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

“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

“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
“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

“混合经济”的理论模型

新古典综合学派继承了凯思斯和汉森(1887—1975年)关于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的理论观点,以“混合经济”作为新古典综合理论分析的制度前提。

凯恩斯在《通论》第二十四章中曾说过,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唯一切实办法”,就是扩大政府的机能,“让国家之权威与私人之策动力量互相合作。”1这是关于“混合经济”论点的最初由来。汉森在他1941年发表的《财政政策和经济周期》一书中,较为系统地解释了“混合经济”的含义。他指出,从19世纪末期以后,世界上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纯粹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而是同时存在着“社会化”的公共经济,因而成了“公私混合经济”。或称“双重经济”。汉森认为,必须从双重意义上来理解这种“混合经济”,即生产领域的“公私混合经济”(如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并存)和收入与消费方面的“公私混合经济”(如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福利开支与私人收入相消费的并存)。根据汉森的看法,无论是在美国或西欧,都存在着从个人主义的经济向以社会福利为重点的“公私混合经济”过渡的趋势。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也用专门的篇幅来阐述了“混合经济”,根据他的看法,“混合经济”就是国家机构和私人机构共同对经济实施控制,也就是政府和私人企业并作,垄断与竞争并存的混合经济制度。萨缪尔森说:“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事实是:现代混合经济国家的人民都要求他们的代议制政府采取各种经济政策,来维持高额的就业数量,旺盛的经济增长和稳定的物价水平。”2由此可见,“混合经济”实质上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混合经济”的特点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主,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同时,政府必须根据市场情况,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以熨平经济波动,保证宏观经济的均衡增长。

从经济理论分析的特征来看,新古典综合派对“混合经济”运行机制进行地比分析的出发点,是标准凯恩斯理论中的收入——支出模型。在这一理论分析的接础上,新古典综合派阐述了他们的经济增长理论,经济波动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经济政策主张。

新古典综合派首先从“两部门经济”(只存在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这一最简单的模型入手,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循环与经济活动水平的关系。根据凯恩斯的收入——支出地论,一国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Y)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加以考察:从供给角度看,国民收入等于消费(C)和储蓄(S)之和;从需求角度看,国民收入等于用于消费的支出(C)和用于投资的支出(I)的总和。如果社会经济的总收入等于总支出,即

C+S=Y=C+I (1.1) 或者,投资等于储蓄,I=S (1.2)

则社会经济中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达到均衡。

在上述方程中,当总供给(收入)等于总需求(支出),或者储蓄等于投资时,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状态。假如由C+I所决定的国民收入(Y)之值小于潜在的国民收入(即实现充分就业会有的国民收入),这表现为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反之,假如总需求超过了按固定不变的价格计算的潜在国民收入,就将出现凯恩斯在其物价理论中所说的由于过度需求引起的通货膨胀。

1凯恩斯:《通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21页。

2萨缪尔森:《经济学》应为第11版第348页。

为了避免经济生活中常常出现的过度需求和有效需求不足,新古典综合派根据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思想,在收入——支出模型中引进了政府税收(T)和政府支出(Gt)两个因素,建立了一个所谓“三部门经济”模型。这样,国民收入从收入(或供给)角度看,Y=C+S+T;从支出(或需求)角度看,Y=C+I+G t。因而,在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的均衡条件下,“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支出模型可以写作如下形式:

C-S+T=C+I+G t(1.3)

或者C+S=C+I+(G t-T)

由于在模型中引进了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因素,就可以通过政府的活动来调节社会经济中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

如果C+I+G t>C+S+T,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通货膨胀局面。这时,政府可以采取减少财政开支,或者增加税收,或者双管齐下的经济政策,来抑制总需求,使总需求与总供给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条件下达到充分就业均衡。

如果C+I+G t<C+S+T,出现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即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这时,政府可以采取增加财政开支,或者减少税收,或者双管齐下的经济政策,刺激有效需求,使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上述收入——支出模型的分析表明,只要通过政府运用财政政策,适当地扩大或减少政府的开支和收入,就能够通过需求管理政策,使资本主义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但是,上述分析并没有完全包括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如果要在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中包括凯恩斯以流动偏好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货币利息理论。就必须采用“希克斯—汉森模型”。

“希克斯—汉森模型”(又称“IS—LM分析”,将在第四章中介绍)在新古典综合的收入——支出分析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IS—LM分析中,IS曲线上的每一点代大与某一给定的利息率相应的投资和储蓄相等的国民收入水平,它反映了商品市场上总需求与总供给一致时,国民收入水平与利息率之间的反方向变化关系;LM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在货币供给量既定条件下,与每一国民收入水平相应的货币市场上需求与供给一致时会有的利息率,因而一条LM曲线表达的是在货币供给量给定的条件下,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的同方向变化关系。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表示,社会经济活动中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以及在此均衡状态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的均衡值。IS—LM分析所采用的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方法,所说明的却是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它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和新古典的“一般均衡理论”结合的标准产物。此外,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着重宏观经济的需求分析,强调以财政政策为重点的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新古典综合派则通过IS —LM分析近—步说明了宏观货币政策作为财政政策补充手段的重要性,强调政府应同时采取刺激投资需求的财政政策和增加货币供给的货币政策,以便能够通过利息率的中介作用,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实现充分就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