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世界城市大竞争的时代,这意味着国际化大都市之间的竞争程度更为激烈,竞争范围更为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与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内容,已经从经济综合竞争力层面逐步扩大到文化竞争力的层面。当国际化大都市的“硬实力”——经济综合竞争力具备了相当的条件时,“软实力”——文化竞争力则成为竞争的重要“筹码”。这表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程度,已经从单一指标转向多重指标。根据世界城市发展的实际,在城市的经济力、政治力要素指数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最具竞争意义、发展潜力、时效性的要素,往往是城市拥有的文化实力。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文化既是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的精神投影,也是经济、政治发展的物质表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中最难以把握却又必须把握的要素,在未来的城市竞争力要素中将会占很大比重,城市之间新型竞争将基于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的双重博弈。本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有文化竞争力的城市。①

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底蕴的深厚和文化发展体制的现代化。许多发达国家在经历工业文化的长期发展之后,已经认识到城市文化的复兴对于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近年西欧展开城市复兴运动,其中文化旗舰项目成为城市复兴的重要战略,这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计划包括对一些传统产业已经衰落的城市进行复兴。因为在产业衰落的同时,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均遭到破坏。城市复兴计划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在物质空间、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对城市进行全面改善,使城市的经济活力重生,恢复已失效的社会功能,改善生态平衡与环境质量,并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盛大庆典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文化措施,使这些城市综合提升其文化、经济和城市形象。这一举措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采取经济手段激活城市发展力的同时,国际组织及各国文化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以实现文化的长期与稳定的发展。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会议制定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发展最终可以用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对发展至关重要。文化政策是发展政策的基本组成部分,未来世纪的文化政策必须更加适应新的飞速发展的需要”。

各国政府和地区政府也制订了相关的文化发展战略。美国纽约市文化事务部提出“促进和保持纽约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对经济活力的贡献度”。新加坡2000年制定了《文艺复兴城市》战略,提出新加坡的发展目标是“21世纪的文艺复兴城市,即国际文化中心城市之一”。中国香港政府文化委员会2002年文化咨询报告提出,香港的长远目标是“在中

国文化基础上,开拓国际视野,吸取外国优秀文化,将香港发展成开放多元的国际文化都会”。2003年英国伦敦市政府公布了《伦敦:文化资本,市长文化战略草案》,提出文化战略要维护和增强伦敦作为“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的声誉,成为世界级文化城市。2005年韩国文化观光部提出了《文化强国2010培育战略》,决定将文化产业、观光产业和休闲体育产业培育成国家增长动力,力争到2010年使上述产业产值达到225万亿韩元,吸纳就业人员383万,由此主导开创人均国民收入3万美元时代。②

国际化大城市的发展,不但对经济生产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社会经济评估领域也带来一系列新的课题。相关国际组织曾致力于国家与地区间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状况的指标研究,进行社会、城市发展综合指数的核算,以期对社会发展状况、人文发展进度进行横向比较。以下是国际通用的几种人文发展指数:

1.社会综合指标人文发展指数。它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从1990年起每年公布一次。这项指数运用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实际人均GDP三个指标折合成为一个复合指数,对各国国民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

如2003年UNDP计算人文发展指数的“极限”值分别为:

·出生时的期望寿命(年):最大值85,最小值25。

·成人识字率(%)和综合总入学率(%):最大值100,最小值0。

·人均GDP(美元,购买力平价)/年:最大值40000,最小值100。

2.国家财富新标准。世界银行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通过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生产资本和社会资本四方面的要素综合计算出人均国家财富量。

3.IMD《世界竞争力年鉴》指数要素。IMD认为国家竞争力是指一国如何创造并保持更多价值,使人民更加富足的能力。IMD考察的因素包括四大类320个指标。四大类分别为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每类中又有5个因素,各占5%的权重,320个指标的权重也都相同。

4.世界文化发展报告指标要素。报告要素划分采用模块化区分,将文化活动分为三个模块进行统计与分类。见下图:

以上几种衡量国家与地区的人文发展指数较为关注宏观人文发展状况,但测量倾向依然更注重经济因素在各国人民发展中的影响。而世界文化发展报告则只提供了划分文化发展状况的基本框架。

如何衡量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文化发展程度、速度、规模、结构,成为文化统计方面重要的课题。联合国组织曾组织开展和推广社会指标的研究,但其目的不在于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普遍同意和接受的社会指标体系,而是鼓励会员国自己确定他们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并建立最适合于各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社会指标。文化统计发展工作的第一要务,就是必须先完善本国本地区的文化统计工作,这项工作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设定文化统计的国家或地区标准,特别是定义、分类、架构、计算方法的标准化。联合国在考察各国、各地区社会发展进程中,强调文化多元性与独特性。由于城市的历史地理条件不同,即使同一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在发展中也有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征,强调具有地区特征的社会指标因而显得必要。

本课题正是在上述的背景之下产生的。文化发展指标作为涉及经济指标体系和社会指标体系双重领域的指标,具有双重的特性。在适当运用经济指标的基础下,如何对文化发展程度进行测量与评价是一项复杂且具有长期性的工作。即对文化资源力(物质遗存、精神遗存、文化资本、人力资源等)、文化体制、文化管理、文化市场、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力、文化创新力、文化输出力等一系列文化发展指标进行测量与评价。这项指标的形成,应该不但能够了解本地区的文化发展速度、文化结构、文化准则、文化政策的状况,而且能够估计社会变化对未来文化发展趋势的影响。

从政府制定文化政策的角度而言,城市文化发展体系应该能反映本地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发展状况和进程。因为建立、执行、改进文化政策,政府不但需要城市文化发展现状的统计数据,更需要在此基础上经过数据处理,形成具有高度精确性、客观性和评价性的各种指数,才能使各种政策行为建立在基本稳定的参考数据基础上。

从人文发展状况的角度出发,文化指标应直接与本地区人民生活状态相关,能够直接反映文化发展中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变化。如政府为其所定义的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相关的文化生产单位通过何种渠道和哪些从业人员提供了多少财富;本地区的文化产品有什么;他们是如何生产和传播的;这些文化部门提供了多少就业机会、他们对国家的财富的贡献是多少;他们与非文化部门有何种联系;社会中人与文化产品有何关系;各部门与发达的文化生活方式的获取途径之间存在何种财政、地理、社会、教育上的障碍;居民文化生活状态因此而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都是科学的、客观的指标体系通过统计数据和指数分析而力图体现出来的。

总之,上海城市文化指标体系的建立,应为地方政府了解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状况、制定本地区文化发展政策、指导本地区的文化工作发展、监测文化发展环境变化提供有利的分析工具。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应针对上海城市文化的文化属性、特征而建立的一套描述文化发展的总体状况指标体系。它将建立具有定量和定性双重特征的数据描述与评价模式,客观反映城市文化发展中一系列相关要素:宏观经济发展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人口素质与城市文化发展的关系;政府投入力度对市场化程度的影响;信息化程度与国际文化贸易量的关系;城市文化发展的法律法规环境;文化基础设施对社会文化的制约;城市文化从业人员的人员分析;文化产业与非营利性文化机构的运营状况等等。通过对一系列文化及其相关领域的文化指标进行统计与分类,建立上海城市文化的统计指标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将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相结合,形成完整与客观、科学与可行的,并能体现上海本地区文化发展特色的统计与评价体系。

三、社会文化发展比较研究

文化经济化的新概念与新形式正在不断出现,文化产业、新媒体产业、创意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版权产业文化等新的产业概念都逐步成为文化经济化的代名词。对描述文化经济化的概念界定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休闲产业到新媒体产业,各个国家与地区均有所不同。为了更全面的理解与分析文化发展的状况,以及文化为经济发展、社会资本、社会凝聚力所做出的贡献,本课题在这一部分将对部分国外发达和较为发达的国家,以及上海的文化发展现状作出描述与分析,通过对文化经济化的分析与判断,以期最大限度准确地界定出文化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应涵盖的内容与范围。

(一)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美国

美国文化产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文化遗产古迹和艺术创作,即博物馆、历史古迹和公园、图书馆和艺术创作活动;第二,艺术表演和展览活动,以艺术表演者和表演团体、艺术展览和电影拍摄为主要活动内容;第三,艺术家在国际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家的艺术活动

取得的收益,以及以上三个领域开展的相关文化产品销售和服务等商业经济活动。对部分文化行业美国政府还有相关的优惠政策,列为免税行业。如下表:

近年来,美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1997年美国从事艺术设计娱乐体育和媒体的单位数量约10万个,营业总收入为1047亿美元。从业人数为159万人,约占就业总人数的1.2%。2001年信息和文化产业以及艺术、娱乐、休闲业两大部门从业人数为533.5万人,占从业人数的4.8%。

2、英国

英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界定较为宽泛,认为出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智慧和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生产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均属文化产业。

2000年,英国从事文化服务以及相关行业活动就业人数为187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7.6%。用于文化娱乐消费支出654.67%亿英镑,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重11.6%,。2000年英国居民用于报纸、书籍和文具三项文化消费支出为108.04亿元,占总消费支出的16.5%。文

化娱乐服务高达216.979亿英镑,占总支出的33.1%。其他文化娱乐148.6亿英镑,占总消费支出的22.7%,音频、视频、摄像为171.45,占总消费的26.2%。

3、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统计局以实用的具体活动为基础确定文化产业和休闲产业的定义。

2001年澳大利亚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18亿澳元,占GDP的比重为3%,比1996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其经济规模与道路交通业、住宅建设业、教育业规模相当,2001年从事文化产业工作的就业人数为26万人,占就业人数的3.1%,居民文化娱乐活动的支出比重较高,2000年居民文化娱乐的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为12%,在所有消费支出项目中居第2位,仅次于住房、水电、燃气的支出。

4、加拿大

加拿大文化统计分类项目包括:广播、影视、音像、出版、体育、遗产、人权、表演艺术、视觉艺术、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多元文化、国家公园、历史景点、官方语言、土著人文化及语言、国家庆典、志愿者行动等。文化产业划分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及知识产权两大类。加拿大文化产业发展迅速,1997年加拿大文化部门增加值为224.82亿加元,占GDP的比重为3.1%,文化产业部门就业人数64.07万人,占就业人数的4.8%。

5、芬兰

芬兰的文化产业是指艺术创作、传统的和现代的艺术品的生产,艺术展览和文化传播活动。因此,其文化产业由艺术文化和大众媒体两部分组成。

2000年大众传播媒体行业生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印刷出版媒体在芬兰大众媒体中占主导地位,占整个大众媒体增加值的72%,其次是电子媒体,占19%,1998年大众媒体从业人数为4.8万人,占从业总人数的2.2%。芬兰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国家每年对剧院和演奏乐队提供一定的补贴,2002年国家给剧院的补贴高达3678.5万欧元。

6、法国

法国的文化政策与其他欧洲国家的文化政策颇有不同。政府给予的文化补助预算是政府文化产业支出非常重要的部分。2004年法国文化预算26亿欧元,其中6.9亿欧元用于自主公共机构运转,其中运转支出达到84%,投资支出达到16%。投资支出中国家投资7.7%,投资资助8.3%,机构人员和运转经费达到26.6%。主要的文化预算报业为58170万欧元,电视为54200万欧元,戏剧为39140万欧元,图书为31810万欧元。

7、日本

日本把文化产业统称为娱乐观光业。

2001年日本从事娱乐、广播电视、信息服务、广告等文化行业的人数为391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6.5%,1999年各类博物馆数有1045个,从业人数为1.5万人,各类图书馆2593个,从业人数为1.7万人,2002年日本各大媒体广告费用支出57032亿日元,占GDP比重1.14%。

8、韩国

韩国专门为文化产业的振兴立法,《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中规定与文化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有关的产业都为文化产业。

2002年,韩国文化和旅游部经费支出达13985亿韩元,占政府部门总支出的比重从1980年的0.47%升至1.2%,各种剧院、电影院等表演场所共1332个,博物馆、艺术馆等展览馆场所共1032个,2002年影片出口量为133部,总收入为1495万美元。

通过对以上各国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文化发展的统计口径在各个国家都是不尽相同的。某些国家对文化产业的界定较为宽泛,如英国与韩国。某些国家则是通过对艺术品的生产特性来界定文化产业的范围,如芬兰。由于各国界定不同,其统计结果未经指数化处理,其横向的比较目前尚未实现。虽然如此,从各国的文化政策上可以看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倾斜性和指导性逐步增强。

如何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竞争力、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发展,在国际范围内的实现横向比较,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但需要国际组织通力的调查与统计,而且需要各国政府的大力参与和推动。

(二)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现状

1.文化产业总体状况

自从党的十六大之后,中国文化产业逐步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增加值1998年为207.62亿元,2001年为210.68亿元,2002年就发展到了250亿元,比2001年增长18.66%,2003年又增加到307.20亿元,增长速度高达22.88%。

在全国文化产业迅速增长的情况下,上海的发展状况更是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从近三年发展势头来看,2002年上海文化产业总产出1088.84亿元,占全国12.9%,居全国第二位;

2003年总产出达到1275.76亿元,增加值为360.44亿元;2004年上海市文化产业总产出达到156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实现增加值445.73亿元,增长速度连续三年位居前列。

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产业资本的改革。据2004年统计,我国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中,非公有资本所创造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已占到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在非共有资本行业就业人数占到文化产业就业人数2/3。非公有资本逐步进入文化产业领域近20年,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已成为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为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上海将大力吸引多元资本尤其是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2005年年底上海将发布《上海文化产业投资指南》,为有志投资文化产业的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有效信息。此外上海还将逐步推出优惠政策,吸引非公有制企业、外地企业投资上海文化产业。

2.文化产业结构

2004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GDP中占5.5%,而全市文化产业在全国文化产业中的比重约为10%,文化产业总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9%。其中文化服务业总产出为795.99亿元,同比增长17.4%,实现增加值314.81亿元。文化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30.92亿元,同比增长10.6%。文化服务产业的已经成为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部门。

2004年,文化服务业的增加值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70.62%,而在文化服务业中贡献率最高的为广告和会展文化服务。2004年,上海广告和会展文化服务业的增加值达到82.38亿元。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金融贸易、现代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上海展览业的成长。近十余年来,在上海举行的会展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发展。1999年上海的展会数量达到150个,2000年年展会达到270个,其中50个是已有相当知名度的国际展会,展会直接成交额超过450亿元;2001年上海会展业更呈蓬勃生机,会展直接收入18亿元,占全国总量45%,交易额达550亿元,跃居中国会展之冠。2004年,在上海举办的国际会展次数达到202次,会展总面积达到306万平方米。随着申博的成功,上海成为国际展览中心的前景,将会带动未来上海会展业进一步的发展。会展业作为朝阳产业,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4年文化休娱乐服务的总产出增加值达到73.61亿元,仅次于广告和会展业的增加值,增加值幅度位居文化服务业中第二位。其中旅游业的增加值增长迅速,比上年增长20.9%,增加值为33.78亿元。

上海旅游业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多重消费的变化。一方面上海市民随着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旅游方面的支出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上海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城市,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为上海市的旅游业发展繁荣带来了契机。1985年至2004年的20

年间,上海的接待国内旅游人数翻了8倍,旅游收入翻了280.7倍,旅行社也从当年的48家发展到700多家。2004年上海的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了272.5万人次的历史最高值,旅游外汇收入达22.8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876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也达到993.8亿元人民币。

新出台的上海旅游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加大在主题公园、旅游景点、酒店宾馆等方面的投入,使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达到10%。文化旅游城市的功能提升将为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004年,文化服务业中增加值增幅明显的还有网络文化服务产业,网络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达到51.29亿元。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海网络游戏产业是重要的一个网络文化产部门。2004年在上海运营的网络游戏实现销售收入18.1亿元,约占全国总收入24.7亿元的73%。2004年5月和12月,盛大网络和第九城市先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开创了中国网络游戏公司在境外上市的先河;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2004年度中国最受欢迎的十大网络

游戏中,有六款是在上海运营的;2004年最受欢迎的十款民族网络游戏中,上海有三款。上海网络游戏产业创造如此丰厚业绩的主要是地域优势、政府重视、规模效应等三方面原因。网络游戏作为内容产业在2000年被上海市政府列入城市信息化发展计划,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依托数字电视平台、移动通信平台和宽带多媒体平台,培育以内容产业、网络增值为重点的信息服务业”。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及应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得信息和交流娱乐的重要媒介,网络文化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和载体,这一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变化,将使网络产业的发展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上海文化服务业中,新闻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4。17亿元,比上年增长7.5,占全市文化产业服务业增加值的17.2%。;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占全市文化产业服务业增加值的8.7%。文化艺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2.43亿元,比上年增长3.1%。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增加27.53亿元,新闻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增加值54.17亿元。

3.文化消费结构变化

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的改变,上海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增速开始加快,在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2004年上半年,城市居民家庭在旅游方面的支出最多,其次为购买电子类新兴文化娱乐产品,以上两项支出分别站全部文化消费的近三成。家庭购买书报杂志、上网、参加培训的支出也都各占一成以上,城市居民家庭花在体育

健身、参观、收藏、看电影演出方面的费用相对较少,支出均不超过5%。2004年上半年的家庭文化消费均值7418

元,其中,购买图书、报纸、上网的支出达到1494元,占文化消费的20.11%。

从上图可以看到,旅游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大大增加,几乎占到市民文化消费的三分之一。经济建设的高潮必然迎来文化娱乐休闲业的高潮。随着双休、“五一”长假、“十一”长假的出现,用于休闲娱乐的时间在市民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娱乐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对于消费支出的正确引导,将有助于文化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当前文化消费市场在需求与供给,价格与购买力之间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因素会影响市民文化消费行为,进而影响文化消费市场。文化消费价格是影响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文化消费价格较高是当前消费市是文化市场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目前电影、图书、上网及正版音像制品等大众文化产品的消费价格还较高;部分展览馆门票和各类演出票价也脱离了普通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

因此,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引进应从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出发,不断降低运营成本,运用财政、税收等政策杠杆降低消费门槛,吸引广大市民参与文化消费,才能促进居民文化消费的可持续增长。

目前上海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文化消费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家庭从以满足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需求阶段,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阶段过渡。消费群体趋向分化,部分高收入家庭已进入文化消费为主的时代。在提供文化产品时,产业部门应针对现实生活中不同收入消费者的要求,用新产品、新消费领域和不断完善的服务,推出各层次市民需要的文化产品。如以中低收入居民为对象,扩大电视、广播、书报杂志和图书音像图等文化普及型消费群体,以中高收入者及中青年为对象,着重加强和鼓励文化旅游消费、网络文化消费、体育健身消费和教育培训消费等,不断形成新的文化消费热点,满足居民对今后文化消费更多、更高的要求。政府应根据市民消费的特定要求,逐步发展文化娱乐及休闲设施的投入,进一步采取一系列优惠税率、减税、退税等文化经济政策,扶持、保障和推进文化娱乐休闲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方法

为建立更科学和完善的文化发展指标体系,应对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作出基本的规定。只有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和遵照一定的科学方法,才能够建立起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的指标体系。国内相关的统计机构和研究部门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对城市发展、社会发展、以及文化产业等领域的指标体系。本课题的建构旨在分析相关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逻辑起点、遵循原则和指标框架,为最终形成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吸取科学合理的元素。

(一)社会指标建立的一般原则

根据社会指标的特性,社会指标的建立一般都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

1.目的性:在确定每一个单项指标时,都应考虑此项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它所反映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征,确定该指标的名称、含义和口径范围。

2.科学性: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常用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权综合指数法,即用实现数除以目标乘权重得出每个指标的得分,相加得子系统得分。逆指标用目标数除以实现数;另一种是综合评分法,适用于一定时期内地区间的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估。

3.联系性:在各个具体指标之间,在含义、口径范围、计算范围、计算时间和空间范围等方面,都必须是相互衔接而有联系的。

4.统一性:指标体系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均应与其所对应的计划指标等具有统一性。

5.可比性: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范围内具有可比性。每一个指标都应有资料来源,而且大多都能从统计部门的现有统计资料中取得。指标本身的可比性,无论是年度之间的动态比较或地区之间的比较,都要用统一口径的指标。在地区之间比较时必须用相对数,如人均、劳均、比重、百分比等,在城市之间比较时,要考虑到包括范围。另一可比性是指在进行地区比较时,所列指标要齐全,对于暂时无法收集的数据应用估算方法补齐,否则评价就会失真。

6.可行性:要充分利用现有社会统计信息财富。应根据研究目的从已有的指标中选择相关的指标组成专用的指标体系,便于进行具体的操作和分析。

(二)相关的指标体系研究

1.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这一指标体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朱庆芳等建立。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是建立在这样的原则下:要反映人的全面发展,既以人为主体,反映人的物质、精神生活、人的素质提高状况,又要反映人的潜能发挥程度。要从国情出发,既反映经济社会是否协调发展、反映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又要反映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等。最终达到为制定社会发展政策和宏观管理提供有力的分析与描述工具的目的。确定的原则根据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内涵,参考英格尔斯的十个现代化指标,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增加了社会发展、知识化和科技创新、生活质量和环保、法制等28个指标组成指标体系,共分五个子系统。

社会结构。由五个指标组成,反映了产业结构社会化、城市化、非农化、对外依存度和政府对智力的投入。

经济与科技发展。由七个指标组成。分别反映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水平、反映科技教育和创新能力等相关指标形成,这一项体现实现小康的物质基础的发展程度。

人口素质。由六个指标组成,反映了知识化和科技水平,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是逆指标,越低越反映人口控制得好,预期寿命是反映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的综合指标。人口素质的高低对小康的实现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活质量和环保。这是实现小康的重要目标和条件,由消费结构、家电普及和信息现代化、环保等六个指标组成。

法制与治安。是保证实现小康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包含的四个指标是反映治安的,都是逆指标。新增的一项指标为“每万人口律师数”则是用以反映法制化程度的。

以上五个子系统是互相促进和互相制约的关系,通过各类指标指数的比较,就能反映是否协调。这套指标体系既可作历年比较,也可作地区比较。

数据来源:2001年的统计数据主要是根据《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向各部委收集获得的。2010年的发展目标是参考了近五年的发展速度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测算得出。

2.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标设计

这一指标体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倪鹏飞在《中国工业经济》中提出的。指标构成如下:

(1)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根据相关理论框架选取了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四个关键性指标,构建一个简单的指标体系。

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是企业竞争力大小的最直接表现。对于城市而言,市场占有率反映一个城市域外产品需求的大小,反映其产品在全部城市产品市场中的份额,反映了一个城市创造价值的相对规模。

GDP增长率。城市竞争是贸易竞争,更是增长的竞争。城市吸引、占领、争夺、控制资源和市场创造价值的能力、潜力及持续性,决定于GDP的长期增长。GDP增长率反映了城市价值扩展的速度及潜力。

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城市技术水平和各种经济效益,即城市生产力水平的综合反映,它从质量上反映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创造价值的投入产出效率的一个集中表现。

居民人均收入。居民收入的综合性上反映了城市在域内和域外创造价值的状况。它能表现城市的域外收益,反映城市的对外吸引和控制能力。它也是一个反映城市水平的指标。

(2)城市设施竞争力指标体系。

基本基础设施。市内基本基础设施综合指数,由城市能源、交通、道路、住房等八项具体指标综合构成,反映城市市内基本基础设施的水平。对外基础设施综合指标,由城市货运量和客运量指标综合构成,反映城市公路、铁路、水运等基础设施状况,是一个主客观结合指标。

技术基础设施。通信化指数,由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反映城市基本技术基础设施的现状和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城市现代交通、通讯、信息设施的综合指数,由先进交通设施指标港口个数、机场等级、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地铁个数、光缆线路数加权综合构成,是一个主客观结合指标。

社会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综合指数,由公共藏书量、文化馆、影剧院指标加权综合构成,反映城市的文化设施状况,是一个主客观结合指标。卫生基础设施综合指数,由医院个数、万人医院床位数综合构成,是一个主客观结合指标。设施力指标从基本设施、社会基础设施、技术性基础设施三方面反映城市基础设施的基本状况和技术状况。

样本城市指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样本城市的选取。根据有基本统计数据和有代表性两个原则,选取了24个样本城市。样本城市一般都有城市统计年鉴或城市年鉴,同时又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规模上有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从地区分布上有西部城市,中部城市,东部城市。东部地区的城市又有珠江三角洲城市,闽浙沿海城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环渤海湾地区城市等。

指标数据的处理。由于城市竞争力各项指标数据的量纲不同,因此,要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集成,所有指标数据都必须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城市综合竞争力及城市基础设施竞争力的计量统计中,主成份分析法是用于处理多维随机变量在线性变换下其分量相关问题的。它通过求协方差阵或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根运算,按指定的贡献率求出集中原来随机变量主要信息的、相互无关的主成份。它可以用来计算多变量样本的相对数值,即构造样本的指数。

利用主成份原理编程,输入标准化的数据,计算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数的得分和排序,.利用主成份分析构建的竞争力指数有一部分为负值,这里的负值并不代表其竞争力的真实含义,而是说明该城市在被选城市的所有城市中的相对地位,即是处于平均水平之下。

3.中国大城市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由天津社会科学院王琳设计。作为衡量中国大城市文化产业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测量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该框架由六个部分构成,它包括:总量指标、政府投入、发展水平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市场化程度、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总量指标。是反映文化产业总产业、总就业和总固定资产存量规模的总体指标。该类指标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该类指标反映了文化产业发展在人、财、物方面的最基本概况;其次,该类指标是构成大多数其他评价指标的基础。

政府投入指标。政府投入不仅构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始基础,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政府投入仍将不断加大。

发展水平指标。从一个产业的总体增长率,可以直接看出该产业的发展水平及趋势。由于文化产业的主体行业包含在第三产业内,因此,测量文化产业人员与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的构成情况也是了解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

经济效益指标。是反映文化产业生存、发展状态的关键指标。经济效益低下不仅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堪忧,而且其自身的生存也将受到现实的威胁。

市场化程度。部分文化事业向产业化转型是历史的必然。文化产业能否走入市场。并在市场环境中成熟起来,是文化产业能否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就一般意义而言,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远胜于服务业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在一些国家部分文化产业已成为最具经济活力的产业部门。

目标指标构成说明:

总量规模:总产值、增加值、从业人员、年末固定资产净值

政府投入:文化事业财政补助、文化事业基建投资额

发展水平:增加值增长率、基期增加值、报告期增加值

经济效益:资金利税率、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增加值、利税总额、资产总额、

增加值、年均固定资产原值

市场化程度: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比重率、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人均总消费支出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国民经济贡献率、增加值增量、GDP增量

4.文化指标及相关体系统计表

2004年12月,国家统计局、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文物局各部门联合参与制订的“文化指标及相关产业分类目录”正式下发使用,我国文化产业统计口径首次得以统一。

“文化产业”被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具体可划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

该指标体系从财务状况、业务活动、就业人员和补充指标等4个方面对文化产业进行描述。财务状况指标反映文化产业的资产、收支和经营状况,包括文化产品生产企业指标、文化产品流通企业指标、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文化服务企业指标、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文化单位指标。业务活动指标反映文化产业主要业务活动的状况和规模。就业人员指标反映文化产业就业人员的数量、素质、结构等情况。补充指标则反映政府文化事业支出、文化产业投资和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情况。具体行业分类为:

(1)新闻出版业包括:印刷业、图书报刊零售业、出版业、出版及记录媒介复制、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业(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制片厂、电影院)。

(2)娱乐业包括:歌厅、舞厅、卡拉OK厅、录像厅、电子游戏城、保龄球馆、旱冰场、综合娱乐场所、工艺美术品拍卖、画廊。

(3)艺术业包括:演出表演团体、表演场所。

(4)群众文化业包括: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村镇文化中心、文化俱乐部(室)。

(5)图书馆业包括:图书馆、档案馆。

(6)文物业包括:文物保护机构、文物拍卖机构、文物商店、文物科研单位

(7)博物馆业:博物馆、管理机构。

(8)文化旅游业包括:旅游纪念品生产单位、旅游景点经营单位、旅游管理机构。

(9)博彩业包括:体育彩票、福利彩票、彩票管理机构、彩票销售点。

(10)竞技体育业包括:竞技体育团体、体育俱乐部、竞技体育场所、竞技体育管理机构。广告业包括:广告公司、广告制作室、设计室。

(11)其他包括:网络业、文化经纪与代理、文化科技与科研、文化交流、装饰装潢业。

四、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根据对国内相关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与研究,对城市文化指标体系进行矢量分解,即通过两个矢量指标体系进行指数化处理,最终形成上海城市文化指数。

这两个矢量体系分别为文化环境发展指标体系和文化产业发展指标体系。文化环境发展指标体系通过对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支出、人口教育素质、文化法制环境等制约文化环境的相关因素的统计分析,测量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以掌握通过城市文化的“软环境”所表现出的城市发展程度。这一类指标与经济指标没有直接联系,但却是城市文化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文化环境由政府投入、教育环境、法制环境、信息化程度、国际化程度等五个一级指标构成,五个一级指标分别由十七项二级指标来进行反映。文化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则从产业经济的角度衡量本地区文化发展的状况,体现发展文化产业化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由总量规模、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消费水平、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市场化程度等六个一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又由二十二项二级指标来进行反映。

(一)文化环境发展体系

1.指标解释:

(1)政府投入

政府投入是公共文化发展的原始基础,公共文化的发展如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等非营利性公共文化设施,是城市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标志。一个地区或政府在公共文化方面的投入标志着非营利性为公共文化素质所作的贡献。公共文化在经济贡献力方面不如文化产业的贡献,但其社会效益是不能被低估和忽视的。因此政府在公共文化投入总量作为衡量城市文化发展“软环境”指标,设置在城市文化环境发展指标体系中。其中:

文化事业财政补助收入:指文化事业单位当年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包括文化事业单位收到财政部门指定用途的专项资金。

文化事业财政补助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指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该指标反映政府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

人均文化事业财政补助:是文化事业财政补助收入的人均值。该指标可用于地区间财政补助力度的比较。

文化事业财政补助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指文化事业财政补助收入占财政补助总量的比重。

(2)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显示了城市的基础人文环境和素质,显示了城市文化发展可提供的基本人力资源。如何衡量地区的教育资源,本指标选用了两个指标矢量,即公共教育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比率和人均教育支出比率。

公共教育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比率,可以测量出城市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政府为教育事业所投入的资金。

人均教育支出比率:相对指标。根据公共教育支出总量测量出人均教育经费。

(3)法制环境

本指标体系中的法制环境特制文化法制环境,为本指标体系为衡量地方文化法制环境所做出的针对性的指标。本项指标不能够在目前的统计指标中直接取得,而是通过本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年)所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与全年的侵权案比率得到。知识产权纠纷案包括各种图书、音像制品等一系列涉及知识产权的侵权和纠纷案。

盗版比率:包括一切音像制品及印刷制品。该指标的统计难度较大,所反映的盗版状况会因实际收缴的盗版制品而与现实状况发生一定的偏离。然而随着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力度增大,该项统计指标应该作为衡量本地文化法制环境的重要现实指标,反映城市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度。

(4)国际化程度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在本地区的国外组织机构和常住外国人口逐步增多,这表明人口结构和社区都在发生变化,文化交流渠道和方式同样也在变化,虽然这类人数的比例在绝对人口比例中占的数目很小,但对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程度逐步增大的城市,这个因素应该被考虑。

(5)信息化程度

在信息时代一个地区的信息化程度越高,其文化发展与繁荣的物质条件就越充足。信息化能够为文化发展提供信息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广播、电视、电话、传真、个人电脑以及因特网的主机数,都能够提高本地区信息的传播速度与质量。因此本指标通过对每千人拥有电视、电话、电脑等物质形态的统计,反映城市区文化发展的信息条件。

2.数据来源:本指标体系的信息来源不同与统计文化产业的数据来源,大多数指标反映的情况不能直接在现有的国家统计体系内直接获得,需要地方政府及统计部门进行专项的统计项目设计和数据处理。

3.数据处理。通过社会测量与社会分析,根据目标指标的特定要求,综合指数法为本指标体系的处理方法。如下公式所示:

I1

∑-----W

I0

K=----------×100%

∑W

K—文化产业发展指数;

I1-报告期文化产业的类指标或单项指标指数;

I0-基期文化产业指标的类指标指数或单项指标指数;

K-类指数或单项指标指数;

∑—加总符号

W-各类指标和各项指标的权数。

综合指数的计算和过程:先计算各单项指标的指数,再加权平均计算小类指数,再由小类指数加权平均计算大类指数,最后由大类指数加权平均计算城市文化发展综合指数。

(二)文化产业发展指标体系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 体系研究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来源:添加日期:10年08月27日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世界城市大竞争的时代,这意味着国际化大都市之间的竞争程度更为激烈,竞争范围更为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与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内容,已经从经济综合竞争力层面逐步扩大到文化竞争力的层面。当国际化大都市的“硬实力”——经济综合竞争力具备了相当的条件时,“软实力”——文化竞争力则成为竞争的重要“筹码”。这表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程度,已经从单一指标转向多重指标。根据世界城市发展的实际,在城市的经济力、政治力要素指数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最具竞争意义、发展潜力、时效性的要素,往往是城市拥有的文化实力。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文化既是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的精神投影,也是经济、政治发展的物质表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中最难以把握却又必须把握的要素,在未来的城市竞争力要素中将会占很大比重,城市之间新型竞争将基于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的双重博弈。本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有文化竞争力的城市。① 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底蕴的深厚和文化发展体制的现代化。许多发达国家在经历工业文化的长期发展之后,已经认识到城市文化的复兴对于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近年西欧展开城市复兴运动,其中文化旗舰项目成为城市复兴的重要战略,这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计划包括对一些传统产业已经衰落的城市进行复兴。因为在产业衰落的同时,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均遭到破坏。城市复兴计划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在物质空间、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对城市进行全面改善,使城市的经济活力重生,恢复已失效的社会功能,改善生态平衡与环境质量,并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盛大庆典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文化措施,使这些城市综合提升其文化、经济和城市形象。这一举措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采取经济手段激活城市发展力的同时,国际组织及各国文化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以实现文化的长期与稳定的发展。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会议制定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发展最终可以用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

城市发展的文化思考

城市发展的文化思考 摘要: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随着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化面临着一系列不足和困境,城市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课题与命题。城市文化发展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设计中文化因素的强调等多方面关系,以达到城市发展与文化发展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文化;发展 “文化”是一个特殊的词汇,就其一般意义而言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历史形成的,特定的社会群体所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它是人类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是社会成员共同的文明素质和心理结构,是民族的集体智慧、集体性格,是凝结在社会成员中的核心价值、行为定势。 具体到城市而言,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 Lew is Mum ford)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所说:“古代的社区过于稳定,它墨守成规旧俗,不愿采纳新的生活方式;如果古代人类有意突破这种保守社区的孤立和封闭状态,那么对此问题能够找到的最好答案莫过于

城市这一发明了。”“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纵观历史,城市最早产生于古代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它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大规模的近代工商业在城市中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以大工业为中心的近代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城市发展又进入了新的时期,有学者称之为现代化城市或信息化城市时期。越来越多的人由农村迁移到城市,伴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发展,城市越来越成为人类文化的摇篮和容器,成为文明生长的肥沃土壤,逐渐发展出自己特有的品格。 “城市”这一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的范畴, 它同时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形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城市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文化发展的历史。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加深,随着人类社会秩序的完善,随着社会文化的日益发达,城市文化也随之一日千里包罗万象,形成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人类建造城市,城市同样反作用于人类,城市文化通过城市物质要素表达出来,又依靠个人而存在发展下去,在此意义上,城市自身和人类共同造就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就其内涵和外延来看,城市文化不完全等同于其他文化,它具有鲜明的城市特点,是赋予城市朝气和独特性

城市文化建设研究报告

北京市顺义区都市文化建设研究报告 目录 前言 (1) 一、顺义都市文化的自然历史渊源 (2) 1.顺义文化的自然秉性:善水利物 (2) 2.顺义文化的历史传承:融合文明 (4) 二、顺义都市文化的人文传统 (6) 1.顺义的商业文化:集商聚义 (6) 2.市井文化:厚德载物 (7) 3.红色文化:不屈抗争 (8) 三、顺义都市文化的当代进展 (9) 1.绿色生态文化:健康宜居 (9) 2.群众节庆文化:和谐民生 (10) 3.企业文化:诚信进取 (11) 4.国际枢纽文化:开放包容 (12) 5.现代农业文化:秉古誉今 (13) 6.顺义啤酒饮料文化:厚积薄发 (14)

四、顺义都市精神:顺潮宾水,尚德名义 (15) 1.顺潮宾水(顺潮滨水) (16) 2.尚德明义 (16) 五、顺义都市文化进展取向 (17) 1.爱护旧城历史文化,创新新城文化建设 (18) 2.新城建筑和街区:横看成岭侧成峰 (19) 3.“尚德明义”之表达:公共服务和商业街区 (20) 4.“顺潮宾水”之表达:滨水生态和国际街区 (21) 5.打造居民形象,营造都市文化 (26) 结束语 (27) 前言 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都市文化越来越多被人们所认识、所重视,用文化的理念评价并提升都市质量品位已成为人们新的标准和要求,在当代都市的规划、建设、治理无一不包容着都市文化的要求,这是社会进步进展的必定。什么是都市文化、

都市文化如何建设、如何用文化的理念建设都市等内容,正成为人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都市文化是都市那个地理行政区划与都市历史形成过程中所产生、所制造的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的总和。都市,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更多的具有地理、行政、区域、经济单位概念的意义,文化,则是一个都市的灵魂和气质,它隐含在都市的方方面面,给予都市特有的气质,反映都市人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审美水准,是衡量都市文明程度和人们综合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都市和人共同造就都市文化。都市文化是一个都市的标识,它折射出都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都市风貌的总体形态,不同都市之间都市文化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和差异。顺义都市建设要打破“千城一面”的建设格局,打造具有鲜亮顺义特色的顺义都市文化。 一、顺义都市文化的自然历史渊源 1.顺义文化的自然秉性:善水利物 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城区距市中心30公里。东邻平谷,北连怀柔、密云,西接昌平、朝阳区,南界通州区、河北三河市。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境内已探明的矿藏有

专题19 城市空间结构(等级考试题)

第六篇城市 专题19 城市空间结构 一、选择题: 1.(2018·浦东·一模)土地利用效益随着距市中心远近而变化。从市中心向郊区,土地利用效益下降幅度最大的是A A.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C.工业用地D.农业用地2.(2018·黄浦·二模)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商业用地C A.在各类土地中占地面积最大B.土地利用效益低于工业用地 C.地租支付能力高于居住用地D.处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第二圈层3.(2018·虹口·一模)右图为某城市地价变化 图。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 现了两个峰值。该区可能建设了B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2018·闵行·二模)右图为某大城市商业、居住、 工业用地的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远近变化图,曲线Ⅰ在③ 位置处地租水平较高,原因可能是这里B A.位于市中心B.交通便捷 C.工厂密集D.环境优美 5.(2018·青浦·一模)从地租水平来看,图中③和⑤ 可能位于C A.市中心B.街道两侧 C.主干道交汇处D.城市绿地 6.(2018·普陀·二模)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 综合表现。右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 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 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C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万向空气质量较好 7.(2018·崇明·二模)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B ①土地价格②发展历史③交通条件④生活习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2018·奉贤·一模)从城市功能分区看,位于城市或区域的中心,交通便捷,人流量

上海的文化

海纳百川:上海的文化 一、古代上海文化特点: 上海在开埠前,虽也有一些文化设施,如书院,出过一些文化名人,如徐光启,产生过一些有文化意义的工艺品,如顾绣,但就整个城市而言,并无明显的文化个性。 由于上海大部分县直接从松江、昆山分出,且一直苏松太并称,同时江苏、上海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更与吴地渊源较深。 吴文化与越文化并无明确区分,历史上两地虽常有分合,但整个江南、浙北、浙东地区的交往非常频繁,语言基本一致,风俗大致相同,耕作方式、物产品种也大同小异,互为补充。春秋时吴越成敌国,但在古九州中同属扬州。秦汉时同属会稽郡,直到明清两代建南京和南直隶,江浙始分治独立,上海处于吴越文化圈的东缘。 上海当时的3000-4000平方公里不设一县,可见其被称为“海隅蛮荒”不是虚言。 上海是在明清两代才最后追赶上江浙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元人马端临(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文献通考》、《大学集注》、《多识录》)对此地性格作过判断:“扬州人,性轻扬而尚鬼好祀”。 宋以后,上海人终于找到三种基本产业:煮盐,植棉,海运,这三大支柱产业使上海社会文化在江南地区标出特色。 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顾绣因源于明代松江府顾名世家而得名。 嘉靖年间官宦顾名世嗜好绣品,晚年在现南市露香园路筑一园林,命婢妾制作绣品观赏、赠友。可考的名手有缪氏、顾兰玉等。以韩希孟(顾名世的孙媳)最具代表性。现北京故宫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均藏有其作品。韩希孟的精湛技艺确立了"顾绣"的卓越地位,她的写真手法对后世仿真绣的发展具有启迪作用,苏绣也受她的影响很大。 二、近代上海文化特点与海派文化 上海近代文化的独特性,集中表现为“海派文化”。上海文化并不等同于海派文化,但无疑是上海文化的重要方面。 对海派一词如何理解,学术界见仁见智,其义有广狭之分,狭义的海派,指京剧、绘画、文学等具体艺术品种中的上海流派,其源起于晚清绘画中的“海上画派”和京剧中的海派,后来内涵扩展、延伸,成为一种文化类型和文化风格,乃至包括审美情趣、生活方式,所涉人事亦不复限于上海一地。 “海派”较早见于同光年间,时人对一批寓居上海,卖字画的画师画匠名之曰“海上画派”,简称“海派”。当之赵之谦、任伯年、虚谷等人的画笔自成一家,更有吴友如等人画洋楼、画美女,绘风俗图,与传统的山水人物花卉毫不相干。 代表人物:任伯年(1840—1896)清末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 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

城市文化研究

序号:————— 编码:————— “挑战杯”济宁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复赛作品正文 作品名称:城市文化研究 系全称:信息技术系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毕晓宁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城市文化研究 济宁学院信息技术系06级1班毕晓宁 城市是什么?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 在低级野蛮社会中,各个部落常住的家是用栅栏围起来的村落。……在中级野蛮社会中,开始出现了用土坯和石头盖造的群宅院,好似一个碉堡。但到了高级野蛮社会,在人类经验中首次出现了以环形垣垒围绕的城市,就表明已经有了稳定、发达的田野农业,已经有了成群的家畜,有了大量的商品贸易,有了房产和田产,……人们逐渐感到需要行政长官和法官,需要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吏,还需要一套措施来征募军队和维持兵役,那就需向公众征收赋税。 ----摩尔根《古代社会》 城市在西方自古代就出现了,古希腊文明的标志就是城邦的繁荣。罗马帝国时代大规模城市已经出现,当时的罗马城据说已有几十万人口。那个时候城市主要是消费场所和政治中心,功能较为单一。罗马帝国解体以后,采邑成为欧洲主要的经济形式,商品交换的数量和规模一时跌入谷底,城市也随之衰败。封建时代初期,许

多城市的建筑毁于火灾,城市的人口由于瘟疫大幅度减少,蛮族入侵则摧垮了城市的权力基础。"在西罗马帝国城市"遗址"的围墙内只住有少数居民和一名军事、行政或宗教的首领。城市首先是主教驻在地,寥寥无几的世俗人聚居在相对来说多得多的教区周围;经济生活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也就是交换日常必需品的市场内。"城市的复兴是从12世纪开始的,其标志是商业的发达、人口的增加、行政中心的形成等。 商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起来以后,欧洲封建时代的以自给自足为标志的采邑经济便开始瓦解。在思想和观念方面,与商业文明相关的的变化随之发生。商业的发展导致衡器和量具的标准化和普及化,商品交换的频繁使人们感到交换工具(衡器和量具)标准化的重要性,守时、讲信誉等观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商业世界观在城市中得以流行。结果"一是经济上强迫接受衡具和量具的发明,结束了城市建立以前质朴的交换,二是军事上强迫接受城墙,从此隔离代替了亲近。" 一,城市人口的发展(popuiation deveiopment) (1)人口数量的发展 城虽大,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战国策. 赵策》) 宜阳之城方百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战国策.》) 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史记. 苏秦列传》)隋唐以来,开始出现了百万人以上的大都市。隋唐首都长安、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作者:曹阳来源:添加日期:11年03月01日 城市文化是一门城市管理科学,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的城市文化设施、市民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高低等狭隘的文化现象,而是包括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管理系统。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文化是一门综合管理城市的学科,是城市组织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行动方略的指导系统。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1、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2、塑造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和广告等等。独特的文化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建设和谐城市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 3、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捷径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姻,产生投入小、回报大的经济效益,它所起的品牌效应,绝非商业铺面和房地产等近期利益所能比拟的。 4、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城市形象与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形象与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一直以来,一个城市形象的传播都离不开文化的作用,文化在城市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国知网作为数据源,通过文献调研法,对该领域的研究论文进行数据统计并作研究主题和内容的分析综述,为城市形象传播提供参考建议。 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城市对外的窗口,对于一个区域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也是该区域突出重围,彰显自身魅力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吸引他人的关键因素。利用城市文化来构建城市形象,在城市形象传播中尤为重要。因此,城市形象与文化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形象研究状况 以“城市形象”为关键词搜索,截止目前为止,中国知网共收录文献7507篇,内容覆盖范围很广,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建筑学、新闻传媒等学科。本文主要选取新闻传媒类论文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内容和研究角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城市形象的定义基础及发展、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城市形象媒介呈现研究。 1、城市形象的定义基础及发展 学术界对于城市形象的定义数不胜数,但是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 美国城市研究学者凯文林奇在其专著《城市意象》中提到,城市形象是通过人的综合感受而获得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道路、边界、

区域、标志物等方面,并提到“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心态。” 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认为城市形象是指人们对于城市的主观印象,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国内学者居易的《城市形象的基本概念及其感受》中则认为城市形象是城市建设中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是城市(或特定的区域)给人的印象或感受。包括精神感受系统、视觉感受系统、消费感受系统、风土人情感受系统。 张卫国在《城市形象设计理论探讨》中则提出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给人们的综合印象,即城市这一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城市形象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们对某一个城市或特定区域形成的主观印象。 2、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区域的软实力,必须通过一定的符码形式传递出去,才能吸引外界的公众。在此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传播策略至关重要。 何国平在《城市形象的传播模型与基本策略》一文中提出了城市形象传播的总体范式,即在城市定位元素资源与城市形象元素资源库的二元合力中形成一个最优方案,由此提出了城市形象传播的四个策略,利益相关者策略、城市营销策略、大众传媒策略和文化策略。 陶建杰的《城市形象传播的误区突破与策略选择》中也曾提到城

城市文化及文学研究

历史变革 昆山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 古名娄邑,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后属越,继又归楚。吴王曾在这里豢鹿狩猎,故又名鹿城。秦置娄县。南朝梁大同初年(535-536年)始名昆山县。唐天宝十年(751年),分置华亭县,昆山县治由昆山(今松江县小昆山)迁至马鞍山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又分置嘉定县。元代曾升昆山为州,明代复为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置新阳县,与昆山同城分治。民国元年(1912年),昆、新两县并为对外开放昆山县。1949年5月13日昆山解放。1984年列为开放县。1987年末,有7个县属镇,13个乡,467个行政村,54.87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596人。主要为汉族,另有回、满、彝、蒙古、布依、土家、哈尼族88人。 革命传统 昆山人民富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 隋末,就有朱燮领导农民起义军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斗争。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昆山军民抗击围城倭寇,历时45天,大小30余战,终于将入侵的倭寇赶出家园。清初,全县人民奋起反抗清朝统治,杀县丞,烧县衙,推王佐才率师起义。后遭清军镇压,起义失败,王佐才不屈而死,全城军民被杀者十之有四。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占领昆山,同治二年(1863年),清军大举反扑,在半个多月的昆山保卫战中,守城军民殉难者数以万计。清末,锦溪、巴城、陆家桥、正仪、杨湘泾等地,先后发生农民抗粮抗租斗争。辛亥革命前不少昆山籍人加入同盟会,参加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爆发,昆山人民举义旗,逐知县,迎来光复。 民国14年(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党员刘重民来昆宣传反帝爱国,各界民众积极响应。民国15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共党员王芝九来昆开展革命活动,帮助筹建国民党昆山县党部,并建立中共昆山独立支部。民国28年,昆山创建第一支抗日武装--陶一球部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后整编为新四军江抗第三支队第一中队。同年开始建立县、区抗日民主政权、地方武装和群众组织,抗日活动遍及城乡。"皖南事变"后,革命武装力量受挫,党政军人员大部北撤,留守党员仍坚持原地斗争。民国32年恢复昆东、昆南抗日武装斗争,并发展了淀山湖抗日游击根据地,在斗争中壮大了地方党组织。抗战胜利后,地下党发动群众,积聚力量,同国民党反动派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迎来了昆山的解放。在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中,在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有113名烈士为国捐躯。 著名人物 昆山人文荟萃,人才辈出。 自宋至清有进士476人,其中武科17人。南宋范成大,为当时文坛四大家之一;大学士、文学家卫泾“忧国忘家,始终一节。”元有名士顾阿瑛,精于音律诗画,终身不仕。明有卢熊,著有《吴郡广记》、《苏州府志》、《兖州府志》;有航海家费信,随郑和、杨敏四下西洋;有大学士顾鼎臣,疏请改筑昆山县城,免遭倭难;有哲学家魏校,为一代名儒,南都四君子之一;有著名文学家归有光,为古文运动代表,称唐宋派;有戏曲家顾坚、魏良辅、梁辰鱼,为昆剧的创始人;有苏州反税监斗争领袖葛贤,世称葛将军。明末清初,有杰出思想家、爱国学者顾炎武,他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传颂于世;有文学家归庄,归有光曾孙,所著散曲《万古愁》,论者比作《离骚》;有著名教育家朱柏庐,著有《治家格言》,历代流传;有画家龚贤,金陵八家居首。清有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同胞三鼎甲,号称"昆山三徐"。清末民初,有南社著名诗人、画家、教育家胡石予,与钱名山、高吹万并称江南三大儒。民国以来,有协助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的徐祖贻和历代国民党要职的叶楚伧、钱大钧等。 著名人士有书法家方还,天文学家朱文鑫,植物学家蒋英,棉花专家俞启葆,农学家于景让,物理学家周同庆,文字改革先驱朱文熊。还有曾任交通大学校长的吴保丰,著名音乐教育家丁善德,动画片导演徐景达,评弹艺术家顾宏伯、严雪亭等。科学家、企业家美籍华人王安博士,女钢琴家奥籍华人王纪音都是昆山人。

[创意,城市发展,产业]文化及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

文化及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民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开始逐步走入公众视野。从总体上看,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本文就文化及创新产业与城市发展进行相关研究,希望能对我国城市相关发展带来的一定启发性建议。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城市发展 0 前言 随着我国总体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放缓,文化创意产业这一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手段早已成为我国相关学界的研究热点。不夸张地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称得上是一个城市的新型发展动力,更是城市本身竞争力的综合表现,所以对文化创意产业及城市发展进行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1 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政府着重提出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便踏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1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可持续快速发展态势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民众的消费结构开始不断变化,原本以日常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开始向文化休闲消费转变,这种变化使我国各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始了高速发展。据有关权威机构调查,在前几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中,中国平均文化创意产业增速平均达到23.5%,比当时我国的GDP增长速度快了近一倍,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潜力。现阶段,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发展大多还只局限于大型城市,一般来说,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得也会较为迅速,而发展迅速的文化创意产业又会反哺当地经济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结构,促进城市整体的发展与城市地位的提升。[1] 1.2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一定发展成效 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大型城市中的蓬勃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目,而其在我国GDP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增长,现阶段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呈现出以高科技企业为主体,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结构形式。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电影行业、动漫行业、游戏行业以及网络出版业都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和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多种新型技术的出现也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更为红火,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初步获得了一定发展成效。 1.3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城市转型的新动力 在我国,所谓支柱产业,指的是相关地区产业增加值超过GDP比重的6%。按照这一标准进行计算,早在2004年,我国的首都北京其文化创意产业便已成为其支柱产业之一。此外,

我国城市文化印象与发展瞻望

我国城市文化印象与发展瞻望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城市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象而具体的反映。城市能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以为,想要城市又好又快发展,不仅要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还要重视城市文化、解放文化力。换句话说,缺乏文化魅力的城市不能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我国已经进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应当把进一步认识城市文化、增强文化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各具特色的城市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怀此愿望,本文就我国城市文化印象、存在的文化误区和对城市文化发展的瞻望,谈谈一孔之见。 一、城市文化印象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我国大城市迅猛发展,中小城市缓慢发展,小城镇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城市里的棚户区被大量改造,狭窄的道路拓宽了,黑烟滚滚的工厂烟囱被拆除了,一座座立交桥出现了。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高档住宅楼和居住区星罗棋布,旧城区和“夺中城”旧貌换新颜,开发区跃然而上。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每当我们到达一座城市,看到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城市建设景象。可以说,这是我国城市

发展史上划时代的辉煌。 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如果从文化的高度与深度来考量,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不能不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对笔者所到过城市的印象来看,主要表现为水泥的城市、失忆的城市、堵车的城市、热饼的城市、分异的城市与脆弱的城市,这些都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文化现象。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世界与物质文明,还需要精神世界与精神文明。上海世博会提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就是要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非常丰富的境界,既要安居乐业,又要赏心悦目,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得到充实和满足。一座城市如果生产蓬勃发展,经济发达,但缺乏城市文化或文化畸形,那么绝不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城市。我们常说,未来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竞争。 所谓“水泥的城市”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城市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形成了一座座水泥森林。人们生活在远离自然的水泥环境中,出门是楼,回家是楼,到处是楼,给人一种封闭、压抑、冷漠的感觉,从而产生对自然环境和开放空间的渴望。二是城市地面的水泥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地面的透气性、渗水性大大降低,城市缺乏生气。城市道路是水泥路面,人行道是水泥板,钢筋混凝土立交桥和高架桥穿越城市,城市城市的护堤也是水泥砌筑的,城市广场的水泥覆盖率很高,城市以园也出现水泥化倾向。三是人们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构成的高层住宅楼里,早出晚归,相互接触的机会很少,邻里之间不相往来。城市居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显得十分单调、

“城市文化与文学研究”

“城市研究与文学研究”课程大纲 Issues of Urban studies and Literary studies 课程简介 本课程首先吸收近年来城市研究的新成果,力图从“地理”、“空间”、“身体”、“景观”、“阶级”和“身体”等不同的角度重新理解城市,进而在这种新理解的基础上,阅读城市文化和文学研究中的部分经典文本,从而在一种跨学科的视野中建立起城市研究、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的新联系。 参考书目 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薛毅主编:《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汪民安等主编:《城市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罗岗主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 雅各布森:《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译林出版社 雷蒙德威廉斯:《乡村与城市》,商务印书馆 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休斯克:《世纪末的维也纳》,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欧梵:《上海摩登》,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一部分理解城市 一、地理 《不均地理发展理论笔记》大卫哈维,载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化的空间》,台湾群 学出版公司 《〈共产党宣言〉的地理学》大卫哈维,载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南京大学出版社 二、空间(一) 《空间是个关键词》大卫哈维,载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化的空间》,台湾群 学出版公司 《空间化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与批评社会理论》爱德华索佳,载爱德华索佳:《后现代地理 学》,商务印书馆 三、空间(二) 《空间:社会产物与社会价值》列斐伏尔,载上海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文化研 究读本》 《列斐伏尔的惊异奇航》爱德华索佳,载爱德华索佳:《第三空间》,台湾桂冠图 书公司 《空间化的三元辩证》爱德华索佳,载爱德华索佳:《第三空间》,台湾桂冠图 书公司 四、阶级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选)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6年

032.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 ——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黄蕾 摘要:长期以来,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及总体规划层面,市域范围的规划,缺乏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更会出现重城镇建设空间,轻非城镇建设空间的管控研究的现象。本文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编制过程中对于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的研究为关注点,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对于协同城乡均衡发展、营造高品质的生态环境空间、彰显城市独特人文魅力的重要意义。在技术内容方面,首先,从区域空间角度切入,从区域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格局分析入手,确定城市生态、文化发展战略。其次,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对非城镇建设空间中生态、文化资源布局研究。最终提出以生态保育基底、核心山水田园群、外围山水田园组团、滨水生态廊道、环中心城休闲带等全方位构建全域山水田园空间规划。并加强对规划分阶段的时序安排,实现规划的空间落位与实施管控的实施策略研究。 关键词:空间规划,非城镇建设空间,山水田园,生态文化资源 1引言 1.1.以市域空间规划加强全域空间资源管控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可以确定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和框架,空间规划的目标就是确保战略发展研究可以落地。 以往市域范围的规划,主要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侧重于市域结构管控,但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不足。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转变为市域空间规划,可加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对全域空间资源的统筹配置能力,对全域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的整体导控。从而指导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市域空间规划的方向,从而实现市域空间规划的“一张蓝图”。 1.2.同等重视“城镇建设空间”与“非城镇建设空间” 在《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点和要求》(暂行),“编制要点”—“加强空间开发管制”一节中,提出“在市域层次的规划,需合理确定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比例和格局,确定市域城乡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控制指标,对各类空间中的建设活动提出管理要求。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以及生态、农业空间中的区域性基础设施、乡和村庄的规划建设”。 本文中所指的“非城镇建设空间”,即上述描述中除去“城镇空间”外的空间,主要以市域范围内大面积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农田、乡村)为主。 一直以来,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相对重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轻非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新时期的空间规划体系需要秉持“综合性思维”,对于非城镇建设空间的规划研究,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更需要以人的需求为核心,实现空间上“保护”与“发展”间的均衡。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邓悦1 , 王铮1 ,2 , 熊云波1 , 王凌云1 , 吴健平1 , 宋秀坤1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动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 2.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该文研究了浦东开发以来上海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电 子地图、统计数据和遥感图象,对上海市的人口重心、商业重心进行计算,以考察上海市城市空 间结构的演变。并利用马尔可夫链和神经网络两种方法预测了上海市中心城区2002 年和2005 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上海市; 空间结构; 预测 引言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的分布形式[1 ] 。依据地理学的观点,可以按城市 的外部(p hysical) 形态和人文(human) 形态来考察[1 ] 。从外部形态来看,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空间分布形态,这是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内的研究热点[2 ] ,因为数据容易获得,容易描述。而城市的人文形态空间结构常常被忽视,包括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结构、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等,虽然偶尔有文献提到这方面,但是也仅仅是定性描述,缺乏定量计算[3 ] 。将城市空间结构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联系起来,进行动态研究的文献就更少了,华楠,江景波对城市土地动态利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4 ] ,但是仅限于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并未涉及空间分布。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学者研究的重要客体。改革 开放以来上海发展迅速,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土地利用上表现尤其明显, 预测这种变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近来,吴建平,梅安新等利用航空遥感图像对上海市城市土地利用状况作了基础性研究[5 ] ,为深入探索提供了依据。吴志强(2000) [6 ]对上海市的城 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房国坤等(2000) [7 ]对城市扩张对环境的影响作了可喜的工作。这些文章对上海市土地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打开了良好的局面,但出发点大都限于土地利用。 有关上海城市人文形态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则少之又少,影响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的平衡发展,在这少量的研究中有张善余对上海市人口分布势态的定性研究。[8 ] 本文根据上海市土地利用遥感航片、商业数据和人口指标,研究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外部形态和人文形态。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有重点地研究了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 的动态变化,并对城市中心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分布状况进行了预测。本文之所以将这两个 题材联系起来,是因为考虑到两者都是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内的重要问题。 本文结构如下:第1 节是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位置的演变;第2 节对上海市土地 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预测。第3 节给出结论。 1 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 1. 1 算法 首先需要说明重心和中心的区别,中心是指某要素占较大比例或某方面有重要地位的 地区;重心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原指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引申为某地区某 要素的加权几何重心。形象而言,上海可以有若干个商业中心:南京路、淮海路、四川北路、徐家汇,但商业重心只有一个;同样的,人口中心也可以散落在各个区,但人口重心也只有一个。关于上海市人口中心和商业中心的文章较多,本节则讨论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问题。 本文利用丁金宏(1996) [9 ]发展的人口重心计算模型,并推广到商业重心的计算。数据 采用上海市统计年鉴的人口数据和商业数据,其中浦西的人口数据从1990 年开始至1998 年,商业数据从1995 年开始至1998 年;浦东的人口数据从1994 年到1998 年,商业数据只

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专题研究

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目录 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 前言 (2) 第一章地域文化 (3)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 (3) 二、地域文化的分类 (3) 三、国内地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9) 四、国内地域文化的社会发展以及推广 (14) 第二章城市发展 (17) 一、城市概念 (17) 二、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驱动因素 (18) 三、城市的发展规律 (19) 第三章地域文化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24) 一、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5) 二、地域文化于城市发展的关联 (28) 第四章研究结论 (39) 一、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39) 二、地域文化发展战略 (40)

前言 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深深地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有的城市本身就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文化,独特气质,这种文化往往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城市化进程往往与地域有很大的关联,良好的地理环境通常会滋生一系列的产业,从而带动人们追求城市化的动力。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进步,城市的发展已经不只限于经济的增长,今后加强文化发展的口号也势在必行。 地域文化是城市的形象,决定着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决定着城市的品牌和魅力。地域文化研究就是要开发所在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弘扬本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打造本地区城市真实的名片,展现本地区的魅力和风采。 地域文化研究,通过对本地区全面的文物普查和考古遗址抢救性发掘,以及有关典籍和遗存的保护、整理,可以真实了解和正确认识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地域文化也是生产力,地域文化是明天的区域经济,这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们的共识。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冷战结束后即向世人宣告: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一定的区域经济形成了一定的地域文化,而地域文化又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课练14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课练14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狂刷小题夯基础]——— 练基础小题 上海市某区原大菜市场建设于1991年,蔬菜年交易量约40万吨、肉类产品年交易量达100万吨以上,以批零同售、价格优惠著称。2013年3月1日,该大菜市场关闭,原商户大都分散到该大菜市场周边的7个标准化菜市场。如图为原大菜市场及周边地区简图,图中数据为各标准化菜市场与附近小区的距离(单位:米)。读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 C.工业用地D.绿化用地 2.原大菜市场关闭的原因最可能是() A.经营不善,亏损较严重 B.基础设施简陋,影响生活环境 C.市场饱和,竞争力下降 D.建设标准市场,增加市政收入 3.标准化菜市场分散经营最主要的好处是() A.更接近消费者B.降低运输成本 C.降低商品价格D.增加销售收入 如图为纽约市曼哈顿区昼夜人口密度差异图。据此完成4~5题。

4.造成该区昼夜人口密度差异的原因有() ①通勤交通发展②高层建筑出现③追求生活质量④互联网的兴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关于城市功能分区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为休憩区B.乙为住宅区 C.丙为商业区D.丁为工业区 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中较为典型。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大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资源C.交通D.政治 7.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

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

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 作者:张英进发布时间:2004-8-25 13:20:40 一电影与「知识考古学」 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电影的成功,使中国电影研究自80年代中期开始就成为在西方颇有学术价值的研究领域。与此相反,1949年以前的电影却罕有问津者。本书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将学者的注意力转移到1910-40年之间的中国电影。对民国时期城市文化语境下的早期中国电影进行持续的研究,将大大地扩阔中国电影研究的历史视角。除此之外,本书的第二个目标是将电影建构为民国时期重要的文化力量,并将电影研究与正在发展的上海文化史研究联系起来。本书将论证,电影文化作为特定社会政治语境下的文化现象,是一个能为现代中国知识考古学提供丰富资源的据点。 我在这里引用福柯(Michel Foucault)「知识考古学」的概念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首先,民国时期的大众电影文化还没在中国研究领域得到深入探索,大量文献研究还有待于电影与历史学者去做。其次,由于大批原创电影流失,早期中国电影的探索就像考古学一样旨在挖掘人文遗迹。它必然根据那些繁杂的资料来源,像广告、影迷杂志、电影说明书、海报、影评、传记等,来描述这些文化现象在早期历史文本中的构造和功能。第三,由于文献不能被彻底描述,这些被考古研究所披露的信息有待进一步提炼甚至修改。而新文献的出现将对那些文化遗迹的制作、管理、发行、流通、运作的种种假设提出新的挑战。有鉴于此,本书在方法论上与知识考古学相连接,系统地研究那些丰富的文化遗迹和文献,而这些文献往往是被现代中国的标准化的社会政治历史书籍所埋葬和草率处理掉。 本文将简述本书所集论文,并把它们分为三大主题:机构与革新、再现与实践、建构与争辩。最后,我将通过对某些文献来源的概述,指出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题目。 二电影与城市文化:机构与革新 本书的第一部分,「电影罗曼史:茶馆、影院、观众」,侧重于1910-30年间城市电影观众所感兴趣的家庭罗曼史。张真的〈茶馆、影戏、《劳工之爱情》〉,讨论1922年的由郑正秋所写的这部尚存的最早电影短片。该文叙述了20年代传统中国戏剧的巨大影响渐渐被电影手段和情节处理所取代的过程。在重构茶馆文化气氛的同时,张真指出电影从戏剧的外在性(滑稽戏的表演)到情节的内在性(心理动机)的转变留下了很多矛盾,这些矛盾在当时需要以阶级和性别的观念来解释。 从机构的历史来看,中国电影工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不只是张真所说的茶馆文化,还包括文明戏。郑正秋早期的影戏中就体现了文明戏的模式。二十世纪初,文明戏本身的改变很大,由清末与政治息息相关的创作转化为家庭伦理剧。郑正秋的文明戏传统,尤其是它对城市文化和流行趣味的重新重视,被后来的电影投资者和制片人所采用。因此,它也可以说是20年代上海电影观众和电影工业定型的重要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