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一、二 章 绪论

第一、二 章 绪论

第一、二 章 绪论
第一、二 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一生理学概念

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生物体机能活动规律及机理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二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三学习生理学的目的

四学习方法

第二节生命的基本表现

一新陈代谢(metabolism):是指机体主动地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同时体内物质和能量也在进行转变。

二兴奋性: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

三生殖

第三节机体的内环境

1.内环境: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2.内环境稳态

1)定义: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恒定。

2)意义: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进行

3.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boirhythm):生物体的各种功能活动经常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周而复始地重复出现,这种变化的节律称之。

第四节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 神经调节

1 方式:反射(reflex):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2 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

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 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4 特点:迅速、局限、短暂(短、快、准)

二. 体液调节

1.定义: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作用进行的调节.

2.分类:内分泌(全身性调节)、

旁分泌(局部性调节)。

3.特点:缓慢、广泛、持久(慢、广、久)

三. 自身调节

1.定义:不依赖神经和体液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2.分类:局部代谢产物性自身调节、肌原性自身调节

3.特点:局限、不灵敏、幅度小

四. 生理功能调节的反馈控制系统

1 反馈调节

正反馈: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使控制信息效应减弱或抑制的方式。

前馈(feed-foorward):干扰信息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称为前馈。

第二章细胞生理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与物质转运功能

一. 细胞的结构

(一). 形态:圆形、梭形、扁平形或不规则形。

(二). 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

(三). 细胞膜的结构

二. 细胞膜的功能: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 概述

A.物质转运的两个必备条件

1)细胞膜对物质有通透性

2)转运动力:如浓度差、电位差、渗透压差

B.细胞膜转运的物质有

1)小分子物质

2)大分子物质;如酶、激素、吞噬的细菌等

2 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形式

被动转运:顺浓度(动力),不耗能。

1)单纯扩散(diffusion):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分子(小分子及脂溶性物质)由浓度高处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处扩散称之。

(气体(O2,CO2),P高→P低)

扩散的量及速度:主要决定于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和膜的通透性。

特点:扩散速率大。

2)易化扩散:指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较小的物质,在特殊蛋白(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扩散的量:与被转运物质的浓度差和细胞膜对物质的通透性有关;如为电解质溶液还取决被转运的带电荷物质所受的电场力的大小,物质的净移动取决于这种物质自身的电位差与浓度差的代数和(电-化学梯度)。

参与易化扩散的蛋白质:载体蛋白(载体);

通道蛋白(通道)。

易化扩散的方式:

a:载体转运(运输):载体蛋白在膜的高浓度一侧与被转运物质结合,然后通过蛋白构形变化,将被转运的物质移往膜的另一侧,并与被转运物分离的扩散过程。

特点:高度特异性;饱和现象;竟争抑制。

转运物: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和氨基酸等)。

b: 通道转运(运输):在一定条件下,通道蛋白发生构形变化,其内部形成“孔道”(通道),被转运物质顺浓度差或电位差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

机制:可能是由于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质分子构成了具有高度选择性的亲水孔道,允许适当大小和带有适当电荷的离子通过。

转运物:离子(K+ Na+ Ca2+等。K+ 离子通道,Na+离子通道,Ca2+离子通道。)

方式:*化学门控通道:决定通道开闭的主要因素是化学物质,该通道称之。

*电压门控通道:决定通道开闭的主要因素是膜两侧的电位差,则该通道称之。

特点:特异性、饱和性、竞争性

3)渗透作用: H2O进出细胞的方式,P渗低→P渗高

主动转运:逆梯度,耗能(动力)

(1)概念: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依靠镶嵌在细胞膜上的具有特殊转运作用的蛋白质(泵蛋白)的帮助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经细胞膜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

泵蛋白具有特异性,按其所转运的物质种类可分为:钠泵,钾泵,钙泵,氯泵,和碘泵等,分别转运Na+ K+ Cl+ Ca2+等物质。

钠泵:是细胞上普遍存在的一种被称为Na+- K+依赖式ATP酶(简称Na+- K+- ATP酶)的蛋白质,具有酶的活性。其作用是当细胞内Na+浓度增高或细胞外K+浓度增高时,此酶被缴活,分解ATP获得能量,驱动Na+和K+逆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把细胞内的Na+泵出膜外,同时把细胞外的K+泵入膜内,保持了膜内高K+膜外高Na+的正常分布,从而建立一种势能储备。故Na+泵也称Na+- K+泵。

排3Na摄2K

钠钾泵(Na-K泵、Na-KATP酶)

有A TP酶活性,分解ATP供能

3 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形式

胞吐和胞饮作用

概念:细胞对于一些大分子或团块物质通过细胞的吞吐活动进行转运的方式称之。

A. 入胞:吞噬(固体),吞饮(液体)

B. 出胞:神经末梢分泌递质,腺体分泌激素

二细胞膜的受体功能

细胞膜上有一类特殊蛋白质,它们能选择性地与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药物)相结合,从而使细胞的功能活动发生改变。这种蛋白质称为该化学物质的受体。受体具有识别和传递信息的特性。受体与特异性化学物质结合后,能将该物质所携带的信息传递入细胞,引起一系列酶的变化,从而调控细胞的代谢活动和生理活动。

第二节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一.细胞的兴奋性

1.概念:兴奋性(excitability):是指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

(或指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引起兴奋的条件:

(1)对刺激的感受

(2)信号的传递

(3)效应器的反应

3. 刺激

(1)刺激:是指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的内外A.种类:

A.种类:

按性质分:机械性、化学性、生物性、精神性等

按强度分:阈刺激、阈上刺激、阈下刺激

B.刺激的三要素:

a.刺激的强度

阈强度:最低限度的可以引起反应的刺激强度。(阈值)

b.时间:(刺激需达到一定时间才能引起反应)

基强度:组织(或细胞)能否产生兴奋与刺激的强度和时间有关,刺激时间越长则阈强度越小,但刺激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后,阈强度不再随着刺激时间的增长而进一步减少,这个最小的阈强度称之。

利用时:用基强度的刺激引起兴奋所需要的最短刺激时间。

c.强度的变化率:(只有达到一定强度的快速刺激,才能引起兴奋。)

4.兴奋性的指标与兴奋性的变化

(1)兴奋性的指标

A.阈强度:

阈强度越低,意味着组织越容易被兴奋,既兴奋性越高;反之。兴奋性与阈强度成正比。

B.时值:用两倍基强度的刺激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的刺激作用时间。

兴奋性与时值成反比,时值越小表示兴奋性越高,反之。

(2)兴奋性的变化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一)生物电

1.概念:生物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电现象。

(可兴奋细胞膜内外两侧存在的跨膜电变化)

2.发现:

3.记录:

(1)细胞外记录:

双向动作电位

(2)细胞内记录

单向动作电位

(二)损伤电位

1.概念:存在于组织(细胞)的损伤部和完整部位之间的电位差。

2.原因:由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造成。

(三)静息电位(Rp)

1.概念: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即“静息”状态下膜两侧所存在的电位差。(静息膜电位)

2. 特点:内负外整,相对恒定

几个概念:

1.极化:静息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

2.去极化: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少(绝对值减少)的方向变化时。

3.超极化: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绝对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

4.复极化:当细胞膜从静息到活动时,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

去极化

100mv ——– 90mv (Rp) ——– 80mv ——0mv —— +30mv

超极化极化复极化

(四)动作电位(Ap)

1.概念:细胞受到有效刺激作用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一次短暂的可扩布性的电位变化。

2.动作电位的组成及动作电位发生时,膜内外动作电位的变化

去极化-70~-90 0mv

(1)上升相

反极化0 +20~+40mv

(反极化:指膜内正电位逐渐增加而负电位逐渐减少,由原来的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这一极化状态的倒转称之。)(超射)

(2)下降相:复极化+20 ~ +40 -70~-90mv

3.动作电位的特征

(1)全或无:如果刺激未达到阈值,则不引起动作电位(无),而动作电位一经引起,其幅度便具有最大(全),不受继续增强刺激的影响。

(2)传导性:动作电位一经产生,即可在同一细胞内沿细胞膜传到远处,并且电位幅度不会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即非递减性传导或称不衰减扩布。

(3)脉冲式:因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动作电位不可能融合。

(五)生物电产生的机制

1. 生物电产生的离子基础

生物电产生的离子学说:细胞生物电的各种表现,主要是由于某些带电离子在细胞两侧不均衡分布以及膜在不同情况下对这些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展出的。这种离子的不均衡分布是膜结构中某些离子泵活动的结果,而对于各种离子的选择性通透则与膜的各种离子通道的功能状态有关。

2. 静息膜电位的产生机制

膜内外K浓度比约30:1 (动力) 浓度差(动力)

K K 平衡电位

安静时K通道开放( 通透性) 电位差(阻力)即静息电位、跨膜

电位、膜电位

3 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1)去极化:细胞受刺激时→ Na通道开放,Na快速内流(内正外负)

膜内外Na浓度比约1:10 (动力) 浓度差(动力)

Na内流Na平衡电位

受刺激时Na通道开放( 通透性) 电位差(阻力)即Ap去极化至+30mv时

2)复极化:细胞去极化至一定程度→ Na通道关闭,

K通道开放,在细胞内外ρK 的作用下→

K外流,形成复极化。

3)后电位:钠泵→排钠摄钾→形成微小的电位波动

三. 动作电位的传导

(一)传导:细胞的任何一处受到刺激而兴奋时,不但在受刺激部位产生动作电位,而且动作电位会沿细胞膜由近及远地扩布到整个细胞。(常把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

(二)机制:局部电流学说:

(三)特征:

1 完整性;

2 双向性;

3 不衰减性;

4 “全”或“无”现象;

5 相对不疲劳性。

第三节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

细胞内主要的跨膜信号传导途径:

膜通道跨膜信号传递途径,受体-G蛋白-第二信使跨

膜信号传递途径和酪氨酸蛋白激酶跨膜信号传递途径。

一膜通道跨膜信号传递系统

(一)化学门控通道

(二)电压门控通道

(三)机械门控通道

二受体蛋白,G-蛋白和第二信使跨膜信号传递系统

(一)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

(二)受体-G蛋白-第二信使跨膜传递系统

(三)酪氨酸蛋白激酶(TK)信号传导系统

第四节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

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过程:

Ap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局部电流流动传导

N-M接头处兴奋传递电—化学—电传导

Ap在骨骼肌细胞上传导局部电流流动传导

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连

骨骼肌肌丝滑行收缩

(一)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突触

接头前膜:突触囊泡(含Ach)、(神经末梢) 膜上有Ca通道

突触间隙:粘多糖

突触后膜(终板膜):有皱褶、Ach-R、Na +K+通道等

(二)神经--肌肉接点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及特点

1.传递过程

神经纤维上Ap →前膜→前膜上Ca通道开放,Ca内流→大量Ach释放至间隙→形成Ach-R→终板膜上Na、K通道开放→Na内流→终板电位(局部电流)→总和→相近肌膜产生Ap

电(神经纤维上Ap)—化学(Ach)—电(骨骼肌上Ap)传递

2 讨论:

(1). Ca2+内流:

起因:膜去极化突触前膜Ca2+通道开放细胞外液Ca2+内流。

作用:

(2). 乙酰胆碱(Ach)的释放:量子释放(1个量子约含1000~10000个分子)

(3). Na +内流及终板电位的形成

(4).乙酰胆碱的降解

3 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的特点

(1)单向传递;

(2)时间延搁;

(3)易受环境因速和药物的影响

Ach被胆碱酯酶失活:

有机磷→使胆碱酯酶失活→大量Ach堆积→肌肉震颤

肉毒杆菌、美洲箭毒→抑制Ach作用→肌肉松弛

二骨骼肌的结构

肌肉: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一)肌原纤维的结构

暗带(粗肌丝)-A带:M线连接,中间较明的为H区

明带(细肌丝)-I带:Z线

肌小节:相邻两Z线之间的区域,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单位,它包含一个位于中间部分的暗带和两侧各1/2的明带。其长度为1.5~3.5μm。

肌丝(蛋白微丝)

A 粗肌丝:存在于A带,由肌球蛋白组成。结构为::

头部:呈双球形,具有ATP酶活性,能与肌

动蛋白结合。横桥。

颈部:

尾部:

B 细肌丝:由Z线伸出,纵贯I带全长,并伸长至A带部位,与粗丝呈交错对插。其组成为:

(1)肌动蛋白:为细肌丝的主要成分。

单体为球形——G-肌动蛋白

双体为两条单体链铰合成双螺旋结构——F形肌动蛋白。

(2)原肌球蛋白:呈双螺旋结构,缠绕在肌动蛋白双螺旋的“沟壁”,并与之平行,安静时其正好在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之间,阻碍横桥与肌动蛋白的结合。

(3)肌钙蛋白:在细丝上不直接与肌动蛋白分子连接,而以一定的间隔定位于原肌球蛋白的双螺旋结构上。由C.T.I三个亚基组成。C---Ca2+的结合位点;T ---把肌钙蛋白结合于肌球蛋白上;I---在C与Ca2+结合时,把信息传给原肌动蛋白,引起后者分子构向改变,解除它对肌动蛋白和横桥相互结合的阻碍作用。

(二)肌管系统

1 概念:指环绕在每一条肌原纤维周围的膜状微管结构。

2 横管系统(T管):有肌膜从表面横向伸入肌纤维内部的膜小管系统。

作用:是将肌细胞兴奋时出现在肌膜上的电变化传到肌细胞内部。

3 纵管系统:(肌质网系统):指细胞内肌质网常围绕每条肌原纤维形成花边样的网。

终(末)池:纵管贼横管处管腔变宽并相互吻合,形成特殊的膨大。

作用:通过对Ca2+贮存、释放和再摄取,触发肌小节的收缩和舒张。

4 三联体:分属两个肌节的相邻两个终池,其间隔以横管的复合体。

作用:它把横管膜上的电变化和细胞内收缩过程藕联起来的关键部位。

三兴奋—收缩藕联

1 概念:肌膜的电变化和肌节的机缩短之间存在的中介性过程

2 Ca2+在耦联中的作用

3 步骤:

(1)兴奋通过横管传导到肌细胞深部

(2)三联体把横管的电变化转变为终末池释放Ca2+

(3)肌肉收缩后Ca2+被回摄入纵管系统

肌膜Ap →至横管膜→三联体(关键部位)→终池Ca通道开放→Ca外流→肌浆中Ca↑↑(关键耦连物)→肌丝滑行收缩

四肌肉收缩的机制——肌丝滑行学说

1 学说的内容:肌肉的缩短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的滑行,即当肌肉收缩时,由Z线发出的细肌丝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主动向暗带中央滑动,结果相邻的Z线互相靠近,肌小节长度变短,从而导致肌原纤维和整块肌肉的缩短。

2 肌丝滑行学说的证据

3 肌丝滑行过程

(1)肌肉收缩的分子机

(2)肌肉舒张

肌浆中Ca→Ca与C亚基结合→I亚基传递信息→原肌凝蛋白变构→暴露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位点→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拖动细肌丝滑行→肌肉收缩

(肌小节、明带、H区变短暗带长度不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 1. 判断改错题 1-1-1 铸铁结构由于没有屈服阶段,所以在静载作用时可以不考虑其应力集中的影响。 ( × ) 应考虑其应力集中的影响。 因铸铁属脆性材料,因此构件在静载作用时,在尺寸突变处,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来缓和应力的增加,应力集中使该处的应力远大于其它各处的应力,构件首先从该处破坏,所以静载作用时应该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 1-1-2 构件内力的大小不但与外力大小有关,还与材料的截面形状有关。 ( × )。静定构件内力的大小只与外力大小有关,与材料的截面无关。 1-1-3 钢筋混凝土柱中,钢筋与混凝土柱高度相同,受压后,钢筋与混凝土柱的压缩量相同,所以二者所受的内力也相同。 ( × ) 它们的内力大小不一定相同。 钢筋混凝土柱受压后,由于钢筋的弹性模量E 1不等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 2,钢筋横截面积A 1 也不等于混凝土的横截面积A 2,所以有 , 2 2112122 1112 12 2221 111,,,2 A E A E N N A E N A E N l l A E l N l A E l N l ==?=?= ?= ? 故在E 1 A 1=E 2 A 2 时,才有N 1=N 2 。否则21N N ≠。 1-1-4 杆件的某横截面上,若各点的正应力均为零,则该截面上的轴力为零。 ( √) 1-1-5 只要构件的强度得到保证,则该构件就能正常的工作。 ( × )。只有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都得到满足,构件才能正常工作。 1-1-6 两根材料、长度l 都相同的等直柱子,一根的横截面面积为A 1,另一根为A 2,且A 2>A 1. 如图所示。两杆都受自重作用。则两杆的最大压应力相等,最大压缩量也相等。 ( √ )。自重作用时,最大压应力在两杆底端,即 l A Al A N ννσ=== max max 也就是说,最大应力与面积无关,只与杆长有关。所以两者的最大压应力相等。 最大压缩量为E l EA l Al l 222 max νν= ?=? 即最大压缩量与面积无关,只与杆长有关。所以两杆的最大压缩量也相等。 (a) A 1 A 2 (b) 题1-1-6图 题1-1-7图

第1章 绪论第2节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什么是遗传,什么是生理成熟,什么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掌握遗传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3、了解著名的格赛尔所作的双生子的爬楼梯实验。 二、教学重点 1、心理和心理现象的概念、划分和实质; 2、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教学难点 心理现象 四、授课时数:1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 思考导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和 教育等,现代心理学主要关注这些因素是如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 六、教学过程 一、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 (一)遗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遗传是指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现象。人的祖先的生物特 性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人体的形态、构造、血型、头发和神经系 统等的特征,其中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遗传特性 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幼儿正是在这种生物的物质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心理。遗传作为基本的物质前提对儿童的心理形成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好比一粒要生根发芽的种子,如果这粒种子是坏的,那么,就会影响到它的正常发芽和生长。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离开遗传的条件。有研究表明,即使具有优越的环境,先天生理障碍,也会使孩子智力发展迟缓。如一个天生失明的儿童,想要训练他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是很难做到的。 遗传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遗传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这是人的心理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前提。因为心理活动是大脑的机能,有了大脑,人的心理活动才能产生。正常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 研究表明,黑猩猩在最好的训练和精心照顾下,其心理水平仍然很低级,因为它只有动物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而没有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这也就决定了它的心理水平永远也达不到人的心理活动水平。由此也可以证明,正常的遗传素质是幼儿心理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前提。

第一章绪论 2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小波分析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数学分支,由于其数学的完美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使其在科学应用上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小波分析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它包括:信号处理、图象处理]、理论物理、模式识别、音乐与语言的人工合成、医学成像与诊断、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机械的故障诊断等方面。其中,在数学上,小波分析己用于数值分析、构造快速数值算法、曲线曲面构造、微分方程的求解等;在信号处理方面,小波分析己用于信号滤波、去噪、压缩、特征提取等;在图象处理方面,小波分析己用于图象压缩、分类、识别、去噪等。小波分析是当今泛函分析、调和分析、时一频分析、数值分析、逼近论和广义函数论等诸多学科交叉融合后最完美的结晶。 小波变换的概念是由法国地质物理学家J.Morlet在 1974年首先提出的,他通过物理的直观和信号处理的实际需要建立了反演公式,但在当时他的努力未能得到数学家的认可。正如1807年法国的热学工程师Fourier提出的任一函数都能展开成三角函数的无穷项级数的创新概念未能得到著名数学家Lagrange,Laplace以及Legendre的认可一样。早在20世纪70年代,A.calderon表示定理的发现空间的原子分解仪和无条件基的深入研究为小波变换理论的诞生做了理论上的准备。1984年,Morlet和Grossman在对地质信号的分解中提出了伸缩、平移的概念,第一次提出了‘,wavelets’’一词。 1985年,Meyer证明了一维小波基的存在性侧],并显示构造了小波函数,YMayer和S.Mallet合作建立了构造小波基的多尺度分析之后,小波分析才开始在国际上成为了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小波变换与Fourier 变换、窗口Fourie:变换相比,这是一个时间和频率的局域变换,因而能有效的从信号中提取信息,通过小波母函数的伸缩和平移对原始信号函数进行多尺度分析,解决了Fourier 变换不能解决的许多困难,从而小波变换被誉为“数学显微镜”,它是调和分析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进展。伴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信号处理已经成为当代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部分,实际应用中信号处理的目的就是:准确的分析原始信号或图象、编码压缩和量化、快速传递或存储、精确地重构信号或图象。从数学的角度考虑,图象可以看作是二维信号,信号与图象处理可以统一看作是信号处理,信号通常分为稳定的与非稳定的。如果一个信号的性质随时间是稳定不变的,则称这个信号是稳定的。稳定信号能够出现不期望的事件,但是我们可以知道这些事件的先验概率,这些是由统计推断的未知事件。对稳定信号,因其性质随时间是稳定不变的,我们可将稳定信号分解为正弦波的线性组合,因此,Fourier分析对稳定信号的处理是有效可行的。但实际应用中的信号大多是非稳定的,非稳定信号其中的瞬间事件是不能事先知道的,随着小波分析理论的深入发展,利用小波分析对非稳定信号进行处理是有效可行的。信号去噪是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随着小波分析理论的不断发展,利用小波方法给信号去噪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此同时,小波理论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也推动了小波理论的不断发展,小波包分析是比小波分析更为精细的多尺度分析,小波包分析的出现也给信号去噪方法带来了新的活力,利用小波包分析给信号去噪也成为了信号处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1.2信号去噪方法的研究状况 伴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信号处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在科学实验中,我们往往都要获得大量的原始信号,由于各种人为的或非人为的因素,实际中获得的原始信号都不可避免的含有噪声,噪声的存在必然会给我们的研究结果带来一定的误差,为了减小实验研究结果的误差,在对原始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之前,对信号去噪是很有必要的。长期以来,Fourier变

第一章绪论(2学时)

第一章绪论(2学时) 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饲料添加剂及添加剂预混料的概念、分类;认识饲料添加剂的作用;了解国内外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饲料添加剂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饲料添加剂的概念及作用 (一)饲料添加剂概念 目前对饲料添加剂有以下几种定义: 1.饲料添加剂是一类为了满足动物的某种特殊需要,采用多种不同方法添加于饲料内的少量或微量的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的物质。 2.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饲料工业通用术语》中,对饲料添加剂的定义为:满足特殊需要而加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物质的总称。 3.《饲料添加剂学》中的定义:为了某种目的而以微小剂量添加到饲料中的物质的总称。4.《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中的定义为: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该条理于1999年5月29日由国务院发布。 《条例》中所称饲料,指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饲料,包括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 该定义是从行为的角度对饲料添加剂给出的定义,并与饲料的概念相呼应。 饲料添加剂与饲料的基本区别是:饲料是为动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素的主体物质,它仅限于动植物躯体、果实和微生物发酵产物等所固有的成分;而饲料添加剂则是用与天然饲料无关的物质进行人工组合调制后添加到饲料中的物质,除少数外,它们一般不具有供能作用,有些甚至能打破动物正常的生理生化平衡,以达到改进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目的。少量或微量则与玉米、豆粕等常量物质相对比,反映了饲料添加剂在饲料总组分中所占的比例少。二者在“量”上的对比关系十分明显。 到目前为止,饲料添加剂这门学科尚处于不断演变和发展中,人类对其全面认识和理解目前还存在很大难度,尤其是在理论上的问题还未完全统一之前,很难给这类物质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二)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尽管对饲料添加剂的定义不同,其使用目的和作用具有相似之处。使用饲料添加剂的目的包括: 1.改善(完善)饲料营养价值和全价性、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 2.抑制有害物质的负作用、防止畜禽疾病及提高畜禽健康水平; 3.改善饲料的物理特性,改进饲料的加工和贮存特性; 4.改进畜产品品质; 最终达到提高畜禽生产能力、节约饲料和降低生产成本及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教材213页。 添加剂类物质的使用有近百年历史,但饲料添加剂概念的提出只有50年历史,而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形成则是近30年的事情。不同时期,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有两个极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由于动物生产水平不高、集约化饲养和配合饲料的使用不普遍、添加剂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高、使用效果不明显,人们认为添加剂是饲料中“可有可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