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数据集中控制中心设计方案

数据集中控制中心设计方案

数据集中控制中心设计方案
数据集中控制中心设计方案

数据采集器、数据转发软件系统

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系统设计原则 (4)

1.1 项目背景 (4)

1.2 设计总体原则 (4)

1.3 参考标准 (6)

1.4 使用条件 (6)

第二章系统功能及特点 (7)

2.1 系统功能 (7)

2.2 系统特点 (8)

第三章系统集成方案 (9)

3.1总体目标 (9)

3.2系统设计原则 (9)

3.3系统设计路线 (10)

3.4系统技术架构 (11)

3.5采集接口层详细方案 (12)

3.6系统实施方案 (14)

3.7系统方案要点 (17)

3.8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7)

3.9运行环境 (18)

3.10数据采集器技术性能参数表 (18)

第六章检验及质量保证 (20)

6.1验收 (20)

6.1.1一般要求 (20)

6.1.2 到货验收 (20)

6.1.3 成品抽检 (20)

6.2质量保证 (21)

6.2.1 质保期 (21)

6.2.2 流量卡保障 (21)

6.2.3 售后服务 (21)

6.2.4 服务响应 (21)

6.2.5 质保期外服务 (21)

6.2.6 软件升级服务 (21)

6.3包装、装卸、运输与储存 (22)

6.4 产品认证 (22)

第一章系统设计原则

1.1 项目背景

集控平台系统集成、协议转发系统,它能够将各电站的逆变器、等设备的实时、历史和故障等信息统一采集、集成、存储、处理后以协议转发至集控平台。

通过建设数据集成、转发系统,可以对分布式屋顶太阳能电站以及地面电站的过程数据,监测、记录、分析、指导。实时监控各种能源设备的运行情况,可以实时发现设备异常、评估电站发电效率和投资回报率,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及运营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1.2 设计总体原则

系统集成、协议转发系统必须能够适合多厂家设备和各种通信环境,因此,应当采用国际通行的数据接口标准。系统具备足够的扩展性,以便将来能平滑升级以支持更多的光伏及其他类型电站的接入和管理。保证数据传输的经济性、稳定性、安全性。

数据集成、协议转发系统应采用IEC61400-25系列标准进行数据规划和数据通信。

数据集成、协议转发系统应严格按照光伏电站建设有关技术防范的规定建设实施,软件和硬件上均满足长期稳定可靠运行,通讯网络采用GPRS无线传输方案以适应不同终端设备接入要求。

1、技术先进性

采集、传输、监控设备均选用先进产品,本项目技术方案融合了计算机、互联网、通讯、工业控制等领域的新技术:多线程、通讯中间件、图形管理、实时数据库、动态脚本语言、海量数据分析、负载均衡等技术。

2、数据实时、完整性

采用多线程技术,根据所监控设备的多少自动分配线程,实现负载均衡。能够完成不同厂商、不同种类、不同型号设备的监测数据统一完整采集;

业务流程完整性:系统能够提供多用户多电站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周期采样数据、事件数据等,时报表、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等数据报表和图形报

表等。总部历史数据自动补全,保证数据的完整。

3、规范性

系统建设遵循有关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电力行业有关标准。制定或完善相关标准规范,确保监测设备、监测数据通讯的规范性。界面设计遵循有关界面设计规范。

4、可靠性

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均采用技术成熟的产品,各模块间互相独立,互不干扰,在设备更换时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保障系统全天候正常运行;系统的局部故障不影响整个监控网络的正常工作。

5、电磁兼容性

现场采集器硬件设备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监控设备本身不产生影响被监控设备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并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6、安全性

监控系统硬件采集回路具备有良好的保护机制,不会因采集回路造成被监控设备电路发生断路、过流和短路等故障,不会对被监控设备造成损害。监控系统硬件设备应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不会对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7、扩展性

●硬件扩展性:系统能够广泛适配新接入的设备通信接口,方便光伏电站系统扩容。

●软件扩展性:软件功能模块应可重用、可配置、可拆卸。

8、开放性

●系统能够同集控系统进行数据信息交换。

9、集成性

能够集成光伏相关设备关监测数据,分类处理,分类存储,统一转发。

10、节能性

充分考虑整个设计环节的节能标准,在达到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节约能源和资源。

11、经济性

系统配置满足性能价格比在各种同类系统和条件下达到最优,并充分考虑系

统的运行和维护成本,并使之达到最小化。

1.3 参考标准

●GB1526-89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字编制符及约定

●GB/T12504-90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13702-92计算机软件分类与代码

●GB/T14079-93软件工程术语

●GB/T15629.3-1995 中华人们共和国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

●GB/T15532-1995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

●DL5003-9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DL476-92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IEC 6185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协议

●Q/GDW 617-2011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光伏并网发电监控系统标准草案

●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1.4 使用条件

序号名称单位标准参考值

1 周围空气温度

最高气温

+45 最低气温-10 最大日温差K 25

2 海拔m ≤2000

3 太阳辐射强度(户外)W∕cm20.1

4 污秽等级 3.1厘米/千伏

5 覆冰厚度mm 10

6 风速/风压(户外)m/s/Pa 34/700

7 湿度日相对湿度平均值

%

≤95 月相对湿度平均值≤90

8 地震烈度度VI

第二章系统功能及特点

2.1 系统功能

该方案结合计算机、工业控制领域和互联网的海量数据处理技术,双机热备份环境开发(使用云服务器,做热备),通过数据采集器获取底层设备原始数据,中间协议转发程序服务器负责协议采集、存储、配置、处理、中转、输出,接受集控平台的召唤。

管理软件主要功能包括:

(1)实时数据采集交换

(2)整体运行状况监控

(3)设备运行状况实时监控

(4)环境数据实时展示分析

(5)故障与报警转发

协议转发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

(1)配置点表

(2)数据解析

(3)数据处理

(4)集控平台协议开发

数据采集器的具体采集要求如下:(包括但不限于)

逆变器

(1)接入目的:监测和控制

(2)采集的基础数据:

(3)累加参数:当前总功率、发电量(日、月、季度、年、总)、二氧化碳减排量(日、月、季度、年、总)、报警次数;

(4)运行参数: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直流功率、交流电压、

电流、逆变器机内温度、时钟、频率;

(5)运行状态:运行、关闭、待机;

(6)报警警数据:逆变器厂商所提供的设备报警数据,系统保证不遗漏任何一家厂商设备的任何一个原生告警。

(7)控制的内容:开启、停止、参数设置/调整

(8)通讯方式:RS485 /Modbus协议

2.2 系统特点

该系统为大型分布式能源数据集成、转发系统,需要有灵活的扩展能力。必须稳定处理相关数据,不得出现接入电站的大规模同时掉线故障。电站名称,采集器/逆变器名称等都需要业主在集控平台中输入。主要技术特点为:

●分布式:客户所管理的电站分布在不同的位置,通过GPRS进行数据传输。

●海量数据:预估数据量为100万亿条,数据量非常大,需要响应时间<50ms, 需要强大的数据库处理能力和数据优化算法。

●扩展性要求高,需兼容各第三方系统。

第三章系统集成方案

3.1总体目标

在阿里云架设中间接口服务器,由电站现场的GPRS采集器将不同逆变器相关数据采集后,上报至中间接口服务器处理、存储并统一以规约通过服务器中转至集控中心平台。中间服务器必须实现双机冗余与自动切换,另由于项目数量较多,且分批实施,要求系统扩展性要好,数据量较为庞大,需要考虑充分,以满足大的数据量的运算处理和扩展的需要。

系统架构如图所示:

3.2系统设计原则

1、技术先进性

?技术方案融合了计算机、互联网、通讯、工业控制等领域的新技术:多线程、通讯中间件、实时数据库、动态脚本语言、海量数据分析、负载均衡等技术。

2、数据实时、完整性

?采用多线程技术,根据所监控设备的多少自动分配线程,实现负载均衡。

?系统能够完成不同厂商、不同种类、不同型号设备的监测数据统一完整采集;

?业务流程完整性

3、规范性

?系统软件设计质量标准与流程。

4、扩展性

?软件扩展性:软件功能模块应可重用、可配置、可拆卸。

5、开放性

?系统能够同各系统进行标准数据信息交换。

6、集成性

?能够集成光伏电站运行参数、环境和气象信息等等监测数据,分类处理,分类存储,统一转发监测数据。

3.3系统设计路线

整个系统从下而上分为光伏设备层、通信层、数据采集接口层

设备层

光伏电站设备的设备支持常用数据传输协议如MODBUS/485等,由数据采集器或者通讯管理机将不同设备的数据进行解析,并通过有线、无线及internet 或专用网络等网络同监控(集控)中心交换传输数据信息。

通信层

通讯层可以支持以太网、GPRS/3G、光纤等不同底层通信方式进行通信,考虑到数据采集时间要求较短以及响应速度要求较高,建议采用数据较快的通信方式。

数据采集接口层

采集接口层接收光伏采集设备上传的数据,接口层以MODBUS TCP的方式与光伏设备进行通信。采用非阻塞式多线程进行设计,保证数万台设备的同时方位。并且,该系统集成了主流汇流箱、逆变器、直流柜等的通信解析模块,可以无障碍的于这些设备通信。对于新增加的设备,可以通过编写通信解析接口的方式进行纵向扩展。

数据库层

数据库层包括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实时数据库采用事件触发模式通讯,减少CPU的利用率;支持10万个标签点,每个标签点需要单独设置访问权限;支持在线修改;实时数据刷新速率高。历史数据库支持10万个标签点,每个标签点需要单独设置访问权限,支持毫秒级的数据存储,数据存储间隔时间不超过10秒,数据可以保存20年以上,查询速度快,支持按数据值变化来保存,定时保存等特性;支持多种查询模式;历史数据检索速度迅速,100万亿条历史记录查询任意标签点任意一天的历史数据记录的响应时间小于50毫秒。

3.4系统技术架构

技术架构,如下图所示:

3.5采集接口层详细方案

采集接口层负责将数据采集设备接入到系统中,获取光伏设备(汇流箱及逆变器)、环境监测仪的实时和统计数据以及各类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在中间服务器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后,通过数据接口向集控平台提供数据服务。

作为数据采集、转换的平台最底层的数据入口,接口层承载大数据量的实时数据获取功能,使之成为平台中实时数据的最主要来源。数据采集系统的稳定运行是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不可或缺的基础组成部分。

数据采集接口层的技术架构如下图所示:

要求接受多种光伏设备的数据,是实时监控和上层管理的基础,数据延时、缺失或错误会引起错误的监控操作或管理判断,对设备正常使用和生产管理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保证采集交换系统中获取的数据及二次数据完整正确,并通过各数据接口及时传输到集控系统。因此对接收并发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要兼容多种MODBUS或者RS485/422的设备,需要集成多种设备的通信协议。最后,还需要考虑接入其他新能源项目,所以需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本系统采用自主开发的接口服务中间件来提供异步的、事件驱动的数据采集功能,主要特点有:

●海量并发

●处理大容量数据流更简单

●处理协议编码和单元测试更简单

●I/O超时和idle状态检测

●应用程序的关闭更简单,更安全

●更可靠的OutOfMemoryError预防

●基于OIO和NIO的UDP传输

●本地传输(又名in-VM传输)

●可通过添加解析组件灵活扩展需要进行通信的设备

性能压力测试结果

测试环境

服务器1台

配置: 8核CPU 16G内存

操作系统:centos

测试方法:

用程序共创建12万个socket长连接,连至服务器,每个连接每5秒钟进行一次数据交互.查看服务器资源占用情况。

测试结果:

在稳定状态下,服务器CPU占用率约15%, 占用2G内存,交互无延时。

数据解析处理模块

集成了常见光伏设备如逆变器、汇流箱、气象站等的MODBUS/485协议,因此可以迅速对设备进行接入。同时可以灵活扩展,以便接入新的设备。

系统获取到各本地数据后,需要对各种来源的数据进行一致的定义和规范化,并对采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统一存储管理。数据采集系统需要对所有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规范化,参考IEC61400-25标准对所有数据进行建模,以能够对所有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并提供基于标准的统一的数据接口。

从底层设备中直接采集到的数据中可能存在可疑或错误的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对这类数据进行过滤。应当可以根据运行数据的一般规则对数据采集策略进行配置,或手动配置采集策略,过滤明显错误的数据值。

直接采集的数据不能完全覆盖后续数据服务或管理的需要,系统支持根据一次数据产生二次数据。 原始数据

在线数据预

处理(子流

程1)不处理离线数据预处理

有效数据离线分析、

实验数据源

错误信息实时点配置

报警、故障

追踪

3.6系统实施方案

架设云接口(云)服务器,由接口(云)服务器将不同逆变器供应商设备数据采集后,统一以的协议格式统一发送至集控管理平台。系统架构如图所示:

华为

科士达

固德威

棒式数据采集器中转服务器(阿里云)阳光服务器(阿里云)阳光集控系统古瑞瓦特

中达电通

现场逆变器

1.Solarman协议转换程序做为主站,提供公网IP和端口,接受平台规约召唤请求。监控平台做为从站向主站召唤数据,并根据数据点表解析,处理后应用于监控平台。

2.监控平台通过规约读取中间接口服务器的相关信息添加电站对应设备的各项数据,中间接口服务器通过GPRS采集器的SN号等相关信息与下属电站设备通信,接收上报的相关信息。

3.协议转发程序接受GPRS采集器上报的各类协议数据并处理、存储于中间服务器数据库中,在中间服务器的协议转发程序进行处理以规约输出至集控平台。

备注:

协议中的设备与平台上设备的对应关系,会在点表中描述,通过约定的规则进行关联。

主要特点有:

强大的数据分析引擎

本方案集成了多年光伏电站监控经验以及数千电站数据分析建立的一套光伏电站动态分析引擎,通过百兆瓦级光伏并网电站监控系统监测连续的气象环境

信息:日照度、风力、风向、温度、湿度、海拔、电池板表面温度、电池板背面温度等许多气象参数和组件参数;电气参数:电站规模、电站发电量、实时功率、无功功率、频率、功率因数等大量的电站运行的电气参数;故障状态:设备出现故障时的运行参数等;通过这些数据参数,建立百兆瓦电站运行实测资料数据库系统。

故障诊断功能:向使用者提供设备的故障分析功能,帮助故障分析人员尽快定位问题的出处和原因,减少故障查找和维修的周期,以及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通过实测资料数据库以及长期运行积累的经验,数据分析挖掘实现设备故障分析功能,尽快分析问题出处与原因,减少事故查找和维修周期,可预测设备的故障隐患功能。

●高安全性

硬件采用专业运营商GPRS外部网络,保证网络安全。监控设备接入本地独立服务器,并做热备方案。

●高扩展性

硬件扩展性:系统能够适配上百种设备,并提供新接入的设备通信接口,方便系统扩容。

软件扩展性:软件功能模块应可重用、可配置、可拆卸。系统能够同集控系统进行数据信息交换。

●高集成性

能够集成光伏电站运行参数,提供从逆变器、环境和汇流箱的完整的信息,分类处理,分类存储,统一转发至集控平台。

●高可靠性

系统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前置处理器、网络连接等关键位置均使用冗余配置,并保证双机间的无缝切换。

●高性能

采用国外高性能实时数据库,对所有的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访问的环节都进行了优化,使系统运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3.7系统方案要点

采用实时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结合的方式,保证大数据量存储与检索达到设计要求。

底层集成了多种设备协议,可以满足现有的光伏设备的接入解析。

3.8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为GPRS采集器下行设备上报的符合相关电力行业规约的数据,保证上下行数据内容完善,数据不可缺失。

●5年内保持向集控平台的数据发送,且发送的参数值个数不可减少。

●满足20万点数据完整采集处理的要求,支持最大容量仅仅受服务器内存及存储容量的限制;

●全部历史数据可在线连续保存5年以上,结合离线备份手段可实现整个生命周期的历史数据存储管理;

●数据平均存储占用空间:国际领先水平;

●第三方程序访问数据库:系统支持第三方软件访问数据库;

●接口数据采集更新周期:可以灵活设置,数据可带现场控制系统时标,能够与现场数据刷新时间同步;

●数据库存储更新周期:≤10s,平均不超过5s, 可自定义;

●数据库数据恢复时间段:≤=0.1ms;

●数据采集率:100﹪;

●系统具有远程系统监测和分析功能,支持通过广域网的远程升级和维护管理。

●年运行时间:长期不间断运行;

●无故障运行时间:>l0000小时;

●历史数据库支持附加功能:时钟存储、通信故障标志。

3.9运行环境

●硬件环境

软件系统分为几个部分部署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接口服务器中,并通过镜像服务器对外提供数据服务。

服务器硬件最低要求:

处理器:双核以上;

内存:不小于2GB;

硬盘:不小于1T,外扩磁盘阵列。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LINUX系统。

3.10数据采集器技术性能参数表

数据采集器技术参数表

型号LD

接入点 1

主要技术参数

逆变器通信接口RS485/422/232

远程通信接口GPRS

串口通信距离<1km

串口通信速率1200-19200bps可调

无线工作频率800/900/1800/1900MHz

无线通信距离---

无线发射功率Class 4(2W)/Class 1(1W)

数据采样间隔默认5分钟

数据存储EEPROM

参数设置方式串口AT指令

固件更新方式串口/无线

数据访问方式串口/远程服务器

状态显示4LED灯

输入电压DC 5V

静态功耗<2W

最大瞬时功耗<3W

工作温度-40~+85℃

工作湿度10%~90%相对湿度,无冷凝

存储温度-40~+85℃

存储湿度<40%

防护IP21

认证FCC,CE,RoHS

数据采集器性能指标:

(1)带有AD采集端口可接入1~5V/4~20mA电流信号;(2)具备485/232接口,可通过GPRS进行数据传输;(3)采用GPRS通信;

第六章检验及质量保证

6.1验收

6.1.1一般要求

1、供方应确保所供货物满足本协议的要求。

2、供方应向需方保证所供设备是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的全新产品。

3、如在安装的试运行期间发现部件缺陷、损坏情况,在证实设备储存安装、维护和运行都符合要求时,供方应尽快免费更换,不得因此而延误工程进度。

6.1.2 到货验收

货物的现场验收包括开箱检验和性能验收两部分,由供方和需方共同组织进行,如果供方在收到需方的验收通知而未到现场,则认为其认可验收结果。

1、开箱检验

货物到达供需双方指定的现场后,供、需双方应进行开箱检验,对照装箱清单逐件清点,对其包装完好情况、外观、数量、规格等进行检查和验收,

2、性能验收

性能验收目的是为了检验合同货物的所有性能是否符合规范书和标准的要求。性能试验由需方主持,供方参加。试验大纲由需方提供,与供方及与合同设备有关的施工、调试等单位进行讨论后确定,供方应进行配合。性能验收的内容包括数据采集器的性能验收和协议转发程序的性能验收,验收标准以本协议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系统功能为准,同时参照相关设计标准。

6.1.3 成品抽检

需方有权对供方供应的每一批数据采集器货物进行成品抽检,抽检比例为每一批供货数量的20%,需方按照本协议中数据采集器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技术参数进行试验,如抽检成品中有2%数量的货物不符合本技术协议中的各项技术参数要求,则需方将判定本批供货不合格并拒绝予以接收。

政府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政府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第一章概述 1.1 背景 为认真贯彻国家、省对电子政务建设要求的精神,根据《XX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我省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特制定本方案。 1.2 目的 1、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我省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政务内网是党政机关办公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物理隔离,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以及决策需要,同时满足有关政务部门特殊办公需要。政务外网是党政机关公共业务网络,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 目前,XX省政务内网已经建成并运行良好,政务外网正在规划建设,通过统一的政府数据中心建设,建成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省委、省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业务应用系统,都要基于全省统一的政务网络资源,按需要分别在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部署。 2、统筹规划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整体使用效益。 政府数据中心为省政府各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的计算机机房、电子政务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数据备份、公共地理信息和基础软件等信息化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同时利用XX省综合信息中心技术人才资源,进行系统的运行维护,降低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 3、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安全平台。 目前,各政府部门分散建设,安全漏洞和隐患多,通过政府数据中心建设,

全省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安全平台,高标准建设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加强和规范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监测系统,提高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的防范能力和网络失泄密的检查发现能力。统筹规划电子政务应急响应与灾难备份建设。完善密钥管理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密码、访问控制等技术保护电子政务安全,提高全省各项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网络和信息安全,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和信息安全。 4、提升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通过统一的政府数据中心建设,整合各部门和有关单位的政务信息资源,为政务公开、业务协同、辅助决策、公共服务等提供信息支持。 5、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 通过统一的政府数据中心的建设,贯彻国家、省和我省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电子政务标准实施机制。 1.3 意义 政务数据中心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执政能力;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履行职能提供技术手段;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章业务状况分析 2.1 现状分析 2.1.1 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近几年,我省围绕全面实施“阳光政务”工程,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电子政务内网进一步完善,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政务办公网络,实现了网上公文传递、处理。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稳步推进,初步建成了政务公开信息传送系统,实

大数据中心方案设计(机房)

计算机数据中心机房系统设计方案 (模板)

目录 1.机房设计方案 6 1.1概述 6 1.1.1概述 6 1.1.2工程概述说明 6 1.1.3设计原则7 1.1.4建设内容实施7 1.1.5设计依据8 1.1.6引用标准8 1.1.7设计指标9 1.1.9设计思想及特点11 1.1.10绿色数据中心建设12 1.2装饰装修工程14 1. 2.1机房的平面布局和功能室的划分14 1.2.2装修材料的选择14 1.2.3机房装饰的特殊处理17 1.3供配电系统(UPS系统)18 1. 3.1供配电系统设计指标18 1.3.2供配电系统构成20 1.3.3供配电系统技术说明20 1.3.4供配电设计21 1.3.5电池22 1.4通风系统(新风和排风)22 1. 4.1设计依据22

1.4.2设计目标22 1.4.3设计范围22 1.4.4新风系统22 1.4.5排烟系统23 1.4.6风幕机系统23 1.5精密空调系统23 1.5.1机房设备配置分析23 1.6防雷接地系统25 1.6.1需求分析25 1.6.2系统设计25 1.7综合布线系统26 1.7.1系统需求分析26 1.7.2机房布线方案27 1.7.3子系统主要技术说明27 1.8门禁系统28 1.8.1需求分析28 1.8.2系统设计28 1.9机房视频监控29 1.9.1项目概述29 1.9.2设计原则29 1.9.3总体目标30 1.9.4设计依据30 1.9.5机房视频监控规划31 1.10环境集中监控系统33 1.10.1概述33 1.10.2设备监控分析33 1.10.3机房动环设备集中监控平台一套35

集团云数据中心基础网络-详细规划设计

集团云数据中心基础网络详细规划设计

目录 1前言 (2) 1.1背景 (2) 1.2文档目的 (2) 1.3适用范围 (2) 1.4参考文档 (2) 2设计综述 (3) 2.1设计原则 (3) 2.2设计思路 (5) 2.3建设目标 (7) 3集团云计算规划 (8) 3.1整体架构规划 (8) 3.2网络架构规划 (8) 3.2.1基础网络 (9) 3.2.2云网络 (70)

1前言 1.1背景 集团信息中心中心引入日趋成熟的云计算技术,建设面向全院及国网相关单位提供云计算服务的电力科研云,支撑全院各个单位的资源供给、数据共享、技术创新等需求。实现云计算中心资源的统一管理及云计算服务统一提供;完成云计算中心的模块化设计,逐渐完善云运营、云管理、云运维及云安全等模块的标准化、流程化、可视化的建设;是本次咨询规划的主要考虑。 1.2文档目的 本文档为集团云计算咨询项目的咨询设计方案,将作为集团信息中心云计算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依据。 1.3适用范围 本文档资料主要面向负责集团信息中心云计算建设的负责人、项目经理、设计人员、维护人员、工程师等,以便通过参考本文档资料指导集团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具体建设。 1.4参考文档 《集团云计算咨询项目访谈纪要》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07) 《OpenStack Administrator Guide》(https://www.sodocs.net/doc/e211095874.html,/) 《OpenStack High Availability Guide》(https://www.sodocs.net/doc/e211095874.html,/) 《OpenStack Operations Guide》(https://www.sodocs.net/doc/e211095874.html,/) 《OpenStack Architecture Design Guide》(https://www.sodocs.net/doc/e211095874.html,/)

中小型企业网络规划设计与方案(完整版)

2015~2016学年上半年期末考核《局域网组建管理》 铝业公司网络设计作品文档

目录 第1章需求分析 (4) 1.1 实施背景 (4) 1.2 网络应用需求 (4) 1.3 网络性能需求 (6) 1.4 信息点统计 (6) 第2章网络总体设计 (7) 2.1 网络设计总体要求 (7) 2.1布线的设计 (8) 2.2 楼宇间互连的介质选择 (9) 2.3 主干网带宽的考虑 (9) 2.4 客户机的带宽分析 (10) 2.5网络三层结构设计 (11) 2.5.1核心交换机设备选型 (12) 2.5.2接入层交换机备选型 (14) 2.5.3 路由器设备选型 (15) 2.5.4无线路由器设备选型 (16) 第3章网络设备配置清单 (18) 3.1 PC配置 (18) 3.2路由器配置 (20)

3.3交换机配置 (21) 4.项目总结 (22) 4.1本项目运行情况 (22) 4.2项目不足 (23)

第1章需求分析 1.1 实施背景 一家生产铝业贸易公司,为拟搭建高性能千兆网络,实现网络互通,共享信息,展示企业的计算机企业网。 1.选用技术先进、具有容错能力的网络产品。 2.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为今后的网络扩容作好准备。 3.采用OA办公,做到集数据、图像、声音三位一体,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降低企业信息传递成本 4.设备选型上必须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通用性,且必须便于管理,维护。应具备未来良好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保护公司的投资。设备要在满足该项目的功能和性能上还具有良好的性价比。设备在选型上要是拥有足够实力和市场份额的主流产品,同时也要有好的售后服务. 所以,为了能满足现在的需求,同时又能便未来规模的扩展和网络的升级。本网络应采用现在较新的网络技术。研发技术部和信息部需要较高的网络通信质量,所以必须采用较好的服务器和较高的带宽。宿舍楼为一般用户使用,所以没必要要求太高的网络。还设置wlan无线局域网络,以便使用移动网络设备。 1.2 网络应用需求 公司网络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广州IDC数据中心设备项目规划建设方案

广州IDC数据中心设备项目规划建设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广州IDC数据中心设备项目规划建设方案 IDC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国内方面,我们认为在新基建的推动下,IDC行业有望迎来内生动力(云计算)和外部驱动力(产业政策)的共振。我们认为零售型业务和定制型业务长期来看皆具备发展潜力,不同公司基 于各自禀赋有望走出自己的最佳成长路径。重点推荐:数据港、光环新网、奥飞数据;建议关注:宝信软件等。 该IDC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7096.5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437.1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75%;流动资金4659.38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27.25%。 达产年营业收入33884.00万元,总成本费用27038.00万元,税金及 附加293.06万元,利润总额6846.00万元,利税总额8083.34万元,税后 净利润5134.5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948.8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0.04%,投资利税率47.28%,投资回报率30.03%,全部投资回收期4.83年,提供就业职位518个。 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的原则。注重发挥 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区域规模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协同发展,利用项目 承办单位在项目产品方面的生产技术优势,使投资项目产品达到国际领先

水平,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达到“高起点、高质量、节能降耗、增强竞争力”的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 ...... 数据中心行业(IDC),是指设计用于容纳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的专用场地,并提供关键任务业务应用程序,数据和内容。数据中心一般会布局在电力和网络资源附近,以支持计算设备的运行。由于其往往为客户的关键任务提供基础设施支撑,数据中心必须保证持续运作,因此监控和网络安全对数据中心非常重要。数据中心连续运作的能力通过电力基础设施(电池和发电机),专用冷却设备(计算机房空调机组),环境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共同辅助实现。这些关键的基础设施和系统组件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支出。

数据中心网络系统设计方案

数据中心高可用网络系统设计 数据中心作为承载企业业务的重要IT基础设施,承担着稳定运行和业务创新的重任。伴随着数据的集中,企业数据中心的建设及运维给信息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数据集中就意味着风险集中、响应集中、复杂度集中……”,数据中心出现故障的情况几乎不可避免。因此,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需要着重关注如何尽量减小数据中心出现故障后对企业关键业务造成的影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该要了解企业数据中心出现故障的类型以及该类型故障产生的影响。影响数据中心的故障主要分为如下几类: ?硬件故障 ?软件故障 ?链路故障 ?电源/环境故障 ?资源利用问题 ?网络设计问题 本文针对网络的高可用设计做详细的阐述。 高可用数据中心网络设计思路 数据中心的故障类型众多,但故障所导致的结果却大同小异。即数据中心中的设备、链路或server发生故障,无法对外提供正常服务。缓解这些问题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冗余设计,可以通过对设备、链路、Server提供备份,从而将故障对用户业务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但是,一味的增加冗余设计是否就可以达到缓解故障影响的目的?有人可能会将网络可用性与冗余性等同起来。事实上,冗余性只是整个可用性架构中的一个方面。一味的强调冗余性有可能会降低可用性,减小冗余所带来的优点,因为冗余性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如下缺点: ?网络复杂度增加 ?网络支撑负担加重

配置和管理难度增加 因此,数据中心的高可用设计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在选用高可靠设备组件、提高网络的冗余性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网络构架及协议部署的优化,从而实现真正的高可用。设计一个高可用的数据中心网络,可参考类似OSI七层模型,在各个层面保证高可用,最终实现数据中心基础网络系统的高可用,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中心高可用系统设计层次模型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高可用设计 企业在进行数据中心架构规划设计时,一般需要按照模块化、层次化原则进行,避免在后续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再进行大规模的整改,造成时间与投资浪费。 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是指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应用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模块之间松耦合,力求在满足业务应用要求的基础上使网络稳定可靠、易于扩展、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不同企业的应用系统可能有一定的差异。在网络层面,根据应用系统的重要性、流量特征和用户特征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区域,如图2所示。

中小型公司网络设计方案

企业网络规划和设计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1、工程详述 (2) 2、项目工期 (3) 二、需求分析 (3) 1、网络要求 (3) 2、系统要求 (4) 3、用户要求 (5) 4、设备要求 (6) 三、网络系统设计规划 (6) 1、网络设计指导原则 (6) 2、网络设计总体目标 (6) 3、网络通信联网协议 (7) 4、网络IP 地址规划 (8) 5、网络技术方案设计 (8) 6、网络应用系统选择 (12) 7、网络安全系统设计 (13) 8、网络管理维护设计 (14)

四、网络布线系统设计 (14) 1、布线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4) 2、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15) 3、水平子系统设计 (15) 4、管理子系统设计 (15) 5、干线子系统设计 (16) 6、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16) 7、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16) 一、工程概况 1、工程详述 集团总部公司有1000 台PC;公司共有多个部门,不同部门的相互访问要有限制,公司有自己的内部网页与外部网站;公司有自己的OA 系统;公司中的台机能上互联网;核心技术采用VPN;集团包括六家子公司,包括集团总部在内共有2000多名员工;集团网内部覆盖7栋建筑物,分别是集团总部和子公司的办公和生产经营场所,每栋建筑高7层,都具有一样的内部物理结构。一层设有本建筑的机房,少量的信息点,供未来可能的需求使用,目前并不使用(不

包括集团总部所在的楼)。二层和三层,每层楼布有96个信息点。四层到七层,每层楼布有48个信息点,共3024个信息点。。每层楼有一个设备间。楼内综合布线的垂直子系统采用多模光纤,每层楼到一层机房有两条12芯室内多模光纤。每栋建筑和集团总部之间通过两条12芯的室外单模光纤连接。要求将除一层以外的全部信息点接入网络,但目前不用的信息点关闭。 2、项目工期 2009年5月28日-------2009年6月28日 二、需求分析 1、网络要求 满足集团信息化的要求,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通路;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支持大容量和实时性的各类应用;能够可靠运行,具有较低的故障率和维护要求。提供网络安全机制,满足集团信息安全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未来升级扩展容易,保护用户投资;用户使用简单、维护容易,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主干网负责各个子网和应用服务的连接,为信息交换提供有效的高速通道。系统主干采用万兆以太网10000M交换,下属子网采用千兆以太网,网络协议采用TCP/IP协议,整个网络应考虑语音、视频、数据等的综合应用。交换机要求采用主流、成熟、信誉和售后服

数据中心方案设计V2.0

数据中心方案设计 Bychj a、 系统拓扑图 b、 4.5.1 设计目标 建立一个集中分散、异构、可扩充、可集成、有统一数据模型、有多种角度视图的、可交换的和安全可靠的复合数据库系统。它将成为政府各种业务系统、政府部门之间协同工作的数据中心,是政府门户的信息中心,多媒体、文档资料和政策法规的存储中心和预测决策所需的数据仓库中心。 4.5.2 数据中心设计基础 4.5.2.1 现状分析

对于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来说,统一的框架和相应的数据模式是十分重要的。电子政务的构建,正经历着由以技术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的方向转变,没有数据也就没有信息,也就没有政府网站及电子政府。数据中心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具有公共数据(信息)库、模型库、文件交换站以及发布信息的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各数据源将自己的数据上传给数据中心,而各部门根据自己的需要从数据中心获取数据,实施自己的应用。 按信息的应用属性,可将电子政务的数据类型分为空间数据、基础数据、政务数据、专题数据和多媒体语音数据。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并建立人口、法人机构、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以及宏观经济四个基础数据库,将成为我国今后数年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 由于我国政府各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深远意义认识不够,以及政务建设有一个发展过程,造成了政府各部门、城市各行业信息化发展步调不一,从而使政务信息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㈠、信息的共享、公开没有立发,信息采集、储存标准不统一,造成了互联互通不畅,共享程度低。 ㈡、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各职能部门内部的信息相对封闭,产生了信息孤岛效应,造成了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 ㈢、大部分单位业务应用系统还未形成一个内部资源共享、有效运行的整体,需要在电子政务设计建设的过场中进行整合和改造。 ㈣、网络建设各自为政,结构不合理,互连互通十分困难。 ㈤、安全性存在隐患,人门还不放心在网上共享数据。 基于以上问题,需要在法律、技术、设备、管理等多方面加以考虑。

数据中心网络系统设计方案范本

数据中心网络系统 设计方案

数据中心高可用网络系统设计 数据中心作为承载企业业务的重要IT基础设施,承担着稳定运行和业务创新的重任。伴随着数据的集中,企业数据中心的建设及运维给信息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数据集中就意味着风险集中、响应集中、复杂度集中……”,数据中心出现故障的情况几乎不可避免。因此,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需要着重关注如何尽量减小数据中心出现故障后对企业关键业务造成的影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该要了解企业数据中心出现故障的类型以及该类型故障产生的影响。影响数据中心的故障主要分为如下几类: 硬件故障 软件故障 链路故障 电源/环境故障 资源利用问题 网络设计问题 本文针对网络的高可用设计做详细的阐述。 高可用数据中心网络设计思路

数据中心的故障类型众多,但故障所导致的结果却大同小异。即数据中心中的设备、链路或server发生故障,无法对外提供正常服务。缓解这些问题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冗余设计,能够经过对设备、链路、Server提供备份,从而将故障对用户业务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可是,一味的增加冗余设计是否就能够达到缓解故障影响的目的?有人可能会将网络可用性与冗余性等同起来。事实上,冗余性只是整个可用性架构中的一个方面。一味的强调冗余性有可能会降低可用性,减小冗余所带来的优点,因为冗余性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如下缺点: 网络复杂度增加 网络支撑负担加重 配置和管理难度增加 因此,数据中心的高可用设计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在选用高可靠设备组件、提高网络的冗余性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网络构架及协议部署的优化,从而实现真正的高可用。设计一个高可用的数据中心网络,可参考类似OSI七层模型,在各个层面保证高可用,最终实现数据中心基础网络系统的高可用,如图1所示。

XX公司网络设计方案

XX通信公司网络设计 方案 院系:信息技术学院 年级:10级 班级:网络工程 姓名:杨梦娇201007111222 刘青201007111221 郝静晓201007111215

一、项目背景 XX 公司是一家小型企业,是一家大致有200人的通信公 司。公司组织结构如下: 二、用户需求分析及网络功能 为了能让公司更好的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接轨, 更快的获取 市场信息及为了让外界了解该本公司的相关信息特组建企业网,以实现对“公司档案管理”、“产品信息”、“供求信息”等进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根据公司现有规模,业务需要及发展范围建立的网络有如下功能: a)用户公司需要连接内部网络,各部门员工的终端能实现连通。 b)所有公司员工都能够访问远程分支机构(远程分支机构的网络不在此项目中)。c)公司财务部门的数据很重要, 希望有一定的安全措施。 总经理 销售部 副总经理 财务部 人事行政部市场部 技术支持部

d)网络设备要求高速、运行稳定。 e)根据用户的需求描述,可以分析出,用户公司需要使 用交换机连接所以客户端。 f)需要路由器连接远程分支机构 g)需要在交换机上划分VLAN,VLAN之间需要配置单臂 路由实现互通。 主干网接入全球互联信息网外接(Internet),各子网再接入主干通信网。主干网接入Internet的方式可是有线综合宽带网,速率可在100Mbps左右。主干为千兆光纤线路,其它线路为超五类双绞线。 三、网络结构设计 1.根据公司大楼的结构特点制定详细的网络连接图,其中 包括如下信息: a)网络上个信息电(即办公点)的分布图,工作空间大 小与距离 b)电源插座的位置,包括目前正在使用的插座的设备 c)所有不可移动的物品的位置(如支撑柱,分隔墙,内 置柜等) d)所有办公家具的当前位置 e)所有计算机和类似打印机的外部设备的位置 f)门和窗口的位置 g)通风管道和目前电线的位置

大型数据中心双总线系统设计方案

大型数据中心双总线系统设计方案

大型数据中心双总线系统设计方案 摘要:为保证数据中心机房内所有设备24 小时不间断优质供电,数据中心机房供电系统亦采用两路在线式UPS供电(每路均为1+1并联冗余配置,提高供电系统的冗错性和可靠性),UPS采用中文操作界面,本文章拟定大型数据中心用户,设备用电功率设计为400kVA,实现独立的双总线供电方案,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容错性,满足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A级机房电源设计标准。 标签:大型数据中心总线 1 概述 为保证数据中心机房内所有设备24 小时不间断优质供电,数据中心机房供电系统亦采用两路在线式UPS 供电(每路均为1+1并联冗余配置,提高供电系统的冗错性和可靠性),UPS采用中文操作界面,本文章拟定大型数据中心用户,设备用电功率设计为400kVA,实现独立的双总线供电方案,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容错性,满足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A级机房电源设计标准。 2 台达UPS电源解决方案 配置台达GES-NT400K 双变换纯在线式工频级UPS 4台,组成两套“1+1”并联冗余的双总线供电方案,为数据中心机房负载设备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完全独立的双回路的优质、纯净电源供电。 GES-NT400K UPS 2路“1+1”并联冗余的双总线 供电方案具有高可靠性、可用性及安全性,并机系统采

用先进的独特分布式逻辑控制方式,直接并机,并机无须外加并联卡或并机控制柜,且并机通信信号线采用环形回路设计,大大地提高了并机系统的可靠性;NT400K UPS支持在线并机扩展系统,即无须关闭原UPS供电系统,在线将预将并入正常工作的UPS系统中,整并机扩容平滑、安全。 并机采用共用电池组方案,可以节省大量的安装空间,提高电池的利用效率,减少地安装地板承重需求。当其中一台UPS故障退出并联系统后,仍能保证满载后备时间满足原配置(而传统UPS并机无共用电池组功能时,当其中一台UPS故障时,它所配置的电池组也相应地退出了并机系统,此时导致后备时间缩短一半)。通过共用电池功能,还可以减少电池污染的排放和节省安装空间等资源。 2.1 共用电池功能主要优势 ⑴节省购买电池的资金投资 系统冗余量占系统总容量的百分之几,就能节省电池总投资的百分之几。在电池价格飞涨的今天,能够节省的这笔费用是相当可观的。同时,电池数量减少了,相应的搬运、安装等投资也会跟着减少。 ⑵节省安装空间投资 大批量的电池所占用的安装空间也是很大的,减少了电池数量,也就成比例地减少了安装空间方面的投

云数据中心基础环境-详细设计方案

云数据中心基础环境详细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合布线系统 (11) 1.1 项目需求 (11) 1.2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1) 1.2.1 综合布线系统发展过程 (11) 1.2.2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12) 1.2.3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13) 1.3 综合布线系统产品 (14) 1.3.1 选择布线产品的参考因素 (14) 1.3.2 选型标准 (15) 1.3.3 综合布线产品的经济分析 (15) 1.3.4 综合布线产品的选择 (15) 1.3.5 综合布线系统特点 (16) 1.3.6 主要产品及特点 (17) 1.4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23) 1.4.1 设计原则 (23) 1.4.2 设计标准 (24) 1.4.3 设计任务 (25) 1.4.5 设计目标 (26) 1.4.6 设计要领 (26) 1.4.7 设计内容 (27) 1.5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方案 (34) 1.5.1 系统介绍 (34) 1.5.2 系统设计 (35) 1.5.3 主要使用产品 (39) 1.6 水平区子系统设计方案 (40) 1.6.1 系统介绍 (40) 1.6.2 系统设计 (41) 1.6.3 主要使用产品 (46) 1.7 管理子系统设计方案 (46) 1.7.1 系统介绍 (46) 1.7.2 系统设计 (47) 1.7.3 主要使用产品 (51) 1.8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方案 (52)

1.8.1 系统介绍 (52) 1.8.2 系统设计 (53) 1.8.3 主要使用产品 (56) 1.9 设备室子系统设计方案 (57) 1.9.1 系统介绍 (57) 1.9.2 系统设计 (57) 1.10 综合布线系统防护设计方案 (59) 1.10.1 系统介绍 (59) 1.10.2 系统设计 (60) 1.10.3 主要使用产品 (63) 第二章强电布线系统 (64) 2.1 概述 (64) 2.2 设计原则 (64) 2.3 设计依据 (65) 2.4 需求分析 (66) 2.5 系统设计 (67) 2.6 施工安装 (69) 2.6.1 桥架施工 (69) 2.6.2 管路施工 (69) 2.6.3 电缆敷设及安装 (70) 第三章配电系统 (71) 3.1 概述 (71) 3.2 用户需求 (72) 3.3 系统设计 (72) 3.3.1 UPS输入配电柜设计 (73) 3.3.2 UPS输出配电柜设计 (73) 3.3.3 UPS维修旁路配电柜设计 (74) 3.3.4 精密空调动力配电柜设计 (74) 3.3.5 动力配电柜设计 (75) 3.3.6 机房强电列头配电柜设计 (76) 3.4 施工安装 (83) 3.4.1 桥架管线施工 (83) 3.4.2 配电柜安装 (83) 第四章精密空调系统 (85) 4.1 项目概述 (85) 4.2 设计原则 (86)

中小型企业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项目实践报告 项目名称: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院(系):信息工程系 专业:计算机网络 班级:s2011-2-22 学生姓名:朱佳才 指导教师:黄晗文 完成时间:2014.3.23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需求分析 (2) 1、用户要求 (2) 2、稳定可靠需求 (3) 三、网络系统设计规划 (4) 1、网络设计总体目标 (4) 2、网络IP 地址规划及VLAN划分 (5) 3、网络方案设计拓扑图 (5) 4、网络平面设计图 (6) 5、网络方案设计 (6) 6、设备选择 (7) 7、网络安全系统设计 (7) 四、网络布线系统设计 (8) 1、布线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8) 五、主要代码 (8) 六、总结 (9)

一.工程概况 公司有一栋独立大楼,高4层,每层面积2000平方米。由研发技术部(成员60人,分成硬件(25)和软件(35)2大部门)、生产部(主要产品是手持电子产品,110人,管理人员10人)和市场部(30个销售,10个工程师)组成。还有一般企业都有的后勤部门和财务部门等。公司管理层组成:董事会,1个总经理,3个副总经理。3个总监。 二.需求分析 1. 用户需求 公司网络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层为市场部和后勤部; 2层为生产部; 3层为研发技术部; 4层为公司内部管理人员办公室和财务部。 (2). 各部门都有各自独立的文件服务器,且文件服务器通常不允许跨 部门访问。.但管理层办公室可以访问四个部门的文件服务器。 (3). 公司内部的计算机间采用公司内部的电子邮件系统和IM(即时 通讯)系统联系。 (4). 公司内部网络与Interner之间采用10M光纤接入。 (5). 公司内部架设Web服务器,对Internet提供公司的形象和电子商 务服务。

NIKE 项目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方案

NIKE 项目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方案概述 (2) 2.系统需求分析 (2) 3.企业网络信息系统设计思路 (2) 4.企业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原则 (2) 5. 系统技术实现细节 (3) 5.1 网络拓扑图 (3) 5.2 Nike项目服务器技术实现细节 (4) 5.2.1双机备份方案 (4) 5.2.1.1.双机备份方案描述 (4) 5.2.1.2.双机备份方案的原理 (4) 5.2.1.3.双机备份方案的适用范畴 (4) 5.2.1.4.双机备份的方式及优缺点 (4)

5.2.1.5双机方案建议 (4) 5.2.1.6磁盘阵列备份模式示意图 (5) 5.2.1.7双机方案网络拓扑图 (5) 5.2.1.8双机热备工作原理 (6) 6.备份 (6) 7.建议配置方案及设备清单..................................................7-8 1.概述 21世纪世界竞争的焦点将是信息的竞争,社会和经济的进展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依靠程度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的进展对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军事等诸多方面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阻碍,信息化是世界各国进展经济的共同选择,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系统需求分析

由于此方案是专为NIKE项目数据中心设计,此数据中心是为数据信息提供传递、处理、储备服务的,为了满足企业高效运作关于正常运行时刻的要求,因此,此数据中心在通信、电源、冷却、线缆与安全方面都必须要做到专门可靠和安全,并可适应持续的增长与变化的要求。 3.系统设计思路 企业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为企业业务的进展服务,综合考虑公司信息系统当前背景和状况,其建设设计要紧应达到如下目标: 1) 系统的设计应能满足公司对公用信息资源的共享需求,满足3PL及 客户查询数据的共享需求,并为实现公用信息资源共享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概括而言之确实是能让有关人员顺利流畅的访咨询数据中心的Nike X pDX Server及我司的TMS等有关系统。与此同时,系统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到投入和产出两者间的关系,注意强调成本节约,提升效费比的咨询题。 2) 系统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建成后系统的治理爱护咨询题。为此设计应强调系统的统一集中治理,尽量减少资源的分散治理,注重提升信息系统平台运营爱护的工作效率。 3) 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建成后资源的合理利用咨询题,必须保证建成系统资源要紧服务于设定需求,保证设计数据流量在网络中流畅通行。因此,必须保证只有设计的数据流量才能优先在网络中传递,关于设计外数据流量(例如互联网网页访咨询、网络下载、网络视频、网络音频、P2P、IM谈天)应通过技术手段限制其传递或被低优先级处理。 4) 在目前数据信息交流频繁,生产信息化程度日益提升的时代,信息系统建设设计还应考虑到建立一套高效的网络防病毒、防垃圾邮件系统,部署在生产网络的外缘,企业网络靠近外网的最前端进行爱护,争取把网络安全风险因素隔离在网络的最边缘处,实现网络安全性的最大化。专门是像我司如此的企业,存在3PL及外围客户网络组网互联的情形,应加大对病毒的防备工作,幸免网络病毒在网内交叉传播的情形发生。

大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技术方案设计

数据中心机房及信息化终端设备维护方案 一、简况 xxx客户数据中心机房于XX年投入使用,目前即将过保和需要续保运维的设备清单如下: 另外,全院网络交换机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已全部过保,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维保的意义 通过机房设备维护保养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避免重特大事故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设备故障时,可提供快速的备件供应,技术支持,故障处理等服务。

通过系统的维护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做到为客户排忧解难,减少客户人力、物力投入的成本。为机房内各系统及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安全保障。可延迟客户设备的淘汰时间,使可用价值最大化。 通过引入专业的维护公司,可以将客户管理人员从日常需要完成专业性很强的维护保养工作中解放出来,提升客户的工作效率,更好的发挥信息或科技部门的自身职能。 通过专业的维护,将机房内各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整理,进行数据分析,给客户的机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投入提供依据。 三、维护范围 1、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 2、数据中心信息化系统 3、全院信息化终端设备 4、数据库及虚拟化系统 四、提供的服务 为更好的服务好客户,确实按质按量的对设备进行维护;我公司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及厂商维护标准,结合自身多年经验积累和客户需求,制定了一套自有的服务内容: 1、我公司在本地储备相应设备的备品备件,确保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免费更换新的器件,保障设备使用安全。 2.我公司和客户建立24小时联络机制,同时指定一名负责人与使用方保持沟通,确保7*24小时都可靠联系到工程技术人员,所有节日都照此标准执行。 3.快速进行故障抢修:故障服务响应时间不多于30分钟,2小时内至少2人以上携带相关工具、仪器到达故障现场,直到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中小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的方案

一个中小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的方案 网络工程设计方案需要一个中小企业网络规划与设计的方案 (1) 公司有 1000 台 PC (2) 公司共有多个部门,不同部门的相互访问要求有限制,公司有若干个跨省的分公司 (3) 公司有自己的内部网页与外部网站 (4) 公司有自己的 OA 系统 (5) 公司中的每台机能上互联网 (6)核心技术采用VPN 根据以上 6 个方面的要求说明提出一个网络设计方案 目录 前言 一、项目概述 二、需求概述 三、网络需求 1.布线结构需求 2.网络设备需求 3.IP地址规划 四、系统需求 1.系统要求 2.网络和应用服务 五、存储备份系统需求 1.总体要求 2.存储备份系统建设目标

3.存储系统需求 4.备份系统需求 六、网络安全需求 1.网络安全体系要求 2.网络安全设计模型 前言 根据项目招标书的招标要求来细化为可执行的详细需求分析说明书,主要为针对项目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详细的需求状况以及需求模型,作为制定技术设计方案、技术实施方案、技术测试方案、技术验收方案的技术指导和依据 一、项目概述 1. 网络部分的总体要求: 满足集团信息化的要求,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通路。 良好的性能,能够支持大容量和实时性的各类应用。 能够可靠的运行,较低的故障率和维护要求。 提供安全机制,满足保护集团信息安全的要求。 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未来升级扩展容易,保护用户投资。 用户使用简单、维护容易。 良好的售后服务支持。 2. 系统部分的总体要求: 易于配置:所有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系统应该是易于配置和管理的,并保障客户端的方便使用; 更广泛的设备支持:所有操作系统及选择的服务应尽量广泛的支持各种硬件设备; 稳定性及可靠性:系统的运行应具有高稳定性,保障7*24的高性能无故障运行。 可管理性:系统中应提供尽量多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工具,便于系统管理员在任何位置方便的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

大型数据中心网络体系规划设计与实现方案

技术与应用 echnology & Application T 53 2009年3 月 ■文/中国建设银行信息技术管理部 戴春辉 窦 彤 数据中心网络设计与实现 数 据集中后,所有银行业务和网点都依赖网络来支持其对数据中心中主机的访问。此外,未来的新型应用, 如网上培训、IP 电话、可视电话等应用也对网络提出高带宽、高服务质量以及支持多点广播等要求。因此,数据中心的网络建设必须能够最大化满足上述要求,适应未来新业务和技术的发展。 一、数据中心网络设计原则 网络的可靠性。银行业务的特点决定了其网络必须有极高的可用性,能最大限度地支持各业务系统正常运行。在网络设计上,合理组织网络架构,做到设备冗余、链路冗余,保证网络具有快速故障自愈能力,实现网络通讯不中断。 网络具有良好的可用性、灵活性。支持国际上各种通用的网络协议和标准,支持大型的动态路由协议及策略路由功能,保证与其他网络(如公共数据网、金融网络等)之间的平滑连接。 网络的可扩展性。根据未来业务的增长和变化,在不变动现有网络架构的前提下,可以平滑地扩展和升级。 网络安全性。制订统一的网络安全策略,整体考虑网络平台的安全性。 网络可集中管理。对网络实行集中监测、分权管理,构建网络管理平台,提供故障自动报警,具有对设备、端口等的管理和流量统计分析功能。 保证网络服务质量。保证对统一的网络带宽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当网络拥塞发生时,保障银行关键业务和用户数据的传输。提供对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QoS)和优先级控制等,以保证骨干网上各类业务的QoS。 二、数据中心网络实现 1.网络技术 数据中心网络设计实现的技术基础如下。(1)路由交换技术 目前,在银行的网络设计中,绝大部分网络通信都是基于TCP/IP 协议及相关技术的。路由交换技术是构建IP 网络的基础技术,是网络互联的基础。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大面积使用高性能、高可靠的三层交换机,用以构建多个不同的功能分区。分区间相互隔离,通过1G/10G 接口连接高速的核心交换区。 网络互联路由协议主要有OSPF、RIPv2和BGP。在数据中心局域网中主要使用OSPF 路由协议,以达到快速收敛的目的;而在边界或与分支机构广域互联,通常使用BGP 路由协议,以实现对网络的有效管理。 (2)负载均衡技术 负载均衡建立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透明的方法,扩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带宽,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负载均衡技术主要有软/硬件负载均衡,本地/全局负载均衡。在数据中心主要使用硬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3)防火墙技术 当前银行网络主要使用状态检测型防火墙,集成了包过滤防火墙、电路层防火墙和应用防火墙三种技术,只有符合安全规则的网络连接和访问才可以通过防火墙,有效隔离各个安全区域,保障核心数据的安全性。 (4)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IDS)从计算机系统或网络中收集、分析信息,检测任何企图破坏计算机资源完整性、机密性和

小型企业网络设计方案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科学技术师范学院班级:05级计算机教育班姓名:邓美凤学号:200540914129 课程论文题目:小型企业网络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网络互联与实现(一)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目录 案例背景 (1) 需求分析 (1) 拓扑结构 (2) 组网设备 (2) 地址规划 (3) 方案实施 (3) 配置步骤 (5) 1、网络设备基本配置 (5) (1)S2126G-A1交换机基本配置 (5) (2)S2126G-B1交换机基本配置 (7) (3)S2126G-C1交换机基本配置 (8) (4)S3550-24-A的基本配置 (9) (5)S3550-24-B的基本配置 (11) (6)S3550-24-C的基本配置 (12) (7)S6806E-A的基本配置 (14) (8)R2624-A的基本配置 (15) 2、OSPF路由选择协议配置及测试 (15) (1)S3550-24-A OSPF路由协议配置 (15) (2)S3550-24-B OSPF路由协议配置 (16) (3)S3550-24-C OSPF路由协议配置 (16) (4)S6806E OSPF路由协议配置 (17) (5)R2624-A OSPF路由协议配置 (17) 3、总结 (17)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小型企业网络设计方案 作者:邓美凤 指导老师:朱小平 (湖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师范学院,长沙 410128) 摘要:本文是基于一个课程的网络互联课程设计,根据实践环境设计一个小型企业内部的网络组建。从实际情况出发把这个小型企业的实际需要应用到网络中去,使这个企业的内部网络能够快速便捷。因为条件有限,本次设计的拓扑结构图是在模拟器上进行的。主要运用了所学的路由和交换技术。 关键字:小型企业;网络;设计方案 案例背景 某小型企业现有300个结点,需要建设一个小型网络以实现该企业内部的相互通信和与外部的联系,通过该网络提高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内部办公的信息化、办公自动化。该企业有15个部门,则需要让这15个部门能够通过该网络访问互联网,并能实现部门之间信息化的合作。所以该网络的必须体现办公的方便性、迅速性、高效性、可靠性、科技性、资源共享、相互通信、信息发布及查询等功能,以作为支持企业内部办公自动化、供应链管理以及各应用系统运行的基础设施。 需求分析 该网络是一个单核心的网络结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典型的三层结构,核心、汇聚、接入。各部门独立成区域,防止个别区域发生问题,影响整个网的稳定运行,若某汇聚交换机发生问题只会影响到某几个部门,该网络使用vlan进行隔离,方便员工调换部门。 核心交换机连接三台汇聚交换机对所有数据进行接收并分流,所以该设备必须是高质量、功能具全,责任重大,通过高速转发通信,提高优化的,可靠的传输结构。核心层应该尽快地交换分组。该设备不承担访问列表检查、数据加密、地址翻译或者其他影响的最快速率分组的任务。 汇聚层交换机位于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该网络有三台汇聚层交换机分担15个部门,能帮助定义和分离核心。该层的设备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边界的定义,以在其内进行分组处理。该层将网络分段为多个广播域。该问控制列表可以

数据中心建设架构设计

数据中心架构建设计方案建议书 1、数据中心网络功能区分区说明 1.1 功能区说明 图1:数据中心网络拓扑图 数据中心网络通过防火墙和交换机等网络安全设备分隔为个功能区:互联网区、应用服务器区、核心数据区、存储数据区、管理区和测试区。可通过在防火墙上设置策略来灵活控制各功能区之间的访问。各功能区拓扑结构应保持基本一致,并可根据需要新增功能区。 在安全级别的设定上,互联网区最低,应用区次之,测试区等,核心数据区和存储数据区最高。 数据中心网络采用冗余设计,实现网络设备、线路的冗余备份以保证较高的可靠性。 1.2 互联网区网络 外联区位于第一道防火墙之外,是数据中心网络的Internet接口,提供与Internet 高速、可靠的连接,保证客户通过Internet访问支付中心。 根据中国南电信、北联通的网络分割现状,数据中心同时申请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1条Internet线路。实现自动为来访用户选择最优的网络线路,保证优质的网络访问服务。当1条线路出现故障时,所有访问自动切换到另1条线路,即实现线路的冗余备份。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将来一定会有中国移动接入的需求,互联区网络为未来增加中国移动(铁通)链路接入提供了硬件准备,无需增加硬件便可以接入更多互联网接入链路。 外联区网络设备主要有:2台高性能链路负载均衡设备F5 LC1600,此交换机不断能够支持链路负载,通过DNS智能选择最佳线路给接入用户,同时确保其中一条链路发生故障后,另外一条链路能够迅速接管。互联网区使用交换机可以利用现有二层交换机,也可以通过VLAN方式从核心交换机上借用端口。 交换机具有端口镜像功能,并且每台交换机至少保留4个未使用端口,以便未来网络入侵检测器、网络流量分析仪等设备等接入。 建议未来在此处部署应用防火墙产品,以防止黑客在应用层上对应用系统的攻击。 1.3 应用服务器区网络 应用服务器区位于防火墙内,主要用于放置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所有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可以通过F5 BigIP1600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 外网防火墙均应采用千兆高性能防火墙。防火墙采用模块式设计,具有端口扩展能力,以满足未来扩展功能区的需要。 在此区部署服务器负载均衡交换机,实现服务器的负载均衡。也可以采用F5虚拟化版本,即无需硬件,只需要使用软件就可以象一台虚拟服务器一样,运行在vmware ESXi上。 1.4 数据库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