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简析唐代府兵制

简析唐代府兵制

简析唐代府兵制
简析唐代府兵制

简析唐代府兵制

摘要:府兵制起于西魏大扰,魔于唐之天宝,前后构二百年。其简发展变化,可分为前后两期,隋以前为前期,隋及唐后期。府兵制承继了前代汉族皇朝的兵制和鲜卑拓跋氏的兵制两个历史渊源。府兵制是中国中古史上一项重要的军事制度,曾对当时的历史产生过极为重大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兴亡,与这个国家的军政制度是相关的。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更是如此,国家一人专权皇权高度集中,军政可以视为颠覆一个王朝的关键,是这个王朝的命脉所在。

关键词:府兵制西魏隋唐

一、府兵制的起源。

(一)府兵制确立的时间。

府兵制的确立是在西魏大统年间宇文泰掌权时期, 北魏的“府户”,可说是府兵的前身。“府户”组成分子,有为中原强宗子弟,有为鲜卑高门子弟,任务在防戍边镇,而事业无异世袭。世袭为镇兵根本原则,而镇兵破坏亦源于此。镇兵破坏,自然免不了掺杂其他因素,然而府户世执兵役没有机会升迁恐怕是北镇将卒离心的主因。不过府户世执兵役,为的要使镇兵土著,当日北方各镇,地广人稀,北人只乐南徙,便不得不简选亲戚,配以高门子弟,作一种劝奖。有时还征发中原强宗子弟作镇,自然也希望他们成为土著百姓。移防虽有流动性质,然而移防之后,仍旧希望防守者成为土著,使国家没有外寇危险,又没有供给烦劳。作镇可说是变相的屯田,但比屯田为有组织;或防或移,也比较活动。镇兵制度破坏,便改置州县。州县理民,在战乱时期军事调度诸多不便,于是府兵制度发生。最初太祖平中山,多设军府,性质如何,已不可考。专从府统于军的制度立论,当日的府应即后日府兵的起源,此点只能志疑,仍待例证。至于西魏府兵制度,正是救镇制度之穷。

(二)府兵制的背景。

正光四年(523年)春,北方六镇的之一的沃野镇发生叛乱。镇民破六韩拔陵杀镇将,自称真王元年,举起反旗。叛军相继攻陷武川、怀朔两镇。临淮王元或等前往讨伐,但失败。525年初,叛乱扩大到东起辽西,西至甘肃东部的整个长城地区。甘肃陕西交界处的以氏羌族为主的叛乱。

1.北魏末年时局。

西晋灭亡之后,中国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后赵和前秦曾一度统一中国北方,成为十六国前期的主导力量。把水之战后,中国北方陷入分裂之中。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的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王朝,并统一中国北方。北魏孝明帝乱也在蔓延。首先是莫折念生等率领的氏羌部队攻陷高平镇和凉州,进入汉水流域之后试图东进。但念生在欲进攻雍州时被杀。其次是柔玄镇民杜洛周于

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反,改元真王。稍后定州降户鲜于修礼起义,后被手下元洪业所杀,葛荣又杀洪业,叛乱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葛荣于定州附近捉住北魏讨伐军统帅元渊,并杀之。不久,葛荣自称天子,国号齐。葛荣军转而南下,叛乱进一步波及到山东、河南地区。

528年正月,杜洛周南下,攻陷碱州。葛荣杀洛周,兼并其军。此时的北魏朝廷已没有镇压叛乱的军事力量了。而兴起于北秀容(今山西西北朱家川)的契胡酋长尔朱荣,依靠其私军,将各地胡人部落的起义镇压下去。其控制了太行山东麓的要地,组织叛乱向其西部势力范围蔓延。此时的北魏朝廷也不得不依靠实力派尔朱荣。尔朱荣利用北魏朝廷内部灵太后和孝明帝的斗争,拥戴长乐王元子枚(孝庄帝)进入洛阳,发动河阴之变。之后他又镇压了葛荣的叛军。尔朱荣以柱国大将军、太原王居晋阳,以从兄弟尔朱世隆监视洛阳。不久,孝庄帝诛杀尔朱荣。尔朱氏一族的尔朱兆随之入洛阳杀死孝庄帝,但不久霸权又被尔朱荣旧将高欢夺去。高欢于孝昌元年(532)年春,在韩陵山(今河南安阳东北)大败尔朱氏一族,在华北的东部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政局的稳定需要主导力量的出现,府兵制即在这种情况下产生。

2.世兵制下的士兵。

府兵制形成之前,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世兵制占有重要地位。世兵制形成于汉未,确立于三国,延续于南北朝时期。在三国分裂的情况下,基于政治经济和军事印需要,各国既需要有充足可靠的兵源和素顶较好的士兵以保持强大的军队和较高的战斗力:又需要有足够的劳动力进行生产,维持和发展社会经济,保障人民的生活和军队的供应。于是人民被以行政手段强制分为三部分:一是普通民户,隶属州郡地方政府,进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各种生产,承担田租、户调和赋役;二是屯田户,隶属各级农官,进行农业生产,是农奴性质的国家佃农,不承担兵役;三是军户,也称士家、兵家,单立户口,称士籍或兵籍,由军队兼管或由州郡代管,专服兵役,世代为兵,这种军户制度就是世兵制。

世兵制下的士兵身份低下。由于士兵的待遇渐差,生活极苦,连年征战,死亡甚多,因此士兵往往叛变或逃亡。曹操政权曾为防止用强制手段征募收降而来的士兵的逃亡和叛变,就沿用将领的质任方式,将士兵的家属也聚居一处,集中管理,严加控制。这样,就自然形成了军户。为了获得经常性的后备兵源,统治集团就强迫军户父死子代,兄终弟及,世代为兵,于是就形成了世兵制。蜀汉和孙吴也先后采用这种兵制。世兵制的主要特点是:军户和农户分离;军户世代为兵;士兵叛逃罪及家属,军户只能同军户配婚。世兵制形成后,“兵”的地位逐渐卑贱化。东晋时,由于社会等级的严格划分和门第观念的深化,军户主要来自奴客、隐户、料简之户和罪犯,军户的地位就更趋低下,惨跌到近乎奴碑的境地。

南朝时,军户的地位继续下跌,宇文泰利用他们的这种情绪,将已经形成的魏晋以来汉族政权一直通行的军民分籍的制度,与北魏早期拓跋氏实行的八部大人制度结合起来,逐渐创建了一科新的军事制度—府兵制。

二、府兵制的发展。

府兵制兴起于西魏、北周,隋时又有新的发展,至唐太宗时达到了最盛。武则天时期开始衰落,到玄宗年间完全崩溃,由于每个时期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所以在具体的形式!规则上,府兵制又有所变化。

(一)西魏时府兵制的格局。

宇文泰建立府兵制,在组织系统上,六柱国、十二大将军各私其兵,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可是实际上,西魏中央集权化的军事制度却也正是在此时初建。府兵制的组织系统为: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统属关系是十分明确的,各史书的记载也都一致。具体情况是这样: 初魏孝庄帝以尔朱荣有翊戴之功,拜荣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荣败后,此官遂废。大统三年(537)魏文帝复以太祖(指宇文泰)建中兴之业,始命为之。其后功参佐命、望实俱重者亦居此职,自大统十六年(550)以前任者凡有八人。太祖位总百揆,督中外军,魏广陵王欣元氏懿戚,从容禁闱而已。此外六人各督二大将军,分掌禁旅,当爪牙御侮之寄。当时荣盛莫与为比,故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云。今并列十二大将军于左:李虎、元欣、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七柱国;元赞、元育、元廊、宇文导、侯莫陈顺、达奚武、李远、豆卢宁、宇文贵、贺兰祥、杨忠、王杰十二大将军。右十二大将军,又各领开府二人,每一开府领一军兵,是为二十四军。

府兵制表面上所呈现的部落兵化,以及将领私有其兵,那么柱国和下属的二位大将军应该同属一个势力。可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各柱国、十二大将军的统属问题上,宇文泰费尽心机。哪个柱国控制哪两位大将军,根据各自统辖的地区来看,于谨所督大将军是达奚武、贺兰祥,辖区为渭河下游、雍、华一带;独孤信督宇文导、元廊,辖区为渭河上游、雍州一带;李虎督元赞、元育,辖区为京城及长安附近;侯莫陈崇督李远、侯莫陈顺,辖区为泾水流域、原、泾、宁、雍;赵贵督王雄、宇文贵,辖区为渭河中游、岐、雍至秦岭;李弼督豆卢宁、杨忠,辖区为洛水流域各侨州、北华雍州。

(二)隋朝时的府兵制。

隋文帝时期改革府兵制,受田者承担兵役。凡是受田者都有机会被国家点为府兵,也

就是说,府兵制下的军人,就是均田制下的农民。这样就实现了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前提

是,国家要先受田给农民,农民才能服兵役,因为府兵要自备武器装备以及粮食。

隋初,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候六个府各领军坊、乡团,统率府兵,继承周制。炀帝统治时,原先不领府兵的卫或府也都加领,这样领府兵的就有翊卫(左右卫所改)、骁卫(备身府所改)、武卫、屯卫(领军府所改)、御卫(加置)、候卫(武候府所改),各分左右,共十二卫。

(三)唐代时的府兵制。

“镇”是兵队的驻地,“府”是兵队之源泉,故镇之外有府户)而“府户”、“军府”正是宇文泰建立府兵制的基础。而唐代府兵一系列新见解: ( 一) 府兵不是普遍的征兵;( 二) 府兵之主要任务为宫禁宿卫; ( 三) 唐代府兵不是兵农合一; ( 四) 府兵在原则上为世兵的征兵制; ( 五) 府兵是游牧社会的落后兵制,充兵者要自备许多物资,这一制度本身存在的矛盾致使府兵制不复继续维持下去。

唐代因袭隋制,只是改屯卫为威卫、候卫为金吾卫、别置领军卫、废御卫、也是十二卫分领府兵宿卫(见十六卫)。此外,自北周、隋以来,领府兵的还有侍卫东宫的率府,唐代为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和左右清道率,称为东宫六率,但领府很少。

唐初一度恢复骠骑﹑车骑府旧称。贞观十年(636)外府更号折冲府,内府更号中郎将府。折冲府置折冲都尉﹑左右果毅都尉、别将(后置),作为府一级的将领。武后垂拱时府分三等。早自北周武帝时,府兵番上宿卫,分隶于中央的司卫、司武、武候三府。

内府置中郎将,副为左右郎将,以下团﹑旅﹑队的设置略同外府。内府有亲﹑勋﹑翊的区分,兵士分别号为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统领内府三卫兵的是:左右卫,统亲府一、勋府二、翊府二,共五府;左右卫率,统亲、勋、翊府各一;其余卫、率,各统翊府一。内府卫士取二品至五品官的子孙充当,外府卫士取六品以下官的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在此范围内,征发原则是先富后贫,先强后弱,先多丁后少丁。府兵虽然包括官僚子弟和一般地主,但仍以均田农民为主体。

首先,隋唐两朝在军事制度的改革也应当加以重视。隋文帝将源于西魏的府兵制加以完善,西魏的府兵制采取鲜卑人为兵、汉人务农的原则,实行军民异籍。府兵制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均田农民数量越大,府兵制就越巩固。府兵是从均田农民中征发来的,受田的农民每年要服兵役一个月,服役时衣粮装备要个人负责,但租调全免。唐朝的府兵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军事力量和封建统治,不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更有助于民族的团结统一。众所周知,推行府兵制的经济基础是均田制,受西晋以来战争的影响,政府已经掌握了大量无主荒地,人民失去土地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一现象更加普遍,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减少。

其次,武则天时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越来越多的农民得不到土地,均田制受到破坏,府兵制失去了赖以推行的经济基础,直到开元年间,府兵制彻底崩溃。但我们应该知道,这是一种进步的必然性导致的失败,是顺应历史的发展,府兵制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也影响了它不能长期发挥积极的作用。而在府兵制之后,唐玄宗实行的募兵制在实行之初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了政府开支,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军队。由府兵制到募兵制既是军事制度的革新,同时也是封建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第三,府兵制和募兵制的本质差异在于兵将的分离和兵将的隶属关系。以致在募兵制推行的后期就出现了隐患,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成为军阀割据的源头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第四,隋唐统治者根据当时的社会需要,在隋唐两朝几百年内推行的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是隋唐盛世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但另一方面,由于某些制度自身的局限性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最终没能挽救隋唐衰亡的命运。

三、府兵制的废除。

府兵并非唐代唯一的兵种,承担宿卫的还有保卫宫廷,屯驻北门的禁军(见六军),与十二卫所领府兵对称南、北衙军。出征和防戍则有名为“募”而实也是“征”的兵募,以后还有防戍本州的团结兵、士镇兵等。在出征和防戍中,兵募的数量往往超过府兵,但府兵在唐初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他们是军队的骨干。

唐代府兵制在太宗和高宗统治前期曾经有效地实行,但自高宗后期以至武后时就逐渐被破坏,到玄宗统治时终于被废除。破坏的原因:战事频繁、防御线延长、兵役繁重。原来防戍有一定的番休期限,后来常被强留以至久戍不归,导致人民避役,兵士逃亡(兵募也是这样)。府兵地位的低落。唐初承前代遗风,对于卫士比较尊重,但到武后时,番上卫士往往被贵族官僚借为私家役使,导致社会上以充当府兵为耻辱。

高宗以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府兵征发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征点制失去了赖以实行的经济条件。这样,玄宗统治初期,府兵逃散的情况日渐增多,以致番上卫士缺员,征防更难调发。

开元十年(722),宰相张说以宿卫之数不给,建议召募强壮。次年,募取京兆、蒲、同、歧、华等州府兵及白丁为长从宿卫。十三年,改名“骑”,分隶十二卫,基本上代行了府兵宿卫的任务。征防兵士中﹐府兵本来就少于兵募,武后时出现了防卫本州的团结兵;玄宗初,军镇又出现了来自召募的健儿。那时,军府空虚,府兵番上宿卫已经不能足额,征防必然更难从府兵中征发,实际上除了被强留下来的以外,诸军府兵员的缺额大概很少得到补充。

开元二十五年(737),玄宗下诏命令诸镇节度使按照防务需要制定定额,在诸色征行人和客户中召募自愿长住镇戍的健儿,“便令常住”。二十六年,又下诏说诸军召募的长征健儿业已足额,以后不再从内地调发,原有兵士(包括兵募﹑键儿等)非长征者一律放还。这就在法令上停止了调发府兵征防。

天宝八载(749)鉴于军府无兵可交,遂停折冲府上下鱼书,府兵制终于废止。此后,折冲府只有兵额和官员,既没有兵,也没有驮马、武器等各项军资。但终唐之世,军府空名仍然存在。

结语:西魏创建的府兵制是南北朝隋唐时代一项重要的军政制度,它依托时代而

形成而发展,成为后来“隋唐帝国军事力量的重要支柱,也是推动这一辉煌时代到来的直接原动力。府兵制在“汉化”与“鲜卑化”的矛盾对立中,实现了胡汉政

策的有效结合,府兵制则是宇文泰胡汉政策结合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府兵制之前期为鲜卑兵制,为大体兵农分离制,为部首分属制,为特殊贵族制;其后期为华夏兵制,为大体兵农合一制,为君主直辖制,为比较平民制。关于府兵制兵农(民)关系的讨论十分重要,然而,将兵制社会性质之分析立基于兵农(民)关系,从来不是府兵制研究的专利。

参考文献:

1.唐代府兵“番上”新解;孟宪实;2007.04.15;【J】;历史研究。

2.唐代府兵番役制度考释;英卫峰;2004.05.01;【J】;西北大学。

3.从《隋虞弘墓志》看府兵制度的发展;2008.01.10;麦超美;【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读《府兵制度考释》书后;1962.12.15;何兹全;历史研究。

唐代工艺美术的时代特点

唐代工艺美术的时代特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唐代工艺美术的时代特点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朝代,是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国家强盛,社会安定,民族统一,经济繁荣,文化灿烂,国际交往频繁。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唐代的工艺美术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和成熟阶段,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呈现繁荣发达的景象。陶瓷、染织、刺绣、铜镜、金银器等的技艺水平和生产规模都超越了前代。经济的发达,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人的思想意识的解放,使唐代的工艺美术表现出舒展博大的气势、精巧圆婉的装饰意匠和富丽丰满的形态特征,在设计和制作上都具有造型精巧、色彩华丽、纹饰新颖活泼、品种多样的风格特点。唐代是我国封建历史阶段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 期。 唐代作为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的绚丽辉煌的时代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陶瓷:唐代早期的制瓷业仍处在恢复阶段。进入中期以后,制瓷技术进步,瓷器质量提高,窑址林立,规模宏大。唐代这一时期的青瓷胎质细腻、釉层匀净﹑色泽温润,纹饰偏重造型﹑处理简练,装饰技法以划花为主,也有少量印花﹑刻花和镂雕。唐代晚期,以越窑为代表的瓷业生产已进入了鼎盛时期,制瓷技术高度发展,产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致、造型优

美。唐代白瓷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白瓷釉色匀净,器形雍容饱满,胎体厚实细洁,瓷质坚硬。与越窑青瓷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代表了唐代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唐代创造或发展了一些彩瓷,包括釉下彩绘及绞釉﹑绞胎等,为以后色釉和彩绘装饰开辟了新的天地。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唐三彩,色彩斑斓,造型优美,是一朵奇异的陶艺之花。唐三彩作为传统的文化产品和工艺美术品,不仅在中国的陶瓷史上和美术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它在中外的文化交流上也起到了相当得要的作用。 (2)染织:唐朝时期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庶,商业﹑手工业昌盛,贵族生活奢侈注重享乐,服饰竞求华贵,这些都促进了纺织工艺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印染技术的进步。唐代染织工艺有蜡缬,绞缬,夹缬,碱印,拓印等印染方法。 (3)刺绣:唐代刺绣在前代的基础之上流行更广,制作工艺也有发展和创新,绣品做工精巧、色彩华丽,用途也更加广泛。唐代的刺绣除了作为服饰用品外,还用于绣作佛经和佛像,为宗教服务。唐代刺绣的针法也有所发展和创新,除保留了传统的辫绣外,又创造出直针、缠针、套针、戗针、贴绢、锁绣、堆绫和缀珠等针法。戗针绣可以表现出具有深浅变化的不同的色阶,使描写的对象色彩富丽堂皇,具有浓厚的装饰效果。绣品纹饰主要为花鸟,也有性格温驯的动物纹饰。

关于府兵制的认识

读《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部分内容有感 学生在拜读了陈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的兵制部分内容后,对于其中介绍的府兵制尤为感兴趣。 府兵制是中国古代主要兵制之一,起于西魏大统年间,历北周、隋唐约200余年,至唐玄宗时被废。作为关中本位政策的主要内容,府兵制对于以后北周打败北齐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他是如何起源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之后又是如何发展的。以下是学生的愚见。 起源:府兵制虽起源于西魏大统年间,由宇文泰所创。但在其创立之前以有很长远的拓跋一族的历史传统,除此之外亦有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影响,故在二者相互影响之下宇文泰才创立了府兵之制。鲜卑族在外之时,在军事与行政上大致分为八部,其宗主为一部,其余分属七部,共为八部。每一部相当于一个军事单位,也可以说是一个部落,军将则为部落之酋长。军将与下属有直接隶属关系。这就使得诸多兵士多多少少具有了私兵的性质。(当中央政权要收权时,私兵的这种现象定然会成为当局的一种障碍。)陈寅恪先生曾在其著述中说道,初安帝统国,诸部有九十九姓。至献帝时,七国分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七族之兴,自此始也。…凡此诸部,其渠长皆自统众;天兴元年十二月置八部大夫散骑常侍待诏管官,其八部大夫于皇城四方书四维面置一人,以拟八座,谓之八国。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兵制一节中历史史料先生列举较多,凡此种种均可说明鲜卑旧时八部之制的渊源之深。宇文泰在击败侯莫陈悦后,其大将李弼拥万人来归。以后随着发展,宇文泰所掌握的军队有近三万人,分别由十二个将领率领。西魏大统九年二月(公元543年),高欢率兵十万渡过黄河,据邙山列阵。宇文泰领军与其大战,惨败。士卒损伤六万余人,耗费宇文泰数年心血所建立起来的大军,受到如此大的削弱,自是实力大减。加上鲜卑部族人数有限,所以邙山之战后所造成的一个客观事实是宇文泰不得不从汉族中吸收兵员;三月便宣布征募关陇地区豪强地主的武装。在北魏末年的关陇起义中,豪强地主为维护自己的利益,组织乡兵。(平时为奴隶,佃农。战时为私兵。)在东西魏分裂之后,这些武装并未解除。仍控制在豪强地主手中。宇文泰通过广募豪强以充军旅的这一措施,不仅加强了其中央军事实力,同时也削弱了地方势力,促进了武川军人集团与关陇地主的联合。此时,西魏军事实力不但加强,也出现了一批军事将领。这个时候的宇文泰与高欢相比仍不及之。所以若想与之相争必须有一不同于各方势力的制度来强化自身。府兵制的创立与推行便自然而然了。宇文泰为柱国大将军,都督内外军事,魏广陵王欣元氏懿戚,从容禁闼而已,此外六人(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各督二大将军,分掌禁旅,当爪牙御侮之寄,当时荣盛莫与为比,故今称门阀者闲推八柱国家。每个柱国大将军下有两个将军,每个大将军下有两个开府,共二十四开府。每个开府下有两个仪同,共四十八仪同;一个仪同领兵约千人,一个开府领兵两千、一个大将军领兵四千,一柱国大将军领兵八千,六柱国兵力合计约有四万八千人左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府兵制度不仅仅是仿鲜卑旧时八部之制。当时宇文泰使苏绰、卢辩等以《周官》之文比附其鲜卑部落旧制。八柱国中六大柱国掌实权统兵符合周礼六军之制便是一鲜明例证。但这样做的原因亦是考虑长远。经过新编制的军队仍有一部分是鲜卑化的军队。尤其是武川军团,其前身是六镇鲜卑(大部分是拓跋族成员)。当年六镇起义最大的原因就是北魏孝文帝的封建化改革引起六镇鲜卑的地位与身份下降。这些士卒不能看到少数民族封建化是一种进步。他们看到更多的是自身地位的下降与利益的损失。因此才有之后的起义(高欢、宇文泰皆是在此之乱中兴起的豪杰)。宇文泰深知六镇鲜卑士卒的这种心理,于是仿鲜卑八部之制创立府兵制度(循旧制的一种表面现象),但又为笼络军内汉族军士,则又必须为府兵制度再添加些理论依据(即宇文泰使苏绰、卢辩等以《周官》之文比附其鲜卑部落旧制)。由此经过新军制改革后的军队不论是从素养上还是从士气上都有所提升。这也是宇文泰眼光独到之处。鲜卑旧时八部之至虽然地位平等(陈寅恪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分

琵琶的历史来源-1

琵琶的历史来源 发展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所以说当时的“琵琶”形状类似,大小有别,像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广,演奏技巧为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的乐器。演奏时左手各指按弦于相应品位处,右手戴赛璐璐(或玳瑁)等材料制成的假指甲拨弦发音。 演奏声音更饱满音色更亮,琴身的特殊设计可以增加琴的美感,它适用于大型的露天的场合。琴演奏时注重舞台样的视觉效果,使整个表演舞台表现力丰富,充满活力,感染人心。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晋代阮咸善奏此乐器,故以其名相称,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到了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中国与西域民族商业和文化交流的加强, 从中亚地区传入一种曲项琵琶, 当时称作 "胡琵琶"。其形状为曲颈, 梨形音箱, 有四柱四弦,很像在阿拉伯国家常见的乌特琴(Oud 或 Ud)或古波斯的巴尔巴特琴(Barbat)。横抱琵琶用拨子演奏。现代的琵琶就是由这种曲项琵琶演变发展而来的。 从北齐到唐代,是琵琶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原籍曹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东北一带)的曹氏琵琶家族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如北齐至隋代的曹妙达,因善琵琶在北齐时即被封王,入隋后又被任为宫中乐官,于太乐教习琵琶技艺。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隋唐时期的美术

第五章隋唐时期的美术 思考题 1、结合历史背景,说明唐代美术发展的特点。 答: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期,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到达一个鼎盛的时期。唐代时我国美术史上一个新鲜活泼、多姿多彩的时代,在绘画的技术和表现力已大大提高。唐代的佛教绘画明显世俗化方面发展,反映现实更加深入,唐代书法,尤其是唐代的楷书,在中国书法史上有有典范意义。 唐代时古代人物画的盛期,在表现重大政治题材,反映贵族生活情态,描绘多种倒释形象,及宗教题材等方面有重要成就,反映城乡风俗也开始成为美术家所注意,在南北朝基础上题材范围进一步扩大,唐代美术毫不掩饰的表明要起成教化,助人伦的作品,宗教美术在前代民族美术融合的基础上发展更为成熟,贵族阶层对美术需要增多,贵族的精神状态及美术中有着集中的体现,以山水画尿画的成画差,唐朝美术越过了以前各代,是封建社会美术发展的又一高峰,对亚洲甚至欧洲某些国家的美术发展也产生相当的影响。 2、介绍唐代著名人物画家和分析他们的代表作品。 阎立本 阎立本,唐初人物画最高水平代表,阎立本代表初唐新水平,他最擅长的还是肖像画和政治性题材的历史画。他曾画《秦府十八学士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步辇图》与《历代帝王图》、《职贡图》。他的绘画特点,他的绘画创作毕生密切适应着初唐巩固政权的需要,歌颂帝国的强盛,成为初唐政治事业的歌颂。《步辇图》:38.5CM×129.6CM,讲的是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派使节禄东赞来迎娶文成公主是唐太宗借鉴禄东赞时的情景。通过面部的刻画,表露了李世民的睿智、禄东赞对唐太宗的崇敬,画中对不同人物的身份及民族气质有较鲜明的表现,同时也成功的记录了汉藏两个兄弟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的重大历史事件,突出描绘人物而省略背景也是这一时期常用的手法。 《历代君王图》:今存共有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蜀主刘备、吴主孙权、晋武帝司马炎等十三位帝王像。利用不同的服装、器物,或者不同的坐立动作、眼神的变化、嘴部的表情等外部特征,表现人物的气质、特征与心理状态,烘托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政治作为。画家对一些统一天下的帝王,表现了他们的庄严气概,陈叔宝这样的亡国之君,用袖掩口的委琐之态,表示对他的藐视。侍从呢,利用主从大小对照的处理手法,突出了主体人物的地位、身份。尉迟乙僧 尉迟乙僧的作品具有独特风格,佛教画为主,西域特征。 吴道子 吴道子是古代画家中最享盛名的一个,他用笔遒颈神速、白描、以宗教人物画成就最高,吴道子一生绘制的壁画墙壁有三百余间,以高度的想象力,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独创的艺术风格吸取了社会群众吴道子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情感、娴熟的技巧,创造大量气势宏伟、感情奔放的宗教壁画,人物充满生机和活力,他笔下艺术形象千姿万态。具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又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吴道子中年后才形成了遒劲奔放、变化丰富的“莼菜条”,表现出物象“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获得“满壁风动”、“天衣飞扬”的艺术效果,因此他的人物画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为了强调笔墨线条的特殊表现力和功能,有意减弱色彩在作品上的冲击力,“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绢素”。突破了南北

唐朝试题)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贞观之治】 材料一“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一中“吾”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吾”是如何避免“一朝而败”的? 【和同一家】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制度创新】 (3) 根据图回答材料二中松赞干布的求亲使者来到了长安,唐朝政府具体应由六部中哪个部门负责接待? 材料三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衡卿》 (4) 材料三中晁衡是遣唐使中比较突出的代表,日本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唐代新政中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 【开放交流】 材料四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均选自人教自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5) 试举两例唐朝时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你从他们的身上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 ①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经济发展,②对外交往活跃,③国内民族融合,④文化辉煌。 ⑴“用事实说话”,请你分别列举史实证明材料中序号代表的观点。 ① (请例举2例)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作者:cpuer 关键字:琵琶命名史起源演奏技法情感表现发展提起琵琶,人们自然而然的会联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长诗《琵琶行》中所描写的情景;《十面埋伏》《霸王卸甲》乐曲腕的弯曲的演奏,表现出万马奔腾、杀声震天的战斗场面;《夕阳箫鼓》的优美旋律使人置身于水波荡漾、江山如画的浔阳江上;《赶花会》轻快的音乐形象,使西南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情景呼之欲出……琵琶独特的演奏技巧,丰富的表现力无不令人拍案叫绝。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时期出现的。“琵琶”这个名称来自所谓“推手为枇,引手为杷”(最基本的弹拨技巧)所以名为“枇杷”(琵琶)。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1]。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像现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弹。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1]。琵琶音域的广阔、音色的多变、演奏技巧的多样是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乐器 [2]。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纪)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遂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 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如唐代诗人白

谈唐代绘画

《灿烂求备,异彩纷呈(一)》——谈唐代绘画 文/静远 唐代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唐太宗“柔怀万国”,贞观之治为邻近列国所仰慕。由于唐代具有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非凡气度,儒、释、道“三教”并立,诗文、乐舞、书法、绘画以及文论莫不昌盛。唐代的绘画作为盛唐气象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璀璨的一笔,绘画名家辈出,见于史册者就达二百余人。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评价初盛唐的作品是“灿烂而求备”,指绘画精神、美学追求、艺术表现和包括构图、造型、笔墨、色彩等技术因素在内的完美统一,这也是对整个唐代绘画风貌的概括。 唐代确实是中国绘画建构模式的时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个门类,在这个时期都以独立的姿态立于画坛,唐代的绘画已经分人物、山水、花鸟等科,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国画传统的核心是“意境”,“形神兼备”、“气韵生动”都是意境的内涵素质,其艺术魅力就是画已尽而意不止,笔虽止,但意无穷。不单单在于用笔,技法,更重要的在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境界。画家们的艺术审美思想和审美取向,皆取源于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唐代绘画折射着儒释道思想的精髓,追求“天人合一”之境。佛、道理论不仅为绘画艺术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广阔的创造空间,而且直接促进画者思想境界的提升。儒家在于对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在把绘画作为修身养性的手段的同时,指出其“成教化、助人伦”的道德教化作用。唐代张璪总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直为后人所奉行,指出绘画是一种心灵化的艺术,造化和心源的凝合。唐代的画论、画史著作亦显示了唐代美学理论的深度,与当朝绘画创作一道共同谱写了大唐绘画的辉煌乐章,完善了民族绘画体系。 一、人物画 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在唐代绘画中仍占主要地位,大体分为道释画、肖像画、仕女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无论是吴道子、阎立本、周昉、张萱还是带有西域画风的尉迟乙僧等,均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唐代道释画兴盛,重要人物画家皆擅佛道壁画,当时宫殿、衙署、厅堂、寺观、石窟都有壁画装饰,气势恢宏,色彩灿烂,塑造的佛道故事中佛、菩萨、神仙等栩栩如生的形象,飞天凌空飞舞,表现天国世界的美好,画面的繁复与盛大既给人敬畏与向往,又给人以美感与享受。壁画艺术水平也非常高超,外型描画准确而生动。唐代卷轴画也开始兴起,并因便于创作、收藏、观赏而逐渐流行。 吴道子被后世尊称为“一代画圣”,被民间画塑匠人尊称为“祖师”,在道家中称为“吴真人”,擅画佛像、神仙、广阔的宇宙空间,亦擅画山水,在用笔技法上,笔法圆转飘逸,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兰叶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所创的风格样式被称为吴家样。他曾在长安、洛阳寺观中作佛道壁画四百余间,神态各不相同,表现出神的世界、神的光明,感动人心,意境高远。他在长安兴善寺作画时,长安市民扶老携幼观赏、赞叹。神的美好、慈善开启了画者创意的源泉,净化了观赏者的心灵,令人心驰神往。 吴道子的几幅公认的代表作品如下:《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这幅画的内容是描绘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悉达王子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时诸

中国历史-唐朝时期战争年表

中国历史:唐朝时期战争年表 唐武德元年(618年)五月至七年(624年)三月唐统一的战争 隋义宁元年(617年)五月李渊太原起兵 隋义宁元年(617年)五月李渊之女李氏等起兵 隋义宁元年(617年)六月西河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六月张纶攻离石等郡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八月霍邑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八月至九月河东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九月刘文静击降屈突通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一月李渊攻取长安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至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李世民击灭薛举父子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薛仁杲击唐弼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李世民击薛仁杲扶风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姜謩、窦轨与薛举长道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薛举击刘世让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四月王师仁击稽胡富平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四月窦轨击稽胡宜君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唐击薛举浅水原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李轨击灭突厥阙可汗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薛仁杲攻唐宁州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至十一月浅水原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刘感与薛仁杲泾州、细川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常达击薛仁杲宜禄川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二月马元规攻取安陆、荆州、襄州之战唐武德元年(618年)四月李建成、李世民进逼东都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唐击朱粲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蔺兴粲击梁师都灵州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唐攻尧君素河东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罗艺击窦建德幽州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庞玉击旁企地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王世充围谷州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盛彦师伏歼李密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高开道击李景北平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末宇文化及攻魏州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正月李神通击宇文化及魏县、聊城之战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窦建德击宇文化及聊城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张孝珉袭汜水城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至三月王世充攻谷州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窦建德攻邢州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李厚德兄弟击王世充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杨则击梁师都灵州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邓暠击高开道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至五月王世充攻义州之战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作者:cpuer 关键字:琵琶命名史起源演奏技法情感表现发展提起琵琶,人们自然而然的会联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长诗《琵琶行》中所描写的情景;《十面埋伏》《霸王卸甲》乐曲腕的弯曲的演奏,表现出万马奔腾、杀声震天的战斗场面;《夕阳箫鼓》的优美旋律使人置身于水波荡漾、江山如画的浔阳江上;《赶花会》轻快的音乐形象,使西南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情景呼之欲出……琵琶独特的演奏技巧,丰富的表现力无不令人拍案叫绝。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时期出现的。“琵琶”这个名称来自所谓“推手为枇,引手为杷”(最基本的弹拨技巧)所以名为“枇杷”(琵琶)。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 [1]。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像现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弹。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错误!未定义书签。]。琵琶音域的广阔、音色的多变、演奏技巧的多样是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乐器 [2]。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纪)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遂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 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着名诗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这样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到了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

隋唐科举制度概述 摘要

隋唐科举制度概述 摘要:科举制度是隋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为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的统治而产生的。隋朝建立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的行政机构。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关键词:科举制度、隋唐取士、糊名考试 科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又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隋唐科举制度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第一,官吏选用的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这就加强了政权的统一和集中。第二,选官有统一的标准,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第三,向各地方庶族、平民打开了门路,刺激、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实现了儒家“学而优则仕”的原则,调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第四,科举似乎是最公平的,任何人只要读好书,就有资格应考做官,这样不仅掩饰了官僚政治的阶级实质,还可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埋头读书,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不易发生不满封建统治的不稳思想。唐太宗曾有感而发“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也就是科举考试制度之所以能在封建社会里维持1300年之久的根本原因。科举制度不仅影响了古代的考试制度,也影响了欧洲、亚洲各国的文官考试。这对当今教育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品德教育上尤为重大,在科举考试中是以儒家核心的,虽然它本身有极大封建性,但在品德教育上不得不说它有很大效果。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将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科举作为人才与文化的筛选器,不仅左右着当时的学校教育与教育管理,也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及完善的过程 隋朝统一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迫切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来充实官吏缺乏的问题,为了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就需要有一种新型的选士制度;另外,在改朝换代过程中,豪门士族的经济势力日益衰弱,庶族地主的经济力量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他们希望能参与政治,同时统治者为了集中选士权,团结广大庶族地主,解决地主内部矛盾,各阶层都希望有一种新型的选士制度来取代九品中正制,这样科举制便应运而生了。 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办法,分科举人,是隋代的一大创举。隋初,围绕着选士问题,曾经展开过激烈的争论。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于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到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七月“始建进士科”。大业三年又定十科举人,包括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其中“文才秀美”一科,当为进士科。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科举之制在隋代只不过初具雏形,国运短暂也使新生的科举制度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加之隋统治者多好佛老而不尚儒术,所以也不甚重视科举取士。科举在隋代虽还不居于主导地位,但它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从政治上,文化上削弱了士族豪门势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阀士族把持选士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参加政权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唐承隋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举取士制度。唐立国之初,就将人才选拔列入国家重要政事。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明确规定了应试日期、对象、预选办法等。次年三月选举诏书指出,由于广大寒士“岩穴幽居,草莱僻陋,被褐怀珠,无因自达”,而官府又常常“举非其人,滥居班秩”,所以要求未得举荐者“亦听自举”,“洁已登朝,无嫌自进”。此诏确立了士人“自举”、“自进”的制度,规定了“怀牒自应”的自由报考办法。这标志着国家定时公开设科招考,士人凭才自由报考的科举制度臻于完备。 唐太宗执政时期,实行偃武修文的文教政策,一方面扩建校舍,振兴教育,为封建国家培养

唐代美术_走向成熟的审美文化

南昌高专学报2007年第5期(总第72期)2007年10月出版JournalofNanchangCollegeNo.5(Sum72)Oct.2007 纵观中国美术史的发展,从美术的审美性与实用功利性之间的关系来看,中国古典美术的发展大致可以说,到了唐代才真正摆脱了实用功利性的束缚,才真正完成了审美性的革命,成为纯粹审美的对象。 一 两汉及以前的久远时代,美术与实用功利的界限还没有划清,还没有从实用功利性的束缚下分化出来,还没有取得独立的审美价值,成为人们的独立审美对象。人们对美术的兴趣也主要集中在它的功利性方面。 新石器晚期,即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时期,陶器上开始出现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如形态各异的鱼、奔驰狂吠的狗,还有蛙、鸟和晰蜴。然而,陶器纹样更多的并非动物纹样,而是抽象的几何纹,如曲线、直线、水纹、漩涡纹等,这些显然是对各种事物形象的进一步抽象与提炼。这些抽象与提炼的纹样,就是积淀着内容与理性的“有意味的形式”。在这个积淀过程中,陶器纹饰的风格从活泼愉快走向沉重神秘,实用的器皿附带了祭祀的意味。 到了汉代,虽然绘画的技术较以前有所发展,线条成为造型的基础,内容包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972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较楚帛画线条更流畅,色彩更丰富,情节更复杂,人物形象也更生动。然而毕竟是“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汉书?苏武传》)。汉代美术仍然没有脱离“成人伦,助教化”和“惩恶扬善”的现实功利要求。就是汉石刻中的各种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也无非是表彰孝子、义士、烈女、圣君和贤相。 二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中国美术的审美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个时期,美术中的各个种类都从实用功利性的束缚下逐渐分化出来,最终取得了独立的美学价值。此时,人们对美术的功利性已经不感兴趣,而将目光投向美术的审美价值。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时期。无沦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意识形态,包括哲学、宗教、文艺等,都经历转折。随着汉王朝的瓦解,儒学思想统治的崩溃,出现了思想解放的局面。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开启了审美文化的自觉,中国美术呈现出向加强审美性过渡的倾向,在美术上产生了三个影响深远的现象:一是佛教艺术为中国人所接受。一般说来宗教艺术是特定时代阶级的宗教的宣传品。它们是信仰、崇拜的对象,而不是单纯观赏的客体。它们的美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为其宗教内容服务的。佛教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给了中国美术以强大的影响,造就许多留传至今的著名的石窟艺术。无论是云冈、敦煌,还是麦积山、龙门,其石窟艺术的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表现佛和佛国的图象。如割肉贸鸽、舍身饲虎等;以现实生活为题材 唐代美术:走向成熟的审美文化 郑炜1林彬2 (1.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2.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艺术系江西南昌330038) 摘要:中国古典美术的发展大致可以说到了唐代,才真正摆脱了实用功利性的束缚,才真正完成了审美 性的革命,成为纯粹审美的对象。无论是雕塑、绘画,还是工艺美术,都取得了超越前代的成就:一是宗教画出现 了一代宗师吴道子;二是世俗人物画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金碧山水画突现异彩;四是水墨山水画异军突起。唐 代以后中国美术基本上没有脱离唐代美术的规范,继续沿着唐代审美性的道路发展。 关键词:唐代美术;中国美术;审美性;审美价值 中图法分类号:J1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354(2007)05-0041-03 收稿日期:2007-08-06 作者简介:郑炜(1986-)男,江西南昌人,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4级油画专业学生,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 41

《隋唐制度渊源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书笔记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读书笔记 姓名吴俊 指导老师华翔 专业名称外交学 学号xxxxxxxxx 时间2016年11月25日

本月我有幸阅读陈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最初在高中学习当中一直零零星星阅读到陈先生的一些观点,就对他的观点历史研究的功底所折服。陈先生在考据方面的真的是大家,对他考据的精神也深深感动,对于本书的史料积累考据,考察了上百个墓志铭,这种认真做研究的精神真的需要后人所学习的。现在说说此书,陈先生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变化发展的史料,对隋唐制度的渊源这种方面做了很多功课,不仅清楚的梳理出隋唐制度与魏晋南北朝之间的继承关系,又接着对唐代政治的史料考察分析,提出了一些新观点,纠正了一些史学上一些错误的观点,对于隋唐时期制度渊源及新的史学观点的启发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在他在观点的得出过程中,是一步步基于分析推出来的,论证的可信度高、逻辑清晰、思路清晰、论点明确,所以陈寅恪先生可谓是魏晋南北朝史学研究之大家。 本书逻辑: 此次所读的虽然是两本书,但是主要的思路观点是一致的,并且有继承关系,有很多隋唐渊源和唐代政治问题是有交叉的地方,可以相互借鉴了解。我想在全书逻辑方面先做以别论,在问题阐发在进行两本书的一起分析。首先对于第一本书《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作者开篇就道明自己写此书的原因,以及主要所论述的观点。陈寅恪先生在绪论中提到,隋唐时为中古盛世,然而当时却鲜有论述制度的渊源及流变过程的专著,所以先生为补其缺憾作此书。陈寅恪先生在本书中“推论其源流,聊供初学之参考”。陈先生在绪论中首先开门见山的指出,虽然隋唐之制广博繁多,但是隋唐制度总的来说逃不出三个来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曰梁、陈,三曰(西)魏、周。“渊源”一词也就在全文中占据了主要的论述范围。随之,陈先生先 总结性的对三个源头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陈述,再到后面的礼制、职官、兵制等进行分别穿插的论证。而论证的过程之中,隋主要的制度继承于北魏和北齐,次之是第二南朝梁陈之源,再次之为西魏北 周之源,也就是说在全书当中,北魏和北齐在制度的继承当中最为重要,而其他二源是兼以吸收补充,或者是分说中具体如财政等的特殊的继承关系,所以论证是非常全面的,而且因具体而论。 在礼制属隋唐制度渊源的重中之重,所以此处笔墨最多,礼制渊源是隋文帝继承宇文氏之遗业,其制定礼仪则不依北周之制,别采梁礼及后齐仪注,并且就起发展之源做以严密的论证,把每一源 头做以分析考证,证明礼仪主要继北齐和梁陈而不采周。职官多依北齐之制和北魏,隋朝继承并加 以普遍化而已。刑律渊源稍有变化,隋唐刑律近承北齐,远祖后魏,其中江左因子虽多,至于南朝 前期,及西晋的刑律之制,另外与礼仪职官有所不同的,实为即采江左,又重视河西文化的遗留发展,因此所采的元魏之刑律取精用宏。音乐在隋朝分两种,多盛行的胡乐(龟兹乐)主要多传自北齐,雅乐系统实由梁陈传之於隋代。在兵制方面,隋并不是完全直接继承下来的,是沿袭北周的兵 农分离,再到周武帝和隋文帝变革成为兵农合一的府兵制,所以说其渊源也很明显得知。财政方面 继南北朝正统之隋唐,其中央财政制度之渐次江南地方化,也就是南朝化。进而涉及到南北朝到隋 唐经济发展状况,具体财政方面制度的地方化现象。 在叙论中,陈寅恪先生说明了全书的体裁,一是效仿旧史附丽,分别事类、序次先后;二是仿 照天竺佛教释经论,首章备致详悉,后章则多所阙略如此的体裁也有助于对作者观点的详细论述:陈先

论琵琶发展的两次高峰

论琵琶发展的两次高峰 【摘要】隋唐是琵琶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隋初,“燕乐”为七部,后炀帝改为九部至唐太宗时期又改为十部。其中,“龟兹乐”的主要乐器——曲项琵琶占主导地位。琵琶其绝妙的音色使上至贵胄下至市井皆为之倾倒。唐诗中众多描写琵琶的诗句可以看出当时琵琶艺术的高度繁荣。明清是琵琶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在这一时期,琵琶的形制发生改变直至基本稳定,并且演奏方法得以改进。明清时期琵琶演奏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并开始注重乐谱的编写与保存。 【关键词】琵琶;发展高峰 琵琶是我国传统的弹拨乐器。琵琶从形成到发展的历程,是我国汉族中原音乐文化与周边广大少数民族及西域国家音乐文化相融合的表现。 琵琶最早见于杜佑《通典》:“杜挚曰:‘秦苦长城之役,百姓弦鼗而鼓之’。”又“今清乐奏琵琶,俗谓之‘秦汉子’,圆体修颈而小,疑是弦鼗之遗制”①枇杷的名称,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中记载,“枇杷本出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枇杷”二字是为演奏手法。同时表明此乐器为木制。后魏晋时期改为琵琶。琵琶发展在历史上有两次高峰时期。 1隋唐 隋唐是琵琶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隋初,“燕乐”为七部,后炀帝改为九部至唐太宗时期又该为十部。其中“龟兹乐”的主要乐器——曲项琵琶占主导地位。曲项琵琶,约公元350年南北朝时由印度传入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形制为梨形音箱,曲项,四弦,四柱。以横抱姿势用较长大的木拨弹奏。琵琶其绝妙的音色使上至贵胄下至市井皆为之倾倒。随着唐音乐的繁荣,琵琶演奏者的姿势发生了变化。随着人们欣赏品味的提升,演奏者对琵琶熟练程度的大幅提高,演奏姿势也由横抱改为竖抱,从而减轻了左手的限制使演奏上更为自由。唐代琵琶名家裴神符对琵琶进行了改造,琵琶的演奏技巧也逐渐完善成熟,使得琵琶成为当时一种文、武兼备的乐器。经过长期的演奏、积累,在燕乐歌舞音乐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出一批具有艺术魅力的琵琶独奏曲。如《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最著名的清曲之一,在当时民间是一首很流行的琵琶独奏曲。而《六幺》也是以一首在歌舞大曲基础上改编的琵琶曲。 唐诗中众多描写琵琶的诗句可以看出当时琵琶艺术的高度繁荣。 唐诗中对琵琶描述最为经典的当数白居易的《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同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流,铁骑空出刀枪鸣。 这一节生动描写了琵琶乐曲的快慢转变,使抽象的音乐有了视觉形象。琵琶的另一优点是便于携带、灵活小巧,既可在深宫市井中演奏,又可在塞外马上弹拨。王翰有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两句诗生动描写了马上弹琵琶的场景。 隋唐时期,当朝统治者的提倡为琵琶的繁荣创造了机会,统治阶级政策的开放促进了文化艺术的交流及融合,隋唐时期为琵琶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

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与现代意义研究

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与现实意义研究 摘要: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官员选任制度的典范,隋唐时期产生并发展,它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近、现代各国的官员选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权力精英遴选机制,科举制度具有恒久的价值和意义。唐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定型发展时期,本身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积极作用。通过对唐代科举制度的全面分析,探讨其历史功用和现实意义,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得出经验和教训,健全完善我国当代公务员制度。 关键词:科举制度历史功用现实意义公务员制度 一、唐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唐代科举制度的产生 科举制度作为隋唐以后历朝历代沿用的一种官员选任制度,是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制度发展而来的。它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程,大抵萌于南北朝,始于隋而成于唐。[1] 科举制度之前我国封建时期的官员选任制度各有千秋。春秋时期大都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官员完全由世族垄断。战国时期各国进行变法,其目的之一就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虽然朝廷要职仍由宗室贵族等担任,但是官员改成了领取实物俸禄,与此同时,随着“士”的壮大和活跃,荐举制度也逐渐成为普遍的官员选任制度。西汉时期正式建立察举制度,另外也建立了太学,也因此,一般的平民子弟可通过察举和学校获得官职,这一制度的建立是封建时期官员选任制度的一个新的突破。魏晋时期产生了九品中正制,虽然还是沿用了汉代的察举、征辟等入仕途径,但是将门第作为做官的首要条件。南北朝以来,察举制度仍作为官员选任的基本制度,但是通过考试按照才能选官的制度被提了出来,学校的开放和自举制度的兴起,都为朝廷从一般平民中选贤任能开辟了新的道路。 隋朝建立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官吏选任不再受到门第限制,各级官员统一由中央选任。在保留秀才、明经科的同时还新设立了进士科,并继续察举孝廉。进士科的设立,使得朝廷形成了通过考试纯粹按照才学选任官员的制度,也正由此,科举制度产生,并逐步成长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选任官员的一种重要制度。唐代科举制度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之后进行了完善,但其雏形还是源于隋朝的科举制度。 综合来看,科举制度的产生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朝廷的统治需要。虽然士族的势力已经渐渐衰落,但仍在政治经济上占有特权地位,很大程度地影响了隋唐统治者的统治。为了进一步削弱士族势力,摆脱门阀世族等的垄断地位,收回旁落于地方长官之手的选任权力,采取科举制自下而上的选拔人才供朝廷使用以加强中央集权。 二是庶族地主的政治诉求。封建王朝的更替,影响了各个势力间地位的变迁和利益的分

浅析唐代美术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浅析唐代美术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摘要文章从唐代美术的陶瓷、绘画、雕塑三个方面阐述了唐朝美术的总体风格,这对于了解唐代美术在中国美术史上重要而直接的影响具有深刻意义。 关键词唐代美术;中国美术;绘画;雕塑 1唐代的陶瓷 唐代手工业发达,工艺美术呈现新水平,陶瓷、染织、金银器、漆器、铜镜等在设计和制作上呈现出造型精巧、色彩华丽、纹样新颖活泼、品种丰富的特点。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瓷窑分布范围广,规模大。青瓷以南方浙江的“越窑”为代表,白瓷以北方河北“邢窑”为最佳,邢窑与越窑齐名,因而有“南青北白”之说。唐瓷器形趋于圆浑饱满,多仿瓜形、花形的造型,并且日渐向实用化发展。唐代瓷器纹饰以花卉为主,装饰方法繁多,有印花、洒花、堆贴、釉下彩和绞釉绞胎等。装饰纹样既有本民族特色,又大胆吸收融合外来精华,花鸟瑞兽题材占有重要位置。其中釉下彩是先在素胎上画彩,然后上釉,这是迈向彩绘装饰的开创性一步,在陶瓷装饰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唐朝的彩陶艺术也有了很大发展,最大的成就是人们后来所熟知的“唐三彩”。特别是“唐三彩”塑像,驰誉世界。从已经见到的“唐三彩”作品来看,体态健美,造型逼真,色彩辉煌艳丽,确实是工艺品的佳作。唐三彩,它是一种低温釉陶器,以高岭土做胎料,经过挑选、舂料、淘洗、沉淀、侵润、揉捏等工序后,清除杂质,塑造出形象。器型施釉后入窑经过800~900℃的高温焙烧,彩釉和各种着色剂因高温熔化并向四周扩散流动,形成斑驳灿烂而富有变化的彩色釉。 从现代的陶瓷史上认为,唐三彩在唐代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因为在唐以前,只有单色釉,最多就是两色釉的并用,在我国的汉代,已经有了两色,就是黄色和绿色的两种釉彩在同一器物上的使用。那么到了唐代以后,就是说这种多彩的釉色在陶瓷器物上同时得到了运用。唐代以后的各类低温釉和釉上彩瓷,大部分都是在唐三彩的制作工艺上发展起来的,如宋三彩,辽三彩等。 2唐代绘画 绘画在美术中,占主导地位。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评价出盛唐的作品是“灿烂而求备”。这也是唐代绘画风貌的概括。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个门类,在这个时期都以独立的姿态立于画坛,表现技法日益成熟和完备。这是一个集前代之大成,开未来之风貌的时代。唐代绘画所达到的艺术水平大大超过了以前各代,它是古代绘画发展中的又一高峰,不仅为中国艺术增添了光辉,而且对世界美术也发生着重要影响。 ⑴人物画和道释壁画继先代之长而加以发扬;唐代是人物画的鼎盛时期,在各种绘画门类中仍占首位,人物画在表现重大政治事件,反映贵族生活情态,表现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