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等多学科的交叉作用下,运用新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国外城市群的相关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着十分丰富的积累和成果。

(一)田园城市理论(Garden City)

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出版了题为《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的论著,针对当时工业革命以后大城市所面临的拥挤、卫生等问题,提出关于城市规划、区域发展的设想,后被称作“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

(1)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

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 裘丽岚

摘 要:本文对城市群的理论发展和研究成果做了概括性的回顾和梳理。重点叙述了国外的圈层结构理论、田园城市理论、区域规划理论、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大都市带理论、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以及国内的点轴系统理论和双核(港城)模式,还对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作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城市群?理论?实践【中图分类号】K90

目前,联合国人类聚落中心将城市聚集区(Urban Agglomeration)用作衡量城市规模的标准,是指一群密集、连续的城镇所形成的人口居住区。现在城市群的英文名称便来源于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1998)的定义,城市群(Agglomera-tion)是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1]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群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国外城市群理论综述

在地理、人口、交通、社会、经济、政治

【基金项目】成都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11年项目《成都平原城市群产业分工转移和空间布局协调研

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SR11-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1年项目《成都平原城市群功能结构及区际协调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SZYQN17。

居民返回乡村,此举可以解决城市的多种社会问题。

(2)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城乡交融的群体组合型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这种城市的增长要遵循有助于城市的发展、美化和方便[2]。

(3)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田园城市理论明确表达了城市需要规划的思想。霍华德对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并最早提出城乡协调发展,城市与区域实行群体组合发展的先驱性模式。

20世纪初以来,田园城市理论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规划有重大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恩温(Raymond Unwin,1922,1924)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城郊居住区,即所谓的“卧城”(Sleeping Town)和“卫星城”(Sat-ellite Town)的理论;芬兰建筑师沙里宁(Eliel Saarinen,1942)在《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一文中提出了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有机疏散理论”(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3],目的是为了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由此,逐渐把由单中心城市的区域结构过渡到多中心城市的区域结构,并在各城市之间建设快速的交通设施,使得区域中的各个城市联系形成城市群。

(二)区域规划理论(Region Plan-ning)

格迪斯(Patrick Geddes)是西方区域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的创始人。格迪斯是苏格兰一名生物学家,他通过对城市进行生态学的研究,强调应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规划目标结合起来,纳入到同一的体系中,提出要有“区域(地区)观念”(Regional Concept)[4],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以及它们周围所影响的整个区域。

格迪斯于1915年出版了《进化中的城市:城市规划运动和文明之研究导论》(《Cities in Evolu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lanning Movement and the Study of Cities》)一书,首创区域规划综合研究方法,提出城市扩散到更大范围形成新区域的发展形态。突破了当时常规的城市概念,提出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研究的基本框架。他指出,城市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和外部环境(包括和其他城市)相互依存的。随着工业的积聚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向郊外的扩展已属必然,并形成了这样一种趋势,使城市结合成巨大的城市集聚区(Conurbation)。在这样的条件下,原来局限于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城市规划应当成为城市地区的规划。

格迪斯还提出城市形态的演化:城市区域(City Region)、拥有卫星城的大都市 (Conurbation)以及世界城市(World City)[4]。

格迪斯首先把城市放到区域的层面上进行分析规划,运用哲学、社会学、生物学对城市地区进行综合研究,是使西方城市研究由分散走向综合的第一人。

之后,美国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师芒福德(Lewis Mumford)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格迪斯的理论。他明确提出,“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他指出解决某个城市发展问题,必须把它同区域联系起

来。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区域产生城市,城市反作用于区域。

(三)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

1933年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alter Christaller)在他所著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中心地理论。这一理论研究的是在一定区域内城市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的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等问题。该理论不仅揭示了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还更加注重城市之间的横向联系,提高了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研究的科学性。其主要观点包括:

(1)一个具有经济活动的区域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城镇就是区域的核心,它位于区域的中心地点,向周围区居民提供所需物资的服务[5]。

(2)城市按规模分级,一般来说,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越多,负担的职能就越多。由于空间距离衰减法则的作用,中心城市周边的城市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少。某一等级的城市数量和其规模成正比,等级越低,规模越小,数量越多。

(3)中心地并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规律[5]。不同规模中心地之间的合理分布,以及其分布规律是研究的中心课题。

(4)城市等级受市场、交通、行政三原则所支配。在这三个不同的条件或原则支配下,可以用不同的六边形网络图加以概括。

后来,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ugust Losch)、贝里(B.J.L.Berry)、加里森(W.L.Garrison)、贝克曼(Beckmann)等人在中心地理论上也做出了各自的贡献;英国学者斯梅尔斯(A.Smailes)和美国城市历史地理学家斯金纳(G.W.Skinner)先后对该理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验证,进一步推动了该理论的发展。

经过近70年的发展,中心地理论目前已成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研究的基本理论,为城镇体系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国土规划、城市规划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城市群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

(四)增长极理论 (Growth Pole Th-eory)

法国经济学家弗佩鲁(Francois Per-roux)于1955年在《经济学季刊》的《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一文中提出“增长极”这一术语。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经济增长在一定区域内是不均衡的,经济增长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最终,对整个经济区域产生不同的影响[6]。

(2)普遍认为,在极化效应(Po-larized Effect,缪尔达尔称之为“回流效应”(Backwash Effect))与“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赫希曼称之为“涓滴效应”(Trickling Down Effect))的综合影响下,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经济发展会产生正负两种不同的溢出效果。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外围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3)主张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发展潜力大、投资效益明显的较小区域的少数部门,加快这些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以形成空间极化,同周围区域形成经济势差;再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或其他产业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增长极作为一种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区域开发理论和政策工具,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该理论不仅有着广泛的适应性,还有利于发挥政府的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已经先后在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巴西、前苏联、中国等国家的区域规划中得到应用。但这一理论的不足是,在增长极的培育和成长的起始阶段,极化效应很强,可能加大区域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的贫富差距,影响周边地区的发展。

(五)大都市带理论(Megalopolis Theory)

战后,在科技革命和市场经济机制的推动下,美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有了巨大进展,城市空间形态和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美国东北部以纽约为中心的大西洋沿岸一带的城市最早反映出这种变化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 Gottmann)于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观察研究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地区城市形态与结构的变化,于1957年发表了著名论文《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他首次借用古希腊人理想中建立的“巨大的城市”——Megalopolis一词来表示美国东北海岸地区城市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特定现象,并认为它对世界其他地区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意义的空间现象[7]。Megalopolis被翻译成“大都市带”,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1)大都市带不仅仅是单一的大城市(或都市区),而是若干个都市区密切联系形成有着质的变化的全新有机体——大都市带。

(2)大都市带的核心地区是人口、经济活动、城市设施等各种可见和不可见构成要素的高度密集性。

(3)大都市带是由多个都市区组成多核心区域的城市结构,而处在城市之间农业用地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地区,而是以与城市完全不同景观和产品同城市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为城市人口提供游息场所,同时获得来自中心城市的各种服务,成为大都市的组成部分。戈特曼称之为“星云状”(Nebulous)结构。

(4)大都市带的基本组成单元是都市区。大都市带是由多个各具特色的都市区镶嵌形成的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组合体(Agglomera-tion)。它们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和一定程度上的分工。戈特曼将这种组合结构形象地称之为“马赛克”(Mosaic)结构。

(5)以美国东北部沿海地区为例,说明大都市带形成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孤立分散阶段;区域性城市体系形成阶段;大都市带的雏形阶段;大都市带的成熟阶段。

(6)大都市带的功能主要是枢纽功能——以交通干线为基础的人口、物资、资金、观念、信息交流成为区域内各种发展轴线的枢纽,和“孵化器”功能——多种要素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

此后,大都市带作为崭新的城镇群体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研究热潮。许多学者,如希腊的杜克西亚迪斯(C.A. Doxiadis)、帕佩约阿鲁(J.G.Papaioannou)、加拿大的纳什(P.H.Nash)、美国学者莫菲(E.F.Murphy)等都支持、验证和发展这一理论。而另一种观点,以美国学者芒福德为代表,认为大都市带其实并不是一种新型的城市空间形态,而是一种“类似城市混杂体”(Urbanoid Mishmash)[8]。这种“类似城市混杂体”是由于发生在大城市地区的人口爆炸之后产生的,并由此对戈特曼等人的思想提出了批判。

(六)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The-ory of Urban Spatial Interaction)

美国地理学家乌尔曼(E.L.Ullman,1957)提出城市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9],对城市群内外空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影响深远。该理论认为:

(1)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方面城市与区域之间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城市与相邻区域的中心城市相互影响。它们之间通过交通、通讯等手段不断地进行着人口、货物、服务、信息、技术、金融等的交换,区域与城市联成一个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有机整体,这种交换称为城市间相互作用(Urban Spatial Interaction)。

(2)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引力与斥力这对矛盾来实现的。当相互间的引力大于斥力时,中心城市规模愈来愈大,城市密度越来越高,城市空间体系不断膨胀;当引力小于斥力时,郊区化、逆城市化占据主流,卫星城纷纷出现。

(3)由于城市不断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是一个变量,并非常量。城市与城市相互作用的非均衡状态是常态,而引力与斥力相等是非常态,是一个特例。因此区域与城市才会不断调整和优化。

(4)城市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有三个:互补性、可达性和中介机会。互补性与城市相互作用强度成正比。影响可达性的因素:空间距离、交通条件和运输时间;被传输客体的可运输性;政治、文化等屏障。

之后,多位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完善与丰富:赖利(W.J.Reilly)1931年根据牛顿力学的万有引力的理论,提出了“零售引力规律”,后来被推广到判断城市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式”中。该模式认为,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与这两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康弗斯(P.D.Conberse)发展了赖利的理论,于1949年提出“断裂点”(Breaking Point)概念,来测算两个城市之间的吸引力边界。海格特(P.Haggett,1972)借用物理学中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把空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分为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类型。

(七)核心-边缘理论(Core-Edge Theory)

1966年,美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J.R.Friedmann)在研究委内瑞拉区域发展演变特征时,在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和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Hirschman)有关区域经济增长和相互传递的理论基础上,系统提出了这一理论。

(1)“核心区域”一般是指城市或

城市集聚区;“边缘区域”指经济较为落后区域。弗里德曼认为,核心与边缘之间存在着极化与扩散的基本关系,边缘地区(落后地区)相对于核心地区(发达地区),处于依附地位而缺乏经济自主,从而出现了空间二元结构,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强化。不过,由于政府的作用、区际人口的迁移、市场的扩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的加快等要素的影响,核心与边缘的界限会逐步消失,即,最终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推动空间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2)对任一区域而言,一方面是更高层次核心区域的边缘区,另一方面又是较低层次区域的核心区,不同层次结节区域的上下套接,形成一种等级扩散传播网络。

这一理论通过分析不同发展水平区域之间的关系,解释了地区极化现象,可以用于城市与乡镇、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关系。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此外,其他国外学者也从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区域规划学、经济地理学等多角度对城市群的研究进行了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杰弗逊(M. Jefferson,1939)及哲夫(G.K.Zipf,1942)分别对城市群的规模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前者提出城市首位度定律(Law of the Primate City),后者提出了一个通用的城市规模分布法则“哲夫定律”。

维宁(R.Vining,1942) 研究了城市群对城市发展的意义,从经济学角度进一步阐明城市群存在的合理性与客观性。

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于1945年提出了多核心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城市的土地利用形式并不一定在唯一核心周围,可能有若干个核心。

邓肯(0.Duncan,1950)在《大都市与区域》中首次引入“城市体系”(Urban System)一词,并阐明了城市群研究的实际意义。

弗里德曼(J.Friedoann,1964)结合罗斯托(W.W.Rostow)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提出经济发展与空间演化相关模式,反映了城市群的发展阶段与过程。

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1968)提出现代空间扩散理论,揭示空间扩散的多种形式:波状扩散、辐射扩散、等级扩散和跳跃扩散等形式,加深了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

70年代,小林博氏在对东京大都市圈的研究后总结前人观点归纳并强化了城市群发展过程的三个概念:大都市区域(Metropolitan Region)、大城市地区(Metropolitan Area)、城市化地区(Ur-banized Area)。

哈盖特(P.Haggett)和克里夫(A.D. Cliff)1977年提出区域城市群的空间演化过程模式。

加拿大地学者麦吉(T.G. McGee,1980、1994)对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城市密集地区进行长期实证研究后,提出独特的“Desa-kota”(印尼语desa即乡村,kota 即城市)空间模式和以区域为基础的城市化过程[10]。指出这是一种以区域为基础的城市化现象,不同于西方国家以城市为基础的城市化景观,淡化了城乡差别,削弱了传统城乡两分法,增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卢德耐里(0.A.Rondinelli,1985)总

结了区域城市群体相互联系的七种类型。

麦克尔劳林(J.B.Mcloughlin,1985)强调城市群应当通过理性规划的约束达到空间持续平衡发展。

富田禾晓(1995)从人口、第三产业、居住、消费、通勤、中心地等级和职能等,对日本的城市群的空间和结构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

总体而言,国外关于城市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经历了由静态到动态、从结构分析到机制探索、从本国研究到国际研究的过程。国外学者对城市群发展的认识表现出多元化与深刻化的特征:抽象的理论性研究与形象化的规划设计相结合;遵循技术路线与重视人文生态的观念相结合;对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城市群的新变化及其发展模式的探索都成为国外城市群研究与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国内城市群理论综述

综观国内城市群研究,由于我国城市化总体水平较低,城市群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理论研究以介绍和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为主,创新较少,总体研究水平滞后于发达国家。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催生了城市群的崛起和促进了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城市群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演化高级阶段的产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国内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城市群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拓宽了许多新领域。

(一)点轴系统理论(Pole-Axis Sp-atial System Theory)

1986年我国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在《地理科学》上发表论文《2000年我国工业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基于区位论和空间结构理论的基础,提出区域发展战略的“点轴开发理论” [11],也叫做“点轴系统理论”,它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点”是指区域的各级中心城市,“轴”是连接点的线状基础设施。该理论重视“点”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的作用,认为轴线不单是联络线,而是一个社会经济密集带,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并且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该理论十分看重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强调交通条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增长极理论不同的是,点轴开发是一种地带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该理论还能够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镇的作用、统一规划,协调发展,互相配套,使区域经济有机、开放式地发展,有利于发挥集聚经济的效果。

之后,魏后凯(1995) 提出网络开发模式(Network Development Model),进一步发展了“点-轴系统”理论。其要点是:他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发展中呈现出增长极点开发、点轴开发和网络开发三个不同阶段。点与点之间的经济联系及相互作用的结果往往在空间上沿着交通线连接成轴线,轴线的经纬交织形成经济网络。针对这一特点,落后地区应采取增长极点开发,发展中地区应采取点轴开发,而发达地区应采取网络开发[12]。

(二)双核(港城)模式(Dual-nuclei Spatial Structure)

双核结构模式是以陆玉麒教授领导

的南京师大课题组,1998年进行《南京经济区域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时,在对江西地区进行实证分析时发现的。双核结构模式是在某一区域中,以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为主,组成一种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该理论认为:

(1)港口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空间耦合是基于两者之间功能和区位的互补[13];

(2)双核结构兼顾了区域中心城市的趋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

(3)区域中心城市寻求对应的港口城市而与区外发生更为有效的联系;

(4)港口城市的发展依赖于区域中心城市的支撑。

比较典型的双核模式案例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多:欧洲的鹿特丹—伊斯堡、美国的华盛顿—巴尔的摩、德国的莱茵—鲁尔、英国伦敦—伯明翰、日本的东京—横滨、韩国的汉城—仁川、中国的北京—天津、济南—青岛、杭州—宁波、成都—重庆等。

双核结构模式是对点轴系统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它以一种新的切合我国经济地理国情的轴线思想,为我国沿江、沿边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合作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此外,国内学者在对城市群的结构、功能、发展模式、影响因素、政策机制、产业发展、资源优化配置、可持续性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城市群间比较研究等问题上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围绕我国城市群开展的实证分析研究,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得到加强,丰富和促进了我国城市群研究的深入。

叶嘉安和许学强(1984)进行了中国城市化省际差异和城市首位度的研究。发现,在26个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城市化和城市首位度差异,分析得出政府的政策对城市化的省际差异和城市首位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崔功豪(1992)结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研究,指出根据城市群发展的不同阶级与水平,划分城市群结构为三种类型:城市区域、城市群组和巨大都市带[14]。

姚士谋在(1992)《中国城市群》中定义了城市群的概念。在此书第二版(2001中)对城市群发展的演变规律做了进一步探索,包括“中国大都市的空间扩展”在内重视城市群体联系与作用,丰富了城市群的研究。姚士谋(2001)还研究了信息化背景下城市群的发展,认为信息革命对城市群区空间拓展的效应有:协作效应、替代效应、衍生效应与增强效应。

侯启章(1993)剖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条件、形成过程、动力机制、城市群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发现,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发生专业化重组、城镇之间因职能的雷同而形成的竞争状态开始转向互相联系和协调的现象。

陈凡等(1997)在进行对比分析后总结国外城市群建设经验:重视首位城市的作用、交通网络建设和城市群的动态发展,提出辽宁带状城市群的发展思路。

阎小培(1997)从整体角度研究港澳珠三角,分析了该城市群的特征、重点探讨其形成机制:有利的国际环境、地区条件良好、资金集聚、技术和人才集中、弱化的行政联系、快速非农化、城乡一体化以及综合交通网络.

代合治(1998)以城市群的面积、总人口、城市人口、城市数量和城市等级结构为指标划定我国4个级别共17个城市群。

顾朝林(1999)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来研究中国城市化,当中对世界城市化新趋势、国际性大都市、大都市带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15]。并和其他学者(2000)一起讨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过程、现状特征、动力机制及发展战略。

章国兴(1999)认为通过对群内各层次的中心城市定位,以增长极的形式达到城市网络系统的建立[16]。

朱英明(2000)综合分析城市群发展的等级、功能、再分配和增长特征,具体城市群发展如何进行空间等级规定与衔接、统一规划、及时调整城市群管理战略与方针以及分配机制。在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与实践方面建立了城市流强度模型[17]。

沈玉芳(2001)认为城市群发展的核心是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与产业集群,它是城市群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沈建法(2002)认为,我国城市群内的联系与合作仍然受制于行政区,未能建立起复杂多样的协作分工体系。

戴宾(2004)城市群具有地理和经济双重属性,地域性、群聚性、中心性和联系性是城市辞的基本特征。

靳景玉(2006),城市群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目前这种模式还处在一种自然盲目的发展状态。城市联盟是城市群的组织形式。由于城市联盟利用契约完善了合作的基础,丰富了合作的内容,建立了联盟的远景目标,成为城市群的主要组织形式[18]。

总之,我国城市群的理论研究目前以介绍和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为主,创新较少,总体研究水平滞后于发达国家。不足之处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表现在:首先,从学科体系上来说,我国的城市群研究主要停留在区域经济学或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内,因此,研究的内容以产业体系的调整和为主。内容较为单一,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局面尚未形成。

其次,我国学者在城市群概念的使用上较为混乱。一些学者仍然从自身的研究角度,沿用或提出诸多类似的概念。我国今后的研究应建立在规范系统的学术概念之上。当然概念在强调国际可比性的同时还应注重对中国国情的体现。

第三,从研究方法上来说,我国城市群的研究偏重于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与其他方法、技术的结合较少。

第四,目前我国学者多把“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忽略了城市群作为复杂的系统,自身具有层次性,具体针对城市群内部的不同等级进行剖析的局部、细化研究还尚浅。

第五,我国城市群内的联系与合作仍然受制于行政区,未能建立起复杂多样的协作分工体系。城市群分工合理化不能单纯依赖市场机制的调节,更需要政策的规范与引导。如何在体制和政策上创新使得城市群各级政府在更广领域内达到理想的合作与跨越,进行区划调整并建立和配套有效的制度与政策来实现跨行政区组织、建设和管治?这是我国城市群研究的一个新趋向。

参考文献:

[1]GB/T50280-98-1991,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S].

[2]E·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4]Geddes?P.?Cities?in?evolution?[M].?London:?Williams?&?Norgate,1915.

[5](德)沃尔特·克里斯塔勒著?常正文等译.?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6]Perroux?F.?Economic?space:?Theory?and?applications?[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50,64,(1):89-104.

[7]Gottman?J. Megalopolis:The?Urbanization?of?the?Northeastern?Seaboard?of?the?United?States[J].?Economic?Geography,1957,33,(7):?31-40.

[8]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9]Ullman?E?L.?American?Commodity?Flow?[M].?Seattle:?University?of?Washington?Press,?1957.

[10]T.?G.?McGee.?The?Emergence?of?Desakota?Regions?in?Asia:?Expanding?a?Hypothesis?[M].?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1991.

[11]陆大道.2000年我国工业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J].地理科学,1986,(2).

[12]戈银庆.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4,(1):57-60.

[13]陆玉麒.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式的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4).

[14]刘国新,王君华.近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综述[J].特区经济,2006(5):343-344.

[15]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6]章国兴.试论重庆中心城市群网络系统的构建[J].探索,1999,(3):69-71.

[17]朱英明.我国城市群区域联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0.

[18]靳景玉.城市联盟的合作动力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作者简介:裘丽岚,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城市管理。

(责任编辑:陈丁力)A Theoretical Review on Urban Agglomeration Studies

Qiu Lilan

Abstract: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orie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through introducing theo-ries including the Concentric Zone Theory, Garden City Theory, Regional Planning Theory, Cen-tral Place Theory, Growth Pole Theory, Megalopolis Theory, Theory of Urban Spatial Interaction, Core-Edge Theory, Pole-Axis Spatial System Theory and Dual-nuclei Spatial Structure Theory. It also briefly touches upon relevant studies of other scholars.

Keywords: urban agglomeration; theory; practice

如何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毕业论文指导:如何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为什么要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考察学生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 为什么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呢?不是为了让学生抄袭,而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前沿,从而开拓思路,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二、怎样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写之前,同学们要先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写毕业论文时,对这些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的年份。还要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哪些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注意不要把研究现状写成事物本身发展现状。例如,写股指期货研究现状,应该写有哪些专著或论文、哪位作者、有什么观点,而不是写股指期货本身何时产生、有哪些交易品种、如何演变。 二是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三是不要写得太少。如果只写一小段,那就说明你没有看多少材料。 四是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题报告

国内外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e17286323.html, 国内外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作者:方申国谢楠 来源:《信息化建设》2017年第06期 大数据作为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物联网、电子商务、社会化网络的快速发展,数据体量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大数据正在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土壤和基础。根据IDC(互联网数据中心)预测,2020年的数据增长量将是2010年的44倍,达到35ZB。世界经济论坛报告称,“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随着计算机及其存储设备、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应用领域随之不断丰富。大数据产业将依赖快速聚集的社会资源,在数据和应用驱动的创新下,不断丰富商业模式,构建出多层多样的市场格局,成为引领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全球大数据产业发展概况 目前,大数据以爆炸式的发展速度迅速蔓延至各行各业。随着各国抢抓战略布局,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据IDC预测,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 年增长率达40%,在2017年将达到530亿美元。美国奥巴马政府于2012年3月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将“大数据研究”上升为国家意志;2015年发布“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深入推动大数据技术研发,同时还鼓励产业、大学和研究机构、非盈利机构与政府一起努力,共享大数据提供的机遇。目前,美国大数据产业增长率已超过71%,大数据在美国健康医疗、公共管理、零售业、制造业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英国政府自2013年开始就注重对大数据技术的研发投入,2015年投入7300万英镑用于55个政府的大数据应用项目,投资兴办大数据研究中心,通过大数据技术在公开平台上发布了各层级数据资源,直接或间接为英国增加了近490亿至660亿英镑的收入,并预测到2017年,大数据技术可以为英国提供5.8万个新的工作岗位,或将带来2160亿英镑的经济增长。法国2011年推出了公开的数据平台 date.gouv.fr,以便于公民自由查询和下载公共数据;2013年相继发布《数字化路线图》、《法国政府大数据五项支持计划》等,通过为大数据设立原始扶持资金,推动交通、医疗卫生等纵向行业设立大数据旗舰项目,为大数据应用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并积极建设大数据初创企业孵化器。日本在《日本再兴战略》中提出开放数据,将实施数据开放、大数据技术开发与运用作为2013-2020年的重要国家战略之一,积极推动日本政务大数据开放及产业大数据的发展,零售业、道路交通基建、互联网及电信业等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取得显著效果。韩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科学、通信和未来规划部与国家信息社会局(NIA)共建大数据中心,大力推动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根据《2015韩国数据行业白皮书》统计显示, 数据服务市场规模占韩国总行业市场规模的47%,位列第一;数据库构建服务以41.8%的占有

国内外研究现状范例

2、国内外研究现状: 针对孔壁和管道间的环状空间中的混合泥浆,国内外学者采取了现场检测、室内模型实验、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它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规律。 在先导孔钻进和扩孔过程中,泥浆压力高达1~2MPa,相当于l00~200 m高的水头压力[4],当泥浆压力过大时将强烈破坏周围地层,为研究合适的泥浆压力,刘杰[5]研究了泥浆在地层中的作用机理,揭示了泥浆在地层中的渗流规律。余剑平等人[3]分析了定向钻穿越冲湖积土层时的泥浆溢出现象,通过钻孔观察得出渗透泥浆呈“土、丰”字型分布,扩散半径约为管径的2~3倍,渗透泥浆层的厚度一般约2~3mm。赵明华等人[6]分析了HDD穿越监利洪湖大堤引起堤脚冒浆的原因,认为冒浆与上覆土体的厚度、粘性,钻压、钻井液粘度等参数有关。晁东辉[7]采用了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水平定向钻孔施工的过程,研究了施工过程中泥浆对孔壁的影响。关立志[8]认为管道与孔壁之间的空洞经过一段时间会引起上履土体下沉、堤防塌陷等灾害。宋新江等人[2]根据《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地层最大容许灌浆压力分析了河堤发生塌陷的可能原因:①当孔道四周泥浆压力消散,引起孔内过量坍塌,是地面形成裂缝和塌陷的一个主要原因。②当管道穿过的砂层为粉砂、粉细砂、细砂或中砂,受扰动后强度降低易塌落。③泥浆压力消散或大量减小后便会产生沉淀,同时在管道四周的环空间隙中泥浆与土的混合物会产生固结变形,这种固结作用会引起土体下陷。王建钧[9]分析了环空周围土体在应力重分布作用下发生塑性挤出、膨胀内鼓、塑流涌出和重力坍塌的原因,并根据Mohr-Coulomb破坏准则给出了孔壁失稳破坏的理论公式。 针对环空混合泥浆的力学性质研究,Knight, M.等人[10]铺设了一条直径为200mm的HDPE管道两年后开挖观察,发现环状空间并未形成空洞,表明环空泥浆与土体发生了相互作用。美国的Samuel T. Ariaratnam等人[11]分别在粘土和砂层中进行水平定向钻进管道铺设试验,分别铺设了直径为100mm、200mm及300mm 的HDPE管各两根,分别在一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四个星期以及一年以后对管道进行开挖检查,观察环状空间中土体含水量的变化、固结状况并进行土体强度测试,得出环空混合泥浆含水量逐渐降低、强度增加。李俊[12]认为HDD 铺管后残留孔洞会发生由应力重分布引起的沉降和固结沉降,分别给出了计算公式,由于HDD施工,钻孔周围一部分土体扰动进入塑性状态,形成一个软弱带,在地下水作用下发生管涌。朱乃榕[13]从渗流角度研究了西气东输管道穿越工程对河堤的稳定性影响。他假设管道周围土体的渗透系数比河堤其他土体的渗透系数大二个数量级,分析堤防处于最高洪水位与低水位两种危险情况下的堤防渗流稳定性。并采用二维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渗流计算。得出输气管道的穿越对于堤防的抗滑稳定性影响也比较小,但有可能沿管壁周围形成渗流通道,在管道穿越出土点附近发生管涌破坏。但研究的输气管道直径只有710mm,远小于西气东输工程二期所采用的直径1219mm的管道,所以不能断定如此大直径的管道穿越是否会对河堤造成更大的危害。 国内外学者采用了多种方法、设备研究环空混合泥浆的力学性质,Ariaratnam[14]收集了美国各地的土样进行室内模拟试验,先测试泥浆的流变特性,然后在泥浆中加入各种土样,进行混合物的流变特性测试。Tubb[15]介绍了Mears/HDD LLC公司采用孔内压力测试设备可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背景及意义 视觉是人类感知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外界信息的80%以上都是人类通过视觉获取的,当今社会,视频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被广泛传播,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手段。伴随着电子计算机处理能力的飞速发展,人们利用视频内容为自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利用计算机的高速处理能力为人类提供更加直接有效的视频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智能视频处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目标跟踪作为智能视频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使得目标跟踪被大家所关注,其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使得视频处理的大量运算得以实现;其二,存储介质的价格不断降低,使得大量的视频信息得以保留,方便后期调用;第三,军事、民事的需求增强,人们都想借助计算机协助改善生活质量。 目标跟踪在如下领域已经在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1)军事应用,军事上的巨大应用前景极大促进了运动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远程导弹、空空导弹的精确打击,飞机航线的设定和规避障碍等都离不开目标跟踪技术,无人机的自动导航功能,通过将目标跟踪得到的位置信息和自身航行速度做分析,实现自主飞行。 (2)机器人视觉,智能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运动的前提就是它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并用“大脑”对其分析判断,认知并跟踪不同的物体,机器手需要通过在手臂上安装的摄像头,锁定目标,并跟踪其运动轨迹,跟踪抓取物体。 (3)医学影像诊断,目标跟踪技术在超声成像中目标自动跟踪分析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超声图像噪声非常大,有用信息很难清楚直接的通过肉眼定位识别,在整个视频中,对有用目标进行准确识别跟踪,将会极大提高诊断准确性,Ayache 等人已经将目标跟踪应用到了超声检查的心脏跳动中,为医生及时准确的诊断心脏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4)人机交互,传统的人机互动是通过鼠标、键盘、显示器完成的,一旦机器能够跟踪人类的肢体运动,就可以“理解”人类的手势、动作,甚至嘴型,彻底改变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将人机交互变得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样清晰。 (5)车辆跟踪,目标跟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贴近民生的应用就是车辆跟踪。随着汽车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大幅提升,我国从自行车大国逐步过度到汽车大国,家庭对汽车的拥有量将发生井喷,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自己的汽车,使得道路交通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已经定形,城市中的公路已经无处可修,有限的公路对应不断增加的汽车数量,使得交通事故频发,这些问题对道路交通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逐步形成了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智能交通能够由计算机自动识别车辆信息,并跟踪车辆行驶,分析闯红灯,违章变线,车辆逆行等违章行驶事件,将会极大减轻交通警察的工作压力,提高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如果车辆的目标跟踪得到快速发展,那么自动驾驶将成为可能,现在车辆上应用的定速巡航功能,仅仅可以做到定速,也就是电脑控制车速保持,而无法自动识别路面上车辆行驶情况,自动控制车辆的转弯变速,一旦车辆的目标跟踪技术成熟,那么将会给道路交通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极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标跟踪领域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深入到了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自然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重视,许多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深入研究,解决目标跟踪领域出现的问题,促使目标跟踪算法的飞速发展,视频目标跟踪领域的提出以及发展现状简要的叙述如下: Wax 于1955 年最早提出了目标跟踪理论的基本原理,Sittler 于1964 年提出目标点轨迹的概念和目标运动路径最优数据关联的贝叶斯理论,由此改进了目标跟踪算法,为后来目标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 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 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吴人韦[1]、汪永华[2]、胡衡生[3]等从城市公共绿地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认为国外的城市绿地建设经历了从公园运动(1843~1887)、公园体系(1880~1890)、重塑城市(1898~1946)、战后大发展(1945~1970)、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等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城市绿地发展过程,其中“重塑城市”阶段提出了“田园城市”和城市绿带概念,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有机疏散”理论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绿带法案(Green Belt Act)。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形成一道宽达5英里的绿带。1955年,又将该绿带宽度增加到6~10英里。英国“绿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大城市无限蔓延、鼓励新城发展、阻止城市连体、改善大城市环境质量。早在1935年,莫斯科进行了第一个市政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10公里宽的“森林公园带”;1960年调整城市边界时,“森林公园带”进一步扩大为10~15公里宽,北部最宽处达28公里;1971年,莫斯科采用环状、楔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将城市分隔为多中心结构。目前,德国城市森林建设已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其树种主要为乡土树种,基本上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栎类、栗类、悬铃木、杨树、核桃、欧洲山毛榉等)[4]。在绿化城

国内外研究现状68639

世界各国都在广泛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教学,例如日本1999年颁布的《小学、初中、高中学校活动纲要》规定中小学必须实施“综合实践学习时间”,要求设计和实施“基于地理课题的探究学习活动”和“体验性学习活动”;美国的中小学在地理教学中都实施了“应用学习”的方式;法国在中小学地理教学中实施了“动手做(hands-on)”教育理念;由此可见,在地理学科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地理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此外,为了适应地理改革的需要,各国都将地理实践活动纳入正常的地理教学计划中。如:在爱尔兰,新的地理计划增加了野外考察内容;法国和丹麦还建有专门的地理野营学校;意大利、瑞士、比利时的学校读有野外地理研究基地;在英国,规定高年级野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一个月,此外,地理考试时也大量引用野外工作的资料和成果;日本在乡土地理教材中还向学生介绍附近地域的调查方法,包括怎么样阅读地图、怎样到市县政府和派出所搜集资料、怎样将统计数据绘成图表、怎样从事城市交通和农村土地利用的调查及其调查的步骤、如何确定访问和调查的对象、如何写调查报告等。[?? 国内研究进展 1、关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性、作用及意义的研究 2001年李通和李岩梅经研究指出,“在这种地理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内心世界即知(认知活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把握)、情(学生的学习动机、外在行为、状态的价值性情绪体验)、意(完成学习目标的目的和支配行为的活动)三方面都可以得到发展。而学生的实践活动在这些方面正可以发挥作用,因为实践活动不仅指向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向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向思维和活动的模式及方法,指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2003年刘广义在《地理实践活动的兴起及意义》一文中对中学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意义做了重要的阐述:①地理实践活动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及对学习对终身发展都有用的地理“两大基本理念的实现;②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会自主学习;③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拓展学习空间;④新评价机制的重要依托。[?? 而吕鸿则认为”地理实践活动是相对与课堂课堂教学以外的教育活动,这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它以能力培养、人格教育为主要目的,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探索、表现机会。地理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中学地理的教学目标,除了通过地理课堂教学来市县,还必须通过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才能全面完成。因此,地理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课堂”。[?? 2008年唐之冰在《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指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贝贝则认为地理实践活动再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2009年他在《地理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中指出“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和调动学生参加科学技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等。”[?? 谢旻曾在《论地理教学中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中指出,“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有:①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②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优化学习环境;③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④实践有助于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 2、关于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开展的原则的研究 对于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当中应遵守哪些原则?1992年陈泉汝认为“开展地理实践地理应遵守一下原则①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原则;②教师主导原则;③自愿和自主性原则;④实践性原则;⑤灵活性原则;⑥激发学生活动兴趣的原则”。[8]

动态评价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简述

动态评价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简述 动态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是集评价与教学为一体的交互式评价法。历经几十年的时间,动态评价理论受到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关于其理论探索和实践操作的相关研究也层出不穷。因此,系统地梳理和整理已有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对未来更好更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动态评价理论;国内研究;国外研究 doi:10.19311/https://www.sodocs.net/doc/e17286323.html,ki.16723198.2016.25.022 0引言 动态评价概念最早由Luria于1961年使用,几十年来研究者们根据各自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设计论证了各具特色的动态评价程序,形成了多样多模态的动态评价研究范式。为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剖析动态评价理论,我们有必要对其理论界定和研究历史做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1理论界定 我们首先按照时间顺序简要梳理下主要的有关动态评价的论述:Feuerstein (1979)指出“动态评价……是一种新颖的心理测量方法和技术,是一种动态交互的教学评估应用系统。”美国心理学家Lidz(1987:4)认为,“动态评价是一种测试人员兼干预者对学习者兼积极参与者之间的一种交互,旨在评估学习者的可塑程度,以寻求能够激发并维持学习者认知功能积极变化的途径”。Tzuriel & Kaufman(1999)则认为“动态评价是通过改变认知能力的教学和干预等,对儿童思维、认知、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估的过程”。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看到,区别于传统的静态评价,动态评价把评价和干预结合起来,强调评价者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重点考察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和认知能力的变化并关注学习者未来的发展。区别于形成性评价,动态评价以更科学完整的体系设计,以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方式,通过结合学习者不同反应状况的不断修正,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错误评价的风险,从而更高效地促进了学习者知识的内化和潜能的发挥。因此,笔者认为,动态评价是集评价与教学为一体的并融入心理测量与评估的交互式评价法,教学过程也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评价的过程,教师通过对学生提供介入式干预完成对学生的全过程动态监测,学生也可以通过与教师的评价互动主动建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简言之,动态评价以其独特的互动方式帮助学生不断挖掘潜能、走向卓越,同时实现教学相长。 2国外动态评价研究述评 目前,国外关于动态评价的介入研究在心理学和普通教育的领域取得了丰硕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972年,W.H.Carter在一篇文章中研究了光频电磁场的矢量非傍轴性,他使用角谱理论,给出了电场和磁场的矢量形式解,然后使用稳相方法在远场近似下,给出电磁场的非傍轴传输公式。1975年,https://www.sodocs.net/doc/e17286323.html,x在Phys.RevA上发表的From Maxwell to paraxial wave optics 中指出传统傍轴近似理论结果与Maxwell方程组是不吻合的,且被称为“佯谬”问题。 为解决问题,Lax采用微扰级数法从严格的电磁场理论Maxwell方程组出发,给出了电磁场的精确矢量解,并证明传统的傍轴近似解正是他给出级数解的零阶项。换句话说,傍轴近似理论是忽略了许多高阶修正项。人们使用不同的理论研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为求出电磁场的精确解。1979年Davsi通过假设矢势是线偏振的使用电磁场矢势理论,由矢势满足的波动方程求得了电场的矢量表达式,所得结论与Lax等人的结论相吻合。同年,Agrawal等人利用平面研究高斯光束的非傍轴近似解,并且将所得结果表示为级数形式,发现级数的零次幂项满足傍轴波动方程而二次幂项恰满足Lax等人给出微分方程。 Agrawall等人给出的是高斯光束光场的标量解,但非傍轴光束光场具有矢量性。2002年,Chen等人使用满足矢量角谱理论求得了高斯光束的非傍轴矢量场,与Agrawal的结论相同,同时将所得解表示成级数时,电场横向分量和纵向分量的各阶修正也满足Lax等人给出的迭代微分方程。Agrawal和Chen等人的工作不仅求得了非傍轴光束光场表达式,说明非傍轴光束的传输特性,而且用不同理论证明了Lax等人微扰级数解结论的正确性,同时也说明了微扰级数法的局限性。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许多单位的激光光学工作者也对非傍轴光束展开 了理论和实验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代表性研究单位 有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华南 师范大学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曾小东及其研究小组率先对非傍轴光束的传输 特性进行了研究,他们使用标量瑞利积分公式,研究了非傍轴高斯光束的远场 传输特性=-,669一711"他们以及日本筑波大学Nemoto教授,实验测量了半导体激光 器的远场分布,并和理论结果作了比较,验证了他们理论的正确性[-7274)" 上海光机所曹清和邓锡铭院士提出了一种新的算子175],这个算子可以在忽 略倏逝波的条件下,将傍轴波动方程的解转变为亥姆赫兹方程的精确解,所得 级数解的修正项也与Lxa的微扰级数法结果一致"曹清的算子是对横变量x和y 求高阶微分,比WUnsche提出的算子法运算较为简单"四川大学以及浙江大学 的研究小组对非傍轴光束的光束质量因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6,77]"此外,华南 师范大学传输光学实验室对光束特别是超短脉冲光束的非傍轴理论也做了许多 工作[78一791". 总结已有的研究工作"从研究方法上看,尽管求解形式形式多样,但归根结 底就是求解Mxawen方程(组)或亥姆赫兹方程"其中最典型的是微扰级数法, 其他许多方法都能得到和微扰级数法一致的结果"微扰级数法具有理论严密性, 完整性,但求解过程和结果却显得复杂,不易进行进一步分析;从研究对象看, 微扰级数法只能用于准单色!完全相干光场的研究,对于多色,部分相干非傍 轴光场的研究,必须发展新的方法"另外,现有许多研究还只局限于研究光束 的非傍轴近似解,光场的矢量性!相关性!偏振性等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 另外,目前己有研究都局限于自由空间中,没考虑光阑!透镜等光学元件对光 场的影响"但任何光束都不能脱离光学系统而存在,非傍轴光场也不可避免的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对于库存管理的研究已经有多人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从文献检索来看,从2007年至2009年,核心期刊发表文献共计113 篇。本文重点收集了最近两年的21 篇相关文献,在研读文献后,根据文献研究的主要方向、主要观点和结论,笔者认为目前相关学者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基于零库存管理的研究;第二,基于库存管理系统、模式的研究;第三,基于库存管理方法、策略的研究。 1.1 基于零库存管理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结合实例对零库存管理的内涵、存在问题及实施零库存的方法进行研究。如:郑小强[1] (2009)对图书馆库存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对于图书管理要引入零库存的概念,建立图书库存控制系统,加强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互动,提高出版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图书配送中心、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可以使出版企业的库存量更加合理。吴玉红(2009)认为中国图书零售企业目前绝大多数都是采用传的仓储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使图书零售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存货成本和存货管理成本,运营成本较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零售企业的订货成本又进一步降低。图书零售企业应该抓住机会,在存货模式上进行变革,由仓储式管理模式变革为零库存管理模式,文章给出了中国图书零售企业实施零库存管理的依据,并认为要在性爱供应商的选择、转变员工的观念、将零库存管理制度化方面下功夫。林芸竹,许群芬,曹幼红,张伶俐(2008)以华西第二医院药库管理经验为蓝本,探讨实施零库存理念管理的模式,认为建立适合院情的库存管理模式,应用零库存理念管理医院药库,对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大意义。王永祥(2007)在介绍零库存产生的历史渊源基础上对现在人们对零库存的误解做了详细的分析,认为要从企业、供应链和社会的角度去考虑库存数量上是不是最合理的,库存周期是不是最短的,库存成本是不是最少的,而不是零库存已经实现和没有实现,更不能从单个企业的角度以有或没有库存物品去判断是否实现零库存。最后得出结论——库存数量上看,零库存是指保持合理的库存量;从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库存时间上看,零库存是指物品的库存周期最短;从库存成本上看,零库存是指物品的库存成本最少。王建宇(2007)对实施零库存的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委托保管方式,即接受用户的委托,由受托方代存代管所有权属于用户的物资,从而使用户不再保有库存,甚至可不再保有保险储备库存,从而实现零库存。协作分包方式;轮动方式,即轮动方式也称同步方式,是在对系统进行周密设计前提下,使每个环节速率完全协调,从而根本取消甚至是工位之间暂时停滞的一种零库存、零储备形式;准时供应系统,即,在生产工位之部或在供应与生产之间完全做到轮动,这不仅是一件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而且,需要很大的投资,同时,有一些产业也不适合采用轮动方式;水龙头方式,即是一种像拧开自来水管的水龙头就可以取水无需自己保有库存的零库存形式。 1.2 基于库存管理系统、模式的研究这一领域主要是针对库存管理系统、模式开发和设计进行研究,大多学者的研究都各种信息技术结合进行,研究有深度,成果丰厚。

2019国内外大数据行业现状

当前,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国际组织都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实施大数据战略,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有着高度的热情。 美国政府将大数据视为强化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大数据研究和生产计划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在美国的先进制药行业,药物开发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是机器学习,即算法利用数据和经验教会自己辨别哪种化合物同哪个靶点相结合,并且发现对人眼来说不可见的模式。根据前期计划,美国希望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在多个领域的突破,包括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国土安全、生物医药等。 其中具体的研发计划涉及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院、国防部、能源部、国防部高级研究局、地质勘探局等6 个联邦部门和机构。 目前,欧盟在大数据方面的活动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研究数据价值链战略因素;资助“大数据”和“开放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实施开放数据政策;促进公共资助科研实验成果和数据的使用及再利用。 英国在2017 年议会期满前,开放有关交通运输、天气和健康方面的核心公共数据库,并在五年内投资1000 万英镑建立世界上首个“开放数据研究所”;政府将与出版行业等共同尽早实现对得到公共资助产生的科研成果的免费访问,英国皇家学会也在考虑如何改进科研数据在研究团体及其他用户间的共享和披露;英国研究理事会将投资200 万英镑建立一个公众可通过网络检索的“科研门户”。 法国政府为促进大数据领域的发展,将以培养新兴企业、软件制造商、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投资计划。法国政府在其发布的《数字化路线图》中表示,将大力支持“大数据”在内的战略性高新技术,法国软件编辑联盟曾号召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合作,投入3 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法国生产振兴部部长ArnaudMontebourg、数字经济部副部长FleurPellerin 和投资委员LouisGallois 在第二届巴黎大数据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共同宣布了将投入1150 万欧元用于支持7 个未来投资项目。这足以证明法国政府对于大数据领域发展的重视。法国政府投资这些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众所周知,法国在数学和统计学领域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日本为了提高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培育新产业,同时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应对抗灾救灾和核电站事故等社会性问题。2013 年6 月,安倍内阁正式公布了新IT 战略——“创建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人力资源外包 Lever觉得外包是一种管理策略,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专家执行,使公司能专注于本身核心业务发展,以提高竞争优势[3]。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则是一种特殊的外包形式。greer认为,外包是由外部伙伴在重复基础上从事原来由企业内部从事的人力资源任务[4]。 对于人力资源外包,许多国外学者认为,对许多企业来说,外包浪潮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很强,往往对适合的企业才最好。 在总结外包优势的基础上,Rodriguez和Carlos指出与专业的雇佣组织签订合同来处理企业的人力资源职能是一个可变的结论,专业雇佣组织可以与他的顾客建立一个雇佣合作关系。Greet认为有五项竞争因素使企业将人力资源部分或是全部外包,分别是企业精简、快速成长或衰退、全球化、竞争增加以及企业再造,而在这些竞争因素背后的根本因素其实就是降低成本与增加人力资源的服务品质。 关于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Quelin认为一个是企业在外包过程中对外包商的过分依赖,他们认为外包后企业就不用再过问这部分工作了,全部由外包商负责就行,很少进行沟通。另外一个是外包商的工作效率及能力不能达到既定目标,影响组织绩效的完成,把工作交给外包商后,企业失去了对这部分工作的控制,至少不能完全控制,于是当外包商的能力及效率不能达到原来期望的时候,就会

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Bahli,Bouchaib等根据交易成本的观点,归纳了外包所具有的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有以下两点:交易的不确定性;委托的不确定性和所提供服务的不确定性。 以上研究表明国外的人力资源外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外包决策、外包作用与外包风险上。主要关注的是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与实践中的问题。在人力资源外包中引入信任的研究不多。国外学者对信任的研究集中在信任的作用、类型与建立上。这里只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2)信任 梅耶、戴维斯、斯库尔曼认为:信任是指一方在有能力监控或控制另一方的情况下,宁愿放弃这种能力而使自己处于弱点暴露、利益有可能受到对方损害的状态。Sabel认为:“相互信任就是合作各方坚信,没有一方会利用另一方的脆弱点去获取利益。”胡孔河将信任定义为:在一定情境下,一方凭借自己对对方的了解,认为对方不会采取机会主义的行为或者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是小概率事件。Robert认为信任是一种资源,它以共同资产的形式存在,运用得当则可获得巨大竞争优势。McKean认为信任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如果在交易活动中缺乏信任,就必须花费大量资源,进行度量与监督以防受骗。 Sako把信任分为契约型信任、能力型信任和善意型信任,契约型信任是一种依赖契约的信任。契约越细致,越能形成交易当事人的信任。Margreet F. Boersma 等从公共信息考虑,把信任分为能力的信任、承诺的信任和友善的信任等类型[5]。 Nigel Slack等(2002)认为信任有一个过程,从计算的信任,经过认知的信任再到感情的信任[6]。Giddens认为信任关系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交易双方甚至更多方共同建构起来的;zucker认为信任的出现与这三个因素分不开:制度背

大数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报告

大数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大数据的概念 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早期,企业在大型机上部署财务、银行等关键应用系统,存储介质包括磁盘、磁带、光盘等。尽管当时人们称其为大数据,但以今日的数据量来看,这些数据无疑是非常有限的。随着PC的出现和应用增多,企业内部出现了很多以公文档为主要形式的数据,包括Word、Excel文档,以及后来出现的图片、图像、影像和音频等。此时企业内部生产数据的已不仅是企业的财务人员,还包括大量的办公人员,这极大地促进了数据量的增长。互联网的兴起则促成了数据量的第三次大规模增长,在互联网的时代,几乎全民都在制造数据。而与此同时,数据的形式也极其丰富,既有社交网络、多媒体等应用所主动产生的数据,也有搜索引擎、网页浏览等被动行为过程中被记录、搜集的数据。时至今日,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应用的进一步丰富,数据已呈指数级的增长,企业所处理的数据已经达到PB级,而全球每年所产生的数据量更是到了惊人的ZB级。在数据的这种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大数据”的概念逐渐在科技界、学术界、产业界引起热议。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分析的数据因为“大”,摆脱了传统对随机采样的依赖,而是面对全体数据;因为所有信息都是“数”,可以不再纠结具体数据的精确度,而是坦然面对信息的混杂;信息之“大”之“杂”,让我们分析的“据”也由传统的因果关系变为相关关系。 大数据热潮的掀起让中国期待“弯道超越”的机会,创造中国IT企业从在红海领域苦苦挣扎转向在蓝海领域奋起直追的战略机遇。传统IT行业对于底层设备、基础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企业在起点落后的情况下始终疲于追赶。每当企业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技术突破时,IT革命早已将核心设备或元件推进至下一阶段。这种一步落后、处处受制于人的状态在大数据时代有望得到改变。大数据对于硬件基础设施的要求相对较低,不会受困于基础设备核心元件的相对落后。与在传统数据库操作层面的技术差距相比,大数据分析应用的中外技术差距要小得多。而且,美国等传统IT强国的大数据战略也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阶段。中国市场的规模之大也为这一产业发展提供了大空间、大平台。大数据对于中国企业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更新,更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变革。随着对大数据的获取、处理、管理等各个角度研究的开展,企业逐渐认识数据已经逐渐演变成“数据资产”。任何硬件、软件及服务都会随着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化逐渐被淘汰,只有数据才具有长期可用性,值得积累。数据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可以是也应该是独立于软硬件系统及应用需求而存在的。大数据是信息技术演化的最新产物,确立了数据这一信息技术元素的独立地位。正因为数据不再是软硬件及应用的附属产物,才有了今天爆炸式的数据增长,从而奠定了大数据的基础。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都是后来制定薪酬管理模式和薪酬体系设计的理论基础。激励是指管理者有意识地用外在刺激使被管理者产生自觉行为,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工作积极性的心理过程。大量的管理实践表明,激励理论作为西方行为科学理论的核心,在企业薪酬体系的制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较有影响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出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人由低到高分为五层,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如果你要激励某个人,你需要知道他现在需要层次的哪个水平上,然后去满足这些需要及更高层次的需要[1]。同样作为美国心理学家的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以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都属于低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层次需要,它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达成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保健因素不足必然导致员工不满意,但是保健因素再多也不会为员工带来满意,只有足够的激励因素才能让员工感到满意,从而激励绩效的产生。改善保健因素,然后在工作中建立激励因素,被认为是最好的激励人们的方法[2]。史坦斯·亚当斯1967 年在《奖酬不公平时对工作质量的影响》这一著作中提出公平理论,也叫做社会比较理论。公平理论基本观点是,一个人经过努力取得了报酬后,不仅会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还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所以,他要通过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得的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也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积极性[3]。美国行为科学家维克·弗鲁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期望理论。期望理论公式为:激励强度(M)=效价(V)×期望值(E)。效价是指对这一目标的价值判断,其大小取决于个人需求的特点和价值判断的标准。期望值则是指个人对带来结果可能性大小的主观判断[4]。由此可以看出,效价和期望值两个变量任何一个较低都达不到好的激励效果,只有都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除了以上理论,激励理论还包括戴维·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等。 1.2.2 薪酬管理研究现状

国内外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2018)

行业现状 当前,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国际组织都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实施大数据战略,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有着高度的热情。 美国政府将大数据视为强化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大数据研究和生产计划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在美国的先进制药行业,药物开发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是机器学习,即算法利用数据和经验教会自己辨别哪种化合物同哪个靶点相结合,并且发现对人眼来说不可见的模式。根据前期计划,美国希望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在多个领域的突破,包括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国土安全、生物医药等。其中具体的研发计划涉及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院、国防部、能源部、国防部高级研究局、地质勘探局等6个联邦部门和机构。 目前,欧盟在大数据方面的活动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研究数据价值链战略因素;资助“大数据”和“开放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实施开放数据政策;促进公共资助科研实验成果和数据的使用及再利用。 英国在2017年议会期满前,开放有关交通运输、天气和健康方面的核心公共数据库,并在五年内投资1000万英镑建立世界上首个“开放数据研究所”;政府将与出版行业等共同尽早实现对得到公共资助产生的科研成果的免费访问,英国皇家学会也在考虑如何改进科研数据在研究团体及其他用户间的共享和披露;英国研究理事会将投资200万英镑建立一个公众可通过网络检索的“科研门户”。 法国政府为促进大数据领域的发展,将以培养新兴企业、软件制造商、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投资计划。法国政府在其发布的《数字化路线图》中表示,将大力支持“大数据”在内的战略性高新技术,法国软件编辑联盟曾号召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合作,投入3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法国生产振兴部部长ArnaudMontebourg、数字经济部副部长FleurPellerin和投资委员LouisGallois在第二届巴黎大数据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共同宣布了将投入1150万欧元用于支持7个未来投资项目。这足以证明法国政府对于大数据领域发展的重视。法国政府投资这些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众所周知,法国在数学和统计学领域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日本为了提高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培育新产业,同时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应对抗灾救灾和核电站事故等社会性问题。2013年6月,安倍内阁正式公布了新IT战略——“创建最尖端IT国家宣言”。“宣言”全面阐述了2013~2020年期间以发展开放公共数据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日本新IT国家战略,提出要把日本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最高水准的广泛运用信息产业技术的社会”。日本著名的矢野经济研究所预测,2020年度日本大数据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兆日元。 在重视发展科技的印度,大数据技术也已成为信息技术行业的“下一个大事件”,目前,不仅印度的小公司纷纷涉足大数据市场淘金,一些外包行业巨头也开始进军大数据市场,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2016年,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企业协会预计,印度大数据行业规模在3年内将到12亿美元,是当前规模的6倍,同时还是全球大数据行业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印度毫无疑问是美国亦步亦趋的好学生。在数据开放方面,印度效仿美国政府的做法,制定了一个一站式政府数据门户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e17286323.html,.in,把政府收集的所有非涉密数据集中起来,包括全国的人口、经济和社会信息。 我国大数据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目前大数据企业所获融资数量不断上涨,二级市场表现优于大盘,我国大数据行业的市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绩效考核的研究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 从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开始,随着企业业务流程再造(BPR)和全面质量管理(TQM) 等活动的风起云涌,绩效管理越来越受到欧美先进企业的重视,绩效考核的观念 和制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偏重财务目标的达成,扩大为整体经营成效的 提升。在绩效考核方法上,对个人考核大都采用目标管理法和360 度考评法,对 组织考核大都采用关键业绩指标法(KPI)和平衡记分卡法(BSC)[ l]。国外一些学者 关于绩效考核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 1990 年,Campbell 等人把绩效分为8 个独立的成分:工作特定的任务熟练 程度;工作非特定的任务熟练程度;书面与口头交流的任务熟练程度;努力;遵 守纪律;为团体和同事提供便利;监督与领导;管理[ 2]。 Robert S.Kaplan 和David P.Norton(1992)提出了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的概念。通过对企业在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客户和成长四个层面的绩 效考核,将抽象的战略有效的转化为具体的员工行动[ 3][ 4]。 Borman 和Motowidlo(1993)在总结前人及自己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

任务绩效(task performance)和关系绩效(contextual performance)的概念。他们把任 务绩效看作是组织所规定的行为,是与特定工作中核心的技术活动有关的所有行 为;关系绩效则是自发的行为、组织公民性、亲组织行为、组织奉献精神或与特 定任务无关的所有行为,涉及到职责范围外自愿从事有利于组织或他人的活动[ 5]。 Nickols 等人(1997)认为要废止绩效评估而进行绩效管理,从绩效评估到 绩效管理有赖于以下四个原则:第一,必须设定目标,目标必须为管理者和员工 双方所认同;第二,测量员工是否成功达到目标的尺度必须被清晰表述出来;第 三,目标本身应该是灵活的,应该足够反映经济和工作场所环境的变化;第四,员工应该把管理者不仅当作评价者,而应该当作是指导者,帮助他们达到成功[ 6]。Conway(1999)将人们对非管理职务的研究发展到对管理职务的研究。结 果发现对于非管理职务来说,作业绩效中包含着职务奉献的成分,人际促进可以 和任务绩效完全区分开;而对管理职务来说,任务绩效包含着人际促进的成分,职务奉献可以完全与任务绩效区分开。因此非管理职务与管理职务的关系绩效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