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儒家的性善论和性恶论与西方管理学中的X理论和Y理论的异同

儒家的性善论和性恶论与西方管理学中的X理论和Y理论的异同

儒家的性善论和性恶论与西方管理学中的X理论和Y理论的异同
儒家的性善论和性恶论与西方管理学中的X理论和Y理论的异同

儒家的性善论和性恶论与西方管理学中的X理论和Y理论的异同?

X理论与性恶论

X理论以下面四种假设为基础:

A、员工天生不喜欢工作,只要可能,他们就会逃避工作。

B、由于员工不喜欢工作,因此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

C、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

D、大多数员工喜欢安逸,没有雄心壮志。

性恶论的内容包括一下几点:

1. 人的自然本性是恶的,人的善德、善行是后天教育、学习和改造的结果。

2. 把由于满足上述生理欲望和需求而可能产生的争夺,由争夺而产生的邪恶与暴力,叫做“性恶”。

相同之处:

●两者核心都是主张人的本性自私、懒惰,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因,因此要注重强化指导

和控制,强化监督和条例。管理的任务就是告诉工人该怎样做,做什么,并且监督他们。

在管理的同时首先要确保要满足员工的利益,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奖惩体制以及规范的制度,这样就有助于实现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两者都强调管理者应当注重满足被管理者的需要,性恶论强调应当注重大方面的西药比

如说心理与精神上的需求,像耳目口腹之类的需要可以稍后使之满足,而X理论说明要是有有效的激励因素,那么员工就不会逃避工作,相反当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之时他们就会非常愿意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不同之处:

●性恶论主张“自律”而X理论主张“他律”。X理论的观点:“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

人都有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由于人有厌恶工作的特性,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仅用奖赏的办法不足以战胜其厌恶工作的倾向,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并惩罚进行威胁,才能使他们付出足够的努力去完成给定的工作目标。”这一点来说X理论是主张通过外界的压力,让员工意识到不完成任务会带来的毁灭性的后果,使其畏惧将会受到的处罚,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而相比性恶论来说,它主张通过“礼”的教育,使人性得到提高与升华,从而使人心向善,自然而然的去遵守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行为规范,从而实现自律的管理目的。

●X理论认为如果员工表现懒散,态度冷淡,不愿意承担责任,缺乏创造心,也不肯同管

理当局合作,那肯定是由于管理阶层所用的组织方法和控制方法不恰当的缘故。然而,性恶论则指出像追求享受,好逸恶劳等等不合作的一面是人的天性使然,如何去吧这种天性加以限制、乃至克服才是管理工作的必要内容。

Y理论与性善论

Y理论,它基于这几种假设:

A、员工视工作如休息、娱乐一般自然。

B、如果员工对某些工作作出承诺,他们会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以完成任务。

C、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承担责任。

D、绝大多数人都具备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仅管理者才具备这一能力。

性善论包含以下几方面:

1. 从人的天生素质看,可以使他善良,这就是所谓的人性善。

2. 仁义礼智,人所固有,这也是人所不同于禽兽的道德属性。

3. 有些人抛弃了其本心所以去追求了恶,倘若充分发扬心性的本质,就表现为善

相同之处:

●两个理论都承认人性假设是管理活动的必要前提并且人的本质是善良美好的。Y理论指

出,每一项管理活动或是决策都要以人的本质以及行为特点为出发点,而性善说的「不忍人之政」,实际上即是承认人之善性乃国家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同时Y理论表示员工的偷懒等等问题是后天形成的,与本质无关,性善说则是侧重于人的天性就是善良的,有的人行为不善,不能归罪于他的先天素质,而是由于他后天不去努力探求和发挥自己固有的善性。

●都强调了人类精神追求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麦格雷戈指出,在人们实现工作目标

后所得到的各种报酬中,最有意义的而是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也提出,人的需要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孟子则指出:人对于身体,哪一部分都爱护,都爱护便都保养。而保养小的部分的就是小人,保养大的部分的便是君子。只有满足了需求才能更好的进行一系列管理工作。

不同之处:

●性善论侧重研究管理者的行为,性善论中提倡「不忍人之政」,就是要求国家管理者扩

充内心的善性,以推行「仁政」,安定天下。从这个角度来时性善论是希望通过管理者的自身的提高从而领导好整个团队,而Y理论所着重研究的是被管理者员工的行为,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管理工作的对策和措施。从这个角度来说Y理论更像是侧重被管理者行为的理论。

●Y理论注重对于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的描述,而性善论注重人性本质的善恶。在这点上,

Y理论基本是属于科学的范畴,应为这个理论并没有对员工的这些行为作出善或者恶的道德评价,只是进行了一个客观的描述,与此相反,性善论把其归结与仁义礼智信等几方面来讨论人性的道德问题,所以说它是把人类的行为纳入到了道德范畴的体系中进行研究了。

性恶论

性恶论 性恶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理论著述 荀子认为,人之命在天,“无天地,恶生?”天地者,“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既然人是由天而生的,人情也就出于天情,同于天情。出于天情同于天情的人情就叫做“性”。所以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 荀子说:“好恶、喜怒、哀乐,夫是之谓天情。”又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荀子和孟子一样,认为食色喜怒等是人的先天性情,是人情之所不能免,是人所共有的。但是,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荀子则与孟子不同。孟子把食色和仁义都看作是出于先天的人性,其中仁义是大体,食色是小体;仁义好比是熊掌,食色是鱼。荀子则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恶”。至于仁义,则是由后天所学、

《荀子·荣辱》:“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执注错习俗之所积耳。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如是者岂非人之情固可与如此,可与如彼也哉?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 《荀子·性恶》“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认为:“故虽为守门,欲不可去;虽为天子,欲不可尽。”性、情欲都源于天,因此人对于性、情、欲最多只能是“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天能生物,不能辩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天不能治人,叫做“天人之分”。既然有“天人之分”,就可以有人治,有人与天情、天性的对抗。所以,荀子学说最后的关键是聚焦在了“天人之分”一 《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完整版)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与性恶论 我们的先人孟子和荀子曾分别提出“性善论”和“性恶论”,孟子偏重了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着眼在物性的转变,所以说性恶。这两种说法可以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物性是从无明开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对,是恶,也是不对。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与生俱来,投于善则善,投于恶则恶。我们在看待这种问题是要用理性的看法去看待这种说法,没有人从一出生你就可以断定他是一个善人或者一个恶人,看待一个人的善与恶只能从他以后的事迹或思想中所体会出来,而人的成长又是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的,所以我们不能凭空去想象一个人的善与恶。 记得有一篇文章曾经报道一个小孩从出生就被丢在一个森林里与狼生活在一起,多少年以后,当这个小孩长大被找到时,他按年龄所说已经成人,但他不会说话,不会用人的方式去生活,更没有“同龄人”所具备的思想,他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狼的生活没有什么区别。这样你能说他是一个善人或者一个恶人吗?所以说一个人的善与恶不在于这个人的本身,没有人从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善人或者是一个恶人,而是在于他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周围环境的状况。生物学上曾经提到:一个人或者动物的表现性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就算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善人(恶人),但在环境的作用下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恶人(善人)。 所以我觉得并无善与恶的定义,一切的行为都是处于动物的本能。善与恶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人格素质。比如小婴儿捡起地上的玩具,听到大人的呼唤出于无知好奇交到大人手中,就会得到嘉奖和食物,小孩学到的这种行为是好的,别人也会评价这种行为是善的;另一方面,在其他情况都不变的情况下,小孩捡到玩具时没有听到大人的呼唤,而是大玩具拿在自己的手中,别人会说这种行为是恶的,所以说“性善论”与“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都是遗传决定论,而不是多种因素据定论,我们要从多方面去考虑这个问题。 人类的善恶就是人性的善恶,因为有善所以产生了,两者是人性自身的彼此克服,人类进化的过程就是人性的演变过程,人类恶与善的斗争其实就是人性自身的斗争,我们没有必要去计较人性的善与恶,社会的演变是优胜劣汰的,无论善与恶只要不能适应整个社会历史的进步都要被逐渐的淘汰,而剩下来的就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事物,都是“好的”事物。善与恶只是一些先人的哲学思想,他们既没有必然的的错也没有绝对的错,他们提出这一观点是的环境是几千年前他们所生活的环境,而当今的社会环境绝对是和那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看到这些观点的不要去想着他的对与错,而是想着我们怎么想着去用辩证的观点去思考这一问题,进而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以便让自己能更好的去适应这个社会,然自己的思想更加的完善,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是由儒家的孟子借由孔子“仁”的观念所提出的人性论。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孟子认为,人具有一种先天的善性。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博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通过流水的比喻形象地说明,善是人性的本质属性。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这便是孟子的四端说,即为他的性善论。 孟子把善性看做了人先天所拥有的属性,需要后天的发展才能形成。那么,善性我们便可理解为是一种道德修养。孟子的性善论对于中华名族的影响便有好处也有坏处。孟子提倡要自觉地去提高个人的素质,这一点对于古时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束缚,提高了当时的整体的社会素养,令当时的人都以成为君子为目的而努力地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一个很好的未来趋向,但在当今却行不通。

浅谈性本善与性本恶

浅谈性本善与性本恶 孟子是我国最早提出人性本善说法的学者。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株我也,我固有之也。” 从〈〈孟子告子上》中看出,孟子认为人善良的特质是天生的,并非后天学习的结果。恻隐之心即同情心,人看到弱小的东西便想去保护,看到同伴离世便会伤感流泪,这都是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即羞耻之心,也是每个人都有的,人不穿衣服便觉得羞耻,当着众人的面被羞辱也觉得羞耻;恭敬之心就是人对比自己能力强,年龄大资格老的人一种谦虚、敬重的态度;而是非之心就是人辨别事情对与错的能力。孟子认为,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与生俱来的,这种能力与其他技能不一样,是小孩子不需要大人通过后天的教育就能具备的。如在《孟子.公孙丑上》说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这里孟子以性善论作

为根据,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不忍人之政勺。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这里的一个故事说道,有个小孩在井边玩,眼看就要掉下去了,旁人看见了都会去救他。之所以会救他并不是因为想要他的父母答谢,也不是想要巴结他父母,而是因为动了恻隐之心。这里孟子想说的是人性本善的理论,他认为当人看到一些不好的事将要降临在别人身上的时候,人就会同情别人,并且会尝试帮助别人。孟子认为人的这种感情是发自内心最纯真最原始的感情,是不需要学习的。 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上说:入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 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 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这里孟子阐述了自己对人性本善的理解。意思是说,人类不需要学习就能掌握的知识,是人类的善心;不用思考就能获得的智慧,是人类的良知。年幼的小孩都知道要爱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 摘要: 儒家思想内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关于人性的讨论。孟子和荀子就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两个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并非外在的功利所决定的。这四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无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这四心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既所谓“四端”。如果推广和扩充此“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连服侍父母也做不到。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恶的,必须通过化性起伪,把人的恶性转化为善性。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固小人”就叫做“性恶”。至于仁义,则是有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许多内在的联系,深入分析和比较他们的人性论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比较 正文: 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的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的过分简单化了。”孟子和荀子分别代表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那么究竟是谁的观点代表了儒家的原则?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呢?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无论另一方是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可能是错的。本文就此分别浅谈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对此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人的价值本性,它与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后者是经验的、现实的,前者却是先验的、理想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善按照后来的儒家所说,指至善,即绝对的价值,不是一般的、经验意义的善,故不与经验意义的恶相对。所谓性善论是说人的价值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个主张并非讲人性的发生历程而是讲本质历程。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所谓的善心,这种善心是人生来就有的。孟子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新,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即是善心.孟子将这种“不忍人之心”概括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同作为道德之理的仁、义、礼、智一一对应,对于

怎样看待性善论与性恶论

怎样看待性善论与性恶论 人性论是贯穿整个中国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核心内容是:人的本性是什么?以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一、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区别 1、时代背景不同:孟子处于春秋战国战乱时代,社会风气很差,孟子为了改变这种社 会风气提出了性善论。告诉人们性本善,这实际上是一种善意的欺骗。荀子处在战 国末期,秦统一全国的形式下到处打仗,民不聊生,让人对人性绝望。看出了成王 败寇的本质,社会现实趋向恶化。为使人们向善必须使他们认识到自身意识里的缺 陷,加以改正,所以,提出性恶论。 2、根源不同:孟子认为人性不受后天影响,而是由先天的良知决定的。这些良知是先 天未接受社会实践的本能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荀子的性恶论源于人本 身具有的本能,这种本能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如果任其这种本能发展,不加节制,就会发展为战争等邪恶事件。 3、对性概念的界定不同:孟子善意地看待人和人生,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荀子以严 厉的眼光审视人性,不相信人能自我完善。孟子立足于他的仁政思想,荀子立足于 现实情况。 4、关于修身问题的不同主张:孟子强调心性本心和人的内心修为,“仁”是他的核心 概念。重视修养、自我反省的作用。荀子主张本能欲望,强调外在的礼仪规范,“礼” 是他的中坚术语。重视学习、教育培养、社会约束。 5、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孟子把食色与仁义看作先天的人性;荀子则认为人性与好 恶、利欲等情绪欲望有关。 二、同一性 1、都属于人性问题思考范畴,都以人性为出发点。 2、对于人性的思考有相同的共同点。都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先天的,与后天习得没有关 系。 3、共同的人性基础----孔子的人性观。认为人性的差别来源于后天的习染,这是注重 社会实践的观点。 总之,孟子与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关于人性的解释都是不完整的,它们互相对立却又相辅相成。不管是哪一种观点我们都应该辩证地看待它们!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浅谈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对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话题的争论已经绵延了上千年,如今依旧没有一个定论,为什么呢?因为人格的发展都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这些复杂的因素相互影响,不能以一个简单的善恶定论来判断。我认为性恶论说的也不是恶毒,而是人生来就有性本能,但是人格的发展主要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就像弗洛伊德所说,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这就是由环境教育对个体的影响程度所决定的。 在古代,哲学家对人性善恶进行了探讨。苟子否定了孟子的性善论,指出:”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这里所列举的饥食、寒暖、劳息、好恶等人生而有之的品性与孟子所言的侧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等善端是完全不同的。两者可以说是站在被教育前和被教育后的两种观点的碰撞。也有句话说,“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执注错习俗之所积耳。”人非生来就有善恶,尧、禹等贤圣之人与桀、跖等暴恶之人是一样的,人的本性是唯利是图的,成为君子者在于后天的修为。故而苟子以“性恶”为理论基础,更加强调了礼乐教化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法治提供了思想前提,提出了礼法共治的主张,即礼乐不可废,法约不可弛,通过法律的约束来达到治理社会的效果,毕竟在性本善的社会里,只能管得住君子,是管不住小人的。 在古希腊,论及美德和知识的关系时,苏格拉底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美德即知识”。不过,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并非人类的全部知识,而是指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美德指包括对父母的孝道、兄弟之间的友爱、朋友之间的友谊、信任等,这些也都靠教育来完成。这一命题揭示了教育和道德的关系,即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挖掘、发展人的美德和善性。美德和善可通过教育、通过学习各种知识而获得。美德是善的,针对人来讲,善就是节制、勇敢、正义等。接受教育,学习和掌握各种伦理道德知识的过程,就是美德的获得和完善的过程。从

孟子说性本善,荀子说性本恶,董仲舒为何反对性善亦不言性恶

孟子说性本善,荀子说性本恶,董仲舒为何反对性善亦不言性恶自古以来,人们对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一直有争论,孔子说性相近,孟子说性本善,荀子说性本恶,仅仅在儒家学派中,诸位先贤对人的本性都有自己别具一格的看法。到了汉代以后,中国社会经历过了春秋、战国时期长达几百年时间的大动乱后,风雨飘摇的中原大地渴望大一统。 春秋战国时期之诸子百家争鸣虽然精彩,但是百家各是其是、各非其非,而中原大地之统一,亦需要思想统一,基于此,战国以后之社会急切需要能吸收百家思想之精华,且适应当时大时代环境的思想出现。于是,汉武帝时期出现了董仲舒,而董仲舒亦因为其统一思想的举措,而名垂千古。 大家对董仲舒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说法比较熟悉吧,但是董仲舒之“儒术”,某种程度上说,与先秦诸子之“儒家思想”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董仲舒以先秦儒家思想为主,借鉴吸纳了诸子百家思想,并且结合当时的时代环境,开创儒家经学。亦如冯友兰先生所说:董仲舒之学说立,而经学时代始。汉代之“儒术”虽植根于先秦之儒家思想之上,但是某种意义上说,二者却不能等同。想要把先贤文化运用于当前之现实,总是不能生搬硬套僵化套用的,要根据现实环境,来选择性吸收借鉴以及发挥先贤思想。基于此,董仲舒之儒术自然与先秦儒家思想有差别的,同时,董仲舒亦在先秦儒家思想之上做了些许发挥。我们就拿董仲舒在人性论上的议论,来聊一聊董仲舒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发挥。董仲舒对于人之本性的说法有三,分别是性待善、性善情恶和性三品,这里着重讲讲性待善。董仲舒不赞成孟子性本善的说法,董仲舒说:“吾之性命者,异孟子。孟子下质于禽兽之所为,故曰性己善;吾上质于圣人之说善,故谓性未善。”董仲舒的这个意思是说,孟子以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以此区别于禽兽,但是董仲舒认为孟子此举是降低了善的标准,他不认可。董仲舒将圣人所提倡的善看成真正的“善”,所以董仲舒认为“性待善”。 虽然董仲舒反对性本善的说法,但是董仲舒认为人性中是有善质的,人可以在后天发挥自己的“善质”,继而成为善的存在。董仲舒还举了一个比较生动的例子,大致意思就是,善良就和大米一样,本性就如长出大米的禾苗,禾苗虽然可以长出米来,但是禾苗却不是米,所以人之性可变善,但是“性”本身不是“善”,就如禾苗不是大米一样。其实,我们不难看出,董仲舒虽然否认了孟子的人性本善的说法,但是也没有去赞成荀子的人性本恶一说。他采取了折中调和的方法,他虽然不认为性本善,但是亦不认为性本恶,却认为人有“善质”,人可以在后天发挥这个“善质”。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摘要】:人性究竟是善?是恶?自西周初年人性观念的萌发,直至今日,对人性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从未中断过,并且还多次出现发展的高峰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人性问题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各种思想学说层出不穷。儒、道、墨、法等皆提出了自己对人性问题的看法。而儒家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性论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孟荀二人对人性概念的界定,对人性善恶的判断,以及修身之方法等的比较,来认识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异同,从而对人性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字】:孟子荀子性善论性恶论斗争性同一性 人性论是贯穿整个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核心问题是:人的本性是什么?而以孟子性善论和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给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相互对立的答案,并且争论了两千余年未有结果,而人性问题也在这不断的争论中向前发展,逐渐成熟。 一、孟荀人性论的斗争性 1、时代背景不同。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此时的社会风气很差,孟子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于是提出了性善论,并告诉人们人性本善,只要不去学习坏的东西,不被坏的社会风气所同化,我们自身便不会变坏。这实际上是一种善意的欺骗和自我催眠,这与当时的

社会现实相差甚远,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而荀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末期,秦统一之势已经势不可挡,每次伐攻都是数十万人。看到这些,荀子有些绝望了,看清了成王败寇的本质,社会现实趋向恶化,知道自我催眠已经不管用了。为了使人们向善,必须充分让人们认识自身的缺点,才能心悦诚服地改正,因此他提出了性恶论。 2、根源不同。孟子认为人性善的根源不是来自人后天的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一部分是人在没有接触社会实践的情况下所具有的生物本能,一部分是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这就是孟子性善论赖以立论的基础。[1]而荀子人性恶的根源则在于人本身具有的本能。这种本能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不是人为促成的人生来就有耳目之欲、声色之好、求利之心,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衣,劳而欲息,声色之好。但这种本能如果任其发展,不加节制,不加约束,就必然要产生争夺、残杀等邪恶的事情,造成社会混乱,因此他认为人性本恶。 3、对性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从一开始在性的概念的界定上,孟荀就发生了内圣与外王两个对立的价值取向的分野。“孟子言性善,乃谓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是仁义理智四端。荀子言性恶,是说人生而完具的本能行为中并无礼义;道德的行为皆必待训练方能成功。孟子所谓性,与荀子所谓性,实非一事。[2]在对性的界定上,孟子善意地看待人和人生,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荀子则以一种冷峻严厉的目光审视人和人生,不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的一翼,稍晚的荀子代表儒家的现实主义的一翼。”[3]尽管孟子主

性善论性恶论

性善论是孟子提出的“向善论”延伸,《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理论内容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但是对于孟子的文章描述,他认为人性还是本善的。 论证过程 1. 以“不忍人之心”论“本心”,确立性善论。孟子看重心的道德本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2. 由本心论本性,由不忍人之心得出‘四端’说,所以人才有“仁义礼智”四德。即将善这种本性看作生而有之的先验的。孟子的四端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 3. 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只有尽自己的道德本心去行事,就可以认识了解到自己的本性是善的,在内心上不会抗争,由此知本性与本心。而了解自己的本心是善的就知天了。确认人的善来自于天将人的价值源头客观存在化。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恻隐和羞恶是人的一种心理常态,孟子说“人皆有之”,即认为这种心理常态是人人具有的,无一例外,以此是带有普遍性的。普遍存在的,也就是天然所固有的。无一人能够例外,非个人能力所及,于是就成为一种绝对,一种极致。所以孟子说性善“人皆有之”,又说“我固有之”。孟子认为,这种人心所固有的心理常态就是仁义的萌芽之所,是仁义礼智的本原。既然人是性善的,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充分施展人的这一性善本质,也就是如何依据性善而实践的问题了。孟子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是每一个人的作为都有善有不善,并非可以不加努力完全自动地依据本性去行善。遵守性善的人,就是顺受其正,就得天之助,得人之心,就是正命,就得以成功。不遵守性善的,就不得天助,不得人心,就非正命,就要逆天而亡。有行之者,有不行之者,孟子学说最后的关键是聚焦在“取舍”一点上。所以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强调一个“求”字。 冯友兰先生说:“荀子最著明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伪,就是人为。”“禽兽有父子,有牝牡,这是自然。至于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而是

性善论与性恶论的比较极其意义

摘要:孟子和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对于人性善恶的不同认识与思考一直都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孟子提供了人性之善的内在依据和人天生具有的修己的可能性和主动性,忽视了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被动性;苟子则强调修己的必要性和被动性,但却忽视了主体向善的可能性和主动性,二者的相互补充恰好克服了对方理论上的片面性和不足。所以,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的揭示都是不完整的,他们虽互相对立,实为相辅相成。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论;性恶论 孟子和荀子对于什么是人性,各有不同的理解。孟子以为的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所具有的根本标志。他认为人的本质特征在于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这四心同时是孟子主张性善论的叙述起点。而荀子以为的人性,是指人还未进入社会生活之前、生来俱有的自然本性,正所谓:“凡性者,天之就也”。①可见,在荀子这里,人性主要是指自然生成的人的本能。 一、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区别在于: (一)时代背景不同。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此时的社会风气很差,孟子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于是提出了性善论,并告诉人们人性本善,只要不去学习坏的东西,不被坏的社会风气所同化,我们自身便不会变坏。②这实际上是一种善意的欺骗和自我催眠,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差甚远,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而荀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末期,秦统一之势已经势不可挡,每次伐攻都是数十万人。看到这些,荀子有些绝望了,看清了成王败寇的本质,社会现实趋向恶化,知道自我催眠已经不管用了。为了使人们向善,必须充分让人们认识自身的缺点,才能心悦诚服地改正,因此他提出了性恶论。 (二)根源不同。 孟子认为人性善的根源不是来自人后天的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一部分是人在没有接触社会实践的情况下所具有的生物本能,一部分是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这就是孟子性善论赖以立论的基础。而荀子人性恶的根源则在于人本身具有的本能。这种本能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不是人为促成的人生来就有耳目之欲、声色之好、求利之心,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衣,劳而欲息,声色之好。但这种本能如果任其发展,不加节制,不加约束,就必然要产生争夺、残杀等邪恶的事情,造成社会混乱,因此他认为人性本恶。 (三)对性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 ①杨英法. 荀子“性恶论”与孟子“性善论”比较研究[J]. 北方论丛,2012,06:100-102. ②叶惠宏.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

中西性善论与性恶论之比较_余保玲

中西性善论与性恶论之比较 余保玲(浙江省委党校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有人把对人性的不同阐释视为中西文化冲突的根源,这种观点是现代化过程中民族国家的文化语境的产物。然而,人性的本质是客观的,并没有中西方的差别。考察中西方性善论与性恶论渊源、互补及其历史影响,有助于正确认识人的本性。 Abstract:Some people regard as to the human nature different explanation China and the West culture conflict the root,this viewpoint is in the modernized process the nation-state cultural linguistic environment product.However,the human nature essence is objective,not West's difference.In the inspection the West discusses friendly with the nature discusses the origin wicked-ly,supplementary and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is helpful in is confirming the judge the natural disposition. 关键词:孟子荀子弗洛姆性善论性恶论 key word:Mencius Xun Zi Fuluomu discusses the nature to discuss wickedly friendly 作者简介:中共浙江省委党校伦理学硕士研究生余保玲浙江杭州310012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10)-11-0191-02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对人性问题进行了不断的争论和探索。在中国哲学史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以孔子人性论为思想渊源,他们对人性概念作出了各自的规定,存在着既对立又互补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且对后世儒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名代表、当代哲学家弗洛姆对人性问题的探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弗洛姆的人性学说对于正确认识中国传统的人性论,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人性论的渊源 (1)中国性善论与性恶论的思想渊源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追本溯源,都是以孔子的人性论思想为渊源的。商、周时代的《易经》和《尚书》已经有了“性”概念的萌芽,如《尚书》有所谓“兹乃不义,习与性成”1的说法。在中国哲学史上,孔子率先论述了人的本性问题,他提出了著名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的命题。这里,性是指人之本性,性相近,意即人在本性上是相近的;习,是指道德习俗,习相远,意即人们在后天的道德习俗上是差别甚远的。的确,初看起来,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这一命题只是承认人有相近的本性,而并没有直接确认性善性恶,抑或性无所谓善恶。 如果进一步考察孔子阐述人性问题的其他一系列言论,那么,孔子的这一命题无疑包含相当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孔子为人处世,“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3,也就是说,以闻道为志向,以天道所赋予人身的规定性(德)为立身依据,以仁为行为规范。孔子认为,天赋德性(直)是由天道赋予的,他自己的德性也是由天道赋予的。他说:“人之声也直”4,“天生德于予”5。 在具体解释天赋德性时,孔子又强调“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6,将智慧视为人的三大善良德性(智、仁、勇)之一,并且明确肯定“唯上智下愚不移”7。不难理解,这里的“唯上智下愚不移”命题,包含人性之善与恶的对立的意思。在孔子看来,“让智”之人,富有智慧,办事正,没有私心,光明磊落,是性善也,“下愚”之人,缺乏智慧,处事邪,多求情欲,心术不正,是性恶的;天生的圣人和恶人是罕见的;绝大多数人的天性是相近的,只是由于后天的道德习俗相距甚远,才使人性有善恶之分。因此,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这一命题实际上蕴涵性善和性恶两种可能情形。 孔门弟子或孔门后学往往把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命题,理解为人性有善恶。孔子的弟子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皆言性有善有恶”8。程树德先生《论语集释.卷三十四》援引的《汉书.古今人表传》,有异端诠释孔子所谓“唯上智下愚不移”的话则提供了另一个佐证:“譬如尧舜禹、稷、契与之为善则行,鲧兜欲与之为恶则诛。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谓为上智。桀纣、龙逢、比干欲与之为善则诛,于莘、崇侯与之为恶则行。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9可见,《汉书》作者也确认孔子人性论包含“性有善恶”的思想因素,所谓上智这为性善之人,下愚者为性恶之人。“性有善恶”命题之间的矛盾。正是孔子人性论的内在矛盾引发了孟、荀人性论之争。沿着孔子“性相近也”方面发展为孟子的性善论,顺着孔子“习相远也”方面则发展为荀子的性恶论。 (2)西方罪性论的思想渊源 在以希伯来文明为其根基之一的西方文明中,人性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人性都是全然败坏的。这构成了西方文明传统人性论的基础,成为西方精神意向结构中的基础和根据。 罪在希腊问中原初的意思是“偏离”,与射箭不中靶心是同样的意思。在基督教的义理中,罪是人与上帝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偏离或断裂。这样的偏离和断裂就把人性指向了与道德本源的分离;而这种分离又必然导致了人各种行为上的恶性。这种认识造成了西方人对人性(尤其是对自己的)基本的不信任,这就是罪感。罪感不单单是对人性的一种客观评价,更是对生命的一种深刻体认,是对关涉人性的最基本的意向前提。这是人性的一条主观法则。 二、人性论的互补 (1)孟、荀人性论的内在联系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在理论表现形式上互相对立,但是在逻辑意蕴上又互相补充,二者分别揭示了人性的不同侧面,又共同深化了孔子的修己之道。 首先,孟、荀人性论分别揭示了人性的不同侧面。从群己关系看,孟子的性善论试图揭示人天生具有一种对社会群体生活的欲求以及抑制自己的独特需要的以适应社会群体生活的理性,因而也就具备了对社会群体生活所必须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荀子的性恶论则试图揭示人天生具有一种摆脱社会群体生活准则束缚的心理倾向以及与次相关的追求自我满足的感性欲望,因而往往会破坏社会群体生活的争夺、残贼、淫乱等恶行。从逻辑上说,荀子的性恶论补充了孟子不甚重视的人先天具有的不愿受群体约束的心理倾向和感性欲望方面,孟子的性善论则补充了荀子不甚 文化空间文化

性善与性恶

性善与性恶 何为性善,何为性恶?性善论是由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孟子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性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德,并由其引出“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没有四端则不能称之为人。与性善论相对,荀子则提出了性恶论。性恶论中提出人性有恶,要化性起伪。荀子主张人性有“性”“伪”两部分,“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是善的礼乐教化。荀子认为人类作为一种生物定有其与生俱来的本能即求生的生理本能与趋利的心理本能,我们没有必要否定它,回避它,只要好好引导。 然而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不是让人自动性善作恶,而仅仅是对于人性的两种不同看法而已。从理论核心来看,性善论强调良知,目的是让人们遵循自己善良的道德本心行事。而性恶论则更加注重本能,它直视人们的各种欲望却更强调本能需要通过礼教来束缚。从本性角度出发,性善论的本质仍为“仁”,孟子始终立足于他的仁政思想,主张自我反省,自我修养,自我完善。性恶论的本质则为“教”,人生而有恶,本性需要通过外界的教育培养,社会约束来加以控制。孟子生于社会风气极差的战国战乱时期,所以他提出性善论,希冀通过这来改善这种混乱的社会风气。而荀子则处于秦统一全国的战国末期,当时战乱四起,民不聊生,因此他提出性恶论想让人们重新审视自我,看清局势。但是从结果来看,性善论提倡通过修身来保持自己向善的本性,性恶论提倡通过学习来克服向恶的发展。这两种学说的最终目的都是让人们增强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也就是说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与荀子提出的性恶论初衷并不相悖,因此这两种学说相互对立却也相辅相成。 我个人的观点是人本无性。善恶是一种道德观念,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善恶观,这种观念并不具有先天性,而是后天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善恶的界限也并非十分明显,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善恶好坏之分。毒药以毒攻毒可救人命,补药大补也可以无形中置人于死地。哪怕是客观的数学题1+1在在脑筋急转弯中也可以不等于2。人生如白布,是在不断和周围环境接触的过程中染上颜色的。人性就好比一块石头,工匠拾到了它,精雕细琢,他就会成为一件雕刻艺术品,供他人敬仰;流氓拾到了它,打架斗殴,他就会沦落为一件行凶工具,遭他人唾弃。性善论和性恶论不过是孟子和荀子两位哲学家站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上分别提出了对人性的认识,而人本无性则是我在当下的环境背景中提出的自己对人性的认识。

性善论与性恶论之我见

“性善论”与“性恶论”之我见 11历史莫跃勋 “性善论”与“性恶论”是关于人性的两种不同看法,在中国最著名的是同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孟子和荀子。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们对于人性的看法虽截然不同,但追求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引导人们去恶向善,拥有良好的品性修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在我看来,他们在所处的时代下能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观点都是非常伟大的,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我选择支持哪一个的话,仅从我个人的理解和情感出发我更支持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理由如下: 首先,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 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孟子以人具有“四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得出人了“性善”的结论。 而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认为孟子所谓的人的“四心”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善”是人类社会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共同达成的一种社会观念,也就是“善”是“人为”的不是“人本”的,与人的“本”相距较远,不太有说服力。而荀子从人的自然本能出发,去说明人由本能使然就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做出恶行,恶是人与生俱来的,这更接近人的“本”,更有说服力一些。 其次,从人类社会出现的各种现象中,使我更愿意支持荀子的性本恶。人性中的贪婪、自私,麻木、冷漠使得人们时不时活在一个弱肉强食,自相残杀,残酷无情的社会中。受过“善”教的人还会有战争、杀戮、掠夺、暴力、强奸、贪污、受贿、、、、、人类的种种恶行,无不说明人性的本恶。而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如此多的由恶性带来的恶行,“善”才显得如此的珍贵。社会才会如此重视教育教导人们“弃恶扬善”,重视法律法规的建设以“惩恶扬善”。社会中有善行,但我想他们的“善”正是在得益于后天的教化才形成的,而不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性。社会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稳定,也是由于本恶的人性受到了社会达成的共识制约,而不至于恶行泛滥。若对恶性的制约不力,那社会将会限于动荡混乱之中,恶行四起。 再次,从个人的身心,和感受出发,我也更支持荀子的性恶论。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我想他是不知何为善也不知何为恶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得到人类社会的各种有关善的教化影响,他一旦踏入人类社会,不用教他凭本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做出恶行来,这个“恶”是因为他不懂得人类社会规则,损害了他人。他在人们眼中就“简直不是人”是“禽兽”,且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兽性大发”“作恶”。而在现实社会中的我们,谁能说自己与生俱来就没有“兽性”呢?有“善心”的你又能保证自己的“兽性”不会突然爆发,酿成恶果吗?因为这种“恶”的存在,它潜伏在我们的生命里,所以我们才需要加强身心修养,使我们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论文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论文 孟子继承了孔子“性相近”的理论,在人性问题上主张人性善。人性之所以善,是因为人性中有先验的纯粹的善端。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指善的萌芽、善的开端,不能把善的萌芽等同于现实的善,可能和现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有四类,即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先验的善端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培养就可以转变为现实的善,即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汉代的董仲舒继承发展了这个观点,增加了信,演变成了五常。仁指一种纯粹的道德观念和品质,是一种道德属性,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即约束白己把不符合礼的规范的言行纳人礼的规范,作为一个符合仁的原则的人,在视、听、言、动等方面都要符合礼的规定。礼相对于仁来说,是一种比较具体的道德规范。在如何达到仁上,孔子指出要贯彻忠恕之道,忠是比较高标准的要求,而恕则是比较低标准的要求。义指正确的行为。智指增长知识,儒家所强调的知识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知识,而是指用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真理。 (一)孟子性善论实现善的途径—求其放心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那现实中的恶是如何产生的呢?孟子的性善论必须回答人性恶的问题。孟子的善端说,为解释人性中的不善留下

了余地。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其善性,不断发展和完善白己的道德,顺乎人的本性。孟子在解释不善时,更强调的是人的差异,而不是环境的差异,在行为上是否为善,主要取决于主体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够顺乎人的本性,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客观的原因指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主观的原因涉及主体选择,人是否能够顺应白己的本性去发展善性,关键在于道德主体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性善是人身上的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可能的善要转化为现实的善,需要道德主体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反省内求,顺应人的本性去扩充发展。 (二)荀子性恶论实现善的途径—化性起伪 在人性问题上,荀子必须回答人性善的问题。既然人性是恶的,是先天的,善是怎样产生的呢?基于此,荀子提出了“化性起伪”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可化”的,即可以改造的,通过化性使先天的恶变为后天的善。既然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人怎样能够在道德上达到善?荀子认为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如果没有社会组织中的合作和相互支持,人不可能改善白己的生活。在社会中共同生活,需要共同的行为准则,需要用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人天生具有欲望,有欲望就有欲求,如果无止境的追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