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八上生物笔记整理知识分享

八上生物笔记整理知识分享

八上生物笔记整理知识分享
八上生物笔记整理知识分享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复习方向

●1、各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

(体形、体表、结构、消化、运动、

呼吸、生殖等特征)

●2、常见种类

●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动物的分类

●根据体内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将动物分为两大类:

1、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2、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鸟、哺乳动物

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划分。

●动物界中的第一大类群是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昆虫;

●动物界中的第二大类群是软体动物;

一、腔肠动物

●1、常见种类:

①海洋中: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

②淡水中:水螅

●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①可食用,如:海蜇。

②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可形成岛屿、加固海岸,为鱼类

提供栖息场所。

●3、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刺细胞,在触手处尤其多。

4、水螅(P5图5-4)

●①生活环境: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

●②体壁组成(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这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它们分泌的胶状

物质。

●③捕食和消化过程:

水螅靠触手捕食,触手上有刺细胞。刺细胞是由外胚层分化形成的,里面藏着刺丝和毒液。水螅通过触手把食物送进口内,在消化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剩余的食物残渣从口排出。

●④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环境好时);

有性生殖(环境差时)

二、扁形动物

●1、常见种类:

①寄生生活: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猪肉绦虫;

②自由生活:涡虫

●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大多数会引起一系列寄生虫病

例如:日本血吸虫会通过中间宿主钉螺感染人。

3、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这是某些扁形动物的特征。

三、线形动物

●1、常见种类:

①寄生生活:蛔虫、蛲虫、钩虫、丝虫、小麦线虫;

②自由生活:秀丽隐杆线虫

●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①引起寄生虫病,如:蛔虫病;

②秀丽隐杆线虫是重要的实验动物。

●3、蛔虫的寄生部位:人的小肠

●4、蛔虫病的预防:P8

①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②要管理好粪便。

●5、日本血吸虫(扁形动物)、蛔虫(线形

动物)等寄生虫的身体结构特点:

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四、环节动物

●1、常见种类:蚯蚓、沙蚕、蛭

●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①沙蚕:是鱼、虾、蟹的食饵;

②蛭:蛭素可用于生产抗血栓药物;

③蚯蚓:A、疏松土壤;

B、提高土壤肥力;

C、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3、蚯蚓

●①靠近身体的前端有环带

●②身体分节的意义:使运动更加灵活。

●③腹面有刚毛,刚毛的作用是辅助运动。

●④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⑤营腐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分解者。

●4、蚯蚓的运动是仅靠刚毛完成的。(×)→蚯蚓体壁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运动。

●5、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使蚯蚓的体表保持湿润,目的是维持蚯蚓正常的呼吸。

●6、雨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是因为雨后的土壤缝隙中充满水,蚯蚓周围的氧气不

足,爬到地面上进行呼吸。

五、软体动物

●1、常见种类:①水生的:双壳类(缢蛏、河蚌、扇贝、文蛤)、石鳖、乌贼、章鱼、

鲍鱼

②陆生的:蜗牛、蛞蝓(俗称鼻涕虫)

●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利的:①食用,如:缢蛏、扇贝、牡蛎、章鱼、鲍鱼

②药用,如: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珍珠粉

③做装饰品,如:螺壳、珍珠

不利的:传播疾病,如: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3、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

→蛞蝓(俗称鼻涕虫)没有贝壳。

乌贼、章鱼的贝壳已退化到身体内部。

●4、双壳类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①贝壳:保护作用

②外套膜:保护,形成贝壳

③足:运动器官

④鳃:呼吸器官

⑤入水管和出水管:食物和气体进出的通道

六、节肢动物

●1、常见种类:

昆虫(蝗虫、七星瓢虫、蜻蜓、苍蝇、

蚊子、蚂蚁)、蜘蛛、蜈蚣、虾、蟹

●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利的:①食用,如:虾、蟹

②药用,如:蝎、蜈蚣、蝉蜕

③可传播花粉,如:蝴蝶、蜜蜂

④作为实验材料,如:果蝇

不利的:蜱、蚊子、螨虫会叮咬人,并传播疾病。

●3、昆虫的基本特征:

有1对触角、3对足,一般有2对翅。

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

●4、昆虫需要定期蜕皮的原因:

外骨骼限制了昆虫的发育和长大。

例如:“金蝉脱壳”的壳指的是外骨骼。

5、蝗虫(P15图5-16)的结构特征:

●①身体分节:

头部(1对触角、单眼和复眼、口器)→感觉和摄食;

胸部(3对足、2对翅)→运动中心;

腹部→容纳内脏器官,且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

●②附肢(触角、足)分节→意义:使昆虫的运动更加灵活。

●③体表有外骨骼

→作用:保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脊椎动物

一、鱼

●1、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

●2、鱼的外部形态:

①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尾部三部分

②体形大多呈流线型

→有利于减少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

③体表常有鳞片覆盖→保护作用

鳞片表面有黏液→减少水中运动阻力

●3、鱼鳃的哪些特点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①鳃丝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②鳃丝既多又细,在水中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

●4、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与从鱼口流入的水相比,流出的水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

化碳含量增加。

●5、常见的鱼类:

①淡水鱼:“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鲤鱼、鲫鱼

②海水鱼: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鲳鱼、鲨鱼、石斑鱼、比目鱼

●注意:海马也是鱼类

①章鱼、墨鱼(乌贼)、鱿鱼、鲍鱼→软体动物

②娃娃鱼(大鲵)→两栖动物

③甲鱼(鳖)、鳄鱼→爬行动物

④鲸鱼→哺乳动物

●6、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课本P23

●由于长期过度捕捞和水污染等原因,鱼类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渔业发展的重心已经从捕捞业转移到养殖业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定,“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禁止使用小

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

●7、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一定用鳃呼吸。(×)

①鳃:鱼、河蚌(软体动物)、虾(节肢动物)、蝌蚪(青蛙的幼体)

②肺:鲸鱼、海豚、海豹。(哺乳动物)

③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水螅(腔肠动物)

二、两栖动物

●1、常见种类:青蛙、蟾蜍(癞蛤蟆)、蝾螈、大鲵(娃娃鱼)

●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①捕食害虫,如:青蛙、蟾蜍

②药用价值,

如:蟾蜍分泌的毒液——蟾酥

③食用价值,如:牛蛙

●3、蛙类数量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①人类的乱捕滥杀;

②稻田多施用农药,造成环境污染;

③水域面积缩减。

●4、青蛙适应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

①前肢短小→支撑身体;

②后肢发达→跳跃;趾间有蹼→划水;

③成体可用肺呼吸,还可通过皮肤辅助

呼吸。

(皮肤:裸露,分泌黏液,密布毛细血管)

三、爬行动物

●1、常见种类:蜥蜴、龟、鳖(甲鱼)、蛇、鳄鱼、避役(变色龙)

●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利的:①食用,如鳖;②药用,如鳖甲、蛇毒;③捕食害虫,如避役(变色龙)

不利的:毒蛇会伤人。

3、蜥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①头部后面有颈→使头可以灵活转动,便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②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贴地面迅速爬行;

③皮肤干燥,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保护;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④用发达的肺呼吸

⑤在陆地上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四、鸟

●1、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鸟、蝙蝠(哺乳动物)

●2、鸟类都能飞行。(×)

→举例:鸵鸟、企鹅不能飞行。

3、鸟适应空中飞行的特点:

●(3)生理:

●①食量大→持久供能;

●消化能力强→及时供能;

●直肠短,排泄快→减轻体重

●②循环系统完善: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

●→高效运输氧气,维持体温

●(1)外部形态:

①体形: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阻力

②体表:覆羽→保温(绒羽)、飞行(正羽)

③前肢变成翼→飞行器官

区别:昆虫的飞行器官→翅

●(2)内部结构:

①骨骼:轻、薄、坚固,有的中空→减轻体重

②胸骨有龙骨突→附着发达的胸肌

③胸肌发达→产生飞行动力,能牵动两翼飞行

(3)生理:

③双重呼吸→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

※鸟类每完成一次呼吸,氧气经过肺两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气囊→A、辅助呼吸;B、散热;

C、减小身体比重;

D、减小内脏器官之间的摩擦。

鸟的其他特征:有喙无齿

●4、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①捕食鼠类、农林害虫,

如:猫头鹰、啄木鸟、大山雀

②食用价值,如:鸡、鸭、鹅

③观赏价值

●5、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爬行动物和鸟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

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6、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鸟、哺乳动物。

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无脊椎动物

●7、体温恒定对于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意义:

①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性;

②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③扩大分布范围。

五、哺乳动物

●1、常见种类:①陆地:猪、牛、羊、马、猴

②水中:鲸鱼、海豚、海豹

③空中:蝙蝠

注意:鸭嘴兽的生殖方式是卵生,但它属于哺乳动物,因为它能哺乳。

●2、结构特征:

①体表被毛→保温作用;

②是恒温动物

③胎生、哺乳→提高后代成活率

●④牙齿分化(课本P38“观察与思考”图)

→提高摄食能力,增强消化能力

※门齿→切断食物;臼齿→咀嚼食物;

犬齿→撕咬食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4、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取”、“展”、“盖”、“染”、“吸”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的结构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有线粒体。 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动、植物生活所需。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可以作为水污染的指示植物。 2.苔藓植物有茎、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没有输导组织);假根固定植物(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植株高大。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古代的蕨类植物成为煤炭。 种子植物 4、菜豆种子结构: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 5玉米种子(果实):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胚乳 6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例子:银杏、兰等) 7、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根据子叶、叶脉、有无胚乳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竹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1、是植物主要的生殖器官。花的结构包括:。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和,与结出果实与种子有直接关系。 2、开花后,从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在雌蕊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的方式有和两种。 3、什么叫做受精 什么叫做双受精 其中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4、绝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要经过、、、。 5、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包括和其优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优点: 6. 嫁接。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被接的植物体叫做。嫁接时,必须使对齐,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嫁接的植株保持的优良特点。 7. 图中植物依靠传粉,其传粉方式属于,受精作用完成后,受精卵发育成,胚珠发育成,珠被发育成,子房发育成,子房壁发育成。 8、昆虫的发育过程(选择、图)——各个阶段的发育过程、发育名称 家蚕、蚊、蝇、蜜蜂等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四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蝗虫、蟋蟀、蟑螂、蝼蛄等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三个时期,若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若虫与成虫的本质区别是: 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1 2 3 4 豆天蛾的发育顺序是,它的发育属发育,与豆天蛾相比,蝗虫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针对豆天蛾的生活史,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 9.两栖类的发育过程(判断、选择) 两栖类动物将精子和卵排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呼吸,成体可以到陆地上生活,用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发育属于。 10.家蚕能产丝是因为家蚕体内有,里面充满了透明的,该液体从吐丝孔吐出,遇到空气就凝结成蚕丝。 11.一个蜂群由、和三种蜂组成。和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的,而是孤雌生殖产生的。 14.取一只鸡蛋来观察鸡蛋的结构。将鸡蛋的卵壳膜剪破,把其中的内容物倒到培养皿内,你可以看到: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名称 (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2)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2、常见的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名称及与人类的关系 (1)环节动物:身体有很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 (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贝壳保护 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蜗牛、乌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和章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等 与人类的关系:有益:食用、药用、工艺品 有害:有的危害农作物,传播疾病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名称 (1)主要特征:身体由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2)代表名称: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 4、昆虫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名称: (1)主要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着生3对足和2对翅 (2)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2)代表动物名称:蜜蜂、蜻蜓、蝉、瓢虫、螳螂、菜粉蝶、家蚕等。 六、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1)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动物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能滥杀动物) 2、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4、某些动物对植物有害:如蝗虫会危害禾本科植物,蚜虫会吮吸植物的汁液。 5、动物与生物反应器 利用生物(如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种生物就是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生物反应器的优点有以下几点:成本低,效率高,设备简单,可减少工业污染等。 八、细菌 1、细菌的结构特点: (1)微小的单细胞个体,分成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种形态,细菌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和 细胞质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构成。分裂生殖。 (2)有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壁很厚,对 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当环境适宜,芽孢可萌发,形成一个细菌。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濮阳市第一中学生物教研组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七单元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结合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 有性生殖的过程:-------------------------- 2.无性生殖:不的结合,由新个体。 应用:,,压条,、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的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和两种。 嫁接的关键:与的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节。 b.茎段上方的(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4)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与的和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仅有,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

动物考古整理

动物考古整理 第一部分 动物考古概论 一、什么是动物考古? 定义:动物考古是研究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学科,其主要目标是理解人类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种群之间的关系。 二、命名 ? 民族:混血(交叉学科) ? 家庭成员(血统):考古学、动物学、人类学、生态学、埋藏学、地理学、历史学 三、研究材料 ? 研究内容 :骨骼、牙齿、角、蛋壳、毛发、羽毛、鳞片、昆虫、寄生虫、虫卵、粪便、血迹、鞭虫卵、DNA、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 四、动物考古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 史前年代序列(动物群的构成、绝灭种) ? 复原古环境和古气候 (生物学、生态学) ? 遗址的形成过程(埋藏学) ? 取食方式(狩猎?食腐?)/生业经济模式(狩猎采集/畜牧/农业、动物驯化和家畜的出现、食物构成、食物的加工方式、消费模式 ) ? 动物驯化与“次级产品”的利用(毛、乳品、血 、畜力) ? 社会层面(仪式、葬俗、祭祀、占卜、宠物、社会分层、交换与贸易) ? 手工业(骨角器、艺术品、装饰品) 五、动物考古研究的流程 ? 材料获取:取样 – 手选à 较大的标本 – 筛选:小动物,资料有效保存,更多信息 ? 记录 ? 鉴定与观测(种属、部位、年龄、性别、骨骼保存情况:完整/破碎、破碎模式) –测量 鉴定很重要,分析和研究更重要 六、动物考古学简史 ? 欧美:开始、形成、发展、成熟四个阶段 ? 19世纪:开始期 – 人们对动物遗骸的关注几乎与考古学同时,发现一些燧石工具与绝灭动物共存。18世纪达尔文进化论和地质学、地层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石器所代表 的人类文化比圣经记载的历史早得多。 – 以绝灭动物为“标准化石”,根据人类留下的遗物形状与共出的动物群的种类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生物知识整理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 ?? ???根据生活的特征进行分类?????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从种到界?????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分类的意义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三者之间关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一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主要是根据生物的①__________把生物划分为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__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④__________和⑤__________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⑥__________关系和⑦__________关系。 2.生物学家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要仔细观察植物的⑧__________,在被子植物中, ⑨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和○ 11__________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3.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 12__________和○13__________。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也需要根据它们的特征来进行。 二 从种到界 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①__________,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将生物分为②__________界、③__________界和其他的几个界。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④__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_。 2.⑩__________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名师点拨】1.物种是一个生物群体,一个物种并不是一个生物体。

【精选】初一上册生物笔记整理

初一上册生物笔记整理 第一单元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 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范 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5.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 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6.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 类是生物因素 7.(探究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8.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 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9.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七 星瓢虫捕食蚜虫)此外,还有竞争关系(杂草,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昆虫往往生活在一起)等等 10.在自然环境中,各自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 改变着环境 1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12.生物部分①植物②动物③真菌 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1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 14.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15.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链接,形成了食物网 1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7.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8.生物圈中的七大生态系统:①森林生态系统②草原生态系统③海洋生态系统④淡水 生态系统⑤湿地生态系统⑥农田生态系统⑦城市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1.使用显微镜的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观察 2.①放大倍数=目镜×物镜②看到的物象是倒像③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 少,反之越多④换用倍数越高的镜片,视野越暗⑤使用较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镜,能使视野更明亮⑥如果视野中物象偏向某一方向,需把玻片移向同一方向,才能使物象移到视野中央⑦观察到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3.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而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2021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2020 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 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 蟀、蝼蛄、螳螂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 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 ——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 或Dd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4.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a A a A a AA Aa Aa aa 四、人的性别遗传 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 对染色体.(男:44+XY女: 44+XX) 2.其中22 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整理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练习:看图操作步骤示意图,分析回答: (1)图中操作步骤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方式,属于生殖。 (2)①称为,②称为。①与②结合时应当使①与②的

紧密结合,以确保①的成活。 (3) (列举一例)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这种方式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作用: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 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作用: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 全部去掉。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 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4 、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 昆虫的生殖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2.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8个): (1)生物生活需要 营养 。植物通过 光合 作用得到,动物与人则通过取食来得到。 (2)生物能进行 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 氧气 ,呼出 二氧化碳 。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 废物 。如:人排汗、排尿等;植物的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 作出一定的反应 。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5)生物能够 生长和繁殖 。 (6)除了 病毒 以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 (7)具有 遗传 和 变异 的现象。如:长的像父母为 遗传 ;长的与父母不同为 变异 。 (8)生物能 适应 一定的环境,也能 影响 环境。 二、生物归类方法: 1、按形态结构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如:鸡、鸭、鹅)、家畜(马、牛、羊、猪等)、宠物等。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 1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 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的总称。 生物圈 2、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 3、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 1、大气圈的空气主要由: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等组成。其中主要是能飞的昆虫和鸟及细菌等生物 2、水圈包括 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中 150米以内 的范围。 3、岩石圈的表面大多有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 立足点 ”。人类可利用器具到达任何圈层。 二、影响生物 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活的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等 1、科学探究的6步: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中只有 1 个不同的变量,其他的变量如温度、时间、土壤的多少等都应 相同 。如在探究光线对鼠妇的 影响时,变量是 光线 。而在探究水对鼠妇的影响时,除 干燥和潮湿 环境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 相同 。 3、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在课下设计的探究环境中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的探究实验,纸盒被分为4个相同大小的区域① ②③④。先在左边①③区内放入干土,再在右边②④区放入等量的湿土;在①②区放一黑纸板遮光,在③④区放一无色玻璃板。把20只鼠妇放在盒子的中心,观察各区鼠妇的数量。 ⑴图中共有4组对照实验,各区的环境特点为: ①阴暗干燥 ②阴暗潮湿 ⑵ ①③或②④对照得出的结论为: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 ①②或③④对照得出的结论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 ⑶你认为 ② 区的鼠妇最多?4组对照实验说明: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⑷实验结束后应该怎样处理用过的动物? 放回大自然 为什么? 要关爱生物。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 化学进化观点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2、 要点图示 3、 化学进化解读 (1)、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2)、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3)、有机大分子物质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 (4)、独立体系形成原始生命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证据 (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2、解剖学证据 (1)、同源器官: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来源相同。例如: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等。 (2)、同源器官反映: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分时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氨基酸组成与生物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石分子的差异越大。比较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植物进化的历程 (2)动物进化的历程 四、生物的进化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 (1)概念: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2)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人工选择 (1)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2)举例:我国的花卉、加餐、金鱼等品种很多 五、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古猿 (1)、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都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统称类人猿。(2)、灵长类:人和类人猿都属于灵长类动物 (3)、证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化石 2、古猿到人的演化 (1)、过程示意图:

古生物化石鉴定讲解

腔肠动物门珊瑚纲(一)四射珊瑚亚纲化石代表 Tachylasma Grabau,1922(速壁珊瑚)小型阔锥状单体,隔壁作四分羽状排列,对部隔壁较主部多。二个侧隔壁和二个对侧隔壁在内端特别加厚,形成棍棒状。主隔壁萎缩,主内沟明显。二级隔壁短,横板上凸,无鳞板。(图4-4,1) Hexagonaria Gurich,1896(六方珊瑚)复体块状,个体多角柱状。一级隔壁伸达中央,横板分化为轴部与边部,轴部横板近平或微凸(图4-4,2)。中一晚泥盆世。 Kueichouphyllum Yu,1931(贵州珊瑚)大型单体,弯锥柱状。一级隔壁数多,长达中心;二级隔壁长为一级的1/3—2/3。主内沟明显。鳞板带宽,鳞板呈同心状。横板不完整,向轴部升起(图4-4,7)。早石炭世。 Lithostrotion Fleming,1828(石柱珊瑚)复体多角块状或丛状。隔壁较长,具明显中轴。横板呈帐蓬状,有的在横板带的边缘有具水平的小横板。鳞板小,鳞板带一般较宽(图4-4,3)。早至晚石炭世。 Wentzellophyllum Hudson,1958(似文采尔珊瑚)复体块状,个体呈多角柱状,具蛛网状中柱。边缘泡沫带宽,泡沫板较小而数目多。横板向中柱倾斜,与鳞板带的界线不明显(图4-4,6)。早二叠世。 Calceola Lamarak,1799(拖鞋珊瑚)单体,拖鞋状,一面平坦,一面拱形。具半圆形萼盖。隔壁为短脊状,位于平面中央的对隔壁凸出。体内全为钙质充填,少数具稀疏上拱

的泡沫鳞板(图4-4, 10)。早—中泥盆世。 (二)横板珊瑚亚纲化石代表Cystiphyllum Lonsdale,1839(泡沫珊瑚)单体珊瑚,外形锥状或柱状。体内充满泡沫板。隔壁短刺状,发育于个体的周边部分及泡沫板上,泡沫板带与兆沫状横板带界线不清(图4-4,5)。志留纪。 无图Waagenophyllum 卫根珊瑚,复体丛状,个体圆柱状,具中柱,横板泡沫状,向中心陡倾,横板带窄。P Polythecalis(多壁珊瑚),块状复体,个体多为不规则的多角状,外壁常部分消失。具边缘泡沫带,泡沫带内缘占隔壁相接处有明显的“内墙”,为隔壁加厚形成。中柱典型,边缘泡沫板凸度大,横板向中心下倾(图4-3,5)早二叠世。 Favosites Lamarck,1816(蜂巢珊瑚)各种外形的块状复体。个体多角柱状,体壁常见中间缝。联结孔分布在壁上(壁孔),具1—6纵列。隔壁呈刺状或瘤状(图4-4,11)。志留纪至泥盆纪。 Hayasakaia Lang Smith et Thamas,1940,emend Sokolov,1947(早坂珊瑚)复体丛状,由棱柱状或部份呈圆柱状个体组成。个体由联结管相联。联结管呈四排分布在棱上。横板完整或不完整,凸或倾斜状。边缘有连续或断续的泡沫带(图4-4,8)。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

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最详细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 2017年初二生物会考知识(一) 一、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 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 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輕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薛、蕨类和种子輕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三、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四、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数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五、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六、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影响 七、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琪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八、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建立门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 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白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致同学们 1、生物学(定义):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学研究对象: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副处水面换气)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⑥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如“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1、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性质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讨论和交流。 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 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5、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 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 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

西方民族音乐学思想发展文献阅读笔记整理

西方民族音乐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西方民族音乐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汤亚汀,《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2期·文章大框架: 文艺复兴到东方主义 比较主义(学科的创建) 民族主义(过渡) 美国人类学与欧洲音乐学(对立面磨合)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转向) 后现代主义(多元的杂交) ·学科100年来的思想发展: (比较)音乐学 →(音乐)人类学 →音乐学(语言学分析) →人类学(后现代思潮影响) 以上发展历程可多维地概括为(从不同角度): 1)母学科角度:(多学科→单一学科→多学科) 自然科学(生物学、地理学、物理学、心理学等) →文化人类学 →语言学 →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化学等) 2)时态 脱胎于历时主义 →共时主义的长期主宰(从比较音乐学、人类学到语言学) →历时主义再度兴起 3)文化范畴 文化普遍主义(同构) →文化相对主义(异质) →文化普遍主义(认知同构) →文化相对主义(异质、差异) 4)哲学角度 理性主义(形式主义) →经验实证主义(非形式主义) →理性主义(二元对立的形式主义) →反理性主义(反形式主义)

·文章引言 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多种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 80年代后半期西方民族音乐学界弥漫反思气氛 1988 波尔曼(Philip Bohlman)提出民族音乐学“思想史”的概念 ·内容小结 从文艺复兴到东方主义——早期的酝酿 文艺复兴(13世纪末始,16世纪盛)思想两大特征:同古希腊比较自然科学的精神。 -同古希腊比较: Eg.蒙田1533-1592,法国思想家、散文家《食人的蛮族部落》,囚犯的情歌与古希腊诗歌相类似,“食人的音乐基本上同欧洲人的差不多” -科学观察的精神: Eg.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1602-1680,德国博物学家《世界音乐》,扉页插图,非洲土著仪式舞在风景画中,音乐同大地、大自然的联系,反对《圣经》中音乐的上帝创造说 +音程表、记谱、乐器图像等,力图使“他文化”的音乐为欧洲读者接受 Eg.拉菲陶https://www.sodocs.net/doc/e13671474.html,fitau,法国民族志作家《美洲蛮族习俗、原始时代习俗比较》,比较南美、北美、印第安各部族的乐器(按结构或仪式功能),认为,这些乐器的合理功能一点不比类似的希腊乐器少 早期著作的特点: 以古希腊文化为比较的楷模; 以欧洲为中心的文化普遍主义的比较模式,意在缩短两种文化中音乐之间的距离; 反对神学,提倡自然科学的客观精神 对一国文化行为的描述,某种程度上成了扩展西方殖民者权力的手段,积极的方面是动摇了西方音乐文化的主宰地位,在欧洲的音乐话语中为非欧音乐确立了一席之地,同样也丰富了欧洲的思维。(波尔曼,1991) ·研究非欧音乐的兴趣源自早期航海发现 理论依据源自启蒙运动(18世纪初-1789年法国大革命) 启蒙运动: 1.卢梭音乐现象二元论 音乐不仅仅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是一种“记忆信号”,来自于各种文化的习俗和环境所产生的各种联想,音乐的基本事实产生自文化的多样性。 该“自然-人性”的理性思想一直影响着今天的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 2.田野工作(经验,客观性) 实地观察兴盛,许多基于第一手资料的著述 启蒙运动对非欧音乐研究最深刻的影响: 全新概念“他者”,即非欧世界有着不同于欧洲的历史与文化 著述通过客观地观察“他者”的音乐,重新审视欧洲自己的音乐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便产生了一种比较研究的方法,预示了下一世纪末比较音乐学的诞生

八年级上册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

精品文档 .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中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 第5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14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一、生物的分类。⒈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 远近关系等。⒉生物分类的等级⑴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⑵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生态分部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⑶在生物分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近。二、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1、澡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 分类单细胞藻类:衣藻、硅藻; 多细胞藻类:紫菜、海带、水绵(最早释放氧气)、石花菜(做琼脂)。应用:饵料、食用、中药材。危害:赤潮(藻类植物疯长)。⒉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⑴苔藓植物。特征:一般只有矮小的茎和又小又薄的叶,没有根,茎、叶中没有疏导组织。种类:葫芦藓、地钱。应用:检测空气污染,水土保持。 ⑵蕨类植物(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植物)。特征:不仅有正真的根、茎、叶,而且在体内还具有疏导组织, 能较好适应陆地生活。叶片背后有孢子囊(孢子是生殖细胞)。种类:石松、蕨、桫椤。应用:能源(煤和石油)、药用、饲料、肥料。⑶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都离不开水。⒊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的生殖过程不需要水。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 裸子植物的种类:松、杉、柏以及银杏、苏铁。被子植物在现存植物中占据对优势。 被子植物陆生:根系发达 水生:体内有气道(用于呼吸)⒋我国的珍稀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水杉、金花茶、珙桐。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荷叶铁线蕨、龙棕、红桧。 一、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⒈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 柱。⒉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95%,在整个动物界都占绝对优势。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1)腔肠动物。特征:器官简单,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种类:水螅、海葵、珊瑚。(2)扁形动物。特征: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没有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种类:涡虫、吸虫、绦虫。(3)线形动物特征:身体呈线形,不分节,有口有肛门。 种类:蛔虫、丝虫、轮虫。(4)环节动物。特征:身体由体节组成。体节促进了环节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进一步发展。种类:蚯蚓、蚂蝗(水蛭)、沙蚕。(5)软体动物。特征:身体腹面有块状的肌肉足,靠贝壳保护身体。种类:鲍鱼、蜗牛。(6)节肢动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体表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分节的附肢。分类:甲壳纲,如,虾;蛛形纲,如,蜘蛛; 多足纲,如,蜈蚣;昆虫纲(两对翅,三对足),如,蝗虫、蜻蜓、苍蝇、蜜蜂等。⑸螯虾,身体有头胸部和腹部组成。⒊脊椎动物。⑴脊椎动物代表着动物界中的高等类群,主要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⑵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⑶鱼类适于在水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①鳍维持身体平衡(躯干部和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胸、腹、背、臀鳍保持平衡;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鳔调节身体比重;②黏液和鳞片有保护和减少阻力的作用,侧线有感知水流方向的作用;③呼吸: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①两栖类。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是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的过渡类型。种类:蛙类(田鸡)、蟾蜍、大鲵(娃娃鱼)、东方蝾螈。②爬行类。特征:体表附有鳞片或甲,在陆地产卵,卵有坚硬的外壳。正真的陆生动物。种类:蛇、扬子鳄、壁虎。③鸟类。特征: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体温恒定,有坚硬的卵壳。种类:鸡鸭鹅、鹦鹉、鸳鸯、家鸽。④哺乳类。特征:胎生、哺乳。种类:老虎、大象、蝙蝠、海牛。4.我国的珍稀动物: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活化石)、蒙古野驴、金丝猴、白鳍豚(哺乳类)、丹顶鹤、朱鹮、扬子鳄(爬行类)。二、神奇的微生物。⒈病毒。结构: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生活方式:寄生。观察方式:电子显微镜。⒉细菌。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物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荚膜(保护作用)、鞭毛(助于运动)。生活方式:寄生或腐生。按形态不同分类:球菌、杆菌、螺旋菌。种类:大肠杆菌、幽门螺杆菌、乳酸菌、甲烷菌、肺炎双球菌等。应用:利用黄色短杆菌制造味精;利用乳酸菌生产乳酸;利用甲烷菌生产沼气。 ⒊真菌。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内没有叶绿体。生活方式:营腐生或寄生。种类:酵母菌、霉菌、蘑菇。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出芽生殖)或有性生殖(孢子)。应用:灵芝、虫草是传统药材;猴头、香菇、木耳含有抗癌物质;真菌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真菌也会引起脚癣;误食鬼笔鹅膏会威胁健康。⒋沼气发酵:利用厌氧微生物甲烷细菌。第15章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生物多样性⒈生物多样性的含义:生物多样性,简单地说,解释生物以及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地说,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医、食、住、行(直接拿来用)等;间接价值: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潜在价值:尚未开发、有待开发(研究新药);⒊“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每年的5月22日。 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⒈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物种灭绝速度加快。⒉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主要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其次是环境污染。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和必要的措施)和迁地保护(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和水族馆等)和加强法律法规管理。 第16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一、生命的诞生。⒈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氨、氢气和 水蒸气等。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在于原始大气没有 ..氧气。⒉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地球上的闪电;向装置内输入气体的主要作用:模拟原始大气;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产生出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⒊生命起源过程: 原始地球火山爆发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氨基酸等)(蛋白质、核酸等)(能生长、繁殖、遗传) ⒋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一、生物进化的历程。⒈生物进化的证据⑴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2、鸟的进化过程:古代的某种 爬行动物→辽西鸟→始祖鸟→孔子鸟3、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⒉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⑴地球上最 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的原始的单细胞藻类;种子植物的生殖过程已经完全 ..摆脱了对水.的依赖。⑵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海洋中的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鸟类 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爬行类 (最早的脊椎动物)哺乳类⑶生物进化趋势: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⑷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⒈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舰考察,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称为“19 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2.自然选择学说: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对同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