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干扰素在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细胞

对干扰素在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细胞

对干扰素在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细胞
对干扰素在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细胞

对干扰素在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细胞

目的探讨干扰素在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细胞因子和抗病毒后康复效果的调查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4年6月该院诊断为慢性乙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研究组加用干扰素治疗。对比①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HBV-DNA转阴率;②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IL-2、IL-12;③研究组接受干扰素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①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谷丙转氨酶分别为(75.6±15.2)(76.9±14.8)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HBV-DNA转阴率分别为[(26.3±8.5)mmol/L、68%]、[(46.5±18.5)mmol/L、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IL-2、IL-12分别为(5.23±1.28)、(6.32±1.87)、(5.19±1.35)、(6.41±1.94)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IL-2、IL-12分别为(6.92±2.57)、(7.63±1.74)、(9.54±2.67)、(16.34±2.6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③研究组接受干扰素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仅1例出现胃肠道反应。结论干扰素能够明显改善慢性乙肝患者体内IL-2、IL-12细胞因子水平,对降低病毒含量,保护肝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干扰素;抗病毒;慢性乙肝患者;细胞因子;康复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Cytokine and Anti Viral Effect

FU Jia-xin1,JIANG Jian-ning2

1.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 Province,530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the First Affiliatal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Oniversity,Nanning,Guangxi Province,5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the effect of antiviral therapy. Methods 100 case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were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1 to June,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50 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5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the same basic treatment,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①compared 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rate of ALT and HBV-DNA negative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②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L-2,IL-12;③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interferon therapy. Results ①The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were(75.6±15.2)mmol/L (76.9±14.8)mmol/L,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after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nd HBV DNA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26.3±8.5)mmol/L,68%],[(46.5±18.5)mmol/L,42%],respectively,

乙肝的干扰素治疗方案

乙肝的干扰素治疗方案 荟萃分析表明,HBeAg 阳性患者经普通干扰素α (普通IFN α) 治疗4~6 个月后,治疗组和未治疗组HBV DNA 转阴率(杂交法) 分别为37% 和17%,HBeAg 转阴率分别为33%和12%,HBsAg 转阴率分别为 % 和 % ,其疗效与基线血清ALT 水平和肝组织学病变程度呈正相关[39] (Ⅱ)。有关HBeAg 阴性患者的 4 次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治疗结束时应答率为38%~90% ,但持久应答率仅为10%~47% ( 平均24%) [40, 41] (Ⅰ)。有人报道,普通IFNα疗程至少1 年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42-44](Ⅱ)。 普通IFN α (5MU 皮下注射,每日1 次)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部分患者可出现ALT 升高,少数患者甚至出现黄疸。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时,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率为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 (PegIFNα-2a) (40 KD) 治疗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87%为亚洲人) 48 周并停药随访24 周,HBeAg 血清学转换率为32%[46, 47];BeAg 阴性患者 (60%为亚洲人) 治疗48 周后随访24 周,HBV DNA 对普通IFNα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再用普通IFNα治疗仍可获得疗效[42, 50] (Ⅱ),亦可换用其他普通干扰素α亚型、PegIFN α-2a 或核苷 (酸) 类似物治疗 (III)。 (一) 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因素

有下列因素者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1) 治疗前高ALT 水平;(2) HBV DNA (二) 干扰素治疗的监测和随访治疗前应检查:(1) 生化学指标,包括ALT 、AST、胆红素、白蛋白及肾功能;(2) 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血糖及尿常规;(3) 病毒学标志,包括HBsAg、HBeAg、抗-HBe 和HBV DNA 的基线状态或水平;(4) 对于中年以上患者,应作心电图检查和测血压;(5) 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6) 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检测以排除妊娠。 治疗过程中应检查:(1) 开始治疗后的第1 个月,应每1~2 周检查1 次血常规,以后每月检查1 次,直至治疗结束;(2) 生化学指标,包括ALT 、AST 等,治疗开始后每月1 次,连续3 次,以后随病情改善可每3 个月1 次;(3) 病毒学标志,治疗开始后每3 个月检测1 次HBsAg、HBeAg、抗-HBe 和HBV DNA;(4) 其他,每3 个月检测1 次甲状腺功能、血糖和尿常规等指标;如治疗前就已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最好先用药物控制甲状腺功能异常,然后再开始干扰素治疗,同时应每月检查甲状腺功能;治疗前已患糖尿病者,也应先用药物控制糖尿病,然后再开始干扰素治疗;(5)应定期评估精神状态,尤其是对出现明显抑郁症和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密切监护。 (三)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干扰素的主

全面了解乙肝干扰素

全面了解乙肝干扰素 乙肝干扰素是什么?干扰素能治好乙肝吗?很多患者都心存疑虑。固然干扰素治疗乙肝效果明显复发率低,但是乙肝干扰素疗程较长,尤其是长效干扰素价格高昂,长期服用可能伴随病毒变异耐药的风险。 一、认识乙肝干扰素的本质 干扰素是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产生的一种蛋白质,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乙肝的临床治疗。乙肝干扰素一般分为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乙肝干扰素的本质是通过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来抗病毒。临床研究证实,乙肝干扰素能够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抗病毒效果比较稳定,复发率低。但是,干扰素治疗乙肝过程中可能出现副作用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建议乙肝患者最好做病毒变异耐药检测,定期检测,防患于未然。 专家提醒: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来进行抗病毒治疗,因此选用干扰素治疗乙肝一定要慎重,一旦使用乙肝干扰素治疗就不能随意停药,需要长期性进行治疗。如果私自停药或者不治疗,反而会加重病情。 二、干扰素治疗乙肝效果客观分析 干扰素治疗乙肝的历史较长,临床试验的文献资料丰富,医务人员对干扰素的应用也非常熟悉。一般干扰素有国产干扰素和进口干扰素,干扰素治疗乙肝的疗程有限(一般6-12 个月),有的可以延长到18个月。需要注意的是,每位患者对激发免疫的反应不一样,不是每位患者使用乙肝干扰素抗病毒都有效,乙肝患者只有通过最新检查方法“病毒变异耐药检测技术”,才能找出真正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国产干扰素VS进口干扰素治疗乙肝 ①进口干扰素制备过程更精细,效果一般比国产好,价格较贵;

②对身体产生的副作用方面没有太大区别; ③在乙肝治疗效果方面,干扰素治疗和个体情况也有关系,如果是乙肝小三阳,而且有家族史,感染时间较长,建议不要首选干扰素治疗,推荐最新乙肝治疗方法“三氧自体血回输技术”; ④另外,干扰素副反应较多,治疗期间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血常规。 推荐阅读:干扰素能治好乙肝吗https://www.sodocs.net/doc/e316164225.html,/zhuanti/ganraosu/ 乙肝干扰素治疗周期和费用 1、乙肝干扰素治疗的疗程有限(一般6-12个月),有的可以延长到18个月,甚至更长。 2、普通国产干扰素的价格在300元左右一支,每2天需要打一次,乙肝干扰素价格平均在5万~10万每年;如果使用进口干扰素费用一年要上百万。 临床实践证实:使用干扰素治疗最佳时期选择在肝炎活动期,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00单位/升左右时治疗效果最好。此外,治疗中还需要做病毒变异耐药检测,对乙肝患者密切观察、定期随访和化验。 三、乙肝打干扰素有什么影响?副作用大吗? 乙肝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虽然有效,但用药时间较长,有一定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感冒样症状。如果乙肝患者不注意对自身出现的症状,不能够及时治疗的话,就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由于干扰素副作用比较大,正规医院对干扰素类药品使用都会非常谨慎。目前乙肝的治疗,一定要科学规范,通过做病毒变异耐药检测选择对症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四、精确检测、分析病情是科学治疗乙肝和控制治疗的关键 病毒变异耐药检测肝病最新检查方法——郑州中大肝病医院的荧光PCR双通道病毒变异耐药检测系统,能够科学深入的检测病情,包括乙肝病毒在体内存在的数量,是否复制,是否传染,有没有必要吃药,适合用哪一类抗病毒药物以及对药物是否耐药性等,提供科学正规完整个性化的乙肝治疗方案,解决了乙肝治疗中盲目用药,治疗反复等传统治疗方式的弊端。 病毒变异耐药检测技术的8大优势 1、检测病毒是否变异耐药 2、检测病毒在体内存在的数量 3、了解乙肝病毒是否在复制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佳治疗时机的选择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佳治疗时机的选择 发表于:作者: 免疫清除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适合抗病毒治疗。这个时期的患者ALT水平升高伴随肝细胞炎性反应坏死,血清HBV DNA水平比免疫耐受患者降低。根据患者ALT水平来把握干扰素治疗时机。ALT水平变化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反应比较直观的指标。免疫清除期患者的ALT水平随免疫反应状态不同,呈现“升高、下降、复常”动态变化。ALT水平较高的患者免疫反应较强,ALT较低患者免疫反应较弱,ALT正常时免疫反应更弱。ALT较高水平(如2×ULN,甚至5×ULN以上)、血清HBV DNA较低水平(如1×106 拷贝/mL以下)、较明显的肝细胞炎性反应坏死(如G2以上)的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持续应答率较高。但患者免疫反应过于强烈,干扰素治疗时免疫反应可能进一步增强,有导致肝脏失代偿的风险。因此,我国和国际上相关专业学会的指南都认为ALT水平升高(2~10)×ULN是干扰素治疗的适合时机,是有效和安全的。AL 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2×ULN)患者经干扰素治疗的应答率较低;ALT明显升高(>10×ULN)患者免疫反应较强,治疗后可能有失代偿风险。 专家们建议:ALT为(1~2)×ULN或ALT>10×ULN的患者考虑干扰素治疗时,①对于反复出现轻度ALT水平升高[(1~2)×ULN]或

ALT正常的患者,如果患者年龄较大(40岁以上)、有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细胞癌家族史、HBeAg阴性、B型超声或CT检查提示肝脏有慢性病变,建议行肝组织活检。对G2或以上患者,建议实施抗病毒治疗(包括干扰素);②对于ALT水平明显升高(>10×ULN)应当实施抗病毒治疗。如考虑使用干扰素则应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适当给予护肝等对症和支持治疗。一旦ALT水平开始下降。或已下降至<10×ULN,不伴有明显胆红素升高则可采用干扰素治疗。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按正规剂量或先从小剂量开始;③对于ALT水平明显升高(>10×ULN)的患者考虑干扰素治疗时,应当由具有丰富干扰素临床应用经验的专家实施或指导实施。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来源:北京地坛医院新闻录入:wushuyun 阅读802次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建议

·专家建议·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建议 (2010年更新) 万谟彬翁心华 2007年《中华传染病杂志》发布《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建议》[1](《专家建议》)以来,编辑部收到包括来自基层在内的各级临床医师的多方面反馈信息,其中大多数认为通过学习和应用《专家建议》加深了对干扰素个体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为科学、合理地应用干扰素起了积极指导和帮助作用,并热切期望《专家建议》能得到定期修改和更新。为此,《中华传染病杂志》于2009年10月6日召集全国有关专家举行了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回顾了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研究进展,复习了欧洲肝病学会和美国肝病学会最新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指南[2-3],对当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关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门研讨。在此基础上更新的《专家建议》初稿于2010年1月9日提交至更大范围的专家研讨会进行审议和修改,最终根据多数专家意见形成目前的《专家建议》。 一、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问题 1.对干扰素作用的基本认识: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基本因素是持续的病毒复制和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感染HBV后能在短时期内有效清除病毒,基本不发展为慢性感染。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HBV免疫耐受,难以通过免疫反应清除病毒。病程中患者反复出现肝脏炎性反应坏死和纤维化,甚至最终进展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策略是长期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复制,或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反应来提高清除病毒能力。干扰素是目前公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药物,具有增强清除病毒的免疫功能和直接抑制病毒的作用。 干扰素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也走过30多年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往研究已经证实,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相对确定的疗程内患者的病毒抑制率和HBeAg消失率或血清学转换率较高,停药后复发率较低。取得持续应答的患者可改善远期预后,减少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近年的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完善了以往普通干扰素研究中的某些不足,如设计不够严谨、检测方法不够敏感、病例数不够多、亚裔患者偏少、疗程偏短等。国际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患者比普通干扰素具有更高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4]。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单药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48周、停药24周比拉米夫定单药治疗也有更高的持续应答率,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单药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均有一定比例患者出现HBsAg 消失或血清学转换[5-6]。另一项欧洲的研究中,266例HBeAg阳性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52周。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结束治疗并停药6个月的HBeAg 阴转率相同,HBsAg阴转率为7%比7%,患者的持久应答率相等[7]。这些研究结果提示,聚乙二醇干扰素(包括普通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应答较持久、治疗目标相对更高,即有望在相对确定的疗程内达到HBV DNA明显下降或抑制病毒的“基本”目标,更有望争取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的“满意”目标,甚至HBsAg消失的“理想”目标。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都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两种治疗方法具有互补性,如果其中一种方法疗效不明显、甚至无效时改换成另一种治疗方法仍可有效。因此,对于优先选择干扰素(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患者,经一段时间治疗后有病毒学或血清学应答者继续治

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CD4

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影响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60例及同时期体检的健康成人2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24、36、48周及停药后24周收集患者的外周血,比较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血清HBV-DNA载量以及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完全应答组、部分应答组以及无应答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ALT含量以及HBV-DNA载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完全应答组和部分应答组患者各时间段Tregs比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在治疗及停药期间,完全应答组和部分应答组患者的Tregs比例一直在下降;治疗期间HBV-DNA转阴患者的Tregs比例逐步下降且显著低于未转阴的患者(P<0.05);治疗期间血清学转换的患者Tregs比例逐步下降且显著低于未转换的患者(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在接受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其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比例下降,且越早出现下降的患者其治疗后血清转阴的可能性越

大。 [关键词] 乙型肝炎;干扰素;调节性T细胞;外周血 [中图分类号] R51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24-0012-04 Effect of CD4+ CD25+ regulatory T cell level of chronic hepatitis B during interferon theraping XUE Haibo1 MA Lili2 LIN Xianfan1 WU Jinming1 1.The First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Wenzhou 325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Rheumatology and Immun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3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eripheral blood regulatory T cells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who were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and 20 healthy adults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Peripheral blood was collected before treatment and 12th weeks, 24th weeks, 36th weeks, 48th weeks after treatment and 24 weeks after withdrawal, the changes of 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s (Tregs), serum HBV-DNA and glutamate

干扰素治乙肝的副作用及其处理方法

干扰素的副作用及其处理方法 现在位置:主页-肝病知识-干扰素知识 干扰素作为抗病毒与抗肿瘤制剂,目前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其毒副作用却是普遍存在的。最常见的是发热及流感样综合征,患者体重减轻、脱发、情绪激动,骨髓抑制致血细胞、血小板减少,轻度贫血,偶可发生神经系统损伤,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亦有产生干扰素抗体者。 兹将其副作用及处理方法列述于下: 1.流感样综合征:患者发热、寒战、全身不适,肌痛、头痛等,有时还可出现鼻塞、流涕、头晕、尿急等,而以发热最为常见。不论应用途径及剂量大小,患者均可有发热,一般在第一次注射后2-6小时发生,体温可升至38-40℃,6-12小时达到高峰,但24小时内均能自然消退。若发热不高,可不必特殊处理,36度者多喝开水,卧床休息,但若发热较高甚或高烧者,则应给予物理降温;亦可给布洛芬0.2克口服,消炎痛栓0.5-1枚直肠给药,体温便会很快下降。 2.造血系统改变:,抑制骨髓,降低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白细胞减少通常发生于用药后数小时至数日。用药第一周,白细胞减少至40%-60%,而后趋于稳定。停药或间歇5天以上用药,白细胞可迅速恢复。主要是干扰素能可逆性地阻断白细胞从骨髓释放的缘故。长期应用可导致血色素性贫血,引起免疫介导的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但极少见。通常可口服养血饮、复方阿胶浆等来纠正,亦可服利血生、鲨肝醇及氨肽家等药以升高白细胞及血小板。 3.消化系统反应:如食欲不振、味觉异常、恶心、呕吐、泄泻、腹胀等。药量越大,症状越频繁,但一般不需治疗,较重者可对症处理。严重者应考虑减量或停药。 4.皮肤反应:用药超过4个月者的最常见副作用是轻、中度脱发,偶有停药后更严重者。斑丘疹多发生于躯干和四肢,但多为暂时性的;还有发生潜在特异性反应,表现为弥漫性红斑及荨麻疹等。轻度皮疹多呈自限性,不必处理;严重者应考虑停药或减量,并给抗过敏治疗。 5.肾脏损害:最常见者为轻度蛋白尿,少有>0.1克/日,亦不伴有血浆蛋白的减少。其他肾脏损害虽有报道但极少见。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嘱患者多喝开水即可。 6.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11-羟皮质类固醇增加,雌激素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出现糖尿,偶见高血钾、低血钙等症,还能提高血浆甘油三酯含量,但对胆固醇无影响。 7.抗干扰素抗体的产生:部分患者治疗初期甚至未应用干扰素时即出现抗干扰素抗体,影响治疗效果。估计与个体差异有关,而与应用剂量、给药途径、时间长短及患者年龄无明显关系。 此外,尚可出现嗜睡、精神错乱、周围神经感觉异常等神经、精神症状,以及对心血管、骨髓系统的影响和对生长的抑制等等,但极少发生。 标;此外,治疗过程中4周和12周时的病毒学应答是临床上有价值的预测工具,能帮助更合理地进行个体化治疗。因此更优化的治疗方案是根据治疗中的应答来指导用药方案(RGT策略)。

对干扰素在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细胞

对干扰素在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细胞 目的探讨干扰素在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细胞因子和抗病毒后康复效果的调查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4年6月该院诊断为慢性乙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研究组加用干扰素治疗。对比①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HBV-DNA转阴率;②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IL-2、IL-12;③研究组接受干扰素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①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谷丙转氨酶分别为(75.6±15.2)(76.9±14.8)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HBV-DNA转阴率分别为[(26.3±8.5)mmol/L、68%]、[(46.5±18.5)mmol/L、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IL-2、IL-12分别为(5.23±1.28)、(6.32±1.87)、(5.19±1.35)、(6.41±1.94)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IL-2、IL-12分别为(6.92±2.57)、(7.63±1.74)、(9.54±2.67)、(16.34±2.6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③研究组接受干扰素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仅1例出现胃肠道反应。结论干扰素能够明显改善慢性乙肝患者体内IL-2、IL-12细胞因子水平,对降低病毒含量,保护肝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干扰素;抗病毒;慢性乙肝患者;细胞因子;康复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Cytokine and Anti Viral Effect FU Jia-xin1,JIANG Jian-ning2 1.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 Province,530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the First Affiliatal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Oniversity,Nanning,Guangxi Province,5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the effect of antiviral therapy. Methods 100 case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were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1 to June,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50 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5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the same basic treatment,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①compared 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rate of ALT and HBV-DNA negative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②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L-2,IL-12;③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interferon therapy. Results ①The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were(75.6±15.2)mmol/L (76.9±14.8)mmol/L,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after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nd HBV DNA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26.3±8.5)mmol/L,68%],[(46.5±18.5)mmol/L,42%],respectivel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