师跪下了。他哀求道:“念在小燕孝心一片的份儿上,你帮帮她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