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部分教案1-6课时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部分教案1-6课时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部分教案1-6课时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部分教案1-6课时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理解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

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的语言和作用。

(4)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数集.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点的过程, 进而了解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集合概念、性质及表示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的呈现:见教学目标

(二)学生问题的反馈与评价

1.方程组的解集如何表示?

2.描述法中,代表元素能否省略?

(三)预习任务

1.怎样理解集合的概念?元素的概念如何?怎样用符号表示它们?

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有哪两种关系?怎样用相应的记号表示?

3.集合中元素有那些特性?

4.理解常用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默写以上常用数集的记号. 5.表示具体集合时,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哪两种?

6.哪种集合常用描述法?那种集合常用列举法表示?

(四)预习检测

1. 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D )

(A)在集合N中,1是最小的数. (B)方程2-4x+4=0的解集是{2,2}.

(C) 若-a∈N,则a∈N (D) A={x|x2=x},则-1? A

2.①对于集合A={1,3,5},3、7是否是A中的元素?

②{我国的小河流}是否表示一个集合?

③A={太平洋,大西洋},B={大西洋,太平洋}是否表示同一个集合?

3. 已知A={a-3,2a-1,a2+1},其中a∈R,若-3∈A,则a=_______.;

(五)典型例题(师生展示,教师指导)

1.集合M={a|65-a

∈N,且a ∈Z},这种表示方法是了_____,用另一种方法表示为______答案:【描述法,{-1,2,4}】

2.已知集合A={2,3,a 2+2a-3},B={a+3,2},若5∈A,5?B,求实数a 的值.

答案:a 2+2a-3=5,a+3≠5,得a=2

3.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所有的15的正约数的集合;

(2)方程x 2-5x +6=0的所有根的集合;

(3)方程组???x+y=1x-y=-1

的解集.

(六)问题探究,师生合作

集合{x|y=x 2},{y|y=x 2},{(x,y)|y=x 2},{y=x 2|x ∈R}的元素各为什么?

(七)课堂练习

1.用符号“∈”、“?”填空

(1)0____N; 0_____N +;π_____Q; 9 _____Z; ( 5 )2_____N ; 5 ____R.

( 2 )B={x|x 2+x -6=0},则3________B ,-3_________B .

2.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两个集合:

(1)不等式4x -5<3的解集;

(2)直线上x +y =5点的集合;

(3)A ={(x ,y)|x +y =5,x ∈N,y ∈N};

(4)一次函数y=x+3与y =-2x +6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

(七)回到目标

(九)课堂总结

1.集合概念;2.集合性质;3.集合的表示法;4.特殊数集.

【教学后记】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总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类比数的关系,理解两个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

(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3)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4)能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间的关系,体会直观图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实例,发现集合间的关系,体验其现实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2)体会类比对发现新结论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集合间包含与相等的关系

【教学难点】空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的呈现:见教学目标

(二)学生问题的反馈与评价

1.空集与非空集合之间是何关系?

2.{1,2,3}与{2,3,4}之间是什么关系?

3.A={A|A?Φ}表示什么?

(三)预习任务

1.两个集合之间可能有那些关系?

2.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的定义如何?记号怎样?试用Venn图表示集合A是集合B 的子集.

3.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的定义如何?记号怎样?

4.集合A与集合B相等的定义如何?记号怎样?

5.空集的义如何?记号怎样?

6.{a}?A与a∈A有什么区别?

7.由集合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两个重要的结论即设A是一个集合,则有

(1)_______?A;(2)______?A.【A,Φ】

(四)预习检测

1.①设A={x|x2-1=0}, B={-1,1},则A与B 的关系是_______.

答案:A?B或B?A或A=B

②设A={1,2,3}, B={2,3,4}则A B;B A.

答案:A?B,B?A,A≠B

③A={正方形},B={四边形},则两集合A、B中元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答案:A?≠B.

2. 已知M={2,a,b}N={2a,2,b2},且M=N,则a=______,b=___或a=______,b=_____.

3.下列关系式:①{a,b}?{a,b}; ②{a,b}={b,a}; ③Φ?≠{0}; ④0∈{0}⑤Φ∈{0};⑥Φ={0}.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①②③④

(五)典型例题(师生展示,教师指导)

例1.写出集合{a,b}、{a,b,c}的子集,并猜想出含有n个元素的子集及真子集的个数.

例2.(1)已知集合M={(x,y)|x+y<0,xy>0},P={(x,y)|x<0,y<0},那么M和P得关系是____.

(2)写出满足{1,2}?M?≠{1,2,3,4,5}的集合M.

例3.已知A={x|x<3},B={x|x

若A?≠B,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五)问题探究,师生合作

1.∈,?;?,?≠,=,≠,?各自适用的范围是什么?

2.Φ_____{Φ}.

(六)课堂练习

1.已知集合A={x|-2≤x≤5},B={x|m+1≤x≤2m-1},若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设A={x|x=4k+1,k∈Z},B={x|x=2k+1,k∈Z},用符号表示A、B的关系为__________.3.写出满足{1,2}?≠M ?{1,2,3,4,5}的集合M.

(七)回到目标

(八)课堂总结

1.子集,真子集,相等,空集的关系,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研究子集时,要注意空集与自身.

【教学后记】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一)(总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 能使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3)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概念,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和类比, 借助Venn 图理解集合的基本运算.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进一步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2)进一步体会类比的作用.

【教学重点】交集与并集的概念与计算

【教学难点】“或”与“且”的理解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的呈现:见教学目标

(二)学生问题的反馈与评价

1.并集中的“或”如何理解?

2.交集中的“且”能否用“,”代替吗?

(三)预习任务

1.并集

①A 与B 并集的含义用数学语言表示为:A ∪B=____________;

②用Venn 图表示为__________;

③用阴影表示A ∪B

2.交集

①A 与B 交集的定义用数学语言表示为:A∩B=____________;

②用Venn 图表示为__________;

③用阴影表示A ∩B

3.填空:(1)A ∪A= A; (2)A∩A= A = . 图2 图1 图5 图4

4.(1)A ?B 与A ∪B=B 等价吗?试举例说明;

(2)A ?B 与A ∩B=A 等价吗?试举例说明.

(四)预习检测

1.已知A={4,5,6,8},B={3,5,7,8},则A∩B =_______.A ∪B=________.

2.学校里开运动会,A={x|x 是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B={x|x 是百米赛跑的同学},求. A ∪B ,A∩B .

3.若方程组???x+y=1x-y=-1

的解集.为C,A={(x,y)|x+y=1},B={(x,y)|x -y=-1},D={(x,y)|x+y=2}, 则C= ,A ∩B C; A ∩D= ,.(A ∪C)∩A= .

答案:{(0,1)},=,Φ,A .

(五)典型例题(师生展示,教师指导)

例1.(1)已知集合A={y|y=x 2+1,x ∈R},B={y|y=5-x 2,x ∈R }则

A ∩B=__________,A ∪B=___ _________.【{y|1≤y ≤5},R 】

(2)设集合A={x|(x -3)(x -a)=0,a ∈R},B={x|(x -4)(x -1)=0},求A ∪B,A ∩B. 解: B={1,4},

当a=3时,A ∪B={1,3,4};A ∩B=φ

当a=1时,A ∪B={1,3,4};A ∩B={1}.

当a=4时,A ∪B={1,3,4}; A ∩B={4}

当a ≠1,3,4时. A ∪B={1,3,4,a}; A ∩B=φ

例2.已知A={x|a ≤x ≤a+3},B={x|x<-1或x>5}

①若A∩B=Φ,求a 的取值范围;②若A ∪B=B,求a 的取值范围.

(六)课堂练习

1.设集合A={a 2,a+2,-3},B={a -3,2a -1,a 2+1},A ∩B={-3},求a 的值.

2.A={x|x 是直角三角形},B={x|x 是等腰三角形},求A ∩B,A ∪B.

3.设A={x|x 2-5x+q=0},B={x|x 2-px+15=0},A∩B={3}.则P=________,q=________.

A ∪B=___________.

(七)回到目标

(八)课堂总结

1.集合的交集与并集;2.借助数轴或Venn 图来求交集与并集;

3.正确理解或与且

【教学后记】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二)(总第4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2.过程与方法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

【教学重点】全集与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补集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的呈现:见教学目标

(二)学生问题的反馈与评价

1.本节中A与U是什么关系,如何说明?

2.如果A不是U的子集,那么C U A=?

3.A=Φ?

(三)预习任务

1.①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并指出A、B、C与R的关系

A={x |(x-2)(x+1

3)(x-2)=0,x∈Z }; .【A={2}】

B={x |(x-2)(x+1

3)(x-2)=0 ,x∈Q }; .【B={2,-

1

3}】

C={x |(x-2)(x+1

3)(x-2)=0, x∈R }; .【C={2,-

1

3,2}】

②通过问题1,可以得出在不同范围内研究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全集的定义:.

2.补集

①C U A用数学语言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Venn图表示为__________

3.①A∪C U A=____;②A∩(C U A)=____;③C U(C U A)=_____.

(四)预习检测

1. U={1,2,3,4,5,6,7}, A={2,4,5}, B={1,3,5,7},求A∩(C U B);(C U A)∩(C U B).

答案:A∩(C U B)= {2,4,5}∩{2,4,6}={2,4};C U A∩(C U B)={1,3,6,7}∩{2,4,6}={6}.

2. S={x|x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A={x|x是平行四边形},B={x|x是梯形}

C={x|x是矩形} 求B∩C, C A B ,C S A

答案:B∩C={x|x是正方形},C A B={x|x是邻边不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C S A={x|x是仅有一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x|x是梯形}.

3.设全集U=R,f(x)、g(x)均为一次函数,P={x|f(x)<0},Q={x|g(x)≥0},则不等式组

???f(x)≥0g(x)<0

的解集用P 、Q 表示为_______ .【C R A ∩(C R B)】 (五)典型例题(师生展示,教师指导)

例1.(1)已知U={x|x 是小于9的正整数}, A={1,2,3},B={3,4,5,6},求:C U A ,C U B , (C U A)∩(C U B),C U (A ∪B).

答案:C U A={4,5,6,7,8},C U B={1,2,7,8},(C U A)∩(C U B)={7,8},C U (A ∪B)={7,8}, C U (A ∩B)= C U {3},(C U A)∪(C U B)={3}.(C U A)∩(C U B)=C U (A ∪B),C U (A ∩B)=(C U A)∪(C U B).

(2)设全集U={2,3,a 2+2a -3},A={|2a -1|,2}, C U A={5},求a 的值.

解一:由5∈U 知,a 2+2a-3=5,得a=-4或a=2.

当a=-4时A={7,2}不合题意,舍去,∴a=2.

解二:由已知|2a -1|=3,得a=2或a=-1.

当a=-1时U={-6,2}不合题意,舍去,∴a=2.

例2.设集合A={x|x<-2或x >4},B={x|a≤x≤a+3}

(1)若A ∩B ≠Φ,求a 的取值范围;(2)若(C U A)∪B=C U A,求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a<-2;a+3>4得a<-2或a>1;

(2)B ?C U A={ a|-2≤a ≤4},a ≥-2且a+3≤4,得-2≤a ≤1.

(六)课堂练习

1.设U=R,A={x |-1

答案:{x|x ≤-1或56};{x|x ≥5或x<2};{x|-1

2.设集合U={1,2,3,4,5},A={2,4},B={3,4,5},C={3,4},则(A ∪B)∩(C U C)=_______.

3.已知全集U= A ∪B={x ∈N|0≤x ≤8},A ∩C U B={1,3,5,7},试求集合B.

答案:B=C U (C U B)={0,1,2,4,6,8}.

(七)回到目标

(八)课堂总结

1.补集与全集的概念及求法;2.借助数轴或Venn 图来求交集与并集.

【教学后记】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总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掌握简单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2.过程与方法

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掌握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数形结合,分类思想方法,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两种解法—分解因式与图象法

【教学难点】一元二次不等式与图象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的呈现:见教学目标

(二)学生问题的反馈与评价

1.x-a

x-b

<0等价于什么?

x-a

x-b

2.一元二次不等式是否都能用分解因式法解?

(三)预习任务

1.二次函数解析式:(1)一般式:_______________; (2)顶点式:_______________;

(3)零点式:____________.(4)ax2+bx+c=0(a≠0)的求根公式x12=_____________.2.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

3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如何?.

4.解简单分式不等式的常用方法是什么?解题根据?

(四)预习检测

1.解下列不等式:

①x(x -9)>0; ②4-x 2>0; ③4x 2-4x ≥15;④x 2-3x +10<0.

2.解下列分式不等式:①x -1x -2

>0;②3-2x 5+x ≥0.

(五)典型例题(师生展示,教师指导)

例1.一元二次不等式:

① x 2-x -6<0; ②x 2<3x+4; ③-x 2+2x -2≤0;

例2.解不等式:

x -1x

≥2.

例3.若不等式mx 2+mnx +n >0的解集为{x|1<x <2},求m +n 的值.

答案:-92

(六)课堂练习

1.解下列不等式:

①x 2-5x+6≤0; ②x 2>3x -94

; 2.设集合P={x|1-x x+1

≥0,x ∈R},M={x||-1≤x ≤3,x ∈R},则M∩P=____.A ∪B =____.

(七)回到目标

(八)课堂总结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两种解法;

2.x -a x -b <0(>0)与x -a x -b

<1(>1)的解法. 3.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后记】

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总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绝对值和绝对值不等式的意义,掌握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2.过程与方法

会用几何意义,分类,转化等方法解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数形结合,分类,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含一个绝对值号的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含参数的绝对值号的不等式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的呈现:

(二)学生问题的反馈与评价

1.|a 1x +b 1|<|a 2x +b 2|如何去绝对号?

2.对于含多个绝对号的不等式如何去绝对号?

(三)预习任务

1.绝对值的意义如何?|x|=

2.(1)a ∈R 时,解关于x 的不等式|x|a 时按实数a 分那几种情况?试解这两个不等式.

(2)试将关于x 的不等式|ax +b|<c(c 为常数,c>0)、 |ax +b|<c((c 为常数,c>0) 化为不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3)试将关于x 的不等式|a 1x +b 1|<|a 2x +b 2|(a 1 ,b 1 ,a 2 ,b 2均为常数)化为不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四)预习检测

1.解下列不等式:

①|3-x|>2; ②|x -2|<3; ③1<|x -2|≤3.

(五)典型例题(师生展示,教师指导)

例1.解不等式:

(1)2551x x -+<; 【{12x x <<或}34x <<】

(2)121x x ->-;【203x <<

】 (3)2320x x -+<.【21x -<<-或12x <<】

例2.|ax+3|<2(a ∈R).

例3.解下列不等式:

①|x -1|>|x -3|; ②|5x -6|<2x .

(五)问题探究,师生合作

|f(x)|<g(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x)|>g(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堂练习

解下列不等式:

①|x +1x |>x +1x

;②3<|2x -3|≤7.

(七)回到目标

(八)课堂总结

1.去绝对号的方法:①取零点分段讨论;②平方;③公式.

2.等价转化的思想.

【教学后记】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必修1全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A版】

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必修1 全册同步课时作业 目录

1.1.1-1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2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1-3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2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1.1.3-1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1.1.3-2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1.1习题课 1.2.1函数及其表示 1.2.2-1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1.2.2-2函数的表示法(第2课时)1.2.2-3函数的表示法(第3课时)1.2习题课 1.3.1-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1课时) 1.3.1-2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2课时) 1.3.1-3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3课时) 1.3.1-4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4课时) 1.3.2-1函数的奇偶性(第1课时)1.3.2-2函数的奇偶性(第2课时)函数的值域专题研究 第一章单元检测试卷A 第一章单元检测试卷B 2.1.1-1基本初等函数(Ⅰ) 2.1.1-2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2课时) 2.1.2-1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1课时)2.1.2-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2课时)2.1.2-3对数与对数运算(第3课时)2.2.1-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1课时)2.2.1-2对数与对数运算(第2课时)2.2.1-3对数与对数运算(第3课时)2.2.2-1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1课时)2.2.2-2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2课时) 2.2.2-3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3 幂函数 图像变换专题研究 第二章单元检测试卷A 第二章单元检测试卷B 3.1.1函数的应用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2.1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第三章单元检测试卷A 第三章单元检测试卷B 全册综合检测试题模块A 全册综合检测试题模块B 1.1.1-1集合与函数概念课时作业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联合国所有常任理事国组成一个集合 B.衡水中学年龄较小的学生组成一个集合 C.{1,2,3}与{2,1,3}是不同的集合 D.由1,0,5,1,2,5组成的集合有六个元素 答案 A 解析根据集合中元素的性质判断.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经典习题

集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5×12=60分) 1.下列集合中,结果是空集的为() (A)(B) (C)(D) 2.设集合,,则() (A)(B) (C)(D) 3.下列表示①②③④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4.满足的集合的个数为() (A)6 (B) 7 (C) 8 (D)9 5.若集合、、,满足,,则与之间的关系为() (A)(B)(C)(D) 6.下列集合中,表示方程组的解集的是() (A)(B)(C)(D) 7.设,,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C)(D) 8.已知全集合,,,那么 是() (A)(B)(C)(D) 9.已知集合,则等于() (A)(B) (C)(D) 10.已知集合,,那么() (A)(B)(C)(D) 11.如图所示,,,是的三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B) (C)(D) 12.设全集,若,,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且(B)且 (C)且(D)且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计4×4=16分) 13.已知集合,,则集合 14.用描述法表示平面内不在第一与第三象限的点的集合为 15.设全集,,,则的值为 16.若集合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的值为三、解答题(共计74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若,求实数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全集合,, ,求,,, 19.(本小题满分12分)设全集,集合与集合,且,求,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集合 , ,且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集合 , ,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集合 , ,若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已知集合}31{≤≤-=x x A ,},{2A x y x y B ∈==,},2{A x a x y y C ∈+==,若满足B C ?,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已知集合}71{<<=x x A ,集合}521{+<<+=a x a x B ,若满足 }73{<<=x x B A ,求 实数a 的值.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数学汇总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教学目的:(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知识点】 1. 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Union ) 记作:A ∪B 读作:“A 并B ” 即: A ∪B={x|x ∈A ,或x ∈B} Venn 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说明: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 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 与B 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 2. 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intersection )。 记作:A ∩B 读作:“A 交B ” 即: A ∩B={x|∈A ,且x ∈B} 交集的Venn 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 与B 的并集与交集 A B A(B) A B B A A ∪B B A ?

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 3. 补集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 ),通常记作U 。 补集:对于全集U 的一个子集A ,由全集U 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 ),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 记作:C U A 即:C U A={x|x ∈U 且x ∈A} 补集的Venn 图表示 A U C U A 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 4. 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 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 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 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 A ∩ B ?A ,A ∩B ?B ,A ∩A=A ,A ∩?=?,A ∩B=B ∩A A ?A ∪B ,B ?A ∪B ,A ∪A=A ,A ∪?=A,A ∪B=B ∪A ( C U A )∪A=U ,(C U A )∩A=? 若A ∩B=A ,则A ?B ,反之也成立 若A ∪B=B ,则A ?B ,反之也成立 若x ∈(A ∩B ),则x ∈A 且x ∈B 若x ∈(A ∪B ),则x ∈A ,或x ∈B ¤例题精讲: 【例1】设集合,{|15},{|39},,()U U R A x x B x x A B A B ==-≤≤=<< 求e. 解: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 、B ,如右图所示: {|35}A B x x =<≤ , (){|1,9U C A B x x x =<-≥ 或, 【例2】设{|||6}A x Z x =∈≤,{}{}1,2,3,3,4,5,6B C ==,求: (1)()A B C ; (2)()A A B C e. 解:{}6,5,4,3,2,1,0,1,2,3,4,5,6A =------ . (1)又{}3B C = ,∴()A B C = {}3; (2)又{}1,2,3,4,5,6B C = , A B B A -1 3 5 9 x

高中数学必修1课程纲要

高中数学必修1课程纲要 郑州九中高一数学组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高中数学必修1 ◆授课时间:36课时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上学期) ◆课程目标 (一)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1.通过实例,知道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4. 在具体情境中,知道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8.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知道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知道映射的概念。 9.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10.通过具体实例,知道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知道奇偶性的含义。 12.学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二)基本初等函数 1. 知道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 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知道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3.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4. 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5. 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 6.通过具体实例,直观知道对数函数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

高中数学必修1各章节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数学1必修)第一章(上) 集合 [基础训练A 组]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 A .所有的正数 B .等于2的数 C .接近于0的数 D .不等于0的偶数 2.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 A .}33|{=+x x B .},,|),{(22R y x x y y x ∈-= C .}0|{2≤x x D . },01|{2R x x x x ∈=+- 3.下列表示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是( ) A .()()A C B C B .()()A B A C C .()()A B B C D .()A B C 4.下面有四个命题: (1)集合N 中最小的数是1; (2)若a -不属于N ,则a 属于N ; (3)若,,N b N a ∈∈则b a +的最小值为2;(4)x x 212=+的解可表示为{ }1,1;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5.若集合{},,M a b c =中的元素是△ABC 的三边长, 则△ABC 一定不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6.若全集{}{}0,1,2,32U U C A ==且,则集合A 的真子集共有( ) A .3个 B .5个 C .7个 D .8个 二、填空题 1.用符号“∈”或“?”填空 (1)0______N , 5______N , 16______N (2)1 ______,_______,______2 R Q Q e C Q π- (e 是个无理数) (3{} |,,x x a a Q b Q =∈∈ 2. 若集合{}|6,A x x x N =≤∈,{|}B x x =是非质数,C A B =,则 C 的 非空子集的个数为 。 3.若集合{}|37A x x =≤<,{}|210B x x =<<,则A B =_____________. A B C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数学必修 1 知识点总结 集合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 )和不属于( )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与元素 (3)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 子集:若 x A x ,则 A ,即 是 的子集。 B B A B 、若集合 中有 个元素,则集合 的子集有 2 n 个,真子集有 (2 n -1) 个。 1 A n A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A A 注 2 关系 、对于集合 A,B,C, 如果 A ,且 B C, 那么 A C. 3 B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4 真子集:若 且 (即至少存在 x 0 但 ),则 是 的真子集。 集合 ABAB B x 0 A A B 集合相等: A 且 A B A B B 集合与集合 定义: A B x / x 且 x B 交集 A 性质: , , , , AAAA ABBAABA,ABBAB A 定义: A B x / x 或 x B 并集 A 性质: , , , , , 运算 AAAA AABBAABAABBAB A Card( A B) Card( A) Card( B) - Card( A B) 定义: C U A x/ x U 且x A A 补集 性质: A) A , A U , C U (C U A) , , (C U (C U A) A C U (A B) (C U A) (C U B) C U (A B) (C U A) (C U B) 函数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大全90302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 集合 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 ???????????≠∈?????=???=∈∈?=??=??=???真子集有个。、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 ?? ?? ?? ?? ?????????? ???????? ??????????????????????? ?????????????????????=???????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把某些特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叫做集合.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高中数学必修一 第一课时

1.下列各组对象中不能构成集合的是() A.水浒书业的全体员工 B.《优化方案》的所有书刊 C.2010年考入清华大学的全体学生 D.美国NBA的篮球明星 解析:选D.A、B、C中的元素:员工、书刊、学生都有明确的对象,而D中对象不确定,“明星”没有具体明确的标准. 2.(2011年上海高一检测)下列所给关系正确的个数是() ①π∈R;②3?Q;③0∈N*;④|-4|?N*. A.1B.2 C.3 D.4 解析:选B.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3.集合A={一条边长为1,一个角为40°的等腰三角形}中有元素() A.2个B.3个 C.4个D.无数个 解析:选C.(1)当腰长为1时,底角为40°或顶角为40°.(2)当底边长为1时,底角为40°或顶角为40°,所以共有4个三角形. 4.以方程x2-5x+6=0和方程x2-x-2=0的解为元素的集合中共有________个元素.解析:由x2-5x+6=0,解得x=2或x=3. 由x2-x-2=0,解得x=2或x=-1. 答案:3 1.若以正实数x,y,z,w四个元素构成集合A,以A中四个元素为边长构成的四边形可能是() A.梯形B.平行四边形 C.菱形D.矩形 答案:A 2.设集合A只含一个元素a,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0∈A B.a?A C.a∈A D.a=A 答案:C 3.给出以下四个对象,其中能构成集合的有() ①教2011届高一的年轻教师; ②你所在班中身高超过1.70米的同学; ③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比赛项目; ④1,3,5. A.1个B.2个 C.3个D.4个 解析:选C.因为未规定年轻的标准,所以①不能构成集合;由于②③④中的对象具备确定性、互异性,所以②③④能构成集合. 4.若集合M={a,b,c},M中元素是△ABC的三边长,则△ABC一定不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网络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网络 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 ???????????≠∈?????=???=∈∈?=??=??=???真子集有个。、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 ?? ?? ???? ?????????? ???????? ?????????????????????? ??????????????????????=???????

高一数学必修1 集合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⒈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5.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N内排除0的集. 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6.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⑴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 的数”,“平面点P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⑵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2},而不是{1,1,-2} ⑶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⑴大于3小于11的偶数;⑵我国的小河流; ⑶非负奇数;⑷方程x2+1=0的解; ⑸某校2011级新生;⑹血压很高的人; ⑺著名的数学家;⑻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 7.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例如,我们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4?A,等等。 练:A={2,4,8,16},则4∈A,8∈A,32?A.

【苏教版】2021年数学高中必修一(全集)课时同步练习全汇总(vip专享)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课时同 步练习汇总 第1章集合 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A级基础巩固 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①0∈N;②2∈Q;③1 2?R;④-2?Z.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 解析:①正确,因为0是自然数,所以0∈N; ②不正确,因为2是无理数,所以2?Q; ③不正确,因为1 2是实数,所以 1 2∈R; ④不正确,因为-2是整数,所以-2∈Z.

答案:D 2.若一个集合中的三个元素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则此三角形一定不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解析: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D 3.集合M ={(x ,y )|xy <0,x ∈R ,y ∈R}是( ) A .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 .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D .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解析:集合M 为点集,且横、纵坐标异号,故是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答案:D 4.已知集合A 含有三个元素2,4,6,且当a ∈A ,有6-a ∈A ,则a 为( ) A .2 B .2或4 C .4 D .0 解析:若a =2∈A ,则6-a =4∈A ;或a =4∈A ,则6-a =2∈A ;若a =6∈A ,则6-a =0?A . 答案:B 5.方程组? ????x +y =2,x -2y =-1的解集是( ) A .{x =1,y =1} B .{1} C .{(1,1)} D .(1,1) 解析:方程组的解集中元素应是有序数对形式,排除A 、B ,而D 不是集合的形式,排除D. 答案:C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套教案

课题:§集合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 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称集。 3.思考1: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 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4.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A(或a A)(举例) 6.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 示集合。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如:{1,2,3,4,5},{x2,3x+2,5y3-x,x2+y2},…; 例1.(课本例1)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课时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 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整体。 2.一般的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为集。 3.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集合确定,则一元素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确定的:属于或不属于。 例:世界上最高的山、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教室里面所有的人…… (2)元素的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例: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改变位置不影响集合 例:{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1)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x R| x-3>2} ,{x| x-3>2}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Venn图: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曲线里面表示集合。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元素在集合里,则元素属于集合,即:a A (2)元素不在集合里,则元素不属于集合,即:a A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课时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 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整体。 2.一般的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为集。 3.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集合确定,则一元素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确定的:属于或不属于。例:世界上最高的山、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2)元素的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例: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改变位置不影响集合 例:{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1)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x∈R| x-3>2} ,{x| x-3>2}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Venn图: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曲线里面表示集合。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元素在集合里,则元素属于集合,即:a∈A (2)元素不在集合里,则元素不属于集合,即:a A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课时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1)定义: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 A?(或B?A) 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B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 注意:B (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高中数学必修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1.1.1第1课时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第1课时集合的含义 课时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并掌握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2.体会元素与集合间的“从属关系”.3.记住常用数集的表示符号并会应用. 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1)把________统称为元素,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2)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集合(简称为集),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集合相等:只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______的,才说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4 关系概念记法读法 元素与 集合的 关系 属于 如果________的元素, 就说a属于集合A a∈A a属于集合A 不属于 如果________中的元素, 就说a不属于集合A a?A a不属于集合A 5.常用数集及表示符号: 名称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 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能确定是一个集合的是() A.著名的科学家 B.留长发的女生 C.2010年广州亚运会比赛项目 D.视力差的男生 2.集合A只含有元素a,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0∈A B.a?A C.a∈A D.a=A 3.已知M中有三个元素可以作为某一个三角形的边长,则此三角形一定不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4.由a2,2-a,4组成一个集合A,A中含有3个元素,则实数a的取值可以是() A.1 B.-2 C.6 D.2 5.已知集合A是由0,m,m2-3m+2三个元素组成的集合,且2∈A,则实数m为() A.2 B.3 C.0或3 D.0,2,3均可 6.由实数x、-x、|x|、x2及- 3 x3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有() A.2个元素B.3个元素 C.4个元素D.5个元素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导学案

1.1.1集合的含义 使用说明: “自主学习”10分钟,发现问题,小组讨论,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概念点评。 “合作探究”10分钟,小组讨论,互督互评,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讲评。 “巩固练习”10分钟,组长负责,组点评。 “个人总结”5分钟,根据组讨论情况,指出对规律,方法理解不到位的问题。 能力展示5分钟,教师作出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1)初步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初步了解“∈”关系的意义.。. (2)通过实例,初步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从观察分析集合的元素入手,正确地理解集合. (3)观察关于集合的几组实例,并通过自己动手举出各种集合的例子,初步感受集合语言在描述客观现 实和数学对象中的意义. (4)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如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 (5)在学习运用集合语言的过程中,增强认识事物的能力,初步培养实事、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 集合概念的形成。 学习难点: 理解集合的元素的确定性和互异性.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例(3)到例(8)和例(1)(2)是否具有相同的特点,它们能否构成集合,如果能,他们的元 素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请你举出一些有关集合的例子。 2、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称为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 3、集合的元素必须是不能确定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 4、集合的元素一定是的,相同的几个对象归于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一个元素。 5、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 6、如果 a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 a属于A ,记作 ,读作””。 如果 a不是集合 A的元素,就说 a不属于A ,记作,读作””。 7、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 有理数集,实数集。 (二)合作探讨 1、下列元素全体是否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世界上最高的山(2)世界上的高山。(3) 2的近似值 (4)爱好唱歌的人 (5)本届奥运会我国取得优秀成绩的运动员。(6)本届奥运会我国参加的所有运动项目。

高一数学必修一各章知识点总结技巧解答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 1、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图示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R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B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 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 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例题: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3.若集合M={y|y=x 2-2x+1,x ∈R},N={x|x ≥0},则M 与N 的关系是 . 4.设集合A=}{12x x <<,B=}{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5.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 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人。 6. 用描述法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点(含边界上的点)组成的集合M= . 7.已知集合A={x| x 2+2x-8=0}, B={x| x 2-5x+6=0}, C={x| x 2-mx+m 2-19=0}, 若B ∩C ≠Φ,A ∩C=Φ,求m 的值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集合教案

一集合(§1.1.1 集合)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课题:§1.1.1 集合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的概念和性质. 2、了解元素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3、熟记有关数集. 4、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概念、性质 教学难点:集合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尝试指导 教具准备:投影片(3张) 教学过程: (I)引入新课 同学们好!首先,我祝贺大家能升入苍梧第一高级中学进行高中学习。下面我想初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情况。请来自××中学的同学站起来。依次询问他们的名字,并板书。同样询问来自另一学校学生情况。××同学你为什么不站起来?来自××中学的三位虽然性别不同,年龄有差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性质——来自××中学。所以,在数学上可以把他们看作为有3个元素的集合(板书课题:集合,并将其姓名用{ }括起来),同样,××中学的二位同学也可看作有2个元素的集合。显然,刚才抽到的××同学如果作为一个元素就不属于上面这两个集合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系统地研究集合的一些概念。讲四个问题:(1)集合和元素;(2)集合的分类;(3)集合的表示方法;(4)为什么要学习集合的表示方法? (II)复习回顾 师生共同回顾初中代数中涉及“集合”提法. (Ⅲ)讲授新课

通过以上实例,教师指出: 1、定义: 集合: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 师:进一步指出: 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由此上述例中集合的元素是什么? 生:例(1)的元素为1、3、5、7, 例(2)的元素为到两定点距离等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 例(3)的元素为满足不等式3x-2> x+3的实数x, 例(4)的元素为所有直角三角形, 例(5)为高一·六班全体男同学. 师:请同学们另外举出三个例子,并指出其元素. 生:略.(教师给予评议)。 师:一般用大括号表示集合,{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则上几例可表示为…… 为方便,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 ,B={1,2,3,4,5} 2 生:在师指导下一一回答上述问题. 师:由以上四个问题可知, 集合元素具有三个特征: (1)确定性;(2)互异性;(3)无序性.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隶属关系 ∈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也可表示为)两种。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1所有课时练习(含答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课时作业(一) 集合的含义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下列给出的对象中,能组成集合的是( ) A .一切很大的数 B .无限接近于0的数 C .美丽的小女孩 D .方程x 2-1=0的实数根 解析: 选项A ,B ,C 中的对象都没有明确的判断标准,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故A ,B ,C 中的对象都不能组成集合,故选D. 答案: D 2.设不等式3-2x <0的解集为M ,下列正确的是( ) A .0∈M,2∈M B .0?M,2∈M C .0∈M,2?M D .0?M,2?M 解析: 从四个选项来看,本题是判断0和2与集合M 间的关系,因此只需判断0和2是否是不等式3-2x <0的解即可.当x =0时,3-2x =3>0,所以0不属于M ,即0?M ;当x =2时,3-2x =-1<0,所以2属于M ,即2∈M . 答案: B 3.由a 2,2-a,4组成一个集合A ,A 中含有3个元素,则实数a 的取值可以是( ) A .1 B .-2 C .6 D .2 解析: 由题设知,a 2, 2-a,4互不相等,即????? a 2≠2-a , a 2 ≠4, 2-a ≠4, 解得a ≠-2,a ≠1,且a ≠2. 当实数a 的取值是6时,三个数分别为36,-4,4,可以构成集合,故选C. 答案: C 4.已知x ,y ,z 为非零实数,代数式x |x |+y |y |+z |z |+|xyz | xyz 的值所组成的集合是M ,则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 A .4∈M B .2∈M C .0?M D .-4?M 解析: 当x ,y ,z 都大于零时,代数式的值为4,所以4∈M ,故选A. 答案: A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5.已知集合A 由方程(x -a )(x -a +1)=0的根构成,且2∈A ,则实数a 的值是________. 解析: 由(x -a )(x -a +1)=0得x =a 或x =a -1, 又∵2∈A , ∴当a =2时,a -1=1,集合A 中的元素为1,2,符合题意; 当a -1=2时,a =3,集合A 中的元素为2,3,符合题意. 综上可知,a =2或a =3. 答案: 2或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