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五章 采场顶板支护方法

第五章 采场顶板支护方法

第五章 采场顶板支护方法
第五章 采场顶板支护方法

第五章采场顶板支护方法

第五章 采场顶板支护方法

第一节 顶板分类与底板特征

一、对直接顶的分析

直接顶的完整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

岩层本身的力学性质,另一个是直接顶岩层内由

各种原因造成的层理和裂隙的发育情况。

以直接顶的初次垮落步距L 0作为直接顶分类

的工程指标,并将初次垮落步距L 0 ≥16 ~ 20 m

的顶板称为稳定顶板,把L 0 ≤8 m 的顶板称为

不稳定顶板,对L 0 = 9~15 m 之间的顶板则称为

中等稳定顶版。

西德埃森采矿研究中心提出。端面破碎度是

指支架前粱端部到煤壁间顶板破碎的程度,即破

碎度以%表示。式中F A 为破碎的面积,F 为

整个梁端到工作面煤壁的面积。但一般冒高超过

5 ~ 10 cm 的面积才计入破碎面积。

根据西德鲁尔区的大量测定,可将该区的顶

板分为三大类:一类为E = 0~10%;二类为E =

11%~30%,。三类为E > 30%。对于第三类,

则无论从支架设计及生产管理上均应使端面距

尽可能地小,以防止顶板冒落。这三类端面距与

顶板破碎度的关系如图5-1所示。

图5-1 端面距与顶板破碎度的关系 A F

F

二、对基本顶的分析

在基本顶原分类中引入了直接顶厚度h i与煤层采高h m的比值N,N=h i/ h m。分类认为:Ⅰ.N> 5,这时基本顶的垮落与错动对工作面支架无多大影响,称为无周期来压或周期来压不明显的顶板。

Ⅱ.2 < N< 5,这时基本顶的失稳对工作面支架有较为严重的影响,称为有周期来压的顶板。

Ⅲ.N< 2,甚至没有直接顶。这时,基本顶的悬露与垮落都将对工作面支架有严重的影响。称为周期来压严重的顶扳。

Ⅳ.基本顶特别坚硬,又无直接顶。这时顶板常在采空区内悬露上万平方米而不垮落。当其垮落时,则形成暴风,顶板往往沿工作面切落,造成事故。这类顶板称为极坚硬顶板。由于大面积坚硬顶板难以处理,长时期来,仍然只能使用煤柱支撑法来管理这类顶板,即每采一定距离后,采空区内留一段煤柱,以防止顶板冒落。显然,这种方法将造成很大的煤损,且不利于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但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采用爆破放落部分顶板,或用注入高压水使顶板软化等办法处理顶板,已可基本控制大面积顶板垮落对工作面造成的严重威胁。这些将在第十章加以进一步叙述。

Ⅴ.能塑性弯曲的顶板。赋存在煤层之上的顶板,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能缓慢下沉,而后逐渐

与煤层底板相接触。这种情况的形成,显然与顶

板岩层的性质,采高及岩层厚度有关。一般只可

能在薄煤层或厚度不大的中厚煤层的石灰岩顶

板中才出现。

三、顶板分类方案及其指标

表5-1直接顶

分类指标及参考要素 类别 1类

不稳定顶板

2类 中等稳定顶板 3类 稳定顶板 4类 非常稳定顶板 1a

1b 2a 2b 基本指标 τr ≤4 4<τr ≤8 8<τr

≤12

12<τr ≤18 18<τr ≤28 28<τr ≤50 岩性和结构特征 泥岩、泥页

岩、节理裂隙

发育或松软

泥岩、碳质泥岩、节理裂隙较发育 致密泥岩、粉砂岩、砂质泥岩、节理裂隙不发育 砂岩、石灰岩、节理裂隙很少 致密砂岩、石灰岩、节理裂隙极少 主要

力学

参数

参考

区间 综合弱化常量 C Z =0.163±0.064 C Z =0.273±0.09 C Z =0.30±0.12

C ZC =0.43±0.157 C ZC =0.48±0.11 单向抗压强度 R C =27.94±10.75 R C =36±25.75 R C =46.3±20 R C =65.3±33.7 R C =89.4±32.6 分层厚

h 0=0.26±0.125 h 0=0.285±0.13 h 0=0.51±0.355 h 0=0.675±0.34 h 0=0.72±0.34 等效抗

弯能力 R C h 0<7.52 R C h 0=2.9~11.4 R C h 0=7.8~29.1 R C h 0=33~104 R C h 0=45.5~139.4 Z C 0基本顶分级

Ⅰ Ⅱ Ⅲ Ⅳ 基本顶来压显

不明显 明显 强烈 非常强烈 Ⅳa Ⅳb 分级指标 ≤895 895<≤975 975<≤1075 1075<≤1145 >1145

四、底板特征

底板岩层在矿山压力控制中涉及两类问题:

其一是煤层开采后引起的底板破坏,其范围将与

开采范围及采空区周围的支承压力分布有关,由

于底板的破坏可能导致地下水分布的变化,如我

国华北地区许多煤层的底板为奥陶纪石灰岩,富

e P e P e P e P e P

含水性,煤层开采后底板的变形破坏可能引起突

水等事故,因此必须研究开采后的底板破坏规

律;另一方面从采场支护系统而言,支护系统的

刚度是由“底板—支架—顶板”所组成,因此底

板岩层的刚度将直接影响到支护性能的发挥,由

于单体支柱的底面积仅100cm 2,在底板比较松

软的情况下,支柱很容易插入底板,从而影响对

顶板的控制。

图5-2 工作面实测支柱载荷与支柱穿底量关系 此处应指出,底鞋不宜采用木材,因为木材

的横向抗压强度甚小,只有3MPa 左右,与软底

板情况相近,因此抗插入能力差,效果不明显。

根据我国煤矿开采工作面底板对支柱的影响

将底板进行了分类,如表5-3所示。可根据此表

选择支柱应具有的底面积。 底板类别

基本指标 辅助指标 参考指标 一般岩性 名称 代

容许比压q c / MPa 容许刚度K c / MPa ?mm -1 容许穿透度βc / mm -1 容许单轴抗压强度R c / MPa 极软 Ⅰ

< 3.0 < 0.035 < 0. 20 < 7.22 充填砂、泥岩、软煤 松软 Ⅱ

3.0~6.0 0.035~0.32 0.20~0.40 7.22~10.80 泥页岩、煤 较软

Ⅲa

6.0~9.7 0.32~0.67 0.40~0.65 10.80~15.21 中硬煤、薄层状页岩 Ⅲb

9.7~16.1 0.67~1.27 0.65~1.08 15.21~22.84 硬煤、致密页岩 中硬 Ⅳ 16.1~32 1.27~2.76 1.08~2.16 22.84~41.79 致密页岩、砂质

泥岩

坚硬Ⅴ> 32 > 2.76 > 2.16 > 41.79 厚层砂质页岩、粉砂岩、砂岩

第二节采场支架类型与支架力学特性

一、概述

回采工作面支架主要是由梁与柱组合而成的。根据支柱和顶梁的配合关系,可将回采工作面支架分为两大类,即单体支架和液压支架。由金属支柱和金属铰接顶梁组合而成的工作面支架称为单体支架,根据金属支柱的特性,又可将其分为摩擦式金属支架和单体液压支架,前者使用的支柱为摩擦式金属支柱,后者则为液压支柱。液压支架是由支柱、底座与顶梁联合为一个整体的结构。它以液压为动力,不仅能实现支设与回撤的自动化,而且使移溜等一系列工序也同时实现了机械化,充分减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

P’0 —初撑力。支架支设时,将活柱升起,托住顶梁,利用升柱工具和锁紧装置使支柱对顶板产生一个主动力。这个最初形成的主动力称为支柱的初撑力。对于液压支柱,即是泵压所形成的支柱对顶板的撑力。

P0 —始动阻力。在顶板压力作用下,活柱开始下缩的瞬间,支柱上所反映出来的力称为始动阻力。这种力是顶板压缩支柱形成的。因此称为支柱的阻力。

P1 —初工作阻力。指在支架的性能曲线中,活柱下缩时,工作阻力的增长率由急剧增长转为缓慢增长的转折点处的工作阻力。

P2 —最大工作阻力。支柱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能力,又称额定工作阻力。

目前所使用支柱的工作特性有以下几种,如图5-12所示。

图5-3 支柱的几种典型特性曲线(P-ΔS曲线)

(a)—急增阻式;(b)—微增阻式;(c)—恒阻式;P’0 —初撑力;

P0 —始动阻力;P1 —初工作阻力;P2 —额定工作阻力或最大工作阻力。

急增阻式——支柱开始支设时,有一个极小的人为的初撑力P’0,当支柱在顶板压力作用下,活柱开始下缩时便形成了始动阻力P0,而后随着活柱下缩,工作阻力呈直线型急剧增加。这种支柱可缩量较小。其特性曲线见图5-3(a)。

微增阻声——同急增阻式一样,只具备有较小的初撑力与始动阻力。但它随着活柱的下缩,工作阻力先有一个急剧增长过程。当达到初工作阻力P1后,随着支柱的继续下缩,工作阻力的增长变得极为缓慢,一直到支柱的最大可缩量,也即是支柱的最大工作阻力时为止。此类支柱具有较大的可缩量,其特性曲线见图5-3(b)。

恒阻式——当支柱安设后,随着活柱下缩,很快达到额定工作阻力,以后尽管活柱继续下缩,支柱的工作阻力保持不变,特性曲线见图5-3(c)。

从支柱工作阻力适应顶板压力的特点进行分

析,显然,恒阻性能的支柱较为有利,急增式性能比较差。但恒阻式支柱的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急增阻式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二、液压支柱的结构及特性

液压支柱单独与顶梁配合支护顶板,称为单体液压支架。它也可以与顶梁、底座以及移架千斤顶等组合而成为液压自移支架。

液压支柱是典型的恒阻性能支柱。按其注油方式可分为内注油式与外注油式两种。

内注式液压支柱使用的工作介质是机油,它是通过摇动手把,操纵支柱内的手摇泵,把油从低压腔压入高压腔。支撑过程中通过安全阀来保证支柱对顶板具有一个恒定的工作阻力。回收时,打开卸载阀使高压腔内的油回到低压腔,活柱在自重作用下自动回缩。

图5-4为内注式液压支柱的简单结构图。升柱时,操纵液压泵,无压油自活柱腔内通过吸油孔进入泵体。再经活塞加压,自单向球阀压至柱体内。这样使活柱上升。当支柱超过额定工作阻力时,工作液由通道进入安全阀,使安全阀打开,保持工作阻力恒定。支柱卸载时,则操纵手把,打开卸载阀,工作液从柱体腔内经过中心通道,经卸载阀流入活柱上腔。

图5-4 内注液式支柱结构示意图

1—柱体,2—活柱,3—活塞头,4—泵,5—安全阀与卸载阀,

6—上顶盖,7—下柱座,8—支柱底腔,9—通道

图5-5为外注液式液压支柱基本结构图。支设时,靠外部泵站经管路系统通过注液枪向支柱供液。工作介质是含有1~2%乳化油的乳化液。回收时打开卸载阀,把工作介质排到支柱外部,活柱靠自重和弹簧力回缩。单向阀、安全阀和卸载阀共同组成一个三用阀,它是一个关键的部件,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着支柱的工作特性。

在工作面每隔10~15 m需配备一把注液枪和一卸载手把。

外注式和内注式液压支柱在使用上各有其特点:

1) 外注式液压支柱需要配备液压泵和管路系统,因而在使用上不如内注式灵活,但柱体内不需手摇泵,因此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

2) 外注式液压支柱,每使用一次需要消耗一定的乳化液;

3) 外注式液压支柱支设速度由液压泵的流

量决定。一般来说,泵的流量比内注式液压支柱的手摇泵要大的多,所以支设速度比较快。

因此,在一些薄煤层或人行比较困难的工作面,来回拉注液枪有困难时,宜使用内注式液压支柱。在缓倾斜和倾斜中厚煤层工作面中,则更宜使用外注式液压支柱。

图5-5 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

1—顶盖;2—三用阀,3—活柱体,4—油缸,5—复位弹簧,

6—活塞,7—底座,8—卸载手把,9—注液枪,10—泵站供液,

11—注液时操纵手把方向,12—卸载时动作方向

液压自移支架内使用的液压支柱属于外注式,其工作原理如图5-6。

图5-6 液压支架支柱工作原理

I—升柱状态,Ⅱ—工作状态,Ⅲ—卸载状态

1—活柱;2—柱体;3、9、10—管路;4—安全阀;5—单向阀;

6—主回油管略;7—主进油管路;8—操纵阀

升柱时操纵阀处于Ⅰ的工作状态。工作液由泵站进入主油管7,后由C—A进入油管9,经由单向阀5顶开阀盖进入油管10,而后进入柱体2使活柱1升起。上腔的废液则由管路3经由操纵阀B—O进入主回油管路,回到泵站。

降柱时操纵阀处于Ⅲ的状态。高压油由操纵阀C—B经管路3进入支柱上腔,同时作用于单向阀5,使阀盖顶开。此时下腔的废液由管路10经单向阀进入管路9,再由操纵阀A—O进入主回油路,返回泵站。

三、单体支架支护方法分析

单体支柱受力的大小,首先决定于顶板压力的大小,有时还决定于底板的力学性质以及顶梁是否具有压缩性。单体支柱所受载荷在梁上的分布状态,则取决于顶梁在支柱上的布置方式,如图5-7所示。若接顶情况良好,以支柱为基准,前后梁的长度为1:1,则载荷应是均匀分布,如图中a。若考虑到顶梁两端有一定的变形,则

应呈抛物线形,如图中b。若比值为2:1,则为三角形分布,如图中c。最好前后梁长的比例不大于2,因为,事实上多余的一部分梁对顶板不起支护作用,如图中d。

图5-7 单体支柱顶梁载荷分布

在开始使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时,把支架分为工作面支架与切顶支架两部分,其布置方式如图5-8。它的原则是利用工作面支架维护直接顶的完整性,利用切顶支架将直接顶沿采空区切落,同时对基本顶也有一控制力矩。这种支护方式又称为有排柱放顶。无排柱放顶如图5-9所示。

图5-8 有排柱放顶支架支撑力分布图5-9无排柱放顶及支架支撑力分布

(一)带帽点柱支护

在直接顶比较完整时使用。柱帽一般用厚为50~100 mm,长为0.3~0.5m的木板或半圆木制成。带帽点柱在工作面的排列方式有矩形布置与三角形布置两种,见图5-10。

图5-10 带帽点柱的布置方式

(a)--矩形排列;(b)--三角形排列

架设支柱时应考虑煤层的倾角,一般应向上倾斜2~4o。

(二)棚子支护

走向棚,顶板压力大时可采用连锁式走向棚,顶板压力小时可采用对接式走向棚。当节理裂隙垂直于工作面时,采用倾斜棚。

(三)机组工作面单体支架布置

1 悬梁与支柱的关系

金属支柱与铰接顶梁组合成悬臂支架。按悬臂支架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的布置方式可分为正悬臂式与倒悬臂式两种,如图5-11所示。

图5-11 机组工作面的悬臂支护

(a) —正悬臂;(b) —倒悬臂

采用正悬臂时,机道顶板有悬臂支护,必要时还可掏梁窝提前挂梁,打贴帮柱等,因此机道的安全条件比较好。在架设悬梁时,应使舌端对着煤壁,以便在需要掏梁窝时,梁窝可以小些。这种方式的悬梁靠采空区一侧伸出不长,因而不易折损。

采用倒悬臂时,回撤靠采空区一侧的支柱,不易被矸石埋住。当顶板比较破碎时,掏梁窝比较浅,因而容易挂梁。这种方式回柱时比较安全。

2支架的布置方式有齐梁式与错梁式两种。

四、液压支架支护方法分析

(一)液压支架分类

我国目前还没有对液压支架进行严格的分类。但就目前普遍应用的名词概念来说,基本上有三种名称:即支撑式、掩护式与支撑掩护式。考虑到科学性与习惯性,可以将此三类定为以下的概念:

1) 支撑式。指在结构上没有掩护梁,对顶板的作用是支撑方式称为支撑式支架。

2) 掩护式。指在结构上有掩护梁,支柱是

通过掩护梁对顶板起支撑作用的支架。

3) 支撑掩护式。指具有掩护梁结构,支柱大部分或几乎全部是通过顶梁对顶板起支撑作用,也可能有部分支柱是通过掩护梁对顶板起作用。

另外,将对预板仅起掩护作用的液压支架称为纯掩护式液压支架。

这种命名法在一定程度上既考虑了支架的支撑特点,同时又考虑了支架的结构特点。

第三节采场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原理

一、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

(一)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体系

回采工作面的支架与其支撑的围岩是一对相互作用着的矛盾统一体。支架结构及性能的设计必须符合回采工作面围岩运动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支护结构设计既经济又合理。同时也只有支架的支撑力分布合适,护顶装置可靠,才有可能维护好顶板,以保证矿工的安全和生产正常进行。

(二)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的特点

回采工作面支架与围岩关系的特点如下:(1)支架和围岩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在小范围内,围岩形成的顶板压力可看作是一个作用力,支架可以视为一个反力,两者应互相适应,使其大小相等,而且尽可能地作用在一个作用点上。

(2)支架受力的大小及其在回采工作面分布的规律与支架性能有关。事实证明,刚性、急

增阻式、微增阻式或恒阻式支架受力在工作面的分布状态是不一致的,恒阻式支架的受力比较均匀。

(3)支架结构及尺寸对顶板压力的影响。实际生产中证明,在支架架型选择合适时,可以用最小的工作阻力维护好顶板。例如在有些条件下使用短梁的掩护式支架(支柱工作阻力仅800kN)却能取得比使用四柱垛式(工作阻力2400kN)更好的维护效果。

从上述情况可知,支架结构设计必须适应围岩条件,支架性能应尽可能设计成恒阻式,在支架受力的过程中应尽可能使其与顶板压力相一致。在支架参数中最主要的是确定工作阻力与可缩量。对围岩来说,主要是考虑在各种支架反力作用下的顶板状态,由此引出评定围岩完整与否的质量标准问题。

(三)支架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的关系

早在60年代,国内外曾多次进行了支架工作阻力P与顶板最终下沉量△L之间关系的试验。我国当时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的,有些国家是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加以统计,其中最完整的是前苏联在一个工作面进行了支架调压试验,结果与实验室所得大致相同,即证明了工作阻力P与顶板最终下沉量(即由煤壁到采空区一侧)是一近似的双曲线,或称为“P-△L”曲线。试验的条件为:采高1.3~1.5m,倾角2°~3°,直接顶为5m左右的粉砂岩,抗压强度为73MPa;再上面仍为

粉砂岩,但较致密,抗压强度为81—82.6MPa;采用支撑式液压支架。在调压试验中,开始时使用每架1500kN的工作阻力,而后调到1300kN /架。此为试验的第I阶段。在第Ⅱ阶段则调到每架1000kN。最后将支架调到600kN/架。每阶段都经历了周期来压及平时两个过程。表5-4介绍了试验所得的数据。

表5-4调压试验各阶段情况表

所有上述的统计及试验结果均证明了一个事实,即在一定工作阻力以上,支架工作阻力增加对顶板下沉量影响较小,但低于此值则影响极大。由此,可以得到在前述分析中同样的结论,即采场支架的工作阻力并不能改变上覆岩层的总体活动规律。

二、采场支架的工作状态

由于支架处于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体系中,支架的工作状态是支架与围岩关系的综合反映,也

是老顶的位态、直接顶、支架以及底板力学特性

的综合体现。分析掌握支架的工作状态,对于及

时调整和保持支架良好的工作状况,保持良好的

支架与围岩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支架与围岩体系的刚度模型

支架与围岩体系可视为由具有一定刚度的直

接顶、支架和底板组成的,其刚度模型可由5-12

所示。

1. 支架的刚度

根据支架的工作特性,支架的刚度一般是指

支架增阻阶段的刚度。支架刚度越大,单位活柱

缩量支架的增阻量越大,对顶板保持稳定所起的

作用越好。

式中K s -支架的刚度;N-支架立柱数;k-支架

s β底板

煤层直接顶老顶

K s

K f K r

图 5-12

立柱的刚度;β-支架立柱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支架的刚度可由实验室试验测得,也可在工

作面实测得到。

2 直接顶的刚度

研究表明,破断为四边形体的采场直接顶其

刚度与其弹性模量和实际承载体的几何尺寸有

关。即,m 为四边形体直接顶的高度和其实

际承载宽度的比值。直接顶在不同的硬度和赋存

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刚度特征,可表现为似刚性、

似零刚度和中间型刚度直接顶三种类型。不同刚

度类型的直接顶对支架围岩体系有着不同的影

响。

3 底板的刚度

底板对支架围岩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当底

板刚度较小时,支架活柱在下缩增阻的同时,底

板也被压缩,相当于立柱增阻量一定时增大了活

柱缩量,从而减小了支架的刚度及支撑系统的刚

度,由此可造成顶板下沉量增大,顶板状态变差。

底板的刚度K f 可通过对反映底板抗压入特

性的底板比压的分析获得。不同硬度的底板具有

不同的刚度,因而对支架围岩体系的影响也不

同。

4 支架与围岩体系的刚度

支架与围岩体系的刚度K 由体系直接顶、支

架和底板的刚度共同决定,可由下式表示

K E m r =1111K K K K r s f =++

当底板为坚硬和中硬时,其刚度较大,对支

架围岩系统的影响较小;当底板较软时,其刚度

较小,这时可通过增大支架底座面积,改变底座

的比压分布,减小底座对底板的比压来减小底板

对支架围岩体系的影响。从这一意义上讲,可以

认为底板的影响是有限的,在支架围岩系统中,

主要是直接顶和支架的相互作用。因此上式可简

化为:

根据上述分析,若直接顶的刚度K r →∞,即直

接顶为似刚性体,则K=K s ,此时支架的刚度即为

系统的刚度;若直接顶的刚度K r →0,即直接顶

为似零刚度,则K=0,此时系统的刚度为零;若

直接顶的刚度0

则系统的刚度由直接顶刚度和支架的刚度共同

决定。

(二)采场支架的工作状态

在支架与围岩体系中,若令支架与围岩体系

的总体变形量为,支架及直接顶的变形量分别

为和,则有

令 则

, 与n 的关系曲线如图5-13所示。

111K K K r s =+?S ?S s ?S r

K K K K S K S K S s r s r s s r r +==???K K n r s =??S S n n s =+1??S S s 0.20.4

0.6

0.8

1.0△S s /△S

采场顶板控制及其检测技术(新编版)

采场顶板控制及其检测技术 (新编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42

采场顶板控制及其检测技术(新编版) 岩层:由同一岩性组成的基本均一的受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界面所限制的层状岩石。 分层:分层是指同一岩性的整体岩层或同一岩性较厚岩层中的一部分或由下“硬”上“软”不同岩性组成的岩层组。 老顶:厚度大于1.5m~2m、较坚硬的岩层 直接顶:厚度小于1.5m~2m、较软弱、下面又无老顶的岩层 伪顶:煤层与老顶或直接顶之间厚度小于0.5m随采随冒的软弱岩层 碎胀性:掩饰破碎后的体积比整体状态下的大、碎胀系数:破碎后体积与整体之比 软化性: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软化系数:水饱和与干燥试件单向抗压强度比

裂隙带:位于冒落带上方,以产生裂隙为主要特征的那部分岩层。 冒落带:直接位于煤层上方发生冒落的那部分岩层。 假说:压力拱假说,悬臂梁假说,铰接岩块假说,预成裂隙假说,砌体梁假说 砌体梁结构:采场上覆岩层的岩体结构骨架是覆岩中的坚硬岩层,可将上覆岩层划分为若干组,每组以坚硬岩层为底层,其上部的软弱岩层可视为直接作用于骨架上的载荷 工作阻力:支柱受顶板压力作用所反映出的力 初撑力:支柱刚架设时对顶板产生的支撑力。 单体液压支柱:外注式、内注式。与悬臂梁、铰接顶梁配合关系 老顶的初次来压:工作面回采以来老顶第一次大规模来压 周期来压:工作面内周期性的出现老顶来压现象 端面距:顶梁前端到煤壁之间的距离。 控顶距:从煤壁至密集支柱(墩柱)或采空区顶梁末端的距离。

顶板分级管理制度

顶板分级管理制度

中国黄金集团湖南鑫瑞矿业有限公司 顶板分级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顶板管理,将危害程度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避免和减少矿岩冒顶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依据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 ) 3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井下顶板分级管理。 4术语(无) 5职责分工 5.1总经理 对采掘顶板分级负领导责任。 5.2分管生产副总经理 领导相关生产技术部门对本矿采掘顶板进行分级管理,确保生产安全。 5.3生产技术部 负责采场顶板分级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对一级顶板采场进行定期检查;对危险采场现场进行危险评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负责作业采场的设计管理和技术管理。制定采场顶板分级报表。

5.4生产单位 负责采场出矿前顶板边帮松石(即浮石,下同)处理;作业班(组)长对本班作业采场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负责在作业前对采场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处理; 采场作业人员对当班采场在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处理。 6工作程序 6.1采场作业环境要求 6.1.1采场进路口应设有安全确认牌。 6.1.2采场顶板边帮应安全可靠,对顶板不稳固的采场,应有监控手段和处理措施。对围岩松软不稳固的作业面,应采取支护措施。 6.2采场顶板分级 6.2.1生产技术部根据地质构造、矿岩结构及矿岩稳固程度,采场跨度的大小、顶板岩石的渗水状况以及回采范围毗邻介质进行危险评估,确定顶板等级。 6.2.2顶板分级原则:采场顶板按危险等级分为一级顶板、二级顶板、三级顶板。具体分级原则如下: ☆一级顶板,凡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即为一级顶板: a)顶板的矿岩特别松软,层节理发育形成较大的压碎状态; b)有较大的断层和较多的中小断层,或分层交错形成有三角滑板者;

第5章+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及其分析

第五章 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及其分析 5.1 概述 在煤层或矿床开采过程中,一般把直接进行采煤或开采有用矿物的工作空间称为回采工作面或简称为采场。 顶板:位于煤层之上的岩层称为顶板。分为: (1)直接顶(immediate roof ):直接顶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通常由具有一定稳定性且易于随工作面回柱放顶而垮落的页岩或砂页岩等岩层组成。也有人认为采空区冒落带内的岩层统属于直接顶。 (2)伪顶(false roof ):直接顶与煤层间厚度小于0.5m 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它随采随冒。 (3)老顶(基本顶,main roof ):直接顶上方(有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厚而坚硬的岩层。一般由砂岩、石灰岩、砂砾岩等岩层组成。也有人认为冒落带以上的裂隙带岩层统属老顶。 底板:位于煤层以下的岩层。 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岩层。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必须对回采工作面进行支护,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作用空间和形态。同时对采空区要进行处理,目前对采空区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中全部垮落法具有回采率高、成本低、简单的优点,在条件适宜时,尽量采用这种方法。 采用全部垮落法时,随着工作面推进,回采工作面空间形状变化见下图。 老顶 底板 直接顶 煤层 伪顶 直接底

在煤体内形成回采空间,其上方的岩体部分重量则有支架承担,同时前方煤壁和采空区冒落的矸石也要承担部分压力。有时由于上位岩层的变化对支架也会产生压力。将这些原因对支架产生的压力常称为顶板压力或矿山压力。 回采空间或巷道上方岩层中未破坏部分或未产生剧烈变形部分,或虽然岩层已破断但仍能整齐排列的部分,有时能形成岩体内的大“结构”。这种大结构能够承担上覆岩层重量,从而对巷道及回采空间起保护作用。根据实际测定,回采工作面支架所承受的力仅为上覆岩层的百分之几。但当工作空间维护的时间较长时,有时由于岩体内所受的力超过了其弹性极限,或由于煤岩的蠕变特性,则使围岩不易形成稳定性结构。这种现象在巷道中极易出现,从而导致巷道围岩的“挤、压、臌”现象。对于回采工作空间,尤其是工作面推进较快时,这种时间影响因素就会变得次要,上覆岩层极易形成大“结构”。 5.2 老顶岩层的稳定性 5.2.1老顶岩层的梁式平衡 当工作面自开切眼推进一段距离后,直接顶悬露达到一定跨度,采空区进行初次放顶,直接顶开始垮落,此时直接顶的跨距称为初次垮落距,初次垮落距的大小与直接顶岩层强度、分层厚度、直接顶内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有关。 岩层破碎后,体积将产生膨胀,破碎膨胀后的体积与破碎前的体积之比称为碎胀系数。岩石破碎后,在其自重及外载作用下,渐趋压实,碎胀系数变小,压 K。 实后的体积与原体积之比称为残余碎胀系数' p

采场顶板管理实施办法

采场顶板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中核浙江衢州铀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采场技术管理、采场作业程序,强化采场作业安全,预防冒顶片帮等各类事故的发生,结合大茶园矿井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实施办法适用于公司大茶园矿井井下各作业采场。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三条生产技术部门是采场顶板管理技术指导部门,负责对大茶园矿井采场顶板管理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四条安防环保部门是采场顶板管理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对大茶园矿井采场顶板管理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第五条大茶园铀矿技术组是采场顶板管理日常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对大茶园铀矿井下采场顶板管理进行技术交底、现场指导和日常检查。 第六条采掘承包队伍负责对本实施办法在井下各采场进行现场实施。 第三章管理措施 第七条地质调查工作 地质状况决定采矿方法,对作业采场经过的区域地质构造必须做认真细致的调查清楚。分析地质构造对采场作业安全带来的影响,根据情况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调查分析采场上中段底部结构、采场面积、充填情况等。 第八条采用可行回采方案和可靠作业方式 采场落顶须打竖向眼(即上采眼),上采眼须根据矿体的产状控制炮眼深度,特别是靠近矿体上盘时,打眼严格控制炮眼深度和角度,炮眼深度以接触到上盘绿色层必须停止打眼。装药放炮时靠近矿体上盘装药量相对较少,使矿体上盘保持一定厚度(50cm)的护顶矿,增强顶板的稳定性,最大可能避免上盘绿色层的暴露。对采场边角碎矿特别是上盘的碎矿铲装尽量减少使用铲运机,可辅助人工将碎矿搬运至采场安全地点再用铲运机铲装,避免机械对上盘顶板的撞击。对顶板稳定性差的采场,采用常规和无轨结合起来的进行出矿:用电耙将矿石耙至采场入口,铲运机在采场入口出矿,铲运机可避免在落顶后的采场空顶下作业。 第九条做好技术交底,加强安全管理

矾山磷矿采矿顶板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矶山磷矿西区充填采矿法试验采场顶板支护 设计说明书 长沙矿山研究院 2010年8月

一、矿块地质情况 矿体形态:矿块包括H号和皿号两层矿体。H号矿体垂直厚度为12.9m,水平厚度为25.4m ;皿号矿体垂直厚度为6.8?7.2m, 水平厚度为10.5?11.9m左右,矿体倾角38度。H号和皿号之间的夹石8?10m,水平厚度13?17m,下盘倾角38度。 区域情况:在8号勘探线外侧,有条走向平行8号勘探线、倾角约为85度,宽度约为1.5米的断层,在脉外巷和斜坡道均有出水现象。在4号矿块中部有一条倾角为88度,宽约0.6米的岩脉。在3号矿体下盘10米处,存在F1断层,由于该断层在出现在黑云母磷灰石岩中,且黑云母含量较高,层理发育,容易出现抽冒现象,施工时应多加注意。 6号矿块地质情况:总的来说比较简单,从地质资料情况看,无大的构造裂隙带。 矿体围岩的稳固性:皿号矿体靠近下盘4?6m属于不稳固段,容易抽冒,靠近上盘为基本稳固?不稳固;H号矿体属于中等稳固,其上盘围岩属于中等稳固以上;H号和皿号矿体之间夹石,属基本稳固类型。皿号矿体下盘围岩存在一层较厚的黑云母磷灰石岩,层理发育,比较破碎,为不稳固类型。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 (1)矿石体重:3.27t/m 3; (2)围岩体重:3.26t/m 3; (3)矿石硬度系数:f=6?8;

(4)围岩硬度系数:f=8 ~ 10; (5)矿岩松散系数:1.60 (6)岩、矿自然安息角39° (7)矿石及围岩均无氧化性、结块性、泥化性及自燃性。 二、采矿方法的选择配比 根据矿岩的稳固性,工程布置现状,充填系统建设情况,确定H 号矿体采用点柱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皿号矿体采用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 三、采场顶板支护设计 1、国内外采场顶板支护形式 目前国内外对不稳固的顶板支护形式主要有锚杆支护,长锚索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与金属网支护。 锚杆支护主要是通过锚杆的悬吊作用、组合梁作用和挤压加固作用,使破碎风化层之间摩擦阻力和抗弯曲强度增大,增加了其稳定性,同时每根锚杆周围形成一个两头呈锥状的筒形压缩区,各锚杆所形成的压缩区彼此连结成一体,此区域内破碎带岩块相互挤压,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连续均匀压缩带。此压缩区不仅能维持自身稳定,而且具有承载能力。由于锚杆长度短、锚固力较小,它适合于块状构造的岩石,岩石节理面距离小,可悬吊的岩块的重量较小的顶板支护。 长锚索支护是在矿岩中钻凿中深孔,然后放入一根或多根钢丝绳,并向孔中注水泥浆,凝固后即可加固和支撑采场顶板。长锚索结构与砂浆锚杆相同,由于长锚索比普通砂浆锚杆长,钻孔直径大,锚固范围大,因此,锚杆的三种作用一一挤压作用悬吊作用组合梁作用都能充分发挥,锚固力大,被锚岩体整体性和稳定性都得到改善。再加上高压注浆,使得节理面由砂浆充填,改善了岩石的整体性,进而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通用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通用 版)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通用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预防 ①加强矿井地质工作,掌握回采工作面的顶、地板和采区的水文地质等情况,有正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 ②认真编制采取设计和工作面作业规程,并由矿技术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会审,报矿总工程师批准。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措施,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③严谨选用支护设备并安设仪表,对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监测及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④保证工作面支护质量,严禁出现挤架、垛架现象,控制支架间隙。如果架间隙超过300mm时,使用单体柱架一梁二架抬棚管理;若架间隙超过500mm时,平行工作面在支架前梁上挑半圆木,然后架一梁二柱单体柱抬棚管理。如果间隙过大,要及时用大板棚进行支护,当间隙大于1.5m时要及时补架。 ⑤认真执行《安全规程》中顶板管理有关规定,加强管理,严格

采场顶板活动规律.

第4章 采场顶板活动规律 1、如何理解矿山压力和矿山压力显现的关系? 2、什么是直接顶,伪项和老顶,它们之间有何不同? 3、简述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主要假说及其评价。 4、采空区处理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对于难冒落并易发生大面来压的顶板,采空区应采取什么处理方法? 5、某回采工作面采高为3.5m ,直接顶为砂质页岩,其碎胀系数K p =1.4,直接顶冒落的厚度∑h=8m ,直接顶冒落后,破碎矸石最上部距老顶岩层的距离是多少? 6、简述直接顶初次垮落前易离层的原因。 7、在目前针对老顶断裂形式的研究中,一般有哪几种理论? 8、试分析老顶达到极限跨距时,以剪切断裂为主还是以弯曲断裂为主? 9、有一缓斜煤层,其顶板由四岩层组成,各岩层的数据如下表,如采用刀柱法处理采空区,刀柱间的距离应该是多少? 10、某回采工作面直接顶冒落后不能充满采空区,老顶岩层厚度h=3m ,其容重γ=24.5kN/m 3,在初次来压前老顶的跨距L=20m ,这时,此老顶已和上部岩层离层,试问,此时老顶中的最大拉应力发生在何处,其数值是多少? 11、采场上覆岩层结构失稳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12、简述采场上覆岩层所形成结构的失稳条件。 13、怎样理解长壁工作面顶板在初次来压前的“拱“或“梁”式结构? 14、某一缓斜煤层顶板为中砂岩,岩层厚度h =4m 抗拉强度R T =14000kPa ,作用在岩层上的载荷q=190kN /m 2,求其极限跨距L T ,设 0,8.0tan ==θ?,计算说明当岩层达到极限跨距时,能否形成三铰拱式平衡? 15、老顶破断时在岩体内将引起什么性质的扰动?其特点是什么?有何实际意义?

采场顶板控制及其检测技术实用版

YF-ED-J9125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采场顶板控制及其检测技 术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采场顶板控制及其检测技术实用 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岩层:由同一岩性组成的基本均一的受两 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界面所限制的层状岩石。 分层:分层是指同一岩性的整体岩层或同 一岩性较厚岩层中的一部分或由下“硬”上 “软”不同岩性组成的岩层组。 老顶:厚度大于1.5m~2m、较坚硬的岩层 直接顶:厚度小于1.5m~2m、较软弱、下面 又无老顶的岩层 伪顶:煤层与老顶或直接顶之间厚度小于 0.5m随采随冒的软弱岩层

碎胀性:掩饰破碎后的体积比整体状态下的大、碎胀系数:破碎后体积与整体之比软化性: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软化系数:水饱和与干燥试件单向抗压强度比 裂隙带:位于冒落带上方,以产生裂隙为主要特征的那部分岩层。 冒落带:直接位于煤层上方发生冒落的那部分岩层。 假说:压力拱假说,悬臂梁假说,铰接岩块假说,预成裂隙假说,砌体梁假说 砌体梁结构:采场上覆岩层的岩体结构骨架是覆岩中的坚硬岩层,可将上覆岩层划分为若干组,每组以坚硬岩层为底层,其上部的软弱岩层可视为直接作用于骨架上的载荷 工作阻力:支柱受顶板压力作用所反映出

矾山磷矿采矿顶板支护施工方案

矾山磷矿西区充填采矿法试验采场顶板支护 设计说明书 长沙矿山研究院 2010年8月 一、矿块地质情况 矿体形态:矿块包括Ⅱ号和Ⅲ号两层矿体。Ⅱ号矿体垂直厚度为12.9m,水平厚度为25.4m;Ⅲ号矿体垂直厚度为6.8~7.2m,水平厚度为10.5~11.9m左右,矿体倾角38度。Ⅱ号和Ⅲ号之间的夹石8~10m,水平厚度13~17m,下盘倾角38度。 区域情况:在8号勘探线外侧,有条走向平行8号勘探线、倾角约为85度,宽度约为1.5米的断层,在脉外巷和斜坡道均有出水现象。在4号矿块中部有一条倾角为88度,宽约0.6米的岩脉。在 3号矿体下盘10米处,存在F1断层,由于该断层在出现在黑云母磷灰石岩中,且黑云母含量较高,层理发育,容易出现抽冒现象,施工时应多加注意。 6号矿块地质情况:总的来说比较简单,从地质资料情况看,无大的构造裂隙带。 矿体围岩的稳固性:Ⅲ号矿体靠近下盘4~6m属于不稳固段,容易抽冒,靠近上盘为基本稳固~不稳固;Ⅱ号矿体属于中等稳固,其上盘围岩属于中等稳固以上;Ⅱ号和Ⅲ号矿体之间夹石,属基本稳固类型。Ⅲ号矿体下盘围岩存在一层较厚的黑云母磷灰石岩,层理发育,比较破碎,为不稳固类型。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 (1)矿石体重:3.27t/m3; (2)围岩体重:3.26t/m3; (3)矿石硬度系数:f=6~8; (4)围岩硬度系数:f=8~10; (5)矿岩松散系数:1.60; (6)岩、矿自然安息角39°; (7)矿石及围岩均无氧化性、结块性、泥化性及自燃性。 二、采矿方法的选择配比 根据矿岩的稳固性,工程布置现状,充填系统建设情况,确定Ⅱ号矿体采用点柱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Ⅲ号矿体采用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 三、采场顶板支护设计 1、国内外采场顶板支护形式 目前国内外对不稳固的顶板支护形式主要有锚杆支护,长锚索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与金属网支护。 锚杆支护主要是通过锚杆的悬吊作用、组合梁作用和挤压加固作用,使破碎风化层之间摩擦阻力和抗弯曲强度增大,增加了其稳定性,同时每根锚杆周围形成一个两头呈锥状的筒形压缩区,各锚杆所形成的压缩区彼此连结成一体,此区域内破碎带岩块相互挤压,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连续均匀压缩带。此压缩区不仅能维持自身稳定,而且具有承载能力。由于锚杆长度短、锚固力较小,它适合于块状构造的岩石,岩石节理面距离小,可悬吊的岩块的重量较小的顶板支护。 长锚索支护是在矿岩中钻凿中深孔,然后放入一根或多根钢丝

初采初放期间顶板管理的安全措施

初采初放期间顶板管理的安全措施 一、初采初放期间顶板管理的安全措施 依据对该面顶板情况的类比分析,初次来压步距为15~30米。 1、公司成立初采初放领导小组,全面跟班负责协调工作面的处采出放及安全工作。按照“设备完好标准”对工作面所有机电设备逐台检查,保证所有机电设备润滑良好,油位、压力正常,保护装置齐全可靠,接线符合标准,杜绝失爆。并从初采初放开始,应详细记录当班安全工作初采初放进展情况,及时汇报调度室或初采初放小组组长。 2、工作面安装验收后,由初采初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工作面所有设备进行单机试运转,并进行调试,当单机运转正常后,再依照由外向里的顺序进行联合试运转,确保初采期间设备运转正常。 3、支架尾梁后顶板垮落时,即可开始由底到顶放煤,其放出量不超过顶煤总量的30%,随工作面向前推进,逐渐提高顶煤放出量。 4、工作面来压,直接顶初次垮落后,提高顶煤放出量,并保证采空区中有一定的充填高度,待顶板弯曲、下沉、断裂跨落后,即工作面初次来压后开始正常放煤,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20m范围内顶煤出率达到50%。 5、出彩期间按照《作业规程》规定,架设好采场,并加强端头及两道超前支护,支柱完好、穿靴,柱头绑扎可靠。 6、严格按循环进度移架,及时支护顶板,尽量缩小空顶区及端面距。 7、工作面出现来压预兆时,加强跟班检查,加强支护,及时汇报、记

录来压情况。 8、初采期间加强设备检修,乳化泵、液压系统完好无漏窜液,泵站压力达到30Mpa,乳化液浓度达到3~5%。 9、工作面来压时尽量加快推进度,直至初次来压后正常推进。 10、如工作面开切眼推完后,如顶煤仍不垮落,要强制放顶,直至顶板完全垮落。 11、工作面周期来压前及来压时,加强工作面及两道顶板管理,严防架前严重冒落压死支架及前部刮板输送机,压垮工作面超前巷道。12、初采初放期间加强上下端头支护,保证畅通无阻,行人宽度不小于0.7m。 13、初采初放期间两巷备用足够数量的支护材料,以备来压时支护用。 14、工作面初采期间,两道超前支护距离均不得小于40米加强支护。 15、工作面两道行人、通风畅通无阻,并在指定地点储备当班所需的油脂、易损件维修工具及备用材料,综放工作面通风、防尘、防火、防瓦斯的设施必须齐全,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文件要求。 16、初采期间,若压力显现不十分剧烈,应减慢工作面推进度,并反复升降支架,以便顶煤及早破碎跨落。 17、按以上方法,边采边放,只有经领导小组或技术人员现场鉴定、确定初采初放结束,工作面一切工序可按《作业规程》正常进行。18、初采期间,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的生产工艺进行,割煤时,若煤壁压力大,有冒顶。片帮等预兆时,必须拉超前支架及时伸出前

地下矿山采场顶板管理制度

地下矿山采场顶板管理制度 一、采场顶板等级划分 为了对危险程度不同的采场顶板的安全管理,做到突出重点,抓住一般,根据采场矿岩稳定情况进行顶板鉴定,分Ⅰ至Ⅲ级进行管理。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列为Ⅰ级顶板 (1)采场内有大断层通过。 (2)采场内有较大断层通过且有交汇; (3)层理、片理、节理特别发育; (4)采场顶板暴露面积较大,矿石类型以片岩为主的; (5)采场附近有空区或陷落区,可能对本采场构成影响的。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列为Ⅱ级顶板 (1)采场内有断层通过,岩性以片岩为主; (2)层理、片理、节理比较发育; (3)采场处于大断层的下盘; (4)矿体以片岩为主,片理、节理虽中等发育,但产状小于50度的。 3、Ⅲ级顶板:岩质坚固,层节理不发达,只有少数小断层。 二、顶板等级鉴定办法 生产探矿结束后,在提交B级矿块时,地质人员要根据矿块的矿岩性质及地质构造情况,按顶板等级鉴定标准,提出所提交的矿块的顶板等级,并在地质说明书中注明;采矿设计人员根据

地质人员提供的地质资料,在征求安全部门的意见后确定该采场的顶板等级,并在设计说明书安全栏中说明;计划部门在下达月计划时,在计划中注明采场的顶板等级。采场顶板揭露后,矿岩性质及构造发生变化,顶板等级有必要进行调整时,经安全部门与设计人员协商后,由设计人员书面通知有关部门予以调整。 三、顶板检查 顶板检查的内容主要有:顶板等级划分是否合理,顶板有否异常变化,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可靠及执行情况等。 1、I级顶板的检查 安全员每班至少检查一次,若安全情况特别不好应在现场监督处理;班长每班至少检查一次。若安全情况特别不好,应在现场指挥处理;生产技术科长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安全科每周至少检查两次。 2、Ⅱ级顶板的检查 矿安全员、值班矿长每班至少检查一次;生产处长、坑长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安环处或坑口安全科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3、Ⅲ级顶板的检查 矿安全员、值班矿长每班至少检查一次;井长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坑口安全科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生产矿长主持参加Ⅰ级顶板采场安全现场会,制定出解决采场安全问题的措施;Ⅱ、Ⅲ级顶板采场安全现场会由矿安全主管部门主持;采场内作业人员至少有一名兼职安全员。

对巷道型掘进工作面及采场的顶板管理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对巷道型掘进工作面及采场的顶板管理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686-71 对巷道型掘进工作面及采场的顶板 管理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合理选择井巷(洞室)位置、断面形状和大小,包括,巷道布置应避开松软岩层,尽量在坚硬均质的岩体内通过,避免在应力集中区布置巷道,尽量使巷道、洞室的轴向与岩石弱面的走向直交或斜交(大于45~65o)。 (2)正确采用支护形式在金属矿山,岩石条件较稳定,但仍有相当部分的井巷需要支护,金属矿山过去常用的支护结构形式有木支架、金属支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护、料石砌碹,整体浇灌混凝土碹等支护形式,但目前支护效果最好,工效较高的支护方法是锚喷支护。锚喷支护是一种新的支护技术,主要包括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或喷射混凝土——金属网相结合的锚喷支护等。

采场顶板控制及其检测技术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1053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采场顶板控制及其检测技术标准版本

采场顶板控制及其检测技术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岩层:由同一岩性组成的基本均一的受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界面所限制的层状岩石。 分层:分层是指同一岩性的整体岩层或同一岩性较厚岩层中的一部分或由下“硬”上“软”不同岩性组成的岩层组。 老顶:厚度大于1.5m~2m、较坚硬的岩层 直接顶:厚度小于1.5m~2m、较软弱、下面又无老顶的岩层 伪顶:煤层与老顶或直接顶之间厚度小于0.5m 随采随冒的软弱岩层

碎胀性:掩饰破碎后的体积比整体状态下的大、碎胀系数:破碎后体积与整体之比 软化性: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软化系数:水饱和与干燥试件单向抗压强度比 裂隙带:位于冒落带上方,以产生裂隙为主要特征的那部分岩层。 冒落带:直接位于煤层上方发生冒落的那部分岩层。 假说:压力拱假说,悬臂梁假说,铰接岩块假说,预成裂隙假说,砌体梁假说 砌体梁结构:采场上覆岩层的岩体结构骨架是覆岩中的坚硬岩层,可将上覆岩层划分为若干组,每组以坚硬岩层为底层,其上部的软弱岩层可视为直接作用于骨架上的载荷 工作阻力:支柱受顶板压力作用所反映出的力

初撑力:支柱刚架设时对顶板产生的支撑力。 单体液压支柱:外注式、内注式。与悬臂梁、铰接顶梁配合关系 老顶的初次来压:工作面回采以来老顶第一次大规模来压 周期来压:工作面内周期性的出现老顶来压现象端面距:顶梁前端到煤壁之间的距离。 控顶距:从煤壁至密集支柱(墩柱)或采空区顶梁末端的距离。 支护强度:支架对单位面积顶板提供的工作阻力; 支护系统刚度:单位顶板下沉量所对应的支柱工作阻力。 支撑式支架:可适应中等稳定或完整的直接顶板,但支架漏、窜矸问题较大,不能抵抗来自沿层面

地下矿山采场顶板管理制度培训资料

地下矿山采场顶板管 理制度

地下矿山采场顶板管理制度 一、采场顶板等级划分 为了对危险程度不同的采场顶板的安全管理,做到突出重点,抓住一般,根据采场矿岩稳定情况进行顶板鉴定,分Ⅰ至Ⅲ级进行管理。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列为Ⅰ级顶板 (1)采场内有大断层通过。 (2)采场内有较大断层通过且有交汇; (3)层理、片理、节理特别发育; (4)采场顶板暴露面积较大,矿石类型以片岩为主的; (5)采场附近有空区或陷落区,可能对本采场构成影响的。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列为Ⅱ级顶板 (1)采场内有断层通过,岩性以片岩为主; (2)层理、片理、节理比较发育; (3)采场处于大断层的下盘; (4)矿体以片岩为主,片理、节理虽中等发育,但产状小于50度的。 3、Ⅲ级顶板:岩质坚固,层节理不发达,只有少数小断层。 二、顶板等级鉴定办法

生产探矿结束后,在提交B级矿块时,地质人员要根据矿块的矿岩性质及地质构造情况,按顶板等级鉴定标准,提出所提交的矿块的顶板等级,并在地质说明书中注明;采矿设计人员根据地质人员提供的地质资料,在征求安全部门的意见后确定该采场的顶板等级,并在设计说明书安全栏中说明;计划部门在下达月计划时,在计划中注明采场的顶板等级。采场顶板揭露后,矿岩性质及构造发生变化,顶板等级有必要进行调整时,经安全部门与设计人员协商后,由设计人员书面通知有关部门予以调整。 三、顶板检查 顶板检查的内容主要有:顶板等级划分是否合理,顶板有否异常变化,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可靠及执行情况等。 1、I级顶板的检查 安全员每班至少检查一次,若安全情况特别不好应在现场监督处理;班长每班至少检查一次。若安全情况特别不好,应在现场指挥处理;生产技术科长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安全科每周至少检查两次。 2、Ⅱ级顶板的检查 矿安全员、值班矿长每班至少检查一次;值班矿长每班至少检查一次,生产处长、坑长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安环处或坑口安全科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3、Ⅲ级顶板的检查

2020版采场顶板控制及其检测技术

2020版采场顶板控制及其检 测技术 Safety technology is guided by safety technology, based on personnel protection, and an orderly combined safety protection service guarantee system.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2020版采场顶板控制及其检测技术 岩层:由同一岩性组成的基本均一的受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界面所限制的层状岩石。 分层:分层是指同一岩性的整体岩层或同一岩性较厚岩层中的一部分或由下“硬”上“软”不同岩性组成的岩层组。 老顶:厚度大于1.5m~2m、较坚硬的岩层 直接顶:厚度小于1.5m~2m、较软弱、下面又无老顶的岩层 伪顶:煤层与老顶或直接顶之间厚度小于0.5m随采随冒的软弱岩层 碎胀性:掩饰破碎后的体积比整体状态下的大、碎胀系数:破碎后体积与整体之比 软化性: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软化系数:水饱和与干燥试件

单向抗压强度比 裂隙带:位于冒落带上方,以产生裂隙为主要特征的那部分岩层。 冒落带:直接位于煤层上方发生冒落的那部分岩层。 假说:压力拱假说,悬臂梁假说,铰接岩块假说,预成裂隙假说,砌体梁假说 砌体梁结构:采场上覆岩层的岩体结构骨架是覆岩中的坚硬岩层,可将上覆岩层划分为若干组,每组以坚硬岩层为底层,其上部的软弱岩层可视为直接作用于骨架上的载荷 工作阻力:支柱受顶板压力作用所反映出的力 初撑力:支柱刚架设时对顶板产生的支撑力。 单体液压支柱:外注式、内注式。与悬臂梁、铰接顶梁配合关系 老顶的初次来压:工作面回采以来老顶第一次大规模来压周期来压:工作面内周期性的出现老顶来压现象 端面距:顶梁前端到煤壁之间的距离。

非煤矿山采场巷道帮顶板安全管理规定

非煤矿山采场巷道帮顶板安全管理规定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非煤矿山采场巷道帮顶板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完善矿业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井下开采及施工单位的井下采场、巷道安全管理,消除潜在的事故隐患,特制定井下采场、巷道帮顶板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汉中市矿业公司所属的井下开采单位及外来承包、承租的施工(开采)单位。 第二章井下采场巷道帮顶板安全管理规定 第三条井下开采及施工单位要配备足够的专(兼)职检撬工,并进行专业及岗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四条井下开采及施工单位要给检撬工配备良好的照明和检撬工具,并根据工具使用和现场实际需要定期更换、重新配备。 第五条井下检撬帮顶板作业时必须两人同时进行,一人照明及监护,一人进行检撬,严禁在没有照明及监护下单人进行检撬作业。

第六条严格执行井下采场、巷道帮顶板检查制度,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要实行日检查,值班长、代班长、专(兼)职检撬工要实行班检查,岗位作业人员要对本作业区进行随时检查。 第七条井下采场、巷道的检撬、处理、维护要与生产同步进行,要坚持“检撬、处理、维护”先行的原则。 第八条检查人员及检撬工发现问题当时能处理的立即处理,当时处理不了的报告当班值班长,当班能处理的不留到下一班处理,处理不了的要设警示标志并逐级上报。威胁作业人员及设备安全的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撤出人员及设备。 第九条作业区域及矿岩破碎带破碎较严重,检撬人员经检撬后仍然无法保证作业人员及设备安全时,应停止作业并撤出人员及设备。单位应设警示标志并逐级上报。 第十条井下开采及施工单位在帮顶板管理上要制定具体管理规定,做到区域划分明确,责任落实到个人,专(兼)职检撬工要对本单位所辖区域内的巷道帮顶板管理负责,严格按照规定对所辖区域的巷道帮顶板进行检撬,彻底清除帮顶板的浮石及危石。

2021对巷道型掘进工作面和采场的顶板管理措施

2021对巷道型掘进工作面和采场的顶板管理措施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32

2021对巷道型掘进工作面和采场的顶板管 理措施 (1)合理选择井巷(洞室)位置、断面形状和大小,包括,巷道布置应避开松软岩层,尽量在坚硬均质的岩体内通过,避免在应力集中区布置巷道,尽量使巷道、洞室的轴向与岩石弱面的走向直交或斜交(大于45~65o)。 (2)正确采用支护形式在金属矿山,岩石条件较稳定,但仍有相当部分的井巷需要支护,金属矿山过去常用的支护结构形式有木支架、金属支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护、料石砌碹,整体浇灌混凝土碹等支护形式,但目前支护效果最好,工效较高的支护方法是锚喷支护。锚喷支护是一种新的支护技术,主要包括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或喷射混凝土——金属网相

结合的锚喷支护等。 (3)减少爆破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主要措施包括:①采用空隙间隔装药,减少爆破裂隙;②形成减震带,减少爆破震动。在生产实践中,往往在巷道或边坡一侧的爆区边缘,凿一排较密而不装药的空孔,利用孔空减弱爆炸应力波的传播;③减少炸药用量,采用毫秒电雷管起爆,由于各炮孔所产生的爆破震动相互抵消,使总的爆破震动有所降低;④控制爆破作用方向。迎向最小抵抗线的爆破震动,要比背向间最小抵抗线方向的爆破震动小0.8~2倍;⑤减少大爆破所产生的冲击力,减少爆破对采场底部结构的破坏等。 可用地质力学的方法来分析矿区地质构造的类型和历史,结合矿区的开采情况和地压观测的结果,从地质力学的角度划定矿区和地压活动危险区,从而使地压观测的选点和设计比较合理,可提高地压观测的效果。在地压观测的仪器方面,矿山可使用一种、两种或多种仪器同时进行观测,使用得比较普遍的有地音仪、声波仪、光应力计、地震仪等,其中地音仪的推广使用更为普遍。 金属矿山由于岩石比较坚硬,地表移动下沉过程缓慢,遗留的

对巷道型掘进工作面及采场的顶板管理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2487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对巷道型掘进工作面及采场的顶板管理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对巷道型掘进工作面及采场的顶板 管理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合理选择井巷(洞室)位置、断面形状和大小,包括,巷道布置应避开松软岩层,尽量在坚硬均质的岩体内通过,避免在应力集中区布置巷道,尽量使巷道、洞室的轴向与岩石弱面的走向直交或斜交(大于45~65o)。 (2)正确采用支护形式在金属矿山,岩石条件较稳定,但仍有相当部分的井巷需要支护,金属矿山过去常用的支护结构形式有木支架、金属支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护、料石砌碹,整体浇灌混凝土碹等支护形式,但目前支护效果最好,工效较高的支护方法是锚喷支护。锚喷支护是一种新的支护技术,主要包

括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或喷射混凝土——金属网相结合的锚喷支护等。 (3)减少爆破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主要措施包括:①采用空隙间隔装药,减少爆破裂隙;②形成减震带,减少爆破震动。在生产实践中,往往在巷道或边坡一侧的爆区边缘,凿一排较密而不装药的空孔,利用孔空减弱爆炸应力波的传播;③减少炸药用量,采用毫秒电雷管起爆,由于各炮孔所产生的爆破震动相互抵消,使总的爆破震动有所降低;④控制爆破作用方向。迎向最小抵抗线的爆破震动,要比背向间最小抵抗线方向的爆破震动小0.8~2倍;⑤减少大爆破所产生的冲击力,减少爆破对采场底部结构的破坏等。 可用地质力学的方法来分析矿区地质构造的类型

采场顶板控制及监测技术复习资料

岩层与分层:岩层是指由同一岩性组成的基本均一的受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界面所限制的层状岩石;分层是指同一岩性的整体岩层或同一岩性较厚岩层中的一部分或由下“硬”上“软”不同岩性组成的岩层组。 顶板和复合顶板:在地下煤层中采煤时,称煤层上面的岩层为顶板;复合顶板是指采煤后特别容易离层的顶板的第一个分层,其厚度通常在0.5-3.0m之间。 直接顶与老顶:厚度大于1.5-2.0m、较坚硬的岩层称为老顶;厚度小于1.5-2.0m、较软弱、下面又无老顶的岩层则是直接顶。 垮落带与裂隙带:垮落带是指不支撑就会垮落的那部分岩石带;裂隙带是指发生断裂、旋转、下沉、触矸过程的岩石带。 端面距和控顶距:断面距是指顶梁前端到煤壁之间的距离;控顶距是指从煤壁至密集支柱(墩柱)或采空区顶梁末端的距离 初撑力和工作阻力:工作阻力是指支柱受顶板压力作用所反映出的力;初撑力是指支柱刚架设时对顶板产生的支撑力。 支柱刚度与支护系统刚度:支护系统刚度是指单位顶底板相对移近量所对应的支柱工作阻力增量。 老顶的初次来压和老顶的周期来压:工作面回采以来老顶第一次大规模来压,叫做老顶的初次来压;工作面内周期性的出现老顶来压现象,叫做老顶的周期来压。 推垮型冒顶与压垮型冒顶:推垮型冒顶是由平行于层理方面的顶板力推到采场支架而导致的冒顶;压垮型冒顶是由垂直于层面方向的顶板力压坏采场支架而导致的冒顶。 顶板移近量与支柱下缩量: 1.伪顶定义及其对控制顶板设计的影响: 在煤层和直接顶(或)老顶之间,有时存在一定厚度小于0.5m、随采随冒的软弱岩层,叫做伪顶。 伪顶冒落下来后,有时将它抛弃到采空区内,有时则随着采落的煤炭一起运送出采场。如果采取抛弃到采空区内的方式,则控顶设计时直接顶厚度应包括伪顶厚度。如果是随煤炭运出采场,则控顶距设计时煤炭采高应包括伪顶厚度。此外,在考虑采场支架或支柱的高度时,煤层采高也应包括伪顶厚度。 2.大面积漏垮冒顶的产生原因: 由于煤层倾角较大,直接顶又异常破碎,采场支护系统中如果某个地点失效发生局部漏冒,则临近局部漏冒点支架上方的碎顶在自然安息角以上部分会在重力作用下冒落,从而使支架失稳倾倒。又使支架控制的其余碎顶也冒落。这种现象会沿工作面往上逐个支架发生。因此只要某个地点发生局部漏冒,破碎顶板就有可能从这个地点开始沿工作面往上全部漏空,造成大量支架失稳倾倒,从而导致漏垮工作面,造成大面积漏垮冒顶。 3.断层带附近所造成顶板事故类型及预防措施: 4.采场顶板事故类型: 采场顶板事故按力学原因划分如下: ?压垮型冒顶:1.垮落带老顶岩块压坏采场支架导致的冒顶;2.垮落带老顶岩块冲击压坏采场支架导致的冒顶;3.垮落带或裂隙带老顶旋转下沉时压坏采 场支架导致的冒顶。 ?漏冒型冒顶:1.大面积漏垮型冒顶;2.靠煤壁附近局部冒顶;3.采场两端局

地下矿山采场顶板管理制度

! 中国华冶杜达矿有限公司 采场顶板管理制度 一、采场顶板等级划分 为了对危险程度不同的采场顶板的安全管理,做到突出重点,抓住一般,根据采场矿岩稳定情况进行顶板鉴定,分Ⅰ至Ⅲ级进行管理。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列为Ⅰ级顶板 (1)采场内有大断层通过。 (2)采场内有较大断层通过且有交汇; (3)层理、片理、节理特别发育; ( (4)采场顶板暴露面积较大,矿石类型以片岩为主的; (5)采场附近有空区或陷落区,可能对本采场构成影响的。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列为Ⅱ级顶板 (1)采场内有断层通过,岩性以片岩为主; (2)层理、片理、节理比较发育; (3)采场处于大断层的下盘; (4)矿体以片岩为主,片理、节理虽中等发育,但产状小于50度的。 3、Ⅲ级顶板:岩质坚固,层节理不发达,只有少数小断层。 - 二、顶板等级鉴定办法 生产探矿结束后,在提交B级矿块时,地质人员要根据矿块

的矿岩性质及地质构造情况,按顶板等级鉴定标准,提出所提交的矿块的顶板等级,并在地质说明书中注明;采矿设计人员根据地质人员提供的地质资料,在征求安全部门的意见后确定该采场的顶板等级,并在设计说明书安全栏中说明;计划部门在下达月计划时,在计划中注明采场的顶板等级。采场顶板揭露后,矿岩性质及构造发生变化,顶板等级有必要进行调整时,经安全部门与设计人员协商后,由设计人员书面通知有关部门予以调整。 三、顶板检查 顶板检查的内容主要有:顶板等级划分是否合理,顶板有否异常变化,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可靠及执行情况等。 1、I级顶板的检查 安全员每班至少检查一次,若安全情况特别不好应在现场监督处理;班长每班至少检查一次。若安全情况特别不好,应在现场指挥处理;生产技术科长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安全科每周至少检查两次。 2、Ⅱ级顶板的检查 矿安全员、值班矿长每班至少检查一次;生产处长、坑长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安环处或坑口安全科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 3、Ⅲ级顶板的检查 矿安全员、值班矿长每班至少检查一次;井长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坑口安全科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生产矿长主持参加Ⅰ级顶板采场安全现场会,制定出解决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