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唐太宗 二十四功臣(国公)

唐太宗 二十四功臣(国公)

唐太宗  二十四功臣(国公)
唐太宗  二十四功臣(国公)

第一名贵戚豪族英冠人杰——赵公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659年),字机辅,河南洛阳人。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非常好学,“该博文史”。隋朝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无忌进见,渊爱其才略,授任渭北行军典签。自此辅佐李世民,建立了唐朝政权,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武德九年(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历任尚书仆射、司空。为人谨慎,改任司徒。贞观十一年(637年)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贞观十七年,图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长孙无忌居第一。唐高宗即位,册封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二年(651年)奉命与律学士对唐律逐条解释,撰成《律疏》(宋以后称《唐律疏议》)30卷。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为许敬宗诬构,削爵流黔州(今贵州),自缢死。有诗三首。在李世民晚期,原本储君乃长子李承干,后李承干因荒淫无道,被削去储君之位,当时,李世民举棋不定,较喜爱另一子李泰,但长孙无忌推荐九子李治(即后来唐高宗),协助他成为储君。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由于反对武则天擅权,与武氏结怨。后遭武氏以谋反罪名诬陷,全宗族或杀或流放,长孙无忌本人遭流放至黔州,不久被迫自杀。

第二名宗室名王,独称军功——河间王李孝恭。

李孝恭(591年—640年),高祖从侄,父亲是李蔚。李渊自太原起兵,负责经略巴蜀。武德四年(621年)任夔州总管,大造战舰,练习水军,得李靖之助,灭萧铣,武德七年(624年)灭辅公佑,追除杜伏威名,籍没妻、子。其后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玄武门之变后,逐渐退出权力核心,晚年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

第三名贤辅谋深遭逢明主——莱公杜如晦。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中国陕西长安县)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重用。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书,其父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对杜如晦非常忌晦,他对齐王李元吉说:“秦王府中可惮之人,惟杜如晦与房玄龄耳。”被外调出秦王府。玄武门之变后,被拜为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贞观四年病重而死,年仅四十六。赠司空,徒封莱国公,谥曰成。

第四名智者尽言青史美臣——郑公魏征。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巨鹿曲城(今河北晋州市,又说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少时贫困,隋朝末投奔瓦岗军,兵败,归唐。后为窦建德俘获,念才而收之。建德兵败,复归唐。官至太子洗马,乃李建成近臣。玄武门之变后建成死,唐太宗以其耿直,升谏议大夫,后迁秘书监、侍中等职。犯颜直谏太宗二百余次。卒时,太宗悲恸之极,谓侍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魏徵死后,唐太宗亲自赋诗一首,追忆故人。

第五名命世之才善建嘉谋——梁公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初年名相。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秦王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是秦王得力的谋士之一。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十一年(656年)封梁国公;十六年(642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逝。因房玄龄善谋但有些优柔寡断,而杜如晦处事果断不善谋略,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

合称“房、杜”。

第六名才高望重社稷之臣——申公高土廉。

高士廉(575年-647年),山西太原仗义村人。唐代开国功臣。长孙皇后的舅父,官至尚书右仆射。唐太宗称他“涉猎古今,心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所乏者骨鲠规谏”,贞观十二年(627年)与黄门侍郎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葇、中书侍郎岑文本撰编《士族志》一百三十卷。有一子高真行。

第七名夺槊陷阵智勇双全——鄂公尉迟敬德。

尉迟恭(隋开皇五年585年—唐显庆三年658年),隋末唐初名将,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城区)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传说其面如黑炭。尉迟恭与秦琼为两位传统门神。

第八名南平吴会北定沙漠——卫公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是唐朝初期最著名的将领,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其兄李端,字药王,隋将(按照李氏族谱,李端为唐代中期名将李晟、李诉之祖)。其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第九名骨鲠大儒直言不隐——宋公萧瑀。

隋炀帝的皇后萧氏的弟弟,后来归顺唐朝,擅长行政,被李渊重用。李世民登基以后和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遭到排挤。

第十名临危不惧真正将军——褒公段志玄。

段志玄(?—642年),唐初齐州临淄(今淄博市)人。其父段偃师为太原书佐。李渊起兵时,授右领大都督府军头,隋大业十三年(617年),于潼关之战击败隋将屈突通,后以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中,与尉迟敬德等讨杀李建成和李元吉。贞观十一年(637年),被改封为褒国公,贞观十二年(638年),拜右卫大将军,贞观十四年(640年),加镇军大将军。贞观十六年(642年)病卒,赠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谥号“庄肃”。

第十一名开国猛将入京首功——夔公刘弘基。

刘弘基(582年—650年),雍州池阳人。父刘升是隋代河州刺史,弘基以父荫为右勋侍。大业末年,从炀帝征辽东,后私宰耕牛,故意犯罪,被县令关进监狱来躲兵役。自太原起事便追随李渊父子,与李世民友善,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屈突通。玄武门之变拥立有功。贞观年间因多次贪污被弹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是将他贬官。太宗征伐高丽,刘弘基又为前军大总管,力战有功。高宗永微元年(650年)病死,年六十九,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襄,陪葬昭陵。刘弘基临死前,遗命只留给诸子每人奴婢各十五人,良田五顷。认为子孙“若贤,固不藉多财;不贤,守此可以免饥冻。”

第十二名隋室贵臣唐朝义夫——蒋公屈突通。

屈突通(557年—628年),复姓屈突,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父亲屈突长卿,北周时任邛州刺史。雍州长安人。

第十三名参预谋略秦府能臣——勋公殷开山。

李渊旧部,太原起兵时投奔李渊,参与进攻长安。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与刘文静一同被追究责任,贬为庶民。后随李世民灭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在进攻刘黑达时,得病身亡,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个。

第十四名驸马英雄临危不惧——谯公柴绍。

李渊女婿,少有侠名,娶平阳公主,参与统一战争中的大部分战役,立下大功,曾率兵消灭最后一个反王梁师都,李世民登基后,也立下不少功劳。此人将在四十章以后出场,也是个重要人物。

第十五名太原从龙晚节不终——邳公长孙顺德。

长孙皇后的叔叔,太原起兵时和刘弘基一起招募兵马。攻打长安时任先锋,抓获屈突通。参加玄武门之变,后因贪污被贬官。

第十六名出身寒贱外恭内诡——勋公张亮。

原为李密部下,隶属李世绩,随李一同降唐。得房玄龄、李世绩推荐入李世民幕府。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派其到洛阳招募私党,被元吉告发而下狱,张拒不招供掩护了李世民,因而有功。贞观年间,因善于行政而颇得信任,又揭发侯君集谋反、随征高丽而立功。但其后因好巫术而逐渐名声败坏,贞观二十年被告谋反,受诛。

第十七名摧凶克敌恃宠矜功——陈公侯君集。

李世民心腹,常年担任其幕僚。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贞观年间,担任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击灭高昌。回朝后因私吞高昌战利品而被弹劾,为此怀恨在心。李世民诸子争当太子的斗争中,依附太子李承乾,图谋杀李世民拥立承乾,事泻被杀。

第十八名助定奇策英年早逝——郯公张公瑾。

原为王世充部下,后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荐进入李世民幕府。因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谋划而得到赏识,又在事变时充当主要打手,功劳很大。李世民登基后,以其为李靖副将抵御突厥,协助李靖灭亡突厥。次年病故,仅三十九岁。

第十九名骁勇虎臣义气将军——卢公程知节[程咬金]。

本名程咬金,原为瓦岗军勇将,李密失败后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秦叔宝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唐高宗时出征贺鲁,屠杀已投降的平民,因此免官,后病故。

第二十名德行淳备良谏纯臣——永兴公虞世南。

隋朝*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宇文化及江都兵变后被裹胁北返,宇文被灭后归窦建德,窦死后入李世民幕府。此后尽心辅佐李世民,被评价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贞观十二年病故。

第二十一名高祖旧臣举义殊功——邢公刘政会。

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此后负责留守太原,刘武周进攻时被俘。忠心不屈,还找机会打探刘武周军情秘报李渊。刘武周灭亡后获救。曾担任刑部尚书,贞观九年病故。

第二十二名忠纯不贰心存唐朝——莒公唐俭。

唐家与李家均为北齐大臣,有世交之谊,唐俭亦与李渊为友。参与李渊太原起兵的策划,为首义功臣。最大功劳是揭发独孤怀恩谋反,被特赐免死罪一次。贞观初年负责与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谋害”,竟奇迹般逃生。后来任民部尚书,因怠于政事贬官。唐高宗年间病故。

第二十三名国家长城义名天下——英公李绩。

原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死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纯臣”。遭窦建德进攻后,因父亲被窦擒为人质不得已投降。密谋暗杀窦重归唐朝,但未能成功,侥幸逃走。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达,又担任主将灭徐圆朗,随李孝恭灭辅公佑。拒绝李世民的拉拢,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与李靖一起灭亡突厥,此后十六年负责唐朝北边防御,多次击败薛延陀势力,又随李世民进攻高丽。李世民死后辅佐唐高宗,被委以军事,担任主将再次出征高丽,终于将高丽灭亡。唐高宗重画其形象于凌烟阁。灭高丽后次年病势。

第二十四名马槊英雄勇武绝伦——胡公秦叔宝。

秦琼(?—638年),字叔宝,中国唐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开国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济南五龙潭有其故居。历史上的秦琼以勇猛彪悍著称。最初是隋将来护儿部将,后随张须陀讨伐李密。兵败,张须陀战死,秦叔宝归裴

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为帐内骠骑。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于619年(唐高宗武德二年)同程知节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帐下。参加了李世民的历次征战,每战必先,常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626年(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之变,事后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秦琼晚年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常对人说:“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贞观十二年(638年),在任徐州都督时去世,陪葬昭陵。贞观十三年(639年),秦琼被追封为胡国公。贞观十七年(643年),秦琼与长孙无忌等人被图形凌烟阁,封为唐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教育孩子阅读心得体会3篇

教育孩子阅读心得体会3篇 教育孩子珍惜劳动果实可以养成孩子勤俭、朴实、爱护公物、热爱劳动等良好品质。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教育孩子阅读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孩子阅读心得体会范文1 《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种无私而又博爱的职业,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基础。作为幼儿教师,更需要用爱心和耐心来温暖呵护每一颗童稚的心灵,想要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尤其是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是非常的不容易的。这段时间里,我读了《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让我有很大的感触。书中提到说幼儿教师需要有什么样的精神、需要有什么样的专业素质、需要有什么样的教育智慧、需要有什么样的教育艺术。让我了解了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有哪些。 在《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一书中,作者分别从“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幼儿教师最需要的专业素养”,“幼儿教师最需要的教育智慧”和“幼儿教师最需要的教学艺术”这四方面来阐述了怎样做好一名幼儿教师。确实,要做好幼儿教师这份工作,单靠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充满爱心、痛心、和真心的付出;同时还需要我们老师间的相互配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不光这样,幼儿教师还应具有创新精神和终生学习的思想,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孩子的心中,教师是圣神的、无所不能、完美无缺的,而孩子本身就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对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观察细微,感受强烈,而且还会不加选择的模仿。因此,幼儿教师也应该从自身的言语、行动中使孩子的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比起对孩子一本正经的教育要有用得多。 我还了解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的东西很有很多。比如说,幼儿教师需要“幸福”。

《醉翁亭记》《太夫人教子》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题)

【古文阅读】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 太夫人①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②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节选自欧阳修《太夫人教子》) 注:①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②少微:微贱。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4分) ①名之者谁名: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 ③吾儿不能苟合于世苟: ④浯处之有素矣素: 1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醉翁之意不在酒乃记之而去(小石谭记》) B.在乎山水之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C.自其家少微时其真无马邪{《马说》 D.治其家以俭约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13.选出面波浪线句子朗读时停顿更恰当的一项(只填序号)(1分) ①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 ②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答案: 11.(1)取名,命名 (2)寄托 (3)苟且 (4)平时 12.D 13.② 14.(1)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2)你能安乐对待,我也能安乐对待啊。

《诫子书》《陈谏议教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诫子书》《陈谏议教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陈谏议教子 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②,蹄③啮④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⑤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⑥召子,曰:“汝⑦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⑧。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注释:①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②驭:驾驭马匹。③蹄:名词活用动词,踢。④啮:咬。⑤贾人:商人。⑥遽:马上,赶快。⑦汝:你。⑧直:通“值”,价值。 11.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1)非淡泊无以明志(1处) (2)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1处)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非学无以广才(______) (2)年与时驰(______) (3)不见是马(______) (4)贾人安能蓄之(______)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戒仆养之终老。 14.读了甲乙两段文字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结合选文分别写一写。 答案: 11.(1)非淡泊/无以明志 (2)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12.(1)增长(2)疾行,指迅速逝去(3)这(4)怎么,哪里13.(1)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2)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 14.示例:甲:(1)诸葛亮忠告孩子静以修身,启示我们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为人做人才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2)诸葛亮忠告孩子俭以养德,启示我们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3)诸葛亮忠告孩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启示我们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细心计划将来。(4)诸葛亮忠告孩子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启示我们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5)诸葛亮忠告孩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启示我们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缺少了持久力,就会半途而废。先要立志,不愿意刻苦学习,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乙:(1)陈谏议知道自己的马是劣马,都已经被人买走了,他还叫人要回来,退还他的钱。

《教子无方》阅读附答案

《教子无方》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小题。(12分) 教子无方 林海音 母亲骂我不会管孩子,她说我:“该管不管!”我也觉得我的儿童教育有点儿特别。 刚下过雨,孩子们向我请求: “让我们光脚去玩,好不好?” 我满口答应,孩子们高兴极了,脱下鞋子,卷起裤腿儿,三个一阵呼啸而去。母亲怪我放纵,她说满街雨水,不应当让孩子们光脚去蹚水,我回答母亲:“蹚水是顶好玩儿的事,我小的时候不是最爱蹚水吗?”母亲只好骂我一句:“该管不管!” 我记得童年时候,喜欢做的许多事情都是爸妈所不喜欢的,因为他们不喜欢,我便更喜欢,所以常常背着他们做。我和二妹谈起童年的淘气,至今犹觉开心。比如扯下床单把瘦鸡子似的三妹包在里面,我和二妹两头儿拉着,来回的摇,瘦鸡子笑,我们也笑,连管不了我们的奶奶都笑了起来了(可见她也喜欢淘气了),笑得没了力气,手一松,床单裹着人一齐摔倒地下,瘦鸡子哇的哭了,我们更笑得厉害,虽然知道爸爸回来免不了吃一顿手心板。 有一次我们要出门,二女儿问她的爸爸: “妈妈也出去吗?” 爸爸说:“是的。” 二女把两条长辫子往后一甩,拍着小手儿笑嘻嘻地向三女说: “妈妈也出去,我们好开心!” 我正在房里换衣服,听了似有所悟,他们像我一样吗?喜欢背着爸妈做些更淘气的勾当。我的爸妈那样管束我,并没有多大效力,我又何必施诸儿女?这以后,我便把尺度放宽,甚至有时帮助他们把枕头堆起来,造成一座结结实实的堡垒抵御敌人,枕头上常常留有他们的小泥脚印,母亲没办法,便只好又骂我:“该管不管!”我心想,他们的淘气还不及我的童年一半呢! 成年人总是绷着脸儿管教孩子,好像我们从未有过童年,不知童年乐趣为何物何事。有一天我正伏案记童年,院里一阵骚动,加上母亲唉唉叹声,我知道孩子们又惹了祸,母亲喊:“你来管管。”我疾步趋前,喝!三个丑小鸭一字儿排开,站在那里等候我发落。只见三张小脸儿三个颜色:我的小女儿一向就是“娇女儿泪多”,两行泪珠挂在她那“灵魂的窗户”上,闪闪发光;大女儿的脸上涂着“迷死弗多”口红,红得像台湾番鸭的脸;那老二,小字虽然没写完,鼻下却添了两撇仁丹胡子。一身的泥,一地的水。不管他们惹了什么样的祸,照着做母亲的习惯,总该上前各赏一记耳光,我本想发发脾气,但是看着他们三张等候发落的小花脸儿,想着我的童年,不禁哑然失笑。孩子们善观气色,便也扑哧哧都笑起来,我们娘儿四个笑成一团。母亲又骂我: “该管不管!”我也只好自叹“教子无方”了。 小题1:从全文看,作者有哪些事“该管不管”?(3分) 小题2:作者写自己童年的淘气故事,有什么用意?(3分)

《陈谏议教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陈谏议教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陈谏议教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原文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注释及译文 注释 1.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 2.驭:驾驭马匹。 3.蹄:名词活用动词,踢。 4.啮:咬。 5.仆:仆人,指养马的仆人。 6.因:于是。 7.遽:马上,赶快。 8.安:怎么,哪里。

9.贾(gu)人:商人。 10.直:通“值”,价值。 11.诘:责问。 12.贵臣:朝廷中的重臣。 13.制:制服。 14.蹄:踢。 15.彼:那。 16.厩:马棚。 17.曰:说,回答。 18.汝:你。 19.售:卖。 20.戒:通“诫”,告诫。 21.劣:烈性的 【试题】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可驭:驾驭 B.蹄啮伤人多矣:踢

C.汝为贵臣:你 D.而偿其直:直接 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见是马:没有看到这匹马。 B.谏议遽招子:谏议马上召来儿子。 C.贾人安能蓄之: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 D.戒仆养之终老:让仆人养它到老。 3.对上面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谏议“急命人追贾人取马”是怕劣马“移祸于人也!” B.陈谏议的儿子陈尧咨处事为人淳朴、忠信、宽容。 C.“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是对陈谏议的赞扬评价。 D.“陈谏议教子”这则短文印证了《论语》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名言。 【参考答案】 1. D 2. D(警告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不准再卖出) 3. B 直接译文

《教子无方》阅读题及答案

教子无方 林海音 母亲骂我不会管教孩子,她说我:“该管不管!”我也觉得我的儿童教育有点儿特别。 刚下过雨,孩子们向我请求: “让我们光脚去玩,好不好?” 我满口答应,孩子们高兴极了,脱下板板,卷起裤腿儿,三个一阵呼啸而去。母亲怪我放纵,她说满街雨水,不应当让孩子们光脚去蹚水,我回答母亲:“蹚水是顶好玩儿的事,我小的时候不是最爱蹚水吗?”母亲只好骂我一句:“该管不管!” …… 雨天无聊,孩子们最喜欢爬到壁橱里去玩,我起初是绝对不许的,如果他们乘我买菜的时候爬到里面去,回来一定会挨我一顿臭骂。有一次我们要出门,二的问爸爸: “妈妈也出去吗?” 爸爸说:“是的。” 二的把两条长辫子往后一甩,拍着小手儿笑嘻嘻地向三说: “妈妈也出去,我们好开心!” 我正在房里换衣服,听了似有所悟,他们像我一样吗?喜欢背着爸妈做些更淘气的勾当?我的爸妈那样管束我,并没有多大效力,我又何必施诸儿女?这以后,我便把尺度放宽,甚至有时帮助他们把枕头堆起来,造成一座结结实实的堡垒抵御敌人,枕头上常常留有他们的小泥脚印,母亲没办法,便只好又骂我:“该管不管!”我心想,他们的淘气还不及我的童年一半呢? 成年人总是绷着脸儿管教孩子,好像我们从未有过童年,不知童年乐趣为何物何事。有一天我正伏案记童年,院里一阵骚动,加上母亲唉唉叹声,我知道孩子们又惹了祸,母亲喊:“你来管管。”我疾步趋前,喝!三个丑小鸭一字儿排开,站在那里等候我发落。只见三张小脸儿三个颜色:我的小女儿一向就是“娇女儿泪多”,两行泪珠挂在她那“灵魂的窗户”上,闪闪发光;大女儿的脸上涂着“迷死弗多”口红,红得像台湾番鸭的脸;那老大,小字虽然没写完,鼻下却添了两撇仁丹胡子。一身的泥,一地的水。不管他们惹了什么样的祸,照着做母亲的习惯,总该上前各赏一记耳光,我本想发发脾气,但是看着他们三张等候发落的小花脸儿,想着我的童年,不禁哑然失笑。孩子们善观气色,便也扑哧哧都笑起来,我们娘儿四个笑成一团。母亲又骂我: “该管不管!”我也只好自叹“教子无方”了。 1、从全文看,作者有哪些事“该管不管”? 2、作者写自己童年的淘气故事,有什么用意? 3、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大女儿的脸上涂这“迷死佛多”口红,红得像台湾番鸭的脸) 4、从全文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答案: 1、.孩子们趟街上的雨水、堆枕头玩游戏、涂花脸三件事。(3分.每要点1分) 2、.将自己的淘气与孩子们对比,来说明这种童年乐趣是所有孩子的天性。(3分.意思对即可) 3、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女儿花脸模样的淘气与可爱。(共3分,修辞1分,表达效果2分,意思到即可) 4、“尊重理解孩子,顺应儿童天性,有独特的教育方式的母亲”。(或文章让人感受到的并非是不负责任的母亲,而是一个很善于体察和引导孩子,懂得教育规律的母亲,从文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宽厚、慈爱而又活泼、淘气的可爱性格)(3分。意思到即可)

《太宗教子》阅读答案附译文

太宗教子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①,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教诲晓喻)。见其临食将饭,谓曰:“汝知饭乎?”对曰:“不知。”曰:“凡稼穑②艰难,皆出人力,不夺③其时,常有此饭。”见其乘马,又谓曰:“汝知马乎?”对曰:“不知。”曰:“能代人劳苦者也,以时休息,不尽其力,则可以常有马也。”见其乘舟,又谓曰:“汝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于曲木之下,又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此傅说⑤所言,可以自鉴。”注:①世子:即太子。②稼穑:播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③夺:抢占。④黎庶:百姓。⑤傅说:人名,商王时名相。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太宗谓侍臣曰(2)见其临食将饭(3)尔方为人主(4)可以自鉴 12.下列句中加点的“其”与“见其乘舟”中“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安陵君其许寡人 B.其一犬坐于前C.其如土石何? D.择其善者而从之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2)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 14.太宗教育儿子,从生活的小事设问,引出治国的大道理,避免了空洞说教。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表。(3分)生活小事情治国大道理吃饭提倡节俭①乘舟②休息③参考答案:www.11.(4分)告诉、对……说(2)面对(3)刚刚(4)借鉴(照镜子)12.(2分)D13.(4分)(1)但最近自建立太子以来,遇到事物都要对他教诲晓喻。(2)做君主的虽然(即使)有时做出一些荒唐的事,但是虚心接受谏言就可以圣明。14.(3分)乘马:提倡休养生息。乘舟:体恤百姓(对百姓施行仁政)。休息:善于纳谏。译文: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古时候有胎教世子的说法,我却没有时间考虑这事。但最近自建立太子以来,遇到事物都要对他教诲晓谕。见他对着饭菜准备吃饭时,便问他:‘你知道饭是怎样来的?’回答说:‘不知道。’我说:‘凡是播种、收获的农事都很艰难辛苦,全靠农民努力务农,不去占用他们劳作的时间,才常有这样的饭吃。’看到他骑马,又问他:‘你知道马是怎样来的吗?’回答说:‘不知道。’我说:‘这是能够替人代劳的东西,要使他既劳作又得到休息,不耗尽气力,这样就可以常有马骑。’看到他乘船,又问他:‘你知道船是怎样运行的吗?’回答说:‘不知道。’我说:‘船好比君主,水好比是百姓,水能浮载船,也能推翻船,你不久将做君主了,怎能不畏惧!’看到他在弯曲的树下休息,又问他:‘你知道弯曲的树如何能正直吗?’回答说:不知道。’我说:‘这树虽然弯曲,打上墨线就可以正直成材。做君主的虽然有时做出一些荒唐的事,但是虚心接受谏诤就可以圣明,这是傅说讲的道理,可以对照自己作为鉴戒。”

小学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小学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 杨生畜一犬,甚爱之。一日,生夜行,堕涸井中。犬吠彻夜,旦日,有行人过,往视,见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人曰:“以此犬见与。”生曰:“此犬尝屡次活我,不得与尔。”行人曰:“若不与我,便不出尔。”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天,犬夜走归杨生家。 1.为下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若不与我,“与”:_________ A.和 B.结交 C.给 D.赞成 (2)犬引颈下视井中,“引”:____________ A.延续 B.伸长 C.举 D.导引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文中“甚爱之”中的“之”指代__________,“生知其意,遂应之”中的“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 4.杨生答应行人要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一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1)众皆弃去.()(2)破.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 二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 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 1.解释下列词语。 A.嬉: B.贾人: 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 三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 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 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 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 2.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2)遂.烹彘也()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

孙道荣《教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美文赏析(13分) 教子 孙道荣 ①在我前面,手拉手走着一对母子,孩子四五岁的样子,虎头虎脑,很可爱。 ②小区门口的岗亭上,笔直地站着一位保安。小区物业为了改善小区的形象,做到文明服务,要求值勤保安,在业主经过时,必须敬礼。母子从保安身边走过时,保安“啪”地向他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年轻的妈妈牵着 儿子的手,忽然停了下来,弯下腰对儿子说:“叔叔向你敬礼,你是不是应该表示感谢啊?”孩子看看妈妈,又 仰头看着保安,也抬起手臂,学着保安的样子,敬了个礼,并用稚嫩的童音对保安说:“谢谢叔叔。”年轻的保 安脸竟然红了,连连摆手:“小朋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妈妈赞许地对孩子说:“小朋友就应该这样讲礼貌。”得到妈妈的表扬,孩子一脸灿烂。 ③这一幕,让我非常感动。很钦佩这位年轻的妈妈,通过这样一些细小的举动,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做人的 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尊重别人,礼貌待人。 ④他们沿着小区的道路,朝前走去,我也继续跟在他们后面往家走。孩子一边走,一边还在兴奋地和妈妈讨 论这件事。“刚才那个保安叔叔,好帅啊。”孩子说。年轻的妈妈点点头。孩子忽然仰起脸,激动地对妈妈说, “长大了我也要当保安,妈妈,你说好吗?”妈妈停下了脚步,瞪着孩子,“没出息!长大了,你要像爷爷一样 当领导,或者像爸爸一样,自己做老板。只有没出息的人,才会去做保安。”似乎还觉得不够,年轻妈妈又重重 地加了一句:“儿子,我跟你讲,长大了你要是不好好念书,就只能像刚才那个保安一样,一辈子没出息地替别 人站岗,明白吗?”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⑤听着这对母子的对话,我惊愕不已。年轻的妈妈,又一次拿活生生的例子,教育了一回自己的孩子。可是,这前后两次的教育,多么截然不同啊! ⑥这让我想起另一次经历。年前的一天,单位组织一帮人,去慰问扶贫结队户。一位同事将儿子也带上了, 同事想找个家里有同龄孩子的困难户,一方面帮他们一把,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的儿子好好上一课,让他认识到自 己的生活,已经多么幸福。我们陪着那位同事,来到了一个特别困难的家庭,女主人因重病常年卧床不起,两个 孩子,一个读初中,一个上小学,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了男主人一个人的肩上,日子过得很艰难。在介绍了情况 后,同事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让儿子亲手交给困难户家的男主人。男主人推阻再三,最后,在我们的劝说 下,从孩子的手上,接过了那个红包。同事的儿子还掏出了自己的几十元零花钱,送给了困难户家上小学的孩子。 两个孩子的手,紧紧地拉在了一起。 ⑦回来的路上,我们对同事的做法都大加赞赏,一致认为,这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同事摸着儿子的头,夸 奖他今天的表现非常好。孩子有点害羞地低下了头。没想到,同事又趁热打铁地教育儿子:“看到了吧,回去不 好好读书,将来你就会和那个叔叔一个下场。” ⑧一车人错愕不已。 ⑨也许我的这位同事,与我在小区所遇到的那位母亲一样,急迫地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是,这一课的背后, 是多么让人悲凉和痛心的现实啊。我不能确定,我们在孩子心灵中,到底埋下的是怎样一颗种子。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所写的两件事。(2分) 答:① 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 14、在小区里见到的一幕,使“我”对那位母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用两个词语概括出这种变化: 答:--> (2分) 15、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3分) ⑴从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说出你对第⑨段中加点词语“种子”的理解。(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教子》阅读答案附翻译

教子 王大司马①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②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③时有一学士④,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⑤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⑥,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导读:文中列举了正反两个教子事例,孰好孰坏,读者一目了然。作者用意也不难分辨。 注释:①王大司马:即王僧辨(?~555年),南朝梁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字君才,初仕北魏,归粱后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②湓(p n)城:也称湓口,古城名。③梁元帝:即萧绎(508~554年),字世诚,南朝梁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初封湘东王,镇守江陵(今属湖北),侯景叛乱时,派王僧辨、陈霸先等讨景,事平后,在江陵即帝位。在位三年,为西魏所掳,被杀。④学士:官名,南北朝时,学士为编纂撰述之官。⑤揜:同掩,遮蔽,掩盖。⑥婚宦:结婚和做官。此指成年。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性甚严正( ) 2.年逾四十( ) 3.少不如意( ) 4.揜藏文饰( ) 二、翻译 1.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将魏老夫人教子与梁元帝时一父亲教子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作一正反_______,来说明教子的重要性,切不可一味娇惯溺爱自己的子女。 四、试举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正面、反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子 大司马王僧辨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非常严谨方正;王僧辨在湓城驻守时,是统率三千人的将领,年龄已过四十岁,但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还用棍棒教训他,所以王僧辨才能成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实战篇)阅读题参考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及翻译 一、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其始折旋疾徐.()(2)乃四顾.胆落()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________ ___ (2)椎鼓径进……___________ _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 。 二、鲁人徙越 读下列这则文言文,回答14~16题(6分)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 (1)或.谓之曰( ) (2)以.子之长( ) 2.翻译划线句(2分)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译文: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芒山盗 宣和间,芒山有盗临刑,母亲与之诀(jué)。盗对母云:“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母与之乳,盗啮断乳头,流血满地,母死。盗因告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故恨杀之。”呜呼!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愿如儿时一吮.母乳( ) (2)盗因.告刑者曰( ) (3)以至不检.( ) (4)夫.语“教子婴孩”( )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 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 (2) 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译文:

陈谏议教子阅读答案

陈谏议教子阅读答案 导读: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下面是陈谏议教子阅读答案,请参考. 陈谏议教子阅读答案 原文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注释及译文 注释 1.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 2.驭:驾驭马匹。 3.蹄:名词活用动词,踢。 4.啮:咬。 5.仆:仆人,指养马的仆人。 6.因:于是。 7.遽:马上,赶快。

8.安:怎么,哪里。 9.贾(gu)人:商人。 10.直:通“值”,价值。 11.诘:责问。 12.贵臣:朝廷中的重臣。 13.制:制服。 14.蹄:踢。 15.彼:那。 16.厩:马棚。 17.曰:说,回答。 18.汝:你。 19.售:卖。 20.戒:通“诫”,告诫。 21.劣:烈性的 【试题】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可驭:驾驭 B.蹄啮伤人多矣:踢C.汝为贵臣:你 D.而偿其直:直接 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见是马:没有看到这匹马。 B.谏议遽招子:谏议马上召来儿子。

C.贾人安能蓄之: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 D.戒仆养之终老:让仆人养它到老。 3.对上面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谏议“急命人追贾人取马”是怕劣马“移祸于人也!” B.陈谏议的'儿子陈尧咨处事为人淳朴、忠信、宽容。 C.“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是对陈谏议的赞扬评价。 D.“陈谏议教子”这则短文印证了《论语》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名言。 【参考答案】 1. D 2. D(警告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不准再卖出) 3. B 直接译文 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没人能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一天,他走进马厩,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被陈尧咨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当时正为翰林学士)。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人还不能管住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儿女》阅读及答案

《儿女》阅读及答案 儿女(节选) 朱自清 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 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我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上是饭粒呀,汤汁呀,

骨头呀,渣滓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吃饭而外,他们的大事便是游戏。游戏时,大的有大主意,小的有小主意,各自坚持不下,于是争执起来;或者大的欺负了小的,或者小的竞欺负了大的,被欺负的哭着嚷着,到我或妻的面前诉苦。我大抵仍旧要用老法子来判断的,但不理的时候也有。最为难的,是争夺玩具的时候:这一个的与那一个的是同样的东西,却偏要那一个的;而那一个便偏不答应。在这种情形之下,不论如何,终于是非哭了不可的。这些事件自然不至于天天全有.但大致总有好些起。我若坐在家里看书或写什么东西,管保一点钟里要分几回心,或站起来一两次的。若是雨天或礼拜日,孩子们在家的多,那么,摊开书竞看不下一行,提起笔也写不出一个字的事,也有过的。我常和妻说,“我们家真是成日的千军万马呀!”有时是不但“成日”,连夜里也有兵马在进行着,在有吃乳或生病的孩子的时候! 我的朋友大概都是爱孩子的。少谷有一回写信责备我,说儿女的吵闹,也是很有趣的,何至可厌到如我所说;他说他真不解。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圣陶也常常为孩子操心:小学毕业了,到什么中学好呢?——这样的话,他和我说过两三回了。我对他们只有惭愧!可是近来我也渐渐觉着自己的责任。我想,第一该将孩子们团聚起来,其次便该给他们些力量。我亲眼见过一个爱儿女的人,因为

教子文言文阅读答案

教子文言文阅读答案 教子 王大司马①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②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③时有一学士④,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⑤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⑥,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导读:文中列举了正反两个“教子”事例,孰好孰坏,读者一目了然。作者用意也不难分辨。 注释:①王大司马:即王僧辨(?~555年),南朝梁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字君才,初仕北魏,归粱后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②湓(p n)城:也称湓口,古城名。③梁元帝:即萧绎(508~554年),字世诚,南朝梁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初封湘东王,镇守江陵(今属湖北),侯景叛乱时,派王僧辨、陈霸先等讨景,事平后,在江陵即帝位。在位三年,为西魏所掳,被杀。④学士:官名,南北朝时,学士为编纂撰述之官。 ⑤揜:同“掩”,遮蔽,掩盖。⑥婚宦:结婚和做官。此指成年。 阅读题: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性甚严正( ) 2.年逾四十( ) 3.少不如意( ) 4.揜藏文饰( ) 二、翻译 1.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2.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 三、文中将魏老夫人教子与梁元帝时一父亲教子的_____和_____作一正反_______,来说明教子的重要性,切不可一味娇惯溺爱自己的子女。 四、试举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正面、反面) 参考答案: 一、l.品性 2.超过 3.稍微 4.掩饰 二、1.(王僧辨)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仍用棍棒教训他,所以(王僧辨)能成就功业。 2.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 三、方式结果对比 四、孟母三迁;伤仲永…… 本文语文网,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儿女》阅读及答案

《儿女》阅读及答案 儿女 (节选) 朱自清 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 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我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

上是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吃饭而外,他们的大事便是游戏。游戏时,大的有大主意,小的有小主意,各自坚持不下,于是争执起来;或者大的欺负了小的,或者小的竞欺负了大的,被欺负的哭着嚷着,到我或妻的面前诉苦。我大抵仍旧要用老法子来判断的,但不理的时候也有。最为难的,是争夺玩具的时候:这一个的与那一个的是同样的东西,却偏要那一个的;而那一个便偏不答应。在这种情形之下,不论如何,终于是非哭了不可的。这些事件自然不至于天天全有.但大致总有好些起。我若坐在家里看书或写什么东西,管保一点钟里要分几回心,或站起来一两次的。若是雨天或礼拜日,孩子们在家的多,那么,摊开书竞看不下一行,提起笔也写不出一个字的事,也有过的。我常和妻说,“我们家真是成日的千军万马呀!”有时是不但“成日”,连夜里也有兵马在进行着,在有吃乳或生病的孩子的时候! 我的朋友大概都是爱孩子的。少谷有一回写信责备我,说儿女的吵闹,也是很有趣的,何至可厌到如我所说;他说他真不解。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圣陶也常常为孩子操心:小学毕业了,到什么中学好呢?——这样的话,他和我说过两三回了。我对他们只有惭愧!可是近来我也渐渐觉着自己的责任。我想,第一该将孩子们团聚

《太宗教子》阅读附答案

《太宗教子》阅读附答案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太宗教子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①,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教诲晓喻)。见其临食将饭,谓曰:“汝知饭乎?”对曰:“不知。”曰:“凡稼穑②艰难,皆出人力,不夺③其时,常有此饭。”见其乘马,又谓曰:“汝知马乎?”对曰:“不知。”曰:“能代人劳苦者也,以时休息,不尽其力,则可以常有马也。”见其乘舟,又谓曰:“汝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于曲木之下,又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此傅说⑤所言,可以自鉴。”不注:①世子:即太子。②稼穑:播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③夺:抢占。 ④黎庶:百姓。⑤傅说:人名,商王时名相。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1)太宗谓侍臣曰(2)见其临食将饭 (3)尔方为人主(4)可以自鉴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其”与“见其乘舟”中“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安陵君其许寡人B.其一犬坐于前 C.其如土石何?D.择其善者而从之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 (2)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 小题4:太宗教育儿子,从生活的小事设问,引出治国的大道理,避免了空洞说教。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表。(3分) 生活小事情 治国大道理 吃饭 提倡节俭 ① 乘舟 ② 休息 ③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告诉、对……说(2)面对(3)刚刚(4)借鉴(照镜子)小题1:(2分)D 小题1:(4分)(1)但最近自建立太子以来,遇到事物都要对他教诲晓喻。 (2)做君主的虽然(即使)有时做出一些荒唐的事,但是虚心接受谏言就可以圣明。 小题1:(3分)乘马:提倡休养生息。乘舟:体恤百姓(对百姓施行仁政)。

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 (一)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1)众皆弃去.()(2)破.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 (二)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 1.解释下列词语。 A.嬉: B.贾人: 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 故:。 (三)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 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 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 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 2.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止.()(2)遂.烹彘也遂.()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 (四)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2019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许允妇教子免祸》

2019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许允妇教子 免祸》 2017年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许允妇教子免祸》 许允为晋景王①所诛,门生②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蚤③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 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④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 [注:①晋景王,即司马师。②门生,两晋、南北朝时依附于世家 豪族的人。③蚤,通“早”。④钟会,三国时魏人,官至司徒。] 1.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门生走入告其妇走入:跑进(内室)。 B.无豫诸儿事无豫:不关。 C.景王遣钟会看之之:代许允的妻子及孩子。 D.汝等虽佳汝等:你们几个。 E.才具不多具:才能。 F.会止便止会:正好。 2.画线语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妇正在机中”——许允的妻子正在机上纺织。 B.“蚤知尔耳”——早就知道会这样的。尔,代词“这”。 C.“后徙居墓所”——后来迁居到许允的墓地居住。 D.“若才流及父”——如果才能的品级赶得上其父。流,品级。

E.“儿以咨母”——孩子们为钟会要来之事向母亲请教。 F.“率胸怀与语”——敞开胸怀和“话匣子”。 3.翻译“会反,以状对,卒免”一句。 4.总览《许允妇故事三则》说说许允的妻子是怎样一个人。 【参考答案】 1.C(之,代许允的几个儿子)2.F(应为:胸怀坦白地与钟会交谈) 3.钟会回去后,把许允几个儿子的状况报告给景王,几个儿子最终免于被害。 4.是一个聪明果敢,有政治头脑的人。

孟母教子阅读答案

孟母教子阅读答案 【篇一: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 s=txt>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 _________ __ _,到乡翻似烂柯人。 2)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 3),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4)____ ______,_______ ___ ,此事古难全。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达全曲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是一幅绚丽的画,描绘着瑰()丽的诗篇;,;亲情是一 首嘹亮的歌,和谐地演奏着乐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2)划横线线的句子中有错误,请改正。(2分) (3)仿照前后语句,在文中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 意连贯。(2分)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材料一:光明日报以“在网络时代如何看待汉字的书写”为主题做过 问卷调查,发现 “44.25%的人觉得自己的字不好看,41.52%的人经常提笔忘字,14.23%的人经常写错别字, 55.29%的人存在别字现象。” 材料二:2014年3月17日,我市首届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团体总 决赛在市广电总台演 播厅火热开赛。这场比赛是由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市教育局、 市广电总台联合主办的。 举办这样的大赛主要是为了让更多人,特别是中学生,领略汉字之美,传承汉字文化。 (1)阅读材料一,写出你的发现。(2分) (2)从材料二中提取主要信息,为该则材料拟写标题。(不超过 15个字)(2分)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