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起源

人们对道德的探讨从很早就开始了,从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始的。亚里士多德写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伦理学著作《尼可马克伦理学》,在这本书里不仅探讨了诸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德性等一般伦理学问题,而且还讨论了许多具体的行为规范,也正是在此亚里士多德奠定了道德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石,从此伦理学这门学科的事业不断拓展,人们对道德问题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从伦理学史来看,关于道德的起源,思想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观点:

首先,我们看几种关于道德起源的错误观点:

第一、客观唯心主义或宗教神学的"神启论"。

这种思想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即所谓"天"或"上帝"启示,或是某种外在的绝对观念的产物。比如在中国思想史上,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认为违背纲常就是触犯天意;基督教《旧约》中的摩西十诫,被说成上帝耶和华对摩西的启示,并通过摩西向教民宣讲教规和道德禁律;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道德说成是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的产物,而"绝对精神"不过是用哲学装扮过的上帝而已。

第二、主观唯心主义的"天赋论"

这种观点认为美德是人类的天赋,与生俱来,道德起源和规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良知良能"、"善良意志"。在中国,先秦思想家孟子认为,人人都有"仁义之心”、"侧隐之心"、"羞耻之心"、"是非之心",而且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明代王守仁强调"致良知",认为道德意识起源于心,只要致吾心之良知,即可得到圆满的知识。康德认为道德源于人类固有的纯粹"理性",理性发端于人的善良意志,道德就是善良意志发出的一种"绝对命令",“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第三、旧唯物主义者的"感觉欲望论"

在17-18世纪的西欧,这种从人的心理过程和生理需要分析道德的起源的"感觉欲望论"广泛流行,从英国的洛克,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到德国的费尔巴哈都主张感觉欲望论。洛克认为,事物所以有善、恶之分,只是就其与苦、乐的关系而言。所谓善就是能增加我们快乐或减少我们痛苦的东西,所谓恶就是能增加我们痛苦或减少我们快乐的东西。费尔巴哈认为善就是合理的利己主义,是满足个人的需要,是使人们感到快乐的东西。他说,道德就是人的健康的完满的本性。爱尔维修强调生命原则是"肉体感受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以人的感觉所产生的"自利心"、"自爱心"为人类一切行为的根本动机,以快乐程度来确定道德价值,凡使人快乐则为善,反之为恶。他们都认为,人的一切善恶部来源于感官上的快乐和幸福。

第四、庸俗进化论的道德起源论。

这种观点把人看成是生物学或生理学意义上的人,把人混同于动物,认为道德起源于动物,是动物的某些本能(如“合群感”、“母爱”等)的直接延续。这是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证明人类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规范都来自动物界,认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本能或动物的合群性。

上述各种道德起源论都是伦理思想发展史上的特定环节,甚至可以说是阶段性的成果,其中不乏正确的因素,体现了在道德起源论上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例如,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起源论,尽管把人的主观方面夸大到极端,从整体上看是不科学的,但它毕竟认识到了人的主观方面在道德现象中的重要作用,强调

了道德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重视人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选择,有其积极意义。较之宗教神学的道德起源论而言,确是认识上的深化和进步。但是,从根本上说,一切非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道德起源论,由于阶级的偏见和历史的局限,总是从唯心史观出发,割断道德同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联系,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实践之外去探讨和说明道德的起源。他们都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道德起源于动物的本能;道德起源于人类的欲;道德起源是不可知的。因而它们对于道德起源问题的解释,不符合道德发展的事实;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伦理学思想体系也往往强调道德的至高无上、永恒不变,从而陷入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具体而言,上述观点的理论误区:

1.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生活、人类的历史发展来思考道德的起源和基础。

2.把道德看成是外在强加于人的规约。

3.把道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情感要素和心理体验,把道德神秘化。

同一切非科学的道德起源论相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筑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坚持用社会存在说明社会意识,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人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只有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才能科学地说明道德起源。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从这段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产生需要这么几个条件: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人类的道德生活本质上是对人们社会关系的认识和反映,道德的产生必须以人类社会关系的形成为前提。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道德体现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的自觉认识和行为选择。只有当人类祖先脱离了动物界,由共同的劳动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也因为劳动和相互交往的需要,产生了意识和语言,这就为道德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动物只能依靠自身的器官活动消极地适应环境维持生存,它们之间不可能形成关系,也无道德可言。只有人类才能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需要道德规范来调节这种关系。如果一个长期生活在与世隔绝的荒郊野岭或孤岛上的人,不与他人交往,对他来说,他的行为也就不存在道德与否的问题,也就不能表现出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等。

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当人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节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人类自我意识是人类自身同动物、他人、世界区别开来的一种根本性机制。如果说人的思维还达不到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别开来、与他人、社会区别开来,也就是说他还处在物我不分、人我不分状态中,那么人的协调利益关系、协调利益矛盾就不会成为一种内在需要。所以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如果说人的思维始终处于

像一个婴儿阶段,它不能正确把自己在世界上定位,那么他的思想和观念当中就不会产生一种迫切的需要,迫切需要调节与他人利益矛盾、协调与他人关系。

正是自我意识的产生,是标志着人把自身同动物区别开来的重要的一步。当人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去调节这种关系时,作为自觉意识和人类精神自律的道德才能得以产生。

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关系的形成,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而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又是从哪来的呢?不管是主观条件还是客观条件归根结底都来自实践、来自生产活动、来自劳动。所以我们说:

3、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都统一于人的生产实践。

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劳动创造道德需要;劳动提供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人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着人们道德伦理上的交往,形成有关善与恶、祸与福、利与害等道德观念。)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人们在劳动中结成生产关系并产生需要调整的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创造人们的道德需要,提供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劳动实践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

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特别是随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开始,道德逐渐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

第一章 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一章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教学要点: 本章主要阐述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1(了解道德的起源。2(掌握道德的本质。3(认识道德的社会作用。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道德的起源 道德起源问题是伦理学和任何道德理论都在探 讨和解决的理论课题,不同的理论流派、不同的思 想家对道德起源问题都作出自己的解释。 道德的起源有两大动力因素:社会的他律性需 求与个体的自律性需求。前者是道德产生的外在吸 引力,是道德产生的宏观整体要求,后者是道德产 生的内在驱动力,是道德产生的微观人性基础;前 者是外显的、表层的因素,后者是内隐的、深层的 因素;前者使道德产生之后呈现出工具性的特点, 即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社会利益的手段与 工具;后者是道德产生后呈现出目的性的特点,即 道德以协调人的内在需求和完善提升人的品质为 目的。 一、伦理学史上的争论

神启论把道德起源归结于神秘的天启和神的意志。即把道德的本质归之为“神的启示”,这是客观唯心主义。中国的代表人物有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源出于天”之说。 理念论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于至高的理念和精神。教育论、环境论和社会关系论所指的外在条件和外部的事物已是属人的事物和条件,这些思想已具有了唯物主义的萌芽和倾向。 先天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生而有之的东西。 本能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的本能和本性。 人性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自然的天性,人的自然本性、本能决定共同的人性,是决定社会本质的共同的东西,因而也是决定道德的根本层次。所以一定社会的阶级道德的产生和形成都是与人的自然本性密切相关的,人的本性不仅决定了道德的产生,而且决定了道 德发展的总趋势。道德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本能欲求和自然感觉而产生的一种工具性的方式。 需要论认为,道德是人根据自己的生存发展需要,自己为自己立法的产物。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成果源于人的需要,人类社会产生了道德,就是因为道德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人类通过各种对世界的掌握方式来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以实现对自己的肯定和发展。而道德作为人类理性的结晶,不是表达个人的偏爱和欲求,而是表现人们的共同愿望和需要。从道德发生的历史看,道德产生于人们调节社会群体内部各种关系以维护一定社会秩序以及个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这用千百年来客观存在着的道德协调性因素和进取性因素就可证明。 二、道德的起源 (一)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道德根源于经济关系,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的。一是说决定道德产生的要素都是在经济关系的不同作

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劳动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道德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开始而出现.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根源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之中,是物质利益关系的反映. 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道德。 人类借助情绪的控制、自私心理的越来越少、本能的生存被大爱所替代,群体的观念越来越强悍、甚至,高尚的博爱、为他人着想的伟大,——-这些人类所特有的思维活动,与动物的单纯的为生存、为饥饱、为抢领地而互相撕杀,甚至不认识自己的亲骨肉等单纯的条件反射能力而有所区别。 而道德的有无,完全取决于这个人的思维方式。取决于人类的后天教育。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后天的再塑造,这个道德就不会得以发挥。 用众所周知的一句话开始我们的分析:“人之初,性本善”。 刚刚生下来的时候的人类,是没有善恶之分的。————这里提到的“善”字,并不是单纯的“善良”的意思。而是“本质”的意思。也没有不邪恶的意思。像一片待写的白纸。什么都没有。是本源的,光溜溜的。只是,本质上,我们有大脑,有可以再塑造的潜力。————只是在说明:人生下来之所以为人,是与动物有区别也有相同点的。可见,当我们从动物转变成人后,本质就已经与动物区别开来了。这是人类祖先在无数的劳动活动后,进化的结果。这是重

点。 动物和人其实是同源。之所以能与众动物有区别,在于人类的大脑发达。那么大脑的发达是由什么条件而产生的呢?--------劳动。劳动创造了能直立行走的人类。当人类开始直立行走的时候,大脑才得以产生和健全。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类。 只是直立行走不算是个完整的人。做人,做好人,做完整的人,必须在思维上与其他动物有所区别。这就依赖于后天的教育了。 后天的培育,更依赖于劳动。无论是什么性质、什么形式的劳动。在群体里,经由劳动而体会到成长、成熟。不劳而获的人,很难说他们有较高的道德观。在劳动中,才会体会到与人为善、换位思考、舍己为人、舍得舍得的道理。不劳动怎么能做到啊?整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只能越来越返回到动物——猪的形态。怎么会培养出勤俭持家、忘我精神、能力超强的一个高品质的人的? 古时候有十个弟兄。爸爸临死的时候给他们一个人分一份财产。都是一样的:一亩地。老大不干活,最后把它卖了。老二“干活',用嘴巴。最后,比他更能说的人,把他的土地忽悠没了。老三做领导,把这块地租出去。最后,那个租地的人不干活,没钱给他租金,他就也跟着饿死了……只有老实巴交的老幺,勤恳种地。还把他的果实拿来给众兄分享。这才救了他们的命。 说明了什么? 老大像不像猪?老二像不像猴子?老三像不像老虎? 只有劳动的老三,通过劳动懂得了珍惜什么,才在救助众兄弟的

道德起源的三个条件

2012年第01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1,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77期) Total No .277 收稿日期:2011—07—27 作者简介:刘禹含(1988—),女,吉林省吉林市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道德教育。 浅析道德起源的三个条件 刘禹含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道德是社会形态之一,是人类社会文明所特有的现象。它不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强加给我们,而是我们作为人应该自觉遵守的。然而道德并不是先验存在的,它是随着生物的进化,人类自我意识的出现,在生产劳动中起源并发展的。在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中都可以找到道德起源的依据。 关键词:道德起源;进化;意识;劳动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1—0148—03 道德是社会形态之一,是反映和调整人们现实 生活中的利益关系, 用善、恶的标准来评价,同时依靠人们内心信念、 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来维系的价值体系。它是人类社会文明所特有的现象。现实社会中,道德无时无刻无处不在,这也正是人类社会与其他生命组群,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的最本质区别之一。但是,道德是如何产生的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加以解释。 一、道德产生的生理前提 达尔文是最早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论述人类道德 起源的。他试图从任何动物的相似性, 即从其进化论的视角去探究人的道德是从哪里来的。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论述了生物物种的形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生物都是在以自然选择 为基础的进化过程中进化而来的,即,动物是从比其更为低等的动物进化来的,人是由动物进化来 的— ——人的身体结构保持着它从某种低等生物类型传代而来的特征,人与其他高等动物在心理能力及智力方面的差别也只是表现在程度上,而绝非是性质上的。舒尔曼在评价达尔文时,也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努力是想证明,人的智力与低于人的动物的智力不是性质上的不同,而仅仅是程度上的不同 ……”[1] 达尔文就是在这一前提下,提出了道德观念也存在着一定的动物性基础— ——一些社会性的动物已经具有了道德的萌芽。“无论任何动物,只要 在天赋上有一些现住地社会性本能包括亲慈子爱的 感情在内,而同时,又只要一些理智的能力有了足够的发展, 也就是良心,人就是这样。”[2] 在《人类的由来》的最后一章,达尔文这样写道:“道德感这种东西有着若干不同的来源,首先来自动物界中维持的已经很久而到处都有的种种社会 性本能的自然本性。”[3]动物的社会性本能在达尔文看来也是通过自然选择保存下来的。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前提条件, 在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起作用。在个体方面,由于生物所处的环境不是一成不 变的, 外界不断的变化将同时引起生物的变异。这些变异导致了个体的差异与多元化,使生物有机体的结构日趋复杂,这些为生物体本能的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自然选择对有利的变异进行保存,对 不利的变异进行淘汰 。“自然选择也可以在群体水平上起作用,虽然对个体不利,但是对整个群体与其 他群体在竞争中有优势。 ”[4]“只要记住选择作用可以应用于全族。”[5] 在群体层面上,由于生物体的一 些缺陷,使得他们选择群居,并逐渐变得合群,具有了初步的社会性本能,像同情、友爱、互助。因为这些社会本能对动物的生存是有帮助的,所以便很自然地在选择过程中被保留了下来。但是初级的、相对简单的社会性本能还并不是道德。达尔文利用生物进化的理论对由简单的社会性本能发展成为较为复杂的道德的这一过程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当动物 8 41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3篇汇总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以下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1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但,德的本意实为遵循道的规律来自身发展变化的事物。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扩展资料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2 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见,“道”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3 道德起源、形成和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

英国近代道德起源理论的演进逻辑——从霍布斯、哈奇森到休谟

英国近代道德起源理论的演进逻辑 —— —从霍布斯、哈奇森到休谟 ■刘水静邓扬麒 英国近代三位道德哲学家霍布斯、哈奇森和休谟,均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寻求和追问道德的基础,并以 此来构建自己的道德学体系。霍布斯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自爱或自保本性,这种理论却被哈奇森称为“自私 的道德体系”。哈奇森主张从人的仁爱本性出发来解释道德的基础,但哈奇森本人的道德体系因全面否定霍 布斯的理论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休谟在批判吸收霍布斯、哈奇森道德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人性中的“有 限同情心”的理论预设,并最终超越霍布斯和哈奇森而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仁爱的道德体系”。 [关键词]霍布斯;哈奇森;休谟;自私;仁爱 [中图分类号]B8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1)10-0053-04 刘水静(1984—),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伦理学史;邓扬麒(1983—),女,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西方法制史。(湖北武汉430072) 与中世纪主流伦理学思想相比,英国近代道德哲学在考察道德起源时的理论视角实现了从神到人的转变:道德的基础根源于人或人性,而不再是根源于上帝或神启。于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动机和目的,不再与神有关,而是直接与人相关。所以,考察近代伦理学家的道德起源理论,我们几乎都要从他们对人的本性的预设开始谈起。 一、霍布斯:道德起源于人的自保本性 霍布斯关于道德和道德起源的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政治哲学思想中。在考察人类社会和国家的起源等政治学问题时,霍布斯从人的“自然状态”谈起。他从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人的激情中追寻人的“自然权利”,并基于“自然权利”和人的理性推导出“自然法”。只是在霍布斯看来,在人的激情冲动面前,理性是软弱的。作为理性的命令即“自然法”本身也是软弱无力的。因此,在国家权力产生之前,理性法则根本无法约束人们的感性冲动。在“自然状态”中,虽然存在“自然法”,但人与人之间仍然处于战争状态。也就是说,“自然法”仍然无力确保人的安全和生存。霍布斯进而认为,为了解决这种困境,人们唯有相互订立契约,让渡自己的部分权利给某个或某些人,从而组建一个强力国家,以此捍卫“自然法”的权威和效力。 这就是国家主权—— —“利维坦”—— —的诞生逻辑。然而,从《利维坦》一书的章节排列中,我们发现霍布斯并没有用任何一个与“道德”一词直接有关的标题来命名某个章节,以对道德问题展开专门的讨论。这并不是因为霍布斯在探讨自然法和国家起源时不重视道德,而是因为他把自然的理性法则本身看做了道德法则。在《利维坦》第十五章中讨论自然法时,霍布斯说:“我在前面所说的正义、感恩、谦谨、公道、仁慈以及其他自然法也是善;换句话说,它们都是美德,而其反面的恶行则是恶。”[1](P122)所以霍布斯宣称:“研究这些自然法的科学 是 53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道德是怎么产生的?根源何在?这就是伦理学关心的道德起源问题。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对道德的起源和演变问题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猜测,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为伦理学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一)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道德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1、神启论:道德来源于神的启示。 例如: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伦理学则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的“启示”。基督教教义《旧约》上讲的“摩西十戒”便是“上帝”耶和华启示摩西,摩西再把得到启示的教规和戒律传给教民。 2、天赋论: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是先天的,是人生来就有的。我国战国时代的孟子就说过:“仁义礼智,非由外说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3、进化论: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 进化论伦理学倡导者俄国的克鲁泡特金认为,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个体之间利益是互相调合的,彼此之间具有天然的同情心。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类社会道德是对动物所“固有的”道德本能和道德情感的继承,甚至善与恶、最高的幸福等观念,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从动物身上继承来的。 4、感觉欲望论: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求。 感觉欲望论从人的自然本能出发来说明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某种自然的感情或欲望。例如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说创始人边沁提出:“自然把人放在痛苦和快乐这两个最高主子的统治下。只是他们指出我们应该做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做什么。正误的标准,因果的联系,都和苦乐分不开的。我们一切言行和思维都受苦乐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屋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产生有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其客观条件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其主观条件是指人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开始意识到这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加以调整。 道德赖以产生的这两个前提条件,都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获得的。 由于劳动,人才认识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从而产生了各种意识。人的一切知识,包括道德意识和知识,都是从社会实践,首先是从社会生产实践中获得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交往联系复杂化了,就出现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于是便产生调整这种矛盾的要求和意识。这种要求和意识起初只是少数人的,以后经过总结和传播,逐步成为多数人的意识和要求,形成具有道德规范意义的风俗习惯,产生了履行这种风尚习俗的责任感和义务观念,这便是最初的道德现象。 在人类历史中,道德的产生与原始社会时期的各种“禁忌”、和生产、生活习俗是紧密相连的,道德就是从这些东西中演化而来的。 1、生产性的“性禁忌”。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

人性靠法律还是道德约束 用马克思的道德观揭示人性的约束力 艺术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声乐)谭云波11040102025 第一部分论马克思的道德观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性越来越冷漠,究竟什么才能约束人性,是法律还是 道德? 马克思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 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 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人们的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具有历史性。和原 始社会所有制相适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同道德,它以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 和对民族的整体责任感为其行为的规范。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 统一的共同道德分裂为阶级的道德。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适应,剥削阶级的道德 成为各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其共同的道德信条是:“剥削有理”、“压 迫有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与之相对立的是各社会的劳动者阶级的道德,它们提倡勤劳、勇敢、团结互助、反对剥削和压迫。以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为行 为准则的资产阶级道德是剥削阶级道德的典型和最后一个历史类型。以集体主义为 核心的无产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是劳动者道德的最高类型,它根源于无产阶级 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条件,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总体看,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永恒的道德、超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但是,为了保证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有一些大家都能接受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儿童,尊敬长辈,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尽管这些道德准则并非道德中最本质的方面,而且在阶级社会中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毕竟起着约束不同阶级人们行为的作用。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一般说,剥削阶级的道德观念为以后的剥削阶级所继承, 而劳动人民的高尚品德则在劳动人民中世代相传。历史上先进阶级(包括一定历 史条件下的剥削阶级)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内容,也可为后来的劳动人民所批判改 造而加以吸收,并赋予新的阶级内容。

第四章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第四章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旧伦理学的道德起源说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道德起源说,掌握不同历史类型的道德的特点以及道德发展的历史规律性,理解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 教学重点和难点: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说、道德的本质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道德的起源 一、历史上的“道德起源说” 在伦理思想史上,关于道德的起源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各派伦理学都有自己的见解,众说纷纭,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起源说” 1、神启说 这种起源说企图从“神”、“上帝”或者“天”、“绝对精神”那里引申出道德。 在西方,古代希腊贵族奴隶主的思想家柏拉图就是这种观点代表,他认为道德是神把“善的理念”放进人的灵魂中去的结果,由于人的灵魂不同,等级不同,道德也就分为指挥、勇敢、节制、正义等不同德性。中世纪基督教的《旧约》,把道德规范说成“上帝”(神)耶和华对摩西的指示,然后通过摩西向教民们宣讲教规和道德戒律,即有名的《摩西十戒》。这十戒就是上帝在西乃山顶通过摩西向世人训示的宗教道德和法律条文。 在中国,汉代地主阶级思想家董仲舒把封建道德的“三纲五常”说成是“圣人”根据“天意”而制定的规矩。即所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也不变”。董仲舒把“天”看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并通过对阴阳五行说的歪曲来论证他的观点,他认为天和阴阳五行说都是有道德的,而人又是天的副本,即“人付天数”。天按自己的模样塑造了人类,因此,天有什么,人就有什么,如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昼夜,人有视(醒)暝(睡觉)等,天有道德,所以人有伦理,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交感。这样封建道德被神化了,违背了封建道德也就触犯了天意,很显然,这种道德起源说是假借“神”或“天”的意志,把统治阶级的道德说教神圣化,以便欺骗、愚弄和统治被压迫阶级。

道德起源问题资料讲解

道德起源问题

道德起源问题 道德起源问题是伦理学中极为重要的问题,是伦理道德存在的基础。伦理学思想史上,各学派对此问题众说纷纭。总的来说有四种旧伦理学道德起源学说:神启说、天赋说、情感欲望说、动物本能说。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学说是在旧伦理学道德起源学说之上建立的历史唯物主义道德起源说,它观点与以往伦理学家的论述存有一定差异。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人所特有的。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从来就有的。社会劳动是道德起源的基础。 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的社会关系首先是一种劳动关系,是劳动活动推动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劳动把本来孤立的个体联系起来,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关系。这就是最初的社会关系。孤立的个人是不存在什么道德问题。 其次,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当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利益,而且也意识到他人和整体的存在和利益,道德才会产生。 再次,劳动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社会条件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建立起了比较经常而固定的各种社会关系,并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了包括道德意识在内的各种意识。 最后,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关键条件。随着生产和分工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及其相互交往复杂了。产生了每个人的个人利益和与之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从而产生了从道德意识上约束人的行为,调整各种利益矛盾,维系社会秩序的必要性。日久天长便形成了一些最简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这就是最初的道德准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最早的道德观念萌发于人类早期的劳动和简单交往。而道德则形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这就是对道德的起

第一节道德的起源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1.旧伦理学关于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 ⑴“神启论”: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代表人物:西汉董仲舒,摩西十诫。 ⑵“天赋道德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代表人物:孟子,康德。 ⑶“情感欲望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情感之中或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之中。代表人物:卢梭和亚当斯密。 ⑷“动物本能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性”本能。代表人物:达尔文。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产生受到主客观两个方面 2.马克思的观点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人类才能结成社会关系。孤立的个人是不存在什么道德问题的。只有在形成了人与人、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社会关系的地方才有可能产生道德。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2)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古希腊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未经思考的生活是不完善的生活。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未经意识到的道德不能称为真正的道德,因为道德毕竟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当人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去调节这种关系时,作为自觉意识和人类精神自律的道德才能得以产生。所以从这一方面说,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 【讨论】狼孩的故事,狼孩生活在狼群中,有没有道德关系?(本讨论是为上面(1)(2)这两个知识点服务的,学生是能回答出来的,答案很明显了,老师总结再强调一下即可) (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社会条件 在人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生产关系,(哪些关系?可以请学生举例回答)如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产生需要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有关善与恶、

最新道德起源问题知识分享

道德起源问题 道德起源问题是伦理学中极为重要的问题,是伦理道德存在的基础。伦理学思想史上,各学派对此问题众说纷纭。总的来说有四种旧伦理学道德起源学说:神启说、天赋说、情感欲望说、动物本能说。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学说是在旧伦理学道德起源学说之上建立的历史唯物主义道德起源说,它观点与以往伦理学家的论述存有一定差异。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人所特有的。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从来就有的。社会劳动是道德起源的基础。 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的社会关系首先是一种劳动关系,是劳动活动推动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劳动把本来孤立的个体联系起来,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关系。这就是最初的社会关系。孤立的个人是不存在什么道德问题。 其次,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当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利益,而且也意识到他人和整体的存在和利益,道德才会产生。 再次,劳动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社会条件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建立起了比较经常而固定的各种社会关系,并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了包括道德意识在内的各种意识。 最后,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关键条件。随着生产和分工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及其相互交往复杂了。产生了每个人的个人利益和与之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从而产生了从道德意识上约束人的行为,调整各种利益矛盾,维系社会秩序的必要性。日久天长便形成了一些最简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这就是最初的道德准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最早的道德观念萌发于人类早期的劳动和简单交往。而道德则形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断定,

道德

一、道德的内涵 1、“道”、“德”之由来 (1)道。道德这个词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不过最早的时候“道”与“德”是分开使用,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道”最初的涵义是道路,如“周道如砥,其直如矢”,以后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的意思。孔丘在《论语?述而》篇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道”,是指做人治国的根本原则。老子讲的“道”是指宇宙的根本规律。总之,“道”最初的含义是“道路”;以后,“道”引伸义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等。“道”,从首从行,有了它,社会中人与人心灵可以相通,生活中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尊重。 (2)德。“德”,是指遵循“道”,即实行某种原则后,心中有所体验有所得。宋明理学家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注》中说:“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道家对“德”又有不同解释,庄子说:“物得以生之为德。”认为天地万物全体之自然,即为“道”,而各种事物所得之自然,即为“德”,用在人伦上, 则为人的本性、品德。 (3)道德。荀子在《劝学篇》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这里开始把“道”与“德”联用,意思是说社会生活中的人,如果一切都能按照“礼”去做,那就算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总之,从伦理学角度看,“道”是行为的原则,“德”是使人有所得,是行为的效果。?D句话,道德是指人的行为合 于理,利于人。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的“moralis”,其原意是风俗习惯、性格的意思,以后逐步引申为原则规范、行为品质、善恶评价等方面的意义。由此可见,古代的中国和西方,对道德一词的理解大致是相同的。基本上包含了社会原则规范和个人的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内容。 2、道德的定义 到底什么是道德,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很不一致的。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道德一词的含义是多方面的,除了主要是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行为准则外,有时也指人的思想品质、善恶评价、个人的思想修养 和所具有的理想境界等等。 在西方,苏格拉底、斯多葛派的哲学家把道德看作是一种知识,认为“罪恶即是对道德所应知的许多事情的无知,道德即是知识”。这有一定道理,因为道德的

道德概念的思想起源

浅谈我国中小学德育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34) 摘要:本文首先概括了中国道德概念的思想起源及其功能,然后从三大方面分析了当代德育教育的窘境和困惑,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小德育教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德育的新思路。以利于道德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促进我们社会和谐。 关键字:道德教育;困惑;建议 作者简介:宋翠丽,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 一、道德概念的思想起源及德育功能 有位哲人说过,人类永远对两件东西深感敬畏,一个是天上的灿烂星空,另一个就是人心中的道德律令。道德,神圣的矗立在那儿,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充满神秘感。据古代典籍记载,在我国西周时期就有“道”和“德”这两个字,只不过最初它们是分开使用的。“道”的原意指道路。《说文解字》称,“道,所行路也”。后来,“道”逐渐被引申为事理,引申为人们必须普遍遵循的行为法则、规矩和规范。“德”在《卜辞》中写为“徝”或“惪”,从“直”从“心”,意思是人做事要站得直,把心放的端正就是“德”。老子的《道德经》再被翻译成英文时,也是作为“人生之路”(The way of life )来理解的。[1] 在我国古代,最早把“道德”这两个字连用的是先秦时期的管仲和荀子。管仲在《管子··君臣下》一书中说,“君之在国都也,若心之在身体也,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意思是说,只要统治者把道德确定为第一件国家大事,老百姓就会接受教化。荀况在《荀子·劝说》中也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而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道德这个概念演化至今,其基本含义一方面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基本的人格品质,另一方面指正确处理和调节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中国素有重视道德教育的文化传统。孔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也主张:“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2] 德育除了向人们传递知识形态的文化,如道德知识、政治知识、哲学知识等等以外,还传递了规范形态的文化,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各种价值观;除了传递浅层规范文化,如道德规范、纪律规范、法律规范等等以外,还传递深层规范文化,也即是价值观—人们对于社会价值关系的规律性认识;除了传递理性形态的文化以外,还传递了各种非理性形态的文化,如情感、态度、信仰等;除了传递意识层面的文化以外,还传递了潜意识层面的文化,

第二章 道德及道德学说的产生、发展及其功能

第二章道德及道德学说的产生、发展及其功能 教学要点:作为一种规范人类行为,培养人们好品性的道德,是何时产生,又是如何产生的?对人类道德活动进行理论化的道德学说或伦理学说又是如何发展发展起来的?历史上的道德学说在人们社会生活中发挥了何种作用或功能?这就是我们这一章要讨论的问题。 教学时数: 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道德及道德学说的产生 在西方,作为理论的伦理学的产生应当起始于苏格拉底或柏拉图,而严格意义上的伦理学体系是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的。 在伦理学史上,总的说来主要有如下四种看法:道德的自然起源说、契约起源说、神赐说。前两种学说是世俗伦理观点,神赐说主要是中世纪基督教伦理体系说法。 一、历史上道德起源学说 (一)道德自然起源说 所谓自然起源说,指的是认为人类的道德起源于人类自身的本性、本能或理性,是自然而然地出现而不是人为地创造的学说。 属于这种学说的首先是人性论的学说: 在中国伦理思想中,人之初,性本善或性本恶的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在西方,早期基督教的原罪说,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的人性恶的思想,近代霍布斯、18世纪法国幸福主义的伦理学家们在人性问题上大多主张人性恶的理论,主张人性善的不多,在近代卢梭的伦理思想中有这种倾向。 另一种表现方式认为人的善恶意识起源自人的自然情感。在古代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以及近代的幸福主义伦理学中。在现代,有一种道

德起源的生物学解释,认为人的道德意识源自人们的生物学需要,甚至直接起源于人的基因。 (二)道德契约起源说 这种学说认为道德起源于人们之间的契约,人们通过相互协商来约定行为的善恶。 其代表人物有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中国先秦哲学家荀子虽然在人性观上主张性恶论,他认为道德上的善是“圣人化性起伪”的结果,即圣人见到人之性恶,争乱不已,便制礼义以节之。 现代哲学家尼采认为:不存在与生俱来的道德结构,道德是强者把他们自身的标准强加到人类文化中去的结果,这也是契约论的一种表现。 (三)道德神赐说 这种学说的人性论基础是性恶论。这种学说认为人类由于原罪而充满了恶,因此,人要想赎罪,就必须有道德,而道德的法则又不是源自人本身,而是人之外的神,这是基督教的道德起源说。 神恩论认为,为人类制定道德戒律的是上帝,这是上帝赐予人以恩典的表现,没有上帝的恩典,人就不能行善,当然也就不可能真正得救。 中国“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举贤良对策》,如果把天理解为神祗的话,即是一种道德神赐说。 当然,还有神启论把道德起源归结于神秘的天启和神的意志。 理念论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于至高的理念和精神。 教育论、环境论和社会关系论所指的外在条件和外部的事物已是属人的事物和条件,这些思想已具有了唯物主义的萌芽和倾向。 需要论认为,道德是人根据自己的生存发展需要,自己为自己立法的产物。

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起源 人们对道德的探讨从很早就开始了,从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始的。亚里士多德写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伦理学著作《尼可马克伦理学》,在这本书里不仅探讨了诸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德性等一般伦理学问题,而且还讨论了许多具体的行为规范,也正是在此亚里士多德奠定了道德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石,从此伦理学这门学科的事业不断拓展,人们对道德问题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从伦理学史来看,关于道德的起源,思想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观点: 首先,我们看几种关于道德起源的错误观点: 第一、客观唯心主义或宗教神学的"神启论"。 这种思想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即所谓"天"或"上帝"启示,或是某种外在的绝对观念的产物。比如在中国思想史上,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认为违背纲常就是触犯天意;基督教《旧约》中的摩西十诫,被说成上帝耶和华对摩西的启示,并通过摩西向教民宣讲教规和道德禁律;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道德说成是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的产物,而"绝对精神"不过是用哲学装扮过的上帝而已。 第二、主观唯心主义的"天赋论" 这种观点认为美德是人类的天赋,与生俱来,道德起源和规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良知良能"、"善良意志"。在中国,先秦思想家孟子认为,人人都有"仁义之心”、"侧隐之心"、"羞耻之心"、"是非之心",而且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明代王守仁强调"致良知",认为道德意识起源于心,只要致吾心之良知,即可得到圆满的知识。康德认为道德源于人类固有的纯粹"理性",理性发端于人的善良意志,道德就是善良意志发出的一种"绝对命令",“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第三、旧唯物主义者的"感觉欲望论" 在17-18世纪的西欧,这种从人的心理过程和生理需要分析道德的起源的"感觉欲望论"广泛流行,从英国的洛克,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到德国的费尔巴哈都主张感觉欲望论。洛克认为,事物所以有善、恶之分,只是就其与苦、乐的关系而言。所谓善就是能增加我们快乐或减少我们痛苦的东西,所谓恶就是能增加我们痛苦或减少我们快乐的东西。费尔巴哈认为善就是合理的利己主义,是满足个人的需要,是使人们感到快乐的东西。他说,道德就是人的健康的完满的本性。爱尔维修强调生命原则是"肉体感受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以人的感觉所产生的"自利心"、"自爱心"为人类一切行为的根本动机,以快乐程度来确定道德价值,凡使人快乐则为善,反之为恶。他们都认为,人的一切善恶部来源于感官上的快乐和幸福。 第四、庸俗进化论的道德起源论。 这种观点把人看成是生物学或生理学意义上的人,把人混同于动物,认为道德起源于动物,是动物的某些本能(如“合群感”、“母爱”等)的直接延续。这是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证明人类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规范都来自动物界,认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本能或动物的合群性。 上述各种道德起源论都是伦理思想发展史上的特定环节,甚至可以说是阶段性的成果,其中不乏正确的因素,体现了在道德起源论上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例如,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起源论,尽管把人的主观方面夸大到极端,从整体上看是不科学的,但它毕竟认识到了人的主观方面在道德现象中的重要作用,强调

教学案例4:道德的起源

教学案例4:道德的起源 【案例呈现】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成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狠揍了一顿,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狠揍了B一顿,特别是那只A 猴子打的特别用力。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案例点评】 本案例启发学生思考人的道德与动物本能的根本区别。通过以上内容说明:道德不是天生就有的,更不是上帝赋予的,人的道德和动物本能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社会性。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在社会集体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便产生了调节行为的准则。也就是说,人只要在社会中生存,就得接受某些道德的约束。古往今来,人们对道德起源问题进行的长期争论,为我们正确认识道德的起源提供了借鉴。 【教学建议】 第一,本案例适用于本章第一节第一目“道德的起源与本质”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道德的起源。 第二,在讲述本案例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就“人的道德与动物的本能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之后由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说。

三种道德发展理论

一.三种道德发展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派 1.弗洛伊德 2.埃里克森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 (三)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 2.科尔伯格 二.三种道德发展理论的相同点。 三.三种道德发展理论对当今德育的启示。 浅析三种著名的德育理论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类2009146068 张鹏 摘要:围绕着道德是否可教的问题,“新性善论”的确立,回答了道德是否可教。关于道德的发展和怎样进行德育,中外各学者纷纷开始研究和考研,其中以西方的心理学家的理论更具有特色,影响力最大的有三大学派:情感方向发展的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埃里克森)、行为方向发展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和认知方向发展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科尔伯格)。本文将着重强调这三种理论的内涵、相似点和对当今德育的启示,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谈这三种理论的实用价值。 关键字: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 三种德育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埃里克森) 弗洛伊德 (一)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层面: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新生儿只有本我):由无意识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组成,按照快乐原则行事,其核心是即时性的个人满足。 2.自我:自我努力满足本我的需要,但是它与本我不同的是,他行事时会把周围环境的现实情况纳入考虑范围,按照现实原则行动。 3.超我:大约发生在5岁时。超我合并了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标准,这些社会的

价值观念和标准通常由父母传给孩子。超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二部分构成,它抑制本我的冲动,使自我采取较高的道德标准。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三个层面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结果。道德是通过超我的发展而获得的,就是说通过老师、父母的辅助力量,通过“自居作用”“纳入”机制将社会伦理规范加以内化而形成的 (二)弗洛伊德通过研究不同时期“力比多”投放的部位的不同,将人格发展分为不同阶段:口唇阶段(1岁前)、肛门阶段(2~3岁)、生殖器崇拜阶段(3~5岁)、潜伏阶段(6~12岁)、生殖阶段(成年期)。 .1.口唇阶段:力比多主要投放在口唇部分,口唇的刺激是愉快的来源,产生快感。在这个阶段大部分时间内只有“它”及与之相联的一级思想过程,不能区分内在状态和外部世界。在这个阶段的后期,“自我”开始出现。 2.肛门阶段:刺激中心是肛门。这个阶段对儿童进行卫生训练很重要,训练的好坏影响到儿童以后个性的发展。这时“它”和“自我”一起起作用。 3.生殖器崇拜阶段:这一阶段产生恋母(男孩)或恋父(女孩)情绪,孩子对双亲中与自己异性的有性的感情,而畏惧双亲中与自己同性的,并努力使自己成为双亲中同性的那样,于是就产生了自居作用,这导致儿童采取父或母的行为和评价。这样“超我”就发展起来。 4.潜伏阶段:这一阶段性生活受到压抑,机体进入相对恬静的时期。这时快乐来自外界,儿童注意集中在同伴、朋友和对外界的认识上。 5.生殖阶段:这个阶段中心转到对异性的感情上。 在以上的各个阶段中,如果过于愉快或不快,都可能产生固结现象,停滞在摸个阶段,使发展延迟甚至倒退。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能产生病理现象。 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在继承和发展弗洛伊德的思想上,不再像他那样过分地强调性本能,而比较注重“重要他人”(社会方面的影响)。他将儿童行为的模式、心理社会因素和力比多投放的部分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划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分为八个阶段:信任对怀疑(0—1或1.5岁)、自主对羞怯(1或1.5岁—3岁)、主动创造对内疚(3—5岁)、勤奋对自卑(6岁—青春期前)、同一对角色混乱(青春期—18)、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创造对停滞(成年期)、完善对失望(成熟期)。 1.第一阶段是信任对怀疑阶段,此阶段主要表现在儿童出生之后到一岁半前后,这时儿童主要的活动集中在口唇上,婴儿此阶段基本的信任仅仅就取决于婴儿基本的心理上的满足,基本生存上的需要,胃口好、睡得深、大小便通畅是社会信任最基本的条件。这是,作为婴儿眼中最常见的、最亲密的“熟人”,母亲成为了婴儿主要的精神依托。母亲的喂奶、逗哄、拥抱等动作都能给孩子十足的依赖感。 2.埃里克森划分的第二阶段主要是将弗洛伊德的“肛门期”加以扩展,认为其基本冲突是保持与排除、坚持与放弃,这些方式的活动不只是在肛门区域,不仅在于控制自己的括约肌,也包括控制自己的双手和双足,这阶段儿童学会各种动作,学会说话,做事。从1—1.5岁左右儿童通过“嘴”认识世界已经发展到现在通过各种感觉去体验周围。 3.作为对“自主对羞怯”的进一步发展,埃里克森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三阶段“主动创造对内疚”,主动创造意味着向前的运动,是在自主的发现事物,对事物进行初步的感知的基础上,不断地去揭露新东西的倾向,这个时期儿童普遍比较活泼、比较好奇、比较好学,此时儿童正值幼儿园阶段,集体生活让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结合起来进行构造和计划,从而把事情做的更好。内疚则是对羞怯的进一步发展,羞怯是害怕暴露,担心被别人看见,而内疚则是内心深处的一种声音在说自己的坏话。这时期,家长与老师的批评与表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