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型网络技术的出现与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时代已全面到来,依托这些网络新技术的智慧教育应运而生。作为当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境界和教育现代化追求的重要目标,智慧教育是紧随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在2008年所提出的智慧地球的战略所提出来的,它正在引领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成为技术变革教育时代发展的主旋律[1]。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者开始关注到智慧教育,赋予其新的内涵,也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其开展了比较丰富的研究,这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关键词共现分析技术,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对我国智慧教育研究领域的相关热点进行梳理,并结合知识图谱,进一步归纳和分析我国智慧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以便为后续研究提供有力依据与支持。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1.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工具为Bicomb书目共现分析软件和SPSS 19.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词频分析法、文献共词分析法与多维尺度分析法。其中,词频分析法是指,利用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在某一领域文献中出现频次的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一种文献计量学方法[2];共词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文献关键词两两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层汇聚,以分析、揭示该研究主题的现有研究结构[3]。多维尺度分析实质是根据关键词之间的“距离”即关系的紧密程度对研究问题进行聚类,以全面反应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角度和热点[气

2.数据采集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文献来源,采用高级检索,以主题=“智慧教育”或关键词=“智慧教育”为限制条件进行检索,截止到2017年5月18日,共检索出1273篇文献,剔除会议通知、会刊征稿通知、重复文献与学术性不强文章,得到有效文献483篇。

3.数据处理

对数据的处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文献数据导出。将筛选出的483篇文献从中 国知网中导出,并保存为NoteFi rst 编码文本格式;(2)提取关键词。利用Bicomb 软件对 数据进行关键词提取、清洗及词频统计,根据词频g 指数方法确定高频关键词阈值,进行共 词分析;(3)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利用SPSS 19.0对词篇矩阵进行聚类分析;(4)多维尺 度分析。将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导入SPSS 中进行多维尺度分析,最终产生知识图谱。下图 1即为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的流程图。

/ ------------------

筛选文献,并导出 为NoteFirst 编码 文本格式

图1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图

二、数据统计与研究结果

1. 共词分析

利用Bicomb 软件对483篇文献数据进行关键词提取,共得到1374个关键词,合并其中 一些含义相同的关键词,如将“教学信息化''并入“教育信息化'';删除世相、一曰、蒙自、副 主任、周洪宇等与研究主题关系不大且不影响研究结果的关键词,将“大成教育''、“大成智 慧学”合并入“大成智慧教育”,但根据智慧教育的内涵方面考虑,删除了与大成智慧教育关 键词,确定了最终选用的关键词989个。本研究采用的确定高频关键词阈值的方法为词频g 指数方法,确定高频词的阈值为25,从高频关键词表中看到第25个关键词频次为7,因此 频次大于等于7的所有25个关键词即为高频关键词,如下表1所示,25个关键词累计出

统计关键词, 确定高频关键

聚类分析,获取 高频关键词

Ochiai 系数相似

矩阵、相异矩阵

L

L

J-L 八 4-r*

新建项目,提 取、清洗关键词

在CNKI 中键入 检索条件,查找

论文

生成高频关键词共现矩 阵与词篇矩阵并导出

进行聚类分析与 ; 多维尺度分析, ; 构建知识图谱

现总次数为658,占总关键词累计频次的34%,可以较好的代表国内智慧教育的研究热点。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了检索词“智慧教育”外,排在该领域的前十位高频关键词分别为教育信息化(65)、信息技术(30)、互联网+ (24)、智慧校园(23)、智慧(22)、大数据(20)、智慧课堂(15)、云计算(14)、智慧学习(12)、物联网(11)。这十个关键词反映了在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环境下,为了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研究教育大数据,以智慧为指导理念,创建智慧课堂、推进智慧学习,最终实现建设智慧校园、达到智慧教育的目标。

智慧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不仅体现在关键词的呈现频次上,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也是研究重点,因此,利用Bicomb软件建立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共现矩阵(25*25),如表2所示,表中行与列交叉部分即为关键词两两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

为消除关键词自身频次造成的影响,以揭示它们之间隐含的真正亲疏关系,笔者又用Bicomb软件进行词篇矩阵的统计,并将词篇矩阵导入到SPSS 19.0中,选取Ochiai系数构造出高频关键词相似系数矩阵(表3所示)。相似矩阵中的数字表明数据间的相似性,数字的大小表明了相应的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远近,其数值越接近1,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近、相似度越大;反之,数值越接近0,则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大、相似度越小。最后,将相似矩阵导入到Excel中,经过采用相异系数矩阵=1-相似系数矩阵的公式计算,生成高频关键词相异系数矩阵,如表4所示,其数字表明数据间的相异性,其含义与相似系数

矩阵意义相反,数值越接近1,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大。另外,相异矩阵的构建,对于后续进行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提供了基础。

由表3与表4统计发现,与智慧教育由近至远的关键词分别为教育信息化(0.362)、互

联网+(0.235)、智慧(0.196)、智慧校园(0.180)、智慧学习(0.166)、物联网(0.152)、微课(0.152)、信息化(0.152),这一结果说明,国内对智慧教育的研究更多的与教育信息化、互联网、智慧校园、智慧学习等结合在一起进行讨论。

2.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图2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树状图

根据聚类分析图,将高频关键词分为5个主题,分别为,主题一:班班通、学习空间、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主题二:智慧城市、信息化、大学生;主题三:云计算、物联网、智慧教室、教学模式;主题四:智慧课堂、微课、MOOC、翻转课堂、互联网+、创客教育、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大数据;主题五:智慧学习、学习分析、智慧。

3,多维尺度分析与知识图谱构建

通过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可以对智慧教育研究领域研究热点进行归类,另外,由于多维尺度分析可以对聚类分析结果进行一定程度的矫正,故笔者又利用SPSS工具对高频关键词进行了多维尺度分析,度量模型选择Euclidean距离,节点间的距离越近,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越大。

根据多维尺度分析图,再结合聚类分析树状图,描绘出了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该图谱直观的展示出了当下国内有关智慧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

Derived Stimulus Configuration

Euclidean distance model

-1.5 -1.0 -OS 0.0 0.5 1.0 1.5

Dimension 1

图3智慧教育领域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三、研究热点分析

结合图2的聚类分析图与图3的知识图谱,可将我国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归为以下五个方面:

1.智慧教育内涵与特征的理论体系研究

主题四、五中的部分关键词反映了有关我国智慧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国内研究者敏锐的察觉到这一新兴教育形态,对其内涵、特征、原则等方面开展了较多的研究。陈琳等将智慧教育划分为了智慧教育1.0与2.0时代,认为1.0时代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环境所打造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只体现出了“术''的层面,而2.0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术、法、道''于一体的智慧教育囱。黄荣怀提出了“三重境界'论,将智慧教育系统划分为学习环境、新型教学模式和现在教育制度,并进一步指出其具有感知、适配、关爱、公平、和谐等五大特征叫。祝智庭等则对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运用智慧教学法,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并构建了智慧教育的基本图式[7]o由此可见,我国对智慧教育的理论研究相对丰富,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把握住了智慧教育的核心,但目前依然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故后续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开展更加系统化的研究。

2.智慧教育生态体系研究

智慧教育生态体系作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集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环境、智慧评价、智慧管理与服务于一体。根据高频关键词的呈现可知,目前对智慧环境(学习空间、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教学与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习过程、学习分析等)等的研究相对丰富,但

仍缺乏对智慧评价与管理的研究,未来将成为我国教育研究者特别关注的新领域。

3.智慧教育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研究

黄荣怀等认为,智慧学习环境是一种能感知学习情景、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网。智慧学习环境包括物理环境、技术环境、情感环境三方面[9]0目前对智慧学习环境的研究主要是从物理环境和技术环境两方面进行,包括智慧教室的设计、技术支持等,这在领域三和领域五的关键词中有所体现。相对而言,国外在智慧教室设计和实践方面更加突出,我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设计并开展相应的实践研究。

4.智慧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教学模式作为智慧教育系统的核心要素,开始受到研究者更加广泛的关注,领域四中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MOOC、微课、创客教育等关键词即道出了这一点,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也能更好的推动智慧教育的发展,但这方面研究仅仅处在建构层面,尚未实际应用,教学效果自然无从得知。原因主要有,硬件配备不足,绝大多数教师观念守旧,阻碍了传统教学模式向智慧教学模式的转变,智慧教学模式也就难以落地生根。可见,智慧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实施不仅需要软硬件技术的支撑,还需要积极转变教师观念。

5.智慧教育的体系架构与关键支撑技术的研究

支撑智慧教育的关键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学习分析、可穿戴技术、创客等多种技术,目前我们仍处在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而体系架构方面,我国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并开展对这方面的研究,如杨现民等认为智慧教育包含“一个中心、两类环境、三个内容库、四种技术、五类用户、六种业务” [侦。张进宝等则对智慧教育云平台的搭建提出了整体架构,涉及云服务基本与关键特征、服务类型、部署方式和业务需求等多方面[11]。可见,目前我国对智慧教育体系架构和技术支撑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色彩很浓厚但实践应用尚缺乏,要想将智慧教育研究发展上升到新阶段,就迫切需要进行更加深入、多元化的研究。

四、研究趋势展望

目前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主要围绕智慧教育内涵与特征等的理论体系研究、智慧教育生态体系研究、智慧教育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研究、智慧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智慧教育的体系架构与关键支撑技术的研究五个方面展开。针对以上聚类和热点分析,笔者提出我国智慧教育未来的五点研究趋势:

1.智慧教育理论体系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研究

我国对智慧教育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其理论研究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另外从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分析中发现,我国对智慧教育的研究更多的侧重于理论层面,而任何理论的发展最终都应落地于实践的土壤之中,不然终将成为纸上谈兵。虽然实践的过程是曲折而缓慢的,但未来,我们只有将理论与实践具体相结合,才可以推动智慧教育在我国真正的发展。

2.智慧教育学习环境建设的实践研究

目前,智慧教室实践比较突出的有,台湾网奕资讯科技集团推出了经济型、互动型、旗舰型、专业型四种不同类型的智慧教室,日本东京大学设计和实践的自主学习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智能教室。而我国仅在技术理论层面对智慧教育学习环境进行了研究,但在智慧教室的设计、实现、应用等方面仍较欠缺。今后,我国应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在智慧学习环境的搭建、智慧教室的设计与实践等方面开展更多的实践研究。

3.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资源开发的研究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构建智慧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显得至关重要,对智慧教育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公共教育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并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提供交流、协作、互助的渠道図。此外,教育平台搭建成功之后,必然需要丰富且优质教育资源整合进去,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故如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动态汇聚、自动推送、自适应呈现这些方面也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4.智慧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当智慧教育学习环境与服务平台搭建起来,并整合进优质教育资源后,亟待解决的问题则演变为如何利用已有的资源高效的进行课堂教学,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多元性的学习需求。郭晓珊等在对智慧教育的内涵、特征深刻剖析的基础上,设计了自助式学习模式、群组协作式学习模式、创客学习模式等智慧学习的模式[13]0 但目前也仅仅停留在理论设计层面,尚未落地实践,这也代表了当下我国智慧教育教学与学习模式研究的平均程度,故后续还应继续加强对教学与学习模式的理论研究,并投入到课堂实践中,不断地修订、再设计,以完善智慧教育模式、提高智慧教育的总体水平。

5.智慧教育评价与管理服务体系的研究

完整的智慧教育体系涉及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环境、智慧评价、智慧管理与服务等多方面,根据聚类分析可知,当下,对智慧教育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教学模式、学习分析、技术环境支撑等方面,而对智慧评价和智慧管理等的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非常匮乏,因此,还需要研究者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以促进智慧教育体系框架的完整,为我国智慧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在我国,对智慧教育的研究萌发于2000年,到2009年进入尝试发展阶段,直至2013 年才进入实践创新的初级阶段,可见,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智慧教育仍将是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内容[14]o由于本研究选取的样本数据的筛选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加之笔者的研究经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会导致数据分析不够全面、精准。希望未来更多的研究者继续开展智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我国智慧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有力支撑,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联系和区别

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联系和区别 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四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它们常被混淆使用。本文将重点对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进行分析和对比。 一、数据 数据是知识阶层中最底层也是最基础的一个概念。数据是形成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源泉。关于数据的定义,比较典型的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种: 1.数据是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描述,尽可能地从数量上反映现实世界。也包括汇总、排序、比例、等等处理。 2. Applehans [Globe & Laugero,1999]认为数据是一系列外部环境的事实,是未经组织的数字、词语、声音和图像等。 3.据是计算机程序加工的“原料”。例如,一个代数方程求解程序中所用的数据是整数和实数,而一个编译程序或文本编辑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是字符串。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据的含义也扩大了。例如,当今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图象,声音等,它都被认为是数据的范畴。 4.数据泛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以适合于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 我们认为第四个定义较符合我们对数据的理解。例如,水的温度是100℃,礼物的重量是500克,木头的长度是2米,大楼的高度时100层。在这些表述中:水,温度,100℃,礼物,重量,500克,木头,长度,2米,大楼,高度,100层就是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描述我们的大脑里形成了对客观世界的清晰印象。这些数据也可以同过编码被录入到计算机中。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看到数据要通过人们约定俗成的字符和定义表现出来。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字符和定义称之为关键词,数据就是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应用把人类认知的物质世界清晰的描述出来。我们提到关键词必须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这就表示不同阶级,不同宗教。不同国家的人对于关键词的约定必然会有差异。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数据其实也具有一个使用范围。不同领域的人在描述同一事物是会出现不同的数据。例如,中国人会称每个星期的最后一天为“星期天”。美国人会把这一天叫做“Sunday”。基督教徒会称这一天为“礼拜天”。数据的有范围性导致由此建立的信息世界,知识世界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宗教,不同的阶级中会产生差异。认识到数据的有范围性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领域进行知识管理时,首先要统一关键词的约定。最后我们对数据进行这样的定义:数据是使用约定俗成的关键字,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抽象表示,以适合在这个领域中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 二、信息 “信息”是当代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由于很难给出基础科学层次上的信息定义。系统科学界曾下决心暂时不把信息作为系统学的基本概念,留待条件成熟后再做弥补。到目前为止,围绕信息定义所出现的流行说法已不下百种。以下是一些比较典型、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 1948年信息论的创始人C.E.香农在研究广义通信系统理论时把信息定义为信源的不定度。1950年控制论创始人N.维纳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客观世界,并使这种适应被客观世界感受的过程中与客观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1964年R.卡纳普提出语义信息。语义不仅与所用的语法和语句结构有关,而且与信宿对于所用符号的主观感知有关。所以语义信息是一种主观信息。 80年代哲学家们提出广义信息,认为信息是直接或间接描述客观世界的,把信息作为与物质并列的范畴纳入哲学体系。 90年代以后一些经典的定义有:1.数据是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搜集的原始材料,根据使用数据人的目的按一定的形式加以处理,找出其中的联系,就形成了信息。

高等教育研究文稿格式要求

《高等教育研究》文稿格式要求 首页格式: 标题 ——小三,宋体,加粗 (副标题——四号,仿宋GB2312,加粗) 作者姓名——多个作者之间用空格隔开,5号楷体 摘要:5号楷体 关键词:5号楷体 说明: 1、标题: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作者:多个作者之间用空格隔开。 3、摘要:能反映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内容,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不发空洞的评语,不进行自我评价。200字左右。 4、关键词:3-7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 5、基金项目:课题来源(如: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潭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课题名称》(编号:)(没有编号的不写编号)。字体采用5号宋体。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作者简介在同一“作者简介”标识后相继列出,中间以分号隔开,最后以“。”结束。字体采用5号宋体。 基金项目:如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姓名(出生年—),性别,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正文格式: 正文:小4号宋体。 一、(一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 1. (二级标题,字体字号同正文:小4号宋体) (1)(三级标题,字体字号同正文:小4号宋体) (2) 2. (1) (2) 说明: 1、全部注释都采用脚注;注释采用计算机编号,编号格式为①、②、③、④、⑤等;每一页单独编号;字体采用5号宋体。 2、注释的格式如下: (1)专著类型:[序号] 作者名.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单位, 出版年. 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类型:[序号] 作者名. 文章题名[J]. 期刊名, 年, 期: 起止页码. (3)论文集类型:[序号] 析出文献作者名. 析出文献题名[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 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 出版单位, 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报纸文章类型:[序号] 作者名. 文章题名[N]. 报纸名, 出版日期(版次). (5)学位论文类型:[序号] 作者名.文章题名[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 (6)专利类型:[序号] 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 专利号, 发布日期. (7)电子文献类型:[序号] 作者名. 电子文献题名[EB/OL]. 电子文献的出处http://…,日期. (8)译著类型:[序号] [国别] 作者名. 书名[M]. 译者. 出版地: 出版单位, 出版年. 起止页码. (9)外文参考文献类型:[序号] 作者名. 文章题名(斜体) [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 出版单位, 出版年. 起止页码.

2014年公共基础知识热点问题(三)

2014年公共基础知识热点问题(三) 三、民主政治建设 1、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就是要坚持把人民意志和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①坚持把人民意志和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表现。 ②依法执政不仅强调党要领导立法,还必须强调党要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实施依法治国。 ③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还需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附:运用政治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具体形式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党领导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国家权力,以此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做主; ②领导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③领导人民实行基层民主,由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 ④领导人民严格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律平等的原则,使公民享有法律上、事实上的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平与正义。 2、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它的作用是促进祖国统一。 (1)观点认为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它的作用是促进祖国统一,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把它的作用仅归结为这一点是片面的 (2)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为国家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 (3)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围绕团结与民主两大主题,团结联合各党派各族群众,为党和政府广集民智,反映社情民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3、辨题:“开门立法”,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立法权,确保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①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实行“开门立法” 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利,保证立法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依据。 ②在我国,人民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认为“开门立法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立法权”的观点是错误的。

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联系和区别

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联系和区别

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联系和区别 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四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它们常被混淆使用。本文将重点对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进行分析和对比。 一、数据 数据是知识阶层中最底层也是最基础的一个概念。数据是形成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源泉。关于数据的定义,比较典型的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种: 1.数据是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描述,尽可能地从数量上反映现实世界。也包括汇总、排序、比例、等等处理。 2. Applehans [Globe & Laugero,1999]认为数据是一系列外部环境的事实,是未经组织的数字、词语、声音和图像等。 3.据是计算机程序加工的“原料”。例如,一个代数方程求解程序中所用的数据是整数和实数,而一个编译程序或文本编辑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是字符串。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据的含义也扩大了。例如,当今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图象,声音等,它都被认为是数据的范畴。

教,不同的阶级中会产生差异。认识到数据的有范围性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领域进行知识管理时,首先要统一关键词的约定。最后我们对数据进行这样的定义:数据是使用约定俗成的关键字,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抽象表示,以适合在这个领域中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 二、信息 “信息”是当代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由于很难给出基础科学层次上的信息定义。系统科学界曾下决心暂时不把信息作为系统学的基本概念,留待条件成熟后再做弥补。到目前为止,围绕信息定义所出现的流行说法已不下百种。以下是一些比较典型、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 1948年信息论的创始人C.E.香农在研究广义通信系统理论时把信息定义为信源的不定度。1950年控制论创始人N.维纳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客观世界,并使这种适应被客观世界感受的过程中与客观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1964年R.卡纳普提出语义信息。语义不仅与所用的语法和语句结构有关,而且与信宿对于所用符号的主观感知有关。所以语义信息是一种主观信息。 80年代哲学家们提出广义信息,认为信息是直接或间接描述客观世

行政能力测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08年公共基础知识热点问题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A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B市场经济具有竟争性。学会经营才能更好参与市场竟争。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管理民主”。 (1)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维护农民民主权利,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2)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村民自治法,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提供法律保证。 (3)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和用,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3、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确性。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才能持续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在三大产业中,农业是薄弱环节,剩余劳动力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自身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4、运用政治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通过政治领导,为其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国家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③国家应行使好经济职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简要说明中央实施系列惠农政策的经济意义。 A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B对农业的“多予少取”,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农村的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进而扩大内需; C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经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 D系列的惠农政策,使农民进一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公平,也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 6、运用国家的有关知识说明新农村建设要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的基本理由。

知识与智慧的比较

知识、思想、智慧、能力的差别 一、知识、智慧定义 知识 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 知识:经验的固化 .①人类的认识成果。来自社会实践。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理论。按其获得方式可区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哲学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知识的总体在社会实践的世代延续中不断积累和发展。②有关学术文化的:知识界|知识分子。③相识;朋友:朝廷大臣多有知识的。 [ 知识就是概念之间的连结。它是概念的内容的一个方面。概念的内容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与直观之间的连结。我们构造概念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把握直观。因此,概念与概念之间必需彼此连结形成知识。有了知识才有力量,才能去把握直观]。 知识SECI模型 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孝(1991)还并提出了“知识创造”的完整模型——SECI模型” 数据、信息、知识的区别和联系(Michael Earl) 数据信息知识 内容事件趋势专业知识 形式交流模式学习 信息任务描述操作编码 获取方式观察判断体验 组织意图自动化决策行动 知识OECD分类 世界经合组织(OECD) 在1996年的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将知识分为四大类: a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Know - what) ,主要是叙述事实方面的知识;b 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 - why) ,主要是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c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 - how) ,主要是指对某些事物的技能和能力;d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 - who) ,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知识。 Davenport & Prusak整合了知识的形态、组成元素、主要作用和存储主体等元素,从以下方面描述了知识的定义:a知识的形态:知识是一个流动、动态的混合体,随着刺激和学习随时改变、更新;b组成元素:包括经验、价值观、情景信息和专业洞察力;c主要功能:它提供了一个参考结构来评估和整合新刺激所产生的信息与经验,形成新的结构并可以指导决策和行为;d存储主体:它有知者(knower)的心智产生并被利用,在组织中知识不仅仅存在于文件与知识库中,更存在于例行的工作、流程、实践与文化中。 思想、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一般也称“观念”。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是错误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智慧 智慧(wisdom,wit):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依据智慧的内容以及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智慧分为三类:创新智慧、发现智慧和规整智慧。创新智慧,可以从无到有地创造或发明新的东西。如策划、广告、设计、软件、动漫、影视、艺术等都属于创新类智慧产业的范畴。智慧已是人们生活实际的基础。 智慧(wisdom,wit):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智慧是人们生活实际的基础。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没有现代人智慧,就无法在现代社会中生存。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参考范文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参考范文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教育质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倍受关注的主题之一。下文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参考范文篇1试谈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不但能够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推动高校更好地进步和发展。管理信息化实现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高校管理改革时也必须将信息技术和管理结合在一起。笔者主要从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出发,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问题解决策略,希望能够推动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更好地进行。 一、给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 (一)欠缺持久的动力 对于现在的高校而言,做好信息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高校管理的重要任务,而做好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时间较长,并且还需要足够的支持,这也是高校做好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但是,就现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而言,其不但缺乏动力,还有很多高校甚至没有认识到进行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这也直接导致信息化建设的速度比较缓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下面几点:首先,有些高校现在还没有真正地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这也是导致当前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效果差强人意的重要原因。其次,由于相关人员管理业务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惰性,导致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动力缺失。[1]最后,对于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学校还存有一定的顾虑,对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态度还是观望,甚至对于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弊端存在一定的焦虑心理,这也影响了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更好地进行。 (二)缺乏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机制 想要做好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有一个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这也是管理正常进行的保证,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做好管理工作,将权责利更好地统一在一起。在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运行机制不但属于技术性工作,还属于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进行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时候,需要将学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协调好。[2]在实践时,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负责管理的部门往往是高校办公室,但是办公室本身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就不够完善,这也直接导致了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比较差,并且高校信息资源管理以及校园网络平台维护都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很多信息化建设的任务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好。这就需要相关的领导和部门管理人员做好分配和协调工作,并在这个基础上完善运行机制。 (三)管理文化会给管理信息化建设造成直接影响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我国高校的管理文化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高校管理文化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如高校的价值观念、管理理念以及规章制度等等,这些都会影响高校管理的质量和管

我国当前十大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我国当前十大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浏览字体: 大中小】发布时间:2012-03-31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简介:该研究成果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年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集体项目“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GY200839;批准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重要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报告结论部分刊登在2010年8月17日《中国教育报》上,并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教育学》2010.10)。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自觉地关注问题、回应问题,是我们的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正确对待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基于这一目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对当前我国十大教育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专题研究。这些研究从教育热点问题入手,努力用科学的教育理念、生动鲜活的案例,解读我国教育热点问题产生的症结和原因,全面总结国内外相关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寻求解决教育热点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途径,力图形成促进教育自我完善、科学发展的有效机制。同时,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化解矛盾,引领教育研究的方向,对推动教育的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国教育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党中央于2008年8月正式启动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工作。为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分别于2009年1—2月、2010年2—3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收集到大量意见和建议,反映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热点问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究”课题组主要以《教育规划纲要》意见征集为基础,对公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近年来两会代表意见中显示的教育热点问题、地市级教育局领导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梳理。课题组采用SPSS15.0的描述统计方法,对确定的教育热点问题进行统计并排序。位列前10位的教育热点问题包括:高考招生制度问题、农村教师问题、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择校问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教师评价问题、政府教育投入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幼儿教育普及问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 这些热点问题反映了公众对教育的关切与期盼,其主要特征:一是覆盖面广,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分析与对比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分析与对比 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的出现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提供必须的管理基础。以彼得.德鲁克博士(Peter F. Drucker)和斯威比博士为代表提出的理论为知识管理领域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KM )是识别组织中的知识资产、并充分发挥知识资产的杠杆作用,来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过程。毫无疑问,我们已经生活在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的环境当中。每时每刻,我们身边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数据。但只有将这些杂乱无章的数据,转换为信息和知识,才能帮助我们做出聪明的选择。可见知识是从数据到智慧划分为不同层次的。

由于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四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他们常被混淆使用。本文将重点对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进行分析和对比。 一。数据 2.数据(Data) [Applehans, Globe&Laugero,1999]认为数据是一系列外部环境的事实,是未经组织的数字、词语、声音和图像等。 3.据是计算机程序加工的撛蠑。例如,一个代数方程求解程序中所用的数据是整数和实数,而一个编译程序或文本编辑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是字符串。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据的含义也扩大了。例如,当今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图象,声音等,它都被认为是数据的范畴。 4.数据泛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以适合于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 我们认为第四个定义较符合我们对数据的理解。例如,水的温度是100℃,礼物的重量是500克,木头的长度是2米,大楼的高度时100层。在这些表述中:水,温度,100℃,礼物,重量,500克,木头,长度,2米,大楼,高度,100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的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的意见 【法规类别】院校与教职员工 【发文字号】教高会厅[2004]1号 【发布部门】教育部 【发布日期】2004.04.21 【实施日期】2004.04.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的意见 (教高会厅[2004]1号2004年4月21日) 我国地方和高等学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20多年来,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为高等教育的决策和决策实施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服务,在推动高等教育科学的理论建设和指导实践、推动教育观念的转变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出版了大量的研究著作和论文资料,培养了一大批教育研究和管理人才。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应该有一个更大的发展,这就使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必须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建设,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促进高等教育创新。

但是,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和研究工作的开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领导对高等教育研究在教育决策、管理和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缺乏正确认识,不太注重运用高等教育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指导实践,对高教研究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有些学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任务不明确,致使研究人员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些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研究条件比较差,研究人员的职称、待遇等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影响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作用的发挥,甚至造成人才流失;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之间缺乏交流、合作,有些研究课题存在低水平重复、与实际脱离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亟待改变。 为了使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更好地发挥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应有的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高等教育研究重要作用的认识,切实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

简述知识与智力的区别和联系:简述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区别

简述知识与智力的区别和联系|简述流体智力和晶 体智力的区别 知识与智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属性及其联系的认识,以知觉、表象、概念等心理形式存在。知识是可以通过书籍或其他人造物独立于个体之外的。知识按照内容分,可分为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按照人对知识的反映程度分,可分为反映事物外部属性、外部联系的感性知识,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内在联系的理性知识;按知识的来源分,可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直接知识是人类从社会实践中直接获得的,间接知识是人通过书本学习或其他途径获得的,但从其总体说,都来源于实践。知识的学习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的一生也只能掌握其中极其有限的部分。 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品质,是大脑的功能,是使人能够顺利从事多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基本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一般认为,智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活动的最高调节者,它保证人们能够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所以智力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适应环境的多种能力的总和。 由于智力包括几种不同的能力,因此人在某一方面有特殊能力或专长并不能等同于高智力。例如有的人记忆特别好,但逻辑思维差;有的人语言表达能力好,但实践能力差等等,这只能说某人在某方面发展得不错,不等于智力发展的一定好。 知识与智力的关系 知识与智力不能等同。有人常常把知识与智力混淆不清,以为知识多就是智力高,其实知识并不等同于智力。知识是智力发挥作用的基础性要素,而智力的高低部分取决于相关知识在量上的积累。有的孩子学了许多知识,但不知其中的道理,因为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机械地记忆,不能举—反三,触类旁通,缺乏创造性地解决

论知识与智慧__罗素_knowledge_and_wisdom_译文[1]

论知识与智慧罗素 科学是分门别类的知识;智慧是井井有条的生活。--伊曼纽尔·康德 我们的时代在知识方面远远超过过去所有时代,在智慧方面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这是大多数人都会同意的看法。但一旦我试图定义“智慧”并思考增进它的方法,人们就会有不同意见了。我想问的问题首先是何为智慧,其次是传授智慧的方法。 我想,构成智慧有几种要素,其中须置于首位的是比例感:将问题的所有重要因素都考虑进去并掂量每个因素应有的分量的能力。鉴于各类技术员所需的专门知识的范围和复杂程度,这种能力变得比过去更难具备。比如,假设你从事医科,这份工作本身很难做,可能会耗费你的全部智能。你没有时间去考虑你的发现或发明可能带来的医学领域以外的影响。你成功了(我们假设),正如现代医学所做到的:婴儿死亡率不仅在欧美而且在亚非也大大降低了。但完全非你所愿的结果产生了:在世界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食物供应匮乏,生活水平下降。再举一个甚至更为引人注目的例子,当前人们都在关注此事:你渴望探求知识,不带功利性地去研究原子结构,却意外地将摧毁人类的手段置于狂人手中。因此,知识如果不与智慧同在,对知识的追求就能变得有危害性;就全方位来看,追求知识的专家们并不一定具备智慧。 然而,仅有综合能力还不足以构成智慧,还必须加上对人生目的的某种意识。这一点可以在历史研究中得到说明。许多杰出的历史学家干的坏事多于好事,因为他们是通过自己的热情这种扭曲性媒介观察事实的。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始于亘古,止于无穷未来,也不是不缺乏综合观,但他努力想要说明的历史教义主要是从公元400年到自己的年代,德国一直都是最为重要的民族以及世界进步的标准榜样。或许构成智慧的综合概念可以延伸,它不仅涵盖智力而且还包括感情。知识面宽但感觉迟钝的人不是不常见。这样的人缺少我认为的智慧。 智慧不仅为公共生活所需,也同样为私人生活所需。选择追求目标,以及从个人偏见中解放出来,都需要智慧。如果一个目标本身不可能被达到,既便如果它可以被达到的话,追求它的行为一定是高贵的,对这个目标的追求也可能不是明智的,在过去,许多人毕其一生搜寻哲学家的点金石和长生不老药。毫无疑问,如果他们找到了这些东西,他们就为人类谋取了巨大福祉,但事实上,他们浪费了生命。退而说不那么伟大的事情,想想两个人,A先生B先生,他们相互憎恨并通过相互憎恨而相互摧毁。假设你到A先生那里说:“你为什么

2014年公共基础知识热点问题(五)

2014年公共基础知识热点问题(五) 五、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材料]绿色GDP就是从传统GDP中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和有害的部分,如资源的耗减、环保的损失代价,从而再现科学的指标,反映真实的发展和进步。材料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启示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经济建设不能以片面的高消耗、高排放追求经济发展的高总量和高速度,要重视经济的质量和社会效益。要善于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对待经济建设,不能只看现象中的规模和速度,更要认识规律,按规律办事,做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开展能源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①我国的资源短缺,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开展能源合作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的供求矛盾。 ②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实施能源多元化战略,降低风险,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附:从经济角度分析如何解决我国能源、资源短缺问题。 ①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我国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从全球范围内引进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与资源,但要注意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推进能源、资源进口渠道多元化。 ②通过推进区域和双边经贸合作,制定规范性的合作框架或协议,以利于我国的能源、资源进口。 ③发展循环经济,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财富。 ④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发展低耗能、高产出的产业和技术,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附:运用有关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我国能源大量进口的现象。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②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我国能源大量进口有其合理性;长期以来,资源的过度开发,已造成我国严重的环境与生态问题;我国矿产资源总体储量不足,且需求结构与资源结构脱节,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国扩大利用国外资源势在必行。 ③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忽略过度依赖外部资源可能存在的巨大风险。不能放弃独立自主的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的双重目标。 3、在煤炭生产中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

知与智

高一年级领事课教案设计 班会主题:知与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2. 领悟做人、做事的智慧 3. 知识与智慧的转化; 4. 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 教学设想: 通过本次课让学生知道,拥有知识并不等于拥有智慧。教学生如何把所学知识在自己的大脑中加工,应用于我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认识--实践---认识”一个科学辩证的思维方式。 教学课时:一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问:“知识与智慧区别” 二、分小组讨论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讨论的结果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教师总结性发言 而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却一再强调知识与智慧的区别。知识是人类对有限认识的理解与掌握,智慧是一种悟,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推论。因此,博学家与智者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智者掌握的知识不一定胜过博学家,但智者对世界的理解一定深刻得多。两者比较就如一个知识女性和一个聪慧女性的比较,后者令人心仪的不是其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在其灵性。知识是有限的,再博学的知识在无限面前也会黯然失色。智慧是富于创造性的,其不被有限所困,面对无限反而显得生机勃勃。知识学习是智育的首要目标,但不是惟一的目标。知识学校的目的不在为知识而知识,知识应该为人的发展奠定基础。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显示出它的价值。也只有在智慧的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知识若不转化为智慧,知识越多越是身心发展的沉重负担。杜威曾经指出,教育要区分两种人:一种是拥有许多知识的人,另一种是睿智的人。前者拥有一大堆“间接知识”、“外在的公共经验”,这些知识非但无助于其经验、智慧的增长,反而有可能阻滞生命的灵性和智慧的闪现。后者是机智的、消息灵通的,并善于处理他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教育活动的目的应该是培养“睿智的人”。新的知识观的提出,把智慧技能(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纳入知识的范畴,初步改变了知识与智慧的分离。但必须指出的是,我们对智慧的理解必须超越逻辑思维和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智慧观,认识到非逻辑的直觉、想象、灵感的重要性,树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智慧观。 第一,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却自己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相反,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便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倒可能最富智慧,因为他自认无知,所以总想与人理论,探究真理在何方。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这就是知识与智慧的区别。

与知识有关的演讲稿知识与智慧演讲稿

与知识有关的演讲稿知识与智慧演讲稿 知识改变命运,我们有多好的环境去获取知识,却没有这样的决心。现在就让给大家分享与知识有关的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课堂外的知识”。 在教室中,处处是哀嚎,那沉闷的空气总是让人喘不过气来,短短的几十分钟,却是如天荒地老般长久。这空气的气氛,似乎让人质疑我们是否还活着。霎时,钟声响起,老师叹口气离开教室,同学的尖叫声此起彼落,压抑已久的心瞬间解开,我踏出教室,吸着迎面而来的新鲜空气,准备迎接这世界无限的美…… 走出教室,抬头一望无际的辽阔天空,眼前尽是一片青绿的树海,纯白轻飘的小云在天空自在的游荡中,总是不受束缚;五彩的蝴蝶在花间飞舞,互相争奇斗艳。外面的世界,处处是奇观,不需那墨绿的黑板,不需那古板的老教授,也不需那庞大的费用,无限的知识都近在眼前。

走出教室,我们学到的总不是那些把我们训练成“考试机器”的反复无常的试题,我们学到如何获得真挚的友谊,我们学到如何和陌生人攀谈,我们学到的是那些老是待在教室的人学不到的秘密。在教室外头的每一事物,都彷如我们的老师。卢梭曾说:“教室是人、经验与自然的组合。”要是我们平常多留意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就会发现那前所未有的知识。教室外的世界是如此美好,是如此深奥难懂,何不去深入探讨呢? 生命就如同一本大书,值得我们品味细读。比尔盖兹曾说:“生命并不是以学期来划分的。你不会有暑假,更不会有老板有兴趣帮助你发现自我,你得自己找时间做。”凡事都要自己探讨摸索,知识再也不局限于教室、书本,而是盈满教室外的世界。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与知识同行”。

对于知识与智慧这两者

对于知识与智慧这两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会认为这两者的范畴是一致,也有的人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俗话说得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是没有一个切实的答案的。在我看来,知识与智慧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知识是强调人所知道的,所拥有的学问。智慧则是指正确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两者之间的不同在于: 第一,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但有智慧一定有知识。简单来说就是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就像现在社会一样,有些人也许知识渊博,学富五车,口若悬河。可是我们不可以说他一定是有智慧的人,因为他完全可能机械地去重复人家的思考的东西,而自己则不会去发现问题的所在,也不会去解决问题,只是一味地重复前人的智慧。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迸出的时代,正是一个人人都渴望而且极有可能成功的时代,要想成功就必须学习知识。但不能纸上谈兵,要知道知识是别人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对人类社会正确的规律和认识。而智慧则是一种知识的运用能力。 第二,“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托夫斯曾经这样说过力量有三种表现形式,即暴力,财富和知识。培根也曾经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作用愈加重要,可以说知识不仅是力量,而且是最核心的力量,终极力量。我们经常会说知识决定命运,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功能,另一方面知识能够转化为智慧,成为自己内在的力量。全球性的转变,资讯光速流转,机会转瞬即逝变化确实向任何人都提出新的挑战——因循守旧,还是创新穿越,学习的真正目的不在于记忆,或是学会应用某种特定。而是在于学到终身学习的能力。懂得把知识变成智慧,中华民族是有着辉煌灿烂的 求知识是求诸于外,当你对外在世界了解的越广,了解得越深,你所遇到的问题也就越多越难,这样你自然会感到学到的越多就越无知和浅薄。而求智慧则不然,求智慧是求诸于内,当你对自己的内在世界了解的越多和越深时,你的心智就越圆融无缺,你就会感到一股来自于内在的智性和力量,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烦恼知识使人知道了许多事,使人更聪明,人们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固然很好,但更为重要,智慧表现在人如何。所以人仅仅有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人有了知识,还应该明白如何正确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的加以应用,这些知识就失掉了价值。所以智慧包含了知识和聪明,它是头脑的智能,是洞察人生和实践道德的才能,是丰盛生命美好人生所需要的,成功的人生是在于不断地把拥有的知识,有智慧地应用实际生活中。包括你所获得的圣经知识,属灵知识,如果懂得一大堆知识,还算不得什么,关键你如何应用,属灵智慧使你晓得怎样实践主道,你才能成为一个满有智慧的人。 简而言之,知识是属于别人的,不属于自己的,因为知识是别人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对人类社会正确的规律和认识,你只不过是拿来放到自己的大脑中而

公共基础知识的时事复习技巧

四川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时事复习技巧 首先,常识和公共基础知识的侧重点不同。例如“十二五规划”,常识的出题点在于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十二五的目标,GDP要达到年均增长7%。总而言之,常识考查的侧重点在于知识点,在于硬性记忆性的东西。而申论对时事的考查不在乎你到底是不是记住了我国的新增人口数量,我国的GDP增长速度是百分之几。申论要求的是你对时政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十二五规划中,处处都体现出对国内未来发展的规划。如对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面的建议,既有宏观方面的,又有微观方面的: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公共基础知识不是死记硬背。我们必须有对社会和国家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如何提高?这也需要大量的积累。关注社会现象,思考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考虑解决类似问题的对策。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我们可以借助外在的力量充实我们的思维。可以看《半月谈》《人民日报》

《南方周刊》,关注国内外大事件,时事政治,人大会议。这些都是考点集中复习的途径。 四川省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解读之一——考试内容 四川省省直事业单位考试的大幕即将拉开,在这个统一公开招聘的大型考试中,考试大纲起着指航灯的作用,能够给我们提供清晰明了的复习方向。现就《综合知识》考试大纲做具体解读,以备考生复习参考。 《综合知识》试卷分为两个部分组成,满分100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公共基础知识,分值占80分—85分;第二部分为职业能力测验,分值占15分—20分。 根据考试大纲,第一部分的考试内容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有:法律、事业单位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公文写作、四川省情、时政热点。其中法律包括法律常识、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 法律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分值比重较高,大约占30%左右,其中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内容为重点。 公民道德建设主要包括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建设在第一部分的比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状况和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状况和问题 近几年来有少数学者对高等教育期刊、研究课题中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中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在提高个体研究水准的同时。实现主体多元化的发展。对于总结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探讨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向,在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研究是指,在构建高等教育科学体系过程中的一系列引导下,深入认识和分析总结高等教育的现象和规律,是高等教育健康稳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 1.1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演变 高等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一个世纪前才被系统规范。高等教育研究方法额度不断发展,使得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随着指导理论的不断进完善,高等教育受到科学方法的不断规范,高等教育研究水平和质量也不断提高。成熟的研究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演变的梳理有利于我们了解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掌握高等教育研究研究方法的现状。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分为初创时的方法贫乏期,发展时期的方法借鉴期和成熟时期的方法整合期。 1.2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构成 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三方面的内容,高等教育研究过程是一个连续性的活动。可以把整个研究过程分为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总结三个阶段。在高等教育研究过程中,首先要确立研究目标,从而确定研究问题,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准确定义研究问题;再次,仔细分析收集的相关材料,运用研究问题相关的知识,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问题分析,最后,对分析的内容进行总结,最终得到一个有意义的结论。这就是真个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构成。 2、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我们对高等教育研究的认识不断深化,并在很多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高等教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深入研究高等教育的方法之前,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把握现状是展开调查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高等教育的研究性质大多属于个体研究,合作研究和集体研究则很少,研究形式主要表现为思辨研究。实证研究和实地研究非常少,而且高等教育研究的内容也比较广泛,以文献法、数模法和观察法居多,其他的研究方法则很少。但是研究方法略显单一,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