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

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

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
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

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

——访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教授

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再次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培育大学精神”,表明了国家对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培育的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处于民族文化的前沿地位,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与核心。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大学功能的拓展,大学精神也相应地发生改变。那么,应该怎样理解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建设应该如何推进?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顾海良教授。

记者:诚如您多次提到的那样,要理解什么是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首先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我们应该从怎样的思路或分析路径出发,来把握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

顾海良: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想把思路倒推一下,从现代大学的制度和体制谈起。在这里,首先需要把制度与体制作区分,制度作为大学里一种根本性的东西,影响着体制,同时二者又有所不同。即便是两所制度相同的大学,体制也可能存在极大的差异,所以世界上很难找到两所体制上完全一样的大学,各所大学都有自己不同的体制。理解制度与体制的区别,是我们理解现代大学制度和体制的出发点。

那么,现代大学的制度和体制又由什么构成?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关键之一就是硬件,这个硬件指的就是大学的功能及其实现程度。关键之二就是软件,指的是与大学功能相对应的大学精神构成。对于这一问题,国外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理解是有启发的。高等教育经济学在考察大学教育服务产品价值时,一般认为,教育服务产品价值的大小由三个决定性因素构成:一是大学能够提供知识的系统性、完备性和前沿性,这是我们通常讲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二是大学精神,即校园文化如何;三是校友资源,以已经离开校园的校友作为一种文化价值、一

种教育意义、一种促使在校师生奋进的力量。对于大学教育服务产品价值来讲,假如以上三点可以成立,那么,后面两点就可以归到大学精神的范围。

大学精神与大学功能又共同缔造了现代大学的制度与体制。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归根到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就是说,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大学的功能,再通过一系列环节间接地决定了大学精神;大学功能则直接地决定了大学精神。在这里,不仅大学功能和大学精神是现代大学制度和体制的基础,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可能直接地对现代大学的制度和体制产生影响。

以上是我们理解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的基本思路。说得通俗一点,即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大学的根本基础,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基本构件,二者又共同构成了现代大学的制度与体制。我们需要从经济社会的发展来理解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从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的综合来理解现代大学的制度与体制。这不仅是理解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的基本思路,也是一种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

记者:对于什么是大学功能,有人认为主要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大学功能主要是人才培养。针对不同的声音,请谈谈您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顾海良:前面谈到,大学功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我首先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对大学功能的沿革作一个简要的划分。

一般认为,大学功能的沿革主要有三个划分标志:一是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二是19世纪80年代,由化学、力学、电磁学等发展引起的科学革命;三是20世纪40年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相应地,大学功能的发展也分为三个阶段:1760年以前,大学是生产力功能的古典大学,大学的功能主要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通过知识传承得以实现。在这个阶段,由于现代意义上的物理学、化学等学科还没有独立出来,数学和天文学这样一些相对独立的学科也还处在雏形。因此,大学中的知识传承主要是人文知识的传承,特别是宗教文化知识的传承。也就是说,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人文知识传承占据了学校的主体,而知识传承的目的是人才培养。

但是,这种状况在工业革命后发生了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现代意义上的物理、化学等学科开始独立,并逐渐自成体系,作为独立门类的科学开始进入大学。1880年以后,德国洪堡大学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创了大学功能的新境界。至此,大学功能不仅有知识传承,还加入了科学研究的元素。在工业、技术等进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在洪堡大学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洪堡精神得到了

极大的发挥,这使得科学研究在大学功能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显著。同时,科学研究又推动了电学与电磁学的发明,解决了电的储藏与输送问题,使得电学成为新的动力能源,极大地推动了第二次科学革命。

由此,科学研究的力量就彰显出来,洪堡精神也开始在世界各国的大学广泛传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1880年到1920年间,很多美国留学德国的“德归派”,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这个阶段以前,美国大学按英国大学的模式复制,主要是人才培养加上知识传承,但“德归派”把德国大学的科学研究带到了美国,使得1880年到1920年成为美国大学的重要转型期。与洪堡科学研究基于科学体系本身的研究不同,由“德归派”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面向社会现实,在大企业、大农场中寻找研究的课题。也就是说,同样是科学研究,洪堡的科学研究是从科学的学科体系中找课题,比如化学、物理学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而美国的科学研究是从社会发展的问题中找课题,这就产生出科学研究的新方向,也产生出科学研究的社会服务功能。1920年到1940年,美国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得以极大发挥,例如,一些需要开发研究的大型辛迪加、托拉斯,开始从大学中寻找解决工业实践问题的方法,甚至有很多大型企业把研究所送给大学,以研究大型企业自身关心的课题。这一时期,大学功能不仅有科学研究,也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出社会服务。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大学功能已经由人才培养拓展到知识传承、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这四个功能中,又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知识传承、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力,同时,这四者合一,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学功能的新起点。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西方的一些大学,特别是美国的大学,出现了第五种功能。在第五种功能中,又包含了三个引人注目的问题。一是“智库”建设。上世纪60年代初,肯尼迪政府上台以后,十分重视美国大学的“智库”建设,即在美国的大学中建立研究所为政府的发展、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智库”建设的最直接动力是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的上天,美国由此看到自身科学研究与苏联的差距,因而以大学“智库”的建设来进行弥补和追赶,这种“智库”在社会上就起到引领作用。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美国大学建立研究机构,为政府的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二是“旋转门”制度。所谓“旋转门”制度,指大学的教授不仅做研究工作,而且还出任政府方针、政策的代言人。“旋转门”的一边,是这些大学教授经常在公众中进行解说,根据国内形势分析国际形势,根据现状对未来作出预测,并对即将要出台的政策以“放气球”的方式进行谈论;“旋转门”的另一边,是大学教授到政府部门中就职,以政府官员的身

份行使公权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哈佛大学的前任校长萨默斯,萨默斯早年就被聘任为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任教授职务以后,他又作为美国财政部部长服务于克林顿政府的整个时期。克林顿下台后不久,哈佛大学就聘用他为哈佛大学校长。这一事件促使美国大学的制度发生相应变化,即由此前不允许教授兼职的规定,变化为允许教授在政府任职两年的制度,也就是“旋转门”制度。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基辛格等等,都是“旋转门”制度的重要产物。三是“公共知识分子”的出现。在这一时期,美国社会中大量的媒体都希望大学教授能够作为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中间人,对一些事件的变化作出解释,对一些社会的矛盾作出调解。这使得大学中出现了大量“公共知识分子”,同时,“公共知识分子”也成为大学教授的一种符号。从“智库”建设,到“旋转门”制度,再到“公共知识分子”出现,这三者实际上起到了文化引领的作用。所以,20世纪60年代以后,文化引领的作用就被引入到大学功能中。

但是,不管大学功能如何变化,我认为都应该至始至终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人才培养既是大学功能的历史起点,也是大学功能的逻辑起点,而知识传承、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都是围绕人才培养产生的辅助功能。所以大学功能是一个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综合体系。在这里,我想到了马克思讲的一句话,这句话曾被千百次地引用过,不仅被马克思主义者引用,也被很多非马克思主义者引用。马克思认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他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其他的一切生产都受到这种生产的“阳光的普照”,同时这种生产也是一种“特殊的以太”。所谓“以太”,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用语,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相当于古希腊的“原子”,也相当我们所说的“气”,即万物构成的根本要素。在大学的功能中,人才培养就是这种“普照的光”,就是这种“特殊的以太”,其他功能受到人才培养之光的普照,同时也要围绕人才培养展开。

因此,前面谈到大学的种种功能,都要有利于人才培养,假如不利于人才培养,只是为科学研究而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而社会服务,那么就违背了大学功能的本意。我们现在的很多大学教师有一种“论文产业化”的倾向,即一有科学研究项目,就赶紧拿过来做,这实际上对人才培养没有什么意义,是一种违背大学功能本意的行为。因此,要理解大学功能的“普照之光”,要理解大学功能的“特殊的以太”,根本的就是围绕人才培养展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而所有的这些功能都不能单独割裂开来,它们是一个内在统一体。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普照的光”、“特殊的以太”;第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大学的根本功能和任务;第三,现代大学制度和体制的创新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记者:从您的阐述中,我们理解了大学功能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综合体系,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把握与大学功能相对应的大学精神?

顾海良:要理解这一问题很简单,既然大学功能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产生了知识传承、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功能体系,那么,以大学的功能体系为承载就产生了大学精神。

1760年以前,古典大学以知识传承为背景的功能产生了人文精神,这时的大学精神就是单一的人文精神;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大学精神以科学研究,主要是以自然科学研究为背景产生了科学精神;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社会服务的引入,社会担当精神成为大学精神的第三个组成部分;而现代大学所具备的文化引领功能,要求大学要有一种时代精神。所以,随着大学功能的变化,围绕以人才培养为基础,大学精神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与之相应,大学精神也是一个体系。

现在我们对大学精神的理解有一种错误的观点,就是把大学精神理解成为单一的人文精神,追忆大学曾经有的人文精神的辉煌,把人文精神等同于大学精神。这种等同不能叫做错,因为在科学还没有独立出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大学精神就是以人文精神为主体。但这种理解有其偏颇性,就是把一种系统化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割裂开来,把现代大学以及与现代大学功能相联系的精神单一成为了古典大学单一功能基础上的单一大学精神。事实上,现代大学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我们说大学学风建设,不仅包括人文精神建设,也包括科学精神建设。我们说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通过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得以实现,反之,如果一个大学生没有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不能掌握社会担当精神和时代精神,那么这个学生也不能说是全面发展的。我们说人的全面性,是和社会性、时代性紧密联系的,是社会的、时代的、历史的结晶和产物。所以我们现在谈大学精神,应该将其看作一个体系,不能割裂开来看,更不能以古典大学的人文精神来取代现代大学的大学精神。

由此可以得出四点结论:第一,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化结晶。第二,大学精神是高校自立自信自觉自强的软实力。大学的自立自信自觉和自强固然要靠我们大学功能的发挥,但是,大学精神与大学功能是紧密联系的,是辩

证统一的,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软实力的体现,特别体现在大学的自立自信自觉和自强上。一所有着丰富内涵的大学的大学精神,没有必要造假,因为她很自信;也没有必要为了一时的功利牺牲大学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因为大学精神塑造了这个大学的自立和自觉,进而大学的自强也得以发挥。世界上没有一所丧失了大学精神的大学能够成为一所自强的大学,我们只看到大学精神铸就了大学的自强品格。第三,大学精神培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如何把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社会担当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人才培养中贯彻下去,使之能够真正融入学生培养的过程和环节之中,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不能只重视单一地讲人文精神,还要重视讲科学精神、社会担当精神、时代精神等等。第四,大学模式集中体现于大学功能和大学精神的特质。一所大学是什么模式?这个模式怎么体现?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功能的体现,二是大学精神的体现。我们国内各所大学都凝练了自己的校训,校训就是大学精神的一种体现,是实现中引导大学发展方向的无形力量。

记者:大学文化、大学文明、大学精神是几个相近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我们应该怎样对这几个概念进行把握?大学文化建设又应该如何推进?

顾海良:我们讲要高度重视大学的文化建设,那么,大学文化建设怎么进行?这首先需要对文化的内涵进行把握。文化有着十分广泛的内涵,虽然就文化本身来讲,并不表明先进性或落后性,但文化中有先进文化也有落后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讲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要把文化中先进的东西保留下来,要把文化中糟粕的东西去掉,而不能笼统地讲大学文化建设,更不能把大学里存在的所有文化现象都加以认可、加以肯定、加以褒扬。先进的文化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存在,一些庸俗的、媚俗的文化也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存在,大学里的教育工作者是把校园里所有的文化现象都当成是先进文化将其提升,还是有选择性地提升反映时代先进性的文化?现在有一种非常恶劣的现象,就是我们大学校园里一些媚俗的、庸俗的文化现象,被我们的教师,甚至被我们的学校领导在“提升”,成为这个大学的文化特质,成为这个大学的文化“精华”。这一现象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一个大学的领导、大学的校长、教师应该担当的责任是将先进文化加以弘扬,使之成为大学中能够得以凝固下来的文化现象。这种凝固下来的,去掉了媚俗、庸俗成分的先进文化现象,就是我们所讲的文明。而在文明中长年得以保留的、被大家所认可的、又具有凝聚力的东西,就是大学精神。简单地说,将大学文化中健康的、积极的和庸俗的、不良的现象加以甄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就成为了校园文明;文明中反映整个时代特质的,反映我们大学文化先进性的内

容就是精神,这种精神如果得以继承下来,就成为了大学精神。所以我们讲的大学精神,指的就是大学先进文化中得以凝固和继承的部分。在这里,需要引起特别重视的一点是,文化建设不能不明不白地接受校园中存在的所有文化,尤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流行文化。因为流行的不一定是先进的,流行的不一定能成为精神,这正如流行性感冒不是积极的,反而是消极的那样。

由此,我得出这样四点结论:第一,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这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文化要接受,但不是无原则地接收,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大学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的有机体,社会上的一些没落文化也可能从各方面潜入校园。第二,加强校园文明建设是高校师生员工共同的责任。这一点需要强调教师的作用,一个教师如果讲文明,培养出来的学生对文明的重视程度也会相应提高。第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大学的核心价值观事实上就是大学精神。第四,大学精神是大学历史文化、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大学之道和中国大学教育的缺失

张汝伦:大学之道和现代大学教育的缺失 一些问题不是中国大学的“地方病”,而是全球大学的“流行病” 今天大学的一些根本问题,如缺乏教育理想、大学被金钱和权力支配、本科教育空洞化、基础理论尤其是文科基础理论研究萎缩、基本没有道德和修身教育、分数贬值、师生之间缺乏深入的交流甚至没有交流、科研产生大堆的文字垃圾,等等,这些都不是中国大学的“地方病”,而是全球大学的“流行病”。 梅贻琦对古“大学之道”的精辟理解 据说是日本人最先用“大学”来翻译西方的university,但这个翻译的确很妙。倒不是因为中国本来就有“大学”这一说,《大戴礼记·保傅篇》上就有“古者八岁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的说法;更是因为我们的先人很早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即《大学》开篇的那几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学记》上还有对“大学之道”的另一种说法,就是“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但按照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的解释,这两段对“大学之道”的解释并不相互抵牾:“知类通达,强立不反二语,可以为明明德之注脚,化民成俗,近悦远怀三语可以为新民之注脚。”这的确是对古“大学之道”的精辟理解。 不过梅先生并不将它仅仅理解为与现代大学无关,或最多间接有关的古之大学之道,而是认为它也表达了现代大学之道,或者说,现代大学的实质精神。这与近代以来动辄用洪堡、纽曼或其他西人的大学理念来理解大学的流行做法,形成鲜明的对照。梅先生认为:“今日之大学教育,骤视之,若与明明德、新民之义不甚相干,然若加深察,则可知今日大学教育之种种措施,始终未能超越此二义之范围。”大学各系科学术的传授和研究,固然可以格物致知功夫目之,课程以外的学校生活,以及师长持身、治学、接物、待人之一切言行举措,也对学生格致诚正的心理生活不无裨益。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科的设置,学生课外的社团活动,以及教师以公民资格参与社会的种种活动,学生的实习,树立一种风气等等,都对学生将来离开学校,贡献于社会有所挹注。“此又大学教育新民之效也。” 然而,梅先生又不得不承认,现代大学的实践与此大学之道是有距离的。例如,明明德讲的修己功夫中之所谓“己”,是一个整全的人格,至少包括知、情、志三个方面。但今日大学所能措意而略有成就者,仅有知这一方面而已,“夫举其一而遗其二,其收修明之效,因已极有限也”。更何况今日大学教学,“灌输之功十居七八,而启发之功不得二三”。这样,要学生左右逢源,深造自得,几无可能。此仅就知识教育而言。人格教育方面几乎全付阙如。 由于只重知识和技术传授,学校也基本不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尽力。更何况今日之教师本身也是只重知识传授的现代教育的产物,能孜孜以求于专业知识已属不易,持志养气之道,待人接物之方,对此辈而言是谈不到了。此外,“今日学校环境之内,教师与学生大率自成部落,各有其生活习惯与时尚,舍教室中讲授之时间而外,几于不相谋面……。古

优秀论文 浅谈当代大学精神

浅谈当代大学精神 摘要:大学精神是推动大学发展壮大前行的力量,是大学发展的价值灵魂。文章从大学精神的涵义及作用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揭示当代大学应拥有科学与人文精神、独立与自由精神、包容与批判精神、创新时代精神、“和合”精神。这些是当代大学发展的价值灵魂之所在。 关键词: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大学发展;价值灵魂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对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塑造“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大学产生敬意,就在于其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大学精神。本文从大学精神的涵义及作用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重塑当代大学发展的价值灵魂。 一、大学精神的涵义及作用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隐性文化,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1]它的形成反映了大学特色并能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增强大学活力的群体意识。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动力,是全体师生的一种崇高精神存在,是自觉养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人们在谈论大学精神的时候,主要是指大学这样一类社会机构,经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共同品质,如独立的精神、求真的精神、批判的精神、自由的精神,还有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精神,等等;而

大学理念的载体所指主要是“人”,特别是那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办学者。人们在谈论大学理念的时候,总是离不开那些为我们留下了理念遗产的先辈们,例如,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梅贻琦的“大师与大楼”,等等。大学所肩负的“精神”使命,是通过大学精神的塑造而实现的。大学精神体现在大学校园里一种奔涌着的、富有生命力的、令人感动、激扬、升腾的力量。“具有强烈精神的大学,培养的可能不仅是具有这种精神的学生,还可能是具有这种精神的民族”[2]。大学精神滋养着人格、理想,对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积极的影响,从根本上引导着社会进步。无论任何时代,每一个大学都应该有其精神,尤其在当今高等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形下,大学人更应该明晰当代大学精神。有学者把“学术自由、文化创新、真理至上”作为“大学精神”,认为“大学精神的造就,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真正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3]还有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既是前进的动力,也是大学发展所积淀的精髓与灵魂。……从普遍的意义来看,大学的精神主要体现为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4] 总之,大学精神是一种追求人文、追求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是一种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大学有物质的因素,但大学更应有精神的激励与超脱;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展示着伟大的精神力量,影响、纯化人们的境界、人格和气质。大学精神具有驱动、凝聚、熏陶和规范的作用。优良而健康的大学精神一经形成,便会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振奋情绪、激励意志、调整心态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具有驱动力、内聚力、感染力、号召力和生命力。 二、当代大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导致大学精神的缺失

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一、突出问题 1、轻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当前中高考“指挥棒”的巨大压力下,各个学校都理所当然的将升学率作为自己日常教学的唯一目标,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各门考试学科上。这种重成绩轻德育的做法导致许多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方面存在偏差,严重者导致一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2、教师疏于本职违规补课。教师的本职工作就应该是在课堂上进行传道受业解惑,全身心对学生负责。然而近年来校外违规有偿补课新闻层出不穷,部分教师在课上故意不讲重点,逼着学生不得不报自己的辅导班,不仅侵犯了学生的权益,而且扰乱正常教育秩序,违背教学的初衷。 3、高等教育教学宽松缺乏实践。中国学生在经历高中魔鬼阶段上了大学后纷纷放飞自我,很难把心思放学习上。普通高校日常教学也管理宽松,仅将完成课堂教学作为自己的责任,讲授内容泛泛而谈、华而不实,不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提升自我的能力,学生自然也无心去听,导致最后出现“毕业即失业”现象。 二、建议措施 1、将德育工作放在日常教学重要位置。学校要明确德育的核心地位,不仅把德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列入工作计划,还要重视德育在各个教育环节上的渗透。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定期给在校师生开展德育教育、人生价值观等相关主题实践活动,同时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2、多措并举惩治违规补课行为。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防范补课行为的发生,并对顶风违纪的教师严肃查处并向社会公布;教师要尊重自己教学育人的本职工作,把自己当全部精

力放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贪不义之财,不做有损学生利益的事;媒体公众也要加强外部监督,积极举报违规补课行为。 3、提升高等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水平。高校要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综合多方面测评教学能力,保证相关学科的教学质量。学校要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真实需要,设置课程要紧贴专业能力建设,同时也要开设职业规划课、社会实践课等实用课程,提升学生日后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盐龙街道)

大学生对现代教育的看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 社会实践教学调研报告(论文) 题目:大学生对现代大学教育的看法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1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班 组长: 指导教师:2012年4月13日

大学生对现代大学教育的看法 摘要:现代大学生对现代大学教育的看法,有人提出了不满,有人则提出了满意。时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究竟现在这套普遍推广的现代大学教育还能不能跟的上时代的发展,学生对其的适应程度,培养出高才子的质量是否还能够令人满意,下面便是本小组借这次实践的机会对安阳工学院大学生对现代大学教育的看法方面做出来调查总结。 关键词:学习生活教育道德提高 正文: 安阳工学院大学生对现代大学教育的看法方面,从整体来说,有人说出了满意,有人给了非常反感的看法,给满意看法的同学认为现代大学教育给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发展,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避开自己的缺点,实现自身应有的价值。而提出反感的同学则认为,来到大学,他们不再接受严厉的管制,自己往不好的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很大,比如说越来越沉迷于网络、游戏、小说等。自己的活动中心不再围绕着学习进行,而是在不断的玩耍、不断的浪费时间,感觉到自己来到大学没有什么收获。下面将从四方面具体来说明大学生对现代大学教育的看法。 一生活方面 进入大学,让我们在高中的辛勤汗水得到了回报。但是在我们进入大学以后,我们应该做什么?这是我们所没有想过的。我们在高中努力学习就是为了可以进入大学,但从来没有想过进入大学以后应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这是对刚进入大学生活的我们的困惑。 大学是培养我们兴趣爱好的一个契机、是锻炼自我能力的一个平台、是提升

绿色大学教育理念

绿色大学教育理念 摘要: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对高职绿色教育理念进行 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绿色教育是“天人合一”的和谐教育观,是“面向人人”的人本教育观,是“君子不器”的素质教育观。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绿色教育为高职人才培养的导航标,使高职学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素质培养 正文: 绿色大学是开展绿色教育,传播绿色思想与绿色文化、培养绿色人才的教育机构,其基本职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绿色教育的展开,正因为如此,绿色教育成为学者研究的焦点内容。那么什么是绿色教育呢?“绿色教育是创建绿色大学的伴生产物,也是环境教育发展到现代阶段产生的新概念、新事物” [6],“绿色教育是一种利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及媒体教育等方式来宣传绿色文化的活动”[7],“绿色教育就是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即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与指导思想渗入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全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1],由以上这些概念可见,绿色教育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教育、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虽然人们对绿色教育概念的理解与表述各异,但他们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即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对大学生进行绿色教育,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其教育形式如何,这种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同时也是价值观、道德观、发展观的教育。 绿色教育是绿色大学建设的核心,那么,对于开展高等教育的大学来说,应该如何实施绿色教育?通常,人们认为绿色教育应该通过两种形式展开,一是课堂教学,另外是课外实践。这是两种最基本的绿色教育形式,但对于应该制定怎样的课程体系、教授哪些课程内容等一系列问题,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不同高校也有不同的实践方法。 绿色教育,就是使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课程等有关环境的课程,象数、理、化那样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基础课。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相关知识,使学生毕业后无论赴何种工作岗位,都能具备环境意识,具有基础的环境知识,象“绿色的种子”播撒在中国的大地,为改善中国的环境、继续可持续发展事业打下基础。在中国的多所大学高校、中小学都有了建设绿色校园的尝试。 绿色教育具有艺术性、综合性、前展性;绿色教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绿色教育富有时代感、责任感,科学、高效;绿色教育以人为本、以能力为中心、已综合育人为己任;绿色教育激励、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吃苦耐劳、养成良好的习惯,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绿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服务于社会的人身目标,积极、乐观,责任明确,主动健康发展。 绿色教育的入口是师生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特殊伙伴关系;绿色教育的基础是保证教育的方向性、健康性、民族性;绿色教育的关键是突出时代特色,适应社会转型,培养适应社会的人;绿色教育的重点是传承文明、教书

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大学的时代精神及其构建 [摘要] 大学的精神受时代的影响,今天的大学精神也具有时代的特质。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当前大学尤其需要凸显独立之精神、自由之学术;批判和创新精神;探究前沿高深学问的学术精神。面临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挑战,构建新时代大学精神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思路可以表达为:追求卓越; 以人为本,博大宽容办学;加强人文与科学结合。[关键词] 大学精神;支柱;构建 21世纪初,中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变革中、在由这种变革为主要推动力的现代化建设中,国家已取得历史性的决定性成就,现已迈入一个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时期。全面小康社会迫切需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除了学科、经费、人才之外,更为关键的是精神力量,大学精神起着决定性作用,事实上,一流大学与普通大学的主要差距不是在硬件设施上,而是在传统上,在文化上,在大学精神上。正如纪宝成教授在第二次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说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楼、大师、大气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对中国的高等学校来说,探索新时代的大学精神极富现实意义。 一、大学的时代精神 大学精神是指平等的多元意识,理性的科学态度,自由的个性发展,以及非功利的价值追求。 [1 ]大学精神的发展首先需要一个思想自由表达、学术自由发展的场所;此外需要多元文化的交汇和碰撞、批判和创新;以及探究前沿高深学问的志向。一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小而言之,是一个社区或城市的文化森林,大而言之,是整个国家进步的精神“驱动器”。大学校园不但在知识传授、信息传播等方面成为社会的文化先导,而且也是新思想的发源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而是“精神领袖”。大学需要凸显精神追求: 1.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学术。 学术自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雅斯贝斯强调:自由是大学的首要原则。[2]大学是创造知识的场所,知识的创造需要学术自由,学术自由造就了大学的精神。学术自由的基点在于探索真理、创造价值。在学术规范的前提下,学术自由是为了追求与创造知识、对社会贡献的最大化,实现大学的理念。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是探求真理发展科学的先决条件,坚持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基本准则。而教育独立是学术自由的前提,没有独立,学术自由就是“望梅止渴”。独立之精神与学术之自由一以贯之,非独立不能自由,非自由不显独立。 然而,社会现实无情地侵蚀着大学的独立品格和学术自由。由于教育管理体制的限制和教育的功利取向,高等教育往往受制于政府,受制于经济,一味的去迎合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需求,大学成了政府的特设机构,成了“寻租场所”,成了社会大众文化的“跑马场”,丧失了应有的独立品格,学术自由也只是一个政治口号,而最终束缚的是大学的“手脚”。只有教育独立和学术自由,大学才能真正实现知识创造、人才培养和为社会服务的大学理念;才能实现传播人类先进文明,传播人类道义理想的使命。

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

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 来源:发布日期:2001-4-25 浏览次数:449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大学最根本的社会职能,但现代大学除了增减高级专门人才这项最根本的社会职能以外,还有两项重要的社会职能,即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因此,办现代大学,不仅要有一个教育理念,还要有一个办学理念。在目前新形势下,对于一个现代大学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注重学术,服务社会,改革创新。” 一、“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的教育哲学观 现代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所以,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理念,就是“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时应当树立的一种哲学观。 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为指导,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就是把增减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所以,“以人为本”的教育工作中既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它有以下几层意思:教育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和“人”都是需要教育的主体;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和发展,但教育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和发展是通过增减社会所要求的“人”来实现的,因此,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必须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增减成为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2.确立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观 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品德”,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居于首要位置,主要包括自然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其实质是一种人文精神,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基本关系,核心是健全的人格;二是“学识”,是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根本,主要指学问和见识,学问是人们对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见识则是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力、独到的见解和对未来的预见;三是“才能”,是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它并不仅是一般的专门能力,其核心是一种综合智能,主要包括自学能力(运用中文、外文和上网获取知识的能力)、选择能力(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博采众长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与综合、逻辑与形象、继承与创新思维能力)、研究能力(探索未知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文字、口头和上网表达能力);四是“体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居于基础的地位,其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健全的体魄”,二是“健康的心理”。在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中,“品德”是方向,“学识”是根本,“才能”是核心,“体质”是基础。 3.坚持以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名言集锦

教育理念名言集锦 1、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3、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4、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5、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 6、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

7、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让学生喜欢,因此,要想有所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只有改变了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学生。只有改变了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8、衡量教学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 9、学生崇拜教师,教师不值得炫耀;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使自己崇拜,教师才值得眩耀。 10、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惟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11、教师对待学生要用“放大镜”、“反光镜”和“显微镜”:“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 12、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13、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

大学精神与大学修订稿

大学精神与大学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学术造假、急功近利现象突出,国际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严重。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精神的缺失。为此,本文阐述了什么是大学精神以及大学精神包括哪些内容,并结合大学精神对我国大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学精神中国大学学术自由自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3-0031-03 当前,党和政府给予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号召。2010年,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然而,我国的教育现状并不尽如人意,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不惜重金、远涉他乡圆自己的求学梦。中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不足已成为摆在国人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加上学术造假、诚信不好,中国的高等教育前景令人担忧。 中国大学的教育问题出在哪不少教育界人士有一个共识:当前中国大学的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在物质方面,而在精神层面。正如南京大学校长陈骏所说,与70年前的西南联大相比,如今中国大学建设发展的条件、资金显然都大大超过当年的西南联大,但今天中国大学的地位和影响力仍然难以超越当年的西南联大。 那么,如今的中国大学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西南联大差距在哪笔者认为,现今中国大学缺失基本的大学精神。 一什么是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理想或理念;有人认为大学精神等同于大学功能;还有人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的行为特征和精神气质,如大学精神面貌、特色、凝聚力等;我认为,大学精神应涵盖以下两点:(1)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自觉形成并共同遵循的一套价值理念,这些理念一直以来对大学的办学行为和大学发展发挥着指导作用。(2)大学精神类似于大学不成文的行业核心规范,对大学活动起着规范和制约作用。大学精神是大学本质的体现,它保障了大学育人、求真、服务社会等主要价值和使命的实现,引导着大学从工具意识向本体意识的回归,使大学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不因外界的利诱偏离方向。 概括地说,大学精神是大学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保障大学保持其本色的主要思想和原则。大学精神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思想指导和精神制约两个方面。 二大学精神的内容 大学精神包括哪些内容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多数人认同"学术自由和自主管理"这一点。大学是以探索和研究学问为主,同时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学术性组织。作为学术性组织,探寻和发现真理是大学的主旨,也是大学活动的重要内容。要做到这一点,学者们必须拥有充分的学术自由,不受限制地反复试验才有可能取得卓越的科研成果;大学只有实行自主管理,才能排除外界的干扰,创设一个自由的学术环境,保证学者们依着真理的目标前进。欧洲中世纪大学在创立之初就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点。作为一个利益群体和行会性组织,中世纪大学在运行上主要依靠群体成员的自发意愿而不是依靠某种行政指令。这种运行方式充分体现了大学作为"法律体系内一个建立在精神生活自治之上的组织"的特点,其自治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在于为作为学者团体的大学提供一种制度保障,强调的是一种团体性权利。这个思想和理念被以后新成立的大学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今天的"学术自由、自主管理"精神,或称作大学的独立自由精神。 独立自由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和基础,是大学生存的生命线。大学自身应保持和珍惜这个精神,社会各界都要认可和尊重这个精神。为此,大学要很大程度地远离社会的干扰,保持自己的独立自由;政府应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大学的独立和自由。 独立自由是大学的基本精神,但大学精神并不局限于独立自由,围绕着大学的功能、使命和发展的实际,我认为大学精神包括以下内容: 1.独立精神 梁启超先生曾指出大学在于"独立其精神,自由其思想"。正如上文所述,独立精神是大学保持学术本色的重要保证之一,是大学履行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必要条件。大学的独立精神要求大学按照自己的原则和价值标准进行活动,始终保持不为政府和其他组织左右的独立意识,不为强权和金钱改变其行为的独立思想,并为其独立性不懈抗争的精神。以创办普林斯顿高级研究中心闻名的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基于一定的价值体系,对社会风尚保持合适的批判性的抵制,有助于避免愚蠢的近乎灾难的莽撞"。"大学应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应随世俗的风尚、喜好乱转;不应像报纸和政客那样见风使舵、赶时髦"(弗莱克斯纳,大学,1930)。所以,大学与外界社会环境的关系要做到:一方面大学要适应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大学要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不应受到政治、社会风气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偏离自己的轨迹。 大学的独立精神意义在于大学应是一切知识和事实、科学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它为学者与外界之间建立了一层无形的防火墙,使大学与社会保持距离,尽可能地排除外来势力的侵入。这一距离的存在使思维更加客观、学术作风更加踏实、品质更纯真,成为维持大学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

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一、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指出,一流大学的本质在于其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及运行机制,大学文化、精神的建设与创新是新时代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和重要任务。因此,我校在四校整合由专科向本科转型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思想融合、文化融合,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大学精神的培育,使全校师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形成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广义上讲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动文化和精神文化。大学文化的主体是大学教师和学生,它既是传承的结果,也是创新的结果,是一个历史的扬弃和积淀过程。高楼大厦对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是能“筑巢引凤”,能使大楼折射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大楼、育大师、养大气”体现的正是这个道理。 大学精神是一种文化的理念,是大学文化系统的核心和灵魂,通过对校园文化的深层次提炼,达到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它包括以自然科学为主题的科学精神和以人文科学为主题的人文精神,以及现代大学的国际化视野。九江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多科性、综合性本科院校,既涵盖自然科学学科,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有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良好基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四校的整合要实现思想、文化和精神的融合,必须以大开放、大包容的气度,在九江学院的旗帜下,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共同营造一种校园文化氛围,激励师生勇于探索未知,创新知识。 二、校园文化建设应提供多元化,突出主旋律,凝炼大学精神 大学作为社会的“人才库”、知识的“创造源”、文化的“传播者”和成果的“孵化器”,给人们提供综合化和通识化教育(人文教育是最基本的环节),这是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确立的基石。建设校园文化应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动文化和精神文化着手,科学地做好学校“三大规化”,使气势的建筑、现代化的设施和优越的环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一草一木都透露着文化的气息,让广大师生在这种文化的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表现出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为此,整合后的九江学院应尽快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升自己的大学精神。通过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德智体诸方面进行全面培养,形成健全人格,把体现着“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发挥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社会辐射作用。九江学院是江西高校的“航母”,有着近4万名师生员工,在打造自己的校园文化时,应尊重原各校的文化传统和学术特色,兼容并蓄,传承和融合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人文精神,从中提炼出新的大家认同的统一的大学精神,作为校园文化主旋律和精神文明主旨。 构建九江学院校园文化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框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变成师生自觉的行为规范。例如对新生入学教育应把学院的文化传统、历史沿革和校训校风作为内容之一介绍给学生,教学生唱校歌(应有自己的校歌并制做成光盘发给学生),增加学生的自豪感。毕业时,在颁发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时高唱《毕业歌》,让学生带着豪情和对母校的眷念走向社会。 三、医学院精神文明建设之思考 清华大学“行胜于言”的治校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高等学府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典范。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院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二级学院,在大学文化和精神建设方面可以作出自己的贡献。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它揭示人的自然与社会属性和医学发展规律。医学院作为医学圣殿,是众多学子献身医学、立志成才的基地,更应弘扬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努力打造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在九江学院大学精神的框架内来构建医学人文精神,树立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在营造医学人文环境、塑造医学生人文素养时应把“医学生誓言”、“南丁格尔誓言”等内容纳入医学人文建设范畴,让医学生、护生从一入校就受到医学人文精神的激励和感染。新时期的九江学院人,继续弘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爱校如家,敬业奉献”的九医精神,形成“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教风(教师风范)和“团结友爱、勤奋守纪”的学风,

怎么解决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怎么解决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怎么解决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呢?“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围绕着这一方针,如何在新形势下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路子,是每一所高校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怎么解决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要调整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综合素质教育。 大学教育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大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品质的发展。获得知识的目标是基础,能力和个性品质的发展是最终目标。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主张,反对任何把人放在次要地位的教育。所以,高等教育应该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2.重视教学改革,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 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相应的课程,可在课程设置上实行“基本素质+专业能力”的教育培养模式,课程内容要 准确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及时代发展的趋势。在构建综合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还要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从封闭式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多维的“大课堂”教学,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首先,学校要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打破

原先分散的按课程或专业设置实验室和教研室管理实验室的模式。其次,实践教学要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更新相结合。再次,学校提倡实施开放式、自主式实践教学方式,注重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就业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和谐的人,除了要有安身立命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综合的职业素质作为支撑。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要将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纳入到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其次,在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架构中,重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素质拓展》等课程的开设。再次,大学生以自我修炼促使职业素质提高。最后,利用社会资源如校企合作、企业家讲座、社会培训等促进大学生职业素质提升。 5.树立科教融合的新理念,以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要想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首先,学校要根据自身的软硬件进行合理的定位。学校进行合理的定位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学校的条件不一样,因而教学与科研的实力也有所不同。其次,明确大学的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虽然科研与教学是大学的两项重要职能,但是应该将两者的落脚点落实到人才培养上,这样才能够消解科研与教学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再次,政府要通过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 怎么解决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一解读书分享

《大学一解》读书分享 结63班陈秋月2016010205 《大学一解》乃是梅贻琦校长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很高兴能够在读完文章之后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这次读书分享不仅让我对梅先生教育理念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时也启发了我对现代大学教育的一些思考。下面是我的一些认识和感想: 一.明明德乃是新民之基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指格物致知和提高个人修养,而新民指造福于社会。窃以为明明德乃是新民的基础,一个人只有拥有了真正的学识和健全的人格,才有能力和情怀去造福社会。 大学作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培育理智乃是根本,若是从大学毕业没有真才实学,没有格物致知之精神,又拿什么去造福社会呢?即便拥有了理智,若是没有坚强的意志和稳称的情绪,极有可能会导致心理扭曲,陷入抑郁或者人格分裂,最终带来剥夺自己或是他人的生命的后果。当今社会中许多成功人士抑郁自杀及高智商学霸沦为杀人犯的案例比比皆是,可见意志的锻炼和情绪的裁节也十分重要。 明明德中“知、情、志”三方面的培养缺一不可,而明明德又是为新民做的基础准备,可见“知、情、志”于大学生的重要性,我们理应重视。 二.通识教育必不可少 在文中梅先生多次强调了“通专并重”,大学新民的效果不明显,一大弊端就是通识教育不足。通识是生活、专识、特种事业的准备,无通识基础的专家临民结果不为新民,反为扰民。 一名同学在读书分享的时候提到了清华“又红又专”的口号,认为专识教育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之道,我却不以为然。即便是在今天科研占有大学教育大量比重的清华,我仍然认为通识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大学仍旧应该加强通识教育。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从高中到进入各种研究院需要大学这个过渡阶段,我们同样可以在研究院里学习专业知识,但是我们在大学里学到的远远不止我们的专业知识,而是多方位全方面的知识。清华作为一个工科为主的院校,“又红又专”的口号紧接着的是“全面发展”,并不是只注重专识教育,大类招生的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教育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教育理念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才对社会来说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使得知识在经济中的作用显得异常突出。本文通过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简单分析,提出了对当今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一些思考。以期使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能更容易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知识经济人才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810(2010)02-0056-02【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human right society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especially with the adv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era, but also makes the role of knowledge in the economy was extremely prominent. In this paper,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 made for today’s higher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talent some thoughts. With a view to making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trained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can play a greater role, but also be able to adapt more easily to the needs of society. 【Key words】Knowledge economy Human Education 一知识经济时代 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对于社会上生存的每一个人都是一种必备品,我们看到知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的同时也感到知识爆炸的混乱,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知识来给从业人员充电,同时也需要各种专业创新性人才,迅速更新的知识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更新知识,然而剧烈的竞争又要求我们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我们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使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 1.知识经济的定义 知识经济一词从提出到现在已有几十年了,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这四个字,但是对知识经济的定义却还未达成共识,或者只是存在一些只言片语,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所采用的定义是牛先锋博士对知识经济的定义,并由此展开论述。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以知识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以知识产业作为社会主导产业的一种技术社会形态。知识经济属于生产力范畴,它主要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状况。①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它的核心要素,对人才的要求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一步提高。创新和科研能力则是很重要的两项因素。 2.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由知识经济的定义,我们不难分析出知识经济是一种技术社会形态,其特征为:第一,知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第二,创新知识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第三,知识产业是社会主导产业。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②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生产力关键要素——知识,在我们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大学教育也应该有新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

一流大学的5个特征

一流大学的5个特征 杨东平2007-10-15 当今,在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片面强调大校园、综合性、办大学城的现象。随着校园越来越大、学生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大学以何为大,大学的精神价值、社会责任,以及什么是现代大学精神、现代大学制度这些问题,却似乎越来越模糊。 一流大学的5个特征 在市场经济经过20多年发展以后,绝大多数人对于现代企业制度都有了清晰的概念,但对于“现代大学制度”仍然缺乏共识,甚至缺乏常识。 世界各国的大学尽管具体的办学各有特色,却具有一些共性,我归纳为5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分别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通才教育和学生自治。 大学自治 大学自治,这个概念在中国显得有点陌生,其实就是落实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大学和政府的相应关系。大学需要自治,这个观点是从大学发展的历史、大学内在的逻辑中产生的。因为大学是传播知识的学术机构,早期的古典大学是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组织,实行学者的自我管理。中世纪时,西方的著名大学通过获得国王或教会的特许状的方式维系自治。 我国的法律文件已经规定,大学是一个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大学办学自主权的内容也在《高等教育法》中有明确规定,可惜的是大多数还没有实现,而且大学争取自主权的动机也逐渐消失了。 上世纪80年代,我们进行的是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当时一批大学校长、学者上书,要求给大学自主权。现在反而缺乏这种体制改革的动力了。因此,办学自主权仍然是大学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基本问题。 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这同样也是由大学的内在逻辑、学术使命、社会功能所决定的。为什么要把学术自由作为大学的一个重要价值呢为什么当年蔡元培改造北京大学时,要把“兼容并包、学术自由”作为非常重要的价值、作为现代大学的基本精神奠定下来因为大学是一个探求真理的机构,是一个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

MIT教学理念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探析 张立彬(南开大学外国教材中心;天津300071) 郭丽梅(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天津300071) [内容摘要] 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两个角度对麻省理工学院物理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究,进一步明确了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模式。其中,物理教育理念包括实用知识的教育价值观、实践教育理念、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理念、重视教学质量与育人质量的理念等。物理教学方式主要有重视和坚持实践教育、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等。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大学物理教育的改革应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注重自主和交互式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等。 [关键词] 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实践教育;通识教育;培养质量;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以下简称MIT) 始建于1861年,是世界闻名的私立大学,而且是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经过短短一百五十多年的发展,MIT从一所默默无闻的技术学校发展成为一所闻名海外的世界一流高等学府,现已被誉为与哈佛、剑桥、牛津等老牌大学齐名的、综合性的世界一流大学,并获得“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美名。 MIT是以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宗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既是美国的科学研究中心,也是美国科学家、工程师和工业家的摇篮。它的建立与发展对美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生产力的提高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1]。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导航系统在这里设计完成, 四名传奇宇航员的月球漫步更是从这里迈出,美国星战计划的高级雷达电子装置在这里研制成功,集成电路和磁存储器在这里相继问世,世界上第一款电子游戏和第一个玩具机器人也是在这里诞生的,波士顿128公路高科技园区在这里繁荣……除此之外,MIT培养了78名诺贝尔获奖者,也培养了像前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卡莉·费奥丽娜(Carly Fiorina)、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Tim Berners)、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kofia. annan)等社会精英,美国国家研究协会更是把MIT在美国大学的知名度排为第一,《纽约时报》把MIT评为“全美最有声望的学校”。[2] 在追求普遍学问、学科设置齐全的基础上,世界一流大学都根据各自的传统有所侧重,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特色学科。MIT物理系在全美乃至世界久负盛誉,从20世纪初开始,MIT物理系就一直是重要的国家资源,其毕业生遍布世界主要大学和学院,联邦研究实验室以及各种工业实验室工作。本文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两个角度分析探究MIT物理系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原因,这对探索大学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创新型人才、培养未来知识经济的适用人才和敢与世界竞争的高科技人才是十分有益的;同时,这也为我国各大学物理教育制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提供一种非常好的范例和参考。 1、MIT的物理教育理念 MIT物理系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原因是长期形成的独特而成熟的教育理念,例如:实用知识的教育价值观、实践教育理念、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理念、重视教学质量与育人质量等。 1.1实用知识的教育价值观 MIT校、院长有特殊的办学意识,对办学育人、解决美国及世界问题有强烈的社会职业性敏感。MIT拥有一流的人才资源、知识资源、技术资源,其使命是为科学、技术和其他学术领域增进知识,培养人才,以在21世纪为国家和世界提供最好的服务。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解决公共问题、开展社会服务活动。[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