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企业精细化生产管理强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企业精细化生产管理强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企业精细化生产管理强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企业精细化生产管理强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企业精细化生产管理强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精细化管理中企业生产管理的应用研究

【第一章】企业生产管理模式优化探析绪论

【第二章】精细化管理与生产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3.1 3.2】A公司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3 3.4】生产管理部门问题成因分析

【4.1 - 4.3】生产计划管理流程与公司组织的优化

【4.4 - 4.6】设备隐患预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健全

【第五章】A公司精细化运营实施保障及绩效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企业精细化生产管理强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本文在对精细化管理、生产计划管理以及设备管理等生产管理相关理论进行综合叙述的基础上,以A 公司为例,对其生产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相应指出了问题成因。其次,针对指出的几方面生产管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生产经营提升策略。最后,对提出的生产经营提升策略实施进行了分析。具体工作如下:(1)A 公司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生产计划准确性不高,生产交货期不稳定,原材料库存比例过高,产品一次性合格

率偏低,设备故障率高以及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问题发生的相应原因,包括生产管理流程不完善,生产计划编制不准确,生产管理部门职能划分不清晰,生产管理协同性不高,故障和隐患管理缺乏预测机制,信息化系统应用不足。

(2)A 公司生产管理精细化运作策略:针对A 公司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应的提出了生产经营提升策略,包括优化生产计划流程,优化生产管理流程,优化公司组织结构,健全设备隐患预测管理机制以及完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3)A 公司精细化运营实施保障与绩效分析:在实施保障方面主要包括建立服务中心和生产指挥中心,完善生产员工培训工作;在绩效分析方面主要实现了交货期的优化提升,库存量的控制,产出水平的提高以及次品率的降低。

6.2 未来展望。

针对A 公司存在的生产管理问题,在充分运用提出的相关解决策略的基础上,还要对以下方面的工作进行提升,包括:

(1)鉴于2014 年A 公司收益有所回升的趋势,应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核心人才的引进方面,提升现有员工的待遇水平,解决员工工作消极的问题。

(2)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软件,加快公司整体信息化覆盖,实现各管理职能的信息化管理集成,提升管理效率。

(3)不断深入实施精细化生产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提升企业现有管理水平。

另外,本文提出的A 公司生产管理提升策略研究,是以A 公司为例提出的,是根据A 公司生产管理现状以及其存在的生产管理问题提出的,对于其他企业以及行业的适用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Harrington H J.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 [M]. McGraw-Hill, 1991

[2] O'Neill P, Sohal A S.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A r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 [J].Technovation, 1999, 19 (9):571-581

[3] Hammer M, Champy J. 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 - 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M].Nicholas Brealey Publishing, 1993

[4] Chan F, Qi H. Feasibility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for supply chain: A process-based approach and measures [J].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2003, 14(3):179-190

[5] Bruin D B, Verschut A, Wierstra 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Business Processes [J].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2000, 7(2):87-96

[6] Kueng P, Kawalek P. Goal-based business process models: creation and evaluation [J].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2011, 3(1):17-38

[7] Hammer M. Process management and the future of six sigma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12, 43(2):26-32

[8] Martinsons MG, Hempel PS. Chinese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1, 18(6):393-407

[9] Hatten K J, Rosenthal S R. Managing the process-centred Enterprise [J]. Long Range Planning, 2009, 32(3):293-310

[10] 陈越敏。内部生产定额与"精细化管理"[J].中国勘察设计,2008, (8):77-80

[11] 唐晓芬。六西格玛核心教程-黑带读本[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12] 黄彦忠,韦利民。推进柔性生产模式的探讨[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8, (3):19-21

[13] 王惠芬,左小德,孙先锦等。应用MRP 计划实现生产管理科学化[J]. 科技管理研究,2010, (4):37-39

[14] 蒋贵善等。生产与运作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15] 吴代。流程再造及ERP 系统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应用的研究与实施[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6

[16] 付忠璋。以车间主任为中心的现场管理体制与方法[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 8(3):70-73

[17] 王瑞金等。现代生产管理及其实用方法[M].长春:吉林大学

出版社,1986

[18] 吴海英。生产过程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9] 徐雪峰。企业业务流程管理能力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20] 周秀淦。现代企业管理原理[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21] 齐二石,刘子先。丰田生产方式及其应用[J].企业管理,1998, (3):37-39

[22] 林松益,易静蓉,刘桂雄。自动控制理论在生产管理的应用探索[J].机电工程技术,2003, 32(5):25-27

[23] 程刚,史耀耀,李山,张晓辉。制造企业流程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 34(10):95-97

[24] 汪伟海。基于全球价值链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探讨[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8, (1):13-17

[25] 吴先聪,王成璋。群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绩效评价指标权重[J].企业经济,2008, (2):30-32

[26] 李自如。现代工业企业管理[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27] 刘俊娥,贾增科,赵亭。基于可靠性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27):301

[28] 包菊芳。现代生产管理新方式与设备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

修,2001, (2):8-10

[29] 孙建开,程爱学。生产总监[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

[30] 罗伟,刘介明,陈云。企业业务流程风险管理的原理与方法[J].经济论坛,2007,(13):94-96

[31] 崔南方,陈荣秋,李永平。业务流程绩效综合评估的DEA 方法[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 27(4):92-95

[32] 辛玉红,朱铁丹,史韦馨。基于可靠性的企业优化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38(3):67-73

[33] 郭炳。建立适发应市场的生产管理体系[J].轮胎工业,2003, 23(8):494-496

[34] 李因果,李新春。综合评价模型权重确定方法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9(2):92-97

[35] 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6] 王玉玲,李方义,李剑峰,陈建。系统可靠度分配的模糊层次分析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 (2):13-16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总结

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总结 自从总公司下发《关于项目经营管理细则及检查评分标准(暂行)》的工作通知,我项目部成立了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并按部就班的进行实施。 我项目部在建成立了多个精细化管理小组,由安全生产技术部,材料设备科、预算经营科、财务科,办公室和项目部组成人员,现在,我项目部精细化管理活动的开展情况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项目管理,工程情况和人员管理方面 在精细化管理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四点措施: 1、以点带面,不断完善。 首先响应总公司号召和要求,在公司全程监督之下,通过精细化管理要求,我项目部在建成立了多个精细化管理小组,从而能大大激发了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精细化管理成员的凝聚力。项目部经理经常和同精细化管理成员商量,征求精细化管理成员意见,集思广益,杜绝了个人说了算的不民-主现象。其次在工作中出了问题,项目部经理也主动承担责任,靠上去帮助分析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尽快解决。 2、注重沟通,以情感人。 工作中有了矛盾,不回避,要诚恳、耐心的去沟通交流,要注意团结那些对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职工有了困难主动热心帮助。

3、多注意发扬优点,不吝啬表扬。 工作中避免只盯职工的缺点,注重发现其优点,引导职工积极改正缺点。 4、培养职工树立精细化管理成员集体观念。 项目部的收入、荣誉取决于精细化管理的每一个成员,注重培养精细化管理成员的团队意识,只有团结才能干好工作。 5、日常工作要从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发。 鼓励员工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个人技能,工作之余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二、生产安全管理方面 安全生产管理对经营管理精细化至关重要,我项目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并设专职安全员,使责任落到实处。经过各级安全培训考试合格率100%,根据项目部安排制定合理的安全培训计划,利用各种安全学习机会使管理人员和职工掌握公司安全法规、制度,使项目管理人员具备一定能力的安全生产及防护和自救他救的能力。充分利用每次安全学习的机会强化“安全第一”的生产观念。 利用每周日安全学习的机会认真学习、传达上级下发的安全通报、文件、规程,并结合实际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总结上周安全生产,找不足,查漏洞,通过讨论制定出合理的防范措施。每天站班会作好“三查”“三交”工作,查出问题不解决不放过,交安全、技术、任务时记录在书面上落实到实际生产中,做到让施工人员明确施工内容及安全注意事项。做好每周安全检查记录,总结上周工作并制定下周

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

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方法,要在已有的管理基础上做精工、抠细节,从这一做、一抠中挖出效益,推进企业进步。因此哪些环节精细化管理后可以出效益,如何将精细化管理与效益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我们执行层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主攻方向。在我们面临的决策足够正确的前提下,执行层的专业水平是保证精细化管理实现的充要条件,而专业水平高的一个醒目标志就是超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毛泽东曾说: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奏,问题分析得准,判断才会准,解决起来才会一矢中的、立竿见影、少走弯路。这需要执行层对所辖业务熟捻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需要有闭着眼都错不了的自信与功底,日常工作中自觉形成归纳、总结、提炼的工作习惯,有意识的多积累、多观察,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这样方可上阵一搏。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知道牵一发而动全身,还需要知道如何牵一发而动全身,用一缸水的能力解决一桶水的问题,才会游刃有余。对问题进行有效分析的过程就是寻找症结的过程,倘若拦路虎找不准,就说明问题没有分析到位,即使仓促地去解决也是粉饰太平,没有连根拔起清除后患。分析问题的能力既是对执行层业务水平的考核,也是对执行层深度思考工作的要求,执行层一方面要坚决执行落实决策层决策,一方面还要通过思考、分析、吸收转化为自身所需,摒弃机械式的传声筒的做法,执行起来才会准确不变味、不跑调,又收效明显少付代价。只凭一腔热情,盲目胆大,永远处于摸石头过河状态,就会遭遇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危险情形,不但精细化管理成了卖概念的纸上谈兵,而且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我们目前发展中最要不得的。有理论支撑,有正确方向,方法得当就会事半功倍 精细化管理学习心得---------造气作业区:马国军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以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去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完全转变对企业管理的传统思维模式,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应科学发展新形势需要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其次从细节中要效益。一、改变原来以往的管理观念我们企业作为一个长期一直在地处甘肃省发展的市属国营企业,管理思想的落后和不适应是毋容置疑的,生存性经营理念长期围绕着我们,粗放式管理造成的经济效益低下是我们我们企业管理的瓶颈。要改变现状,应尽快适应市场的竞争,必须做到思想上的进一步解放,观念上的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上的进一步改革,管理上的进一步提升,要不断引发和增强员工观念意识的创新,不断提升员工对市场及局内竞争的应变,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在贯彻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中,领导干部是带头人,他们既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策划者,又是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者和实施者。从策划的角度而言,超前的管理意识和科学的管理理念需要有先进思想和科学水平的支撑,先进思想和科学创新可以引导人们与时俱进;从执行和实施的角度而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随意化、经验型、粗放式管理模式和观念,就必须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以提升执行力来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关键在于落实和效果。 在解决了领导干部观念转变的前提和基础上,全体员工观念转变则必然是我们落实精细化管理的真正动力。我们集团的各项管理是通过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去实施和运作体现的,因此,每一位员工既是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同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也是全过程和全面的精细,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之中,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出成效。二、从细节入手、通过精细化管理增值出效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细节决定。像我们这种微利型加工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往往只能赚取一点微不足道的利润,而任何一个细节的失误,任何一项工序的不精确,就可能将这点利润完全吞噬掉。其实在现实中,细节同样

质量管理精细化 答案

质量管理精细化答案 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让员工第一次做对所需条件的是:回答:正确 1. A 正确思想 2. B 熟练技能 3. C 善良心地 4. D 防错能力 2.通过对产品生产要素的全面考察,人们提出了影响产品质量稳定的五大要素,其中不包括:回答:正确 1. A 人 2. B 料 3. C 环 4. D 检 3.企业要进行质量成本分析,先得确定质量成本组成。下列不属于质量成本组成部分的是:回答:正确 1. A 预防成本 2. B 鉴定成本 3. C 故障成本 4. D 保修成本 4.企业质量管理中,发货到客户手里收到最后的反馈结果,属于质量管理控制的:回答:错误 1. A 终端控制 2. B 进料控制 3. C 过程控制 4. D 服务控制

5.进行质量稳定控制的手段和方法一般称为质量管理工具,常见的质管工具中被简称为SPC的是:回答:正确 1. A 全面质量管理 2. B 集团活动 3. C 统计过程控制 4. D 因果分析图 6.QC七大工具是应用广泛的质量管理工具,下列不属于QC七大工具的是:回答:正确 1. A 统计法 2. B 黄金分割法 3. C 因果分析图 4. D 直方图 7.QCC品管圈是从QC小组发展而来的,是一种重复小集团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回答:正确 1. A 加强沟通,促进交流 2. B 加强企业凝聚力 3. C 丰富员工生活 4. D 消除质量不稳定 8.由日本企业引进并改良从而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又被叫做:回答:正确 1. A ZD 2. B QC 3. C SPC 4. D TQM 9.根据对象层级的不同,质量目标可以分为四种,其中面向外部客户的质量目标是:回答:正确 1. A 企业品质目标

学习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

学习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 下面是聘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四篇精细化管理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更多精细化管理学习心得体会请关注聘才网心得体会栏目! 市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房地产公司面临着转型和调整。向土地要效益的发展思路导致企业管理者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外部,巨额的土地增值收益足以保障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生存和快速发展,公司的内部管理往往是粗放式的、缺乏科学性,只有部分公司提出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只有少数公司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转化为相应的流程、策略、制度等,而只有极少数公司的精细化管理得到了较好的执行。向土地要效益的思路要从根本上转变,转而向管理要效益。 精细化管理指的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运行。 一是,中庸思维方式形成的企业文化土壤不利于精细化管理。在中国长久以来形成的人治大于法治的社会环境下,推进精细化管理会遇到无形的阻力。精细化管理最早是工业化的产物,要求对于管理工作要做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强调执行力。但是大多数企业内的人员将管理视作艺术而非科学,对于细致规范的流程缺乏认真执行的动力和习惯。 二是,过度强调形式,过度量化,流程设计不合理,导

致效率反而降低。精细化管理需要细化的流程来保障,但是如果设计的流程过于细致,过于依赖数字来进行量化管理,那么就会从科学性走向另一个极端。数字并不能表现出所有的问题,对数字的追求更不能解决所有的管理问题。精细化管理在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管理的复杂程度,如果超过一定的界限,就会适得其反。 三是,对流程设计的要求很高,如果流程设计的可操作性不强,执行环节就难以推进。精细化管理对于流程的设计和重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个看起来完美的流程设计也许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的硬伤,而能够得到较好执行的流程设计往往并不是无可挑剔的。也就是说,流程设计需要的方案并不是“可能最好的”,而是“最好可能的”。这实际上是一个很高的要求,要充分立足于企业现状,透彻分析企业问题。 进行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强化相关的理念,培养一支专业的职业化团队,形成重视规范的企业核心理念。精细化管理需要由职业经理人式的思维方式来构建企业文化,通过组织设计、绩效管理等手段来监督和督促精细化管理的实现,并且形成一个严格的执行体系。 其次,优化业务流程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业务流程优化的目标是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效率,在各个环节和模块之间,做出系统最优的组合。通过业务流程的优化,控制管理费用,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房地产公司

周士量-生产管理精细化

生产管理精细化 周士量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了解生产管理的目的及存在的“四大瓶颈”; ●掌握实现生产流程再造的方法; ●学会如何进行工作职责的全面量化及生产管理绩效考核; ●规范交接班管理。 生产管理精细化 一、生产管理的目的 生产的投入到产出是一个流程重复的过程,今天重复昨天,明天重复今天。这种重复流程只叫生产,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管理。例如,一个企业的产品在四年前从投入到产出是3天,在四年后的今天还是3天,它就只有生产而没有管理。 生产管理就是在不断重复流程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例如,一个产品,昨天从投入到产出是1小时,今天是59.9秒,这1秒钟的进步就是管理作为的体现,就是生产管理。 要实现生产管理,就要做一些有价值的工作,减少直至消除检验时间、搬运时间和停滞时间,即使一个过程减少1秒钟,也是进步。这就是生产管理的真正目的。 【案例】 生产需要管理 某企业有八百多名员工,每天都工作十五六小时,可是没有任何绩效,员工中间流传着“十天备料,十天生产,十天返工”的话。老板听 了发抖,赶紧请来生产管理专家。 生产管理专家对企业进行调查走访,看到品质部每个月的产品综合平均合格率的小数点后都带1,品质经理说这样显得更准确,生产车间 的工人们抱怨连天,一脸灰色,没有任何斗志。 于是,专家找到管生产的副总,要求让工人休息一天。副总开始说任务紧,没时间休息,后来又说如果把任务挤挤,可以休息一天。专家 又找到董事长,用“明天的订单少,可以在别的时间中挤一挤能够按时 完成”来说服他让工人们休息一天。

征得董事长同意后,副总召集车间主任召开放假会议。过了很长时间,仅仅来了几个人,有的把脚放在圆桌上,有的趴在桌上睡觉。副总 开始讲话:“考虑到员工身体健康,公司决定明天放假一天。”话一出口, 脚不动了,呼噜声没了,有的人眼珠子还转一圈来证实消息的真假,当 确定是真的消息时,长长地舒了口气。副总接着说:“今天晚上的工作 要做得好一点,做不好明天继续上班。”散会后,车间主任几乎跑步到 车间把好消息告诉员工。 专家让品质经理安排质检员到车间,对员工从知道放假那刻起的产品合格率进行测量,结果发现,由原来的68.1%提高到90%,而10%是技 术工艺问题,这在一夜间是很难纠正的。 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加工时间是很短的,之所以出现工人恶性加班现象,就是因为检验时间、搬运时间和停滞时间加长。 二、生产管理中的四大瓶颈 1.物料脱节 生产或物料无计划 生产或物料无计划会造成物料进度经常跟不上,以至于经常性地停工待料,等到物料来了,交期就变短了,生产时间不足,只有加班加点赶货,生产上就会饥一顿饱一顿,毫无周期规律可循。 物料计划不准或控制不良 物料计划不准或控制不良会造成库存量增多,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脱节,仅起到形式上的作用或根本不起作用。 销售预测或产能分析不准 销售预测或产能分析不准会造成生产计划的集中性不强,紧急订单一多,生产计划的执行就成泡影,只能频繁变更计划。 计划生产及物料记录协调性差 计划生产及物料记录协调性差会造成生产经常紊乱,品质跟着失控,经常性地返工,从而影响生产计划的执行,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影响交货期,损害公司声誉。 造成物料与生产相脱节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销售外因,一个是供应外因。21世纪的中国制造业最不缺的就是订单,销售已不是问题,企业需要理顺和供应商的关系,协调好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之间的关系(也叫PMC),也就是完善企业供应部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这是解决物料与生产计划的重要内容。 2.计划不准 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要做到五个W两个H:When(什么时间)、Where(什么地点)、Who(谁做)、What(做什么东西)、Why(为什么做)、How(用什么方法)和How much(做多少或花多少钱)。

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6篇

《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 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 1 ): ****公司属新建矿井,职工来自四面八方,人员素质差次不齐。为了尽快提升广大职工的 工作潜力、思想觉悟、职业道德和自身修养,我公司首先在科室范围内开展了精细化管理,认真 安排,精心组织,先后制订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结合集团公司会议和文件精神及兄弟 单位精细管理的工作方法,不断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调整,促进了我公司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 开展。主要采取的措施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我公司在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伊始,公司领导就高度重视,按照集团公司精细化管理工作 实施方案要求,首先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公司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的精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公司精细化管理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精细化管理工作的 日常开展工作。月底,各考核小组向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汇报本月各部门的工作开展状况及存 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并安排落实,构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此举有力地促进了我公司精细化管理的开展。其次坚持以人为本,我公司在组织好大家学习精细 化管理方案的同时,从思想上要求全体会出人员充分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使大家明白精 细化管理决不是搞形式走过场,而是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及操作规程;使大家把精 细化管理工作融入到日常业务工作中去。要求各岗位严格按照制订的岗位职责制开展各项工作, 加强量化考核,使每一项具体的工作都全部纳入考核范围,使人人认识到各项工作无小事,自觉 按照有关制度及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去做,最终使我公司各项工作安全、有序、顺利地开展。 二、落实各项制度,加强督导检查 我公司精细化管理工作在严格按照集团公司有关制度、会议精神的前提下,不搞闭门造车,为了到达学习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我公司组织副科级以上人员利用休息时光在党委 副书记的带领下参观学习了山西阳泉的精细化管理工作,透过参观学习使同志们找到了与兄弟矿、先进矿比较自身存在的不足,很多同志都发出阵阵感慨,不出去看看就不明白自我的差距,现今,各部门都对精细化管理工作十分重视,对本部门的工作做到一日一计、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讨论,不搞形式主义,脚踏实地来干此项工作。目前各部门的工作环境、工作效率、工作态度都较以往 有了较大的改观,受到基层区队办事人员的认可。由于大家对此项工作的认可调动了区队开展此 项工作的用心性,也更加坚定了大家努力搞好公司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决心。透过开展精细化管理 工作,我公司的矿容矿貌、职工装束、工作效率、工作态度、职工修养较以前有了巨大进步,首 先体此刻内部管理上,由于制定了严格的工作考核办法,充分调动了全体科室人员的工作用心性,由过去对工作的拖拖拉拉,变为及时处理每一项工作,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其次是营造了和 谐的工作环境,由于过去未搞精细化管理工作,岗位职责制、工作考核制度落实不到位,使得员 工工作职责心 不强,出现推、等、靠现象,职工之间对工作干得多与少相互攀比,同志们之间的团结受到 损害,自从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以来,由于岗位职责更加明确,考核制度更加细化到一个烟头、 一片纸屑,使全体科室人员从思想行动上均统一到了执行制度、规范自身行为上来;三是规范了 工作质量要求,到达了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的目的,在日常各岗位工作中,严格按照了岗位职责 制和要求开展工作,减少了工作中的出错现象,其次是充分发挥值班科长职责,加强对部门内部 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真正作到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强化了各项工作的准确性。

推行精细化管理是做好安全生产的关键(最新版)

推行精细化管理是做好安全生产的关键(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20

推行精细化管理是做好安全生产的关键 (最新版) 安全生产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工作方针,也是各行各业一个永恒的主题。抓好安全生产,实现长治久安是所有管理人员动脑子最多、下功夫最大、长期探索追求的大问题。近年来,我局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安全状况得到明显好转。但是,由于治黄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和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致使安全生产工作并没有达到现实意义的长治久安。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凡是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安全形势稳定、工作效率较高的单位,都是管理规范、精细的单位。由此可见,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是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 一、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精细化管理,是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建立的一种精细化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精确定位、合理分工、细化责任、量化考核。精确定位就是指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责都要定位准确,对每个系统的各道工序和各个环节都要规范清晰、有机衔接;合理分工是指细分工作职责和办事程序,从而建立制衡有序、管理有责、高效运行的内部管理系统;细化目标是指通过对各业务部门的责任细化,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量化考核是指将各部门的经营目标量值化,经济责任具体化,对运行行为与结果进行控制的过程,考核时做到定量准确,考核及时,奖惩兑现。治黄工作管理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着人员素质偏低、作业环境复杂、安全威胁较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合理定位、规范运作、量化管理,推动精细化管理,才能逐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二、推进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精细化管理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需要,特别是治黄事业,转变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推进精细化管理,是实现治黄安全生产工作长治久安的有效途径。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就是能够使管理细化到

《政府精细化管理》读后感及学习心得体会

《政府精细化管理》读后感及学习心得体会 政府管理要进步不仅行政的主体政府有责任行政的对象群众也有责任——当这样的观点在最后的附录里体现出来后《政府精细化管理》一书的理论基础与思考都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这是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献给广大读者的一份厚礼。作者温德诚先生将其多年来在经济学与社会学研究方面的成果集结成此书。在书中温先生不仅提出了政府管理走精细化之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还系统地论述了政府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很多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建议。 精细化管理要求一个良好的政策制定与落实的环境这个环境需要政府与群众共同努力来创造和维护。温先生首先为我们列出政府管理的十大困难。这十大困难既包括了人口众多、管辖宽度大等客观原因也包含了异地管理为主、多元多层管理、责任不明确等不合理的因素更有古代官场文化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较为宏观的原因可见精细化管理在政府的推行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障碍就是结构性的不完整。结构的调整与重建往往会带来更大的短期混乱所以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靠着长远的发展目光制定计划并按部就班地进行。 在系统的精细化管理理论之外这本书最吸引我的部分却是温先生此前对行政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的研究。这一部分被放在附录里看似随意实则是重要的点睛之笔。因为只有深入研究行政

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政府管理的本质。所有的管理都不能绕开这个话题精细化管理也不例外。 政府管理的发展是行政主体与对象共同发展的结果这是一个双线共同发展的过程结构性变革仅是的其中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提高以及积极参与相配合。针对占人口大部分的行政对象温先生也总结出这样几个特征: 一、上有政策下有隐性规则。群众遵守公共规则的意识淡薄表现为大量使用隐性规则来对付公开的正式的政策和规则。公民的公德培养是政府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缺乏公共道德基础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都难以实现。 二、缺乏组织生活锻炼。中国古代工商业本身就受到官府的限制组织化很低少有全国性的行会组织形式上的行会对成员的干预能力也很有限。因此中国工商业者在经营上遵纪守法的意识不像欧洲人那样有长期的锻炼和培养作积淀。 三、老百姓的道德观念——非公道德。中国农耕社会道德的非公性根源在于缺乏集体生活缺乏组织的公务、工作联系致使公德的观念、意识形态未得到发展。私德的发展使得拉关系、走后门、徇私情的行为变得合理化了。 四、家庭共财制产生“关系学”。古代农耕社会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所以生产所得经济收入、财产的拥有与消费也以家庭为单位。在家庭内财产共有不分彼此原则上是长辈在不分家不分财即使形式上分了也互通有无彼此互助互济。

生产管理精细化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了解生产管理的目的及存在的“四大瓶颈”; ●掌握实现生产流程再造的方法; ●学会如何进行工作职责的全面量化及生产管理绩效考核; ●规范交接班管理。 生产管理精细化 一、生产管理的目的 生产的投入到产出是一个流程重复的过程,今天重复昨天,明天重复今天。这种重复流程只叫生产,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管理。例如,一个企业的产品在四年前从投入到产出是3天,在四年后的今天还是3天,它就只有生产而没有管理。 生产管理就是在不断重复流程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例如,一个产品,昨天从投入到产出是1小时,今天是59.9秒,这1秒钟的进步就是管理作为的体现,就是生产管理。 要实现生产管理,就要做一些有价值的工作,减少直至消除检验时间、搬运时间和停滞时间,即使一个过程减少1秒钟,也是进步。这就是生产管理的真正目的。 【案例】 生产需要管理 某企业有八百多名员工,每天都工作十五六小时,可是没有任何绩效,员工中间流传着“十天备料,十天生产,十天返工”的话。老板听了发抖,赶紧请来生产 管理专家。 生产管理专家对企业进行调查走访,看到品质部每个月的产品综合平均合格率的小数点后都带1,品质经理说这样显得更准确,生产车间的工人们抱怨连天,一 脸灰色,没有任何斗志。 于是,专家找到管生产的副总,要求让工人休息一天。副总开始说任务紧,没时间休息,后来又说如果把任务挤挤,可以休息一天。专家又找到董事长,用“明 天的订单少,可以在别的时间中挤一挤能够按时完成”来说服他让工人们休息一天。 征得董事长同意后,副总召集车间主任召开放假会议。过了很长时间,仅仅来了几个人,有的把脚放在圆桌上,有的趴在桌上睡觉。副总开始讲话:“考虑到员 工身体健康,公司决定明天放假一天。”话一出口,脚不动了,呼噜声没了,有的 人眼珠子还转一圈来证实消息的真假,当确定是真的消息时,长长地舒了口气。副 总接着说:“今天晚上的工作要做得好一点,做不好明天继续上班。”散会后,车 间主任几乎跑步到车间把好消息告诉员工。 专家让品质经理安排质检员到车间,对员工从知道放假那刻起的产品合格率进行测量,结果发现,由原来的68.1%提高到90%,而10%是技术工艺问题,这在 一夜间是很难纠正的。

精细化管理工作总结三篇

精细化管理工作总结 1 市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房地产公司面临着转型和调整。向土地要效益的发展思路导致企业管理者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外部,巨额的土地增值收益足以保障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生存和快速发展,公司的内部管理往往是粗放式的、缺乏科学性,只有部分公司提出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只有少数公司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转化为相应的流程、策略、制度等,而只有极少数公司的精细化管理得到了较好的执行。向土地要效益的思路要从根本上转变,转而向管理要效益。 精细化管理指的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运行。 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障碍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中庸思维方式形成的企业文化土壤不利于精细化管理。在中国长久以来形成的人治大于法治的社会环境下,推进精细化管理会遇到无形的阻力。精细化管理最早是工业化的产物,要求对于管理工作要做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强调执行力。但是大多数企业内的人员将管理视作艺术而非科学,对于细致规范的流程缺乏认真执行的动力和习惯。 二是,过度强调形式,过度量化,流程设计不合理,导致效率反而降低。精细化管理需要细化的流程来保障,但是如果设计

的流程过于细致,过于依赖数字来进行量化管理,那么就会从科学性走向另一个极端。数字并不能表现出所有的问题,对数字的追求更不能解决所有的管理问题。精细化管理在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管理的复杂程度,如果超过一定的界限,就会适得其反。 三是,对流程设计的要求很高,如果流程设计的可操作性不强,执行环节就难以推进。精细化管理对于流程的设计和重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个看起来完美的流程设计也许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的硬伤,而能够得到较好执行的流程设计往往并不是无可挑剔的。也就是说,流程设计需要的方案并不是“可能最好的”,而是“最好可能的”。这实际上是一个很高的要求,要充分立足于企业现状,透彻分析企业问题。 进行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强化相关的理念,培养一支专业的职业化团队,形成重视规范的企业核心理念。精细化管理需要由职业经理人式的思维方式来构建企业文化,通过组织设计、绩效管理等手段来监督和督促精细化管理的实现,并且形成一个严格的执行体系。 其次,优化业务流程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业务流程优化的目标是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效率,在各个环节和模块之间,做出系统最优的组合。通过业务流程的优化,控制管理费用,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房地产公司的业务流程应当充分考虑房地产业务的特点,这里可以运用的工具是业务流程价值

汪中求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3篇

汪中求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3篇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下面是带来的汪中求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汪中求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 根据市公司工会的安排,近期我初步选学了《精细化管理》和《做最好的自己》两本书中的部分内容,特别是《精细化管理》一书,读后感触颇深。书中讲到,“精细化管理是当今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 当前国有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人浮于事,职责不清,效率低下,人力、物力浪费严重等问题,外部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行业竞争将日益加剧。因此,对于没有相对优势的电力企业,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是电力企业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因此,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流的电力企业,推进精细化管理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一、精细化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为适应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建立的一种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精确定位、合理分工、细化责任、量化考核。精确定位就是指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责都要定位准确,对每个系统的各道工序和各个环节都要规范清晰、有机衔接;合理分工是指细分工作职责和办事程序,从而建立制衡有序、管理有责、高效运行的内部管理系统;细化目标是指通过对各业务部门的责任细化,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量化考核是指将各部门的经营目标量值化,经济责任具体化,对经营运行行为与结果进行控制的过程,考核时做到定量准确,考核及时,奖惩兑现。 二、推进精细化管理,应抓好“四个环节”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在推进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1、转变观念,做到事事有安排 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干部是决定因素,因此,在推进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管理干部必须认识到位。一要转变观念。部分管理人员对精细化管理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有的已经习惯于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对各项工作都是以包代管,大而化之,认为企业就是粗糙管理,不适合精细化管理;有的认为自己工作已经做的很好,没必要搞精细化管理;有的认为条件差、人员少,为搞不好精细化找理由。这些认识都是推进精细化管理中的障碍,要克服这些

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起,在西方盛行的一种管理理念。精细化作为现代的一个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它源于生产领域,目前已经延伸到企业管理的层层面面,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思想。 “精细化管理”也叫做“精益化管理”。“精”体现在质量上,涵盖所有的产品、服务和工作,追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益”体现在效益和成本上,强调要获得收益。“精细化管理”本质上强调的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细化管理关键突出了一个“细”,这个“细”字有几层含义: 1.是规范,系统的每一环节都必须规范,符合大系统的要求,如果不规范,就会使整个系统产生不协调; 2.是科学,指管理的方法科学,即从系统工艺流程出发,各道工序、每个环节都严密控制,有机衔接,符合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 3.是周到,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必须考虑到,不留死角。同时,要求生产过程的管理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每一项产品到了什么地方、进行到什么程度要一目了然。 在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如何实施好“精细化管理”,下面分别从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的5项关键因素 1.从最高领导做起 企业领导者这一特殊角色决定了自己是最了解企业的人,企业领导者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自己是促使精细化管理方案得到不折不扣执行的关键。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一个企业是否对细节的执行有耐力,关键看两点:其一,管理者是否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其二,企业是否有持之以恒的作风。 实施精细化管理强调领导作用,并不是要求领导一定要事必躬亲,而是要有明察秋毫,对一些重要细节比他人观察得更周密、更细致,做到能够细致入微,并能在某些细节的操作上做出榜样,并形成一种威慑力,使每个员工都不敢马虎,无法搪塞。只有这样,企业的工作才能真正做细,企业精细化管理才能得到有效实施。 2.管理层明确职责 管理层责、权、利是否明确对精细化管理的推行影响较大,因此,精细化管理强调部门职能清晰、权责到位,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企业只有细分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明确

学习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

学习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接下来就跟着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学习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吧。 学习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篇1 通过学习《精细化管理》这本书,使我深刻的认识到精细化管理强调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精细化管理是企业超越自我、超越竞争者的需要,是企业追求卓越、实现完美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确保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实现基业长青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管理理论。 精细化管理是将精细管理思想和作风贯穿于企业所以工作环节 的一种全面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必须将精细化管理工作引向深入,向工作态度、工作方式、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等深层次方面发展;同时,结合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性地开展精细管理工作,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渐改变员工工作态度、工作方式、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最终改变公司的管理模式,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 学习〈〈精细化管理〉〉结合自身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情况,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干“细”干“精”,以下是我的一些认识: 一、转变观念,做到事事有安排。 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干部是决定因素,因此,在推进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管理干部必须认识到位。一要转变观念。部分管理

人员对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有的已经习惯于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对各项工作都是以包代管,大而化之。二要转变作风。单位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要做到靠前指挥、深入现场,深化、细化管理,养成“细心、耐心、细致”和“勤思考、亲自干、敢负责”的习惯,要经常深入现场、深入基层,严密控制各个工作环节,理顺工作过程,细分工作职责,明确目标任务,对每项工作、每个任务,都要安排到人,安排到位,不留任何死角和盲点,做到事事有安排。三要加强学习。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成为管理高手和本专业的内行,才能在安排工作中做到科学合理,细致周到,有利于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完善制度,做到事事有标准 管理制度是职工在工作中遵守的规定和准则,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性的管理制度,单位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因此,要保证单位安全生产的规范化和精细化运作,必须具备规范的、精细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才能依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判断是否符合制度和标准要求。 三、强化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 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细化各种目标,层层签订生产、经营、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推行管理目标责任制,是我们实行精细化管理一条最基本、最有效的做法。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工作的量化分解,使每个岗位都有责任、各项工作层层分解,实现从单位、班组到个人,都权责清晰、责任明确。 四、实行风险抵押,做到事事有考核

生产精细化管理100分试卷

生产精细化管理100分试卷 单选题 正确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企业生产管理四大瓶颈的是: 1. A 物料脱节 2. B 流程再造 3. C 交期难保 4. D 计划不准 正确 2.企业计划外任务太多,中途变更产品规格,属于()造成的交货延误。 1. A 工艺部门 2. B 供应部门 3. C 生产部门 4. D 销售部门 正确 3.对企业挑剔、毛病多,货款要催好几遍才给,这种客户属于: 1. A A类客户 2. B B类客户 3. C C类客户 4. D D类客户 正确 4.能够实现整个企业资源共享,帮助企业进行生产管理和决策的系统,可以简称为: 1. A PMC 2. B MRP

3. C BPR 4. D ERP 正确 5.企业中的业务流程再造,包括()流程再造和()流程再造: 1. A 管理,工艺 2. B 管理,人力资源 3. C 信息资源,工艺 4. D 业务,人力资源 正确 6.在企业中,确保交货期并负责销售与生产现场接口工作的人员是: 1. A 计划员 2. B 工艺员 3. C 修理员 4. D 跟单员 正确 7.在企业中,介于供应部和生产部之间的人员是: 1. A 检验员 2. B 仓管员 3. C 物料控制员 4. D 跟单员 正确 8.在企业的四种生产组织形式中,最容易出现恶性加班现象的是: 1. A 长白班 2. B 两班倒

3. C 三班倒 4. D 四班三倒 正确 9.生产管理的真正目的是: 1. A 流程重复 2. B 流程进步 3. C 提高质量 4. D 管理员工 正确 10.在企业交接班管理中,要求接班人员必须提前()分钟到岗。 1. A 10 2. B 20 3. C 30 4. D 40 正确 11.在企业交接班管理中,要求交接班双方的值班班长、接班的全体员工必须参加的会议是: 1. A 班前会 2. B 班中会 3. C 班后会 4. D 动员会 判断题 正确 12.为了保证生产流程的顺畅,部门和部门、职能与职能之间的接口处必须设置人员。此种说法:

企业精细化管理学习心得总结

企业精细化管理学习心得总结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学习了企业精细化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下面是精细化管理学习心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精细化管理学习心得总结篇一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对精细化管理提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转变观念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 观念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应有不同认知事物的观念,但是,由于传统思维定式,转变观念是一个写在纸上容易,说在嘴上容易但做起来非常难的事,改变已经长期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是困难和痛苦的抉择,所以转变观念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 首先领导干部观念的转变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要前提。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从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去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要实现这一目

标,我们集团高管及中层领导就必须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完全转变对企业管理的传统思维模式,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应科学发展新形势需要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在贯彻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中,领导干部是带头人,他们既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策划者,又是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者和实施者。从策划的角度而言,超前的管理意识和科学的管理理念需要有先进思想和科学水平的支撑,先进思想和科学创新可以引导人们与时俱进;从执行和实施的角度而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随意化、经验型、粗放式管理模式和观念,就必须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以提升执行力来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关键在于落实和效果。因此,在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进程中,我们各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思想观念转变得快与慢、深与浅、是与否,不仅影响广大员工观念意识的转变和行为职责的运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精细化管理的成败结果和顺利推进。 其次全体员工观念的转变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在解决了领导干部观念转变的前提和基础上,全体员工观念转变则必然是我们落实精细化管理的真正动力。我们集团的各项管理是通过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去实施和运作体现的,因此,每一位员工既是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同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也是全过程和全面的精细,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之中,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出成效。怎样让我们企业的每一

周士量-生产管理精细化

生产管理精细化 周士量 匹*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了解生产管理的目的及存在的“四大瓶颈” 掌握实现生产流程再造的方法; 学会如何进行工作职责的全面量化及生产管理绩效考核; 规范交接班管理。 生产管理精细化 、生产管理的目的 生产的投入到产出是一个流程重复的过程,今天重复昨天,明天重复今天。这种重复流程只叫生产,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管理。例如,一个企业的产品在四年前从投入到产出是3天,在四年后的今天还是3天,它就只有生产而没有管理。 生产管理就是在不断重复流程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例如,一个产品,昨天从投入到产出是1小时,今天是秒,这1秒钟的进步就是管理作为的体现,就是生产管理。 要实现生产管理,就要做一些有价值的工作,减少直至消除检验时间、搬运时间和停滞时间,即使一个过程减少1秒钟,也是进步。这就是生产管理的真正目的。 【案例】 生产需要管理 某企业有八百多名员工,每天都工作十五六小时,可是没有任何绩效,员工中间流传着“十天备料,十天生产,十天返工”的话。老板听了发抖,赶紧请来生产管理专家。 生产管理专家对企业进行调查走访,看到品质部每个月的产品综合平均合格率的小数点后都带1,品质经理说这样显得更准确,生产车间的工人们抱怨连天,一脸灰色,没有任何斗志。 于是,专家找到管生产的副总,要求让工人休息一天。副总开始说任务紧,没时间休 息,后来又说如果把任务挤挤,可以休息一天。专家又找到董事长,用“明天的订单 少,可以在别的时间中挤一挤能够按时 完成”来说服他让工人们休息一天。 征得董事长同意后,副总召集车间主任召开放假会议。过了很长时间,仅仅来了几个人,有的把脚放在圆桌上,有的趴在桌上睡觉。副总开始讲话:“考虑到员工身体健康,公司决定明天放假一天。”话一出口, 脚不动了,呼噜声没了,有的人眼珠子还转一圈来证实消息的真假,当确定是真的消息时,长长地舒了口气。副总接着说:“今天晚上的工作要做得好一点,做不好明天继续上班。”散会后,车间主任几乎跑步到车间把好消息告诉

心得体会 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3篇

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3篇 xx年公司导入精细化管理,通过完善生产过程的细节,将精、准、细、严落实到现场管理,提升团队执行力,从规范化、标准化迈向精细化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公司发展的要求,也是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通过参加公司组织的《精细化管理》的培训,对精细化管理的目的、任务、原则、实施内容和技巧有了基础的认识,结合公司现有管理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转变观念,改变态度。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观念、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态度改变行为才会改变,要想成功推行精细化管理,就必须转变思想,改变态度。转变观念,说在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很难改变人的思维,但可借助职业化训练改变人的行为,通过调整行为达到逐步调整思维的目的。陈旧的、粗放式的传统管理模式以不合适宜,差不多、过得去的心态,无法适应精细化管理要求,精细化管理就是要用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作风,认真负责的责任心去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特别是现实处于管理基础薄弱、员工流失较大、各种成本上涨的生产非常时期,更需要转型管理模式,转型为自主管理,自动自发做好我们应该做好的工作。 二、培训宣导,全员参与。 精细化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出成效。比如:安全精细化、

6s精细化、质量精细化、成本精细化这些都需要全员参与、全面推行。相信很多车间员工不知道在推行精细化管理,不知道精、准、细、严是什么意思,表明我们培训还做得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要让每一位员工自觉地参与精细化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做好自身的工作,一次做好,次次做好。公司成立精细化生产推行小组、制定职责、实施目标、考评办法等,通过宣传培训、评比竞赛、主题演讲等形式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 三、注重过程,关注细节。 以结果为导向,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90%的质量问题和事故,都因员工违反程序。比如控制漏装、漏放问题,就是要做好过程中的细节控制,从员工的作业手法到现场摆放、次品标识、地上掉产品等,只有过程做好了,才能真正控制好质量。程序管理是真正的过程管理,关注点放在工作质量而不是产品质量上。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精、准、细、严,就是要求我们把产品、服务和管理都要做精、做细、做实。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比如:现场6s精细化管理,从胶箱的位置摆放、到机器的清洁保养,到员工的言行举止,都是6s关注的细节。 四、明确目标,强化责任。 oec管理模式,强调把每一个人每一天做的每一件事,都纳入严格、细致的管理、控制范围。精细化管理要求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计划、事事有总结,杜绝管理上的漏洞,强化管理的职能作用。根据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原则,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分析说明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