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国中药材种植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我国中药材种植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我国中药材种植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我国中药材种植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我国中药材种植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中药材是中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健康有序的中药

材种植业,对于发展持续健康的中医药事业和大健康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三农”问题解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家已经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

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纲领性文件,尤其是《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发布,更

是为未来几年我国中药材种植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必将对中药材种植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极大

地推动作用。本文对我国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进行了简要概述,旨在抛

砖引玉,期望引起国家、行业、企业对中药材种植业发展事宜的关注与重视,以共同推动中药农

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1

我国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现状

1-1发展现状

历史上我国的中药材商品供应主要依靠野生资源。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大力发展中药材

的栽培和养殖。虽然目前仍有70%左右的中药材品种来自野生资源,但30%来自栽培和养殖

的药材品种,其生产量却占到了中药材供应量的70%以上。截至2012年,全国药材种植总

面积约140万hm2(不含林下种植面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

药材品种达616个,种植养殖品种近在300个,其中生产供应以栽培(养殖)为主的近20

0种,占常规使用品种的40%以上,基本满足了中医药临床用药、中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快速

发展的需要。在中药材种植业高速稳步发展的进程中,国家、行业、企业都给予了极大地关注,

在各层面均成效显著。

(1)国家层面,国家对中药材种植业越来越重视

于4月27日发布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是我国建国以来

的第一部整体关于中药材的专题规划。规划中明确了中药材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措

施,为未来几年我国中药材种植业指明了方向。此外,国家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资金从“十一五” 的2100万元/年提高至“十二五”2-5亿元/年,“十二五”开始至今共扶持了105个品种260个基地,大大推进了中药材种植业向“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2)行业层面,中药材种植基地认证的推行,有效地提升了中药材种植的规范化水平。

截止2014年底,141家企业66个品种152个中药材种植基地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总局GAP认证。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也积极在会员内部开展“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共评出38个品种40个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见图1)。这

些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药农业企业对提高药材质量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了中药材种植业的规

范化程度。

(3)企业层面,中药工业企业反哺中药农业的积极性愈来愈高

从通过国家GAP认证和“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的情况来看,中药工业企业通过自建、入股合建、协议共建等方式积极投身于反哺中药农业的进程中,对“两保一稳定”(保证产量和质量,稳定价格)药源基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中药材种植业的建设也越来越规范,在基地的组织模式、过

程管理、质量意识、溯源应用与品牌打造等方面都已经有了显著提高。

1-2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食品药品安全特别是原料质量保障问题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中药材在中医药事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

加强中药材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政策,《中药材保护和发展

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纲领规划的实施,以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地,将给予中药材种植业乃至中药农业发展极大地促进作用,但也提出了

新的更高要求。国家依法治国与加强监管,同时品牌立企、合规经营的要求,倒逼中药工业企业建

立适合自身的“三化”(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基地,亦更愿意、更积极地投身于中药材种植业

建设中,强强联合,促进工业反哺农业。

2

我国中药材种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种植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

中药材良种繁育还处于我国农业20世纪5060年代水平,栽培药材良种推广率不足10%,基本以“自繁自育自用”为主。施肥打药、灌溉排水、收获时期等田间操作尚处在传统经验阶段。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播种、除草、采收、初加工等环节主要依赖人工完成。

2-2组织管理松散,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

现有中药材种植基地多为当地弃耕的贫瘠山坡耕地、退耕还林地和荒漠沙土地,基地分散、位置偏远、规模小,且以千家万户分散种植、生产、交易为主,组织形式单一,管理松散,农场式、

合作社等中药农业组织模式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严格按GAP标准实施的规范化基地不到栽

培药材生产面积的10%,农药化肥超标现象时常发生,产出药材的质量严重堪忧。

2-3市场信息不畅,产业健康度亟须改善

当前,虽说相关信息渠道日益丰富,但仍存在“少了是宝,多了是草”的现实例子,如近年来的太子参、三七、人参等药材市场的大起大落,这些都说明现在的市场信息还是存在不透明、不公

开,进而产生以次充好、以假冒真等乱象,以及囤积居奇、恶意炒作屡屡出现,导致产销信息失

真,严重影响药材市场的健康稳定,直至威胁中药乃至大健康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2-4供求对接滞后,商品市场化尚需提升

现有产地种植企业普遍处于“规模小、实力弱、水平低、精深加工能力弱”的状态,仅限于出售原材料或饮片,产业链条短,产业化较低,特色产品未能形成优势产业,自然资源优势未能转化

为经济优势。同时,工业与农业对接的合作机制与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工业反哺农业渠道尚未畅

通。目前,因经营业绩压力大,大部分中药农业企业均处于为生存而战的状态,主动开拓市场、

种植适销对路品种、数据描述产品优势与确定目标市场等能力弱,尚缺乏与工业企业对接的工业

语言和商品策略,道地药材潜在的经济价值还未得到深入挖掘,品牌创效益的作用不明显,更谈

不上品牌培育。就是有品牌,亦多是以区域品牌,如“中宁枸杞”、“文山三七”等形式出现,这样在

区域间会形成区隔,但在区域内产品雷同、品牌混杂,差异优势或公司优势几乎未能体现,这样

往往会陷入简单的价格竞争或概念炒作上去,很容易将此类品种产业做成死循环,如云南玛卡。

3

我国中药材种植业发展建议

3-1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定发展方向

国家产业政策是支持导向,市场需求是源头动力,只有重视两者的协调性才能更好地获得国家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也能更好地适应市场,把握市场。《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明确了中药材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进一步清晰了中药材的未来发展重点

与任务。中药农业企业应在进行严格细致的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情况下,要适时把握国家中药行

业总体政策导向,以确定企业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契合点,明晰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3-2合理规划,打造优质道地药材基地

利用已有的种植基地和产业基础,制定中长期中药材种植业发展规划,合理谋划,优化种植布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田间管理规范和组织管理机制,以GAP、绿色、有机、优质道地药材基

地等认证标准指导药材生产,建设优质道地药材基地,为中药工业和大健康产业提供安全、优质

的充足原料,做好良心药、放心药的第一车间。

3-3加强协同创新,做好产业基础保障

建立跨学科、团队、行业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政府、行业、企业、基地组建联盟,以

项目制形式针对制约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的共性与关键性问题进行联合攻关,促进技术、生产和市

场的结合。此外,也可以借助第三方或政府现有农技推广队伍进行企业化装备,以此来保障“三化” 基地的顺利运营和出产商品的高质优货。

3-4建立溯源体系,有效把控质量风险

中药农业区别与其他农作物,主要在于其他农作物注重的是在有的基础上求好,而中药农业是

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求精。中药材一定是在追求质量的前提下去追求数量。因此,建立适应于中

药材行业和企业自身品牌信誉建设的药材溯源体系显得日益重要。目前,商务部已建成“国家中药

材流通追溯系统”,中国中药公司也建立了“中药质量追溯系统”。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

业委员会也在会员内部正在推广应用中国中药公司“中药质量追溯系统”。中药材追溯体系的建立、

推广和应用,可有效把控质量安全风险,帮助政府、行业、企业建立产业链式质量管控体系,保

障上市产品安全、可控、溯源,进而做到来源可知,去向可查,过程可控,责任可究。

3-5加快对接联合,促进中药工农业共同发展

中药材种植业建设是中药农业范畴。农业是基础,是中药后三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工业

在依靠农业的同时,又能带动农业发展;农业在保证工业的同时,又能促进工业的发展;二者是

相辅相成的。所以,中药农业和中药工业应建立起合作共赢、强强联合的对接机制,以品种作桥

梁,以利益作纽带,保证农业为工业种,工业依靠农业产,进而达到合作发展,携手共赢。

4

结语

中药农业是中药产业链的基础环节,实际上,中药材种植业更是中药农业的最基础环节。都说“中医毁于中药”,这可以直接说明种植养殖出“中药”的基地环节更是关键节点。良好的基地环境、

有效的基地运营模式、质量溯源的安全意识、工农反哺模式和品牌化思维等均在一定程度上支撑

着中药材种植业建设的成功大厦,也在某些层面提示在中药材种植业理应关注的重点。因此,通

过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中药材种植业现状、存在的关键问题,可以找到有效措施,把握其发展脉搏,

进而保障中药材种植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希望本文在这个方面能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麻栗坡县三七种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_李发珍

产 业 开 发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7期 摘要:三七种植业是麻栗坡县三七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三七加工业发展的第一车间。三七种植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三七加工、流通等其它环节的协调发展。在当前三七原料价格一直高位运行,三七种植面积过快放大的情况下,如何全面有效推进麻栗坡县三七种植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目前三七产业开发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关键词:三七种植业;发展状况;问题;发展对策 1 当前三七种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种植规划失调,宏观调控不到位 近年的三七种植业发展过猛,种植风险不断加大,三七种植业在2005年跌入低谷以后,三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在低位徘徊。特别是自2009年以来,麻栗坡县和全省一样,连续4年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麻栗坡三七产量仅12.8万kg,全州年均三七产量仅445.5万kg左右,三七原料供应只能达到正常年景需求量的一半,供需严重失衡导致三七价格开始持续上扬。到2013年已超过了1988年高峰时期的历史最高价位,三七种植利润成倍增加,七农种植积极性不断高涨,吸引了众多的种植户和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以及社会闲散资金加入到三七种植行业中,引发了新一轮的三七种植热潮,使得三七种植业发展迅猛,三七在地面积大幅增加。 2013年,三七种植在地面积508hm2,比上年(184hm2)增176%,一年生三七面积152hm2,比上年(29hm2)增424%;二年生三七261hm2,比上年(89hm2)增193%;三年以上三七95hm2,比上年(66hm2)增44%。预计2014年采挖4.6hm2,三七产量19.6万kg,全年实现总收入8811万元,比上年(5376万元)增64%。各项指标都呈现迅猛增长,三七种植业供过于求的风险正不断增加聚积。 1.2 三七种植业风险储备制度尚未建立 三七产业作为麻栗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产业,近30年来,三七种植业经历了三次大的起起落落,但由于麻栗坡地处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地方财力十分有限,面对三七价格的大涨大跌,政府一直没有一个好的调控手段,使得三七种植业的发展依然步履艰难。缺乏有实力的龙头加工企业带动,麻栗坡县目前还没有加工三七产品的企业,仅仅是销售三七种植原料,从长远来看,尚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工企业来带动三七种植业发展。原料品牌打造力度不够,主要是宣传缺乏投入,“文山三七”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文山三七》国家标准等政府公共知识产权的推广、实施力度不够,使得三七在州外的认知度和影响力还不高。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麻栗坡县财力困难,在三七产业发展上没投入的专项资金,由于缺乏资金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七产业的健康发展。 2 推进三七种植业发展的对策 2.1 近期针对种植业发展过快的对策 为进一步规避风险,防止三七产业发展出现“大起大落”和“七贱伤农”现象发生,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应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和指导作用,积极做好七农的引导工作,认真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减少三七种植,降低投资风险;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以市场化的手段,配合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提出新保险类型“三七种植保险”的方式,借以让七农规避风险和减少损失;积极引导七农注册专业合作社、协会,通过与文山州内企业、协会、合作社签署相关合同,使大部分七农的根本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2.2 远期推进三七种植业稳步发展的措施 以三七种植科技攻关、标准化基地建设和基地龙头企业培育为重点,以推进三七多元化经营发展为首要,积极开展三七科技培训,整合三七资源,打造原料品牌,强化组织体系建设,不断推进三七种植业健康、稳步、有序发展。积极开展三七种植环境研究,要在现有三七种植适宜区的基础上,对三七种植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地块进行系统研究,作好三七种植适宜区土地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搞好三七种植;积极培育三七种植龙头企业,引导建立三七种植风险储备制度。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等有效措施,积极培育三七种植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规模和实力的三七企业群体,实现三七种植基地龙头企业带动全县三七种植健康稳步、有序发展的目标。为了确保这些三七种植龙头企业的长远利益,政府要引导、参与和组织龙头企业积极建立三七种植业的“蓄水池”,也就是建立三七种植风险储备制度,利用三七价格杠杆维护好三七原料市场供求关系的稳定,确保三七种植业健康顺利发展。积极实施三七资源整合,要依托文山三七资源和种植技术优势,做好项目研究,引进有实力和诚意的企业集团到麻栗坡参与三七标准化基地建设,通过有效实施三七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对三七原料的掌控,使全县三七种植与企业集团有机结合,互为促进,实现共赢,从而使三七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积极实施三七种植组织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七农大户创办专业合作社,形成合力,切实提高三七种植组织化程度,提升三七种植行业自律能力和水平,推进三七种植多元化经营和发展,实现全县三七种植有序发展。 积极打造三七原料品牌,要充分利用“文山三七”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文山三七》国家标准和文山三七发展条例等政府公共知识产权,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流通企业、经销商、个体户及七农中广泛推广使用“文山三七”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两个标识,营造浓厚的原产地氛围,提高文山三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要切实贯彻实施《文山三七》国家标准,规范三七流通市场,力争打造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山三七原料原产地品牌。 麻栗坡县三七种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李发珍,胡刚琼 (麻栗坡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云南麻栗坡 663600) 作者简介:李发珍(1974—),女,学历本科,农业经济师,主要从 事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胡刚琼(1976—),女,本科 学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 ?8?

浅谈园艺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浅谈园艺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摘要园艺业是农业种植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人类营养和美化、改造人类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园艺业历史悠久,分步较少,最初仅作为农业的附属部门,具有自给性生长的性质。19世纪后半期起,随着农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加强,园艺业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种植业部门而得到迅速发展。除经济发达国家外,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也纷纷兴建以园艺业为对象的种植园。20世纪中期以来,园艺业成为创汇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园艺产业现状趋势对策 1、园艺产业发展现状与成效 园艺产品不仅是人体主要食物来源,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园艺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从2001年开始,蔬菜产值超过粮食成为种植业第一产业,此后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蔬菜播种面积由1992年的571122万hm2 发展到2005年的1772107万hm2、2006年的1 821169万hm2 ) 。如果计算上果品(2005年果园面积1 003152 万hm2、2006 年1 004123 万hm2 ) 和花卉( 2006 年种植面积7212 万hm2 ),则园艺产业在种植业中的比重更大,园艺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日益稳固。 我国园艺产业经过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并在近年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势头。在园艺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关键时刻,为更加科学地指导设施园艺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对现阶段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和研究。从园艺产业基础建设、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和产业支撑体系等7个方面,研究总结出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不仅从更全面的角度和更深层次上反映出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脉络,也揭示出产业进步对"三农"工作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对于更科学地总结我国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经验、更准确地把握产业发展现状、更清醒地认识产业发展方向,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提供良好的指导和借鉴。 2、园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规模效益有待提高,集约化生产能力较低。受农民种植观念和资金周转的因

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及焦点问题

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及焦点问题 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及焦点问题关键词:种业。种子。种子市场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棉花、油菜、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总量均居世界前列,取得这样的成绩,种业的长足进步功不可没,优良品种对促进农业稳定增产作用巨大。 一、我国种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种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双轨制、再向市场经济转化的制度变迁,整个种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1.市场主体实现了多元化,竞争态势已经形成 目前,全国共有持证种子经营企业7300多家,种子零售商近18万家,外资公司(独资、合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等)50多家。各类股份制企业以及民营企业正成为中国种子市场的主力军。种子市场主体多元化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促进了种业的竞争和发展。目前,大型种业公司从2001年的12家发展到100多家,10强种子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23%。《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有效地维护了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企业的创新能力大大增强。据农业部资料,我国的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数量正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2.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种子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种子工程项目的支持,"九五"以来建成一批种质资源库(圃)、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和分中心、区域试验站、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和分中心、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种子加工中心等,为种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有力地增强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995-2005年间,通过种子工程专项资金投资,我国建设项目共有10类812个。其中,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39个,农作物品种改良中心项目96个,国家原种场项目54个,粮食作物良种繁育基地项目97个,经济和园艺作物良种繁育基地项目171个,薯类苗木脱毒中心项目35个,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项目135个,种子质量检测体系项目139个,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项目34个,其他项目12个。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供应能力明显增强,种子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种子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与1995年相比,全国商品种子生产能力由64亿公斤提高到2005年的80

九集镇2018年种植业产业发展汇报

九集镇2018年种植业产业发展 情况调查汇总 2018年4月16日以来,九集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对全镇种植业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将全镇农业种植业分为九大产业,分别是:粮食规模种植、稻虾共作、食用菌生产、乡村旅游、药材种植、油茶种植、林果生产、蔬菜瓜果生产和苗木花卉生产。各产业目前实际发展情况汇总如下: 一、粮食规模种植情况: 全镇50亩以上规模经营户145户,经营面积10671亩。主要种植农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 二、稻虾共作: 全镇有稻虾共作或池塘养虾面积的26个村,67户,已投苗面积852.7亩;虾池已建好待投苗面积500亩,位于沈家湾村、泗堵河村;计划发展面积150亩。其中,养殖面积10—99亩的有15户;养殖面积100亩以上的有4户,分别位于沈家湾村、泗堵河村、石门集村、九仙观村,其他面积均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 三、食用菌生产: 全镇有食用菌种植面积的13个村,19户,今年已种植总规模100.2万袋,计划发展1.5万袋。具有10万袋以上种植规模的基地位于泗堵河村、沈家湾村、曾家畈村、双泉村、

汤家咀村。其他面积为农户分散种植。 四、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全镇目前有乡村旅游经营主体6家,年接待能力18万人,年产值80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10户。 五、药材种植情况: 全镇共有药材种植经营主体24家,药材种植面积554.2亩,主要药材种类有元胡、丹参、薄荷、艾草等。种植面积较大基地位于邓家集村、施家沟村。 六、油茶种植情况: 全镇目前有油茶种植经营主体9家,已栽植油茶面积2416亩,主要面积位于双泉村、彭家营村、尤家岗村;计划栽植面积1000亩,位于吴家集村。 七、林果业生产情况: 全镇有林果产业经营主体32家,种植面积5398亩。主要种植品种为桃、梨、葡萄、猕猴桃、核桃等,种植面积较大的基地位于九仙观村、方家庙村、王花园村、尤家岗村、古林坪村和邓家集村。其他小宗林果如甜柿子、山楂、桑葚等由各户分散种植,未形成规模。 八、蔬菜、瓜果生产情况: 全镇有蔬菜、瓜果生产经营主体57户,种植面积640亩,主要品种有草莓、黄瓜、辣椒、莴笋等,生产面积较大的位于九仙观村、泉水堰村、良种场村和方家庙村,其他面积由

中国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资讯来源:中华名优特产网在2007农业产业年会上的发言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 (2007年12月11日)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中国农业行业国际论坛。按照论坛的安排,我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种植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中国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中国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直接、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包括取消农业税、特产税和牧业税,对农民实行种粮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这些方针政策的指导和带动下,中国种植业发展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好形势。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的成就: 第一,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发展。从2004年开始粮食保持连续增产的良好势头,扭转了前5年持续下滑的局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2006年达到15.82亿亩,2004到2006年三年累计增加9119万亩。二是单产连创历史新高。2006年亩产达到314.4公斤,三年累计提高25.6公斤。三是总产增加较快。2006年达到9950亿斤,三年共增产1337亿斤。今年有望实现连续四年增产,粮食产量有望 超过1万亿斤。 第二,经济作物持续稳定增长。2006年棉花产量达到675万吨,糖料产量达到1.1亿吨,均为历史最高水平。油料单产连续三年突破历史。与此同时,蔬菜、水果、茶叶、蚕茧等经济作物单产提高、总产增加、品质优化、出口稳定增长。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保持协调发展,这 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第三,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优势产品生产在空间上日益集聚,出现了一批独具特色、优势明显的专业化生产区域。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九大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面积分别占全国的86%、92%、62%和53%;棉花已形成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面积占全国的98%;长江流域油菜产业带面积占全国的85%;桂中南、滇西南、粤西三个甘蔗产业带面积占全国的89%;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苹果产业带面积占全国的88%;长江上中游加工甜橙、赣南-湘南-桂北鲜食脐橙和浙南-闽西-粤东宽皮柑橘三个柑橘产业带占全国 的面积达到49%。 第四,园艺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园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

种植业发展情况汇报

**县种植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县农委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联系我县经济建设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体系网络的优势,努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全面推进我县种植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将我县种植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种植业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为主,花生、油菜等油料作物为辅。全县耕地面积约105万亩,常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32万亩以上(统计局口径),其中,小麦 70万亩,水稻49万亩,玉米12万亩,大豆2.5万亩,山芋1.5万亩。实际种植面积约150万亩左右。其中水稻约50万亩,小 麦79万亩,玉米18万亩。全县粮食总产2007突破10亿斤大关,达51万吨,2012年突破12亿斤大关,达60.59万吨。粮食单 产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水稻、玉米、小麦单产水平分别达到600公斤、410公斤和400公斤以上。近年来,除2013年发生重大旱涝和病虫灾害情况下略有减产外,呈持续增长态势。2014 年全县粮食实现面积、单产、总产超历,分别达到154万亩、

479.22公斤和73.8万吨。2007年、2013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 粮食生产先进县,2005年被省农林厅授予2004年度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2012年被授予江苏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集聚资源要素,加强两大园区建设 1.成功创建省级成子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一是加强基础配套,扩大园区承载力。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860万元,新建水泥 路21.2公里,桥19座、泵站3座、渠涵闸165座,架设电力线路4千米,栽植绿化苗木1.2万株,基本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优质高效产业园区。二是坚持产业定位,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其中在优质稻米区,建成1.2万亩高标准农田,并以南粳9108为主推品种,稳步推进优质稻米基地规模化建设。 2.创新建设生态家庭农场集群示范区。一是制定《**县家庭农场集群建设规划》。集群内已建成粮食种植类家庭农场16个,经营面积约7300亩,集群南紧邻北窑沟以南还有3个规模较大 的家庭农场,经营面积约4300亩。二是建设卜湖家庭农场集群 服务中心。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于惠丰家庭农场现有条件基础上,投资600多万元,开工建设占地约15亩的服务中心,建成 后可为周边15-20个粮食种植家庭农场的粮食烘干及粮食、农资、农机存放等提供服务,服务面积约1万亩,解决园区内水稻不能

浅谈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张晓1,崔建藏2,李高成3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石家庄 050031;2.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 05000;3.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31)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种业发展现状、总结我国种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对现阶段我国种子企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种业;现状;问题;发展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种子需求国之一,年种子总用量约为125亿公斤左右[1],经营量45亿公斤,总销售额在200-300亿元,约占世界销售额的10%-20%,市场经营额位居世界第二(美国46亿美元居第一,而种子市场的潜在价值在500亿元以上,市场潜力巨大。随着《种子法》的实施和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科研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种子产业得到较大的发展,中国种业发展成为农业领域市场化程度最好的产业之一,种业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种子市场蓬勃发展,种子企业遍地开花;但种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存在着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种子生产、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面对拥有雄厚资金和技术的外资种业的大举进入,如何克服不足,寻求种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 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2000年《种子法》实施以来,国内种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种子企业产权开始呈现多元化格局,出现了一批育繁销一体化企业,外资企业达到近70家。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日渐突出,涌现出一批种子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子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催生了一批种业股票上市公司,中国种业开始呈现产业化雏型。 1.1 种业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 2000年以前,我国种子经营机构63000多家,其中县级以上的国有种子公司2700多家[2],其它各种类型种子公司,包括各级科研院所和育种站60000多家。《种子法》的实施,打破了政策的壁垒,丰厚的利润引得各路资本纷纷进入,种子企业数量迅速增长。据农业部统

我国中药材种植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我国中药材种植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中药材是中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健康有序的中药材种植业,对于发展持续健康的中医药事业和大健康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三农”问题解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家已经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纲领性文件,尤其是《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发布,更是为未来几年我国中药材种植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必将对中药材种植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本文对我国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进行了简要概述,旨在抛砖引玉,期望引起国家、行业、企业对中药材种植业发展事宜的关注与重视,以共同推动中药农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1 我国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现状 1-1发展现状 历史上我国的中药材商品供应主要依靠野生资源。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大力发展中药材的栽培和养殖。虽然目前仍有70%左右的中药材品种来自野生资源,但30%来自栽培和养殖的药材品种,其生产量却占到了中药材供应量的70%以上。截至2012年,全国药材种植总面积约140万hm2(不含林下种植面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药材品种达616个,种植养殖品种近在300个,其中生产供应以栽培(养殖)为主的近200种,占常规使用品种的40%以上,基本满足了中医药临床用药、中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中药材种植业高速稳步发展的进程中,国家、行业、企业都给予了极大地关注,在各层面均成效显著。 (1)国家层面,国家对中药材种植业越来越重视 于4月27日发布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整体关于中药材的专题规划。规划中明确了中药材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措施,为未来几年我国中药材种植业指明了方向。此外,国家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资金从“十一五”的2100万元/年提高至“十二五”2-5亿元/年,“十二五”开始至今共扶持了105个品种260个基地,大大推进了中药材种植业向“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2)行业层面,中药材种植基地认证的推行,有效地提升了中药材种植的规范化水平。 截止2014年底,141家企业66个品种152个中药材种植基地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GAP认证。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也积极在会员内部开展“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共评出38个品种40个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见图1)。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药农业企业对提高药材质量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了中药材种植业的规范化程度。 (3)企业层面,中药工业企业反哺中药农业的积极性愈来愈高 从通过国家GAP认证和“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的情况来看,中药工业企业通过自建、入股合建、协议共建等方式积极投身于反哺中药农业的进程中,对“两保一稳定”(保证产量和质量,稳定价格)药源基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中药材种植业的建设也越来越规范,在基地的组织模式、过程管理、质量意识、溯源应用与品牌打造等方面都已经有了显著提高。 1-2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食品药品安全特别是原料质量保障问题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中药材在中医药事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

种业的未来发展和现状研究分析

种业的未来发展和现状分析

————————————————————————————————作者:————————————————————————————————日期: 2

种业的发展和分析 “科技兴农,种子先行”。种子是农业的基础,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和国家安全。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今天,如何提高种业企业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已成当务之急。 【我国种业现状】 种子企业数量众多,但竞争力不强,行业集中度仍然低。行业过于分散,集中度低。大多数公司经营规模小,没有市场竞争力,绝大多数公司没有品种权,只是"代繁"或者"经销"公司。行业内公司过多会导致市场混乱,抗风险能力弱,企业育种研发能力不足,缺乏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育种研发都是由国家出资、科研单位育种,种子公司只负责销售,因此虽然市场化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公司仍然缺乏自主研发的积极性,研发投入不足。种子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从市场容量来看,种子市场容量较大,但是种子的商品率比较低,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 长期以来,在政府主导下我国的种业体制形成了大田作物品种选育以科研机构为主,种子生产经营以国有种子公司为主渠道,各级乡镇推广机构为分销网络,瓜果、蔬菜、花卉等种子科研、生产、经营以科研机构、种子公司、私人种子公司、外国种子公司为主的格局。 【中国种业与国际接轨】 种子产业是农业的基础, 虽然我国具有巨大的种子市场,但是种子商品率和种粮比都较低。我国已经加入W TO , 发达国家的国际跨国种子公司必将与国内种子企业竞争中国巨大的种子市场, 种子质 量将成为中外种子企业相互竞争的利器, 提高种子加工水平, 以质量求生存必将成为国内种子企业发展生存的基础。加快研制开发适合我国种子生产特点, 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种子加工设备及其工将是

种植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种植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进程中,必须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扶持,转变监管和服务方式,推动种业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一、当前种业发展的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市场主体发展不够,对种业发展的带动能力不强。目前,全省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两杂”种子生产企业有近80家,但真正具有品种自主研发能力的不到10家。 乡镇种子经销商和经营门店达到万多个。种子企业“多、小、散”,难以形成技术、资金和经营优势,加剧了市场无序竞争,加大了市场监管难度,不利于种业健康有序发展。 全国已有9个上市种子企业,我省作为农业科研大省和用种大省,至今还没有一家上市种子公司。年,只有楚种业、省种子集团公司和正大公司三家的经营额过亿元,80%以上的企业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下。绝大多数种子公司都是营销式的企业,缺少科技创新能力,没有自己的品种和品牌,不仅走不出去,而且省内市场空间越来越小。 二是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我省种业发展的瓶颈。除油菜、棉花具有较大优势以外,我省其他作物的品种研发优势还不明显。特别是在中稻和小麦育种方面,滞后于生产需要。全省杂交中稻种植面积近2000万亩,生产上使用的品种目前仍以外省品种为主,年面积排名前10位的品种当中,外省品种有8个,本省自育品种仅有两个。 1300万亩左右的小麦中,郑麦9023一个品种就达到700多万亩,不利于生产安全。 三是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供种安全隐患大。近年来,我省企业纷纷到省外开展种子生产。三系水稻制种主要在,两系水稻制种主要在;杂交棉花制种主要在、;杂交玉米制种主要在甘肃。从绝对数量看,全省常年需要杂交水稻种子3200万公斤,其中近60%需要从外省调进,特别是优质杂交中稻种子调进数量很大。省内杂交稻制种基地从上世纪最高的25万亩萎缩到目前的3万多

种业的未来发展和现状分析

种业的发展和分析 “科技兴农,种子先行”。种子是农业的基础,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和国家安全。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今天,如何提高种业企业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已成当务之急。 【我国种业现状】 种子企业数量众多,但竞争力不强,行业集中度仍然低。行业过于分散,集中度低。大多数公司经营规模小,没有市场竞争力,绝大多数公司没有品种权,只是"代繁"或者"经销"公司。行业内公司过多会导致市场混乱,抗风险能力弱,企业育种研发能力不足,缺乏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育种研发都是由国家出资、科研单位育种,种子公司只负责销售,因此虽然市场化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公司仍然缺乏自主研发的积极性,研发投入不足。种子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从市场容量来看,种子市场容量较大,但是种子的商品率比较低,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 长期以来,在政府主导下我国的种业体制形成了大田作物品种选育以科研机构为主,种子生产经营以国有种子公司为主渠道,各级乡镇推广机构为分销网络,瓜果、蔬菜、花卉等种子科研、生产、经营以科研机构、种子公司、私人种子公司、外国种子公司为主的格局。 【中国种业与国际接轨】 种子产业是农业的基础, 虽然我国具有巨大的种子市场,但是种子商品率和种粮比都较低。我国已经加入W TO , 发达国家的国际跨国种子公司必将与国内种子企业竞争中国巨大的种子市场, 种子质 量将成为中外种子企业相互竞争的利器, 提高种子加工水平, 以质量求生存必将成为国内种子企业发展生存的基础。加快研制开发适合我国种子生产特点, 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种子加工设备及其工将是

现阶段待解决的问题,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种子加工机械与技术必 将受到市场的极大欢迎。 国外种业资本的进入,对丰富中国品种资源、改进传统种植模式、引进先进育种技术和管理理念等具有积极作用,使国内种业界认清了差距、增强了危机感、激发了竞争意识。通过近距离的学习,正在快速吸收转化国外种业的先进技术,学习借鉴他们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服务模式。 种子产业是一个非常高度本地化的产业,任何一个作物新品种,如果没有经过本土驯化,就无法生存或获取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土地上培育出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玉米品种,为农民增产增收、也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同时,进口种子热销,激活了种业的“一潭死水”,唤醒了国人的市场竞争意识,也带来了先进的育种技术、服务模式和管理经验,对促进中国种业市场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不是农业大国么?为什么很多种子是外国来的?】 1. 中国土地利用率还是不错了,中国人均土地占有率很低。农业大国是总量,平均很少,为啥说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7%的土地大多用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高产作物了,勉强能够满足国内需求。 2.科技缺位。工业缺科技,将成为生产车间,机器进口,材料进口。农业缺少科技,科研经费有限,那么种子要进口,低价优质的粮食如玉米等也进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种业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但目前中国农作物种业整体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必须通过转变种业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快速提升种业整体水平,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撑。 3.农村人口城镇化。现在农村很多人都不种地了,或者少种一季,从事农业尤其粮食生产主要是老人,年轻人都去城市打工,常年在城市发展。所以粮食实际减产,必须进口。 4.缺乏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我国育种机构的数量位居世界首位,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在我国承担育种任务的主要是农业科研和教学单

2018年种植业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

2018年种植业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

正文目录 一、行业运行情况 (4) 1.稻谷 (4) 2.小麦 (5) 3.玉米 (7) 4.大豆 (9) 5.棉花 (10) 二、上下游情况 (12) 1.上游 (12) 2.下游 (15) 三、行业政策 (20) 1.纲领与规划 (20) 2.土地制度调整 (21) 3.种植结构调整 (22) 4.生态环境保护 (23) 5.农产品价格调控 (24) 四、行业关注 (25) 五、国内主要种植业企业财务分析 (26) 六、行业展望 (31) 图目录 图1 2006~2016年稻谷产量、播种面积及单产 (4) 图2 2006~2016年小麦产量、播种面积及单产 (6) 图3 2006~2016年玉米产量、播种面积及单产 (7) 图4 玉米平均收购、到岸完税价格(单位:元/吨) (8)

图5 2006~2016年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 (9) 图6 2008~2017年我国大豆现货价格与进口价格情况(单位:元/吨) (10) 图7 2006~2016年棉花产量、播种面积及单产 (11) 图8 2009~2017年9月底国际国内棉花价格变动情况(单位:元/吨) (12) 图9 2012~2016年氮磷钾肥供需情况(单位:万吨) (13) 图10化学肥料综合价格指数 (14) 图11 2006~2017年6月中国饲料产量与增长率(单位:吨、%) (16) 图12 2006~2018年国内肉类消费情况(单位:千吨、%) (17) 图13 2012~2016年豆油、菜籽油、棕榈油国内消费量(单位:千吨、%)18 图14 2012~2016年国内服装类零售情况(单位:亿元) (19) 图15 2012~2016年纺织品及服装出口情况(单位:亿元) (20) 图16 样本企业2016年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单位:亿元) (28) 图17样本企业2016年负债及资产负债率(单位:亿元) (28) 图18 样本企业净利润及销售毛率(单位:%) (30) 图19 样本企业速动比率及现金到期债务比(单位:次、倍) (31) 表目录 表1 2016年我国主要农产品消费情况(单位:亿斤) (15) 表2 2012~2016年我国豆油供需情况(单位:千吨、%) (18) 表3 2016~2017年纲领与规划类政策 (21) 表4 2016~2017年土地制度调整政策 (22) 表5 2016~2017年种植结构调整政策 (23) 表6 2016~2017年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23) 表7 2016~2017年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 (25)

国内外种业发展现状剖析

摘要:分析了当前中国种业现状及国际种业的发展格局,通过对国内外种子公司的发展速度和水平进行比较,明确了当前中国种业发展中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条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策略来提高中国种业竞争力。 关键词:种业;竞争力;常规育种;生物技术育种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21%的人口。但同时,中国农业面临着农药、化肥过度施用的问题。2010年中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分别是1990年的2.1倍和2.4倍[1],以化肥为例,目前中国的化肥用量是国际平均水平的3倍之多,而肥料利用率较低,如发达国家的氮肥利用率是45%,中国仅为30% 35%[2]。化肥、农药过量施用,不但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更增加了成本,加重了农民负担。 中国农业面临的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的问题,在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显得尤为严峻。而种业作为农业的基础,是世界各国的发展重点,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种业是解决中国农业当前面临问题的必然选择。 1 世界种业格局 民以食为天,粮以种为先,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良种促进了国际种业的繁荣。全球的种业市场具有规模大、市值高且相对集中的特点。据国际种子联盟2011年11月资料显示,全球种子市场规模高达430亿美元,其中美国最大,为120亿美元,占全球的28%,中国以95亿美元位居第二[3]。此外,全球种子市场最大的6个国家其种子市场总额达68%,可见在世界范围内种子市场相对集中。 全球巨大的种子市场,是各国种业公司的竞争焦点,反过来促进了全球种子贸易的发展。自1970年来,国际种子贸易量逐年增加,2008年国际种子贸易金额高达70亿美元[3],创历史新高。种子贸易量的增加,一方面是种子市场不断国际化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农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良种对农业的推动作用,导致世界范围对良种需求不断增加。相对于全球潜在的巨大种子市场,当前国际种子贸易规模还是很小,远没有达到饱和状态。因此可以推断,随着各国对本国种业的逐步开放以及种子产业分工专业化的进一步形成,未来国际种子贸易将进一步增加。 在国际种子贸易中,发达国家依靠本国企业的优势,在种子贸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2010年种子(包括大田种子和蔬菜种子)出口额最高的4个国家荷兰、法国、美国和德国的总出口量达到42亿美元[3],占全球的 53%。较高的种子出口额,说明发达国家掌控着国际种子市场。尽管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但是进出口额均较低,而且长期处于贸易逆差中。值得注意的是,国外种子公司已全面进军中国蔬菜、花卉种子市场,并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大田作物方面,跨国公司通过与中国企业合资,在中国国内进行种子生产、加工和销售来进军中国种子市场。 可见,目前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较弱,同时受到外企不断渗透的挑战。因此,快速提高中国种子企业的竞争力是增加其国际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 2 国内外种子公司的对比 2.1 跨国种子公司的发展 统计表明[4],世界排名前10位的种子公司的种子销售额占全球比例逐年上升,从1996年的16%增长到2007年的67%。孟山都2011年年度报告表明该公司在本年度净销售额是118.22亿美元,比2010年增加了13%。同样,先正达年度报告显示,该公司2010年种子销售额达28亿美元,3年时间增长近39%。这些跨国公司凭借雄厚的资金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建立了较大的领先优势,甚至有垄断种子市场的趋势。可以预测,未来的国际种子市场将是大公司的舞台,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必定会被压缩。 兼并重组是跨国种子公司近十年快速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先锋、诺华、圣尼斯、迪卡和嘉吉等公司均被兼并重组。以孟山都公司为例,自1996年以来,该公司先后收购了以玉米业务闻名的迪卡和全球最大的蔬菜和水果种籽开发、生产和销售商圣尼斯等公司。 国内外种业发展现状剖析 周正剑 邱 龙 李 晨 章旺根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生命科学技术中心,武汉430075) 基金项目: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研发项目 通讯作者:章旺根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摘要:本文从世界种业发展趋势出发,分析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我国种业发展策略和政策建议。 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控制种子,就掌握了农业竞争的主动权。因此,在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加强种子科技研究,推动种子产业发展,列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常年农业用种量在125亿公斤左右,巨大的种子需求量使得我国种子市场日趋成为国际种业竞争的焦点。2002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既给我国种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也使我国种业面临着具备资金、技术和经营优势的国际跨国种业集团的挑战。如何使我国种业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立足国内市场,着眼于国际市场,把我国种业做大、做强,是我国种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当今世界种业的发展趋势 综观世界种业的发展现状,当今世界种业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行业高度集中,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二是高新科技和人才成为未来种业竞争的焦点;三是兼并重组成为企业发展方向,种子公司向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 (一)行业高度集中 在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竞争,企业不断的并购重组,种子行业已经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格局,少数几家大的种子集团垄断了世界种子行业的大部分市场。行业的集中一方面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品优势互补和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种业集团公司的规模优势。根据国际种子贸易联合会1998年统计,1998年世界种子年营业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有22家,其中美国有8家,法国有5家;这22家企业当年的营业总额达到了75亿美元,约占世界种子市场份额的50%左右。在美国的玉米种子市场上,共有190多家经营机构,其中营业额排在前十位的十家企业占据了市场份额的80%,其中先锋公司占了40%,迪卡占了10%。墨西哥的圣尼斯公司则拥有世界蔬菜种子市场份额的26%。种种迹象表明,未来世界种业的集中程度会越来越高,将逐渐形成少数几家跨国公司垄断经营世界种业的格局。 (二)竞争的焦点是科技和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当今世界种业甚至世界农业竞争的焦点就是科学技术和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谁抓住了技术和人才,谁就在竞争中占据了主动。跨国种子公司之所以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主要得益于基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 1、种业竞争的焦点之一——生物技术 目前,世界种业研究已从传统的常规育种技术进入依靠生物技术育种阶段。科学家已从单个基因的测序转到有计划、大规模地测绘水稻等重要生物体的基因图谱,全世界已有6000多项农作物方面的生物技术研究成果进入田间试验。所以这些都表明,未来世界种子产业竞争的焦点主要是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生物技术向人类展示了种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创造着农业革命的未来。许多发达国家已明确提出了“向生物技术要产量”的口号,如美国先锋公司利用转基因技术,已开发并推广了转基因抗虫玉米、抗除草剂玉米和转基因大豆,效益显著。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也推动了种子产业的并购重级,加速了行业的集中。如美国孟山都公司在收购迪卡公司以后,又以17亿美元收购了德尔塔与松地种子公司,进入了农业生物技术育种的领域。 2、种业竞争的焦点之二——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正取代资本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企业的竞争最根本的是知识的竞争,而知识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掌握知识的人才的竞争,种子企业也不例外。一方面,企业需要大批科研人才,即育种专业技术人才,这是把科技物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提高种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的关键。另一方面,

我国园艺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我国园艺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园艺业属于农业种植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19世纪的后半期,园艺业在我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种植部门,并得到快速的发展。如下,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园艺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 1 我国园艺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园艺品种丰富 我国南部、东部的降水量多,且土壤类型多样、光照条件佳,因此东部及南部地区形成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类型,特别适合多种类型的园艺作物扎根生长,目前的园艺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如、四季草、五色草、荷包牡丹等。 观赏园艺发展快速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园艺产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园艺种植面积与人均占有量均有所提高,园艺产业成为我国农村致富的支柱。特别是观赏园艺,正在逐步向产业化经营方向推进,并且带动了运输业以及旅游业等科技产业的发展。 生产技术尚待改进 虽然我国的园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不高、不够合理以及农药污染较严重等。近年来,我国园艺产业虽广泛使用地膜覆盖以及温室等技术,但总体上,生产力及生产水平仍与经济发达的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园艺生产技术尚待改进。

品牌化率相对较低 尽管我国是世界上的、蔬菜以及水果生产大国,特别是梨和水果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柑桔也仅次于美国及巴西,往年的出口率均较高,可是我国园艺产品多是以半成品或者是原料的形式出口,并未形成自己的品牌,无精深加工或者高附加值的产品。我国园艺产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仅能获得廉价劳务费。目前劳力成本又处于上升时期,因此以往的园艺生产成本优势有所减弱。 2 我国园艺产业的发展前景 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园艺产业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具体为:(1)园艺产业朝品牌化发展。我国有丰富的园艺资源,例如山东菏泽牡丹、烟台苹果、新疆哈密瓜、潍坊萝卜等。我国政府在近年来努力推进“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程以及“一村一品”工程,通过这些工程来充分挖掘发挥园艺资源优势,成效令人满意,相信在未来我国的优势园艺产业将会得到迅猛地发展。现阶段,我国的园艺产业正朝着高产、高效、生态、绿色、安全、优质的方向不断发展,各地区的城乡居民对绿色无害的园艺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提倡生产无公害、安全绿色的园艺产品,使园艺产品更加朝着品牌化以及商标化方向发展。同时,我国正在不断完善“由农田转到餐馆”的食品安全质量体系,相信我国无公害、有机、绿色的园艺产品将会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及发展前景。(2)园艺产业朝着休闲化、旅游化方向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这使得以旅游观光及采摘等为主的休闲娱乐园艺、生态餐厅等不断发展起来,都市农业也逐渐被提上发展的道路。这些休闲观光场所均是以绿色环境为主,综合运用学、以及建筑学、设施园艺学等学科知识加以规划设计及建设,运

相关主题