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宋词鉴赏精选

宋词鉴赏精选

宋词鉴赏精选
宋词鉴赏精选

宋词鉴赏

枫桥三绝(选一)孙觌

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简析】

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脍炙人口,可谓誉满古今,名扬中外。笔者也曾漫步于枫桥,喟叹“人非大手笔非椽”,“不敢题诗在上头”。但敢题的人还不少,孙觌就是其一。

张继的诗清丽自然,构思精巧,在艺术描写上很有特色,霜天乌啼,江枫渔火,朦胧寺庙,夜半钟声,交织出淡淡的旅愁,确实教人难以再下笔。但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艺术技巧却是千变万化的,尽管写得肯定不如张继,还是可以一试。

孙觌的诗主要是针对欧阳修“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而写的,从立意上看,就和张继大不一样。所以,关键在第二句,虽然矛头没有直指欧阳修,还是含蓄地批评了欧阳修。既然“青山不改旧时容”,旧时的习俗当然也是不会改的,最后再以“犹闻”加以强调,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是确定无疑的。

清朝王士祯有《雨夜题寒山寺》曰:“枫叶萧条水驿空,离居千里怅难同。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在张继的旅愁上加了思亲,虽远不及张继,亦有新意。

春日即事吕本中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阑干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注释】

①探花期,看看花开得怎样。②自无知,没有像花那样的秀气。

【简析】

诗词创作中的描写,大多是有所继承的,点化前人诗文,推陈出新,这是值得提倡的。这首诗语意浅显,但在点化上有成功之处。

颈联是点化李商隐“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和刘禹锡“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李商隐的这联诗并非写自己为春色所陶醉,而是因春色而引发伤感;刘禹锡则以“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反衬“桃花净尽”,讽刺了政敌们“树倒猢狲散”。吕本中点化成功首先是创造出新的意境,表现作者病后眷念美好春光的情态,与李商隐几乎相反,而与刘禹锡则形同霄壤。其次是内容更生动,兔葵燕麦“自无知”带有拟人化,而“动摇”则是客观描写。三是改变了风格,李为深沉,刘为讽刺,吕为闲适。

这三点是区别点化与模仿的最主要界线,与宋人“字字有来历”有霄壤之别。

柳州开元寺夏雨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沉浮。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释】①沉浮,把信遗失了。②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

【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避乱广西时所作,抒发了流亡者想念家乡和盼望信息的情境。诗中的情包含在

境中,诗人采用的是触景生情法。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情秋”之景,诗人“望故乡邈邈,归思难收”。其次是“枯藤老树昏鸦”,诗人自然是“断肠人在天涯”。其三与李靓“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相似,暗用透过一层法使思乡之情变得更为强烈。其四是类似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万壑流”,正好表达出“问君能有几多愁”。其五是类似“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唤回乡梦的钟声,使“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之羁旅行役之恨顿时涌上了心头。“由于有了真挚的情感,所以好象并不用力刻划景物,却能在景物中透露出作者的情思,这样的写景句就有诗味。”周振甫先生的话总结出触景生情法运用成功的要着。

兵乱后杂诗(四)吕本中

万事多翻复,萧兰不辨真。汝为误国贼,我作破家人。

求饱羹无糁,浇愁爵有尘。往来梁上燕,相顾却情深。

【注释】①翻复,反复。②萧兰,喻坏人和好人。③糁,煮熟的米粒。④爵,古代的盛酒器具。

【简析】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徽、钦二宗和唐明皇一样,沉醉于歌舞升平,弃李纲、宗泽等如敝屣,最终招来“靖康耻”而坐井观天于绝域。神州陆沉,激起诗人无比义愤,矛头直指“报国宁无策,全躯各有词”的误国奸佞,并对“破家”的广大人民寄予无限同情。这便是前半首的诗意。

后半首抒发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金兵掳掠,粮食匮乏,饿莩遍野,“路有冻死骨”,诗人欲举杯浇愁,但是,杯满灰尘,有愁也浇不得,悲愤之情又更深了一层。尾联采用以景结情法,写得最好。周邦彦化用刘禹锡《乌衣巷》写的《西河》词可以做为诠释:“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落寞惆怅的心境十分相似,但缺乏切肤之痛,且含蓄的程度也不够。因为周邦彦乃发古之幽思,并无国破家亡的亲身体会。

三衢道中曾幾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①泛,乘船。

【简析】

描写景物的诗篇,当然要逼真地再现自然景物的美好风光,更重要的是还要刻画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不但使读者能够如见其景,还要如见其人,这样诗才显得有生气。这是写景诗的创作诀窍,鉴赏钥匙。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山行时的愉悦欢快的心情。诗人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和自己的活动来表现出这种心情呢?先说写景,首先是“晴”字,“梅子黄时雨”是贺铸的名句,在黄梅雨季能有“日日晴”岂不喜出望外?其次是一路的“绿阴”。日日晴则必然骄阳当空,有了绿阴就凉爽得多,走起路来也轻松得多,此二可喜也。三是“黄鹂四五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更使诗人感到高兴。而诗人的“泛尽却山行”这一“活动”更不能忽视,这一活动不但打破了一味写景的单调,还表现出诗人欢快的心情。船驶到了尽头,舍船再步行,没有愉悦的心情,哪来得这游兴?虽然人物形象在诗中不占主要地位,但作者的形象和他的精神面貌,依旧通过内容而反映出来。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曾幾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释】①望岁心,盼望丰收的心情。

【简析】

这首诗和杜甫的《春夜喜雨》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核心都在一个“喜”字,其主题都在体现对农民的关切上。浦起龙说《春夜喜雨》“‘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转引来评论这首诗也是非常恰当的。

首联之“霖”为一可喜也,它常和甘字合用。而“润”字则和杜诗“润物细无声”如出一辙。颔联之“岸深”为二可喜也,诗人也像杜甫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的心情一样,不愁“床床屋漏无干处”,只喜旱情得缓解。颈联上句之“秀色”为三可喜也,不久丰收景象依稀可望,怎不喜煞诗人?下句之“佳音”为四可喜也,“梧桐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李清照词也,诗人反悲为喜,其喜何如哉?尾联之“欣舞”为五可喜也,无田尚且欣舞,况有田者乎?其喜不言而自明也。

食笋曾幾

花事阑珊竹事初,一番风味殿春蔬。龙蛇戢戢风雷后,虎豹斑斑雾雨余。

但使此君长有子,不忧每食叹无鱼。丁宁下番须留取,障日遮风却要渠。

【注释】①龙蛇,虎豹,用之形容笋。

【简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创作的关键在于立意。意当存高远,立意高则格调高尚。

“嫩箨香苞初出林,于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片心。”李商隐的《初食笋呈座中》以笋象征有志青年,抒发了诗人护“笋”的愿望,可谓意存高远。

这首诗的立意与李商隐有类似之处,其关键在于尾联,“须留取”以“障日遮风”是其“意”之所在,表现出诗人保护济世之才的意愿,也可以说是意存高远。但遗憾的是李先而曾后,缺乏新意,缺少创新。

立意同样高远的诗怎样分出高低上下呢?应从谁说得更深切上来区分。李商隐的“重如金”,比“障日遮风”说得更含蓄,更深刻;“忍剪”,要比“但使”“长有子”,“须留取”说得更急切。是着眼点的不同而造成这种结果,李商隐写这首诗时还年青,切身感受更深切,这也是曾几所无法达到的。

舟过荻塘沉与求

野航春入荻芽塘,远意相传接渺茫。落日一篙桃叶浪,熏风十里藕花香。

河回遽失青山曲,菱老难容碧草芳。村北村南歌自答,悬知岁事到金穰。

【注①悬知,料想。②岁事,农事。③金穰,丰收之年。

【简析】

诗人创作,言在此而意在彼,称之为“寄托”。诗中的“远意”点明此诗有寄托。寄托和形象思维是分不开的,那幺,诗人是怎样通过舟过荻塘时所见的景象来写“远意”的呢?首先要弄清“远意”是什幺,诗人是个主战派,他的主张肯定与昏君奸佞不合拍,难以在朝庭立足,退隐便是最好的一条路。

颈联看似写景,实为寄意,“河回”“山曲”,“菱老”“草芳”,本无矛盾,诗人却用“失”和“难容”把它们对立了起来,造成弦外之音,表现得隐、深、曲、婉,因而含蓄隽永,给人以思考的余地,增强了诗的魅力。其它三联貌似描绘景物,芦荻初芽,春临荻塘,夕阳在山,碧波荡漾,荷香十里,村歌互答,丰收在望,仿佛王维笔下辋川风光,象是孟浩然诗中故人农庄。其实有更深刻用意,意在说自己“归去来兮”,“胡不归”?!

襄邑道中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简析】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指出,写景要做到“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互藏其宅”。也就是说情要藏在景中,要写含有情的景。陈与义的这首抒情诗就是采用这种手法。

进京待选的青年陈与义,此时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般的潇洒俊逸,平步青云的美好愿望,足以使诗人诗兴勃发,诗中的所有景物的描写,就围绕着这而展开。

前两句化用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和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以表达愉悦的心情。首句在点化中有创新,崔护用桃花映衬少女,写的是静景,显得婀娜多姿;陈与义用飞花映衬自己,写的是动景,显得风流飘逸。次句虽无李白的豪迈气势,却也不乏潇洒风度。

后两句写云。李白曾用“卧松云”来写孟浩然“风流天下闻”。白云和松风往往被用来衬托高士飘逸闲适的神情,陈与义以云不动的错觉来写自己与云俱东的动态,只取其飘逸。而“俱东”则有干青云而直上九霄的气概,这样写云就和所要抒发的情水乳交融,达到“互藏其宅”的艺术效果。

牡丹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注释】①伊洛,伊水和洛水,指代诗人家乡。②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

③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

【简析】

借咏牡丹以抒发国家兴亡之感,思念故园之情,是这首绝句的特色。在构思和手法上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极为相似。

杜甫用“江南好风景”来烘托感昔伤今和漂泊他乡的凄苦之情,陈与义用看异乡的牡丹来抒发万千感慨,都是以乐景写哀情,起到倍增其哀的强烈艺术效果。

前半回忆往事,既有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意味,也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慨。“国破家亡欲何之”?这和杜甫因安史之乱而漂泊江湖,走投无路的境况也很相似。对于历史背景的交代陈与义更为明确。

后两句化用张商英“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但陈与义写得更为含蓄,更为深沉。杜、陈二人体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一样,所表现的情景都和自己的生活血肉相连,所以写得一样深刻。而艺术技巧还是杜甫技高一筹,写得更含蓄。

春寒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释】①巴陵,即今湖南岳阳市。②园公,诗人自注:“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

【简析】

这首绝句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说到咏海棠,自然忘不了苏轼的《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其实,这两首海棠诗都是借海棠写自己。苏轼笔下的海棠圣洁、幽寂,是他贬官黄州时的写照;陈与义笔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时的写照。因此,头两句的“风”“寒”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寒,更主要的是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庭“山河破碎风飘絮”,诗人则“身世浮沉雨打萍”,怎不感到“怯”?后两句诗人用类似于刻划松、梅、菊、竹的手法来写海棠,说它傲然“独立”于风雨中,哪怕有损于自己美丽的“胭脂色”。海棠的风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现。诗人点化杜甫的“林花着雨胭脂湿”,别创意境,不但更具风致,而且更具品格。诗人将自己的风骨、品格、雅致融入对海棠的描写中,使这首诗成为咏物上乘之作,这就是咏物诗创作的诀窍。

春雨陈与义

花尽春犹冷,羁心只自惊。孤莺啼永昼,细雨湿高城。

扰扰成何事,悠悠送此生。蛛丝闪夕霁,随处有诗情。

【注释】①羁心,羁旅之心,即客心。②永昼,整天。③扰扰,纷乱动荡的样子。④悠悠,形容忧思不尽。⑤夕霁,傍晚的晴晖。

【简析】

大自然的各种景致,表现在诗人的作品中时,往往随着诗人的心情变化而变化。同是春雨,杜甫和许多诗人感到“喜”,而陈与义却感到“惊”。前两联用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意,而不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意境,所以,一场春雨过后,看不到杜甫“花重锦官城”的美景,而看到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落花无数”,和自己眼前的“雨湿高城”。听不到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而听到杜甫“恨别鸟惊心”。一个“孤”字,把为避兵乱的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传出,似乎有秦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砌成此恨无重数”的意境。而“蛛丝”又和辛弃疾“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非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只是陈与义写得更含蓄些。

伤春陈与义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注释】①坐使,致使。②甘泉,汉代行宫名,借代汴京。③飞龙,指宋高宗。④向延阁,长沙太守向子湮。⑤犯犬羊,抗击金兵。

【简析】

这首诗与其说是伤春,不如说是伤时,因为除了“烟花”二字外,再也没有任何与春天有关的景象了。诗人既慨叹朝庭抗金无策,以致对宋高宗产生无限失望,最后以向延阁的抗金胜利激励国人,表现出诗人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颇得杜甫沉郁顿挫的神韵。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最有特色的是使用“嵌句”的手法。颈联分别截取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杜甫的“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中的一句(为对仗的需要只改“白”为“霜”),再分别加上“孤臣”和“每岁”后,组成精巧的对仗,与“伤春”挂上了钩,创造出新的意境,表现出伤时忧国的情怀,浑化无痕,若不是因为李、杜这两联诗太出名了,一般人怕是难以看出。苏轼的“多情白发三千丈,无用苍皮四十围”亦用此法。

雨晴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注释】①小滩,天空一块云像江面一个小滩。②报,不辜负的意思。

【简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在酷暑中一场雷雨过后的愉快与舒畅,虽通篇不着一个“喜”字,而诗人喜悦之情却充溢全诗。

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写景、抒情,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一是用时空交叉的手法:从空间上看,先是从高空到地面,然后又从地面到高空;从时间上看,是从白天到夜晚。二是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纤云不动”,“雷气未平”。三是采用声色并用的手法:“语鹊”、“雷气”为声,“纤云”、“星河”为色,四是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前半为描写,而不乏议论、抒情;后半为议论和抒情,而又不乏描写。五是采用点化的手法,末句就是化用杜牧“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六是采用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变化多端,构成了多层次多侧面的丰富内涵,这是成功的重要原因。

登岳阳楼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注释】①徙倚,时而徘徊,时而倚靠。②凭危,凭高望远。

【简析】

诗歌创作离不开继承与发展,没有继承,也就无所谓发展,没有发展,继承也就变成模仿或生搬硬套。纪晓岚说这首诗“意境宏深,真逼老杜”,“逼”在这里有接近的意思。

先说继承,能看出中间两联是继承了老杜《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和《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以及《登楼》、《春日江村》等诗中的词句或句式,这只是懂得皮毛。关键是在意境和风格上,这首诗也和老杜上述几首诗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意境雄浑,苍凉悲壮,风格沉郁,抑扬顿挫,这才是陈与义学老杜学到了家的要害。但不管是“逼”还是“诣”(方回有“远诣老杜”之评),陈不如杜明矣。

发展才是硬道理,比如说老杜用“百年”对“万里”,而陈与义却用“三年”,这不但是实事求是,更重要的是“活学活用”。

除夜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注释】①朔吹,喻金兵南侵。②尽情,多情。③比量,比较。④殊方,异地他方。

【简析】

唐诗中写除夕的律诗最有名的莫过于崔涂《除夜有怀》:“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与童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全诗充满了异乡飘泊之感,且气象阔大,情真意切。将陈与义的这首诗和崔诗相比,很有将杜甫的《孤雁》和崔涂的同题诗相比的味道。杜、崔两人的《孤雁》诗都把自己的心情写进去,从艺术性上看,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但杜甫还把离乱飘泊中失群的所有人都写了进去,概括得更广更深,思想性比崔诗强得多,最终评判自然是崔不如杜。从艺术性上看,崔涂的《除夜有怀》一点

也不输于这首诗,而从立意上看,这首崔诗和咏雁一样,败在意之不深不广。陈与义将国家的前途命运融入诗中,所以“结有神致”,寄托了对明年国势好转的期望,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立意之重可知矣!

野泊对月有感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释】①逋逃,愤激之词,意为飘泊无家。②行朝,迁流不定的朝庭。

【简析】

这首诗颇有杜甫的气骨。思想感情的沉郁和表现手法的沉着含蓄是形成杜甫气骨的主要因素。南北宋交替之际的一些爱国诗人在创作上多学老杜,这首诗亦为其一。尤其是杜甫的《登楼》、《宿府》、《登岳阳楼》等名篇与之有着不可分割的源流关系。

颔联和《宿府》的颔联极其相似:“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一写天容,一写角声,气象开阔,思绪深沉,景中有情,万古奇警。两联都是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描绘出一个彻夜不眠人的形象,并将其融入诗中,恰切地表现了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蕴含着对国事的深沉忧患。

尾联则暗用《登楼》的颈联“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和《登岳阳楼》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把兵荒马乱的景写足,把忧愤难堪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潇湘图张元干

落日孤烟过洞庭,黄陵祠畔白苹汀。欲知万里苍梧眼,泪尽君山一点青。

【注释】①苍梧眼,凝望苍梧(九疑山)之眼。②君山,相传为娥皇、女英二妃之所居。【简析】

这不是一般的题画诗,而是一首借题画来表达诗人“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耿耿忠心,渗透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伤时之情,其间也少不了诗人自己“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石州慢》)的雄图宏愿。构思奇特,意蕴深邃。

“斑竹一枝千滴泪”,凡是写到娥皇、女英的诗词,几乎没有不用这一典故的,但是,张元干却避开了这一常典,而采用借景抒情,通过勾勒苍茫辽阔的洞庭景致,运用娥皇、女英思虞舜而泪化君山的美丽传说,再加上自己伫立凝望,问“两宫何处”(《石州慢》)的神态,共同锻铸出一个崭新的主题。

这首诗的另一个特色是善于描绘宏大的景象。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些前人的名句当然不能搬用,诗人借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落日”“孤烟”酿造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的深意。

题多景楼王琮

秋满阑干晚共凭,残烟衰草最关情。西风吹起江心浪,犹作当时击楫声。

【注释】①多景楼,在北固山甘露寺内。②击楫,晋朝祖逖,曾中流击楫,誓曰:“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

【简析】

这首绝句以凄景写壮心,抒发诗人慷慨报国之情,格调高亢激越,而又不乏含蓄蕴藉。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登高致思,则神交古人,穷乎遐迩,系乎忧乐”。这首诗正是这样

写的。

前两句“穷乎遐迩”,不由令人想起王安石《桂枝香》中的“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但寒烟衰草凝绿”。但王琮写得更深沉,有“黍离”之悲,不仅仅象王安石为了发古之幽思,而是将自己融入诗中。

后两句用景物描写和用典相结合的手法来抒情。凛冽的西风吹起江中的浪涛,诗人把它比作祖逖中流击楫而发出的声响,自然是“心潮逐浪高”,“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雄心壮志不禁涌上了心头,此时也不乏有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那种感事、伤时、忧国的意味。

策杖刘子翚

策杖农家去,萧条绝四邻。空田依垅峻,断藁布窠匀。

地薄唯供税,年丰尚苦贫。平生饱官粟,愧尔力耕人。

【注释】①策杖,扶杖,拄着拐杖。②藁,这里指稻草。③窠,鸟巢,这里指农舍。

【简析】

这是一首悯农诗,颇有白居易“秦中吟”的风味。

首联以“萧条”总写农村民生凋敝,衰败破落的凄凉景象,有“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意境。颔联具体描写凋敝的景象,用了“反说”的手法:明明田里是空荡荡的,却偏偏说堤岸、田埂格外高峭;明明农舍矮小得像鸟巢,却偏偏说排列得很整齐,说得抑扬顿挫,极生动之致,非常富有诗味。既把“萧条”的景象补足,又显得十分含蓄曲折,也就避免了描写时的直露平白。颈联以议论挖出凋敝的根源,杜荀鹤的“丧拓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便是上句的意境;李绅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便是下句的意境。也不乏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境况。尾联和梅尧臣《田家语》中的“我闻诚所惭,徒尔叨君禄”的诗意是一样的。

送春朱弁

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雨霏微。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

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注释】①朱弁,曾出使金国,像苏武一样,被拘留十五年。②风烟节物,和春天相适应的自然风物。③褚衣,棉衣。④君,指春天。

【简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忠贞和眷念之情,婉转缠绵,有晚唐诗人的风格和情调。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而“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塞北三月又怎样呢?有人说“天春不见花”,有人说“春色未曾看”,都说得太抽象。而朱弁以“恋褚衣”极写塞北的风寒,以小桃“花初见”和弱柳“絮未飞”说其姗姗来迟,却“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这就把塞北春天来迟去速的特点具体地勾勒出来。

诗人倘若只是勾勒出塞北春天的特点,这首诗也就不屑一提,关键的是诗人将对塞北春天的描写和对故国的忠贞与眷念之情融合在一起,达到“妙合无垠”的境界,使这首诗富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诗人高尚的志气节操,顿时身价百倍。

春阴朱弁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注释】①迢递,高远的样子。②华,花白。

【简析】

前两联写塞北阴冷萧瑟之景,“黄沙碛里本无春”,“总有春来何处知”?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那是多幺的荒凉凄惨!颔联和杜甫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正好相反,倒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味道。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都不愿飞来,虽有芳草碧连天,可草中藏着乌鸦,多幺阴森恐怖!这就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的江南春天形成强烈的对比,也把诗人思念故国的深情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后两联抒情。“莫写”说的是自己的诗难以把浩荡的愁怀尽情抒写出来,可诗人又何尝“诗穷”,“难将梦到家”则更是难堪,而酒又何尝“薄”?诗人想回故乡除非是在梦中;要做美梦只好喝酒,可酒薄无力;一场梦尚未到家,人却已经醒了。真是“酒无通夜力”,“梦短不到家”啊!最后以东风吹白了两鬓的黑发作结,其故国之思抒发得何其深沉。

次韵傅惟肖萧德藻

竹根蟋蟀太多事,唤得秋来篱落间。又过暑天如许久,未偿诗债若为颜。

肝肠与世苦相反,岩壑嗔人不早还。八月放船飞样去,芦花丛外数青山。

【注释】①篱落,篱笆。②若为,如何,怎样。

【简析】

这首诗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采用借物达意的手法,文出正面,诗出侧面,把所写的景或物“理性化”,带有理智和意志。这种理性化的物象,被写成不能理解人的心理,因而将某种情绪迁怪于物。诗人的心情是落寞寂寥的,无端责怪蟋蟀“太多事”,并“唤得秋来”,让蟋蟀蒙受了不白之冤。“岩壑嗔人”用的也是这种手法,诗人隐逸山林的心意宛转曲折地通过“岩壑嗔人不早还”表达出来。这样写笔致活泼,而且富有幽默感。诗人将自己的心理移就于蟋蟀、岩壑,这只是一种设想,通过对蟋蟀、岩壑的猜想,宛转地表现出内心的复杂心情。而诗中的蟋蟀、岩壑,它们的本性都没有变,在诗中也没有被用来比拟人,也没有以人来比拟,这种手法不同于拟人修辞手法。这种手法也不同于一般的“诗家语”,比如岑参的“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和“岩壑嗔人不早还”有些相象,但毕竟还是不一样的。

登岳阳楼萧德藻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注释】①苍茫,形容洞庭湖的景色。②浪荡游,毫无意思的放浪江湖之游。③夜郎客,诗人曾在靠近古夜郎国的峡州任职。④柁,指代船。

【简析】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这是李白登黄鹤楼时留下的。不管此话真假,却说明了一个道理:在题有名诗的胜地,千万不要乱题诗。实在想题诗,也要避开原有名篇的格局。所以萧德藻虽与杜甫同题,却写登临前所见所感,最后采用了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篇末点题法来题写岳阳楼。这样写算是比较聪明的,否则,非出大洋相不可。

首联和“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差不多。颔联写诗人的行踪。颈联“得句鹭飞处”颇有诗味,与下句动静结合得妙,很有情趣,虽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气势,也算诗中较好的一联。尾联化用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虽然不能别创新境,也做不到更深刻,更尖锐,更集中凝炼,更激动人心,却也换了一种说法,有些新趣。

悲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释】①别浦,通往大江的小河汊。②楚人,指宋玉,他的《九辩》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等悲秋的辞句。

【简析】

悲秋是唐宋诗词的一个重要题材,诗人们往往以之诉离情,写别恨,寄愁思,多作“儿女悲”,其中不乏名篇佳什,但象这一首借悲秋抒发忧国之思的,却并不多见。

采用“感情物化”式的化虚为实的手法是这首诗的特色。所谓“虚”,是思想感情;所谓“实”,是景物形象。一是从情绪引起的反应来表现,如“怅望”,“感慨”等,是伤时忧国的引起的反应。二是“物化”的手法,如以“西风”,“别浦”,“寒声”等来渲染气氛,映衬心境。三是将感情比作某一个具体的东西,如用“山鸟”,“井梧”作为特殊的比喻,分别表现暂时偏安一隅以求歌舞升平和敏锐看出潜藏危机的隐忧两种人。所有这一切,诗人都是采用化景物为情思的手法来表现,这就避免了“以虚为虚”的弊病。

梅花陈焕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注释】①留侯,张良。《史记》中说他“状貌如妇人好女”。

【简析】

古今咏梅诗直可车载斗量,若无一定的特色,必然被人弃之如敝屣。

自从苏轼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一出,轻易再用美人来比花何异于拾人牙慧?苏轼用的是《明皇杂录》中的“岂是妃子醉耶?真海棠睡未足耳。”而陈焕用的是《长恨歌》中的“九华帐里梦魂惊”,可谓是别出心裁。真正令人感到“试从意外看风味”是末句以张良喻梅花的写法,这不仅仅是以美男子喻花,更重要的是把张良的品格和梅花的品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赋予梅花以更深层次的含义,这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写法富有巧比的机趣,比喻以贴切为当,又以新巧为贵,新巧的比喻,闪烁着智能的火花,使人觉得别具趣味。喻体和本体愈为远缘,就愈让人感到新鲜,机巧,愈能将所要描写的对象传神地表现出来。诗人同时使用好女子和美男子来比喻梅花,收到了兼言双美的艺术效果,这才是这首诗最难能可贵之处。

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释】①合,应该。②未,否。③骑驴,李白、杜甫、李贺、贾岛等唐朝诗人,都有骑驴的故事,故诗人戏将骑驴作为诗人的一个特征。

【简析】

这首绝句在结构上和唐朝李益的《边思》极其相似:“腰垂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两位诗人都各自为自己画了一幅生动形象的,富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自画像。

李益在诗中描绘出一个豪迈的军旅诗人精神风貌的特征,而陆游却描绘出一个“消魂”的军旅诗人精神风貌的特征。长年羁旅,频繁调动,衣上既有旅途中蒙上的尘土,又有喝酒时沾

上的酒迹,却懒得换洗,这就更使人感到消魂了。但是,最使人感到消魂的还是“此身合是诗人未”这一问。诗人一贯积极主张抗击侵略,收复失地,却始终不被采纳,“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那样的痛苦时常折磨着诗人,岂只是“人比黄花瘦”?所以,在细雨中骑驴入剑门的形象并不潇洒,却很落拓,这里呈献给读者的是一个心情抑郁的,并不甘心终生只做个诗人的战士的形象。

楚城陆游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注释】①楚城,与秭归城及屈原祠隔江相望。

【简析】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抒发心中悲愤、抑郁之情的小诗,诗眼是一个“悲”字。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眼乃神光所聚”,故“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在鉴赏时可透过诗眼而明立意,由此深入诗人赃俯,透视全篇。

面对楚城,但见“晴翠接荒城”,一可悲也;遥闻猿啼鸟噪,“猿鸣三声泪沾裳”,二可悲也;望见屈原祠,“方同楚客怜皇树”,三可悲也;滩声似旧,“湘水无情吊岂知”,四可悲也;最后,抚今追昔,屈原的形象和自己“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诗再次涌上脑海,五可悲也。悲愤、怨恨之情充溢全篇,这种感情其实并非陆游一人之情,南宋一朝所有主张抗击外侮,抵御强敌的爱国志士们,谁没有这种感情呢?

这首绝句还有一个特点──围绕“江”来组织材料:江上荒城,隔江屈祠,江间滩声,形成了天衣无缝的整体,这样谋篇布局,自然使结构显得非常严谨。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①遗民,指沦陷区的人民。

【简析】

这是一首笔力雄健,大气磅礴的爱国主义诗篇,历来脍炙人口。

首句一下子就使人想起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寒夜歌》也有类似的句子:“三万里之黄河东入海,五千仞之太华摩苍 。坐令此地没胡虏,两京宫阙悲荆榛。”诗中的黄河、华山是祖国大好河山的代表,而今沦入敌手,怎不教人痛断刚肠?雄浑的意境,森严的气象,沉痛的感情,仿佛融汇成从天而降的黄河水,只见它劈空而来,奔腾东去,惊涛骇岸,震撼人心。

后两句转入对遗民沦陷之苦及盼解救、望回归的描写。诗人的《关山月》也有类似的描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白居易“遗民肠断在凉州,将卒相看无意收”的写法也很相似,但都略显直露、浅白,没有这两句写得好。“泪尽”显然要比“垂泪”和“断肠”更真切,更生动得多,而一个“又”字,更蕴含了遗民失望和期望的复杂心理和坚强不屈的民族骨气,其中不乏诗人的愤恨。

醉歌陆游

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渍短貂裘。谁知老卧江湖上,犹枕当年虎骷髅。

【注释】①虎骷髅,《西京杂记》载,李广射了老虎,“断其骷髅以为枕”。

【简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中的这几句诗可以用来概括这首绝句的主题。

前两句是回忆过去,诗人写了不少这类诗句和词句,如《建安遣兴》:“刺虎腾身万目前,白袍溅血尚依然。”《怀昔》:“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病起》:“少年射虎南山下,恶马强弓看似无”,《汉宫春》:“羽箭雕弓,忆呼鹰鼓垒,截虎平川”等,或说箭射,或说剑刺,厚说血溅白袍,或说血溅貂裘,或说在秋,或说在冬,这种英雄气概激发诗人“自许封侯在万里”的雄心壮志。

后两句叹今,诗人《诉衷情》中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就是“老卧江湖”的具体描述。诗人虽有“老却英雄似等闲”的愤慨,但更多的却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壮怀,“犹枕”就是这种壮怀的具体表现。否则,又哪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言?

追感往事陆游

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

【注释】①一秦,一个秦桧。②夷吾,管仲。③新亭,《世说新语》载“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简析】

这首诗象是一篇时事评论,陆游在诗中揭穿了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卖国的庐山真面目。因为奸佞误国,遂造成“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的可悲局面。“诸公”含有讽刺意味,兼有诗人的愤怒。后两句用典,骂尽南宋小朝廷文武百官毫无国家、民族观念。陆游在《跋吕侍讲岁时杂记》中说的“年运而往,士大夫安于江左,求新亭对泣者,正未易得,抚卷累欷。”可以做为注释。

这首诗纯以劲直激昂为主,其忠义之心令人肃然起敬,千百年来敢于这样抨击时弊的诗词简直是凤毛麟角。但做为一首诗来说,虽然概括性和抒情性很强,但也明显存在“以议论为诗”的问题,和杜甫、白居易同类作品有一定的差距。

沈园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沉园非复旧池台。伤心脚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注释】①沈园,花园名。陆游因为母所逼,和爱妻唐婉离异,后曾邂逅于沈园,唐婉以酒肴殷勤款待,陆游在园壁上题了一首《钗头凤》,唐婉和之。②惊鸿,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这里用来比喻唐婉的美丽身姿。

【简析】

作者以夕阳下破空而来的撕心裂肺的凄切的画角声开篇,营造出悲凉的氛围,以之笼罩全篇,诗人寥落的心境也从画角声中传出。同时,还以“哀”字定下了基调,以哀景衬托哀情。此时离题词壁上已经三十八年,沉园已三易其主,唐婉故去也已三十余年,“坏壁醉题尘漠漠”,虽然“一怀愁绪”依然缠绕心间,但如今更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最后,诗人以“春波照影”的美好回忆反衬“伤心”之情,强烈地控诉了“东风恶,欢情薄”,也写出了“今非昨,病魂常恨秋千索”(唐婉和词)的无穷哀怨和深沉巨痛。所以,在后一首诗中,陆游以“犹吊遗踪一泫然”作结。

数年前,笔者曾访古于沉园,以同韵题下“桃红谢尽白莲开,人道放翁身后栽。我欲凭栏牵绿柳,殷勤拂拭旧时苔。”以寄哀思。

梅花绝句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注释】①坼,裂开,这里指梅化绽开。

【简析】

陆游非常喜爱梅花,写了许多咏梅诗词,多咏梅之品格,其中不乏名篇。《卜算子》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现出诗人的孤高与劲节,表现出诗人一生坚决不肯与主和派同流合污的气骨。这和林逋专咏梅之风韵有很大的差别。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的这两句诗可以作为梅花品格的写照。陆游爱梅花,爱的就是这种品格。所以,在晓风冷冽,雪压群山时还要起来赏梅。最值得称道的是,诗人幻想“化身千亿”,站在亿万株梅花前尽情观赏这一大胆而奇特的想象。诗人对骨沁幽香,气傲冰雪的梅花之喜爱真是到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地步。

陆游这一大胆而奇特的想象,独特而巧妙的艺术构思,是点化柳宗元的“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这两句诗。这种点化虽有模仿,而内容却完全不同,因此所创的意境也是全新的。这和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点化方式是一样的。

度浮桥至南台陆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注释】①浮桥,由船只联成,上架木板的桥。元代才改建为石桥,即今福州万寿桥。②九轨,许多并列着的车辆的轨迹。③寺,天宁寺。

【简析】

运用触景生情的手法来写景,是这首诗的特色。所谓触景生情,说的是诗人的情是由外界的景物所唤起来的,而这种情是诗人本身所具有的。那幺,陆游在这首诗中抒的是什幺情呢?抒的是豪情,即诗中所说的“豪气”。

这个豪情首先表现在对浮桥的描写上。诗人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浮桥的雄伟气象,体现出诗人轩昂的气概。这里的夸张,既有数量的夸张,也有描写性的夸张,使浮桥的特征更鲜明,更突出,更典型,更理想,使之瑰丽多姿,大放异彩,给人异乎寻常的感觉。其次,是对钟鼓和云烟的描写,在“催昏晓”和“自古今”的催化下,使之“雄浑中兴象自远,有涵盖一切之气”。第三是以“吹笛榕阴”写出自己的乐观和自豪。这笛声“清音有余”,意味深长,绕榕千秋,不绝如缕。

黄州陆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

【注释】①楚囚,语出《左传》,楚国战俘,后借指处境窘迫之人。②齐优,《史记》:“自仲尼不能与齐优遂容于鲁”。③仲谋,孙权。曹操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简析】

这是一首伤怀之作,愤激之情深沉至极。诗人采用推波助澜的手法,将感情一步步推向高潮。首联慨叹“万里悲秋常作客”,为全篇定下了基调。颔联化用杜甫的“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和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用“江声”和“天意”将伤感之情向前推进了一层。

层颈联上句从“万里悲秋常作客”而引发“可怜白发生”,再次将伤感之情推进,下句则点出兴感之地,为感情的最高潮蓄势。

有人说尾联“总是不平之鸣,无可奈何之词”,谬矣!陆游用的是“超极表至极”的手法,为了表现极度的愤慨,将这种感情推到超越现实的程度──生子不用象孙权,从而加强诗的感情色彩。这是一种带有夸张色彩的曲达方式,李靓的《乡思》用的也是这种手法。

病起陆游

山村病起帽围宽,春尽江南尚薄寒。志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

断香漠漠便支枕,芳草离离悔倚栏。收拾吟笺停酒碗,年来触事动忧端!

【注释】①帽围宽,形容面容消瘦。②便,合适。

【简析】

将悲愤激昂和闲适细腻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融于一炉,是陆游作品独特风味,这首诗便是其代表作,尽管“闲”味多了些。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的这两句诗概括了这首律诗的主旨。诗词作品中的“闲”常常和“愁”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最苦的“闲愁”万种。无论是“帽围宽”,“尚薄寒”,还是“香漠漠”,“草离离”,更不必说“志士凄凉”,“名花零落”,无不构成了“闲愁最苦”,虽然诗人用闲适的口吻,细腻的描写来表现,却始终无法掩盖心中的悲愤激昂情绪。

南北宋交替时的许多爱国诗人,只表达对国事的忧愤或希望,缺乏陆游把生命和力量都交给国家去支配的壮志和宏愿。钱钟书先生上述见解在末句中也充分地表现出来。只要“触事”就会“动忧端”,岂只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更不会“收拾吟笺”,否则哪来此诗?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金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①金风,秋风。②斑,花白。③伯仲,这里的意思是:相提并论。

【简析】

陆游曾说,自己“报国寸心坚似铁”,因而“一生长为国家忧”,一旦到了“忧端齐终南”时,便引发出“愤”来。“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在慷慨悲歌时,这个“愤”也就笼罩了全篇。

前半回忆过去。尽管诗人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气如山”,却其奈“世事艰”何?张浚兵败瓜洲渡,王炎调离大散关,其间蕴含着诗人多少悲愤和辛酸!后半转入抒情。沉痛的“空自许”,无奈的“已先斑”,更是将“愤”推到了高潮。最后以自己曾“夜半挑灯仔细看”的“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诸葛亮的《出师表》作结,写出了自己不能施展才华,只剩下“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悲愤之情。

这首诗颇得杜甫沉郁顿挫之法,因而气韵雄浑,大气磅礴,读后令人回肠荡气。

登赏心亭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泪已流。

【阅读】

①黄牛峡,在湖北宜昌,此峡水流湍急。②瓜步,瓜步山,在长江北岸六合境内,与南京隔

江相望。③迁都,南宋主战派一贯主张迁都建康(南京),便于随时出师收复汴京。

【简析】

生活在同一时期的陆游和辛弃疾,有共同的政治主张,相似的命运,类似的作品。这首律诗和辛词中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可谓异曲同工,今天读起来,依然使人发出“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温英雄泪”的感慨。

从主题上看,陆、辛二人的一诗一词,都表现出作者渴思报国,而又志不得酬的悲愤。从写景上看,都描绘出一幅气势宏伟的景象,很有境界。从写法上看,两人都借用典故来发议论,表现出在“忧愁风雨”中无可奈何的心境。从结尾上看,都用慷慨呜咽的笔调收束全篇,有长歌当哭的意味。

不同的是,辛弃疾以“愁”“恨”贯穿始终,而陆游则以“兴”起,以“忧”作结,感情如起伏的波澜,更富曲折变化。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注释】①矮纸,短纸。②草,草书。③素衣,语出陆机“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简析】

聪明绝顶的纪晓岚曾认为这首诗“格调殊卑”,实在是一时看走了眼。陆游的悲愤激昂和闲适细腻虽说是融合在一起,但也有侧重,这首诗则侧重后者,而在闲适中却蕴含愤激。“骑马客京华”语出杜甫“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其间蕴藏着诗人多少“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愤慨啊!人们更注意颔联和陈与义“杏花消息雨声中”的因袭关系,却忘了杜甫“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其间寄托诗人多少对国计民生的关切。至于颈联中的“闲”和“戏”更寄寓多少壮志难酬,百无聊赖的愤慨。更不必说化用陆机诗句而成的尾联,那简直是对“直把杭州作汴州”,终日醉生梦死的主和派的无情嘲讽,还夹杂着诗人按捺不住的怨恨。纪晓岚和持与之相同观点的人,不透过罩在“闲”上面的“薄纱”,岂能窥视神府,品赏诗味,体察寓意?

秋晚登城北楼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注释】①幅巾,用一幅丝巾束发。

【简析】

这首诗有点杜甫《登楼》的风味,两首登楼诗都写于成都,两位诗人都是“万方多难此登临”,都对朝廷内外交困,灾难深重感到忧心忡忡,都为自己壮志难酬而深感悲愤。写法上都采用即景抒情的手法,在写景中融进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则借助自然景物,既互相渗透又互相包容,并熔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景阔,感慨深沉。所不同的是,杜甫只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愤和希望,并没有像陆游那样,亲自投身到“手枭逆贼清旧京”的战斗中去,因而杜甫以“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作结,虽忧端难掇,只能聊吟诗以自遣;而陆游却以“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作结,依然梦绕魂萦于“铁马金风大散关”,念念不忘当年“匹马戍梁州”。这也正是杜甫所缺少的境界,大概除了辛弃疾外,很难再从诗词作品中找到类似的篇章。

夜泊水村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释】①绝,横穿。暗含汉武帝赞卫青语。

【简析】

这首诗最主要特色是运用描述对比的手法来抒发心中强烈的怨愤。所谓描述对比,就是把两种完全相反的景象或心情描写陈述出来,形成鲜明的对照。“良将腰间大羽箭”虽然久凋零,但是燕然未勒,壮志难酬,一对比也;诗人有“绝大漠”的雄心,而达官贵人却只有“泣新亭”的懦弱卑怯,二对比也;自己虽有万死报国的沸腾热血,最终却蹉跎岁月,“镜中衰鬓已先斑”,三对比也;心中想的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金风大散关”的决胜疆场的戎马生涯,面对的却是“新雁落寒汀”寂寞凄凉的景象,四对比也。这四个对比,归根结蒂是远大的抱负和凄凉的现实的强烈对比。两种境况,两种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样对比,情真,景真,从作者肺腑中奔腾而出,向读者肺腑里奔腾流入,掀起心中裂岸的狂澜。杜甫有诗曰:“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这,不就是陆游写这首诗时所要表达的吗?

秋日二绝(一)范成大

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洲一带黄。莫把江山夸北客,冷云寒水更荒凉。

【简析】

这是一首有寄托的绝句,所谓寄托,就是“虽不言正意,而言外有无穷感慨”。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是写江南秋天荒凉的景象,描写的主要对象是芦苇和杨柳,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加衬托,春天的碧绿和秋天的枯黄的对比是十分强烈的,同时,碧绿又反衬出“荒”来,再加上“冷云寒水”的映衬,就显示出“凉”来。而弦外之音究竟是什幺呢?这荒凉的江南秋色不就是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真实写照吗?那枯黄的芦苇和杨柳不就是奴颜婢膝,奉迎敌国的朝中君臣吗?他们哪经得起风霜的袭击,早已变成断了脊梁骨的赖皮狗了,而这些人偏偏厚颜无耻,居然向“北客”(金人)夸耀起“江南好”来。

林升的《题临安驿》创意与之相同,但写法明显不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得很生动,很感人,很有讽刺的意味,但用意醒豁,所以,在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方面稍逊于范诗一筹。但林升那一首有非常通俗,便于流传的绝佳艺术效果,范诗亦逊之一筹。

州桥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注释】①州桥,汴京天汉桥。②驾,皇帝乘坐的车驾。③六军,指南宋的军队。

【简析】

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赋”──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尤其是直接叙述,往往比描写更难驾御,这就要求诗人要有敏锐的目光,能抓住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细节,将感情倾注于其中。这首诗的特色就在于此。诗中的典型细节在于两个字──“等”和“询”。父老岁岁年年在等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几乎到了望穿双眼,几乎要化作“望驾石”,其强烈的愿望和痛苦的心情自然就融于“等”字中。而含泪失声的“询”则唯妙唯肖的描绘出父老的神情,那颤颤巍巍的身影,如在眼前,那哽哽咽咽的声调,尤在耳旁,真是“沉痛不可多读”。而“几时真有”更是意味深长,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桥畔,伫

立凝眸,企首悬望,父老们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他们的弦外之音,因为他们的热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失望。而诗人的无言以对,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催租行范成大

输租得钞官更催,踉跄里正敲门来。手持文书杂嗔喜:我亦来营醉归耳!

床头悭囊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不堪与君成一醉,聊复偿君草鞋费。

【注释】①来营,这句的意思是:你们得孝敬我几个买酒钱。②悭囊,扑满,储钱罐。【简析】

这首古风以漫画的笔调,喜剧的手法,诙谐的语言,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可笑、可恨、可悲的里正形象,创作出一个影视短剧的脚本。一个收了费的胥吏刚拿了钱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又一个踉踉跄跄的里正颠颠倒倒来到这户农家,抡起拳头狠狠地敲门,震天的敲门声弄得鸡飞狗跳,这家的老妪胆颤心惊地开了门。只见那里正手里捏着一张收费通知书,在她头顶上舞了舞,皮笑肉如不笑地说:“缴费啦!”老妪颤抖地说:“不是刚缴过了吗?”那里正顿时瞪大了眼睛,吓得老妪几乎要尿裤子。万般无奈,她只好一狠心,将扑满敲碎,那里面还有三百个钱,她毕恭毕敬地捧着,并赔着笑脸对里正说:“大爷,就剩这一点钱,不好意思,不够您喝次酒,姑且拿去买双草鞋吧!”戏文到此结束了,要是叫严顺开或者吕凉来演一下里正,包你看了非流泪不可。

鄂州南楼范成大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

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

【注释】①鲈乡,范成大家乡苏州盛产鲈鱼。

【简析】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这正符合范成大写这首诗时的情景。这首诗有两大特色,一是善于点化,二是善于化静为动。首联化用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尾联化用三国时的民谚“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虽不能创造出新的意境,却也有典雅之美,尚无江西派“字字有来历”之病。最值得称道的是中间两联,“有情”、“无语”带情式的描写,“横”、“抱”拟人化的描写,“烛”、“摇”飞动式的描写,把“江”和“树”,“市”与“舟”都写活了。这是诗人主观感受对于景物的影响,是主体给予客体的活动感,使景物变得活动跳脱,富有生机,这种写景技巧可以说是最佳技巧。

有人说这首诗和陆游的《黄州》“声调气势都极接近”,斯乃皮相。纪晓岚“浮声多于彻响”才是确论,此诗哪有陆诗念时势艰危,愤国事日非,叹英雄已矣之“彻响”?

初归石湖范成大

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归路,惊心时复认邻翁。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注释】①暾,刚出来的太阳。②绀,红青色。③越城,相传越王勾践伐吴时所筑。④蜩,蝉。

【简析】

这首诗颇富贺知章《回乡偶书》的含蓄和机趣,生动活泼地表现出久别重返时的真实情景和

纯朴感情,后半首贺诗的味道尤浓。

前半首通过描写石湖农村秀丽的景色,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的风景画,抒发出诗人恬静愉悦的心情。你看,旭日初升,朝霞满空,稻花飘香,菱叶泛绿。人行田埂,如浮稻浪;鹭宿菱叶,洁白可爱,这一切无不激起诗兴。

第五句是“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另一种说法,老马识途,乡人认路,离祖不离腔,却有异曲同工之妙。第六句从“儿童相见不相识”的不同角度入手,变为“认邻翁”也别有一番滋意。

七、八两句则比“近来人事半消磨”更形象生动,更有趣味。当年插柳,如今成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再加上无数鸣蝉在“翠扫空”的柳林中啼叫,多少人生的感慨,都涌上了心头。真是余音缭绕,不绝如缕。

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周必大

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照紫薇花。

【注释】①入直召对,官员入宫朝见皇帝,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周必大时为宰相。②敕使,指太监。③紫薇,唐人称宰相为紫薇令。

【简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把李商隐《贾生》和这首诗放在一起读倒满有意思。

首先从召对的内容上看,汉文帝问的是鬼神,宋孝宗问的是国策,二者悬殊巨大,所以写法也大不相同。李商隐辞锋犀利,采用寓慨于讽的手法,极抑扬吞吐之妙,故跌宕有致。周必大则用双关修辞手法,寓政治历史内容于写景抒怀之中,故耐人寻味。

其次,从感情的抒发上看,李商隐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在正反、轻重,抑扬、隐显的正确处理中,层层剥笋,把主题揭示出来。而周必大则用前后两幅不同的画面的描绘,寄托“入直召对”前后不同的激动之情。

第三,从立意上看,李商隐矛头所指的是“不问苍生”的最高统治者,并寄寓自己怀才不遇的无穷感慨。而周必大则只有感激涕零。所以这首诗不能像《贾生》那样广为流传。

初入淮河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注释】①这组诗共四首,这里选其一、四两首。②桑干,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流域已沦入金人之手。③中流,指淮河的中流线,为宋、金的分界线。④王人,皇帝的使者。

【简析】

第一首以“意不佳”点题,化用刘皂“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以说明“意不佳”的原因。桑干河原是北宋边境河,而今边境河却南移到淮河,诗人心中忧国之情就在这一感叹中含蓄地传达了出来。

第二首的感慨更为深沉。前两句直中含曲意,身为“王人”的作者,意想不到地劝说中原父老不要“空谈”“王师北定中原日”,而弦外之音却是对南宋小朝廷的强烈谴责,以率直的方式表现了曲折的心思,读来宛转有致。后两句以鸿雁和中原父老作强烈的对比,“不能语”的鸿雁还一年一度到江南,而望穿双眼并“能语”的中原父老几十年也到不了一次。作者对中原父老的同情从侧面宛转曲达。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夜思中原刘过

中原邈邈路何长,文物衣冠天一方。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

关河夜月冰霜重,宫殿春风草木荒。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夜光芒。

【注释】①文物,礼乐、典章制度统称。②衣冠,指士绅、世家大族。③天阊,天门。④剑气,语出《晋书?张华传》,他夜观天象,见牛斗间紫气冲天,派人在江西挖到被埋的宝剑。【简析】

这是一首沉郁悲壮的爱国诗篇,但也存在明显的缺憾,大概作者是以词为诗。

首联破题,诗人遥望中原,怀念汴京,思绪绵长,感慨深沉。“路何长”,“天一方”尤其令人黯然销魂。颔联追怀当年自己以及辛弃疾、陈亮上书陈述恢复之策不被采纳,于今“万马齐喑究可哀”,更令人感到悲愤。颈联借景抒情,以“冰霜重”含无力恢复中原的感慨,以“草木荒”写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凄凉景象。尾联表现出诗人“忠君”“报主”的精神始终没有泯灭,气壮神完。

这首诗的缺憾主要有两个:一是在诗中出现标题关键字眼“思”。二是重字确实太多,“孤”、“夜”、“天”,一篇中重了三个,“天”出现三次,这在唐诗中是见不到的。

登多景楼刘过

壮观东南二百州,景于多处最多愁。江流千古英雄泪,山掩诸公富贵羞。

北固怀人频对酒,中原在望莫登楼。西风战舰成何事,空送年年使客舟。

【注释】①二百州,宋朝国土号称四百州,二百州即半壁江山。②诸公,指投降派。③战舰,韩世忠、虞允文曾在这一带击败金兵。④使客,金国的使者。

【简析】

这是一首慷慨悲壮的抒情诗,虽名曰登楼却不用浓墨重彩来写景,仅有的一点景只不过是作为引发心中情感的酵母。尽管多景楼是江南名楼,但金瓯破缺,景多也就愁多,诗人巧妙地将楼名拆开重组,以抒发深沉的感慨。颔联乃全诗精华,“不尽长江滚滚来”,流的是千古英雄血泪;“两岸青山相对出”,遮的是误国奸佞羞耻,悲壮与愤激交织成的对句令人凄怆。颈联虽无“中原北望气如山”的豪壮,却也有“眼中何处是神州”的感慨,诗人“对酒当歌”,“怕上层楼”,伤痛至极。尾联先借回忆写出当年抗击金兵的壮举,再联系当前沿江战舰在萧瑟秋风中迎送敌人的使节之凄凉景象,不由悲从中来,诗人对朝廷不思“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已失望至极。

题张仲隆快目楼壁刘仙伦

天上张公百尺楼,眼高四海气横秋。只愁笑语惊阊阖,不管栏杆犯斗牛。

远水拍天迷钓艇,西风万里入貂裘。面前不着淮山碍,望到中原天尽头。

【注释】①阊阖,天门,天宫。②斗牛,天上星斗中的斗宿和牛宿。③淮山,淮南的山。【简析】

这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佳作。

前两联化用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和黄庭坚“老来忠

义气横秋”,极写快目楼之高令人为之惊叹,为后面登楼兴叹蓄势。颈联从视觉和触觉两个方面进一步写快目楼之高峻,只见水天相连,惊涛拍天,一叶钓艇,若隐若现,以远景衬托楼高;但觉秋风万里,直透貂裘,侵入肌骨,以飓风衬托楼高,到此势已蓄足。

尾联陡转,诗人既已登上“犯斗牛”的快目楼,且“眼高四海”,“欲穷千里目”,那区区之淮南小山岂能“遮望眼”乎?天尽头都看得到,更何况是中原地区。“中原北望气如山”,其中的万千感慨,尽在一“望”之中。陆游是这样,辛弃疾是这样,陈亮是这样,刘过是这样,刘仙伦也是这样,行文到此,嘎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题岳阳楼刘仙伦

八月书空雁字联,岳阳楼上俯晴川。水声轩帝钧天乐,山色玉皇香案烟。

大舶驾风来岛外,孤云衔日落吟边。东南无此登临地,遣我飘飘意欲仙。

【注释】①轩帝,黄帝。②钧天乐,钧天广乐的简称,是天帝的音乐。③山,指君山。【简析】

这首诗因有一二佳句,还是值得一读。

最值得一读的是“孤云衔日落吟边”,简直是妙不可言。因要分析不得不言:其妙之一在于用“衔”字将孤云写活了,诗人用的是飞动式拟人修辞法,将静物写得飞动活跃,反映了物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复杂影响,合符人的审美趣味,富有艺术魅力。其妙之二是日“落吟边”而不落山前,这样写富有创造性,令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何谓“吟边”?或许是诗人的神思奇想,或许是诗人的诗情画意,或许是诗人的健笔彩笺,谁又能说得清呢?

还值得一读的是“八月书空雁字联”,比李清照的“雁字回时”多了“书空”,显得更富情味、趣味,用的手法和写孤云的一样。

至于颔联,无大气象,乖巧而已,有杜、孟诗在,不值多提。尾联“欲仙”不能宕出远神,则说明作者立意偏底,缺乏大家的气魄。

过垂虹姜夔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注释】①垂虹,垂虹桥,在江苏吴县。②新词,指姜夔咏梅新词《暗香》、《疏影》。③十四桥,谓桥多,非实数。

【简析】

这首诗颇有杜牧在扬州写的绝句之声韵情致,显得风流儒雅,潇洒飘逸。

姜夔到石湖拜访范成大,范授简征新声,姜夔赋《暗香》、《疏影》以呈,范以家妓小红赠之。姜夔载小红归苕溪,途中小红轻启樱唇,浅斟低唱,诗人吹箫以和,唱的又是诗人最得意的词作咏梅名篇,乐不可支,其惬意自然不亚于“红袖添香夜读书”,恐怕还有点箫史“相期红粉色,飞向紫烟中”的风味。

歌声和着箫音把诗人旅途的疲劳都赶到了九霄云外,不知不觉中一曲唱完了,船也已经走过很长的一段水路,蓦然回首,那一座又一座桥似乎在烟波中飘浮荡漾,不知自己是置身于蓬莱仙境,还是来到了天上宫阙。此时,诗人也许想起了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些诗句一下都涌上了心头,于是,展花笺,挥彩笔,飞快地写下了这首绝句。

唐宋词鉴赏13到16

十三 1. 《江城子》(密州出猎)借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从军报国的壮志和抗击敌人的坚强决心。 2. 豪放词的第一首是苏轼(填作者)的《江城子》(填词牌名)(密州出猎),把原本只有在诗中表达的题材写进了词。 3. 《江城子》(密州出猎)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多选题 (1 满分) 4. 关于《江城子》(密州出猎)说法正确的是(ABCD_____ ) A. 词人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B. 下片进一步抒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 C. 词人以汉文帝时冯唐自比,在此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D. 这首词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行程豪放风格,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文字填空题 (2 满分) 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_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多选题 (1 满分) 6. “把酒问青天”的“问”字关合的句子有(AB ) A. 明月几时有 B.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文字填空题 (5 满分) 7.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_ 、_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8.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用了鼎足对。 9.“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的“绕”读上声。 10.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这里用的是隐显手法。 多选题 (1 满分) 11. 关于《蝶恋花》(花褪残红)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_____ ) A. 词的上片说的是一片春夏之交的光景,春天的花团锦簇渐渐的为夏天的青草葱葱所代替。 B. 这首词上下句之间、上下阕之间,往往体现出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 C. 同样是写女性,苏东坡一洗“花间派”的“绮怨”之风,情景生动而不流于艳,感情真率而不落于轻,难能可贵。 D. 苏轼的这首词也是言志,表达了他对自己满腔抱负,忧国忧民,一心想为朝廷效力,却屡遭迫害的悲惨命运的自嘲。 单选题 (1 满分) 12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苏轼“进”与“退”之间的徘徊与矛盾A A.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文字填空题 (2 满分)

宋词精选鉴赏论文

从词风看词人及时代背景 自隋唐五代开始各种风格的词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到了宋代,更是把词文化推向了顶峰,而通过词风我们可以更深入了解古代词人的的内心思想抱负以及时代背景,进而帮助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词的长短句形式,音乐性,婉约中甚至带着浮艳性,让词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说与诗同源,有的说源自隋唐,也有说始于六朝。各种事物的产生必定带有与生俱来的时代气息,因此,确定词的源头对词风的演化也有一定意义。 关于词的起源细分至某朝代,某文化现象,我觉得没什么必要。中国是世界历史中唯一一个延续五千年文明而不曾中断的国家,其文化继承也包含在大一统的文化背景中。词本身,其押韵,朗朗上口,优美,音乐性本身就是文化的支流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的韵味是整个文化的精髓,只是终于在隋唐汇聚成流并在宋代汹涌澎湃起来。 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正统王朝的恢弘大治年代,其诗深刻表现出时代背景的发达博大。而词,作为一种新生文学形式开始发展,其词风与唐诗中的山水田园派有点类似。像对江南美景及平静生活的向往的那种词气则反映了白居易刘禹锡等词人对美好恬静生活的向往,也可以看出二人对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期待。与此同时这种词风反映了历经安史之乱后的中唐尽管国力下降却仍大国气度犹存。因为只有大国或者盛世年代才会有这样的风气。还有以韦庄为代表的词风对游子思乡的尽情嘱托一方面反映这类词人对回归的渴望,当时的时代已经有了没落的迹象,又或许反映朝代本身对先朝盛世的渴望复兴。而到了晚唐五代之际乃至整个五代十国(下面会说到)词风已经变成了浮艳之词。反映的时代是堕落了。 五代十国在文学上的成就以江南政权为主,而十国是历史上少有的缺少英雄的战乱年代,当时的词风充满萎靡浮艳气息,从宫廷开始,对文采,艳丽,繁华的追求深刻表现在词风上,其中又以南唐为代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整个社会弥漫着婉约的爱好。词风的演化在南唐中主李璟时代尚属和平之词——而实际是藩镇割据年代。从《摊破浣溪沙》中的闺怨词还有对物逝人离的伤感俨然带着对国式日衰的忧愁开始,到后主李煜对风花雪月的深刻描述,已经表明了词风到了女人式的柔弱了。尽管词本身开始就是这种风格的,然而,这种演化已经表明了时代背景中在奢靡风气上的更深发展。而国主的词中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体会到了对江山社稷的忧虑,反映了社会中在重文的主流之中还有点尚武的风气。而到了后主李煜,其词作在文学上的成就接近十国的巅峰,然而其内容却是胭脂歌舞。当满天下的文采喜好都堆积在这“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时,这时代注定了被灭亡的命运。 重点要谈的是宋朝时期。北宋时期盛行婉约和豪放两种词风。婉约派的特质可以说继承且发展了五代十国时的词风。前宋是尤其真宗年间,其词风一如中唐时期的平静,有山水之情的诉说,闺怨的描述,甚至出现了对边疆景色描写以及思乡之情的诉说,大有令人心旷神怡视野宽广的意味。这反映了整个朝代积极向上,深有盛唐的气息,如反映了范仲淹、寇准等词人的心怀壮志自信豪迈且心静的情操。于此同时,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也在民间集市大放异彩。其代表的词风在文学成就上更甚南唐。其脂粉味为历史词作之最。这些都说明北宋文化的极度发展,盛世繁荣。同时,社会弥漫的这种词风也在暗示这个民族步入重文轻武的时期。南唐的危机也许会在日后再现。不同的是,北宋并行着豪放派的词风。并且出现不少著名政治家同时也是文学名家对婉约派中低俗的批评,王安石甚至批评宰相晏殊的词作,这说明时代的高级知识份子对国家和文化的风气有深刻认识,。当两种词风同时绽放的时候说明这个时代到了盛世,与南唐相比,这种文学代表的朝代气息不同,一个是在沉迷中灭亡,一个是在开放与自信中洒脱。而历史也已公认,真宗时期是宋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盛世发展的顶峰时期。这其中又反映了柳永风流多情,王安石锐利坚强,苏轼自信豁达,欧阳修平静淡薄的心志…… 靖康之难后,豪放派的词作逐渐占上风,像李清照的对故事故人的怀念又带着“做鬼亦英雄”的气魄,更别提岳飞辛弃疾的“怒发冲冠”慷慨激昂了。这种词风又反映了北宋的落败即便是丢失半壁江山却实力犹存的状况,不像南唐李后主只能写出悔恨之意,反映的是南唐气数已尽的地步。对于李清照的词风,从前期欢快无忧到后来诉说对故国的思念,婉约到后来的豪放,作为封建时期最有名的才女,展现给世人及历史的李清照是一个思想先进,文采卓绝的女性。而岳飞和辛弃疾的词风则是体现大丈夫当在国难当头之

宋词精选

1、赵令畤《清平乐》 春风依旧,著意随堤柳。搓得蛾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 2、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3、张炎《鹧鸪天》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 4、秦观《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5、张炎《朝中措》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6、晏几道《蝶恋花》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成香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层波横—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7、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8、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9、欧阳修《蝶恋花》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10、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宋词名篇鉴赏

宋词名篇鉴赏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

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衩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强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浣溪纱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声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伞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词精选《好事近·摇首出红尘》阅读

宋词精选《好事近·摇首出红尘》阅读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 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释 蓑:衣服。 笠:帽子。 译文 摇首出红尘,醒和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衣服青帽子,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的水天混合成了一种颜色,看孤 鸿明灭。 简析 告别了喧器的红尘、摆脱了名缰利锁的束缚,醉醒醒醉,一任神行,词人成了一名快活的渔父,不过他志不在鱼,所向往的是浪迹江湖、独钓江天和自由生活。 赏析 绍兴二年,朝廷“访求山林不仕贤者”(《二老堂诗话》),作者 被召,回到临安,先后任秘书省正字,兼兵部郎官及两浙东路提点刑 狱等官职。后又被劾,罪名是“专立异论,与李光交通”。(《宋 史·朱敦儒传》)李光反对议和,为秦桧所忌,而遭排斥,朱敦儒也所 以止仕。陆游说他“居嘉禾,与朋侪诣之,闻笛声自烟波间起,倾之,棹小舟而至,则与俱归。”(周密《澄怀录》)他自己也有词《好事近》记道:“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过着远离世俗的生活。

这首词的开头“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写出作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潇洒疏放的襟怀。“活计”两句,勾勒出一位渔父的 形象。 在词作中描写渔父的形象,在敦煌曲子词中就有了。如:“倦却 诗书上钓船,身披蓑笠执渔竿。棹向碧波深处,几重滩。”(《浣溪沙》),这实际上是徜徉山水的隐士生活的写照。 这里的渔父形象,实际就是作者晚年的写照。他长期住在嘉禾, 过着远离俗世的生活,所谓“醒醉无时”、“披霜冲雪”,都是指安 闲自得,自由自在。 下片写的晚景,更是景色迷人。请看,夜晚来临,一轮新月升起 在天空,月光洒满大地,水天一色,万籁俱寂,只有孤鸿的身影时隐 时现。在这样一幅山水画中,一位渔夫,也是作者自己,在静静地垂钓……。 作者所描绘的鸳鸯湖,即浙江嘉兴南湖,那儿“波平岸远,酒酽 鱼肥”,渔舟泛浪,萎荷沁香,引得很多画家、文人讴歌之。唐人张 志和有渔父词,元代画家吴镇曾“笔之成图”,并写下八首《酒泉子》,“鸳湖春晓”,即其中一景: 湖合鸳鸯,一道长虹横跨水。涵波塔影见中流。终日射渔舟。彩 云依傍真如墓。长水塔前有奇树。雪峰古甃冷于秋。策杖几经过。 与这些词作相比,朱敦儒的这首渔父词,当然是上乘的山水风物词。仅仅词人退隐之后,对于国事的关切逐渐淡漠,这是很可惋惜的。他曾月夜泛舟吴江垂虹亭,留连忘返:“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平 分秋色。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 我成三客。碧空寥廓,瑞星银汉争白。”(《念奴娇》)进一步表示要“洗尽凡心,相忘世尘”。而不再是当年在“南海西头”时,“无酒 可销忧,但说皇州……今夜只应清汴水,呜咽东流”(《浪淘沙》)那 种痛心中原沦陷敌手的悲恨心情了。

唐诗宋词经典名句赏析

唐诗宋词经典名句赏析 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译文: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喜鹊,清爽的夜风吹来了蝉儿的鸣叫。 稻花飘香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听得阵阵田蛙歌唱。 稀疏的星星刚还远挂天边,转眼滴滴细雨酒落山前。 过去的小客店还在村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指茅店)便忽然出现 在眼前。 唐诗宋词经典名句大全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别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宋词精选8首

雨霖铃·寒蝉凄切 【作者】柳永【朝代】宋代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鹊桥仙·纤云弄巧 【作者】秦观【朝代】宋代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作者】李清照【朝代】宋代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弃疾【朝代】宋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作者】辛弃疾【朝代】宋代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唐诗宋词赏析

唐诗宋词赏析 在狱咏蝉骆宾王P39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诗,属对工整,句法善变,语言精炼,音韵和美,格调深沉而不颓丧,给人以整齐活泼的美感。 首联一方面表明时令已是秋天,一方面又交待了诗人被囚禁的地点一禁垣西。蝉的哀鸣声唤起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无限惆怅与悲戚。这个“侵”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忧心忡忡的心境和情境。 颔联从“己”着笔,从自己感受的角度写蝉的外形、蝉的悲鸣。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而自己已经白发满头,两两对照,不禁自伤年老。在这十个字中,诗人运用比兴,把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 颈联表面是写蝉,实际是抒写自己境况。秋季露水凝重,打湿了蝉的翅膀,使它难以飞行;秋风频吹,使蝉的声音传不到远方。此处以蝉的困厄处境比喻自己仕途曲折,蹉跎难进;受谗言诽谤良多,身陷囹圄,辩词无以传递。诗句委婉,意在言外。 尾联为一句深沉的慨叹:现在世上无人看重“高洁”,又能指望谁来替我平反昭雪呢!这声哀叹,仿佛对苍天呼吁,又象是控诉奸佞,满腔愤懑倾泄而出。 总之,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物与人不即不离,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佳作。 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P66 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唐诗宋词精选集

1、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7、赠花卿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8、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0、蜀相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1、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2、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5、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6、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7、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8、水槛遣心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19、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李白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 3、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精选的诗词名句鉴赏大全

精选的诗词名句鉴赏大全 1、心绪逢摇落,秋声一可闻。——苏延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3、不管烟波下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宝 4、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秦嘉 5、人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鸥自相亲。——刘著 6、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汀子弟满天山。——杨昌浚 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 8、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 9、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10、山围故国周遭地。潮打空城寂莫回。——刘禹锡 11、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 12、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吴承恩 13、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1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靖蜒立上头。——杨万里 15、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秦观 16、一去紫台连朔,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

1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 18、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魏子安 19、五狱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李白 20、才如江海命如丝。——苏曼殊 21、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22、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 23、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 24、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未世运偏消。——曹雪芹 25、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丘逢甲 26、十载青山几战尘,还家何处访情亲。——严粲 27、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陆游 28、人生有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韩愈 29、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30、大雪满弓刀。——卢纶 31、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行。——杜甫 32、一年好景群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拭 33、十年踪迹浑无定,莫更逢人间故乡。——金诚 34、人情翻覆似波澜。——王维

经典唐诗宋词三百首赏析

古诗《静夜思》作品信息【名称】《静夜思》 【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体裁】诗歌 作品原文【明代版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宋代版本】 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译文【注释】 ( )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 )床:有五种说法。 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 静夜思 诗意图》。 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 韩 字。《说文》释 韩 为 井垣也 ,即井墙之意。 床 即 窗 的通假字。 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 小雅 斯干》有 载寐之牀 ,《易 剥牀 王犊注》亦有 在下而安者也。 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 交床 、 交椅 、 绳床 。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 胡床 或 床 所误。至迟在唐时, 床 仍然是 胡床 (即马扎, 一种坐具)。 ( )疑:怀疑,以为。 ( )举头:抬头。 【译文】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那床前明月,低头不禁又思乡联翩。 版本说明明代版本: 这一版本是我国广为流传的版本。该版本虽然可能不完全是李白的原作,有个别字词后世或有所修改,但是在我国流传广泛,并被收录于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宋代版本: 这个一版本与人们常说的 床前明月光 明显不一致,其实并非是错误,而是流传版本不同。一般认为,这一版本比明版本更接近李白的原作,但仍有学者认为可能存在更早的版本。宋刊本的《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中,《静夜思》的第一句均为 床前看月光 ,第三句也均作 举头望山月 。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高棅《唐诗品汇》,也是如此。宋人一直推崇唐诗,其收录编辑甚有规模,加之距唐年代相近,误传差错相对较少,故宋代乃至元代所搜集的《静夜思》应该是可靠准确的;在清朝玄烨皇帝亲自钦定的权威刊本《全唐诗》中,也并没有受到前面同时代不同刊本的影响而对此诗作任何修改。 在此之前《静夜思》已传入日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宋刊本《李太白文集》 册),因日本人对唐诗崇尚,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并未对其作出任何修改。但在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到了明代赵宦光、黄习远对宋人洪迈的《唐人万首绝句》进行了整理与删补,《静夜思》的第三句被改成 举头望明月 ,但是第一句 床前看月光 没有变化。清朝康熙年间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静夜思》诗的第一句是 床前明月光 ,但第三句却是 举头望山月 。直到 年(清乾隆二十八年)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里,吸纳了明刊《唐人万首绝句》与清康熙年《唐诗别裁》对《静夜思》的两处改动,从此《静夜思》才成为在中国通行至今的版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但是这也不是清朝流行的唯一版本,就在《唐诗三百首》问世前 年的 年(康熙四十四年),康熙钦定的《全唐诗》中的《静夜思》就是与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完全相同的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后来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也沿用着这一表述。 这一表述是明朝以后为普及诗词而改写的。经过 改动 了的《静夜思》比 原版 要更加朗朗上口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 床前明月光 版比 床前看月光 版在中国民间更受欢迎的原因。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新疆师范大学教授薛天纬先生在《漫说 静夜思 》(《文史知识》 年第 期)一文中专门对两个版本的差异发表了如下看法:仔细体味,第一句如作 床前看月光 ,中间嵌进一个动词,语气稍显滞重;再说, 月

最新宋词精选及翻译(精)

卜算子·咏梅 朝代:宋代作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翻译: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武陵春·春晚 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翻译: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翻译: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苏幕遮·怀旧 朝代:宋代作者: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翻译: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朝代:宋代作者: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翻译: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苦的滋味,喜欢登上高楼,喜欢登上高楼,为写一首新词没有愁苦而硬要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最终没有说,想说却最终没有说 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钗头凤·红酥手 朝代:宋代作者: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翻译: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 1

经典的宋词原文及赏析

经典的宋词原文及赏析 经典的宋词原文及赏析篇一 墨池记 朝代:宋代 作者:曾巩 原文: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赏析: 本文在写作上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先记叙墨池的方位、形状、传闻,然后发表议论,接着记叙王羲之的轶闻,再议论后世

之所以没有人能够比得上王羲之,是因为他们所下的功夫不如王羲之,并由此联系到道德方面的深造修养。最后记叙学官王盛为推广王羲之的事迹而采取的—系列措施,并对其用意发表议论,从而揭示出文章深刻的主题。 这篇短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因小及大,小中见大,用小题目做大文章。题目是为墨池作记,据说这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洗涤笔砚之池,但实际上,传为王羲之墨池旧迹的,还有浙江会稽等多处。从曾巩此文“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的语气来看,他对临川墨池是否确为王羲之的真迹,也是抱着怀疑态度的。因此,他略记墨池的处所、形状以后,把笔锋转向探讨王羲之成功的原因:“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也就是说,并非“天成”,而是后天勤学苦练的结果。这是本文的第一层意思。这层意思紧紧扣住“墨池”题意,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这篇短文的另一特点是多用设问句和感叹句。全文可分十四句,其中设问句五句:“岂信然邪?”“而又尝自休于此邪?”“况欲深造道德者邪?”“而因以及乎其迹邪?”“以勉其学者邪?”“也”字句两句:“荀伯子《临川记》云也”,“非天成也”。最后又以一个感叹句作结:“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这些句式的大量运用,使这篇说理短文平添了一唱三叹的情韵。特别是五个设问句,兼收停顿、舒展之功,避免一泻无余之弊,低徊吟诵,玩索不尽。前人以“欧曾”并称,在这点上,曾巩是颇得欧阳修“六一风神”之妙的。 经典的宋词原文及赏析篇二

辛弃疾宋词赏析精选

辛弃疾宋词赏析精选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赏析: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速,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赏析:

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 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赏析: 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 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 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 《摸鱼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许多。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歪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赏析: 此词是一首忧时感世之作。词中表层写的是美女伤春、蛾眉遭妒,实际上是作者借此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全词托物起兴,借古伤今,融身世之悲和家国之痛于一炉,沉郁顿挫,寄托遥深。 《鹧鸪天·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歪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歪,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赏析: 这是一首歌咏江南农村美好景色的词,作者为人们描绘出一幅清新、漂亮的山乡风景画,反映了他陶醉于农村优美景色的心情,画面 优美,情致盎然,意蕴深厚。 《生查子·游雨岩》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唐诗宋词鉴赏(31-35首)

边思 李益 腰垂锦带佩吴钩, 走马曾防玉塞秋。 莫笑关西将家子, 只将诗思入凉州。 鉴赏:这首诗颇象一首自题小像赠友人的。但它并不单纯描画外在的形貌装束,而是在潇洒风流的语调中流露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寄寓着苍凉的时代和个人身世的感慨。 第一句写自己的装束。腰垂锦带,显示出衣饰的华美和身分的尊贵,与第三句“关西将家子”相应;佩吴钩(一种吴地出产的弯刀),表现出意态的勇武英俊。杜诗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之句,可见佩带吴钩在当时是一种显示少年英武风姿的时髦装束。寥寥数语,就将一位华贵英武的“关西将家子”的形象生动地展露出来。 第二句“走马曾防玉塞秋”,承上交代自己的战斗经历。北方游牧民族每至秋高马肥的季节,常进扰边境,需要预先加以防卫,故称“防秋”。玉塞,指玉门关。这句是说自己曾经参加过防秋玉塞、驰骋沙场的战斗行动。和上句以“锦带”、“吴钩”显示全体一样,这里是举玉塞防秋以概括丰富的战斗经历。 “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关西,指函谷关以西。古代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说法,李益是姑臧(今甘肃武威,亦即凉州)人,所以自称“关西将家子”。表面上看,这两句诗语调轻松洒脱,似乎带有一种风流自赏的意味。但往深里看,尤其是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理想抱负和其他作品来体味,就不难发现,在这潇洒轻松的语调中正含有无可奈何的苦涩和深沉的感慨。 写慷慨悲凉的诗歌,决非李益这位“关西将家子”的本愿。他的《塞下曲》说:“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象班超等人那样,立功边塞,这才是他平生的夙愿和人生理想。当立功献捷的宏愿化为苍凉悲慨的诗思,回到自己熟悉的凉州城时,作者心中涌动的恐怕只能是壮志不遂的悲哀吧。如果说,“莫笑”二字当中还多少含有自我解嘲的味道,那么,“只将”二字便纯然是壮志不遂的深沉感慨了。作为一首自题小像赠友人的小诗,三、四两句所要表达的,正是一种“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式的感情。 可见,该诗的重点并不在图形写貌,自叙经历,而是抒写感慨。 这当然不意味着李益不欣赏自己的边塞之吟,也不排斥在“只将诗思入凉州”的诗句中多少含有自赏的意味。但那自赏之中分明蕴含着无可奈何的苦涩。 潇洒轻松与悲慨苦涩的矛盾统一,正是这首诗耐人寻味之处。 边城独望 马戴 聊凭危堞望, 暗起异乡情。 霜落蒹葭白, 山昏雾露生。 河滩胡雁下,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精选: 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读唐诗,崔颢的《黄鹤楼》一定要品鉴一番的: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鉴赏全文)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孤篇横绝全唐)”之誉,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所以欣赏唐诗,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不得不品鉴一下的: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春江花月夜》鉴赏全文)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宋词鉴赏大全

宋词鉴赏大全 宋词鉴赏大全 本栏目主要提供宋词的学习资料,各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学习交流。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上,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词原是了隋唐以来配合燕乐而创作的歌辞,后来逐渐成为一种长短的诗体。它最初民间流传,晚唐时期,文人开始创作,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词的艺术水平。到宋代,词达到了其艺术顶峰,和唐诗并列对举,各极其美各臻其盛。 宋词欣赏苏轼词作鉴赏黄庭坚词作鉴赏柳永词作鉴赏张先词作鉴赏晏殊词作鉴赏欧阳修词作鉴赏范仲淹词作鉴赏刘过词作鉴赏王禹偁词作鉴赏寇准词作鉴赏陈尧佐词作鉴赏林逋词作鉴赏王沂孙词作鉴赏钱惟演词作鉴赏潘阆词作鉴赏杨亿词作鉴赏陈亚词作鉴赏夏竦词作鉴赏张昪词作鉴赏石延年词作鉴赏李冠词作鉴赏宋祁词作鉴赏梅尧臣词作鉴赏叶清臣词作鉴赏朱服词作鉴赏刘弇词作鉴赏时彦词作鉴赏朱敦儒词作鉴赏慕容岩卿妻词作鉴赏周紫芝词作鉴赏赵佶词作鉴赏李祁词作鉴赏李纲词作鉴赏何籀词作鉴赏廖世美词作鉴赏吕本中词作鉴赏胡世将词作鉴赏赵鼎词作鉴赏陈与义词作鉴赏张元幹词作鉴赏吕渭老词作鉴赏王之道词作鉴赏董颖词作鉴赏朱翌词作

鉴赏鲁逸仲词作鉴赏刘子翬词作鉴赏胡铨词作鉴赏孙道绚词作鉴赏李石词作鉴赏严蕊词作鉴赏京镗词作鉴赏王炎词作鉴赏杨冠卿词作鉴赏程垓词作鉴赏汪莘词作鉴赏崔与之词作鉴赏吴琚词作鉴赏杜旟词作鉴赏刘仙伦词作鉴赏赵昂词作鉴赏卢祖皋词作鉴赏曹豳词作鉴赏孙惟信词作鉴赏严羽词作鉴赏葛长庚词作鉴赏郑觉斋词作鉴赏赵希逢词作鉴赏哀长吉词作鉴赏淮上女词作鉴赏陈东甫词作鉴赏萧泰来词作鉴赏潘牥词作鉴赏章谦亨词作鉴赏李演词作鉴赏张枢词作鉴赏张绍文词作鉴赏陈允平词作鉴赏赵闻礼词作鉴赏江开词作鉴赏蜀中妓词作鉴赏刘将孙词作鉴赏无名氏词作鉴赏郑文妻词作鉴赏吴城小龙女词作鉴赏赵可词作鉴赏刘著词作鉴赏完颜词作鉴赏许古词作鉴赏王渥词作鉴赏段克己词作鉴赏朱嗣发词作鉴赏邓剡词作鉴赏汪元量词作鉴赏仇远词作鉴赏徐君宝妻词作鉴赏宋词欣赏辛弃疾词作鉴赏晏几道词作鉴赏姜夔词作鉴赏岳飞词作鉴赏范成大词作鉴赏朱淑真词作鉴赏朱熹词作鉴赏杨万里词作鉴赏周密词作鉴赏陈人杰词作鉴赏赵长卿词作鉴赏王琪词作鉴赏解昉词作鉴赏韩琦词作鉴赏杜安世词作鉴赏李师中词作鉴赏蔡挺词作鉴赏司马光词作鉴赏韩缜词作鉴赏阮逸女词作鉴赏王安石词作鉴赏章楶词作鉴赏王安国词作鉴赏孙洙词作鉴赏王观词作鉴赏张舜民词作鉴赏魏夫人词作鉴赏王诜词作鉴赏李之仪词作鉴赏舒亶词作鉴赏黄裳词作鉴赏王雱词作鉴赏晁端礼词作鉴赏李元膺词作鉴赏向子諲词作鉴赏李持正词作鉴赏幼卿词作鉴赏蒋兴祖女词作鉴赏洪皓词作鉴赏蔡伸词作鉴赏李重元词作鉴赏李玉词作鉴赏吴淑姬词作鉴赏乐婉词作鉴赏聂胜琼词作鉴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